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產業園的盈利模式范文

時間:2024-01-08 17:41: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科創產業園的盈利模式,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在創業圈,有個‘三年期死亡規律’?!?/p>

2015年10月9日,記者見到重慶市北部新區科創局局長楊春林,這是他的開場白。

所謂“三年期死亡規律”,即初創企業在一年或兩年內容易失敗,很難撐過三年。

以前,北部新區也不例外――每年新成立的5000多家小微企業,近4000家會“死掉”。

如何破解創業“死亡魔咒”,讓創新創業得到更好發展?這成為很多產業園區面臨的難題。

“為此,北部新區決定用‘集群孵化’的理念,來打造互聯網產業園?!睏畲毫终f。

從創客咖啡、創業孵化營到專業孵化器、企業加速器,再到孵化園、產業生態園,這六個環節,正是北部新區互聯網產業園創業步驟的完整布局。

從0到1

2014年初,北漂“IT男”李煒回到重慶,打算創業。

“去北部新區互聯網產業園‘創業咖啡廳’吧,找找商機?!迸笥淹扑]。

創業咖啡?在好奇心驅使下,李煒來到北部新區互聯網產業園中的賽伯樂移動互聯網孵化園,一探究竟。

走進寫字樓,咖啡濃香撲鼻;三五創業者圍坐一塊,聊得正投機。

“‘創業咖啡’僅是創業孵化過程第一環節,后面還有創業孵化營、專業孵化器……”工作人員介紹。

“這里創業氛圍太好了!”李煒當場動心。

很快,李煒找到了合伙人,一起開發網站和APP,打造“慧聯生活”項目。

在創業咖啡廳,創意轉化為產品,即可進入第二環節――進入創業孵化營,意味著創業實現從0到1的突破。

在孵化營期間,李煒創立了新慧聯科技公司。

孵化營聚集眾多創業團隊,像個大本營,但絕非“放養”,這里創業扶持力度更大。

首先是政策扶持――北部新區管委會出臺《北部新區促進小微企業發展暫行辦法》,全方位扶持創新創業。

創業扶持,包括租金扶持、電子商務運營專項補助等。

創新扶持,包括專利補助、研發能力建設補助等。

市場開拓扶持,包括會展補助、信用保險補助等。

其次是龍頭企業帶動。

“政府官員要運用企業家思維?!睏畲毫株U釋孵化園打造理念。

在這一理念下,龍頭企業賽伯樂承擔起運營職責,推出創業導師制度、眾幫模式、創業培訓課。

在“政府+龍頭企業”合力助推下,一個個創業項目生長迅速、破殼而出。

僅歷時半年,新慧聯科技公司首個線下實體超市,在汽博中心附近開張。

“沒想到公司成長得這么快,從4人擴至40人?!崩顭樞Φ?。

專業孵化

2015年7月,新慧聯科技公司線下超市擴張到江北區、渝北區多個小區。

“業務激增,我們公司要搬到樓上了。”李煒告別孵化營。

所謂“樓上”,即孵化園的第三環節專業孵化器――經過創業導師評估,項目成型、可以向市場進軍后,創業團隊搬到相對獨立的辦公室;第四環節企業加速器――公司邁上正軌,獲得風司青睞,需要樹立良好形象,搬到完全獨立的辦公場所。

“因為發展迅猛,我們公司直接從‘孵化營’進入‘加速器’?!崩顭樥f。

企業升級了,但政策扶持力度不減。

按照《北部新區互聯網產業園項目入駐管理辦法》,新慧聯科技公司還可享受每平方米月租金20元補貼等扶持政策。

“企業搬到孵化器、加速器,并非高枕無憂?!睏畲毫终f,“我們有嚴格的考評機制、退出機制?!?/p>

每三個月考評一次,優秀企業被發掘出來,后勁不足者被淘汰,對存活的企業,產業園會不遺余力支持。

新慧聯科技公司在擴張同時,遇到了發展瓶頸。

盈利模式不明了,線上線下如何布局?”李煒向創業導師求助。

“我們來分析一下行業趨勢……”創業導師精心指導。

很快,新慧聯科技公司盈利結構調整得更科學了。

“企業擴張急需一大筆貸款,可是擔保費太高?!崩顭樀刃∥⑵罄习逵龅酵瑯訂栴}。

“我幫你們解決問題?!睏畲毫殖雒婢燃?,找到瀚華擔保公司。

瀚華擔保公司報價:“每筆貸款要交4%的擔保費。”

“我們‘團購’,幾十家小微企一起貸款,擔保費2%行不行?”楊春林機智地“砍價”。

“成交!”

