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學習感想范文
時間:2024-01-17 17:53:0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初中學習感想,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情感教學是指教師運用一定的教學手段,通過激發、調動和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促進教學活動積極化的過程。情感作為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學生精神生活的主宰,是學生學好思想政治的催化劑,不容忽視。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應合理調節和充分利用情感,努力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課堂思想政治效率,以此實現自己的教學目標,增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這就是情感教學最根本的內涵。下面我就情感教學的必要性、情感教學的作用、情感教學的運用、情感教學的評價談一下個人的粗淺認識。
一、初中思想政治課中滲透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1.教學性質決定滲透情感教育
初中思想政治課是學生全面進行道德教育的一門必修課程,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要“舞臺”之一,也是學校愛國主義教育的陣地之一。學校德育工作要落到實處,情感教育必不可少。其他課程重視情感、愛心教育,思想政治課更應該關注,否則就顯得空洞、枯燥乏味,引不起學生的注意,達到不政治課的教學目的。
2.教學原則決定了必須在初中思想政治課中滲透情感教育
知行統一原則是政治學科教學的一個重要原則。只有在教學過程中有機地融入情感,才能達到知行統一的效果,只有把傳授知識同陶冶情操、提高覺悟有機地結合起來,政治課的實效性才能體現出來。
思想政治課,作為一門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課程,不僅要解決與“不知道”的問題,還要解決“不行動”的問題,如初中的政治課“采用案例教學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基本的法律常識的滲透”。雖然“法律”是嚴肅的,但如果沒有動之以“情”,就不能曉之以“法”。這就要求我們政治教師更應在教學過程中注入情感,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二、情感教學的作用
1.促進學生認知能力的發展
學生的學習不限制在課堂教學內容的學習之中,學生在教師關懷和啟發下學會了學習方法,因此也能在其他學習中運用已學的方法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學習新的知識,提高了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始終保持強烈的求知欲,刻苦努力地進行自覺學習。
2.促進了學生潛能的開發
由于老師的教學方法靈活多樣,不再是教師的“一言堂”,學生在課堂中敢于發言、敢于提出問題,學生得到發揮自己的才能的機會,不但學到了知識,同時在教學活動中開發了自己潛在的才能,例如學生的表達能力、寫作能力、表演能力等,增強了學生的學習信心,從此以后更加努力。
3.促進了學生的良好品德的養成
課堂上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懂得尊重他人,分組的小組合作學習,又使學生學會團結互助,學會合作與競爭,產生強烈的競爭意識,培養了學生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精神。
4.有利于學生適應社會能力的發展
情感教學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樣式,給學生盡情表演的機會,與人交往合作的機會,積極參與活動的機會,自覺參加活動的機會,這樣就給學生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三、情感教學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
1.以情激學
與其它學科相比,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有兩難:其一,概念較為抽象、枯燥,與初中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征不相適應。其二,在經濟社會中,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看重經濟輕視品德修養的傾向也存在,導致部分學生不重視思想政治課。有些政治課教師也沒有引起高度重視,抱著“你們不愿學,我也懶得教”的思想,照本宣科,應付差事,這就造成了教育的惡性循環。相信:事在人為,唯其難教,方能見真功夫。情感投資,以情激學。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應當成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興趣中去,與他同歡樂,共憂傷,忘記自己是老師,這樣孩子才會向老師敞開他的心靈?!?/p>
2.以情明理
不管是講概念還是原理,我都注意寓理于情,使抽象的理論閃耀出情感的色彩,以增強學生對政治課的濃厚興趣。以情明理可分為以下兩方面:①語言含情,講活知識。我以飽滿的情緒,旺盛的精力講授每節課,同時注意語言的抑揚頓挫?;蚋甙簾崃?,或深沉凝重,或重炮似的排比,或雨絲般的描述,娓娓道來,使學生們的情緒隨我的語調而變化。②故事滲情,吸引學生。書上的例子大多比較簡單,有的例子時間較遠,我就進行增補或系統形象化。如講到時傳祥,我用口頭和體態語言,生動地描述他如何背大糞桶,不怕臟臭和譏諷,感動得學生嘖嘖稱贊。講“為人民服務”的內容時,我適時地補充孔繁森的例子,描述他如何在大風雪天,把自己棉大衣脫下給九十多歲的藏族老奶奶穿上;他又是如何幾次賣血撫養兩個藏族孤兒。
篇2
一、注重指導學生朗讀,恰當點評學生的發言。
還給學生大量的讀書時間,在語文課堂中應讓學生多讀,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進入境界,并且還要生發聯想,才能更有感情的朗讀,也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文意。要達到這一步,學生應建立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老師講解分析的基礎上,學生靠閱讀讀懂、品析文章,可以形成自己的能力,如果靠老師講解分析那永遠是接受現成的分析成品,不能形成自己的能力,所以在課堂上,要讓學生自己閱讀。在這次語文課堂上,都將閱讀貫穿始終,對學生的讀書通常做了如下安排:1、觀其大意,謂之粗讀,只要求將課文讀通,了解其大意,2、參照有關注釋和有關資料,細嚼慢咽,謂之細讀,可提出疑難,請求解決。3、在已然把握文章情感的基礎上,有感情的朗讀,品析美句美詞,4、細賞其文理構思,享受美文,謂之美讀(或范讀),通過這四步既發揮了學生的客觀主動性,又在學生自己閱讀的過程中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給學生好的學習方法,注重學習習慣培養。
