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如何提高英語范文

時間:2024-03-26 16:49:2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大學生如何提高英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大學生如何提高英語

篇1

關鍵詞: 大學英語聽力 影響因素 提高方法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聽力多年來一直是學生們的薄弱環節,成為學生們通過四級的主要障礙。新的《教學要求》明確指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蓖瑫r,新的教學大綱對四級聽力技能的要求是:能聽懂英語講課,并能聽懂題材,熟悉句子結構比較簡單、基本沒有生詞、語速為每分鐘130―150詞的簡短對話,能掌握其中的大意,抓住重點和有關細節。因此,為了全面培養我國大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提升英語聽說能力,廣大英語教師應更加重視對學生聽力能力的培養,分析影響聽力提高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提高學生聽力能力的措施。

一、影響學生聽力的因素

1.缺乏扎實的語言基本功。

語言、語調、詞匯和語法是語言的基本要素,熟練掌握這些要素是打好語言基本功的關鍵。而很多學生由于在學音標的時候沒有認真學導致自身發音不準,更不具有辨別通話、強讀、弱讀、連讀等英語發音特點的能力。

同時,由于學生平時不注意詞匯量的積累,對詞語搭配規則和習語俗語的掌握程度都是“紙上談兵”。

例如:We suppose to meet John here at the railway station.

That’s like looking for a needle in a haystack.

學生如果不知道“look for a needle in a haystack”相當于漢語的“海底撈針”的意思,就很難判斷說話人會不會碰到John。

對基本語法知識的掌握在聽力中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在聽的過程中考生沒有反復思考的余地,所聽的內容往往轉瞬即逝,而考生必須在瞬息間領會意思,這對語法知識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如:

――But what happens if rains?What are we going to do then?

――We’ll have to count on good weather.But if it does rain the whole thing will have to be cancelled.

“count on”在此為固定搭配是“指望,依靠”的意思,而“the whole thing will have to be canceled”是對將來的虛擬假設,如學生缺少語法知識,對虛擬語氣把握不準,內容聽起來就比較費解。

2.缺乏文化背景知識。

有些學習者的聽力障礙并不在于語言基本功,而是對以英語為母語國家的文化、風俗習慣不甚了解,沒有掌握英語中一些詞語的聯想意義、社會意義及語用規則,因此在聽清楚了每一個單詞及句子的情況下,還是不解其意。例如:

Dale measured the rice,salt and water and put them into a pan on the stove.

學習者如果不了解西方人煮飯時要量米放鹽的烹調方式,對此句就會感到迷惑不解,難以做出正確的反應。

3.缺乏基本的聽力技能。

語言最重要的功能是交際,因而在聽力實踐中,應首先把握所聽到材料表達的意思。然而,由于學習者一般都習慣于通過視覺通道向大腦輸入英語信息,在聽力中,往往第一時間反應的是漢語意思,之后將漢語轉化成英語概念,而這個過程浪費了大量時間,導致聽音時顧此失彼,手忙腳亂。

二、如何提高聽力水平

1.進行辨別語言的訓練。

(1)精聽

對付語言方面的薄弱現象,其主要手段是平時的精聽。先要反復聽錄音,然后分析未能聽出或造成理解錯誤的原因。在做聽力理解題是要特別注意以下幾種連續,排除干擾。

詞尾為字母n的連續。例如:

Smith must’ve gotten a raise.

A.he hasn’t gotten a raise.

B.Smith has forgotten a race.

C.He has got a higher salary.

D.Smith must be raised.

辨清gotten的詞尾音/n/與冠詞a的連續,就會理解a raise意為a higher salary,故選C。

詞尾為字母l或r的連讀,常被誤聽成另外一個根本與原意不相干的詞。例如:

I’ll say that I would shake all over when I heard of it.

A.I’m very worried.

B.I’ll say I will show lower.

C.I’m shaking over.

D.It should be over.

答案為A。聽懂句意是突破聽力障礙的根本。本句all over作為語音連讀是一個連得很緊的意群。若能辨清連讀,聽清句子的原意,則答案就比較容易了。

(2)模仿

聽力訓練首先要多模仿,通過模仿可以掌握正確的語音語調,在辨別同化和弱化中的詞的發音中顯得很重要。只有平時加強模仿訓練,考試中才會聽起來得心應手。

(3)朗讀

研究表明,通過發聲器官的運動儲存到大腦中的信息比通過視覺儲存到人腦中的信息更牢固。若只聽不張口說,就無法知道不同因素之間的差異,體會不出語音的變化和不同語調的含義??梢姡舐暲首x是鞏固正確的發音的必要手段。

同時,朗讀時要注意不同情況下用不同語調和重音來表達疑問、懷疑、反問、反駁、生氣、后悔、高興等感情。

2.擴大知識面,熟悉文化背景。

語言是民族文化的產物,特定的文化背景產生了各具特色的語言,因此,要想提高英語聽力的理解能力,有必要了解英美等西方國家的社會文化,具備一定的背景知識在一定程度上能彌補語言上的不足。

3.加強聽力技能的培養。

(1)養成眼耳并用的好習慣

在進行聽力理解測試時,必須學會利用時間空隙,快速瀏覽書面選項,對所聽內容中的要點進行預測。通過閱讀選項,我們可以推斷聽力材料可能涉及的有關題材及其內容,帶著問題去聽,有的放矢地抓牢解題關鍵。因為提問十之八九是根據文章順序的,因此,聽前的預覽會給我們一定導向。

(2)訓練短期記憶力

在提高聽力理解的過程中,加強短期記憶力是十分關鍵的。除了強記訓練外還應該認識到:對于所聽信息的記憶效果,常常受對信息處理的思維過程影響。如果信息是雜亂無章的,無論是記憶的信息容量還是記憶的時間長度都不會理想,而對信息進行有效的思維和處理,則可以加強對這些信息的記憶。因此,將強化訓練與思維方式有機地結合起來,就可以取得理想的訓練效果,有效地提高記憶力。

(3)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在聽力過程中,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但心里千萬不要緊張,必須沉著應變。聽英語不比看英文,由于語速快,口音不熟悉,內容較生疏,因此考生一定要學會權衡利弊得失,努力抓住有把握的東西,千萬不要因為開始的幾個單詞或句子未聽到而嚴重影響情緒,甚至馬上失控,影響整個考試。對于個別單詞聽不懂,尤其是不影響對整個句子或段落理解的,可以置之不理,千萬不要過分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細枝末節上,導致顧此失彼,輸掉全局。

總之,大學英語聽力教學時一項實踐性較強的教學活動,我們應該在清楚地認識到聽力理解的制約因素后,幫助并指導學生進行更有效的聽力練習。同時,在日常的聯系中應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注意培養學生的聽力應試能力,使學生的聽力水平及應試水平得以快速提高。

參考文獻:

[1]程俊瑜.大學英語4級考試與輔導聽說[M].上海: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篇2

【關鍵詞】大學英語 自主學習 興趣 方法 習慣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6-0043-01

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發展自主學習能力是現代教育的必然趨勢。所謂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個體在學習過程中一種主動而積極自覺的學習行為,是學生個體非智力因素作用于智力活動的一種狀態顯示。它表現為學生在教育活動過程中強烈的求知欲、主動參與的精神與積極思考的行為。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能在一生中不斷地獲得日新月異的知識,適應信息化、學習化社會的要求。針對目前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差這一現狀,下面談點體會。

