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環境監測報告范文
時間:2023-12-27 17:55:0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海洋環境監測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我國海洋環境監測概況
1.1業務體系不斷完善
我國海洋環境監測業務體系建設在經歷了準備時期、起步時期、發展時期和提高時期四個階段后,進入了目前的國家與地方共同發展時期。l999年國家海洋局召開的海洋環境監測工作會議提出了一個落實,二個突破,三個加強和四個提高的要求,標志著全國海洋環境監測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快速且健康發展時期。目前,全國省級海洋環境監測業務機構已經基本建立,并且開始陸續工作,市地級海洋環境監測業務機構也在建設之中。與此同時,在國家計委批準的中國海洋環境監測系統建設項目的帶動下,國家海洋局原有的監測業務機構的能力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初步形成了四級監測業務體系。所以,中央和地方海洋環境監測機構的合理分工與密切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各級政府與各級海洋行政管理部門的需求。完善合理的海洋環境監測系統的雛形已經初步形成。
1.2海洋環境監測管理法規、制度開始建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明確規定由國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海洋環境的調查、監測、監視,開展科學研究。國家海洋局組織制定了海洋環境監測質量保證管理制度、海洋環境監測報告制度、海洋環境監測資料審核評價制度、海洋環境監測資料、資料、信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海洋環境監測管理的規章制度,經過幾年來在國家海洋局系統內的試行,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初步形成了海洋環境監測管理法規、制度體系。
1.3業務管理不斷深化,監測質量與技術水平不斷提高
在多年的工作實踐中,海洋環境監測計劃方案逐步科學化、系列化,監測業務活動逐步規范化、統一化,監測資料信息管理逐步標準化、程序化,監測網路管理逐步制度化、系統化,我國的海洋環境監測業務管理已經步入正規。特別是國家海洋局成立了海洋環境監測質量保證管理小組,各分局也相應成立了本單位的質管小組,標志著我國海洋環境監測質量保證與控制體系已經初步形成。多年以來,海洋環境監測質量保證與控制體系一直得以有效運作,組織實施了從現場調查、站位布設、樣品采集、運送保存到實驗室分析、資料處理、綜合評價等海洋環境監測全過程的質量控制,組織完成了國家海洋局4個監測中心人員考核上崗、國家級實驗室計量認證、標準物質研制、實驗室互校、海洋監測質量保證手冊的編制等工作,對于確保我國海洋環境監測資料資料的精密性、準確性、完整性、代表性和可比性、為海洋經濟建設與海洋環境管理提供準確可靠的資料資料發揮了重要作用。
1.4監測領域不斷拓展,監測內容逐漸豐富
目前,我國海洋環境監測的覆蓋海區已近300萬km2,包括濱海區、近岸海域、近海海域和遠海海域。為沿海城市海洋傾廢區的選劃與管理,大中型港口疏浚物海上傾倒區選劃,沿海電廠海上傾倒區選劃及海洋自然保護區的規劃等海洋環境管理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基礎資料和科學依據。同時,海洋環境監測所獲得的大量資料、資料,在沿海經濟建設和海洋開發利用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幾年來,海洋環境監測工作獲得了重大發展。在大幅度調整充實趨勢性監測站位,不一斷完善包括水質質量監測、沉積物質量監測、生物質量監測、放射性監測、大氣監測等監測介質在內的全海域海洋環境質量趨勢性監測工作的基礎上,全面開展了陸源排污監督監測、江河入海污染物總量及河口區環境質量監測、海洋工程跟蹤監測等監督性監測,增養殖區監測、海水浴場監測、海洋自然保護區監測、傾倒區監測等海洋功能區監測,海洋生態監測,海洋污染事故應急監測等不同目標、不同服務物件、不同層次的全方位的海洋環境監測工作,極大地豐富了海洋環境監測的工作領域與工作內容。
