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式傳播范文

時間:2023-03-16 01:07: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病毒式傳播,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病毒式傳播

篇1

至于這些公司是怎么做到的,來看看下面這八種方式吧。

1、天生的傳播特性(Inherent virality)

這是最原始的一種病毒傳播,可以稱得上是口碑效應。簡單說就是如果你的產品足夠好,自然會將你的用戶轉變為“傳播者”。雖然剛開始這種傳播效果并不明顯,但經過一段時間后,就會出現爆炸性的增長,Skype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當然這種方式效果最好,但也較難實現。

2、協同效應傳播(Collaboration virality)

這種傳播是指雖然一個產品對單獨一個用戶來說是有價值的,但如果他推薦使用該產品的用戶越多,這個產品對他來說產生的價值就會越大,那么使用者就會形成病毒式傳播。比如Dropbox,你雖然可以用Dropbox存儲文件,但如果可以和其他人共享文件,Dropbox就會給你帶來更大的價值。

3、溝通效應傳播(Communication virality)

這種情況一般會在交流工具中出現。通過某種交流工具(比如郵件),某個名稱經常會在交流過程中出現,久而久之人們就會記住這個品牌。比如使用某種工具定期、群發、設定對象的發送郵件或微博時,人們收到的內容最后經常會有“由xx工具發送”類似的標注,這樣人們就會不經意的記住這個產品。這也是一種病毒式傳播,就像你經常會在別人的微博下看到“來自FaWave”、“來自36氪”一樣。

4、激勵效應傳播(Incentivized virality)

這個其實很簡單。比如你在一個網站上邀請了其他人加入進來的時候,系統會給你相應的獎勵,就像Dropbox會給你增加空間、某些游戲會給你發放金幣一樣。這種策略雖然很簡單,但屢試不爽,只要你不搞得原用戶對此感到惡心就行。

5、可植入性傳播(Embeddable virality)

這種病毒式營銷非常適合內容性網站,比如以文章、視頻、資料等為主要內容的網站。在這些內容里面,原創者會把原創信息植入進去,這樣無論這些內容怎樣傳播,原創信息都會被用戶看到。這看起來像是“軟文”,但其實并不是軟文。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現在已經泛濫的“視頻廣告”,前面來一段感天動地、制作精良的短篇,最后來了個毫不相干的品牌名稱(當然,有一些廣告還是有關聯的)。

6、簽名式傳播(Signature virality)

顧名思義,就是在傳播本體最后加上一個簽名。最常見的比如你做在線調查,最后生成調查報告時,通常會有一句“來自xxx調查網站”。或者當你看到信息圖的時候,最后都會有一個“本信息圖漢化來自36氪”的小圖標。

7、社交化傳播(Social virality)

這種傳播依附現有的社交網絡,當用戶使用該產品的時候,社交網絡會將相關信息顯性或隱性地傳播給其他用戶。比如美國最大的社交網絡游戲商Zynga就是通過這種方式,當你在玩某一游戲時,其他好友就會收到你正在玩這個游戲的信息,這樣吸引新用戶的速度就會變得更快。所以,這就是為什么很多網站會通過Facebook、微博等社交網絡來授權注冊賬戶。

8、話題性傳播(Pure word of mouth virality)

注意,這不是單純的口碑效應。當然,這里面有一些口碑效應的因素,但不全是。話題性傳播是指人們愿意討論這款產品或和這款產品相關的事件。比如你的產品確實很酷,或者出現了一個很值得人們討論的話題,人們在討論中便會記住你的產品或相關信息。但這種效果很難量化,因為如果話題只是該產品創始人的八卦信息的話,很難知道有多少人會因為這個八卦信息而使用你的產品。最后要注意的是,話題有好有壞。如果你制造的是反面話題的話,那就不是病毒式營銷了,而是公關危機了。

如何量化病毒性傳播

說完了上面這八種病毒式傳播的方式,那我們該如何量化它呢?最懶最聰明的建議就是——不要去量化它。

但如果你真想計算這種傳播的效果的話,首先你要知道一個值:“病毒系數”(Virality Coefficient)。一般了解病毒式營銷的人都會知道,當病毒系數>1時,才是真正的病毒式傳播,因為這樣的結果是你的用戶數量會呈現指數性增長。

篇2

訊:1.確定有影響力的個人群體,如論壇斑竹和BLOG主人及圈主,為他們提供額外的服務和聯系。網絡營銷培訓課程里講過:傳播人分兩類,一類是網絡化所特有的一類網絡內行:斑竹、編輯、BLOG主等;這些傳播人掌握著一些網絡熱點內容和展示,他們甚至是網絡化社會的風向標,營銷經理們應該創建一個工作計劃,和適合病毒式營銷的站點編輯以及論壇斑竹定時聯系,因為這群人天天接觸網民,了解網民習慣和愛好;在我營銷工作中,很多編輯朋友給過我營銷工作上很大的幫助,他們甚至能預測一個文字連接內容如何改幾個字將增加多少關注,所以咨詢一些專業的編輯,能幫助我們把握整個營銷活動中各個細節。不要小看這些細節,他很可能能讓整個活動效果提升20%以上。斑竹之于網絡社區,就象是我們社會里的熱點人物,他們不光是社區管理員,他們的觀點被一幫人所關注,是相對擁有人格魅力的角色。所以充分與這兩類人溝通,并獲得他們的支持,將使活動傳播傳遞的更快更有效。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互聯網企業喜歡召開斑竹討論會的原因。

2.設計具有較高傳播性的(傳播體),或是較高談論價值的信息內容、或是幽默性的可傳播性強的內容,如果我們針對的某個行業或某個職業的人群,如果能提供出與受眾群體職業相關的幽默內容,將會得到在同行中的廣泛傳播,相當精準。關鍵的是,我們的內容是否符合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否體現了產品的特征,人家是否看得明白;第二,是否有傳播欲望,傳播對象是否是我們的準人群。

3.傳播細節關注:將我們的創意傳播體提供給某些人以產生意見帶頭人,或社會團體中有影響力的人,如某些興趣團體的領頭人,這些人有時候在網絡上各個興趣團體都已經擁有自己的圈子,很容易找到。但讓他們參與是有藝術的,如果是金錢的引誘,肯定達不到什么很好的效果。只有他們愿意主動分享的,才是被傳播者也愿意分享的。有的甚至還為用戶把自己的視頻內容轉發到百度帖吧制作了專門的代碼。企業如果能在在互聯網傳播過程中,充分綜合考慮這些因素,充分把握網絡環境和網絡人群的力量,才能真正發揮網絡營銷的威力。(來源:牛商網)

