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事處殘聯工作總結范文

時間:2024-02-08 18:00: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辦事處殘聯工作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撰寫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辦事處殘聯半年情況總結

一、“涉殘民生”工程工作開展情況

1、強化領導,健全___,形成信息暢通、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上半年區殘聯在辦事處召開__年度全區殘疾工作總結會和__年惠殘民生工作推進會,會后,辦事處也召開專題會議傳達精神和布置工作,并建立了各種___和制度。成立了由分管領導任組長,相關部門人員參加的“涉殘民生”工程領導小組,加強殘疾人工作隊伍建設,___個社區都配備了一名專職殘疾人助理員,有專職人員具體工作確保了街道、社區兩級能及時與殘疾人及其監護人取得聯系,從而讓殘疾人得到及時、有效幫助。

2、強化宣傳,通過多種形式提高“涉殘民生”工程的知曉率。制定宣傳活動方案,開展“涉殘民生”工程宣傳月活動,充分利用社區的公開欄、宣傳欄等公開相關政策,公開申請程序,設立___,并且不定期的到居民家中進行走訪慰問,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盡最大的努力幫助他們。

二、“涉殘民生”工程工作效果

1、貧困重度殘疾人生活特別救助金,通過個人申請、街道、社區入戶抽查,三榜公示的規定程序,申報重度殘疾人救助共___人,比去年増加此___人,救助金通過個人提供的帳戶已全部足額及時發放到每個救助人手中。

2、貧困精神殘疾人藥費補助,按區殘聯要求,規范程序,完善申請資料,共上報精神病藥費補貼4l人,比去年多l___人,審核合格可享受每年___元補貼。

3、“復明工程”白內障免費手術,認真摸底篩查轄區內貧困白內障患者,共___人到五院進行了篩查,有___人符合手術條件且術后效果較好。

4、為殘疾人制定的“個性化服務方案”,積極促進殘疾人就業工程

5、為貧困殘疾人申報輪椅___張,并為腦癱兒童申請康復輪椅一張。

6、認真細致完成轄區內的殘疾人危房摸底排查工作。

三、存在的問題和原因

1、為殘疾人制定的“個性化服務方案”不夠規范,主要原因是對殘疾人自身的潛力沒有完全挖掘,造成方案有點脫離實際。

2、各社區殘疾人工作進展不平衡,其主要原因是重視不夠,文件檔案資料不齊,上報材料不及時。

3、政策宣傳不到位,工作不夠深入,群眾知曉率不高

四、下半年工作思路

1、繼續深入殘疾人家庭,了解殘疾人的愿望和需求,制定切合實際個性化服務方案。

2、加強各社區殘疾人工作隊伍建設,加大培養,增強做好殘疾人工作的責任心。

3、繼續加大殘疾人保障法及相關條例的宣傳,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幫助殘疾人的良好氛圍。

4、嚴格對照區殘聯年初工作計劃完成各項殘疾人工作任務。

篇2

按照區委、政府的安排,街道黨工委精心組織,各支部先后召開了會議,組織工作人員對每個職工一年的工作進行了認真評定,完成了20__年度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考核工作;此外,各支部還組織工作人員觀看了“斗爭再教育”視頻。

本月,街道黨工委召開了街道社區黨建工作協調會。會上街道黨工委對20__年工作進行了全面總結,并討論確定了20__年街道黨工委大型活動計劃。街道社區黨建協調會的12個成員單位參加了本次會議,轄區中、小學及幼兒園的代表列席會議。

辦事處各部門、各社區居委會繼續完善了20__年工作思路和工作計劃,辦事處各部門制定、完善了20__年辦事處目標任務管理責任書、各社區居委會目標任務管理責任書、屬地化管理單位綜合治理目標管理責任書、屬地化管理單位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書、房屋租賃綜合管理責任書、經營網點“三位一體”綜合管理責任書、新入駐企業綜合管理責任書,為啟動辦事處20__年各項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

做好節日期間流動人員清查摸底工作,本月,辦事處認真安排部署,要求各社區居委會對轄區內、及流動人口聚集地進行了徹底的清查摸底,共清查452戶1354人次,及時掌握了流動人口流動動態,確保了三平鎮地區的社會政治穩定。

妥善做好未就業大專畢業生家長,關于孩子就業問題進行上訪的勸返工作。

宗教事務辦組織清真寺人員學習主義內容,并利用周五做來馬子人員組織學習相關政策,宣傳禁止到克市上訪的相關事項,共150人參加了學習。

加強春節期間的消防安全檢查工作,杜絕各類事故發生,保障廣大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綜治辦統一安排,要求各社區居委會對社區辦公樓、滅火器、車棚子、居民區樓道、經營網點、市場、消防通道、安全通道進行消防安全大檢查對發現的隱患,所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了整改,同時認真做好社區居民宣傳教育工作。此外,做好各社區居委會、清真寺每月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情況的上報工作。

