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素質范文
時間:2023-04-11 18:35: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創業者素質,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5006(2011)1-0063-06
1 問題提出及文獻回顧
創業因推動經濟增長與創造就業機會而備受社會關注。中國是人口眾多的國家,鼓勵創業、擴大就業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在實施以創業帶動就業的發展戰略,但一個殘酷的現實是:國內外新創企業的失敗率非常高。以德國近10年的事實為例,每年新創企業約10萬家,而當年存活下來的企業不到10%,即每年有90%的新創企業被市場淘汰。同樣,我國每年新創企業的失敗率也高達70%以上,新創企業平均壽命不足3年,對于服務行業的新創企業而言,5年內的失敗率更是高達95%。探究新企業失敗的原因,除了市場、資金、管理等諸多因素外,創業者本身缺乏相應的素質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近年來,旅游小企業不斷增加,在解決社會隱性失業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時創業者中止或退出創業活動的比例也很高?,F實的困惑使人們思考:旅游行業的創業者應該具備什么樣的素質才能使新企業生存與發展下去呢?目前,學術界還很難對此做出肯定的答復。為了使研究的問題更加明確、容易理解與操作,筆者把旅游行業成功創業者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稱為創業勝任素質(entrepreneurialcompetency),其結構與內容就是創業勝任素質特征。雖然國內外也有少量關于創業者勝任素質的研究,但是對旅游行業的創業者并不適用,正像趙曙明指出的,不同行業或人群針對某種崗位的勝任素質并不相同,無法找到一個適合所有行業的勝任素質特征模型。為此,他還專門對交通運輸、輕工、金融等行業的管理者勝任素質進行了研究,極大地推動了勝任素質特征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在此基礎上,本文初步探索我國旅游行業創業者勝任素質的具體內容與結構,希望能幫助那些想在旅游行業創業的人們(特別是大學生)明確創業基本素質要求,培養自己的創業能力,實現創業夢想。
20世紀90年代以來,關于創業的研究越來越多,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4個方面:一是創業教育,在創業研究中所占比例最大;二是創業傾向,包括創業意識、意愿、態度及其影響因素;三是創業的宏觀環境,包括創業政策、保障體系等;四是創業者特征,包括創業者能力、人格特質等。關于創業者勝任素質的理論與實證研究較少,不過創業者勝任素質一詞來自管理者勝任素質,而關于管理者勝任素質的研究卻很多。麥克勒蘭德(McClelland)在《測量勝任力而非智力》一文中提出:用評價勝任素質(Competency,有時也譯為勝任力)來取代傳統智力測量,這便是勝任素質研究的開端。勝任素質是指組織中績效優異的管理者(或員工)所具備的能夠勝任工作崗位要求的知識、技能、能力和特質。而創業者勝任素質則指創業者所擁有的勝任創業活動的特殊要求并與其相匹配的一切能力和素質。就筆者能檢索到的國內外文獻而言,關于創業者勝任素質的研究不到20項,實證研究只有5項。張文輝的實證研究表明,創業者的勝任力包括行為力、心理力、思維力、資本力和公德力5個維度,且行為力和心理力為核心的創業力;資本力、思維力、公德力為創業者的輔助創業力。木志榮的描述性研究認為,大學生創業勝任素質可分為創業素質和創業技能兩個維度。創業素質包括社會經驗與人際能力、創業激情與創造力、團隊意識與風險承受力、心理素質與知識結構;創業技能包括機會識別能力、資源整合能力、市場洞察和營銷能力、管理技能等。宋焱瓊借鑒斯彭斯(Spenser)的經理人勝任素質模型,提出了酒店職業經理人勝任素質特征:團隊領導與人際技能、職業操守、自信心、分析與創新能力、個性影響力、信息收集能力、服務意識、競爭意識、目標導向和學習能力。從以上文獻可以看出,國內的相關研究很少,且由于研究者的視角不同,研究結論相差較大。
同樣,國外的相關研究也不多。庫馬諾(Kumara)研究了印度在校工程專業大學生的創業勝任指數(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ies Index,ECI)與自主就業意愿指數(Self-Employment IntentionsIndex,SEI),并把這兩項指數都高的學生定義為未來的創業者,研究顯示,該指數預測效度較高。雖然該研究的對象不是真正的創業者,但是對本文的創業勝任素質指標選取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艾第恩等(Eeden,etal)研究了美國、荷蘭與南非三國創業者的16類個人特征,并指出創業勝任素質具有文化差異性??傊壳瓣P于創業者勝任素質特征的研究較少,針對旅游業創業勝任素質特征的研究還沒有。
2 研究方法
2.1創業者勝任素質項目收集程序
要研究創業者勝任素質特征首先遇到的是勝任素質內容(項目)的收集問題。由于筆者對旅游行業創業者勝任素質的內容與結構并無先前的研究證據,因此采用深度訪談與焦點小組討論的質性研究方法比較恰當。為此要解決3個問題:一是樣本的選取(訪談對象);二是訪談過程(資料收集);三是資料分析(獲得具體項目)。
根據陳向明的建議,樣本選取由目標性抽樣確定,即按照研究目的抽取能夠為研究目的提供最大信息的研究對象,具體到本研究就是選取能代表旅游行業成功創業者的樣本。因為質性研究強調通過訪談對象獲取深度而豐富的信息,所以在預測階段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像定量研究那樣使用概率抽樣方法。本研究確定訪談對象時只是限定了幾個人口因素(家庭背景、年齡、受教育水平),先后訪談了20人(與小組討論樣本10人合計30人,見表1)。個人訪談及小組討論均由筆者主持,第二作者及3名研究生協助。訪談前列好訪談提綱,并力求問題簡明扼要。主要問題有3個:①請簡要介紹您的成功創業經歷;②作為創業者,您認為自己的哪些素質使您在旅游行業中創業成功?③請舉一個您認為成功的旅游行業創業者,并說明他(她)具備的素質。第一個是介紹性問題;第二個是探測性問題,切入主題;第三個是驗證性問題,驗證或補充第二個問題。在訪談開始前,向訪談對象說明什么是創業勝任素質及本研究的目的,明確指出保護訪談內容的隱私性。對于第一個問題,受訪者都能對答如流,用時較多,調研人員就控制了時間。對第二個問題,大多數
受訪者要有思考的時間,個別受訪者答不上來,一時尷尬,調研人員會進行提示。例如,請談談您的心理素質、自己突出的能力,或者講述一下您認為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這樣也能挖掘創業者的勝任素質。第三個問題是希望通過受訪者對別人的評價來檢驗創業素質的一致性或多樣性。如果回答不了,調研人員還有引導問題。例如,請介紹您認識的創業者同事,或曾經聽過的旅游行業成功人士的故事,并列出他們的個人素質。對每位創業者的個人訪談時間約為60分鐘。
此外,筆者還進行了焦點小組討論(共10人),為了便于組織,小組成員主要選擇在旅游行業創業的高校畢業生。小組討論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檢驗深度訪談的樣本是否達到了理論飽和度;二是希望在焦點小組討論中能獲得更多的信息。小組討論用時約120分鐘,結果發現,訪談樣本在理論上基本是飽和的,小組討論只提煉出一個新的項目:操作技能強,因為討論時有3位創業者同時提到。
訪談與討論全部結束后,筆者對材料進行了整理,由于錄音可能對受訪者產生心理壓力,所以沒有錄音,而由研究生和筆者共同整理材料,并轉入質性分析軟件NVIV08,O。經過頻次分析,得到35個創業者勝任素質項目,由于一些項目雖然關鍵詞完全不同(NVIVO無法設置所有近意聯想),但意義相近,筆者就再次進行了人工合并與刪除,最后得到26個項目(見表2)
2.2旅游行業創業者勝任素質問卷設計
得到旅游行業創業者勝任素質項目后,質性研究基本結束,下面進入定量研究階段。首先進行創業者勝任素質問卷的設計。根據徐淑英的觀點,筆者將以上26個項目――寫在一張小紙條上,請3位人力資源管理的教授和2位旅游管理專業的博士對項目進行獨立歸類,要求每個項目只能歸于一類,對于意見不同者,要求闡明理由,直到意見統一為止。經過3輪的反復歸類及研究者的解釋,最后26個項目歸為四大類(見表3):經濟資本、人力資本、社會資本、心理資本。其中,經濟資本是指創業者所擁有的有形資產(如項目、物質條件)或融資渠道,包括有具體的創業項目等3個項目。人力資本也稱智力資本,是指個體通過接受教育或經驗積累而獲得的知識、技能與能力,包括服務意識強等11個項目。社會資本指個體人際交往、工作接觸的關系網絡,也就是個體所認識的資源,包括人際關系網絡廣泛等5個項目。心理資本則是個性特征,它反映了個體的自我觀點或自尊感,支配個人的動機和對風險的態度,包括面對挫折堅忍不拔等7個項目。通常認為,經濟資本是個人所占有的;人力資本是個體所知道的;社會資本是個人所認識的;心理資本則是個性所傾向的。通過項目分類就形成了旅游行業創業者勝任素質問卷的基本內容。
根據以上形成的26個項目的調查問卷,采用李克特5級量表形式設計,其中,“1=很不符合,2=不太符合,3=不確定,4=比較符合,5=非常符合”。然后在有旅游行業創業成功者中展開調查。為了擴大樣本數,調查的對象包括在住宿、餐飲、旅行社、酒吧、旅游商品銷售等部門創業3年以上的創業者,請他們根據自己在創業過程中的親身經歷和感受對問卷中的項目進行評判。由于創業者樣本較難尋找,所以本研究采用滾雪球方式共發放問卷170份,共回收162份,回收率為95%,然后隨機編號,采用奇數法把樣本一分為二,分別用作探索性因子分析與驗證性因子分析,所以樣本分別稱為探索性樣本與驗證性樣本,其人口統計因素見表1。
3 研究結果
3.1調查對象的描述性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3組樣本中,男性創業者比例都高于女性,這是國內外所有創業者的共同性別特征。從年齡上看,30歲以上的創業者所占比例高于其他年齡段,這說明,在旅游行業的創業者多數都有一定的工作經歷,先就業,再創業。從學歷層次上看,專科學歷的創業者最多,這與以往的研究成果相似,即學歷越高,創業的比例越小。創業企業的平均成立年限也不長,都在8年以下,說明旅游行業的創業活動也是近年來才興起的。