篇3

訊:假如攝像機存在于唐宋時期,那么唐詩宋詞也許會成為病毒視頻的劇本?,F代電影劇本寫作方法與詩詞甚至元曲都有相似之處,如元代馬致遠著名的小曲《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完全可以用視覺手法展現,成為病毒視頻。如果我們把影視創意聚焦回中國文化,就會驚嘆于早在一兩千年前中華民族就誕生了如此多的“影視劇本”。而今日國內影視片,卻是對話交代劇情發展居多。

病毒視頻,超速傳播的視頻,最早期是一些有趣有創意的短視頻。由于其短時間爆炸性傳播的特質,被商家看中并商業化。今日,病毒視頻已成為品牌商超越競爭對手進行差異化營銷的一件利器。病毒視頻商業化并融入廣告制作手法后,其內容逐漸呈現出多元化,有趣味式、創意式、體驗式、記錄式、感動式、感知式等等。目前國內的病毒視頻內容搞笑與惡搞方式居多,據海濱估計國內傳播速度最快的病毒視頻當屬各類媒體經常報道的“某某門”類J。

病毒視頻的傳播形式也從單一病毒源發展成可隨商業化策略調整其數量與內容。Old Spice香水3天內推出的100多條短片獲得了超過2000萬次的瀏覽效果。病毒視頻的內容亦可以分層次進行多輪傳播。

病毒視頻的核心在哪里?商業化的病毒視頻承載著品牌的精神與夢想么?

海濱請品牌商們忘記灌輸形式、忘記病毒視頻是廣告本身、忘記空洞的廣告語、忘記杜撰的品牌內涵、甚至忘記你要賣商品……海濱認為:病毒視頻是商品與消費者溝通的橋梁。如果你想做一個病毒視頻,那么把由電視工業發展而來的廣告思路與方式扔進垃圾桶吧,受眾(消費者)正面對面等著呢,等著你的新鮮事物來豐富他們的碎片化時間:茶余飯后、朋友神侃、情侶親昵…… (文/海濱)

篇4

    沒有數據顯示Gmail推出至今已經網絡了多少用戶,但可以想象數量是極其龐大的。雖然Yahoo等猛烈追趕,不惜以多一倍的2G郵箱來爭取用戶,但Gmail至少在以下幾方面的優勢一開始就注定了要將他的追隨者拋在后面:

1、“第一”造就不可撼動的品牌地位:

作為全球第一個1G免費郵箱,Gmail已經成為超大容量郵箱的代名詞,而由于Google品牌本身的強勢,Gmail輕易地就賺取了全球互聯網用戶的眼球和躍躍欲試的心態。

2、神秘的邀請模式吊足胃口:

表面上看,Gmail并未大規模面對用戶開放,而是采用有限的邀請方式,殊不知正是這種半遮半掩的作態搞得網民趨之若騖,無不以獲得一個邀請從而注冊成功為快事,更將有限的邀請權限寶貝一樣送出去,以表大方。整個過程獲得一種游戲般的精彩快樂。更有人在eBay上高價拍賣,一時間,Gmail演變成了炙手可熱的地下交易商品。

3、隱私侵權官司為Gmail宣傳推波助瀾:

一石激起千層浪,Google為了在1G郵箱投放關鍵詞廣告,因而驅使機器人掃描郵件內容,此舉被以侵犯用戶隱私告上法庭,鬧得滿城風雨,由不得你不知道Gmail的鼎鼎大名。

    當然,盡管勢不可擋,但目前看來,Gmail特殊的玩法似乎并不為更多圈外人所知,玩Gmail的都局限于一些老網蟲,讓人聯想到Gmail用戶群可能有相對狹小的弊端。關鍵詞廣告類型涉及各行各業,并沒有特別重點的定位,那么作為投放關鍵詞廣告的載體,1G郵箱沒有理由排斥更多的群體進入,唯一的解釋是:可能這部分老網蟲的網上購買力更強吧,這樣推理起來,廣告客戶的廣告效果就會更好。

    測試中的Gmail的確很不穩定,但它在積極發展更多服務功能。Gmail做到這種地步,即使不做任何營銷活動,一有什么風吹草動,都自有媒體、網民爭相“報道”。那么,是不是其他網站也可以采用類似的“邀請”模式來建立起自己的帝國呢?這當然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分析Gmail營銷模式,有兩點是其成功的必要前提:

1、有創新的、獨特的服務內容,吸引圈外人極力想要進入圈內一探究竟。

篇5

[關鍵詞] 發病率; 疫情分析

[中圖分類號] R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09)23-127-02

1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于博樂市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的傳染病報告。報告病種為《傳染病防治法》中規定報告的傳染病。

2 疫情分析

2.1 按疾病種類分析

見表1。①病毒性肝炎:共報告433例,發病率168.60/10萬,與去年相比上升16.77%。②菌痢:共報告27例,發病率為10.51/10萬,與去年相比上升39.11%。③肺結核:共報告303例,發病率為117.98/10萬,與去年相比下降14.52%。④淋病:共報告11例,發病率4.28/10萬,與去年相比下降17.17%。⑤梅毒:共報告24例,發病率9.35/10萬,與去年相比上升46.84%。⑥麻疹:共報告209例,發病率9.35/10萬,去年無報告病例。⑦白日咳:共報告1例,發病率81.38/10萬,去年無報告病例。⑧猩紅熱:共報告9例,發病率3.50/10萬,去年無報告病例。⑨流行性腮腺炎:共報告193例,發病率75.15/10萬,與去年相比上升424.82%。⑩風疹:共報告100例,發病率38.94/10萬,與去年相比上升291.58%。{11}包蟲病:共報告33例,發病率12.85/10萬,與去年相比下降15.38%。{12}其他感染性腹瀉:共報告853例,發病率332.14/10萬,與去年相比上升20.32%。{13}手足口病:共報告24例,發病率9.35/10萬,去年無報告病例。

2.2 按疾病發生的地區分析

乙類和丙類傳染病發病數市區占25.36%,農區占47.37%。

2.3 按疾病發生的職業分布分析

乙類和丙類傳染病發病數中散居兒童占22.63%,其中感染性腹瀉占17.72%;學生占17.72%,其中流行性腮腺炎和感染性腹瀉占11.47%;農民占18.17%,其中感染性腹瀉和肝炎為主;幼托兒童占4.42%,干部職員占7.05%,離退人員占4.64%,工人占7.77%,家務待業者占4.20%,民工占2.81%,牧民占1.70%,飲食從業者占0.22%,漁(船)民占0.04%,駕駛員占0.27%,其他占3.21%。

2.4 按疾病發生的年齡分布分析

見表2。乙類和并類傳染病發病數中0~10歲占34.60%(其中感染性腹瀉占20.71%);11~20歲組占11.12%,21~30歲組占12.46%,31~40歲組占14.60%,41~50歲組占10.40%,51~60歲組占6.70%,61~70歲組占5.49%,71~80歲組占3.66%,81歲以上占0.98%。

