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機械行業研究范文
時間:2024-01-03 17:52: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紡織機械行業研究,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在3月24日舉行的中國紡織機械協會第七屆理事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紡織機械行業“十三五”發展指導性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
中國紡織機械協會會長王樹田表示,“十二五”期間,紡織機械行業以自主創新為動力,以產品結構調整為主線,努力發展高端紡織裝備和優質專用基礎件,自主創新能力有所提高,加工裝備水平明顯提升。展望“十三五”,紡織機械行業將進一步為紡織工業提供高質量、智能化的新型紡織裝備,支持紡織產業向技術密集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產業轉變。
《意見》在對紡機行業“十二五”取得成績和存在問題進行總結和回顧的基礎上,提出了紡機行業“十三五”發展的指導思想、發展原則和目標?!兑庖姟诽岢鲆宰灾鲃撔聻閯恿Α⒔Y構調整為主線、質量為基礎、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強行業自律的基本發展原則,“十三五”期間,將產學研結合研究關鍵共性技術,重點研發新型紡織機械成套裝備及專用基礎件,并加快行業服務平臺的建設。紡織機械行業將從以往高速規模擴張的發展模式轉為以創新為動力的增長模式。
值得關注的是,“十三五”期間將研發、推廣一批具有廣泛適用性的先進紡織數控技術和智能化紡織裝備,《意見》中列入了“十三五”期間重點“科技攻關項目”59項,“先進適用技術推廣項目”34項。
回望“十二五”:增速放緩創新升級
“十二五”期間,隨著產業結構調整的深入,國產中、高端紡織裝備發展較快,受到國內外用戶的歡迎,紡織機械行業整體運行穩中有增。
5年來,行業主營業務收入持續增長,2011年歷史性地突破了1000億元大關。2015年,紡織機械行業主營業務收入1179億元,5年中年均增長3.64%,接近《紡織機械行業“十二五”發展指導性意見》中提出的1200億元的目標。與此同時,在科技進步的帶動下,國產紡織機械延續“十一五”期間形成的銷售勢頭,市場占有率保持在70%以上,出口金額從2011年的22.45億美元增長到2015年的3.89億美元,年均增長8.3%。
在我國紡織工業增速降低、內需市場需求下降的情況下,我國紡織機械行業持續進行產品結構調整,企業努力進行新產品開發,并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取得了較好的出口業績,使全行業保持平穩發展。
《意見》在分析“十三五”期間紡機行業面臨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后指出,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和紡織工業結構調整的深入,“十三五”期間,紡織機械行業將進入新一輪結構調整發展時期,行業將放緩規模擴張速度,主營業務收入將在穩定的基礎上增長;而伴隨產品技術含量的增加、創新力度的加大,國產紡織裝備的市場占有率和出口金額將會增長。
“十三五”行業經濟運行目標為: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500億元;國產紡織裝備出口金額超過35億美元;國產紡織裝備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80%以上。
《意見》提出,“十三五”行業經濟運行目標為: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500億元;國產紡織裝備出口金額超過35億美元;國產紡織裝備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80%以上。
展望“十三五”:裝備智能化引領新趨勢
裝備產品與制造智能化。在數控技術被廣泛采用的基礎上,“十三五”期間,紡織機械行業主要技術研發方向是紡織裝備產品智能化和裝備制造智能化。產品智能化是通過提高紡織裝備主機的數控水平和智能化程度以及研發智能化輔助系統,為下游紡織用戶提供智能化生產解決方案。
裝備制造智能化是通過引入智能化機床和輔助機器人等設備,改進與優化自身生產過程。兩方面的智能化都將有效減少人為因素對生產的干擾,提高生產效率,穩定并提高產品質量,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優等品率。
裝備制造與應用的信息化。傳統制造與云平臺、大數據、互聯網等技術結合,將使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為紡織裝備制造與應用提供良好的技術支撐。實現機器的集中控制、聯網管理與遠程監控制造過程,將有效提高生產效率,減少消耗;在品質控制環節,通過對大數據采集與分析,有助于優化生產工藝和改進產品的質量;在銷售與售后階段,通過互聯網平臺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減少流通環節,降低運行成本。
裝備制造服務化。紡織裝備制造企業可向下游延伸服務,為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維護與在線支持,提供紡織品生產整體解決方案和個性化設計以及電子商務等多種形式的服務,有條件的企業應積極發展精準化的定制服務,從單一的供應設備,向集融資、設計、施工、項目管理、設施維護和管理運營的一體化服務轉變。
大型紡織裝備制造企業應掌握系統集成能力,開展總集成與總承包服務,鼓勵裝備制造企業圍繞產品功能,發展遠程故障診斷與咨詢、專業維修、電子商務等新型服務形態。
發展的可持續性。紡織機械及專用基礎零部件質量和可靠性的穩步提高,是紡織生產高效連續運行的保障,是提高國際競爭力的基礎?!笆濉逼陂g,制造與裝配新技術、新工藝、輕量化新材料的應用將成為紡織機械企業關注的重點。對環境影響小、資源利用率高的綠色制造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關乎紡織機械行業的未來。
四大關鍵領域為行業走向高端化打牢基礎
隨著紡織新工藝和新技術層出不窮,促使紡織機械行業創新向價值鏈高端延伸,走高可靠性、高技術和高附加值的高端發展路線。高端紡織裝備在中國紡織產業鏈中逐漸占據核心地位,其發展水平是紡織產業的整體競爭力提升的保證。
數字化、智能化紡織裝備
智能化連續紡紗生產裝備。加快研發智能化紡紗生產關鍵技術,建立智能化、連續化紡紗工廠,實現紡紗全流程數字化監控和智能化管理,夜班無人值守。清梳聯合機實現智能化管理,條并卷機與精梳機間棉卷全自動運轉、自動生頭,粗紗機與細紗機之間實現多臺機間粗紗滿、空管自動輸送,細紗機粗紗空管與滿筒粗紗自動交換,細紗機與自動絡筒機間實現多臺機組集中控制,實現設備生產過程、故障的遠程控制、診斷。
采用智能化搬運機器人和運輸設備,實現工序間物枓自動輸送。數控機織裝備。采用數字化控制技術,建立具有全面監控能力的數字化機織車間,實現機織車間的織機群控管理。
新型纖維材料生產裝備。建立從紡絲、后加工到產品包裝運輸的全流程智能化長絲生產線和物流系統,實現化纖的生產、收集、檢測、運輸等環節的自動化和智能化。
數控節能環保型印染裝備。建立智能化印染連續生產線和數字化間歇式染色車間,實現對機械參數、生產工藝參數、能源消耗和產品質量進行全方位實時監控,機臺或單元機實現閉環控制;集成染化枓自動配送系統,智能化廢氣、廢水排放監控系統和能源回收監控系統,形成覆蓋印染全流程的智能化監控系統。
數控非織造布生產裝備。面向產業用紡織品,研發多種工藝在線復合成型和混合型非織造裝備,研發寬幅高速梳理、鋪網與針刺設備,研發與其他非織造技術結合的水刺裝備。
智能化針織裝備。通過數據網絡將針織設備與生產管理系統聯通,實現對設備的集群智能控制,對設備狀態、生產數據、工藝數據和花型數據進行在線監控。集成計算機輔助工藝設計系統,通過系統聯網傳送編織文件、設置編織參數、控制編織過程,實現機器分組管理。
紡織專用基礎件生產裝備與紡織儀器。研發量大面廣的紡織專用基礎件的高效復合加工專用數控裝備和自動化生產線,保證產品加工質量穩定,提高紡織專用基礎件的使用壽命,降低能耗和噪聲。
智能化服裝生產線。開發智能化服裝生產線,研發數控服裝生產關鍵裝備,建立包含驗布、裁剪、縫制、熨燙、檢驗、包裝、儲運等全部工序的自動化生產線,達到降低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開發專用服裝生產數字化控制系統,使設計系統與生產管理系統間的信息互聯互通,形成建立在互聯網平臺上的服裝生產制造系統。
紡織機械關鍵共性技術
紡織裝備設計制造理論與技術。開展紡織裝備設計理論與方法的研究,主要在基于信息化架構下的紡織裝備設計技術平臺、紡織裝備的人因工程工業設計、碳約束下的紡織工業可持續發展裝備設計和紡織裝備的RFID(無線射頻識別)物聯網設計四個方面開展。
紡織裝備復雜系統及其數字化、智能化控制技術.開展紡織生產過程中的檢測與控制技術的應用研究,提升國產紡織裝備的性能、效率及加工質量,包括開展紡織裝備中的專用傳感器、紡織裝備的多單元協同控制系統、紡織工業機器人、紡織裝備網絡監控系統的研發。
紡織裝備專用基礎件制造與強化技術。紡織裝備專用基礎件的種類繁多,用量大,對紡織裝備的性能和質量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開展紡織裝備專用基礎件精度控制、表面強化、新材料的應用等技術的研發。
互聯網與裝備制造智能化
紡織機械制造與互聯網。研究基于互聯網的紡織機械制造技術,推動裝備生產制造模式的變革。研發紡織機械制造過程的互聯互通體系和關鍵支撐工具,建設裝備制造工業云平臺,為紡織機械設計、制造、營銷、經營管理、遠程監控等生產經營活動提供支撐和服務保障。
紡織機械制造的智能化。構建面向紡織機械制造的CPS體系,重點研究三個方面:推進紡織機械數字化設計和生產,研究紡織機械數字化設計、仿真優化與驗證集成體系和紡織機械數字化工廠相關技術;建立紡織機械智能工廠和智能車間,包括智能物流系統、智能加工系統、智能自動化裝配一集紡織機械整機智能測試與質量控制系統,實現紡織機械制造系統的自動化和信息互聯互通;建立面向紡織機械制造的大數據和云計算平臺,對制造數據進行采集、管理、儲存、挖掘分析。研發企業應用軟件,具有在線監控、預防性維護、物流預測和智能決策等功能。
紡織機械質量管理與標準化工作
質量管理方面。建立企業質量保障體系,開展紡織機械智能制造基礎通用標準、評價規范的研究。加強制造與裝配現場的管理,加強裝備制造過程中的質量監督與檢驗。加大技術改造投入力度,提高加工裝備和質量檢測儀器的技術水平和精度等級。提高行業質量監督水平,為企業提供包括標準宣貫、質量檢測、咨詢等全面質量服務。
標準化工作方面。完善紡機機械與附件領域的標準化體系,充實標準化工作人員隊伍,提高標準制修訂水平。標準化工作與紡織機械行業的發展密切結合,緊跟行業產品結構調整的步伐,起到促進紡織機械行業技術創新與規范行業競爭的作用。重點開展新型紡織裝備的關鍵技術標準的制定。在跨領域新技術標準方面,開展紡織機械與附件社會團體標準的制定工作。
篇2
關鍵詞:現代控制技術;數字化;紡織機械
