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裝創新范文
時間:2023-12-22 17:48: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食品包裝創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食品包裝設計》全書共分為四個篇章。其中,理論篇從食品包裝設計的理論概念出發,對其發展歷程、基本功能、設計原則進行了詳細闡釋。基礎篇以食品包裝設計的基本流程和主要內容為主,詳細介紹了食品包裝從調研分析到最終成型的全部流程,大致包括調研分析、定位預判、造型設計、材料選取、裝潢設計以及打樣輸出等六個步驟。實訓篇聚焦食品包裝的實踐應用,運用具體的設計案例,深入分析了各類食品包裝的設計特點和創意方式,如飲品類包裝、零食類包裝、生鮮類包裝等,清晰展現了造型結構等因素對于提高包裝創意的重要性。拓展篇主要介紹食品包裝設計的發展趨勢,闡明了生態食品、文化食品、功能食品等三類食品包裝設計風格的創意特色。從本書來看,油畫藝術作為食品包裝設計的創意元素,有效打破了傳統包裝設計方式的束縛,為設計師提供了更加多元廣闊的創作空間和靈感來源,通過藝術美學與營銷理念的深入結合,推動了食品包裝設計的創新發展,為提高食品企業市場競爭力提供了有力支持。相比于傳統包裝設計,油畫藝術包裝的優勢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第一,色彩豐富、裝飾性強。在琳瑯滿目的商品陳列中,食品包裝要在第一時間抓住消費者注意力并激發其購買欲,必須充分利用色彩元素,借助于醒目直觀的視覺效果,設計出優美的包裝造型,使得消費者獲得物質與精神的雙重滿足。而油畫藝術憑借其亮麗明艷的色彩風格,能夠有效彰顯出產品的精致度和層次感,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和審美性,給人以良好的視覺享受,在保持藝術性的同時又不失質感,為食品包裝設計打開全新的創意思路。第二,技法純熟、增強包裝厚重感。油畫創作既需要豐富的想象力和藝術敏銳度,也需要扎實的技法功底和純熟的繪畫手法。油畫技法在食品包裝中的應用,能夠有效改善傳統包裝設計的沉悶單板,通過壓色、刮除等多種方法創造出新穎獨特的造型風格,有效提升食品包裝的視覺美感和商業價值。同時,油畫技法的純熟應用通過多元化的表現形式,使得原有的排版設計和色彩層次更加豐富厚重,實現了包裝內容的拓展充實。
油畫藝術與食品包裝設計的創新融合,對設計師的藝術修養和專業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為提高設計創新性,設計師可采取以下策略開展包裝設計:其一,把握食品特性,增強包裝的文化內涵。無論藝術設計形式如何變化,文化內涵始終是藝術設計長遠發展的核心要素和根本支撐。在應用油畫藝術時,設計師應當從品牌文化或者產品背景出發,圍繞企業經營理念來深入挖掘不同產品的藝術內涵和文化底蘊,并借助特定的繪畫技法,將自身對于產品文化的解讀與詮釋融入于包裝造型設計中。
一方面,設計師可應用油畫技法,細致描繪食品的代表性特征,如食品外形、口味特色、產地等,并借助一系列創意構思對其進行加工改造,凸顯食品特色之處,增強食品包裝的符號性。另一方面,設計師應分析消費人群的消費習慣、消費心理并解讀產品的文化內核,實現包裝文化與設計技法的有機結合。以西洋酒的包裝設計為例,通過描繪秋天落葉的自然景象,營造出意境深遠、半虛半實的油畫藝術,恰好與酒的原產地相對應,使得人們能夠間接聯想到酒品味道的自然醇厚;同時通過落葉、植物、地貌等元素的烘托,促使消費者感受到濃濃的詩意情懷,提高了包裝設計的表現力。
篇2
這類包裝可以使產品在不冷藏、不添加任何防腐劑的情況下,在普通櫥柜中存放兩年,開創了一種更為環保、健康、持久的保鮮之術。其秘訣在于采用七層復合包裝材料,由紙板、聚乙烯和鋁箔復合而成,每一種材料及其比例分配都對保護內裝物起著重要的作用:內部聚乙烯保護層為產品形成液體阻隔,幫助封住整個包裝;外部聚乙烯保護層結合特殊的印刷工藝,可以有效避免高壓滅菌環境中高溫和濕氣的干擾;紙板和鋁箔為內裝物提供必要的支撐,同時有效防止食物受到外界光線、氧氣及異味等有害影響。該無菌包裝采用“易撕拉”開口,可直接食用,也可倒入容器微波爐加熱食用。在未來的食品包裝道路上,玻璃、金屬等大型包裝物將會逐步退出市場,輕量、無菌、綠色的小額定量軟包裝將會繼續發展,成為主流,這款包裝很好地順應了這一發展趨勢。
臺灣永豐余推出全紙質RFID防偽印刷標簽
臺灣永豐余紙業旗下的永奕科技,繼2011年與云南合作開發第一個具有電子身份證的普洱茶餅之后,近日又宣布以RFID無線射頻結合云端數據庫,借由智能手機下載APP,即可讀取普洱茶全紙質RFID標簽內的記錄,為普洱茶“驗明正身”。
永豐余紙業的RFID事業群(包括臺灣永奕、揚州永奕、上件廠永道以及負責封裝的永豐精密),是全球唯一能進行全紙質RFID印刷的企業。與以往防偽標簽多采傳統鋁蝕技術相比,全紙質RFID標簽擁有3大優勢:更為環保、容易撕毀可防止重復使用、生產成本更為低廉。
篇3
關鍵詞:草食家畜 分子標記 全基因組SNP關聯分析技術 優勢性狀新品系培育
The Research in Frontier Technology of Molecular Cell Engineering and Breeding of New Strain with Dominant Traits in Herbivorous Livestock
Liu Mingjun1 Zhang Ning1 He Sangang1 Zhang Li2 Liu Xiaolin3
(1.Xinjiang Academy of Animal Sciences; 2.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3.Northwest A&F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topic was used the methods of genome-wide association analysis, the candidate genes key parts of cattle and sheep breeds in China carried out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production traits and meat quality traits, fuzz wool quality traits, and other important economic characters related to screening of molecular markers, found a group of with meat traits, growth traits, fine wool quality traits related SNP, microsatellite, CNVs and RFLP markers; Established a genome-wide SNP correlation analysis, Sheep micorRNA identification, CRISPR/Cas9 sheep genome editing technology platform;analysis of genome-wide CNVs detection analysis technology platform, established in our country mainly cattle and sheep breeds of high-density SNP map and CNV parting genetic map; Using genetic marker assisted selection breeding by molecular design orientation import and modern embryo engineering technology to rapid expansion group of excellent individuals, primarily established with outstanding high meat, high fecundity traits and clear genetic selection markers of beef, mutton sheep breeding resources or the nucleus breeding group, at the same time make full use of modern biotechnology and genomics technology, important economic characters of cattle and sheep related functional genes were discovered, in order to establish our country's cattle and sheep characteristics using genetic resources mining and efficient breeding technology platform, for cattle and sheep breeding in China by the conventional technology to conventional breeding and molecular and cell engineering breeding technology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lay the foundation.
