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衛生小知識范文
時間:2024-03-27 18:02:4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口腔衛生小知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小學生 口腔保健 健康教育 行為干預
【中圖分類號】R788.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0)09-000-01
齲病、牙周病是少年兒童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嚴重影響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世界衛生組織已把齲齒列為危害人體健康的三大非傳染性疾病之一,并把口腔健康列為人體健康的十大標準之一[1]。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不良的生活方式不僅威脅著成人的健康,同時也導致兒童齲齒等疾病的發生。學生口腔健康行為的形成受到家庭環境、家長文化素質、社會環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其中學校是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對口腔衛生行為的養成起著關鍵作用,對此,我們在口腔試點學校開展為期一年的健康教育和干預,并在干預前后進行口腔狀況檢查和口腔衛生知、信、行問卷調查以檢驗干預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遼寧省營口蓋州市口腔試點學校三、四兩個年級學生共528人,其中男300人,女228人,年齡8~10歲。
1.2 方法
1.2.1 問卷調查 采用設計調查問卷,經過統一培訓的班主任做填寫說明,由學生自行填寫,采取當場發卷,立即做答,當場收卷的方式,分別于健康教育前后各調查1次:2008年3月發放調查問卷522份,回收有效卷507份,有效率97.13%,2009年5月發放問卷528份(同一批學生),回收有效卷514份,有效率為97.34%。調查內容包括口腔基本知識、口腔保健態度和口腔健康行為。
1.2.2 口腔普查 干預前后對試點學校學生進行口腔狀況檢查,所有的檢查由口腔專科醫生實施。
1.2.3 干預方法
(1)健康教育:通過宣傳資料、宣傳專欄、定期為學生上口腔保健課及舉辦口腔衛生知識講座和知識競賽等方式,為學生傳授系統的口腔衛生知識,促進口腔健康行為的養成。(2)干預性治療:督促患有齲病的學生及時到醫院治療。
1.2.4 統計學分析
采用PASW Statistics 18 進行χ2檢驗,P
2 結果
2.1 干預前后口腔知識知曉率情況
干預后,學生對“一生有二副牙齒”、“乳牙有20顆”、“經常吃甜食會損害牙齒”、“含氟牙膏能預防齲齒”和“正確的刷牙方法”的知曉率分別為96.89%、94.94%、98.05%、97.28%和86.38%,均顯著高于干預前(P
2.2 干預前后對待口腔疾病態度變化情況
干預后,認為患有齲齒和牙病應該就醫治療的學生分別為86.96%和80.54%,均比干預前顯著提高(P
2.3 干預前后健康行為形成變化情況
干預后,學生口腔健康行為形成率顯著提高,“每天刷牙2次或以上”、“每次刷牙時間3min以上”、“每次更換牙刷不超過3個月”和“定期口腔檢查”的形成率分別達到95.72%、81.71%、89.11%和92.8%,均高于干預前(P
2.4 干預前后學生患齲狀況
干預后,學生患齲率較干預前有所下降,而充填率有所提高。其中,干預后乳牙患齲率顯著降低,恒牙充填率顯著升高(P
3 討論
3.1 結果顯示
(1)經過一年多系統的健康教育與健康干預,學生口腔健康行為、口腔保健知識知曉率比干預前明顯提高,其中“一生有二副牙、經常吃甜食會損害牙齒、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預防齲齒”等知曉率≥96%,已達到了《中國口腔衛生保健工作規劃(2001―2010年)》提出的目標,表明針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是必需的、通過對口腔健康知識的掌握從而在行動上有所改進,使以前一些不正確的衛生習慣得以改變,表明行為干預是有效的。但調查結果也表明,還有近14.12%的學生還不知道正確的刷牙方法,更談不上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這說明部分學生對刷牙缺乏足夠的認識。刷牙是每個人日常的自我口腔保健措施,能有效地預防齲齒,因此應從小學會正確的刷牙方法。(2)學生乳牙患齲率明顯下降,但充填率提高不顯著,這一方面與家長對孩子的牙齒特別是乳牙齲病重視不夠,認為乳牙始終要被恒牙替換,治療不治療無所謂,沒有認識到口腔保健對其成長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與人們口腔保健意識淡薄、保健知識欠缺有一定關系。
3.2 學校教育
健康教育有助于培養兒童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兒童正處在生長發育階段,模仿性強,求知欲高,可塑性大,是開展健康教育的黃金時期[2]。學校應將口腔健康教育列入學校的工作日程,通過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口腔健康教育活動,以提高學生的口腔保健意識,培養自我口腔保健能力,改善口腔衛生狀況。
3.3 家庭教育
家庭是學生重要的生活場所,小學生口腔衛生行為的形成有賴于家庭因素,家長本身的口腔衛生知識和行為習慣對子女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3]。因此,開設家長課堂,或利用家長會對其進行口腔衛生知識宣傳、普及,提高家長口腔保健意識,從而帶動、督促子女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李曉陽.論醫學模擬教育平臺構建與應用.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6,7:68-69.
