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范文
時間:2023-03-21 20:10: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九年級語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 形成全新的認識
由于大多數學生和教師將早讀當成早自習,而沒有當成是一堂正式的課。學生隨意散漫,讀書聲稀稀拉拉,想看點什么就看什么,不想看就搞別的事。教師早上輔導大多是去“點點卯”,走走過場,沒有什么實在意義。個別搶占時間意識特強的九年級教師則分秒必爭,占領早讀陣地,在講臺上講解習題,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因為他過于突出了教師,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最終只能是白費口舌、收效甚微。筆者認為教師是學生早讀的指導者或促進者,學生是早讀的主體,早讀是一節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課?!耙蝗罩嬙谟诔俊?,早上起來學生頭腦清醒,精神愉悅,是記憶的最佳時間。教師和學生要認識到早讀是效果最好的一節課,是夯實基礎的一節課,是儲備寫作素材的一節課,是為學生中考語文增加分數,為終身學習和個性發展奠定基礎的一節課。唯有如此全新的認識,教師和學生才能將早讀放到了適當的高度,真正從內心重視早讀,從而形成良好的動機。良好的動機又會調動教師、特別是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早讀效果。
2選用多樣的內容
早讀不能過于單一刻板,讀一個早上的語音,或讀一個早上的古詩,都容易造成一種審美疲勞,效果往往不佳。因此,要選用多樣的早讀內容,適當換下“口味”,以滿足九年級學生的個性化需要。
2.1 讀精典課文
這里的精典課文主要指一至六冊語文教材的重點篇目。古人云:“松聲、澗聲、琴聲、鶴聲……皆聲之至清者,而讀書聲為最?!崩首x課文時要注意調動眼、腦、口、耳等感官功能,眼睛要看清文字,發音要清晰響亮,注意語音、語調,口耳相傳,目視口誦?!白x書百遍,其義自見?!薄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能吟。”多讀可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2.2 讀基礎知識
這里的基礎知識指文言實詞的用法、文言虛詞的用法、文學文化常識、字音、字形、詞語(成語)意義等。大綱規定的100個實詞、18個虛詞要分散在早讀時間落實,易讀錯的字音、易寫錯的字形需要鞏固?;A知識相對來說是死的,只要肯花時間,下苦功夫,還是能掌握的,盡可能避免丟分,撈足基礎分。
2.3 讀“錯題集”
九年級語文教師應要求每一個學生備好一本“錯題集”,把平時練習和考試中的做錯的題,特別是基礎知識方面的錯題摘抄下來,早讀讀“錯題集”,加強記憶kwPkAcFw0x,強行糾錯,避免下次考試在同一個地方摔倒、重蹈覆轍。
2.4 背古詩文
背準確是做好默寫題的基本前提,如果背不準,寫得再多、再漂亮,也只能是浪費墨水和時間。有的學生每次考試默寫題都寫了,自我感覺良好,可是得分總不高,個別的甚至得零分。教師要及時整理好近三年中考古詩文的默寫題,把《中考語文教學大綱》規定的幾十篇古詩文一并有計劃地分散到早讀時間,讓學生多讀多背,記死記牢。
2.5 讀美文和作文素料
九年級學生的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這就需要語文教師為他們搜集一些美文,如優美的散文、深刻的雜文、精彩的時評等,搜集一些作文素材,如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名人名言等。朗讀美文,可以緩解學生的精神壓力,豐富學生的語言,陶冶學生的情操,增強學生的文化積淀。
3 采取靈活的形式
“語文教師讀讀讀,數學教師寫寫寫,英語教師背背背?!边@是一些學生對三門主科教師教學方法的評價,從某個側面表現出學生對教師方法單一的不滿情緒。單一的早讀形式肯定會抑制學生的興趣,影響早讀的效果。
3.1 讀寫背寫結合
早讀課以讀為主要的形式,但教師一味地強調學生去讀去背,時間一長,學生的注意力就容易轉移,而且會出現疲勞感和枯燥感,甚至會產生逆反心理,肯定會影響早讀的效果。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要求學生動用多種感官參與早讀,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以感官的和諧達到較好的效果?!昂糜浶圆蝗鐮€筆頭”,字音、字形可采用邊讀邊寫的形式,古詩文可采用邊背邊寫的形式,這樣容易記牢記準。古詩文在背準確的前提下,特別要注意書寫規范,默寫題要盡可能拿滿分。
3.2 各種競賽
沒有競爭是一潭死水,有了競爭才會生機勃勃、活力四射。競賽可以提高學生參與的激情和學習的熱情,增強學生實現目標的內驅力,釋放學生的最大潛能。比如背誦和默寫就可以采用競賽的方式,如小組賽、男生女生賽、同桌PK等。教師要對競賽獲勝的同學進行表揚,競賽獲勝的學生則會產生成就感和滿足感,進一步增強信心。教師對競賽失利的一方進行鼓勵,激發他們的成功欲望,為下次的競賽積蓄力量。當然,競賽既要考慮學生的整體能力,又要兼顧學生的個性差異,不能簡單地一刀切。特別是個人PK時,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雙方要旗鼓相當、有得一拼。
3.3 師生共同參與
朗讀和背誦是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方法,歷史上許多文人墨客之所以文思泉涌、文采飛揚,大都是因為他們讀得多、背得多、積累得多。作為一名九年級語文教師不能是手電筒―――只照別入,只要求學生多讀多背,而自己僅僅充當一名純粹的檢查者或局外人?!敖處煴救耸菍W校里最重要的師表,是最直觀、最有效的模范,是學生活生生的榜樣?!苯處熞鲃訁⑴c到學生的朗讀和背誦之中,早上專讀輔導也可以在教室大聲朗讀。早讀明確要完成的一級任務,如背誦之類的任務,教師可以適當地在早讀時間當眾背誦?!把越滩蝗缟斫獭?,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的主動參與、率先垂范,拉近了教師與學生的心理距離,感染和影響學生,激發起學生強烈的參與熱情和成功欲望,大大了提高學生的興趣,早讀任務就比較容易完成。另外,教師在參與的過程中也提高了自身的素質,這正體現了教師終身學習的理念,真正實現教學相長的目的。
4結語
總的來說,對早讀重新建立正確認識就會產生良好的動機,在早讀課上設計豐富的內容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教師們應采取靈活有效的方式來調動學生早讀的熱情,給早讀確定目標以免一無所獲,也要對學生進行適時的早讀檢查,保證學生的早讀質量。做好以上幾點,相信便能有效地提高學生早讀的效率,并對學習有所增益。
參考文獻
篇2
一、語文基礎。下面各題均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符合題意,選出答案后在答題紙上用鉛筆把對應題目的選項字母涂黑涂滿。(共12分。每小題2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笨拙(zhuó) 訂正(dìng) 既往不咎(jiù)
