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口腔健康宣傳范文
時間:2024-03-26 17:59: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小學口腔健康宣傳,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口腔健康;小學生;健康教育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基礎。為了解彭州市農村小學生口腔健康行為及知識現狀,發現口腔保健中存在的問題,改善其口腔健康現狀,我們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彭州市軍樂中心小學420名學生進行了調查分析。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采用分層抽樣方法,于2010年10月~11月對軍樂中心小學420名二至六年級的小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獲得有效答卷409份,答卷有效率97.38%。其中2~4年級248人,5~6年級161人,男生202人,女生207人。
1.2調查方法參考國內外有關文獻,自行設計口腔健康行為與知識調查問卷。調查以班級為單位,由經過培訓的調查員當面解釋本次調查目的后發卷,采用匿名方式,由學生自行填寫,禁止討論,現場回收答卷。問卷內容包括口腔健康知、行現狀及知識來源。
1.3統計分析用SPSS 13.0軟件建立數據庫,進行數據檢查和分析。
2結果
2.1飲食生活習慣彭州市農村小學生三種易致齲食物的食用頻率較高。其中餅干、蛋糕、面包等甜點每周食用兩次及以上者占81.42%,70.17%的學生每周吃糖果或巧克力兩次及以上,57.95%的學生每周喝碳酸飲料兩次及以上。2.2口腔保健行為情況見表1。
2.3口腔健康知識的掌握情況見表2。
2.4口腔健康知識來源見表3。
3討論
小學是口腔健康行為和觀念的重要形成時期。了解小學生的口腔健康知識、行為現狀及知識獲取途徑,對開展農村小學生口腔健康宣教,培養其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具有重要意義。
調查結果顯示,農村小學生三種易致齲齒食物食用率屬于高頻。從控制飲食因素防齲的觀點出發,應加強對小學生“少吃零食,建立合理的飲食習慣”的教育和宣傳。
在口腔衛生行為狀況調查中,大多數小學生養成了每日刷牙的習慣,每日刷牙一次及以上者占85.00%,達到了2004-2010年我國口腔衛生保健規劃中農村中小學生刷牙率為70%的目標。然而能夠每天刷牙兩次及以上者占44.01%,仍較低。在選擇牙刷類型上,59.66%的學生能夠正確選擇保健的軟毛牙刷,基本接近2004-2010年我國口腔衛生保健規劃中農村中小學生保健牙刷使用率60%的目標。只有21.27%的學生每次刷牙時間在3分鐘以上,39.12%的學生每1~3月更換一次牙刷。在刷牙方法上,僅有18.34%的學生采用正確的豎刷法,51.59%的學生采用橫刷法,橫刷法不僅不易除去牙縫里的食物殘屑,而且易損傷牙齒,甚至導致牙齦萎縮、牙根外露和出血。因此,彭州市農村小學生的口腔保健行為現狀不容樂觀,相關口腔健康教育急需加強。
調查結果表明,彭州市農村小學生口腔健康知識的知曉率很低,與國內相關調查相似[1][2]。雖然,81.66%的學生知道少吃甜食少得牙病,但僅有19.56%的小學生知道正確的刷牙方法是豎刷法,26.16%的學生知道每次刷牙不宜少于3分鐘,11.00%的學生知道含氟牙膏對防齲病有效,26.41%的學生認為睡前刷牙最重要,40.34%的學生知道牙齦出血的原因是牙齦炎。而80.00%小學生認為中草藥牙膏有利于防齲齒,這可能與目前電視廣告宣傳有關,導致知識偏差。
彭州市農村小學生主要通過醫生、學校及家長三條途徑獲得口腔健康知識。其中醫生為最主要的途徑,提示學生當出現口腔疾病后才開始注重口腔健康知識。促進學??谇恍l生是開辟未來口腔健康的主要途徑之一, 是提高全民族口腔健康水平的基礎[3]。而只有45.72%的學生能從學校獲得口腔健康知識,因此, 應采用多種形式加強學校口腔健康教育:(1)開設口腔健康教育課。充分調動健康教育課教師的積極性,系統地向學生講授口腔健康知識,同時利用形象的科普宣傳資料,把醫學知識深入淺出地傳授給學生,使小學生自覺糾正錯誤的口腔健康認識和不良的口腔衛生習慣。(2)利用學校墻壁、板報和校報在校園中宣傳。利用教室、宿舍、食堂的墻壁,將口腔健康知識和圖片制成生動活潑的墻壁板報或在校報中開辟專欄,使學生在不經意中學到口腔保健知識。
統計顯示,彭州市農村小學生通過電視廣播、報刊書籍、網絡等途徑獲取口腔保健知識非常有限。提示政府可協調教育、電影、電視、文化、愛衛會等有關部門,共同開展牙病防治工作的宣傳。如深入開展“愛牙日”活動,普及牙病防治知識。近年來,網絡迅速發展,其時效性、信息量及覆蓋面是其他媒體無法比擬的,且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網上口腔健康教育作為口腔健康教育的一個新的組成部分,必然會越來越普及。因此,在互聯網上開辟口腔健康教育欄目,讓同學們隨時瀏覽,可在一定程度提高學生口腔健康知識的知曉率[4]。
加強口腔健康知識宣教,使農村小學生逐步建立口腔衛生觀念和習慣,保障其基本口腔健康,應成為農村小學生培養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 劉懷周.西安城中村小學生口腔衛生知識態度行為調查[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07,(05):363.
[2]田劍剛,黃瑞哲,李曉紅,李紅杏,韓克實.農村小學生刷牙知識及行為問卷調查[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 2005,13(1):88-89.
[3]卞金有.口腔預防醫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81.
[4]杭大磊,王成龍,唐榮銀.開展網上口腔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體會[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01,11(6):410-411.