[2] 馮奕文.健康教育對兒童口腔健康狀況及其知識、行為的影響.實用預防醫學,2008,15(5):1621-1623.
篇2
2016年幼兒園國際愛牙日活動方案
一、幼兒園活動主題:
健康口腔,幸福家庭。
副主題:關愛自己,保護牙周 牙齒健康要自己做主。
二、幼兒園活動時間:
2016年9-172016年9-20
三、幼兒園活動地點:
岱下明珠365幼兒園
四、幼兒園活動目的:
1、9月20日將是我國第24個全國愛牙日,幼兒園活動主題為健康口腔,幸福家庭。 旨在發揮家庭的優勢和作用,提高家庭成員口腔保健意識及對孩子口腔健康的關注程度和能力。
2、班級老師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在幼兒牙齒的構成,牙齒的保健等方面給與幼兒知識上的拓展。讓幼兒從小養成愛護牙齒、保護牙齒的意識。
五、幼兒園活動準備:
1、條幅
主題:9.20全國愛牙日主題幼兒園活動
2、愛護牙齒宣傳版面:大廳、宣傳欄
3、幼兒牙齒健康檢查表
六、幼兒園活動流程:
1、9月17日園內創設愛牙日幼兒園活動環境
負責人:宣傳欄(喬明英、齊秀錦)---、宣傳版面(賈桂枝、孟嬌、王玉、張玲玲)、小眼睛看世界(各班老師)
2、9月19日7:309:00邀請牙科專家在幼兒園內面向家長設咨詢臺,
負責人:賀桂云(拍照) 助手:徐珊珊(護士服)
3、9:00以班級為單位開始對幼兒口腔健康檢查并填寫記錄表。 拍照:宋文超
4、9月19日愛牙日班級教育幼兒園活動
(1)、大班:擁有健康口腔,笑容和諧美麗主題繪畫
(2)、中班:結合繪本《牙醫怕怕,鱷魚怕怕》使幼兒認識到保護牙齒的重要性,并做調查表,豐富幼兒認知。
(3)、小班:一起做《刷牙》律動
5、9月19日下午離園時將《牙齒健康檢查表》帶回家,將情況反饋給家長。(各班班主任)
七、幼兒園活動收尾
由各級部長協調本級部老師對展板進行收尾工作,將作品進行展示。
愛牙日宣傳資料牙齒小知識
齲病、牙周疾病是損害中國人民群眾口腔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更是危害兒童青少年健康和生長發育最常見的口腔疾病。
據調查,中國約有6-7億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牙病,其中以患齲病為最多,人均有2只齲齒以上,全國約有20多億只齲齒;牙周疾病患病率高達80%。
又據1982年全國中小學生齲齒與牙周疾病調查數據顯示:
(1)7-9歲乳牙患齲率城市為79.60%,農村為85.50%乳牙齲均城市為3.8只,農村為2.7只。
(2)7歲恒牙患齲率達21%。
(3)12歲恒牙齲患率城市為45.90%,農村為31.60%,恒牙齲均城市為1.04只,農村為0.65只。
(4)17歲恒牙患齲率為41.00.%。
(5)15歲牙齦炎患病率70-90%。
(6)15歲牙石檢出率50-90%。
篇3
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計劃一秋高氣爽,新的一學期又開學了,為了更好的開展工作,提高我園的衛生保健水平,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等習慣,特制定本計劃:
一、每天衛生保健工作
1.晨檢:與保教人員密切配合,防止患病兒童或健康帶菌(毒)者進入幼兒園。按晨檢要求做好雪花片的發放。
(1)晨檢時間:早上7:30-9:00,遲到者請到醫務室接受晨檢。
(2)晨檢要求:
一摸:摸額頭有無發燒,頜下淋巴結有無腫大;
二看:看咽部有無充血,口腔有無潰瘍、手心有無水皰等,并觀察幼兒精神狀態以及眼睛、耳廓等;
三問:問在家飲食、睡眠、大小便及體溫、咳嗽等健康情況;
四查:根據傳染病流行情況對易感兒童進行檢查,同時查幼兒有無攜帶別針、紐扣、尖針、小刀、剪刀、玩具槍、滾珠、硬幣等危險物品入園;
五記錄:認真做好各項檢查記錄。
(3)每天檢查的側重點:每天用愛諾噴漱液對幼兒進行口腔保健、咽部滅菌外,還使用紅外線體溫計對懷疑有發熱、精神狀態不大好的幼兒進行體溫檢測,發現發熱者請家長帶回觀察、治療。此外,規定每日晨檢重點:星期一:重點檢查指甲清潔及手心情況。星期二:重點檢查幼兒書包等攜帶物情況。星期三:重點檢查幼兒眼睛及服裝整潔情況。星期四:重點檢查幼兒口腔、咽部及頜下淋巴結情況。星期五:重點檢查耳廓、耳后清潔情況。
2.幼兒出勤情況
督促教師使用好點名冊,做好出勤人數登記,對于缺勤者,查明原因,做好記錄。兩天未來園者,督促教師進行電話聯系或家訪;對于一周未來園者,通知園長,做好處理。
3.檢查各班生活用品消毒及擺放情況,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以確保幼兒個人衛生。