B.瀕臨(bīn) 魁梧(wú) 稱心如意(chèng)
C.哺育(bǔ) 巢穴(xué) 剛正不阿(ē)
D.解剖(pōu) 機械(jiè) 斤斤計較(jiào)
2.下列詞語書寫有誤的一項是
A.崇拜 提防 側隱 目不暇接
B.懇切 怠慢 穿戴 重蹈覆轍
C.淳樸 慨嘆 過分 各行其是
D.戳穿 擺渡 端詳 煥然一新
3.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或俗語運用有誤的一項是
A.打折優惠活動開始后,康樂館一時門庭若市,前來參加健身活動的人數量激增。
B.在緊張而又熱烈的氣氛中,城市秋季運動會的各項比賽正在千姿百態地進行著。
C.回想往事,許多歡樂場景依然歷歷在目,我不由得感受到昔日校園生活的美好。
D.“獨木不成林”,惟有全體隊員團結協作,球隊才有可能在聯賽中獲得好成績。
4.對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通過融入諸多國際文化元素的圖書節,讓讀者有機會了解參展國家的文化。
修改:刪去“通過”或“讓”。
B.近年來,我國教育界同仁就如何培養學生情商的問題公布了許多有益的見解。
修改:將“公布”改為“提交”。
C.只有學校開設多門選修課,學生才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確定和選擇學習內容。
修改:將“確定”與“選擇”調換順序。
D.一個真正的探險者,應該是具有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與敢于挑戰自己的非凡勇氣。
修改:去掉“是”。
5.下列文學常識搭配有誤的一項是
A.《龜雖壽》——曹操——東漢
B.《記承天寺夜游》——蘇軾——北宋
C.《陋室銘》——柳宗元——唐朝
D.《綠》——朱自清——現代
6.對下面文段中有關修辭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①卡車,你怎么跑得緩慢了?快些吧,快些吧,快把我們送到青海湖邊去吧。
②看看吧!青海湖在草原上,閃著碧綠的光彩。她微微地蕩漾著,閃動著,好像草原上立起了一張碧綠的豎琴。那一個接一個的纖細的波紋,不就是豎琴上的弦絲嗎?伴隨著微風,我們仿佛聽到了陣陣悅耳的琴聲。
③看看吧!青海湖腳立在草原上,揚頭吻著蔚藍的天,顯出一種多么豪放美麗的風姿。她好像伸出了強大的手臂,一只手托起藍天、白云、高山;一只手牽著草原和牛兒、馬兒、羊兒。千百年來,在她的胸懷里,撫育了多少子孫后代,多少英雄兒女?草原多么蔥綠,牲靈多么健美。青海湖,母親般的青海湖呵!
A.第①段中的“快些吧,快些吧,快把我們送到青海湖邊去吧”,運用反復的修辭方法,強烈表達了“我”希望盡快到達青海湖的迫切心情。
B.第②段中把“青海湖”比喻成“一張碧綠的豎琴”,形象地寫出了青海湖綠波蕩漾的美麗形態,抒發了“我”對青海湖的喜愛之情。
篇3
關鍵詞:九年級;語文;深度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5)05-0120-01
九年級語文內容十分廣泛,包含說明文、散文、議論文、文言文以及詩歌等,而九年級又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時期,探究九年級語文的深度學習具有重要作用,深度學習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增強其自信心,幫助其更加深入了解語文知識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結合九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深入思考深度學習的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九年級語文深度學習的意義
1.1深度學習有助于激發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積極性,調動學生的興趣。興趣是學好語文的前提。大多學生對學習并不一定存在天生的好惡,僅是在于對學習方法或是內容的不滿。深度學習注重挖掘語文知識的內在本質,可以幫助學生發現語文的魅力,進而沉浸于語文的天地中,主動進行探究,從而獲取更豐富的知識。在學習的整個過程中,會產生一定困惑與疑問,進而展開思考與提問,最終找到解決的方法,并加以運用,這也實現了學習的最終目的。
1.2深度學習有助于促進學生進行有效的自主學習。深度學習實現了語文有效自主學習的可能。學生進行深度學習,促使其積極、主動探究與搜集問題,以及解決技巧,進而實現或處理所獲取的知識,幫助新舊知識的融合,構建新的知識體系,形成具有創造性的思想與想法,進而提升學生對于問題的分析與解決能力。
1.3深度學習有助于推動學生的持續、有效學習。持續而有效的學習要求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學習發現、分析、解決問題,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依據學生自己的身心特點,以及語文學科特性來開展有效教學,而深度學習為語文的持續而有效的學習提供了空間。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深度學習,促使其主動探究問題,搜集與處理語文知識,沉浸于語文的天地中,欣賞語言文字特有的文化氣息,進行知識的擴展與延伸,進而構建新知識體系,提升學生發現問題、探究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水平。
2.促進九年級學生語文深度學習的策略
2.1有效調動學生的興趣,促進深度學習。如何幫助學生在語文深度學習中獲取快樂,這就需要教師有效把握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點,調動其學習的興趣。教師可以借助有效教學策略,調動學生的興趣。如,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融入游戲教學,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等手段,將教材中較為單板、抽象的概念、知識變為更具生動性、形象性,充滿樂趣的教學,進而促進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激發其在深度學習中的積極性。例如,在進行《故鄉》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展示閏土在幼兒時期與成年時期的圖片,以及幾張動作變化的圖片,引導學生自覺發現這些圖片的不同之處,促使學生從閏土的形象以及動作中感受作者寫作的意圖,進而反映出寫作的時代背景,通過這樣的教學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興趣,同時可以有效促使其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2.2尋求生活中的語文。語文不僅是一門語言學科,同時也具有很強的生活性。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隨處可以發現語文的痕跡。因此,語文教學不能僅局限于書本知識,要重視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九年級的學生學業壓力較大,課業的負擔較重,把語文引進日常生活中,可以有效降低學生的負擔,激發其學習語文的興趣。例如,春聯是九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載體,因春聯是我們春節的重要習俗,在日常的生活中隨處可見,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從春聯中發現語文知識,自覺探索語言的奧秘,不僅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同時可以加深學生對于春聯知識的印象。
