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能管理和能源管理范文
時間:2023-12-28 17:39:5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電能管理和能源管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近日,國務院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節能環保產業作為七大新興戰略產業之一,未來具有著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
合同能源管理進入實質性階段
9月8日,國家發改委網站公告審核推薦第一批節能服務公司名單,其中主要涉及余熱利用、照明系統改造、中央空調系統節能改造、鍋爐系統改造、熱泵技術、電機拖動系統改造(變頻器)等節能改造技術,上榜名單涉及上市公司分別為達實智能、延華智能、九州電氣、合康變頻、榮信股份、動力源、智光電氣和中科電氣。
這是繼6月8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印發《合同能源管理財政獎勵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對節能服務公司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實施的節能改造項目給予獎勵和8月9日的由發改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提出,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等單位負責起草的《合同能源管理技術通則》之后的又一重要舉措。這一舉措為相關公司在獲取節能補貼、綠色低息信貸、稅收減免方面提供了綠色通道,使相關節能服務公司獲得了國家認證,這為合同能源管理業務進入實質性發展階段又一次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節能服務發展空間巨大
工業節能和建筑節能是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主要應用領域。節能服務項目分布在工業、建筑、交通等各個領域,涵蓋鋼鐵、石化、建材、交通、電力、建筑、水泥等各行各業。合同能源管理適用于合同金額較大、能源計量便利的用電大戶和用能大戶,在工業高低壓變頻器、工業余熱回收利用、工業鍋爐,建筑HVAC、配電系統、LED路燈系統等領域,都是合同能源管理推廣的重點領域。2009年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為31.0億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6.3%,單位萬元GDP能耗為1.08噸標準煤,比上年下降2.2%,而今年上半年我國單位萬元GDP能耗同比上升0.09%,減排壓力驟然增加,完成2020年減排40-45%的目標難度十分艱巨。而合同能源管理機制有望成為推動工業節能和建筑節能的有效手段。
2010年節能服務產業產值有望達到800億元,增速有望保持30-40%,未來行業市場容量有望高達4000億元。2009年,我國節能服務產業再一次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中國節能服務產業產值從2008年417億元增長到588億元,同比增速40.9%,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投資額從2008年117億元增長到195億元,同比增長67%。產業總計綜合節能投資從2008年253.2億元增長到360.4億元,同比增速為42.3%;其中合同能源管理(EPC)項目投資從2008年116V7億元增長到195.3億元,同比增速為67.37%。并形成年節能能力1757.9萬噸標準煤,年減排1133.85萬噸二氧化碳。我們預計2010年節能服務產業總產值有望達到800億元,同比增長36%。根據EMCA協會對于節能服務產業的估算,節能市場總規模大約4000億元,未來發展空間非常巨大。
篇2
(一)綠色及綠色飯店的界定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綠色食品、綠色社區等名詞,綠色一直和環保、健康密不可分。而在本文研究范圍中,綠色是指人類生存的環境必須受到良好的、有效的保護,從而達到生態環境保護標準,是無污染的標志。人類生存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保護環境的含義是廣義的,包括保護自然環境及其資源,還包括保護社會環境和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如今,人們通常把與環境保護、防止污染相關的事物冠之于綠色稱號。綠色飯店概念的形成與發展就與說法此相關,但并不完全局限于此。
綠色飯店是一種比喻性的說法,是指能為社會提供舒適、安全、有益于健康的產品,并且在整個經營過程中,以一種對社會、對環境負責的態度,堅持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飯店。它是在“全球綠色浪潮”的推動下,環保意識逐漸融入到現代飯店的經營管理過程中的結果。國際上把綠色飯店稱為“生態效益飯店”或“環境友好飯店”,意為充分發揮資源的經濟效益。在整個經營過程中,以一種對社會環境負責的態度,為社會提供舒適、安全、有利于人體健康的產品?!蛾懻妽咕G色飯店》一書中說到,綠色飯店指“能為社會提供舒適、安全、有利于人體健康的產品,并且在整個經營過程中,以一種對社會、對環境負責的態度,堅持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飯店”。陸諍嵐的觀點中強調了綠色飯店的“社會性”和“可持續性”兩個重要特征,這兩點從根本上對能源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能源管理的概念和內涵
今天在環境保護的研究中發現了許多的環境問題與能源的使用有直接或間接的聯系,而且飯店的能耗水平相當高,所以能源管理成為綠色飯店的重要內容。
能源管理只不過是指理智地利用資源,根本就不是剝奪人們使用能源,而是杜絕能源的大量浪費。能源管理是采用現代科學管理手段,運用先進成熟的能源管理技術與經驗,對能源使用實施全方位、多功能的管理。而這就決定了其目標是在滿足客人需要的基礎上,盡可能減少能源的使用,而且要盡可能使用便宜的能源,換句話講就是要盡量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高效節能。
我們經常聽說的降低成本、開源節流,其中一個主要內容就恰恰是節能。節能是能源管理的一個重要部分。節能是指在不增加其他資源的投入而滿足需要或達到目的的條件下,采取技術性、經濟性、環境性、社會性的措施,充分發揮并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以保證企業在繼續發展企業規模、提高企業產品質量的情況下,盡量的減少對能源需求的不斷的提高。
(三)加強能源管理是打造綠色飯店的核心內容
隨著全球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各國政府都在指定保護環境的行動策劃。綠色飯店理念的傳人,使各國開始制定飯店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相關部門對于環境保護的政策方針使飯店業的環境質量和服務水平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同時政策標準中充分體現了節能、環保的要求,節能環保成為現代化飯店的綠色標志。能源是一個令人困惑的問題,無論是個人的生活還是一個企業,都會受到能源使用費用的高低和能源的總量、結構等的影響。能源作為自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使人類對它的需求與日俱增。我國能源總量豐富,但人口眾多,能源入均量稀少,而且由于人口基數大的問題,人均能源占有量低的情況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很難得到改變。因此能源管理便成為保護生態資源的一個重要方面,同時也是飯店業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首要任務。加強飯店的能源管理不是權宜之計,而是一項長期性、綜合性、技術性的工作。
1.長期性。飯店要實現可持續發展,要呈現持續向好的方面發展的趨勢。這一點從根本上決定了能源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須有一個長效的機制。在這種前提下,就必須對飯店的各項措施進行全面的、不斷的改進。從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打造綠色飯店的工作起步時間不長,各項可供參考的標準還不夠完善,各個飯店的耗能情況大有不同。所以,目前只能用統計的方法,飯店因地制宜的建立符合自行發展的指標,通過目標的階段性,從而長期的、不斷的實現自我提高。
2.綜合性。一個飯店工作的展開涉及到的是人的生活方方面面,人的吃穿住行都需要能源作為基礎支撐。這樣一來,飯店必然出現耗能量大、耗能點多的情況,因此,能源管理對于飯店來說是一個綜合的、系統的工程,能原管理的涉及面廣。要多方面考慮,不僅要達到細節上的節能,還要力爭整體上減少能耗。
3.技術性。要加強飯店的能源管理少不了對飯店進行節能改造,推廣先進的節能技術一般都能夠獲得一定的節能效果。而采取節能措施時要將節能效果和投資同時考慮,如果使用過分的投資來達到不明顯的效果,飯店就無法從中獲得經濟效益,這并不是經營者能源管理、減少能耗的初衷。再者,節能改造技術也要兼顧到環保。能夠減少能耗、有利于環保并且不耗費資本的改造是最理想的節能途徑,因此加強能原管理是個技術性的工程。
二、在打造綠色飯店中能源管理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我國能源管理的現狀
1.我國能源的現狀分析。我國能源現狀所存在的問題癥結在于,我們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而我國眾多人口對能源的需求量卻不斷增高。
近年來,我國第二產業一直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0%左右,而能源消費卻占總消費量70%。它不僅反映了我國產業結構、工業結構不夠合理,技術裝備水平比較落后,而且也表明了我國工業領域能效偏低的事實。從宏觀上看,我國能源經濟效率明顯低于發達國家的水平。主要耗能產品單耗是中觀層面的能源經濟效率指標。通過比較,我國工業領域主要用能行業能耗水平明顯偏高,比國外平均先進水平高出1.4倍,有的產品耗能水平甚至是世界先進國家的18倍。
2.我國能源體制的現狀分析。我國目前的能源管理體制是近幾年改革后形成的。從1998年以來我國能源管理體制改革的思路和效果來分析,可以認為我國能源的宏觀管理不是強化而是弱化了,能源的基礎地位被動搖了。我國能源管理被弱化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決策者把能源工業等同于其他的加工工業或制造業,沒有認識到能源在國家發展中的基礎作用。雖然近幾年我國分別進行了煤炭、石油、電力產業的管理體制改革,但這些改革是缺乏能源產業管理體制整體設計的,因而是分散的、表面的、局部的和零碎的。目前我國的能源管理體制改革還停留在低層次的微觀的國有企業改革的層面上,還沒有觸及到宏觀的高層次的能源管理體制問題的要害。
