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身體的重要性范文
時間:2024-01-05 17:42: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健康身體的重要性,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隨著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的改變,我國痛風發病率與日俱增,痛風患者還出現了年輕化的趨勢;據國家衛生部門最新統計:截止2010年,全國痛風患者已達7500萬人,而且每年以4%的速度逐年遞增。2010年,我國因痛風導致的死亡人數達到140萬人。報告稱,若任由這種勢頭繼續發展,預計到2013年痛風死亡人數將可能達到370萬人。疾病不但給患者的身體造成了嚴重的損傷,心理上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而且還極大的影響著個人和家庭生活;因此,我想通過這篇文章強烈呼吁所有已患痛風的患者或可能有潛在的痛風患者要立即行動起來關愛生命、保護健康,為自己也為家人積極治療痛風、積級的預防痛風。
1 何謂痛風
痛風又稱“高尿酸血癥”,嘌呤代謝障礙,屬于關節炎一種。痛風是人體內嘌呤的物質的新陳代謝發生紊亂,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減少,造成高尿酸血癥。由于疼痛像疾風一樣,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因此被稱為痛風。其臨床特點為:A. 高尿酸血癥;B. 痛風性急性關節炎反復發作;C. 痛風石形成和沉積痛風石性慢性關節炎;D. 關節畸形等。
2 導致痛風發病的原因
主要是體內酸性物質成分過多,腎臟無法及時排泄和分解,導致身體出現其他的疾病癥狀,如關節腫痛,既痛風性關節炎;從以下幾個方面談引起痛風的原因:
2.1 遺傳因素:有報道原發性痛風患者中約15%-25%有痛風的陽性家族史,從痛風病人近親中發現15%-25%有高尿酸血癥。
2.2 性別與年齡:痛風病在任何年齡都可以發生,但最常見的是40歲以上的中年男人,根據最新統計,男女發病比例是20∶1,腦力勞動者,體胖者發病率較高。男性發病高主要是與生活習慣有關如:長期喜食肉類、吸煙、飲酒、尤其是啤酒、工作精神壓力大、肥胖等有很大關系。
2.3 尿酸變化:
【尿酸偏高的生理原因】
尿酸偏高的生理原因就是長期攝取了含嘌呤比較多的食物,如:動物內臟、海產品、肉類等。而攝入過多的嘌呤食物,會在肝臟中再次氧化為尿酸。2/3尿酸經腎臟隨尿液排出體外,1/3通過糞便和汗液排出。所以,嘌呤是核酸的氧化分解的代謝產物,而尿酸是嘌呤代謝的最終產物,所以攝入含嘌呤過多的食物是尿酸偏高的原因之一。
【尿酸偏高的病理原因】
尿酸偏高的病理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血液病、高血壓、肥胖、糖尿病、藥物影響〔如阿司匹林、抗肺結核 藥物、利尿劑等〕、腫瘤、腎臟疾病等,都會引起尿酸升高。血液尿酸濃度大于正常值后,人體體液會逐漸變酸,影響人體細胞的正常功能,長期如此引起痛風。
2.4 生活中喜飲酒而不喜歡喝水者,會導致尿酸增加而排泄減少。
2.5 痛風及合并癥:痛風患者多數有一種或多種合并癥,常見的合并癥包括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 動脈硬化、冠心病、腦血管疾病等。
2.6 導致痛風發病的誘因:痛風發病與某些不良習慣有關,常在過食高嘌呤食物、大量飲酒(尤其是啤酒)后發病;或因長途旅行以及走路多等疲勞過度而發作,或因關節局部勞損或扭傷、穿鞋緊、長跑等過度運動而發作;或因精神緊張、過度刺激后發病。
2.7 導致痛風復發的因素:由高到低依次為:精神壓力、疲勞過度、飲食、環境因素等。原因主要是與痛風復發密切相關的尿酸的產生,80%是內源性的。過度悲傷、恐懼、沮喪、緊張等精神壓力增大,都會導致內分泌紊亂,造成尿酸的代謝異常,使內源性尿酸急劇升高,導致痛風的復發。
3 痛風有何表現
痛風初期,發作多見于下肢,典型的首次發作常在夜間突然發病因足痛而驚醒,表現為大腳趾關節突然疼痛,可累及足弓、踝、腕等小關節,發作部位出現紅、腫、熱、劇烈疼痛,疼痛高峰在24-48小時,如刀割或咬噬狀。此病會反復發作,會導致關節永久性損害,——關節畸形。
4 痛風發作時應注意什么
患者如果在家遇到痛風急性發作,要注意幾點:第一,就是把腳抬高,因為這樣可以減緩血流速度,第二就是要冰敷,千萬不要熱敷,因為熱敷會使血管膨脹,反而會加劇疼痛。第三,可服用和外用一些發揮療效快、作用強的非甾類抗炎藥。
5 如何早期發現痛風
早期發現痛風最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就是檢測血尿酸濃度。對人群進行大規模的血尿酸普查可及時發現高尿酸血癥,這對早期發現及早期防治痛風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目前尚無條件進行大規模血尿酸檢測的情況下,至少應對下列人員進行血尿酸的常規檢測:
5.1 肥胖的中年男性及絕經期后的女性。
5.2 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腦血管?。ㄈ缒X梗死、腦出血)病人。
5.3 有痛風家族史的成員。
5.4 腎結石,尤其是多發性腎結石及雙側腎結石病人。
5.5 原因未明的關節炎,尤其是中年以上的病人,以單關節炎發作為特征。
5.6 長期嗜肉類,并有飲酒習慣的中年以上的人。凡屬于以上所列情況中任何一項的人,均應主動去醫院做有關痛風的實驗室檢查,以及早發現高尿酸血癥與痛風,不要等到已出現典型的臨床癥狀(如皮下痛風結石)后才去求醫。如果首次檢查血尿酸正常,也不能輕易排除痛風及高尿酸血癥的可能性。以后應定期復查,至少應每年健康檢查一次。這樣可使痛風的早期發現率大大提高。
6 患了痛風怎么辦
痛風病人除在醫生指導下應用適當藥物外,在日常生活中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6.1 保持理想體重,超重或肥胖就應該減輕體重。不過,減輕體重應循序漸進,否則容易導致酮癥或痛風急性發作。