三、社區環境衛生工作

在做好日常保潔工作的同時,修訂并完善城市管理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與三平鎮地區的43戶經營網點簽訂綜合目標責任書,完成了市場展銷的管理和收費工作,兩天共收攤費1166元。清理各類廣告12處。此外,各社區居委會還組織社區志愿者、低保戶等人員,對轄區進行了衛生大掃除。

四、社會事務工作

審核低保領取證70本和減免證67本,上報購藥證發放統計表1份,上報2月份新增低保家庭申請審核表1份,變更表14份,統計上報低保戶中1戶1人的家庭21戶、1戶3人的家庭19戶,統計上報享受分類救助的50人,上報城市低收入群體調查統計表1份,發放20__年四季度低保無房戶房租金補貼12960元8人,為兩戶低保人員發放低保金1428.5元,發放大病醫療救助金3359.4元2人,基本醫療救助金1292.88元5人,發放臨時救助金15000元12人。做好節前各類慰問工作,陪同區殘聯領導慰問殘疾人2人送慰問金1600元,陪同區

人大領導慰問轄區困難群體及優撫對象7戶送慰問金4430元;今年為低保家庭發放春節一次性生活補貼金34000元68人,為低收入家庭發放春節一次性生活補貼金4000元10人。上報慈善工作季度報表,上報20__年全市經常性捐助站建設情況匯總表1份,上報區慈善慰問貧困優秀大中專學生名單1份,到區慈善分會拉棉被20床并下發到各社區,組織5名優秀貧困大中專學生、參加市慈善舉辦的獎學金發放儀式,并全部榮獲獎學金。此外,為烈軍屬發放20__年提高標準金225元。

組織3名智力殘疾人及親屬參加市殘聯舉辦的迎新年聯誼會,發放四季度無業殘疾人基本生活費40人26400元,為重度殘疾人發放慰問金8400元14人。

上報不同年齡段的老年人人數,辦理老年優待證12個,優惠證2個,開展白堿灘區20__年養老服務需求問卷入戶調查工作并發放調查表1000份,向老人們解釋辦理助老卡的具體地點,收集上交20__年養老服務需求調查問卷146份,并統計上報匯總表1份。

五、計劃生育工作

舉辦了一期計劃生育宣傳員業務培訓,主要對新疆流動人口(padls)系統信息軟件應用、及避孕藥具帳本軟件應用進行了培訓,有10人參加了學習。統計20__年度避孕藥具報表,撰寫報表分析。擬定季度藥具需求計劃,季度藥具零售網點督查表,藥具庫存情況統計表。并對避孕藥具賬目進行月結、季度累計、全年累計,藥具盤點表。發避孕藥具1580只。組織計生例會,傳達了有關計劃生育家庭優惠政策獎勵情況的相關文件精神。完善20__年社區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書,制綜合人口信息管理采集卡。審核落戶資料6戶,變更基礎信息庫信息12條,新增1戶。辦事處網頁計生工作動態上傳稿件2篇;向計生委上傳社區宣傳稿件2篇。對轄區獨生子女死亡、傷殘家庭情況進行摸底統計。

篇3

(一)民政工作大力開展

1、加大扶貧幫困力度,措施得力

街道通過整合社會救助資源,制定切合街道實際的有關扶貧幫困的政策,大力開展社會救助,積極開展助學、助醫、科技扶貧和幫困結對等工作,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解決社會弱勢群體的生活困難和實際問題。今年發放社救、復員、三屬、帶病回鄉軍人優撫金半年合計361944元,復員醫療補助23896.71元,城鄉醫療救助18602元。

2、健全完善低保制度,成效明顯

街道民政辦認真貫徹上級有關政策條例,積極落實低保政策,有力地推動了低保救助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全街道今年共有低保戶161戶,每月平均低保救助金共計42127元,平均每戶263元/月,均按時足額發放到戶,困難戶臨時補助5900元。

3、集中供養日益完善,面貌一新

敬老院管理逐步踏上正規化、規范化。去年以來,由于敬老院人員矛盾及管理人員監管不力等因素影響,使得敬老院運行不暢,對此我們著手整頓完善敬老院管理制度,進一步改善敬老院內部的軟硬件設施,重新調整敬老院內部人員職務,并聘請建庫村原村書記孫理增為敬老院院長,有力地加強了敬老院的管理能力,確保敬老院的安全高效運行,為老年人在院內更好的生活創造了有利條件。經過不懈的努力,目前院務管理有序,在院養老人員安心、開心,養老人員親屬放心。全街道集中供養率達100%。

4、殯葬管理更加規范

實行管理與整頓兩手同時抓,一方面加強日常管理,督促喪戶嚴格按殯葬管理條例治喪,移民易俗,喪事簡辦;另一方面加大殯葬執法力度,對違反管理條例的喪戶,進行嚴格整頓,對個別不接受整改的釘子戶進行強行整改甚至拆除,狠殺歪風邪氣,有力遏制住周邊村民改、擴、建豪華墳的現象,有力提高骨灰進公墓的比例,推進青山白化治理工作。