篇4
當今社會經濟洶涌澎湃,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營銷中獲得成功,如果單純的依靠商品本身的優異性是遠遠不夠的,而是需要在企業形象和商品包裝上花大力氣展開競爭,但也不能忽視商品的質量?,F代化的商品的流通過程中,商品的包裝設計也成為現代文化中非常有特點的一種新的表現形式,它既包含于文化,又是文化的載體,并且能夠深刻地表現出商品的內容。因此,包裝設計的意境不僅是對設計者自身情感的詮釋,也是對文化形象的再創造。中國傳統民間藝術的獨特風格以及其形成的寶貴的文化為廣大設計者提供了取之不盡的素材。提取傳統民間藝術之中的元素,合理地融入到包裝的設計之中,并加以改革創新,才能夠創造出具有中國傳統的特色作品,也給食品包裝的設計添加了全新的生命力。越具有民族性和地方性的,就越容易被接受。我國具有博大的傳統民間藝術,可以為設計師提供取之不竭的構思創意元素。食品包裝的設計要對中國傳統民間藝術的元素進行巧妙地借鑒并加以創新。融合現代化的表現方法,結合現代化的新技術,巧妙運用傳統民間的藝術形式來進行食品包裝設計,包裝設計師要充分認識到傳統民間藝術在包裝設計過程中的重要性。
二、食品包裝的繼承與發展
食品包裝設計的地方性與民族性,并只是被動地接受傳統的民間藝術,對傳統的民間藝術,也不是全盤接受。其是在借鑒與繼承的基礎之上,加以創新、揚棄,為了體現時代的精神,還融入了現代意識,用現代人的視角去對傳統文化進行審視;借鑒、繼承,古為今用。通過以上的這種方式,不僅使食品在其包裝上,體現出了其特殊的形象,流露出了一種民族的格調與風采。而且,在近幾年中,食品包裝在運用民間優秀藝術之余,還在其文字、圖形、色彩上,運用了一些當代的元素,增添了其時代的精神,更加突出了時代性與民族性的高度統一。就食品的包裝設計而言,其只是單純地運用一些傳統的民間藝術,是遠遠不夠的,更多的是需要向全世界人民展現出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中華民族積極樂觀的精神面貌,我國的優秀的傳統文化一直以來都位于世界優秀民族文化之林。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大力施行,人們對食品包裝設計的意識已經逐漸地轉變成為了求新、求美的思想意識。只有那些推陳出新的、符合時代節拍并與優秀傳統文化可以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的包裝設計,才能為當代人所接受,才能代表我國當前的食品包裝設計的新意境。現如今,我國的食品包裝設計行業,正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成熟的階段。在我國傳統食品風格包裝設計發展的這20年里,我們在摸索中曲折前進,終于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憑借著自己濃厚的文化底蘊,對傳統文化中的相關要素進行了充分地挖掘,創意構思,巧妙地對其傳統的民間藝術進行了運用,并結合了現代的外來文化精華,創造出了一條可以充分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食品包裝之路。
三、結語
篇5
【關鍵詞】休閑食品 包裝設計 色彩搭配
1 休閑食品包裝設計中的色彩搭配現狀分析
在互聯網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休閑食品從自身食品材料,到造型設計都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尤其是卡通形象的使用,不僅引起消費者購買的欲望,同時,也體現出設計師緊跟社會潮流的無限創意。根據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類的食欲與食物的色彩是息息相關的。比如帶有紅色包裝的食品都會刺激人們的食欲,給人以充滿激情和活力的感覺。色彩能夠快速的觸動人的視覺神經,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從而影響了消費者購買產品的欲望。色彩也是企業產品形象里最為顯著的特征,因為色彩在休閑食品包裝形象設計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休閑食品不僅在外在包裝本身,連內在產品已經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美味的休閑食品,搭配富有創意、卡通可愛、功能多樣、多彩的包裝,不僅僅是引起消費者的味蕾享受,引發消費者的視覺神經反映,帶給消費者視覺上的刺激,而且以某種火辣、喜慶、酸甜的心理感受,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眼睛是獲取色彩最為直接的神經器官,在接收色彩的同時,也辨識到企業的產品形象,增加其對產品的熟知度。色彩在休閑食品包裝中,呈現出多元化、多樣式、造型新意的特性,鮮明的色彩可在最短的時間內增加消費者的辨識意識,進而刺激其購買產品的沖動,增加產品銷量。
2 休閑食品包裝設計色彩搭配存在的問題
2.1 休閑食品包裝色彩搭配混亂
清晰簡潔的色彩能夠快速地傳遞視覺信息,這是當今包裝設計的發展趨勢。多重雜亂無章的顏色堆積,不僅會相互牽制,而且誤導消費者分辨產品特性的能力,造成購買錯誤。因此,在休閑食品包裝設計里,突出產品的形象特征并不是一味地堆積眼花撩花的顏色,而是明確產品的主題,從產品的屬性開始,制作出具有新穎和時代意義的包裝設計。
創新是設計發展的動力,在創新的同時不能脫離產品的本質,要考慮到與同類產品包裝色彩設計上的區別,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具有強力色彩視覺沖擊的休閑食品包裝,會使其在商品同類中脫穎而出,給消費者帶來的不僅是精神和物質的享受,更是增加了消費者產品的認知度,提高企業形象,從而占據市場的主導地位。
2.2 休閑食品包裝色彩定位不明確