6.2 飲食方面:痛風病人吃什么好: 適合低嘌呤的食物:五谷雜糧、蛋類、牛奶、水果、蔬菜、飲料(礦泉水、蘇打水、可樂、淡綠茶)。少吃中嘌呤食物:肉類(豬、牛、羊、雞、鴨)、魚類(草魚、鯉魚、鱈魚等)和豆類(豆腐、豆干、豆漿);
痛風病人不能吃什么:應忌口不吃的高嘌呤食物:豆苗、黃豆芽、酸奶、紅茶、蘆筍、香菇、紫菜、動物內臟、海鮮、貝殼類、蝦類、魚類(魚皮、魚卵、沙丁魚、鳳尾魚等)、辣椒、啤酒、白酒、火鍋。
6.3 多飲水,要使每日尿量保持在2000ml以上,因尿路結石的發生和小便尿酸濃度及小便的酸堿度有關,必要時可服用堿性藥物,以預防尿路結石的發生。
6.4 避免暴飲暴食或饑餓。
6.5 節制煙酒,尤其不能酗酒。
6.6 不喝濃茶、咖啡等飲料。
6.7 少吃鹽,每天應該限制在2克至5克以內。
6.8 每天飲食中蛋白質的量應控制在每公斤體重1克左右,蛋白質可根據體重,按照比例來攝取,1公斤體重應攝取0.8克至1克的蛋白質,并以牛奶、脫脂奶粉、奶酪、雞蛋為主。如果是瘦肉、雞鴨肉等,應該煮沸后去湯食用,避免吃燉肉或鹵肉。但酸奶因含乳酸較多,對痛風病人不利,故不宜飲用。
6.9 每日的飲食結構中,以碳水化合物為主,碳水化合物可促進尿酸排出,可選用精白米、富強粉、玉米、饅頭、面條等。
6.10 少吃脂肪,因脂肪可減少尿酸排出。痛風并發高脂血癥者,脂肪攝取應控制在總熱量的20%至25%以內。
6.11 妥善處理誘發因素,禁用或少用影響尿酸排泄的藥物:如青霉素、四環素、大劑量噻嗪類及氨苯喋啶等利尿劑、維生素B1和B2、胰島素及小劑量阿司匹林(每天小于2g)等。
6.12 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勞、精神緊張、感染、手術,一般不主張痛風病人參加跑步及較強的體育鍛煉,或進行長途步行旅游。
6.13 少用強烈刺激的調味品或香料。
總之,通過對基本的痛風知識的了解,使之真正深刻認識、掌握健康飲食相關知識,并在生活中積極應用并不斷提高控制能力,減少或避免痛風發病,享受正常人生。
參考文獻
篇2
“生命在于運動”這句話充分的說明體育運動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而通過體育舞蹈可以改進人體形態,改善身體機能,增進身體健康,對發展自我滿意的身材有良好的促進作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體育舞蹈的重要性的認識也越來越全面,投入到體育舞蹈鍛煉當中的人也越來越多。體育舞蹈對身體健康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能夠提高運動系統的功能。(2)體育舞蹈對促進呼吸系統、循環系統和神經系統的功能也有很重要的作用。(3)對提高人的心理素質和適應能力也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體育舞蹈能夠使人的心理素質身體適應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得到明顯的提高許多研究表明堅持經常性地體育舞蹈,不僅是一種積極性的休息,同時對增強體質有著積極的作用。通過鍛煉,能更好地改善大腦的營養狀態,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不斷增加神經系統的穩定性和靈活性,盡快消除身體疲勞,始終能使人保持旺盛的精力[6]。
2體育舞蹈對提高身體形態的影響
體育舞蹈能有效的改善人的身體形態。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體育舞蹈能促進青少年兒童身體的健康發展和正確的身體姿態的形成;另一方面,經常從事體育舞蹈可以減少人體多余的脂肪,有助于形成或保持一個自我滿意的身體形態,從而有利于自信心的提高。而自我滿意的身體形態對生活、學習、工作等各方面有重要意義。有調查表明,體育活動對大學生的身體自我描述有積極的影響,每周參加3次以上和累計達到1h的體育活動就能夠提高大學生對自己身體描述的認識[5]。也正是因為體育舞蹈對身體形態的特殊作用,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都主動積極的參加體育舞蹈鍛煉。
3體育舞蹈對身體的吸引力的影響
由于體育舞蹈能有效的改善人的身體形態,所以對提高身體的吸引力也有著很好的作用。擁有一個自我滿意的身體形態,人們對自身的滿意程度會不斷提高,同時,自信心也會得到提高。因此,無論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都能擁有一個積極的情緒,而積極的情緒對人體經?;顒悠鸬搅己玫拇龠M作用,可以提高體力和腦力勞動的效率,有助于發揮出自己的最大能力,從而使自我身體的吸引力和自我價值感得到明顯的提高。
4體育舞蹈對身體自我能力的影響
實踐表明,通過體育舞蹈鍛煉能有效提高身體自我能力。例如:人們可以通過練習華爾茲、狐步和倫巴等節奏稍慢的這一類型的體育舞蹈項目,使人們得到高層的幸福感,即精神的幸福,是一種擺脫了一切人世束縛苦惱的超現實的幸福。而對于主觀幸福而言,人的主觀身體感受比客觀身體形象更重要。當一個人感到空虛時,他可以通過體育舞蹈來充實生活,消除空虛感,提高人的自我調節能力。同時,人們可以通過參加集體舞蹈表演和團體舞等團體活動,來提高自己的協作意識和集體主義榮譽感,有利于處理生活、學習和工作當中的各種關系,以提高身體自我的吸引力和適應能力。此外,有研究表明,經過一段時間的系統專業訓練,人的舞蹈技能會有所提高,而隨著舞蹈技能的提高而產生的驕傲和愉快的情緒能促進高自尊心的發展。
總的來說,體育舞蹈對提高身體自我發展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經常從事體育舞蹈鍛煉能夠使人擁有健康的身體、充沛的體力、極強的自信心和適應能力,形成科學的身體自我概念、良好的身體自我調節能力和高自尊心,無論在學習、工作和生活當中都能表現出旺盛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黃希庭.人格心理學[M].臺北:華東書局,1998.
[2]潘建芳.青少年身體自我的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3,(3).
[3]孫延林.體育活動對大學生身體自我描述的影響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2004,(1):20-22.
