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運營模式范文

時間:2024-02-20 18:04:2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醫院運營模式,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醫院運營模式

篇1

[關鍵詞]綜合管理;醫院;管理創新

醫院簡介: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始建于1907年,是一所具有108年歷史的集醫療急救、科研教學、康復保健中心為一體的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是南方醫科大學附屬郴州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郴州醫院、南華大學轉化醫學研究所和湘南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醫院分設中心醫院、南院、北院、東院(在建)、西院(在建)。醫院現占地面積12.7萬多m2,建筑面積32萬m2;實際開放床位3076張;設91個臨床科室、6個醫技中心;2個省級重點專科,24個市級重點??疲?個市級重點??平ㄔO項目,1個省級技術研發中心,7個市級技術研發中心;現有在職職工3226人,其中高級職稱專家539人,博士生導師1名,碩士研究生導師38人,醫學博士44人。醫院自2006年實行集團化管理以來,在規模經濟、資源共享、轉診分流、醫學研究等方面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進一步樹立了醫院的品牌。醫院秉承“一切為了人民健康”的辦院宗旨,“惠愛、精醫、實干、創新”的院訓。以中心醫院為主體,南院、北院、東院、西院為輪的“一體四輪”集團化發展模式,努力建設成為湘粵贛省際區域醫療中心!

醫院的綜合管理需要建設完善的管理體制,促使人員之間分工明確,真正落實各種職責,全面提高醫院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根據醫院不同的經濟條件、文化背景、社會制度等采取不同的措施,促進醫院的管理與醫保政策緊密練習,避免詐騙假冒等問題的發生。

一、對醫院管理模式的分析

想要避免醫院管理工可能出現的不正常現象,醫院的管理需要從客觀的規律出發,遵循醫院的基本目標,使醫院的管理體制得到有效地改善。

1、管理方法的創新

眾所周知,醫??ìF如今已經被廣泛的使用,城鄉一體化醫療保障機制的建設已經有了一定的成果。同樣的,這也使醫??ㄐ畔⒐芾肀容^復雜,為了杜絕利用醫??ㄆ垓_行為的出現,醫院就需要做好建立信息網絡平臺的工作。醫院創新可以分為技術創新與組織創新兩個方面。例如對于利用醫??ㄆ垓_行為,就可以通過技術手段進行信息聯動,在組織創新方面,可以對醫院的管理進行綜合的部署,提高醫院的綜合管理水平?,F如今,醫院的管理受到許多方面限制,比如產權所有權關聯不清晰,所以就會出現很多詐騙牟利的行為,所以,醫院要與時俱進,改變之前被政府約束嚴重的情況,創新醫院的管理模式,使醫院可以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

2、醫院的體制管理創新

為了使醫院的管理適應新形勢的發展,醫院應積極的創造和諧的醫院氛圍,嚴懲醫院內外不正之風,提高醫院的服務水平。我們都知道,國內醫院的醫療條件遠不如國外的醫療條件,基礎設施不能滿足實際需求,就導致了許多現實問題的出現。因此,醫院應該加大投入,通過人力資源的管理滿足病人看病的需求。通過對醫療服務機構藥品價格的控制改善醫藥價格過高的狀況,使更多老百姓看得起病。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對于醫療費用、診斷、療效、快捷、舒適、滿意、等方面的要求也隨之增加,醫院根據現實情況,通過改革機制體系解決病患反應的問題,整體提高醫院的管理與服務水平。

二、醫院管理創新的策略

醫院管理模式創新必須根據醫院具體情況,結合醫??ǖ钠占笆褂们闆r建立完善的體制,有效的信息核實,杜絕防止利用醫??ㄔp騙購藥等問題的出現,營造良好的醫院運營環境。醫院的管理目標與服務理念在日常生活中要的到充分體現,面對問題的出現,要及時的分析,總結經驗并避免這類問題再次出現。醫院要想展示風采并樹立良好的形象,就必需采用新的服務態度,保持管理措施需要與醫院整體工作狀況一致,從源頭避免問題的出現。醫院想要做好各項工作,就必須創新。要根據實際情況,在技術方法上改革創新,調整管理手段,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總體提升醫院的整體管理水平。

1、醫院管理體制的創新策略

醫院的管理體制改革創新,除了要重視業務技能,也要加強科學建設,要從醫院的內部進行體制改革,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使人員在行政管理職責方面各盡其職,完善監督機制,避免詐騙事件的出現。醫院發生醫療事故要有相關的人來負責,實行事故責任制,將醫院的各項考核與與策略結合起來,建立完善的指標考核體系,營造良好的醫療環境。

2、醫??ü芾碇贫冉ㄔO

為了適應新的形勢,醫院要加快保險制度的建設,為廣大職工提供完善的醫療保障服務,促進社會經濟穩定發展。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可以減輕單位財政的負擔。但是由于醫療行業的特殊性,醫患雙方信息往往不對稱,許多醫??ㄔp騙問題層出不窮,使醫療秩序嚴重受損?;颊邔τ谙M的種類與數量很難控制,在利益的驅動下,使醫院對醫??ǖ目刂撇粔驀栏?,為許多不良的行為提供了方便。所以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從源頭上解決問題,整體提高醫院的服務管理水平。

3、建立完善的監督激勵機制

要想使醫院管理制度得到有效的成果,可以從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與激勵制度來有效的杜絕醫??ㄔp騙行為,減輕醫?;鸬膲毫?。通過建立完善的監督制度,可以有效的分析產生詐騙事件的原因,并制定相對應的策略。通過監督獲取更多的信息,降低醫患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通過選擇合適的保險程度與激勵制度使監督更有效的執行。

4、降低道德風險的產生

社會保障與道德風險息息相關,道德風險的產生會影響建設社會保障體系尤其是在建設醫療保險制度時,道德風險在建立社會保障制度中分布最廣、頻率最高、造成的損失最大,因此,醫院要加大對醫療保險的控制,減少醫療道德風險的產生。醫院管理由醫生、患者與醫保三個方面組成,三方都維護各自的利益,而醫保詐騙的道德風險就由此產生,因子醫院的管理應從這三方面入手,運用第三方支付手段,即醫院患者在醫保治療過程中醫院患者都不自己掏錢,會增大道德風險產生的概率。因此,醫院要正確的建立各方權、責、利三者之間的關系,降低道德風險產生的概率,通過建立完善的審核監督機制,及時的找出醫療過程存在的問題,從源頭入手,減少醫?;饟p失。由于在我國的社會保障法還不夠完整,我們有必要積極促進立法,通過法律手段防微杜漸。醫院要明確自身的責任與義務,建立完善的醫??ㄊ褂帽O督機制,從源頭上圍追堵截,提高醫院的整體規范專業化水平,從而保證廣大患者的權利與義務。對于醫院管理中醫院與患者信息不對稱的矛盾性,醫院要加強信息化管理水平,全方面的改進醫院的管理模式,使醫院更早的實現現代化管理。

5、片區院長負責制

片區院長負責制是醫院新型的管理模式,即在醫院的管理過程中建立業務部制也可以稱為事業部制。片區院長負責制是對全員的科室進行全面的監督,是各個科室建立緊密的工作關系,使分管目標更為明確,有效的對片區工作進行安排,使各項工作都能夠得到有效的落實實施。也可以通過片區院長負責制更好的培養醫院高級管理人才,提高醫院的整體管理能力和綜合水平。

總結

醫院綜合管理需要考慮其科學性與可行性,要注重提高管理的效率,將醫院管理與社保主管部門聯系起來,動態的管理機制,適應新形勢的發展,根據自身情況,改革創新,努力提高醫院的綜合管理與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李則河;彭晨輝.建設集成化ERP平臺及其在醫院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院,2011(09).

[2]楊一童.醫院智慧運營[J].中國當代醫藥,2010(32).

[3]繆建成.醫院推行ERP之我見[J].中國醫療設備,2010(09)窗體頂端.

