區塊鏈技術的優勢和劣勢范文

時間:2023-12-20 17:43:4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區塊鏈技術的優勢和劣勢,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區塊鏈技術的優勢和劣勢

篇1

【關鍵詞】 區塊鏈 加密貨幣 供應鏈 供應鏈金融 物流

1.引言

在Gartner公布的《Gartner2016年度新興技術成熟度曲線》中,“區塊鏈”首次成為一個獨立的新興技術板塊處于接近曲線頂點的位置,是個備受期望的新興技術。有人說,16年是區塊鏈的元年,17年是區塊鏈的落地年。關于區塊鏈,現在還沒有統一的定義,可以根據區塊鏈的發展進程進行理解。區塊鏈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區塊鏈1.0可以理解為加密數字貨幣和公布式交易賬簿的區塊鏈理論,該理論認為區塊鏈可以看做一個所有節點都可以“記賬”,選出某段時間最快最好的“記賬”,然后將該頁帳發送給各節點的去中心化技術;區塊鏈2.0是指資產數字化加智能合約,與1.0最大的差別就是通過高級的編程語言把現實中的業務場景與邏輯在區塊鏈上加以實現;區塊鏈3.0是指結合互聯網、物聯網、認知計算,將區塊鏈應用在各個領域,而不僅僅是在金融領域。區塊鏈有著去中心化、集體維護、去信任、可靠數據庫、匿名化、可擴展等特征,引起了廣泛關注。

2.區塊鏈的優劣勢

2.1 區塊鏈的優勢

2.11 去中心化,不可篡改

以往的信息系統中,為了防止數據被篡改,都是靠多層設防來控制訪問。如果想進入數據庫,必須進行身份認證、識別權限等過程,而且該過程將會留下痕跡。這種傳統的保證數據安全的思路與銀行將金庫埋在地下深入類似。但是傳統信息系統下的整個業務網絡依賴于一個或幾個中心系統,一旦發生問題,包括欺詐、網絡攻擊或錯誤,都會導致整個業務網絡是出現問題,使得整個業務網絡較為脆弱。

區塊鏈對數據的保護則是另一種思路,即這些數據對每個節點的參與者都是共享的,沒有所謂的中心。區塊鏈的原理是基于共識算法與密碼學的、所有節點都可以“記賬”,選出某段時間最快最好的“記賬”,然后將該頁帳發送給各節點的去中心化技術。使用密碼算法確保網絡上的參與者僅僅可以看到和他們相關的賬本內容,交易是安全帶、授權的和驗證的。如果想要篡改數據,不是攻擊中心數據庫即可,而是必須“串謀”大多數節點,幾乎沒有可能。

2.12 提高效率,節約成本

傳統的商業模式中,每個參與方都有自己的賬本,在交易時各自更改,所以各方都產生了協調各參與方而帶來額外的工作。此外,為了解決各方的信任問題,常常需要一個中介機構來進行協調和管理,而各方都要支付給中介一定的服務費用,成本較高。

區塊鏈架構使每一個商業網絡的參與方都有一個共享的賬本,當交易發生時,通過點對點的復制改變所有賬本。去除了信任化,不必借助中介或對業務“合同”重復處理,從而優化業務流程、提高效率、節約成本。

2.13 高可用性

區塊鏈系統是每個節點都在實體的操作與控制下維護一整個副本,再基于共識算法使數據保持一致的活性系統。在這樣的活性系統下,單個節點遭到黑客攻擊、硬件出現故障、軟件發生錯誤或網絡遇到問題等情況均不會影響其他節點,也不會影響整個系統。該節點要想再投入工作,只需要排除故障、同步數據即可。此外,由于個別節點出現問題不會影響整個系統的穩定運行,一些節點可以下線進行系統的例行維修。這些都是區塊鏈高可用性的體現。