作者簡介:
王晶,女,(1989-),四川成都人,本科生,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研究方向:預防醫學
篇2
【關鍵詞】口腔衛生;健康知識,態度,實踐;對比研究;學生,醫科
【中圖分類號】R179 R780.1 B84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9817(2011)09-1042-04
WHO將齲齒和腫瘤、心血管疾病并列為對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三大常見病,牙周疾病更是造成成人失牙的主要原因。學生時期是口腔疾病發病的高峰時期,也是健康觀念與行為的形成期,健康教育可促使學生獲得口腔保健知識,建立口腔健康新觀念,從而提高學生自我保健能力,預防口腔疾病發生,為保持終生的口腔健康打下牢固的基礎。為了解大學生口腔衛生狀況及口腔衛生知識、態度、行為情況,為學生在校期間針對性地開展口腔常見疾病的防治工作準備基礎資料,從而制定較為系統、因人而異的口腔健康教育計劃,全面提高在校學生口腔健康水平。筆者分別在2004年和2008年組織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部分醫務人員為安徽醫科大學新人學的5280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F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對象采取整群抽樣法,抽取安徽醫科大學2004年9月新入學的學生2557名,年齡為16~25歲,平均(18.88±2.73)歲。其中男生1370名,女生1187名;農村學生1433名,城鎮學生500名,城市學生624名。2008年9月新入學的學生2723名,年齡16~26歲,平均(18.69±1.15)歲。其中男生1333名,女生1390名;農村學生1828名,城鎮學生426名,城市學生469名。
1.2方法問卷設計參考第2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方案18歲組口腔調查問卷并進行調整與修改。調查內容包括被調查者的一般情況、口腔衛生知識、口腔衛生態度、口腔衛生行為。參加調查人員4名,均為附屬口腔醫院專業技能水平較高的執業醫師。調查前經過調查方案學習與培訓。口腔調查問卷當場發放、填寫、檢查、回收。
1.3統計方法采用EpiData3.02軟件建立數據庫,各項數據由專人負責輸入,調查數據輸入采取雙錄入方法。所有數據經sPSS11.0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分析。
2 結果
2.1口腔衛生知識
醫科大學新生在含糖飲料對牙齒有危害、吃甜食易患齲齒、牙齒健康與保護有關、口腔疾病對全身健康有危害、牙齦炎時刷牙出血知識正確回答率均在90%以上,對于刷牙可以預防牙病、氟化物可以防齲、每年應進行口腔檢查及定期進行口腔檢查認知正確率在80%~90%之間,而對于漱口并非是保護牙齒清潔最有效的方法、牙菌斑是齲齒的發病原因、牙周疾病會造成牙齒脫落的正確回答率分別為65.3%,65.1%和70.9%,對于牙齒不好的危害、齲齒發病原因及刷牙出血原因的正確率分別為52.6%,55.6%和49.7%,知道窩溝封閉可以預防齲齒的學生只有36.0%。
對2004年及2008年醫科大學新生的口腔衛生知識正確率進行X2檢驗,結果顯示,在對于含糖飲料對牙齒有危害、刷牙可以預防牙病、氟化物可以防齲、牙周疾病會造成牙齒脫落及齲齒的發病原因的認識上,2008年的正確率有所下降;而在對于漱口并非是保護牙齒清潔最有效的方法、牙齒健康與保護有關、要定期去看牙醫及牙齒不好的危害的認識上,2008年則有提高。男生在刷牙可以預防牙病及氟化物可以預防齲齒的正確回答率高于女生,女生在漱口并非是保護牙齒清潔的最有效方法、要定期進行口腔檢查、牙齒不好的危害、齲齒的發病原因及刷牙出血的原因方面正確率高于男生(P值均
2.2口腔衛生態度對醫科大學新生口腔衛生態度進行分析發現,43.3%和51.7%的醫科大學新生分別認為藥物牙膏和含氟牙膏預防齲齒最好;39.4%和59.6%的學生分別認為早晨和晚上刷牙最好;認為每天應該刷牙2次和3次的學生分別為79.3%和16.2%;60.8%的學生認為發現齲齒應該立即就診。而1.3%的學生認為可以不予理睬;不去醫院檢查口腔問題中36.7%是因為認為口腔問題不是嚴重疾??;而因為經費問題和時間問題的分別是17.8%和45.6%;有25.8%,66.4%和7.8%的學生分別從媒體、書本及專業口腔健康教育中獲得口腔保健知識。
2004年與2008年相比,除在選擇何種牙刷最好的幾種態度分布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之外,其他口腔衛生態度的分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
2.3口腔衛生行為
每天早晚都刷牙及餐后刷牙的學生分別為63.7%和3.4%;8.4%的學生每次刷牙時間在3min以上:74.4%的學生橫刷和豎刷結合;35.5%的學生選擇在2個月以內更換牙刷;92.2%的學生餐后漱口;68.7%的學生睡前進食;42.7%學生使用小頭軟毛牙刷;使用藥物牙膏、含氟牙膏、藥物加含氟牙膏的學生分別為9.2%,25.2%和19.8%;選擇牙簽和牙線的學生分別為17.1%和2.1%;24.2%學生偶爾進行口腔檢查且2.5%學生定期進行口腔檢查;47.0%的學生接受過1~2次口腔健康教育。
2004年與2008年相比,除刷牙方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之外,其他口腔衛生行為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
更換牙刷頻率、睡前進食、牙膏選擇、定期口腔檢查、牙痛對策及接受過專業口腔健康教育行為方面在不同生源地之間的分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
3 討論
1970年WHO提出,口腔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們認識并能終身保持口腔健康,是以教育的手段促使人們主動采取有利于口腔健康行為,如通過有效的口腔健康教育計劃或教育活動調動人們的積極性,通過行為矯正、口腔健康咨詢、健康信息傳播等,以達到口腔健康行為的目的。目前,我國人口齲齒患病率和牙周疾病患病率維持在較高水平,青少年口腔衛生習慣正確率較低?!吨袊谇恍l生保健工作規劃》(2004-2010年)中提出,到2010年中小學生口腔保健知曉率農村達到70%,城市達到90%;有效刷牙率農村達到60%,城市達到80%。而學??谇唤】到逃翘岣邔W生口腔健康水平的有效措施,也是完成我國2010年口腔保健目標規劃的必要保證。
3.1醫科大學新生口腔衛生知識誤區和盲區研究發現,大學生口腔健康知識的掌握與健康行為存在不均衡現象,對口腔保健知識存在盲區及誤區。如何將預防齲齒和牙周疾病的正確知識傳授給學生,并幫助其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提高大學生口腔健康水平,是當前工作的重點。醫科大學新生健康知識及健康行為正確率較高,但健康的口腔衛生習慣比例較低。姜剛勇等研究發現,雖然醫學生健康知識掌握較好,但實踐率較低,健康行為與健康知識差距最為顯著。本研究發現,大多數學生口腔健康知識的獲得多來自于書本,只有7.8%的學生從專業口腔健康教育獲取。有2.5%的學生選擇定期進行口腔檢查,與張穎等研究結果相似。醫科大學新生對口腔健康的一般性知識知曉率較高,對專業性知識了解有限。馬曉偉等發現,34.0%的大學生不知道什么是牙結石,48.0%大學生不知道什么是潔牙。劉忠民等調查顯示,有69.2%的學生認為吃甜食會危害牙齒。牙線是清除鄰面菌斑的工具,但僅20.0%的醫學生會偶爾使用牙線,可見牙線使用的普及程度較低。
篇3
關鍵詞 中小學生 齲齒 治療
資料與方法
廣元中學高2009級3年健康體檢,口腔科由同位醫生依據樊明文主編的第2版《牙體牙髓病》齲病診斷標準。由于是健康體檢,本文將齲病致殘冠、殘根列為齲齒的計數,而由齲病致牙齒早期缺失未列入齲齒的檢出;而齲齒的充填包括了殘冠、根經治療后牙冠修復數。
結 果
廣元中學高2009級齲齒檢查結果,見表1。
結果:2008年比2006年的體檢總人數減少1083%,齲齒檢出率減少8674%,齲齒治療充填人數增加了50571%。
討 論