4.檢查食堂采購食品的質量和食物加工過程中按食品加工規則操作,要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生熟食品制作及食具的消毒情況進行檢查、督促,做到一餐一消毒。采購食品索要衛生許可證,或者直接到加工場地去考察。對于作出的成品菜,進行嚴格驗收制度,每種菜經保健人員親口嘗試確信無誤后再發送到班級,以確保幼兒進食安全。每天的飯菜都保留48個小時,以備用。并且要健全食堂倉庫管理制度,完善食堂食品衛生管理,更好的為幼兒服務。
5.檢查幼兒進餐情況,掌握菜譜的反饋,保證幼兒每餐的營養充分攝入,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發現問題耐心指導。
6.給身體不適幼兒做好全日觀察、監測:給需在園服藥者做好記錄,到時間后準時給幼兒服藥,要求做到七對:對班級、姓名、藥品、劑量、用藥時間、方法及次數,做好保育工作。
7.檢查幼兒午睡情況,保持午睡室空氣流通,光線適宜,睡姿良好,脫衣脫鞋蓋被睡覺,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督促、檢查教師做好幼兒午睡時的巡視工作。
8.為增強幼兒體質,積極開展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體育活動,堅持每日至少2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保證其中1小時為體育活動,并做好觀察、記錄。另外,要特別加強晨間體育鍛煉活動。
9.處理好當日所發生的緊急事件,如幼兒發燒、外傷等等,若發生事故,要妥善處理并送醫院診治,并及時向園長上報,事后進行事故原因分析。
10.配合教師做好安全防護意識工作,做好幼兒安全離園的宣傳教育。離園時對園內場地加強巡視,及時發現并處理可能出現的意外事故。
11.協同值日老師檢查教室通風、清潔衛生情況并做好記錄。巡視各個班級,防止將幼兒誤留室內,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消除隱患,以確保幼兒良好的生活環境。
12.每天對教室衛生進行檢查,將檢查結果及時反饋,督促教師、保育員做好整個幼兒園的衛生工作,確保幼兒的生活學習環境干凈、整潔、健康。
13.整理當天的檔案,準備第二天的晨檢消毒工作。
二、每周衛生保健工作
1.制定菜譜:選用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物,飲食多樣化,品種豐富多彩,粗細糧、葷素甜咸搭配適宜。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俱全,提高幼兒的口味,做到二周不重復菜樣。在點心制作上,既充分考慮食堂人員的工作量,又考慮幼兒的生長需要,盡量多安排能夠自制的點心,讓幼兒吃得健康。與李小慧老師多逛菜場、超市,盡量多選用營養價值高、幼兒喜歡的、物美價廉的新鮮菜。體弱及患病的個別幼兒菜譜根據具體情況結合家庭教育具體分析、安排。
體弱兒童采用綜合性措施,如營養、鍛煉、疾病預防、治療和護理等。教師加強個別指導,并加強家園聯系,取得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共同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減少疾病發生。
營養不良及貧血的幼兒予以營養豐富、易消化,含鐵量高的食物,并糾正幼兒挑、偏食等不良的飲食習慣,家長要配合家庭教育,保證幼兒有充足的睡眠,進行適當的戶外體育鍛煉,提高其消化吸收能力,增強體質。
2.每周檢查運動器具一次,并對原內各種安全防護設施進行檢查,消除隱患,防止發生意外事故。
3.每周一、四用電子紫外線燈對教室進行空氣消毒,傳染病流行期間加大消毒力度,每天消毒,嚴格執行園內衛生消毒制度,讓幼兒有一個健康、安全的生活環境。
4.每周五對各班衛生間、陽臺進行空氣消毒,對各班積木、玩具包括室外大型玩具和器材室器械進行全面消毒,班級積木分兩周進行消毒,循環進行。每周一重新配制消毒藥水,對常用物品進行消毒,檢查體溫計是否正常。
5.統計好本周的各類資料,整理好檔案。
三、每月衛生保健工作
1.對運動場地及運動器械進行安全檢查,若發現問題,及時通知后勤人員進行處理,確保幼兒安全。
2.督促并配合帶班老師進行幼兒位置調換,檢查幼兒蓋、墊被清潔情況,督促其半月曬被一次,一月洗被一次。
3.每月中取一周菜譜進行營養量計算、分析、評價,并進行菜譜調整,按時召開伙委會,制定每月膳食安排計劃。
4.總結發生事故,上報事故后原因分析,吸取教訓,加強防范和安全教育工作。