休閑食品的種類多種多樣,如何運用色彩定位產品,對于產品的銷售至關重要。作為包裝設計的設計師,要熟知市場上同類產品包裝上的色彩搭配,研究各個同類產品的優缺點,在詳細分析市場基礎上,如何圍繞產品,在設計色彩上進行突破,是設計師面臨的重要任務。一個成功的包裝設計必須涵蓋產品的屬性特征、市場價值定位、消費者消費人群定位等等若干因素。例如:兒童休閑食品大部分都是鮮亮的純色為主;青年人則在鮮亮的色彩外,還需要文化味,趣味性;如果是女生,則需要一些浪漫的粉亮色。
3 加強休閑食品包裝中色彩運用的方法
3.1 合理運用休閑食品包裝的色彩搭配
鮮艷、巧亮的顏色組合雖易于辨識和更具吸引力,能刺激企業產品的銷量,卻不能保證它一定適合企業的產品特征。休閑食品的包裝設計要講究色彩與風格的統一。設計師要以同類產品包裝的市場調查為依據,充分展現商品的內在與外在的統一,結合受眾的心理,設計區別于其他品牌的色彩特征,使之在市場中易于辨識,給消費者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3.2 做到色彩與休閑食品包裝文化的有機結合
在視覺表現中色彩是最敏感的因素,不同的色彩蘊含著不同的文化意義。例如,我國春節食品包裝設計大部分以紅色為主色調,強調喜慶歡樂的和諧氣氛。不同的色彩運用包含著不同的意義,也代表著不同的文化。所以,設計師在產品包裝設計時,應該注重結合當地的文化特色,尤其是對于國際企業非常重要,各個國家之間的文化差異必須考慮到包裝設計中去,避免文化沖突。
結語
通過對休閑食品的包裝色彩的研究發現,現代的休閑食品包裝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包裝設計,它已經融入多元化、卡通趣味化、娛樂功能化、健康化于一。所以設計休閑食品的包裝,避免用色的隨意性,在宣傳和美化企業產品的同時,還要著重考慮消費者的用色習慣和愛好。總之休閑食品包裝色彩設計應當順應時代潮流,適應時代變化,做到文化與藝術的統一,做到真正的為消費者服務。
參考文獻
篇6
《包裝插畫藝術》(遼寧科學出版社,2019第一版)的作者是潘虎,這位從業二十年先后為“好想你”、“王老吉”、“六個核桃”等眾多的食品企業服務、被業界稱為兼具美學精神和商業價值的包裝設計師,結合自己多年包裝設計的實踐經驗撰寫了這本書,書中系統介紹包裝插畫的基本知識、包裝插畫的設計表現手法的同時,分析了眾多食品包裝插畫設計作品,理論聯系實際,是學習食品包裝插畫藝術風格設計的好書。
一、在食品包裝中運用藝術插畫的價值
物質越來越豐富的今天,貨架上的商品五花八門,讓消費者第一眼就能看到、關注到自己設計包裝的商品,是設計師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不同表現手法的插畫藝術能夠創造出裝飾性、引申性、趣味性的多元化形態,能夠讓食品包裝在琳瑯滿目的商品中脫穎而出,給予消費者更細膩的情感體驗,并引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該書在第一章中就明確了插畫在包裝設計中的作用,認為作用主要體現在這樣幾個方面:突出產品信息、傳遞人文情感、實現藝術價值向商業價值的轉換、促進設計表現手法的創新。在這其中,作者介紹了蓋蘇亞克設計工作室為餅干創作的包裝設計,不同顏色的黏土代表不同的餅干口味,藍色大海是奶酪口味、紅色花卉是洋蔥口味。色彩明快的黏土背景上的小餅干顯得那么可愛、誘人,讓人忍不住要買一袋試試味道。
二、食品包裝中插畫藝術風格設計案例
對于食品包裝插畫設計師來說,必須首先了解消費者對相關食品的消費欲望,從而做出既展示商品的視覺信息,又能讓消費者準確了解商品的特性與個性,這是優秀設計師必須做到的。對于新手設計師來說,從優秀設計師的作品中吸取經驗是十分重要的。該書用了一整章的篇幅對經典的食品包裝插畫案例進行分析,讓讀者在閱讀大量經典案例后得到設計風格與能力的提升。從書中介紹的相關案例可以看出,食品包裝設計是商業與藝術的結合,是將文化創意轉化為視覺符號,那些具有藝術性、民族性、國家特點的藝術插畫食品包裝特別受到青睞。比如MAROG創意公司為武士日式料理餐廳壽司外賣盒所作的設計,就融入了濃濃的日本武士道精神,變形的拉丁文字體又與日本書法聯系起來,向顧客表達出新鮮的海鮮用犧牲自己的方式滿足每一位顧客的味蕾。
三、食品包裝中插畫藝術風格設計實踐
所有理論與案例分析都是為設計實踐作鋪墊。該書的第三章也是全書占篇幅最大的章節是對包裝插畫的設計要點進行闡述與說明。食品包裝中的插畫設計要以包裝的食品作為設計的前提,確保設計能夠準確傳遞出食品的信息。無論是插畫的藝術風格還是插畫的具體內容,都要基于食品本身的屬性、食品的受眾群體等,那些只有藝術性卻缺失了功能性的插畫設計是不受市場歡迎的。因此,書中選擇了潘虎包裝設計室為“六個核桃”所作的插畫設計作品進行說明,強調了明確食品本身在市場中定位的必要性。食品包裝中的插畫設計要突出食品的特點,比如產地、原材料、制作工藝以及食品中蘊含的文化內涵,設計時提取一個或幾個能夠打動消費者的特點,抓住消費者的關注點。比如西安楓橋品牌設計有限公司為果語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安米”系列產品所設計的包裝插畫,就是以食品產地的自然環境為插畫元素,清晰地向消費者傳遞了“安米”系列產品的核心概念--山水鳥林,和諧共生。
篇7
關鍵詞:綠色 環保 包裝 食品 安全
1 引言
GB 15091-95《食品工業基本術語》中給出了食品安全的定義:為了防止食品在生產、收獲、加工、貯藏、銷售等各個環節被有害物質(包括物理、化學、微生物等方面)污染,使食品有益于人體健康,所采取的各項措施[1]。食品包裝作為食品的外衣、食品的特殊添加劑和食品生產工業最后一道工序,既要做到保護食品的安全,也要不斷提高其自身的安全性,從而更好地滿足人們對食品安全的要求。
隨著綠色環保概念的不斷提出,走可持續發展路線是各個行業需不斷堅持發展的根本。食品包裝行業尤其重要,因為食品包裝安全不僅涉及到環境衛生,同時也涉及到人們最基本的身體健康,只有不斷提高食品包裝的各項安全性能,才能更好地保障人們對食品質量的需求。可以說,綠色環保包裝將是未來食品安全的保障。
2 傳統包裝對食品安全的影響因素分析
食品在成為商品之前往往需要經過包裝這道工序,食品包裝作為食品的貼身衣物,可以起到保護食品、方便儲運、促進銷售、提高食品附加價值等功能,然而就是在這些基本包裝功能之上,食品包裝的安全性能也影響了食品自身的安全[2]。不論是從食品包裝的生命周期分析,還是從包裝設計師進行食品包裝設計分析,傳統食品包裝影響食品安全無外乎包含以下4個方面。
2.1 包裝材料