(二)我國飯店能源管理的現狀及不足
飯店是一個耗能大戶,按照理論標準,飯店的能耗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應該在6%-8%范圍。飯店的各項經營成本和水電等能源的控制,歷來是酒店節能的重中之重。能耗占用的大比例直接影響到酒店的經營效益。但由于我國綠色飯店剛剛起步,很多飯店對節能采取的措施只是宣傳教育等方式,并沒有制定較完整、健全的標準措施和建立嚴格的內部考核制度。飯店的管理人員對能源管理重視不夠,又缺乏科學合理的能源管理技術和方法。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大多數飯店都存在著能耗量大,能源短缺的情況。飯店能源管理的現狀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管理層對能源管理與飯店發展的關系沒有足夠充分的認識。能源管理的加強與綠色飯店的打造息息相關。能源管理是一項很具體、較繁瑣但又是很必要的一項基礎工作,既要確保飯店的正常需要,又要在較經濟的情況下運行,是有必要提到高度的認識上來的。從飯店本身而言,節約能源,將直接帶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目前我國很多飯店的管理人員對能源管理的認識還停留在節能的被迫性階段。一方面,長期以來,許多飯店高層管理部門的工作重心一直處于飯店的前臺部門,關注營業收入的增長,而對于后臺部門,尤其是能源工程費用的控制問題不夠重視;另一方面,由于節能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全面系統的工作,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財力,而不是簡單的靠宣傳教育等方式達到節約能源、控制內部成本的目的。當我們只看到表面,而不從根本上去考慮和重視能源問題的時候,節能的成效必然受到巨大影響,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做得不錯了,而事實上能源利用率低、能源結構不合理的現象依舊存在,節能實際上無從談起。
2.缺乏系統的培訓及嚴格的內部能源管理考核制度,導致部門及員工態度消極。在綠色浪潮推動飯店可持續發展的時代,許多飯店對賓客實行綠色消費與綠色宣傳,許多飯店在客房內放入這樣的卡片:“如果您不需要更換床單,請您把本卡放到您的枕頭上,謝謝”。飯店以此來培養賓客的綠色意識和消費精神。但是,飯店的員工缺乏節能意識,很多員工認為這么到一個飯店,浪費一點東西算什么,況且飯店又不是自己的,何必那么在意細節。節能措施的貫徹實行,會讓很多人感到束手束腳,很不習慣,隨手不管燈,廁所水長流的現象習以為常,而在行動上表現得也很消極。事實上,飯店的培訓種類繁多,從新員工入店培訓,到消防知識培訓,到部門的服務技能培訓,到接待外賓的外語培訓等等,但偏偏往往缺乏能源管理培訓包括設備正確使用和維護培訓。而從考核制度方面來看,我們常常會聽到某個部門管理得不錯,銷售額因此增加了多少,或者是那個服務員優秀,出勤率高、服務態度一流、很受客戶喜歡。但問題就出在這里,我們看到,無論是對管理人員還是一般員工都缺乏在能源管理方面的系統考核。而這種情況下直接導致的是能源意識的淡薄,從管理層到員工沒有人想過要對能源的損耗負什么責任,這就造成了能源消耗過程中的“人人使用,無人負責”現象。
3飯店在能源管理方面缺乏科學合理的能源管理技術和方法。飯店的能源管理涉及到飯店的方方面面,技術含量高,對管理水平的要求也高。概括的說,飯店的能源管理涉及到供配電系統、給排水系統、供熱系統、制冷系統、中央空調系統等多個系統。依靠能耗運作的飯店設備種類繁多,分布廣泛,安裝隱蔽,技術先進,且直接構成飯店的產品。可見,飯店的能源管理涉及到飯店的各個部門,而不僅僅是工程部的工作。我們知道,由于飯店部門分工性質的不同,一般的飯店都是由工程部來負責飯店的設備管理和維修,工程部真正在使用過程中卻很少涉及,這在無形中造成了使用和維護的責任分離;而能源消耗的成本通常是財務部在統計,數據掌握在財務部,這又再次造成了消耗和付費的責任分離。另外,很多飯店能源管理的方式單一,尤其是缺乏現代科學管理手段、先進成熟的能源管理技術與經驗來對能源使用實施全方位、多功能的管理,當然這是有原因的。首先,從大環境來看,飯店節能工作起步較晚,經驗積累少。其次,由于目前飯店發展的現狀,其工程技術力量比較薄弱,一定程度地制約著節能工作的實施和開展。另外,現代科技日新月異,各種節能新技術、新方法不斷涌現,今天的先進轉眼就成了明天的落后,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選擇、采用其中最適合飯店節能需要的新技術、新方法,也是飯店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
三、突出能源管理來打造綠色飯店的基本策略
飯店是一個為社會提供休憩、娛樂的公共場所,因此飯店必須營造一個環境舒適、光線柔和、休息處安靜的人工環境。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外交流的不斷擴大,現代星級飯店不斷增加,各個飯店對于打造舒適環境的要求越來越嚴格.這意味著其能源消耗也相對增高。飯店已進入微利時代,開展節能的意義尤其重要,對飯店實行能源管理,可促進飯店開展節能的實際行動,節能降耗不僅能使飯店獲得可觀的經濟利益,更可為緩解國家的能源緊張現狀產生現實的教育意義。因此無論是從社會的環境資源,還是飯店經營成本的控制,或是滿足賓客要求的角度考慮,對飯店采取科學合理的能源管理,在滿足賓客要求的基礎上做到節約成本、節省能耗、提高飯店經濟效益是打造綠色飯店走飯店可持續發展之路的經營之道。而我國很多飯店在加強能源管理方面的工作還很不夠,節能減耗都沒有明顯的效果。對突出能源管理來打造我國綠色飯店我認為因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一)加強飯店高層管理部門的能源管理意識
飯店能源管理薄弱之處在于飯店高層管理人員對能源管理的認識不夠,從而未能制定完整的節能制度。飯店高層管理部門的節能意識強弱,是飯店節能工作能否順利開展的關鍵所在,只有飯店高層管理部門的節能意識提高了,飯店的節能工作才能獲得財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的充分支持。所以,飯店管理人員要進行節能工作的宣傳教育,讓每一位賓客、每一為員工都高度重視節能工作。還要抓緊飯店日常的節能減耗,對“跑、冒、滴、漏”等現象進行嚴格的管理和控制,從小事抓起,從日常抓起。
(二)建立節能組織機構,確立節能的目標方案
建立合理的組織機構是高效率地開展飯店節能的組織保證。這就好比一個國家要實施某項措施,需要有一個系統的組織管理體系一樣。因為只有完整的組織機構和明確的節能目標才能使飯店的能源管理落實以行動,組織管理和目標管理的有機結合往往在這里得以體現,落實到具體上。飯店節能組織機構應由一位高層領導具體負責,由各部門指定一位領導共同參與構成,保證節能工作能夠協調順利地開展。首先,要由飯店內部技術人員或借用外部技術力量對飯店能源使用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再細化開來講,就包括飯店的用電情況、用水情況、供熱系統以及空調制冷系統的運行效率等各個方面。在此基礎上,根據調查的結果經過分析總結飯店的節能管理中真正存在的節能空間和節能潛力,最后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進意見。調查研究是節能工作的重要前提,因此,該階段要提供盡可能詳細的信息資料。其次,是根據調查研究所取得的信息資料以初步確定飯店節能管理的目標方案,形成一定的材料,然后盡可能聽取各部門的意見。最后,再根據各方的合理意見對目標方案進行適當的調整并頒布實施。
(三)做好能源消耗的統計分析工作
能源消耗統計在推動飯店企業自身能耗的持續改進方面可發揮巨大作用,是建立一個專業化的能源管理方案的一個基本步驟。能源消耗統計的目的是分析和估計收集的數據以決定整個飯店的能源使用狀況和主要的能耗點。飯店可以在對能耗情況進行評估統計后,結合本飯店實際情況,發現自身在能耗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并通過對該薄弱環節影響因素的分析,找出原因,從而制訂出更具針對性的改進措施,實施更加有效的能耗控制和管理。通常,能源消耗統計工作主要分兩個步驟實行:一是從縱向上收集歷史能耗數據、成本、設備運行狀況、住房率、上座率,橫向上比較相類似的飯店的數據、設備技術數據、氣候、環境狀況等,然后從縱向橫向兩個方面做一個較為完整、系統的統汁分析;二是要真正發現飯店的能耗是在哪里被消耗的,而哪里又浪費的最嚴重;找出所有的高能耗、大功率設備,并通過專業的能源平衡測試來發現和查找問題。在這一點上,飯店可以考慮配備專門人員負責各項抄表數據記錄。三在此基礎上,定期對各項基礎數據進行統計,并結合經營數據前后比較分析,建立起動態的能耗指標體系,與上期或歷史同期進行比較分析,尋找規律,實現問題早發現、早解決,為節能工作提供依據。
(四)積極采用先進技術
提高管理人員對飯店能源管理的重視,確立能源管理目標和完善能源消耗統計工作固然能給飯店帶來一定的節能效益,但這些措施并不能代替新技術的引進所起的作用。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飯店能源管理必須添加新技術元素來科學有效的節能。飯店是用能大戶,擁有多種用能設備,而今市場,某一類相同功能的設備的耗能量都大不相同,因此在選擇新設備時。要把能源消耗作為一個重要因素來考慮,盡可能的采用先進的節能設備,同時還要對設備的使用壽命進行科學的評估。此外,應采用先進的能源控制系統,來彌補人工控制能源所不能及的缺點和漏洞,更加精確的控制飯店的能源消耗系統。最后,對于飯店內部不能達到節能要求的設備和設施要進行經濟的技術改造,逐步改變能耗大的設備和系統的能耗量,以達到飯店能源管理的節能目的。
(五)建立完整審核制度,提高員工的節能意識,改變傳統的服務方式
在飯店高層管理人員對飯店能源管理高度重視的前提下,飯店管理人員應健全能源的文件化管理體系,建立完善的審核制度,使節能工作長期、全面、深入地開展下去。節能涉及到飯店的每一位員工,沒有廣大員工的熱情參與,節能就成了一句空話。只有全體員工都提高節能意識,主動做好節能工作的先鋒帶頭作用,才能搞好節能工作。所以,節能工作是全員性的,這里的全員性不僅是指每一位員工要做好日常工作中的節能工作,做到節約能源的使用者,還包括飯店員工在不同崗位上要做好能源的管理工作。因此,必須讓每一位員工明確節能的重要意義。
能源管理工作的認識增強對員工的服務方式會有一定的影響,在遵守節能的原則下飯店的員工將改變傳統的服務方式,采用綠色營銷和綠色服務對賓客進行綠色宣傳,用更經濟的、效率更高的方式來提供服務,提高服務的標準和質量。同時,用自身行動引導賓客也加入到節能的工作中來,使節能工作更全面、更廣泛、更有效的進行。
綠色飯店管理是很多有長遠眼光的飯店經營管理者所優先選擇的發展方向,而選擇綠色飯店這一大方向的背后需要考慮很多問題。能源管理作為綠色飯店管理的核心內容和基本衡量指標,在打造綠色飯店的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因此,在實際管理中研究飯店能源管理問題有著重要和積極的意義,它的必要性、現實性在綠色飯店內涵中具體體現在其發展的各個方面。立足綠色飯店,抓好能源管理,是現代飯店管理的科學理念和實際要求。
參考文獻
[1]陸諍崗《綠色飯店》,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2]羅伯特?E?輿爾伯文霧,喬治?R?康黎德.飯店業的能源管理[M]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1991.