前言: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與科學技術的發展,紡織機行業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高質量、快響應、更靈活是紡織機械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近年來,紡織機械行業的自動化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現代控制技術與信息技術對于紡織機械行業的影響逐漸凸顯,基于以上,本文簡要研究了現代控制技術和數字化紡織機械。
1現代控制技術研究
1.1數字化紡織機械控制技術
早在十多年前,就有紡織機械企業提出了“數字化紡織機械控制”的理念,數字化紡織機械控制技術是以CPU為核心,以現場總線技術為基礎的現代控制技術。對數字化紡織機械控制技術的具體研究如下:
1.1.1可編程控制器與可編程邏輯計算機
可編程控制器又稱PLC,其以繼電器技術為基礎,結合了通信技術和信息技術,通過程序化的方式來對相關設備進行電氣控制,其在紡織機械中的應用十分廣泛。PLC的輸出和輸入質量較高,且實時監控能力較強,PLC的穩定性在眾多設備控制實踐中已經得到了很好的證明。PLC能夠為紡織機械控制提供多種現場總線,一些紡織機廠商在選擇PLC進行紡織機械控制時都將遠程I/O和可擴展性作為選擇的重要標準。紡織機械的控制技術首要注重的是控制的實時性、可靠性及控制速度,自動紡紗技術的出現是紡織機械控制發展過程中的重要革命,其對于紡織行業的優化升級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可編程邏輯計算機又稱為PCC,其于1994年由貝加萊公司推出,相較于PLC而言,PCC在功能上有著較大的提升,PCC的組網十分靈活,且應用智能性和開放性較好的系統平臺,能夠有效實現許多復雜的控制項目。PCC的軟件運行平臺采用分時多任務機制的原理進行構筑,在PCC的應用下,紡織機械的應用程序運行周期與程序的長短和復雜程度無關,操作系統的循環周期直接決定了紡織機械應用程序的運行周期,平臺外部的控制周期與程序內部的掃描周期分離開來,實現了紡織機械的實時控制。此外,用戶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需求,結合CPU的運算水平和運算能力對控制周期自行修改和設定,滿足了不同用戶的個性化要求。
PCC中有著多個任務模塊,可以根據控制項目中的數據采集、通信控制、報警等功能要求來編制程序任務模塊,這些任務模塊可以獨立運行也可以實現模塊之間的互相關聯。PCC可以選擇不同的編程語言對單個任務模塊進行編制,這就使得在常規PLC使用的梯形圖、指令語言等可以延續到PCC上繼續使用,此外PCC應用軟件在不斷研發發展的過程中還集成了C語言相關程序,增加了PCC的適用范圍。
1.1.2現場總線控制技術
在機械控制中,各種生產信息的來源是現場總線控制層,紡織中的織造、棉紡等機械的控制器只有配置了現場總線的接口,就可以通過相關的標稱實現機械運行的控制,并能夠將機械運行的實時數據傳送到監控系統中。數字紡織機械控制技術的控制器以CPU為核心,以電力電子技術為基礎,是一種新型的驅動控制技術,其中現場總線技術是高速數據通信技術的代表,其能夠對紡織機械運行的實時數據進行采集和高速傳輸,這就有效提升了紡織機械的現場化、抗干擾能力以及分布能力,促進了紡織機械生產過程的智能化和自動化發展,實現了現代控制技術與紡織機械的有機結合。
1.2新型驅動技術
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促進了新型驅動技術在紡織機械中的應用,例如變頻調速技術、多軸同步技術以及單軸驅動技術等在紡織機械中就有著重要的應用。紡織機械的結構大多是為多單元重復結構,這就對紡織機械動作的協調性和一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應用變頻調速技術就能夠有效的保證紡織機械動作的協調性和一致性。
傳動技術在科技的帶動下不斷發展,其在紡織機械中的應用水平也日益提高,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①共直流母線技術:共直流母線技術能夠實現紡織機械電機的發電工作狀態以及斷電同步停車功能;②伺服驅動技術:能夠實現反向驅動控制紡織機械中的卷繞機構;③多軸同步控制和單軸獨立驅動:廣泛應用于紡織機械的多電機驅動劍桿織機和四軸驅動粗紗機中。
2數字化紡織機械
2.1企業信息化
企業信息化是紡織機械數字化中的重要標志,企業信息化指的是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通訊技術來實現企業業務流程的改造,企業信息化不僅包括企業內部員工之間、企業外部合作之間的信息分享和信息合作,還包括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對企業內部各個崗位工作內容的改造。
從本質上來講,企業的信息化就是指企業將傳統的事務管理方式和商務運行方式轉變為電子事物方式和電子商務形式。
企業信息化的過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層次:①第一個層次是將先進的電子信息技術應用到生產中,實現生產智能化、自動化,例如本文所研究的紡織機械自動化;②第二個層次是企業相關經營管理數據的信息化,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實現企業大量基礎數據的信息化,強調的是企業數字時代;③第三個層次是信息化應用的最高層次,即通過信息技術建立企業的輔助管理系統、輔助經營系統以及輔助決策系統等,實現了企業經營管理的信息化。
信息化的過程即相關信息數據的采集、傳輸及應用的過程,但由于企業認識等原因,企業信息化常常將這三個過程分裂開來,企業較為注重信息數據的應用和處理過程,而往往忽略了信息數據的采集和傳輸。
以紡織機械企業為例,如果不能夠解決信息數據的采集和傳輸問題,則企業的信息化進程將會停滯,先進的計算機設備往往只能夠起到高級計算器的作用。
企業應當以網絡技術為依托,建立企業信息化平臺,解決信息數據的采集和傳輸問題,以此來實現信息數據在自身業務流程中的應用處理,從而促進企業經營活動向電子事物和電子商務的轉變。
2.2紡織機械數字化
紡織機械企業信息化的關鍵在于紡織機械的數字化,以此來實現紡織生產過程中的智能化和自動化,同時紡織機械的數字化還能夠有效解決紡織機械企業信息數據采集和傳輸的困難。
紡織機械數字化指的是將紡織機械與先進的控制技術相結合,傳統的紡織機械控制為模擬控制,而應用先進的控制技術后,紡織機械的模擬控制能夠轉變為數字化控制,這就有效提升了紡織機械的抗干擾性能、現場化程度以及分布式性能,對于一些復雜的控制功能,紡織機械數字化也能夠順利完成,對于提升紡織機械的生產水平、生產效率、紡織質量等各個方面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在紡織機械工作的過程中,能夠實現大量數據的采集、傳輸和共享。
紡織機械數字化不僅僅是控制的數字化,還包括數據采集的數字化,這對于紡織機械企業解決加工精度小、加工設備龐大、投資巨大、工藝know how等問題有著重要的意義,能夠實現紡織機械企業大量生產數據的及時采集,從設備和技術兩個方面為實現企業信息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而促進紡織機械企業趕超世界領先水平,實現跨越式的發展。
現代控制技術與紡織機械數字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現代控制技術是實現紡織機械數字化的基礎,同時也是世界紡織機械發展的重要趨勢。
結論:綜上所述,本文從數字化紡織機械控制技術和新型驅動技術兩個角度分析了紡織機械現代控制技術,并從企業信息化和紡織機械數字化兩個方面研究了來研究了數字化紡織機械,旨在為實現紡織機械生產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提供參考,促進紡織機械企業的信息化發展。
參考文獻:
[1]周志輝,林燕.紡織機械的自動控制技術[J].精密制造與自動化,2012,01:3-7.
篇3
今年年初,為推動企業加大科技投入,建立以企業為中心的紡織機械行業產品研發中心,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組織評審委員會對36家企業申報的42個產品研發中心資料進行評審,首批共授予27家企業為中國紡織機械行業產品研發中心。這是繼“新一代紡織設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之后,紡機行業又一次對產學研力量進行聚合發力。
聯盟中心聚合力量求發展
2009年9月9日,“新一代紡織設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正式成立。“新一代紡織設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是由國家科技部批準成立的第一批試點聯盟,它的成立對整個紡機行業的技術進步具有重要的意義。
“創新聯盟”是在國家科技支撐計劃“新一代紡織設備”專項的基礎上,更廣泛地吸收了相關產、學、研、用單位的參與,以傳統紡織機械技術進步和可靠性提升、產業用紡織機械規模擴張的需求和節能減排設備推廣為導向,以提升紡機行業核心競爭力為目標,以企業為主體,按照平等自愿、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原則,建立多形式、多層次的組織模式,共同開展新一代紡織設備關鍵共性技術和前瞻性技術與裝備的研發,突破新一代紡織設備發展障礙,實現產、學、研、用及產業鏈上下游的有機結合。
2012年,以聯盟形式實際動作了四年的“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新一代紡織設備》重點項目通過了國家科技部的驗收;以聯盟名義承擔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數控一代機械產品創新應用示范工程一期項目》“紡織行業(苧麻、針織、涂布)裝備數控化應用示范”課題正式啟動;同時,由新一代紡織設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承擔,已經啟動了一年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碳纖維多層織造裝備及技術研發》項目也正在按計劃執行過程中。
而今年此次首批授予的產品研發中心,則是企業技術創新體系的高水平研究與開發機構,中心任務是為本企業技術進步服務。
紡機協會組織產品研發中心評定工作的負責人介紹,在企業里建立產品研發中心是推進企業技術進步的一項戰略性措施,能夠極大地促進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和增強企業技術開發與創新能力。這是提高企業自我發展和市場競爭能力的重要保障和有效手段,將促進科研與生產的緊密結合,加速高新技術產業化的有效途徑,并對本行業產業技術水平提升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導向作用。
建成后,研發中心的主要任務是開展適應市場需求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關注新材料的開發和應用以及生產過程中重大技術難題的攻關。進行重大科技成果轉化,為產品測試提供平臺。促進國際國內的交流合作,并與有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國內外同行建立長期、穩定的技術交流與合作關系,吸引高科技人才以各種方式為本企業服務,成為企業凝聚人才和培養人才的基地。