5、廣泛開展老齡工作,形式多樣

街道的老齡工作緊緊圍繞“共融、共建、共享”的主題,堅持“黨政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老齡工作方針,圍繞實現“六個老有”的工作目標,以老年教育和老年活動室管理為抓手,大力推進老年事業的發展。對各村老年協會的會長和副會長進行了業務、素質培訓,使老年協會能更好的發揮作用;老年電大教育點管理日趨規范,老年電大的影響力有所加大;積極實施“星光計劃”,建設“星光老年之家”?!稗r村星光計劃”是加快構建農村社區公共服務和養老服務體系,促進農村老年福利事業發展,推動社會福利體系在農村形成,推進城鄉老齡工作發展的重要舉措?!稗r村星光老年之家”設有健身室、電教室、圖書室、閱覽室等,為老年人提供了集文化、健身、娛樂為一體的理想活動場所。今年,我街道完成首批4家“農村星光老年之家”的建設并全部通過驗收。

6、全面完善村務公開

積極開展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制訂了工作實施計劃,明確了任務和職責分工,并及時做好督查和指導工作。經過健全完善,調整了村務公開監督小組和民主理財小組,規范了村務公開。通過各部門、條線的共同努力、大力協助,街道各村村務公開組織規范、制度健全、載體到位、資料歸檔,政務、事務、財務做到每月定期公開,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增強了村級組織的凝聚力,提高了群眾的民主參與意識。

7、有效推進農村社區建設

農村社區建設,是完善農村公共服務體系、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有效途徑。

為全面有效地推進我街道農村社區建設,切實做好新形勢下的農村社區建設工作,根據上級相關文件精神,在總結太陽新城社區試點經驗、完善試點內容的基礎上,結合我街道實際,確定年度規劃,按照先易后難、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步推開,在基礎設施好,村班子強、村民素質高、村莊相對集中、人口在500人以上的村先行推進農村社區建設,力爭用三年時間全部完成農村社區建設。具體規劃方案是:2009年,主要在各駐地村和中心村等具備條件的村開展農村社區建設,全街道50%的村達到農村社區建設標準;2010年,推進至所有建制村,全街道75%的村達到農村社區建設標準;2011年,我街道農村全面完成農村社區建設。

本年度計劃完成21個村的農村社區建設,目前,所有待建村初步搭建農村社區服務平臺、建立工作機制、構建服務體系,實現規章制度上墻,完成社區組織牌匾的制作。

8、扶貧濟困,積極開展慈善救助等活動

為貫徹落實總理日前要求全國向汶川地震災區捐贈衣被的指示,根據省、市、區有關通知精神,我街道積極發動機關全體工作人員,開展“送溫曖、獻愛心”活動,向災區捐贈新衣被,努力營造“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良好社會氛圍;積極參加區民政局開展的“愛心彩電暖民心”活動,實踐科學發展觀“服務企業、服務基層”,向街道內特殊困難群眾捐贈電視機;響應首屆“臺州慈善公益日”活動,開展慈善宣傳,在街道主要路段懸掛宣傳橫幅、永久性標語等。開展“慈善一日捐,我為困難群眾獻愛心”活動,發動機關干部捐出一日的收入,整個街道辦事處共捐贈善款萬余元。

9、進一步完善水庫移民后期扶持人口補助

國有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人口補助工作在20*年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校正了部分資料,對去年因外出未及時登記的人員給予核實登記。在每期的發放過程中,積極配合*、東山農村合作銀行的發放工作。目前為止,廣大扶持對象對我街道移民后期扶持相關工作都比較滿意。

(二)社區工作扎實推進

*街道目前共有六個社區,一個居委會。社區總面積約5.2平方公里,總人口約1.0萬戶?,F有社區(居委會)專職工作人員23人。

1、調整社區區劃,組建東平、臺電社區

隨著臺州市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街道82省道以南區域主城區已經形成,小區入住率已達80%以上,居委會對小區的管理已明顯滯后,難以適應城市“三個文明”建設的需要。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根據市委辦《進一步深化社區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的精神,為加快推進城市化進程和城市管理水平,按照以人為本、社區自治、志愿共享、管理有序的原則,經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研究決定,在82省道以南區劃范圍內,組建東平社區、臺電社區,以改變街道82省道以南居委會管理力量薄弱的現狀。

2、深入開展和諧社區創建,夯實和諧社會基礎

和諧社區創建是社區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我辦以上級文件精神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治安良好、環境優美、文明祥和”的總體目標,按照梯次推進、以點帶面、輻射延伸、鞏固提高的工作思路,積極開展和諧社區創建活動,社區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星洲社區和江邊社區通過了上級單位的考核驗收,被命名為“臺州市和諧社區”。

3、加強社區管理,做好創衛工作

為推進多城同創工作,實行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機制,確保城區環境整潔、優美、有序,街道成立以副主任李欠方任組長,分管科教衛生工作的副主任洪昌杰為副主任,城建辦、政法民政辦、黨政辦等有關人員為成員的創衛工作人員小組,使創衛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制訂完善各項制度及獎罰措施,真正實現創衛工作的長效管理。

