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的感恩教育小知識范文
時間:2024-01-23 17:49:5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小學生的感恩教育小知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感恩;教育;回報
隨著高校教育的快速崛起及市場化教育的推行,各大高校由原先的規模擴建,慢慢轉移到素質教育的建設。學生內涵教育主要包括德智體美等方面的教育,但這些年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反映出部分高校仍然存在著重文化輕美德的整體現象,再加上受社會影響,部分高校學生存在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思想,感恩意識極其淡薄。下面本文就將圍繞高校學生感恩意識進行探討,分析目前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一、目前高校學生在感恩意識方面的現狀
感恩作為一種情感特性,會促使人們對他人所給予的幫助予以感謝,每個人都應具備該基本道德素質。經調查發現,有
60%的人對于感恩持有積極的態度。同時,許多調查表明,感恩體驗可以加強人們的心理健康素質,并可以給人們帶來正面的情緒。針對高校學生嚴重缺失感恩意識這一現象,高校教育組織沒有采取嚴格的措施來解決這一問題。沒有具體地將感恩教育工作落實到相關的負責部門,導致沒有明確的部門來負責這個工作,加上部分學生受到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原本純真的心慢慢變得冷漠。例如某校針對2012屆未能按時畢業的學生組織了一場補考,學校規定各班級輔導員應及時把補考信息傳達給每位學生,使學生準時參加考試,這項簡單的工作竟然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原因是在考試成績公布之前,有位學生由于過于焦慮考試成績,擔心不能按時畢業,給輔導員通了一個電話,可是他不僅不反省自己的錯誤,反而對輔導員大發雷霆,問到:“我到底什么時候可以領畢業證???”這句話的意思是他未能按時畢業是輔導員的責任。面對這樣的不講理,輔導員冷靜地回答道:“成績尚未公布,一旦公布之后我會通知你的,可以嗎?”學生回答道:“那你最好快點!”說完便把電話給掛了。這位輔導員含辛茹苦地帶了他幾年,在他迷茫時鼓勵他教育他,雖然偶爾會有批評,但也是為了他的將來著想。結果自己的付出不僅沒有得到回報,反而落得如此下場。類似這樣的情形實在不令人反思,高校中部分學生的感恩意識淡薄,需要加強感恩意識教育。
二、高校生感恩意識缺失的原因分析
(1)受社會不良風氣影響。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網絡媒介逐漸大面積進入人們生活,中西文化交流也隨之增長,在對西方先進技術學習的同時,一些資本主義階級的消極心理也逐漸侵蝕著當代的高校生,再加上目前大學生的社交能力較強,有較多的機會去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在受到新潮思想的影響下,會出現自我意識強烈、集體概念淡薄等思想,他們在很大程度上將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相對立。隨著這種風氣的不斷深入,大學生的感恩意識也自然下降了。(2)教育工作的嚴重缺失。對于感恩的教育不僅是一種知識的傳授,更大程度上是一種精神教育。目前教育機構在感恩教育的工作上沒有制定有效的教學大綱及教學活動,教育方式僅僅局限于一些宣講活動,非常單一。對其教育結果也沒有指定嚴格的考核機制,再加上部分教育從業人員工作態度不端正,道德觀念淡薄,出現了一系列腐敗事件,導致學生對其失去信任感,甚至積怨成恨。因此,在很多事后學生不僅沒有對老師報著一顆感恩的心,反而出言頂撞。
三、高校中如何開展感恩教育
(1)在相關課程上開展感恩教育活動。學??梢酝ㄟ^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平臺,對學生傳播感恩意識的重要性,在教學大綱中追加傳統美德的基礎知識,并將感恩教育擺在重要地位。(2)在校園內大力宣傳感恩知識。首先學校應該明確負責該活動的責任部門,并規定該責任部門定期在學校舉行一定規模的感恩知識演講。(3)利用假期時間組織感恩互動活動。學??梢酝ㄟ^廣播、黑板報、宣傳畫冊、文化廣場等方式舉行假期感恩活動。與此同時,鼓勵學生進行各種感恩演講比賽、話劇演出、詩歌朗誦等活動,來宣傳感恩的意義。這種加入學生切身體驗的教育方式,不僅提高了感恩教育活動的有效性,還增加了師生之間的互動性,大大幫助了師生之間感恩的傳遞。
感恩教育是當代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基礎,高效在開展素質教育的同時,積極滲透感恩教育,帶動社會的快速發展。對當代高校學生來說,感恩不僅僅是對父母的回報,它更是一種責任感。高校應著眼于學生感恩意識的培養,并采取積極的措施和明確的教育機制有效提高目前高校生的感恩意識,讓同學們回歸大自然,在生活中學會感恩。
參 考 文 獻
[1]張松賓.大學生感恩意識在情感生活中的自我培養[J].貴州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9(7)
篇2
1.操作實踐型
