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卷有益辯論會作文范文
時間:2023-04-01 05:30: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開卷有益辯論會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叮零零……上課了,老師走進教室,說:“今天,我們要開展一次辯論會。主題就是開卷是否有益。”班里一下子炸開了鍋,沸騰起來.有的說開卷一定有益,有的說開卷未必有益。大家議論紛紛“請正反兩方上臺辯。”老師高聲叫道。正方的主辯手是有著很好語言基礎的我,和我的隊友:楊曉斐,馬瀟逸,李姝妹和郭婭雯。對方的辯友是李昊宸,司浩楠,武國超,霍子帥和黃博文。他們幾個對我來說就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雖然我信心十足,覺得打敗對方的辯友對我來說易如反掌,但我還是很緊張,心就像一只“跳跳鼠”,馬上就要跳出來似的。
我先發制人:“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我們現在就是一棵等著吸收營養的小苗,只有讀書,豐富課外知識,才能吸收營養,長成參天大樹。
李昊宸馬上反駁:“可是你看那些毫無意義的書,對你有什么好處,又有什么作用,看那些不健康的書,會使你純潔的心靈變得骯臟起來,我剛才所陳述的一切,就是我方觀點,“開卷未必有益。”
楊曉斐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整個世界都在不斷努力,不斷進步,你不讀書,就會落在別人的后面,永遠追不上他。
武國超說:“有些人看漫畫一類的書,導致他上課不注意聽講,走火入魔,一樣學習不好,甚至以為自己有翅膀,從天上飛下來……這都是書造成的,所以,開卷不一定有益”
李姝妹說:“光讀有用的好書,恐怕是遠遠不夠的。敢于嘗試,樂于接受不同方面的書,從書中汲取豐富的營養,才能更全面的完善自己,從而經受的住多方面的挑戰。如果在讀書之前,就限定了書的種類,讀書的目的等等,讀起來雖有用,恐怕再多,也仍營養不良。
司浩楠說:“那是你贊成我們看漫畫了?”
馬瀟逸說:“漫畫是用來娛樂的,在緊張的學習后,我們放松一下,也是應該的。”
黃波文說:“當然,讀書可以使人增長知識,但開卷只是在有益的條件下,而不是隨便什么書都可以。漢代劉向曾說過:‘書猶藥也,善讀之可醫愚。’書既然是藥,就備有兩種功能:一是良藥,藥到病除;一是毒藥,可以置人于死地。這不是開卷未必有益嗎?
我們吵的面紅耳赤,誰都不讓誰。臺下的同學們也聽得津津有味。
篇2
我認為開卷未必有益。誠然,讀書可以使人增長知識,陶冶性情,修養身心,但“開卷”只是“有益”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
漢代劉向曾說過:“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書既然是藥,就具備兩種功能:一是良藥,藥到病除;一是毒藥,置人于死地。不是嗎?20年代的德國,不少人因看了希特勒的《我的奮斗》,受其不良影響而論為希特勒的殉葬品。“不好的書就像不好的朋友一樣,可能會把你戕害”。一點也不假,現在就有一部分同學迷上了武俠或言情小說,整天看那些庸谷怪誕的書籍,而把功課“丟”在一邊,導致學習成績一直往下降,最后造成竹籃打水一場空。試想,“開”這樣的書“卷”,能說是“有益”的嗎?“一本好書勝過珍寶,一本壞書比一個強盜更壞。”因此,開卷是否有益,得先看開什么卷。
有位哲人曾說過,能夠攝取必要營養的人,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時,真正的學者往往不是見書就讀的人,而是會讀書的人。有的人看書不認真思考,只是浮光掠影、蜻蜓點水式的隨便翻翻,有的人去讀不適合自己的書,有的人甚至抱著獵奇的態度去讀書,試問,這樣的“開卷”,又何益之有?