2.我國海洋環境監測所面臨的新形勢
2.1海洋環境面臨的壓力與日俱增
當前,我國海洋環境的總體狀況主要表現為沿岸海區環境質量逐年退化,近海污染范圍持續擴大,營養鹽和有機污染呈快速上升趨勢,突發性污損事件頻率加大,海洋生態破壞加劇。究其原因,海洋環境的壓力來自于以下幾個方面:我國尤其是沿海地區近年來的經濟發展迅速,排放到海洋的工業、農業、生活污染物逐年增多,通過不同途徑入海的各類污染物質已達1500萬t/a:海洋經濟的迅猛發展所帶來的自身污染:圍海造地、灘涂開墾、海洋工程等其他人類活動對海洋生態的破壞等。十五和2010年前后將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沿海地區經濟持續發展,人口繼續增長,生活質量提高,城市化進程加快,海洋開發全面展開,新的經濟熱點不斷涌現,我國海洋環境正面臨比以往任何時期更大的壓力。
2.2國家環境保護目標的實現對海洋環境監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明確提出力爭使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加劇的趨勢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區環境質量有所改善,國家環境保護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也要求基本控制近岸海域污染和生態破壞的發展趨勢,使部分污染嚴重的重點河口、海灣、港區環境質量有所改善。為實現這一目標,不僅必須不斷加強海洋環境保護和執法管理的力度,而且有必要在一些嚴重污染海域實施環境整治工程,海洋環境監測的任務將更加艱巨。
2.3海洋環境監督管理的深化賦予了海洋環境監測新的任務
新修訂的海洋環境保護法增加了海洋生態保護一章,隨著對海洋環境的監督管理由以往單一的污染防治向對海洋生態的監督管理的深化,開展非污染要素對海洋環境影響監測、開展海洋生態監測等一些新的任務已經成為當前海洋環境監測工作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2.4海洋經濟建設對海洋環境監測的需求日趨加大
為貫徹開發與保護并舉的國家環境保護基本政策,海洋漁業、海鹽業、海洋制造業、海洋油氣業、海濱砂礦業、海洋運輸業、濱海旅游業、海洋服務業等各項海洋產業的發展,無論是在項目可行性研究論證與環境影響評價階段、項目建設階段還是在后評估階段、項目運營階段,都需要海洋環境監測為其提供強有力的環境技術服務。有些海洋產業如海水增養殖業甚至其生產過程自身都離不開海洋環境監測所提供的海洋環境資料資料。
2.5海洋環境監測工作必須為公眾服務
隨著社會經濟文化事業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公眾的環境意識空前提高,人們對生產、生活、休閑娛樂空間的環境質量日趨關注。為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和活動安全提供環境信息服務、滿足人民群眾的環境信息知情權,已經成為各級監測業務機構的一項重要任務。因此,要求海洋環境監測工作必須走出政府的小圈子,走向社會大舞臺。
2.6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要求盡快將監測拓展到全部管轄海域
海洋的全球流動性和國際社會對中國海洋環境問題的關注,使我國的海洋環境監測工作面臨嚴峻挑戰。一些國家將海洋污染問題的關注點放在中國,特別是我國周邊的一些國家??茖W的監測和評價結果將保障我國在復雜的國際政治和環境外交中處于有利位置。
3.海洋環境監測對海洋經濟發展的影響
3.1海洋環境監測是監督管理海洋環境的重要手段,是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前提。通過監測,一方面可以對海水的污染度進行有效的控制,為海洋經濟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比如對海域中污染物的種類數量和濃度,污染物在海洋環境中的遷移轉化規律進行掌握,提出防治污染的技術和措施予以及時的控制和治理,為海洋養殖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水土環境。