很多老師會在課件上給學生出示“學習方法”,名字多樣“溫馨提示”,如王曉林老師在執教《五柳先生》品讀課文環節是這樣設計的: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五柳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括號中是這樣提示的:(提示:如性格、愛好、生活狀況、人生追求)。讓學生收獲一種學習的方法,當他以后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才能夠用自己的力量解決。個別老師很注重對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一直強調“不動筆墨不讀書”,有利于培養學生集中精力的好習慣。
三、設置簡單有效的課堂情境,創設自然和諧的課堂氛圍。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迸d趣是學習的推動力,是幫助學生獲取知識的捷徑。因此,很多老師在新課的導入中會有意地設疑,激疑或精心設計,或課前播放歌曲,或課前進行語言互動,去激發學生的興趣,緊緊地吸引住學生,使學生很快地進入新課意境。
我對張士誠老師印象深刻,在他的課堂上,我發現他非常擅長并注重語言的運用,極其幽默。學生非常喜歡這種活潑的授課方式,整個課堂歡樂愉悅,讓我們聽課老師也深深陶醉其中、樂在其中,很輕松。
四、浮華已隨風飄去去,課堂本色顯樸實。
這次聽課最大的感受就是,老師執教的觀摩課都比較樸實,注重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淡化了課件等的輔助作用。但有用的很有分寸。華麗惹眼的課件被幾張簡單的幻燈片或言簡意賅的問題、扎實的讀書練習所代替,真正還原了課堂本色。
五、進行了恰如其分的課堂評價,進行適時鼓勵和評價。
課堂評價,是師生交流的一種有效方式,它不僅是某個環節的終結,更重要的是能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更強烈的求知欲望。而課堂及時評價是教師對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態度、方法、過程、效果等方面,進行適時鼓勵和評價。這次活動中,老師幾乎運用了及時評價,并且在課堂上,充分運用自己的體態語言、一個手勢、一個眼神、一個撫摸、一個微笑等對學生的表現給予評價。如陳萬泰老師在讀完《我用殘損的手掌》這首詩歌時,有一名學生讀的非常好,陳老師用語言激勵,更重要的是,當他用手掌撫摸在孩子的肩膀上時,那股力量應是無比的莫大,我想,這個孩子一生會記住的!
六、具有扎實的教學基本功,調控課堂游刃有余。
篇3
一、教師身先士卒,作出表率
常言到:“身教重于言教”。如講“關心他人”時,我視學生為自己的孩子一般,思想上鼓勵他們進步,主動當他們的入團介紹人;學習上耐心輔導;有困難時及時伸出援手;在他們煩惱時,耐心聽他們的訴說。講“熱愛勞動”,在學校大掃除中,我不怕臟累干在前,發現教室有垃圾馬上拾起放在垃圾桶里,講桌臟了,立馬擦干凈。從我的行動中,同學們懂得了如何理論聯系實際。
二、以情啟思,明理踐行
如講“孝敬父母”的內容時,我列舉大量事例,表明父母對子女的慈愛之情,并引導學生們討論父母是怎樣關心自己的?同學們爭先恐后地述說父母在飲食、起居、學習等各方面對自己的關心。我又問:“你們都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嗎?”教室立即靜下來。一會兒,有個別同學說出了父母生日,但語氣還不大肯定。我嘆息道:“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啊!”我啟發大家:“想一想,怎樣報答父母生養之恩?不要口頭,而是要行動,一星期后向我匯報?!苯Y果沒過三天,就有不少同學對我講了他們如何幫助媽媽刷鍋碗、洗衣服,給媽媽做生日卡,還有的述說怎樣跟爸爸到煤廠買煤,累得滿頭大汗把煤拉回家的事。
三、以情明理
列寧說:“沒有人的感情,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辈还苁侵v概念還是原理,我都注意寓理于情,使抽象的理論閃耀出情感的色彩,以增強學生對政治課的濃厚興趣。
1.語言含情,講活知識。我以飽滿的情緒、旺盛的精力講授每節課,同時注意語言的抑揚頓挫。或高昂熱烈,或深沉凝重,或重炮似地排比,或雨絲般地描述,娓娓道來,使學生們的情緒隨我的語調而變化。如講媽媽對子女的關懷時,我富有感情地為學生朗讀了《游子吟》,并逐句講解,同學們聽完后都想起每天媽媽在臨行前嘮叨出門時要多加點衣服,騎車要小心等場面。當我問他們聽完這首小詩有什么感想或想起了什么場面時,學生紛紛有感而發。通過這個活動,學生更能體會到父母嘮叨中包含的關愛和提醒。
2.故事滲情,吸引學生。書上的例子大多比較簡單,有的例子時間較遠,我就進行增補或系統形象化。
如關于時傳祥,我用口頭和體態語言,生動地描述他如何背大糞桶,不怕臟臭和譏諷,感動得學生嘖嘖稱贊。講“為人民服務”的內容時,我適時地補充孔繁森的例子,描述他如何在大風雪天,把自己的棉大衣脫下給九十多歲的藏族老奶奶穿上;他又是如何幾次賣血撫養兩個藏族孤兒。講徐洪剛為了保護受辱婦女,赤手空拳同四個持刀歹徒博斗,身中14刀,用背心托著流出的腸子追歹徒達五十多米,最后倒在血泊里。悲壯的語調,贊嘆的表情,形象的手勢象磁鐵般地吸引住學生,他們深深地被英雄事跡所感動。
四、以情激學
與其它學科相比,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有兩難:其一,概念、觀點較為抽象、枯燥,與初中生的年齡和心理有一定差距。其二,近年來,由于中考政治成績不計入升學成績,學生實際的思想導致學生輕視思想政治課。有些政治課教師也心灰意冷,抱著“你們不愿學,我也懶得教”的思想,照本宣科,應付了事,這就造成了惡性循環。
作為一名政治教師,我自然也經歷了一番思想斗爭,但終究還是“一定要把思想政治課教好”的意識戰勝了我。我堅信:事在人為,唯其難教,方能見真功夫。
1.情感投資,以愛結情。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應當成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興趣中去,與他同歡樂,共憂傷,忘記自己是老師,這樣孩子才會向老師敞開他的心靈?!蔽依谜n余時間經常深入到我教的班,對孩子們噓寒問暖,與學生們一起搞衛生、作游戲、侃大山、說故事。看到班上的同學生病了,我二話不說,背起她就往醫院跑,到了醫院我將學生安排好輸液后再立即給家長打電話通知他們來。當有外班的同學闖到我們班生事后,我立即聯系該生的班主任,一道處理,事情很快得到圓滿解決。這些很快贏得了學生的敬意和信任,他們把我當成知心朋友,當成他們的班媽媽,有悄悄話也愿對我說,發生了爭論請我評判,遇到了為難的事想給我述說。我的話,他們愛聽,且堅信不疑。這大概就是“親其師,信其道”吧。
篇4
關鍵詞:初中生;學習效能感;培養策略
一、學習效能感的內涵