[4]郭東明.體育舞蹈的學生體質的影響[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6):249-250.
[5]張力為,任未多.體育運動心理學研究進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孫少強,孫延林.運動心理學[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
篇3
大學生時代是發育身體的重要時期,同時也是形成健康飲食習慣的階段,在大學時期樹立合理飲食的意識,養成合理的飲食習慣,既能夠促進身體的正常發育,又能保證健康的體魄。當代大學生是國家的棟梁,肩負重要的使命,擁有健康的體魄,關注自身健康就成為其不容忽視的問題。
飲食能養身治病,亦能傷身致病。均衡科學合理的飲食,可以保證生命體征的正常運作,不合理的飲食習慣,無異于透支身體的健康。大部分人雖然懂得健康飲食的重要性,雖然食用營養豐富的食品,卻不懂得合理的飲食搭配,這樣就會自然影響身體的健康。作為大學生,在校學習的前提是把自己的身體搞好。對于每一名大學生,如果想擁有健康的體魄,不僅需要豐富營養知識,而且需要在專業指導下形成健康飲食的習慣。在越來越激烈的社會競爭下,當代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壓力正逐漸加大,養成的正確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保持樂觀的心態與情緒,對自身的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
2 在校大學生飲食方面的不良習慣及影響
(1)大學生不吃早餐、愛吃油炸食品。根據研究表明,不吃早餐或早餐質量差會直接影響人一天的精神,致使身體各方面受到影響。大學生愛吃一些油炸的食物,如:漢堡,油條,油炸餅等。但是學生并不知道這些東西雖美味,但會給身體造成很大傷害。油炸類食品的營養成分嚴重遭到破壞,高溫還會產生致癌物質,如:丙烯酰胺,苯丙芘等。大學生課余時間多,常常用吃零食來打發時間,零食口感美,可以促進食欲,但大部分都是膨化食品,對人體傷害很大,容易發胖,影響正常的進食。也導致各種微量元素如鈣、鐵、鋅等營養元素的缺乏。很多大學生愛喝含糖高口味好的飲料。碳酸飲料對身體無益,會腐蝕牙齒,也容易發胖。
(2)大學生飲食不規律,不注重飲食衛生。一日三餐應時間合適,比例適當,熱量分配均勻,熱量分配均勻,才能有助于身體健康合理的吸收,但是很多大學生飲食嚴重不規律,一日三餐食物分配不均并且很隨意,不規律的飲食不僅會傷害脾胃功能,還會導致消化系統紊亂。
3 對大學生進行健康飲食的營養教育的對策
(1)向大學生普及健康與營養的知識。高??梢韵虼髮W生開設普及營養與健康知識的公選課,也可以邀請知名專家進行營養與健康的知識講座,加強對大學生的營養教育,使大學生懂得如何科學合理的將食物進行分類攝入,從食物中獲得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通過健康知識的普及使大學生懂得健康飲食對身體產生的重大影響,意識到自身飲食的不良習慣,預防營養不良造成的各種疾病,保持身心健康。
篇4
關鍵詞: 強健體魄 錘煉意志 優良品質 競爭品質 合作品質
體育教學在高中教學中處于相對薄弱的地位,主要原因就是體育在高考中不算成績。但筆者認為中學體育教學舉足輕重,必須重視起來,因為體育教學具有多重重要意義。
一、體育教學對強健學生體魄的意義
在應試教育盛行的理念指導下,像體育這類學科在教學中處于弱勢學科,畢竟我們不參加影響學生未來命運的高考。筆者認為,這是一種過于強調智育,而忽略體育的錯誤指導觀念。我們可以換一種角度思考,即使我們培養出一名超級人才,但是這個人的身體素質不行,年紀輕輕可能就沒了,這豈不是一種重大損失嗎?因此,我建議學校重視體育教育,為學生強健體魄打下堅實基礎。有一種觀點我特別贊同,身體不行,其他一切等于零。事實上也是如此,社會上發生的一些事情也印證了這樣的道理。那么,如何獲得一個健康的身體呢?答案就是加強鍛煉。體育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讓學生認識到身體健康的重要性,養成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
我身邊的幾個同事在前年進行例行體檢時,查出了好多問題,比如血糖高、血脂高等,于是認識到了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向我請教怎樣才能收獲健康?我告訴他們,要想獲得強健的體魄,有兩點尤為重要:一是注意飲食,二是注意鍛煉。長期堅持下去,我們必能收獲強健的體魄。我在體育課上就把這些活生生的例子講給同學們聽,由于這些人都是同學們身邊的人和事,對孩子們的觸動都特別大,讓大家充分認識到健康的重要性,認識到鍛煉身體的重要性,認識到上好體育課的重要性。
二、體育教學對錘煉學生意志的意義
堅強的意志是成就任何事業的重要保證,如果沒有堅強的意志作為后盾,則將會一事無成。事實上,加強體育教育可以磨煉學生的堅強意志,對學生今后走上工作崗位十分重要。
有的學生可能說,上體育課,跑步、一跑就是好幾圈,多累呀,我受不了。我想說,如果在操場跑上幾圈都受不了的話,那未來我們還能勝任什么樣的工作呢?事實上,無論我們以后從事什么樣的工作,都需要付出心血和汗水,世界上沒有什么事情是隨隨便便可以成功的。
加強體育教學,注重平時的體育鍛煉,都需要堅強意志,就拿比較平常的課間跑操來說,跑一天很容易,天天堅持就不容易了,天天堅持跑好就是更不容易的事情了??梢哉f,跑一天不需要什么堅強的意志作為后盾,但是若要天天堅持、達到風雨無阻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那就需要堅強的意志才能做到。體育課鍛煉學生堅強的意志就需要從這些平常的體育鍛煉做起。
三、體育教學對培養學生優良品質的意義
體育教學對德育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開展好體育教學對培養學生的優良品質具有重要意義。
1.競技性體育項目對學生競爭品質的培養
當今時代是一個競爭的時代,我們必須樹立競爭意識,要敢于參加競爭,要善于競爭。因此,為了適應這個時代,我們必須具備正當的競爭意識。所謂正當的競爭意識就是在法律和道德范圍內的競爭,我們拒絕不正當競爭。因為用不正當的手段競爭即使獲取了勝利,也是不光彩的,嚴重的甚至是違法和犯罪,因此,我們在體育教學中就應該給學生講清楚這個道理。