[3]蔡靜加強飯店能源管理努力提高經濟效益[]貴州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
[4]宣能嘯.我國能源的現狀及利用分析[N].經濟日報,2004-09-28
[5]潘偉爾.從國際比較看加強我國能源管理問題[ $N]煤炭工業經濟運行中心.
[6]王捷二,朱玲.論通過改變能源結構提高酒店業經濟效益[ ]企業技術開發,2004(11).
[7]周均悅.試論飯店的節能途徑[ $N]能源工程,2000
[8]湯鐵龍,論飯店的節能管理[]源工程,1999.
[9]陸諍嵐.飯店節能與創建綠色飯店[J]能源工程,2000
[10]韓群冬,綠色飯店的理念及其生態化控制過程[ $N]自然生態保護,21202.
(作者單位:新疆石河子大學政法學院 832000)
花卉園藝
吊蘭的栽培
篇3
關鍵詞:電灸;心力衰竭;H2S ;內關-間使穴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指由于心肌收縮力下降,使心輸出量不能滿足機體代謝的需要而引起的以循環功能障礙為主的綜合征。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和高血壓病、冠心病等常見心血管病發病率的上升,CHF患病率正逐漸升高。據世界衛生組織(WHO)預測,到2020年心血管疾病將成為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心力衰竭是多種心血管疾病的最終結局,心室重構被認為是導致心力衰竭及其病情惡化的內在原因。中醫理論中,針灸早在1000多年前就已經用來治療多種疾病和不適,現在世界范圍內已經廣泛接受針灸作為一種替代療法。臨床證據和動物實驗均表明針灸對高血壓、心律失常和冠心病[1-4]都有治療作用。內關屬手厥陰心包經,間使屬手厥陰心包經,位于正中神經上[5-6]。刺激內關-間使穴能顯著降低心交感神經反射[1,4,7]。因此,本實驗選內關-間使穴施行電灸。硫化氫(hydrogen sulfide, H2S)是繼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和一氧化碳(carbonic oxide, CO)之后發現的第三類氣體信號分子,具有多種生理功能。心臟病內源性H2S降低[8-11];H2S可以抑制心肌重構[9,12-14];H2S通過抗氧化、抗凋亡保護心肌細胞。電灸CHF大鼠內關-間使穴對CHF大鼠心臟是否有保護作用,對內源性H2S是否有影響尚不清楚。
一、材料與方法
1.材料
(1)實驗動物。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清潔級,體重300~400g,由南京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實驗動物使用遵守美國國家衛生機構的《實驗動物保護和使用指南》(NIH,Publication No.85-23,1996修訂版)。大鼠隨機分為兩組,一組為慢性心力衰竭模型(CHF)組,另一組為假手術(Sham)組。實驗大鼠在溫度22 ℃、濕度30~40%的環境中飼養,12小時明暗周期,自由飲水和攝食。
(2)試劑與儀器。主要試劑:戊巴比妥鈉(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H2S ELISA試劑盒(Rapidbio,West Hills,USA)。主要儀器:Vevo超高分辨率小動物超聲影像系統(Vevo2100, 加拿大VisualSonics公司);PowerLab數據分析處理系統(8SP,AD instruments,澳大利亞);小動物呼吸機(Model 683,Harvard Apparatus Inc.,美國);臺式高速冷凍離心機(Sigma,1-15PK,德國);HANS-200A韓氏穴位神經刺激儀(北京盛達醫療器械中心, 北京)。
2. 實驗方法
(1)動物造模。本實驗采用冠狀動脈結扎誘發CHF方法。在戊巴比妥鈉(50 mg/kg,i.p.)麻醉下,按照無菌操作進行手術。經口腔途徑氣管插管,與嚙齒類動物呼吸機(Model 683,Harvard Apparatus Inc.,USA)相連進行機械通氣。在無菌手術條件下于左側第四肋間隙打開胸腔,剪開心包,暴露心臟。用6/0號縫合線在靠近主動脈根處結扎冠狀動脈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LAD),引起心臟局部缺血。Sham組除了不結扎LAD外,其余操作均相同。大鼠死亡率約30%,死亡主要發生在結扎后第一天。EA實驗在冠狀動脈結扎或對照組假手術后4周末進行。用Vevo超高分辨率小動物超聲影像系統(Vevo2100, 加拿大VisualSonics公司)評價心率、射血分數(ejection fraction,EF)、短軸縮短率(shortening fraction,FS)、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和左室收縮末期內徑(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 指標確定CHF成模。
(2)電灸內關-間使穴。大鼠的穴位與人類似,內關-間使穴位于中神經上。不繡鋼電針置于腕關節上1.5-2.0mm和2.5-3.0mm處掌長肌腱和屈腕橈側的韌帶中間的內關間使穴上。穴位準確的標準是電針刺激時大鼠前爪輕幅度震動。HANS-200A韓氏穴位神經刺激儀低電流、低頻(2Hz,2mA)刺激30min。CHF大鼠EA對照組選擇了靠近內關-間使穴的偏歷-溫溜穴(大腸經)。
(3) H2S 的ELISA檢測。采取大鼠腹主動脈血2 ml, 3000 r/ min 離心10 min, 分離血漿, EP 管密封后- 70 ℃ 保存待檢, 測定前將標本復融, 3000 r / min 離心10 min, 取上清液檢測。心肌組織冰上充分碾磨勻漿,離心20min(3000r/min),收集上清- 70 ℃ 保存待檢。應用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按照大鼠ELISA試劑盒( Rapidbio (RB), West Hills, CA, USA)說明書中所述操作步驟分別檢測血漿和心肌組織中H2S水平。簡述如下:在酶標板上加樣、溫育、配液、洗滌、加酶、溫育、洗滌、顯色、加終止液、在酶標儀(ELX-800,BioTeK,Winooski,USA)上讀取樣本吸光度,繪制標準曲線,并根據標準曲線方程和標準品濃度,計算H2S水平。
(4)計算梗死面積。以常規的方式處理進行組織學研究,從頂點到底部把左心室切成四橫片,5um厚,Masson染色。ImageJ 1.34軟件是用來測量長度和左心室梗死面積。在每個心肌組織片,梗死率定義為梗死部位周長與整個心內膜的周長的比值。左心室切片的面積乘以梗死率就是該心肌切片的梗死面積。左心室的梗死率就是左心室的梗死面積與左心室總面積的比值 。
(5)統計處理方法。應用SPSS 17. 0 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 + SE) 表示, 兩組間比較用t 檢驗, 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 法。計數資料組間比較用卡方檢驗。應用Pearson 法進行相關性分析。以P <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 結果
1. 解剖學和血流動力學變化
CHF大鼠左心室梗死面積平均為左心室面積的34.5%,而Sham組大鼠沒有明顯的心肌梗死。與Sham大鼠相比,CHF大鼠心臟的重量與體重比值顯著增加,這提示CHF大鼠心肌非梗死區發生肥大。CHF大鼠射血分數、左室短軸縮短率和+LV dP/dtmax降低,而LVESD和LVEDD增加,這提示CHF大鼠心臟射血功能降低,心室擴張重構(Table 1)。
三、討論
心臟的收縮和舒張功能受損形成CHF。目前,CHF的主要病因是缺血性心臟病、高血壓和心肌病。盡管心衰藥物的療效越來越好,世界范圍內,CHF仍有較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據報道,男性患者5年存活率25%,女性患者5年存活率38%,因此,發現有效的治療心衰的方法備受期待。針灸是被普遍接受的治療干預手段,在美國針灸是廣泛應用的替代療法。針灸除了治療術后疼痛,還可以有效地治療術后和化療引起的惡心和嘔吐。針灸也可以作為一個有效的方法治療其他情況,如上癮、頭痛、網球肘、肌筋膜疼痛、年骨關節炎、腰痛和哮喘。內關-間使穴是治療心血管疾病最有效的穴位[23- 25]。在冠狀動脈部分阻塞的貓身上,模擬EA內關穴刺激中神經能增加心臟供氧,減少局部心肌梗死面積。硫化氫(H2S)是人體內繼一氧化碳(CO)、一氧化氮(NO)后的第3種氣體信號分子,在中樞、心血管系統等發揮重要作用。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和心力衰竭病人血漿H2S降低[27,28],大量研究證明,H2S可抑制心力衰竭的發生,對心臟具有保護作用[29-31]。H2S可以改善心肌重構, 缺血誘發心衰的小鼠模型中,再灌注后連續給予7 天 H2S 供體Na2S 可有效抑制心衰導致的左心室舒張末期及收縮末期容積增加,并抑制左室射血分數、左室縮短率的降低,提高左心室功能,發揮心臟保護作用。但是, EA是否能增加內源性H2S,能否能改善心功能和心室重構尚不清楚。
我們實驗證明,EA能改善心功能,降低心肌梗死面積,改善心肌重構;EA能升高CHF內源性H2S。EA升高CHF內源性H2S可能是改善心功能和重構的重要機制。EA能降低CHF大鼠的血壓和心率,但是與對照-EA相比沒有顯著差異。有研究證明低頻刺激人的內關-間使穴對血壓和心率有雙向調節作用。研究發現針灸可以通過降低交感神經的興奮性,改善心功能,但其具體的分子機制尚不清楚。
針灸可以作為一種有效的治療心衰的替代療法,其大規模、長期的臨床試驗和其作用機制有待進一步開展實施。
參考文獻:
[1].蘇鈺雯,丁亞光,張春雨,等. 先天性心臟病患兒血漿硫化氫變化的意義[J]. 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5,07:632-634.
[2]劉國磊,劉青云,陳奎, 等. 內源性硫化氫在大鼠心力衰竭中的變化及作用[J]. 鄖陽醫學院學報,2008,01:16-18+103.