半年來,社區以開展第二十一個愛國衛生月活動為契機,利用黑板報、宣傳櫥窗經常性地開展衛生防病,健全教育宣傳,并發動社區小組長向社區居民發放防病健康教育資料,街道把除“四害”工作作為重點,配齊配強除“四害”工作人員。積極開展滅鼠、滅蟑、滅蚊、滅蠅等工作,加大夏季消殺工作力度,對除四害人員進行培訓指導,確保除“四害”工作操作規范,安全有效。

同時,為進一步提高我街道開放式小區、背街小巷、各種道路清掃保潔工作質量,街道辦事處將中山、桔園、星洲、江邊四社區范圍內的開放式居民區、廠區、背街小巷、各種道路的清掃保潔、垃圾收集、綠地養護保潔等作業承包給臺州綠大地保潔有限公司,有效地增強了社區環境衛生清掃保潔的力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社區居委會的工作負擔。

(三)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

關心殘疾人,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殘疾人事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半年來,在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正確領導和高度重視下,在上級有關部門的精心指導下,街道殘疾人工作穩步推進。

1、廣泛開展扶殘、助殘工作

今年共補助困難殘疾人146人,其中半年補助500元的65人,半年補助250元的81人,一戶多殘補助4戶,一級癱瘓補助2人,共計發放困難補助金54500元;為實現“人人共享小康”這一目標,將39名重度貧困殘疾人納入殘疾人最低生活保障;積極開展一級重度殘疾人托安養情況摸底調查;對危房改造、大病醫療、教育助學等予以特殊補助。今年“擋風遮雨”工程補助1人,殘疾人特困臨時醫療救助8人,殘疾學生在特殊學校助學5人,殘疾人子女助學2人,共發放助學金8100元。2009年春節期間,區民政及區殘聯領導慰問我街道5名困難殘疾人,給他們送去慰問金及慰問品。

2、繼續開展“為民辦實事”工作

積極實施“三助”工程和免費白內障復明工程,開展調查摸底,共為街道7名聽力殘疾人免費驗配助聽器,為3名低視力殘疾人驗配助視器,為11名殘疾人發放盲杖、輪椅車等輔助器具。為街道內符合手術條件的貧困白內障患者免費進行治療,使他們重見光明。

3、開展助殘日送溫暖等活動

篇4

(一)指導思想

以農民為主體,動員和組織社會各方面力量,加大投入力度,整合社會資源,制定并落實優惠扶持政策,從年起,力爭用5年時間完成農村泥草房改造任務,切實改善農民群眾的居住條件。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統籌城鄉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以“關注民生,為民解困”為宗旨,堅持以政府為引導。

(二)主要目標

年,計劃改造泥草房20116戶,其中:一般戶16632戶,困難戶3484戶(包括農村低保戶、重點優撫戶、分散供養的五保戶)基本解決農村泥草房問題。

(三)基本原則

1.科學規劃,節約高效。要按照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鎮建設規劃和新農村建設規劃,科學制訂農村泥草房改造規劃,實行整村推進。采取就地翻建、政策減免、社會幫扶、群眾互助等行之有效的方式,節約集約用地,降低建房成本。

2.示范引導,循序漸進。首先在經濟基礎好、磚瓦率較高和群眾積極性高的省級新農村建設試點鄉鎮、村搞好試點,進而引導帶動和重點解決那些收入水平低、泥草房多和改造難度大的村屯。既體現對生活條件剛剛改善而又并不寬裕農戶的扶持,又兼顧對收入低、生活困難農戶的特殊照顧。

3.政府引導,農民自愿。開展農村泥草房的改造,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實施農村泥草房改造計劃中,必須充分尊重農民的意愿,實行民建公助,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搞強迫命令。

4.因地制宜,經濟實用。改造農村困難戶的泥草房,必須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因村因戶而異,可采取修的以修復為主,可拆除的以磚瓦結構為主,條件好的農戶可建大面積獨門獨房,困難戶可建小面積連體房。

5.整合資源,合力推進。組織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農村泥草房改造工程,實施農村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要與新農村建設、扶貧開發、社會救助等項工作緊密結合,要對扶持農村發展的各項資金和優惠政策進行整合,形成合力,推進農村泥草房的改造。

6.公開透明,公正合理。農村困難戶的界定和補助標準確定,必須嚴格履行個人申請、群眾評議、張榜公示、領導審批的程序,堅持標準和條件,防止弄虛作假、優親厚友,做到公平、公正、公開。相關職能部門要加強泥草房改造工程的監管,確保工程質量,切實維護泥草房改造戶的利益,真正做到取信于民、讓利于民、服務于民。

二、實施進度及標準

(一)實施進度

按照全區農村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的總體目標,改造工作采取統一規劃、試點先行、分步推進的方式進行。