包裝材料直接與食品接觸,材料本身的安全性直接影響食品安全。當今市面上食品包裝材料主要以紙、塑料、金屬、玻璃、陶瓷為主,這些材料中少量遷移物質可能滲透到食物中。例如,紙張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衛生標準、紙張生產過程中是否添加熒光增白劑的使用;塑料材料生產過程中是否添加助劑、是否有有害單體的遷移;金屬、玻璃、陶瓷等材料中是否含有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包裝材料的衛生安全、微生物檢測超標等現象的出現,同時也會影響食品安全。可以說包裝材料在實現食品包裝基本保護功能的同時,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對食品本身質量產生影響。
2.2 包裝結構
包裝結構設計是任何產品包裝設計中的重要環節,食品包裝結構設計不合理有可能在消費者食用時產生安全隱患,其在兒童食品包裝中表現明顯。嬰幼兒吸食果凍不慎窒息死亡事件屢屢發生;包裝產品中含有小玩具等附帶產品,極易被兒童誤食造成傷害;食品包裝結構邊緣是否設計成圓弧形狀而非尖端,防止消費者被劃傷等現象可以看出食品包裝結構設計的合理性同樣也體現在保護產品基本的物理性狀上。隨著物流產業飛速發展,野蠻裝卸同樣會破壞包裝給食品安全帶來影響。因此,食品包裝中無論是基本的“貼身衣物”還是食品物流包裝都應該不斷提高相應的力學性能,從而更好地確保食品安全。
2.3 包裝印刷
食品包裝在滿足保護食品的基本需求上,更多地起到促進銷售、提高產品附加價值的作用。這就需要在外包裝上印刷精美的圖案來吸引消費者,在盡可能詳細地向消費者說明食品基本成分的同時,更多地抓住消費者的心理,從而不斷提高銷售量。精美的圖案和文字依賴于印刷行業的支持,從印刷五要素―承印物、印版、油墨、印刷機、印刷工藝中可知,每個要素的衛生和化學安全都直接影響食品包裝安全。比如,印版制作中是否使用環保溶劑;印刷用油墨是否含有苯等有害物質(雖然食品印刷專用油墨如今依然是一個美好的愿望,但綠色環保油墨可以緩解或減輕對食品安全的影響);在食品方便面的包裝中,依然存在調料包的印刷是否與食品接觸的問題;印刷機的衛生安全同樣影響食品包裝安全(通過走訪調研,目前很多印刷企業接單時并不區分食品、日用品等產品包裝,進而導致因標準不同而污染食品問題的發生);精美的圖案也會增加印后加工的工藝工序,上光油是否含有苯溶劑等也同樣會影響食品包裝安全[3]。包裝印刷的安全與否會直接影響食品包裝的安全性能,從而影響食品的安全。
2.4 包裝工藝
包裝工藝可稱之為將食品變成商品的最后一道工序,包裝環境的衛生安全和包裝工藝技術的科學性是食品安全的保障。例如,無菌包裝技術是牛奶、果汁最為常見的包裝形式,該技術可在常溫下長時間保持新鮮,而且具備耗能低、耗用包裝材料少、制造成本低、包裝效率高、便于長途運輸、廢棄包裝可回收再循環利用等優勢。氣調保鮮技術在水果和蔬菜包裝中應用最廣,其可以保持產品的新鮮度、延長貨架壽命。然而,科學的包裝技術需要在合理安全的包裝環境下才能確保食品與包裝的有效結合,進而得到讓人們放心的安全食品。
3 綠色環保包裝是未來食品安全的保障
綠色包裝又稱“無公害包裝”或“環境友好型包裝”,國際上普遍認為綠色環保包裝應該符合3R1D原則,即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可降解[4]。綠色環保包裝的實施,要經過包裝設計師對食品性能的分析,選擇合理安全的包裝材料,進行減量化包裝視覺設計和結構設計,避免過度包裝和印刷因素對食品安全造成物理、化學、微生物的侵害,從而使食品包裝全生命周期處于綠色過程。針對傳統食品包裝對食品安全帶來的影響分析,可以主要從以下3方面來提高我國食品包裝的安全性。
3.1 提升包裝設計師對食品包裝設計的安全意識
不論是視覺設計亦或是結構設計,每一款包裝都離不開設計師的設計,食品包裝同樣如此。不斷提升包裝設計師對食品包裝設計的安全意識,可以更好地確保食品安全性能。傳統的設計師通常只會考慮包裝的基本保護功能,很少關注消費者在食用后包裝被遺棄等后續回收再利用問題,故包裝材料的可回收再利用成為保護環境的一項基本要求。此外,包裝材料的綠色衛生性同樣也是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在包裝基本的說明功能上,傳統設計師一般也只會考慮圖案和文字如何更好地向消費者推銷產品,如何提高產品銷售量,而不去考慮由此帶來的印刷問題,如印刷中揮發性有害物質對食品內部的遷移影響。綠色環保包裝材料無疑不是食品包裝最佳的選擇,包裝設計師在進行食品包裝設計時應更多選擇安全的材料,確保食品包裝材料從生產源頭到消費者使用的全部過程中都能保障其安全。在包裝設計方面,包裝設計師應不斷提升自身的設計水平,尋找視覺扁平化設計,簡約而不簡單;結構材料減量化設計,從而達到保護食品安全目的的同時降低包裝成本。
3.2 不斷更新法律法規,提高檢測水平,加強企業監管
至今,我國尚未出整、完善的食品包裝安全法律法規,現有的QC標志是食品包裝安全認證標志,其為食品包裝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5]。綠色環保包裝產品沒有相關標準,其印刷也沒有相關工藝標準和要求,這無疑使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包裝原材料生產企業、食品包裝印刷等相關企業無法可依,也是造成食品安全問題出現的原因之一。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網絡進行項目接單,在整合資源的同時,也帶來了相應的問題。包裝印刷企業在印刷日用品包裝的同時也會印刷食品包裝,容易導致交叉污染,難以確保食品包裝印刷的安全性。通過資源整合,食品包裝印刷企業只提供食品包裝產品的印刷,進而提高食品包裝安全的檢測水平,此舉不僅是簡單地保證食品物理性狀完好無損,更多的是讓人們關注潛在的揮發性有害物質檢測,也是確保食品包裝安全的手段之一。
國家政府要不斷加強法律法規建設,可以借鑒發達國家在食品安全領域的有關經驗,加強對食品企業、食品包裝原材料生產企業、食品包裝印刷企業等相關行業的監管力度,不斷完善食品包裝安全檢測手段,從而確保食品從農場到餐桌的整個生產、加工、包裝、流通等環節,處處做到有法可依,有標準可循,最終確保食品安全。
3.3 不斷提高消費者食品安全意識和辨識能力