一、教師應正確認識自主學習,轉變教育教學觀念

現代教學的趨勢就是,把教學的重點從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轉移到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獨立地獲取知識。教師應深刻領會教學實質上是教會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我們倡導自主學習就是要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把獲取知識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從根本上改變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消極、被動的地位,喚醒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自主地發展。近年來,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用大部分的課堂教學時間,將語言知識點點滴滴地傳授給學生,學生則被動地聽、記、背、練。他們不是語言學習的主體,而是知識灌輸的對象。這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長期處于消極被動的學習地位,缺乏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學效率往往不高。要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就要求我們轉變教學觀念,發揮教師的作用。教師要摒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形成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模式。在研究教法的同時,更要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使我們的學生對知識掌握的過程由“學會”轉變為“會學”,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養成學習習慣。

二、營造輕松愉快的自主學習氛圍

在教學中,創造自主、寬松、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為學生創新思維的開發創造了一個良好的課堂環境,為學生的稟賦和潛能的充分開發創造一種寬松的環境,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教學活動在民主、平等、互尊、互愛的環境中開展,尊重學生,信任學生,熱愛學生,理解學生又能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給學生以表現自我的機會,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引導學生坦然面對失敗,鼓勵學生接受挑戰性任務等,都能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教師要因勢利導,通過恰當的時機、途徑和場合,讓學生充分展示各自的特長,使學生能夠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產生成就感,再把成功的喜悅化作學習的動力,學生一旦體驗到學習成功的樂趣,自然會產生更大、更多成功的欲望,誘發更為主動的參與,從而使主動參與學習成為一種持久強烈的意識,最終實現自主學習。因此,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從而大大提高學生對語言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增強學生自信心,培養自主學習英語的興趣

把學生自主言語學習能力的培養作為教學的終極目標,教師應重視對學生興趣的激發和培養。改變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興趣中學會自主,而學生主體性的確立離開了興趣,就難以成為可能。針對大學生,我們主要從增強學習自信心著手。在很多情況下學生學習動機不足,有自卑、畏難的傾向,并不是智力問題,而是對自身能力產生懷疑,或者有錯誤的認識,即感覺自己沒有能力完成學習任務,或感覺自己的能力不可能改變或提高。教師應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增加語言實踐,巧用學習規律,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充分體驗成功喜悅,增強學生自我價值和能力的認識,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興趣的激發與教師積極引導和教學藝術是分不開的,學生學習興趣越濃厚,其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就越強,開展自主學習的效果就越好。

四、使學生掌握自主學習英語的方法

在大學英語學習中往往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兩極分化。學得好的學生往往有一套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而那些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往往過分地依賴教師,不懂得運用有關的學習策略來指導自己的學習。學生的學習是一個從依賴逐步走向獨立的過程,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是學生從被動學習到自主學習的關鍵。我們從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入手,多層面地培養他們的自主性。研究證明,以下方法的掌握有助于提高英語自主學習的能力:模仿英語的語音、語調等;學會查閱詞典、資料等;有意識地應用已知的語言學習規律;把單詞或詞組放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去理解;利用所學語言材料的上下文和有關背景知識理解不熟悉的詞匯、觀點等。教師可通過座談和討論,讓學生交流學習方法和心得,幫助學生總結經驗、反思得失,取長補短,以豐富和完善自己的學習方法。大膽放手讓學生獨自學習,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己讀書,自己觀察、分析和思考,從中明白事理,掌握知識,從而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五、養成自主學習英語的習慣

對在校學生而言,他們的自主學習活動是從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開始的。良好的學習習慣主要有預習的習慣,復習的習慣,使用工具書的習慣等。這與教師堅持要求、督促檢查有關,長期堅持,就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就要學生盡可能少地依賴教師,凡是學生自己能做的,教師絕不插手;凡是學生能通過自身努力達到的,教師就積極鼓勵其獨自完成。在開始階段,教師除了適當給予指導外,盡可能讓同學相互合作,互教互學??筛鶕W生的程度,有意識地布置一些課外任務,讓學生課外獨自計劃、實施和完成語言任務。如英語晚會、辦英語墻報和手抄報、進行英語專題廣播、英語角、編英語小品等都是極好的形式。這些語言任務不僅創設了英語學習環境,增加了學生接觸英語的機會,又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動機,有利于學生主動地學習、運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從而真正學會學習。

篇3

【摘要】根據新的初中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英語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一些固定的英語詞匯和語法規則,更為重要的,要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英語進行口語交際的能力。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尤為重要。本文將以由譯林出版社出版的新牛津英語為例,結合相應的教學實踐,探討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具體策略。希望本文能對初中英語口語教學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 初中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和新的教學理念的不斷更新,英語教學應該努力擺脫傳統的“啞巴式”英語的教學方式,而應該采取正確的策略,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幫助他們能夠將日常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能夠自如地運用知識表達自己的想法,傳達相關的信息。因此,教師必須把英語口語教學擺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位置。鑒于英語口語教學的重要意義,教師必須采取恰當高效的策略,努力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第一,進行大量的語言輸入

對于英語中的聽、說、讀、寫四種技能而言,聽力技能和閱讀技能是輸入性技能,而口語技能和寫作技能是輸出性技能。英語的輸出能力必定是建立在大量的語言輸入基礎上的。因此,為了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進行大量的語言輸入是非常必要的。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和學生都不應該僅僅滿足于英語教材上所提供的那些閱讀素材和聽力素材,而是應該充分利用現達的網絡資源,為學生推薦和準備與教材資源話題相關的材料,從而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還能開拓他們的視野,讓他們接觸更多原汁原味的英語素材,從而能夠為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提供必要的保障。比如,在講解新牛津譯林版初中英語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Welcome to our school!”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那些介紹不同國家學校文化的閱讀材料和視頻材料,并這樣指導學生:“Boys and girls, here, we have some introduction papers on the differ-

ent school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Now, you should have a brief reading and find 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schools and our Chinese schools with your group members.Then, one of your group members should have a report on your findings.”

第二,豐富口語練習的方式

在傳統的英語口語課堂上,口語練習的方式是非常單一的,主要就是教師進行領讀,而學生只是被動地跟讀。長此以往,不僅無法有效提高學生對英語口語學習的興趣,也無法培養他們的創造力。為了能夠有效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教師應該努力豐富口語練習的方式。比如,針對課本上所出現的對話材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男女同學之間的分角色朗讀,并通過獎勵和競爭機制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另外,教師還可以指導同學們仿照課本上的對話,就相關的話題自己編對話,并進行對話表演。再者,對于學習程度較好的學生而言,老師可以先指導學生觀看一段視頻或者聽一段錄音,并就相關的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或者展開一定的討論。通過這些豐富多樣的口語練習方式,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對英語口語學習的興趣,還可以從不同的維度和不同的層次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可謂是一舉多得。比如,在講解新牛津譯林版初中英語教材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food and lifestyle”時,教師可以設置如下口語練習問題:“Boys and girls, now, you should make a survey among your group members with the sentence pattern‘whatfood do you like best?’In this way, you can know thelifestyle of your group members. After that, you should fillin the table here and make a report.”通通過完成這種真實的任務,不僅可以提供給學生進行口語練習的機會,還能引導他們利用英語進行交流,提高自己的語言交際能力。