其他傳染病371例,其中水痘269例(散居兒童29例,幼托兒童107例,學生127例,其他6例),占72.51%。

3 討論

2008年總的傳染病發病數比去年相比上升了73.93%,主要原因:今年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水痘發病數比去年大幅上升有關,再者我們加強了傳染病的報告管理,規范了其他傳染病的報告,各級責任報告單位提高了報告率。從地區分布看農區發病率高于市區,乙類傳染病中病毒性肝炎與去年相比上升16.77%,其中甲型肝炎與去年相比上升22.17%,主要集中在1~15歲兒童和中小學生,占甲型肝炎總發病數的68.42%;丙類傳染病中流行性腮腺炎與去年相比上升424.82%,主要集中在1~15歲兒童和中小學生,占流行性腮腺炎總發病數的95.85%,風疹與去年相比上升291.58%,主要集中在1~15歲兒童和中小學生,占風疹總發病數的96.00%。

根據以上綜合分析,我市傳染病發病的主要人群是農村人員和兒童中小學生,農村要保護好水源,管理好糞便,傳染病患者的糞便做到無害化處理,搞好飲食衛生,利用各種媒體渠道做好農村衛生知識的宣傳和普及工作,提高防病意識,降低傳染病的發生。

兒童和學生是一個傳染病的易感群體,托幼和教育機構要嚴格執行學校衛生工作各項制度,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好晨檢、午檢和教室的通風消毒工作,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流行季節做好相應疫苗的預防接種工作,加強各種傳染病的動態監測和報告,提高傳染病的報告率,為預測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提供依據,從而采取有力的綜合防控措施,以達到降低我市各種傳染病發病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李佳萌. 天津2007年農村衛生所傳染病報告及其相關情況調查[J].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8,29(12):1270-1271.

[2] 趙佐蘭,倪守旗. 安徽省2004年醫療機構法定傳染病漏報調查[J]. 安徽預防醫學雜志,2007,13(1):15-16.

篇6

[關鍵詞]股靜脈;漂浮電極導管;臨時心臟起搏器植入術

[中圖分類號] R541.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08(a)-0018-04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temporary cardiac pacemaker implantation with floating electrode catheter in femoral vein.Methods 68 cases of slow arrhythmia with high degree atrioventricular block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6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urgery,34 cases in each group.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temporary cardiac pacemaker implantation with floating electrode catheter,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used temporary cardiac pacemaker implantation with normal electrode catheter under X-ray.The index of one-time success rate,pacemaker installation time,pacemaking time,pacemaking threshold,incidence rate of postoperative poor perception,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cardiac index (CI) and ejection fraction (EF) i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 There was 1 case with success pac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X-ray once again after the operation due to vessel tortuosity.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one-time success rate and pacemaker installation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The incidence rate of postoperative poor percep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Key words]Femoral vein;Floating electrode catheter;Temporary cardiac pacemaker implantation

藥物治療緩慢型心律失常合并高度房室傳導阻滯患者的臨床療效欠佳。相關研究[1]顯示,異丙腎上腺素、阿托品用于維持緩慢型心律失常合并高度房室傳導阻滯患者正常血流動力學的比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廣州市增城區石灘鎮中心衛生院內科收治的68例緩慢型心律失常合并高度房室傳導阻滯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均符合緩慢型心律失常、高度房室傳導阻滯的診斷標準[2],具有手術適應證,自愿參加本研究試驗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股靜脈血管畸形、心臟停搏、晚期癌癥、嚴重三尖瓣關閉不全、多器官功能障礙與精神性疾病患者。根據手術方式將入選患者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各34例。試驗組中,男10例,女24例;年齡28~74歲,平均(49.01±5.02)歲;心室率26~50/min,平均(32.01±2.57)/min;合并癥:糖尿病9例,高血壓25例,風濕性心臟病3例,尖端扭轉型室速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2例,肥厚性心肌病1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例。對照組中,男11例,女23例;年齡29~75歲,平均(48.75±5.11)歲;心室率27~51/min,平均(32.15±2.44)/min;合并癥:糖尿病8例,高血壓24例,風濕性心臟病2例,尖端扭轉型室速3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1例,肥厚性心肌病2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例。兩組的性別、年齡、心室率與合并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美國Arrow公司的臨時心臟起搏器,試驗組采用股靜脈漂浮電極導管臨時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對照組采用X線透視下普通電極導管臨時心臟起搏器植入術。手術前,向患者及其家屬詳細講解臨時心臟起搏器植入術的必要性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所有患者均取平臥位,連接心電監護儀肢體導聯,采用肢體Ⅱ導聯監護。試驗組選取右側股靜脈坐位穿刺點,消毒鋪巾后采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檢測氣囊電極導管是否漏氣,肝素生理鹽水清洗后備用,采用Seldinger法穿刺,體外測定穿刺點與右室心尖部距離(55 cm)并標記,置入6F血管鞘,沿血管鞘置入5F漂浮電極導管,超過鞘管長度后向球囊注入氣體1.25 ml。再將電極導管尾端與起搏器脈沖器正負極相互連接,起搏頻率設定值為基礎心率+10~20/min或60/min。“帶電”情況下邊起搏邊緩慢推送充氣電極導管,嚴密監測心電監護儀,若出現寬大QRS波形,則需打開氣囊開關,放出氣體,行肢體Ⅱ導聯監護;若QRS波呈向上主波形,則邊旋轉邊退出電極導管;若QRS波呈向下主波形,則繼續送入電極導管0.5~1.0 cm,調節起搏器參數,保留鞘管,固定電極導管,將術區消毒、敷料包扎。術后檢查心電圖、床旁胸片,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電極導管保留時間應基礎心率10~20/min,測定起搏閾值,采用>閾值1~2 V電壓進行起搏。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的手術一次性成功率、起搏器安裝時間、起搏時間(穿刺至右心室開始起搏時間)、起搏閾值、術后感知不良發生率、并發癥發生率。連續起搏24 h后采用超聲心動圖測定血流動力學參數,包括心臟指數(cardiac index,CI)、射血分數(ejection fraction,EF)。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2結果

2.1兩組手術成功率與術后感知不良發生率的比較

對照組有1例由于血管迂曲在X線引導下再次手術后成功起搏。兩組的手術一次性成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的術后感知不良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兩組起搏器安裝時間、起搏時間與起搏閾值的比較

兩組的起搏器安裝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的起搏時間與起搏閾值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兩組治療前后血流動力學參數的比較

兩組治療前的CI、EF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的CI、EF值顯著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4兩組的并發癥發生情況