另外,鼓勵學生積極觀察生活,積累寫作的素材,也有助于強化九年級學生的語文學習,促進其有效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學生把日常生活點滴融進自己的寫作中,其中包括學生自己的情感,擁有較為豐富的素材,學生在作文的寫作中也會更加順利,可以有效避免無話可寫的情況。語文本是源自生活,生活又為語文服務,最大限度借助生活這一資源來促進九年級學生深度學習語文,可以有效提高九年級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
2.3引導學生學會批判性思維,拓寬思維深度。相關教育專家指出,處理信息、解決問題、學習、全球意識、批判性思維是新公民應具備的基本能力,尤其是批判性思維,越來越受到教育學家的重視,并將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作為學習必不可少的部分。
目前,我們的教育又是如何呢?欠缺批判性與盲目趨同成為許多學生共同的思維缺陷。忽視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極易促使學生養成被動聽講與理解,以及接受知識的慣性,久而久之形成缺乏主動性的習慣,寧可信賴教師的權威性,也不相信自己的判斷與質疑。語文思維表面化與淺顯化,如果給予學生獨立進行故事與任人物的形象評價,極易導致學生無從下手。
深度學習重視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引導學生借助探尋的方式與態度來看待世界,用創造和動態觀念看待周邊的事物。語文的批判性學習,有助于積極引導我們學生的思維向閱讀和文本的深度探索,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深層情感。
2.4注重合作學習。深度學習注重知識的開放性,學生學習的過程應是圍繞同伴間的探討與合作分享來實現的。語文深度學習的實現,獲取關于知識的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不能只是依靠學生單獨的努力,必須采取合作學習的形式,與同伴共同分享彼此的成果。在開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問題,促進其互相討論、互相啟發、互相努力,及時糾正錯誤,彌補彼此的不足以及知識方面的缺陷,從而引起具有創造性的連鎖反應,借助不同的思維方式與各不相同的理解過程來互相沖擊與碰撞,進而形成對于學習材料與學習活動的全面而系統的認識,提升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熱情與效率。
總之,九年級作為中學時期重要的學習時期,也是語文素養提升的關鍵時期,尋求語文的深度學習策略是十分重要的,掌握一定的深度學習方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增加其對于語文的興趣,進而打好基礎,因此教師要重視尋求生活中的語文,引導學生學會批判性思維,拓寬思維深度,注重合作學習,全面強化九年級學生的語文學習深度,提升其語文水平。
參考文獻:
篇4
6.根據提示,將下列詩句進行分類,填寫序號即可。 ①山舞銀蛇,原馳蠟象。 ②跟著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將潤如油膏/去看牧場就要抽發忍冬的新苗/繞著池塘跟跳躍的魚兒說聲好/去聽聽溪水練習新編的洗衣謠。 ③大地的詩歌從來不會死亡:/當所有的鳥兒因驕陽而昏暈,/隱藏在陰涼的林中,就有一種聲音/在新割的草地周圍的樹籬上飄蕩,/那就是蟈蟈的樂音啊! ④樹葉的碧意是一個流動的海。 ⑤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o為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音韻和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對比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在“沙礫”“小草”“螞蟻”中任選一種。仿照下面的句式,寫一組句子。 棉花,沒有的五彩斑斕,也沒有荷花的芳香迷人,但它用最質樸的面貌,帶給人溫暖與體貼。
8.說起最短的現代詩,人們會提起北島的《人生》,這首詩只有一個字:“網”。僅這一個“網”字就可以啟發我們無限的聯想,請談談你由此想到了哪些,并寫出其中的兩個方面。
二、閱讀(一)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文后問題。思念 舒婷一幅色彩繽紛但缺乏線條的掛圖 一題清純然而無解的代數 一具獨弦琴,撥動檐雨的念珠 一雙達不到彼岸的槳櫓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陽一樣遙遙地注目 也許藏有一個重洋 但流出來,只有兩顆淚珠 呵,在心的遠景里 在靈魂的深處 9.用“/”標出下面詩句的朗讀節奏。 ①一幅色彩繽紛但缺乏線條的掛圖 ②一題清純然而無解的代數 ③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④夕陽一樣遙遙地注目 10.這首詩有朦朧、深遠的意境,這種意境是怎樣產生的?請說說你的理解。 我的理解: 11.這首詩表達了女詩人什么樣的情思?請談談你的思考。
(二)閱讀下面文章,回答文后問題。新 葉①一夜春雨。清晨,我撩開白色的簾幔,一眼瞥見小窗下那幾根光禿禿的枝條上,冷不丁里爆出些淡綠、鵝黃色的嫩芽?!靶氯~!”我不由眼睛刷地一亮,驚喜的叫出聲來,陡然覺得一陣清風帶著春的氣息從面前拂過。??!你好,新葉?、诖笞匀焕锏幕ㄎ宀世_紛,而“綠色的花”卻十分罕見,如果說我見過的話,那就是新葉了。③人們總是把燕子飛來當作春天來臨的預告,而我認為,新葉,才真正稱得上春的使者。早在嚴酷的冬天,它就懷著自己的信念和希冀,堅定執著地等待著,積蓄著。一旦冰消雪化,它便急不可待地從干枝禿條上冒出來,怯怯地朝四處窺探一遭,然后,輕輕抖動小小的身子,親切地互相招呼著,迎陽光,沐春雨,盡情舒展開來。不幾天,就星星點點地綴滿一樹,展示出蓬勃的生機。④新葉一天天長大了,伴著春的腳步。轉眼間,便是滿目翠綠。仰頭望去,在陽光的照射下,片片澄明透亮,青翠欲滴,恰似一芽芽鮮嫩的新茶投入沸水里。老遠看來,卻見一團團、一簇簇,濃淡相間,亭亭如蓋。密處,濃得深邃,像汩汩流油;稀處,淡得清亮,像一層薄薄的光暈。⑤然而,倘若它只有惹人喜愛的風姿,怎值得我動之以情?留意觀察許久,我發現一些使我敬慕的——它的德行和情操。⑥新葉的一生是短暫的。春天萌芽,夏日生長,秋風起后,大都飄飄去了。短暫的一生,卻洋溢著無窮的活力和對生活的愛。首先,它從不挑剔所處環境的惡劣??砂布矣谏钌狡б埃蛑蒙矸苯拄[市,忠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于地不爭豐瘠,于人但求有益。它辛勤地工作著,日夜不停地吸收二氧化碳,輸出新鮮氧氣。它用自己的身體裝點河山,美化環境,為大道擋陽攔沙,為路人庇蔭遮雨。它扶持著艷麗的花朵、香甜的果實,卻從不炫耀自己。默默地專心致志地垂著綠陰,謙遜而不卑賤,清高而不 A ,淡妝自持,深根自養,忘我奉獻。大地的乳汁養育了它,它抱以一腔忠誠。即使凋落下來,也總是齊齊地集在樹根前,不肯離去。而且,大多是葉面朝下,把最后一吻獻給大地母親。⑦也許是因為“綠肥紅瘦”的緣故,花朵常常比綠葉更容易博得人們歡心??墒羌t花雖好,還需綠葉扶持。沒有綠葉的“無窮碧”又哪來花朵的“別樣紅”?我贊美綠葉!⑧新葉青青,使我忽然想到:即使不能做一朵流芳溢彩的鮮花,做一片純凈高尚的綠葉又何樂而不為呢。人生,本該像它一樣青翠、蓬勃、謙遜、誠懇。⑨朋友,愿你生命之樹常青,永遠長滿綠油油的新葉,四季常青。12.根據第⑥段內容,思考A處應填寫的詞語,并把它寫在下面的橫線上。謙遜而不卑賤,清高而不 13.文中贊美了新葉諸多可貴品質,請你簡要寫出其中四種。⑴ ⑵ ⑶ ⑷ 14.作者贊美新葉的目的是什么?