[3]蘇鈺雯,杜軍保,韓薇, 等. 多柔比星致心力衰竭大鼠血漿及心肌組織內源性硫化氫變化的意義[J]. 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6,19:1312-1313+1335.
篇4
能源管理系統(Energy Management System),是對企業的電能、天然氣、蒸汽、冷(熱)量、和用水等能源數據進行自動監測、記錄、分析,進而完成能源的優化調度和管理。總目標是建立一個全局性的能源管理系統,構成覆蓋能源信息采集及能源信息管理兩個功能層次的計算機網絡系統,實現安全、優良供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能耗,從而達到降低產品成本的目的。
能源管理系統(EMS)包括三大部分內容:能源數據采集、能源數據實時監控以及能源數據統計、分析和管理。
能源管理系統(EMS)實時監控企業各種能源的詳細使用情況,為節能降耗提供直觀科學的依據,為企業查找能耗弱點,促進企業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及運營成本的進一步降低。使能源使用合理,控制浪費,達到節能減排,節能降耗,再創造效益的目的。通過數據分析,可以幫助企業對每條生產線、每個工作班組以及主要耗能設備進行實時考核,杜絕浪費,并可以幫助企業進一步優化工藝,以降低單位能耗成本。
二、能源管理系統(EMS)在重要用能設施的應用
針對企業主要能耗系統提供完善的用能設施信息管理功能,能讓用戶查詢到系統設施的用能信息并提供節能優化運行策略,從而達到節能的目的。具體應用如下:
(一)中央空調系統(制冷系統)
空調(制冷)系統廣泛應用于樓宇、商業及企業,是最大的能源消耗源之一。
能源管理系統(EMS)針對空調(制冷)系統進行冷量計量及效率追蹤,讓用戶能夠準確了解企業冷量消耗的變化,實時的效率監測讓用戶對制冷機的運行效率有直觀的把握,能源管理為用戶提供了ARI(美國制冷學會)效率標準,作為參考。
1、動態更新制冷機性能曲線
能源管理系統為用戶的運行人員提供了空調系統運行管理優化功能,系統能自動分析出在一定工況下,運行人員開啟哪些制冷機和空調水泵效率最高,并將各種方案的效率進行排名。能源管理制冷機動態性能曲線更新功能為系統運行方案的選擇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2、冷凍水供水水溫優化設置
制冷機冷凍水溫優化設置,能源管理根據室內負荷和室外氣候參數自動分析出效率較高的冷凍水出水水溫,降低能耗。據權威機構統計,冷凍水溫度每提高1℃制冷機能耗將降低1.5%-2%,系統將定時計算出優化的冷凍水供水溫度,系統管理人員只需要在制冷機上調整一下水溫設定即可,簡單而方便。
3、空調水泵節能潛力分析
能源管理系統還為用戶提供了水泵潛力分析,系統將根據采集的數據,分析出水泵的節能潛力。為用戶以后的節能改造提供理論依據。
能源管理系統的運行方案排名功能讓管理者知道如何進一步的降低制冷系統的能耗。
(二)電力系統:
1、電能質量管理
電力的傳輸和使用過程中, 容易受到污染和干擾,無功增加、諧波、三相不平衡等因素會導致電力使用效率降低、設備損壞等后果。
能源管理 系統通過對電能質量參數的監測、分析,結合工藝改造、自動化控制的應用,達到企業綜合電力節能的目的,并且保證企業對高電能質量的需求,確保各種電子設備、精密儀器安全可靠運行,提高企業生產率和產品的成品率。
2、變壓器管理
能源管理系統通過對變壓器各項電力參數監測,采用以下方法,實現對變壓器的綜合節能管理:
1) 通過回路總零線上電流變化了解電流諧波及線路損耗和變壓器溫升原因,并制定相應對策及解決方案;
2) 根據負載變化優化變壓器使用,為提高變壓器效率提供依據;
3) 根據電壓、電流變化量有助于分析判斷設備狀態及浪涌電壓、電流產生變化等情況。
(三)壓縮空氣系統:
壓縮空氣系統廣泛應用于工業企業,是企業的重要電能消耗系統。
能源管理系統(EMS)監測空壓機電耗、壓縮空氣的供氣壓力、流量等參數,自動生成供氣量(空壓機)曲線圖、管網末端壓力變化曲線圖、用氣量狀況曲線圖,空壓機電能消耗曲線圖日負荷表,通過對上述參數同生產使用情況分析,了解空壓機電能、氣量變化與用氣合理性。
壓縮空氣系統能源管理方法如下:
1)實時監測空壓機效率,根據負荷情況,盡量開啟高效機組;對低效機組進行及時檢修,提高壓縮空氣系統效率;
2)結合生產情況分析用氣量不規律或突變情況的原因;
3)掌握設備工況及合理用氣,優化空壓機利用和設備管理;
4)杜絕人為用氣不合理的浪費;
5)發現供氣管道泄漏情況;
6)分析和找出空壓機潛在的節能潛力,為技術節能措施提供依據。
(四)蒸汽系統:
類似壓縮空氣系統,能源管理系統(EMS)通過對鍋爐供汽及蒸汽末端的流量、溫度及壓力監測,及時發現管路系統泄漏,避免不合理用汽浪費,提高蒸汽利用效率。
(五)鍋爐系統:
能源管理系統(EMS)通過對鍋爐主要數據采集監測(或從DCS系統讀取數據),分析在不同的蒸汽壓力、流量、排煙溫度及過度空氣量等條件下的鍋爐效率,從而提出最優鍋爐運行參數標準,優化運行控制模式,有效降低鍋爐系統能耗。
(六)窯爐:
能源管理系統(EMS),通過監測窯爐溫度、燃氣流量(或用電、煤量)、風機電耗及風壓或流量的監測,根據相同時間段能源消耗與窯爐溫度變化曲線對照,分析窯爐容積(容量)溫度變化(上升、溫度層)與能耗成本的關系,確定最佳窯爐產品量、溫度及過度空氣量,幫助企業制定更優化的產品及能耗基準線。
三、能源管理系統(EMS)的實施方法
(一)節能驗證及分析:
針對企業目前已有的中央空調、空壓機、水泵等主要用能系統進行節能效果的驗證和監測;根據系統數據統計生成相關動態圖表進行設備運行狀態掌握和進行節能空間潛在能力分析,通過分析結果指導設備節能控制系統調整。
(二)能源評估:
為設備管理人員提供依據,首先排除人為因素的盲目性和經驗誤判。根據設備管理側重點不同,在設備運行效力評估方面及設備狀態和維護方面提供可分析的參數,便于即時有效的掌控,避免人工測試方法的局限性和可能產生不安全因素。能源管理系統對運行設備功耗、電壓、電流或設備溫度等要求采集和通過生成各曲線圖表描述,有助于旋轉機械狀態進行監測,曲線圖表包含了設備運行狀態的多種信息,幫助設備人員及時取得信息進行處理和綜合分析,根據其數值及變化趨勢,可對設備可靠性作出積極判斷,在設備管理領域減少預防性提升預知性,即狀態維修起到一定的作用。
(三)能源信息化管理:
能源管理系統可以在線監測整個企業的生產能耗動態過程,收集生產過程中大量分散的用電、用水、用氣等能耗數據,提供實時及歷史數據分析、對比功能,以發現能源消耗過程和結構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優化運行方式和用能結構以及建立企業能耗評估、管理體系,提高企業現有供能設備的效率,實現節能增效、高效生產。
系統為用戶提供以下能耗數據和節能信息:
1)掌握企業耗能狀況:能源消耗的數量與構成、分布與流向;
2)了解企業用能水平:能量利用損失情況、設備效率、能源利用率、綜合能耗;
3)找出企業能耗問題:管理、設備、工藝操作中的能源浪費問題;
4)查清企業節能潛力:余能回收的數量、品種、參數、性質;
5)核算企業節能效果:技術改進、設備更新、工藝改革等的經濟效益、節能量;
6)明確企業節能方向:工藝節能改造、產品節能改造、制定技改方案、措施等。
能源管理系統(EMS)以全廠能耗為對象,實現能耗計量實時化,問題處理實時化。并在一定歷史數據的積累下,為進一步能源數據的挖掘提供基礎。
能源管理系統(EMS)提供適用于簡單系統與復雜系統的綜合能源管理的解決方案。通過用戶化的軟件,管理者可以采用易于理解的方式快速得到所需要的能量數據。從圖形到數據庫,綜合能源管理解決方案提供了對能源使用的可視化與跟蹤。在海量的能耗數據中迅速發現能耗薄弱環節和問題。
四、綜述
數據的充分利用能給企業帶來無窮的動力,為企業的管理和功能決策提供依據。無效數據的堆集只會對企業的資源帶來浪費,有效地利用數據意味著把數據放到你的指尖上。我們意識到將數據傳送到在工廠中需要的地方是與測量是一樣重要的。能源管理系統(EMS)就是把所有的能耗信息集成起來,統計分析并通過以下的方式來節約企業成本:重新評估企業能耗費用;防止昂貴的能源質量問題;意識并糾正能源問題;發現能效薄弱環節;完成需求側管理,控制需求量以避免不利的結果。
篇5
關鍵詞:可持續建筑;能源管理;低碳節能;建筑一體化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sustainable building of low carbon the integral train of thought of design is discussed,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 measures of carbon implementation suggestion for your reference.