學習效能感的概念源于美國學習心理學家班杜拉所提出的自我效能感。所謂自我效能感是指個體個體對自己具有組織和執行達到特定成就的能力的信念。學習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學習領域內的表現,指學習者對自己能否應用了擁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學習任務的自信程度的評價,它反映了個體對自己控制學習行為和學習成績能力的一種主觀判斷,是對自己能否利用已擁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學習任務的自信程度的評價。
二、影響初中生學習效能感的因素
1.社會文化因素
(1)社會教育觀念取向。初中生受其身心發展水平和認知行為能力發展程度的制約,容易受到社會文化氛圍的影響。當教育在當下的環境中受到重視時,整個社會呈現出對知識的尊重和敬仰,初中生呈現出較高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效能感。如果“讀書無用論”成為社會的主流文化,學習效能感隨之降低。
教育觀念也會影響初中生的學習效能感。例如認為學生的學習能力是天生的,智力是影響學業成就水平的決定性因素,女生的學習效能比男生低等,這些錯誤觀念使一些個體對自己的能力表示懷疑,降低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影響學習效能感。
(2)學校環境和教師關懷。學校的地理區位、辦學性質、校園文化氛圍等因素都會對學生的學習效能感產生影響,不同類型學校的學生的自我效能水平差異顯著,最終影響學業水平。有研究表明,城市中學、重點中學學生的學習效能高于農村中學、普通中學,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何優質教學資源供不應求,家長希望通過學校環境對學生實施正面影響,使其對學習具有較高的成就期望和信心,增強學習效能感。
班杜拉的一般效能感的理論認為,勸說能夠讓個體更有毅力堅持下去,也能夠讓個體投入更多的行為來完成任務,教師對學生的合理期望和諺語說服,既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效能感,也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行為效能感,最終對學生的學業成績的施以影響,羅森塔爾效應是對教師關懷重要性的一種說明。
2.個體行為因素
(1)學習成敗經驗和替代性經驗。班杜拉研究指出,成功經驗會提高自我效能感,學習效能感會通過目標任務的選擇、期望、抱負水平、成就歸因及對學習行為的控制和調節來影響學業成就。有國內學者的研究結果表明,持續的成功體驗會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并且具有一定的穩定性,能夠激發內在的學習動力,提高抗挫折能力,防止挫折泛化。
替代性經驗指個體通過他人學習的成敗而獲得的主觀體驗。當學生看到與自己學習水平相仿的人取得了成功,就會增強學習效能感,在學校教學中采用朋輩輔導、小組合作就屬于通過成功的替代性經驗激發學生的學習效能感。
(2)生理和情緒狀態。社會認知心理學的觀點認為,應激反應是控制威脅或超負荷環境壓力的自我效能感低下的結果。在緊張、疲勞或壓力較大的情境下,個體往往會產生焦慮、抑郁等情緒反應,并伴有心跳、血壓、呼吸等生理特征的改變,這些反應通過認知加工影響自我效能感。
生理和情緒狀態對考試的影響十分顯著,認為自身不足或不相信自己的應對能力的人更可能降低自我效能感,從而削弱學習動機和成績,進一步挫傷自我效能感,并導致惡性循環。
3.心理因素
(1)歸因方式。學生將學習中的成功歸因于外部的不可控因素,如運氣好,難度小,不會增強自我效能感;而如果將成功與自身的勤奮、努力等可控因素相關聯,則會增強自我效能感。而對自己失敗作能力差的歸因則會降低其學習效能感,使學生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進而減少努力,影響學業成就的提高。研究表明,學習效能感較低的績差生表現出消極的歸因方式,學習效能感較高的優良生則表現出積極的歸因方式。
(2)學習策略和學習監控。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能否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獲得相應的學習技能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能感,學習效能感又通過對學習策略的調節間接影響學業成就。研究表明,學習效能感高的學生具有較強的學習動機,在學習過程中更具有堅持性、抗挫折性、努力程度更高。而學習效能感較低的學生學習動機較弱,遇到困難時更容易逃避或退縮,常輕易放棄以至于半途而廢。
(3)目標設置與評價。學習目標與動機水平之間的關系符合耶克斯――道德森定律,簡單學業目標的成功經驗無助于學習效能感的增強,而在個體的能力范圍之外、難度過大的學業任務又易讓學生失去信心。因此,在目標設置理論中,難度適當且具有挑戰性但又能夠達到的目標才能夠增強學習動機,并通過學業成就的提高進一步增強學習效能感。當學習目標設置合理時,學習上的進步更容易被覺察,從而提高學習效能感,增強對自己能力的預見、對任務難度的知覺,形成良好的評價。
三、初中生學習效能感的培養策略
1.通過教學和實踐活動,讓學生獲得成功體驗。以往成功的經驗會增強學生在未來學習過程中取得成功的信心,因此,嘗試因材施教分層教學,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與之相符的目標,獲得成功體驗;開展自主合作學習模式,充分發揮朋輩之間的影響作用,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替代性體驗。
2.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能夠通過言語和態度等方式的合理期望來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抱有積極的態度和信念,幫助學生創立情境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對學生充滿信心,積極營造集體效能感,能夠潛移默化的提升中學生的學習效能感水平。
3.對學生進行心理效能訓練。充分運用學校資源,通過講座、團體心理輔導、社團活動等方式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心理效能訓練,以提高學習效率,增強學習效能感。教師要善于利用各種動作,如撫摸腦袋、拍肩膀、注視、微笑、點頭等給學生以積極的暗示。學生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重視和接納,就會以老師的期待激勵自己積極向上。
總之,初中生學習效能感的培養和提高不僅需要其發揮自身的能動性,更需要家庭、學校和教師共同努力,當然如何更加有效的培養和提高初中生的學習效能感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班杜拉:《自我效能:控制的實施》,繆小春等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
[2]王凱榮、辛濤、李瓊:《中學生自我效能感、歸因與學習成績關系的研究》,《心理發展與教育》,1999(4).