第三,促進學生說的習慣的養成

對于學生而言,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他們成功的重要保證。因此,為了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教師必須通過恰當的策略并利用課堂上的多個機會來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說的習慣的養成。比如說,為了能夠鼓勵學生進行自如地英語口語表達,可以在每天的上課前5分鐘設置“自由對話”的環節,讓同學們能夠和自己的同桌或者組員一起談論今日自己的見聞,并養成運用英語進行自由交流的習慣。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利用上課前的幾分鐘時間,來讓大家用英語進行表演,比如進行英語話劇表演,英語歌曲演唱,英語配音表演等等。只要長期堅持,必定會促進學生養成好的說的習慣,并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結語:

在日常的英語口語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應該利用教學過程中的多個機會,并充分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來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具體來看,進行大量的語言輸入是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要前提,豐富口語練習的方式是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要保證,而促進學生說的習慣的養成是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基本條件。總之,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必須作為一項長期的任務來抓,需要教師不斷地實踐和摸索。

參考文獻

[1]曾煥.中外教師合作教學模式研究——深圳小學英語口語教學個案的研究.復旦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2]陳素琴,朱吉梅.基于語音博客的大學英語口語訓練和研究網絡平臺設計.外語界(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2期.

篇4

關鍵詞: 大學英語教學 聽力問題 提高方法

聽是人們交流的主要手段,據美國保爾蘭金教授統計,“聽”占人們日常言語活動的45%,“說”占30%,“讀”占16%,“寫”僅占9%。在英語學習過程當中,聽力亦被認為是學習英語的基本技能之一,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對于大多中國大學生來講,聽力是很大的弱項。提高大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對大學生綜合英語水平的提高至關重要。本文首先調查分析了大學生英語聽力薄弱的原因,并根據這些原因,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措施。

一、當前大學生英語聽力存在的問題

(一)只聽不說,聽、說分家。

聽、說、讀、寫被認為是語言學習四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其中聽力是我們開始學習一門語言首先必須通過的難關。但是關于怎樣提高英語聽力水平,很多大學生甚至包括老師陷入了一個誤區:盲目去聽各種聽力材料,像VOA、BBC等,而不去開口說,聽、說分家,認為聽得材料越多,提高的速度越快,其實不然。

(二)材料選擇不恰當,不注重完整性。

很多大學生在聽聽力材料時,往往沒有根據自身的實際英語水平選擇聽力材料。要么偏難,要么太容易,無論是哪一種都對英語聽力水平的提高不利。選擇偏難的材料,內心容易產生挫敗感,打擊學習熱情;選擇太簡單的聽力材料,則很容易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對聽力增強效果不大。另外,大學生在聽聽力時,沒有把聽力材料作為一個整體來聽。聽音時沒有用心捕捉句子及語篇傳遞的信息,而是將注意力過于集中于單個詞和詞組,追求對聽力材料每句話的完美理解。

(三)部分學生心理素質差。

有些聽力欠佳的學生對聽力課存在恐懼心理,總認為聽力很難,再加上平時缺少訓練,聽的過程中緊張感有增無減,結果越緊張越難聽懂,聽力水平難以提高。[1]

(四)聽力課時量分配較少。

現在高校精讀課程一般是70課時,而聽說課僅為30課時,即每周僅90分鐘的聽說授課時間,如此少的訓練時間與聽說課程的本質屬性——實踐性是相違背的。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得不到應有的鍛煉,一旦上課教師授課讓學生感覺枯燥無味,學生就會有強烈的抵觸情緒,就會對英語聽力口語課的練習失去興趣,更別提水平的提高了。

(五)教學設備落后,教學方法落伍。

目前大學英語聽力普遍還是采取錄音機播放磁帶或多媒體DVD播放的方式進行訓練,但是部分高?;A設備差,其效果、音量、選擇播放方式等方面都很落后,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學生在課堂上得不到應有的訓練,聽力方法難以得到正確指引,很難得到提高。同時,目前很多大學的英語聽說課程基本上實行的是大班授課,每班授課人數都在80人以上。而聽說課程的實踐性要求使每位學生盡量能夠參與到聽與說活動中來,龐大的學生人數與人人參與的要求成為目前教師們比較困惑且難以解決的問題。同時,由于絕大部分高校教師目前還受制于教學任務和教學日歷,教學方法往往采取聽完錄音材料再核對答案的傳統授課程序。因此,這樣的課堂讓學生產生了乏味的感覺,很難提起興趣真正融入課堂,進行英語聽說訓練。

二、提高大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的策略

(一)加強大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注重聽說結合。

一是重視學生英語基礎知識的學習與培養。在聽力訓練中,除了必須掌握一定的詞匯量和詞法、句法等語法知識及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外,還必須具備必要的語音基礎知識:正確地發音、重讀、停頓、連讀、弱讀、語調等。[2]為了讓學生能擁有比較扎實的語言學習基礎,教師必須從最基本的國際音標對學生進行訓練。為此,教師需要準備相關語音學習資料,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設計合理的語音學習計劃,并督促學生按照標準語音進行學習發音,教師可根據其他課堂設計情況制訂教學計劃、教學目標、教學反饋等,確保學生能有標準的英語發音。

二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強調聽說結合。語言的學習是由聽說開始的,因此要想學好一門語言,就必須把聽說相結合,學習水平才能得到有效提高。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對學生適時引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英語習慣,比如可以讓學生嘗試合理安排自己學習英語的時間,有效利用日常零散的時間,每天給自己制訂確切的英語學習計劃。同時,鼓勵學生多參加英語角的口語訓練,給學生多多提供聽說英語的好機會;還要鼓勵學生進行英語話劇表演、英語演講、英語辯論會,建議學生堅持收聽,學校有計劃、有系統地利用學校廣播系統等播放的各種聽力材料,發展身邊同學成為英語學習搭檔,互相督促、鼓勵,共同進步。

(二)指引學生正確選擇聽力材料。

學習不僅要有良好的耐力和持之以恒的毅力,還要有正確的合適的學習材料。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特別是語言的學習,不是能立馬見到成效的,需要我們一朝一夕的努力。因此,引導大學生選擇真正適合自己學習的學習材料是學生開始學好英語的第一步。大學生在選取英語聽力材料時要切實根據自身的英語聽力水平進行適當選擇,教師也要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對學生英語水平進行正確評估,讓學生對自己的英語水平有較為正確的認識,以便能找準出發點,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得到有效的提高。

具體做法:教師要特別注重對學生的形成性評價,在平時的日常課堂教學中,通過提問、小組討論、個人展示、小競賽等方式進行對學生的形成性評價,并通過對學生的反饋,讓學生對自己的水平有大致的評估,然后在老師的幫助和指引下,選擇適合自己的聽說教材,并持之以恒,直到學習水平得到提高。

(三)適當增加聽說課時量,豐富練習英語聽說方法。

大學課堂不同于中小學課堂,對大學生的要求主要靠自主學習,因此,大學生在課堂上接受知識的時間非常有限,如何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高效率地得到提高,成為了廣大高校教師努力的方向。因此,大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提高必須有足夠的課時量做保證,這就需要從完善英語課程體系上下工夫。同時,可以豐富學生的聽說方法,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組成英語興趣小組,讓英語能力較強者參與組織,帶動大家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學習活動,在學生中產生濃厚的學習英語的氛圍,鼓勵學生多聽、多說、多練,教師定期參與其中,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以幫助學生進步。