對于成績突出的研發中心,紡機協會將優先向國家相關部委推薦研發中心所在企業的技術創新項目、技改項目和有關提升企業資質的項目;優先加入“新一代紡織設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并參與聯盟中技術的交流與合作;優先享有參與行業發展規劃的編寫,產品行業標準的制定、修訂等權利,優先享有中國紡機協會提供的技術咨詢、產品推介等服務。
研發中心的評審工作將在今后成為常態,每年都將進行審定,并進行跟蹤管理。
聯盟實體化促使產學合作絲絲入扣
“創新聯盟”運行三年多來,在紡機行業內實現了相當的影響和作用。
以‘鋼絲圈新型表面涂層’項目為例,該項目是由以重慶金貓紡織器材有限公司為首的五家企業與清華大學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合作研究,由重慶金貓并代表其他四家企業與清華大學簽訂了技術開發合同。此后不久,五家企業與清華大學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同組成了旨在提高鋼絲圈耐磨性能的“鋼絲圈技術創新聯盟”。
該聯盟由“新一代紡織設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批準成立,是其下的小型聯盟?!颁摻z圈技術創新聯盟”依靠技術合同將其成員單位聯系在一起,形成了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臨時的利益共同體,是技術合作取得成功的典型范例。
但是,創新聯盟內部成員之間無利益紐帶,是一種松散的關系。從三年來的聯盟組織和運行情況看,運行效果沒有達到完全理想。紡機協會表示,松散的關系使聯盟的參加單位很難進行技術研發合作,沒有技術合作內容的聯盟便越來越難以獲得政府資金項目的支持。
科技部等國家部委曾經指出,聯盟構建要“以企業為主體,圍繞產業技術創新鏈,運用市場機制聚集創新資源,實現企業、大學和科研機構等在戰略層面有效結合,共同突破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
加強聯盟成員間的利益關系可以使聯盟的技術合作與推廣更加有效,“以企業為主體”和“共同突破”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核心思想,于是,走實體化道路成為了聯盟的必然選擇。
今年3月,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聯合東華大學、天津工業大學和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聯合發起成立實體法人機構——無錫中紡機械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的成立準備為企業、大學和研究院所提供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技術合作與推廣平臺。
聯盟實體化,作為在企業、大學和研究院之間的技術合作與推廣平臺,業務將圍繞平臺開展,將企業的生產條件與大學和研究院所的試驗條件、人才資源有機結合,促使研究成果盡快轉化為產品。在條件成熟以后,還將會建立符合“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發展要求的聯盟科學院。
篇4
2013年的春節,為保護環境及空氣質量而號召減少煙花爆竹燃放得到了國人的響應,讓這個春節顯得比往年都安靜了一些。而紡機行業于剛剛過去的一年的感受,恰恰正如這個略顯平淡的春節――少一些吵鬧浮躁,大家都做好自己該做的事,于行業來說反而是件好事。
“2012年,紡機行業方方面面都得到了優化。于不利的經濟環境,我們反而要抓住這個機會,著力進行結構調整及產業升級。”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理事長王樹田這樣說。
整體平穩,淘汰落后
2012年,紡機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05.90億元,同比增長5.54%;資產總計為900.27億元,同比增長10.00%;企業數為739戶;從業人員年均人數為13.75萬人,同比增長0.16%。
王樹田分析道,紡機行業內國有企業不多,而民營企業都會時刻進行風險評估和抗風險預期,不會事到臨頭才想辦法,會有一個危機應儲備。機械行業的門檻又比較高,進入門檻時投入相較高,預期都已經提前看到,應市場變化調整的能力較強。
“靠技術賺錢,抗風險能力自然比較強。”王樹田表示,因此在面去年的困難時,紡機行業整體應情況顯得相平穩。
盈利情況方面,2012年紡機行業實現利潤總額為72.37億元,同比增加2.50億元;虧損企業虧損額為3.74億元,同比增加1.15億元;虧損面為13.40%,比上年同期增加5.01個百分點。
紡織機械面著整個紡織行業,每一個行業都與紡機有直接的關系。2012年,紡紗方面來看,最直接的需求就是自動化,減員增效;印染的需求則是環保、減排、綠色織造,這方面的設備技術要求得比較高。
“因此,像過去那樣量大面廣鋪攤子的已經很少,目前企業機械技術要求普遍上了新層次。過去一些低水平重復的生產模式已經逐漸被淘汰?!?/p>
差距仍在,明顯縮短
2012年,紡織機械進出口總額64.60億美元,同比下降15.11%。其中,出口22.42億美元,同比下降0.17%;進口42.18億美元,同比下降21.37%。
出口前五位的國家和地區是印度、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國、日本和巴基斯坦,占全部出口額的47.62%,是我國紡織機械出口的主要國家和地區。出口到印度總額為4.11億美元,同比下降21.51%,占全部出口總額的18.33%。
與國外的技術差距,從目前情況來看,我國紡機追趕的速度很快。因為涉及門類和產品很多,突破性的進展每一個行業都有,但是總體水平來看,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王樹田認為,這與我國的工業基礎有很大關系。計劃經濟時期,很多項目研究都是國家給錢,進入市場經濟以后,這些研究開發的成本就都是企業自己承擔了,但是力量分散以后變得很有限,追趕速度自然就會慢下來。
我國的基礎工業比較差,生產需要的原材料、配套件,很多國內并沒有。比如需要某一種高級鋼材,需求量不大,國內沒有還是要依靠進口。在購買來的現有材料上再攻關,難度就比較大。另外,我國的配件耐磨擦耐高溫程度與國外產品差距也仍然比較明顯。
“但是,差距已經不像以前那樣天上地下,以前,國內很多企業會直接說:我們不用國內設備?,F在這種情況已經得到了很大改觀?!蓖鯓涮锿瑫r這樣說:“我們自己的設備水平有所提升,并且維修配套都很方便,所以很多企業會將國際設備和國內設備結合在一起用。差距是仍然存在,但確實是在明顯縮小?!?/p>
“2012年其實是個機遇”
于去年紡機行業面臨大洗牌的說法,王樹田笑著表示,并沒有那么夸張。
有一些產品的格局發生了變化,但沒有過于劇烈的大起大落。王樹田舉例:以前有一些企業,本身就是草臺班子,市場好的時候就聚起來,不好的時候說散就散,這些企業來說沒有什么太大損失。比如有客戶說要二十臺噴水織機,這些企業就會去采買配套零件,找一支組裝隊,聚集起來組裝這二十臺機器,轉手賣給客戶。購買這樣機器的客戶要求也不高,能用就行,并不是指望有長遠發展和技術提升的企業。
經過去年一年,像這樣的企業明顯減少,盲目生產的企業基本沒有了。紡機企業都已經開始明確規劃自己生產發展,要買怎樣的機器,有著明確計劃。總體來看,行業的方方面面都在2012年得到了優化。
“經過2012這樣的一年,行業其實反而是有好處的。大家都靜下來各自研究技術,把這件事作為真正最重要的事情去做了。惡性競爭的情況也不多,基本上沒有壓價格的低水平競爭。行業內在提升來說,這一年的困難是件好事,行業的健康發展也是一個很好的時機?!蓖鯓涮镎J為,正是要抓住這個機會加速進行結構調整及產業升級。
樂觀中持續行業優化
于2013年,王樹田表示,紡織機械行業來說,今年是充滿希望的一年。
2012年里,有很多新產品研發成功,產業內部結構也經過了調整。市場不會一直低迷,有些風險經過去年也已調整規避,下游企業也已經萌發新的發展思路。因此市場整體情況應該會比去年好。
但是王樹田卻表示,市場其實不需要特別好,市場好的時候整個行業的技術進步并不利,市場壓力大的時候,技術進步就特別快,追趕國際水平的時間就會縮短。大家都忙著做一些附加價值不高的產品,行業沒有好處。
“因此,紡機行業不要求盲目追求產量指標,什么是體現企業根本實力的,當這些得到發展,才是行業真正的發展?!?/p>
紡機行業今年的重點工作仍是強調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加強行業創新工作,創新體制的建設。要更成功地運用創新技術聯盟,結構調整要強調盡量優化自己的資源。
“比如有十個企業做一個產品,大家都分頭搞,所有的研發力量都分散了,我們要怎樣將他們整合起來,怎樣符合市場規律的運作,是我們要探討的問題。”
篇5
【關鍵詞】戰略管理;北卡羅來納州;國際貿易
戰略管理是指運用戰略管理思想對整個企業進行管理,對企業市場、資源、信息、生產、財務、研發等各方面進行綜合管理。戰略管理也是企業進行競爭的策略,使其能夠達到預定的目標,實現企業盈利和發展。戰略管理研究始于20世紀60年代,到了20世紀90年代即已呈現多種前沿領域齊頭并進的局面,現在出現百家爭鳴的盛況,其內容極為廣泛。戰略管理的理念不但適用于企業的管理和發展,同時也適用于中美企業合作關系的建立。以下筆者通過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State of North Carolina)任公務員的親身經歷,對戰略管理在中美合作創新和發展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和探討。
一、經營范圍和戰略決策在中美合作中的應用
界定一個企業的經營范圍或者一個單位的活動領域屬于戰略決策。一個企業要確定是在許多領域里經營還是集中在某一特定領域經營,具體在什么領域里經營。北卡羅來納州約有九百萬人口,是美國比較大的州,占美國五十個州的第十位,首府位于羅利市(Raleigh)。北卡是美國和世界上煙草、家具和紡織中心。美國卷煙品牌駱駝牌(Camel)和云絲頓(Winston)牌等幾種名牌香煙都產于北卡州。每年四月和十月,在北卡州高點市(High Point)舉行的國際家具裝飾布置品展銷場里,有總面積達630,000平方米的永久性陳列室,分設在150個建筑大廳內,是全球最大的家具裝飾布置品展覽會。北卡羅來納州政府商務部國際署在高點市設有專門辦公室,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參展商和貴賓。煙草、家具和紡織是北卡的傳統制造業,由于中國制造業的崛起,這種勞動密集型產業在北卡州衰落了。為了擴大國際文化和商務交流,1989年遼寧省與北卡州建立了“姐妹省州”(Sister State)關系,打開了改革開放之門,建立了國際交流的平臺,為此后國際經濟合作發展與投資作準備。在中方的影響下,北卡州長從吸引中國投資和向中國出口本州產品的戰略目標出發進行工作也是非常有見地的,我國聯想集團有限公司在2008年10月30日正式收購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的電腦分公司,聯想美國公司總部就設在北卡州三角科技研究園內。這就是在改革開放30年后的中國至今最大的海外收購案就發生在同遼寧結成“姐妹省州”的北卡羅來納州里的原因所在,可以說,沒有當年姐妹省州的建立,就沒有現在的聯想集團國際收購的大手筆。聯想集團作為海外并購的最大贏家和先驅者得到了全球同行的刮目相看。西方企業已有近五百年的并購史,中國企業并購才起步,難免有不足之處,聯想已脫穎而出,為中國企業并購和向前發展樹立了一面旗幟,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我們在為之熱情祝賀的同時,也應冷靜的思考和總結,使我國的海外并購取得更大的發展,成長得更加成熟。