2.14 自動化

區塊鏈的自動化是指通過智能合約實現業務流程的自動完成,還有可信度高、透明、實時、強制的優點。智能合約是與區塊鏈1.0最大的差別,即通過高級的編程語言把現實中的業務邏輯在區塊鏈上加以實現。以往智能合約由于一直沒有一個合適的運行環境,即支持可信代碼的運行,故無法自動執行,但區K鏈的出現讓智能合約不再只是一個構想。結合資產數字化與智能合約就可以通過區塊鏈來描述許多現實中的業務場景,從而將區塊鏈應用到各個領域。

2.2 區塊鏈的劣勢

2.21 隱私保護不強

傳統信息系統中數據的隱私保護通常是由中心來進行的,但是在區塊鏈中,所有的數據對于所有節點的參與者都是共享的、透明的?,F在區塊鏈對于隱私保護的解決方案是匿名,即只可以看到交易的信息,但看不到是現實中的哪個人進行的交易。該方案對于一些領域可以解決隱私問題,如比特幣,但是區塊鏈必將應用到更廣闊的領域,而對于一些需要實名的領域,這樣的解決方案可能不再適用。同態加密等新型密碼學的思想或許可以解決區塊鏈的隱私保護問題。

2.22 耗費大量資源

區塊鏈耗費大量資源主要體現全網算力和網絡寬帶兩個方面。由于區塊鏈是各節點都可以記賬,然后再選擇記的最快最好的帳,所以全網的算力不是類似于云計算的協同合作。每次只選擇一個節點的記賬成果,那么其他節點的運算就失去作用,被浪費。東北一家有2500臺礦機的挖礦廠每月電費達40萬元。另外,區塊鏈在運算時需要耗費大量寬帶資源,甚至可能導致網絡性能癱瘓。

2.23 升級機制不完善

傳統的信息系統進行升級修復時只需要先暫停運行進行集中升級即可,而區塊鏈的升級機制與傳統的信息系統不同,即區塊鏈無法關閉系統來進行集中升級?,F在的主要解決方案有軟、硬分叉升級機制,但是還處在摸索階段,有待完善?;蛟S稍稍弱化“去中心”或實行多中心可以幫助解決該問題。

2.24 技術難操作

區塊鏈作為一個全新的思想理念和技術,對于許多企業來說,從理解理念,到接受認同區塊鏈,再到實際運用區塊鏈技術都不是輕而易舉的。此外,互聯網是區塊鏈的基礎,目前等待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因此對于不熟悉網絡安全知識的用戶而言,即使將加密算法、共識算法作為黑箱的一部分,應用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外包也要支付大量的費用。因此,區塊鏈自身的復雜性可能會讓一些企業望而生畏,選擇保持原有的系統。

3.區塊鏈在供應鏈領域的應用趨勢

3.1 業務流程的跟蹤查詢

我國物流現在還存在著快遞丟失、錯領誤領、快遞員冒快遞、信息泄露、信息難以追溯等問題。通過區塊鏈技術記錄貨物從出發到接收過程中的所有步驟,并且不可篡改,從而確保信息的可跟蹤性。比如對于多式聯運,業務要經過多次中轉,故信息很容易缺失。而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可以保證各個參與方共享完整的信息,且易追溯和問責。對于快遞業務,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可以保證顧客簽收行為的可驗證性,從而避免錯領誤領、快遞員冒領的現象發生。

3.2 產品的防偽追溯

區塊鏈可以完整記錄產品整個整個生命周期的信息,包括采購、運輸、生產、加工、配送、銷售、售后等環節。應用區塊鏈技術后,當產品出現問題時可以追溯到產品的原材料來自哪里、由誰運輸、在哪里生產和加工、什么公司進行配送、在哪里銷售及誰負責售后等信息,可以快速、清楚地找到出現問題的地方,且具有不可抵賴性,從而精準、快速問責。同時,也可以避免產品被偽造,有利于打假,保證消費者和各方利益。