篇2

[關鍵詞]一卡通 建設 運營

我國高校信息化建設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已經從網絡硬件平臺的搭建逐漸步入數字化校園建設階段。數字化校園是以網絡為基礎,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實現從環境(包括設備、教室等)、資源(如圖書、講義、課件等)到活動(包括教、學、管理、服務、辦公等)的全部數字化,在傳統校園的基礎上構建一個數字空間,以拓展現實校園的時間和空間維度,提升傳統校園的效率,擴展傳統校園的功能,最終實現教育過程的全面信息化,從而達到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數字化校園就是網絡化的信息傳輸、數字化的信息資源和智能化的用戶終端,三者有機的結合。

校園一卡通系統是學校數字化校園框架中教育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的核心項目之一,是數字化校園的基礎工程和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結合學校的統一身份認證、人事、學工等MIS和應用系統等建設,通過共同的身份認證機制,實現數據管理的集成與共享,使校園一卡通系統成為校園信息化建設有機的組成部分。通過這樣的有機結合,使校園內的商務消費、身份識別認證、社會應用、財務結算和自助服務等活動實現數字化、信息化,它為廣大師生員工的教學、科研和生活提供方便,從根本上實現“一卡在手,走遍校園”的目的。

一、校園一卡通的設計思路

校園一卡通系統的建設是統一的綜合管理系統,是“數字化校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應主要具有綜合消費類、身份識別類、金融服務類、公共信息服務類等功能。整個系統應與銀行系統、學校原有的系統和學校管理信息系統有良好的銜接,并為學校潛在管理信息系統預留合適的接口,在項目完成后隨時為學校增加其它管理系統接口提供必要的協助。因此在進行設計時必須堅持:采用先進成熟的技術、基于前瞻性的遠期規劃設計;在系統的設計上,堅持“盡量避免人工干預”的設計原則,大量的工作都可以靠系統自動、自助的完成,減少人為因素對系統的影響,使系統運行更加穩定、易于操作和維護,用戶應用更加方便;在各種設備選型上按照合理超前、理性建設、保護原有投資、避免浪費、保證性能穩定、運行可靠、基于優秀的開放性和擴展性的原則進行設計,在設計上除了注重軟、硬件系統的正常處理能力外,還要綜合考慮處理突發性的大量實時數據、信息傳輸和存儲安全保密等方面的設計因素;堅持“信息共享、集中控制”的原則。

二、校園一卡通的建設思路

1. 系統架構建設思路

建立數字校園下的三級平臺架構:數字校園中心作為一級平臺;教務、財務、校園卡管理中心作為二級平臺;各應用系統為三級平臺。

一級平臺:數字校園的共享數據中心、統一身份認證和統一門戶系統作為數據交換和共享的核心;

二級平臺:銀行網絡系統,通過電信線路與學校校園卡管理中心實時連接,實現用戶的實時圈存、銀行卡掛失、每日業務結算等。校園網作為“校園智能卡”系統的骨干通訊平臺,主要實現校園卡在學校內的各種業務。

三級平臺:本項目的各種應用子系統和與校園卡相關聯的其它應用子系統。

2. 系統平臺建設思路

一卡通信息平臺包含中心系統平臺和子系統平臺。中心系統平臺是一卡通系統的核心平臺,它包含對一卡通中心主機系統的管理和維護,數據交換、交易及同步,用戶及設備的管理、系統參數的設置和環境的設定,系統各模塊的工作狀態監控和工作模式的設定,密鑰管理等功能。一卡通中心系統平臺應由系統管理中心(校園卡綜合認證、用戶管理系統)、結算中心(校園卡清算、結算財務平臺)、制卡中心(校園卡制卡、卡務管理平臺)、通訊采集服務中心、系統集控中心(系統監控管理平臺)、充值轉賬系統、銀行圈存轉賬管理平臺等內容構成。子系統平臺則是實現校內消費、身份識別、自助服務等功能的具體技術支持,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和管理需要可包括學生自助繳費系統、綜合商務消費管理系統、食堂消費系統、校區公交車無線采集系統、射頻卡指紋認證系統、數字迎新管理及學生注冊報到系統和學生綜合離校管理系統等。

3. 第三方系統接入方案思路

數字化校園下的一卡通系統中,還有許多第三方應用系統需要接入,如圖書館管理系統、學籍管理系統、國有資產管理系統、組織人事管理系統、科研管理系統、學校財務管理系統等。在和第三方系統對接時,傳輸基于TCP/IP網絡實現,系統軟件分別從Web Service接口層、應用程序層、卡片讀寫層提供多種接口實現。在進行一卡通建設時,要根據實際情況,充分考慮到與第三方的應用系統進行平滑的、有效的對接,才能更好的發揮校園一卡通系統的作用。

4. 系統安全保障思路

在基于校園網的分布式信息管理系統中,系統的信息一般都存儲在數據庫中,因而數據庫中存儲著大量關鍵數據。在發生校園卡故障、終端機具故障、網絡故障、突發事件和網絡攻擊時,容易出現系統數據被破壞和丟失的情況,因此在進行一卡通建設時,要在介質選擇、數據傳輸方式、脫機消費安全保證、充值交易安全保證、數據庫安全機制、Web Service接口安全機制、突發事件的技術防范、對賬機制的健全等方面予以充分考慮和精心設計,保證系統安全運行。

三、校園一卡通運營模式

建設校園一卡通系統投資巨大,一般來講,在已有的校園網絡平臺基礎上要建立完善的一卡通管理系統,除了需要投入大量圈存機、POS機等終端設備外、還需要在新增自助銀行、后期管理維護等方面投入大量的人、財、物力,概算投資應在500萬-1000萬元。由于校園一卡通系統投資量大、涉及校內外合作部門多、后期運行維護工作量大的特點,由學?;蜚y行單方投資建設和維護可能存在以下缺陷和弊端:首次投資較大;后期維護問題層出不窮,難以及時解決;一卡通產品不具備專業化、本地化、個性化的服務,無法有效確保系統正常運行;設備老化或遇到系統需要擴展、延伸功能時,出資人可能受制于人;資金利息、維護更新、人工管理等成本巨大;銷售設備的商家,可能因中途轉向或倒閉造成系統無法正常運行等。 基于上述原因,可以選擇引入第三方專業一卡通公司參與,由學校、銀行和一卡通公司三方共同進行校園一卡通系統建設維護的運營模式,具體分工與合作內容包括:

1. 學校同意銀行和一卡通公司捆綁進入校園運營,發揮各自的資金和技術優勢參與項目的建設和運行管理。

2. 學校與銀行聯合開發資金管理平臺系統,協定預充值金額的保管方,根據協議確定的頻次、方式清算資金。

3. 為確保一卡通項目持久、正常運行,學??山o予投資方部份校園市場和一定的優惠政策,將淋浴、開水、桶裝水、洗衣、校園廣告及部分上網等項目收益讓利于投資方,有利于優勢互補、互惠多贏、共謀發展。

4. 建議合作期限為10年。前5-8年為投資回收期,之后學校參與收益分成。合作期滿后,一卡通項目產權歸校方所有,三方可以協議方式確定后續維護運營等事宜。

參考文獻:

[1]張升平.數字化校園之卡通的建設[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4(1)

篇3

摘要:目的:探討醫療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HFMEA)應用于急診手術患者院內轉運的效果。方法:根據HFMEA方法,成立急診手術轉運團隊,評估影響患者院內安全轉運的因素,從術前轉運及交接、術后轉運及交接兩個環節查找失效模式,并有針對性地制訂控制方案。結果:觀察組轉運意外發生率和轉運交接問題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應用HFMEA顯著提高了急診手術患者院內轉運的安全性,值得推廣。

關鍵詞 :醫療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急診;護理;院內轉運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6.006

Application of HFMEA mode in hospital internal transport of emergency operaction patient

LIU Yun

(Yanche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Yancheng224001)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he health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HFMEA) used into the hospital internal transport of the emergency operation patients.

Methods:According to the HFMEA method, established the transport team of the emergency operation,assessed the factors of the safety transport in the hospital internal,found the failure mode from the two links of the preoperative transfer-handover and the postoperative transfer-handover,and formulated the targeted control scheme.

Results:The accident occurance rate and problem occurance rate of transfer-handover which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the HFMEA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security of the hospital internal transport of the emergency operation patients, and worthed promotion.

Key wordsHealth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Emergency;Nursing hospital internal transport

院內轉運對于急診手術患者來說,不僅是一個簡單的運送過程,而且是一個持續的治療監護過程,其質量好壞直接影響著患者的轉歸。急診手術患者術前、術后的轉運、交接雖然只有短暫的十幾分鐘,甚至幾分鐘,但是風險大[1],安全隱患存在于各個環節中,一旦處理不當,輕者會引起不必要的醫療糾紛,重者將直接給患者、手術預后帶來不良影響,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為進一步提高急診手術患者院內轉運的安全性,自2012年1月我院應用醫療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HFMEA)管理理念,對整個流程進行失效分析,針對不安全因素實施規范管理,通過落實強化培訓、專職轉運、使用手術患者交接單等措施,不斷完善并持續改進急診手術患者院內安全轉運流程,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一般資料

將2011年1~12月院內轉運356例急診手術患者設為對照組,男118例,女238例;年齡6~97歲,平均(49.15±1.55)歲。將應用HFMEA之后的2012年1~12月院內轉運362例急診手術患者設為觀察組,男105例,女257例;年齡8~89歲,平均(49.92±1.84)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病情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對照組采用備好的急救用品、專人護送等常規方法對急診手術患者進行轉運,觀察組在此基礎上應用HFMEA轉運患者。具體措施如下:

2.1籌建 HFMEA項目團隊2012年1月,我院成立了急診手術患者轉運團隊,由醫療主管院長、護理部主任、麻醉科主任、手術室護士長、急診科和外科系統科主任及護士長、醫師、護士組成。團隊成員接受HFMEA系統培訓,理解其管理理念,掌握其管理流程和評估分析方法,對急診手術患者院內轉運的各個環節進行風險評估,制訂持續改進方案。