二、資源和能力在中美合作中的應用
戰略決策是企業的經營活動及與其所擁有的資源和能力的結合。戰略管理必須研究企業采取有資源和能力的戰略行動來抵消環境帶來的威脅和利用環境賜予的條件,創造良好的盈利機會。如果企業沒有財力去投資好項目,沒有專業技術能力去掌握需要的技術,該企業就不會創新和發展。
在財政資源和國際推廣能力上,北卡羅來納州比美國其他州有優勢,位于東海岸,有著傳統的制造工業及新型發展的高科技產業和金融業。北卡州商務部國際署每年得到政府預算約八百萬美金,支付約10人左右的國際團隊人員的工資、辦公室經費、差旅費、參展費和海外辦公室的開銷,比美國其他州的預算要大。亞洲和拉丁美洲是北卡州當年計劃國際市場開發的重點。北卡州商務部建立了北卡州在香港和墨西哥辦事處。香港是國際化城市,香港的戰略地理位置適合于作為進入中國和亞洲的門戶,便于辦公、聯絡或出差。北卡州規模較大的公司都在香港有分支機構。如果以后中國業務和北卡州政府財政資源增多,再計劃設立中國內地辦公處。同香港的情況差不多,墨西哥作為北卡州拉丁美洲辦事處也有同樣的戰略意義。
三、內部優勢和內部弱點在中美合作中的應用
內部優勢和內部弱點是企業內可控的兩個因素。這兩種因素可以利用得好或不好。企業在管理、營銷、財務、生產、研發及信息等方面都有本身的優勢與弱點。分析內部因素和環境是為了發現企業各職能部門的優勢與弱點,以便制定切合實際的戰略計劃。企業應利用可控的內部優勢來彌補內部弱點。
北卡州的家具和紡織業是全美和全世界聞名的,特別是高檔產品。大多數美國人公認的家具品牌有伊桑•阿倫(Ethan Allen)、托馬斯維爾(Thomasville)、萊興頓(Lexington)、布羅伊希爾(Broyhill)等。高級家具沙發套的布料及成衣布料都是在北卡生產的。這些廠商在北卡州設有大規模的生產基地,并通過與產業相關公司的協調合作,形成了產供銷一條龍。他們牢牢掌握著品牌的產供鏈(supply chain),其中包括產品設計,原料采購,生產制造,倉儲運輸,訂單處理,批發經營,終端零售。這些是北卡州廠商的內部優勢。
家具制造和紡織生產是勞動密集型的制造業,也是北卡州廠商的內部弱點。從北卡州制造業勞動力成本來看,一名廣東的工人每小時工資僅為0.5美元~0.8美元,而同樣一名北卡州的家具組裝線工人或紡織工人每小時工資為15美元`~20美元。隨著美元的貶值,勞動力成本的提高,大部分北卡生產組裝地點都遷移到中國。品牌的產供鏈由六加一的部分組成,現在六部分留在美國,生產制造的一部分轉移到中國,家具和紡織制造業在北卡州逐漸消失。
四、外部機會與外部威脅在中美合作中的應用
外部機會和外部威脅是由于人口、經濟、自然、技術、政治和文化等六大方面的因素形成市場機會和造成威脅,影響企業服務和與顧客保持長久關系的能力。供應商、中間商、顧客、競爭者、公眾等可能與企業的經營目標和理念一致,也可能背道而馳。機會和威脅基本上是企業不可控因素。戰略管理的一條基本原則是利用外部機會,回避外部威脅和減少外部威脅的影響。
中國家具和紡織制造業在國際上已經取代了北卡州的地位,對當地產業和就業確實造成很大沖擊或威脅。但中國大部分生產只是用于外包和低檔非品牌產品。中國制造是產供鏈的重要部分,為六加一里的一。從另一方面看,這種沖擊或威脅對北卡廠商也確實是一種機會。由于大多數北卡廠商做的是高端產品,從產品設計,原料采購,都是在美國進行,然后將半成品運到中國的。比如家具的某些硬木和軟木,中國森林里找不到。即使找到了,中國國家對森林采取保護政策,嚴禁大砍大筏樹木。還有一些國際品牌的布料,也是從國外進口的,專門用于某種品牌。在中國工廠里只是做簡單的組裝或生產加工,貼上美國廠商牌子后,再返銷到美國。所以倉儲運輸,訂單處理,批發經營,終端零售還是由美國廠商和中間人自己掌握,中國廠商和中間人很難介入和競爭。這就是至今還沒有一家中國高檔家具和紡織品牌打入美國市場的原因所在。北卡州廠商只是把生產地點遷移到中國。中國制造降低了他們的生產成本,產供鏈的六大部分卻沒有放棄,本身沒有受到大的經濟損失。
隨著中國富人的增加和外企高管的進入,一些美國高檔家具也在中國大城市里受到消費者的青睞。高級別墅配上美國的高檔家具顯得更加高雅,伊桑•阿倫(Ethan Allen)和托馬斯維爾(Thomasville)家具商在中國都開設了零售家具店,生意紅火。北卡州家具廠商現在在中國不僅僅是組裝加工產品,也開始向中國高端市場進行營銷,他們把威脅又變成了新的機遇。
五、合作與雙贏在中美合作中的應用
戰略管理的出發點是為了要使企業獲得并保持競爭優勢。如果某公司能夠做到它的競爭對手所不能做到的事情或比競爭對手做的更好,這個公司便具有了競爭的優勢。企業為了謀求生存和發展,經常會處于激烈的競爭之中。競爭在大多數情況下并不是一定要以消滅對手為目的。一個企業企圖消滅另一個企業的毀滅性競爭確實存在,比如價格戰,所有參與競爭的企業都將以損失自身利益為代價,而損失最為慘重的企業將自動退出競爭,宣告破產??墒且话闱闆r下,競爭對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共同存在和發展也是很正常的。一方面他們通過競爭爭奪客戶和資源;另一方面他們為了生存又必須共同維護本行業的穩定性、共享利益,通過與其他企業合作來加強競爭力,得到雙贏,也是常有的事,而且是更高境界的事,這就把同行生妒改變為同行相助。應該提倡后者,通過協作和優勢互補使雙方的企業得到更快的發展,質量得到更大的提高,何樂而不為?戰略管理在姐妹省州上通過合作雙贏加深友好,增大受益,創建國際間的和諧社會,邁向世界大同,應該成為國際交往的重要發展方向,其創新和作用不可低估。
中國紡織業發展很快,需要大量的配套設施和設備。北卡州紡織業很發達,紡織機械也很不錯。但北卡州的紡織機械廠商比較小和分散,不像歐洲公司那么大和集中,容易組織起來共同開拓市場。他們都想去中國推銷自己的機械產品,但不知道從何入手,也沒有大量資金投入和雇用專業的國際銷售經理。根據他們的情況,我幫助廠商們做了初步的出口營銷計劃,并同中國紡織總會和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紡織分會取得聯系。當時是兩會的會長,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紡織分會對我們非常支持,副會長愿意同北卡州國際署合作,吸引北卡州紡織機械廠商來中國考察訪問。我代表北卡州邀請并接待了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代表團,我也前往北京與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紡織分會洽談合作和參展業務。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紡織分會與中國國際展覽公司每年10月在北京的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辦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展覽規模是中國紡織機械行業最大的,是世界紡織機械行業里第三大的展覽,九個展廳全部占滿。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紡織分會與中國國際展覽公司任命我為1994年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的美國招商總。在我們共同合作招商的努力下,有二十五家北卡州紡織機械廠商來北京參展,是展覽會有史以來美國廠家參展最多的一次,展后買賣成交額也很可觀。我們得到了中國政府和北卡州政府的贊揚,也受到了廠商的高度好評和感謝。中國和北卡州都在紡織行業里各有自己競爭優勢,雙方利用自己在紡織行業里的競爭優勢取得了雙贏,通過這次展覽會建立了長期合作的友好和業務關系。
六、結論
戰略決策要解決企業或單位與其所處的環境的適應問題。外界環境包括人口、經濟、自然、技術、政治和文化等六大方面,對企業來說,都是不可控制的因素。企業只有設法適應環境,或改造和改善環境,而不寄希望于等待環境的改變。企業的活動不僅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和制約,同時通過向外部提品和服務,傳播信息以及開展公共關系活動,也可以影響外部環境,使之通過努力變得有利于企業達到自己的目標。為適應環境的變化,企業往往需要采取重大的關鍵性的戰略策略和戰略行動。
參考文獻:
[1]趙春明.戰略管理[J].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2008.
[2]弗雷德•R•戴維.戰略管理[M].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3]和金生.企業戰略管理[M].天津大學出版社,2001.
[4]蘇亞民.現代營銷學[M].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2003.
[5]王海.中國企業海外并購經濟后果研究[J].管理世界,2007(2).
篇6
【關鍵詞】開關磁阻電機 特點 應用
【中圖分類號】TM3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05-0186-01
一 前言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健康、持續的增長,電力消費數量也保持快速增長。目前我國能源形勢日趨緊張,為了進一步推進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保證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國家正大力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進程。
二 開關磁阻電機的特點
開關磁阻電機結構簡單,性能優越,可靠性高,覆蓋功率范圍10W~5MW的各種高低速驅動調速系統,使得開關磁阻電機存在許多潛在的領域,在各種需要調速和高效率的場合均能得到廣泛使用。(1)其結構簡單,價格便宜,電機的轉子沒有繞組和磁鐵。(2)電機轉子無永磁體,允許較高的溫升。由于繞組均在定子上,電機容易冷卻。效率高,損耗小。(3)轉矩方向與電流方向無關,只需單方相繞組電流,每相一個功率開關,功率電路簡單可靠。(4)轉子上沒有電刷,結構堅固,適用于高速驅動。(5)轉子的轉動慣量小,有較高轉矩慣量比。(6)調速范圍寬,控制靈活,易于實現各種再生制動能力。(7)可頻繁啟動(1000次/小時),適合正向反向運轉的特殊場合使用。(8)啟動電流小,啟動轉矩大,低速時更為突出。(9)電機的繞組電流方向為單方向,電力控制電路簡單,具有較高的經濟性和可靠性。(10)可通過機和電的統一協調設計滿足各種特殊的使用要求。
三 開關磁阻電機的應用
近年來開關磁阻電機的應用和發展取得了明顯的進步,已成功地應用于電動車驅動、通用工業、家用電器和紡織機械等各個領域,功率范圍從10W~5MW,最大速度高達100000 r/min。
1.開關磁阻電機電動車應用
開關磁阻電機最初的應用領域就是電動車。目前電動汽車和電動自行車的驅動電機主要有永磁無刷及永磁有刷兩種,然而采用開關磁阻電機驅動有其獨特的優勢。當高能量密度和系統效率為關鍵指標時,開關磁阻電機變為首選對象。SRD開關磁阻電機驅動系統的電機結構緊湊牢固,適合于高速運行,并且驅動電路簡單、成本低、性能可靠,在寬廣的轉速范圍內效率都較高,且可以方便地實現四象限控制。這些特點使SRD開關磁阻電機驅動系統適合電動車輛的各種工況下運行,是電動車輛中極具有潛力的一種電機。