另一方面利用檢測所獲得的資料和資料,對沿海的經濟建設和開發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濰坊市三北開發規劃的制定,南海鶯歌海油氣開發,廣東大亞灣核電站建設,遼河灘海油氣勘探開發工程建設,香港策略性污水排放工程環境評價等都不同程度地使用了海洋環境監測獲得的信息資料。這些信息資料在沿海省市海洋功能區劃、海洋開發規劃以及灘涂開發、水產養殖、防災減災、海上溢油事故索賠等方面也得到大量應用,對海洋經濟的發展影響深遠。
總之,雖然我國的海洋檢測系統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其中的不足也逐漸的顯露出來,所以要求我們在實際的工作中對海洋環境檢測的工作要不斷的繼續,并且不斷的提高檢測的水平。同時海洋環境檢測對海洋經濟發展的意義也是重大的,只有擁有了良好的海洋環境,海洋經濟才有發展可談,所以海洋環境檢測勢在必行。
篇2
關鍵詞:在線儀器;環境監測;運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TP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6)19-0198-02
隨著我國環境科學領域的不斷發展,環境監測已經有了較為完善的監測體系,從樣品布置、樣品搜集、實驗室監測、分析數據、分析報告,每一環節都實現儀器現代化,而其中有幾個主要的環節需要注意:一個是樣品布置,另一個是技術分析,它們是在化學研究的基礎上產生的,特別是在線儀器分析上,因此,本文主要對幾種環境污染進行分析,并簡單的闡述幾種在線儀器分析的方法。
1 光度法運用
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在原子蒸汽的基礎上,對某種元素譜線進行吸收,檢測數據的一種檢測方式,它適應于重金屬和非金屬技術監測,通常能夠直接運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如果檢測時,譜線含量較低,就要先進行提取方式,當元素搜集集中時,再進行火焰原子吸收法;當然我們也可采用石墨爐原子吸收法監測,監測的敏感程度要大于火焰原子吸收法,其本體干擾要比火焰原子吸收法影響大,此外,像汞一樣的金屬元素,具有熔點低,但氣壓高的特點,要應用冷原子法監測;像硒、錫這樣容易產生氣態氫化物的元素,也要采用氫化物監測法??傊游展舛确ㄊ悄壳盀橹?,最適合在線儀器監測的方法之一。其優勢有幾種:第一種是,監測的元素多,其能夠監測元素高達近60項;第二種是,監測不受限制,元素上只要有極小的量,就能夠進行檢測。
根據我國現在的環境監測技術水平來看,陽離子監測是在環境監測中,應用率最高的,而原子吸收光度法也在環境監測中也有了顯著的效果。通過火焰原子法對土壤進行重金屬檢測,首先對樣品處理,在500攝氏度下進行預熱灰化,其次,利用無機酸的水溶作浸出劑,最后,檢測報告與規定檢測標準沒有明顯變化時,說明樣品檢測正確。利用這種方式測量的優勢就是簡單、方便。
2)紫外-可見分子吸收光譜法
紫外可見分子吸收光譜法又叫做紫外可見光分光光度法。它是通過光譜法進行監測的,當光譜的吸收值越大,其峰數與物質分子越密,它是定性研究的基礎。光源通常使用氫燈、鎢絲燈,由棱鏡、透鏡建立的,而檢測儀器采用光電倍電管,在監測時,通過紫外-可見光區域的電磁波為光源樣品,目的是分析物質分子的吸收強度,這種方法是通過物質對光的吸收性而創建的,光譜的吸收值越大,吸光度與被測物質濃度就越符合比爾定律,在實驗條件的一樣的情況下,兩種則稱為線性,可以定量研究;此外,紫外-可見分子吸收光譜法也能夠定性研究。
在環境監測中,紫外-可見分子吸收光譜法主要是監測硫化物、油、重金屬物質等,是其環境監測中檢測率最高的研究方法,同時,對環境監測有著不可或缺的意義。有人曾通過紫外-分光光度法監測水中硝酸鹽氮的成分,檢測結果和酚二磺的光度沒有明顯變化,準確程度已符合水質標準;也有人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檢測水中硫酸鹽的含量,而檢測報告顯示更適應在干凈的水樣和飲用水的研究,收回率在93%-100%區間,報告結果與水質標準相吻合。
2色譜法運用
1)氣相色譜法