(四)教學設備更新,方法多樣。

一是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室與傳統教學方法相結合方法進行教學。傳統的英語授課方式是教師在講臺上不停講,學生被動接收信息,這種傳統的方式雖然存在很多弊端,但也有其優勢。學生通過教師這種反復的講解及黑板上板書的設計,印象更加深刻。但隨著現代技術的飛速發展,知識變得更加豐富多樣,特別是英語,作為一種國際化語言,在涉及聽力內容時,往往設計到科技、經濟、歷史、地理、文化、風土人情等各個方面,需要學生有較為豐富的知識面。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通過各式各樣的圖片等更加直觀的方式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接收到豐富多彩的教學信息量,從而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二是課堂上引入影視教材。教師在上聽說課程時,可以適當引入一些視聽材料。研究表明,多媒體技術為英語課堂的整合提供了物質平臺和理想的教學環境,基于多媒體的教學模式的確優于傳統的單一課堂模式。在聽力教學中使用視聽材料可使聲音和圖像相結合、視覺和聽覺相結合、語言和情景相結合,對視覺型、聽覺型、感受型等各類學習風格的學生都是有益的。[3]視聽課上的充分實踐機會對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很有幫助。有效的方法是讓學生欣賞完美妙的影視片斷后,在其美好的印象還沒有消失之前,讓學生置身于影視角色中人物的語言,讓學生模仿其英語發音,比鼓勵他們進行角色扮演,還原電影片斷,更可以豐富英語聽說課堂,讓學生充分鍛煉聽說能力,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總之,提高大學生聽力水平的方法很多,教師們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基礎抓起,要求學生多聽、多講,甚至多讀。教師自己則應精心設計、組織好每一堂課,讓學生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學習,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加強聽說領先,讀、寫、譯并重的綜合訓練,切實提高學生英語聽力的水平。

參考文獻:

[1]吳澤瓊.提高大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的有效對策[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

篇5

關鍵詞: 音變現象 英美音的差異 同音詞與近音詞 英語基本功 聽力技巧

一、問題的提出

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自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對大學生英語交流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而要提高英語交流能力首先要提高聽力水平。如果學生在聽上都存在較大困難,提高英語交流能力就是無稽之談。與此同時,我們發現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在不斷改革的各種考試題型中,聽力所占的分數越來越多,在大學四級考試中,聽力占據了35%的比分,對考生順利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但現實生活中大學生的聽力能力十分薄弱。四、六級考試委員會一項內部閱卷統計也印證了這一點——考生聽力部分平均得分不超過150(聽力總分249分)。因此,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迫在眉睫。

二、影響學生聽力水平提高的原因

筆者經過分析調查,發現考生認為聽力難以駕馭,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音變現象。

英語中有很多音變現象,如連讀、同化、弱讀、失爆、不完全爆破等。這些知識學生很早就接觸,但是真正掌握的學生寥寥無幾,嚴重影響他們聽力水平的提高。如:在hold up這個短語中,第一個單詞以輔音結尾,下一個單詞以元音開頭,兩個詞要連讀,而學生平時自己讀的時候忽視了這一點,當聽到收音機或磁帶里面連讀的語音時自然就很難聽懂了。

2.英美音的差別。

中國學生的英語發音多傾向于英音或英美混雜音,而我們經常聽到的聽力,比如大學英語四級聽力考試中既有英音又有美音,這就造成了學生對發音不太適應。英美音的差別主要包括:

①/r/音上的差異:在一個單詞里,當/r/音位于一個元音的后面時,英式英語一般不將其發出,而美式英語則一般將其發出。

②元音上的差異:如英音中/?藜/的在美音中常發作/a:/音等。

③有些難于歸類的特殊單詞在英音和美音上發音有區別。

3.同音詞與近音詞。

英語中有不少同音或近音異形詞。學生只能聽到錄音而見不到詞形,不易分辨出這些同音或近音異形詞,如學生很容易將pitch聽成peach,將stuff聽成staff,將rise聽成rice等。

4.學生英語基本功差。

聽力考試經常涉及轉折、虛擬、比較、建議、請求、反問或否定等難以把握的特殊句式,理解這些句式往往是解題的關鍵。而學生通常對這些句式缺乏敏感度,因此,熟悉和掌握這些特殊句式,將有助于考生更加快速、準確地抓住關鍵信息。另外,學生詞匯量不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他們對某些句子的理解。

5.聽力技巧缺乏。

有的學生在做聽力題目時,總是試圖一字不漏地聽下每一個詞,生怕因為沒聽懂個別詞而影響答題。而事實上這樣做的結果是很難在聽力考試中拿到高分。例如,下面一道聽力題題目:

A)See a doctor.

B)Stay in bed for a few days.

C)Get treatment in a better hospital.

D)Make a phone call to the doctor.

聽力原文:

W:Carol told us on the phone not to worry about her.Her left leg doesn’t hurt as much as it did yesterday.

M:She’d better have it examined by a doctor anyway.And I will call her about it this evening.

Q:What does the man think Carol should do?

在這個短對話里面,我們并不是什么都要聽懂,had better是聽力技巧里面的一個技巧詞,暗示一個重要的建議即將出現,答案就將出現在技巧詞后方。學生只要聽懂關鍵詞had better后面的信息,就能正確答題,所以答案為(A)。

6.學生存在心理障礙。

聽力提高的關鍵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一個心理素質好的學生能夠集中思想,積極主動地完成聽力學習工作,心理素質不好的學生通常在聽力播放時產生焦躁緊張的情緒,在這樣的狀態下進行聽力是無效的。而且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很多學生缺乏長期有效的努力,沒有毅力,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導致聽力水平老是提高不上來,于是學生錯誤地認為聽力是個不可跨越的橫溝。久而久之,對聽力形成了一種厭惡情緒,容易泄氣。須知沒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和對聽力的熱愛,就失去了提高聽力水平的前提,學生必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7.不良的學習習慣。

學生通常在做聽力時會遇到聽不懂的單詞,總習慣于冥思苦想這個詞,懸在一個詞上,停頓了一段時間,反而影響了后方聽力的內容,聽到的是支離破碎的句子,使得學生不能從總體上把握句子的意思。還有的學生在聽的時候喜歡邊聽邊翻譯,而聽力的播放速度遠遠快于學生翻譯的速度,所以翻譯會導致大腦反應不過來,跟不上聽力的速度。

三、如何提高聽力水平

通過以上分析,筆者認為教師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根據問題對癥下藥,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決學生聽力當中遇到的問題。

1.糾正學生錯誤發音,加強學生英語基本功訓練。

筆者建議對剛入校的大一新生進行發音糾正,幫助學生糾正48個國際音標中的錯誤發音,包括英語中元音,輔音,以及之前提到的音變現象等的學習與反復訓練。對前面提到的表示轉折、虛擬、比較、建議、請求、反問或否定等難以把握的特殊句式加以復習,加深學生的理解。聽力詞匯相對于閱讀詞匯難度較低,比較口語化,所以教師可總結出學生在聽力當中經常出現,容易被聽錯或聽不懂的詞匯。之后,讓學生對這些詞匯進行背誦和默寫。