齲病是一種以細菌感染為主要多因素的慢性進行性牙體硬組織破壞性疾病,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世界范圍內重點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把12歲兒童齲均不超過3納入2000年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的指標之一。由此可見,齲病的防治工作非常重要。
中小學生健康體檢是中小學生常見病檢出的重要手段,齲病是兒童青少年常見病之一。以前關于中小學生齲病發病率報道很多,而早期是否治療報道卻很少。有了齲齒不治療,不充填就會導致早期牙列缺失,這樣就失去了我們健康體檢的目的和意義。很多病人都是有自覺癥狀和臨床體征,甚至出現了牙髓、尖周病變才就診,這樣增加了治療難度,延長了治療時間,加重了治療經濟負擔。這違背了疾病預防第一的原則,更不符合衛生經濟評價。廣元中學1616名學生在第1年的充填治療率只有217%,經過專業醫生在健康體檢過程中對口腔衛生保健知識的宣傳,齲齒治療的目的和作用的講解,3年后充填人數增長了50571%,這一數據充分說明了學校是防齲的重要場所,學生的健康體檢是防齲的重要手段,更是疾病預防控制的有效方法,以早日實現人至老年75%的人口腔內至少保存20顆功能牙的目標。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 齲病 學齡期兒童 健康教育 口腔衛生
中圖分類號:R78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13)22-0047-03
Research of the effect of oral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ental caries in 257 school-age children
WANG Liweng
(Zhuanqiao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10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ental caries in school-age children. Methods: Two hundred and fifty-seven pupil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t random. One hundred and twenty-eight in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oral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and the other 129 in the control group only received oral health education. Results: The cognition of oral hygiene remarkably increased of the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oral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The incidence of caries was much lower in experimental group (43.75%)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79.07%). The caries filling rate was highe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60.87%)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50.73%). Conclusion: The oral health education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dental caries prevalence rate of school-age children overall and improve their oral health behavior.
KEY WORDS dental caries; school-age children; health education; oral hygiene
齲病為世界范圍內需重點防治的三大非傳染性疾病之一[1],齲病不僅影響兒童的口腔健康,而且還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2]。本研究通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跟蹤研究,了解口腔健康教育干預對學齡期兒童齲病的防治效果。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顓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管轄范圍內1所中心小學2003年9月1日-2004年9月1日出生的漢族學生,整班抽樣,實驗組128名(男72名,女56名),對照組129名(男72名,女57名)。兩組性別、年齡、家庭環境和居住地區基本相似。
1.2 調查方法
采用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口腔健康調查基本方法,在自然光線下或燈光照射下,使用口鏡、探針對受檢者全口牙齒逐個進行檢查,由專人記錄。
1.3 干預方法
實驗組:①社區醫師對兒童進行口腔衛生宣教;②教會兒童正確刷牙;③向兒童家長宣教,講授口腔保健知識。
對照組:僅兒童接受口腔衛生宣傳。
1.4 觀察指標
為患齲人數、患齲牙數、患齲率、充填率、齲均,以及干預前后兒童的口腔衛生行為正確率、家長的口腔衛生知識的變化。
1.5 療效評判標準
按照2010年3月第五版《口腔預防醫學》教科書中的齲病的流行病學調查要求[3]。
2 結果
2.1 干預前后兩組口腔衛生行為比較
干預前,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刷牙方法、刷牙時間、刷牙次數均無顯著性差異。干預后,實驗組的刷牙方法、刷牙時間、刷牙次數正確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表1)。
2.2 干預前后兩組家長口腔衛生知曉比較
干預前兩組家長口腔衛生認知調查無明顯差異,干預后,實驗組各項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實驗組干預前除了“刷牙可防齲”一項知曉度較高,其余各項知曉度均很低(表2)。
2.3 干預前后兩組齲患調查
干預前兩組齲病率基本一致,齲均差異不大;干預后實驗組齲病新發病率為43.75%,對照組為79.0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33.844,P
3 討論
齲病是一種慢性細菌感染性疾病,受機體內外環境因素的影響,早期癥狀和體征不明顯。而且,由于牙面窩溝間隙和隱裂存在,極易患病。兒童處在生長發育期,機體需要鈣量增加,如果營養供給不足,就可能導致患齲率增加,且患齲率隨年齡增長而上升[4]。兒童齲病早期預防、早期檢查、早期治療,有很好效果。
本次調查表明,口腔健康教育是一種預防牙病簡單易行、花費少,效果理想的方法。健康教育是有計劃、有目標、有評價的行動,影響和改變人們不健康的行為,達到知信行的效果[5],能有效地提高學齡兒童、家長乃至整個社會的口腔衛生保健知識知曉率[6],是促進口腔保健工作的重要措施。乳牙長齊后,家長應培養兒童良好口腔衛生行為形成,教會兒童正確的刷牙方法,做到有效刷牙。選擇兒童專用含氟牙膏以增強牙齒的結構,預防齲齒,但長期過量使用會造成氟牙癥。盡管兒童可以在刷牙后較好吐出牙膏,但較難把握安全用量,因此需要家長指導。由于兒童缺乏自覺性和主動性,也需要家長和老師督促。
定期進行口腔疾病普查普治??谇唤】禉z查每隔半年檢查一次,直至12~14歲后每一年檢查一次。建立社區口腔預防保健記錄卡,使醫生能詳細了解兒童口腔健康情況,對于齲病高危兒童將其作為重點防護對象,定期檢查治療,并給予預防性充填。
我們的研究表明,口腔健康教育可明顯改善兒童的口腔保健行為,同時提高家長對口腔疾病的預防保健意識,明顯降低兒童齲齒患病率,提高充填率。本試驗可能存在樣本量較少、且隨訪時間不夠長等不足,研究有待進一步深入。
參考文獻
[1] 邢海林, 陳蓮芬, 王紹萍. 三亞市小學生齲齒患病情況[J]. 中國熱帶醫學, 2005, 5(7): 1588, 1483.