篇5
【關鍵詞】創意法,作文教學,研究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目前部分地區的命題作文仍舊隨老師的興趣愛好,想布置什么內容就布置什么內容,隨意性很大,長期盲目多寫、細致地改,耗去了老師和學生大量時間和精力,收效卻甚微,到后來學生依然是:“無話可說,無事可寫,無處下手?!钡匠踔须A段學習即將結束,學生習作依舊存在這些問題,文不對題,東拉西扯,沒有中心;不分主次,平鋪直敘,記流水賬;層次不清,前后不連貫;開頭離題萬里或沒頭沒腦,結尾拖泥帶水或有頭無尾,語句不通順。為了讓作文教學靈活生動而高效,在創意法教育理念指導下,我對九年級作文教學作了一些嘗試。
1.轉變教育觀念,落實因材施教原則
曾幾何時,滿堂灌式的教學占滿了整個課堂,根本不考慮學生年齡特征、認知水平、個性心理差異,一律進行剛性的“楔入”因而教出來的學生大多是生搬硬套,不會靈活的解決問題。而今,這種教育觀念已被進行得如火如荼的創意法的教學理念所代替,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教師一桶水,學生一杯水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作文教學的改革勢在必行,那么,首先是觀念上的轉變,教師必須培養學生的作文創新意識,一改過去傳統寫法,教師給一個題材范圍,學生不能越范圍。所以,有的學生說作文時滔滔不絕,絲毫不費勁,真正下筆時卻茫無頭緒,其根本原因就是被作文的框框條條所限,被老師的思想限制住?,F在完全打破這種寫作方式。題材新穎、視角獨特已成為寫作的主流。當然,要培養寫作意識、就要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成為作文的作者、讀者、評價者,從根本上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
2.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重視寫作生活作文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的這句詩真正地概括了寫作的一個重要元素: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實際中去觀察、認知、體驗。作為教師應當讓作文教學的課堂面向生活,充分利用學校、家庭等社會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盡可能拓展學生的生活空間。豐富學生的感性經驗。試想:如果下筆前沒有對周圍事物的觀察,認識,何來心靈的體驗,更不會有感情宣泄,又如何能寫出好文章來呢?因而必須讓學生走出課堂,不能拘泥于小小的課堂,多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去發現生活的真諦。為什么有的同學一提寫作就頭痛,因為他沒有題材可寫,而沒有題材的根本原因就是缺少實踐。沒有親自感受生活。只有用心去感受生活,才會“下筆如有神”,從感受生活到寫作生活。這是一個質的飛躍的過程。當然,要想達到這個飛躍,必須靠學生自身。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盡可能提供可視、可聽、可感的教學媒體從而成為寫作的源泉。
3.從說話作文開始,提高差生的作文水平
“語言”首先是口頭語言,在它產生很久很久才產生文字、書面語言,口頭語言是書面語言的根本,又是檢驗書面語言的尺度。說話說得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作文寫得好不好。說話和作文它們之間是正比例關系。照說話來作文,照說話來改文?!拔沂謱懳铱凇保@正是作文的道理。要下筆成文,就要出口成章。既能出口成章,自能下筆成文,特別是表達能力稍差一些的學生,要提高這些學生寫作水平,先要提高這些學生說話水平。說話對話可以通過以下形式進行:a、課前幾分鐘說話;b、看圖說話;c、復述課文;d、作文動筆前的小組口頭試文、評點、修改。
4.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鼓勵學生寫個性文章
多年以來,我國一直采取“應試教育”的制度。在這種制度下,妨礙了一大批學生的天性。出現了最典型的弊病――高分低能。尤其在寫作這方面,因循守舊,內容空洞,毫無自已的特色??峙聦懗隽俗砸训娘L格,沒有伯樂賞識與認可。泯滅了學生的靈性,扼殺了學生的個性,這大大制約了國家的發展,撐舵者充分認識到了這一點。于是,提出了“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口號,教育制度由“應試”到“素質”。這一制度,適應了時代的發展,而新課程標準,更是在時代的千呼萬喚下提出來的。它要求教師鼓勵學生張揚個性,用富有個性的語言表達。正如世界上的人一樣,美國人狂野,法國人浪漫,日本人精明,韓國人禮貌,俄羅斯人鼻子高,中國人真誠……各有各的不同。作文如做人,要教育學生是“真善美”的你就謳歌,是“假惡丑”的就要抨擊,但不一味地頌美,而避諱莫如深丑,讓人虛擬在幻美世界。作文獨生到之處更在于不套寫,不拾人牙慧,盡量做到人云我不云,這樣定會給人舊貌換新的感覺。
5.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一書中指出,學習分為兩類:我要學和要我學,我要學是基于學生對學習的一種內在需要。要我學則基于外在的誘因和強制。學習如此,作文亦如此。那么,如何讓學生成為“我要學”的類型,而不是期待著“要我學”呢!激發寫作興趣。興趣有直接間接之分。直接興趣指向過程本身,間接興趣指向活動結果。學生有了寫作興趣,特別是間接興趣,寫作活動對他來說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有興趣自然事半功倍。相反,學生對寫作不感興趣,情況就大相徑庭了?!皬娕さ墓喜惶稹保Ч囟ㄊ卤豆Π?,拿寫作的一個環節選題為例,讓學生從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入手。事實上,今天學生的生活是非常豐富的:喜歡集郵的,可以到自己的郵票中找到題材;喜歡流行音樂的,可以從這些樂曲中尋找靈感……
6.相信學生,讓學生去自由想象作文