1.試點啟動階段為體現示范性和帶動性,擬優先選擇省級新農村建設試點鎮鹿鄉鎮啟動試點工作。

2.全面建設階段試點階段的基礎上,對全區所有泥草房改造進行逐步推進。

3.收尾驗收階段全部完成所有泥草房改造工作,區農村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全區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進行全面總結、驗收。

(二)建設標準

1.改造條件

本著“就房建房”原則,泥草房改造戶必須有住房;

必須是年年底前戶籍統計的本村戶,而且能長期居住的農戶;

農村貧困戶要以民政部門認定的住戶為準;

兩戶或多戶住一棟的要以房屋產權人為準,只允許建一棟,其余戶及非農戶不在改造范疇之內。

2.建設標準

根據現階段我區農村戶均住房面積和結構,此次泥草房改造按戶均40--60平方米安排,單位成本原則上不超過550元/平方米。民政部門認定的困難戶原則上不超過40平方米個別分散供養的五保戶和2人以下的家庭,應通過連建的方式適當控制建設標準。農戶有特殊需要、個人有能力籌措部分建設資金的情況下,可以適當放寬建設標準。

三、試點安排

(一)時間安排

年啟動試點工作。具體安排,月中旬完成組織動員和思想發動工作,組織編制泥草房改造規劃;月下旬試點鄉鎮摸清底數;月協調資金,籌備物資。年月組織建設,月做好試點工作總結

(二)試點范圍

根據省、市要求,區擬在省級新農村試點鎮鹿鄉鎮啟動試點,戶數300戶左右。

(三)補助標準

試點階段,省政府按戶均2000元的標準對困難戶的泥草房改造給予試點資金補助,區參照省補助標準安排地方配套(包括資金、物資及政策減免)同時,積極爭取市配套補助資金。對于省民政廳認定的農村分散五保戶,重點優扶對象和低保戶等困難戶,每戶按標準給予補助。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為保證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有序推進,成立市區農村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推進工作領導小組,由區長任組長,主管副區長為常務副組長,計經局、民政局局長為副組長,成員單位包括區委宣傳部、區計經局、民政局、財政局、監察局、國土分局、建設局、規劃分局、農業局、林業局、水利局、審計局、地稅局、科技局、信用聯社、殘聯、區慈善會、各鄉鎮(街)等單位。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區計經局。切實加強對這項工程的組織領導,為全區農村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鄉村兩級都要按照區里的做法,建立健全組織機構,以村為單位,以戶為區域,同步推進。

(二)廣辟渠道,籌措資金。加大資金籌措力度,動員一切社會力量和積極因素,全力支持農村泥草房改造工作。一是積極爭取國家、省、市專項資金補助;二是堅持以農民個人投入為主,區、鄉政府以適當方式進行補貼;三是積極協調銀行貸款,主要解決農民自有資金不足;四是廣泛動員社會各界捐資助建;五是采取包保辦法,形成結對子幫扶體系;六是健全群眾互助機制,組織開展帶動互助與義務幫工活動,促進農村泥草房改造工程工作的快速推進。

(三)履行程序,嚴格管理。要嚴格履行農村泥草房改造的審批程序。區農村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推進工作領導小組,根據省、市農村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推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省發改委)制定的全省農村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年度投資計劃,編制全區農村泥草房改造年度實施方案,明確各鄉鎮(街)補助戶數、補助標準。為防止出現補助資金到位不建房、個別困難戶變賣建房物資等現象發生,確保資金使用效益,政府補助要由困難戶個人提出書面申請,填寫《農村困難戶泥草房補助資金申請表》經入戶調查核實和村民主評議,張榜公示7天無異議,經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審核,區農村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批準,報市農村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要切實強化資金管理。嚴格執行《吉林省農村泥草房改造資金管理辦法》保證專戶??顚S?,實行封閉運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挪用和抵扣。區農村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工程進度撥付建設資金,困難戶領取建房資金(物資)后鎮村要再次上榜公示。泥草房改造農戶以劃線、打基礎作為項目啟動的標志,完成后給予撥付補助資金。同時,改造農戶必須明確完成時限及改造標準。

(四)制定政策,全力扶持。要緊密結合部門職能,制定扶持泥草房改造的優惠政策,形成舉全區之力共同推進農村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的氛圍。對列入泥草房改造規劃的農戶,原則上在農戶原有宅基地上推倒重建,如確需重新選址建設,必須充分利用村內空閑地、閑置宅基地等存量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盡可能不占或少占耕地。確需占用耕地的經依法批準,由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耕地的占一補一”可免繳耕地開墾費。對實行拆舊建新、集中建房,進行廢棄地和宅基地復墾整理能夠增加耕地的可通過土地開發整理項目給予必要扶持。列入此次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的項目,免收所有行政事業性收費。提倡并鼓勵建材企業,對實施農村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的農戶,建筑材料價格上給予優惠。各部門要簡化審核、審批程序,實行集中一條龍辦公,提供綠色審批通道,提倡由鄉鎮政府或村委會代辦制。區各部門的扶貧包保對象和資金,要重點向泥草房改造困難戶傾斜。