[2] 李柳茵, 梁少林, 韋雪香, 等. 3~4歲兒童齲病調查及其對策探討[J]. 中國醫藥指南, 2010, 8(30): 231-232.
[3] 卞金有. 口腔預防醫學[M].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0: 47
[4] 王現明, 孫麗霞, 王小玉. ??谑屑w幼兒及家長口腔衛生知識和行為調查[J]. 中國熱帶醫學, 2007, 7(5): 842, 854.
[5] 施榕. 社區預防與保健[M].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7: 115.
篇5
1前言
齲齒是目前學生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患病以后不僅引起疼痛,影響食欲、咀嚼和消化功能,而且影響生長發育和學習。對如何有效預防齲齒病,對如何開展好學校衛生工作仍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并且任重道遠。
2資料與方法
2.1調查對象寧江區5所中小學校共計3580人。
2.2調查方法按照《全國學生常見病綜合防治技術方案》的要求,利用統計學中的描述性研究進行橫斷面分析。
3結果
3.1男生與女生不同人群齲齒患病率情況共受檢人數3580人,患病人數為1669人,總齲齒患病率為46.55%,其中男生齲齒患病率為38.56%,女生齲齒患病率為56.35%,女高于男,男女學生齲齒患病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X2=146.40,P
3.2小學生與中學生齲齒患病率情況小學生齲齒患病率為48.48%,中學生齲齒患病率為39.71%,從統計結果看,小學生齲齒患病率高于中學生齲齒患病率,差異有顯著性(X2=158.40,P
3.3城市與農村學生齲齒患病率情況城市學生齲齒患病率為45.83%,農村學生為47.86%,城市學生與農村學生齲齒患病率情況比較,農村稍高于城市,但經統計學計算,差別無顯著性,無統計學意義(X2=0.08,P>0.05),見表3。
4分析
4.1男生與女生不同人群齲齒患病率比較,女生的齲患率高于男生,其原因可能由于女生在生理發育上早于男生,女生乳牙脫落和恒牙萌出的時間早于男生,且比男生更喜歡甜食、偏食、零食所致,加上口腔衛生意識淡薄,睡前吃零食,未養成早晚刷牙的習慣。
4.2小學生與中學生齲齒患病率比較,小學生的齲患率高于中學生,其原因:一是小學生喜歡甜食、偏食、零食,并且對有效保護牙齒的概念模糊,不具備主動性,只有在家長督促了才刷牙,不能長期、連續、認真、正確刷牙;二是乳牙釉質的鈣化程度較低,致使牙齒的抗齲能力低下,容易患齲齒病。
4.3城市學生與農村學生齲齒患病率情況比較,差別無顯著性,與文獻城市高于農村[1]報道不同。說明一是農村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質量的改善,人們的衛生意識、健康素養水平、意識形態,都在發生改變,城鄉之間的差別逐漸縮小;二是隨著口腔衛生知識宣傳力度的不斷加大,提高了鄉村學生的認知程度,加強了自我保護意識,養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從而有效地保護了青少年學生的牙齒健康。
5結論
為減輕齲齒病給學生帶來的病痛,保障學生身體健康,應繼續加強齲齒防治工作。
篇6
[關鍵詞]調查研究;學齡前兒童;家長;口腔;健康知識認知
[中圖分類號] R78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12(a)-0166-03
Investigation on cognitive application status of oral health knowledge among preschoolers parents
LU Ai-yun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Southern District Hospital of Zhongshan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Zhongshan 528455,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gnitive application status of oral health knowledge among parents of preschool children.Methods A total of 1000 preschool children parents from five kindergartens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6 in our district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group.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used to study the cognition degree of oral health knowledge of preschoolers parents,and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results was analysed.Results The awareness rate of parents brushing teeth before the age of 3 was 87.82%,and the awareness rate of brushing teeth in the morning and evening was 85.25%.The parents had higher cognition of oral health knowledge in these two aspects,but the cognition degree of related knowledge awareness that baby teeth was broken to treatment,pit and fissure sealant could prevent dental caries,Choosing of fluoride toothpaste were low.The frequency of preschoolers parents helping children to brush their teeth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academic qualifications,895 preschoolers parents acquired oral health knowledge mainly through radio and television,accounted for 55.87%,followed by the hospital publicity column,community health education,newspapers,kindergarten mission,oral hospital staff.Conclusion Some preschoolers parents have low awareness of oral health knowledge,and should further promote the propaganda of oral health knowledge of parents,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oral diseases in children and improve the children′s oral health.