氣相色譜法是指:作為移動相得色譜法。根據所用固定相,可得不同分為兩類:固定相是固體的,稱為氣固色譜法;固定相是液體的,則被稱為氣液色譜法。氣相色譜法是一種多種組合混合物的監測模式,對于兩種不同的物質,其分配系數也會有差異,而色譜法的流動相是呈氣態,混合物在兩種間進行分組,不變的一組稱為固相;而流動變化的那組則為流動相,當流動相的混合物與固相相遇時,就可以發生反應,但因為不同組合在質量、構成的不同,其發生的反應也會有強度、質量的不同,所以,在一定的作用力下,各不相同的物質在固相中停留的時間不同,流出的順序也會按照時間劃分。在各組進行檢測時,儀器也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改變信號的反應,在完全分離時,一個色譜峰所表示一個成分,但在通常的狀態下,會利用相同的條件,會對物質停留的時間進行性質研究,再根據濃度產生的色譜峰比例,采取監測分析。
氣相色譜法多適用在監測TVOC、笨、有機氯農藥等污染物成分,尤其是符合熱點低、較高穩定性的成分檢測,在樣品進行稀釋后,色譜會將污染物和其他物質分開,再用氫火焰離子化儀器檢測分析。有人曾在檢測硝基苯類有機污染物時,選擇固相萃取柱、萃取條件,進行優化,總結出了最符合的監測環境,穿透體積到達1.5升,收回率在70%-100%之間,檢測濃度最小是在0.00036-0.07μg/L區間,與規定標準相差在0.6%-5.2%區間,實踐證明,此環境檢測方法精確、易操作、收回率高并且環保。
2)高效液相色譜法
高效液相色譜法是通過傳統液相色譜和氣態液相色譜法,在此程度上研發出來的一種創新型分離研究技術,它是通過運用一種新型的高壓輸液泵、靈敏度較高的儀器、微粒固相,以及其他技術儀器,柱效高、技術性強是其優勢。并且在各種檢測方面,都與氣相色譜法不相上下。但它與氣相色譜法的原理相似。在環境監測中也取得了顯著成就,尤其是在監測元素量大、固定性差的污染物。
3 分析技術
1)質譜聯用技術
質譜聯用技術可以分為:氣色相譜、液色相譜。二者之間互補,用于研究不同性質的化合物。質譜聯用技術的應用最早,并且技術最完整。如果使氣色相譜和液色相譜結合,那么其目的就是把氣相色譜較高的分離效能與質譜實現有機融合,以固定不明物的分離特性,這種技術在有機污染物的監測中最為常見,保證環境污染物能夠最先監測。但質譜監測技術也有不足,其使用范圍狹隘,因為,研究樣品要求是氣化物體,對于固定性、分子較大的化合物監測難度將會增加。液相色譜的技術應用在氣相色譜技術應用后,利用液相色譜當作分離的一種有效途徑,使復雜的組分研究技術提升,這也將作為監測定級性和不固定性的一種主要手段。而液相色譜也能夠檢測氣相色譜不能監測的化合物,檢測難揮發的較高分子和離子化合物。
質譜聯用技術長應用在氣體、水、土地等有機污染物,例如:半發揮有機物、揮發有機物、鄰苯二甲等化合物上。曾經有人曾以竹炭當作萃取吸附材料,利用彈性石英毛細管色譜,對16樣多環芳烴采取分離,氣相色譜檢測對多環芳烴進行研究,報告結果顯示,1000mg竹炭作為萃取附劑,10mL的二氯甲烷當作脫洗劑,速率為每分鐘6mL,水樣品里的甲醇體為14%的情況下,16樣多環芳烴的收回率較高,平均濃度在11-500ng/L之間,回收率在60%-100%之間,誤差為2%-10%。
2)流動注射技術研究
流動注射技術主要適用于非空氣隔斷流,在流動的儀器內注射液體樣品,在不經過化學反應后,加入檢測儀器。流動注射技術收集火焰原子吸收,監測鋅、銅,目前,這種監測技術已經被普及;流動注射的電極流技術監測硝態氮,也在我國范圍內被推廣,并實驗;無論是金屬污染物或是非金屬污染物,只要運用流動注射技術都能夠得以解決,而隨著環境監測技術的進步,流動注射技術也將會與世界上先進的監測技術相結合,以尋求更高層次的領域研究。
4 結語
目前,我國環境監測技術的研究,使在線儀器分析在環境監測領域中也取得了顯著成就。上述內容主要對在線儀器的光度法運用、色譜法運用、分析技術
的運用,作出詳細的列舉,在線儀器的應用使環境監測操作更方便、準確率更高,隨著科技的進步,未來在線儀器將會向著更高的技術領域發展。所以,在線儀器的選擇,就顯得越來越重要,選擇符合國家規定的環境監測儀器能夠對環境監測起到重要作用,但是怎樣選擇符合規定的儀器,并正確進行實驗研究,以使在線儀器能夠在環境監測中發揮出真正的價值所在,才是對我國環境監測領域的重要部分。
參考文獻:
[1] 李政.芻議在線儀器分析在環境監測中的運用[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4(09).
[2] 向東山,譚建華.現代儀器分析技術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04).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3海洋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