2.傳授聽力技巧。

英語四級聽力考試主要包括短對話,長對話,短問聽力,復合式聽寫題型。每一種題目的解題都是有規律可循的。運用技巧做題總能事半功倍。如短對話,是一男一女組成的共兩句話的對話。兩句話到底哪一句更重要呢?題目做多了,我們自然而然發現題目的答案總是出現在第二句當中,因此,聽短對話時重點要聽的是第二句話。說到長對話和短文聽力,這兩種題型的共同點是聽力原文較長,難以把握,很多學生的感受是播音一開始,自己就被牽著鼻子走,不知道該注意哪兒,記錄哪兒,稀里糊涂聽完了,一看題,腦子里一片空白。對這類題型教師應多傳授學習方法,如轉折關系考點,首末句考點(首末句是指文章前三句和后三句),邏輯詞考點,情態動詞考點,序數詞考點,重點詞(表示重要含義的詞)考點,事實羅列詞考點,上面提到的這些詞后方的信息是考點,是要認真聽的內容。另外,一些特定句型,如出現在實驗表明,科學家發現等句子后方的信息或表建議的句子是我們要聽的重中之重。又如所聽即所得的原則(聽到什么就在選項中選什么),視聽基本一致的原則(答案出現的循序和原文被讀的循序是一致的)等,都在這兩種題型中大量運用。而復合式聽力在做題前應先讓學生學會判斷空白處所填詞的詞性和單復數,并鼓勵學生多聽復合式聽力,多訓練速度,能聽懂多少就寫多少。當然方法遠不止這些,老師應多用這些技巧對學生進行訓練,讓學生對之有一定的敏感度,提高自信。

3.通過觀賞電影提高聽力。

前面提到學生聽力上有心理障礙,筆者認為主要是因為聽力學習是一個長期的枯燥無味的過程,容易讓學生缺乏興趣并產生恐懼,影響學生對聽力的熱愛和心態。沒有在較好的心態下進行聽力訓練必然使學生聽力失敗。因而,激發學生聽力的興趣能促使學生跨越心理障礙,增強自信心。筆者認為現代影視發展迅速,通過觀賞電影學習聽力是不錯的選擇。電影能讓學生擺脫課本知識的無趣,迅速融入故事情節當中,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視聽觸動等器官,以生動性、趣味性動態效果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不僅可以看到許多好萊塢的帥哥美女明星們及他們精彩的表演,而且可以欣賞美麗的景色,聆聽美妙的音樂。隨著情節的變化,學生時而歡喜時而悲傷,時而緊張時而放松,故事里面任何一個小小的轉折都能牽動學生的心。這些當然都是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動力,有經驗的老師都會發現電影課下課后,很多學生常常流連忘返,讓他們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習必定事倍功半。建議教師選出幾部學生非常喜歡的電影(如《阿甘正傳》,《西雅圖不眠之夜》等),讓學生去網上下載電影,用MP3反復視聽,這比單純地做幾套聽力題目效果好得多,學生亦不會覺得乏味。

四、結語

在教師的細心教導下,學生定會在聽力上找到自我,且越戰越勇,在聽力考試上取得較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1]王長喜.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巔峰聽力[M].北京:中國和平音像電子出版社,2009.

篇6

[關鍵詞]大學英語;口語能力;口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10)04-0112-02

根據Oxford(1990),第二語言的學習由直接策略和間接策略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又由元認知策略(Metacoganitive Strategies,如集中注意力、有意識地尋找練習機會,自我學習計劃的制定,學習過程的監控和學習結果的自我評估等)、情感策略(Afective Strategies,如減低焦慮程度、自我鼓勵、了解自己的情感狀態等)、社交策略(Social Strategies,如詢問問題以及在學習過程中學習伙伴相互幫助共同促進,培養合作學習技能等)、記憶策略(Memory Strategies,如歸類和意象等)、認知策略(Coganitive Strategies,如推理、分析、概括和操練等)和補償策略(Compensation Strategies,如根據上下文猜測以及迂回表達法等)六個子項組成。。

筆者通過教學觀察以及課后和學生們交流發現,大多數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主要問題是缺乏交流,也就是缺乏上面提到的元認知策略和社交策略。

一、影響大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因素

(一)學生發音受地方方言的影響

大學生來自祖國各地,很多學生普通話不是很標準,帶有很濃的地方口音,因此,從他們嘴里講出的英語也帶有很濃的地方口音。在對這些學生進行英語口語教學時,相應地就產生了很多問題和困難。許多學生在課堂用濃重的地方口音講話,多數英語發音不是很準確,這樣就造成雖然他們英語語法、音標、句子掌握得很準確,但也很難發出標準的聲音;加之大學生自尊心很強,不愿意向別人多問,慢慢地就造成了只學習不交流的情況。這樣久而久之英語口語能力就越來越弱化。

(二)英語表達受母語思維的影響

毫無疑問,在學生進行英語口語交流時都會經歷這樣的思維過程:聽到對方的問題―想到回答的語言―把漢語轉化成英語―用英語的語言表達方式一一說出來。在這樣的英語表達中,很多時候就要用到漢語的表達,然后才轉化成英語,遵守英語的語法習慣,用英語表達出來。很明顯這種語言思維在一定的情況下受母語影響很大,即使大學生學習了很多年英語,詞匯量很大,在英語表達上還是會遇到想象不到的問題,英語的表達在一定程度上還是不完美。

(三)語言表達張不開口

盡管在大學英語學習中,許多學生已經明白英語表達對他們的重要性,但面對口語練習還是張不開口。其實這些學生的內心還是渴望鍛煉的,但面對濃重的地方口音、發音不準、表達不準確而被別的同學嘲笑等問題,于是放棄了發言的機會,很多學生在大學英語課堂上很少發言,致使英語口語能力提高緩慢。對于這些自信心不足的學生,老師要鼓勵他們大膽張口,多進行表達和交流。

二、提高大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方法

(一)鼓勵學生張開口,克服濃重的地方口音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習單詞不占課堂的大部分時間,這部分主要靠學生自主學習。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重點是講解單詞,并配一些例句進行分析,這樣的好處在于學生能很好地掌握每個單詞的用法,但卻忽視了發音的教學。教師應加大口頭造句練習的份量,這樣不但有利于學生掌握單詞、詞組,更能幫助他們克服濃重的地方口音,糾正原有的英語發音,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他們的發音習慣。

(二)改變漢語思維習慣

在很多時候,學生的英語表達受傳統思維的影響,在翻譯英語時知道它表達的意思,但卻不知道怎樣表達。為了克服這些問題,教師可要求學生在課外多看一些專業的英語資料、地道的英語電影,并有意識地和外國人交流,通過背誦一些文章來加強語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可以安排一些小環節,要求同學們口述一個小笑話或是小故事,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