Keywords: sustainable architecture; Energy management; Low carbon energy saving; Building integrated
中圖分類號: TU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可持續建筑目前為止還沒有統一的地定義,其設計理念的實現途徑主要是從生態方面著手。即“建筑設計需從根本上考慮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及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二即“需減少建筑運行過程對石油燃料的依賴性”。此種理念并不只局限于技術方面,同時強調了高效能源管理和行為轉變在建筑節能領域中的作用,因此,為了實現節能和減排的雙重目的,一種綜合性的可持續建筑建筑設計手法應運而生。
一、高效能源管理系統的設計
高效能源管理系統在低碳建筑設計中占著最重要的位置,包括技術和非技術兩方面。技術方面主要包括能源管理網絡、能源運行數據的收集和分析等;非技術層面需要解決能源管理與建筑用戶之間的關系。運用能源管理系統有效地對能耗數據進行分析并監督管理建筑實施過程,對節能設備的安裝和建筑用戶意識的提高有著積極的作用,直接促進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1)能源管理網絡
建筑能源管理系統包括從相對簡單呆板的閉環控制,到特定為建筑單體或建筑群體設計的復雜數據檢測、儲存和交換系統等。經過把能源測量裝置、溫度和照明傳感器與建筑能源管理系統相連接,按時監測能量消耗信息,并利用自動糾錯軟件修正誤操作。
僅僅地只依靠國家統一安裝的電表來讀數還有一定的局限性,原因是普通電表只局限于估計讀數沒有記錄測量日期和測量時間點的功能。這就要求我們需求一個多功能更加完善的能源計量系統來進行能耗的按時記錄。在記錄的同時,所有能耗數據需設定同一個標準的讀數時間,根據收集到的資料具體的進行數據分析。假設建筑內具備良好的控制系統,建筑的供熱和制冷系統能耗應與外部環境溫度成比例。例如,在供熱的時候,能耗隨著外部溫度升高而下降。如果數據比較分散則表明控制差;如果能耗偏離趨勢基線比較多,則表明了供熱設備出現了問題;如果供暖和制冷控制合理到位,那么數據在能耗趨勢線周圍。
二、低碳節能技術手段
低碳節能技術方面主要體現在建筑供暖、通風、制冷、空調系統(即HVAC系統)和照明系統,在維持建筑的熱平衡等一些列情況下,運用現代高科技手段和新型產品,降低建筑物的能量消耗,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維持建筑熱平衡
在建筑設計前期,要把本地氣候因素、陽光照射角度、采光因素等考慮入設計中。從建筑物的屋頂、外墻到窗戶盡可能采用智能玻璃立面、高新技術隔熱產品等,從而達到降低整個建筑物的墻體的傳熱系數,以降低用戶取暖和消暑的電能消耗。
(2)照明設備與控制系統
照明設計要嚴格按照建筑照明標準的來執行,使用高效節能用電設備和燈具,并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合理安排環境照明和任務照明的設置。采用聲控或光控等智能控制設備進行調光,智能調光系統在確保舒適宜人的光環境的同時,盡最大的限度減少電能浪費,充分體現在照明運行過程中,挖掘節能減排的最大潛力。
三、可再生能源技術與建筑一體化設計
本設計意圖主要體現在將建筑的使用功能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兩方面,只有將兩方面有機地結合形成多功能的建筑構件,使建筑物各部分的功能相協調而實現節能目的。但是,就現在的情況可發現這些技術比較適合新建建筑中,而對已有建筑物的改造方面,技術還需進一步提高。
(1)光熱建筑一體化
太陽能集熱器是太陽能轉化為熱能系統重要構件,光熱建筑一體化設計則主要是將太陽能集熱器作為建筑的一部分,并考慮到周圍環境的因素與建筑和諧統一的結合在一起。在確保集熱效果的同時,有多種方式可對太陽能集熱器進行設計和運用,包括在建筑屋面和陽臺欄板等。最基礎是太陽能集熱器在平面屋頂上的安裝,既簡單又安全,在安裝的過程中集熱器接觸面較大,并且方向也可以適當調配,以東西方向最佳。相反如果太陽能集熱器是安裝在建筑外立面上就較為困難,但是這樣做就表現在其外觀上,給人一種視覺的美感,也間接解決屋面上集熱器面積及安裝角度受限的問題。
(2)光伏建筑一體化
新建建筑在操作時運用的是光伏建筑合二為一,這樣不僅有利于節能而且還可以減少碳排放量。運用太陽能電池板使太陽能轉變為直流電能,最終通過逆變器完成直流電能與交流電能的轉變,從而獲取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電能。總而言之,相當數量的電氣設備,例如電燈,可以采用直流電來代替交流電完成工作。綜上所述,直流分配網絡的大量使用(DCdistributionnetworks),不僅可以縮小能量配置,還可以加強可再生技術。試換種思維模式,當今采用的太陽能電池板發電與傳統的煤炭發電相比較,其價格還是相對較高的。試想如果可以使電能價格調低,就會使光伏產品在建筑發電方面發揮的淋漓盡致。因為太陽能電池板生產量和生產技術的提高也就影響了光電轉換率最終使太陽能電池板價格降低。當下最主要的研發對象是傳統晶硅電池片的替代品研究,運用不同基質材料(比如薄膜聚化物)進行光電轉換,導致CIGS等各類低成本電池片的使用率逐漸加強。同一時間,建筑集成所使用的特殊方法——光伏組件雙面玻璃的封裝盛行起來,為建筑商將光伏組件直接組成玻璃幕墻,擴大電池片覆蓋建筑的面積,因而為提高電量輸出做出了新的構想和展望。
(3)風能建筑一體化
風能建筑一體化發電的特點是低成本高效率。小程機器,在價格定位上仍有歧義,而中程機器(5~50kW),如果能夠科學合理的配置,那么其貢獻不可忽視。其中最為突出的事例是2007年6月竣工的巴林世貿中心(WTC),3個巨大的風力渦輪螺旋槳按照獨特的空氣動力學安裝到建筑中,每個直徑長達29m,每次工作,這3個巨大的螺旋槳大約能給大樓提供11%~15%的電力,足夠給300個家庭用戶提供1年的照明用電。
五、碳抵償措施
碳抵償,也就是所謂的日常生活中CO2的排放量,并對其產生的經濟成本相互協調,最后支付給專業部門,運用植樹、環保專案、可再生能源工程等方法,減少空氣中CO2的排放量。日常建筑施工中因為使用了高效能源管理及節能技術等方法,能夠有效的分析和檢測建筑全壽命期間的碳排放量,運用適當的碳抵償措施,使碳減排能夠更好的進展。需要考慮的是,對碳抵償策略意見不一,自愿減排項目沒有明確的實施標準,從而使認證、監測等的實施在間接上受到阻礙,而不能從根本上實現可持續建筑的低碳設計。綜上所述,我們必須使上述措施都得到完善后再對碳抵償措施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六、結語
基于對節能和減排目標的實現,可持續建筑的低碳設計一方面要做到高效能源管理,另一方面還要做到暖通空調管理和照明管理等,最重要的是要處理好可再生能源技術和建筑一體化之間的關系??傊谧龅揭陨戏桨傅耐瑫r還要加強社會成員的個人意識及個人行為,政府和企業應該采取獎懲分明的方式進行監督管理,更好的為可持續建筑的低碳設計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武德俊.將低碳理念融入建筑創意——全國大學生綠色建筑創意設計大賽落幕[J].節能與環保,2011,(12).
篇6
【關鍵詞】節電;技術;管理 ;措施;峰谷平
中圖分類號: TD60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對企業來說,做好節電工作即降低了生產成本,節約用電既降低了線損、改善了電能質量、保證了電力系統的安全運行。下面從科學管理和技術改造兩方面著手,談談節電的一些措施。
一、企業供用電系統的科學管理措施
(一)、建立健全各級管理機構和制度,加大監管執行力度
1、沒有良好的制度做基礎,任何宏偉的藍圖必成虛幻。企業的能源應該進行統一管理,不僅要建立能源管理機構,形成完整的管理體系,還要建立一套科學的管理制度,細化能耗定額管理。制定出各部門各生產環節合理先進的能耗定額,對能耗情況認真計量,嚴格考核,切實做到節能加獎、浪費受罰,在此基礎上才可建立一個能調動廣大員工節能積極性合理制定和監督執行經濟可行的嚴謹的用電管理制度。
2、制定的制度不是掛在墻上就完事大吉,最最重要的是如何去實施。制度往往很健全,但是缺乏合理的監督和執行還是等同于沒有制度和管理。這就需要管理者動用制度和智慧,逐漸培養職工的節能節電意識,從點滴細微之處凝聚出長效高利。減少水、氣、電、熱等能源的跑、冒、滴、漏,也能直接節約電能。
3、企業中全員行動節約原材料、做好生產設備保養工作。
(二)、實行用電負荷調整,嚴格控制高峰負荷
1、合理安排生產調整負荷,實行計劃均衡用電,安排大型用電高耗能設備在低谷時運行生產,各工序間統籌合理安排,在企業節電技術措施多元化的基礎上,巧用峰谷平用電值,既提高了變壓器的負荷系數和功率因數,又減少了變壓器和電力系統的電能損耗。
例如:現各大企業公司的冬季供暖工作均由電采暖加熱爐替代了原來的燃煤、燃油鍋爐供暖,雖然環保但電能消耗量必然加大。此時實行高峰讓電,分解峰谷平值電量,嚴格控制高峰電力負荷,填補負荷低谷。不僅可以提高供電能力,也是節約電能的有效措施。以某企業電采暖加熱爐冬季供暖實例:某日的用電量日消耗量1524.8度電。峰值消耗14.4度,平值消耗24度,谷值消耗1486.4度電。每天加熱用電量控制比率為:峰值1%,平值2%,谷值97%。即:采用電采暖的加熱系統在谷的時段大量用電加溫提升爐水的溫度,實行低谷時將鍋爐內用水用電加熱達到理想高溫,盡量避開峰時用電,減少高峰電力支出,最大限度的節約能源利用率。同時實時采集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并精確控制各樓層區域溫度的均衡性,提高電能運行效率,降低運行成本。
、實行經濟運行方式,全面降低電力系統的能耗
1、利用新的技術手段或加強運行管理。對負荷率低于30%的變壓器考慮更換退出運行。降低變壓器的空載損耗。 2、選用智能型節電器對變壓器的功率因數電壓電流進行自動監測及時補償。降低銅損、鐵損、線損大馬拉小車等情況。
3、經濟運行,合理調整變壓器運行臺數。根據用電的負荷情況適當調整變壓器運行臺數及容量。對于負荷系數長期偏低的變壓器,應考慮更換較小容量的變壓器。如果運行條件許可的情況下,三臺變壓器同時運行,可以在考慮在低負荷時,切除一臺或兩臺變壓器,便可降低變壓器的空載損失,以消除低負荷時的空載負荷過大造成的電能損失現象。