[3]王永躍:《中學生人格特質、自我效能、學習策略、動機與學業成績關系的研究》,陜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2.
篇5
【摘要】
目的: 通過比較未經灌流處理和體外灌流處理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漿對C3A細胞CYP4503A表達的影響, 為改善C3A細胞的功能活性以提高其治療效果提供依據。方法: 分別用正常人血漿、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漿、 體外灌流處理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漿培養C3A細胞, RTPCR法測定上述血漿培養的C3A細胞CYP4503A4 mRNA表達, 凝膠成像系統獲取CYP4503A4/βaction相對值, 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 未經灌流處理和體外灌流處理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漿培養的C3A細胞CYP3A4 mRNA表達均低于正常人血漿培養組(P
【關鍵詞】 C3A細胞; 慢性重型肝炎; CYP4503A; 血漿灌流
C3A細胞是目前惟一用于生物人工肝臨床研究的肝腫瘤細胞株, 具有在肝衰竭患者血漿中生長良好等特點, 現已基本實現了細胞的大量培養、 保存和運輸, 并已成功進行了Ⅰ、 Ⅱ期臨床實驗[1]。C3A細胞作為生物人工肝的核心組成部分, 其功能狀態直接影響治療效果。本實驗通過比較未經灌流處理和體外灌流處理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漿對C3A細胞中細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 CYP450)mRNA表達的影響, 為改善C3A細胞的功能活性以提高其治療效果提供依據, 并為未來C3A細胞的改造與功能優化奠定基礎。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C3A細胞株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人工肝中心提供。正常人血漿采自12名25~50歲肝功能正常的健康人。12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漿來自本院人工肝中心2004-05/2004-12進行人工肝治療患者的置出血漿, 患者均符合2000年全國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術會議修訂的慢性重型肝炎診斷標準[2], 男女各6例, 年齡26~60歲。愛爾炭腎活性炭灌流器為河北廊坊市愛爾血液凈化器材廠產品。DMEM培養基、 胰蛋白酶均為Gibco公司產品。TRIzol、 逆轉錄酶、 Taq酶、 RNasin、 OligodT、 βaction為華美公司產品。其余均為國產分析純試劑。
1.2 方法
1.2.1 灌流血漿備用 取出灌流器內吸附材料于60℃烤箱中烤干, 稱取干燥的吸附材料2 g, 放入50 mL離心管中; 在超凈工作臺中, 抽取生理鹽水20 mL注入離心管中, 靜置5 min, 抽出生理鹽水, 重復上述操作1次; 向離心管中注入患者血漿12 mL, 靜置30 min, 取出血漿備用。12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漿經上述方法處理后獲得12例體外灌流處理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漿。
1.2.2 細胞培養 將C3A細胞以2×105/孔的密度接種于6孔板中, 細胞完全貼壁后, 將培養液分別置換為1 000 g/L正常人血漿、 1 000 g/L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漿、 1 000 g/L體外灌流處理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漿, 培養24 h后備用。
1.2.3 RTPCR (1)總RNA提取: 將長滿細胞的培養瓶(25 cm2)取出, 用PBS沖洗1遍; 加入1 mL TRIzol, 平放培養瓶, 室溫下靜置至細胞全部消化; 移入無RNase污染的1.5 mL EP管中, 加入200 μL預冷的氯仿, 顛倒混勻, 室溫靜置2~3 min, 然后4℃, 12 000 r/min離心15 min; 轉移上層水相于新的EP管中, 再加入500 μL異丙醇混勻, 室溫靜置10 min后4℃, 12 000 r/min離心10 min; 棄上清, 加入1 mL 750 mL/L乙醇洗滌, 4℃, 7 500 r/min離心5 min; 棄上清, 倒置在衛生紙上自然干燥, 最后加入20 μL無RNase水(DEPC水)溶解沉淀, -80℃保存備用。(2)逆轉錄反應: 5×RT Buffer 4.0 μL, dNTP(10 mmol/L)1.0 μL, OligodT(500 mg/L)1.0 μL, RNasin(40 U/μL)1.0 μL, MMLV(逆轉錄酶, 200 U/μL)1.0 μL, RNA提取物5.0 μL, 最后DEPC H2O 7.0 μL補足體積至20.0 μL, 40℃水浴30 min。(3)PCR擴增反應: CYP4503A4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公司合成, 擴增產物長度為398 bp。反應體系為: 10×PCR Buffer(含25 mmol/L Mg2+)3.0 μL, dNTP(10 mmol/L)1.0 μL, CYP4503A4引物(10 μmol/L)一對各1.0 μL, βactin(20 μmol/L)一對各1.0 μL, Taq酶(5 U/μL)1.0 μL, 逆轉錄反應產物取3.0 μL, 最后加入H2O 17.0 μL補足體積至30.0 μL。PCR反應條件: 95℃ 5 min預變性; 94℃ 30 s變性, 60℃ 40 s退火, 72℃ 30 s延伸, 反復進行40個循環; 72℃ 10 min延伸。(4)擴增產物檢測: 將擴增產物在15 g/L EB瓊脂糖凝膠中以100 v電泳30 min, 置于凝膠成像系統中進行圖像掃描并計算CYP4503A4/βaction值。
1.2.4 統計學分析 數據以x±s表示, 利用SPSS11.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 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 P
2 結果
2.1 RTPCR檢測 RTPCR檢測結果見圖1。
圖1 不同血漿培養的C3A細胞CYP4503A4的RTPCR檢測結果(略)
M: DNA marker; 1: 正常人血漿; 2: 未經灌流處理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漿; 3: 體外灌流處理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漿.