篇3
今天的班隊活動,我們班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開卷是否有益辯論賽。
“辯論賽開始!”隨著羅老師的一聲號令,辯論賽拉開了序幕。
“俗話說,開卷有益,意思就是說,讀書使人受益。高爾基曾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如果一個人不讀書,那么他的知識就會慢慢枯竭;相反,如果一個人不知疲倦地讀書,他的知識就會像水龍頭一樣不停地流進他的大腦。我方認為,開卷有益!”我代表正方以超強的氣勢亮明了觀點。反方王凱迪則反駁道:“有些漫畫書看了一點益處也沒有,還浪費時間。”我方華晨就毫不猶豫地回應:“吃紅棗傷牙齒,吃梨傷脾胃??偛粫驗檫@些東西會傷到一個部位,就不再吃這些東西了吧?”反方華瓊月又拋出一個觀點:“讀了那些有害的書反而使人思想更壞。”我立既反駁道:“你們所說的壞書,并不是代表它一點兒益處都沒有。你可以從這些壞書中學到幾種寫作方法,幾句話,甚至幾個字,這些都是益處啊,怎么能說它無益呢?”對方個個呆若木雞,無言以對。過了好一會兒,反方上官周易說:“課外書就像芝麻,課內書就像西瓜,我們不能丟了西瓜撿芝麻!”我立刻回應:“我們大部分的知識來源于課外書,這個‘芝麻’對我們來說很重要!”最后,正方反方各派出一位代表總結自己的觀點。我們各抒己見,都贏得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
這場辯論賽雖然辯得難解難分,但是我明白了:開卷是有益的,關鍵是要有選擇性地閱讀。
篇4
“鈴~~~~~~”清脆的上課鈴打響了,一場關于“開卷是否有益”辨論會在緊張、激烈的氣氛中開始了。當我站起來時,心想揣了一只小兔子,七蹦八跳的。我先發制人:“在這個信息化的世界里,讀書是我們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之一。多讀書可以拓寬我們的知識量,豐富我們的文學修養,對日后的說和寫都有很大的幫助?!睂Ψ疥悤袁撨瓦捅迫苏f:“古人云:“開卷有益。”確實,這點我們不能否認。然而,現代社會的我們卻**了古人“開卷有益”的說法,因為我們認為“開卷未必有益”。當然“開卷未必有益”這一說法并不是說多讀書無益,而是說多讀那些不健康的書籍便會對身心造成影響,沒有好處。當你閱讀得多那些不健康的書,你的中毒就會越來越深,從而導致你淪落,跌落萬丈深淵,永遠沒有翻身的機會,那該是一個多么悲慘的命運??!”
她說完后,大家想起了掌聲,只見有的人點頭,有的人小聲地議論。我也不甘示弱:“對于好書是有益處的,這點大家都明白.所以要論證的是:所謂的壞書是否有它自己的一些益處呢?對于讀書的益處來講,大能大到使人大徹大悟, 痛改前非,走向光明之路,取得成功;小能小到學會幾種寫作方法,幾個詞,甚至認識幾個字.這些都是讀書的益處,沒法否認的。因此不論它有多壞,在所謂的壞書里至少能學會一些寫作方法,再不濟也能認識幾個字.這能說它無益嗎?”陳曉瑩又說:“假如許多少年看了不該看的書,走向犯罪之路怎么辦呢??”我們組的陳開山立馬站起來說:“電視上犯罪的青年都是不看書而去網吧等地玩游戲造成的??!”對方呆若木雞,無言以對。
我和陳曉瑩你一言我一句的爭辯了起來,大家能補充的補充,找資料的找資料,最后老師要我們總結一下。我說:“書是人類的朋友!”陳曉瑩說:“有些書會讓人遭到損害!!”
雖然這次辯論我們辨得難解難分,不分上下,但是卻讓我知道看書一定要有選擇,要看好書,杜絕不良書籍,將來報效祖國!!
篇5
“這個不錯,這個也不錯。”我指著電腦說。媽媽說:“你們老師開這個辯論會干什么?結局肯定是開卷有益,你的開卷未必有益肯定是輸的。”我說:“那可不一定,像《》那樣的書有益嗎?看那些黃色書籍有益嗎?”
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夢見我們贏了。老師微笑的說:“反方贏了。”正方的人都垂頭喪氣的低下了頭。
第二天早上,老師說:“辯論會開始!”正方同學張蓓余說:“書是人類智慧的結晶,難道我們不應該多看書嗎?所以,我認為開卷有益。”我正想反駁,鄭家凱說:“我們并沒有說開卷一定沒有益處,如果看那些黃色書籍,很有可能讓人走上不歸之路,所以,我認為開卷未必有益。”正方馬云說:“難道你沒有大腦嗎?只有笨人才會什么都看。”鄭家凱說:“你剛才說的,恰好正明我方的觀點,開卷未必有益,要有節制的看書。繆佳穎理直氣壯的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是人人皆知的名言,難道對方辯友要否認這一點么?”張嘉藝說:“可是你想過沒有,讀的書多了,難免會有人渾水摸魚,把別人的作文當成自己的,而自己卻沒有付出一點努力。讀書破萬卷,下筆也可能沒有神,這雖然不是人人皆知,但也是一對方辯友也要否認這一點嗎?”周真說:“那么所有的書你都不讀了嗎?”(張嘉藝說:“不是不讀,我們是說是未必有益,并不是一定無益。”繆佳穎說:“
畢竟還是好處多,你叫一個人看一本黃色書籍,在看一本名著,得到的益處,就比的得到的好處要多。”老師說:“辯論會結束,正方勝利。”
篇6
老師組織我們開展了一次辯論活動。辯論的是:“開卷有益?”和“開卷未必有益?”