新大綱提倡寫想象作文,也就是給學生一個思維可以自由馳騁的廣闊空間,對我們教者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戰,是更新教學思想,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這以前對學生來說是一個,要想走進這個,教師要培養學生創造思維,鍛煉創造能力,進行個性語言的表達?!捌鋵嵉厣媳緛頉]有路,走的人多了也變成了路”,魯迅先生的這句話不正是創新之路所歸的目的地嗎?要想開辟這條道路,加強學生的想象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7.以鼓勵學生為主,改進作文評改方式
篇6
以黨的教育方針為指針,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特點,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社會主義的思想品質,努力開拓學生的視野,注重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文化品味,發展健康個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62人,其中男生34人,女生28人。從上期考試的情況來看,我的原班生成績進步很大,班平成績遠超縣平均??墒?,在本期從其他兩個班轉來了一批走讀生,而且是雙差生,這給我的教學帶來了無與倫比的壓力?,F在又是最后沖刺的一年,更是具有不能承受之重。
三、教材分析:
九年級上冊在整個新課程教材體系中屬于第五階段,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準確地說,是肩負著提高學生文學欣賞能力的重任。本冊教材教學內容以文學作品——詩歌、小說為主,安排了一個單元的議論文,繼續集中學習文言文。
本冊教材仍按照“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的新課程理念選取教學內容,突出教學的人文性、多樣性、探究性、開放性,重視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特別是文學欣賞能力的提高。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創造精神、合作意識與知識的整合能力。
第一單元:“詩海徜佯”。本單元編選的五首詩歌內容豐富,手法多樣,語言精美,是詩人用心靈彈奏出的自然的樂音。教學詩歌,不宜多講,更不宜偏重理性分析,要重在引導學生通過想像和聯想,感受知詩歌的形象和意象,理解詩歌。要讓學生熟讀詩歌,最好能背誦。在朗讀中體會詩歌的語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和韻律
美。
第二單元:“思想風采”。本單元所選課文哲理性較強,注重從多方面給學生以人生的啟示,并豐富他們的生活經驗;注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思辯的能力;注意文體特點:演講的口語性較強,書信書面色彩較濃厚。
第三單元:“少年生活”。注意小說的體裁特點,了解人物、情節、環境等要素,分析把握小說的主題;注意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的創造能力,閱讀小說,既是接受的過程,也是再創造的過程,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的作品本身是首要的,但是得出自己的見解(可以和大家相同,也可以是獨創的)也是很重要的;注意揣摩小說的語言,從中得到啟發,并不斷積累,提高實際的語言運用能力。 第四單元:“求知與讀書”。這是全套教材中惟一的議論文單元,要重視。要讓學生了解一些議論文的知識(論點、論據、論證等),在實踐中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知識積累,閱讀文章,形成具有個性的、自己的認識;注意讀寫結合,充分利用閱讀的資源,指導學生的寫作。 第五單元:古代白話小說。應注意人物性格、情節。中國古代白話小說一般通過豐富、曲折、完整的故事情節表現人物性格,體現了中國小說的特點。注意與歷史結合起來,可以進行跨學科的學習;了解古人的生活,對古人要實事求是,理解不要偏頗,不要以現成的框架,求全責備;注意古代白話小說的語言。
第六單元:史傳。了解歷史,理解歷史人物;緊密結合歷史,可以進行跨學科的學習,以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為主,搜集資料,篩選資料、討論、評論、寫報告等形式,進行語文能力的實踐;辯證地認識古代社會和人物,認識歷史的發展,不搞教條主義;注重文言文的教學,積累詞語,理解句式,重視誦讀。
課外古詩詞背誦:共有10首,穿插在每周早讀時間完成。
名著導讀:學期初即布置閱讀任務,鼓勵并指導學生認真閱讀,并做好讀書筆記等,學期末進行交流。
四、教學目標:
(一)、閱讀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2、養成默讀習慣,有一定的速度,閱讀一般的現代文每分鐘不少于500字。
3、能較熟練地運用略讀和瀏覽的方法,擴大閱讀范圍,拓展自己的視野。
4、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5、在閱讀中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
6、了解詩歌、散文、小說等文學樣式。
7、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
8、閱讀簡單的議論文,區分觀點與材料(道理、事實、數據、圖表等),發現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系,并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斷。
9、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10、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背誦優秀詩文10篇。
(二)、寫作
1、繼續學習寫記敘文,能根據表達的中心,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后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學會寫簡單的議論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據;學會寫調查報告。
2、本學期應完成大作文8次,其他練筆等不少于5000字。45分鐘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習作。 (三)口語交際
1、能注意對象和場合,學習文明得體地進行交流。
2、耐心專注地傾聽,能根據對方的話語、表情、手勢等,理解對方的觀點和意圖。 3、能就適當的話題作即席講話和有準備的主題演講,有自己的觀點,有一定說服力。 4、課堂內外討論問題,能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條理、有根據。能聽出討論的焦點,并有針對性地發表意見。
(四)綜合性學習
1、能自主組織活動,在演講、調查、討論中,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