[Key words]Investigation and study;Preschool children;Parent;Oral cavity;Knowledge of health knowledge
流行病W調查結果顯示,我國5歲組的兒童患齲率高達66%,給兒童的身心健康造成影響。家庭因素在學齡前兒童口腔衛生情況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學齡前兒童接受能力差、年齡小并且缺乏自制力,因此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還需家長的監督和指導[1-3]。本研究對1000名學齡前兒童家長的口腔健康知識進行調查,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采用隨機整群抽樣方法,抽取本區5所幼兒園學齡前兒童家長1000名作為問卷調查對象,抽取時間為2015年6月~2016年6月,使用問卷調查形式對學齡前兒童家長口腔健康知識認知度進行研究。剔除填寫不合格的問卷105份,共收回有效問卷895份,有效率89.50%。895名學齡前兒童家長中,父親201名,母親649名,祖父母45名;小學學歷230名,初中學歷230名,中專及高中學歷218名,大專及本科學歷217名。
1.2方法
使用問卷調查形式對學齡前兒童家長的口腔健康知識認知度進行研究調查,調查問卷參考《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報告》口腔調查問卷標準設計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兒童的基本情況、家長對口腔健康知識認知度、兒童口腔衛生情況、家長對兒童口腔衛生的干預方式、獲取口腔健康知識途徑等。調查問卷由5所幼兒園中的老師進行發放,并由調查組成員指導兒童家長進行填寫,填寫完成后由幼兒園老師收回,調查組成員進行核對,剔除內容回答不全的調查問卷。
1.3 觀察指標
觀察學齡前兒童家長的口腔健康知識知曉率,分析不同文化程度家長協助兒童刷牙的頻率以及學齡前兒童家長獲取口腔健康知識的相關途徑。
2結果
2.1學齡前兒童家長的口腔健康知識知曉率分析
學齡前兒童家長對3歲前開始刷牙的知曉率為87.82%,早晚分別進行刷牙的知曉率為85.25%,家長對以上兩點口腔健康知識認知度較高,但對乳牙壞了需要進行治療、窩溝封閉能預防齲齒、選擇含氟牙膏相關知識的認知度較低,具體見表1。
2.2不同文化程度家長協助兒童刷牙的頻率分析
460名學齡前兒童家長每日幫助兒童刷牙,53名學齡前兒童家長每周幫助兒童刷牙,190名學齡前兒童家長偶爾幫助兒童刷牙,192名學齡前兒童家長從不幫助兒童刷牙。進一步調查發現,學齡前兒童家長協助兒童刷牙的頻率隨著學歷的升高而增加,具體見表2。
2.3獲取口腔健康知識的相關途徑分析
在895名學齡前兒童家長中,500名主要通過廣播電視獲取口腔健康知識,占55.87%;其次為醫院宣傳欄、社區健康教育、報刊、幼兒園宣教、口腔醫院人員,具體見表3。
3討論
近年來,我國整體齲病發生率有所降低,但是乳牙齲病發病率仍然持續上升??谇患膊≈饕怯捎诳谇粌燃毦L期積累從而造成代謝物和菌斑引發,菌斑在牙齦和牙齒表面進行分布,從而產生破壞性物質,使牙齦和牙齒表面受到損害[4-6]。乳牙齲病的常見發病人群為學齡前兒童,其嚴重影響了兒童的身心健康。為了降低牙齦炎、齲齒等疾病發生,應對學齡前兒童口腔衛生給予高度重視,這能夠有效避免口腔疾病的發生[7-8]。由于學齡前兒童自控能力差、獨立性差、年齡較小,因此,大部分兒童日??谇涣晳T均受到家庭的影響。據相關研究顯示,學齡前兒童口腔保健行為主要受家長口腔健康知識水平高低的影響,因此,采用問卷調查形式對學齡前兒童家長口腔健康知識認知度進行研究調查,能為學齡前兒童口腔疾病防治提供有效對策[9-11]。
學齡前兒童正處于生長發育期,其接觸人員與生活環境均來自家庭。多項研究調查顯示,學齡前兒童口腔健康狀況與家長認知度、行為、文化程度密切相關。本研究結果顯示,學齡前兒童家長對口腔健康知識的知曉率較低,家長主要獲取口腔健康知識相關途徑為廣播電視,缺乏專業醫生指導。由于大多數家長對兒童乳牙疾病問題的認知度較少,多數兒童就診時已錯失最佳治療時機,從而使口腔疾病進一步加重,因此,家長應定期帶兒童檢查口腔,篩查口腔疾病并及時進行治療[12-14]。此外,醫院應組織口腔科醫生到各所幼兒園和社區進行指導和宣教,有效加強幼兒園教師以及家長對兒童口腔健康的認知。醫學研究顯示,新生兒出生后第6個月便可進行刷牙,只有早期對兒童進行口腔衛生保健才能有效避免口腔疾病的發生。兒童發生口腔疾病后,口腔疾病越嚴重兒童發育水平就越低,同時兒童的身心健康和口腔健康均會受到口腔疾病與并發癥的影響[15-16]。本研究結果顯示,多數家長均不了解口腔疾病的嚴重性,大部分家長認為乳牙壞了不需要治療,還有更多的家長不知道“六齡牙”的重要性,提示家長對兒童口腔健康知識的認知度較低。此外,家長幫助孩子刷牙的比例較低,提示家長對兒童刷牙的重視度不高,因此需加強學齡前兒童口腔健康知識的宣傳力度,提高家長對兒童刷牙的重視度[17-18]。由于兒童牙齒處于生長發育期,采用含氟牙膏進行刷牙能對兒童牙齒起到保護作用,其不僅能使兒童牙齒硬度增加,還能有效控制兒童口腔細菌活躍度,并且可以修補兒童牙釉質,因此,家長應將含氟牙膏作為家庭使用牙膏首選,并長期給予兒童使用,從而有效降低兒童齲齒病發生率[19-20]。
本研究結果顯示,學齡前兒童家長對3歲前開始刷牙的知曉率為87.82%,早晚分別進行刷牙的知曉率為85.25%,家長對以上兩點口腔健康知識的認知度較高,但對乳牙壞了需要進行治療、窩溝封閉能預防齲齒、選擇含氟牙膏相關知識的認知度較低;460名學齡前兒童家長每日幫助兒童刷牙,53名學齡前兒童家長每周幫助兒童刷牙,190名學齡前兒童家長偶爾幫助兒童刷牙,192名學齡前兒童家長從不幫助兒童刷牙,進一步調查發現,學齡前兒童家長協助兒童刷牙的頻率隨著學歷的升高而增加;895名學齡前兒童家長主要通過廣播電視獲取口腔健康知識,占55.87%,其次為醫院宣傳欄、社區健康教育、報刊、幼兒園宣教、口腔醫院人員。
綜上所述,部分學齡前兒童家長對口腔健康知識的認知度不高,應進一步提高對口腔健康知識的宣傳力度,這能有效減少兒童口腔疾病發生,進而提高兒童口腔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陳玲,忠良.2299名學齡前兒童家長口腔健康知識的調查[J].廣東牙病防治,2014,22(11):579-582.
[2]S菊珍,許永澤.農村學齡前兒童齲齒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2,50(1):22-23,26.
[3]石興蓮,程華剛,王鵬,等.遵義市學齡前兒童口腔健康相關行為調查[J].中國學校衛生,2013,34(4):487-488.
[4]馬小青,張學軍.學齡前兒童口腔健康教育初探[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1,20(24):79-80.
[5]郭洪菊,陳華,羅磊,等.綿陽市學齡前兒童及家長口腔健康知信行現狀調查[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17):2758-2760.
[6]汪纓,蔣錦麗,王超君,等.杭州市2014年外來學齡前兒童口腔患病狀況及衛生行為習慣調查[J].中國鄉村醫藥,2015,22(15):73-74.
[7]白云洋,張筍.天津城區學齡前兒童及家庭口腔健康行為[J].中國學校衛生,2014,35(3):343-345.