消息一出,贊聲一片。

“這2%擔保費,政府再分擔30%。”楊春林補充道。

在這樣專業、深度扶持下,一大批小微企成長為產業園創新發展的支柱。

集群蛻變

2015年9月30日,北部新區互聯網金融企業孵化園正式開園。

該孵化園由北部新區與博恩科技集團合作打造,當天就吸納了100余個創業項目。

“從今天起,我會全力支持大家創業?!辈┒骷瘓F董事長熊新翔擔當創業導師。

至此,北部新區互聯網產業園的“創業孵化集群”基本成型。

依托賽伯樂投資集團,打造移動互聯網孵化園。

引入豬八戒網,打造文化創意孵化園。

依托隆訊科技公司,打造移動游戲孵化園。

引入騰訊公司,打造移動應用開發者創業的眾創空間。

依托博恩科技集團,打造互聯網金融孵化園。

“一棟樓宇就是一個產業園,我們引入專業機構,負責孵化小微科技企業。”楊春林說。

這一個個孵化園,就是北部新區布局互聯網產業園的第五個環節。

此時,北部新區互聯網產業園扶持創新創業的“棋局”并未終結。

企業進入高速發展期,無法再依靠自有資金滾動發展。

為此,北部新區與各孵化園打造了“10+N”融資格局――北部新區出資10億元設立“兩江科技創新專項資金”,與龍頭企業合作,成立互聯網金融、文化創意等N支股權投資基金。

“我們公司獲得2500萬元投資?!崩顭樃吲d地說。

雖然創業未滿三年,但李煒相信,公司已經跨過了“三年期死亡規律”。

到此就進入了抗衡“死亡魔咒”的最后一個環節:打造產業生態。

在這個生態里,各個孵化園、各個小微企互依共生。

移動互聯網孵化園的創業者,發現互聯網金融孵化園有適合自己的融資渠道。

眾創空間的創業者,在移動游戲孵化園找到了合作項目。

篇2

進入“十二五”以來,中國印刷復制產業迎來轉型升級的關鍵期:低端同質的競爭態勢,凸顯產業升級的壓力與緊迫;供大于求的產需矛盾,面臨優勝劣汰的強力洗牌;數字網絡技術的快速推進,亟需產業應用的落地對接;綠色環保的社會責任,呼喚印刷企業的擔當與行動。

印刷復制業是充分競爭化、高度市場化的產業,產業變革的內在動力來自市場,來自銳意進取的印刷企業。而示范企業經過多年打造,已儲備了雄厚的實力、積累了豐富的運營經驗,匯集了強大的資源掌控力,能在市場上起到更多的主動配置資源的作用,發揮重要的引導與輻射效應。由此,對示范企業的認定、掛牌與扶持,成為政府引導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示范企業也藉此扛起產業變革的大旗,在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提升行業素質方面,責無旁貸地承擔起示范與引領的作用。

本批30家示范企業,來自全國16個省市,涵蓋出版物印刷、包裝印刷、商務印刷、光盤復制等多個領域。其中既有承載百年歷史的傳承企業,也有本世紀初創的新銳企業。因地域、業務領域、資源稟賦的不同,各家示范企業有著不同的成長路徑,歸結起來,在以下10個方面能為業界帶來借鑒和思考。