2、能就教材提出的問題,或提出學習的生活中感興趣的問題,共同討論,先出研究主題,制訂簡單的研究計劃,從報刊、書籍或其他媒體中獲取有關資料,討論分析問題,獨立或合作寫出簡單的研究報告。
3、掌握查找資料、引用資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資料與間接資料的主要差別;學會注明所援引資料的出處。
五、教學措施:
1、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和社會發展對語文的新要求出發,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審美情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2、語文教學中,要加強綜合,簡化頭緒,突出重點,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感之間的聯系,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培養語感,致力于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3、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發展他們的觀察、記憶、思考、聯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4、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技能,全面提高語文能力。每堂課教師根據學生實際精心備課,尤其要備好學生,改變繁瑣的教學方式,突出重點和難點。要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啟發式和討論式,鼓勵運用探究性的學習方式。要避免繁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
5、重視創設語文學習的環境,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系,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6、作文教學,貼近生活實際,富有生活氣息,靈活命題,形式多樣,多寫隨筆,讀書筆記,嘗試互批共批,以改促寫,有效提高作文水平。同時,結合學校的縣級科研課題,認真研究,力求取得更大的成績。
7、實行分層目標教學,根據教學內容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利用課外實行培優輔差,力爭整體提高。
篇7
一、思想方面。
我擁護黨的領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遵守勞動紀律,團結同志;教育目的明確,態度端正,鉆研業務,勤奮刻苦;關心學生,愛護學生,為人師表。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系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力求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二、教學方面。
(一)認真備課上課,認真輔導學生,認真批改作業。
1、備課
備課時認真鉆研教材、教參,力求吃透教材,找準重點、難點,虛心向同組語文老師學習。充分利用每周三的教研時間,積極參加教研組組織的教研活動。
2、上課
認真講課,力求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精講精練。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有舉一反三的能力。培養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教學方法力求受到學生的喜愛,能夠和學生積極的融合在一起,教學任務順利完成,學生的學習效果比較理想。
3、輔導
我利用午自修和課余時間對學生進行輔導,耐心講解,及時查缺補漏。利用輔導和早讀的時間,給學生加強一些課外的閱讀練習。對學習比較差的學生進行集中輔導,對他們進行強化訓練。
4、作業
學生作業及時批改,仔細批改,對好的學生進行表揚,不好的學生進行教育,對存在的問題進行集中講解。依據學生的自身情況,有區別的書寫評語,認真書寫評語,使學生在評語中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
(二)注重閱讀、寫作與實踐。
1、重視閱讀教學,擴大閱讀視野。由于課堂、教材的容量和時空限制,學生不可能獲得大量的生活和語言素材。針對學生閱歷不豐,見識不多,語言貧乏,知識面窄的實際,首先,我引導學生擴大閱讀內容。其次,我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可以采取自由閱讀和定向閱讀相結合。自由閱讀,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地選擇閱讀作品,我一般不加限制,但要講清目的和要求,一個課時能認識一個事物便達到了目的。定向閱讀,由我根據教學大綱的規定,以及某一寫作單元的目的和要求,確定閱讀作品目錄。如大綱規定初中每個年級課外閱讀三五本書,我針對記敘文的特點,有要求地布置,通過檢查及時了解和發現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已經掌握或沒有掌握的問題,以便在往后的課堂教學中“有的放矢”。我要求學生每個學期背誦一定數量的古詩詞,要求學生在的閱讀中摘抄妙文佳句,多作一些筆記和卡片,這對增強學生的詞匯量,激發思維,豐富語言,大有好處。
2、鼓勵學生自由寫作。練筆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重要途徑,只學理論不實踐,無論達到提高的目的。定性作文與不受任何限制的作文相結合,這是近年來語文教學改革的成果之一。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除了強化課堂計劃內定性作文(教學計劃內規定的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外,還必須抓好學生的課外練筆,提倡寫隨意作文,其形式包括日記、周記、評論讀書筆記以及信函等等。這是學生寫作上自由耕耘的一塊園地,讓他們寫自己的話,寫實在的話,見什么寫什么,干什么寫什么,讀什么寫什么,想什么寫什么。我根據實際情況規定每人每周寫作的最低量度。有了量度要求,便于我全面總結,可起到督促檢查作用。
3、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1)班會。葉圣陶先生認為“說話訓練”是激勵學生“產生與發表的總樞紐”,只有抓住了這個“總樞紐”,才能有效的帶動作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我除了要重視課堂上學生“說”的能力培養以外,還要利用課外活動有計劃地開展一些說話訓練。班會是一種比較好的形式,不但使學生主動“說”,而且組織能力方面也得到很好的鍛煉。
(2)競賽。初中學生往往有上進心,不甘落后??梢岳眠@種心理來提高學習積極性。實驗證明,競爭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手段之一,我認為個人之間競賽優于團體之間的競賽。語文的競賽內容,包括書查字典比賽、漢語拼音比賽、演講比賽、語文基礎知識比賽、詩歌散文比賽、課外閱讀競賽等等。這些活動,應有計劃