操作實踐型作業是通過學生的實際操作,如觀察、聆聽、實驗、制作等,根據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得到的現象、實物、數據等,進行分析、推理、判斷或計算,以解決學習及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作業。例如,教學《軸對稱圖形》后,布置課外實踐作業――讓學生到室外去觀察樹葉、動物的外貌特征,學生認識到樹葉、蜻蜓等的外觀是軸對稱圖形。在實踐中,學生不但自覺參與,且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加深了理解,體會到從生活中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教學長方體、正方體的知識時,讓學生提前制作長方體、正方體,學生在制作的過程中初步感知長方體有六個面、十二條棱、八個頂點,正方體除滿足上面條件外,六個面的面積完全相等。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觀察明白教室也是一個長方體,課下自己發現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是長方體、正方體,這樣就讓學生把長方體、正方體的概念深深地印在腦海中,也使學生的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利用操作和對生活情境的觀察,達到建立豐富表象的目的。
2.探究實踐型
探究實踐型作業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以現行教材或學生對周圍世界和生活實際中的問題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學生獨立自主學習或合作討論為學習方式,運用探究式的科學學習方法,從而提高學生數學素養的一種作業。它能給學生從主動探究的時間和空間,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增強其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學習《三角形的內角和》一課中,引導學生利用小組合作探究三角形的內角和。通過折一折、撕一撕、拼一拼等探究活動,學生得出結論: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課后讓小組成員去實踐探究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n邊形的內角和,學生利用三角形為中介,舉一反三得出它們的內角和分別為360度、540度、720度……180°×(n-2)。這樣,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在質疑中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知識拓展。
3.調查實踐型
調查實踐型作業主要是指學生通過進行社會調查,用數學的眼光來分析調查所得到的資料,從而進一步認識周圍的世界,設計出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建議方案的作業。如:學習了《長方體體積計算》后,有的學生計算出學校垃圾箱容積,再統計學校一周倒垃圾的箱數,調查學校一周向外倒垃圾的次數,由此得到學校每人每天大約產生的垃圾量以及每學期的垃圾數量,進而算出處理這些垃圾所需的費用,據此向學校提出減少校園垃圾的可行性建議。學習統計圖的知識后,讓學生自主組成學習調查小組,開展“路口通過車輛的情況分析”調查活動。調查小組中有的專門負責數汽車、卡車、自行車數量,有的專門把車輛分類記錄,有的根據實際情況制成表格,填上具體的數據,然后根據收集的數據制成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這些作業涉及閱讀、收集、整理、手工制作等多項訓練,且富有一定層次性,有利于讓具有不同水平、不同方法、不同個性的學生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數學思想。學生可自主選擇內容,充分發揮其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展示自己,發展個性。
4.應用實踐型
應用實踐型作業主要是指學生直接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以及日常生活中積累的經驗,靈活地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的作業。例如,在教學《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后,讓學生動手量出教室的長與寬、課桌的長與寬、黑板的長與寬等,并分別算出它們的面積,以鞏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也提高了學生的動手實踐的興趣和能力。再如,學習《圓的周長計算》后,讓學生動手測量一棵樹的周長進而去求樹干的直徑,在比較中得知一棵樹生長的大約年限。又如,學習了關系式:“單價×數量=總價”,讓學生計算自己家一天的生活消費金額,再拓展到一月、一年的家庭生活支出,讓學生從中感知父母的辛苦,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5.創新實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