5.隨時觀察體弱兒童及疾病矯治者,每月對矯治結果進行了解、分析,配合家長,共同制定下步矯正措施,并向家長宣傳健康育兒知識。
(1)提倡幼兒每日用冷水洗臉、洗手,提高機體耐受力,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
(2)向家長宣傳并教育幼兒養成早晚刷牙、睡前不吃東西、不多吃零食、甜食等習慣,保護牙齒,防止蛀牙。
(3)貧血及屈光不正者等均采取相應措施進行矯正。
6.加強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幼兒心理素質
7.做好保育員每半月一次的業務培訓工作,提高保育員的理論水平和實踐操作能力,提升幼兒園后勤保育工作質量,更好地為幼兒服務。
四、衛生保健工作
1.根據每月的營養量計算,做好膳食調查分析、評價,并進行調整。根據季節變化,平衡幼兒營養。
2.宣傳衛生防病小知識,特別注意對流行病的防治。
五、期衛生保健工作
1.學期初進行校園安全工作大檢查。
2.學期一季度一次的幼兒體重與身高測量工作。
3.組織中、大班幼兒進行視力檢查,并對屈光不正者提出矯正措施,向家長、幼兒宣傳健康用眼、保護眼睛知識。
4.組織保育員業務學習。
5.開展口腔衛生保健知識畫展。
6.教師年度體檢工作。
7.食堂衛生許可證換證年檢工作。
8.認真做好甲型流感、手足口等流行性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工作。
9.真執行上級醫療、衛生、婦幼保健部門布置的工作任務。
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計劃二春暖花開的季節,迎來了新的學期,一切都很美好,本學期仍以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為目的,做好衛生保健的后勤管理工作。提高幼兒保健的服務質量。為促進幼兒的保健工作上一個新的臺階,特制定以下計劃:
一、指導思想:衛生保健以幼兒園《綱要》(試行)為指導,進一步增強目標意識,貫徹實行“預防為主”的方針,實施科學育兒,遵循保教結合的原則,全面規范保育工作,讓幼兒有健康的體魄,大力提高保教質量。使我園衛生保健工作再上新臺階。
二、具體目標:切實抓好衛生保健工作,如:營養分析、餐前餐后管理及日常消毒等常規工作。嚴格控制傳染病,降低常見病的發病率,進一步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杜絕事故發生。嚴格執行衛生消毒制度,合理安排幼兒膳食,保證幼兒必需的營養,讓幼兒身心得到健康成長。
三、具體措施:進一步提高做好衛生保健工作。
(一)健康檢查制度: 1、做好健康分析、評價、登記記錄。
2、堅持每天晨檢及全日觀察制度,認真做到“一模”、“二看”、“三問”、“四查”,發現患病兒當即與老師和家長聯系,并做好記錄。當家長末及時來園接幼兒時,由保健醫生帶患病兒在保健室觀察,護理,如遇緊急情況立即送醫院。并將情況如實告訴家長。
(二)日用品消毒制度:
1、床板每周擦抹一次,被褥每月暴曬一次。
2、幼兒玩具保持清潔,積木、積塑每周清洗、消毒一次。
3、圖書每月日光暴曬一次。
4、桌椅每日清擦一次,每周用肥皂水清洗一次,保持桌椅整潔。
5、地面、廁所每天拖、沖洗,每周用消毒液拖地消毒一次。
(三)環境衛生:
1、保持幼兒園環境衛生,堅持每天一小掃、每周一大掃。清除衛生死角。
2`定期抽查,每周進行衛生檢查。
3、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陽光充足開窗通風換氣。
(四)個人衛生:
1、幼兒每人一巾一杯,專人專用,定時消毒。
2、幼兒飯前飯后養成洗手的習慣,保持手的整潔。
3、大班幼兒學會使用筷子吃飯,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食。
4、幼兒養成飯后漱口的習慣,大班養成飯后刷牙的習慣。
5、培養幼兒良好的睡眠習慣及正確姿勢。
6、每周剪指甲一次,保持幼兒個人整潔衛生。
7、根據季節變換,活動量的大小,隨時為幼兒增減衣服,關心幼兒的冷暖。
8、各項活動都以幼兒為中心,加強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衛生教育,并教給幼兒一些自我保護的能力。
9、妥善保管好班內物品,玩具、用品使用安全,避免摔傷、燙傷,杜絕事故發生。
(五)飲食管理:
1、創新食譜,向家長發放調查表,為幼兒提供豐富多彩的美食。
2、根據季節變化,制定適合幼兒年齡的帶量食譜,保證幼兒必需的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