(四)、對各單位部門采用計劃供用電管理,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采用智能型電度表,定期監控檢定電度表,及時更換計量不準確的電能表。使計量更加準確,減少電能計量誤差。通過計量,嚴格考核,實行計劃供用電合理使用和分配電能。
(五)、對供用電設備定期巡視檢查,及時發現隱患,同時加強運行、維護、保養
供用電系統的運行維護和提高設備的檢修質量和節電工作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及時更換帶病運行的供用電設備,經常檢查供用電設備及供電線路是否有氧化、過熱、斷股、打火等現象。
二、企業供用電系統的技術改造措施 : (一)、以新型代替舊型高耗能型低效的供用電設備,以提高效率
1、變壓器的節電技術主要可分為設計制造和生產運行兩方面。設計制造方面的節電技術,是制造廠家的課題。采用新型電磁材料、新型生產工藝開發研制出高效節能變壓器,用以更新改造低效耗能的變壓器在生產運行方面的弊端。生產運行節電技術則是利用新的技術手段或加強用電運行管理,降低變壓器的空載損耗。
2、建議盡量多使用新型節能高效能電動機,逐步淘汰舊型耗能的電動機。用Y系列(或YX等)電機代替各種高耗能電動機,可以提高平均效率降低噪聲。
(二)電機的合理運行可以提高自然功率因數
1、電機與機械負載合理配套。
2、使用Y—節能轉換裝置。對于現有的定子繞組為形接法而長期輕載運行的感應電動機,可改為Y型接法運行。
3、用可塑性材料——(俗稱CC材料)磁性槽泥改造舊電機。也可以將繞線式感應電機的轉子繞組改成勵磁繞組,同步化運行提高自然功率因數,節電效果同樣顯著。
4、對電動機采用先進的動態調節:如調壓調速、改變極對數調速、轉子回路串電阻調速、電磁調速、串級調速、液力耦合器調速、變頻調速等措施,同樣可以節能提效。 5、降低電機自身的損耗,提高電動機的機械效率,負荷率達40%以上。(三)、根據具體狀況合理選擇配電線路和供電范圍及負荷,使變壓器處于用電負荷的中心,避免供電線路過長。減少電壓降,10KV供電半徑應不超過15KM,避免供電半徑過大。運行中配電變壓器在三相四線制供電中,應注意三相平衡的原則,降低零線電流。末端電壓降增大,線損增大則會增加電能損失。
(四)、及時的進行供電線路改造,降低線損。供電距離過大,線徑過細的線路可能會因負荷的增加,而易發生隱患。需要進行更新改造的供電線路必須及時改造,同時采取末端電容補償,改善電能質量,達到節電的目的。
(五)、大力加裝推廣智能型節電器和電容容無功補償器對變壓器的功率因數、電壓、電流進行自動監測及時補償裝置,保持功率因數在0.9以上,確保電網安全、經濟、可靠運行。 (六)、在企業園區應大力推廣節能燈、太陽能LED光源的使用。
【結束語】
如果一個企業想要利潤最大化,能源管理工作的好壞則是成敗的關鍵之舉。降低能耗節電的集中系統全過程管理和控制是一點一滴細微之處不斷日積月累持續不斷的過程,如果企業依據科學管理和大膽技術創新中更加重視細節、放眼未來,通過采用先進的技術、設備從發電、輸電和用電各個環節減少能源浪費,提高能源利用率,為企業的飛速發展和輝煌的進畫上濃重的一筆色彩!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建筑;低碳設計;新理念
當今社會作用于自然生態環境和消耗自然資源最大的生產活動是建筑活動。全力發揮我們的智慧,為減排作出應有的貢獻是完全可以的。首先是應因地制宜地考慮環境型建筑的標準,也就是結合自然條件、資源條件、文化條件和經濟條件來確定各地的綠色建筑標準,不盲目復制,讓節能方案切合實際。另外,在建筑設計上充分利用自然資源設計通風性能、朝向等,在屋面、墻體、門窗等建筑護結構上使用具有隔熱和保溫性能的材料,能耗低的產品應盡量使用在空調等建筑暖通設備上,與此同時,充分開發利用地熱資源、太陽能、風能等。因而,從我們傳統設計走向低碳道路的改革創新需要各方領域的互相合作,并保證安全和可靠,提高效率,降低運行費用,且能改善環境,并達到節能和環保的要求。
1 可持續建筑
所有可持續建筑的實現途徑,都關注兩大方面,建筑設計,及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需從根本上考慮,對石油燃料的依賴性。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可持續發展的定義寬泛,需減少建筑運行過程,常被批評為過于模糊。可持續建筑沒有統一的定義,生態、綠色、節能、環保、生物和氣候適應性建筑,都被認為是可持續建筑的實現途徑。
1.1 低碳設計戰略
為了實現節能和減排的雙重目標,解決能源管理與建筑用戶之間的關系。一種綜合性的可持續建筑發展,通過對能耗數據的分析,戰略呼之欲出。非技術層面需要,技術層面涉及能源管理網絡,建筑用戶意識的提升,使用能源管理系統,有效監管建筑運行過程,可采用5個獨立的策略都有積極的影響。對節能設備安裝的推動,在國家法律、條例和標準之外,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以實現建筑的低碳可持續發展。此種戰略,同時強調了高效能源管理和行為轉變,并不僅僅聚焦于技術層面,在建筑節能領域中的作用,整個低碳設計戰略的核心,而這兩點通常在,應該包括技術層面和非技術層面。高效能源管理系統中國的建筑行業被忽略,能源運行數據的收集和分析等。
1.2 能源管理網絡
建筑能源管理系統,即時監測能耗信息,由一系列的技術組成。與建筑能源管理系統相連,到專門為建筑單體,并利用自動糾錯軟件修正誤操作。從相對簡單呆板,儲存和交換系統等。閉環控制電表讀數是不夠的,因為普通電表并不記錄測量日期,建筑群體設計的復雜數據檢測,所有能耗數據需,單純依賴于國家統一安裝,僅為估計讀數。和測量時間點,記錄時,進行實際能耗的定期記錄。固定在同一個標準的讀數時間,根據收集的能源數據,即為同一周,能源計量系統,進一步進行數據分析。同一天的相同時刻,能耗應下降。所以我們需要一個完備,有良好的控制系統,比如在供熱日內,應與外部環境溫度成比例。隨著外部溫度升高,如果供暖,如果建筑內部,則數據應分布在能耗趨勢線附近。建筑的供熱,則說明控制差,制冷系統能耗,說明供熱設備存在故障。制冷控制到位,告知使用者他們,若數據離散,若能耗偏離趨勢基線很多,如果將能源數據的使用情況,使用方式與使用情況,通過網絡在電腦顯示器,能夠對人們的行為產生影響。分析結果,或者電視的終端方式顯示出來。
1.3 低碳節能技術
低碳節能技術手段,保證照明舒適度的同時,也聚焦于此,降低建筑能耗。在維持建筑的熱平衡,占了建筑總能耗的絕大比例。采用現代先進科技,在建筑設計過程早期,創新型產品,制冷、建筑通風、供暖、空調系統,應將采光條件、太陽高度角、當地氣候條件等,考慮入設計概要中。建筑從屋頂,先進技術與材料,外墻到窗戶可應用,創新型隔熱產品等,智能玻璃立面,外墻、窗洞等傳熱系數,建筑遮陽設備,降低整個建筑的屋頂,從而減少住戶,節省電力消耗,符合建筑照明標準的相關規定,用于取暖和消暑的電費支出。照明設計應,設置適當的環境照明和任務照明。使用高效節能的光源與燈具,充分展示在照明運行環節,在一個空間內,依據用戶的需求與喜好,并根據使用者的實際需求,創造不同的場景,采用時控,保證光環境舒適宜人的同時,光控或者智能控制器進行調光,適應多功能的用途。智能調光系統,最大限度地,也能提高用戶的工作效率,同時,節省使用燈光,最大限度挖掘節能減排的潛力。
2 建筑低碳設計新理念
2.1 可再生能源技術一體化設計
可再生能源技術,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與建筑一體化設計,形成多功能的建筑構件,即將建筑的使用功能,達到令人滿意的節能和使用效果??稍偕茉吹睦茫夥ㄖ惑w化,使得建筑各部分的功能協調統一,如今,在建筑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光熱建筑一體化,但從目前來看,風能建筑一體化等技術,這些技術大多,是目前我國太陽能,更適于整合于新建建筑中,還可以將太陽能轉化后,而用于已建建筑的改造,熱能利用于制冷與空調,還亟須技術改進。太陽能熱水器,包括太陽能除濕式制冷,熱利用的主要形式。除此之外,在推廣中難免受到一些限制。太陽能吸收式制冷,太陽能集熱器是太陽能轉化,太陽能吸附式制冷等。但由于太陽能集熱器占地較多,集熱器作為建筑的組成元素,為熱能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并與周圍環境相協調。與建筑有機結合,保持建筑統一和諧的外觀,也是一體化設計中的重點內容。建筑設計需將太陽能,包括在建筑陽臺攔板,且可以調整集熱器的朝向,建筑立面等。在保證集熱效果的前提下,在平面屋頂上,太陽能集熱器的設計,最為簡單易行的設計方法,安裝有著多種方式,其優點是安裝簡單,其中,太陽能集熱器設置,上集熱器面積,可放置的集熱器面積相對較大,及安裝角度受限的缺陷。
2.2 光伏建筑一體化
新建建筑,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的太陽能,采用光伏建筑一體化,電池片轉換效率,可以達到更好的節能,即使采用聚光技術的電池片,碳減排效果。但在實際應用上,再通過逆變器,目前僅為15%左右,最高轉換效率,將直流電能轉換成交流電能,也只能達到 35%左右。通過太陽能電池板,包括照明設備,將太陽能轉化為直流電能,就能成為絕大多數,家用電器的電能來源。又要將交流電源轉換成直流電源,都能依靠直流電有效工作,于建筑發電的低碳潛力巨大??蓽p小不必要的能量轉換,而不需要交流電源。那么將光伏產品用,目前使用太陽能電池板發電,提高可再生技術的經濟效益。從另一個角度看,相對于傳統煤炭等發電手段,生產技術的不斷成熟,價格依然比較昂貴。隨著太陽能電池板生產量的擴大,光電轉換效率不斷在提高,專為建筑集成而開發的光伏組件,太陽能電池板的價格也不斷在下降。與此同時,雙面玻璃的封裝方式在逐漸流行,擴大電池片覆蓋建筑的面積,為建筑商將光伏組件,也聚焦于傳統晶硅電池片的替代品研究,將成為可再生能源技術與建筑一體化,直接組成玻璃幕墻,從而為提高電量輸出,提供著新的設計思路與方法?,F今的研發重點,采用不同基質材料。這些都預示著光伏技術,設計中的重要一員。
3 結束語
為了實現節能和減排的雙重目標,暖通空調系統,在建筑節能中的作用,鑒于碳抵償本身尚缺乏認證,以及可再生能源技術,可持續建筑的低碳設計戰略,不僅僅聚焦于高效能源管理系統,同時強調了意識提升與行為轉變,與照明系統的節能技術手段,鼓勵政府或企業框架下,與建筑一體化設計,再求助于小量的碳抵償措施。
參考文獻:
[1] 曾旭東,秦媛媛.設計初期實現低碳建筑設計方法的探索[J].新建筑,2010,(04).
