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思政元素范文
時間:2024-01-03 18:10:0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初中數學思政元素,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小組合作;高等數學;考核策略
一、背景
在2020年,教育部要求“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為了貫徹落實教育部的文件精神,開展線上教學成為一種流行的教學方式,同時一系列線上教學平臺、教學軟件隨之出現,保障了線上教學高效地進行。這一場線上教學的“戰役”對老師改變教學方式方法及教學手段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對學生各方面的素質有很大的考驗。新科技革命以來,越來越多的信息終端和信息技術手段進入教育領域,這樣的時代背景產生了翻轉課堂,讓學生變成課上的主角,學生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學習,這樣的模式實現了自主化學習和課堂知識吸收內化的課上互動探究化。在線上教學手段、思政教育和翻轉課堂的新形勢新要求下,小組合作模式發生了很大改變,小組合作的考核策略也有很多值得優化的方面。本文主要討論大學高等數學課程教學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時學生的平時分考核策略優化。
二、小組合作基本情況介紹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概念
小組合作學習指若干學生以組建團隊方式,在獨立思考和探究的基礎上,圍繞共同需要解決的問題,通過溝通交流實踐、主動探索、交流合作等方式完成目標進而獲得知識提升的過程[1]。這個概念的關鍵點是“合作”,強調各小組成員之間交流的重要性,齊心協力完成學習目標,互相學習、互相模仿,達到各小組全員掌握知識的目標。小組合作學習有利用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端正學習數學的態度,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思維習慣,由小組合作的過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集體責任感,又可以讓學生重新認識自己。
(二)線上教學平臺嵌入小組合作
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領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信息技術,尤其是今年更為突出,這樣的信息時代對老師和學生提出了新的挑戰,老師無論是線上線下都要學會使用一定的教學軟件,同時對學生也有同樣的要求,例如騰訊課堂、騰訊會議、釘釘直播、微信的小打卡等,老師簽到、作業等任務,學生應該知道怎么回應,這樣才能保證教學的正常進行,所以線上教學平臺嵌入到小組合作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三)思政教育走進小組合作
小組合作討論的問題是老師提前設定好的,現在要求在給學生教授理論的同時每一節課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給老師一個很好的問題方向。理論背后的思政是一個很開放的問題,不同人對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理解,可以將理論背后的思政知識教給學生,讓學生自己發現、自己體會,這樣可以潛移默化地給學生上一節很好的思政課,學生的各方面素質也會得到提高,不論是數學素養還是自身的素質都得到了全面的發展,所以在進行小組合作時,思政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小組合作的實施策略
小組合作的實施在課前、課堂上和課后都可以進行,大多數老師把小組合作學習安排在課堂上,課堂上實施小組合作學習主要是中學階段采取的主要階段,到了大學階段,學生的自覺性和學習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同時大學生具備實施小組合作的環境及條件,大學生除了上課以外,有較多的空閑時間進行自由安排,沒有時間的限制,小組成員可以隨時進行小組合作交流;從空間來說,大學校園為學生提供了圖書館、電子閱覽室、自修室等場所,學生可以選擇合適的地方進行小組討論,或者通過現有的網絡軟件在各自的地方進行視頻會議完成小組合作也是一種方式。小組合作在課前、課后及課堂上都可以進行,比如王靜[2]列舉的混合式教學新模式具體教學實踐思路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課前、課后和課堂都可以進行小組合作,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借助線上教學的平臺和手段進行教學。該高等數學團隊通過線上SPOC平臺,將高等數學教學內容采取了課前學生自我測驗、自我討論,課堂上小組合作講解主題,課后學生合作完成練習,共同回顧知識、探究本質,總體來說就是課前自主合作學習、課上主題合作研討、課后合作拓展延續的過程,在該模式的啟發下小組合作可以具體為以下內容。1.課前老師為學生發放自主學習資料、學習目標、診斷測試題、學習任務表及成員考核表,老師可以選擇線上通過MOOC平臺或者超星等其他教學平臺發放任務資料,或者打印為紙質版線下發放,每個學生需要自己完成學習資料的內容,完成測試題、學習任務表尤其是成員考核表,直接影響每位組員的平時成績。各組員可以通過小組合作檢查自己對所學內容的掌握情況,可以對重難點內容進行合作討論、相互交流,學生完成以上內容后就可以交給老師。為了對學生在課前小組合作中的表現有清楚的了解,老師可以借助手機錄視頻或者線上屏幕錄制功能對其進行跟蹤,以此來掌握學生在該過程中的參與情況及表現情況,也就是說老師可以對學生各方面的表現進行準確評估,為后期給學生打平時分及下一次分組提供很好的依據。2.課堂上教師通過對學生課前上交的資料進行分析,把學生反映的代表性問題、疑惑性問題,或者把重難點問題作為課上的重點進行仔細講解和小組討論,學生和老師一起交流、一起討論,學生和老師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總體的提升。近幾年一直強調思政教育,理論背后隱藏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就是一個很好的討論話題,不同人對同一事的看法不一樣,所以高等數學理論背后的思政看法也不一樣,老師和學生經歷和思維水平不同,可以進行交流。3.課后通過線上平臺或者線下復印發放拓展練習,以此來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尤其是本節知識的應用討論題,可以讓學生小組合作討論,老師利用線上教學手段進行跟蹤,查看學生參加課后小組討論的情況,最后老師對成績及參考答案進行公布。通過課后這樣的過程,可以讓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點有更深刻的理解,對知識的來源到知識的應用及下一節知識的安排都很清楚,整體上掌握了知識的來龍去脈。
三、小組合作模式平時分考核策略的優化
過程考核是小組合作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丁訪維[3]重點研究了考核的方法,然而在當代大學教育中,小組合作考慮到軟件的應用和思政元素的滲入,原來小組合作模式的考核策略也應該發生相應的變化,可以考慮下面幾點。
(一)知識水平考核
學習基本理論知識是學生的主要任務,小組合作教學模式主要是讓學生解決和所學理論知識相關的問題,所以平時分中考查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是一項重要的考核,老師根據學生對所給問題的回答情況可以判斷學生對理論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和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從而給學生打出合理的考核分數。
(二)綜合能力考核
綜合能力考核指的是學生在小組合作中體現出的各方面能力的考核,例如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語言交流能力、組織能力及英語的應用能力等等,老師可以對學生在小組合作中體現出的這些綜合能力進行逐一考核,列出具體的考核項。
(三)思政素養考核
思政素養考核指老師對學生在小組合作思政方面素質的考核。例如小組合作中學生是否具有集體責任感、是否認真對待小組合作,有沒有出現不參加的情況;是否和小組其他成員和睦相處,認真交流;遇到不懂的問題,能否虛心請教小組其他同學等。這一項考核是當代教育重點強調的內容,也是考核比較重要的一項,老師在給分時可以增加分數。
(四)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考核
對于信息技術的發展,教育領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新軟件,作為新時代的學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是學生具備的基本能力,也是老師在小組合作中考核的一項內容。尤其是今年,各種資源共享平臺的應用,各種直播平臺和各種教學軟件拔地而起,所以在小組合作尤其是線上部分,一定要考核學生對信息技術軟件應用的能力,如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對直播平臺的操作熟練程度,學生對數學軟件———數學公式編輯器的應用能力,學生對線上交作業操作能力及學生在線通過軟件和小組其他成員交流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黃萬里.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策略[J].教育觀察,2019,8(18):114-115.
[2]王靜,李應岐,方曉峰.基于SPOC的《高等數學》課程混合式教學新探索[J].大學數學,2019,35(5):24-34.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7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