消費者作為食品包裝的最終使用者,對食品安全提出的要求應該受到食品企業、包裝設計師和食品銷售商更多地關注。消費者也應該不斷改進消費觀念,避免出現為買包裝而買食品的“買櫝還珠”現象。消費者需更加關注食品安全問題,而非精美華麗的食品包裝,這樣才能有效避免過度包裝。如今網購已成為一種時尚,在網購食品成為一種消費模式的同時,網絡食品品牌也在不斷增加,網絡食品安全隱患也隨之出現。只有消費者留意網絡食品包裝上的QC標識、關注網絡食品生產日期等信息才能有效保證食品安全。
在追求環保低碳的今天,綠色是主流,更能體現消費者的消費理念和生活追求。只有綠色消費成為社會消費的主流時,綠色環保包裝才能成為食品包裝的趨勢,才能使食品包裝相關行業不斷的改革創新,向綠色環保道路前行,從而使綠色環保包裝成為未來食品包裝安全的一種有力保障。
4 結語
我國作為食品生產和銷售大國,食品安全問題不容忽視,只有通過國家、社會、消費者等相關方面加以關注并采取堅決有效的措施,才能確保食品生產和銷售的安全流通,確保食品包裝相關行業健康穩定的發展,確保人們食用到健康營養的食品。發展綠色環保包裝是確保未來食品安全的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 食品衛生通則.
[2] 唐玉.影響食品安全的包裝因素分析[J].中國包裝工業,2012,(6):28-29.
[3] 王宏洋.綠色印刷的設計與評價[J].印刷質量與標準化,2016,(3):8-10.
篇8
關鍵詞:設計理論;食品包裝機械;展示設計;應用
前言
改革開放以來,科學技術水平呈現出持續增高的趨勢,計算機等先進的網絡通訊設施迅速普及,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此背景下,現代設計理念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更新,其變革主要表現為以下內容。(1)相比于傳統的設計方法,現代設計方法得到明顯提高,利用先進的設計軟件以及高性能的計算機硬件實現設計方法,比如通過特定軟件進行模型分析、形象設定等等。使繁瑣復雜的計算程序簡便化,保障設計方法的順利實施。(2)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設計手段也在不斷地更新,如CAD技術的全面推廣,極大地推進了設計手段的進步,通過應用CAD技術,可以將設計從圖紙設計轉化為無紙設計,使得工作內容更加簡潔、方便,而且還大大提高了設計效率。(3)工作方式也有了不同的變化,實行并行參與的工作方式,在設計時結合了創新的設計方法和技術,不僅減少了設計時間,而且還在最大程度上實現了信息交流。(4)設計的最終結果可以通過計算機等先進設施展現出來,實現了二維到三維的轉變,使人們更加清晰地了解產品的設計過程。(5)組織模式更加開放,可以通過資源共享或者優勢互補等方式提高設計水平以及設計效率,取長補短,為更好地完成設計提供基礎。(6)管理水平得到明顯提高,傳統的管理模式是手工管理模式,隨著數據信息的變革,各種軟件系統得到廣泛應用,使設計可以高效、安全、有效進行,極大地提高了設計管理水平。(7)機械行業的迅速發展和變革,為設計與機械一體化提供了條件,同時也提升了產品開發的速率。
1現代設計理論與方法
隨著科技化、信息化、一體化的全面發展,傳統的設計理論與方法已經不符合時展的需求,基于此,現代設計理論與方法應運而生。設計方法可以分為具體方法以及一般方法兩大類,其中具體方法是針對特殊產品而設計的,而一般方法是為了適應不同類型的產品設計的。具體包括模塊化設計方法、理論與實驗模態分析方法、有限元法與邊界元法、計算機仿真與動態模擬方法等方法。
2現代設計手段
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創新和發展,各種數據庫信息、軟件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也隨著迅速發展,設計手段的深度和廣度也越來越深、廣。傳統的圖紙設計被計算機等先進設備所代替,通過軟件設計系統,對產品進行設計,不僅提高了設計效率,而且還簡化了設計工序,避免由于人工設計原因而出現失誤的現象?,F代設計手段主要以計算機為主要工具,利用CAD等先進軟件技術對產品進行設計,實現由二維到三維的立體化轉變,促進了現代手段的有效發展。
3食品包裝機械的展示設計
對于食品包裝機械來說,其展示形式有限,食品包裝機械是一種非常專業的特殊產品。近年來,隨著食品包裝機械產品種類的不斷增加,對相應的食品包裝機械設計要求也越來越高,同時也對相關設計人員提出了更加嚴峻的考驗和要求。然而,對一種產品而言,它們在展示方面有很多共同之處,無論是動態的圖片展示,還是靜態的圖片展示,對需要設計人員對產品特性進行相應的展示設計,使其在最大程度上達到人們提出的要求和標準。因此,相關產品設計人員要做好設計工作,時刻學習設計知識,不斷更新設計理念,為提高產品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做出貢獻。
4食品包裝機械展示設計的價值與意義
4.1提升生產企業的自身水準
食品包裝機械產品的種類多樣,使其產品功能也有所不同,所以在設計食品包裝時,設計人員要清晰了解產品的特性,對展示設計的相關內容有著詳細的了解,包括展示主題、展示時間、展示方式,以及空間設置等等,這是做好食品包裝機械設計的前期和基礎。要想設計出好的產品,就要使產品與設計人員形成良性互動,隨時掌握市場及銷售的相關數據信息,了解消費者的需求,設計人員根據獲得的數據進行食品包裝設計,在設計的過程中,各部門之間要相互協調、配合,及時溝通,不僅可以提高食品包裝機械設計的水平,還能完善有關食品部門的形象。
4.2利于相關部門的形象推廣與發展
4.2.1幫助完善相關部門的銷售途徑和網絡及市場占有率
在設計的過程中,食品包裝機械設計人員要充分考慮如何提高消費者的購買欲望,以及機械體量大小、形態結構、產品功能等因素,因為其與產品的銷售情況有著直接關系,同時也關系著食品部門的經濟效益。因此,設計出的產品要有針對性,不同的消費人群設計不同的產品,建立完善的銷售網絡系統,推廣品牌效應,提高產品的價值。此外,還可以加大力度進行產品宣傳,展示食品包裝機械設計的整個流程,以此體現產品的實用性以及可靠性,吸引消費者的眼球,有利于經濟效益的提升。展示技術的全面普及,使得網絡展示成為產品展示的重要渠道,食品包裝機械設計人員可以通過建立網絡展示平臺滿足消費者的觀看需求,在此基礎上建立科學健全的銷售網絡,利用網絡展示平臺吸引消費者購買產品。