辯論開始前!正方論開卷有益,反方論開卷未必有益。我們很快分成兩組。我在正方。我們正方人多,反方人少。
開始辯論了。正方代表說:“多看課外書對寫作文有很大的幫助。”反方馬上說:“看了不健康的書籍有害我們的身心健康?!闭綘庌q說:“課外書是我們的‘長生果’,也是打開智慧之門的鑰匙”反方也學著我們的樣爭辯說:“有些書有毒,我們這個年齡的人看了會走上犯罪的道路?!彪p方各抒己見,互不相讓。稍停片刻,我們又開始了下一輪的辯論。正方說看課外書有助于開闊視野,反方說看課外書會影響學習。我們正方像只只老虎,他們反方如同頭頭水牛。該我說了。我說了幾句名言警句:讀書: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下課了,我們就停止了辯論。我期待下次的辯論會更精彩。
篇7
一、交流問題的針對性
這里的針對性含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指說話人要陳述什么問題。根據話題的種類,這層又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指單方面話題的陳述,如“我最看不慣的社會現象是什么”,讓學生針對這一現象談談自己的見解;二指論辯性陳述,需要雙方就同一問題的兩種觀點進行論辯,如“開卷有益”的話題,指導學生分有益和無益兩方面準備材料,各自闡述自己的觀點。第二層是聽話人針對說話人說的內容采取應對措施,避免張冠李戴。這里的應對措施包括兩方面:一是說話人的觀點和立場與自己一致,但表述不全面,需要對其陳述的內容加以補充,使其更充分、完整;二是論辯的雙方針對對方的論述進行辯駁,如論辯“開卷有益”時,正方一學生說:“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因此,開卷有益?!狈捶揭粚W生針對“萬卷”一詞辯駁:“如果看的是有害書刊,那么看得越多,受害愈深,還談什么寫文章?”另一反方學生引用魯迅給顏黎民的信的一段話來辯論:“魯迅先生有段名言說:‘如果只看一個人的著作……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因此,看一個人的著作,‘萬卷’也不好?!憋@然,反方兩個學生的辯駁找準了正方的破綻,確立了反駁的論點,使自己的陳述更有針對性。
二、表達意思的目的性
目的是行動的宗旨和歸宿,在口語交際中也是闡述的觀點和表達的中心。學生在交流時,找準話題,并針對這一話題應對時,只是一個動機過程,進行語言表達還有一個思維加工創造的過程,這個過程包括問題的質疑、思考及對語言材料的收集,最后確立自己要闡述的觀點。如上文所述,學生針對“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一句中的“萬卷”辯駁時,由“萬卷”聯想到了一些有害書刊,教師就要指導學生在“開卷未必有益”的大中心下,根據收集到的素材確定一個子中心,即“看有害書沒有益”,這就為自己的辯駁明確了目的。明確的目的,為學生的下一步闡述指明了方向,學生會圍繞這一目標闡述自己的觀點。
三、陳述內容的條理性
學生明確了表達的目的,只是解決了“說什么”的問題,條理性則是解決“怎樣說”的問題。新課程標準對小學高年級的口語交際提出要求:“學生的口語表達要有條理,語氣、語調要適當。”口語交際的訓練不能單純地依賴口語交際課堂,我們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資源,指導學生圍繞中心,對收集到的素材進行加工整理,訓練學生表達的條理性。如學完《草船借箭》《將相和》《景陽岡》后,我讓學生評論一下文中的人物,讓學生明確自己表達的目的是什么。一個學生表達的內容是勇敢機智的藺相如,然后圍繞“勇敢機智”這個中心整理材料,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陳述藺相如怎樣完璧歸趙,并在澠池之會上挽回趙國的尊嚴。在一次大學生辯論會上,學生們圍繞“網絡用語豐富了(污染了)我們的語言”展開了辯論。反方辯手詰問:“現在的學生在作文中大量使用‘坑爹’、‘有木有’等詞,這難道不是在污染我們的語言嗎?”針對這一觀點,正方用了一個比喻來回復:“語言就像一件泳裝,在水里,它可以減少水的阻力,但是如果有人穿著泳裝參加晚會,人們會說他穿錯了衣服,而不說泳裝污染了衣著。所以,學生在作文中使用網絡用語,我們只能說他們用錯了語言,而不能說這些網絡用語污染了我們的語言?!闭较却虮确秸f明問題,然后歸納總結自己的觀點,表述清楚明白,條理清楚。每一次口語交際訓練,我都適時對學生表述的條理性進行指導,學生表述完后,我又及時進行總結,經過長期訓練,學生最終形成習慣與能力。
四、表述內容的簡明性