2.2分析影響安全轉運的因素按照流程圖將急診手術患者院內轉運步驟逐一展開,分為術前轉運及交接、術后轉運及交接兩個流程。團隊成員回顧2011年1~12月急診手術患者轉運案例,結合臨床實際情況,利用頭腦風暴法,分析轉運全程的每一個步驟,找出影響急診手術患者院內轉運安全的重要環節、原因,兩個流程中潛在的失效模式均可降低院內轉運的安全性。

2.2.1急診手術患者術前轉運及交接的失效模式

2.2.1.1術前準備不充分急診手術患者起病急,變化快,危及患者的生命。從入院到手術時間緊,醫師下達手術醫囑后,護士因忙于執行醫囑,未仔細查看病歷,詢問病情、評估患者不夠全面,生命體征、瞳孔等記錄不全;醫護之間溝通不到位,未能提前通知手術室做好緊急手術準備,專用電梯未準備,尤其是夜間,護士因人員緊張更易發生術前準備不充分。

2.2.1.2轉運方法欠妥轉運時未全面評估患者,未根據病情采取適當的,對于躁動的患者,未能及時拉上床檔、妥善約束;未注意對患者的保暖。運載工具存在的問題:病區推車無剎車、交換車剎車失靈、交換車脫軌、腳輪滑脫,手術床固定鎖未鎖定等。

2.2.1.3呼吸道不通暢嚴重顱腦損傷、普外科急癥等患者在轉運途中突然發生嘔吐,未及時采取頭偏向一側、清除口腔分泌物等措施,有發生窒息的危險。

2.2.1.4血壓波動多發傷患者常處于不同程度的低血容量狀態,轉運中由于變化加重重要器官灌注不足;巨大兒、多胎妊娠產婦在途中因不當而致仰臥位低血壓癥狀。

2.2.1.5各種管道脫落術前患者帶有靜脈通道、胃管、尿管等管路,轉送時,護士觀察不細致,造成管道堵塞、扭曲、連接處脫落[3]。

2.2.1.6未認真執行查對制度未戴腕帶,腕帶內容書寫錯誤、字跡潦草;術中用物送錯手術間,手術交接單項目填寫不全面;病區所帶用物與醫囑不相符,甚至漏帶了藥品、物品,手術局部無標識。

2.2.2急診手術患者術后轉運及交接的失效模式

2.2.2.1呼吸困難、窒息、呼吸驟停頭頸部手術患者因傷口出血、水腫,氣管軟化塌陷,或手術后呼吸道分泌物過多,嘔吐物的誤吸,氣管導管脫出移位等原因,引起呼吸困難、窒息、呼吸驟停;全麻術后患者呼吸功能尚未恢復,特別是伴有慢性支氣管炎、肺部感染、肺心病的老年患者在轉運途中因痰液堵塞導致窒息、缺氧,如不及時發現糾正,可危及生命。

2.2.2.2血壓波動、休克、心跳驟停術畢,因麻醉、手術對患者血管舒縮功能的麻痹,搬運時因突然的變化,會引起血壓波動,甚至危及生命。

2.2.2.3骨折錯位、 石膏斷裂、血管神經損傷搬運不當導致剛剛復位固定好的骨折斷端錯位、石膏斷裂,錯位的骨折斷端容易造成血管神經損傷。

2.2.2.4低體溫轉運過程中患者仍處于低體溫狀態,出手術室后,外界溫度明顯較手術室低,墊褥、被子遮蓋不嚴或未注意保溫,患者就會出現寒戰、面色發白、肌肉緊張等低體溫癥狀。

2.2.2.5臥位不穩全麻術后患者尚未清醒,各種導管引起的不適、疼痛等均可引起患者躁動,在轉運途中如未將床檔豎起、患者未約束或照顧不周則可導致墜床;手術車在轉彎、交接過程中因推車用力過猛使擔架脫離車架,易致患者肢體損傷或墜床。

2.2.2.6管道移位、脫落手術結束搬運患者前,未理順各種管道(輸液管、頭部引流管、胸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導尿管等),移動患者時動作欠協調一致,粗暴牽拉引流管造成脫落,特殊部位的管道需重新手術才能解決問題,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危重患者麻醉方式大多為全麻,故有多種特殊治療措施,如留置靜脈通道、攜帶氧氣、氣管插管、中心靜脈置管等,在轉運時護理不仔細,極易發生管道扭曲、移位、滑脫。

2.2.2.7對接種科室準備不充分患者到達接受科室,護理人員未及時接待,導致等待時間較久;接收患者的床單元、吸氧裝置、監護設備等準備不充分,不符合術后監護、治療要求;搬運患者時,動作粗暴,配合不協調,導致患者管道脫落或肢體損傷;交接時態度不認真、不細心,未觀察患者整體情況,記錄簽名欠規范。

2.3制訂全程轉運控制方案

2.3.1急診手術患者術前轉運及交接

2.3.1.1提高轉運人員素質,建立標準化轉運程序制定科學的急診手術患者轉運流程,負責轉運的醫護人員專業素質高低直接決定手術患者院內轉運的質量。以往的人員調配是臨時指派醫護人員轉運,改進后各班次成立轉運醫護小組,由負責手術的醫師、責任護士組成。轉運小組成員開展手術患者轉運培訓、演練,提高急救、應急、溝通水平,考核合格后上崗。護士必須提前15 min通知手術室做好術前準備,協調準備好專用電梯。

2.3.1.2綜合評估,完善術前轉運交接醫師、護士對患者進行全面地評估及嚴密地觀察,內容包括意識狀態、瞳孔、生命體征、安全有效的靜脈通道、用藥情況,引流液的色、質、量,途中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等,以便及時進行搶救。監測并記錄轉運前各項生命體征,便于轉運前后對照。對昏迷患者的家屬做好解釋工作,轉運前由醫師向家屬交待病情和途中可能出現的意外,如心跳、呼吸驟停等,并簽署轉運風險告知書、知情同意書。

2.3.1.3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意識障礙的患者,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接送產婦取左側臥位;胸部傷患者取半臥位或者傷側向下的低斜坡位。保證轉運車安全無障礙,及時豎起床檔。

2.3.1.4保證管道安全搬運患者前應理順各種管道,做到一查二看三整理四搬運,即:查患者所有管道的數量及位置、管道標識;看管道是否放好,有無纏繞扭曲現象;理順各種管道,使其暢通無阻;然后再搬運,能有效防止意外發生。

2.3.1.5執行雙重核對制度每位手術患者術前應帶上藍色腕帶[4],腕帶上標明其姓名、性別、年齡、住院號、疾病診斷。轉運前根據手術通知單的內容與當班護士共同核對腕帶信息;查看病歷,核對手術名稱、部位及標識、麻醉方式、正在使用的藥物、各管道名稱及通暢情況、特殊治療措施等。

2.3.1.6轉運途中小組成員站在患者上身靠近頭端位置,嚴密觀察其生命體征、意識、瞳孔等情況,同時管理好各種管道,如有意外,及時搶救。

2.3.1.7入手術室交接小組成員轉運患者至手術室后,與手術室護士共同核對患者信息,在手術患者核對表上簽字。護工協同交換對接車,保障安全對接,防止軌道滑脫。

2.3.2急診手術患者術后轉運及交接

2.3.2.1充分評估病情評估患者的神志、瞳孔、生命體征,妥善放置各種管道,為安全轉運做好準備。

2.3.2.2離開手術室,通知病房術后患者必須由巡回護士、麻醉師和手術醫師共同護送至病房,在患者離開手術室前20 min由巡回護士通知接收科室,由科室護士為患者準備床位、必備的搶救藥品、儀器,調節室溫,防止因病室溫度低而加重患者低體溫的狀況,巡回護士密切觀察病情,轉運途中要加蓋被褥,注意保溫,向科室護士交待手術的簡要情況。

2.3.2.3保持呼吸道通暢麻醉未清醒,患者取去枕平臥位,頭轉向一側。護士應備好氧氣袋、簡易呼吸器、氣管插管等搶救物品。頸部手術患者應常規觀察敷料松緊度,防止患者出現呼吸抑制、呼吸道梗阻。50 ml空針一副接上吸痰管以備急用,舌后墜患者用舌鉗將舌體拉出。

2.3.2.4嚴密監測血壓變化配置移動式多功能監護儀持續監測。搬運時動作輕柔,運送途中運行平穩,避免因急劇改變引起血液動力學改變。

2.3.2.5保證臥位安全每次使用前護工徹底檢查推車是否完好,術后患者移至轉運床后應及時豎起床檔,適當約束患者肢體。對于昏迷、煩躁患者,護士應仔細檢查,準確評估引起躁動的原因,如果原因明確,應迅速予以解除。

2.3.2.6防止管道脫落巡回護士按要求貼上管道標記,搬運手術患者前做到一查二看三整理四搬運,從而有效防止了管道脫落的發生。

2.3.2.7病房交接患者被安全護送至科室且安置妥當,監測生命體征后,麻醉師與接班護士交接術中麻醉情況、術后注意事項;巡回護士與病房護士進行詳細的床旁交接,包括手術情況介紹、用藥,各引流管的色、量、質、是否通暢,特殊治療措施,患者的心理狀態和物品等,請病房護士在手術患者交接記錄單上簽全名,交接時應避免談論對患者易產生不良心理影響的內容,特別強調術前、術中已輸入藥物或已執行的治療護理措施。