4.2.2節約企業的宣傳成本
對產品進行全面宣傳可以提高其銷售率,是銷售人員工作的重要手段。傳統的銷售方法很難吸引消費者,銷售業績明顯下降。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化的食品包裝機械設計理念越來越多樣化,改變了產品的樣式,增加了產品的功能,大大提高了消費者的信賴度,現代化的食品包裝機械設計具有很大的獨特性,其以最直觀的方式提高了消費者的消費水平。良好的設計是縮進產品和消費者距離的基礎前提,可以幫助消費者清晰了解產品的功能,提升消費者對產品的喜愛程度,減少相關部門的宣傳時間以及成本??偠灾称钒b機械展示設計可以推廣品牌效應,提高銷售業績,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段。
5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現代化科技信息的發展以及經濟體系的不斷發展,傳統的設計理論與方法已經不適合時代的要求,逐漸被淘汰。因此,相關食品包裝機械設計人員要不斷更新設計理念,變化設計方法,熟悉掌握計算機等設備以及各種設計軟件的使用方法,將食品包裝機械設計展示由二維向三維轉化,使設計理論在食品包裝機械設計中的應用更加智能化、簡潔化、科學化,是減少盲目設計、提高設計效率、節約設計成本的有效手段。此外,還可以借鑒國外的先進設計理念和方式,在設計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設計出具有我國獨特特色的食品包裝機械產品,在一定程度上保障食品包裝機械展示設計的價值與意義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吳瑞平.我國包裝機械發展的動向和特點—1984年全國包裝和食品機械展覽會巡禮[J].包裝與食品機械,2011(4):33-34.
[2]王國扣,趙美華,高維美,等.國外食品包裝機械發展的基本特征[J].農產品加工(創新版),2012(8):17-19.
篇9
關鍵詞:包裝工程;創新中心;實踐;人才培養模式
我國包裝行業發展迅猛,行業總產值已達到萬億規模。包裝工業的發展必然加大市場對人才的需求,目前我國包裝行業從業人員近150萬人,具有理論知識與一定科研能力的專業技術人員僅占2%左右,大大低于全國工業6.8%的平均水平,人才缺口較大[1]。經過近10余年的快速發展,目前全國已有80多所高校設有包裝本科專業,每年可為行業輸送包裝人才5000余人[2],但依然遠遠無法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包裝行業從業人員素質偏低,學歷普遍不高,缺乏扎實的理論基礎、實踐經驗,缺乏技術創新能力,已嚴重制約了包裝行業的發展。因此,高校依據自身實際情況,探索出一條具有專業特色、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3],培養具有較高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相結合的應用型人才已成為行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在這種情況下,福建師范大學福清分校于2012年開辦包裝工程本科專業,為全省第一所開設包裝工程專業的公辦本科院校。根據福建經濟產業發展情況,及學校朝著應用技術型大學轉型之際,依托學?,F有專業與師資力量,包裝工程專業將以食品包裝為主要發展方向,并建設成立“福州市包裝工程行業技術創新中心”。該中心的建立將是全省唯一的包裝行業技術創新中心,在為行業提供技術支持、科研成果、進行校企合作的同時,可為行業培養具有扎實理論知識與豐富實踐經驗的應用技術型人才,促進包裝行業發展。
一教學改革目標與思路
包裝工程專業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型專業,傳統的實踐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社會對包裝工程人才的要求,依托“包裝工程行業技術創新中心”對包裝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進行改革,通過完善中心的實驗室及實訓基地建設、中心師資隊伍建設、中心與企業的科研合作及技術支持、應用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來完成中心的建設,最終實現教學改革的目標。改革思路如下圖:
二具體改革措施
(一)實踐教學條件平臺建設
1.完善工程中心的實踐教學平臺建設與以往實驗室建設不同,包裝工程實驗室建設將通過對市場及企業相關實驗生產設備進行調研,并邀請相關企業共同進行“包裝工程行業技術創新中心”部分實驗室的建設工作,建立能夠與企業相接軌的五大專業實驗室:包裝檢測、包裝工藝、包裝設計、包裝印刷、食品包裝實驗室,實驗室的科研儀器設備可直接服務于企業,服務于行業,滿足科研實驗要求,可進行小批量生產,實驗內容更貼近實際生產應用。2.完善工程中心實訓基地建設根據五大專業實驗室,同企業合作建立相應的實訓基地,如同福融輝實業有限公司建立包裝材料實訓基地,同大型食品企業(如廈門銀鷺、親親食品或者其他包裝企業等)建立食品包裝實訓基地,廈門大自然包裝建立包裝印刷實訓基地等。推動校企各自利用自身優勢形成資源共享、互惠互利的發展格局,使學生的實踐培養從課堂到實驗室再到實訓基地連成一線,改變以往學校教學與實踐相脫節的局面,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3.建立運輸包裝模擬仿真實驗室傳統的物流運輸包裝實驗室,必須具備跌落沖擊試驗機、抗壓試驗機以及振動試驗臺等一系列配套設備。設備費用較高,測試所需周期較長,實驗成本高昂,此外學生人數較多,設備臺套數及實驗授課時間有限,難以做到人人參與實驗操作,學生分組教學,不便于實驗室的管理,同時會使設備使用過于頻繁,降低設備使用壽命。建立虛擬仿真實驗室,利用運輸包裝系統計算機仿真軟件[4],可以通過模擬分析的手段得到產品脆值、跌落沖擊過程、運輸振動激勵與響應等信息,并利用軟件的優化分析模塊,對運輸包裝進行優化。通過運輸包裝模擬實驗室建設,改變傳統實驗中學生實踐不足,實驗成本過高的局面,使學生能夠廣泛參與到實驗教學中來,提高實驗效率。在完成運輸包裝虛擬仿真實驗室建設后,中心會在后續建設中,將包裝材料、包裝設計、包裝工藝、食品包裝等實驗課程的虛擬化,完善包裝工程虛擬仿真實驗中心建設,同真實實驗形成補充,使得課堂教學、實驗教學、企業生產做到真正的無縫對接。
