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教育的利弊范文
時間:2024-03-28 18:12:0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傳統教育的利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傳統美術教育;師徒傳授;利弊
一、"師徒傳授"的傳統美術教育方式
(一)"師徒傳授"教育方式的發展歷史
"師徒傳授"是指前輩(師、父)通過具體的行為將技藝傳授給后輩(徒、子),后輩通過學習進而繼承前輩或某種流派的學說或技藝,進而維系社會發展,文化傳承,促進人類發展的教育方式。
早在原始社會時期,"師徒傳授"式教育的雛形已經出現在當時的美術活動中。在當時已經出現了陶器、編織等手工藝產品,而這些個別富有藝術經驗和才能的制作者,它們既是農耕者,又是手工藝者,在這期間已有人把自己在工藝制造方面的技術經驗傳授給后人,因此,"師徒傳授"式教育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原始文明時期。
到了奴隸社會早期,隨著家傳與師授為主的私學逐漸出現,"師徒傳授"初見端倪。在先秦兩漢時期,百工美術教育主要是靠"父子相傳、師徒相授"的方式傳承。由此,"師徒傳授"在中國傳統美術教育中開始立足生根。
魏晉南北朝時期政權更替頻繁,動亂紛繁,教育呈衰落景況。這時期美術教育的主流依舊是"師徒傳授"。隋唐時期大量圖壁造寺活動形成以粉本為主要媒介,以合作畫壁為主要手段的"師徒傳授"教育方式。唐宋以后,中國傳統美術教育雖然也出現了畫院等其他美術教育形式,但仍以"師徒傳授"為主,明清時期尤為盛行。傳統中國畫在這一時期出現了門派林立,精彩紛呈的局面。19世紀末20世紀初,具有現代意義的學校教育替代了傳統的"師徒傳授",并沿用至今。
(二)"師徒傳授"教育方式的特點
1、"親師合一"的倫理觀念
在我國美術教育歷史上,師傅與徒弟間的關系歸納起來分為兩種,一種為非親非故,一種帶有親緣關系。由于在傳統"師徒傳授"中的教育觀念本身還被注入了倫理觀念的內容,師徒關系,在倫理上就等同于父子關系,正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在"師徒傳授"中師徒關系的親密不僅有利于感情的交流和技藝的傳授,而且有利于因材施教,傳承風格。學生還可以了解老師的思想關觀、價值觀以及藝術修養等。因此,這種"親師合一"的師徒關系,除了技術傳承之外,還有藝術見解和精神的沿襲,"親師合一"也就是以倫理關系維系的藝術技巧和思想的傳承。
2、"言傳身教"的教育方法
"師徒傳授"的教育方式在傳授的具體形式上具有言傳身教的特點,也就是言傳、物傳和心傳。
所謂言傳,是傳授者通過語言將技巧、知識介紹給學習者。言傳的內容及其廣泛,包括歷代藝人對藝術特征的審美總結和對技術的審定標準。其中最為突出的是用口訣進行傳授。它的特點是要領突出、言簡意賅,易于記憶,便于學習。特別是對初學者具有化繁為簡的效用。
物傳,傳授者向學習者提供范本、譜子,用以臨摹借鑒。范本、譜子都是歷經積淀、逐步完善而成的模本,在某一門類上達到了規范與風格的統一,得到了創作者與學習者的認可的傳世佳作。這種物傳的方式不受時代、地域、門派所限,是使學習者打開眼界,為學習儲存知識,進而深入學習提高技藝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
心傳,這種方式注重的是"悟性",它是一種內在的精神表達,是綜合性地將言傳轉為心領,將物化轉為神會,傳授者通過實際操作,最終達到傳授的目的。心傳能夠使學習者獨創自己的審美尺度,為后世留下可資傳承的基因。
3、技藝專屬
在古代社會,藝術家或藝人對一門技藝的專利掌握通常與其社會地位和文化地位息息相關,由于過去的技藝專屬缺少法律意義上的保護,所以,只能靠師徒傳授關系來維護。
(三)"師徒傳授"的教育內容
在傳統中國美術教育中,"師徒傳授"教育的主要內容是畫論教授。它包括理論、品鑒和畫法。傳統畫論聯系著中國的思想史、哲學史、審美發展史,涵蓋了美術教育諸多內容,是一部融理、法、品、悟為一體的中國畫論。它對掌握技巧、提高審美、領會精髓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
(四)"師徒傳授"的教育手段
臨摹是學習傳統繪畫的主要途徑和方法。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就十分重視臨摹了,尤其是清代隨著制版技術的提高,《芥子國畫譜》、《十竹齋畫譜》等繪畫技法書籍的出現為臨摹提供了方便。在歷史上許多名家都是通過臨摹入門而奠定繪畫基礎的。
二、"師徒傳授"教育方式的利弊分析
(一)"師徒傳授"在美術教育史上的積極作用
1、師承關系的系譜性
師徒關系親密有利于感情的交流和技藝的傳授,學生不僅能從老師那里學習技藝,更可以了解老師的藝術理念,價值觀念,經過長期的耳濡目染,最終提高技藝。中國傳統教育歷來重視對學生人格的培養核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整體感悟,"師徒傳授"可以達到這一目標。因此,也可以很好的完成師傅即教育弟子,又把本門流派發揚光大這一目標。
2、因材施教
"師徒傳授"這種教育方式由于學習者人數相對較少,徒弟從小跟隨師傅,老師學生朝夕相處,這個過程中,老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發展水平等,能夠充分在把握學生的資質與發展水平上進行教育,誘發學生靈悟及理解力。傳授者就有精力顧及學習者的個體差異,因人而異的靈活掌握學習進度,變換學習方式。
在"師徒傳授"教育中,學習者一方面觀察"師""文"言傳身教的示范;另一方面,臨摹研習諸家之長。把精研一家與廣取博擷結合起來,學師而不惟師,最終形成自家門派或獨特風格,把我國傳統美術中各種技藝都推向了精深圓熟,登峰造極的程度。
(二)"師徒傳授"在美術教育史上的弊端
"師徒傳授"教育方式又容易形成封閉保守,拒斥新意的弊端,具體體現在:
1、墨守成規、技藝僵化
教育中過分強調"親師合一",學生并受傳統道德的約束,強調師,既是父,擁有絕對的權威和地位。學生只能在師傅限定的范圍內進行創作,不能隨意發揮。與現代學校教育相比較,學生沒有接受民主思想和先進知識的機會,嚴重禁錮學生的思想,約束創新行為,使其技藝僵化單一,缺乏生氣。
2、易于失傳、后繼無人
師生關系易發展成學派關系。而中國傳統文化中門第宗派觀念嚴肅,"師徒傳授"受其影響,造成門派間壁壘高筑,技藝傳授相對封閉的后果。明代后期由于商品經濟的發展,行業競爭加劇,民間藝人沿襲古老的技藝傳承作業,手藝是其立業之本和財富凝聚的基源。所以,在技藝傳授上單一強調祖傳技藝的私密性扼制了傳統民間工藝的革新發展。
從我國古代美術發展來看,無論是民間手工藝還是繪畫、雕塑、建筑都是作為一種手藝代代口授心傳的,只有跟隨師傅學習的弟子才能知道創作的秘訣,導致某些技藝失傳。技術保密是把雙刃劍,它既能促使工匠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技藝,從而推動當代手工和技術的發展,但也會因家庭后繼無人或子孫德才不濟而使絕技失傳。
三、關于中國傳統美術教育的思考
"師徒傳授"是特定時代特定文化氛圍的產物,同時也是美術教育自身發展規律的產物,有其產生、發展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背景,它在我國美術教育史上作出了應有的貢獻。研究中國傳統美術教育方式"師徒傳授",力圖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揚長避短,重新發掘傳統美術教育新模式,總結古人的經驗應用在現代的美術教育模式中,探究更為有效地教育方法,把握教學規律,從而更好的推動中國美術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永林.中國美術教育綱要[M].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02.
[2]顧平.美術教育學導論[M].江蘇美術出版社,2006.
[3]伊少淳.美術及其教育[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95.