3.2創業者勝任素質維度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以上將創業者勝任素質歸納為4個維度除得到專家初步認可外,也能得到數據的支持嗎?下面首先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就是根據四維度結構的初步判斷,利用LISREL和探索性樣本測量各項目在四維度上的負荷和問卷信度(結果見表4)。由表4可知,四維度的問卷信度達到了要求,都大于0.5,但是個別項目(13,“操作技能強”和19,“有穩定的客戶群體”)由于在維度上的載荷較低(小于0.4)而被刪去,最后量表保留了24個項目。在此基礎上,使用LISREL再對修正后的問卷結構效度進行檢驗。結果顯示,修正后的問卷(24個項目)的擬合指數都好于修正前的測量表(26個項目),且各項目載荷系數都大于0.5,問卷信度也更好,這說明各測量項目具有區分效度。所以說,創業勝任素質四維度模型也初步得到了數據的支持。
3.3創業勝任素質結構的驗證性因子分析
為了保證研究結論的可靠性,下面再使用驗證性樣本對以上24個指標形成的四維度創業勝任素質模型(M1)進行驗證性因子分析,同時,本文還提出了幾個競爭模型。M2:單維模型(把四維度的所有項目組合起來構成一個維度);M3:三維模型(把四維模型中的社會資本與人力資本合并為一個維度,其他兩個維度不變);M4:三維模型(把四維模型中的社會資本與心理資本合并為一個維度,其他兩個維度不變);M5:三維模型(四維模型中的人力資本與心理資本合并為一個維度,其他兩個維度不變)。這里沒有使用經濟資本與其他資本合并形成競爭模型,原因是經濟資本與其他3種資本有明顯的區分效度。用M1與其他4個模型進行比較,來判斷哪一個模型最佳。此外,本研究還進行了二階因子(即4個維度同屬一個高階因子)模型的檢驗。6個模型的擬合結果見表5,該表最后一行為四維度在二階因子上的路徑系數。
從上表可以看出,在4個競爭模型中,M1的擬合指數除了df、X2/df兩個指標比M2、M3、M4、及M5這4個模型的稍差(但也達到了標準)外,其他指數都優于后4個模型。這表明,經濟資本、社會資本、人力資本、心理資本變量有較高的聚合效度(convergent validity)與區分效度(discriminatevalidity),創業勝任素質四維模型是適當的。從表6還可以看出,二階因子的擬合指數略優于一階模型(M1),雖然二階因子的X2值大于一階因子1.89,但是卻增加了7個自由度,且其他指數都優于一階因子模型,按照簡約原則,取二階因子模型,證明了經濟資本、社會資本、人力資本、心理資本四維度的一階因子共同構成二階因子模型――創業力勝任素質特征模型。由二階因子模型路徑系數還可知,對創
業勝任素質影響由大到小的資本依次是社會資本、心理資本、人力資本和經濟資本。
4 研究結論與討論
創業活動是一項具有自身特點和內在規律的創新實踐活動,自然會對創業者的素質提出一定的要求,創業者只有具備與創業活動內在要求相匹配的勝任素質才可能取得成功?;谝陨险J識,本文對旅游行業創業者勝任素質進行了質與量的研究。研究結論是:旅游行業創業者勝任素質特征由社會資本、心理資本、人力資本與經濟資本四維度構成,其中,社會資本與心理資本對創業勝任素質的貢獻較大。這一結論與其他研究既有不同之處,亦有相同之處。例如,張文輝等認為,一般創業者的勝任力由5個維度構成,其中,行為力(包括組織管理能力、領導能力、語言感染力、應變能力等――被包括在本研究的人力資本之中)是最重要的創業勝任素質,這與本研究不同。相同之處是兩項研究都認為心理資本(張文輝等稱為心理力)對勝任創業起到了重要作用。造成研究結論差異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旅游行業的特殊性(勞動密集性與情感密集性)。此外,本文的研究結論比較簡潔與明確。當然,本文也有不足之處,一是由于創業者較少,樣本容量較小,且無法全部實行隨機抽樣,這給研究結論的普遍適用性帶來一定的影響。此外,由于是采用一次性回溯式問卷,也不能完全避免同源誤差的存在。希望未來研究者能展開縱向大樣本跟蹤研究,解決以上不足。
篇2
1、動力,創業的動力越足就越有可能獲得成功,動力是創業者必備的第一要素。
2、準備,充足的心理準備,資金的支撐,健康的身體是創業的最基本條件。
3、能力,有處事應變的能力,化解風險的能力和某個行業的專業技能。
4、外援,要有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創業需要團隊的力量,通過團隊的力量能更容易成功。
(來源:文章屋網 )
篇3
關鍵詞 企業孵化器;創業孵化環境;構成要素
中圖分類號 F276.4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5024(2009)05-0064-04
基金項目 2008年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無錫市高端人力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研究”(批準號:08JYB002)
作者簡介 黃昱方,江南大學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研究方向為科技創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
祝江燕,江南大學商學院企業管理專業碩士生,研究方向為科技創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江蘇無錫214122)
一、引言
企業孵化器于20世紀50年源于美國,是伴隨著新技術產業革命的興起而發展起來的。企業孵化器是一種介于市場和企業之間的新型社會經濟組織,它通過提供一系列創業企業發展所需的管理支持和資源網絡,降低創業企業的創業風險和創業成本,提高企業的成活率和成功率。企業孵化器的出現,有力地推動了創新研究成果的價值轉化,其在孵化培育中小型科技企業、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化進程、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引起了世界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在全世界范圍內都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20世紀80年代末,企業孵化器模式進入中國,最初由國家創辦的全國53個高新區運作,90年代中期以后,其主體呈現多元化、市場化、民營化的趨勢。這些孵化器培育了大量高新技術企業,為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但是,對比發達國家優異的孵化成果,我國的孵化器仍然任重而道遠。根據2006年底北京創業孵育協會的調研資料,在2254家接受過孵化器服務的人孵企業中獲得風險投資的有82家,成功上市的有6家,比例分別為3.6%和0.2%;根據2006年底科技部火炬中心的統計資料,全國共有548家孵化器,41434家人孵企業中成功上市的企業數量為53家,比例僅為0.1%。
我國孵化器的短板究竟在哪里?怎樣才能發揮更好的效用?本研究深入在孵高新技術創業企業展開深度訪談和問卷調查,試圖從創業者的認知和需求角度對企業孵化器塑造的創業孵化環境的構成要素進行實證研究,進而提出深化高新技術創業企業孵化服務體系的可行性建議,以望幫助企業孵化器準確把握孵化服務的切入點,發揮出更佳的孵化績效,具有很強的理論創新意義和實踐指導意義。
二、理論回顧
企業孵化器通常使用“incubator”或“innovation center”來表述,許多學者對企業孵化器概念從各種不同的角度進行了探討。1985年,美國成立了國家企業孵化器協會(NBIA),該協會認為,企業孵化器是推動風險企業發展的有效過程,孵化器孵化年輕企業,在它們非常脆弱的啟動時期幫助其生存并成長,孵化器為企業提供內行管理幫助,將企業引向融資之道,為危機企業發現風險并提供技術支持服務。Smilor和Gill(1986)認為企業孵化器是用其所有掌握的、控制的各種要素來支援創業企業家開創新事業而設立的創新系統。Rustam Lalkaka(1994)認為,企業孵化器是一座具有少數管理人員的設施,此設施以一個系統的形式來提供實體工作空間、公用的設備以及技術與商業幫助的渠道,這樣可以降低新生企業的創業成本,及時抓住改進商機,降低創業階段失敗的幾率。
企業孵化器的功能目標緊密貼合于本國經濟發展的需要。美國孵化器的基本目標是促進經濟多元化發展。我國企業孵化器的功能目標主要有3個:一是培育企業家,通過孵化器將科學家和技術人員培育成為具有較強技術管理和市場知識的科技企業家;二是促進高新技術成果的商品化,通過孵化器可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化的步伐;三是通過孵化器為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輸送畢業企業。
Hugh D S(1999)認為創業孵化環境包括五方面的內容,即創業孵化網絡、創業政策支持、創業文化氛圍、投融資環境和基礎服務設施。創業孵化網絡指企業孵化器為高新技術創業企業提供交流互動機會、與利益相關者以及客戶的關系網絡建設等;創業政策支持指國家或者地方政府提供給高新技術創業企業的優惠措施和相關支持等;創業文化氛圍指企業孵化器創造的創業支持氛圍以及工作人員的服務行為態度等;投融資環境指企業孵化器引進風險投資機構、進行天使投資或者提供融資擔保服務等內容;基礎服務設施是指企業孵化器提供的業務、研發技術、市場等方面的專業咨詢服務以及場地、通訊、網絡與辦公設施和一般流程服務。Lois Peters和Mark Rice(2004)用成功孵化出的企業比例,即被孵企業“畢業率”來衡量企業孵化器的孵化結果,他們認為,影響孵化結果的是孵化器提供的三種主要服務:基礎設施、培訓、網絡資源。基礎設施是指企業孵化器提供的物質基礎設施,包括辦公室、設備、行政設施(如傳真,電話,上網線)、案例實驗室、會議設施等;培訓是指企業孵化器提供的培訓和教育講習班;網絡資源是指企業孵化器提供給被孵企業一些可利用的渠道,包括經營、行政、管理、金融、法律、保險顧問以及科學家、學者、潛在客戶等。