2.4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者轉運途中意外情況發生及轉運交接問題發生情況。

2.5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14.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3效果

3.1兩組患者轉運意外發生情況比較(表1)

3.2兩組患者轉運交接問題發生情況比較(表2)

4討論

2011年美國醫療組織評審委員會在修改評鑒標準時指出,醫療組織至少每年要有1次在高風險的服務流程中進行風險評估,并應以謹慎、積極的態度來防范潛在風險的發生。目前很多國家、地區正在推行HFMEA,HFMEA能有效控制醫療事故的發生,明顯減少醫療糾紛[5]。

HFMEA用于急診手術患者術前、術后轉運及交接,全面、清晰地發現了影響患者安全轉運的相關因素,明確了轉運人員的專業素質。通過專項培訓、考核演練等相關措施有效提高了醫護人員的轉運、急救能力,并制訂全程控制方案,醫護人員在術前、術后轉運前均落實告知義務,同時對患者進行細致、全面地評估,備好所需的物品、儀器設備,轉運中密切觀察病情,及時處理氣道分泌物,穩定血壓(如加快輸液、血管活性藥滴數),正確管理管道,搬運做到協調一致,有效減少了糾紛的發生。表1顯示,HFMEA應用于急診手術患者院內轉運后,轉運意外發生情況明顯少于對照組,確保了急診手術患者院內轉運的安全。

HFMEA用于術前、術后轉運科室交接,找出流程中科室之間交接內容不全面、對口科室未聯系、轉運處理不當、術后準備不足等薄弱環節,通過強化科室之間的溝通聯系,嚴密銜接各個環節,并規范交接流程,設計使用手術患者交接記錄單,保證護理記錄的全面性、連續性。表2結果顯示,HFMEA應用于急診手術患者院內轉運交接后,轉運交接問題發生情況少于對照組,切實保障急診手術轉運患者的護理安全。

5小結

通過應用HFMEA管理方法,評估影響急診手術患者院內安全轉運因素,從術前轉運及交接、術后轉運及交接兩個環節查找失效模式,制訂全程控制方案,提高護理人員的抗風險意識,確保了手術患者的轉運安全,值得推廣。為進一步證實HFMEA應用于急診手術患者院內轉運的有效性、可行性,我們將定期對急診手術患者院內轉運進行風險評估,不斷地完善轉運流程,建立長效管理機制,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減少醫患糾紛的發生。

參考文獻

[1]鐘衛英,李萍.手術患者術后轉運過程中的風險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護理與康復,2011,10(3):253-254.

[2]張曉娟.介入手術患者接送途中安全護理對策[J].當代醫學,2009,15(29):626.

[3]龔啟群.手術患者交接過程中護理過失的原因及對策[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3,35(3):227-229.

[4]梁連英.安全警示標識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1,6(7):276.

[5]馬春遠,李靜,鄧艷濃,等.FMEA應用于新生兒沐浴操作流程中風險防范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09,6(21):152-154.

篇4

關鍵詞:公立醫院;運營管理;難點及重點;應用對策

在公立醫院運營過程中,藥品零差價作為醫療改革的重點內容之一,取消了藥品加成給公立醫院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因此需要針對醫院的內部收入結構進行調整和協調,藥學部門也需要積極的進行轉型,通過制定新的補償機制解決公立醫院發展中遇到的問題。通過加強成本管理、合理應用藥品采購及應用管理制度、推動臨床藥學服務等方式促進醫療資源的整合,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保證公立醫院的運營效果。公立醫院通過藥品零差率政策的應用,控制了醫院在藥品方面的經濟來源,給醫院的運營帶來極大的負擔,零差率后藥品利潤差額需要由醫療服務補給、政府補貼等方式來改善,因此醫院需要實施精細化管理,有效控制醫院的運行成本,提高醫院的運營質量。

一、公立醫院運營中的現狀分析

(一)醫保付費模式發生極大的變化

隨著醫療體制的不斷改革和完善,城鎮職工醫療加新農村醫保等得到全面的推廣。我國近幾年在各個城市推動DRG付費模式的應用,DRG付費模式表示:醫保機構與公立醫院付費模式從按項目付費轉變為DRG付費模式,根據患者的年齡、性別、住院時間、手術類型、疾病情況、病情程度、并發癥等因素,針對病種和診斷進行打包收費從而制定的醫保支付標準。通過DRG分組,能夠針對各項疾病進行分類,還能針對醫院中不同學科、醫療服務的規范性、技術性、服務質量等進行評估,RDG付費模式還能將工作效率、工作質量等情況呈現出來。

(二)藥品及耗材零加成

隨著醫療改革的深化,藥品及耗材加成得到取消,從而醫院在這方面的經濟收益受到限制,給醫院的運營帶來極大的壓力。以往,大多數公立醫院的經濟收益都來源于藥品及耗材加成,藥品及耗材加成政策頒布后,醫院的運營收入大打折扣,為了發揮醫療服務的作用,醫院就需要開展成本管控,制定合理的運營管理對策,為醫院提高收益拓展渠道。

(三)醫療機構之間的競爭較為激烈

通過分級診療制度應用后,患者看病會選擇離家近、看病方便、花錢少的醫療機構,通過這樣的分流也改善了公立醫院的醫療壓力。為了保證公立醫院門診量的穩定增加,就需要根據醫院的發展情況突出??苾瀯荩瑢⒁呻y雜癥的診療作為自身的發展優勢。醫療領域中,產生了很多私營醫療結構并且得到快速的發展,民營機構相比公立醫院,對市場環境的掌握更加的全面,因此構建的運營管理對策較為實用且有效,因此給公立醫院的發展帶來極大的壓力。當前時代下,患者看病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樣化,對醫療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公立醫院不僅要提供優質的診療服務,還要提高自身管理效果,提高自身在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

二、公立醫院運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成本問題

第一,由于不具有完善的成本管理意識導致成本管理理念無法得到創新。公立醫院的屬性為事業單位,因此會享受政府的資金補貼,導致很多公立醫院的管理人員無法對成本管控給予高度重視,一味的擴大醫院發揮規模,不斷采購醫療設備,導致醫院的運營成本無法得到有效的控制。還有一些公立醫院未能構建完善的成本管控理念,對成本管控的認知存在錯誤,認為成本管理與成本核算是一樣的,因此對成本只是進行簡單的核算。第二,由于未能構建完善的成本管控機制,導致成本管理效率較差。公立醫院未能根據自身發展情況制定管理對策,從而導致成本管理的各項措施無法滿足要求。成本管理措施落實階段由于缺乏管理機制,導致成本管理未能落實到各個科室或各個部門中,一些醫院雖然將成本管理納入到財務管理工作中,但是卻未能構建對應的管理體系,導致成本管理效果依然無法保證。第三,未能構建成本管理信息系統。缺乏信息系統從而無法針對成本各項數據進行采集和分析,導致成本數據的利用率較差。

(二)人員問題

公立醫院的運用管理中,由于缺乏專業的人才則出現了一系列問題:第一,財務人員主要承擔著醫院運營管理的工作。公立醫院對財務核算給予高度重視,但是卻未能構建合理的管理對策,因此由財務人員承擔運營管理的工作。第二,運營管理人員專業水平較差。公立醫院的運營管理由于缺乏財務、經濟、醫療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因此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較差,無法勝任這一崗位。第三,醫院無法重視對運營管理人才的培養。醫院引進管理人才后卻忽略了對人才進行全面的培養。醫院的運營管理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因此需要不斷提高管理人才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才能持續提高醫院的運營管理效果。

(三)績效管理問題

在新時展下,公立醫院對績效管理缺乏足夠的理解,會將績效考核與績效管理相混淆,針對員工開展考核然后根據考核結果發放報酬,一些公立醫院中缺乏完善的績效考核標準,醫院科室、部門工作的復雜程度較高,在規范績效考核標準的時候無法結合各個部門的實際情況,導致考核標準過于單一,員工的積極性則無法被充分調動起來。三、公立醫院運用管理水平提高的對策(一)針對成本開展精細化管理第一,要提高人員的成本管控意識。通過合理的成本管控宣傳手段,在醫院各個科室、各部門之間開展成本管理的宣傳,能夠提高人們對成本及其管理的認知,也能認識到開展成本管理的重要性。第二,構建完善的成本管控機制。公立醫院要結合自身發展水平制定成本管理制度,以此來保證成本管理能夠在完善的制定下發揮作用,同時完善的管理制度還能保證各項操作的規范性,提高醫院各科室、各部門的成本管理效果。就比如說,藥品消耗、設備采購、材料庫存管理上要制定有效的管理對策,加強各部門溝通交流,以此來保證各個環節成本的管理質量。第三,成本管理信息系統的構建?,F代化信息技術的應用,推動成本管理體系的建設,實施精細化管理則實現了對數據的全面預算,將其作為成本管理的支持。