[8]石興蓮,程華剛,楊德琴,等.學齡前兒童口腔健康行為干預效果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35):6236-6239.
[9]劉婉,王曉娜,吳君怡,等.淺析家長對學齡前兒童口腔保健認知度的城鄉對比[J].醫學美學美容,2015,24(4):648-649.
[10]董楠.社區3~6歲學齡前兒童口腔健康現狀及護理干預研究[D].石家莊:河北醫科大學,2015.
[11]朱晗.學齡前兒童口腔保健初探[J].中國保健營養,2013, 23(4):1738-1739.
[12]龐艷蕾,馮昊,張惠蘭,等.學齡前兒童口腔健康相關行為現狀調查與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29):5037-5039.
[13]劉君武.遵義市紅花崗區5歲留守兒童早期齲現狀及病因分析[D].遵義:遵義醫學院,2013.
[14]張松杰,李駿,毋丹丹,等.西安市區881名學齡前兒童乳牙患齲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6,24(4):434-437.
[15]白h,江虹,曲美霞,等.北京市384名兒童家長口腔健康知識調查分析[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13,30(4):256-258.
[16]高薇,劉洪,嚴俊,等.口腔健康教育對改善小學生口腔衛生狀況、口腔健康知識和行為的效果研究[J].護理研究,2015,29(2):220-222.
[17]吉雅麗,王志剛,楊汴生,等.河南農村12歲留守兒童口腔健康知識及行為調查[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5,23(11):1185-1187.
[18]Vichayanrat T,Steckler A,Tanasugarn C,et al.Barriers and facilitating factors among lay health workers and primary care providers to promote children′soral health in Chon Buri Province,Thailand[J].Southeast Asian J Trop Med Public Health,2013,44(2):332-343.
篇7
【關鍵詞】 青少年;齲齒;調查
齲齒是中小學生中的常見病之一,它直接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和生長發育。為了解我市中小學生的齲齒患病狀況,加強學生的口腔保健工作,現將2009年4月至7月我市10所中小學校的35 130名學生的齲齒檢查結果進行分析。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隨機調查石家莊市區的10所學校,中學和小學各5所,年齡為6~17歲的學生35 130人,其中男18 135人,女16 995人。
1.2 方法
按照《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監測實施方案和檢測細則》的要求進行檢查。由專業口腔醫師使用統一的口腔檢查器械進行檢查并記錄,凡活動恒齲、齲失恒牙、修補齲齒均按齲齒計算。
1.3 統計學分析
應用stata 8.0統計軟件,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各年齡段學生齲齒患病情況
從表1中數據可見共檢查中小學生35 130人,檢出齲齒的患病人數為12 476人,齲患率為35.5%,患齲牙數為24 450,受檢者齲均為0.70。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齲患率逐漸增高。各年齡段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12歲以下學生的乳牙齲患數隨著年齡增長和乳牙的脫落而逐漸減少,恒牙齲患數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恒牙的萌出而增高。見表1。表1 各年齡段學生患齲情況
2.2 學生患齲的性別分布情況
女生的齲患率明顯高于男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59.65,p<0.01)。見表2。
2.3 學生患齲的牙位分布情況
齲齒最常見于第一恒牙,占總患齲牙數的65%,其次為第二恒牙。不同牙位患齲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由于同一學生可同時有多個齲齒,因此患齲人數有重復計數,但總的齲齒數是一定的。表2 學生患齲的性別分布情況表3 學生患齲的牙位分布情況
3 討論
齲齒是青少年的常見的口腔疾病,直接影響青少年的身體健康和學習。近幾年發病呈上升趨勢,引起了國內外專家的普遍關注。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列為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癥的第3種非傳染性疾病。本項研究顯示我市中小學生的齲患率為35.5%,并且隨著年級的增高,齲患率逐漸增長,12歲以前乳牙的齲患率較高,以后隨著乳牙的脫落,其齲患率逐漸減低,12歲以后,乳牙已全部由恒牙所替代,恒牙的齲患率則逐漸增高。12歲前后,學生正處于第二次生長突增期,身體生長發育較快,如此時鈣攝入不足,可導致牙齒的抵抗力下降,從易發生齲齒。因此,小學階段應重點防治恒牙齲,而對于尚未脫落的乳牙齲亦應盡早充填。對乳牙齲充填的不及時,可造成乳牙齲壞過早脫落,從而導致恒牙排列不齊,不僅影響咀嚼功能的正常發揮和面部美觀,還對健康和發育不利。中學階段是防齲的關鍵時期,應盡早對恒牙齲進行充填[1]。
本調查結果表明,女生的齲患率明顯高于男生。由于近年來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結構發生了改變,以精加工的谷類食品為主的飲食占了很大比例,青少年經常偏食或挑食,不注意全面營養、合理膳食,會使牙齒生長所需要的營養成分供給不足,而女生更是多有喜歡吃零食和甜食的習慣有關,因此易引發齲齒[2]。本研究還顯示第一恒磨牙的齲患率是最高的,這可能是由于其萌出最早,負擔主要的咀嚼任務,牙齒表面的溝窩較深且多,不易清潔,更易造成食物滯留和細菌生長,從而易引發齲齒[3]。
上述分析表明,中小學生齲齒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既有自身的解剖和發育因素的影響,又有外部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小學生正處于身體生長發育時期,而齲齒的發生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造成危害。所以,針對中小學生的生長發育和生活特點,應采取以下措施,以減少齲齒的發生。(1)積極開展學生的口腔健康宣教,使其了解防治齲齒的知識,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2)充分認識小學生乳牙防齲的重要性,從小養成早晚刷牙和飯后漱口的習慣,重點加強六齡齒的防護,有條件的可給予窩溝封閉;(3)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使用含氟牙膏,有利于齲齒的預防[4];(4)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糾正挑食、偏食的習慣,少吃含糖量高的食品,注意補充營養,尤其是鈣質的補充,增強牙齒的抵抗力;(5)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對齲齒做到早發現、早治療;(6)對已有的齲齒要到正規醫院進行及時治療,以達到防止加重目的。
總之,擁有好的牙齒對于青少年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因此,齲齒的預防應該從小做起,衛生、教育部門和家長應共同重視、積極配合,加強對孩子的宣傳教育,使之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消除不利因素,從而有效地防止學生齲齒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吳堅.南京市中小學生齲齒現狀.中國學校衛生,2003,24:176.