張煒、王重鳴(2004)的研究指出,技術創業孵化環境是技術創業企業的支持系統,其目標是幫助技術創業企業開發自身的知識、能力和資源,并利用孵化環境資源獲取能力和網絡效用,有效識別創業機會并整合內外部知識資源,提高組織知識資本水平,最終實現快速創業成長。張煒、邢瀟(2007)通過實證數據分析并檢驗我國高技術創業孵化環境與創業成長績效之間的關系,研究發現,創業文化氛圍、創業孵化網絡、創業政策支持和基礎服務設施等4個因素構成了創業孵化環境的主要結構維度,且這4個關鍵因素對技術企業創業成長績效具有顯著影響。董浩平(2008)認為,創新小企業的幼稚性決定了它對孵化器的依賴,而孵化器需要具有一定的功能才能完成創新小企業的孵化使命,他通過對創新企業對孵化器的功能期待的實證研究,發現在孵風險企業,商業計劃至關重要(亦即需要從孵化器得到最迫切、最好的服務),其后依次為企業家才能與領導能力、技術人力資源、企業管理服務、技術識別等。
通過對國內外企業孵化器的資料分析,可以發現,以往的絕大部分研究都是單向的從企業孵化器立場出發,并未考慮到創業企業的能動主體即創業者的需求和感受,一些著眼于創業企業和創業者立場的研究雖然從不同的角度探討了創業孵化環境的重要性和主要要素,但是也存在著僅從理論出發,沒有聯系實際或覆蓋不全面的問題。
三、研究設計與方法
1、研究設計
本研究認為企業孵化器旨在幫助初創高新技術企業成長,而高新技術企業創業者是創業過程中最為主動、最活躍、最重要的因素,他們往往具有良好的技術背景和創新意識,但可能并不具備一個優秀的經營者、卓越的管理者的專業素質。如果孵化器能提供一個良好的創業孵化環境,充分了解創業者的認知和需求,從而進行有效開發和利用,那必將推動在孵企業的創業成功,進而使企業孵化器的作用得到卓越發揮。因此,本研究擬從創業者認知角度出發,運用實證研究探討創業孵化環境的構成要素。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運用了兩種調研方法,即半結構化訪談和結構化問卷調查方法。半結構化訪談法是請被訪談人自由回答預先擬定的訪談問題,也運用互相討論的方式。結構化問卷主要是根據已有相關資料和訪談內容,設計具有針對性項目的研究問卷,請被調查者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反應式判斷。研究對象主要包括在孵高新技術創業企業的創業者或創業團隊成員。
3、研究樣本
本研究中主要針對無錫各園區(包括各類創業服務中心、軟件園、創業中心、創業園、科技園等)的在孵高新技術創業企業的創業者或創業團隊成員進行了研究取樣。詳細訪談了20位創業者或者管理團隊成員,發放了200份調研問卷,回收問卷114份,回收率達到57%,其中有效問卷87份,有效率達到76.32%。
4、問卷設計
創業孵化環境問卷是根據半結構化訪談內容和以往孵化環境的文獻,經過編制、試測和修訂而成的,問卷共包含21個項目,樣本項目諸如“園區幫助您獲得合適的人力資源、會計、法律等專業”和“園區為您提供管理和運作企業的幫助”。所有項目全部采用Likert式5點量表進行評價,從1-5記分,表示從“很低程度”到“很高程度”等5個等級變化選擇,請被調研者根據實際情況以Likert式5點量表進行評價。
5、統計方法
本研究主要運用了社會統計分析軟件SPSS15.0進行相關的統計分析。具體統計方法主要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信度分析。
四、研究結果分析
1、數據檢驗
在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之前,需要計算KMO統計量并進行Bartlett’s球形檢驗,來查看樣本變量是否適用因素探索。
KMO是Kaiser-Meyer―Olin的取樣適當性量數,用于比較觀測相關系數值與偏相關系數值的一個指標,取值在0―1之間。當統計量越接近于1,變量間的偏相關性越強,因子分析的效果就越好。在實際的統計分析過程中,KMO統計量在0.7以上時,效果比較好;而當統計量在0.5以下時,此時不適宜應用因素分析方法。Bartlett’s球形檢驗是用于判斷研究樣本變量之間是否具有相關性。在SPSS統計分析中,如果變量之間是獨立的,或者說相關性不強,那么就不適用因素探索分析。
檢驗結果見表1,統計分析樣本的KMO統計量為0.807,顯著性水平P
2、探索性因素分析結果
對創業孵化環境問卷進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方差最大旋轉法抽取因子,以辨別不同的知識創造行為過程。運用凱澤標準和卡特爾陡階檢驗法確定因素抽取個數,采用特征值大于1,且項目因素荷重大于0.5的標準,一共抽取了4個關鍵因子。最終得到了一個具有4個維度,各自分別包括4個項目、6個項目、5個項目和5個項目共計20個項目的創業孵化環境量表。因素分析結果見表2。
從對創業孵化環境問卷因素抽取的內容來看,很好地符合了本研究關于企業孵化器塑造孵化環境的構思,與研究訪談結果基本一致。根據因素抽取內容的分析,并分別對4個因子命名后,本研究認為,創業孵化環境包括政策支持、孵化網絡、輔導培訓和公共服務設施等4個方面。創業孵化環境問卷的4個因素共同解釋了6 7.17%的變異,其中“政策支持”解釋了18.03%的變異,“孵化網絡”解釋了17.59%的變異,“輔導培訓”解釋了16.78%的變異,“公共服務設施”解釋了14.758%的變異。
3、內部一致性檢驗
對于問卷的信度檢驗,本研究采用Cronbach’s Alpha來檢驗。NunnalIy(1978)和De Vellis(1991)認為問卷的Cronbach’s Alpha在0.7以上是可接受的最小信度值。信度統計處理結果(表3)顯示四個因素的Cronbach’aAlpha值分別為0.83,0.858,0.852,0.826,總量表系數為0.925,內部一致性信度非常好,證明了本研究問卷的同質性信度較高。
五、研究結論
從研究問卷分析結果來看,創業政策支持、創業孵化網絡、創業輔導培訓和公共服務設施等4個因素構成了創業孵化環境的主要結構維度。
六、研究啟示
1、企業孵化器要提高孵化績效,有效提升被孵企業畢業率和綜合競爭力,就必須從創業者的實際需要和認知出發,深入調查、研究其在創業過程中真正渴望得到的幫助,創造一個良好的創業孵化環境。本研究充分表明創業孵化環境并不是一個虛無縹緲的概念,它具體體現在創業政策支持、創業孵化網絡、創業輔導培訓和公共服務設施等4個方面,企業孵化器應從這4個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幫助在孵企業成長。
2、企業孵化器應當跳出準政府機構的自我定位,作為一種銜接政府和創業企業的良好紐帶,利用自身的政策導向優勢,幫助創業企業協調好與政府及其各方面的關系,推動其成長。研究量表的分析結果還顯示,投融資服務因素并未被單獨抽取出來,而是作為政策支持的一部分內容出現,這說明創業者更多的將政府看作投融資的主體,孵化器在完善投融資體系方面有待加強。
3、企業孵化器作為一個能將創業企業和各種社會網絡資源連接起來的有效平臺,應當充分發揮其平臺效用,使在孵企業獲得各種專業化服務,降低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如幫助高新技術創業企業獲得合適的人力資源、會計、法律等專業,提供技術、生產、銷售和市場等信息中介和能滿足創業需要的信息平臺,為高新技術創業企業向客戶、供應商或者政府介紹采購項目,幫助高新技術創業企業與大學、科研機構建立交流合作關系,組織各種活動以滿足高新技術創業企業創業需求信息的共享與交流。
4、企業孵化器應當全面推進創業輔導培訓服務??萍疾炕鹁嬷行脑赋鑫覈钠髽I孵化器缺乏輔導企業成長的職業導師,這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我國企業孵化器的癥結弱點所在。企業孵化器需要引進具有豐富企業管理經驗的尤其是有創業經歷的人才來幫助企業走出這種困境,即使是有著失敗創業經歷的人,他們對與創業潛力的評價和洞察能力都會比沒有創業經歷的人要深刻得多。企業孵化器可以根據創業者的需要舉辦優質的講座及培訓班,提供商業計劃指導、管理和運作企業方面的幫助,最終幫助創業者
朝企業家的職業生涯順利轉型。
5、企業孵化器應當從細節著手,完善各項配套公共服務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往往能從細微處反映出一個企業孵化器服務的完善程度,企業孵化器需從工作、生活、休閑、交流等各方面的需求出發,保障創業者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免除其后顧之憂。
參考文獻:
[1]明大軍.以色列的企業孵化器[J].望新聞周刊,2004,(35).
[2]王樹海.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的搖籃2006年科技企業孵化器發展綜述[J].中國科技產業,2007,(7).
[3]羅斯頓?拉卡卡.經濟發展中的企業孵化器[M].天津: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1997。
[4]顏振軍.中國企業孵化器[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5]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經濟發展中的企業孵化器[M].天津: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1997.
[6]Hugh D S.Assessing the intervention effectiveness ofbusiness incubation programs on new business start―ups[J].Journal 0f Developmental Entrepreneurship,1999,4(2):117―133.
[7]Lois Peters,Mark Rice,Malavika Sundararajan.TheRole of Incubators in the Entrepreneurial Process[J].Journal ofTech2nology Transfer,2004,(1).
[8]張煒,王重鳴.技術企業孵化器創業機制理論研究[J]科技進步與決策,2004,(11).
[9]張煒,邢瀟.高技術企業創業孵化環境與成長績效關系研究[J].科學學研究,2007,(2).
[10]董浩平.創新企業對孵化器的功能期待研究[J].科技創業,2008,(5).