兩組均無血栓形成、心臟穿孔、靜脈炎、氣胸、感染等并發癥發生。

3討論

臨時心臟起搏器有助于確?;颊咧匾K器的血流灌注,是非永久性電極起搏手段之一,在防治嚴重心律失常與高度房室傳導阻滯中具有重要意義。臨時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前應掌握手術適應證,參照《美國心臟節律協會關于起搏器植入治療的指南》中關于規范股靜脈漂浮電極導管臨時心臟起搏器植入術的相關標準[4],其適用于緩慢型心律失常導致的反復阿斯綜合征、黑朦、暈厥等心源性缺血癥狀,合并室性心動過速或血流動力學障礙,藥物治療效果欠佳,合并竇性停搏、嚴重心動過緩、急性心肌梗死與心肺復蘇搶救術后患者。在基層醫院的臨床工作期間,普通臨時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后,由于起搏器搬運不方便,定位準確性差等局限性,導致其不能及時有效地救治緩慢型心律失常合并高度房室傳導阻滯患者[5],但關于股靜脈漂浮電極導管與普通電極導管臨時心臟起搏器植入術中的應用價值差異研究較為罕見。

本研究結果顯示,普通電極臨時心臟起搏中,1例由于血管迂曲在X線引導下再次手術后成功起搏。股靜脈漂浮電極導管與普通電極導管臨時心臟起搏的手術一次性成功率與起搏器安裝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兩者在心臟急危重癥臨時心臟起搏治療中具有重要的價值,但股靜脈漂浮電極導管術后感知不良發生率明顯降低,可能與股靜脈漂浮電極導管起搏器術后攜帶方便具有緊密關系。此外,股靜脈漂浮電極導管的起搏時間與起搏閾值均明顯降低,可以避免因起搏閾值增加導致起搏失奪獲而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與生存質量[6-8]。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股靜脈漂浮電極導管起搏患者的心臟功能改善程度更佳,與相關文獻[9]一致。結合本研究結果,總結臨時心臟起搏的經驗如下:①股靜脈漂浮電極導管臨時心臟起搏器植入術能夠有效恢復血流動力學參數,在植入術期間應嚴格無菌操作規范,避免靜脈炎與感染的出現[10],改善手術一次性成功率,最終改善預后狀況。②股靜脈漂浮電極導管臨時心臟起搏器植入術能夠有效恢復起搏參數,確保血液灌注量,進而改善心率與心排血量,但臨時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后應避免右側臥位或置入電極側過度活動,以免因電極、起搏器脫落而導致心臟受損[11-12]。③股靜脈漂浮電極導管臨時心臟起搏器植入術能夠在有效改善機體生理功能的前提下降低心肌耗氧,為緩慢型心律失常合并高度房室傳導阻滯患者安全有效的藥物治療奠定基礎[13-15]。本研究樣本例數有限,不同電極導管臨時心臟起搏器的安全性差異尚有待進一步探討。

股靜脈漂浮電極導管臨時心臟起搏器植入在緩慢型心律失常合并高度房室傳導阻滯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謝麗燕,彭麗嫻,謝亞群.急性心肌梗死并發Ⅲ度房室傳導阻滯預后分析[J].吉林醫學,2015,36(10):2170.

[2]賈鳳英,石鑫,李艷霞.右心室間隔部植入起搏器對老年房室傳導阻滯患者 P 波離散度的影響[J].醫學綜述,2015, 21(8):1511-1513.

[3]莊思斯,陳金龍,楊世偉,等.臨時心臟起搏在16例兒童暴發性心肌炎合并Ⅲ度房室傳導阻滯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2014,40(6):548-549.

[4]粱峰,胡大一,沈珠軍.2012年美國心臟病學院基金會/美國心臟協會/美國心臟節律協會關于心臟起搏器置入治療指南的更新[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3,7(16):88-91.

[5]孫凌,張宇,張燕一,等.持續性Ⅲ度房室傳導阻滯患者起搏器植入后房室傳導功能的觀察[J].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2014,40(2):173-174.

[6] Skoric B,Samardzic J,Cikes M,et al.Incidental extraction of a temporary epicardial pacemaker wire with right ventricular perforation during endomyocardial biopsy:a case report[J].Transplantation Proceedings,2015,47(3):844-845.

[7]田杰,盧建剛.右心室心尖部和右心室流出道間隔部起搏對老年患者心功能的影響[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5(11):1208-1209.

[8]趙盈.臨時心臟起搏器安裝術的護理體會[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18(14):212-214.

[9]王璐,葛智儒,董夢青,等.永久性心臟起搏器及埋藏式心律轉復除顫器植入術后囊袋相關并發癥的危險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14):3979-3981.

[10]楊若冰,周若琨.超聲心動圖引導老年人臨時心臟起搏器治療心室電極置入[J].西南國防醫藥,2015,32(6):641-643.

[11]Kumar AV,Kumar AA,Hussain A,et al.An uncommon encounter during temporary pacemaker implantation――A double inferior vena cava[J].Indian Heart J,2016,68(1):12.

[12]Nakamori Y,Maeda T,Ohnishi Y.Reiterative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caused by R-on-T during temporary epicardial pacing:a case report[J].Ja Clin Rep,2016,2(1):1-6.

[13]鐘紅元,李帆,劉梅臣,等.床旁經靜脈穿刺臨時心臟起搏器安置術的臨床應用[J].中國醫藥科學,2015,5(5):199-201.

篇7

關鍵詞:計算機病毒;網絡傳播;病毒防御技術

1、前言

由于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越來越多網絡病毒通過網絡全球互聯的方式在各個網絡系統內進行傳播,進而逐漸變為危害當前計算機網絡系統的最大威脅。世界范圍中,對于計算機網絡病毒的理解普遍包絡兩種:從狹義的角度來說,計算機網絡病毒僅僅只能在計算機網絡內存在,即有效使用計算機網絡結構以及體系做起建立合適的傳播機制、方式與途徑,并且病毒針對的核心對象也只是網絡層面;從廣義的角度來說,不論該病毒針對的具體對象是網絡還是計算機,若其能夠存在與網絡層面傳播,并產生破壞,就能夠將其叫做計算機網絡病毒。