(五)精心組織,落實責任。按照省、市要求,泥草房改造工程住房、資金、權利、責任都落實到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各鄉鎮(街)要緊密結合本地實際,突出重點,分類實施。對已列入改造計劃的農戶,根據收入水平,區別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扶持和補助辦法。各有關部門要明確責任,協調配合,共同做好改造推進工作,確保如期完成泥草房改造任務。

計經部門負責做好全區農村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的綜合平衡和組織協調工作。

財政部門負責抓好各項資金的籌措、使用和監督管理工作。

監察部門負責做好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實施的監察工作。

民政部門負責做好農村困難戶泥草房的調查核實和組織建設工作。

建設、規劃部門要加強對泥草房改造的審批和規劃以及建設指導,負責建筑設計、標準制定以及施工質量的監督檢查工作,尤其要做好對抗震設防區泥草房改造房屋的抗震技術指導工作,引導農民建設抗震安全的農居。

農業部門要結合新農村建設,負責落實好試點鎮和試點村的泥草房改造任務。新農村建設資金,重點扶持泥草房改造。

林業部門對因改造泥草房需使用已到期更新的農戶自有林和集體所有林,優先審批采伐指標,用于泥草房改造,并在可能的情況下免收費用。

水利部門負責研究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銜接,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區內,優先做好泥草房改造困難戶的自來水入戶工作。

國土資源部門要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負責落實好泥草房改造宅基地審批和土地整理復墾工作。

審計部門負責做好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資金的審計工作。

地稅部門負責做好農村泥草房改造安民工程有關優惠政策。

科技部門負責結合泥草房改造,做好農居地震安全技術服務工程的組織實施工作,加強農居地震安全技術服務工作。

信用聯社負責融通資金,對農村泥草房改造中符合貸款條件的農戶優先提供貸款,研究泥草房改造中小額信貸政策。

殘聯要結合中央彩票公益金危房改造項目,與民政部門配合做好農村殘疾人泥草房改造的組織實施工作。

慈善會負責做好慈善救助的發動和組織工作,廣泛募集社會資金,支持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建設。

篇5

一、基本情況

(一)社會救助兜底保障范圍不斷擴大。截止目前,全區10134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和194名即時幫扶人員,已有6188人納入低保救助范圍,1221人納入分散特困供養范圍;近年來,共給予96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員予以臨時救助,發放臨時救助金9.8萬余元。社會救助兜底政策綜合覆蓋率達到72.6%。

(二)殘疾、未成年、困難老年人等特殊群體保障范圍不斷擴大。一是扎實做好建檔立卡貧困戶中未成年人生活保障工作。截至目前,全區共有建檔立卡孤困兒童325人,其中困境兒童70人,事實無人撫養211人;孤兒44人;留守兒童476人,三年來共發放資金420萬元,并且全部確定了監護人,簽訂了監護協議,100%落實了保障政策。二是落實建檔立卡貧困戶中殘疾人兩項補貼工作。全區現有享受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的3240人,享受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的5614人,兩項補貼全部及時足額發放到位。三是保障困難老年人生活。全區2763名60—99歲低保老年人中,有2155名60歲以上建檔立卡貧困戶符合經濟困難老年人生活補貼待遇,已全部按月發放困難老年人生活補貼。

(三)慈善助力脫貧攻堅持續發力。2015年至今區民政局慈善總會累計出資581.72萬余元,助力全區脫貧攻堅戰,為全區建檔立卡貧困戶購買必備家具、過冬棉衣被、電暖氣等物資。會同區扶貧辦建立了“情暖水城”愛心眾籌平臺。開展了情暖萬家、朝陽助學、夕陽扶老、康復助醫、愛心助殘等五大救助項目。

(四)積極引導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區民政局制定出臺了關于動員全區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工作的工作方案,兩次召開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推進會;創立了“黨建引領+精準脫貧”品牌。全區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項目22個,投入資金47萬元。

二、民政扶貧領域各項工作開展情況

(一)進一步完善了各項民政救助兜底政策。近年來,區民政局根據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省扶貧辦《關于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中切實做好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實施意見》文件總體部署,一是相繼配套出臺了我區社會救助兜底政策相關文件,進一步細化完善了社會救助工作在脫貧攻堅中制度、能力、信息、資金、監管等五個方面統籌的政策措施,二是按照《市最低生活保障管理辦法》文件規定,通過進一步放寬建檔立卡貧困戶中重度殘疾人單獨納入低保的認定條件,將89名建檔立卡殘疾人新增納入低保單人保救助范圍;并且進一步延長貧困戶家庭不在符合享受低保條件后的漸退期,由原來的延保3-6個月延長至現在的6個月,低保政策與扶貧政策進一步得到有效銜接。三是嚴格執行市民政局《關于指導基層落實民政社會救助政策有關事項的通知》中對于貧困家庭剛性支出的有關規定,在建檔立卡貧困戶申請低保核算家庭收入時:1.將貧困戶中殘疾人康復治療、配備康復器材的必要支出進行扣減;2.將貧困戶中大病患者個人自負醫療費用、門診費用、長期服藥費用等必要支出進行扣減;3.將貧困戶中因教育產生的必要支出進行扣減;4.將貧困戶因就業產生的交通費、培訓費、伙食費等必要支出進行扣減;進一步加大了低保政策的覆蓋面。三是為確保困難群眾遇到突發狀況時能夠第一時間得到救助,區民政局進一步簡政放權,將臨時救助審批權直接下放至各鎮(街),并于2019年10月份在全區14個鎮(街)、園區建立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為各鎮(街)總計撥款95.99萬元,用于開展臨時救助工作,截止目前,全區針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共公開展臨時救助96人次,發放臨時救助金9.8萬余元,有效保障了貧困戶面對突發困難時的基本生活水平。