[11]張文彤.統計分析高級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篇4
關鍵詞:社會資本;創業者;創業融資;社會性別
文章編號:2095-5960(2014)03-0087-07;中圖分類號:F830.5;文獻標識碼:A
一、引言
國內外就業研究的理論與實踐都表明,創業是帶動就業的最有效形式。當前,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鄉就業壓力逐漸增加。農民創業以其特有的方式,在帶動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就業、加快欠發達地區縣域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溫銳,2004[1];李岳云、楊寧,2008[2])。然而,農民創業又面臨諸多問題,其中最突出的問題是創業資金短缺(鄭風田、孫瑾,2006[3];韋吉飛等,2008[4])。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越來越關注社會資本理論在解釋復雜創業領域的作用。社會資本理論認為,創業者的社會關系網絡是獲取創業支持和調動創業資源的重要渠道,創業者能夠通過個人關系網絡,以較低的成本付出,獲得創業所需的稀缺資源,比如資金(Birley,2005)[5]、訂單(Alder,1998)[6]、人力資源(邊燕杰,2006)[7]等。研究發現,在創業初始階段,個人的社會資本有利于創業者獲取創業信息和資源(Stevenson等,1998[8];馮運義,2002[9];王棟、陳永廣,2010[10]);甚至新創企業的經營績效和成長規模,在一定程度上都要受創業者個人擁有的關系網絡調動能力和異質性資源整合能力的影響(單標安等,2011[11];朱紅根、解春艷,2012[12])。馬忠國(2009)[13]對創業農民工社會關系網絡進行的實證研究發現,社會資本豐富的農民工比普通返鄉農民工更容易獲得創業支持。
社會資本具有降低交易成本、減少信息冗余,以及增強雙方信任等作用。[14]中國農村是一個以血緣、親緣與地緣為中心的“熟人社會”,社會資本在農民創業融資中的基礎性作用應當得到重視。即便是從正規金融機構貸款,其活動也是建立在一定社會資本投資與利用基礎上,也就是說,正規創業資金的獲取離不開個人關系網絡與個人信用的建構。[15]
那么,當前農民創業資金主要來源是什么,社會資本在其創業資金獲取方面又發揮了怎樣的作用?本文擬以遼寧省部分農村創業者為研究對象,通過對農民社會資本構成與創業信貸活動間關系的考察,分析歸納農民創業融資的特征與影響因素,為促進農民創業,推動城鎮化建設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二、相關文獻回顧
關于創業者獲取信貸資金支持的影響因素,除社會資本外,現有研究還涉及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政治地位、創業時間,以及創業行業等因素。
(一)性別
有學者研究發現,女性創業者確實遭遇過性別歧視。Coleman(2000)[16]的研究表明,男性創業者的貸款條件要比女性寬松,因為銀行往往對女性創業者提出更多的擔保和抵押條件。在Carter等人(2000)[17]的研究中也提到,一些女性創業者明確指出,她們在借貸時遭遇過性別歧視。Hisrish和Brush(2004)[18]通過調查發現,50%的被調查女性認為說服銀行借錢給自己是很困難的:銀行認為女企業家不如男企業家投資謹慎、可靠。而與上述研究結果相反,肖曉華、包鳳嵐(2011)[19]的研究則認為,農村女性創業貸款容易獲得正規金融機構的批準。
(二)年齡
創業貸款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是創業者的年齡(Hisrish和Brush,2004)[18],如果他(她)的年齡較大,銀行不愿意對其提供長期貸款。對于農村女性,銀行在評估其客戶資質時,會較多地考慮年齡因素,因為銀行往往認為她們無法在很短的時間內實現大量贏利而返還所有借款。
(三)受教育程度
受教育程度高的創業者(Hisrish和Brush,2004)[18],在信息獲取、把握機會、經營管理,以及創新方面,有著一定的優勢。銀行對教育水平高的人信用評級也相對較高。
(四)政治地位
創業需要金錢,而掌握一定權力無疑有助于創業。Shane等人(1998)[20]指出:“地方精英不可避免地處于經濟上的強勢地位,并能推動資源流向他們關心的領域”,并且“地方精英在窮人與外部社會之間充當了過濾網的作用,在面臨外部資源與利益流入時尤為如此?!鞭r村女性獲得創業貸款的人數比例較低,農村女性政治精英(農村女黨員或者在鄉、村擔任干部的農村女性)獲得貸款的比率要高得多(霍紅梅、楊陽,2012)[21]。
(五)創業時間和行業類型
St-Cyr等人(2002)[22]對女性領導的企業和男性創辦的企業進行對比研究發現,女性領導的企業所具有的一些特征(如規模、企業壽命、所在行業等)使得其獲得貸款比較困難。
(六)社會資本
社會資本對于創業資金的獲取有著重要影響(Birley,2005[5];黃福廣等,2012[23])。謝玉梅(2006)[24]對無錫、揚州等地37家農村小企業的調查發現,這些企業均存在融資瓶頸,借款渠道的選擇與企業主個人背景相關;肖曉華、包鳳嵐(2011)[19]對湖北省930家農村小微企業的實證分析發現,與銀行有一定“關系”的農民更容易獲得貸款。童馨樂、楊向陽(2013)[25]的研究認為,社會資本變量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關系、農村信用社關系和親戚關系顯著影響農戶借貸資金來源;政治關系和鄰里關系的影響在統計上不顯著。
國內外學者關于社會資本等因素對創業資金獲取的影響方面,研究成果頗豐。然而,現有研究對于社會資本的指標選取多從社會資本的結構要素(關系網絡)出發,偏重對于社會資本的規模、密度等變量的考察,忽視了社會資本的內容要素(信任、規范與互惠)。另一方面,男女兩性的社會性別特征差異決定了他(她)們在社會資本的構建與利用方面存在一定差別,此類變量必將對當事人的活動產生影響,而現有研究則很少關注社會資本對于農民創業融資影響的性別差異。因此,本文將借鑒已有研究,結合農村創業者特點,構建農村創業者社會資本指標體系,分性別考察社會資本等因素對農民創業融資的影響,并提出提升農民社會資本、提高農民創業資金信貸支持可得性的對策建議。
三、數據來源與變量選擇
(一)數據來源
1.樣本選擇
本研究數據來源于2011年8月至9月,作者對遼寧省本溪、營口、阜新、遼陽、鐵嶺、盤錦、丹東、撫順、朝陽等9個地級市農村創業者的調查,其中農村女性創業者64人,農村男性創業者62人。
2.樣本概況
調查中發現,農村創業者資金的來源和獲取方式主要有以下途徑:利用自有資金、申請銀行貸款、獲得政府貸款(小額信貸),或者進行民間借貸等(見表1)。由表1可見,被調查者中,大部分人的創業資金并非通過正規信貸渠道獲得,而正規信貸如銀行貸款、政府小額貸款對于創業者尤其是農村女性創業者來說,門檻較高,獲批幾率較低,僅有不到1/3的人能夠在創業中獲得正規借貸資金的支持。樣本描述性統計見表2。
1.因變量
農村創業者能夠獲得的資金支持,除了親朋借款、民間借貸外,獲得政府貸款和銀行貸款的情況,都可以視為是能夠獲得正規信貸支持,那么在模型中這兩種正規信貸的獲得情況作為農村創業者的信貸可得性變量,變量的取值有兩種情況:獲得信貸支持和沒有獲得信貸支持,前者賦值1,后者賦值0。
2.自變量
社會資本為本研究需要考察的自變量(總指數和分量指標)。社會資本變量的測量通過對體現被調查者社會關系網絡的結構和社會關系的內涵的13個指標的考察來實現(見表3)。
四、實證分析
創業者信貸支持變量是以0、1為值的二分類變量,因此,本文將利用二元邏輯回歸模型進行分析。本文將社會資本總指數和社會資本分量指標分別引入Binary Logistic模型,以分別考察社會資本整體水平和社會資本各因子對農民創業資金獲取的影響。
(一)社會資本總指數對農民創業正規信貸支持的影響
為考察社會資本指數對于創業資金支持的影響和性別差異,本研究在通過Binary Logistic模型對樣本總體進行分析的同時,分別對農村女性、農村男性樣本進行了分析(見表4)。
2.農村創業者在獲取正規信貸支持方面,存在著顯著的性別差異,農村男性創業者獲得信貸支持的發生比是農村女性的1.6倍。
3.對于農村女性而言,政治地位和創業行業類型都是影響其獲得正規信貸支持的因素。其中,政治地位有著正向影響,而創業行業類型的影響卻是負相關,因為農村女性創業領域多根植于土地,在種植或養殖業領域創業的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比較大,銀行惜貸;而農村男性創業者這兩個指標統計結果則均不顯著。
4.教育程度變量,在總體樣本模型中(見表4,模型Ⅰ)對創業者信貸支持獲取有著正向影響。但是,分性別考察時,作者發現,農村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對其是否能夠獲得信貸支持并沒有顯著影響(見表4,模型Ⅱ);而男性的受教育程度變量對其能否獲得信貸支持則有著顯著影響(見表4,模型Ⅲ)。這一結果的出現,有可能是樣本中農村女性創業者的受教育程度差別并不大,同時樣本容量較小。對這一問題需要進一步增加樣本容量,深入研究。
(二)社會資本分量指標對農民創業正規信貸支持的影響
通過Logit回歸模型,社會資本分量指標對于創業者正規信貸支持的影響,在總體和分性別樣本的模型中,分析結果有所差別(見表5)。
從模型Ⅰ可知,受教育程度(P
在模型Ⅱ中,創業者的年齡、創業行業類型和政治地位等3個變量通過統計檢驗,分別對創業者獲取正規信貸支持有著負向和正向的影響。農村女性在貸款過程中,其償還能力和年齡有關,年齡越大,償還的風險越大,因此越不容易獲得貸款。而農村女性的政治地位,則能夠為其提供一定程度上的信用擔保,其借貸的資質隨著政治地位上升而有所提升。農村女性創業者的社會資本分量指標中F1(網絡規模)、F3(網頂)和F4(網絡構建)通過統計檢驗,對其創業資金獲取有著正向影響;這與模型Ⅲ的回歸結果有所不同,在該模型中,僅有F1(網絡規模)和F4(網絡構建)通過統計檢驗。
總體來看,創業者個人社會資本指標中的網絡規模(F1)、網頂(F3)、網絡構建(F4),以及信任(F6)等指標對于正規信貸支持的獲得有積極影響。
因為個人關系網絡中,關系成員的數量越多,認識的企業家人數越多,接觸的職業數目越多,即“網絡規?!痹酱?,那么他(她)利用關系網絡調動資源的能力也就越強。
“網頂”意味著創業者擁有的和能夠動員的“弱聯系”情況,而與銀行或者政府部門取得聯系,對于農村創業者而言,多數需要靠“弱聯系”而非“強聯系”,畢竟,在他們自己的親戚、朋友中有相關人員的幾率是很低的。
“網絡構建”,即個人組織參與情況,也增加了其與銀行或者政府之間的溝通渠道和談判能力。
“信任”變量雖然考察的是創業者個體對于關系網絡成員的信任或者對地方政府的信心,但是也可以反映個人的價值觀,因為對他人信任度高的人,自己也會是一個比較守信的人,因此獲得幫助的可能性也越大,并能提高銀行對其信用評價的等級。
而網絡密度(F2)沒有通過統計檢驗,且系數為負數(β=-0.149),我們可以這樣解釋,即獲取信貸支持,需要更多的“弱聯系”,而網絡密度越高,說明網絡中的關系強度越高、“強聯系”越多,那么個人獲得貸款的可能性也越低。
從分性別模型來看,網絡規模(F1)、網頂(F3)、網絡構建(F4)對女性創業者獲取信貸資金支持有著積極影響;而農村男性創業者的網絡規模(F1)、網絡構建(F4)對其信貸支持的獲得有著正向影響。社會資本分量指標對于農村創業者信貸支持獲取的影響,同樣是對農村女性創業者的影響程度要大于男性。
五、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本研究利用遼寧省9市、126位農村創業者樣本的數據,分析了社會資本對于農村創業者正規信貸支持的影響以及存在的性別差異。研究發現,農村創業者在獲取正規信貸支持方面,存在著顯著的性別差異,農村男性創業者獲得正規信貸支持的發生比是農村女性創業者的1.6倍;社會資本對于創業者正規信貸支持有著顯著的正向影響,但社會資本對于農村女性創業者的作用要大于農村男性創業者;社會資本分量指標中“網絡規模”和“網絡構建”對農民創業資金獲取有著正向影響。
綜上所述,對于農村創業者而言,擴大關系網絡規模和容量、增強社會參與和組織參與程度,將能夠有效增加其獲取創業資金信貸支持的可能性。而受傳統農業生產方式的影響,農民的生活相對封閉,社會活動范圍小、形式單一,社會資本相對匱乏。因此,首先,可以由政府主導,推動農村信息化建設,擴大農民社會關系網絡規模;其次,充分發揮合作組織、婦聯組織的作用,增強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再次,政府引導農民注重社會資本的積累和培育,建設良好的社會交往文化。政府部門應在各級鄉鎮、農村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社區活動,為農民提供與他人溝通、聯系的場所,并為農民提供“走出去”的機會,使他(她)們在開闊眼界、增長見識的同時,與不同職業地位的人接觸、溝通,逐步擴大社會網絡規模,增強“弱聯系”,從而提升他(她)們的社會資本存量,提高創業資源尤其是資金的動員能力。
參考文獻:
[1]溫銳.農民增收關鍵在強化農民自我創業四項功能.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J],2004 (3):1-7.
[2]李岳云,楊寧.農民創業與鄉村發展[J].現代經濟探討,2008(4):46-48.