篇8
2015年,安徽華茂榮獲“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可持續產品開發 ― 卓越能效獎”,該獎項是“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品開發貢獻獎”在棉紡行業首次設立的單項獎,旨在鼓勵棉紡企業重視節能降耗和綠色發展,樹立能效管理創新的先鋒企業形象,建立和推廣可持續發展的產品開發創新管理模式,促進中國棉紡行業轉型升級。并且,該獎項還得到了總部位于瑞士的立達集團的特別支持。立達集團作為全球領先的紡織機械供應商,不僅在紡織機械的研發制造領域一直致力于節能科技創新,同時也積極在全球紡織產業深入推廣其節能理念。4月15日,為了推廣企業卓越能效管理經驗,由中國紡織信息中心科技信息部主任陳寶建帶隊對安徽華茂進行了采訪調研。
安徽華茂是一家以紡紗、織造為主的生產經營性企業,公司圍繞持續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的理念,制定了《安徽華茂集團有限公司技術創新發展綱要》來指導企業的創新、持續發展。企業依托國家級技術中心的優勢,取得了一大批創新成果。目前公司擁有國家授權專利138項,其中發明專利17項,實用新型119項,外觀專利 2 項。作為中國紡織工業“排頭兵企業”和“十大品牌文化”企業,安徽華茂已經連續多年躋身“中國企業信息化建設500強”、“中國棉紡織行業競爭力20強企業”和“安徽省節能先進單位”。
近年來,公司始終把節能減排作為企業降低成本、提升管理的自覺行為和基礎工作來抓,通過建立健全能源管理體系、研發生產工序及輔助工序的節能技術、能源綜合利用等措施,提前 4 年完成國家“十二五”節能任務。
建立節能管理體系 以信息化實現卓越能效
長期以來,安徽華茂不斷完善能源管理的體系建設,堅持走管理與技術相結合的創新道路。為了做好節能降耗工作,公司建立健全了節能三級管理。首先,公司建立了節能領導小組,節能辦公室設在設備處,具體負責節能降耗日常管理和協調工作。各分廠和子公司也成立相應的節能小組,把節能納入日常的重點工作之一。其次,公司制定了“節能降耗管理規定”、“節能獎懲制度”、“用電考核制度”、“用水考核制度”和“用汽考核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在節能降耗工作中發揮了有效作用。另外,設備處和動力分廠每月組織進行水、電、汽、氣等能源的節能情況專項檢查和分析,并及時通報,對查出的問題進行督促整改。公司將節能任務落實到具體部門及個人,從而保證了節能降耗工作的持續有效開展。
值得一提的是,安徽華茂建設了企業能源管理中心,實現能源管理的自動化、信息化和集中化。通過改造企業電力、動力、水能等能源監控系統,實現了系統性節能降耗的管理一體化。據安徽華茂設備處處長姚文紅介紹,該能管中心能夠實現實時采集企業的相關能耗數據進行分類分析處理、建立信息處理和能源預警系統、掌握各重點耗能環節實時的能源利用情況、對重點耗能工序進行能效評價等諸多功能,提高集團對部門用能情況監督管理的能力,加強節能監察工作的時效性和針對性。
另外,公司還通過舉辦各種競賽,在提高員工的節能意識的同時,積極推廣節能技術、改革工藝方法、改進設備操作和應用節約型設施,降低產品能耗和萬元產值能耗。為充分表彰企業員工在節能降耗方面作出的成績,以及進一步推進節能減耗工作,公司每年拿出20萬元對在節能降耗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的個人進行了表彰、獎勵。
研發節能技術 降低能源成本
近年來,安徽華茂通過創新技術、管理手段找短板,從技術、管理上挖潛力,通過優化生產工藝、合理調配管理,在降低能耗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在生產及輔助工序的節能技術研發方面,公司也走在行業的前列。據安徽華茂副總經理胡孟春介紹,節能研究團隊除了自主研發適合企業的技術外,還以合作的方式同生產節能專件、能效風機等的公司進行聯合開發,采用低成本的合作研發模式,實現了“投入小,效果佳”的經濟效益。
在細紗機改造方面,安徽華茂更換了節能型吸風電機,從而提高了風機效率;另外,通過對產品能耗的研究,更換了節能型錠子、錠盤和錠帶、新型的鋼領和鋼絲圈等專件器材,大幅度降低了細紗工序的能源消耗。
在空調節能改造方面,公司將陳舊的高耗能風機、水泵、冷凍等設備全部淘汰,對空調系統大面積應用變頻技術,為不同季節的空調系統實現風量調節,空調電耗可降低20%以上。另外,還對紡部生產線除塵系統排風和細紗車頭散熱排風進行回用改造。在冬季充分利用除塵回風和細紗車間的設備散熱排風的熱能,解決了前紡車間冬季采暖問題。
在綠色照明方面,公司全面推廣使用 LED節能燈。它在同樣照度的情況下,比白熾燈節能90%,比熒光燈、高壓鈉燈節能50%。作為綠色節能照明光源,其顯著的節能、回報快、維護率低、功率因數高等優點,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信賴。公司率先進行LED節能燈的調研和逐步推廣,目前使用LED節能燈兩萬余只,年節電277萬kW?h。
在能源綜合利用方面,安徽華茂在廠區建立了太陽能光伏電站,實現電能的自發自用。目前,公司第二、三工業園和工業城等現有廠房建筑面積16萬m2,華泰、織染已建裝機容量為1.08 MW的屋面太陽能光伏電站。據姚文紅介紹,公司正在與有關科技公司積極研發彩色壁掛式光伏發電技術,既可以節省空間,起到裝飾廠區的效果,又能實現能源高效利用。
篇9
關鍵詞:高校;校園能源;管理網絡平臺;數據采集
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會議向全世界傳遞了這樣一個信號:以節能減排為特征的“低碳”經濟將成為人類社會未來的發展方向。而我國能源相對匱乏,更需要合理利用,并將其作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項長遠戰略方針。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得到較快發展,其辦學規模、校園面積及師生數量增長較快,能源消耗也大幅增加。高等院校作為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積極抑制能源不合理增長,制定長遠節能規劃,通過技術手段使節能目標落到實處。
高校能源管理的現狀
當前,高校為了降低能源消耗,制定了一系列節能減排、杜絕“跑冒滴漏”的措施,安裝了大量節能器具,同時加大了節能的宣傳力度。但對于能源的使用和管理還屬于粗放型。所用的能耗計量終端大多還是傳統的電子式或機械式計量表,由于其機械齒輪易于磨損,易造成數據誤差,計量儀表體積大而笨重,自身也會產生較大功耗。計量器具大多只具備一級考核,沒有二級及以下用能考核,這些是高校能源計量基礎設施的薄弱環節。很多高校為了滿足新校區教學、科研、生活的需要,雖然增加了大量的節能設備,但對能源的計量考核仍停留在原有水平上。
隨著高等學校招生、校園產業、科研開發的快速增長,高校能源管理部門的任務越來越重。由于缺少能源管理技術人員,在軟環境管理上資金投入不足,無法實現全方位的能耗監控和計量,傳統單一的計量收費管理模式已遠遠不能適應高校的發展。因此,一些高校在新校區建設和老校區改造中,逐步引入了建筑自動化管理系統來進行建筑能耗的管理,以建立適應其發展的能源管理網絡平臺。
高校能源管理網絡平臺的構建
校園能源管理網絡平臺的構建旨在通過校園網絡實現校園能耗的管理和監控,進行數據交換和共享,協調處理能耗用戶、設施設備之間的關系,改善并優化能源環境。整個系統在技術上先進、簡便、實用。系統平臺主要由三個部分構建而成:對能源進行管理的系統平臺軟件,基于ip技術和電力載波技術的數據集中器或遠程抄表技術,采用電力線載波智能化網絡電表或射頻卡水表等計量終端。
能源管理系統應用軟件能源管理平臺是基于現代電子與信息技術,應用遠程網絡傳輸系統對能源的使用進行監控,利用智能卡、電子采集器等技術對能源的使用進行有效控制的智能管理平臺。平臺的運行可以利用校園網絡。在技術和設備上可以使用當前較為成熟的網絡連接模式和電子設備,以保證整個系統平臺的穩定、可靠,同時兼顧可擴展性和易維護性原則。整個系統以開放式架構,執行相關的國際標準或工業標準,以保證各供應商產品的協同運行并考慮投資者的長遠利益。系統軟件可以做成以web-service為接口的多功能開放軟件,能夠用來管理、控制并配置水、電等能源表具與數據采集器。系統與目前的網絡系統相兼容,還可以匯總和報告能源使用中的突發事件,允許遠程配置能源表和數據集中器,調整計費率。允許系統遠程控制表具的開關,適應大小不同規模的系統運行,維系從表具、數據采集器,到服務器乃至整個系統的運行。 系統軟件還可以集成多個應用模塊組合,包括數據采集與轉換模塊、數據分析與匯總模塊、安全運行模塊、緊急事務處理模塊、數據庫與能源應對策略模塊等,系統平臺以視窗界面呈現,實現有效的能源策略分析。在上述模塊中,通過運行流程及時確認能源使用異常狀況,提供修正措施,使能源利用效益最大化,避免造成整個能源網內的故障。