這里的“簡”與“啰嗦”相對立,是在表達意思明了的基礎上刪繁就簡,與掉詞少句大相徑庭。中國的許多詞語、諺語、成語典故都是語言的精髓,我們要指導學生理解、積累、運用,還要充分利用教材培養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如《詹天佑》一文中有一句話:“……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惹外國人譏笑……”“否則”一詞表達的是假設、否定的結果,在文中表達的是如果修不好鐵路會怎么樣的意思。這個詞運用得恰到好處,既達到了辯駁的效果,又減輕了聽者視覺上的疲勞。
篇8
【關鍵詞】作文;創新;思維訓練;發散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育部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的主要目標提出:“瞄準國家創新體系的目標,培養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長期以來,我國傳統教學對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一直是一個突出的薄弱環節。目前,面對知識經濟的到來,面對新時代的挑戰,時代呼喚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語文,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作為學科改革的排頭兵,應該首先進行改革,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方面,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
1.優化創新環境
1.1創建寬松、活躍的學習環境。心理學認為,創造性思維是人類思維的高級形態,是智力的高級表現,它是在獨特地、新穎地解決新異問題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智力品質;其目的是得到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的新理論、新看法、新產品。它的產生、發展和形成是一個復雜的心理過程,要有外因和內因兩個要素。創建這種環境,是給它提供一個外因。在作文教學中,教學的民主性,建立平等、互助的新型師生關系,互相討論,互相交流,鼓勵學生大膽說話,各抒己見,學生的新觀點、新做法、就容易出現。對發“怪問”的同學,老師也要加以肯定,以保護他的積極性。
1.2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由于教學內容的多樣性和學生個體的差異性,教學中宜采用多種方法?;蛞灾v評導路,或以范文引路,或以比較探路,或以情景鋪路,或以訓練指路;或先導后做,或先做后導;或室內、室外進行,等等。采用靈活新穎的教學方法,這無疑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2.發展創新思維
培養創新能力首先要培養創新思維,因為抽象思維是創新能力的核心。
首先,要培養想象力。想象力是創造性思維的重要組成部分。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敝笇ё魑臅r,要引導學生大膽想象,跨越時空,展開想象,才能使思想更有深度,內容更有廣度。如展望未來的《明天的我》;學了《慈母情深》,寫《媽媽的愛》;學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后,寫作文《我做壽鏡吾先生的學生》等。這樣的作文,既要大膽想象,又要不離開“現實”,情節的發展必須符合人物的性格和時代特征。
其次,訓練發散性思維。發散性思維(又稱多向思維)訓練,就是訓練學生多方向、多廣度、多途徑的思考問題,尋求對一個問題的多種正確認識,尋求解決一個問題的多種正確方法。它具有思維的開放性,克服定勢思維的影響。如寫《水》,可以由水的溶解性強,想到東西文化的交流,人類文化的相互兼容;可以由水的可容一切,想到人的胸懷要博大,能容下一切可容之人,可容之事;可以由“流水不腐”,想到人的思想也要不斷變化,更新,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才能有生命力等等。經過訓練,學生在寫文章時,思路就靈活多了。
再次,訓練求異思維。求異思維強調的是思維的獨特性,由于它追求與眾不同,才經常導致創新。它往往否定傳統的說法,提出大膽的設想,具有批評精神。它常常表現為逆向思維。如寫《有志者事竟成》則提出相反的立論:“有志者事不一定成”,《開卷有益》則又提出“開卷不一定有益”的觀點。這樣寫別開生面,獨樹一幟,具有創新精神。
3.強化創新訓練