比如,在一次班級拔河對抗賽中,兩個班級勢均力敵,競爭得相當激烈,但此時一個班級突然向裁判反映,說對方參與拔河的人數不對,多了一個人,這是一場不正當的競爭。為了維護比賽的公平,比賽暫停,立即清點各班參加比賽的人數,結果正如那個班級的學生所說,另一個班級多上了一個人。于是競賽委員會取消了作弊班級的比賽資格。事后,很多學生想不開,感覺受到比較大的委屈,認為不就是這么點小事嗎?值得做出這樣嚴酷的處理決定嗎?事實上,不是這么一回事,作弊班級的認識是錯誤的,他們沒有正確地認識競爭,也沒有正確地參與競爭,這是一個嚴肅的原則問題,因為競爭是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的,如果沒有規則,我們就不可能保證結果的公正性。所以,我告訴學生,無論是在體育比賽中,還是以后走上工作崗位,遇到競爭時,我們一定要敢于競爭,不怕競爭,但競爭時必須憑借自己的實力,采用正當的手段,不得做出違背法律和道德事情,否則,我們必將接受懲罰。
2.團體性體育項目對學生合作品質的培養
篇5
體育是以身體和智力為依據,通過各種實踐運動來增強體質,提高運動能力和身體素質,促進全面發育,改善生活方式的一種社會活動。小學體育是由學生與教師共同參與的,教師要通過自身示范等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技能,通過身體的鍛煉來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的身體發展,培養其思想道德品質。小學生處于身體、心理發展的可塑期,體育教師的每一個教學動作與語言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學生的發展與成長。體育教師在教學當中不僅要注意學生身體的素質與變化,更要注重學生內心活動的變化。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營造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氛圍,通過快樂輕松的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學習,這樣不但能增強學生自身的體魄,還能促進其心理的健康發展。作為體育教師自身,要保持好強健地身體,保持好健康的積極向上的心態,保持好樂觀豁達的情緒,為人師表,以身作則,為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起到帶頭作用。教師一定要嚴于要求自己,在行動上提高自身工作的責任意識,樹立好一切服務于學生的思想。
二、組織活動,激發集體意識,促進個性發展
體育課程與其他課程的不同之處就是其更具廣泛性、活動性。體育課不像其他文化課一樣,僅僅講述文化知識的重要性,它是通過組織各種實踐活動來引導學生參與。生動有趣的體育活動可以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作為教師,要經常組織各項體育活動,通過組織學生參與體育活動來培養學生的集體概念,樹立集體意識,區分個人與集體的差別,促進學生身體心理素質的全面提高。例如,教師可以組合拔河比賽,通過組織拔河比賽讓學生了解集體力量的重要性,讓學生明白團結才是力量,團結才能取得勝利。教師還可以通過組織足球比賽,讓學生明白團隊協作的重要性,明白“友誼第一,比賽第二”,明白不同自身優勢適合不同的位置。小學生集體思維意識淡薄,很容易以自我為中心,體育教師要抓住小學生的特性,制訂相應的活動目標,培養學生以集體為上,以班級為上的先進意識,促進其心理素質的發展。
三、肅清課堂紀律,重視課堂紀律,做到以德育人
小學生身體心理活泛,屬于好動時期,甚至部分學生處于淘氣搗亂狀態。在體育課堂上,教師一定要注意明確課堂紀律,不能讓一堂課程在混雜騷亂之中進行下去。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體育教師一定要教育學生在課前、課中和課后遵守紀律,制訂一定的規矩,讓其養成禮貌待人、尊敬師長的好品質。例如,在體育戶外課開始時,教師要教育學生自動排列好隊形,集體參與報數,不無故曠工,姿勢要整齊一致,要注意對教師的禮貌問候;在課堂中,教師要教育學生有事提前舉手報告,不能中途無故脫離集體;在課堂結束時,要注意總結此堂課上的問題,鼓勵表現好的學生,對淘氣的學生進行指正,鼓勵其進行改正等。教師要通過各種方式來引導學生,讓學生明白不同場合必須有的規矩,規范課堂紀律,使課程能夠有序地進行下去。
篇6
一、轉變觀念,注重鍛煉身體習慣的培養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奔热惑w育作為教育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也要遵循教育規律,在體育課堂中要逐漸培養學生自主鍛煉身體的好習慣。
自古以來,在中國的教育體系中,對于體育教育不能說沒有,中國古代儒家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禮、樂、射、御、書、數。其中的“射”,可以稱之為一種體育教育,但是它更多的是一種修身養性培養君子風度的方法。而在現代,人們認識到健康體能對于學習生活的重要性,所以,對于體育教育這一塊重視的程度越來越大。但是長期以來,因為體育業納入到中考成績里面,我們的體育教學更多的是在為中考而努力,圍繞著中考必考項目在訓練,往往忽略了對學生體育習慣的培養。由此可見,轉變觀念至關重要,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通過身體練習來掌握體育基本知識、技術和技能,更要激發學生鍛煉身體的興趣,以達到養成良好的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由此,體育教師首先得轉變教學理念,不能為考試而訓練學生,而應在課堂教學中積極主動地培養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
二、體育訓練與習慣培養有機結合
根據近幾年的體育教學觀察,我們的中學生普遍身體素質較差,舉最簡單的例子,體育中考時,只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這一項,就會有不少同學要么干脆棄跑,要么就是跑完后面無血色,更有甚者跑完當場暈倒。我們姑且不論成績的好壞,只從這一現象就可以看出,學生的體能方面比較差,這與平時缺少鍛煉,沒有堅持鍛煉習慣分不開。
那么,在以后的體育教學中,作為體育工作者,就要注意:一方面要關注中考,科學的帶領學生進行體育訓練,二是加強學生體育習慣的培養,把鍛煉身體當成生活的一種需要,慢慢養成自主鍛煉身體的習慣。
1.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鍛煉身體的方法
任何一門學科,學生都不可能無師自通,哪怕看起來很簡單的問題或者動作,如果不懂得用科學的方法,不僅不會掌握到知識,有可能還會在以后的學習中走彎路。體育這門學科還有特殊性,如果不掌握到正確的方法和技巧,還可能損害身體。