2、計算機網絡病毒傳播模式

2.1計算機病毒

計算機病毒是隨著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展產生的一種對于計算機技術中的網絡技術、網絡中的用戶的個人信息、用戶的公司或者企業的相關信息進行相關的襲擊以及入侵,對用戶的計算機系統進行相關的擾亂與篡改的一組指令的相關代碼。最易傳播的途徑是網絡,其次是U盤,再次是光盤,由于硬盤一般在機器內,不會傳到其它電腦上,除非是把有毒的硬盤換到其它機器上。傳播是通過網絡,可以通過系統漏洞,IE,辦公軟件漏洞,無需運行病毒服務端,直接可以獲得最高權限,從而控制對方機器,還有一類網絡攻擊是在提供互聯網服務的主機(一般通過網頁方式),在被訪問的網頁中植入病毒或惡意代碼,客戶通過訪問這種頁面就會中毒,傳播面很大(知名網站的訪問量也很大),一天之內(也可能更短)可以傳播到全世界。其它的傳播模式是通過E-MAIL,在圖片中植入木馬等方式用得也多,不過危害面比第一種稍小,第一類網絡傳播途徑中,還有一種所謂的“釣魚”網站,就是不法分子通過收買,自建一個網站,偽造一個某官方網站(一般客戶看不出真假),通常是一些游戲、銀行、購物網站被仿冒,目的是為了騙取賬號密碼,賺取錢財或個人隱私!受害面也大[1]。計算機網絡病毒愈演愈烈,破壞性與日劇增,越來越猖狂,對社會的發展造成了極在程度上的破壞,嚴重的威脅到了我國互聯網絡的應用與發展。

2.2網絡病毒的多種傳播方式

如今,各種計算機網絡病毒的傳播越來越普遍,方式多樣化,涉及面廣,比如,通常用的最多的兩種傳播方式就是用Email來傳播病毒和所能掃描或能查取到的系統漏洞來傳播相關的病毒。其中,通過Email傳播網絡病毒的方式有七個步驟:第一,在電子郵件中插入有關代碼。而把網絡病毒代碼插入電子郵件中的兩種主要方式,一是用已經編好的病毒代碼插入電子郵件中,附加別的電子郵件進行傳播和將已經編寫好的代碼URL連接附加到電子郵件中,因此電子郵件的發送與接受后,計算機網絡病毒得到傳播[2]。而另一種將病毒代碼插入電子郵件的方式是尋找網絡病毒將要傳播的相關的計算機郵件的地址,將相關的病毒代碼復制到電子郵箱的發送與接受的歷史紀錄,當收到相應地的地址后病毒將發送出去。在這個過程中網絡病毒攜帶的隱蔽性不同,所以有的網絡病毒可以直接隨著郵件信息的發送而發送,有的網絡病毒則隱蔽到郵件中進行感染和傳播,或者是修改郵箱的設置和系統,然后入侵電子郵件的格式,通過這種方法來進行發送。當今社會都普遍運用發送電子郵件的方式來進行溝通和交流,所以網絡病毒的傳播也會隨著這個人們普遍運用的溝通軟件來進行傳播。最后,當網絡病毒通過計算機負載到電子郵件所發送的郵件地址上后,利用多種欺騙性的方式來誘導計算機用戶進行點擊網址,從而達成入侵目的。

2.3網絡病毒的傳播結構分析

在大部分環境中,計算機網絡屬于一個固定連接的集合,因此在連接的角度上大部分的存在相同的結構和特點。網絡病毒的傳播過程大部分都需要載體來幫助傳播,例如E-mail。同時網絡病毒需要的各種途徑和條件又不一樣。因此,傳播環境可以分為兩個具體環境結構,隨機結構和同構混合。當病毒處于網絡內,每個節點都與其他節點相鄰,被感染的概率相同,所以每個節點很容易互相感染,但是每一個節點都沒有發生感染,都存在相同且相鄰節點也已經被感染。終上所述,網絡病毒的傳播具有連續性和確定性。該傳播模型的基礎是生物病毒,通過同構環境的根本特征來進一步設計完成,也可以稱這種模型為處于計算機網絡環境內的白箱模型,而隨機結構的實質是用戶原本固定的手段做進一步的信息交流工作。其中涉及到的個體聯系特征是各部分相鄰節點,這些部分其實是屬于計算機網絡,大部分產生的聯系事件都具有隨機性??梢詫⒃撃P偷脑O計要求分為預報、描述和分析模型;從客觀的角度可以將該模型分為黑箱、灰箱和白箱模型[3]。

2.4入侵監測技術

入侵監測技術是通過監測和管制的方式來實現的,是網絡安全防衛技術的關鍵,通過對入侵監測手段加以掌控,可以使網絡安全得到較為有效的保護。入侵監測是一種病毒威脅預警系統,其通過分析計算機網絡的文件和數據流,用來監測網絡病毒代碼以及其入侵行為。通過分析網絡入侵者遺留的信息痕跡,例如登陸記錄、失敗的網頁鏈接等來比對出來自內部或外部的入侵行為,同時可以通過從網絡關鍵點或日志等文件信息搜集出相關的數據,最后綜合分析所搜集到的數據,以此監測出入侵痕跡,從而挖掘出網絡或系統中的非安全行為或即將遭到惡意入侵的征兆。

2.5防火墻

防火墻也可稱為防護墻,它是一種常見的網絡安全系統,位于外部網絡與內部網絡之間,采取病毒隔離等技術手段,對計算機系統具有較好的保護作用。防火墻技術能夠對網絡的數據信息進行定期監測與修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病毒的入侵行為。如若受到病毒、惡性軟件等網絡攻擊時,也可以采用防火墻的隔離特性對其進行干擾,從而保證網絡數據流傳送的安全。防火墻除了擁有過濾與網關監測技術以外,還可以采用身份強化功能和數字密鑰功能等,能較為有效的預防與抑制網絡病毒攻擊。

3、網絡安全與網絡病毒的防御

3.1網絡安全測評

網絡安全測評是指利用遠程的網絡分析方法進行檢測,其更注重于網絡設備與信息系統的安全性監測。該系統是用來測定網絡是否正在受到攻擊或受攻擊概率的大小的一種技術手段。就安全狀況特征性進行比較,該安全系統所存儲的單機病毒防御策略,是一種用來確定網絡是否正在受到某種入侵或受到某種入侵的概率有多大的技術。對于網絡已經受侵或正在受侵的行為,安全測評系統無法進行作業,它只能用來監測系統與網絡的安全狀態,以此來測定網絡是否受到攻擊或病毒入侵。防火墻或其他受侵監測系統則可以用來監測正在進行的入侵活動,當攻擊者在嘗試攻擊時,就能監測出網絡存在的安全漏洞。安全測評可以隨時監測網絡的安全,一旦出現網絡安全隱患,網絡管理員會第一時間發現安全漏洞或病毒入侵,能迅速修復系統漏洞,及時反饋于用戶,確保了網絡運行的安全。

3.2郵件發送病毒的防御方案

在很多政府以及科學研究單位的辦公系統里,病毒經過出現的地方,都會有使用郵件服務器當作集合的傳播地,僅僅在這樣的集中內部服務器把病毒殺掉,至于有關的郵件要經過安全過濾,就可以保證內部網絡的用戶接收到安全并且沒有病毒的郵件,加強維護內部網絡用戶的電子郵件系統的安全性,讓用戶放心。