(三)因材施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上,教師要盡量讓每個學生開口說英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者,他們缺少發散思維以及創造力,一般不會提問題,也提不出問題。這和西方課堂隨時提問大相徑庭。再就是學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較深刻,都講究面子,害怕會提出毫無價值的問題,或者擔心自己的發音和語法錯誤。針對這一問題,教師應該因人而異,分別處理。由于學生的性格不同,處理的好壞決定著他們學習信心的提高。一般情況下,教師首先要鼓勵學生們回答問題、提出問題,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讓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在課堂中,學生一般不愿意自主地進行交流,除非是迫不得已。教師在設計課堂口語交流時,可以適當地采用支架式教學(instruc―tional scafolding),最大化地優化口語學習效果。在課后設計上,教師可要求學生盡可能地創造真實的英語交際環境。如參加本校的英語活動,或在外籍游客聚集的旅游景點提供免費語言導游,或是在外籍人士出現較多的英語角、英語沙龍或咖啡廳完成各種不同的口語交流,或是通過陪外籍教師上超市購物、去醫院看病、去學校餐廳就餐、去圖書館借書或去書店買書等方式直接和他們進行口語交流等。真實的語言情境更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的興趣和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在進行口語交際時不僅能發現自己的不足,而且還能學到外國的風俗習慣,在一定程度上還能提高交際能力。通過口語交流,學生還可得到很大的心理成就感,無形之中他們的交流信心就提高了。

這種方法對偏好獨自學習、不擅長集體學習和合作學習的同學有很大好處,能很好地加強他們的交流潛意識。在競爭激烈的當今社會,壓抑的學習環境造成了學生的心理因惑,而同學間的交流和朋友的交流可以很好地減輕這種壓力,不但有利于心理健康,也能相互提高學習能力。

教師在設計課堂口語活動時,可多安排情景對話、短劇表演、小組討論、課堂辯論、故事接龍等需要伙伴或小組成員合作完成的內容。在課堂分組時,可有意識地將不同性格和性別的同學分在一起,這樣他們既可以相互學習優點,又能保持學習的積極性;也可以相互糾正發音,提高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能通過相互學習找出自己的不足,最大限度地發掘潛力。當然教師也要強調不要過度看重比賽成績,要關心在小組活動中提高了多少,這才是真正的目的。在課后口語作業的設計中,教師應該要求小組口語活動的成員各負其責,在小組活動完成后互換角色,這樣學生能更好地體會角色的變化情況,也能相互學習,發現自己的優、缺點,還能直接吸收小組其他成員的經驗,更能體會語言內容的深度。

三、結語

在口語教學中,教師起了很重要的引導作用,正確的引導在口語提高方面至關重要,英語教師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教學技能和提高學生口語的正確方法,才能真正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從本質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程度地挖掘他們的潛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參考文獻]

[1]Oxfor& R.Language Leam~ Sw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Rowley:Mass-Newbury House,1990.

[2]龐繼賢,吳薇薇.英語課堂小組活動實證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0,(6).

[3]彭金定. 大學英語教學論[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4]文秋芳.英語學習成功者與不成功者在方法上的差異[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5,(3).

[5]WedeU, Martin& 劉潤清.Language Teaching& Learning from Theory to Practice[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6]李夢莉.英語口語學習策略探析[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8).

篇7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英語口語;表達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志碼:A?搖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07-0040-02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幼兒學英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所以,幼兒英語教師自然也成為社會迫切需要的人才,培養具有流利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成為社會的需要。一名合格的幼兒英語教師要具備過硬的英語專業技能,英語口語要做到語音準、語調美、語速適當、語情豐富生動。而在教學過程中,一些學生出現了英語口語能力較弱的情況,為了能夠更好地使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適應社會的發展,就需要提高其口語能力。在英語教學中我們如何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呢?

一、了解學生個性差異,鼓勵學生練習口語

對學生的了解是口語課備課的重要內容。每個學生各有長短,有的語音好,但表達能力差;有的知識面寬,理解力強,但不樂于開口。從個性和特點來看,有的性格活潑,話多;有的內向,話少;有的爭強好勝,愛與人爭辯;有的對自己要求不嚴,課前缺乏準備;有的膽小愛面子,怕出錯誤;有的自我評價過高,不注意練習口語。凡此種種,教師應十分敏感。了解學生的特點,這對上好一堂口語課是十分有利的。教師可不時地給不同特點的學生發揮長處的機會,使每個人都能從其他學生身上得到啟示,克服自己的不足。對學生的困難和問題應報以極大的耐心和同情,對學生的弱點要善于誘導,有時甚至要寬容。對一些學生多鼓勵,對另外一些學生嚴格要求,對大多數學生的進步與努力,則應多給予承認和肯定。

二、利用課前對話,增強學生自信心

在教學中,為了訓練學生開口說英語的習慣,本人實行課前的Daily Report或Free Talk制度,讓全班學生輪流值日。課前的口語訓練應由少到多,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進行。隨著知識的不斷增多和反復的聽說練習,學生的聽說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得到鍛煉和提高。這樣的訓練既可鍛煉學生的日常交際能力,又可復習鞏固其所學的知識,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

三、培養學生英語思維,創設英語的氛圍

大多數學生在練習口語時經常最先想象相應的中文,再找相應的英文表達;在課堂上他們潛意識地把教師表達的英文內容翻譯成中文加以理解;在表達英語時,他們在腦子里下意識地尋求母語的表達式,然后再把它譯成英語呈現出來,這種做法不可避免地會導致母語的干擾,而且這樣借助于母語表達出來的東西是不可能地道的。根據這種情況,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并盡量做到全英語授課,用簡單、清楚、流利的英語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或解釋某一個語法點和難詞、難句,并且在課堂上多用英語和學生進行交流,給學生創造口語的練習機會。在上課時,無論開場白,還是正課,都盡量使用英語完成,包括解釋相關的背景知識,講解課文內容、中心思想、詞匯和句子,以及布置作業或提醒學生注意課堂紀律,這樣非常有助于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學生會有意無意地去模仿并得到提高。

同時,教師在設計口語活動時,應盡可能考慮將真實的生活環境、真實的交際目的和真正的角色有效地結合起來,使學生感到自己是在現實的交際環境中。如開展模擬交易會,讓同學們每人帶來自己的書籍、玩具、學習用品等,相互置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介紹自己物品,進行詢問,討價還價等。

四、激發學生興趣,鞏固口語能力

學生在口語練習階段,為了獲得正確的語音語調,必須進行一些機械性的口頭操練,然而單一的練習形式和節奏容易使他們感覺枯燥乏味。教師應該不斷變化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感到新鮮有趣,從此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錄音影像進課堂。教師可以布置錄音作業和編對話錄像作業讓學生課后完成。這樣,教師可對學生的朗讀、口語進行大面積的檢查,在課堂上播放學生的“作品”,這對學生有欣賞、比較和評價的作用。同時,編對話作業可使學生根據作業要求學會查閱資料,擴大他們的知識面,使他們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這些既為訓練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提高學生英語語音的準確性,又能訓練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的能力。

2.表演進課堂。教師可以把課堂當舞臺,自己當導演,學生當演員,本著“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練為主線”的原則把故事情節生動的課文改編成短劇讓學生登臺表演。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口語,又活躍了課堂氣氛。

3.學會講故事。讓學生找一些淺顯易懂的小故事,利用活動課或自習課進行講述。既可增長學生的見識,又可使學生從故事中得到啟發。有時一個有趣的故事會使整堂課變得活潑有趣。

4.英語節目表演。利用短暫的時間鼓勵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英語節目表演,如繞口令、口頭傳話以及唱英文歌曲等,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又可以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