(二)重視人才團隊的建設

第一,公立醫院在重視對管理人才的培養。公立醫院運營管理的人才需要具備經濟、醫療、信息技術等多方面的知識,通過人才的培養能夠促進運營管理人才團隊的構建,提高人才的管理操作技能,從而滿足新時期下醫院運營管理的要求。第二,促進醫院運營管理人才的溝通、合作,相互促進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提高人才團隊的運營管理效果。積極組織運營管理人才定期學習管理知識和管理技能,結合醫院的實際情況組織人才開展培養。

(三)促進績效管理體系的完善

第一,要加強公立醫院員工對績效管理的正確認知,真正了解績效管理的內容、含義和對策等,將醫院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調動起來,還要組織人才學習績效管理的理論知識,將績效管理的優勢發揮出來,提高醫院的運營管理效果。第二,制定科學的績效考核標準,在制定績效考核標準的時候要詢問醫院各科室和部門的意見,制定針對性的績效考核內容,還要將績效考核標準與醫院發展結合起來,構建完善的考核體系。第三,結合實際情況對績效考核標準進行調節,促進各科室的溝通交流,在各個科室構建特色績效考核標準,在實踐中針對考核內容進行調整,提高績效管理的效果。

四、結束語

在新時代下,公立醫院體制的各項政策發生巨大的變化,因此行業之間的競爭力越來越激烈,在此基礎上,醫院要重視提高運營管理效果,通過開展精細化管理、提高成本管理意識、利用信息技術構建管理系統等,重視管理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則可加強醫院的運營管理效果,對推動醫院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基礎。公立醫院在新醫改下的運營管理過程中存在很多的問題,不僅會影響醫院管理效果,同時也會給醫院的安全、持續健康運營造成影響。通過加強成本管理、合理應用藥品采購及應用管理制度、推動臨床藥學服務等方式促進醫療資源的整合,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保證公立醫院的運營效果,醫療改革進程的加快,公立醫院需要構建規范化、精細化、科學化的管理對策,提高管理效率和質量,從而有效控制成本,提高醫院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盛方方.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的難點及應對策略[J].中國市場,2020(13):148,150.

[2]劉志亮.淺析公立醫院內部控制的難點及應對策略[J].中國市場,2020(10):102,106.

[3]肖振龍.基于精細化管理視域探析公立醫院成本管控優化策略[J].財經界,2020(14):72-73.

[4]操禮慶,趙昕昱,陳旭,等.業財融合背景下公立醫院運營管理現狀研究[J].衛生經濟研究,2021,38(3):70-72,76.

篇5

關鍵詞:在線醫療信息服務;服務模式;運營模式;盈利模式

中圖分類號:F4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14)07016203

1引言

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健康意識的覺醒,使得人們對健康信息的關注和需求不斷增強。互聯網的發展改變了人們尋求健康醫療信息的方式,網絡已成為廣大網民了解醫療保健知識的一個重要渠道。事實上,早在互聯網商業化的初期,醫療信息服務方面的內容已經出現在網絡上,國外最早出現的醫療信息服務類網站包括“健康網景”、“健康門”,國內也有不少老字號如“39健康網”、“伽馬醫生”、“尋醫問藥網”等。

隨著互聯網商業化的深入,在線醫療信息服務平臺如雨后春筍快速建立并迅速搶占部分市場,一定程度上緩和了我國“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然而,調查表明:只有2692%的網民認為在醫療衛生服務類網站質詢能得到及時答復,而不滿意率高達41.03%,同時35.09%的網民認為答復可信度不高。此外,眾多的醫療信息服務平臺盈利模式模糊,至今未能實現盈利,平臺長期健康發展存疑。由此可見,在線醫療信息服務平臺的發展形勢不容樂觀,存在較大的質疑。

因此,本文以目前國內典型在線醫療信息服務平臺為研究對象,從服務模式、運營模式和盈利模式等方面對“39健康網”、“尋醫問藥網”和“好大夫在線”等三個在線醫療信息服務平臺進行比較分析,期望進一步揭示醫療信息化建設的發展方向和內在機制,對醫療健康服務類網站的建設和發展提供借鑒和參考。

2研究方法與信息來源

2.1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方法對三個典型的在線醫療信息服務平臺進行對比分析,以期揭示醫療健康服務類網站的發展方向和內在機制。案例研究依據研究目的與性質的不同,可分為探索性案例研究、解釋性案例研究與描述性案例研究。探索型案例研究往往是界定一個研究問題前試探性研究;解釋性案例研究通常用于因果關系的探索;描述性案例研究是在研究前就形成和明確一個理論導向,并以此作為案例分析的理論框架,它一般要求在研究前明確分析單元。本研究主要采用描述性案例研究法,通過對“39健康網”、“尋醫問藥網”、“好大夫在線”的服務模式、運營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分析,發現阻礙醫療信息化發展的壁壘。其中的分析單元是服務模式、運營模式和盈利模式。

2.2信息獲取方式

本研究采用多元化的資料收集渠道從而獲得相互映證的信息,搜集公開出版物與“39健康網”、“尋醫問藥網”、“好大夫在線”相關的資料;通過傳統媒體和網絡媒體對“39健康網”、“尋醫問藥網”、“好大夫在線”的相關報道和網站發展歷程進行全面的梳理,并做出相對客觀的評價;收集用戶在相應論壇對“39健康網”、“尋醫問藥網”、“好大夫在線”的體驗評價及建議。

3典型在線醫療信息服務平臺的比較分析

39健康網()是廣州啟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旗下網站,該網站是中國歷史悠久、規模巨大、擁有豐富內容與龐大用戶的健康網站。該網站開通以來,依托三九集團的品牌效應,憑借強大的醫藥專業背景支持、堅實的互聯網技術研發與經營管理團隊,迅速發展壯大,在我國在線醫療行業占有一席之位。

“尋醫問藥”成立于1999年,致力于百姓健康和醫療專業人士服務平臺的構建?!皩めt問藥”依靠自身多年來對醫生、醫院資源的沉淀積累,成功搭建了由健康資訊、醫藥搜索查詢以及獨具自主特色的“有問必答”社區共同構成的醫患交流平臺。

“好大夫在線”起步于2006年,創立之初,“好大夫在線”聚焦于為中國患者提供就醫參考信息,建立了互聯網上第一個實時更新的門診信息查詢系統。在眾多醫生和患者的支持和參與下,經過幾年的快速發展,好大夫在線已經在多個領域取得領先地位。

3.1服務模式的比較分析

“39健康網”、“尋醫問藥網”、“好大夫在線”均致力于讓國人更健康,有著相同或類似的目標客戶人群,均在診療服務、醫療資訊等方面提供服務,并在服務手段上均開始重視與客戶人群的互動。作為國內主流健康類網站,這三家網站在各自的服務模式如下:

醫師評分“39健康網”和“尋醫問藥”提供的在線自助體檢服務有效的讓用戶實時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一定程度上節約了醫療資源。“好大夫在線”主打的海外就診服務可以讓患者享受到更優質的醫療服務。醫患交互平臺的推出大大提高了醫生的工作效率,同時也極大程度上方便了用戶,拉近了醫患的距離。

然而,這三家網站在網站內容方面大致相同,沒有獨具一格的特色。在服務方面依舊沒有走出傳統健康網站的老路,缺乏有效服務形式譬如基于個人健康管理的電子病歷服務。“39健康網”和“尋醫問藥”提供的健康知識大多數專業性太強,普通老百姓難以讀懂,適應性差。醫院及醫生的信息的共享有效的引導了患者的就醫,信息卻不具有權威性。

3.2運營模式的比較分析

運營模式是企業根據企業的經營宗旨,為實現企業所確認的價值定位所采取某一類方式方法的總稱。其中包括企業為實現價值定位所規定的業務范圍,企業在產業鏈的位置,以及在這樣的定位下實現價值的方式和方法。

圖139健康網的運營模式

注:現金流服務流信息流?!?9健康網”擁有國內各級醫院、醫生、藥品及個人醫療資料數據庫,以網絡信息服務為主導,利用網絡信息平臺引導用戶的就醫、藥品選擇。通過投放在線廣告,提升醫院、藥店的曝光度和知名度。

圖2尋醫問藥的運營模式

注:現金流服務流信息流?!皩めt問藥”結合醫院優勢為醫院創建數字化醫療運營服務平臺,為合作醫院展示醫院簡介、醫院動態、醫院設備、特色治療等基礎信息,直接為醫院與患者之間搭建橋梁。通過為醫生建立個人博客,打造醫生獨特的個人名片?!皩めt問藥”為藥店提供電子商務平臺,通過網上商城直接銷售藥品及醫療器械。