3.3 實現智能化運輸

目前歐洲已經有地方利用區塊鏈、借助集裝箱嘗試實現智能化運輸,即把集裝箱信息存儲在數據庫,區塊鏈的存儲解決方案會自動決定集裝箱的運輸路線和日程安排,還可以對以往的運輸經驗進行分析,不斷更新路線和日程設計技能,使效率不斷提高。對于收貨人來說,不但可以隨時掌握貨物從出發到目的地全過程的物流信息,而且可以隨時修改優化貨物運輸的日程安排。

3.4 替代港航EDI的應用

在進出口貿易中,涉及到采購方、銷售方、承運人、港口及海關等眾多主體,有十幾種業務單證,極為繁瑣和復雜?,F在各國都是由EDI服務商來專門負責數據的整合與交換,由于只有EDI服務商一個中心,因此存在著信息泄露和數據安全等問題。此外,由于各個參與方的數據都有不同的標準和格式,造成了現在數據標準與格式混雜的復雜局面。有著“去中心化”和“去信任化”特點的區塊鏈可以取代EDI服務商的應用,使其不再是中心。供應鏈上各個參與方都是平等的,都可以共享各環節的物流信息,可以用統一的格式對數據進行更新,從而節約成本和高效交換數據。當某環節出現問題時,也可以快速追溯,精準問責。

3.5 完善供應鏈金融的管理

供應鏈金融主要是通過授信供應鏈上的核心企業,為上下游的中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但是我國的供應鏈金融遇到了交易流程不夠透明,核心企業對上下游企業評級和信息識別能力有限的瓶頸,而區塊鏈的應用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首先區塊鏈可以實現所有交易流程和數據的準確記錄,且不可篡改,實現供應鏈上各參與方數據的共享與同步。區塊鏈使得所有數據透明公開化也打消了銀行對中小企業交易數據的可信度的疑慮,從而降低了中小微企業貸款的難度。

對于核心企業對上下游企業評級和信息識別能力有限的問題,銀行可以將區塊鏈應用在供應鏈上所有的企業,來實現企業信用評級和信息識別的智能化,從而減少信用評級和信息核實的難度。

此外,現在我國銀行對于供應鏈金融中“預付款融資”和“存款融資”的在押品管理難度較大,即使安排“巡核員”也不能保證在押品確實在押。銀行可以通過區塊鏈來進行資產的智能化管理,從而清楚、準確地掌握在押品的實時狀態,減少風險和成本。

4.結論

區塊鏈作為一個新興的技術和理念,有著去中心化、集體維護、去信任、可靠數據庫、匿名化、可擴展的特征,可能顛覆我們現有的一切體系。與傳統的信息系統相比,區塊鏈技術有著去中心化,不可篡改、提高效率,節約成本、高可用性、自動化,智能化的優點。但是作為一個還未成熟的技術,區塊鏈也有著隱私保護不強、耗費大量資源、升級機制不完善和技術難操作的劣勢。目前的區塊鏈技術大多應用在金融領域,其他領域還在展望和探索階段??梢灶A測到區塊鏈在供應鏈領域會有業務流程的跟蹤查詢、產品的防偽追溯、實現智能化運輸、替代港航EDI的應用和完善供應鏈金融的管理的應用,值得期待,但是要真正落實區塊鏈在供應鏈領域的應用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的努力。

【參考文獻】

[1] 張林.區塊鏈的優劣勢和發展趨勢[J].中國金融,2016(17):39-40.

[2] 孫建鋼.區塊鏈技術發展前瞻[J].中國金融,2016(8):23-24.

[3] 梅海濤,劉潔.區塊鏈的產業現狀、存在問題和政策建議[J].電信科學,2016,32(11):134-138.

[4] Y潤祥,魏長江.區塊鏈的應用進展與價值探討[J].甘肅金融,2016(2):19-21.

[5] 袁勇,王飛躍.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與展望[J].ActaAutomaticaSinica,2016,42(4):481-494.

[6] 謝輝,王健.區塊鏈技術及其應用研究[J].信息網絡安全,2016(9):192-195.