地開展。賽后要總結評比,以精神鼓勵為主,輔以適當的物質獎勵。
三、今后努力方向。
1、加強自身基本功的訓練,課堂上做到精講精練,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提高學生的學習的興趣。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多同組語文教師學習經驗。
2、對差生多些關心,多點愛心,多些耐心,使他們在各方面有更大進步。對學生多加強教育,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如何的尊敬同學、老師和家長。
篇8
關鍵詞: 多元智能理論 九年級語文教學 影響
美國的加德納基于對大腦損傷病人、特殊兒童、智力領域與符號系統關系等八個方面的研究與實驗之后,對傳統智力觀進行了有力反駁,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目前比較明確且被學術界認同的八種智能是:音樂智能、身體―動覺智能、邏輯―數學智能、語言智能、空間智能、人際智能、自我認識智能、自然觀察者智能?!岸噙h智能理論”肯定了個體智能差異存在的合理性,主張尊重個體差異性,倡導全面發展人的多種潛能。
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影響了許多科目教學,本文就這一理論在九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影響做論述與總結,以期對日后教學提供參考。
一、積極樂觀的學生觀讓語文老師輕松應對課堂教學
“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每個學生的智力都有自己的特征和強項,應對學生抱有熱切的成長希望,充分尊重學生,愉快地完成教學。到了九年級,學生和老師都處于在沖刺中考的“拼命”階段,許多語文老師面對模擬成績差的學生,往往火冒三丈,質問學生學習效果、上課效率、作業態度等,老師的這種認真負責是好的。但是有些時候,真的不是學生沒有好好學,也不是老師的重點沒抓好,難點沒講透。每個科目都會以其學科特點自然而然地吸引部分學生學習,喜愛文學的學生自然愿意親近文本,將更多精力投入在語文課上。同樣的,也有一些學生即使遇到了好的語文老師,還是自顧自地把精力傾注在其他科目上,或許,在他的心里,已經有了日后發展目標,老師完全可以不強人所難。既然每個學生的智力強項不盡相同,老師就要鼓勵他們盡最大努力去學、去練,雖然有些學生離整體目標仍有很大差距,不過他能每天進步一點,每天都在超越自我,不是值得高興的嗎?
二、因材施教的教學觀讓語文老師尊重學生的智力差異
“多元智能理論”主張根據學生智力特點進行教學,教師要善于挖掘學生智力結構中的優勢勢力,采用多元化教學模式和教學方式,使不同學生都能得到最好的發展。在語文學習中,有些學生善于記憶,可以說,他們從小學一年級到初中階段,完全是靠記憶支撐的。語文老師經常發現他們接觸了不少文本,課上聽得很仔細,也很努力地嘗試理解含義深刻的語句,可是收效甚微,到了最后,還是靠記憶力取勝,深刻的理解只能流于表面,得不了太高的分。還有的學生,古詩文背誦常常不得分,可閱讀理解無論課內還是課外都做得很棒,作文審題立意準確且有深度,語文成績也不差。這兩類學生是比較明顯的在語文學科上有短板的代表,教師與其逼迫他們完成各自智力的弱項,不如采用適合他們智力優勢的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讓記憶力強的學生自主探究記憶式理解法,讓理解能力強的學生在理解中記住需要背誦的篇章,即用他們各自的優勢彌補自身的短板,放手讓他們自主查漏補缺。這樣一來,不同特點的學生便在教師尊重他們智力差異的基礎上獲得了最適合他們的發展。
三、多樣化的成才觀讓語文老師坦然面對學生發展
“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每個學生的智力優勢只要得到了合理發展,就有可能成為優秀人才,成才的道路應該是多樣化的。語文學習的最終目的不是考試,也不是把學生培養成作家、記者、文豪,尤其在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老師的職責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讓他們正確地聽、說、讀祖國語言,能準確寫出自己的看法即可。至于學生日后的發展,不是學科老師能夠左右的,如果有熱愛文學,喜歡寫作的學生,可以為他們以后的發展提供相應的參考意見,推薦相關書籍,簡介發展方向,讓學生對目前興趣愛好有理性了解。有些學生確實不喜歡語文,不得不學習語文才與老師相識,老師大可不必強硬地塞給他們不喜歡的東西,把道理講清,把考試局面分析透徹,鼓勵他們盡量學,在他們能接受的考試項目上多些關注,多講一些考試技巧,為他們在喜愛的科目上多爭取一些時間,這樣一來,師生關系才是融洽的,當學生懷著對教師的感恩情學習時,效果是不同的。這樣的看法不是慫恿學生偏科,而是達到最基本要求的同時,給予學生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自由,成全學生的愛好。初中畢業后,有的學生上了高中,有的則早早接觸職業技能學習,至于選擇什么,家長和老師只是參考,真正的決定權在學生手中。哪怕一個可以上高中的孩子選擇了高職類學校,只要他真心熱愛,并對此有系統規劃,長輩沒有任務的理由阻攔。
參考文獻:
篇9
一、情況分析:(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從整體來看,部分學生身上好的習慣(課堂聽講,記筆記,發言提問、課外閱讀)正在逐步養成,語文的綜合能力也在原來的基礎上有了較大的提高,但仍有不少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態度沒有明顯的轉變,根據數據看出,13個班級中寄宿班之間、普通班之間的差距不大。(二)教材分析:本學期擬上完九年級上冊及部分下冊內容,上冊教材共分為六個單元。第一單元是詩歌單元,讓學生感悟人生,第二單元、第三單元關于人與自然。第四單元關于民俗文化,第五單元、第六單元古文閱讀。下冊主要包括愛國思鄉之情的詩***歌單元、社會生活的小說單元,生命主題的散文單元、戲劇單元、兩個文言文單元合共六個單元。初三語文的學習,是初中學習過程的第三個階段(第五、六學期),也即最后階段。教學重點上升為培養學生在生活中運用語文的能力,使學生懂得語文對生活的服務關系,發揮語言的交際功能,更好的適應社會。同時,還要培養學生文學欣賞的能力。語文基本訓練更進一步,進行記敘、說明、議論三種表達方式綜合的訓練,并落實到實際運用上。二、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了解描寫方法和修辭方法和詞類的有關知識,熟記課文中出現的生字生詞的音形義。