(1)初中體育教學的教材很好的給體育工作者界定了需要講好的體育知識,不僅要注重體育技能,也不能忽略健康這方面知識的講解。應該在上課時,讓學生了解人體的結構,各系統器官的功能,身體鍛煉的衛生常識,體育動作的規律特點,以及體育鍛煉是如何促進人體生理變化的。
(2)做好準備活動很重要,首先,準備活動能使學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做好準備,克服神經機能惰性,加快運動神經傳導作用和反應速度,使人體盡快地由安靜狀態進入工作狀態;其次,準備活動能促使血液循環加快,需氧量增加,機體的代謝速度加快,還能使體溫略微升高,肌肉,肌腱的彈性、伸展性等處于良好的狀態,提高肌肉的收縮力和速度以及動作協調性,避免運動損傷。認真做好準備活動直接關系到基本部分的學習乃至整節體育課的任務完成。
(3)注意訓練力度和強度,初中生一般年齡都在12——15歲,這個時間段,正是學生全面長身體的時候,在訓練時,教師一定要注重方法的引導,不易過早從事力量型練習。這個年齡段,學生肌肉的生長和肌肉力量增長較快,可采用一些抗阻力和較輕的負重練習來發展肌肉力量。負重練習時,重量過重、練習次數過多、練習時間過長,不僅會影響下肢的正常發育,引起腿的變形、足弓下降(形成扁平足),而且還會加速下肢骨化的過早完成,有礙身高的增長。所以,教師一定要關注。
2.榮譽引導,提高學生自覺運動、鍛煉身體的習慣
學生鍛煉意識缺乏,很大程度上來說,一是因為沒有興趣,二是因為沒有堅持。在體育教學工作中,作為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努力培養學生自己鍛煉的身體的習慣,另一方面要常抓不懈,反復訓練、督促,從自己開始做到持之以恒,然后帶動學生堅持不懈。
(1)激發興趣。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有一些體育項目是他們有些興趣的,作為教師,要善于發現,比如乒乓球、羽毛球,這兩項運動,對于不懂教育的人,肯定會認為這兩項運動不費體力,其實不然,我們看這兩項賽事的時候,就會知道,這兩項運動都需要運動員有良好的身體素質。那么,在教學中,我們就可以通過這兩項運動來鍛煉學生的體能和毅力。除了講解動作技巧外,還可以給他們介紹一下我國關于這兩項運動的優勢,不僅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
(2)堅持不懈。有歌詞唱到“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必須努力盡可能堅強地形成學生良好的習慣,但為了達到這種目的最重要的還是正當行為的不斷練習。”所以,在教學工作中的持之以恒是很重要的,這不僅僅是一種訓練,更是對頑強、堅韌不拔素質的培養。學生因為其他學業的壓力較重,在運動這一塊投入的精力就不會很多,有時候甚至是舍棄,這就需要教師經常督促、檢查。最起碼要督促學生做好早操和課間操,上好體育課,保障學生有充足的體能面對繁重的學習壓力。
篇7
關鍵詞:成效 體育鍛煉 意義 影響 策略
體育鍛煉,直接影響了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并且和民族及國家的整體素質息息相關。決定了祖國未來的成敗興衰。大學階段,學生的心理和生理成長非常迅速。而因為面臨就業、社會變革、家庭、學校的期望,以及學習上的巨大壓力,容易導致社會適應危機。特別是不健康的身心會出現各種心理問題,影響到大學生未來的發展。所以開展大學生體育鍛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體育鍛煉對大學生的影響
(一)體育鍛煉對大學生身心的影響
人體的成長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如運動、營養、遺傳等,而體育鍛煉可促進機體骨骼的生長,對大學生的心肺功能,起到一定的提升,能夠改善身體的各項功能和系統結構,使身體得到全面的協調。而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是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會對大學生的學習和成長,產生直接的影響。體育鍛煉,能使大學生的焦慮和緊張情緒,得到有效的緩解。消除因為學習壓力而帶來的不良情緒。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講,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情緒等因素,和大學生參與有活力的娛樂活動,及體育鍛煉,關系非常密切,同時,體育鍛煉還能促進大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健康品質。
(二)體育鍛煉對大學生性格的影響
當前,我國有越來越龐大的獨生子女隊伍,而大學生是這一群體的主體。教育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獨生子女癥。這一癥狀的主要特點,是有較差的動手能力、個性畸形、任性等,這些問題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而作為機體鍛煉的直接手段,體育鍛煉可促進大學生基本技能的提升。通過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團結協作、互相幫助的精神,以及善于交際、活潑的個性,為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促進大學生今后健康的成長夯實基礎。而大學生體育鍛煉的成效是,能全面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增長了“投、跑、跳”的能力,使身體的靈巧性和協調性大大提升。
二、提高大學生體育鍛煉成效的策略
(一)加強大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識,提升鍛煉的成效
體育鍛煉對改善大學生的健康狀況,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所發揮的作用,是極其重要的。因此,在學校生活的大學生,應充分的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利用業余時間,積極開展各項體育鍛煉,促進身心健康的發展。首先學校應對開展體育鍛煉的重要性,進行大力宣傳,使學生能對體育鍛煉的重要性,有更加清醒的認知,這樣才能自覺的參加各項體育鍛煉。其次,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學校還應適當的組織各種體育活動,通過舉辦各項體育賽事,將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充分的調動起來,在提高學生競爭意識的同時,也使體育鍛煉的成效性得到提升。