[7] 周立群,李智華.區塊鏈在供應鏈金融的應用[J].信息系統工程,2016(7):49-51.

[8] 李巖溪.結合區塊鏈技術的代收款解決方案[J].中國物流與采購,2016(23):60-60.

[9] 一冰,.區塊鏈技術,中國物流需要嗎?[J].中國儲運,2016(11):56-57.

[10] 徐凱.區塊鏈技術在港口與航運領域的應用趨勢研究[J].港口經濟,2016(12):5-8.

[11] 趙剛.區塊鏈將有助于大幅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J].中國儲運,2016(11):58-59.

[12] 吳思進.區塊鏈將在物流領域得到廣泛應用[J].中國儲運,2016(11):58-58.

[13] 孫杰賢.共享經濟與區塊鏈[J].中國信息化,2016(4):15-15.

篇2

關鍵詞:財富虛擬化;數字貨幣;比特幣

2017年伊始,我國央行科技司宣稱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票據平臺已經研發成功,并將成立數字貨幣研究所,中國人民銀行有望成為世界上最早推出數字貨幣的中央銀行。

一、財富的虛擬化趨勢及央行發行數字貨幣的必然性

(一)財富虛擬化趨勢不可逆轉

在遠古時代,人們曾將牛羊充當貨幣,但由于牛羊可能死亡并且不便攜帶,于是將貝殼等作為貨幣的替代品。后來,金銀由于其自然屬性而成為天然的最佳貨幣材料,歷史上還出現了銅、鐵以及合金材料制成的貨幣。宋朝時出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紙幣———“交子”,但由于戰亂等原因,紙幣未成為主流貨幣。伴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出現了股票。股票是一種紙質憑證,雖不是貨幣,但通常代表著更多的財富以及財富自動增值。貨幣的發展歷程,反映了不同歷史發展階段人們對財富的安全性、交易便利性和增值性的要求,也體現了財富逐步虛擬化的趨勢。現代財富的虛擬化與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相伴相隨。憑借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紙質股票的買賣被電子交易替代。互聯網世界的各類游戲幣本身是一組計算機程序編碼,雖然稱為“幣”,本質上只是一類商品,企業可以將其賣出,換取真正的貨幣。

(二)數字貨幣的誕生

我國在多年前就出現了虛擬貨幣,比如Q幣,它是一種游戲幣,實質是由某些公司控制生產的一組計算機代碼,由于計算機復制的便利性,只要公司愿意,可以瞬間生產無數Q幣。Q幣可以用來購買游戲裝備,也可以用來兌換現金,對于生產它的公司來說,只要有人愿意花現金購買,Q幣就可以等值交換人民幣。雖然生產Q幣的公司不可以直接生產和發行現實中的貨幣,但實質上具備了央行的一些功能。比特幣是世界上出現最早也是目前知名度最高的真正的數字貨幣。它出現于2009年,由在互聯網上分布式區域鏈的計算機生成,總共2100萬枚,需要通過一系列復雜計算才可形成。任何一網計算機都可能生產比特幣,因此比特幣不屬于任何機構和個人。只要交易雙方同意,目前的比特幣可以在全球范圍內取現,用于交易數字物品甚至實物。

(三)央行推出數字貨幣的必然性

數字貨幣是一組具備一定購買力的計算機程序編碼。央行發行數字貨幣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一方面,發行貨幣是各國央行的本職工作。而今,各種虛擬貨幣的出現,使各國央行發行貨幣的權力受到挑戰。除了比特幣之外,還有萊特幣、無限幣、可可幣等,這些數字貨幣的發行量雖小,但是長此以往必將動搖央行發行貨幣的根基。另一方面,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數字支付漸成主流。在五年前的中國,人們以現金和銀行卡交易為主,而今則以手機支付為主。目前數字支付的手段主要有兩種———支付寶和微信,它們分別屬于阿里巴巴公司、騰訊公司,這兩家公司已獲得金融牌照。退一步說,它們即便沒拿到金融牌照,事實上也已具備金融機構的一些功能。簡單對比一下:一家普通的大型銀行吸引1000億人民幣的存款需要很長時間,而在所謂的“雙11”購物節上,淘寶、天貓一天的交易額就可以達到上千億元人民幣。實際上,人們在支付寶中存放的資金額遠遠高于網購交易金額。既然數字支付漸成主流,那么央行有必要順應人們的這一需求,適時推出數字貨幣。

