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建設的項目建議書范文

時間:2024-02-29 17:51:1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社區建設的項目建議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我縣是百萬人口大縣,人口流動量大頻繁。近幾年全縣法定傳染病的發病主要以散發為主,但也存在傳染病疫情的爆發流行。其中2003年最為嚴重,共發生爆發疫情5起,共波及1300余人,發病132人。特別是去年防治“非典”期間,暴露出我縣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還存在諸多問題。根據全國、全省大疫情和周邊縣市的傳染病發病狀況,不排除今后在我縣發生、爆發流行或傳入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霍亂、人間禽流感等烈性傳染病的可能。因此建立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和社會意義。目前已將《傳染病區項目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代項目建議書)》編制完成?,F將有關事項請示如下:

一、項目名稱:[]縣人民醫院傳染病區項目建設工程

二、項目實施單位:[]縣人民醫院

三、項目性質:改擴建

四、建設內容:

1、設備購置21臺(套)160萬元,其中:

心電監護儀4臺;除顫器2臺;X光機(含床旁X光機1臺)2臺;B超機1臺;心電圖機2臺;血液分析儀1臺;尿液分析儀1臺;全自動生化分析儀1臺;血氣分析儀1臺;電解質分析儀1臺;細菌分析儀1臺;普通顯微鏡1臺;水浴箱及離心機各1臺;網絡建設。

2、病區土建180萬元,其中:

征用土地20畝。業務用房建筑總面積1800平方米,房屋設計方案、污水處理、醫療廢物處理及環保設施等應符合國家衛生防疫等部門有關規定。

五、計劃投資及資金來源

項目總投資340萬元。其中國家補助260萬元,地方自籌80萬元。

六、招投標方案

1、招標范圍:本項目招標范圍包括:建筑工程、主要設備等。

2、招標方式:本項目擬采用委托招標的組織形式,實行公開招標。公開招標按規定招標信息。

六、建設工期:2004年3月—2004年12月

七、效益

1、社會效益:該項目實施完成后,將進一步完善我縣傳染病防治體系,形成診治各類傳染病40床位規模。

2、經濟效益:該項目實施后,縣人民醫院年可新增業務收入126萬元,實現利潤37.8萬元,項目投資回收期為10年左右。

以上請示如無不妥,請轉報上級審批。

篇2

一、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持續提升“三篇文章”

一是抓好龍頭企業和合作社這一載體。重點扶持培育4個農產品生產加工產業園、30個萬畝示范基地、30家重點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10個產業集群。新發展市級龍頭企業10家,合作社100家。通過培育標準化示范園區、龍頭企業、示范基地,推進農業產業規?;?、基地化、標準化、現代化,實現上水平、出精品、創亮點、樹形象。二是抓住調整結構這個“牛鼻子”。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大力發展花卉苗木、蔬菜、核桃、煙葉、小雜糧等高效農業。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和特色養殖,提高土地產出率和農業比較效益,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增加農民收入,2012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以上。三是加快土地流轉。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進一步健全完善土地流轉服務、仲裁體系,以村為主開展流轉工作,提升服務水平,新增土地流轉75萬畝,累計完成各類土地流轉165萬畝以上。四是發展生態旅游。重點支持5-10家休閑旅游農業園區,打造亮點,示范帶動;啟動周山森林公園提升改造工程,用3年時間,圍繞周文化開發,重點建設10余個精品景點景觀,打造集休閑、娛樂、科普、餐飲為一體的精品景區。

二、圍繞“水系為韻”城市建設理念,轉變水利發展方式

一是做到“三個圍繞”,“兩個轉變”。即:農村水利圍繞“三篇文章”開展,城市水利圍繞“水系為韻”開展,市場水利圍繞開發經營開展;農業灌溉項目由傳統農業向高效農業產業轉變,農村飲水項目由傳統農村向新型農村社區轉變。二是繼續加大與上級相關部門溝通聯系,力爭前坪水庫項目建議書上半年通過國家發改委復審,年底前開工建設。三是加快引黃入洛工程建設,通過采用新設備、新技術、采取新措施,積極克服地質條件復雜帶來的不利因素,抓好施工環境協調、建設資金籌措等,力爭年底前全線貫通。四是城市河渠治理在規劃設計上要充分借鑒外地經驗,提升設計水平;在資金籌措上要通過招商引資、向上爭取、銀行貸款等途徑,多方籌措資金;在施工協調上要樹立大局觀念,明確責任分工,為工程順利施工創造良好條件,確保開工建設洛河上下游各8公里、伊東渠18公里提升改造、秦嶺防洪渠改造,完成邙山渠治理、中州渠治理示范段等水系工程建設任務。

三、圍繞十年扶貧綱要,扎實開展扶貧工作

圍繞穩定解決扶貧對象溫飽、盡快實現脫貧致富這一總目標,更加注重轉變扶貧開發方式,更加注重增強扶貧對象自我發展能力,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更加注重解決制約發展的突出問題,努力推動貧困地區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到2015年,扶貧對象年人均純收入實現翻一番以上,扶貧開發重點縣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幅明顯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牢牢抓住扶貧工作重點,把涉及我市的秦巴連片特困地區和扶貧開發重點縣、貧困村作為主戰場,集中資源優勢實施一批農業、水利、林業、交通、教育、衛生、文化、廣播電視、郵政通信、就業、住房、社會保障等民生工程,大力改善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一是搬遷扶貧。對生存條件惡劣地區扶貧對象,充分考慮資源條件和群眾意愿,因地制宜,有序搬遷,今年搬遷扶貧3000戶1.25萬人。二是整村推進。對于貧困村相對集中的地方,實施整鄉推進、連片開發。結合新型城鎮化、新型農業現代化、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易聚則聚,易改則改,分期分批實施,今年完成50個扶貧開發重點村的整村推進建設任務。三是社會幫扶。各有關縣要積極主動,盡快爭取中直機關對口幫扶;市直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校都要定點幫扶1個貧困村,不脫貧不脫鉤;鼓勵支持金融機構、各類企業、各派和工商聯積極參與定點扶貧。

四、圍繞“生態宜居”城市定位,抓好各項生態建設工程

一是繼續抓好山區生態林、生態廊道、城郊森林、農田防護林改擴建、村鎮綠化、林業產業等,完成造林46.9萬畝。二是擴大花卉苗木種植比例,2012年發展花卉苗木13萬畝。其中,牡丹發展3萬畝以上,力爭年底達到10萬畝。三是高標準實施六大類15項市級示范工程,包括3個縣城周邊綠化、5個核桃基地、4個花卉苗木基地、1個山區生態林、1條通道綠化、1個荒山荒地綠化工程,建成精品、以點帶面。四是啟動牡丹花都產業示范園2萬平米智能溫室建設工作,籌建牡丹深加工企業聚集區和牡丹花卉交易中心,力爭用3年時間將牡丹花都產業示范園打造成世界一流的牡丹產業龍頭和物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