3.3局域網病毒的防御方案

對于局域網來說局域網服務器要匹配預防病毒的有關軟件,特別是較大型的局域網管理中心,病毒的監控能夠讓整個網絡的病毒可以集中監控,并且在各個分支機構也匹配對應的監控,能夠讓病毒得到更全面的監控和管轄,特別是對于具有很多服務器或者工作站的網絡來說,也可采用軟件的自動發送,使管理網絡的工作人員的工作任務減輕。

3.4廣域網病毒的防御方案

建立在局域網防御基礎上的病毒防御系統就是廣域網。這是一種針對本地以及遠程病毒的查詢防御系統,是經過計算病毒的類型、發生次數以及發生地等有關信息的匯報總結,由單機終端病毒防御到局域網的集合監控,廣域網的總部管轄系統的防御方案是最終的。經過對于網絡傳播病毒的特征來分析與探究,使用對應的防御方案,來保證網絡的安全和正常的使用,從而使網絡發揮自身的優勢,制造一個安全又健康的網絡傳播環境。

4、結束語

在如今的計算機網絡病毒的安全防御領域,可以有效的對病毒進行檢查測驗的技術還沒有特別完善,計算機網絡病毒對于人們的生活和社會的發展形成了非常消極的影響。所以,對于計算機網絡病毒的傳播與防御的探究依然有必要再提高。

【參考文獻】

[1]魏耀斌,張群嬌,趙軍產.計算機病毒傳播的復雜網絡建模分析[J].無線互聯科技,2015,19(08):93-94.

[2]張燕.數據挖掘技術在計算機網絡病毒防御中的應用探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4(26):174-176.

篇8

關鍵詞:網絡傳播;計算機病毒;防御

中圖分類號:TP30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599 (2011) 22-0000-02

Analysis of Computer Viruses Mechanism and Prevention Strategies on Web Dissemination

Zhou Yan

(Xinjiang Urumqi International Airport Flight Information Department,Urumqi 830016,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computer viruses on the network presents the popular new trend.Based on trends in computer virus analysis made from the stand-alone,LAN,WAN,e-mail gateways,and many other defensive measures.

Keywords:Network communication;Computer viruses;Defense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病毒越來越傾向于利用網絡傳播進行傳播和侵襲,這已經成為目前計算機、網絡系統安全性能的主要威脅。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網絡傳播背景下的計算機病毒不斷進行更新,表現出新的趨勢,從而給計算機病毒的防御帶來新的挑戰。

一、計算機病毒在網絡傳播下的發展趨勢和防毒現狀

(一)計算機病毒在網絡傳播下的發展趨勢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網絡病毒表現出了新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攻擊對象和傳播介質逐漸多元化,其覆蓋面變得更廣泛,病毒傳播速度將變得更快。因為網絡傳播下的病毒在傳播過程中不但可以通過磁介質進行,其更可能和容易通過通信端口、郵件、網絡等進行快速的擴散和傳播。這也就使得其攻擊對象由過去的個人電腦轉為有著強大通信機制的服務器、工作站等。其次,病毒的破壞性將變得越來越強。計算機病毒通過網絡傳播可能致使整個網絡發生堵塞、癱瘓,使一些重要的數據和機密信息丟失,以及使整個網絡系統或者計算機信息系統遭受病毒操縱者的控制。第三,網絡傳播下的病毒將變得越來越難根治和控制。因為,在計算機網絡中,如果一臺計算機遭受了病毒襲擊,將會通過其內部機制使整個網絡遭到襲擊,發生堵塞甚至癱瘓。第四,網絡病毒攜帶的形式逐漸多樣化。在網絡傳播下,卡通圖HTML片、網上賀卡、電子郵件、頁面、腳本文件、可執行程序等都可能攜帶病毒。第五,病毒編寫方式變得多樣化,其變種日益增多。除了那些傳統的C語言、匯編語言等,以VBScriPt和JvaascriPt為首的腳本語言也開始作為病毒語言在網絡中流行。通過這些編程語言所實現的病毒將更加容易進行修改從而生成新的變種,從而逃避反病毒軟件的搜索。第六,網絡病毒變得越來越隱蔽化、智能化。其采用自我保護技術、自變異技術、加密技術、反跟蹤技術、隱形技術等使得自己更加隱蔽化、職能化。第七,網絡中病毒越來越具有混合性,許多病毒兼有黑客、蠕蟲和病毒程序的功能,其對網絡以及用戶的破壞性更加強大。第八,網絡病毒的攻擊目的日益明確化。越來越多的高級病毒由于某種政治上或者經濟上的目的對社會經濟、政治秩序進行破壞。

(二)網絡傳播下計算機防毒現狀

隨著網絡的普及和網絡技術的發展以及病毒技術和傳播方式的更新,傳統單機病毒防御系統已經不能滿足病毒防御的需要。過去傳統的單機防毒措施往往是在客戶端安裝殺毒軟件,對計算機操作系統進行病毒監測和查殺,這種病毒防御措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不能對網絡在傳病毒進行查殺。對那些隱蔽性較強的病毒,如:蠕蟲Scalper病毒、愛麗茲、紅色代碼病毒等,單機查殺面臨著諸多困難。同時,由于網絡病毒的攻擊目的日益明確化,專業病毒對于客戶端的防御措施具有針對性攻破功能,單一的單機病毒防御根本應對不了專業病毒的襲擊。因此,病毒防御應該突破單一病毒防御的界限,設計從客戶端防御到網絡網關防御再到服務器防御多重結合的防御體系。

二、在計算機病毒新的發展趨勢下的防御策略

針對單一終端防御所存在的弊端,網絡傳播下計算機病毒防御應該組合終端防御、服務器防御、網關防御、交換機防御等多種防御方式,建立多向防御體系。多種防御方式互相配合,彼此互補,共同抵御網絡病毒的侵入。下面主要對各種病毒防御方式進行介紹。

(一)終端防御

終端防御又交單機防御,是一種傳統的計算機防御策略,作為網絡終端的最后防線,單機防御對于廣大小型網絡用戶、家庭用戶不管是在實用價值還是管理效果上都有著重要意義,通過單擊防御,能對來自互聯網、共享文件、光盤、軟盤的病毒進行有效阻止,同時通過其可以對重要數據進行備份,從而實現單臺計算機的有效防護。