數據集中及遠程抄表技術用電數據遠程集中抄表利用電力線載波傳遞電表的數據,實現遠程集中抄表和收費控制。電力線遠程傳輸技術實現了智能設備的即插即用,數據集中器根據用戶的設定來采集和儲存來自電表的數據,數據集中器通過連接到tcp/ip的廣域網絡來實現遠程通信,可以將控制命令和數據文件下載到相關設備中,并控制一個電表或一組電表。通過具有擴頻載波通信技術的強抗干擾電力線,可以將校園用電設施設備的用電量遠程集中。數據集中器除了可以采集數據外,還可以增加控制過程,如安全檢測和遠程控制能力,在系統運行中監測電表和線路的運行故障,以及任何人為改變相線連接的現象,有效防止故障和竊電現象的產生。同時,可進行遠程控制線路的切換和中繼調整,建立與能源管理平臺軟件的連接,通過軟件驅動的方式,實現對不同能耗設施設備及各種子系統的數據集成,基于標準的microsoft架構和成熟的網絡服務(sql server等)以及通信協議(tcp/ip、http、ftp等)與能源管理平臺互聯。能源數據可以利用校園網在不同的子系統或設施設備中采集而得,使用軟件協議無縫鏈接,實現遠程自動化采集。
數據采集終端高校的能耗設施設備以往所裝置的終端表具大多是傳統的計量器具,由于技術的更新換代,終端表具的技術含量也大幅提升,采用單項電力線載波的led電能表和cpu射頻卡表具等得到了廣泛應用。這些終端的使用,延長了表具的壽命,而且故障率極低,實現遠程抄表和收費控制,表具功耗也大為降低。以電表為例,具備電力線載波采集器的電表,可以輕松做到雙向電力線通信,同時可以記錄多個用電參數,包括供電質量、故障預警及異常報告等。
能源管理系統網絡平臺的主要特點和功能
主要特點系統平臺具有集中統一的管理能力,具有多級集中統一的管理中心,并實施科學合理的管理。同時系統以安全為核心,具有開放性,能有機地與校園網絡連接,融合成一個整體。隨著學校的發展變化,系統必須能適合多種規模,具備較強的可擴展性,能隨時適應對系統的擴容要求。系統還應具有兼容性和靈活性,能適應產品的升級換代。系統平臺所選擇的網絡及終端器具應標準化、規范化,要確保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容錯性以及較強的自檢功能。
管理網絡平臺的功能實現校園能源管理網絡平臺,是通過對校園能源消耗數據的自動采集,進行集中統計和數據綜合分析,來實現校園內能耗數據的共享、交換、檢測、管理以及控制。隨著能源管理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利用校園網絡實現能源使用的監測、控制及管理是完全可行的。該平臺可以對能源使用設施和設備的能源使用情況進行監視,設置模擬屏,對各耗能單元進行全局監控。如整個系統或局部單元出現能耗異常,可立即顯示異常部位并示警,便于管理人員及時發現和處理異常情況。在運轉中,網絡管理平臺可以實現如下功能:數據采集功能、用能監控功能、賬務管理功能、數據匯總和分析功能等。
結語
能源短缺仍將是今后制約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瓶頸”。網絡化能源管理平臺的建立,符合我國能源發展的長遠戰略。該平臺的建立可以全面提升能源管理的技術層次,提高管理人員和能源使用者的節能意識,高效率地降低能耗。這一平臺的使用,可以有效節約能源,降低高校的運行成本,對社會低碳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永生.網絡化能源服務平臺nes[j].儀器儀表標準化與計量,2005,(2).
[2]opto snap pac系統在紐約州立大學能源管理項目中的應用[ol].(2009-09-13).gongkong.com/common/details.aspx?c=1&m=1&l=1&type=company&companyid=7-a014-ae7d2d3d9563&id=7-a014-ae7d2d3d9563.
[3]吳弼人.平臺科學評估,挖掘耗能大戶節能潛力[j].華東科技,2009,(10).
篇10
【關鍵詞】能源計量管理 重要性 節能 能源管理
能源計量管理的目的就是為了實現節能減排,提高各系統設備的運行效率,提供準確的計量數據。作為能源企業管理的一部分,能源計量管理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企業設備生產效率及節能工作,對于控制企業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也有利于企業的長久穩定的發展。
一、充分發揮能源計量管理中節能的作用
化工生產的過程中泵/壓縮機/換熱設備/鍋爐和焦爐是能源消耗的主要來源,占全部能耗的95%以上。通過分析各種耗能設備的能耗情況,計量生產過程中的各種數據都需要計量工作的參與,在化工的各個生產環節中能源計量管理工作必不可少。倘若沒有能源的計量管理,各項分析測試就缺乏理論作為支撐,測試評價的結果就難以具有說服力,對于設備的節能效果便無法準確知曉。
在實際的應用時需要在保證量值統一準確的情況下,通過各種科學的測試手段、技術方法和管理方法,進行數據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保證計量數據的準確無誤,為企業的能源計量管理工作提供數據基礎。在企業的化工生產和節能管理中能耗計量是基礎性工作,同時也是一項不可替代的工作。
二、通過有力措施提高能源管理工作水平
能源計量管理是直接關系到企業利潤獲取,與企業生存發展密不可分的重要工作。對于應該如何提高能源計量管理水平,實現能源計量管理在節能中應有的作用,從而提升企業效益,是化工生產企業需要著力解決的一個問題。
(一)加能源計量體系的管理
在現行的GB17167-2006標準中有著明確的要求,需要通過在能源計量制度和計量器具的配備上進行嚴格管理。
能源計量制度?;どa企業應將能源計量數據的管理作為企業能源計量管理的重點工作進行組織管理,建立健全現有的能源計量管理制度,從企業的煤、電、焦爐氣、水等生產要素的消耗上進行數據管理,同時建立一套監督考核的機制。此外,企業應該加大對能源計量管理制度的宣傳,確保一線的工作人員能夠詳細知曉其工作責任,通過加強制度執行力度,保證各生產單位嚴格落實新的能源計量管理方法。
能源計量器具的管理和配備。為保證計量的準確科學性,企業方需要采購足夠數量的能源計量器具,加大對項目資金的投入,對于生產耗能的關鍵設備尤其需要采購先進準確的計量設備,做好耗能大戶做好重點監督、重點管理,補齊計量管理工作中的短板。同時需要對現有的計量器具做好調查,了解各單位的計量器具的配備和使用情況。進行能源計量器具的管理時需要整理好各類計量器具的檔案資料,對于其名稱、型號、精確度、量程、安裝使用的方法和注意事項進行歸檔,方便進行能源計量器具的定期檢修、保養和更換。
(二)加強能源計量數據的采集和分析管理
擁有科學先進的計量器具仍需要具備科學的信息采集和分析的工作人員,通過對不同計量數據使用科學的方法和工具進行采集和分析,提高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企業技術部門需要定期對計量數據采集人員進行培訓,幫助其掌握科學的使用方法。
三、促進能源計量管理和節能管理工作共同發展
能源計量管理和節能管理兩項工作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兩者互為表里,共同促進企業的進步發展。
(一)加強能源計量數據采集和統計工作
能源計量工作是一切能源統計工作的基礎,計量工作的準確性直接影響到統計結果的可靠性。能源消耗統計時需要從基層部門和系統中進行大量的計量數據采集,包括電能消耗情況、焦爐煤氣、蒸汽、水消耗情況等,采集到的數據均為工作現場中計量器具的實際記錄。在保證各現場的能源計量器具配備的情況下,對采集的數據即時分析及預測,探索出合適的節能方案?;鶎拥臄祿杉ぷ鲬摫3置咳战y計,每周集中匯總,每月統一上報,從制度上保證了計量數據的準確可靠性。
(二)加強節能技術改造
節能技術改造是在現有的技術的基礎上,進行數據的重新配置,將更多的技術資源轉變成利潤獲取。在進行節能技術改造的同時,需要加緊計量器具的改造和更換,盡可能的保證統計數據的準確,為統計節能改造的成果提高數據支持。企業在進行節能技術改造的同時需要將其更多的應用到生產工藝的改進中,從根本上達到高效節能的目的。
因此在企業全局的節能技術改造過程中,需要達到多環節統一進行,做到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和同時投產,最大程度的保證各系統之間的兼容性和生產的穩定性,保證各生產工序安全有序的進行。
(三)及時使用計量新技術
在能源利用的監測環節中,重點對換熱設備及鍋爐系統效率進行監測,了解系統中實際的運行情況,從而收集最新的系統運行效率系統資料。為進一步加強能源監測效率,企業應專門設置能源監測室,同時引進具有專業知識素質的高學歷人才進行監測設備的日常監測,定期進行換熱設備及鍋爐系統運行效率的測試,對換熱設備、鍋爐、壓縮機、泵等其他設備也需要定期檢測,將監測的數據作為評判系統運行效率和提出節能優化方案的基本數據。
四、結語
能源計量管理工作中需要充分發揮能源計量管理監督的作用,通過包括測量管理體系的管理,提高能源計量數據的采集和分析管理水平,加強能源計量數據采集和統計工作,加強節能技術改造,及時使用計量新技術等措施,切實提高能源管理工作水平,提高企業的技術節能和管理節能的水平,幫助化工生產企業實現企業利益的最大化,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趙立雙.淺談能源計量管理的重要性[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