圖3好大夫在線的運營模式

注:現金流服務流信息流。好大夫在線擁有中立客觀的就醫經驗平臺,患者可以為自己喜愛的大夫投票、撰寫感謝信,分享如何選擇醫生、交流就醫經驗,共同對抗疾病。好大夫在線獨創“按需分配”的門診預約系統,允許患者直接向醫生提交病情,預約門診號。在分診體系的幫助下,保證病情需要的患者優先獲得醫生的門診機會,而醫生也能把寶貴的時間、精力用于自己擅長的病例上。

3.3盈利模式的比較分析

篇6

隨著新醫改的不斷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已進入深水區,公立醫院內部運營機制改革也面臨許多挑戰。公立醫院實行精細化的管理來提高醫院的管理水平,來使有限的醫療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在面臨公立醫院綜合管理體系的變革中,怎樣合理科學的建立適應醫院總體發展的管理會計體系則顯得尤為突出和重要。本文主要結合公立醫院行業特點,論述管理會計在公立醫院精細化管理中的作用及方法研究。

關鍵詞:

公立醫院;精細化管理;管理會計

當前,醫療環境的局面是公立醫院是公益性事業單位,國家鼓勵民營醫院的發展,同時形成公立醫院與民營醫院競爭的格局。就目前的形勢與政策而言,公立醫院的改革困難重重,面對很多未知的困難與挑戰,而在這其中建立適應醫院總體發展的管理會計體系則顯得尤為突出和重要。管理會計體系的構架建設是根據現代醫院的要求。

一、公立醫院在精細化管理中實施管理會計所存在的問題

(一)公立醫院推行精細化管理時沒有過多重視管理會計的實施

公立醫院應該將管理會計的工作重視起來,將其管理工作每一個的執行環節都做到數據化與精確化,進而提高醫院的管理水平。公立醫院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公益屬性以及財務部門在內部管理中得不到一定的重視,很少有權利參加醫院的戰略決策導致管理會計在醫院的實施相對來說難度受限。

(二)公立醫院缺乏科學的財務管理模式

目前,許多醫院也已經意識到醫院管理需要從粗放擴張型向精細管理型轉變,也根據醫院制度要求開展了預算管理、成本核算等,但由于信息系統和管理構架的不完善導致目前醫院信息化建設仍然處于簡單的記賬和出具報表,并沒有采用全面的成本管理方法,也不具備健全成本考核指標體系,疏忽財務分析管理,只注重于記賬和編制財務報表,對于公立醫院的運營很少進行參與,使其不了解公立醫院的經營現狀,不能結合公立醫院的實際運營而做出合理的方案。

(三)管理會計的相關人員職能素養偏低

公立醫院的管理會計人員大多對財務的分析還缺乏更深層次的理解程度,大多數的財務會計人員還停留在會計核算階段來進行相關財務工作,所以無法使公立醫院的經營者獲得全面準確的運營數據。

二、公立醫院在精細化管理中實施管理會計的意義

(一)為醫院的管理者的運行管理提供運營數據

公立醫院若要在未來的社會環境中得到良好的發展,在為醫院的經營管理者提供有效信息的基礎上,公立醫院可利用現代的管理技術來完成對醫院內部財務信息的有效分析。公立醫院在精細化管理中實施管理會計,通過建立數學模型來反映出業務量和成本的相應關系,為公立醫院經營成本與相關預算編制提供一定的依據。

(二)提高公立醫院的績效考核管理

公立醫院若想在精細化管理中實施管理會計,應該對公立醫院各個科室的業務運營情況進行系統而有序的分析,并從醫德醫風、服務質量、崗位的工作量和醫療安全質量等多個方面來完成對醫院內全體醫護人員的評估與分工管理,來完成對于醫院在經營過程中的控制跟蹤。與此同時,實施管理會計應該建立全面的控制系統,以此來實現對公立醫院經營情況的的業績考評。通過將公立醫院經營狀況的運營數據與之前管理者預定的醫院運營目標來進行比較,就可以找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來實現對公立醫院的績效考核管理的提高。

(三)提升醫院的綜合效益

與財務會計系統不同的是,實施管理會計主要體現在對成本、預算、績效、風險等方面的管理以及對內部的控制等方面,最終是為了更好的對公立醫院的內部進行分析。在公立醫院精細化管理中實施管理會計,是在實現財務會計職能的基礎上來完成對公立醫院的實際運營效益的分析。與此同時,公立醫院在實施管理會計的同時,可以對其自身的盈虧狀況開展定量的分析,使之在公立醫院的基本運營成本一定的情況下,實現最大的經濟效益。

三、公立醫院精細化管理中實施管理會計的方法

(一)在精細化管理中實施管理會計的基礎是體系架構的建立

我們將管理會計體系定位為對公立醫院人、金錢等各項資源的分配與使用等方面的管理,其實質是以會計核算為核心,預算管理為主線,各層管理的有序構建是公立醫院在精細化管理中實施管理會計的基礎。醫院根據自己的戰略發展計劃,制定階段性的戰略目標,通過信息化機制對日常業務和管理活動進行計劃確認和流程控制以及對各部門進行考核評價,建立激勵機制和反饋機制。

(二)在精細化管理中實施管理會計的核心是人才梯隊的建設

公立醫院應通過高端人才的引進不斷的吸收和獲取先進的會計管理技術,同時定期組織開展與財務、會計管理方面相關知識的學習與培訓,邀請專家進行指導等手段儲備人才和專業知識,提高業務素養,培養建立出一支高素質的會計管理的隊伍。

(三)通過預算管理、全成本管理、績效管理、資產管理、內部控制管理、信息一體化管理建立醫院管理會計新模式

公立醫院應該對工作人員不同的素質來實現醫院的資源合理配置,進而對醫院的最終決策提供支持。所謂全面預算管理,就是能夠將所有關鍵的問題融合在一起的管理方法。管理會計的前身是成本會計,同樣的來說,成本會計是管理會計的工作開展信息的來源,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服從管理會計的安排。全成本管理可以規范醫院業務管理流程,增強全員成本控制意識,有效降低醫療成本,大到全院成本核算,小到單病種核算,不但使醫院管理者從宏觀上注重醫院的運營情況,還使醫院在藥品、衛生耗材以及醫療設備的購進使用等環節加強監管??冃Ч芾碜鳛獒t院管理的抓手根據醫院未來發展的導向,目的是持續提升個人、部門和組織的績效,通過績效管理可以使人員調配和日常精神激勵提供依據與評判,有效地激勵員工,制定相應的考核指標和政策,管理者應該不斷的提升自我素質,不斷地積極進取學習,促進被考核者工作績效的改進,最終實現組織整體績效的提升,以達到醫院的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因此績效中關鍵指標(KPI)的選定則尤為重要。大數據、云平臺被廣泛運用到醫院的信息化建設,前臺HIS系統與后臺的醫院綜合運營管理之間關系密切,同時醫院在資金結算與銀行之間也存在業務交流,管理者應該基于醫院信息化建設的層面考慮,真正的實現信息共享、共同繁榮發展的結果。

四、結束語

公立醫院實施管理會計的做法,很大程度的推進了醫院精細化管理的實現,為加強公立醫院醫院會計對各個醫院科目體系以及各個相關部門的實際運營情況的掌控,了解公立醫院實時的運營狀態,從而為醫院管理層提供更加精準、有價值的信息。這可以很大程度的調動了醫院相關職工的創造性以及主觀的能動性,進一步調整收入結構、減少醫療成本、優化醫療流程、提高醫療的技術水平和醫療質量,增加社會效益。與此同時,也為公立醫院日后的發展得到了較大幫助。

參考文獻;

[1]易利華,包黎剛,胡敏敏等.我院在體制改革中創新醫院管理模式探析[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0

[2]馮欣.公立醫院應用管理會計的探索與實踐——來自廣東省某大型三甲綜合性醫院的案例[J].會計之友,2015

篇7

一、醫院財務風險

醫院財務風險一般分為投資、籌資、資金回收、收益分配等四方面內容。從實際情況來看,無論哪一方面出現問題,醫院在運營過程中都將會出現財務風險,將會導致醫院在運營過程中面臨諸多困難,情況嚴重時甚至會導致醫院在運營過程中出現嚴重問題,最終破產。新時期背景下我國醫院正處于轉型階段,醫院的管理正逐漸向企業管理方向轉變,醫院財務管理內容以及管理目標也都向復雜化和多元化方向發展,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醫院財務管理難度。由此可見,在醫院中采用合理的財務管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二、醫院財務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

( 一) 外部環境

醫院的運營發展會受政治、經濟、社會、自然條件等多方面宏觀因素的影響,而且這種環境變化在醫院運營過程中是無法預知的。如果外部環境的不利變化,醫院無法做出及時準確的預測時,醫院就會面臨較多風險。其中主要內容包括:1. 我國醫療市場逐步開放,吸引了大量的外境醫療機構,在我國建設醫院。2. 由于經濟的波動較大,市場不景氣,導致利率上升的現象的發生,致使醫院面臨的財務風險進一步加大。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迫使醫院在運營過程中,必須要做好成本核算,從而降低運行成本,提高醫院的經濟效益??梢姡t院在運營中面臨許多困難,這也就導致了財務風險的出現。