這里就作文訓練的過程,來說明如何培養創新能力。
3.1擬題的新穎性;文題是作文的眼睛,能反映出創新能力的智慧光芒。擬題要從生活出發,給人以新奇感。擬題有三種方式:一種是命題作文,如《考試》、《平靜的夜》、《哭笑不得》等;第二種是半命題作文,如《我家的
》、《這件事真令我
》等;第三種是自命題作文,如《我們的“賀老總”》、《“洋鐵桶”的故事》等。題目要以奇取勝,使人產生不讀不快之感。如文中的“賀老總”,要寫的是外貌像賀老總的賀老師,“洋鐵桶”原來是一個外號叫“洋鐵桶”的人。審題要靈活,運用多向思維。如寫《考試》,可以寫一次學業考試,也可以寫一次社會上的思想考試?!镀届o的夜》寫不平靜的夜里發生的事情。 《哭笑不得》寫“哭笑不得”的事。
3.2選材的新穎性;買菜要揀新鮮的,因為新鮮菜營養豐富,而且有刺激食物的功能。選材也是這個道理,同一個主題或觀點,如果用新鮮的材料表現或論述,人們讀起來恐怕要愜意得多。如寫《中秋》,可以選的材料:團圓、賞月、思念親人,文筆好的可描寫一段嫦娥、玉兔的神話傳說,但這些材料不新鮮;如果寫中秋之夜買月餅去慰問殘疾人,就比較好,因為這時臨近“世界助殘日”,比較合乎時代精神。怎樣選取材料呢?要采用新近出現的人和事,選取鮮為人知的人和事表現。怎樣獲取新鮮材料呢?一要勤觀察,善于從平凡小事中發現具有閃光點的新鮮材料;二要仔細琢磨,善于從比較中挑選出新異的材料。三是對材料作多向思考,也往往能捕捉意想不到的好材料。
3.3構思的創新性;“主題是文章的靈魂”。構思立意起著決定文章優劣的重大作用。構思立意應有:①新的觀點。如寫《我家有老鼠》,寫出老鼠的可愛,再想到老鼠遭到人的唾棄是沒有實行計劃生育,無節制的繁衍,如果大自然中的老鼠極少,恐怕比“國寶”大熊貓還珍貴呢。這樣在觀點上有新意。②新的層級。如寫贊美老師,寫他(她)關心教育學生只能算是一般性的構思,而如果寫老師不僅關心教育學生,還關心、幫助學生的家長,那就比較新穎了。③新的時代精神。如寫某個農民把勤勞致富的錢捐給汶川地震災區,可立意這種“傻勁”是我們時代精神文明的標志。④新的角度,運用多向思維和逆向思維立意。如寫《談成功與失敗》,可以立論為“失敗之后未必是成功”,這樣,文章就富于新意了。訓練構思立意,讓學生勤動腦筋,深入開掘,寫出別人還沒有寫的題材和見解。
3.4練習的多樣性;做到四個結合:①課內與課外結合。課堂是作文教學的主陣地,課外是作文教學的重要戰場,課堂指導課外作文,課外促進課堂作文。②一題多練與一材多練結合。一題多練,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文體來寫。如寫《竹》,既可寫成散文,也可寫成說明文。一材多練,如寫地震災區志愿者的題材時,可以從不同角度命出許多題目,可運用多種體裁,以適應不同層次的學生。③書面作文和口頭作文相結合。可以安排課前五分鐘演講,看圖作文,即興作文等形式的訓練,以培養思維的敏捷性。④一般性指導與技巧指導相結合,在學會基本的“套路”后,加強技巧訓練,能在結構上創新。
3.5閱評的創新性;作文批改通常是多批少改。老師批,重在指導;學生改,提高實踐能力。作文本發下來。學生根據老師的批改意見修改。學生自改時,可以提出與老師不同的修改方案,學生可以寫反批意見。改后交來檢查,老師對改得好的加分,不改或改得少的減分。
作文評分要講科學。評分不是教學目的,是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重要手段。根據作文性質的不同的評分方法??荚囎魑牟捎脴藴试u分法,以免誤差太大,埋沒人才;競賽作文采用橫向比較法,逐層篩選,防止掛漏佳作。平時訓練作文采用“縱向比較”。把每個學生的作文同他前幾次比較,尋找閃光點。只要稍有進步就加分,某方面某段落有特色有新意就給高分,幫他們樹立起寫好作文的決心。
講評采用多種方法,可以是師評,可以分組評,可以師生互評。對作文寫得好的同學,讓他們上臺現身說法,談寫作的經驗體會。
4.活化創新舞臺
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創新能力,還表現在與別的學科結合,培養綜合能力,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要給學生的作文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我們極力讓這種“舞臺”生動活潑,多姿多彩。
4.1展現式;把佳作配上揷圖,集成一冊,作為班刊在校發表,也可向全國各地的報紙雜志投稿?;蜣k墻報,手抄報。
4.2表演式;①舉辦演講會、辯論會。②舉辦故事會,講自己改編的故事,如《新龜兔賽跑》、《“雪人”后傳》。③把自己寫的詩配上曲,參加學校歌唱大賽。④把自己寫的小說、劇本搬上舞臺,參加學校的文藝匯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