二、我國央行的數字幣與比特幣的區別

其一,發行人不一樣。比特幣根據特定算法經過大量計算而產生,可在任何一臺接入互聯網的計算機上挖掘、買賣,沒有發行人,也不屬于任何人和機構。我國的數字貨幣明確中國人民銀行是發行人。其二,合法性不一樣。目前,美國已經宣布比特幣合法,我國政府尚未界定其合法性,反而一再強調其風險性。中國人民銀行是我國法定的貨幣發行機關,其發行的數字貨幣自誕生之日起就具備合法性。其三,交易過程不一樣。比特幣交易過程復雜,只有連續得到6個區塊的交易確認,才算是不可逆轉的。我國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沒有這么復雜,自生產出來就是合法的。其四,風險性不一樣。持有和交易比特幣的風險巨大。首先,比特幣是存儲在硬盤上的一組數據,如果硬盤丟失或者被格式化,那么以比特幣計價的財富也將化為烏有。2013年11月28日,英國一位IT工作者誤扔了一塊存有價值約750萬美元比特幣的硬盤,令網友們為之嘆息。其次,比特幣的交易由各國的比特幣交易網站主導,這些網站自成立以來就成為黑客的攻擊目標,而這些網站可以隸屬任何機構和個人,目前有數萬種病毒瞄準比特幣持有人和比特幣交易網站,其脆弱程度可想而知。2014年2月7日,因遭到網絡攻擊,世界最大的比特幣交易網站Mt.Gox被盜走價值約4.67億美元的比特幣,不得不宣告破產。一些不良網站可能打著比特幣交易的旗號而實施詐騙。2013年10月底,香港GBL比特幣交易平臺攜款潛逃,卷走的客戶資金約2000萬元人民幣。再次,比特幣交易存在較大的市場風險,因為其交易不受漲跌停限制,在短期內可能暴漲暴跌,投資人會因此暴富或者產生巨額損失。最后,由于無法確定持有人和交易對象,比特幣經常被用于洗錢等非法活動,因而潛藏著極大的政治風險和法律風險。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數字貨幣有國家信譽做保證,不但技術力量雄厚,而且有法律和國家機器的保護,其風險自然低得多。

三、央行發行數字貨幣對國民經濟的影響

(一)央行發行數字貨幣的特點

以國家信譽為保證。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數字貨幣為法定貨幣,與通常的紙幣具備同等效力。在這個意義上講,它比比特幣等具有天然的優勢。由于比特幣數量有限,只有區區2100萬枚,因而不可能成為全球統一的支付貨幣,而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有可能成為全球統一的支付貨幣。成本低,流通更便捷。數字貨幣就是一組程序編碼,由計算機程序自動生成,它的生產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流通更便捷。但是,數字貨幣的生產不是簡單地將程序軟件復制粘貼,而是涉及復雜的運算,并且要面對全球黑客攻擊,所以它背后有一支國家級的安全維護隊伍,其運營費用也比較高。安全可靠。對于計算機編碼,人們總歸有辦法破解。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應該是可追蹤的,數字貨幣流通過程中的所有蹤跡都是可循的,因此所有的犯罪線索也必將無處遁形。嚴厲打擊犯罪行為。行賄、受賄、洗黑錢等所有犯罪行為,只要有資金流動,央行即可一覽無余。所以,我國央行發行數字貨幣對打擊經濟犯罪、提升社會誠信水平等都有重要意義。