篇2
引言
電力系統無線通信安全子層位于MACCPS子層和物理層之間,它主要有兩個作用:在整個無線寬帶網絡中為用戶提供安全通信的保障。這通過加密SS和BS之間的通信數據來做到。防止未授權用戶非法使用網絡。通過強制服務流上的數據進行加密以及對用戶進行認證,能夠防止未經授權的用戶竊取網絡服務。IEEE802.16采用了密鑰管理協議(PKM)來管理SS密鑰的分發。不僅如此,通過增加基于數字證書的認證我們能夠進一步加強保密機制。安全子層的功能是可選的,可以在初始測距的能力協商階段決定是否支持安全功能。如果用戶不支持安全功能,那么授權和密鑰交換過程將跳過,BS認為用戶是認證過的,不會發生密鑰交換和數據加密;否則未通過認證的用戶不能獲得服務。安全子層由兩個子協議構成:(1)數據封裝協議。這個協議定義了可支持的加密套件,數據加密,密鑰加密算法的組合。加密算法的應用規則。(2)私鑰管理協議。它保證私鑰數據從BS安全的分發到SS上。通過私鑰管理協議,BS和SS能夠同步私鑰數據,并且BS能夠控制用戶有條件地使用網絡服務。
1電力系統無線通信WiMAX技術架構
今年來,電力系統無線通信WiMAX技術(IEEE802.16標準)以其傳輸遠、高傳輸速率、開發費用合理、便于安裝、設備互通性好等優勢迅速成為數據通信領域的研究熱點,在未來的一兩年內很可能成為服務提供商建設城域網的選擇之一,提供最后一公里的接入服務。由于無線傳輸信道的開放性,它的安全性一直是人們關注的問題,并將影響其市場推廣。因此關注802.16的安全機制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IEEE802.16e-2005的PKM分為PKMv1和PKMv2兩個版本,IEEE802.16-2004的PKM功能作為PKMv1,所有的安全擴展放在PKMv2中,這樣用戶和基站通過協商,在要求安全性較高的應用中使用PKMv2,一般情況使用PKMv1。由于Wi-Fi無線網絡的通信鏈路質量受到硬件設備、環境、阻擋物和剩余能量等因素的影響,鏈路并不是完全可靠的,而隨著網絡規模的擴大,丟包現象將更加嚴重,因此可靠數據傳輸機制是實現實用的定位系統支撐平臺的最基本的保障。通常,實現可靠傳輸有兩種機制,分別是多路徑傳輸機制和重傳機制。多路徑傳輸機制的實現過程中,如何有效構造從源到目的地多條路徑是個技術難點;如果采用重傳機制,則增加了網絡的負載和傳輸延遲,因此需要研究重傳次數最少的可靠性保證傳輸機制,以盡可能地減少延遲。結合目前礦井下的建設需求,我們采用一種合理的可靠保障技術,以滿足網絡的服務質量。當節點監測到異常(如礦工走到危險區域等)時,節點需要將該異常消息發送到服務器,并由服務器向管理人員發送報警消息(如短消息等)。
2電力系統無線通信安全子層接入整體架構
安全子層由兩個協議組成:數據封裝協議和密鑰管理協議。數據封裝協議定義了通信數據加密算法和認證算法以及這些算法的應用規則,確保通信數據的安全性;密鑰管理協議定義了密鑰分發的規則,阻止未授權用戶的非法接入,確保了通信密鑰的安全分發。
2.1數據封裝協議
安全子層的功能是認證用戶和加密用戶數據,因此涉及到大量的密碼算法。這些算法可以分為加密算法、信息摘要算法(MAC)。數據封裝協議規定了可以采用哪些加密算法加密SS和BS間的通信數據,通信數據如何驗證。這些算法在不同的應用環境具有不同的規格,IEEE802.16協議還規定了這些算法的應用規則。通信數據的加密算法在IEEE802.16e-2005中有四種DES-CBC、AES-CCM、AES-CTR、AES-CBC,其中后兩種是IEEE802.16-2004所沒有的。其中AES-CCM算法既對數據加密也對數據進行認證。信息摘要算法有兩種HMAC-SHA1和CMAC-SHA1,后一種是IEEE802.16e-2005新增加的。信息摘要算法主要是對MAC的消息進行認證,確保消息的來源是正確的。
2.2密鑰管理協議(PKM)
安全機制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密鑰的交換或者分發,在IEEE802.16協議中就是BS如何將密鑰安全的分發給經過授權的SS。要實現這一點,BS首先要對SS進行認證,只有認證通過BS才會將密鑰分發給這個SS。同樣SS也會認證BS,SS只會和認證通過的BS進行密鑰的交換過程。認證的結果使得SS和BS互相信任,BS將SS可以使用的服務授權給SS,同時BS和SS擁有了共享的密鑰數據(PPAK或MSK),這個密鑰不是用來加密通信數據的密鑰,它只是根密鑰,用來衍生安全子層密鑰層次中的其他密鑰。由于長期使用同一個密鑰是不安全的,侵入者可能會利用大量的明文/密文破解出密鑰數據,因此需要周期性地更新AK和TEK,這就需要認證過程和TEK的分發過程周期性的進行。
篇3
【關鍵詞】 新生兒; 臍部; 不干預; 護理
The Effect Comparison of Traditional Nursing with No Intervention Nursing in Neonatal Umbilical Region/HU Gui-zhen,HU Xian-yu,LI Yan-hui.//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20):104-106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the traditional nursing with no intervention nursing in neonatal umbilical region.Method:815 newborns of full-term birth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400 cases) and the control group(415 cases).After birth,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raditional nursing,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no intervention nursing.The shedding time of umbilical cord stump and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bleeding and infe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3 to 6 days after birth,the proportion of newborns with umbilical cord stump off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字2=11.28,P
【Key words】 Newborn; Belly button; No intervention; Nursing
First-author’s address:Shijie Hospital of Dongguan City,Dongguan 52329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0.035
臍帶在胎兒成長發育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滿足胎兒宮內生長發育的需要十分關鍵。在新生兒出生后,需剪斷臍帶。臍帶剪斷后,其愈合過程一般需要7 d左右,傷口附近會產生少量膠質分泌物,為厭氧細菌提供有利的培養基,加之新生兒抵抗力較差,厭氧細菌容易通過臍帶殘端創口侵入機體并引發臍部感染,甚至發展為重度臍炎(蜂窩組織炎及臍周膿腫),導致新生兒敗血癥、腹膜炎及化膿性腦膜炎等的發生,嚴重時可引起患兒死亡。因此,在產科工作中,新生兒臍部護理是醫院產科護理工作的重點之一,新生兒臍帶處理的目的是以止血為主,預防感染,盡快使臍殘端干燥及脫落[1-2]。新生兒出生后,常規結扎其臍帶后,臍帶結扎殘端一般在結扎后7~10 d逐漸干燥并脫落,但值得注意的是,臍帶血管仍需3~4周才可以完全愈合[3-4]。另外,由于新生兒臍部結扎的傷口是閉合的,這給厭氧菌感染提供了很有利的條件,因此厭氧菌感染也是引起新生兒敗血癥發生的主要途徑之一[5-6]。新生兒臍部護理是預防其并發癥的重要方法之一。為了觀察臍部不干預護理方法的臨床效果,選擇2013年7-12月本院產科的815例足月新生兒進行分組護理,以觀察分析兩種不同護理方法的臨床應用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7-12月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兒815例,均為足月分娩嬰兒,母嬰無嚴重并發癥。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新生兒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其中觀察組為400例,對照組為415例。觀察組:男186例,女214例;體重3612~3886 g,平均(2827.4±24.5)g;胎齡37~41周,平均(38.9±2.7)周;順產214例,剖宮產186例;Apgar評分8~10分,平均(9.5±0.6)分。對照組:男192例,女223例;體重3594~3904 g,平均(2847.9±21.7)g;胎齡37~42周,平均(38.8±2.9)周;順產221例,剖宮產194例;Apgar評分8~10分,平均(9.4±0.8)分。