(二)全面開展大排查、扶貧數據比對工作,確保精準扶貧。今年是脫貧攻堅驗收之年,區民政局結合全區民政兜底政策自查活動,對全區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開展逐人逐戶的入戶排查。一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使用第三方評估公司,對全區未納入低保范圍的1300戶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進行了一次全面摸排,通過這次排查,將其中符合條件的146戶貧困戶納入了低保救助保障范圍,并且對剩余不符合低保條件的1154戶貧困戶建立了動態管理臺賬,對于其中重殘重疾、有返貧風險的貧困家庭進行重點關注,定期進行復查。二是今年6月份,區民政局結合兜底政策自查活動,通過系統內提取各項疑似數據,并進行逐條分析整改,堅決杜絕“錯?!薄ⅰ奥┍!?、“該吃五保吃低保”等問題的發生,確保民政兜底政策“不漏一人、不漏一戶”。1.通過低保系統提取出497名60歲以上建檔立卡單人低保戶,并逐人逐戶進行核實,將其中符合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條件的220人轉入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范圍;對于107名符合特困條件但堅持自愿要求享受低保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縣級民政部門與其簽訂協議并留存備查。2.通過與扶貧辦數據比對,提取出89戶低保戶疑似存在“保人不保戶”?問題,通過調查核實,將其中確實應該納入低保范圍的5名家庭成員納入低保保障范圍,剩余84戶低保戶家庭成員因去世、出嫁、成年就業等原因不能納入保障范圍。三是對因“漏發”、“錯發”造成未足額領取救助資金的貧困戶全部予以補發資金。今年上半年以來,通過自查自糾,社會救助科對因轉五保時審批不及時,導致低保金發放斷檔的79名建檔立卡貧困戶補發低保資金4.6萬余元;養老科對因申請經濟困難老年人補貼不及時造成少發補貼的383名建檔立卡貧困戶補發資金12.89萬元;社會事務科對462人建檔立卡殘疾人補發困難生活補貼4.4萬元,對378人建檔立卡殘疾人補發重度護理補貼6.4萬元。

(三)切實逐年提高民政兜底保障水平。近年來,區民政局嚴格按照省、市有關要求,逐年提高低保、特困、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財政足額安排配套資金,周密做好了困難群眾提標提補工作。截止2020年6月,農村低保標準線由2015年的每人每年2600元提高至現在的每人每年5160元;農村特困人員供養標準由2015年的每人每年3500元提高至現在的每人每年6708元;享有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的一級殘疾人,補貼標準由每人每月不低于8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100元,其他等級的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不低于80元。尤其是今年上半年,開展全區民政兜底政策自查活動以來,區民政局對全區1847戶建檔立卡低保戶統一提高低保標準,每人每月低保金提高至225元以上,有力保障了我區建檔立卡低保家庭的基本生活水平。

(四)持續加大社會救助政策宣傳力度,確保兜底政策人人知曉。今年6月份,區民政局印制12000余份民政兜底政策宣傳彩頁,并張貼在全區10328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家中顯眼位置。宣傳頁內容涵蓋低保、特困、殘疾人兩項補貼、經濟困難老年人、孤困兒童政策,并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說明每一項民政兜底政策的申請、審核、審批流程,資金發放金額,讓貧困戶一看即懂,真正足不出戶就能了解民政兜底政策。

三、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由于各鎮街專職民政工作人員少,工作量大。導致在低保審批、審核過程中存在對申請對象家庭基本情況識別不深入等問題。在今年9月底,區民政局組織全區基層民政工作人員參加了市局組織的全市民政社會救助工作培訓會,對社會救助政策認真學習領會,讀懂弄通吃透文件精神,

(二)民政部門和扶貧行業部門相關政策銜接不夠。督促各鎮(街道)將農村低保納入政府信息公開范圍,及時更新動態管理措施,對系統顯示已享受低保家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已納入低保的或顯示已退出低保家庭但還未退出的,深入進行信息調查,對各類人員依據現實情況進行動態管理,及時更新系統信息。

(三)基層民政政策宣傳力度不夠,還有部分群眾因對低保、五保申請、臨時救助等政策不了解而導致未能及時申報。通過發放社會救助政策明白紙以及利用新聞媒體等群眾喜聞樂見的途徑和形式,不斷加大政策宣傳及力度,多角度宣傳社會救助工作的功能定位和制度特點,使低保政策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社會救助方面