(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以“職業引導,校企合作,實踐育人”為人才培養方針,包裝工程專業實施“3+1”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采用崗位式教學方式,以“包裝工程行業創新中心”豐富的企業資源為依托,同企業聯合培養人才,前三年完成理論學習,并在學校期間選擇自己的發展方向[5],最后一年,根據企業崗位需求,前往相應的崗位工作鍛煉,使在校學習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學生一畢業就能滿足企業需求。在教學過程中,改變以往純粹的課堂理論教學方式,將課堂帶進企業,將企業生產實踐引進課堂,以學生為中心,采用啟發式、合作式、驗證性、探究式等教學模式[6],專業課程運用真實任務、真實案列進行教學,讓用人單位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
(三)雙師雙能型師資隊伍建設
依托中心校外企業資源,結合學?!半p百計劃”,采用“掛職使用、互相兼職、有償聘用”等途徑,優化教學團隊結構,提高隊伍綜合素質和能力。通過“培養+聘請”,建設“三過硬”(政治思想過硬、教學水平過硬、實踐技能過硬)的“雙師雙能型”教學團隊。堅持“雙能”兼備,重點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專業實踐能力,加強教師與企業的科研合作,同企業合作開發項目產品,共同攻克行業技術難題,幫助企業提升研發能力,使產、學、研能夠真正得到緊密結合,進一步提升教師科研實踐水平。聘請中心校外專家為兼職教師,完善兼職教師聘用與培訓管理辦法,豐富兼職教師資源庫,擇優聘請中心合作企業一線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承擔校內外實踐技能課程教學,參與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創新中心、實訓基地建設等人才培養工作,逐步完善中心教師隊伍建設,打造一支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教師隊伍,促進中心建設發展。
(四)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
“包裝工程行業技術創新中心”其中一個主要任務是提高學生科研能力,應用能力,為社會陪養優秀的包裝工程應用技術型人才??衫弥行牡馁Y源條件,從以下兩個方面展開。1.開設兩個工作室,模擬企業實際生產運營,加強學生的實踐鍛煉(1)食品包裝工作室學校包裝工程以食品包裝為主要方向,依托行業創新中心的包裝材料、包裝工藝、食品包裝實驗室,及食品科學與工程相關分析實驗室,可進行食品的包裝保護與貨架壽命研究測試;邀請食品包裝公司人員來校進行食品包裝方面實踐的生產指導,同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學生進行配合,利用中心食品包裝實驗室的高速臥式枕式包裝機、顆粒包裝機等食品包裝生產設備,對學生自行生產的食品進行包裝,可在每年學校舉行的榷場大賽中進行銷售,提升學生的參賽熱情,加強理論與生產實踐的結合,加強各學科的聯合應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2)包裝設計工作室目前社會對包裝工程人才需求部分為包裝設計方向,同藝術類設計不同,此類崗位要求應聘人員掌握包裝材料、包裝工藝、包裝結構設計、包裝造型及裝潢等方面的知識,掌握相關平面、立體、與結構設計軟件,能對產品從材料、結構、造型與裝潢進行一體化設計。因此,可利用中心條件成立包裝設計工作室,邀請企業具有豐富經驗的設計師作為指導專家進駐我校設計工作室。支持部分擁有一定藝術設計基礎并對包裝設計類感興趣的同學來設計室進行學習實踐,可承接校內外的海報、平面廣告、產品包裝設計等方面的業務,鍛煉各方面能力,盡早適應社會需求,提升自身將來就業的競爭力。2.加強創新創業訓練,參與教師課題,提升學生實踐應用能力加強創新創業訓練,鼓勵低年級同學利用中心平臺資源條件,申請校、省、國家級創新創業項目或參與教師科研課題,提早進入實驗室培養專業素養,明確發展方向;三年級可在選修課模塊選擇對應的課程確定發展方向;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畢業論文(設計)側重專業發展方向、企業需求與實踐應用;四年級進行專業實踐,可根據自己專業發展方向,結合企業對應用型人才要求,進入對應的企業工作實習。
三總結
通過對“包裝工程行業技術創新中心”進行建設,完善實驗室、實訓基地建設,完善師資隊伍建設,提升師資實踐教學能力水平,加強中心與企業的交流合作,以此平臺來培養新型應用型人才,符合行業對人才需求,符合目前福建省經濟轉型發展的需要,因此,依托“包裝工程行業創新中心”平臺進行人才培養改革,對包裝工程人才培養、福建省包裝行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李飛,馬秀峰.新形勢下包裝教育與包裝工程人才培養探析[J].包裝工程,2010,31(17):84-87.
[2]李大綱.包裝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探索[C].無錫:中國包裝聯合會包裝教育會議,2010.
[3]劉筱霞,王強.現代包裝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1(26):52-53.
[4]李光.運輸包裝仿真系統的應用研究[J].包裝工程,2005(3):102-104.
[5]陳寶琳.包裝工程專業技術人才的社會需求與人才培養初探[J].包裝世界,2000(5):14-15.