兩組新生兒出生時的胎齡、分娩方式、Apgar評分、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1)對照組實施傳統護理方法:在新生兒出生后,臍帶根部及周圍采用0.1%安爾碘常規消毒,距臍輪0.5 cm處應用滅菌氣門芯進行結扎臍帶,距臍輪1.5 cm處迅速地剪斷臍帶,殘端血液馬上用紗布擠出來,擦拭干凈,并用2%的碘酊消毒臍帶剪斷的殘端,斷面待干后用無菌紗布覆蓋,再用臍帶布包扎。住院期間每日沐浴后需及時消毒臍窩及臍周圍(75%酒精消毒),暴露臍帶殘端,等待臍帶殘端自然干燥,脫落。(2)觀察組采用臍部不干預護理方法:結扎臍帶的方法與對照組新生兒相同,即用5%聚維酮碘消毒臍部皮膚,臍帶根部用氣門芯結扎,在距結扎處1.0 cm左右剪斷臍帶,并擠盡殘留血液,用碘配擦拭臍帶殘端及臍輪周圍,不用紗布與外界隔離,充分暴露臍部殘端,保持臍部干燥、透氣;不用臍帶布包扎,保留臍部殘端氣門芯,不清理臍帶殘端結癡,使氣門芯與殘端結癡一起自然脫落。告知嬰兒家長臍部護理的重要性,護理新生兒前、后正確清洗雙手,徹底消毒新生兒臍窩根部而不單純消毒臍帶表面,觀察臍部的異常情況并避免尿濕臍部。兩組新生兒在斷臍時均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住院期間臍部未完全干燥或臍帶未脫落者,出院后指導家長正確的臍部護理方法,做好電話隨訪并在兒童保健體檢中做好跟蹤工作。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新生兒臍帶殘端脫落時間及不良反應(臍部出血和臍炎發生率)的發生情況。新生兒臍炎的診斷標準:由于斷臍時或出生后處理不當,新生兒的臍殘端被細菌入侵、繁殖,發生急性炎癥等臨床癥狀體征。臍輪與臍周皮膚輕度紅腫,伴有少量漿液性分泌物為輕度臍炎;臍部及臍周皮膚明顯紅腫發硬,膿性分泌物較多,常有臭味或伴有全身癥狀為重度臍炎。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3.0版統計軟件進行數據整理和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 字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新生兒臍帶殘端脫落時間比較 產后3~6 d,觀察組臍帶殘端脫落的新生兒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 字2=11.28,P
2.2 兩組新生兒出血、潮紅及感染比較 兩組新生兒臍部潮紅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新生兒臍部出血和臍炎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
3 討論
在胎兒未出生前,臍帶是將母體營養從胎盤輸送給胎兒的管狀結構,在胎兒成長發育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胎兒宮內生長發育十分關鍵。新生兒出生后,臍帶的功能作用完成,需剪斷臍帶。由于臍帶剪斷后留下傷口,臍帶殘端失去血液供應后,將逐漸硬化、干枯并慢慢脫落。這個愈合過程一般需要7 d左右,傷口附近會產生少量膠質分泌物,為厭氧細菌提供有利的培養基,加之新生兒抵抗力較差,厭氧細菌容易通過臍帶殘端創口侵入機體并引發臍部感染[7]。輕度臍帶炎者可出現臍周圍皮膚水腫,分泌少許膿性分泌物,一旦處理不當則會持續感染,進一步發展為重度臍炎(蜂窩組織炎及臍周膿腫),導致新生兒敗血癥、腹膜炎及化膿性腦膜炎等的發生,嚴重時可引起患兒死亡[8-9]。因此,一直以來,新生兒臍部護理都是產科、新生兒科護理工作者及新生兒家長關注的焦點。如何做好新生兒臍部護理以降低新生兒臍部感染、促進新生兒健康成長也是一項重要的課題。
目前臍部護理的方法多種多樣,但效果報道不一致。傳統的臍部護理方法臍部感染幾率高,其原因是用紗布繃帶包扎臍部后使局部不透氣,溫濕度不穩定,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天或糞便尿液污染時,若未及時更換尿布可導致臍部的分泌物增加,致使細菌入侵,從而延長臍帶脫落的時間[10]。另一方面由于臍部受臍包的壓迫,影響了新生兒的腹式呼吸,易引起新生兒腹部的不適,特別是對早產兒的呼吸有一定不良的影響。臍部滲出物與無菌紗布粘連,一旦得不到及時更換,使臍部處于潮濕環境,易發生感染而引發臍炎[11-12]。同時新生兒沐浴或大小便時也可能弄濕或污染臍部包扎的紗布,臍炎的感染風險提高。不干預護理方法對新生兒出生24 h內進行沐浴后,擦干臍部,用75%酒精消毒臍帶斷面及臍窩,1次/d,暴露臍帶殘端,不用包扎,保持干燥透氣,防止細菌入侵,從而減少臍部感染,利于臍帶早期脫落,更利于護理人員及嬰兒家長的觀察與護理;暴露臍部可節省醫療材料,簡化護理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節省護理人力;護理人員也能抽出更多的時間來監測新生兒的情況,有利于護理安全,充分體現了以新生兒為中心的護理原則,提高了新生兒家屬的滿意度,這對減少產科的醫療糾紛十分有效作用。筆者認為新生兒臍部不干預的護理方法比傳統的臍部用碘酊消毒、包扎法更勝一籌。
分娩是人類繁衍的生理過程,新生兒臍帶自然脫落也是屬于其中的一個生理過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正常情況下,殘留的臍帶逐漸干燥僵化,于1周左右脫落,創口在10~14 d才完全愈合[13-14]。本組研究中,產后3~6 d,觀察組臍帶殘端脫落的新生兒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產后7~14 d,觀察組臍帶殘端脫落的新生兒比例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觀察組新生兒臍帶殘端脫落的時間明顯早于對照組,推測其原因可能是:不干預護理方法中,對新生兒出生24 h內進行沐浴后,擦干臍部,用75%酒精消毒臍帶斷面及臍窩后即暴露臍帶殘端,不用包扎,保持干燥透氣,這樣能有效防止細菌入侵,從而減少臍部感染,利于臍帶早期脫落;對照組采用傳統的臍部護理方法,用紗布繃帶包扎臍部,使局部不透氣,溫濕度不穩定,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天或糞便尿液污染時,若未及時更換尿布可導致臍部的分泌物增加,致使細菌入侵,從而延長臍帶脫落的時間。因此,在臍帶殘端脫落的時間上,不干預護理方法明顯優于傳統的護理方法。
新生兒出生后,臍帶殘端很快有細菌存在,傳統護理方法是采用乙醇消毒加臍帶包扎,但由于紗布、繃帶包扎容易致傷口不透氣,溫度、濕度變化比較大,特別是紗布、繃帶包扎包被尿液、糞便、臍部滲液、滲血或分泌物所污染后,家屬往往不能及時更換,致使臍部殘端傷口溫度、濕度增高,局部不透氣,成了細菌的培養基,細菌侵入,新生兒臍炎的發生風險提高。目前WHO對臍帶護理方式的指導意見比較傾向“自然干燥法”,無菌斷臍、無需包扎及消毒,提倡等待臍帶自然干燥脫落。研究發現,新生兒出生后,斷臍后不做處理,予以暴露臍帶殘端,并不會提高新生兒臍炎的發生風險[15-16]。本研究中,觀察組新生兒臍部出血和臍炎發生率均顯著小于對照組(P
綜上所述,臍帶自然脫落是一個自然的法則,而不干預護理方法順應了臍帶自然脫落的過程,遵循了這個人類誕生的自然法則。不干預臍部護理法能更快地促進新生兒臍帶殘端脫落及臍部愈合,減少臍炎的發生,是安全有效的新生兒臍部護理方法。臨床實踐證明,此法安全、高效、低耗、省時、節約人力和護理成本,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夏杰.新生兒臍部護理的臨床觀察[J].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05,2(24):2236.
[2]金漢珍.實用新生兒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354-355.
[3]黃德珉,陳儉紅.新生兒疾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8:354-355.
[4]文合群,冼肖媚,朱麗興.暴露法在新生兒臍部護理中的應用[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4,20(7):899-902.
[5]李小花,朱亞萍,朱為.不同臍部護理在新生兒臍炎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9):62-63.
[6]宋紅輝.不同臍部護理方法在預防新生兒臍炎中的作用對比[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23):170.
[7]鐘麗暉,徐芮.舒適護理理念在新生兒臍部護理中應用效果觀察[J].河北醫藥,2014,36(2):303-304.
[8]殷秀珠,陳小荷,胡善榮.優質護理服務理念在新生兒臍部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J].臨床醫學工程,2013,20(7):873-874.
[9]郭云芬,賀懷珠.新生兒臍部感染臨床分析150例[J].中國社區醫師,2013,15(23):45.
[10]賴翠婷,麥桂霞,賴素麗.新生兒應用開放式臍部護理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3):358-359.
[11]徐東紅.不干預法在新生兒臍部護理中的應用[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2,3(33):224-225.