(二)營造良好的環境,提高大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良好的環境和完善的設施,能對大學生體育鍛煉的成效性做出保障。因此,學校應對體育鍛煉的場地和設施,盡可能的完善。通過營造良好的環境,促進大學生體育鍛煉的開展。一方面,學校應對各個體育設施和體育場館盡可能的開放,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運動,使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被充分的調動起來。
(三)重視體育課堂的教學,提升體育鍛煉的效果
盡管大學生的業余時間較多,但卻有著非常有限的體育鍛煉時間,因此利用業余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可使鍛煉的效果得到一定的提升。在體育課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單要重視體育理論教育,更要對課堂教學中的體育鍛煉,引起足夠的重視??赏ㄟ^組織體育游戲和體育鍛煉等,調動學生參與的興趣。教師可親自指導學生如何進行體育鍛煉,這樣會使體育鍛煉的效果達到最佳,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同時,營造良好的體育鍛煉的氛圍,也是提升大學生鍛煉成效的方法,可促進大學生體育鍛煉的進一步開展。
(四)選擇不同的體育運動項目,注重因材施教
在大學體育教育中,大學生類型不同,所選擇的運動項目也應該有所不同。應注意教學過程中的因材施教,在實踐的過程中,科學合理的選擇體育項目。對于那些急躁型和體弱多病的大學生,可選擇那些持久性、有較小強度的體育項目,如慢跑等。而對于那些性格孤僻的大學生,盡量選擇一些集體項目,如拔河和籃球等。對于性格膽怯的學生,可選擇鍛煉膽量的運動項目,如平衡木和滑冰等。而對于那些缺乏自信的大學生,在參與體育鍛煉時,應對肌肉發育的均衡性引起高度的重視,培養正確的身體姿態,對身體的各個環節進行鍛煉。
(五)加大經費投入,促進陽光體育的實施
大學應認真貫徹和執行教育部“關于開展陽光體育鍛煉”的文件精神,并通過全過程的評估、管理和監督與跟進,掌握陽關體育的實施情況。加大考評力度,將評估機制的導向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對學生每天進行一個小時的鍛煉時間做出保障,同時,政府還應加大專項資金的投入力度,提供各項完善的條件,促進高校陽光體育鍛煉的順利實施。
大學生體育鍛煉,對于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及身體素質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大學生身體素質的發展需要大學生加強體育鍛煉,而如何才能更好的提供體育鍛煉的成效,是體育教育工作者和大學生所共同面對的問題。本文從提高大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識,為體育鍛煉提供良好的條件、重視課堂教學等幾個方面,提出了提升大學生體育鍛煉成效的策略。
參考文獻:
[1]田海濱.對我省大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調查研究[N].甘肅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02)
[2]黃力艷.影響高校女大學生選修健美操的因素分析[J].大眾科技.2010(08)
[3]顧民.體育鍛煉習慣形成的心理學因素分析[N].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06)
篇8
談談衛生與健康
其實衛生是處處都必須注意的,在路邊、大街上、小巷中,在那些小攤小販的攤子上,經常做一些油餅、臭豆腐之類的食品,你可千萬不能去買,誰知道他們這些東西是用什么做的,吃了容易生病,甚至造成腹瀉、頭暈之類的癥狀。飯前便后要洗手,這也是講衛生的行為。說到健康,也許有人會說:“吃多了東西也就健康了吧!”其實健康并不在于多吃東西,你還要常運動、多喝水,每天定量吃飯,按時睡覺等等,這樣才能做到健康。在報紙上看到過多吃水果、蔬菜、多補充維生素,這樣對身體大有好處。衛生與健康是緊密相連的。不講衛生不僅使身體容易生病,有時連你寶貴的雙眼也會受到侵襲。當你接觸過錢、霉舊的書之類的東西,你可千萬不要去揉眼睛,否則,沾你手上的細菌就會跑進眼睛,這樣會使你患上沙眼,導致視力下降。為了有個健康的好身體,平時我們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良好的衛生習慣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表現為一點一滴的生活小事。比如,要保持個人清潔衛生,衣服要勤換洗,勤洗澡,勤剪指甲;飯前便后要洗手;經常打掃環境衛生;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增強身體免疫力。
人都是在生病的時候,才知道健康的重要性,體會到身體健康是多么地幸福。而健康呢,跟我們平時良好的衛生習慣有關。
良好的衛生習慣可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表現為一點一滴的生活小事。比如:要保持個人清潔衛生,衣服要勤換洗,勤洗澡,勤剪指甲;飯前便后要洗手;經常打掃環境衛生;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增強身體免疫力。我想,這些理論上的知識在我們讀初中的時候,老師家長們曾經教育過我們的。關鍵是我們得時刻提醒自己。養成一個非常良好的生活習慣。
篇9
【關鍵詞】社區糖尿??;綜合干預;治療效果
糖尿病是一種胰島素分泌失調導致的代謝性疾病,該種疾病的主要特征是患者呈現高血糖的狀態,而且會出現多食、多飲、多尿,體重下降的現象。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長期過高,就會導致其眼部、心,腦,血管,腎臟等多器官出現病變。目前,我國糖尿病患者的數量正不斷增加,所以,對糖尿病患者的有效防治顯得格外重要。在社區對患者進行綜合干預,可以使患者充分認識到該疾病對身體的危害,增強對疾病的治療意識,使血糖得到有效的控制,本實驗對2011年6月-2012年8月該社區185例糖尿病患者進行了綜合干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6月-2012年8月該社區185例糖尿病患者進行綜合干預,其中,男性患者有103例,男性患者有82例,年齡范圍:38-69歲。平均年齡51.2歲,病程小于兩年的有33例患者,2-5年的有65例患者,6-10年的有68例患者,大于10年的有19例患者。