篇10
關鍵詞:中藥養生食品;材質創新;包裝
1 中藥養生食品的概述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藥物生產與使用國,自古就有通過藥材養生的傳統。我們根據中醫理論,運用食補和藥養等方式,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中藥養生食品是根據中醫傳統藥理,在天然食品中添加中藥加工而成。這樣就使食品具備了某些調理功能,更有益于健康。運用中藥養生食品進行保健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因人而異、因地制宜,只有這樣才能起到美容養顏、益智補腦、延緩衰老、增強抵抗力等保健效果。簡單來說,就是根據不同的年齡、性別、體質,選用適當的中藥養生食品進行調理,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目前,我國許多商家已經發現中藥保健食品的商機,以天然藥材為基礎,借助科技創新,將中醫古方系統化、潮流化,研究開發了許多中國特色的中醫養生食品,在中國逐漸形成獨特的、有競爭力的中藥養生食品行業。
2 中藥養生食品的包裝設計現狀
隨著我們現代生活、工作節奏的加快,精神壓力變大,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身體健康,提高生活質量,這使得保健食品的市場逐漸擴大。今天,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而空氣、水源的污染使亞健康狀態的人群數目龐大,因此出現了“花錢買健康”的消費理念。擁有健康成為人類永恒的追求,而保健食品是促進健康的有效物質,并具有便捷、無毒的優勢,因此易被人們接受。[1]因此可見,中藥養生食品將成為新時代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包裝設計中巧妙地運用傳統文化藝術作為中藥養生食品包裝的設計元素,在結構、材料、色彩的選擇上融入現代設計的表現形式,使中藥食品包裝有較強的時代感和民族特色。品牌個性特征彰顯,對中藥養生食品的推廣、銷售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此外,中藥養生食品的包裝設計應在遵循現代食品包裝的原則的前提下,從病理的角度出發,奔著為患者著想的原則設計出一套適合中藥養生食品獨特的包裝法則。
3 中藥養生食品包裝中的材質應用
包裝有外形、構圖、材料三大構成要素。其中,材料的紋理和質感最能影響商品包裝的視覺效果,利用不同材料的肌理變化可以達到商品包裝的最佳效果。材料要素直接關系到包裝的整體功能、經濟成本、生產加工方式及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處理等多方面的問題。因此,材料要素是包裝設計的重要環節。
3.1 紙質材料
牛皮紙韌耐水,是一種常用的高級包裝紙,呈棕黃色,因仿牛皮而得名。牛皮紙應用范圍非常廣泛,常用于制作紙袋、信封等辦公用品,另外還可用作唱片套、繪畫紙等。牛皮紙具有很高的拉力,不容易破損,因此,將它應用于中藥養生食品的包裝中,不僅可以解決運輸、儲存等很大的問題,而且適應了當今社會追求環保的理念。
還有一種常見的包裝用紙就是以棉漿、木漿等天然纖維為原料制成的玻璃紙。它的特點是透明度和光澤度高,耐熱、耐折,有良好的印刷適性,印刷效果精致。玻璃紙有一大優勢,它屬于再生纖維素,這對商品的保鮮十分有利,可將包裝與食品一起進行高溫消毒。另外,由于制作玻璃紙的原料都天然無害,所以它非常容易被分解,可以很好地減輕環境污染給地球帶來的傷害。將玻璃紙應用在中藥養生食品的包裝中,既能使消費者很好地觀察到所要購買的商品的具體形態,又能很好地延長中藥養生食品的保質期。
瓦楞紙的重量小,價格低廉、用途廣泛、制作快捷,且能回收重復利用的特點,使瓦楞紙的應用迅速普及起來。瓦楞紙一般分為單面、雙面兩類紙板,是由掛面紙和瓦楞棍通過加工而形成的波形的板狀。使用瓦楞紙能很好地保護商品,外形又美觀大方,得到了全面的推廣和應用,在與其他包裝材料的競爭中獲得了極大的優勢。成為制作包裝容器的主要材料之一,并且經久不衰并呈現迅猛的發展勢頭。
3.2 塑料材質
塑料是可塑性高分子材料的簡稱,它與合成橡膠、合成纖維一樣都屬于高分子材料。塑料的主要特點是密度小,但強度高,可以制作成軟包裝袋,編織袋、捆扎帶,中空容器(瓶、罐、桶等)。大多數塑料有良好的耐酸、堿和耐化學性,可以長期放置,不容易發生氧化。因此,塑料是藥丸保健食品常用的包裝材料。
3.3 金屬材質
金屬是一種具延展性、容易導電、導熱,光澤性較好的物質。首先,金屬的機械性能優良、強度高,將它用作包裝材料可以很好地保護內裝物品;其次,金屬材質的包裝易于印刷裝飾和加工,能連續化、自動化生產;再次,金屬的來源豐富,能耗和成本也較低。
3.4 其他材質
除了上面介紹的幾種常見材料,玻璃、棉麻混紡布料、木質包裝,都在養生食品包裝中被很好地應用。玻璃有極強的耐腐蝕能力和耐酸蝕能力,如保健飲品、果蔬汁飲料等具有酸性的液體,選擇玻璃包裝再合適不過了。玻璃包裝還可以很好的阻止氧氣等氣體對食品的侵襲,同時防止食品的變質和揮發;此外,回收容易,重復利用率高,大大降低了包裝的成本,是玻璃材質包裝的又一大優勢。棉麻材質是科技發展帶來的驚喜。它既有棉柔軟的特性,又增加了麻粗獷的風格,而且不易起球,變形,是一種非常實用的包裝材料。木質包裝可以使貨物得到充分的保護,既節省勞動力和勞動強度,又能防止堅硬貨物刮傷運輸工具,同時還具有通風、防潮作用。還有一些木質包裝精致典雅,使藥材食品更加上檔次,成為消費者饋贈親友的佳品。
4 結論
中藥養生食品的發展仿佛為我們打開了一個窗口,世界各地的消費者均可以從中感受到我國悠久的歷史和深層次的文化內容。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創造了厚重獨特的中醫中藥文化,并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鮮明的文化傳統和藝術特色,而這些正是我國保健類商品在全球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值得憑借的有力武器。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中藥養生食品也在升級換代,促進了與之配套的包裝材料的發展。將中藥養生食品包裝從單一、乏味中解救出來,成了促進中藥養生食品推廣的當務之急。筆者相信,設計師們在遵循當代設計原則的同時,通過對包裝材質的研究探討,結合中藥食品本身的特點,一定會找到將中藥食品和包裝完美組合的新穎的設計,從而促進中藥養生食品得到更多人的喜愛。
參考文獻:
[1] 袁恩培,熊穎.論保健食品包裝設計的定位策略[J].包裝世界,2008(01).
[2] 周敏.國內外醫藥包裝相關政策和我國未來醫藥包裝發展[J].印刷世界,2005.
[3] 孫智慧.藥品包裝學[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6.
[4] 郭宏,鐘素艷.我國醫藥包裝業的現狀及發展對策[J].醫藥工程設計,2007.
[5] 袁恩培,熊穎.論保健食品包裝設計的定位策略[J].包裝世界,2008(01).
[6] 尹明.淺論現代包裝設計的特點[J].考試周刊,20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