2 金玉觀,許松青,王淵,等.嘉興市鄉鎮中學生齲齒調查.浙江預防醫學,2005,17:44.
篇8
【關鍵詞】中小學生;齲齒患病率;基線調查;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619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5-2885-02
1前言
齲齒是目前學生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患病以后不僅引起疼痛,影響食欲、咀嚼和消化功能,而且影響生長發育和學習。對如何有效預防齲齒病,對如何開展好學校衛生工作仍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并且任重道遠。
2資料與方法
2.1調查對象寧江區5所中小學校共計3580人。
2.2調查方法按照《全國學生常見病綜合防治技術方案》的要求,利用統計學中的描述性研究進行橫斷面分析。
3結果
3.1男生與女生不同人群齲齒患病率情況共受檢人數3580人,患病人數為1669人,總齲齒患病率為46.55%,其中男生齲齒患病率為38.56%,女生齲齒患病率為56.35%,女高于男,男女學生齲齒患病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X2=146.40,P
3.2小學生與中學生齲齒患病率情況小學生齲齒患病率為48.48%,中學生齲齒患病率為39.71%,從統計結果看,小學生齲齒患病率高于中學生齲齒患病率,差異有顯著性(X2=158.40,P
3.3城市與農村學生齲齒患病率情況城市學生齲齒患病率為45.83%,農村學生為47.86%,城市學生與農村學生齲齒患病率情況比較,農村稍高于城市,但經統計學計算,差別無顯著性,無統計學意義(X2=0.08,P>0.05),見表3。
4分析
4.1男生與女生不同人群齲齒患病率比較,女生的齲患率高于男生,其原因可能由于女生在生理發育上早于男生,女生乳牙脫落和恒牙萌出的時間早于男生,且比男生更喜歡甜食、偏食、零食所致,加上口腔衛生意識淡薄,睡前吃零食,未養成早晚刷牙的習慣。
4.2小學生與中學生齲齒患病率比較,小學生的齲患率高于中學生,其原因:一是小學生喜歡甜食、偏食、零食,并且對有效保護牙齒的概念模糊,不具備主動性,只有在家長督促了才刷牙,不能長期、連續、認真、正確刷牙;二是乳牙釉質的鈣化程度較低,致使牙齒的抗齲能力低下,容易患齲齒病。
4.3城市學生與農村學生齲齒患病率情況比較,差別無顯著性,與文獻城市高于農村[1]報道不同。說明一是農村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質量的改善,人們的衛生意識、健康素養水平、意識形態,都在發生改變,城鄉之間的差別逐漸縮??;二是隨著口腔衛生知識宣傳力度的不斷加大,提高了鄉村學生的認知程度,加強了自我保護意識,養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從而有效地保護了青少年學生的牙齒健康。
5結論
為減輕齲齒病給學生帶來的病痛,保障學生身體健康,應繼續加強齲齒防治工作。
6建議
一是繼續加大口腔保健宣傳教育力度;二是校醫定期對學生開展口腔檢查,對檢查結果及時建檔;三是合理營養和體育鍛煉;四是藥物防齲;五是窩溝封閉。
篇9
1 對象 全旗范圍內的中小學學校。
2 方法 學生健康檢查嚴格按照衛生部、教育部《中小學生健康體檢管理辦法》要求進行,檢查項目有外科(身高、體重、皮膚、脊柱、四肢等)、內科(心肺聽診、血壓)、五官(眼、鼻、咽、口腔等)、肺活量、裸眼視力、胸透、握力等方面。查體前,對相關業務人員進行培訓,要求認真填寫學生健康體檢表。所有資料經整理后,輸入學生成長發育智能監測與評價管理系統進行評價。
3 體檢結果
共體檢學校39所,其中旗直10所,鄉鎮29所。參加體檢人數總計為24401人,其中旗直11524人,鄉鎮12877人。
全旗中小學學生體質狀況統計表1
注:上等或下等評定標準:采用全國漢族城市、農村身高、體重百分位數,身高、體重上等(大于P90)和下等(小于P10)。
4 討論分析
4.1 表1統計結果顯示:身高上等水平旗直的占13.08%、鄉鎮的占18.35%,身高下等水平旗直占7.55%、鄉鎮占4.25%;體重上等水平旗直占20.26%、鄉鎮占34.25%,下等水平旗直占2.01%、鄉鎮占1.45%??梢娖熘?、鄉鎮學生身高、體重處于上等和下等的比例較少,大多居于中等程度,且身高、體重處于上等水平的學生比例多與處于下等的。建議學校注重學生飲食營養,同時重點放在健康知識宣傳上,充分調動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體育鍛煉氛圍,有利于學生取得好的鍛煉效果,保證學生身體素質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4.2 表2統計結果顯示:
鄉鎮學生視力低下率為26.75%、旗直學生為37.30%,旗直高于鄉鎮。雖然,視力低下率均不是很高,但保護視力,預防近視仍然應作為學校衛生工作的重點。究其發病原因,認為一是學校普遍注重應試教育,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用眼時間過長,學生大多缺乏鍛煉,體質較差,二是部分學生不注意讀寫姿勢,采光條件欠完善,自我用眼衛生較差,除上述原因外,長時間看電視、玩游戲機也是造成視力不良重要原因。
視力下降不僅會影響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也直接影響對今后職業的選擇,限制了對特殊職業的選擇范圍。建議學校加大防近視的宣傳教育力度,特別要積極開展素質教育,減輕學生學習負擔,開展課間眼保健操活動,加強體育鍛煉,定期檢查視力,注重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
齲齒患病率:鄉鎮為41.01%,旗直為6.35%,可見鄉鎮學生齲齒患病率遠高于旗直的學生,這與鄉鎮衛生條件差和人們對衛生保健的意識薄弱有關。齲齒是多因素疾病,口腔衛生直接影響齲齒的發病率,發病原因多數是年齡小時吃甜食過多、睡前不刷牙、乳牙的保護層脆弱,容易被腐蝕。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中粗纖維減少,大量的碎細食物嵌塞在牙縫,不斷地腐蝕牙釉質,先在牙面打開缺口,形成空洞,進而腐蝕牙本質。要想達到最佳防齲效果,學校衛生工作者應加強學生口腔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教導學生養成每天早晚刷牙、少吃零食、甜食的好習慣,使學生學會正確的刷牙方法,定期口腔檢查,發現齲齒,及早充填。