2.2 C3A細胞CYP4503A4 mRNA表達 未經灌流處理和體外灌流處理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漿培養的C3A細胞CYP3A4 mRNA表達(分別為1.0916±0.0632和1.4671±0.1054)均低于正常人血漿培養組(1.8025±0.1147, P
3 討論
CYP450是參與人體內藥物和毒物代謝的重要酶類, 在肝細胞中CYP450以CYP1、 CYP2、 CYP3為主, 在這3種同工酶中, 又以CYP3A占的比例最大, 約占肝內CYP450總量的30%, 其中CYP3A4是CYP450亞族最主要的亞型[3]。研究表明某些細胞因子如IL1及膽汁酸、 膽紅素、 氨等理化因素可通過抑制CYP450的基因轉錄而下調其功能[4, 5]。本實驗結果顯示, 未經灌流處理和體外灌流處理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漿培養的C3A細胞CYP3A4 mRNA表達均低于正常人血漿培養組, 而體外灌流處理的血漿培養的C3A細胞CYP3A4 mRNA表達高于未經灌流處理的血漿培養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漿中膽紅素、 膽汁酸、 氨和某些細胞因子遠遠高于正常人血漿[6, 7], 這些因素可能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C3A細胞CYP3A4的基因轉錄, 從而使其表達下降; 而體外灌流處理的血漿中膽紅素、 膽汁酸、 氨和某些細胞因子水平有所降低, 從而使體外灌流處理的血漿培養的C3A細胞CYP3A4 mRNA表達有所增加。
我們前期的研究工作提示[8], 未經灌流處理和體外灌流處理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漿培養的C3A細胞CYP450活性及蛋白表達均低于正常人血漿培養組, 而體外灌流處理的血漿培養的C3A細胞CYP450活性及蛋白表達高于未經灌流處理的血漿培養組, 與本研究結果很好吻合, 并且本研究結果進一步證實了前期的研究結果, 不同血漿培養的C3A細胞CYP450活性及蛋白表達與其mRNA表達呈正相關。
在我國, 急性肝衰竭患者相對較少, 進行生物人工肝治療的大部分是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進行生物人工肝治療之前, 配合血液灌流技術對患者血漿進行適當的處理, 從分子水平濾除膽紅素、 膽汁酸和某些細胞因子以消除其對肝細胞代謝功能的負面影響, 使C3A細胞的CYP450表達維持在一定水平, 從而改善生物反應器中細胞的功能活性, 將可能提高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治療效果。在此基礎上, 利用基因克隆等技術對C3A細胞進行改良和功能優化, 將可能改善生物人工肝核心細胞的功能活性, 使更多需要人工肝治療的患者受益。
參考文獻
[1] Filippi C, Keatch SA, Rangar D, et al. Improvement of C3A cell metabolism for usage in bio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s[J]. J Hepatol, 2004, 41(4): 599-605.
[2] 中華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 肝病學分會·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 中華傳染病雜志, 2001, 19(1): 56-62.
[3] 劉海英, 楊 薇, 武正華, 等. 細胞色素P4503A4抗原表達的分析及其抗體的制備與鑒定[J]. 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 2007, 23(1): 79-81.
[4] 陳 煜, 趙麗莉, 高 虹, 等. 慢性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血漿對C3A細胞增殖和生物轉化功能的影響[J]. 中華肝臟病雜志, 2006, 1(14): 63-65.
[5] Elkayam T, AmitayShaprut S, DvirGinzberg M, et al. Enhancing the drug metabolism activities of C3Aa human hepatocyte cell lineby tissue engineering within alginate scaffolds[J]. Tissue Eng, 2006, 12 (5) : 1357-1368.
[6] 姚光弼. 肝臟病學[M]. 上海: 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4: 64-75.