1.2干預方法
1.2.1健康教育干預 許多患者對糖尿病的防治措施和對身體的危害并不明確,所以患者的遵醫行為做的并不好。在綜合干預中,定期邀請糖尿病的專家,專職護士來社區進行健康教育的社區講座,利用多媒體的方式為患者及家屬進行糖尿病的基礎知識,血糖儀的使用方法,飲食治療等介紹,以及有效控制血糖的重要性,使患者積極配合醫生進行各方面的治療[1]。醫生認真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對患者發放防治知識手冊。對不同時期、不同病情的患者給予針對性的指導。設立專門的健康咨詢熱線,由專業的糖尿病醫生為社區的患者進行相關問題的解答,并定期對患者進行電話隨訪,了解患者在每個階段的身體情況,可以使醫生和患者進行隨時交流,便于對患者疾病的治療。
1.2.2飲食干預 對糖尿患者的身高、體重進行測量,根據患者具體的身體情況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了解患者在一星期內的食譜,分析患者的飲食習慣,將其中對健康無益的食物撤掉,用其他的健康食物代替。控制患者每日攝取的總熱量,禁止食用甜食、禁止吸煙,盡可能減少飲酒量,多攝取一些富含維生素和粗纖維蔬菜,比如,絲瓜,黃瓜、西紅柿、青椒等,可以適當使用一些含糖量低的水果,比如,草莓、桃子、青瓜等,每天適量的食用一些牛肉、羊肉等,避免使用肥肉,防止高血脂的現象,多食用豆制品,減少精細面食的使用,多吃一些粗糧和雜糧,這樣可以使糖尿病患增加食物消化的吸收的時間,降低患者餐后血糖的指標,還可以防止便秘現象的產生[2]。盡量減少患者在外就餐的次數,如果必須在外就餐,要告訴廚師,不要在菜內加糖。醫護人員要定期通過隨訪的方式對患者進行飲食檢查。
1.2.3運動干預 患者進行合理的運動可以有效的降低血糖,但如果運動的方式和強度不合理還可能損害患者的身體健康,所以要由專業的糖尿病醫生對患者制定科學的鍛煉計劃,在鍛煉前對患者進行血壓、脈搏、心臟的檢查,根據患者身體的具體情況制定針對性的計劃[3]。對于身體情況較好的患者,每天進行兩次運動鍛煉,每次保持30分鐘左右,可以選擇快走、慢跑、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在運動完成之后,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身體狀況的詢問,看其是否有過度疲勞的現象,如果有身體不適的情況,對活動量和活動時間進行調整。對于身體素質較差的患者,可以選擇散步和打太極拳的活動方式,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身體素質,有效的控制血糖。對于年齡較大的患者在運動時要有家屬的陪同,避免出現意外情況[4]。在運動時患者身上要帶有餅干、糖等食物,避免出現低血糖的現象。
1.2.4藥物干預 醫生要根據每位患者具體的身體情況選擇適合患者的治療藥物,向患者詳細介紹服用藥物的注意事項,服藥時間和服藥劑量。告知患者服用藥物治療的重要性,使患者能夠按時服用藥物,避免自行不吃或減少服用劑量的現象出現,對于年齡較大的患者,可以讓患者對其進行提醒[5]。醫護人員定期的進行電話隨訪,調查患者服藥的情況。對于病情較重的患者可以注射胰島素進行治療,護理人員要指導患者及家屬胰島素筆的使用方法和注射部分以及劑量等。
1.2.5足部干預 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足部較為敏感和重要,所以要對患者進行相應的足部護理,每天對足部進行清洗,在清洗時選擇溫水,清洗之后進行適當的按摩,讓足部得到充分的放松。觀察足部皮膚是否出現水腫、破損的現象,如果出現破損現象要讓足部保持干燥和透氣,促進傷口能夠較快的愈合,如果在3天內仍然沒有愈合的現象,立即去醫院進行治療?;颊咴诠ぷ魃钪羞x擇棉質的襪子,舒適、透氣性好的鞋子,使足部在行走的過程中較為舒服[6]。
1.3統計學意義 對本文出現的數據采用SPSS 14.0軟件進行t檢驗,患者在綜合干預前后,病情有較大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1.4療效標準 顯效:能夠按照醫生的要求進行飲食控制、藥物療法、運動療法,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得到了明顯的控制;有效:能夠進行藥物療法,飲食控制和運動療法沒有較好的實行,血糖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無效:患者的血糖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2 結果
通過對糖尿病患者進行綜合干預,共有185例患者,有96例患者顯效,75例患者有效,14例患者無效,總有效率為92.4%,療效顯著,有實際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糖尿病是一種終身疾病,為了使患者在長期的治療中能夠有效的控制血糖,要通過醫生、社區、病人的共同努力。在對患者進行相關的治療前,要對患者講解健康教育知識,讓患者了解該種疾病基本的治療方法以及該種疾病對身體的危害,使患者增強遵醫行為,積極的配合醫生實施相關的治療建議,合理的控制飲食,藥物治療,科學合理的進行運動、足部護理等,使患者的血糖得到有效的控制。通過撥打健康熱線和與醫生面對面溝通的方式,解決患者出現的問題,醫生通過電話隨訪的方式,督促患者積極配合治療。通過對患者進行一段時間的綜合干預后發現,按照醫生的要求進行治療的患者血糖情況都得到了有效的改善,避免減少了患者出現并發癥的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綜合干預是一種值得推廣的糖尿病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1] 高峰.38 例II型糖尿病病人的社區行為干預的體會[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0,39(12):142-143.
[2] 吳曉娜,楊詠濤.食物血糖生成指數與糖尿病飲食治療[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1,3(6):83-84.
[3] 賀國華.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與護理干預[J].當代護士,2010(2):80-81.
[4] 蔣群花,蔣惠萍,樊壽根,等.護理干預對 2 型糖尿病病人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0,20(01):30-31.