[12]張燕冰,易億.新生兒臍部護理改良法的效果評價與分析[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2,18(8):66-67.
[13]王秋菊.改良式護理方法對預防新生兒臍炎的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14):206-207.
[14]王芝蘭,郭慶玲.對比分析不同臍部護理方法在預防新生兒臍炎方面的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11):109-110.
[15]鄭瑞鶯.不同護理措施對新生兒臍部愈合的影響[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2,18(22):3353-3355.
篇4
關鍵詞:傳統紙質病歷 電子病歷 證據特征 比較
病歷作為一種重要的證據材料在訴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醫療糾紛、交通事故、工傷等人身傷害案件中,其作為核心的證據材料對案件的審理起著至關重要作用。隨著電子病歷的普及應用,電子病歷取代傳統紙質病歷將成為必然趨勢,但電子病歷畢竟是新事物,其證據特征與傳統紙質病歷存在著很多的差別。因此,本文通過系統的比較電子病歷與傳統紙質病歷的證據特征:一是證據的合法性比較,二是證據的客觀性比較,三是證據的關聯性比較,四是證據的質證、認證比較,以期在司法實踐中能正確的評價和運用電子病歷。
一、電子病歷和傳統紙質病歷作為證據的合法性比較
(一)傳統紙質病歷的證據合法性
傳統法律主要依賴書面形式作為法律行為的表現方式,并直接依賴有效的書面形式作為證據基礎。傳統紙質病歷是以文字、符號、圖案等表示的內容來證明案件待證事實的書面材料。首先,我國《刑事訴訟法》第5章第42條明確規定:“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一切事實,都是證據”[1]。傳統紙質病歷如實記錄了患者的病情和診療經過,能夠證明案件的真實情況,故符合證據的定義要求。其次,我國法律關于書證的定義包含原件和簽字兩項基本特征,傳統紙質病歷具備了書證的兩項基本要求,故符合法律規定的書證的要求。再次,在我國在長期的司法實踐中,傳統紙質病歷一直就是以書證的形式進行運作的,并得到了司法界的一致認可。因此,傳統紙質病歷具備證據的合法性要求[2]。
(二)電子病歷的證據合法性
雖然電子病歷在實踐中已經廣泛應用,但在技術上,電子病歷目前尚不能完全實現書證的簽字及原件要求。這就對法律中以書證為基礎的證據體系產生了挑戰。電子病歷是否具備證據的合法性要求,我們先看看關于電子證據的規定。目前,我國有關電子病歷的法律規范主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以下簡稱《電子簽名法》)、《電子病歷基本規范(試行)》(以下簡稱《規范》)等。本文認為,《電子簽名法》《規范》的出臺確立了電子病歷的合法地位,使電子病歷具備證據的合法性要求。
1.電子病歷的定義符合《電子簽名法》規定的數據電文的技術特征
《規范》第3條規定:“電子病歷是指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過程中,使用醫療機構信息系統生成的文字、符號、圖表、圖形、數據、影像等數字化信息并能實現存儲、管理、傳輸和重現的醫療記錄,是病歷的一種記錄形式”[3]。從以上法規對電子病歷定義的規定可知:第一、電子病歷的基礎是計算機信息系統;第二、電子病歷以數字化信息形式存在、運行?!峨娮雍灻ā返?條規定:“本法所稱數據電文是指以電子、光學、磁或者類似手段生成、發送接收或者儲存的信息”。根據其規定,第一、數據電文使用的是電子、光學、磁或者其他具有類似功能的手段方法;第二、數據電文的實質是各種形式的信息。據此,從技術特征看,電子病歷具備數據電文的技術特征;屬《電子簽名法》規定的數據電文[4]。
2.調整電子病歷的《規范》具有上位法依據
《立法法》第71條規定:“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權限范圍內制定規章”[5]?!峨娮雍灻ā返?5條規定:“國務院或者國務院規定的部門可以依據本法制定和其他社會活動中使用電子簽名、數據電文的具體辦法”。而《規范》的主要內容之一是解決數字化的病歷如何實現傳統紙質病歷的功能。因此,本文認為,從立法目的角度看,《規范》的上位法首先是作為部門規章的《電子簽名法》,《規范》屬于執行法律或者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的事項,其有上位法依據。
3.現有法律法規沒有禁止電子病歷的應用
首先,《合同法》第11條規定,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雖然《合同法》沒有把醫療合同規定為典型合同,但在總則中確認了合同自由原則,所以醫療合同當然就是《合同法》承認的一種非典型合同。因此,醫療合同可適用《合同法》的相關規定。而病歷作為醫療合同的重要表現形式,其可采用數據電文的表現形式。
其次,《電子簽名法》第3條第3款以列舉和概括的方式規定了民事活動中禁止使用電子文書的4種情形,主要包括人身關系、不動產權益轉讓、公用事業服務和法律、行政法規的禁止性規定等,但沒有對醫療活動中使用數據電文即電子病歷予以禁止[6]。
再次,當事人意思自治,是民事法律中的一項基本原則。通過電子形式進行民事領域的活動,在本質上與一般的民事交易活動并沒有區別。因此,同樣應當遵循意思自治原則,即:當事人可以自主約定是否使用數據電文、電子簽名。對此《電子簽名法》第3條第1款給予了立法上的確認,電子病歷的應用也應當依此規定[7]。
綜上,《電子簽名法》、《規范》等法律規范確立了電子病歷的合法地位,電子病歷具備證據的合法性要求。
二、電子病歷與傳統紙質病歷作為證據的客觀性比較
(一)電子病歷記錄更貼近病情和診治的事實
1.電子病歷的時效管控性更強
臨床上關于病歷的書寫具有嚴格的時限要求,例如:急診病歷的就診時間記錄應當具體到分鐘,入院記錄、再次或多次入院記錄應當于患者入院后24小時內完成,首次病程記錄應當在患者入院8小時內完成,手術記錄應當在術后24小時內完成等規定。諸如此類的時效規定在《病歷書寫規范》中十分常見。但傳統紙質病歷書寫,很多時候都不能按照《病歷書寫規范》的要求完成。一方面,由于醫護人員日常的工作量大、病歷書寫效率低,就很難嚴格的按照規范要求來書寫病歷。另一方面,醫護人員的病歷書寫過程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往往不能形成有效監管。因此傳統紙質病歷在時效管控上存在缺陷。
與之相比,電子病歷的錄入不同于傳統紙質病歷,具有更好的時效管控性。一方面,電子病歷改善了醫護人員的書寫病歷的速度,提高了醫護人員的書寫效率。另一方面,電子病歷系統自身擁有良好的監督機制,能監督醫護人員按時完成病歷。電子病歷系統,將《病歷書寫規范》規定時限編寫進了病歷的計算機系統程序中。醫護人員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錄入相關的病歷記錄。如果超過相應的期限系統將自動關閉,病歷將無法錄入。對于超時限的病歷,只有經管理科室(如信息科)的再次權限允許后才能予以補記錄,并且這種補記行為將被記錄于計算機系統中。在實踐中,許多醫院將此作為醫護人員晉升、評優的考核指標之一,督促醫護人員按時完成病歷。
2.電子病歷良好的時效管控性,保障病歷書寫更貼近病情和診治的事實
一方面,因為傳統紙質病歷對病歷書寫的時效管控較差,導致很多臨床的醫護人員未能按照《病歷書寫規范》的要求,在規定的時限內完成病歷記錄。當再次補記錄的時候,醫護人員經常就會因為間隔時間太久,而遺忘了疾病診治過程中的一些重要細節,使記錄的病歷與實際情況存在偏差。而電子病歷憑借其良好的時效管控性,避免了因延遲記錄而產生的細節信息遺忘,保證病歷的客觀性、完整性。