(二)央行發行數字貨幣對國民經濟的具體影響

1.對人們的生活方式產生重大影響

可以想象,我國央行的數字貨幣正式流通后,人們的收入和支出將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數字貨幣實現,數字貨幣的載體也將多元化,銀行卡、手機等在未來都可以作為數字貨幣流通的載體,甚至人們只要記得自己的身份證號碼或銀行卡密碼,不用帶任何工具就可以實現支付。

2.對商業銀行業影響巨大

首先,商業銀行作為央行中轉行的作用將大大降低。長期以來,從央行到企業和居民個體之間隔著商業銀行,但發行數字貨幣后,商業銀行的重要性將大大降低,只要重新整合業務流程,取消商業銀行作為中間層的作用也是有可能的。不管是企業還是居民個人,只需要一個標準賬號或者使用身份證號,在央行注冊即可,所有結算都可以通過唯一賬號進行。這樣,商業銀行就可能萎縮直至消失。當然,這在短期內不可能發生。其次,人們在銀行的戶頭將趨于單一。每人只需要開立一個銀行賬戶,無論在哪家銀行,都可以從事任何合法交易。最后,商業銀行的網絡業務競爭會更加激烈。未來,擁有多個實體營業網點,將成為一些商業銀行的劣勢,而擅長網絡業務的商業銀行將迅速崛起。評判商業銀行的規模大小不是依據員工和營業網點的多少,而主要看客戶數量和銀行存貸款規模。這樣,商業銀行唯有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才能吸引顧客。換句話說,數字貨幣成為主流后,存貸款資金在行際的流通更加便捷,一些服務質量不好的“巨無霸銀行”有可能一夜之間因資金全部“流出”而被迫倒閉。銀行的安全邊際線也會大大收縮,商業銀行必須注重企業形象,尤其是在網絡中的形象。

3.對現行的網絡支付方式產生影響

目前,人們的網絡支付方式主要有支付寶、微信、銀聯卡等。在數字貨幣正式推出后,短期內對現行支付方式可能影響不大,但從長期看,對現行支付方式會產生較大沖擊,支付寶的交易模式有可能發生一定程度的改變。

4.對企業的影響

短期內,央行已經研發成功的數字票據系統將取代商業銀行研發成功的數字票據系統,直接影響企業的收支行為,可能極大地簡化企業的資金交易流程,減少票據詐騙事件,降低交易成本,杜絕“三角債”等債務鏈條的產生,進而優化商業交易環境。數字票據系統的推行可以催生一系列新產品和新設備,形成全新的產業,在某種程度上刺激經濟增長。

5.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美國稱霸全球,靠的不僅僅是最強大的軍事實力,還有強勢美元。一旦美元崩潰,美國的世界霸權也就自然隨之而解體。近年來,美國一直指責我國政府操控人民幣匯率,甚至威脅要將我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并進行制裁,其目的是阻礙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延緩我國超越美國的步伐??梢詫⒀胄型瞥鰯底重泿趴醋鲗γ涝詸嗟囊淮翁魬稹底重泿庞欣谄髽I在國際貿易中以本幣計價的方式走出國門,在紙幣不流通的情況下實現人民幣的國際化,在國際區域經濟范圍內使人民幣取代美元,進而推動全球結算的人民幣化。中國人民銀行是世界上第一家推出數字貨幣的央行,從品牌的角度看,容易在國際市場上先入為主,較易取得主導地位。只要是承認人民幣的區域,就沒有理由不承認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數字貨幣。只要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在美國經濟走向不明、歐元及英鎊比較疲弱的情況下,人民幣就會自然而然地成為硬通貨,數字貨幣就更容易被全球接受。所以,只要我國能夠穩住國內經濟,人民幣匯率就能夠保持相對穩定,數字貨幣將逐步削弱美元的霸權地位。

參考文獻:

[1]米曉文.數字貨幣對中央銀行的影響與對策[J].南方金融,2016(3):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