2.開關磁阻電機紡織工業應用
近十年來我國紡織機械行業的機電一體化水平有了較明顯的提高,在新型紡織機械上普遍采用了機電一體化技術。這項技術的內容包含了先進的信息處理和控制技術,即以計算機為核心,有PLC、工控機、單片機等組成的控制系統;先進的驅動技術,有變頻調速,交流伺服,步進電機等;檢測傳感技術和執行機構;精密機械技術等。棉紡織設備是較有代表性的機電一體化產品。其中,無梭織機的主傳動技術也有了新的突破:采用開關磁阻電機作為無梭織機的主傳動帶來許多好處,減少傳動齒輪,不用皮帶和皮帶盤,不用電磁離合器和剎車盤,不用尋緯電機,節能10%等優點,國內已有開關磁阻電機和驅動器的產品(北京中紡機電研究所),目前還在與無梭織機主機廠合作,共同開發應用技術,希望能盡快取得成功,填補國內空白。
3.開關磁阻電機焦炭工業應用
開關磁阻電機(SRD)因其啟動力矩大、啟動電流小,可以頻繁重載啟動,無需其他的電源變壓器,節能,維護簡單,特別適用于礦井輸送機、電牽引采煤機及中小型絞車等。
我國研制成功110kW的開關磁阻電機用于矸石山絞車、132kW的開關磁阻電機用于帶式輸送機拖動,良好的啟動和調速性能受到工人們的歡迎。我國還將開關磁阻電機用于電牽引采煤機牽引,運行試驗表明新型采煤機性能良好。此外還成功地將開關磁阻電機用于電機車,提高了電機車運行的可靠性和效率。
4.開關磁阻電機在家電行業的應用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洗衣機已逐漸深入千家萬戶,洗衣機也經歷了手動機械洗衣機、半自動洗衣機、全自動洗衣機的發展過程,并不斷智能化。洗衣機電機也由簡單的有級調速電機發展為無級調速電機。開關磁阻電機由于低成本、高性能、智能化已開始應用于洗衣機,在美國高檔洗衣機中已小批量采用,優點顯著:(1)很低的洗滌速度。(2)良好的衣物分布性。(3)滾筒平衡性好。(4)快速安全停機。(5)軟啟動。(6)電流限幅。(7)最大速度高,低速轉矩大。(8)機械特性易調整。(9)對水溫、水流等易于智能控制。
篇7
短纖維生產設備
隨著中國化纖設備的不斷發展,化纖工業發展較早的印尼、巴基斯坦等國家越來越多地從中國購買價廉物美的設備。他們的主要目標是購買大容量、日產 100 ~ 200 t的滌綸短纖維成套設備或對老舊設備及電氣系統進行改造,他們對設備的要求往往采用歐美標準。西亞、東南亞等地區新形成的客戶群體大多需要從中國成套購買設備和工藝服務,且單線生產能力都在 50 t/d上下,設備配置在中檔左右。
另外,技術需求也出現了兩極分化。單線生產能力 150 ~ 200 t及以上的熔體直紡短纖維設備和技術及單線生產能力 100 t及以下的螺桿間接紡回料紡設備和技術需求旺盛。
從本屆展會上化纖短纖設備和技術的參展商情況來看,國外主要為Oerlikon Neumag(歐瑞康紐馬格),該公司通過樣本資料介紹了其全系列的短纖生產裝備和技術;國內知名企業如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鄭州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邯鄲紡織機械有限公司和邵陽二紡機,上海太平洋紡織機械成套設備有限公司等也悉數到場,以張家港港鷹實業有限公司為代表的一些小型化纖機械生廠商也紛紛參展。
1 展出情況介紹
1.1 常規短纖維生產設備
Oerlikon Neumag公司介紹了兩步法短纖維生產設備。其中,滌綸短纖生產線的最大日產能可達 250 t,紡絲階段的生產速度在 600 ~ 2 000 m/min,后加工的生產速度為 100 ~ 350 m/min。紡絲箱體上每個紡絲泵傳動都由單獨的變頻器進行調節。盛絲桶的尺寸為 2.5 m×2.5 m×3 m,滿桶重量可達 15 t以上,桶與桶之間的盛絲時間差為 ±1.5 s,可最大程度地減少桶腳絲數量。
從2001 ― 2007年,由我國南、北兩大紡機集團提供的投產或在建的日產 100 t及以上的直紡滌綸短纖生產線多達50 多條。這一階段我國的滌綸短纖總產能以年均 20% 以上的速率快速增長。
圍繞節能、減排主題,上海太平洋紡織機械成套設備有限公司在此次展會上推出了遠程監控和服務系統以及節能型導熱油加熱高溫定形機,這兩項技術目前在國內化纖機械行業屬首創,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上海太平洋紡織機械成套設備有限公司研制開發的日產 200 t滌綸短纖成套設備是自動化程度較高、產能較大、單位能耗較低的大容量化纖成套裝備,單線年產能可達6 萬t。其主要技術特點主要體現在紡絲設備、牽伸設備及控制系統上。
(1)紡絲設備:紡絲冷卻吹風的形式、風溫、風量和風壓對粗絲束冷卻的技術;使用 8 000 孔大噴絲板組件的紡絲箱體;適用于單束原絲 1.15×106 dtex大旦數絲束的牽引喂入裝置;20 t以上盛絲筒往復裝置。
(2)牽伸設備:原絲纖度 2.38×107 dtex條件下的絲束水浴牽伸技術;牽引力 180 kN下的大直徑、多輥數緊張熱定形技術;適應 6.67×106 dtex的高密度卷曲機;高產能下的絲束烘干定形機;適應 6.67×106 dtex高速切斷機。
(3)控制系統:基于現場總線的滌綸短纖成套設備控制系統(FCS);基于網聯網技術的系統遠程診斷系統;自動控制的紡絲風量控制系統。
自熱定形機問世以來,夾套式結構的先天缺陷伴隨而來,如何解決熱介質進出夾套管時的密封問題,成為化纖機械制造行業生產線維護的重點。上海太平洋紡織機械成套設備有限公司推出的高溫定形機為電加熱導熱油全密閉型、單輥調速定形機,適用于PPS等特種耐高溫短纖維的定形。這臺高溫熱定形機對傳統的傳熱、傳動方式進行了革命,已申請了多項專利技術。其主要技術特點包括:單輥驅動、變頻調速,多單元控制;單輥夾套式密封導熱油、電熱棒直接加熱,單輥溫度可調,實際節能可達 15% 以上;采用每上、下一對輥為最小單元的箱體組合結構,可根據生產工藝要求,成 2、4、6、8、10 等輥數組合(圖 1)。
1.2 復合紡短纖維生產設備
復合紡短纖維生產設備與普通滌綸短纖維生產設備相似度較大,其主要區別在于紡絲部分,它需要兩個供料系統,熔體在復合紡絲組件中匯集后紡出復合絲。
Oerlikon Neumag公司的樣本資料中介紹了其雙組分短纖維生產線設備。
據介紹,該生產線采用矩形紡絲組件,也可根據要求提供其他幾何圖形的紡絲組件。兩種熔體的比例調整范圍為 20/80 ~ 80/20,可用于生產皮芯型、偏心中空型、并列型、橘瓣型、海島型及三葉型等多種結構的雙組分纖維。該成套生產線可紡滌錦各種復合短纖維,還可紡超細海島短纖維。
上海太平洋紡織機械成套設備有限公司的電加熱復合纖維紡絲試驗機可用于各種人造纖維的紡絲試驗。通過更換組件計量泵等基本專業配套件,就能適用于各種不同的原料,進行長絲纖維、短纖以及單組分或雙組分纖維的紡絲試驗。該樣機具有以下特點。
(1)紡絲箱體采用模塊電加熱方式,熔體配管也采用電加熱。溫度控制精度達到 ±1 ℃。
(2)加熱以單紡位紡絲箱為最小單元,可任意組合。該套設備省卻了氣相聯苯加熱系統的投資和維護保養費用,雖然設備投資節約比例僅 5% 左右,但是系統運行的可靠和安全系數卻大大提高。據介紹,該公司下一步還將將此系統推廣至大直徑多孔噴絲板紡絲生產線中,屆時聯苯鍋爐和管道材料的節約量及設備與管路熱損失的減少量將非??捎^。
1.3 回料再生紡設備
Oerlikon Neumag公司的再生料滌綸短纖維生產設備有兩種。一為連續的一步法生產線,產品為中等強度,其生產流程中的主要設備及排列為:紡絲機 牽伸機 牽伸箱 牽伸機 疊絲機 張力機 蒸汽箱 卷曲機 干燥機 切斷機 打包機。另一種為兩步法生產線,其排列為:前紡部分:紡絲機 牽引喂入 盛絲桶;后紡部分:盛絲桶 集束架 導絲機 浸液槽 蒸汽箱 牽伸機 牽伸箱 牽伸機 蒸汽箱 卷曲機 干燥機 切斷機 打包機。
2006 ― 2010年是我國再生纖維間接紡(螺桿紡)技術飛速發展的階段?;w熔紡技術起源于間接紡(螺桿紡、長邊軸傳動等),發展于熔體直紡,現在又將直接紡的多孔、高速、數字化多單元變頻控制等先進技術移植到傳統螺桿紡行業,技術上實現了一個完整的螺旋上升過程。本屆展會上,數字化多單元變頻控制技術已在我國回收料再生紡短纖維設備領域遍地開花了。
上海太平洋紡織機械成套設備有限公司較早涉足了回收瓶片再生滌綸短纖維成套設備的制造與開發,迄今為止已開發了系列化的回收瓶片/切片兼容的可分別生產高強低伸、普棉、三維中空的專用成套設備,或集 3 種工藝于一體的柔性化成套設備工程。本屆展會上,該公司展示了新一代再生瓶片紡高強滌綸短纖成套設備,該設備已于今年年初通過了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
該成套設備的主要技術指標包括:適紡范圍 1.11 ~ 3.33 dtex;紡絲工藝速度 800 ~ 1 400 m/min;絲束總纖度 1.83×106、2.53×106、3.66×106 dtex;牽伸工藝速度 250 m/min;牽伸輥直徑 350、360、410 mm;牽伸輥長度 850、1 000、1 400 mm;熱定形輥直徑 750、820 mm;產能:54.9、75.9、109.8 t/d。
主要技術特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過濾器采用二級過濾形式,配置不同的過濾面積及特殊的管道設計,熔體通過過濾器時間較短,疵點數可控制在 5 以下;(2)組件采用新型結構和特制的噴絲板,配置適合瓶片的過濾材料,延長組件的使用周期,紡絲牽伸速度可達 1 350 m/min;(3)環吹風為適應瓶片紡原料變化復雜的特點,配置了半敞開式外環吹結構及單紡位風量控制裝置,有效達到了紡絲工藝吹風風量和風溫控制要求;(4)水浴牽伸采用涌積噴淋式結構,具有溫度自動控制和停車水位自動降低功能,保證牽伸絲束張力控制的穩定性,設備采用全封閉形式,熱量散失少,環境影響低,溫度控制準確;(5)緊張熱定形采用多組箱體分別傳動組合,并配置輥溫分區控制及蒸汽串接閃蒸利用,較好地實現了輥面溫度的控制精度和蒸汽的有效利用;(6)蒸汽閃蒸系統采用多級串激技術,使中壓蒸汽得到 5 次重復使用,大大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經濟效益明顯。
鎮江金浪潮化纖設備有限公司的再生纖維設備可用于生產 1.5 ~ 25 D二維中空、三維中空、棉型、毛型和有色絲等多品種短纖。為防止熱量散失并保持良好的操作環境,該設備的加熱輥使用鋼化玻璃門密封起來,僅留出絲束通道,有效節約了能源。其紡絲箱體數最高為 10 位,單組分噴絲板直徑最高為 410 mm,雙組分噴絲板直徑最高為 328 mm。該成套設備的卷曲機卷曲輪寬度為 270 ~ 320 mm,最大絲束速度可達 300 m/min。
另外,鄭州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日產 50 t的多單元變頻控制短纖維后處理成套設備,適用于直紡、切片紡和回料紡。張家港港鷹實業有限公司等也推出了多單元變頻控制的螺桿紡短纖維成套設備。
2 滌綸短纖維領域的技術發
展方向
隨著石油資源日益緊缺和勞動力成本的上漲,直紡大容量短纖維裝置也進入微利時期。目前,利潤相對豐厚的回收瓶片再生“仿大化”短纖總產能已占我國滌綸短纖總量的 1/2,許多直紡短纖維裝置紛紛改成瓶片再生螺桿紡。
東南亞、西亞地區回料再生紡工業的發展必將進一步加劇我國回收瓶片價格的上漲。因此,結構更簡潔、功能更柔性、節能減排指標更先進、性價比更高的短纖維成套設備是我國化纖機械今后的主要發展方向。耐高溫、耐磨輕質新型材料的應用也是一個亮點,以一套日產 50 t的滌綸短纖維螺桿紡絲設備為例,設備總重高達 300 t,裝機功率高達 2 000 kW。材料輕質化后設備重量和裝機功率如果降低30%,則每年節約的鋼材和電耗數量巨大。高效、節能的大容量成套設備仍是發展主流,其自動化程度、設備運轉率及勞動生產率均較高,且能耗與物耗較低,產品質量穩定,適用于大宗產品的需求,因此市場占有率也較高。今后幾年,我國這類設備的主攻市場應瞄準海外。