另一方面,病歷資料作為證據材料,在醫療糾紛案件、交通事故案件、工傷案件中起作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傳統紙質病歷常沒有按規定的期限完成病歷,就可能留有足夠的時間,給案件中各方勢力滲透進來干擾病歷書寫,從而影響到醫護人員病歷內容的記錄,導致病歷內容與事實的偏差,甚至是病歷記錄的完全失實。而電子病歷憑借其良好的時效管控性,避免了外界利益的不良導向對病歷客觀真實性產生影響,保障了病歷的客觀書寫。
(二)電子病歷與傳統紙質病歷相比更不易篡改
1.電子病歷充分得到患者及其家屬的查詢與監督,更不容易篡改
傳統紙質病歷的查閱具有很大的封閉性。當患者及其家屬需要查詢相關病歷資料的時候,需要得醫院相關科室(如醫務部)的批準,才能得以調閱和復印,患者及其家屬不能便捷的查詢到自己的病歷內容。而采用了電子病歷之后,患者及其家屬可以通過相關的電子設備直接查詢到自己的病歷資料,時時刻刻監督醫護人員的病歷寫作。因此醫護人員不能任意操作更改病歷資料,保證了病歷內容的客觀真實性[8]。
2.電子病歷在醫療系統內相互共享、監督,更不容易篡改
傳統紙質病歷只保存在就診醫院,如果病人轉院治療則需要重新進行檢查。這不僅浪費了寶貴的醫療資源也給病人增加了不必要的痛苦,而且還使得相關病歷的連續性中斷,不同醫院病歷不能相互印證。而采用電子病歷后,這些不足都得到了改善。病人在各個醫院的診治結果可以通過醫院之間的計算機網絡或病人隨身攜帶的健康卡(光卡和IC卡)來傳輸。病歷的共享不僅給醫療服務帶來極大的方便,同時更有益于不同醫院之間醫護人員的相互監督。
3.電子病歷采用“雙檔雙改”的管理模式,更不容易篡改
傳統紙質病歷僅采用紙質存檔的方式管理病歷,而電子病歷則采用紙質檔和電子檔雙向存取的方式。若需要修改病歷,必須予以同時修改紙質檔和電子檔,即“雙檔雙改”。故增加了修改的難度,提高了病歷的可信度。
4.電子病歷容易鑒別其真偽,更不容易篡改
由于傳統紙質病歷都是通過手寫錄入,其各部分內容之間的關聯性和動態性較差。所以,傳統紙質病歷一旦被修改或者新增了部分內容也很難被發現。與傳統電子病歷相比,電子病歷篡改后,更容易鑒別其真偽:一方面,電子病歷關聯、動態、自動的時間和痕跡記錄,使每次修改和新增內容都會留有時間記錄和痕跡。另一方面,電子證據作為數據信息的一種,一旦經過修改或新增,就會留下比書面文字信息更多檢驗方法。通過這些數據信息檢驗方法(例如:可以通過檢驗電子病歷的生成、存儲或傳遞該數據電文的辦法的可靠性;保護信息完整性辦法的可靠性;鑒別發端人的辦法;根據電子病歷形成的時間、地點、對象、制作人、制作過程及設備情況;明確電子病歷所反映的內容是否真實可靠,有無偽造和刪改的可能),得到這些計算機數據的分析報告和鑒定結論之后,再結合有關當事人(主要是錄入、發送該信息及負責發送該信息的人員)的陳述進行審查對比,就可以鑒別其真偽。因此電子病歷相對于傳統紙質病歷而言,更容易判斷其真偽性。
(三)電子病歷中更多的引入客觀原始的病歷資料,更具客觀性
傳統紙質病歷所記錄的內容并不完整。其并未按照病案管理的初衷,將所有患者相關資料都集中到病案中進行統一保管。例如:X線片,病理切片、涂片,CT、B超、核磁等各種檢查資料,圍手術期監護,透析治療,康復治療等各種檢查治療獲得的大量的信息均被保存在病案之外。進入傳統病案的只是簡短的報告或是部分簡略的影像資料,有的病歷除了醫囑和病程日志,沒有其他任何具體資料記錄到病案中。具體信息資料被分散保管在各專業部門或被丟棄。而電子病歷可以將這些病歷資料重新納入病案,不僅使病歷資料更全面,同時這些病歷資料與原有的病歷資料相互印證病情和診療情況,使得病歷更具信服力和客觀性[9]。
綜上所述,電子病歷與傳統紙質病歷相比,更貼近病情與診療事實,具有不易篡改等特性,引入了更多客觀病歷資料。這些自身特性都能直接或間接引導病歷的客觀性書寫。因此電子病歷比傳統紙質病歷更具客觀性。
三、電子病歷與傳統紙質病歷作為證據關聯性的比較
證據的關聯性,是指證據與案件待證事實之間存在客觀的聯系,其聯系表現為部分或全部、肯定或否定、直接或間接等。病歷與待證事實之間有無關聯性及關聯性程度,需要在具體個案中加以判斷。但此處,關鍵在于判斷電子病歷是否和傳統紙質病歷一樣,具備證據關聯性的條件。
判斷電子病歷的是否具備證據關聯性的條件,就是應該審查認定電子病歷與待證事實之間是否存在內在的聯系。首先,電子病歷包含但不限于傳統紙質病歷的所有內容。電子病歷包含了傳統紙質病歷的所有信息,包含了病人在醫院診斷治療全過程的原始記錄,如:首頁、病程記錄、檢查檢驗結果、醫囑、手術記錄、護理記錄等等。除此之外,電子病歷還包括個人終生健康狀態、醫療保健行為的信息。這些內容都是醫護人員對患者病情和診療情況的記錄,都能反應客觀事實,故電子病歷的內容能和案件事實存在相關聯性。其次,為了保證電子病歷與患者之間的關聯性,《規范》規定:電子病歷系統應當為患者建立個人信息數據庫,授予惟一標識號碼并確保與患者的醫療記錄相對應,進一步強化了電子病歷的證據關聯性。故電子病歷具備證據關聯性的條件。
四、電子病歷與傳統紙質病歷作為證據的在質證和認證中的差別
(一)電子病歷中引入釋義功能,保障了在質證、認證過程中非專業可讀性
病歷資料是一種專業的文書記錄,非醫療專業人員閱讀起來存在很多的困難,而傳統紙質病歷無法得到必要的釋義,進行知識關聯。所謂釋義,就是解釋含義,對于病案,釋義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不同醫院不同醫生或工作人員使用的術語或檢查儀器記錄的信息,其實際含義需要解釋,以使不同的人能夠正確獲知其準確含義。例如一家醫院的病案在另一家醫院被閱讀時就需要做必要的釋義。二是由于醫療技術新進展造成的生疏術語、新概念、新的檢查,需要對其理論根據、含義、正常值、適應癥等進行解釋說明[10]。電子病歷中引入釋義功能,不但為患者及其家屬等非醫療人員閱讀病歷提供了專業幫助,而且增加了病歷這種專業證據材料的可讀性和透明性,為司法工作帶來很大的方便。
(二)電子病歷與傳統紙質病歷在質證、認證方法中的差異
電子病歷的質證和認證不同于傳統紙質病歷,它必須結合電子病歷自身的技術特征及加密條件、加密方法,判斷電子病歷是否真實、有無剪裁、拼湊、偽造、篡改等。對于自相矛盾、內容前后不一致或不符合情理的電子病歷,應予以排除[11]。只有與訴訟相關的事實或邏輯,且同時確定簽名是當事人所為的電子病歷才能被認定為證據。對病歷簽字的確認,除根據密碼進行識別外,還應結合有關的修改記錄等其他相關證據加以判斷。
電子病歷和傳統紙質病歷,雖然都是通過證據展示制度及庭審質證予以審查,但還是存在一些差別。例如在醫療糾紛訴訟中,病歷通常直接由被告方(醫院方)保全,而原告(患者方)在調查取證時因為法律授權等問題,極難獲取到對己方有利的病歷資料。導致原告在訴訟中只能主張否定病歷的真實性和有效性,被告、原告取證能力處于完全的失衡狀況。但這種失衡狀況由于電子病歷的查詢便捷性而有所改變[12]。在實踐中,原告提出合理申請后,法庭可以要求被告在審判前允許原告查閱或得到其掌握的數據化電子材料,同時披露有關電子病歷的來源等與電子病歷效力相關的信息。國際司法實踐證明,電子病歷的便捷查閱對于有欠缺因素的電子病歷進行充分的質證顯得尤為重要。
五、結語
雖然電子病歷在證據的屬性上符合了證據的合法性、客觀性、關聯性的要求,同時對電子病歷證據材料的質證和認證也具有相當的可操作性;但我國目前卻沒有相關的法律直接規定電子病歷可作為證據,對于電子病歷屬于何種證據形式也無分類。電子病歷作為計算機技術在醫療系統具體應用產物,大大的提高了醫療系統的工作效率、減輕了醫務人員的工作負擔,電子病歷的全面應用將成為必然趨勢。故我們將不可避免要對電子病歷的相關證據特征予以明確規定,消除司法實踐中對電子病歷的“偏見”,以保障司法活動的順利進行。因此立法機關或司法機關亟須對電子病歷作出立法或司法解釋。同時在沒有法定解釋前,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在確保電子病歷真實、可靠、完整的前提下,將電子病歷視作直接證據加以應用。
參考文獻:
[1]刑事訴訟法(第5章第42條)[M].