能領會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含義和作用,理解思想內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寫法,具有一定的語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讀略讀的方法,培養默讀的習慣,提高閱讀速度,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基本課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讀文言文課文,要了解內容,背誦一些基本篇目,熟練使用常用字典詞典,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過程與方法目標:初步學會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確運用語言文字來進行口語交際,把課本中感受學習到的有關人的語文素質的東西靈活運用到生活中,從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儀態,為人處事的心理,讀書看報看電視的習慣等。情感與價值觀目標: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努力開拓學生的視野,注重***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發展健康個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三、教學資源的開發:嚴格遵守教學的基本環節,努力創設具有個人風格的課堂教學模式,將課改理念自覺運用于加大信息技術與課件整合為教學提供服務。充分利用internet,拓展知識面,培養學生探索知識的能力
四、教學措施:1.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和社會發展對語文的新要求出發,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審美情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2.語文教學中,要加強綜合,簡化頭緒,突出重點,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語感,致力于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3. 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指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發展他們的觀察、記憶、思考、聯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4.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技能,全面提高語文能力。精心備課,尤其要備好學生,突出重點和難點。要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啟發式和討論式,鼓勵運用探究性的學習方式。 5.重視創設語文學習的環境,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系,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6作文教學,貼近生活實際,富有生活氣息,把握中考方向,多寫小作文片段作文,統一安排,嘗試互批共批,以改促寫,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實行分層目標教學,根據教學內容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利用課外實行培優輔差,力爭整體提高。 8.優化作業管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管理,加強課代表,小組長的模范帶頭作用和監督作用,避免欠交作業。9.作業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區別,要因人而異。充分照顧到不同學生的特點。10.利用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報告會、演講會、小辯論,鍛煉能力,提高興趣、培養思維及口頭表達和語文知識的運用。五、教學進度周次 內容 備注1 沁園春 雪(2)
閱讀名著《水滸傳》、《傅雷家書》、《培根隨筆》;背誦附錄中的十首古詩。3 隆中對(3)、樂業與敬業(2) 4 5 作文(2)、故鄉(3) 6 孤獨之旅(1)、國慶放假 8 出師表(4)、詞五首(1) 9 詞五首(2)、綜合性學習、作文(2)、期中復習 10 期中復習 11 期中復習、考試 13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2)、綜合性學習、作文(2)、楊修之死(1) 14 智取生辰綱(2)、范進中舉(2)、香菱學詩(1) 15 綜合性學習、作文(2)、公輸(2)、《孟子》二章(1) 17 綜合性學習、作文(2)、曹劌論戰(2) 18 鄒忌諷齊王(2)、愚公移山(2) 19 《詩經》兩首(2)、綜合性學習、作文(2) 20 期末復習 21 期末復習 22 期末復習、考試
篇10
依照教學常規,我從以下三方面制定教學計劃:
一、緊抓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環環相扣,把課堂教學的效益加以提升。
初三階段的學習有他的特殊性,就是它處于初中生活的結尾階段,收益性就是他的一個顯著特點,家長的熱望、社會評價的壓力就像潮水一般涌來,我們只有穩住陣腳,把握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才能不負眾望。
語文課堂教學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這兩大部分構成,其中閱讀又分為現代文閱讀和文言文閱讀這兩大部分,我的設想是在教現代文閱讀時注重教會學生整體把握文意,在整體把握的基礎上緊抓知識點的剖析,對知識點的理解注重方法的傳授,讓學生能夠做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同時,以閱讀促寫作,提醒學生注意模仿好的立意與好的結構,把相關內容化為己有。
文言文的閱讀貫徹“在理解的基礎上的讀讀背背”的原則,放手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自己理解文意,難懂的字詞學會自己查閱相關資料,真正做到“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的境界。使得學生的探索積極性得到保護和發揮。
寫作教學分兩步走:第一步是平時材料的積累,指導學生摘錄、點評、寫隨筆,讓他們積累廣泛的感受材料,以備不時之需;第二步是規范的寫作訓練,這是指編排在課本中的表達部分的指導與訓練,要求教師認真備課,指導學生學會規范的表達,作文的批改規范到位,以正面鼓勵為宜。
二、抓住機遇,結合學??蒲姓n題研究,做好本學科的課題研究,以科研促進教學。
學校的多元智能理論研究和人文教育這兩個課題,由前期的準備和啟動階段,過渡到這個學期的分類指導、分科實驗階段,我根據所任教學生的特點,擬定一下子課題:以讀為導,引入新知――將朗讀與課堂教學有機的整合。進行跟蹤實驗,建立數據庫和資料庫,在為期一年的實驗中,爭取出成效,以此提高語文的教學水平,形成所任教班級的特色與亮點。
三、加強課外活動指導,讓學生的作品走出校園,為學校爭得榮譽,為學校文化氛圍的創設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