[3]鄭風田,孫瑾.從生存到發展――論我國失地農民創業支持體系的構建[J].經濟學家,2006(1):54-61.
[4]韋吉飛,王建華,李錄堂.農民創業行為影響因素研究[J].財貿研究,2008(5):16-22.
[5] Birley,S.J.,Moss,C.& Saunders,P..Do Women Entrepreneurs Require Different Training? [J].American Joural of Small Business, 2005 (1): 27-35.
[6] Alder H. Inpursuit of Evidence: Sampling Procedures for Locating New Businesses[J].Journal of Vusiness Venturing, 1998(6):367-386.
[7]邊燕杰.網絡脫生:創業過程的社會學分析[J].社會學研究,2006(6):74-87.
[8]Stevenson, Howard H., Jarillo, J. Carlos..A Paradigm of Entrepreneurship: Management[J].Management Journal , 1998 (11):143-205.
[9]馮運義.高科技創業成功因素研究[D].重慶大學碩士論文,2002:56-70.
[10]王棟,陳永廣.企業家社會資本對創業企業成功的影響分析[J].科學管理研究,2010,28(2): 25-31.
[11]單標安,蔡莉,王倩.基于扎根理論的創業網絡研究多視角分析與整合框架構建[J].外國經濟與管理, 2011 (2):1-7.
[12]朱紅根,解春艷.農民工返鄉創業企業績效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農村經濟, 2012 (4):44-45.
[13]馬忠國.社會流動視角下農民工返鄉創業路經研究[J].特區經濟,2009(12):183-184.
[14]楊文.社會資本能夠降低中國農村家庭脆弱性嗎[J].貴州財經學院學報,2012(2):86-92.
[15]劉林.社會資本概念追溯[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2013(4):22-38.
[16] Coleman. J.S.. Access to Capital and Terms of Credit: A Comparison of Men and Women:Owned Small Business[C].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2000 (3):37-52.
[17] Carter,S.Improving the numbers and performance of women owned Businesses ,Some implications for training and advisory services[M].Education & Training. 2000 (5):326-333.
[18] Hisrich, R.D. and C. Brush. ..Women entrepreneurs: Implications of family, education, and occupational characteristics[C]. Proceedings Babson Research Conference, 2004:255-270.
[19]肖曉華,包鳳嵐.農民創業的信貸約束――基于湖北省930家農村微小企業的實證研究[J].農業技術經濟,2011(2):102-109.
[20] Shane S.,Kolvereid, L. and Westhead, P.”An Exploratory Examination of the Reasons Leading to New Firm Formation across Courntry and Gender[J].Journal of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1998(6):431.
[21]霍紅梅,楊陽.農村女性政治精英的生存現狀研究――以遼寧省調查數據為例[J].科學.經濟.社會,2012(1):74-78.
[22] St-Cyr,L.,Audet J.,Carrier, C. & Legare ,M..Entrepreneurial Feminine manufacture:Charateristic Access a financing [C].Proceedings of the congress international frame phone PME,October-HEC-Montreal, 2002:245..
[23]黃福廣,李廣,孫樹智.創業者社會資本與新企業融資工具選擇[J].當代財經,2012(3):114-119.
[24]謝玉梅.農村小企業融資實證分析――以江蘇為例[J].財經論叢,2006(6):54-58.
篇5
[關鍵詞] 葉酸;維生素B6;維生素B12;高同型半胱氨酸;冠心病
[中圖分類號] R9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4721(2010)04(b)-044-02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folic acid,VitB6 and VitB12 on the treatment of high homocysteine typ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LUO Haipan
(Department of Medicine, Health Center of Fenglang,Dabu 514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ppraise the effective of folic acid, VitB6 and VitB12 on high homocystein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There were 78 cases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routine treatment added Folic Acid, VitB6 and VitB12) and control group(routine treatment),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was one month for both groups, observed Hcy, clinical manifestation and ECG prior treatment and post treatment. Results: The Hcy level in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as (25.9±8.1) μmol/L and (17.8±7.6) μmol/L,and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wo groups was 90.0% and 55.3%. Treatment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in relaxation rate of Hcy level and ative effect. Conclusion: Folic acid,VitB6 and VitB12 are effective on high Hcy typ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Key words] Folic acid; VitB6; VitB12; Homocystein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近年來發現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癥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發生密切相關,為了解降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能否降低冠心病的危險性或改善冠心病病情,本科采用葉酸、維生素B6和維生素B12干預治療冠心病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患者40例,發現有顯著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7年12月~2009年12月廣東大埔楓朗鎮衛生院,按世界衛生組織(WHO)《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和診斷標準》[1]確定診斷為冠心病并有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患者78例,且所有研究對象都已排除其他風濕性疾病、肝腎功能不全及腫瘤等病史或有影響Hcy水平藥物服藥史(如甲氨喋呤、卡馬西平、苯妥英、一氧化二氮、6-氮尿嘧啶苷等)。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齡45~76歲,平均63歲;治療前Hcy水平為(30.8±9.2) μmol/L。對照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齡44~77歲,平均62歲;治療前Hcy水平為(29.7±9.8) μmol/L,兩組在年齡、性別等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包括溶栓、擴張冠狀動脈血管、抗血小板、降低血黏稠度、減少心肌耗氧、鎮靜等);治療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葉酸800 μg/d,維生素B6片20 mg/d,維生素B12片200 μg/d,療程為1個月。
1.3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測定
所有研究對象均于治療前及治療1個月后分別抽清晨空腹肘靜脈血5 ml,立即送檢,30 min內3 000 r/min離心10 min,提取血清于-80℃低溫冰箱冷凍保存至Hcy測定。Hcy測定采用循環酶法,按試劑盒(四川省邁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提供)操作步驟進行操作。診斷標準以目前較公認的標準, 正??崭寡獫{Hcy濃度為5~15 μmol/L,>15 μmol/L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
1.4 療效判定
冠心病療效標準及心電圖療效標準均按1979年上海心血管會議修訂的《冠心病心絞痛及心電圖療效評定標準》進行評定。顯效:心絞痛等主要癥狀消失或明顯減輕,心電圖恢復正?;蜻_到大致正常;有效:心絞痛發作次數、程度及持續時間明顯減輕,心電圖ST段回升≥0.05 mV,但未達正常水平,主要導聯倒置T波改變變淺(達25%以上者),或T波由平坦變為直立,房室或室內傳導阻滯改善者;無效:心絞痛主要癥狀無改善,心電圖基本與治療前相同;加重:心絞痛等主要癥狀與心電圖較治療前加重??傆行?顯效+有效。在綜合療效判斷時,若心絞痛等癥狀療效與心電圖療效兩者不一致時,應以療效低的結果為綜合療效。
1.5 統計學方法
兩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結果以(x±s)表示,統計學方法采用SAS 6.0統計軟件進行資料處理,兩組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治療前后兩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Hcy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經口服葉酸加維生素B6和維生素B12治療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顯下降,較對照組常規治療后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治療前后兩組療效比較
見表2,治療組的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P
3 討論
近年來大量的臨床和實驗室資料顯示,高Hcy血癥與冠心病(CHD)的廣泛性和嚴重性有關[2]。李春蘭等[3]檢測30例正常人和60例冠心病(CHD)患者,冠心病患者中1支病變20例,2支病變23例,3支病變17例。結果顯示:冠心病組血漿Hcy明顯高于非冠心病組,1支病變、2支病變、3支病變組的Hcy水平依次增高,說明冠心病患者血漿Hcy水平越高,則其冠狀動脈病變越廣泛,病變程度越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機制涉及多個環節:血管內皮損傷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過程的始動環節,Hcy對血管內皮有直接的細胞毒作用[4];有研究認為Hcy在代謝過程中產生活性氧,直接損傷內皮或加強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抑制NO合成酶的合成和活性,減少NO的合成,從而導致內皮功能障礙[5];Hcy可使動脈平滑肌細胞內cyclinmRNA和fos癌基因表達增強,誘導靜止期細胞進入分裂期,促進動脈平滑肌細胞迅速(VSMCS)增殖,而VSMCS的增殖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顯著病理學特征;Hcy還可通過激活血小板而增強其聚集性,誘導產生或激活促凝血物質(如因子Ⅴ、Ⅹ),還可通過抑制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t-PA)與內皮細胞及纖溶酶原的結合,減少纖溶酶的形成等途徑來影響凝血及纖溶過程,使機體處于血栓前狀態[6]。傳統危險因素(如高血壓、高血脂、家族史和吸煙)對Hcy升高無明顯影響[7],高同型半胱氨酸是冠心病發生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因此高同型半胱氨酸的控制已成為冠心病防治的重要環節[8]。而Hcy作為一種含硫分子的氨基酸,在體內經蛋氨酸脫甲基化生成,主要通過再甲基化和轉硫途徑代謝,在代謝中需蛋氨酸合成酶、胱硫醚β合成酶(CBS)及維生素B12、葉酸、維生素B6參與[9]。目前有研究表明血清Hcy水平與葉酸、維生素B12呈負相關[10]。
本研究顯示冠心病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葉酸、維生素B6和維生素B12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療效顯著,這與國內報道基本一致[11],且對冠心病有顯著療效,其機制可能與降低Hcy有關。
[參考文獻]
[1]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72-273.
[2]榮嶸,張愛民,樊春紅,等.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與冠心病患者及多項生化指標關心的分析[J].中國實驗診斷學,2009,13(1):77-80.
[3]李春蘭,陳哲林,游衛華.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冠狀動脈病變相關性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30(9):7336.
[4]Moat SJ,Lang D,ML Dowell IFW,et al.Folate,homocysteine,endodaelial function and caldiovascular disease[J].J Nut Biochem,2004,15(1):64-79.
[5]Faraci FM,Lentz SR.Hyperhomocysteinemia,oxidative stress,and cerebral bral vascular dysfunction[J].Stroke,2004,35(1):345-347.
[6]鄭港,劉兆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心血管病發病機制研究進展[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01,17(5):236-238.
[7]孫軼然,藺瑞蘭,崔衛東.同型半胱氨酸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中的臨床意義[J].醫學綜述,2009,15(15):2235-2237.
[8]王真,郭靜宣,王天成,等.同型半胱氨酸與冠狀動脈病變關系的分析[J].中華內科雜志,2000,39(7):443.
[9]郭航遠,丁芳,邢楊波,等.冠心病患者血漿同型半胱氨酸變化及葉酸的干預治療[J].科技通報,2003,16(9):185-487.
[10]方理剛,朱文玲,朱廣瑾,等.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基因多態性及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和葉酸水平與冠心病的關系[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2,33(9):515-519.