[2]參見熊志海,王莉.證據特征的重新解讀[M].廣西社會科學,2006年第4期
[3]《電子病歷百度百科》,參見http:///view/18090.htm(瀏覽日期:2011年11月15日)。
[4]參見郭婷,王曉東,王啟輝,湯建平.電子病歷的三個法律問題探討[M].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6月第4期
[6]《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71條規定
[7]參見王紅,楊宏橋.電子病歷法律效力初探[J].管理雜志,2007年7月第14期
[8]卞建林.證據法學[M].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54-55頁
[9]參見薛萬國.走出電子病歷建設的誤區[J].健康報,2010年10月第05期
[10]參見《醫療機構電子病歷制作及管理辦法》第4-25條
[11]《上海電子病歷制作及管理辦法》,參見http//.tw/upload(瀏覽日期2012年3月1日)
篇5
【關鍵詞】傳統閱讀 ;利用信息技術閱讀; 比較;并存
緒論:人們習慣用傳統閱讀方式去看書,這樣能幫助讀者提高獲得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更有利于讀者把信息轉為知識。紙質閱讀讓孩子細細品味語言中蘊藏的含義,特別是精彩的環節或篇幅,更讓孩子流連忘返。除此之外還不用費電,可以很好地收藏,更傳統更環保一些。信息技術經濟時代,信息成了最有價值的存在。當今社會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日趨成熟,我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多種多樣,信息技術閱讀是一種由文本的變化所帶來的新的閱讀方式,專指信息技術文化語境中的閱讀活動,也稱“網上閱讀”。其閱讀方式主要有在線閱讀和下載之后閱讀兩種。它讓讀者接觸到的素材不僅僅是文字,而且還包括了圖像、聲音,內容更加全面,視野更加開闊,也更直觀,更逼真。
論文主體:
彌爾頓說過“優秀的書籍是撫育杰出人才的珍貴乳汁,它作為人類財富保存下來,并為人類生活的進一步發展服務?!?豐富課外知識,能使得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也可以鍛煉寫作能力,積累豐富的百科知識,這對語文的學習,知識的積累大有好處,還能鍛煉閱讀能力。孩子在小學階段養成愛讀書的習慣,那就會終身受益。一個人養成了愛讀書的習慣,他才會一生都不感到寂寞,他才會完成終身學習的任務,他還會是一個不斷提升自己,不斷成長的人。如果一個人養不成讀書的習慣,他就是一個很容易寂寞,很容易煩躁的人,是一個眼界不寬的人。
1 傳統閱讀的特點分析
古往今來,人們習慣了用傳統閱讀方式去看書,這樣能幫助讀者提高獲得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更有利于讀者把信息轉為知識。紙質閱讀可以保護視力,不用費電,可以很好地收藏,更傳統更環保一些。讀者只要掌握了信息的檢索方法通過目錄、文摘,就很容易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真正信息。
傳統閱讀中的書籍還有著百煉鋼化作繞指柔的文化積淀,在經典性、閱讀習慣、格調三方面,非信息技術閱讀朝夕之間可與之相提并論。傳統閱讀的隨時隨地性以及閱讀的方便性更是老少皆宜,當人們捧著一本書的時候,親切感就會油然而生。在手指與紙的相觸之中,似乎還帶著油墨香味的紙張營造了一種閱讀的氛圍。尤其是那些一讀再讀的書,泛黃的書頁,已經被嚼了無數遍的文字、承載了記憶中相伴成才的內涵。傳統閱讀則通過其紙質的載體可以給讀者一種特有的書香氣息,給讀者營造一個靜、雅、美的求知氛圍,還能克服信息技術閱讀非經典化、文化積淀等問題。
傳統閱讀讓人們在手與紙的接觸中之中,享受著文化的巨大快樂。你必須把閱讀放慢,在一些奇妙的細部停留,感受那種豐富的精微,在這種閱讀中,你根本沒辦法偷懶。而這與信息技術閱讀所要求的恰恰相悖。傳統紙質文本既可以隨時變換閱讀姿勢,也可以隨時調整閱讀方式也不用擔心輻射對身體造成的危害,既安全,又自然。能讓人擁有一種比較舒適的感覺,就算較長時間閱讀也不感到疲勞,有利于吸收知識信息。
2 利用信息技術閱讀的特點分析
2.1 信息技術經濟時代,信息成了最有價值的存在。信息技術閱讀是一種由文本的變化所帶來的新的閱讀方式,專指信息技術文化語境中的閱讀活動,即借助信息技術來獲取包括文本在內的多媒體合成信息和知識,完成意義建構的一種超文本閱讀行為,也稱“網上閱讀”。其閱讀方式主要有在線閱讀和下載之后閱讀兩種。 當今社會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日趨成熟,我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多種多樣,以前我們傳統閱讀通過紙質媒體,攜帶極其不方便,并且只有單一的文字或靜態圖像的表現形式,成本高,存取不易,查找繁難,而信息技術閱讀克服了這些缺點,它方便快捷,信息量大并且能夠對文字、圖片、影像、聲音等信息形態進行有機合成,實現文本、數據、聲音及各種圖像在數字化環境中的一體化傳播。它讓讀者接觸到的素材不僅僅是文字,而且還包括了圖像、聲音,內容更加全面,視野更加開闊,也更直觀,更逼真,這樣,讀者可以產生極大的趣味。信息技術閱讀還具有共享性、開放性和互動性的特點。信息技術及時、海量信息的特性極大地滿足了人們這方面的需求。
2.2 為了激發學生通過信息技術搜集與閱讀教學有關的文本信息的興趣,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搜集處理信息資料以及辨別各種信息的真假是非的能力,并以此引導學生“綠色上網”,正確利用信息技術資源。教師通常會聯系教材內容,引導和激發學生在課前課后利用對教材課文的相關內容進行研究性或拓展性學習。有時教師布置信息技術閱讀作業,或由教師在班級博客中推薦與課文相關的文章和資料,或讓學生自己搜索相關的信息資料,然后讓學生對這些文章和資料進行辨析和鑒賞,以拓展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同時通過搜尋信息、信息分析、質疑等手段讓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
2.3 與紙質書相比,電子書籍需要較少的存儲空間,具有低碳、環保的特點,電子書價格低廉,比紙質的傳統圖書要便宜得多,這是因為它沒有印刷成本,存儲率。電子書可以存儲在您的計算機和手機里,您可以隨時閱讀你想要的內容,同時電子書籍不笨重,便攜更容易。電子書籍的信息量大并且能夠對文字、圖片、影像、聲音等信息形態進行有機合成,實現文本、數據、聲音及各種圖像在數字化環境中的一體化傳播。它讓讀者接觸到的素材不僅僅是文字,而且還包括了圖像、聲音,內容更加全面,視野更加開闊,也更直觀,更逼真,這樣,讀者可以產生極大的趣味。信息技術閱讀還具有共享性、開放性和互動性的特點。
2.4 增強了讀者的主體能動性。信息技術有一個極為明顯的優勢就是互動性,每個讀者都能通過信息技術進行交流,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不再像傳統閱讀那樣讀者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個被動的接受者。從而使讀者思路開闊,參與意識和主動性增強,增加讀者作為閱讀主體的能動性,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和愛好。
2.5 信息技術強大的信息搜索功能,加快了讀者查詢資料與信息的速度,節省了查找資料的時間,便捷了讀者的閱讀,縮短了獲取信息的時間。信息技術的連通使不同國家、不同地域的讀者之間跨越時空限制而互通信息,加之信息技術特有的超文本鏈接方式,使信息技術形成一個巨大的信息資源數據庫。而且計算機的存貯空間所能承載的信息量是紙質載體無法比擬的。
3 傳統閱讀和信息技術閱讀在信息技術時代并存
總之,在信息技術時代下,信息技術閱讀將會進一步發展,而傳統閱讀也不可能消亡,二者必將在同一片天空下共同發展,互相促進。但是,凡事有利也有弊,信息技術閱讀資源豐富,但良莠難辨,魚龍混雜。尤其是小學生年齡小,缺乏辨別和選擇能力,為此,需要我們認真加以指導??傊褪莻鹘y文本必然存在著一些信息技術文本所不具有的優點和作用,而讀者在閱讀上是有著不同層次的需要的,所以讀者在閱讀的時候就不能只注重于某一種文本而忽視另一種。因此在新時代的讀者必須把兩種閱讀方式加以結合。對于青少年來說更要加強自身素質,處理好傳統閱讀和信息技術閱讀的關系。