(二)服務器防御

服務器防御又叫局域網防御。根據網絡系統的操作情況,應該對局域網服務器進行相應的防毒軟件配置。根據局域網的特點,應該采取全方位病毒防御體系,如下圖所示。對于那些具有一定規模的計算機局域網,應該設置網絡防毒管理平臺。對整個局域網的病毒疫情進行集中管理,同時在各個分支網絡也應該配置相應的監控中心,主要為網絡提供災難恢復、病毒集中監控、防毒策略配置等功能,在服務器、工作站比較多的地方應該配置軟件自動分發中心,從而使網管人員的工作量減輕。

局域網病毒防御框架

(三)廣域網絡防御

廣域網絡防御主要是在局域網防御的基礎上建立一個廣域網總部病毒報警查看系統,以對異地、本地等局域網進行全面監控,對廣域網中所爆發的病毒疫情進行統計和分析,如對病毒種類、發生源、發生頻率等信息的統計和分析。廣域網防御主要應建立三級管理模式,即單機終端殺毒-局域網集中監控-廣域網總部管理,從而對整個網絡進行病毒防御。其結構如下圖:

多級病毒安全管理

(四)交換機防御策略

在計算機網絡的出口或者交換機設置病毒過濾系統,通過過濾后的數據,防火墻將其提交給網關殺毒系統,讓其檢查,若發現有病毒入侵,網關防毒系統將通知防火墻立刻阻斷病毒攻擊的IP。同步查毒,幾乎不影響網絡帶寬,此種過濾方式能夠過濾多種數據庫和郵件中的病毒。利用防火墻實時分離數據報,交給網關專用病毒處理器處理,如果是病毒就阻塞病毒傳播。這種防病毒系統能減少大量病毒傳播機會,能讓用戶放心上網。網關殺毒是殺毒軟件和防火墻技術的完美結合,是網絡多種安全產品協同工作一種全新方式。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網絡傳播發展下計算機病毒也在不斷的更新,給計算機防毒工作帶來巨大的挑戰,其防毒策略應該緊跟病毒變化步伐,應該采取單機防御、局域網防御、廣域網絡防御相結合的措施進行全方位防毒。

參考文獻:

[1]張培軍.計算機病毒的由來,現狀與發展[J].山西科技,2008,3:18-20

篇9

病毒性營銷是指利用網絡、大眾傳播等工具,通過用戶的口碑宣傳,使得信息像病毒一樣傳播,鼓勵受眾目標將市場信息像病毒一樣傳遞給他人,通過這種方式利用快速傳播的方式向客戶傳遞信息。病毒性營銷已經成為網絡營銷最為獨特的一種方式,被越來越多的商家以及網站成功運用[1]。網絡上常見的病毒性營銷方式包括即時通訊工具、Email、賀卡等。

一、病毒性營銷的特點

(一)病毒性營銷與傳統營銷方式的不同之處

相比傳統的營銷方式通過廣告的方式使得用戶被動的接受產品信息而言,病毒性營銷多以誘導的方式,在宣傳產品的同時更主要的是給客戶同類產品的選擇、使用、養護的相關知識,于此同時向消費者提供可參與的活動,讓感興趣的客戶互相營銷。傳統的營銷方式不僅營銷費用驚人,而且人們大多對于鋪天蓋地的廣告產生厭煩心理,效果較差[2]。而病毒性營銷就克服了這些缺點。

(二)病毒新營銷的基本特性

通過病毒性營銷的含義和一些企業對病毒性營銷的運用,不難看出病毒性營銷很多其它營銷方式所不具有的特性。

第一,病毒性營銷提供的是有價值的產品或者服務。如果商家想要進行病毒性營銷,就需要讓消費者覺得你的產品或者信息是有價值的。價值越大,信息傳播的速度就越快,病毒性營銷就是利用這種誘導的方式,在宣傳產品的同時給予客戶相關的知識或者資源信息,顧客得到利益的同時就將產品的信息不斷地傳播了出去。

第二,通過他人的信息交流頻道或者行為來進行傳播。病毒性營銷的典型做法往往是搭建一個交流的平臺,并且提供可以交流的信息,使得用戶與用戶之間進行相互交流實現盈利的目的。最具創造性的病毒性營銷策劃往往是利用別人的資源達到宣傳自己產品的目的。

第三,充分利用互聯網的特點。鑒于互聯網所具有的全球性、即時性以及交互性,可以使得信息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快速的傳遞到世界的成千上萬的用戶手中,就像病毒一樣快速的復制和傳播。攜帶營銷信息的媒體必然便于傳遞和傳播,通過即時通訊、論壇以及e-mail傳遞信息是非常容易的,并且信息的傳遞不需要任何成本,從而每個用戶都變成了信息源,然后再傳播給別人。

第四,幾何倍數的傳播倍數以及高效率的接收。病毒性營銷是自發的、擴張性的信息推廣,人際關系以及群體傳播是其流通渠道,信息被消費者傳遞給那些與他們有著聯系的個體,因為信息是從熟悉的人那里獲得的,接收過程就具有更加積極的心態,接收的渠道也較為私人化,這就克服了大眾媒體廣告造成的受眾戒備抵觸心理的產生以及接收環境復雜的缺點。

二、實現病毒性營銷的途徑

(一)良好的口碑

良好的口碑永遠都是最有效的營銷方式,在病毒性營銷中也是如此。出于各種各種的原因,人們熱衷于把自己的經歷以及體驗告訴別人,這種口傳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正是人類傳播信息的天性以及人們對于口碑的高度信任,在21世紀這個高度競爭的時代,口碑作為一種古老的載體依然顯示著神奇的力量。

(二)提供免費服務或產品

“免費”二字在消費環節中一直是吸引人眼球的詞語,大多數情況下病毒性營銷計劃就是通過提供免費的服務或產品吸引消費者的注意,比如免費下載、免費贈送、免費服務、免費信息等,當用戶在使用這些免費的產品以及服務時,就為企業帶來了廣告收入、電子商務以及有價值的電子郵件地址等。簡單的說,這種“免費”活動不會是完全的免費,例如,當用戶開始使用這種產品或者服務時開使收費,有的是發掘后續的類似于占領市場份額或者爭取廣告收入等商業價值,有的是部分免費,部分不免費,如果想要體驗更多的服務時,就要繳納一定的費用。此時的“免費”并不是無利可圖,而是吸引消費者眼球的工具,以利于將消費者吸引到收費的產品上進行消費,是商家在開展病毒營銷初級階段較為有用的營銷手段[3]。