篇6
方法將80例MHD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0例。2組同時采用血透后予以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75-150u/(Kg.周)皮下注射包括口服鐵劑 葉酸和VitB12待血紅蛋白(Hb)≥110g/L,紅細胞壓積(Hct)≥30%后減量維持Hct在30%至35%。治療組另于每次血透后靜脈注射左卡尼汀1.0,共6個月。觀察患者治療前和治療后血紅蛋白及紅細胞壓積的水平。結果:治療組治療后的血紅蛋白紅細胞壓積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
【關鍵詞】左卡尼汀 ;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 r-HuEPO) ;腎性貧血 ;維持性血液透析
【中圖分類號】R692.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44-5511(2011)11-0173-01
腎性貧血是MHD患者的主要并發癥之一,由多種病因所致。促紅細胞生成素分泌相對或絕對不足,以及紅細胞壽命縮短是其主要原因。目前臨床上已應用r-HuEPO成功治療MHD患者的貧血。但部分患者對 r-HuEPO療效不佳。左卡尼汀缺乏在MHD患者中廣泛存在。主要是合成和攝取減少,并在透析中丟失。為探討左卡尼汀聯合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對MHD患者貧血的治療效果,現將本院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我院MHD患者MHD貧血患者80例進行隨機分組。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選擇我院MHD貧血患者80例。男42例,女38例 ,年齡20-78歲,平均年齡(56.8+13.7歲)。原發病慢性腎小球腎炎32例,腎病綜合征5例,高血壓腎病24例,糖尿病腎病15例多囊腎3例,系統性紅斑狼瘡1例。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男23女17,對照組21女19.入選標準:透析時間6個月以上,近3個月內無出血或輸血史急性感染,除腎性貧血外無血液系統疾病,無鐵、葉酸及維生素B12缺乏、紅細胞壓積(Hct
1.2方法:2組均血液透析后靜脈注射r-HuEPO(沈陽三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75-150U/Kg,當Hb≥110g/L,Hct≥30%后r-HuEPO減少25%。治療組于每次透析后將左卡尼?。ㄈ痍栔扑幱邢薰荆?.0溶于生理鹽水20ml緩慢注射。對照組不用左卡尼汀。療程均為6月所有患者常規服用降壓藥、葉酸、維生素B12、活性維生素D3鐵劑等藥物。
1.3觀察指標:觀察治療前后血紅蛋白紅細胞壓積的變化。
1.4統計學方法:用是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p
2結果:
2.1 2組治療前后Hb和HCT均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治療前后六個月Hb、Hct的變化
注:與治療前比較ap
2.2 兩組促紅細胞生成素用量的變化 治療組于治療后第8、12、24周在維持血紅蛋白濃度下,EPO用量分別減少了9.8%、16.4%、32.8%,而對照組無明顯減少。
2.3 高血壓發生率 治療后BP ≥140/90mmHg為標準,血壓升高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164)
3 討論
腎性貧血是尿毒癥透析患者的主要并發癥之一,體內EPO絕對或相對缺乏,鐵劑、葉酸、維生素等造血原料的不足,尿毒素對紅細胞的破壞,紅細胞壽命縮短以及某些營養物質的丟失等是引起貧血的主要原因。rHuEPO用于治療腎性貧血,在部分患者中療效肯定,但部分患者出現rHuEPO抵抗,這與MHD腎性貧血患者體內游離卡尼汀缺乏有關。[1]左卡尼汀是哺乳動物體內存在的一種能量代謝必需的物質,其功能是轉運脂肪酸進入線粒體基質進行B氧化并對其進行調節[2]。同時具有刺激支鏈氨基酸氧化、清除?;淖饔?,穩定質膜和參與過氧化物酶體中脂肪酸的氧化過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體內左卡泥汀水平低,主要由于終末期腎病患者體內左卡尼汀合成減少,同時尿毒癥患者每進行一次透析治療,就約有340mg左卡尼汀丟失,占人體總量70%[3]目前認為左卡尼汀保護紅細胞的機制[4]為:(1)左卡尼汀可減少紅細胞長鏈脂肪酸積聚,增加紅細胞膜上的磷脂成分,增加紅細胞對各種應激的抵抗,降低紅細胞脆性,及延長紅細胞壽命;(2)左卡尼汀可減少Na 一K'一ATP酶的抑制從而穩定紅細胞膜,延長紅細胞的半壽期;(3)左卡尼汀能夠減少血液透析時患者對促紅細胞生成素的抵抗性。因此左卡尼汀對腎性貧血有改善作用,可減少促紅細胞生成素用量。
本文治療組Hb和Hct的增高明顯優于對照組,并且EPO用量明顯減少,筆者認為左卡尼汀與促紅細胞生成素聯合應用能顯著提高促紅細胞生成素的療效,減少促紅細胞生成素的用量,對腎性貧血患者有較好的療效.
參考文獻
[1] Labonia WD.L-carnitine efects on anemia in hemodialyzed patients treated with erythrepoietin. Am J Kidney Dis,1995,26(5):757-764.
[2]季大璽,謝紅浪,梅長林。等.左旋卡尼汀治療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肉堿缺乏癥的臨床研究[J].中華腎臟病雜志,1999,15:181-184.
[3] Hurot JM,Cucherat M,Haugh M,et a1.Effects of L-carnitinesupplementation in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A system-atic review[J].J Am Soc Nephrol,2002,13(3):708.
篇7
關鍵詞:創業能力;創業素質;需求理論
2014年阿里巴巴在美國的納斯達克宣布上市,一時間把馬云這位中國大學生心目中的創業偶像再次捧上神壇,創業這個話題再次成為社會討論的熱點。隨著互聯網經濟的快速發展這些年里一大批創業精英的涌現,以馬云創辦的阿里巴巴、馬化騰創辦的騰訊、李彥宏創辦的百度等一批互聯網企業的崛起,雷軍的小米、羅永浩的錘子等一批電子科技企業的快速成長,在大學生中產生了巨大的創業社會效應影響。近幾年隨著大學生就業的壓力的不斷增加,以創業來帶動就業的想法被提出,國務院也出臺相關規定,允許在校大學生可以休學去創業,各大高校也在不斷進行大學生創業平臺建設,幫助大學生進行創業規劃,以“挑戰杯”為首的一系列大學生創新創業類型比賽項目,也在不斷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發展。在全民創業熱潮下,如何理性的看待大學生創業,準確的進行創業能力的分析是必須要正視的問題。
一、大學生創業基本素質和能力
據國家權威部門調查顯示,我國新創小企業的平均壽命不到3年。這也正面反應創業確實存在風險,選擇創業面對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很大的風險和挑戰,自身具備的基本素質和能力是大學生創業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
創業者素質是指在整個創業過程中創業者自身所表現出來的自身獨特的品質和能力,這種素質在創業過程中的不斷深入的過程中逐步完善,創業者是否具備這些素質也決定了創業事業的成敗。創業能力是指創業者處理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復雜問題的本領,是創業者最基本的外在表現,也是創業者整體綜合素質體系中的核心要素。從實踐的角度分析,表現為創業者把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等各方面因素有機結合起來并運用于創業管理的過程中。它具體包括機會識別、學習培訓、組織運營、資源整合及風險控制等方面的能力。
二、大學生創業基本素質的需求
需求理論是行為科學領域的重要理論之一,是由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人類激勵理論》中所提出。需求層次理論將人類的需求比喻為類似階梯式,從低到高分為五種層次,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筆者在這里基于需求層次理論把大學生的創業基本素質需求也進行一個階梯式的區分,大致可以把整個創業素質分為身體素質、創業意識、心理素質和知識結構四個部分,在整個創業過程中四個部分的基本素質也是協調統一存在的,具體形式結構如圖一所示。
(一)身體素質
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創業最基本要求就是應具有健康的體質和充沛的精力,才能夠適應創業期間外部協調和內部管理帶來的繁重工作強度。創業是一種是繁瑣、復雜而艱苦的長期過程,創業者每天要面臨許多新困難、新挑戰及新抉擇,創業階段工作忙、過程長、壓力大,如果身體素質不好,必然會力不從心、難以承受創業重任。2011年,年僅56歲的蘋果創始人喬布斯因胰腺癌病逝,讓世界各地無數蘋果產品崇拜者傷心欲絕,也讓世界失去了一位改變了現代通訊、娛樂、生活方式的偉大人物,所以良好的身體素質是創業者必備的基本要素。
(二)創業意識
在創業活動具體的實踐過程中,起到主要作用的是創業者的個性心理傾向,包括需求、興趣、思維、信念和世界觀等,這些心理因素都是進行創業活動的強大心理內驅力。創業意識體現為創業素質中的社會性質部分,支配著創業者對創業活動的態度和接下來的具體行為,是創業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對于每一個希望創業成功的大學生來說,都必須強化自身的創業意識。增強創業意識,就需要有明確的創業生涯目標。創業作為一種社會實踐活動的具體表現形式,也是在創業者一定的意識和目的支配下進行的。不同的創業目標和價值觀,表現了創業者各自的人生觀、價值觀,也反映了在實現人生價值過程中所秉持的態度和想法,從哲學的角度看只有將自我的創業價值觀和人生價值觀協調統一起來的創業者,才能獲得創業的成功。
(三)心理素質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創業者必備的因素,具體包括創業者自我意識、情感、性格、氣質等心理要素構成。創業過程是艱辛的,不僅會遇到各式各樣的挑戰,同時還存在瞬間失敗的可能,所以在創業過程中創業者必須承受相當心理壓力,學會調節和釋放壓力,這就要求創業者具有良好的創業心理素質,自我意識自信;性格剛強、堅毅、果斷和開朗;情感應更富有理性色彩,面對成功不沾沾自喜、得意忘形;遇到困難、挫折和失敗不垂頭喪氣、悲觀消極。心理健康的創業者懂得運用適當的心理調適,迅速消除創業過程中各類因素造成的心理不適,恢復心態平衡,維持較穩定的良好心理狀態,保持心理健康。由此可見,對大學生進行創業教育時也需要進行必要的創業心理健康教育,須從創業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調適能力訓練這兩方面著手,培養學生健康的創業心理。
(四)知識結構
創業者的知識結構需要包括專業性知識,經營管理知識和綜合性知識等。專業知識是從事某些創業領域所必須具備的知識,這些專業知識對于創業者確定創業目標有直接作用。大學生要想在某些領域開展創業活動,就必須深入了解該領域現有的活動現狀及發展規律。掌握的專業知識越全面越深入,創業活動就越能有效地開展推進。近些年社會上成功的創業者名人,無一不具備深厚扎實的專業知識基礎。因此,大學生在校期間一定要學好相關專業知識,為今后的創業事業做好相應的知識理論儲備。
在市場經濟時代,具有綜合性結構知識的人才顯得越來越重要,不僅要掌握專業方面的知識,而且還應掌握與之相關的各類知識。只有具備了深厚的綜合性知識基礎,才能正確分析當前市場的形勢,認清事物發展的趨勢,把握全局綜合的態勢,最終才能實現自己的創業目標。經營管理知識是從事創業管理工作必須具備的知識,發揮社會關系運籌作用,主要包括政策、法規、工商、財稅、金融、人際交往和公共關系等。創業者還需要具備相關的法律知識。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依法治國方針政策不斷落實到各個領域,創業市場的培育與發展都離不開法律法規。創業者必須熟悉整個創業市場內外部環境的法律、法規及其運行機制,規范自身的創業行為,保護創業時自身的合法權益。