篇6
關鍵詞:中學英語;作業設計;改革與建議
在現代初中階段的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的嘗試通過科學的方法發揮好家庭作業的價值。家庭作業的布置不僅僅是讓學生們在課后復習教師所教授的內容,同時更加重要的是,教師要通過家庭作業讓學生逐漸的養成科學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更好的思維能力。但是傳統的教學布置中并沒有真正的發揮好課后作業的相關價值,在素質教育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重視的今天,教師應該在實踐中進行嘗試,找到發揮好家庭作業價值的最有效的方法。
1家庭作業環節出現問題的原因分析
對于上述筆者所提到的幾個常見的家庭作業布置中出現的問題,教師必須要進行深刻反省和改進。具體來說,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教師所設計的作業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初中學習不僅僅只有英語一門學科,還有其他學科,很多英語教師大量地使用題海戰術,盲目地布置了很多作業,導致學生苦不堪言,只能應付了事。其次,教師所設計的作業內容不合理。因為網上的資料很多,很多老師沒有對資料進行加工處理,也沒有結合實際情況,就開始布置作業。這些沒有實際意義的作業,無疑會使學生十分抵觸和反感,嚴重打擊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第三,教師沒有明確教給學生一個做家庭作業的方法,學生自身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就使得很多學生的學習目的不明確,有的學生還把作業拖到很晚才做,這就不能保證家庭作業的實際質量。
2以學生的學習需求設計家庭作業
在初中英語家庭作業的設計上,教師要全面的考慮到學生的學習需求和主體地位,當學生對完成家庭作業沒有主體意識時,那么其對家庭作業也不會產生興趣和責任感。初中階段的學生具有極強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所以教師要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學習需求做好家庭作業的設計,如教師可以適當放權,由學生自主選擇完成家庭作業的方式,這樣學生在完成家庭作業時會產生強烈的掌控意識和責任感。
3人本主義理論
人本主義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A.H馬斯洛創立的,該理論積極倡導人的潛能的實現。另一位代表人物羅杰斯則強調了人的自我表現、情感和主體性接納。人本主義理論被運用于教育教學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學生是教學活動過程中的核心,學生自主地接受課程內容,選擇學習方法,進行自我評價、自我管理;認為學習是自我發展的,關注學生情感、興趣、動機的發展規律,以促進學生潛能的開發;重視創造力、認知等心理方面對行為的制約作用;尊重學習過程中的非智力因素,突出學習者的情感、意志力、價值等學習品質。把人本主義理論作為初中英語家庭作業設計的理論基礎之一,主要是因為人本主義理論倡導了以學習者為主體的、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在初中英語家庭作業的設計過程中也應該關注這一點。
4完成家庭作業形式的多樣化
傳統的家庭作業完成形式可能會讓學生感到無聊和疲憊,長期下去,學生會失去完成家庭作業的興趣。因此,在布置家庭作業時,教師可以允許學生大膽創新,多樣化地完成家庭作業。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排演舞臺劇,在排演的過程中,學生首先需要深入地了解課文,才能理順舞臺劇的劇情;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背誦課文內容,在表演舞臺劇時流利地背誦出來。表演舞臺劇這種家庭作業形式,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新精神,高效地完成教學目標,還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效率。
5讓家長參與到家庭作業的完成過程中來
家長是學生的監護人,是學生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人,所以學生的學習是家長必須關心的內容,并且參與到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去。在學習牛津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Amazing things”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去收集關于自己的Amazing things,這個收集的過程就可以有家長的參與。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收集與自己父母發生的Amazing thing,這是一種家庭作業的布置形式。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把收集的故事寫下來,并且要含有家庭成員、發生地點、發生時間、感想等,這些內容,并且所有的家庭成員都要在這張記錄表上寫下自己的感想,最后學生拿到課堂上進行交流和分享。這種家庭作業就把家長和學生的互動充分表現出來,在學生完成家庭作業時,會與自己的家人分享一些Amazing thing,并且家長和孩子一起寫下感想也能夠極大增強與孩子之間的感情,讓學生通過家庭作業體會到家人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6把握英語家庭作業難度
在設計英語作業時,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如在學習過程中,不同學生在英語知識的理解與把握上有著自己的特點,他們的學習水平與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在作業設計時,教師需注意作業的難度,進行分層作業。依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學生的具體實際,教師可布置選做作業與必做作業,循序漸進,促進學生的整體進步。其中,必做作業是有關書本基礎知識與技能的練習,需目的明確,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力求使全班整體把握所學知識。在設計必做作業時,教師需嚴控難度,讓基礎差的同學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與思考后完成作業,避免學生出現畏難、厭學情緒。選做作業,主要是針對基礎好、能力強的同學,是靈活性作業,基礎差但感興趣的學生也可嘗試。這樣,為不同學生創造了學習機會,讓其發掘與發揮自己的學習潛能。
總結:在現代初中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布置家庭作業的時候多考慮學生的學習情況,避免只是利用課后作業來實行題海戰術,而是應該利用課后作業提升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好學生的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信息時代;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8-344-01
一、前言