參考文獻
[1] 《網絡文獻閱讀研究》 劉元榮著,吉林大學出版社,2011年4月;
篇6
關鍵詞:傳統人事管理 現代人力資源管理 比較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社會轉變了經濟發展的觀念,以人為本,把人作為社會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因此,如何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的優勢,實現管理的方式的創新,提高管理質量,為社會提供服務,已經成為當下人們關注的問題之一。下文先介紹了傳統人事管理與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概念,再分析了兩者的異同。
一、傳統人事管理與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概述
1.傳統人事管理
人們認為,學校人事部門招收新教職工,并把新教職工放到各自的崗位上,就是傳統的人事管理。其主要工作是讓每個教職工互相配合,達到預定的管理目標,從另一個角度分析,即單位各管理部門對所屬的教職工進行管理。
傳統人事管理共包括三個步驟,這三個步驟為“進”、“管”、“出”,這幾個管理步驟雖然把人作為管理的中心,但各項工作的進行仍以單位命令的要求為主,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人”在單位中的職能和作用,為管理工作的進行增加了難度。
2.現代人力資源管理
現代人力資源的管理方式會為人力管理提供便利,下發的命令具有彈性,可以讓學校的教職工有發揮的空間,提出自己的異議,讓人力與物力之間的狀態趨于平衡,提高教職工工作的積極性和效率。
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所有工作中,會突出教育培訓和管理系統評估兩項工作內容,教育培訓是指教職工入職或學習新內容時,學校會培訓與外出學習,管理系統評估則是把教職工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收錄到系統中,通過系統給出綜合的評價。不管是這兩項工作還是其他工作,都會堅持以人為本,把教職工作為學校發展的基礎,讓教職工把自己的價值最大化,變成一種資源。并且,這種人力管理方式會根據教職工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把他安排到合適的崗位上,合理分配,讓其公平競爭。
二、傳統人事管理與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相同點
二者的相同點分為兩點,第一點是管理對象都是人、事,第二點是管理任務與目標的統一。
1.管理對象
不管學校運用哪種方式管理,管理的對象都是教職工與各項事務。首先,在“人”的管理上,會優化教職工的分配,讓每位教職工在符合自己的崗位上工作,發揮自己的價值,調整教職工與教職工之間的關系。其次,對“事”的管理,則是明確校內各管理部門的職能,讓各管理部門互相合作,營造一個和諧的內部環境。
2.管理任務與目標
管理任務是指,傳統人事管理會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創新,演變為現代人力資源管理,讓兩者有共同的管理任務,有明確的管理步驟與管理目標,也就是說,兩者的管理任務與目標是相同的,可以完善學校的管理,促進學校發展。
三、傳統人事管理與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不同點
兩者的不同分為三點,分別是管理思想、行為約束、創新管理等,會根據這三點的不同,建立一個新的人事管理模式。
1.管理思想
傳統人事管理的管理思想是,會用強制性的手段管理教職工及各項事務,讓其關注所在機構的發展,要求教職工按照統一的規定,完成各項工作,忽略了教職工的個性,教職工工作缺少彈性。
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則是,注重教職工的思想,關注其思想變化,給以人性化的管理,以人為本,了解教職工真正的需求,為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以教職工真正的需求為出發點,解決其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完善人力資源管理,讓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激發出教職工的工作熱情?,F代人力資源管理會制定彈性化的管理方法,不會硬性規定,注重教職工個性的發展,會積極引導教職工,讓其具有組織機構共性的同時,還具有自身的個性,讓它既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也可以融人到組織機構中,互相配合,保證各項工作順利進行。
2.行為約束
不管是哪種教職工管理方式,都會制定相應的內容約束教職工的行為,規范工作操作,實現教職工價值的最大化。
傳統人事管理會制定統一的行為規范,保持保守的觀念和思想,讓教職工按照組織機構規定的準則工作,履行自己的服務承諾,符合組織機構的利益。這種行為約束的方式雖然可以有效規范教職工的行為,但會限制教職工的開放性和創造性,人力資源的價值被削弱,影響學校人事管理方式的創新。
現代人力資源管理會制定具有開放性的約束內容,根據不同的崗位和工作內容,給出不同的行為約束,符合教職工工作的特點,具有人性化。這種管理方式雖然會約束教職工的行為,但不會限制其創造性的發揮,而是可以激發出教職工的潛能。并且,教職工的行為在符合組織機構規范的基礎上,還留有向外拓展的空間,用不同的方式完成工作,創新工作方式與工作理念,提高了教學的效率。
3.創新管理方式
通常情況下,當教職工的專業知識已經達到一定程度,形成知識優勢后,需要改變原有的管理方式,實現創新,充分發揮專業知識的優勢,提升其價值。創新管理是指讓教職工利用自身的特長,創造出更大的價值。并且,無論是哪種管理方式,都非常注重管理方式的創新。
傳統人事管理因為自身管理上的不足,創新力度較小。它會組織機構教職工參與新設立的科研活動,根據其在活動的表現,給以獎勵,并會給出教學研討,讓研討活動順利進行,而這種倉Ⅱ新方式因為缺少系統的規劃,存在很多漏洞。它是單一的激勵方式,只可以滿足教職工心理或生活上需求,不符合社會發展提出的要求,缺少使用價值。
現代人力資源管理會根據每位教職工的特長,適當改變原有的管理方式,對教職工的工作實時監督,調整各方面之間的關系,讓創新活動有序進行,使教工全面發展。并且,組織機構會制定科學的管理體系,確定管理規劃,充分挖掘教職工的潛能,讓其以自己的優勢為前提,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促進自身發展。
4.新型人力管理模式的建立
通過對上述三個不同點分析,要求學校綜合兩種管理方式各自具有的優勢,建立新型人事管理模式。由于學校需要管理的人數較多,可以使用傳統人事管理的方法,制定統一的管理標準,讓學校的管理趨于統一,使各項工作順利進行,并組建專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團隊,優化管理。同時,還可以借助現代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具有的優勢,對教職工有全面、客觀的分析,根據教職工的特長,制定具有針對性的管理策略,讓每位教職工積極參與學校的建設,發揮自身的創造性,產生歸屬感,促進自身發展,提高自身的價值,加快學校的發展。
篇7
[論文關鍵詞]傳統型企業 現代型企業 管理特征
[論文摘 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構建加速,市場競爭的深化,管理問題的重要性已日益突出,中國管理要現代化已成為共識。但是何謂現代化管理?其實質內容是什么?由于人們自身所處環境、地位的不同,觀察問題所選角度的差異,各說不一,莫衷一是。我認為,進行傳統管理與現代管理的思想特征差異和行為特征差異的比較分析,將有助于我們建立起較為合理、較為系統的現代管理觀念。
一、傳統管理思想與現代管理思想的比較