( 二) 內部因素

醫院財務管理風險產生受內部因素影響較大,其中主要有以下三點:

1. 醫院的財務管理模式仍然存在一定問題?,F階段,醫院財務管理模式無法追上我國醫療衛體制改革的步伐,管理模式落后,缺少現代財務管理制度,導致醫院在財務管理上經常會出現混亂,大量的數據與實際會計數據存在差異,監控財務部門工作無法得到落實。

2. 預算存在偏差情況比較嚴重。醫院的部門科室未結合實際,過分注重自然利益,虛加預算,導致醫院財務支出與實際情況存在差異,致使醫院的財務預算管理局面變得混亂。同時,商業公司和藥品銷售企業在利益的驅使下,會存在一些違規操作,導致醫院的預算支出增大。

3. 沒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雖然醫院針對實際情況制定了一套財務管理措施,但是從實際應用情況來看,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同時對制度約束和監督管理部門的衡量也有待進一步完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在醫院財務管理體系中并沒有得到完善和利用。財務預警機制是財務內部控制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通過合理應用,可以完成對醫院在運營過程中獲取的利潤、償還債務能力、發展潛力等多項問題的預測與分析,從而實現對醫院運營中的財務風險的合理控制。目前,醫院在財務管理方面只實現了財務管理工作,對財務相關活動可能會產生的風險并沒有監理相應的預警機制,規避風險能力有待提高。

三、解決財務風險的有效措施

( 一) 適應外部環境的改變

加強對宏觀經濟的關注程度,時刻觀察宏觀環境的變化情況,通過橫向比較,縱向縫隙,搜集與醫療行業相關的各項信息,掌握變化規律及變換趨勢,并且依據實際情況制定各種不同的應變措施。此外,依據具體情況對財務管理政策進行動態調整,適當的對財務管理措施進行改變,只有這樣才能降低,甚至規避因為外部化境的改變而導致企業在財務上出現的各種風險。

( 二) 做好庫存處理,收回應收款項

在物資采購上,醫院需要依據實際情況進行采購,通過合理的措施對醫院的庫存進行科學管理。第一,要確定醫院庫存醫療機械和藥品的最大容量,對路村物資內的衛生材料、藥品等各項存貨的數量進行科學制定,從而提高醫院對價格出現過大幅度的抵抗能力。同時,對醫院因為管理庫存而出現的不善情況而形成的風險,進行有效控制。為某醫院2014 年藥品采購情況。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A 類藥品102 種,占總金額的68%;B 類藥品135 種,占總金額的24%;C 類藥品153 種,占總金額的10%。A、B 兩種藥品使用的變動情況反映了醫院每年藥品消耗金額的集中藥物品種,因此應當對其重點控制,而對C 類藥品則應當進行適當控制。

( 三) 提高風險意識,提升內控水平

1. 在醫院內部監理完善的財務制度,財務制度是進行財務管理的根本。合理的制度為醫院財務風險管理提供了主要依據。目前,醫院在各項財務工作中都缺少一套完善的財務制度,這對財務工作的順利開展造成了不良影響。

2. 提高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財務風險的規避要做到以人為本。通過學習與培訓等方式,提升財務管理人員的風險防范能力和業務素質,使全體財務人員能夠了解其在醫院財務體系中的地位,使團隊防范效應能夠得到充分發揮。同時,實行崗位風險責任管理,對崗位上的人員進行定期考核和與培訓,并且各項內容都與員工的薪資掛鉤,使醫院的財務管理水平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

3. 增強財務人員的法律意識。對醫院財務上的崗位人員進行法律教育,提高財務管理人員在財務風險管理中識別潛在風險的能力,并加強對醫院財務中存在的風險的有效控制。

篇8

關鍵詞:醫院財務;醫保結算;調整措施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現代醫院的管理模式也需要發生一定的變化,以充分滿足社會發展需求?,F代醫院不但要解決民眾疾病問題,還要確保經濟效益,不然會直接影響到醫院發展。隨著醫保結算模式的實行,原有的財務管理模式不能適應這種變化,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本文中筆者主要探討醫院財務管理如何與醫保結算方式合拍,提高財務管理質量。

一、醫院財務與醫保結算

(一)財務管理影響現代醫學推行財務管理管理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可以提高員工的成本意識,避免不必要的浪費,促進經濟效益提高,有效控制部門供應。實現用多少領多少,降低積壓與浪費情況,進一步降低醫院成本投入;其次優化資源配置,引入財務管理模式提高資源有效利用率,促進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醫保結算影響積極影響。救治病患是醫院最根本的工作與任務,主要做好這項基本工作就可以幫助醫院獲得較高的社會聲譽,實現長遠發展。但在市場經濟環境下醫院面臨著較大的競爭壓力,特別是醫院行業放開后,私立醫院越來越多、設備與醫術越來越高。不利效應。醫保業務中各類資金的核算模式及考差手段并非完全一樣,導致財務運營管控的困難性增大,譬如醫保進賬認定困難、醫保核查有減除款項等缺陷。具體表現為:該收沒收款項額度持續提升。醫療機構的經營利潤當中醫保業務帶來利潤所占份額持續提升,導致醫保經營單位該收未收款項不斷增加。加上醫保經辦機構核準提供配套資金要等相當長時間方可到賬,從而產生相當量的“運轉資金”;醫保營業收益認定過程財務運作困難性強。其是由于醫療經營機構的財務部門要在每個月當中都依照具體耗費實施財物處置,醫保機構只投入其中已經核準確定的相關款項,年末集中測算,其間保留著時間性錯差,對此沒有成熟的經驗可作效仿;針對醫保業務運營中單一病類統攬政策和疾病醫療診治之間出現的矛盾,通常條件下它的實際費用有可能高于包干業務中規定的數額,每一個業務科室依照相關業務標準進行核算均存在著一定的矛盾。

二、醫保結算方式與財務管理融合措施

(一)提高醫護人員綜合素質

現實中部分醫院難以科學配置人力資源,存在嚴重的人才浪費問題。主要原因在于醫院結構臃腫而龐雜,擬設一定的富余崗位配置相應的人員,導致較多的人浮于事情況發生。不僅減低了醫療單位運營品質,亦可波及到醫療機構的運營管控及業務費用管控過程。當今醫療機構的經營活動中十分關注單位內人工資源的合理調配,精減單位內過多的冗余人員。謹慎把控好上崗人員的業務等級,依照按期舉行的業務培訓及資質審定的模式保證現有人員的專業素質,在醫院內部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圍,形成健康的競爭機制,達成能者上、庸者下的目的。在這種模式下,有效激發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自發提高專業技能與綜合素質,成為高素質的醫療服務者;建立練好的晉升制度,給員工一些“奔頭”,優秀的員工為了實現自身價值,會不斷完善自己。

(二)建立健全工作業績審查體系

加強員工作業績管控,構建以提升服務品質、拓展業務范疇為目標的職工工作績效審查機制。將醫療機構的工作績效管控業務重點落實到平時具體工作環節中,因此重點考核醫護人員的工作態度、業務能力及職業素養等。以量化考核模式全面了解醫護人員的業務能力與素質??冃Э己瞬⒉皇呛湍硞€人過不去,而是促進服務質量質量與水平的提高,提高患者治療滿意度。實際中績效考核制度完善中,重點關注服務質量與患者滿意度,與醫院發展戰略保持一致。

(三)進一步優化醫保核算模式

醫保業務結算模式變革的總體準則是投保人員的自繳款項不應提升,醫療單位的收益不可減小,切實保障醫療單位、醫保部門、投保人員各自的切身利益。所以,醫療機構作為核心部門,一定要優化業務核算手段,最大力度保護各方權益。大力實施針對醫保業務的刷卡現場結算業務,提高工作效率。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醫院財務管理如何與醫保結算方式緊密關聯,要達到彼此業務互通且密切合作,并增強管理質量的目標。希望通過本文論述為行業進步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符文;鐘波.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對醫院財務管理的影響及對策[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15(06):11

篇9

[關鍵詞] 智慧運營 ERP 成本核算;預算制度;信息管理平臺

[中圖分類號] R197.322[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0)11(b)-138-02

Hospital wisdom operations

YANG Yitong

(Information Center of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Tai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Taizhou 225300, China)

[Abstract] Strategic framework through the hospital′s construction, business process optimization, hospital administrators can sit in your desk, open the computer can monitor every penny out of the circumstances surrounding the hospital, the volume of business to master every department, every employee performance, you can care about any statistical data. With ERP business management ideas, ideas to enterprise operations, planning the hospital management, in the hospital through the ERP implementation and business analysis custom optimization applications, optimize business processes in order to break the functions of management of process management to ensure smooth traffic flow to collect the business process data; through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nd 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 analysis of accumulated data, integrated logistics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the hospital, the hospital uniform centralized logistics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control, and business financial integration, improve the operation of the hospital efficiency.