隨著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的出現,人類的生產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類社會已經步入了信息時代。相應的,多媒體教學、遠程教學、網絡教學等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被廣泛地運用到教學實踐中來,為教育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提供了有力的條件和保障。信息技術的廣泛使用,使得初中語文的教學內容變得生動有趣、內容多元、思想豐富,有效的促進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使得教師的教學活動效率有了明顯的提升,提高了初中語文的實效性,將初中語文課堂變成與時代背景相適應的高效課堂。
二、信息技術在創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中的積極作用
1、信息技術有利于對初中語文教學內容的整合和表現
信息技術為教師進行教學內容相關的資源收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通過互聯網、網絡教學平臺等途徑,初中語文教師能夠博覽眾長,搜集到其他相關的教學資源,比如制作精良的教學課件、思路清晰的教學方案、科學有效的習題作業等等,能夠使初中語文教師對教學內容有一個更好的把控,并且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整合,巧妙地運用聲音、圖片、動畫、視頻等多種方式,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展現出來,充分地調動、刺激學生的各種感官,使得學生對課本中的相關內容有更為具象化的認識,并留下深刻的映印象,實現最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2、信息技術有利于初中語文教學中重難點的解決
對初中學生來說,因為缺乏較為豐富的生活閱歷及經驗累積,語文課的有些內容對其是比較難懂的,這時候就可以利用比較形象的圖片展示、動畫演示、場景模擬等信息技術方式,有效地解決初中語文教學中重難點問題。例如七年級語文中的《斑羚飛渡》一文中,對斑羚飛渡接力的描寫雖然非常生動,但是難以在初中生的腦海中形成具有畫面感的印象,因此學生對其精神內涵的理解也無法深入領會。如果利用比較形象的動畫演示,再配上緊張刺激的音樂,則可以讓學生對相關內容有更為深刻的理解,同時使得學生的興趣和效果得以提高。
3、信息技術有利于初中語文自主學習模式的落實
借助信息技術,初中語文教學可以有效地推進自主學習模式的落實。在正式授課以前,教師可以將簡單易懂的教學課件通過網絡平臺下發到每個學生的手中,并要求學生對相關內容進行預習,在課堂上,主要是通過師生互動的方式,以電子課件為載體,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拓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學生深度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同時,鼓勵初中學生主動去獲取課堂知識以外的知識,拓寬學生的視野,增長學生的見識,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4、信息技術有利于充分展現初中語文教師的教學風格
教學課件是綜合展示教學風格的有效載體,針對不同的學生班級情況,應該制作不同風格的教學課件。教學課件可以做成活潑風格的亦或者是嚴肅風格的,也可以配一些調皮的音樂亦或者是慷慨激昂的音樂,可視具體情況而定。通過教學課件等信息技術方式,可以將教師的教學風格有效地展示出來,形成教師的個性化教學風格,提高教師的教學針對性和整體水平。
三、信息時代背景下創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具體措施
一是,運用網絡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新課程對初中生的閱讀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生除了閱讀課本文章之外,需要達到的閱讀量為二百六十萬個文字以上,這些文字必須為經典和文學作品或者名著,必須以提升初中生的語文修養為基礎。在網絡化的當今,通過建立網絡閱讀時就可以方便學生的閱讀,而且可以大容量地存儲古今中外的名著,語文教師可以通過指定必須閱讀的和選讀的課文來鼓勵學生開拓視野,同時在閱讀完的文章后面還要備注讀后感,讓學生發表評論。這種方式極大地增強了初中生對閱讀的興趣,也開拓了學生的視野、鍛煉了學生的思維,相比較紙質閱讀,網絡圖書室明顯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閱讀方法。
二是,運用網絡來引導學生展開探索研究的學習。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網絡來對課本的思想與主題進行深入的探索與研究,并且結合作品的時代背景來客觀地評價文章的價值,對文章所揭示的意義與內涵要能夠全面理解,并結合自己的感受寫出感想。但是要注意,學生通過網絡搜集到的相關資料要有它的現實性價值和意義,并且通過網絡的幫助來找到解決方案。
三是,利用網絡作文寫作開展初中語文寫作教學。隨著網絡越來越發達,網絡文學也逐漸地在學生中間流行起來??梢越嗉壘W站,創設不同的主題欄目,讓學生在該欄目中自由想象,暢所欲言,鼓勵學生之間的辯論和探討,充分尊重學生發表的感想,給予學生之間互相評價的機會,發動學生開展網絡作文寫作的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一個自由寫作和個性創作的空間,學生可以對其喜歡的文字進行摘錄和分享,發動學生進行點評討論,讓學生能夠真正體會到探索與研究、實踐與進步的樂趣及成就感,從而最終增強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真實想法的勇氣,使學生愛上寫作、愛上語文,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四是,建立班級學習交流平臺,探索網絡教學新模式可以借助校園網、微信平臺等,建立班級學習交流平臺,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創建網絡教室,將初中語文相關的內容教學全過程有效映射到網絡教室中去,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教學資源、課件下載、作業下發與提交、學生學習反饋、教師在線答疑等服務,教師則利用網絡平臺反饋的情況及時地調整教學的安排,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 張 群.初中語文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途徑探析[J].文學界(理論版). 2012(12)
篇8
“拖堂”哈哈哈,相信大家對這個詞,也是頗有了解吧。是的,這都是面對學生的。小學生還好說,慢慢步入初中,高中幾乎所有課余時間都被拖堂這個詞所填滿了。那么,拖堂到底是什么呢?嘿嘿,其實拖堂就是老師上課沒有上完,然后把課余時間也用來上課的一種手段啦。那為什么在初中,高中就很普遍了呢?因為,初中高中學業壓力十分的大,要面臨中考高考,學習壓力和學習內容都是十分繁多的。
基本上,十節課里面有八堂課都要拖堂。拖堂這個詞在學生中就是一個大惡魔了,這個詞常常引得學生們怨聲載道的,對老師可能也許也有了一些成見吧??墒牵恢来蠹矣袥]有想過呢?我們的課余時間,其實也是老師的課余時間不是嗎?可是,他們為什么要浪費自己的課余時間,她們自己可以休息的時間,卻讓我們繼續上課,繼續受她們的教誨,難道大家都不理解嗎?是的,“老師都是為我們好”。其實,我們都覺得自己的課余時間被霸占了,十分痛心??墒牵瑓s從來沒有想過,老師的課余時間也被霸占了啊!
我們的課余時間被霸占,那是純屬無奈。可是,老師她們是有決定權的一方,她們可以決定自己休不休息,拖堂不拖堂的??墒撬齻兡兀客瓦x擇了拖堂,浪費自己的時間,卻讓我們獲得了知識。真的,隨著我們學業的增重,老師比我們還要辛苦??墒俏覀儏s從來不體諒她們,卻還要責怪她們,因為想要讓我們學習變好的初衷而拖堂,就因此責怪一心為我們付出,一心為我們好,為我們著想老師們。她們該作何感想呢?