五、積累句型,拓寬知識面,廣泛閱讀,培養學生的會話能力

我們發現,學生在用英語交流時,說句“Hel-lo!”或是“How are you?”以后就不知該如何展開話題。根據這種情況,教師應該組織學生分門別類地模擬話題,把書中的有用句型短語背誦下來,根據具體場景選擇使用。例如:在旅游時,學生可以從諸如:“Hello!Nice to meet you. Are you the first time to Beijing?Where do you like best?I have been to Great wall.I like it very much.”的句型開始,圍繞旅游展開話題。這樣,由于平時積累模擬話題的基本句型,做好了這方面的充分準備,就可以鍛煉和提高口語能力,進而有效地提高口語水平。話題在通過一些準備的句型展開后,擴充知識面便是進行成功會話的重要因素之一。擴充知識面包括多了解英美文化背景知識,了解中西文化背景差異,了解英美國家風俗習慣;另外,還要多獲取一些各類學科的最新信息。知識面廣了,聊起來就不會出現冷場局面,話題展開時就顯得輕松自如。要想讓話題更生動活潑,還需有足夠的詞匯量作后盾。為此學生應廣泛閱讀,閱讀能幫助我們擴大詞匯量,從而掃除聽說實踐過程當中的障礙。在平時閱讀過程中,歸納總結一些使用頻率高的單詞、短語進行歸類背誦。有的放矢積累詞匯。詞匯量大了,實際運用時就可輕松自如了,學生的會話能力就會逐步提高了。

總之,在英語口語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使他們的口語水平和英語表達能力不斷加強。當然,提高英語口語交際能力不是一日之功,還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索、研究和實踐。

參考文獻:

[1]孟麗濤.高職高專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J].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04).

[2]張東瑞.提高英語口語的方法初探[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09).

[3]陳丹.關于學前教育英語專業開設幼兒老師英語口語訓練課的思考和嘗試[J].職業技術,2009,(6).

篇8

【關鍵詞】英語書面表達 方法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9682(2012)01-0099-01

英語的書面表達要求學生有扎實的語言基本功,具備一定的審題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和評價能力。教師只有在平時的教學中有意識地訓練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學生才能在激烈的高考中信心十足,游刃有余。英語的書面表達在高考中占25分,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在目前的英語教學中,或是因為寫作教學難;或是因為教師批改學生的作文較困難,教師對閱讀、完形較重視,對寫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忽視了寫作能力的培養,以致于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學了多年的英語,寫作能力仍然較差,甚至望而卻步。如何改善這種情況,我嘗試了以下做法:

一、突破詞匯

在學生的書面表達練習中,我發現學生在單詞拼寫、動詞的過去式、過去分詞方面的錯誤較多。這說明學生對英語詞匯的記憶準確程度不夠。針對這一情況,筆者從詞匯入手,按大綱和考綱的要求,明確指出該掌握的單詞,特別是常用單詞要求他們必須掌握。為了達到考綱要求,提高學生寫作的能力,在日常的教學中要求學生利用飯后、課間、睡前課余時間,每日復習20~30個單詞。要求課代表統一組織默寫,小組長進行檢查。單詞的內容從初一到當前所學的單元。一般是這樣安排的:高一上半學期時要求學生課間復習初中所有的單詞;高一下半學期復習高一上學期的單詞和進一步鞏固初中的單詞……依次類推。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多。單詞在學生的腦海里一遍遍地重復,記憶持續的時間也就越來越長。

二、戰勝句型

句子是文章的基本單位,寫作時學生常常想不到平常所學的句型。對此我狠抓句子的寫作和句型的操練。方法是充分利用課前5分鐘:學生輪流值日,利用黑板右邊的位置,讓學生每日寫一個常用句型,上課時,學生利用此句型進行造句;然后教師再給出3~5個漢譯英的句子讓學生進行翻譯。這些句子可以是上一節課所學的句型、語法和表達方法,也可以是學生作業和作文中體現的不會的表達方法,還可以是在完形和閱讀中出現的比較好的表達方法。內容不一,教師可依據具體情況而定。這樣堅持下來,短語和句型也就不再是學生的難點了。

三、攻破語法

有了詞匯和句型還不夠,學生在寫作中出現的另一致命的錯誤就是語法錯誤:時態、語態、主謂一致、名詞的單復數等。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嘗試了以下做法:

1.集中講解,分散應用。

高中英語課程對于語法的設計是分散式的,也就是分散到每一單元進行講解。這種方式有利于學生循序漸進的掌握知識,但也有不利的一面,學生不能很系統的掌握英語的用法。有些學生甚至到高三對于語法還是稀里糊涂的,導致在寫作中犯下很多低級的錯誤。針對這種情況我嘗試了英語語法集中講解,讓學生對于英語的語言有了整體的認識,然后用高中剩余的時間去實踐和應用,效果頗好。

2.利用范文,促進寫作。

精美的范文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一大武器。除了單純的背誦之外,為了克服語法問題,我嘗試讓學生先對范文進行翻譯,然后再把譯文翻譯成漢語;之后要求學生對照范文和自己翻譯的漢語,找出問題所在。這樣學生極易找出自己的問題,及時糾正錯誤。我曾讓幾個語法較差的學生按照這樣的方法訓練了二十多天,結果那些平時易犯的語法問題在這些學生的作文中消失了。可見這是一種不錯的攻克語法的方法。

四、定期訓練,提高寫作能力。

有了詞匯、句型和語法的基礎,還需進行適當地寫作訓練。大部分教師不注重平時的訓練,多是在快考試時訓練幾篇。寫作訓練應該功在平時,這樣學生才能在考試時臨陣不慌,考出自己的水平。所以平時的訓練必不可少,每周必須安排一節課。訓練方法和內容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而定,寫作內容最好相對集中,一個月或兩個月一個主題,讓學生真正掌握一種題材的寫法。

五、及時批改,重視反饋。

寫作的批改和反饋要及時,學生才會有收獲。但寫作的批改對于教師來說是一件繁重而耗時的任務,改完后對于學生而言,教師的批改只是分數而已。這樣教師的辛苦付諸東流,學生的錯誤也沒有得到及時的修正。

篇9

關鍵詞:英語口語 英語教學 語言環境

中圖分類號: G718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2)07-0246-01

隨著社會的發展,英語已成為當今世界上最主要的國際通用語言。因此,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英語。在中國,英語是中學生必考的一門學科,我們都知道學好英語的重要性。在目前的英語教學中,由于我們要應付升學考試的壓力,絕大多數的老師和學生都不在意口語的運用。學生在一些詞匯和語法問題上都能掌握的很好,考試成績也很好,但是在聽說能力上就表現的很差,尤其是說,因為到目前為止,中學的英語考試一般沒有對口語的直接考查,這是教師和學生忽略口語的最主要的一個原因。這就導致學生很少開口講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差,說起英語來結結巴巴,很難用英語來與人交流。我們知道,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它是與人交流的工具,因此口語的運用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我們在英語教學中只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而忽略了英語口語的提高,那么對于英語學習者來說就失去了學習英語的真正意義。那么怎樣改變這一現狀呢?