一、明晰定位,打造獨特競爭力

30家示范企業中不乏規模型綜合企業。這些企業在原有主業上穩健經營,通過規?;⒓s化提升競爭實力,保障經營效益。與此同時,在核心業務基礎上進行關聯延伸,積極開拓市場,增加新的利潤增長點。東港印務有限公司在保持商業票證產品國內市場份額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智能IC卡、數據處理、RFID智能標簽、電子票證等新業務,逐步由傳統的票證印刷企業向綜合服務供應商轉型。湖北金三峽印務有限公司雖從事利潤率豐厚的煙包印刷,仍未雨綢繆,積極進行延伸產業鏈的嘗試,在上游制品業成立盟科紙業公司,在并列行業成立為酒包、藥包、日化包裝服務的社會包裝公司。河南省瑞光印務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傳統的書刊印刷企業,從2004年開始摸索拓展包裝業務,成立獨立公司單獨運作,目前書刊印刷業務持續穩步發展,包裝裝潢業務也在省內創立了品牌。這些企業在進行新領域嘗試時,能清醒地意識到行業間的差異,有意識地選擇差異化的經營策略,打造適合新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當然,做大未必是做強的唯一通道,在細分市場潛心經營、精耕細作,同樣能收獲輝煌的業績,示范企業中也不乏這樣的佼佼者。1988年成立的南京愛德印刷有限公司,多年來致力于薄紙印刷,不斷改進生產技術,其28克~33克薄紙印刷裝訂技術在國內屬于一流水準,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22克薄紙印刷不僅掌握了單色同時掌握了彩色印裝技術,國際上目前也只有荷蘭一個國家能生產單色產品。南京愛德已為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印刷圣經逾億冊,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單體圣經印刷基地。四川宜賓普什集團3D有限公司依托五糧液的雄厚實力,致力于發展和振興中國3D包裝業,傳承和創新運用世界上最先進的三維立體影像技術和三維立體防偽技術,研發生產三維立體包裝盒、塑膠板材、光柵片材等,公司已制作各類3D包裝盒10億個,生產3D包裝材料20萬噸,銷售遍及世界各地,2012年躍居中國印刷企業100強的第9名。

二、升級產品,提高附加價值

供過于求的市場現實,愈打愈烈的價格大戰,使印刷企業的盈利空間日益趨薄,飽受同質化競爭的惡果。很多示范企業不再戀戰,主動進行產品升級,通過印制高附加值產品來提高利潤收益,通過開發高技術產品適應市場的新變化,努力提升自身的競爭優勢。山東鴻杰印務集團有限公司明確了在書刊印刷市場發展精裝圖書印制的高端路線,投資逾億元配置兩條配鎖聯動+精裝聯動線,日產能12萬本,造就了國內僅有、亞洲最高效率的精裝生產線。今年配合“文化惠民”工程在全國農村中小學生范圍發放的《新華字典》,時間緊任務重,超過1/3的訂單量由鴻杰承印,鴻杰敏銳地抓住了商機,收獲了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立華彩?。ɡド剑┯邢薰鹃L年服務于IT客戶,說明書、標簽、卡片、彩盒為4大支柱業務。近幾年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興起,IT行業發生巨變,說明書、彩盒業務嚴重萎縮,高檔硬盒需求趨旺。立華從2010年起著手產品轉型,投資5000多萬元購買8臺世界一流水準的制盒機,2012年在IT業務活源不足的情況下,立華憑借精品盒業務促使整體業績同比提升10%,在電子包裝領域一枝獨秀。

除了積極進行產品升級,拓展高附加值產品,示范企業還憑借雄厚的技術開發實力與市場拓展能力,適時調整產品結構,有效化解市場風險。2012年對很多煙包生產企業來講是困難的一年,經濟下行導致市場萎縮、客戶需求不足。安徽安泰新型包裝材料有限公司因時而變,全面發揮技術資源優勢,始終將改善及優化產品結構作為工作重點,高附加值產品所占比重大幅提升。2012年,安泰的煙標生產量下降12%,但銷售額提升9%,凈利潤增長11%,保持了持續向好的發展勢頭。

三、延伸鏈條,創造全新增值點

進入二十一世紀的新經濟時代,印刷業的產業屬性日益引起業界的思考。印刷不再僅僅像傳統第二產業一樣,保質保量完成產品加工,還要像屬于第三產業的服務業一樣,讓客戶體驗到最大的方便?!?.5產業”的提法,促使更多的示范企業開始整合設計、生產、物流配送各個環節,努力為客戶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同時在延伸服務鏈條的過程中使自身的利潤增值點由一個變為多個,效益區也由一維變為多維。