沙眼統計結果顯示:沙眼患病率旗直學生為0.05%,鄉鎮為5.16%,鄉鎮學校的學生沙眼患病率高于旗直的學生。雖然鄉鎮和旗直學生沙眼患病率均未超過《阿榮旗學生常見病綜合防治督導工作方案》中推薦目標≤7%,但仍不能輕視。沙眼是由沙眼衣原體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性眼病。沙眼感染在衛生條件差的地區較易流行、蔓延,造成危害。沙眼晚期由于受累的瞼結膜發生瘢痕,以致眼瞼內翻畸形,加重角膜的損害,可嚴重影響視力,甚至失明。感染沙眼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不良的衛生習慣引起病原體的傳播。
鄉鎮學校的學生沙眼患病率高于旗直的學生,這也與鄉鎮住宿學生較多,衛生觀念不強等因素有關,易造成傳染流行,應引起重視。鄉鎮學校應以健康教育為主要手段,向學生傳授沙眼防治知識,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根據患病學生的情況有針對性的采取治療措施。
營養不良和肥胖統計結果顯示:營養不良旗直學生患病率為1.70%,鄉鎮為1.15%;肥胖患病率旗直為13.00%,鄉鎮為12.20%,營養不良和肥胖患病率旗直均高于鄉鎮。造成學生營養不良和肥胖的主要原因包括:飲食無規律、膳食結構不合理,導致能量、優質蛋白、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攝入不足或過多攝入高能量、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所致,缺乏體育鍛煉也是原因之一。營養失衡不僅容易導致抵抗力下降,如經常引起呼吸道感染、易疲勞等,還會引起自卑、性情孤僻等心理問題,導致對學習、生活的自信心下降及社會適應能力的明顯降低,并為成年期的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的發生埋下隱患。
建議學校合理安排生活制度,保證學生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適當安排戶外活動及鍛煉身體,從小養成不挑食,不偏食,少食零食的飲食習慣,可使食欲旺盛,防止營養不良的發生。
5 建議
5.1 合理安排生活作息時間,大力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運動,勞逸結合;大力提倡做眼保健操,并保質保量的完成。
5.2 注意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掌握正確的刷牙、保健方法,加大對住校學生的監管力度,以減少較輕體重、齲齒的發生。
5.3 對一些邊緣視力不良或已近視學生,發告家長通知書,囑咐家長帶孩子上醫院正規治療。監督學生認真準確做好眼保健操,從小培養他們養成良好的讀寫姿勢。
篇10
太倉市委、市政府從人口計生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高度,把優質服務體系建設作為新一輪發展機遇、實現人口計生事業新發展的重要標志抓緊抓好,推進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全覆蓋,使全市計劃生育優質服務整體工作有抓手、有創新、有成效,被評為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
1 整合資源,提升服務能力
太倉市高度重視人口計生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按照技術優良、服務優質、管理優秀、環境優美、群眾滿意的要求,全面加強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建設。完善服務體系。市家庭保健服務中心隨著CTC的投入使用,在環境布置、功能布局、設備配套等方面已實現了提檔升級。鎮、村(社區)家庭保健服務陣地也按照“四優一滿意”的要求進行改造建設,逐步形成以市家保中心為龍頭、6所鎮家保服務所為骨干、90個村(社區)家庭保健服務站為網底的三級服務網絡。整合優勢資源。為進一步做大做強市家庭保健服務中心,充分發揮日本援助設備積極效應,市政府協調衛生、民政、計生三部門,實行優勢互補,資源整合,通過衛生的婦保所、民政的婚姻登記中心和計生的指導站合署辦公,實行集婚前宣教、婚前體檢、婚姻登記、避孕節育、生殖健康、家庭保健等一站式服務,使服務項目不斷拓展、服務能力不斷提升、服務效能不斷凸現。加強職業化建設。按照人員職業化標準,加強了技術服務人員學歷培訓、執業資格培訓和計劃生育技術培訓,確保技術服務人員執業資格達標。選派40多名技術服務人員到相關醫學院?;蜥t療機構進行業務進修,參加在CTC舉辦的20多期高層次業務培訓,計生技術服務隊伍的咨詢服務能力和職業化水平明顯提高。
2 以人為本,優化技術服務
積極發揮國際合作項目以及日本援助先進醫療設備的優勢,運用國際先進的預防保健理念和計劃生育/生殖健康/家庭保健服務新思路,優化計生技術服務?!吧辰】蛋俅逍小被顒釉鷮嶉_展。2007年起,連續三年組織機關干部、家保中心醫技人員利用雙休日深入邊遠農村、新農村建設示范點、社區、企業、外來人口集宿區等地開展“生殖健康百村行”活動,為8萬多人次免費提供紅外乳腺檢查、下腹部B超檢查、骨密度檢測、血壓檢測、胸部X光透視、政策咨詢宣傳等服務,受到了廣大群眾的交口稱贊。出生缺陷社會化干預實事工程成效顯著。項目實施以來,全市人口出生缺陷率明顯下降,從2005年的22‰下降到2007年的7.11‰,婚檢率從2005年的不到5%提高到97.88%。在蘇州市率先實施優生優育疾病險政府埋單,三年來共有16例患兒得到保險理賠,賠付金總額達到了6.3萬元,其中最高一例賠付額達4萬元,創全國首例??蒲许椖糠€步推進。一是子宮頸癌早期篩查項目。二是避孕藥具不良反應/不良事件監測項目。三是生育意愿和生育行為課題調查項目。組織對5個村4個社區18-40周歲3390名育齡婦女開展了生育意愿和生育行為問卷調查,撰寫了《太倉市生育意愿和生育行為研究調查情況報告》。四是兒童口腔保健項目。聘用了口腔??漆t生開展兒童口腔保健工作,利用兒童體檢、家長學校等機會宣傳口腔衛生,針對兒童牙齒發育的特點,口腔專家進行現場指導,進行齲齒修補、窩溝封閉等治療1092人次,并聘請口腔專家進行現場指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知情選擇隨訪服務RTI綜合防治深入開展。兩年來,為全市10萬多人次已婚育齡婦女開展RTI綜合防治,并對查出患有疾病的對象進行跟蹤隨訪服務;為全市已婚育齡婦女提供隨訪服務164849人次,知情選擇服務20955人次。流動人口免費基本技術服務全面落實。2007年開始,對在本市居住滿半年以上并實行計劃生育的新太倉人發放《新太倉人避孕節育B超檢查免費券》、《新太倉人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優惠券》和《太倉市流動人口生育聯系卡》“兩券一卡”。
3 創新方法,強化宣教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