[Key words] Intelligence operations ERP cost accounting; Budget syste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醫院管理層越來越重視借助高科技手段提高醫院管理水平。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目前醫院前臺業務系統已趨于成熟與穩定,并為以“病人為中心”的管理理念發揮了很大作用,而醫院后臺管理平臺建設卻遠遠落后于前臺業務系統發展水平。而醫院財務、后勤、績效等的管理水平直接影響到醫院的生存與發展。面對競爭激烈的醫療市場,以及政府采取多方面措施加大醫療費用控制力度,抑制醫療費用過快上漲,使得醫院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改革壓力。因此,醫院要以優質、高效、低耗贏得市場份額與社會口碑,建立一個標準化、全面的醫院財務、后勤管理系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智慧運營帶來的價值

解決醫院內不同角色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決策者需要掌控醫院經營管理的重要信息,職能部門間需要掌握上下級的信息。對歷史的信息進行統計分析,確立醫院的發展方向,作出決策,從而提高業務鏈的整體運作效率,降低運作成本。堅持規范管理各項經濟活動,要建立內部控制制度,包括日常的成本控制;資金控制;資產控制;收入控制;通過醫院全成本核算在醫院建立起一整套的橫向管理和制約機制,其歸結到每一個臨床科室的時候,可以利用成本核算實現它的直接成本歸集(即在醫療成本核算中將常用的勞務費、公務費、業務費和原材料費按實際發生數計算,或按全院業務收入的百分比計算)和間接成本的分攤(即按受益原則將非項目科室成本向項目科室和其他非項目科室進行分攤)。建立一整套完善的預算制度,以醫院的戰略目標為基礎,幫助醫院實現事前控制,加強事中和事后控制,改變以前預算閉門造車、收支額度經常變動、預算可有可無、無法發揮約束作用的情況[1-3]。

2 方案介紹

智慧運營通過信息化配套咨詢,施以適當和適度的管理體系改進,實現流程的持續改善,保證信息流暢可靠運行,實現以下三個一體化:

2.1 流程、咨詢實施一體化

以業務咨詢為核心,梳理并重構醫院的核心業務流程,確保業務流程與管理經營相匹配。

2.2 財務運作一體化

以績效為目標,服務于醫院組織管理、業務過程,建立全新的財務核算、成本跟蹤、資金控制等管理模式和有效的醫院財務監控機制。

2.3 管理流程運作一體化

結合醫院實際,全面引進企業管理模式,普及協同辦公應用系統,業務流程與管理流程集成,打造統一的集成信息管理平臺,從而實現高速、準確、有效的管理模式。

對醫院業務數據的分析及優化,可以有效地整合各部門業務數據,統一對信息進行利用和管理,提供統一的數據視圖和綜合管理分析支撐環境,為醫院各部門和相關管理部門提供報表、分析應用和所需的數據[4]。實現醫院運營數據展現和關鍵指標(KPI)監控,提供醫院財務和營運分析的靈活查詢分析和報表;建立業務分析及優化的基礎架構、多維分析、即席查詢以及報表生成和展示框架。

3 結論與前景

本院通過與用友財務軟件公司合作,使用其中成本核算模塊后在辦公開支、科室收支等取得一定的效益成效。且目前由IBM引進國際、國內醫院的先進經驗,并與國內領先的ERP產品供應商KINGDEE合作,整合醫院內外部資源,為醫院管理者搭建了完整的信息化管理平臺,提供包括財務管理、供應鏈管理、設備管理、供應商關系管理(SRM)、人力資源管理(HR)、協同辦公(OA)、醫院績效智能分析等應用系統,實現醫院業務的全面管理,支持管理創新與發展,提升整體運作效率,實現成本控制最優化。

[參考文獻]

[1]張睿,吳洪波.基于ERP的財務決策支持系統的構架探析[J].科技與管理,2009,11(1):25.

[2]陳理兵.中小醫院信息化建設現狀分析與建議[J].中國數字醫學,2007(12):36.

[3]杜國英.醫院負債經營風險控制與管理[J].財會通訊,2009,6(58):98-99.

篇10

關鍵詞:成本核算;系統給;應用

成本核算指的是企業將一段時間內自身生產運營期間所應用的費用,根據性質及發生位置,進行匯總、歸集、分類、核算,從而計算出該段時間中生產運營費用發生的總和及各項商品的實際成本同企業成本的管理行為。對于醫院來講,其成本核算工作就是在一段時間中,對各個部門、各項業務活動所投入及支出的物力、人力、財力等進行數據記錄、分析、整合及修改。其可以促使醫院基于人為控制層面下降低整體運營費用,從而提高醫院的資金收益,增強醫院的市場競爭能力,推動醫院的運營管理水平更高效、合理、科學、規范。以下簡要針對成本核算系統的相關內容進行探討,僅供參考。

一、在創建成本核算體系期間存在的不足

(一)當前醫院對成本核算工作認知程度較差

現今,在醫院內部,依舊存在很多醫護人員將成本核算工作看做是財務部門的專項工作,認為其同自身沒有關系,嚴重的甚至部門醫院的管理人員也持有同樣觀點。也正是由于這種認知上的錯誤、落后,從而導致管理模式及管理方法無法緊跟醫院發展,就更不用說使發揮促進作用。假如成本核算體系無法在醫院的管理工作中進行落實,那么,就必將會產生不能良好解決醫院自身內部劃分責任中心的問題,從而產生職能劃分模糊,無法對業績進行考核。創建成本核算體系的最終目的在于對成本進行控制,并縮減成本資金投入,假如不能促進醫院所有員工的共同參與,全體部門的一致努力,則很難增強醫院的管理水平。

(二)成本核算工作過于片面

至今為止,很多醫院在開展成本核算工作時,還沒有創建起完善的核算體系,嚴重的甚至沒有形成體系。一些醫院將核算工作的重點放置在引進大型醫療器械及使用,藥品的銷售與購買,轉讓及承包不同科室等方面。很多醫院則對有形的資產較為關注,利用對現存的房屋、醫療設備等計算維修費用及折舊費用的方法,作為成本核算工作。這些就造成了對無形資產的忽視與淡漠情況。假如沒有把無形資產劃分到成本核算的范圍中,則成本核算的結果就無法得到保證,就更不用說創建成本核算體系。進而對醫院的運營管理造成影響,縮減了醫院的資金收益。

(三)進行成本核算工作的基礎相對較弱

對于醫院來講,其在創建成本核算體系期間,基礎的好壞一般體現為以下兩方面內容:其一,由外部層面來看,成本核算工作的保障標準創建不全面。大多數醫院甚至連基礎的體系都沒有創建完全,就更不用說創建保證標準,從而無法確保在醫院運營期間,對成本核算工作進行監管;其二,由內部層面來看,實施該體系的醫院工作人員自身意識相對薄弱、能力較差。在成本核算的整個體系中,醫院中的工作人員一直發揮著領導的作用。假如從業人員自身素養相對較差,專業技能較低,那么,就造成成本核算體系發生癱瘓,或者不能順利進行工作,就更不用說發揮增強管理能力,提高市場競爭能力的作用。

二、創建成本核算體系的方法

(一)提高醫院所有員工對成本核算的認識

對于醫院來講,其生存及發展不僅與本身先進的管理方法、高品質的醫療設備、優質的醫療服務存在關聯,同時也需要醫院內部人員持有同一的工作理念及思想,轉變以往的計劃經濟模式,全面認知及掌握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及方法。唯有醫院所有員工對成本核算工作有正確的認知,才可以進一步通過成本核算體系推動醫院的發展,縮減醫院的運營資金,增加醫院的工作質量及工作效率,提高服務水平,提高市場競爭能力。

(二)增強成本核算體系的控制管理水平

在醫院中,成本核算工作包含的內容有很多,涉及到各個方面,專業性相對較強。因此,應加大對成本核算環節的監控力度,對各項成本的資金數量進行細致核對、整理、歸納,提高分析醫院各部門成本資金的能力,創建以財會部門為中心,多個部門共同配合的成本核算系統,加大監管及完善多層次核算的力度,及時創建相應方法,嚴格防范漏洞、死角,防止為醫院及病人造成經濟損失。利用階梯的形式對成本進行核算,創建并完善核算體系,從而確保醫院成本核算工作順利開展,增強醫院的管理能力,推動醫院健康發展。

(三)創建成本核算體系的信息運轉平臺

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逐步發展,網絡的不斷前進,醫院的建設及管理也需要緊跟時展步伐。創建數字化的信息運轉平臺,能夠確保成本核算體系更加標準化、科學化,能夠動態反應成本的消耗情況,醫院的經營狀態等,從而對醫院的各個方面進行實時監控,對各項信息進行提取、分析,進而防止出現成本核算錯誤,確保醫院的經營管理能力得以增強,增加資金收益。

總結:

總而言之,面對當前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局面,醫院想要占一席之地,就需要創建核算成本體系的管理模式。增強醫院全體員工的素養及認知,創建監管標準,引入信息運轉平臺,從而對成本核算體系進行完善。唯有創建全面、科學、合理的成本核算體系,才能夠增強醫院的運營能力,推動醫院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