1 多鼓勵學生開口說英語

學生到了中學階段,自尊心都會比較強,特別是一些性格內向的學生,平時就不怎么開口說話,就更不用說讓他們在課堂上說英語了。他們很擔心自己說不好,老師和同學們會嘲笑自己,所以從不在課堂上主動發言,因此,英語口語的表達能力就更得不到鍛煉,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還有很多學生一說英語就緊張,不知道怎么用英語表達自己想說的話,對自己完全沒有信心,所以作為老師,在英語課堂上一定要多鼓勵學生多說英語,多用英語和學生交流。學生在用英語表達時難免會出現一些錯誤,這時老師一定要多多包容學生的這些錯誤,不能一味的批評他們,也不要在學生一犯錯的時候就立刻打斷他們的話,這樣容易使學生產生畏懼心理,失去自信心,當然就不敢開口說了。有的學生即使在說英語的時候犯一些錯誤,老師也應對他們采取先表揚后糾錯的方法,這樣才會使學生增強說英語的自信心,享受說英語的樂趣,從而提高他們說英語的積極性。只有學生愿意主動說英語,才有可能提高他們英語口語的水平。

2 多給學生創造說英語的機會

口語不是教出來的,而是練出來的,因此老師在組織英語教學中不能一味的去講而忽略了學生的課堂活動。老師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讓學生多說英語。比如,每節課可以讓兩三個學生用英語講個小故事或是笑話。老師也可以給學生一些話題,比如用英語說說“我的家庭”、“我的校園生活”等等,讓學生現場用英語簡單的說一下,這就極大的鍛煉了學生的口語。還有教材上的對話部分可以讓學生分角色表演,閱讀部分可以讓學生總結文章的大意并口頭復述下來。老師也可以在教學中多創設一些情景對話,如購物、打電話、看病、問路等等,讓學生進行表演對話。這樣學生就能深切體會到語言的交際功能,做到學用結合,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提高英語口語的能力。

另外,老師在英語教學中,一定要用一口標準而又流利的英語組織教學,多用英語和學生交流,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英語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老師一口標準流利的英語能極大的感染學生。他們會覺得能說上一口標準流利的英語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這就給他們學好英語提供了動力,學生也會有想用英語表達的渴望,在老師的影響下,也會習慣用英語表達,從而提高英語口語水平。

3 注重語音語調的練習

口語離不開語音語調的練習。我們都知道,一些老外在說漢語的時候盡管我們都能聽懂他們要表達的意思,但我們一聽就知道他們是老外,就是因為他們對漢語的語音語調沒有掌握好。學習英語也同樣如此,在英語的教學過程中,老師一定要讓學生多聽、多練、多模仿。比如可以讓學生準備一些配套的書和磁帶,每天堅持聽20分鐘,內容可以簡單一些,減少理解上的難度,這樣就能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語音語調的模仿上。一開始一定要慢,可以一個單詞一個單詞然后一句一句的去模仿,一句話可以反復聽反復模仿,同時揣摩英語發音的特點,直到和磁帶中的語音語調基本一致,然后再繼續往下聽。這樣時間長了,聽的多了,模仿的多了,語音語調也就自然標準多了。另外多聽英語廣播,看英語電影也是學習標準語音語調的好方法。

4 多朗讀多背誦

朗讀是學習一門語言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學生口語能力的基礎。如果一個學生的朗讀能力都不好,他怎么可能流利的去說英語呢?因此要讓學生每天都要抽一定的時間去大聲的朗讀英語。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感,也能較多的為學生創造開口說英語的機會。另外朗讀時一定要注意以標準的語音語調去朗讀,然后在朗讀的基礎上去背誦,背誦是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通過背誦,學生可以掌握一些句型和語法上的一些表達習慣,學生的語感也不斷的增強,這樣在以后說英語時,很多表達張口就能說出來,直接提高了英語口語的表達能力。

5 多用英語和別人交流

與人交流是我們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但是我們在中國學習英語,本身就沒有學習英語的語音環境,我們也不可能都去說英語的國家去學英語。因此我們只能多創造一些說英語的外部環境。除了在英語課堂上用英語交流外,老師要鼓勵學生在課后也盡可能的多用英語和其他的同學進行交流,把我們日常說的話盡量用英語來說。一開始可以說些簡單的日常用語,慢慢的隨著英語水平的不斷提高,就能較多的去表達一些難一點的用語。這樣在一個班級中就形成了一個說英語的外部環境,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說英語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他們的英語口語水平。

總之,我們不能只為了應付考試而機械的去學習英語,我們要學以所用,努力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能讓我們的學生用英語與人正常的交流,這才是我們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楊慶進.也談如何提高初中英語口語能力[J].考試周刊,

2011.24.

[2]王薔.英語教學法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篇10

關鍵詞:初中英語;自信心;學習興趣;主動性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我們學習語言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與人交流與溝通,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工作中,教師要重視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但是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我們往往為了提高學生的應試成績,一味地讓學生在題海中徜徉,而忽略了培養學生開口用英語表達的能力。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培養初中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顯得尤為重要。那么,到底怎樣才能在英語教學中有效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呢?結合本人的初中英語教學實踐,我總結出一些不錯的教學經驗,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在提出來與各位同仁一起探討。

一、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英語表達的氛圍,提高學生對于口語表達的興趣

1.充分調動學生開口說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說英語應該是學生一個主動張口、積極表達的訓練過程。作為一名初中英語教師,要想激發學生主動開口說英語的興趣,就一定先要深入了解學生,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樂于參與到英語的口語表達訓練中。

2.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開口說英語,消除學生的緊張心理

處于初中階段的青少年普遍存在強烈的自尊心,他們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進行口語練習的時候往往因為怕出錯、怕別人嘲笑而不敢開口表達。在進行口語訓練時,學生的自尊心、焦慮情緒等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導致學生不敢開口表達。

二、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口語訓練,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聽說能力的訓練

在講解生詞的時候,教師可以播放與之配套的磁帶,讓學生盡量模仿,進行聽力和說英語的訓練;教師還可以進行一些記憶性的聽說訓練,比如,選擇教材中一些難度較低的內容,讓學生脫離文本聽錄音,然后將自己聽到的句子復述出來;概括性的聽說訓練較前兩種要稍微難一點,通過聽一段篇幅較長的文本,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概括出來,有效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2.看圖說話的訓練

要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僅僅靠聽說訓練是不夠的,因為聽說訓練會受到一定客觀條件的限制,所以,在進行聽說訓練之外,教師還要培養學生的看圖說話能力。教師可以將圖片展現在學生面前,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所感所想概括成一句或者一段話,在加強學生口語表達訓練的同時,提高了學生認真觀察、積極思考的能力。

3.仿說能力的訓練

要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讓學生說出一口純正地道的英語,教師就必須注重學生的模仿練習。模仿練習主要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單純的模仿說話,讓學生聽到什么,就跟著說什么;第二種是富有創造性地換說或者擴說。

三、教師要為學生創造開口用英語表達的平臺和機會,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1.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與他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相關的開放性的話題,引發學生積極參與,給學生更多展示自己的英語口語能力的機會

在上課之前,教師可以給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話題,讓學生用英語來自由表達。想說什么就說什么,無所謂對錯,只要能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即可。這樣做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了學生的活躍思維,又為課堂教學打下了良好的知識基礎。

2.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的課堂討論交流的時間和空間

新課程改革理念中強調了課堂教學互動的重要性,除了師生之間的互動之外,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更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總之,在初中階段培養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是一項艱巨的系統工程,需要教師給予足夠的重視。作為一名工作在教學第一線的初中英語教師,我們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口語訓練的氛圍,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消除學生對于開口說英語的畏難情緒,幫助學生樹立學好英語的自信心,靈活有效地使用各種教學方法,強化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