1、重點排查已享受低保的貧困戶中是否還存在“保人不保戶的問題”。下一步,區民政局將繼續加大督導、排查力度,由各鎮(街)每月提供本轄區內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名單和低保戶名單,通過每月一次對比排查建檔立卡貧困戶名單家庭人口數和在保貧困戶名單人口數,確?!氨H瞬槐簟眴栴}得到妥善解決。通過比對,對數據有出入的第一時間反饋給各鎮(街)民政所進行核實,對符合納入條件的及時變更增加家庭人口,確保扶貧驗收期間不出問題。

2、重點排查在保建檔立卡貧困戶中是否還存在“該吃五保吃低?!?,以低保政策代替特困政策的問題。下一步將繼續通過系統,定期提取60周歲以上建檔立卡單人保名單,并反饋給各鎮(街)民政所進行核實。重點核實建檔立卡貧困戶是否仍有符合特困供養條件的。符合條件的將遵循貧困戶個人意愿,同意轉入的要第一時間為其辦理特困供養手續,不同意的要與其簽訂縣級民政部門放棄協議。

3、重點排查未納入社會救助兜底政策的貧困戶是否還存在因重病重疾剛性支出較大,沒有納入低保問題。區民政局下一步將通過前期我局開展“兜底政策自查活動”時,各鎮(街)建立的未納入低保、特困保障建檔立卡貧困戶臺賬,重點關注其中有重病重疾的人群,是否存在因治療剛性支出較大造成返貧的,一定要第一時間納入低保范圍。對因重病重疾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醫保報銷完二次報銷后還個人自負金額巨大的,將及時給予臨時救助。

4、繼續鞏固低保長期公示制度。結合我區實際,繼續加大對全區已經納入保障范圍的城鄉低保對象公示力度,對群眾有異議的要進一步調查核實。對整改后的戶數、人數各村(社區)進行長期公示,切實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和實現“應保盡保、應退則退”的動態管理機制。對于新申請的低保戶要求附鎮、街一級的公示照片。對在保低保戶按要求進行長期公示,做到每季度更換一次,區民政局不定期對公示情況進行抽查。

(二)社會事務方面

1、進一步加強建檔立卡殘疾人兩項補貼政策宣傳力度。通過新聞媒體加大政策宣傳力度,采取發放明白紙、微信等多種方式,加強殘疾人“兩項補貼”政策解讀宣傳。各鎮(街道)、園區經辦人員在辦理低保證和殘疾人證時,要當面告知殘疾人應享受的相關政策并發放明白紙,確保殘疾人“兩項補貼”政策落地落實。

2、繼續與殘聯組織對持有殘疾人證但沒有享受“兩項補貼”的殘疾人進行排查。將“兩項補貼”數據與火化、低保和殘聯殘疾人證數據進行比對,可疑數據逐一排查核實,發現問題立即整改,及時更新殘疾人“兩項補貼”管理信息系統,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3、進一步延伸服務手臂,切實杜絕因殘疾人不了解政策、主動辦理有困難等情況而領取不到補貼的現象。安排各鎮(街道)、園區民政所采取主動上門辦理、電話邀請辦理、代為辦理等方式,進一步增加服務手段,確保應保盡保。

(三)養老方面

1、嚴格執行相關文件規定,落實好經濟困難老年人申領程序。要重點根據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印發的《關于完善經濟困難老年人補貼制度的通知》(聊民發〔2018〕209號)文件規定,明確經濟困難老年人補貼由老年人本人(申請人)或由與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向申請人戶籍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提出申請,提交《老年人補貼申請表》。本人或其家庭成員申請有困難的,要夯實村(居)民委員會責任,要由村干部幫其代為申請。

2、繼續加大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經濟困難老年人排查力度。養老科下一步將對全區所有低保戶中60周歲以上人員進行排查,并重點篩查扶貧辦下發扶貧名單中60歲以上低保老人,發現符合經濟困難老年人補貼條件的建檔立卡老年人但是未領取待遇的,將及時給與補發。

?(四)建檔立卡未成年方面

?1、繼續組織開展建檔立卡未成年人政策落實情況摸排走訪工作。要通過逐戶逐人的核對情況,及時將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符合條件兒童及時納入保障范圍。

2、全力保障建檔立卡孤困兒童的基本生活費按時、足額發放。困難兒童作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的特殊群體,資金的能否及時有效的發放,決定著困難兒童的基本生活水平。因此,區民政局對符合條件申請建檔立卡孤困兒童基本生活費的簡化審批流程,當月審批當月發放,全力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3、充分發揮兒童督導員、兒童主任和幫扶責任人的作用。區民政局通過夯實未成年人幫扶責任人的幫扶責任,進一步加強兒童督導員、兒童主任和幫扶責任人對農村留守兒童、孤困兒童的家庭探視責任,第一時間了解需要監護或照料的兒童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