篇10
關鍵詞:功能性體能訓練;體質體能;作用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48-0084-02
一、引言
功能性體能訓練是一種適應時展的新興的體能訓練理念。隨著運動訓練領域的不斷發展,功能性體能訓練越來越受到廣大專家、學者的關注。同時也使得功能性體能健身在提高和改善大眾日常生活中,逐步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功能性體能訓練在大學生身體健康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二、功能性體能訓練的概述
功能性體能訓練源于美國,是理療師通過一些動作讓患者進行練習,用于醫療和健身,以促進身體康復。在專家和相關學者的不斷研究下,其含義逐漸滲透到體育健身中,用來提高其體質。
Vern Gambetta,著名的功能性體能訓練專家,認為功能性體能訓練涉及到身體的控制、重心的穩定等力量關系,還需要多關節的本體活動。國內一些學者也對功能性體能訓練進行了相應的理論研究。有部分人認為,功能性體能訓練可以提高訓練者的專項運動能力,主要是用來增強肌肉群和神經肌肉系統的理論訓練方式和方法;部分人認為,功能性體能訓練只是體能訓練的一種,它是以人體結構為主,在多種學科的共同指導下,形成的具有一套動作模式,身體一體化下進行的連貫的、完整的和穩定的運動訓練;還有一些人認為,功能性體能訓練是一個泛泛的概念,還有待相關學者和專家更細化、更具體的對其進行解釋。
功能性體能訓練的一體化形式,可以多方面的鍛煉肌肉而不是獨立的某一塊肌肉。一塊肌肉的機能主要是依賴于激活環境,但是在功能性體能訓練下,肌肉是以一種特殊的運動形式來運動的。它主要針對的是動作而不是獨立的肌肉。整體性、平衡性、穩定性才是功能性體能訓練所要追求的目標。整體性的功能性體能訓練是為了身體可以以團隊的形式協同工作,在訓練中提高肌肉的爆發力、力量等,充分體現了系統完整性觀點。
三、大學生功能性體能訓練的目的
為了促進在校大學生身體素質,提高健康體質水平,學校都會開展大學生體能測試和訓練,讓大學生逐漸認識到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健康的體魄是一切活動的基礎,而健康的體魄需要持續的鍛煉和不懈的訓練。體能訓練主要是以身體訓練為主,以測試為考核內容,進行體能體質的評估,幫助改善亞健康體質。同時體能訓練還可以改善心肺功能,肌肉的耐力和力量,最終達到影響大學生體質的目的。
傳統的體能訓練需要通過大量的運動量、相關的健身器材等抗阻訓練才能達到想要的體能訓練結果。但是在訓練過程中傳統的方式多以單方向為主,著重的是四肢的鍛煉,會使得核心部位肌肉缺少鍛煉,欠缺活動所需要的靈活性、平衡性、協調性等。而在功能性體能訓練中主要強調的是身體一體化的訓練,與傳統體能訓練不同的是,它還要求多方位、高效的鍛煉,涉及神經系統、運動系統等多個系統,調動起整個身體的一體性,同時對運動可能造成的損傷有一定的預防作用。這樣大學生在進行功能性體能訓練時,可以在減少運動損傷的情況下,對體質和體能進行良好的改善,達到最終的目的。
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功能性體能訓練也具有缺點,想要在實踐中更好的利用功能性體能訓練而提高運動員專項運動的表現,我們就要以辯證地眼光看待功能性體能訓練。功能性體能訓練與傳統的體能訓練是辯證統一的,在一定的區別的情況下,也是相互聯系的,在特殊的訓練方式下,兩者也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功能性體能訓練是將身體的訓練看成一個整體,將身體進行一體化訓練,強調的是多個環節的相互聯系和作用。
隨著功能性體能訓練逐步被大家所熟知,功能性體能訓練的主要訓練手段和方法就變成了專家和學者的主要研究重點。功能性體能訓練的訓練方式和方法隨著時間的變遷,可以主要歸納為4種方法,如振動功能性體能訓練、平衡功能性體能訓練、核心力量功能性體能訓練、懸吊功能性體能訓練。其采用的主要的手段也有四類:第一類是深層肌群的訓練,主要是通過進行不穩定訓練來克服自重,這個過程中是可以借用一些訓練器械的,如平衡板、彈力繩等;第二類是平衡性訓練,借用一些特定的健身器材可以鍛煉身體的穩定性和平衡性;第三類是簡單訓練,如我們平??删毩暤难雠P起坐、俯臥撐等功能性體能訓練方式;第四類是一體化的訓練,主要是增強身體的系統性、連貫性和靈活性,訓練運動員的控制力。因此,在利用功能性體能訓練時,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不同的體育訓練和不同的訓練目標下,要采用適當的訓練方法和手段。
在大學生活中加入功能性體能訓練,不僅可以提高大學生的體質和體能水平,同時可以在某項專項運動中獲得技能。這種新興的功能性體能訓練可以更好的滿足高校大學生追求新異的訓練心理,并且在提高身體體質的基礎上,也可以有效的緩解各方面帶來的壓力。
大學生在進行功能性體能訓練時,我們要讓大學生樹立健康體魄的理念,要結合大學生在鍛煉身體時的心理需求,讓學生切實體會到健康體魄的重要性。同時要發揮大學生的主體性,增強大學生在鍛煉身體的意識和理論知識,促進大學生身體和心理的同步發展。功能性體能訓練作為新興的訓練方式,可以有效的激起大學生鍛煉身體的激情,抓住大學生對新興事物的好奇心理,可以使大學生在對功能性體能訓練的了解下,進行相應的身體鍛煉。
四、我國對功能性體能訓練的相關研究
功能性體能訓練在國外的健身康復等領域已經相當普及,在競技類體育運動中的運用也很多,在大量學者和專家的研究下,完善和形成了一套可以用在競技類體育運動和健身中的系統。并且在國外的相關實踐研究下,功能性體能訓練可以減少運動帶來的損傷狀況,逐漸減少功能性體能訓練在某些領域的限制,可以為運動員在運動過程中提供一系列的指導。
與國外對功能性體能訓練的研究和運用相比,我國在功能性體能訓練方面的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專家和學者對功能性體能訓練的研究還僅僅限于理論研究,在實踐中的研究還比較缺乏。國內一些優秀運動員如姚明、孫甜甜等都進行過功能性體能訓練,在他們的實踐情況下效果還是比較被認可的,并且在其他相關的競技類體育運動中效果也不錯。在大學生中運用功能性體能訓練就是將功能性體能訓練理論進行可本土化,同時在大學生運用的情況下可以進行探討和研究,為以后形成一套適應我國的功能性體能訓練提供實踐基礎。
大學生在運用功能性體能訓練時,要先建立起高水平的動作模式的訓練基礎。動作模式是由多方面的關節動作組成,來共同完成一系列的專門動作的功能,是人體功能性動作的基礎。例如弓步、深蹲等動作模式。而建立正確的、高水平的動作模式是競技類體育運動的基礎和關鍵,任何完美的競技類體育運動的動作都是由最簡單的動作模式構成的。如果連基礎的動作模式都沒有完美的建立,那么完成競技類體育運動中的動作是不可行的。
功能性體能訓練需要長期和系統的訓練和練習。正確的、高水平的動作模式是保證系統性、完整性的動作的基礎,如果這個基礎沒有建立完整,那么大學生在功能性體能訓練中就極易受到損傷。
五、結語
功能性體能訓練的一體化模式綜合了多種學科知識和理論,整合了眾多的理念,其旨在提高訓練者的專項技能,使身體的訓練的針對性更強,最主要的是它可以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即使我國沒有完善的功能性體能訓練的實踐體系,但在我國運動員身上的實踐可以作為大學生功能性體能訓練的指導。功能性體能訓練存在的獨特價值是其可以多方位的鍛煉出訓練者的靈活性、平衡性和穩定性。
功能性體能訓練對大學生的體能訓練更具有針對性和科學性,可以在多方面進行訓練,促進各項素質的全面發展。大學生具有良好的體能素質是他們綜合能力發展的基礎,在以后職業和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