是的,“拖堂”其實也是老師對我們的期望,對我們的付出,更有對我們濃濃的愛!
篇9
從中學歷史教育當前的實際情況看,初中生思想狀況的主流是積極、健康、向上的,他們理想高遠、學習勤奮、工作積極,富有正義感和同情心,多數初中生普遍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意識。但是,由于受種種因素的影響,初中生社會責任意識也呈現出日益淡漠的現象和趨勢。以下將從一名初中歷史教師的角度闡述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改革中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
一、社會責任的內涵
社會責任就是指個人對國家和民族、對家庭和社會、對他人的生存和發展承擔的職責和使命,以及未承擔職責所應承受的后果。社會責任就其本質而言,是社會生活和社會關系對現實的人的要求,反映了社會與個體的關系:社會為個體的發展提供必要的物質基礎和精神環境,個體主動擔當責任又推動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總是處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之中,處于特定的位置上,肩負特定的使命,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人們之間客觀內在的社會聯系決定著人們的責任,由此可見,人只有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社會生活才能正常進行,個體才能成為社會有機整體的一分子,才能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
二、初中歷史教學改革中學生社會責任意識的培養
(一)幫助學生充分認識自我,樹立自信心
人貴有自知之明。只有學會了解自我,認識到哪些是己之所短,哪些是己之所長,樹立起足夠的自信心,揚長避短,學生才能夠有效地生活和學習,才能夠做負責任的事情。樹立自信心,是學生責任感形成的基礎。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先呈現事例,實際目的是為教師提出問題做鋪墊,同時又讓學生的思考有針對性。學生的反應應該會很強烈,看書、商討的學習活動自然生成,可以避免一部分學生看書、一部分學生無所事事、一部分學生身在神游的尷尬局面出現。教師變換提問的方式,實際上是引導學生變換一種學習的角度,在以后類似的學習內容中學生就會采用此角度去分析思考問題。
(二)以學生為本,培養學生的責任行為
初中歷史教師首先應以學生為本,在充分尊重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前提下,把責任心發展的目標與各學科教學的內容自然地、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歷史課堂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責任觀念,通過課堂練習培養學生的責任行為。其次,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如上好每一節課,做好每一次作業,甚至回答好每一個問題,寫好每一個字,也能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責任意識的形成。此外,作為為人師表的教師,也應注意自己在課堂中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準備充分的課堂教學、一絲不茍的作業批改、細心踏實的行事作風,均會給學生起到受益終身的影響。
(三)培養責任感――責任感是自主學習的動力
個體的人文素養核心是責任感。責任感是人們對自己的言行帶來的社會價值進行自我判斷后產生的情感體驗,是人們安身立命的基礎。
學習責任感主要表現為學習者對學習目標和意義的認識,以及由此產生的對學習的積極態度和敬業精神。歷史學科是一門比較特殊的學科,歷史上所有發生過的事情都是在一定的歷史及社會背景下進行的,所以,創設歷史情境是對學生進行責任感教育的有效途徑。有位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爆發后,全國人民掀起抗日救亡運動的新時,在課堂上給學生播放了《畢業歌》《大刀進行曲》《游擊隊之歌》等歌曲,再讓學生談感想。在這種激昂澎湃的旋律的感召下,每個學生都不愿只做聽眾,都想暢談自己的真實感受。有位學生這樣說:“聽到這洶涌澎湃的旋律,我好像已置身于抗日救亡運動中,像當時的愛國學生一樣,高舉手臂,呼喊著‘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的口號。我真正體會到了當時愛國人士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仇恨和保家衛國的決心。我們雖然沒有生長在戰爭年代,沒有能為祖國解放事業貢獻力量,但在和平年代,我們有責任要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力量。”
篇10
我通過QQ向以前的一些學生說了我的想法,他們都表示會給予大力支持。很快,郵件紛紛發來。發信來的有成績一直很好、正讀重點大學的倩;有成績一般,但目標明確、信心堅定的磊;有成績不好,輟學打工后又回來讀中專成才的山;也有初中輟學,現在工地干活的建……我逐一認真閱讀,并把它們打印出來,一一裝到信封里。
周一下午是班會課。我說:“同學們,我們馬上就要放寒假了,可老師最怕放寒假了,你們知道為什么嗎?每年寒假過后,班里總有個別學生輟學出去打工,看到空著的座位,老師真的很心痛。我了解到咱班確實有個別同學想輟學。今天,老師帶來了36封信,這是你們的學長寫來的。信中有他們這些年的人生經歷,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有他們對大家誠懇的建議。下面我把信發下去,大家自由交換閱讀,然后談一談自己的感想?!?/p>
同學們看信看得很認真,不時還互相議論著。過了一會兒,我說:“同學們,停一停,大家可能看了三四封信了,現在,我想請同學們就讀到的信,談一談自己的感想?!?/p>
一位女生迫不及待地站了起來:“老師,這位姐姐好像就是未來的我,她有好多想法和我一樣。比如當看到昔日的好友打工掙了錢,穿著時尚的衣服,用著時尚的手機,大把大把花錢的時候,我就產生了輟學的念頭,想著反正自己學習不好,還不如出去打工呢。可是看到了這位姐姐寫的打工的辛苦,又沒有前途,我想還是好好學習,等有了知識再去掙錢吧?!?/p>
“老師,我要堅持上學,不想像這位師兄,打了兩年工,吃了很多苦后,才想起了上學的好,再回頭讀書,白白浪費了兩年好時光?!?/p>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7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