立華彩?。ɡド剑┯邢薰痉e極倡導“整體包裝”服務理念,從產品設計、材料選配、工廠生產到物流配送,為客戶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務。尤其在設計環節,在臺北設立R&D總部中心、在美國設立分點,儲備優秀設計師為品牌客戶提供一對一的貼身服務,其全球化包裝設計服務能力成為鎖定客戶的重要手段。

很多征戰國內市場的示范企業,也非常重視用戶服務體系的布局與建設。北京中融安全印務公司歷經多年建設,已形成遍布全國2000多個市縣的送貨網絡,能夠確保按照客戶要求及時、準確、安全地將產品送達指定地點。同時中融十分關注客戶服務體驗,建立了星級服務體系,可以滿足各類客戶的不同需求。

四、重視研發,轉化科技生產力

在配備研發力量、加大科研投入方面,示范企業普遍提高了認識。很多示范企業組建研發中心或技術中心,配備專職的研發人員,提供專項科研經費,致力于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的研發與推廣工作。多家示范企業取得了當地省市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稱號,更有企業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示范企業的研發成果也異彩紛呈,很多企業擁有多項發明專利、實用新型技術專利、外觀設計專利、軟件著作權證書等等,也有企業取得了國際專利。

以常德金鵬印務有限公司為例。2000年,金鵬就率先組建了集研發、設計、制版、打樣和檢測于一體的現代化包裝技術中心,投入資金1500多萬元,配備了國際一流的印前設備與國內頂尖的條碼檢測、色相檢驗等物理光學檢測設備,先后受邀參與多項國家、行業標準的編寫。金鵬穩居中國煙標印刷前3強,與包裝技術中心的有效運作與功能支撐密不可分。

示范企業在推動研發工作的過程中,轉變常規發展思路,積極借助外腦外力。安徽安泰新型包裝材料有限公司在印后模切燙金工藝技術創新方面,主動與天津長榮公司、安徽新聞出版學院共同合作開發,實現了雙刀模切改單刀模切等3項技術領域的重大突破,使模切燙金設備的性能更加穩定,廢品損耗大幅降低,生產效率大幅提升,成就了產學研合作的典范。

重視科技研發,收獲穩健增長,示范企業普遍嘗到了甜頭。天津海順印業包裝有限公司從機制入手,制定科技投入保障管理工作流程,保證公司每年科技投入費用占公司總收入的20%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和研發部利用原始性創新、自主開發和產學研合作等方式,近3年來共開發出新產品146種,取得發明專利21項,其中1項申報國際專利。海順印業實現新產品銷售收入9500萬元,占公司總收入的38%。

五、強身健體,提升自身素質

縱觀3 0家示范企業的成長歷程,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們奮發自強、不斷提升自身素質的不懈努力:

——從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幾乎所有示范企業都陸續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和OHSA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促使企業的經營活動更加規范化、系統化、科學化。

——為了與國際市場接軌,增加海外接單的競爭實力,陸續有示范企業通過了FSC森林認證、G7色彩管理國際認證、GMI認證、SGS國際認證等,為順利進軍海外市場掃清障礙。

——為了滿足客戶市場的需要,示范企業積極進行相關領域如食品質量安全、信息安全管理等體系認證,以嚴格的管理品質,贏得高端客戶的信賴與支持。

——為了提升企業管理的現代化水平,示范企業普遍引入ERP信息管理系統,對報價、采購、生產、財務、人力資源管理等生產與經營環節進行系統化、標準化管理;更有企業進入ERP應用的新境界,將數據流變成信息流,輔助企業的經營決策。

——為了打造誠信經營形象,提高企業的銷售服務與融資能力,一些示范企業積極參與了首批中國印刷行業企業信用等級申報工作,并榮獲相應的信用評價等級。

種種資質、認證的獲取,積極進行精細化管理的努力,建立學習型組織與打造企業文化的意識,不斷提升著示范企業的自身素質,使他們在市場競爭的紅海中愈戰愈勇,很多示范企業成為行業對標學習的標桿企業。