(三)信息的載體要有吸引力

并不是只要在郵件的底部寫上“請訪問我們的網站”或者“請將此郵件轉給更多的人”就是病毒營銷,這種營銷方式并不會增加消費者的好感,并且由于采用形式的單一,缺乏對于消費者的吸引力。創新,永遠都是吸引消費者的利器,在病毒性營銷中也是如此,商家應該在自己的營銷理念中加入更多的新鮮血液,將經過包轉的、經過加工的、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的產品和品牌信息傳播給消費者,使其突破消費者的戒備心理,促進其從純粹的受眾到積極的傳播者進行轉化。曾經流行一時的“吃垮必勝客”郵件就充分的利用了這種營銷理念。郵件介紹了自主沙拉裝盤的辦法,就是巧妙地利用黃瓜片、菠蘿塊和胡蘿卜條搭建出較寬的碗邊,一次性可以盛到七盤的沙拉,然后再配上真實的照片,引起了很多消費者的注意,所以很多消費者都決定去必勝客親身感受這種沙拉,也就是這種郵件,使得必勝客的消費群體大增,由此可以看出,必勝客的此次病毒性營銷取得了圓滿的成功,并成為一個成功的典范。

(四)利用通訊工具提供便捷的傳播工具

通訊工具如QQ、BBS、Email、eBook等具有即時性、直觀性、廉價性等諸多的優點,病毒性營銷就可以利用通訊工具的這種優點,克服大多數人的傳播惰性,使得用戶愿意并且積極地參與到病毒性信息的傳播中來,這就需要好好利用熟悉的傳播媒介來開展病毒性營銷。例如2008年,可口可樂公司就與QQ聯合進行了一次病毒性營銷,兩個公司共同推出了火炬在線傳遞,也就是如果你被邀請并同意參與到火炬在線傳遞活動中,然后在你的頭像旁邊會出現一個灰色的火炬圖標,表示未點亮。一旦在十分鐘之內成功的邀請到好友也參與到火炬傳遞中,你的火炬圖標會變成火紅色,表示已點亮,同時還可以獲得“可口可樂”火炬傳遞專屬的QQ皮膚,通過這種方式,可口可樂公司成功的宣傳了自己,成為了利用通訊工具進行病毒性營銷的范例。(文/劉超君)

參考文獻:

[1]瞿彭志.網絡營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篇10

關鍵詞:艾滋病 母嬰傳播 妊娠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080

【中圖分類號】R-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3-0064-02

國內的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數正在不斷增加的過程中,每年以40%的速度增長。同時女性感染人數不斷增加的同時,孕婦的感染人數也在上升的過程中。母嬰垂直傳播的嬰兒沒有良好的預后措施,會造成大量的嬰兒在出生第一年即有艾滋病癥狀,并且發展速度飛快,在4歲時的死亡率高達100%。現如今,育齡期的婦女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幾率正在上升,為家庭以及社會造成的負擔都是十分沉重的。

1 妊娠合并艾滋病研究病學現狀

育齡期婦女的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顯示,發展中國家的育齡婦女感染免疫缺陷病毒的數量是最多的,異性之間的接觸式造成這些地區感染最常見的方式。而女性的數量和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之間的幾率是正相關的。在最近幾年,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新發病例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和南亞國家,柬埔寨的感染率以高達9.2%,但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依然是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最高的地區,大約有全球70%的艾滋病人居住在那些地區,可是新發病例數正在減少[1]。截止目前的研究調查顯示,大部分的亞洲國家普通人群只能怪還是沒有大范圍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情況的存在。而在一些發達國家,女性的感染人數也是呈遞增的趨勢,主要的感染途徑是靜脈注射以及性傳播。母嬰免疫缺陷病毒傳播也是一條重要的渠道,在沒有抗反逆轉錄病毒藥物使用或者有效的干預方式的情形下,對大量的研究資料做分析,歐洲及北美國家的母嬰免疫缺陷病毒傳播的概率大約在20%上下,非洲大約在40%上下,亞洲國家大約在19%左右?,F如今大量的研究資料紛紛表示,使用干預方式能夠有效的降低在圍生期過程中免疫缺陷病毒傳播的危險性。

2 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對孕婦的危害

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會造成T淋巴細胞的損害,使得連續性的免疫缺陷產生,多器官機會性的感染和出現概率較低的腫瘤,因此造成死亡。現如今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致死率較高。免疫缺陷感染的孕婦其在妊娠階段免疫缺陷病毒會經過胎盤傳遞給嬰兒,或者在分娩的時候經過軟產道以及在出生之后經過母乳喂養將病毒傳遞給嬰兒。一般母嬰垂直傳播的嬰兒預后效果都非常差,大部分的嬰兒出生第一年就會有各種惡性癥狀出現,同時發展速度迅猛,在4歲時的致死率已經有100%。并且妊娠會使得CD4細胞降低,出現機會性感染的幾率較高,會使得母體的免疫缺陷病毒病程加快[2]。

3 治療研究進展

3.1 圈定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妊娠婦女范圍。一些免疫缺陷病毒流行的高發區域,需要對全部的妊娠婦女做常規的免疫缺陷病毒檢查,而一些非高發性區域則需要向存在高危因素的妊娠婦女做免疫缺陷病毒的檢測,對于一些已經確定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妊娠婦女,需要對其做有關的健康宣教部,讓其了解到艾滋病的危害,重點宣揚的內容是懷孕會將病毒傳遞給嬰兒,有非常高的危險性[3]。而究竟是否終止妊娠則需要參照妊娠婦女自身所處的具體環境以及母嬰傳播局部發病的概率做判定。適應妊娠的婦女一般需要鼓勵其停止使用靜脈,并且進行健康的性生活,并且將其納為重點保護對象,早發現早預防免疫缺陷病毒,如有必要可做妊娠終止操作。

3.2 預防免疫缺陷病毒母嬰傳播的方式。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孕婦生出的嬰兒有7%至40%的幾率被感染此種病毒,同時母嬰垂直傳播感染者大約有75%是母親在懷孕或者分娩的過程中被傳染,另外有25%是在哺乳喂養過程中被傳染。現如今主要認為的母嬰傳播方式能夠借助有效的干預方式做阻斷。國外一些國家的婦女已經在懷孕階段使用抗病毒治療十年以上的時間,針對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婦女抗病毒治療幾乎能夠把嬰兒感染免疫缺陷病毒的概率降為零[4]。

3.2.1 青年以及育齡婦女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初級預防??梢蚤_展全面的健康教育工作,借助媒體的力量做宣傳,社區宣教以及知識講座等形式并存。強化育齡期婦女對艾滋病的防范意識以及自我保護意識,讓育齡期的婦女以及孕婦能夠主動的到醫療衛生單位做艾滋病的檢查。

3.2.2 防范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婦女的非意愿妊娠。因為妊娠自身因素使得孕婦自身的免疫系統處于一種壓抑的狀態,會造成CD4細胞數的下降,同時妊娠過程中出現機會性感染的概率也會升高,造成妊娠過程中的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提高,并且快速發展成艾滋病。因此針對全部的免疫缺陷病毒的孕婦都應該進行各種有關妊娠以及免疫缺陷病毒垂直傳播危害的信息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