三、大學生創業基本能力的需求
創業者的能力素質是指創業者解決創業及新創企業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復雜問題的本領,是創業者基本素質的外在表現。它也是創業者整體素質體系中的核心要素,從實際創業過程的角度看,表現為創業者把知識和經驗有機結合起來并運用于創業管理的過程。筆者這里把創業能力素質具體分為開拓創新、善于學習、組織管理、機會識別、整合資源及風險決策等方面的能力,這六種能力和前文提到的四個素質有機結合,形成創業者具體素質和能力的體現。
(一)開拓創新能力
開拓創新能力是每一個創業者必備的能力之一。是創新創業的靈魂,也是獲得創業成功的關鍵點,成功的創業者必須做到開拓創新。創業者作為創業活動的主體,必須具備創新能力和價值,是由整個經濟市場的強大的競爭力決定的。把創業者的創新能力充分挖掘出來才是整個創業活動的關鍵所在。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必須用創新的思維、創意的產品、創造的價值來不斷把企業帶到新的高度,才能使企業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蘋果公司的產品之所以這么受歡迎,其原因是它們的創新創意,不斷帶給人們新的數碼體驗,改變人們的生活。
(二)學習領悟能力
學生在校期間所學的各類知識,絕大部分都是理論方面的,一些知識在今后創業過程的實際使用率很低,更糟的是很多知識已經與整個市場不太接軌,存在過時和陳舊的特性。所以很多學生在大學期間就是在培養接受新知識的能力,養成好的學習狀態和習慣。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需要面對很多未知的領域,所以創業者的學習能力至關重要。成功的創業者必須不斷更新自己原有專業知識,學習創業領域新的知識和技能,還要不斷擴充綜合性的知識面。大學生自學能力是其在校培養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三)組織管理能力
在市場經濟環境的大潮下,里面充滿了各種風險和競爭,創業者要在這樣的殘酷的環境中獲得成功,必須重視整個創業過程的組織和管理。企業運行過程中,組織管理是貫穿于其中的每一個環節。組織管理也是企業健康運行的最基本的條件,所以創業者一定要重視組織管理,把整個先進的組織管理系統引進到整個企業的研發、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中。創業者必須具備優良組織管理能力,把整個創業團隊每位成員都能積極調動,各司其職,使整個創業團隊良好的運轉,形成一個動態的系統,讓其中的每個要素有機的結合起來,不斷完善,不斷進步。
(四)人際協調能力
創業是一個與社會不斷接觸的過程,要想創業取得成功,創業者必須具備良好的人際協調能力。大學生在校期間一定學會處理好人際關系,學會適應市場經濟體制下的人際協調能力,善于與周圍相關的人群處理好關系,從而能夠幫助自己在創業方面取得突破。創業者在創業期間必須構建好相應的社會人際關系網絡體系,在這個系統中的人際關系維護,誠信系統構建,各類信息傳遞等方面都需要創業者去進行統籌協調。同時創業者也要吸取這個系統一些成功的信息精華、創業精神,經驗教訓。培養一種勇于創新、敢于擔當、追求卓越的心態。
(五)機會識別能力
機遇對于創業具有重要意義,很多“機會”可以說是稍縱即逝,只有識別并把握創業機會,形成創意,創業活動才能得以展開。在充滿創意的市場下,創業者如何能準確的捕捉到良機,明智決策,直接關系到創業能否取得成功。在這些機遇到來時,創業者的實際把握能力往往決定了一個創業者是否能成為偉大創業者的關鍵。沒有機會時,內化自己修養靜靜等待,時機成熟時,抓住機遇勇敢嘗試,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六)風險管理能力
創業是一個未知的過程,前途充滿坎坷,路程風險重重,所以創業者的風險決策能力如何是關系到能否很好渡過這些問題的關鍵。創業過程中的各種戰略分析、企業內外部經營管理的動態、國家政策變化等這些都是創業者需要重點關注的環節。只有做到周密細致的調查和準確而有預見性分析,才能確定企業正確的發展前景、選擇合理經營方針和制定完善運營戰略。創業不同于就業,創業的過程充滿未知,可以說創業是一種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行為。面對高額的利潤和無形的風險,創業者必須擁有相當的風險決策能力才能避開風險獲得回報。
參考文獻:
[1]劉春花.促進大學生創業能力提升的要素[J].教育發展研究,2010(21).
[2]學生創業教育委員會.大學生創業[M].立信會計出版社,2010.
[3]唐靖,姜彥福.創業能力的概念發展及實證檢驗[J].經濟管理,2008(09).
[4]張霞.基于創業企業成長的創業能力轉化機制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1(11).
[5]吳曉晴.高校大學生創業素質的形成分析[J].統計與管理,2014(11).
篇8
[關鍵詞] 創業 一般勝任特征模型 優秀勝任特征模型
在當今呼喚創業精神的時代,對于創業者要具備什么樣的素質這個問題,人們充滿好奇。為了更多地了解我國創業者所需的素質和能力,本研究將通過勝任特征分析法,探究創業者所應具備的素質,具體包括:創業者需要具備的基本勝任特征,即無論是優秀的創業者還是普通的創業者都需要具備的勝任特征;優秀創業者所特有的勝任特征,即優秀的創業者區別于普通創業者的勝任特征。
一、研究方法
1.研究步驟。按照勝任特征分析的一般步驟進行研究。第一步:進行預防談,嘗試行為事件訪談的方法,編制訪談提綱,參考以往研究設計績效評估問卷。第二步:通過創業中心提名和熟人介紹兩種方式,聯系創業者進行訪談,每次訪談都進行錄音。根據創業中心負責人的評價、訪談的績效信息以及問卷上關于公司績效水平的信息,將創業者分成優秀組和普通組。第三步:將訪談錄音轉成逐字稿,修訂通用編碼詞典,對訪談材料進行編碼以及等級評定。第四步:對編碼結果進行分析,利用統計方法比較優秀組和普通組在勝任特征上的差異。
2.研究對象。通過科技創業中心推薦和熟人介紹兩種方式,在武漢地區共聯系到16名創業者進行訪談。將不符合要求的兩份訪談材料刪除,余下14份有效材料。在14個創業者中,根據創業中心負責人的評價、訪談的績效信息以及問卷上關于公司績效水平的信息,將創業者分為兩組:優秀組和普通組,每組各包含7個創業者。優秀組特點:業績優秀,持續上升,快速發展。普通組特點:公司普通,發展緩慢,或者業績不穩定。
二、結果
1.一般勝任特征模型。創業者一般勝任特征模型由23個勝任特征構成,有效編碼總數360個。采用德爾菲法,由3名碩士研究生共同對這23個勝任特征進行分類,最后分為4個族:(1)機會與戰略族;(2)成就與行動族;(3)影響力族;(4)管理族(見圖)。
2.優秀勝任特征模型。根據3名評定者評定的平均分,對優秀組和普通組的勝任特征進行t檢驗。結果發現:優秀組和普通組在夢想與遠景、創造力兩個勝任特征上在.05水平存在顯著差異,優秀組高于普通組;自我激勵、尋找機會兩個特征在.05水平上的差異接近顯著。
三、討論
1.創業者一般勝任特征模型。根據勝任特征模型的基本原理,“成就與導向族”的勝任特征為創業者提供了深層動力,在該族勝任特征的推力下,創業者表現出“機會與戰略族”“影響力族”以及“培養與管理族”的勝任特征,從而出色的完成在戰略思考、開發市場以及員工管理等三個核心職責的任務,創造出公司績效。由此可見,創業者勝任特征、工作職責以及績效三者之間如在如下關系,如圖所示。
2.創業者優秀勝任特征模型。在領導的研究中,早將“遠景”看作魅力型領導的核心概念。在本研究的訪談中發現,夢想與遠景對于一個創業者的成功有如下三方面的作用:(1)對于創業者而言,夢想與遠景是一種精神動力;(2)對于員工而言,創業者通過美好的遠景的展示,鼓勵員工為群體的目標、任務以及發展前景超越自我的利益,鼓舞員工士氣,對員工是一種精神激勵;(3)在創業者的對外聯系與交流中,夢想與遠景使創業者能夠更好地感染客戶和合作伙伴。在訪談中,優秀組的創業者常常提到要做行業領先水平,而普通組的創業者則更加追求安穩,對于未來沒有很好的展望。
機會識別在創業活動中始終占據著重要地位,也一向是創業研究的中心話題之一。以往研究認為,機會識別過程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主動的搜尋信息式的“發現機會”,另一類是靈光一現、妙手偶得式的“機會捕捉”。在本研究中,機會捕捉出現頻次較低,因此從編碼詞典中刪除,不予討論。尋找機會則在訪談中頻頻出現,大多訪談對象依靠的是主動地尋找機會這種方式來發現機會的,而且優秀組在尋找機會上更加主動和積極。
創造力,或稱創新能力,是創業者的核心能力。在“創新理論”大師熊彼特看來,作為資本主義“靈魂”的“企業家”的職能就是實現“創新”,引進“新組合”。 具體包括以下五種情況:(1)引進新產品;(2)引用新技術,即新的生產方法;(3)開辟新市場;(4)控制原材料的新供應來源;(5)實現企業的新組織。在本研究的訪談中,主要涉及(1)(2)(5)三種形式的創新。
總之,夢想與遠景、創造力、自我激勵、尋找機會構成了優秀創業者區別于普通者的勝任特征模型。其中有三個都屬于機會與戰略族,可見機會和戰略族是成為一個出色的創業者所必須具備的最核心的才能。而自我激勵則是更加深層次的與個人成就動機有關的特征,為創業者追求卓越提供精神動力。
四、本研究給創業者的啟示
1.本研究所提出的創業者一般勝任特征模型,為希望成為創業者的人提供了自身才能評鑒的指南。
2.對于已經成為創業者的人而言,不妨在機會與戰略族上的勝任特征上加以增強,提高自身戰略思考力和創造力,樹立發展遠景,進而推動公司從謀求生存向追求卓越邁進。
參考文獻:
篇9
論文摘要:培養創業型人才是我國高等教育堅定不移的辦學目標,高校創業教育攸關大學生就業和創新型人才培養,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培養創業型人才的主渠道與主陣地之一?!八枷氲赖滦摒B與法律基礎”課創業教育應該圍繞這一目標進行教學創新,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把創業素質、創業價值、創業觀念與創業方法等內容滲透到教學之中,重新設計“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創業教育內容,著重培養創業者的思想道德素養與法律素養,為培養創業型人才服務。
我國高校擴招之后,計劃體制下的大學生高就業率不復存在,就業問題逐漸凸顯,自主創業成為大學生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創業教育成為國家行為,創業型人才培養成為我國高等教育堅定不移的辦學目標。高校創業教育攸關大學生就業和創新型人才培養,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培養創業型人才的主渠道與主陣地之一?!八枷氲赖滦摒B與法律基礎”課作為一門面向當代大學生系統進行思想道德教育與法治教育的課程,在培養創業型人才思想道德素質與法律素質的過程中具有獨特的功能。我們應該不斷推進“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創業教育研究,為培養具有較高道德素養與法律素養的創業型人才服務。
一、“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創業教育的目標與路徑
“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目的在于幫助學生逐步形成堅定的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不斷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與可靠接班人。與此相適應,“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創業教育的目標則是提高創業者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更好地為培養創業型人才服務,在培養創業型人才的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為順利達成“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創業教育的預期目標,教學創新的具體路徑則是圍繞創業者的思想道德素質與法律素質、創業活動中的道德規范與法律規范組織教學,幫助學生不斷提高思想道德素質與法律素質,深入認識創業活動中的道德規范與法律規范,為學生未來創業奠定堅實基礎。