化纖長絲加工設備
從本屆展會化纖長絲設備的展出情況及介紹來看,國內外生產企業的產品開發全面圍繞優化能源、效率及設備的功能性而進行。一方面節能降耗,減少費用,提高產品的利潤;另一方面通過差別化設計以提高產品的競爭力。以Oerlikon Barmag(歐瑞康巴馬格)公司、日本TMT機械株式會社等為代表的國外知名企業,展出了具有高性能、高技術含量并符合低碳經濟要求的化纖機械設備;而中國化纖長絲設備的整體技術水平近年來也迅速提高,幾家國內知名企業已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高質量的產品也已進入國際市場,這使得國內化纖長絲生產企業在購買設備的選擇上,由過去以進口設備為主,變為國產設備占 1/3。
1 長絲紡絲設備
1.1 民用長絲生產設備
本屆展會上,Oerlikon Barmag公司重點推出了FDY生產中的革新方案WINGS FDY。通過革新的基于操作面的設備布局,WINGS FDY簡化和縮短了生頭的流程。與標準的紡絲牽伸工藝相比,新型FDY生產線的節能效果更顯著,據稱比傳統的FDY生產線節能約 30%,從而也大大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通過廣泛使用即插即用型部件,以及完整的預安裝和經過測試的單元,WINGS簡化和縮短了安裝開車的時間。該技術的加工速度為 3 500 ~ 5 500 m/min,每位 24 頭,最終產品的纖度范圍為 30 ~ 150 D,其卡盤軸長1 380 mm,動程可達 91 mm。
以節能降耗為目的,Oerlikon Barmag公司繼續大力推廣其EcoQuench外環吹冷卻裝置(圖 1),不但將絲條冷卻過程所需空調風量減少了約 40%,有效節省了能耗,還明顯地提高了細旦絲的品質,產品的CV值可降到 1.0 以下。同時配套推出第 3 代雙通道快裝式紡絲組件,不僅使紡絲操作更加方便,紡絲位距縮小,而且大大減少了單位占地面積。
TMT機械株式會社通過樣本資料介紹了其用于細旦纖維紡絲的CIQ外環型冷卻方式,據稱其壓縮空氣消費量僅為普通側吹風方式的 1/3。通過外環型冷卻方式,使從噴絲板紡出的絲能以最省的能源達到最佳的冷卻效果;縮小位距,對單絲纖度為 0.3 D等多孔超細旦纖維有著極佳的加工性,在外徑為 85 mm的噴絲板上能紡出 288 孔以上的絲。
北京中麗制機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的新型外環吹風絲束冷卻裝置主要用于DTY單絲纖度在 0.3 ~ 1.0 D之間的超細纖維的冷卻吹風環節,由于裝置的環吹風整流筒具有吹風均勻、清洗更換方便的優點,因此使用該裝置能獲得品質更優的滌綸超細長絲。該公司新型外環吹風絲束冷卻裝置的吹風頭箱與紡絲箱之間采用線密封技術,密封嚴密可靠;整個紡程上的無風區高度可根據企業的生產工藝要求進行調節。同時,該裝置采用氣缸升降并輔之以立柱式直線軸承導軌,裝置具有升降均勻穩定的特點。環吹裝置上的定位銷軸可使環吹頭定位更加精準。由于新型外環吹風絲束冷卻裝置用風量低,因此可節約 80% 的側吹風量,節能效果顯著。
大連合成纖維研究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近 10 年來始終遵循“長絲高效多頭”的主線在不停地創新。自2006年推出高效 24 頭紡絲技術后,在本屆展會上新推出了 32 頭紡絲技術,使得FDY細旦絲(50 D以下)的加工成本更低,單位產量占地更少,用工更省。32 頭紡絲機采用平行方式排列,可保證較小的卷繞位距和較低的卷繞層高,更有效地保證了 32 束絲卷繞張力的均勻性,從而保證了優良的產品質量。
1.2 產業用長絲紡絲系統
TMT工業絲紡絲系統是TMT機械株式會社的尖端產品,具有很高的可靠性與產能,可用于加工PET和PA產品,其主要規格如表 1 和表 2 所示。
瑞士SwissTex Winterthur(瑞士溫特圖爾紡織股份公司)在地毯絲和工業絲紡絲領域具有相當豐富的經驗,為滿足地毯市場需求,他們推出了經濟而高質的symTTex M40 BCF紡絲系統(圖 2)。這套系統的紡絲甬道采用“完全對稱”的理念,可獲得質量非常均勻一致的紗線。其優勢包括:可用于生產PP、PA及PET的單色BCF;完美的對稱絲路;上裝式的紡絲箱體;每紡位 4 個頭;高性能的HPTex膨化變形系統;采用FW 12型、4 頭紡雙胞胎卷繞頭。另外,每條紡絲線的產能還可根據客戶的實際需要進行優化。
symTTex M40系統保持了在擠壓機和螺桿設計方面的優勢,能適應多種聚合物的加工。這一特點允許兩種聚合物用同一臺螺桿擠壓機進行加工,并能獲得良好的熔體質量。側吹風窗的設計特別考慮到如何消除在側吹風窗和紡絲甬道中的空氣紊流,進一步保證了優質而均勻的紗線質量。
經過多年的發展,奧地利SML(蘭精機械)公司的austrofil紡絲機已成為高水準的中、高強PP長絲生產設備的代表,其HT、MT、BCF及POY生產線得到市場的廣泛認可。
austrofil BCF生產線生產的BCF可以是單色或三色,具有很高的變形度、卷曲穩定性和低收縮率。專利設計的變形單元可生產纖度范圍很寬的長絲。卷曲機構采用智能設計,避免內頁片。變形工藝后的強冷卻使長絲獲得均勻穩定的高變形率。
標準的austrofil BCF生產線包括 4 臺卷繞機,每臺卷繞機有 2 個絲餅?;谏a線的模塊化設計,用戶可以只開動 2 臺卷繞機,也可在后期擴展生產線以獲得更高的產量。紡絲機采用電加熱式紡絲箱。變形處理速度高達 3 000 m/min,單機產能為 210 kg/h,產品加工范圍為 1 100 ~ 3 000 dtex。
另外,austrofil HT和MT采用模塊化設計,可由一個牽伸模塊擴展至 4 個;產品纖度范圍 200 ~ 3 000 D,單機生產能力 160 kg/h;斷絲時只有單個牽伸模塊停機,廢絲量少;短流程分布保證了熔體的高質量以及可快速改變顏色。
標準的austrofil POY生產線包括 4 個卷繞位,每個卷繞位有 4 個絲餅。采用模塊化設計,用戶可根據需要開動 2 個卷繞位,也可后期擴展生產線以獲得更高的產量。
大連合成纖維研究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以其特有的消化吸收、自主創新與集成創新的優勢,在聚酯工業絲裝置國產化方面也取得重大突破,此次展會推出系列化聚酯SSP國產化成套技術與裝備,同樣產能的條件下設備投資可節約1/3,引起國內外廠商的極大關注。
另外,恒天重工在化纖長絲設備上也有了重大突破。新開發的POY卷繞機已批量投入市場,FDY卷繞機也已研制成功,展出了樣機,標志著該公司向化纖長絲機械新領域的邁進。
2 化纖長絲后加工設備
Oerlikon Barmag公司的新型加彈機eFK是一種升級解決方案,適用于超細旦絲的加工。該機型采用 1.5 m短聯苯熱箱降低能耗;W1、W2和W2X牽伸采用單獨傳動的導絲輥方式,每個錠位的牽伸傳動實現單電機直接傳動,降低能耗;取消了皮輥或皮圈,方便維護;穿絲裝置采用氣動裝置,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勞動強度,保證絲條穩定,一致性好;配備在線張力裝置,監測絲束張力和質量。本屆展會上,該公司介紹了最新的 288 錠DTY加彈機eFK。
ATF 1500是TMT機械株式會社開發的高速假捻設備,包括ATF 1500 FOUR和ATF 1500 FV SZ兩種類型,其中前者可對常規纖維和多功能纖維進行高速加工。兩種機型的主要規格如表 3 所示。
江蘇宏源紡機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新型高速彈力絲機一面為滌綸高速彈力絲機,另一面為錦綸高速彈力絲機,最高加工速度達 1 200 m/min。該機具有智能化程度高、節能降耗性佳、紡絲質量好、結構簡單、操作維護方便等特點。由于配置了在線張力裝置,因此每錠一位的絲線張力傳感器可實時連續監測假捻器下的絲線張力,控制絲線質量。設備配有氣動自動穿絲裝置,可實現穿絲導絲器的自動下滑或上行以及自動執行生頭動作,保證了絲條質量穩定可靠。
該高速彈力絲機的牽伸部分采用節能型熱箱,減少了外界散熱面積,可節能約 15%;采用單錠驅動假捻器,振動及噪音小,適應高速生產要求。另外,其牽伸裝置好配置了W2X輔助羅拉,優化了絲線的加工。
綜合以上幾大化纖長絲設備參展商的參展重點,可以看出,新產品開發都圍繞著提高效率、節能減排、減少用工和占地這些目標,完全符合我國“十一五”規劃所提出的保護環境、持續發展的要求,將對我國化纖長絲企業的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化纖設備專用部件
本屆展會上展出的化纖設備專用部件包括高速卷繞頭、網絡噴嘴、噴絲板、熱牽伸輥、螺桿擠壓機、過濾器以及高精度齒輪泵等,這里主要介紹前三者的展出情況。
1 卷繞頭
1.1 總體技術現狀
(1)速度
卷繞頭是紡絲卷繞設備中具有核心技術的關鍵設備。國內外都致力于精細研究,隨著紡織工藝技術的成熟,現有卷繞機完全能滿足FDY、POY的速度要求。
(2)結構特點
作為用于POY與FDY生產的卷繞機,其技術上已相當成熟,國內設備類型亦基本相同。目前以全自動卷繞機為主,主要包括轉盤式全自動換筒生頭機構,帶速度控制的錠軸傳動夾頭機構在內的卷繞系統以及帶有防疊裝置的撥叉式或兔子頭式導絲橫動機構。從原理上講沒有太大變化,細節上由于筒管數目不斷增加,使夾頭夾緊系統以及多絲束生頭系統變得更加復雜。除此之外,還有半自動卷繞頭,國內上海金緯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與北京中麗制機工程有限公司均有此類卷繞頭,相對簡單、經濟。
(3)發展趨勢
從本屆展會可以看出,卷繞機目前的發展趨勢為運行穩定、結構緊湊、高效節能。表現為夾頭長度長、單個夾頭的筒管數量多等。長夾頭對卷繞機的機械設計、機械振動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在機械制造工藝與制造精度方面難度也更大;筒管數增多也是一個發展趨勢,多達 16、20 甚至 24 個。增加筒管數相當于增加卷繞機臺數,其優點顯而易見;所帶來的技術上的難題就是要求有更高的運行穩定性、較小的速度波動、較小的約束間差異以及十分精確可靠的生頭切換機構,才能保證 16 ~ 24 根絲束在生頭與運行過程中不發生斷絲,才能達到高效、節能、緊湊、減少人工的目的。
1.2 國內外企業展出情況
Oerlikon Barmag(歐瑞康巴馬格)公司通過樣本資料介紹了即插即用型集合牽伸輥卷繞頭(WINGS)、i QOON全自動撥叉式卷繞頭及ACW系列全自動卷繞頭等。
WINGS是Oerlikon Barmag在紡絲裝備全面實行節能 e save 標志的基礎上(圖 1)隆重推出的全方位最新節能理念。其目的是為了提高POY系統的生產效率和減低生產能耗,即在常規POY紡絲機的基礎上,將牽伸卷繞所有相關的單個組件整合成為一個完整的卷繞單元,原有的卷繞頭已不再只限于對長絲卷繞成形,而是集牽伸導絲、網絡、卷繞于一身,大大縮短了導絲盤與卷繞輥之間的距離,使POY的牽伸導絲、卷繞部分的結構緊湊,減少了操作空間。
i QOON雙胞胎卷繞頭非常適用于高效FDY的生產,可同時加工多達 24 個卷裝(圖 2)。通過該卷繞頭,可同時卷繞 20 或 24 個卷裝。i QOON配備了長度為 1 200 和 1 380 mm的卡盤軸,分別可獲得的動程長度為 95 和 91 mm。其最大卷取速度可達 6 000 m/min。