六、數字印刷,探索盈利新模式

主動擁抱數字印刷,盡早探索數字時代的新商業模式,成為示范企業的共識。以新華系列為例:安徽新華印刷股份有限公司于2013年3月掛牌成立“時代新華數字印刷中心”,為出版社提供高效、高質量、低成本的按需印刷服務。中心將通過持續的投入和建設,整合現有的數字流程和數字資源,實現網上報價、支付、接單、看色打樣以及便捷的物流配送等功能,為客戶提供24×7的全天候服務,打造安徽新華數字平臺。

湖北新華印務有限公司的數字印刷進程沿兩個方向展開。其一,與外商合資組建數碼合版按需印刷企業,快速進入數碼合版按需印刷領域,目前正加快與外商的洽談與接觸;其二,2013年4月18日開張湖北新華印務長江數碼(古田店),同期開業湖北新華印務網上電子商務平臺,湖北新華印務將有效結合數碼印刷、傳統印刷、網絡印刷業務,實現轉型發展。

河北新華聯合印刷有限公司積極打造河北數字印刷產業園,作為河北省文化產業振興規劃重點項目和“十大文化產業聚集區”,產業園的石家莊基地于2013年6月竣工投入使用,產業園以數字化系統建設為基礎,努力打造現代數字印刷產業基地;保定基地征地協議已經簽署,相關工作正在積極推進。

七、綠色印刷,高擎環保旗幟

本次獲批的27家印刷示范企業,有近20家已經通過了環保部的綠色印刷認證,其中不乏首批獲得認證的企業,很多示范企業還是當地獲得綠色印刷認證的唯一企業,成為綠色印刷實踐的一面旗幟。

示范企業清醒地認識到,實踐綠色印刷是習慣再造而不是單純認證,是主動提升而不是被動應付,需將綠色印刷活動貫穿到經營的各個領域、生產的各個環節。上海中華商務聯合印刷有限公司在籌建之時,就已經盡可能地將綠色環保因素考慮進去,如廠房設計采用自然采光帶、輪轉機安裝天然氣烘干余熱回收裝置等等。為持續推進綠色印刷,公司又采取了系列措施,包括全部采用預涂膜或水性覆膜工藝、印刷機加裝全自動橡皮清洗系統、CTP制版機加裝自動水循環凈化系統、裝訂裁切紙邊全部采用管道回收等。上海中華商務不僅僅按國內標準要求自己,還主動對接國際標準,獲得了多項國際綠色環保方面的認證,如FSC-COC、PEFC-COC等等,有意識地打造國際一流的綠色印刷企業。

八、重視創意,借勢文化轉型

“十二五”以來,建設文化強國的國家戰略為印刷企業提供了發展的新路徑。作為文化產業中的9大產業之一,印刷業如何借勢文化轉型,成為印刷企業孜孜以求的突圍亮點。但在印刷本業上如何嫁接文化元素,如何衍生出新的經營增長點,又如何打造出成熟的盈利模式,卻是印刷企業必須面臨的轉型之惑。

示范企業的文化轉型嘗試,首先從創意入手。廣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中國最大的文具一體化供應商,積極與國內動漫上游廠家合作,將傳統文具和動漫衍生產品有機結合,提高文化創意產品的經濟價值。從2011年始,廣博聯手“喜洋洋與灰太狼”、“憤怒的小鳥”,數百款運用“喜羊羊”、“憤怒的小鳥”動漫元素設計生產的文具產品,受到了國內市場熱捧,廣博正式步入了“制造+創意”的產業發展軌道。湖南永州奔騰彩印有限公司與香港公司合作,引進國際領先的文化創意產品——立體彈跳書。目前立體彈跳書已順利出口美國,實現了文化產品“走出去”的發展戰略。

湖北金三峽印務有限責任公司緊跟時代前沿,將文化創意、包裝設計與印刷技術有機結合,為客戶提供市場調研、產品定位分析、品牌策劃推廣、新型包裝設計、創意產品實現等全方位服務,幫助客戶走文化創意的差異化發展之路。其與客戶共同打造的尚善玉溪等產品紛紛獲得國內外諸多設計大獎,助力客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九、盤整資源,著手戰略布局