二、“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創業教育內容設計
創業是指通過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開辟新的工作崗位、拓展職業活動范圍、創造新的業績的實踐過程。在國家完善支持自主創業、自謀職業政策的前提下,大學生要通過就業觀的調適和自身素質的提高,努力使自己成為創業者。[1](p.159)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則是創業者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為實現培養創業型人才這一目標,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各章中都應該滲透創業素質、創業價值、創業觀念與創業方法的教育,系統講授創業過程中的道德與法律。具體內容設計如下:
(一)緒論部分內容設計
緒論部分的教學目標主要是教育學生珍惜大學生活,適應新的環境,提高創業素質,為未來創業奠定基礎。創業教育的重點可安排在第二節,結合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成才目標、形象塑造三部分內容,重點闡述以下問題:第一,創業素質是實現當代大學生歷史使命的必要準備,創業是極具挑戰性的社會活動,創業素質包括創業熱情、態度、價值觀、性格和工作能力等方面,這些素質有助于實現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第二,創業能力是大學生成才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專業技能、人際協調等各種能力,都與大學生成才目標息息相關;第三,創業形象是當代大學生的嶄新形象之一,重點從形象塑造方面去分析創業者的形象。
(二)第一章內容設計
本章教學主要是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結合理想信念教育可以重點闡述創業理想及其實現,教育學生要有遠大的創業理想,勇于創業,善于創業。主要安排四個主題:第一,創業是大學生成才的重要模式,創業理想對大學生成長成才具有積極的意義;第二,創業理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一部分,大學生應當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實現過程中進行創業,并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第三,創業活動具有長期性、艱巨性與曲折性,給學生分析創業的風險,打好預防針,增強學生對創業風險的抵御能力;第四,創業理想的實現。
結合理想信念教育進行創業教育,可以在教育學生樹立創業理想的同時,又對創業理想實現的艱巨性有著清醒的認識。
(三)第二章內容設計
第二章主要進行愛國主義與民族傳統教育,在創業教育方面可以重點講授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創業者的愛國情懷,教學中可結合相關案例分析那些成功創業者所具有的愛國理想,勉勵學生努力尋找創業與愛國的最佳結合點,在創業活動中踐行愛國主義;第二,梳理中華民族精神中的創業精神與創業傳統,從中發掘一些創業思想和創業教育素材;第三,梳理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中的創業精神;第四,如何弘揚創業精神。從這幾個方面進行創業教育,可以使愛國主義教育更加生動形象、有聲有色,擺脫以往抽象闡述的弊端。
(四)第三章內容設計
教材第三章主要是進行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因而可以結合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進行創業教育,可以分析創業在人生歷程中的價值,創業對于拓展人生價值的重要意義,創業者面臨的心理環境、人際環境、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主要圍繞五個問題進行:第一,創業對拓展人生價值的意義;第二,創業者的心理素質要求;第三,創業者的人際環境、人際交往;第四,在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中進行創業;第五,科學發展觀對創業的指導意義。
通過這些問題的講解,可以讓大學生明確創業者應該具備的心理素質以及創業對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意義。
(五)第四章內容設計
本部分主要進行道德教育,包括道德基本原理、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社會主義道德與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等內容。因此,創業教育可以結合道德教育來進行,分析創業過程中的道德問題,讓學生明確創業活動的基本道德規范,并在以后的創業活動中切實履行。在教材基礎上重點滲透以下四個問題:第一,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對創業者的借鑒意義,教師可以系統梳理中華民族傳統道德規范,從中精選一部分與創業活動密切相關的具體規范,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經典;第二,創業者的榮辱觀,教育學生以創業為榮,以滿足人民需要為榮,以成功創業者為榜樣;第三,創業者的基本道德素質,尤其是對個人與他人、國家、社會的利益關系有正確的認識;第四,創業活動的基本道德規范,即社會主義道德和公民道德規范。結合道德教育所開展的創業教育,旨在使大學生明確創業活動的基本道德規范,提高大學生作為未來創業者的道德素養,并在以后的創業活動中自覺遵守各項道德規范。
(六)第五章內容設計
第五章主要進行社會公德教育,創業活動與社會公德密切相關,創業活動需要穩定的公共秩序,創業者自然應該遵守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規范與道德規范,自覺維護公共秩序。本章主要講四個問題:第一,創業需要穩定的公共秩序,著重講解良好的公共秩序對于創業活動順利進行所具有的積極意義;第二,公共生活道德失范對創業活動的影響,此處重點進行相關案例分析,引導學生深化認識;第三,《環境保護法》對創業活動約束與規制,當前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伴隨著生態環境的急劇惡化,環境保護方面的教育自然要滲透創業教育始終;第四,網絡創業活動中的道德規范與法律規范,創業活動離不開網絡空間,現實生活中的道德規范與法律規范同樣適用于虛擬空間,需要切實遵守。
(七)第六章內容設計
本部分是創業教育的重要環節,可以把創業教育和職業道德、家庭美德與相關法治教育結合起來,著重分析職業道德及法律對創業活動的影響,家庭生活對創業活動的支持,重點講解以下五個問題:第一,創業者的職業道德,分析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等社會主義職業道德規范對創業活動的約束與規范;第二,《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公務員法》等對創業活動的約束與規范;第三,創業觀教育,強化創業意識;第四,創業環境分析,主要是分析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創業環境的優劣,明確創業風險,作好心理準備;第五,創業者的愛情、婚姻與家庭,教育學生兼顧創業與婚姻家庭,互相促進,協調發展。
(八)第七章內容設計
本章主要進行法律意識與法治精神教育,因而結合創業教育可以培養創業者的法治意識,主要從以下五個問題入手:第一,創業者所處的法治環境,分析我國法治建設和創業活動的辯證關系;第二,創業者應該具有的法治觀念,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權利義務等觀念有合理認識;第三,國家安全與創業,分析二者的互動關系,堅定努力維護國家安全的信念;第四,創業者的法律修養,在處理創業糾紛時能夠講法律、講程序、講證據、講法理。
(九)第八章內容設計
第八章主要進行法律制度教育,包括憲法、相關實體法和程序法,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問題入手講解與創業相關的法律法規:第一,創業者的權利維護,重點講解憲法、民法和刑法;第二,民商法律制度與創業活動;第三,行政法律制度與創業活動;第四,經濟法律制度與創業活動;第五,刑事法律制度與創業活動。這些法律規范與創業活動的啟動、運行、調整密切相關,因此要教育大學生明確具體法律規定,以具體法規為導航,成為具有較高法律素養的創業者。
三、“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創業教育教學方法選擇
教學方法是手段,培養具有較高道德素養與法律素養的創業型人才是目的。因此,教學方法要始終圍繞有利于培養創業型人才這一根本目標來選擇。教學方法主要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三種:
第一,講授法。講授法是其他方法的基礎和前提,包括教師講授和組織學生講授,目的是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基本觀點的教育,開展正面引導,讓學生明確創業過程中的基本道德規范與法律規范。
第二,討論法。討論是講授基礎上的延伸,通過討論可以引導學生深化對創業活動中的道德和法律規范的認識,探討道德理想、法律理想和道德實踐、法律實踐之間的距離及應對措施,有助于增強創業者踐行道德規范與法律規范的自覺性。
第三,案例法。案例是理論的動態呈現,引用國內外大學生創業的成功與失敗案例,尤其是本校校友創業的先進典型,從中概括出他們創業成功的經驗和教訓,可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并引導學生提高認識,即創業必須遵守相應的道德規范與法律規范。
篇10
在創業過程中,創業環境的不確定性,創業機會與創業企業的復雜性,創業者、創業團隊與創業投資者的能力與實力的局限性是創業風險的根本來源。研究表明,由于創業的過程往往是將某一構想或技術轉化為具體的產品或服務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存在著幾個基本的、相互聯系的缺失,它們是上述不確定性、復雜性和局限性的主要來源,也就是說,創業風險往往直接來源于這些缺失。這些缺失主要包括:
1.資金缺失 有錢的創業不一定能夠成功,而沒有錢創業一定不能夠成功;創業者可以證明其構想的可行性,但往往沒有足夠的資金將其變為創業現實,或在創業過程中因資金斷裂而影響企業運行,從而給創業帶來一定的風險。
2.論證缺失 論證缺失主要是指創業者僅憑個人興趣去研究和判斷市場的潛力,當一個創業者認為某項技術突破可能產生某種創業機會時,他僅僅停留在自己滿意的論證程度上。然而,在將創業預想真正轉化為創業行為時,由于產品成本與預期收益的落差、實際消費和市場預期容量的落差等不確定因素,這種程度的論證便不可行了,這種論證的缺失導致了創業風險的產生。
3.信息和信任缺失 信息和信任缺失存在于技術人員和創業者之間。也就是說,創辦一個企業,需要不同類型的人一起共同合作,需要擁有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等。技術人員將會提供可靠的技術信息,管理人員將會采用一定的管理模式。兩者在實際工作中有時會因崗位的信息差異而產生意見分歧。一個好的創業者需要具備性格、專業知識、領導能力、創新意識、協作精神等多種素質,如果創業者某些方面的素質不具備或存在較大的欠缺,不能協調這些沖突,會增加企業的風險,增加失敗的可能。
如果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之間不能充分信任對方,或者不能夠進行有效的交流,那么這一缺失將會變得更深,從而帶來更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