TMT機械株式會社既有ATi系列卷繞頭(撥叉、兔子頭)及ATi H工業用絲卷繞頭,又推出了新一代氨綸卷繞機ATi 459α。ATi 459α采用特殊凸輪曲線,緩解了橫動導絲器(兔子頭)的回轉沖擊力,解決了高速卷繞時橫動導絲器壽命短的問題;新的驅動方式可以大幅度節電;實現了小型絲餅多樣化;采用左右開放式結構,提高了 2 或 3 臺并排擺放的可操作性;最新開發的MTC功能,可大幅度改善絲餅的成型形,解決了目前氨綸絲餅普遍存在的凸肩問題,提高了后道工序退繞的效率,進而改善絲餅品質。其具體規格如表 1 所示,剖面結構如圖 3 所示。
另外,TMT公司還介紹了其第二代雙胞胎型卷繞頭 ATi MANTAII(圖 4),大大節約了總投資和細旦絲的生產成本,具有經濟穩定的特點。ATi MANTAII目前有3 種型號可選,包括ATi II615MR、ATi II614MR和ATi II612MR,其中前兩者的卷繞速度為 3 000 ~ 5 500 m/min,后者則為 3 000 ~ 6 000 m/min。
德國SAHM公司作為國際著名的重型紗錠卷繞機生產商,此次也帶來了用于PAN原絲的更大卷裝的840XE卷繞機,其往復長度可達 800 mm,卷重可達到 500 kg,為碳纖維的生產提供了更好的原料。
作為國內最大的化纖擠出機制造商,上海金緯化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在卷繞機的開發上投入了大量精力。此次展會上,上海金緯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展出了新型兔子頭式JWA16/1680/4000卷繞頭,其管筒夾頭長度達 1 680 mm,據稱是國產單軸最長的POY卷繞頭;其卷繞速度為 4 000 m/min,絲餅數有 12/16 和 20 可選,適用于加工滌綸長絲。另一臺展出設備JWAR15/1500/5500全自動卷繞頭采用撥叉式橫動形式(圖 5),管筒夾頭長度為 1 500 mm,卷繞速度為 5 500 m/min,絲餅數有 10、12、16 和 20 可選,適用于加工PET及PA6長絲。
北京中麗制機工程有限公司也帶來了其全系列高速卷繞頭的樣本資料,包括BWA系列全自動卷繞機(撥叉式、兔子頭式)、雙轉旋翼式“雙胞胎”卷繞頭(聯體式卷繞頭)以及氨綸卷繞頭BWA10/690等。展出的 1 臺BWA55T 1500凸輪滑梭式民用絲全自動卷繞頭,卷繞速度為 3 500 ~5 500 m/min。
鄭州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現有ZWT(兔子頭式)、ZWB(雙轉子撥叉式)卷繞頭,此外還有工業用絲卷繞頭系列和碳纖維卷繞機(ZK6101型)。
2噴絲板
噴絲板作為化纖紡絲機的關鍵部件,是紡絲成形的基礎元件,其質量是保證纖維成品質量和良好紡絲工藝的重要條件。
在此次參展的噴絲板產品中,除常規噴絲板外,還包括各種異形孔噴絲板、復合紡絲組件及噴絲板、碳纖維紡絲噴絲板、芳綸紡絲噴絲板、中空過濾膜紡絲組件及噴絲板等,其中一種用于新型環保型纖維素纖維紡絲的噴絲板采用不銹鋼材料制作,單板孔數即超過了 60 000 孔,孔徑僅為0.07 mm。
本屆展會上,展出的噴絲板進一步適應當前化纖紡絲向超細、多頭、復合以及各種差別化方向發展的趨勢,孔密度不斷提高,而孔尺寸及面積則越來越小。今后,用于各種高性能及新型纖維紡絲的噴絲板將成為有實力的噴絲板廠家的開發重點。
日本Nippon噴絲板公司以制造濕紡和干紡噴絲板著稱,其技術核心是利用硬度相當于金剛石材質的耐磨損材料進行超精密加工,其微孔孔徑最小達到 0.016 mm。干紡噴絲板采用異形孔,其三角孔邊長為 0.03 ~ 0.08 mm。熔紡噴絲板最小孔徑為 0.07 mm,同時可生產各種異形孔。此外,還新推出了一種中空纖維噴絲板,用于過濾、人工透析及其他用途。
Kasen(卡森)噴絲板公司是日本主要噴絲板生產商之一,主要生產各類熔融紡絲噴絲板,復合紡絲組件是其特色產品。此次展會未推出新技術及新產品。
常州噴絲板廠/常州紡興精密機械有限公司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噴絲板制造商,可生產各類熔融紡、干法紡、濕法紡噴絲板以及各種非織造布和特種高性能纖維用噴絲板,熔融紡絲用工業化生產噴絲板的最小孔徑達到 0.11 mm,基本代表了國內的最高水平。
北京中麗制機噴絲板有限公司展出了常規的噴絲板樣品,可生產各種熔融紡、復合紡、熔噴紡等紡絲工藝用噴絲板。其亮點是擁有美國SPINTRACK噴絲板自動檢測儀,在產品質量的保證上有一定優勢,檢測時,可達到對長絲噴絲板進行逐孔檢驗。
3網絡噴嘴
隨著化纖工業的高速發展,市場對于纖維質量的需求也越來越高,這就對化纖生產設備及工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能耗、易操作、良好的工藝彈性和最佳的網絡絲品質正成為網絡技術發展的主流趨勢。系列模塊化,意味著使用者可以通過變換嘴芯,快速適應變化的市場需要,同時也為設備維護提供了便利。
網絡噴嘴可以在長絲加工過程中給予絲條必要的抱合性,使長絲順利生產和加工,絲條的網絡節點可以改善卷繞外觀成形,使生產速度更高,有效防止單絲或纖維斷頭。
Oerlikon Textile Components(歐瑞康紡織專件)旗下的Heberlein(赫伯利)公司是世界領先的合成纖維長絲用空氣網絡噴嘴和空氣變形噴嘴供應商。展會上,該公司展出了多個系列網絡噴嘴產品。
為適應市場的快速變化,紡絲牽伸系列Heberlein® PolyJet SP 2,該系列噴嘴包括PolyJet SP 2 HN和PolyJet SP 2 PP,其中前者結構緊湊,絲距小,可容納多絲道,其全系列型號HN112A到HN202A的絲距為 6 mm,網絡節點數高,均勻性和穩定性好。
Heberlein® SwissJet噴嘴的假捻系列是在一種無損絲線的情況下,以極低的運行成本充分發揮網絡效能的創新噴嘴,噴嘴芯S1、S2及S3系列適用于低于 240 dtex的絲線,具有極高的網絡均勻性和網絡點數,生產速度可達 1 200 m/min;S12、S16及S18系列帶有渦流腔,適用于在一定的網絡點數下對網絡點穩定性要求較高的情況。假捻 變形系列SlideJetTM 在操作性上更加完善,簡化了維護,且噴嘴芯更易識別。
早期的預網絡噴嘴是模仿網絡噴嘴的工作原理,在絲束上打出一個個松散的網絡結,絲束在其工作過程中被氣流上下拋動以達到油劑被進一步分散的效果。這種方式有兩個缺點:一是打出的網絡結與后道網絡器打的結有沖突,二是油劑分布不夠均勻。鑒于此,許多網絡噴嘴設備制造商推出了新型節能的預網絡噴嘴,提高了網絡效果。此次展會上,Ceratrak(賽萊特)公司推出的MZ型預網絡噴嘴和阿波紡錠公司的預網絡噴嘴得到了廣泛關注。
Ceratrak是化纖生產所需的陶瓷配件的供應商。該公司近年來著力于開發新產品,此次展會推出了最新的MZ型預網絡噴嘴和主網噴嘴,其中在預網絡噴嘴中,非觸摸類型一般適用于加工多孔絲,而觸摸式則適用于低旦絲和多 孔絲。
阿波紡錠株式會社響應節能的需求,推出了在原絲生產工序中使用的空氣噴嘴的節能型主網絡噴嘴和預網絡噴嘴。MT系列是該公司的標準型產品,與其相比,MR系列的空氣流量最多可減少 60%。MA系列在繼承MT系列穩定生產的基礎上,實現了低成本化。MV系列則在MT系列的基礎上,將絲間距最小設計至 8 mm,能對應多絲餅化,提高其操作性。
篇8
【關鍵詞】環類零件;變形;矯形機;設計
0 引言
所謂矯正機,就是用來對環類零部件進行變形恢復矯正的機器,通過矯正以便使環類零部件因為熱處理產生變形的得以恢復,并獲得理想的圓度要求或回轉精度要求,保證零部件能夠達到裝配精度或獲得熱后下道精加工工序最小切削加工余量。矯正狹義上是針對圓環零部件的變形矯正。廣義上矯正包括盤圓、軸套、缸筒及橢圓類零部件、不規則形截面環類零部件等。在自動矯正機中,電機系統的主要功用是為自動矯正裝置的提供加載動力。電機控制絲杠系統在環類零件的矯正的過程中可以有效的實現快進、工進、快退的工作循環。通過電機系統來對矯正機進行控制,來完成我們想要的對零件進行矯正的目的。
目前我國自動矯正技術還很落后,在汽車,機床,拖拉機,紡織機械等制造生產行業,普遍采用人工矯正,矯正精度較低,勞動強度也比較大,根據相關數據表明,我國汽車,機床等行業每年環類零件至少在1000萬個以上,其中70%都需要矯正,完成這一任務至少需要5000臺左右的精密電機矯正機。國內大部分生產軸套,缸筒的專業廠,因無合適的矯正設備,產品精度一直提高不上去。自動矯正機是一種載荷大、速度低的加工設備,因此,自動矯正機的加載系統適合于采用電機技術,而國內在這方面的研究還較落后,所以發展國產自動矯正機也迫在眉睫。這對于提高國產汽車行業,機床行業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尤其對國產轎車與國際接軌有著重要的作用。自動矯正技術的產業化對我國機械行業開辟國內、國際市場,走向世界,參與國際競爭有著深遠的意義。
1 矯圓機設計
1.1 設計理念
環類零件冷加工后均需要進行熱處理以提高其機械性能,而熱處理后環類零件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量的變形,給零件的使用以及整機的性能帶來負面的影響,矯正是在必行。根據環類零件寬度大厚度小的結構特點,其熱處理后的變形主要是圓度。
因此設計的主要理念是對零件進行圓度的矯正。主要包括零件的夾持(既能夾持又不能產生新的變形)、圓度的檢測系統和圓度的矯正系統三部分。
1.2 整機設計
主體結構:矯圓機主體結構采用立式結構,因空間大和矯正時出力較大,所以整體機架結構采用25-30mm鋼板焊后加工而成。主要功能區有上部的矯形動力傳動系統;中部的零件夾持系統;零件的檢測系統;側面的電控系統(上位控制機-計算機在旁側)組成,如圖1、圖2所示。
矯正主傳動系統:如圖3所示,主動力電機通過二級同步帶將動力傳遞給絲杠,帶傳動主要功能是增加扭矩并降低轉速,使絲杠帶動動力頭上下矯形運動更加精密。絲杠平行處設計有移動導向柱提高動力頭運行精度。
夾持系統:如圖4所示,熱處理后的環類零件置于零件下壓力座上;雙側橫向進給伺服系統同時動作,在壓力傳感器作用下將零件通過高精密頂錐夾持;縱向進給伺服系統上升至頂錐回轉軸線與精密距離檢測儀同水平面,檢測頭伸出開始檢測。
2 矯形流程
圓環零件首先置于下支撐塊上,通過支撐塊的幾何形狀自動非精密定心,其軸心位置略低于精密頂尖軸心3-4mm,雙向精密頂尖同時動作相對運動進行夾持,當測力傳感器達到預定值時停止,并上升至頂尖回轉軸線與測距傳感器同水平面;精密測距探頭伸出,雙向精密頂尖慢速回轉,對零件進行檢測,并時時將檢測數據發送給CPU進行數據運算,當零件不圓度超出規定值時,頂尖回轉至零件長軸與系統Z軸重合位置停轉,探頭縮回;頂尖此時慢慢相向運動釋放零件至下支撐塊,上動力頭根據CPU運算數值下行進行校形,并保持校正時間后回到原位。
重復以上操作過程,直至檢測數據符合預定指標時停止檢測,并亮起綠燈或警告聲以示完成。
篇9
機械專業 實習教學 創新意識
學生動手能力的高低已成為衡量一所職業學校辦學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標之一,加強學生專業技能訓練、切實提高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已成為職業中學的共識。隨著項目教學、理實一體化等教學模式的運用,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但我們也要看到機械專業學生的實習與我們的期望還有一定的差距,原因是多方面的,學生在實習中創新意識不強是其中之一。長期以來在機械專業實習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注重學生專業技能的訓練,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主要表現在: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在安排實習時,往往習慣于從教師的角度出發,學生的實習技能訓練幾乎都是按照教師制定的操作要領、工藝方案進行的,使學生在實習中成了“演員”和“道具”;過分重視實習成績的優劣,評判學生的操作方法和工藝方案,答案是單一的和預設的,嚴重扼殺了學生與生俱來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創造意念;另外學生對教師的盲目迷信使學生習慣于做“忠實的聽眾”和“本分的演員”,學生一味服從、模仿,形成一種機械式解決問題的方式,不利于學生創造性的培養。