“十二五”時期是中國印刷產業進行結構調整的關鍵期,也是更具資源掌控力的示范企業快速成長的機遇期。有別于自然生長,以并購重組的方式快速集聚資源,以集中管理的方式有效盤整資源,成為示范企業做大做強的實踐路徑。

安徽新華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利用母公司時代出版上市公司的資金平臺,于2008年以受讓的方式,持有蕪湖新華股東60%股權,重組了蕪湖新華印務公司;2009年以置換的方式,持有合肥杏花51%股權,重組了合肥杏花印務公司;2010年以增資的方式持有華豐印務55%股權,重組了華豐印務公司。為使重組產生顯效,安徽新華對內部資源進行了重新配置,對各家的發展方向重新定位,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并搭建了統一的資金收付平臺、ERP管理平臺,推進預算管理,使重組后的公司成為協同作戰的有機整體。通過并購重組,安徽新華以4000多萬元的代價,撬動了資產規模約4個億、年銷售收入超過2個億、利潤1500多萬元的三家印刷企業,壯大了產業規模,拓展了業務空間,增強了競爭優勢,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2008年在深交所上市的福建鴻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近幾年密集進行資本運作,先后收購廣州彩創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無錫雙龍信息紙有限公司、北京國彩印刷有限公司等,將業務觸角延伸至印刷及相關產業鏈——物聯網、智能卡、無紙化彩票產業、文化創意等領域。2013年,公司全稱由“福建鴻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鴻博股份有限公司”,繼續著轉型探索的新征程。

在并購重組的同時,多家示范企業拓寬戰略視野,嘗試在全國范圍內投子設點,籌謀區域布局,啟動多地聯動,為下一階段的發展布下更廣闊的格局。

立華彩?。ɡド剑┯邢薰靖S客戶的腳步,2010年前往西部設廠,設點四川遂寧,輻射成都、重慶在內的成渝經濟圈,意欲為產業西移的電子品牌商提供就近貼身服務。2012年7月正式投產的遂寧工廠占地200畝,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預計實現產值8億元。

2007年在深交所上市的東港股份有限公司,經過多年布局,目前在濟南、北京、上海、廣州、鄭州、烏魯木齊、西寧、成都建有8個生產基地,在各地設立了30家聯絡處,生產、銷售、服務網絡覆蓋全國。

十、進軍海外,拓展國際市場

作為全球重要的印刷加工基地,中國印刷業的出口加工業態也在發生悄然變化,這在示范企業身上有著明顯的印記。

——出口加工企業由沿海向內地延伸。沿海尤其是珠三角、長三角的企業,仍然是承擔海外業務的主力軍團。以上海中華商務聯合印刷有限公司為例,其出口業務遍及21個國家,分布于歐洲、美洲、亞洲、大洋洲及非洲等地區,迄今印刷了32種不同語言版本的圖書,開業以來每年海外銷售額均超過1億元,占全年銷售額的50%。與此同時,內地企業參與全球化競爭的意識逐漸增強,紛紛實現零的突破。示范企業中,地處內陸腹部的西安西正印制有限公司,也成功開拓了巴基斯坦穆斯林銀行、韓國韓亞銀行、英國匯豐銀行等海外業務。

——拓展海外市場的策略由“走出去”到“本地化”。廣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將出口產品的設計研發機構設在海外,以便于吸收各方經驗,融入當地市場。目前,廣博已經建立了三大研發設計中心,其中美國紐約研發中心和日本東京研發中心分別輻射歐美和亞洲市場,有超過200名設計師面向全球進行市場研究。從消費價值設計、產品工業設計、包裝形象設計到產品推廣傳播設計,廣博建立了一體化的工作架構和流程。系統化、本土化的流程規范體系使得廣博產品的研發時間有效縮短。研發“本地化”之外,廣博著手構建全球分銷中心,在香港、洛杉磯和迪拜建立了3家營銷公司,在比利時、意大利、俄羅斯等地設立了20多個分支機構,而在這些海外機構中唱主角的,大部分是海外的人才,人才國際化增加了廣博的海外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