要克服上述障礙,培養更多的具有創新精神的實用人才,必須重視學生在實習中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一、轉變觀念,在參與中培養創新意識
教師必須轉變觀念,構建“以人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教育觀念,把學生看成平等的、共同參于、共同創新的伙伴,支持并引導學生自主發展,為學生提供創新的良好氛圍。不僅要體現教師的主導地位,更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全程參與、全員參與、全面參與,在參與中培養創新意識。例如,我在組織機械專業車工實習教學時,先明確本次實習所要訓練的內容、范圍,然后指導學生進行創新和討論后,由學生畫出圖紙并確定有關技術要求的側重點,在選題確定后,指導學生進行工藝分析,提出加工和訓練的實施方案,包括工藝流程、工序步驟,工量具的配備、測量手段和測量方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參與創新的積極性。
二、榜樣引領,在責任中強化創新意識
1.榜樣引領,樹立創新信心。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實習教學中經常介紹一些先進人物的事跡,讓學生意識到創新并不神秘,這不是極少數人的天賦,人人都可以創新,應該告訴學生凡是其他人沒有做過、想過的,如果我們做了、想了;或者自己以前沒有做過、想過的事,現在自己做了;或者別人的創新內容加以改進,使之更具體、生動,這都是創新的具體表現,從而使學生樹立創新信心。如:從職校走出來的知識型工人楷模――鄧建軍,是1988年的中專畢業生,工作17年,參與技改400多項,從小改小革如手,不斷破解紡織機械行業的全國性、世界性難題,攻克重大技術難題23個,終于成就了中國制造,破解了世界難題,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國技術能手“、新世紀全國首批七個“能工巧匠”之一等榮譽稱號。鄧建軍在給職校生的回信中曾說到:“中華民族復興事業需要千千萬萬個既有理論又有實際操作能力的技能工人,希望你們能夠與我一起用自己的行動向世界證明‘咱們中國工人了不起’”。
2.要培養學生的責任心、使命感,激發創新動機。在實習過程中,學生始終擁有高度的自,對實習過程能自我設計和自我控制,了解實習目標和內容,對實習目標的實現負有主要責任,當學生感到肩負一種責任時,其主觀能動性就會得到極大的調動,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就有了不竭的內在動力。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要不斷采取多種形式、手段來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如:在實習教學中,結合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大批引進外國設備中由于零配件的尺寸問題,加之技術力量的薄弱,壞了以后無法加工,而必須再花大量外匯找國外的生產廠家購買,這樣以來,使大量外匯流失,甚至使設備無法再運轉而變成一堆廢鐵,使國家蒙受很大的經濟損失和恥辱,來激發學生好好學習專業知識、練好過硬的本領、報效祖國的精神,使學生意識到民族的強大與振興必須從我做起、從現在開始。又如,2009年6月1號,具有百年歷史的通用汽車正式申請破產保護,這也意味著這個曾經作為美國夢象征的百年老店一夜之間從神壇跌落到了凡間。這個創建于1908年的企業從1927年以來,通用汽車在長達80年的時間里一直占據著全球汽車行業“老大”的地位。我決定抓住這一重大熱點事件對學生進行教育:通用在新能源方面的孤軍突進,卻踏空了全球能源結構轉變的關鍵點,在傳統產品市場,盡管研發作出很大努力,然而卻在與對手的競爭中落敗是導致其破產的重要原因,也為我國的企業敲響了警鐘。學生聽后若有所思,起到較好效果。
三、質疑解惑,在問題中滲透創新意識
篇10
關鍵詞:鋸機;伺服系統;PLC
1 引言
伺服產品在我國還屬于技術含量較高的領域,目前主要應用在機床、工業機器人、紡織機械、印刷機械等行業,在機床方面的應用最為廣泛。伺服和其他控制器的主要區別在于能夠快速、平滑、精確地執行上位機的控制指令。通常伺服都含有內部反饋裝置,它能夠將電機的運轉情況反饋給伺服驅動器,為整個伺服提供閉環的控制,從而大大提高了系統的控制精度[1]。
在鋼管的連續生產過程中,對鋼管進行冷態切割,其速度快慢與切斷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鋼管機組生產能力的發揮和鋼管的質量[2]。我國的制造業面臨著極大的機遇與挑戰,不具有先進加工手段的企業是不可能在今后的激烈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的[3]。而加強一種產品的自動化程度,使其能夠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加工效率,延長使用壽命便是提高產品競爭力的關鍵。
2 鋸機設備特點
我國機械行業的水平卻和國外有相當大的差距,想要盡可能短的時間內縮短距離,就必須不斷努力提升自己,也要不斷的研究分析國外的全自動切機的技術特點。國外數控系統的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數字化平臺、高速化運行、高精度加工、較多的復合功能、智能化控制、伺服驅動高性能控制。
在國外由于數控加工技術發展較早,控制技術完善,加工精度高,其它相應技術成熟、完善。因此發展速度非???,甚至有相當一部分發達國家的加工精度和加工質量要高于國際標準,其他一些國家也基本上都能達到國際標準。
具有冷切切割工藝的全自動鋸機主要特點有:
(1)節能效果好。使用鋸片旋轉,管材不動,節省了管材旋轉所需要的動力;
(2)加工精度高、噪音??;
(3)可靠性高、精度維持性好、穩定性高;
(4)維護方便、易于調試;
(5)控制系統采用PLC控制平臺,自動化程度高,控制功能強,完全實現鋼管切斷加工的生產自動化;
(6)鋸切效率高且運行成本低,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勞動強度。
3 鋸機設備控制原理
該控制系統由三部分組成:人機界面HMI,可編程控制系統,伺服驅動系統。鋸機設備的控制主要分為兩部分:鋸片的控制和鋸車的控制。其中鋸片的控制為鋸片的進給運動。鋸車的控制過程是指,當操作員調節好鋼管速度后,啟動鋸車進入自動鋸切狀態。操作員可通過人機界面輸入鋸車加速度,并設定鋼管的切割長度,數據通過RS485通訊線送入PLC進行處理,要求鋸車與鋼管速度同步時,鋼管達到設定長度,此時進行鋸切動作,鋸切完成后,鋸車返回,進入下一段切割等待狀態。該過程中管速的測量由測管速編碼器完成。該控制系統的控制原理框圖如圖1所示:
鋸片的運動控制要求在實際操作中,可通過HMI人機界面向可編程控制器(PLC)傳送配方數據PLC對輸入數據進行處理,生成和管材型號相匹配的速度曲線,并經離散化后向各軸伺服驅動器發出脈沖,控制信號以驅動伺服電機旋轉,再通過各電機軸后端部的光電編碼器進行采樣,將位置與速度分別反饋給伺服驅動器從而使整個系統之間構成半閉環控制系統。另外,也需要將速度信號反饋給PLC,以達到監控設備運行速度的目的。
各伺服控制系統均由一個伺服驅動器和一個伺服電機組成,其中鋸車和鋸片進給軸的伺服電機均配有一個減速機,電機內置編碼器。伺服控制器采用位置控制方式,由PLC向驅動器發送脈沖和方向信號,經由伺服控制系統驅動齒輪轉動以帶動齒條,齒條往返移動,帶動工作臺(鋸車和鋸片),工作臺的運行速度通過旋轉編碼器反饋AB相脈沖給PLC的脈沖輸入端口。
4 伺服系統的選擇
所謂伺服系統(servo mechanism)是使物體的位置、方位、狀態等輸出被控制量能夠跟隨輸入目標(或給定值)的任意變化的自動控制系統[4]。它的主要任務是使系統按照控制命令的要求,對功率進行放大、變換與調控等處理,使驅動裝置輸出的力矩、速度和位置控制的非常靈活方便。本課題自動切割系統驅動主要有鋸車的進給驅動、鋸片的進給驅動和鋸片高速旋轉的驅動,這三個驅動均采用交流伺服控制,由PLC作為上位控制器,根據要求選擇不同的模式,驅動電機旋轉,由編碼器將伺服電機的實際旋轉脈沖數反饋到伺服驅動單元和控制器中作運算處理,從而構成閉環控制系統。
伺服驅動裝置是控制系統的核心,因此,伺服電機的選擇非常重要。首先要選出滿足給定負載要求的電動機,然后再參照價格、重量、體積等技術指標選擇最經濟適用的電機。本文所采用的交流伺服系統為西門子控制系統,其處理速度與控制精度均已達到了當今世界的先進水平,且其性價比較高,對于本控制系統來說是非常合適的。選擇了伺服系統的品牌以后,還要對伺服電機和伺服驅動器的型號進行確定,以保證所選的電機能夠勝任所要承擔的工作,同時也可避免浪費。
(1)最高轉速問題
對于伺服電機的選擇,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就是鋸片在快速進給或快速退回階段的最大進給速度和工進階段的最高轉速(即切入時的初始速度)??焖龠\行階段的電機轉速不能高于電機的額定轉速。
(2)慣量的匹配
電機的負載慣量是指電機轉動所驅動的對象慣量的總和,即各運動對象慣量的矢量和,式(2)給出了負載慣量的計算公式。為了保證系統能夠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穩定性,必須給以足夠的角加度才能達到要求, 負載慣量JL須限制在電機慣量JM的2.5倍以內,即JL< 2.5JM。
(3)轉矩的確定
1)空載加速轉矩
一般是在執行部件以階躍信號從靜止加速到一定速度時才會產生空載加速轉矩。通常情況下,該轉矩的大小不能超過驅動系統最大輸出轉矩的80%。
2)切削負載轉矩
在正常工作狀態下,切削負載轉矩Tms應小于或是等于電機額定轉矩TMS的80%[5]。
(4)計算負載力矩
由伺服電機的工作特性可知,負載轉矩的確定是需要條件限制的:1)當設備空載運行時,在不超過額定速度的情況下,加在伺服電機軸上的負載轉矩也要限制在電機連續額定轉矩的范圍內;2)最大負載轉矩,加載周期及過載時間應在特性曲線的允許范圍內。
5 結語
本文所設計的設備與傳統的鋸切設備相比,其結構簡單、穩定性高、抗干擾能力強、再加之伺服系統功率大,跟蹤能力強,定位精度高。另外,該套設備的自動化程序高,操作簡單方便,性價比高,不但能夠提高鋼管的切削質量,還能降低操作員的工作強度,投入大批量的生產是完全可行的。
參考文獻
[1] 郭慶鼎,王成元,交流伺服系統.第1版.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3
[2] 張紹慶.冷切鋼管用鋸片試制成功.重型機械.1980(3):1-2
[3] 國際切管機行業分析公司.切管機:國際切管機戰略貿易講演.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