傳統管理體系與現代管理體系的差異源于兩種管理思想體系的差異。在近代由于面對的生產力水平不高,管理環境的復雜度展示不夠充分,人們對管理本身的認識還不夠完整和深入,因此其思想特征具有五方面的集中表現:一是突出物本觀念,即偏重于對設備、廠房、物料等的管理。二是突出個體觀念,即管理的對象總是針對某一孤立的對象,面對管理問題的處理大多是就事論事,通盤考慮不多。三是突出簡單決策觀念,即決策是直觀的、經驗的、線性思維的決策。四是突出戰術管理觀念,即管理問題的揭示、分析、管理措施的制定,管理方法的調整大都是針對企業內部的,或某一工作環節的、或眼前的狀態變化而進行的??蓺w為五個方面:一是突出人本觀念,即一切以人出發,以人為根本,注重對人的積極性,創造性激勵的管理思想。二是突出系統觀念,注意個體與整體的配合協調,強調一切從整體出發,旨在優化整體功能的管理思想。三是突出擇優決策觀念,即決策必須是多角度、多因素分析之后的多方案比較,然后擇優。四是突出戰略觀念,即對企業長遠發展而進行的,它強調管理行為要高瞻遠矚,管理者要具有超前思維。五是突出權變觀念,即管理行為必須是隨機應變,因人因事因時因地而宜。
二、傳統企業管理行為與現代企業管理行為的比較
第一,人與物管理的側重點差異,即傳統企業管理重在管物,重在對物的分配、調度、安置、收入、支出;而現代企業管理重在管人,重在調動員工的內在積極性。
第二,制度管理與人本管理差異。傳統企業管理重視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其宗旨是用周密的制度約束,確保實現企業的管理目標,而現代企業管理注重人的素質、人的協調、人的激勵和人的自控。它旨在通過較高的領導層素質和員工素質,以及合理的人力資源配搭,使企業形成良好的組織氛圍,和自律自激機制,最終實現企業的管理目標。 每一次接受媒體采訪,老總們大都會說,它的企業最重要的是人才,是員工。這是一句絕對討好、“永遠正確”的話。
第三,單維管理與多維管理差異。傳統企業管理行為總是針對某一管理因素實施,不管是在對問題的揭示、問題的分析、或處理措施的制定基本上是直觀的線性思考。思想管理問題的交錯聯系,復雜關系。
第四,數量優先與技術優先的差異。傳統企業管理偏重企業生產能力的擴張和產品實物量的增大。現代企業直接利潤的大小決定于企業產品是否占有較大的市場份額,決定于產品從質量到包裝,從內容到形式,從基礎使用價值到延伸消費功能是否能為消費者所青睞,以及能否適應市場的變化,這一切實質上都取決于產品中的技術含量。有先進的技術才有先進的質量,先進的功能,甚至也才有先進的生產規模,因此技術優先就成為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特征。品牌與商譽:一般來說,我們認為品牌是一個企業的最主要標志,也是在市場中持久生存的關鍵所在。
三、傳統管理與現代管理的關系
首先,傳統管理與現代管理有著質的區別。傳統管理對于管理對象的認識和處理基本上是靜態分析、個態分析、近態分析,把經濟系統基本看成一個封閉系統。而現代管理對于管理對象的認識、處理基本上是動態的、系統的、前瞻的。如2003年,我國造紙行業整體進入了供大于求的不利環境。由于競爭激化、價格下跌、利潤下滑,使得降低成本成為造紙企業的共同關注點。淄博博匯紙業把市場與企業經營動態地聯系思考,把公司各部門、各環節、各人員有機地聯系思考,把成本構成作為一個成本系統來思考,從而建立起了具有較強市場適應力的目標成本控制系統,最終在成本降低,利潤增長方面取得了令同行驚羨的業績。反之一些就成本論成本、采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尋求降低成本的做法,或只圖一時見效而采取偷工減料、摻雜使假行為的企業卻始終未走出買方市場帶來的困境。
其次,傳統管理是“基礎結構”,現代管理是“上層建筑”。傳統管理并不是現代管理的完全對立物,現代管理也并不完全揚棄傳統管理,而是包含了傳統管理,提升和完善了傳統管理。如淄博博匯紙業的“目標成本控制系統”是以現代管理理論中的系統思想,現代管理會計原理、行為科學、目標管理等作為理論基礎的,可謂不折不扣的現代管理,但如果缺少了科學合理的定額制定,缺少完備的崗位責任制度,缺少規范的工作操作程序,這套現代管理方略能否奏效,恐怕沒人敢持肯定的態度。事實上,實行現代管理并不意味著傳統管理中的制度約束、定置管理、生產過程管理、數量規模效益等就不需要了。恰恰相反,沒有這一切成熟的傳統管理的實施,就不可能有效開展現代管理。
第三,傳統管理與現代管理的適用對象不同。傳統管理與技術水平較低、規模程度較小的企業相適應,而現代管理與技術水平較高、規模程度較大的企業相適應。實踐中,為什么會出現一種方法在彼企業有效,而在此企業失效;一種管理模式在甲地區失敗,而在乙地區成功一個管理者在小企業得心應手,而在主管一個大企業時卻步履維艱、困難重重,其啟示在于企業管理不能不看對象搞一刀切。如滿負荷工作法作為改革年代的新事物在石家莊誕生并應用成功,卻在移植重慶后難以立足;曾在中國企業管理舞臺叱咤風云一時的馬勝利、步鑫生、史玉柱等,在其創業之初時管理方略頻頻得手,而在其企業壯大之后又都頻頻出現管理失誤,最終退出了企業家舞臺。這一切事實都說明了不同生產力水平的企業需要與之相適應的管理,方能奏效,它并不絕對取決于是否采用了完全的現代管理或曾經非常有效的傳統管理。
傳統管理思想與現代管理思想是不同的思想體系,這不同的思想體系作用于實踐,造就了不同的企業管理模式。從傳統管理到現代管理本是一個歷史發展過程,是伴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而實現的。但是從空間角度來考查,即使在現代,由于生產力在空間布局的不平衡狀態存在,即手工技術、半機械化技術、機械化技術、自控技術等的同時存在,因此傳統管理與現代管理自然具有共存的條件。我認為,根據不同的管理對象的特點針對性地開展管理,是管理能夠取得最大成效的前提條件。
參考文獻
[1]王迎軍《戰略管理》[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
[2]《現代企業管理模式》[M],北京,經濟出本社,2007,8
篇8
一、范式的特性比對
慣用的財務規制及管控,被劃歸成剛性特性的管理,帶有明晰的強制傾向。傳統范疇內的這種范式,對擬定好的條框機制,慣常單純去依從,沒能考量靈活特性的多重指標。柔性特性的新穎范式,采納柔性框架之內的規制流程,并不帶有強制這樣的傾向。經由內心促動這一作用,實現細節范疇中的財務管控;把剛性特性的各類規制,變更成自覺認知。柔性特性的這一范式,凸顯了更高層級的水準,是人性化架構中的新方式。
(一)偏舊范式的特性
傳統范疇中的財務規制,強調本源的財富累積;預設的側重點,是專業化架構下的規制思維。它把多層級的財務管控,看成本源的表現;著力去限縮成本,創設多層級框架之內的規制方式。細分出來的管控流程,都彼此銜接著。
舊有的這種范式,更注重明晰的部門界限,凸顯了集權態勢下的財務管理。傳統范式建構了科學特性的秩序,接納了專業特性的財務人才。然而,人才表征著的專業素養,與企業預設的管理水準,并沒能有序調和。偏重本源的專業技能,忽略掉了人性化潛藏著的動力。
(二)新穎的柔性管控
柔性特性的新穎管理,依循以人為本這一本源的指引。柔性化架構下的規制方式,把財務管理預設的根本理論,當成規制的依托;有著靈活特性的擬定戰略,應能銜接著市場范疇以內的真實走向。預設了一體化架構下的財務流程,細分出來的工作環節,應能凸顯并行的總傾向。
柔性特性的財務規制,預設了網絡特有的規制構架。部門建構起來的初始界限,漸漸被模糊,強調了新時段的職能調和。選出來的規制方式,適應了更替著的市場導向。在這種根基上,認真接納綜合素養層級最優的新穎人才。引進來的這些人才,被劃歸成智能特性的、柔性特性的財務人才。
二、表現方式潛藏著的差異
(一)本源的指引思維
有著柔性特性的財務管理,本源的表達路徑,折射在兩個層級。第一個層級,是企業慣常的財務流程、財務特有的處理路徑,都經由推進式特有的傳統方式,變更為牽引特性的新穎方式。第二個層級,是本源的管理思維,與牽引式特性的新穎思路,妥善予以融匯。這樣的態勢下,舊有的財務關系更替。
傳統架構中的這種管理,是依憑制備出來的財務規劃,進行平日以內的關聯活動,從而助推財務進展。柔性特性的新思維,更注重周邊范疇內的環境更替,能指引擬定好的各類活動,并理順多層級的財務關聯。傳統流程以內的債務及債權,被變更成新時段中的柔性關聯。經由如上的轉化,擬定了共贏特性的新穎關系。
(二)擬定的管控手段
傳統架構下的財務管理,凸顯出來的手段特性,是剛性化這樣的流程。但柔性特性的規制,帶有非流程化特有的新穎屬性。例如:若要縮減原初的預算周期,應當經由預設的并行工程,來審慎編制某時段中的這種預算。把剛性特性的職責主體,變更為帶有柔性特性的這種中心。企業范疇以內的技術職員,能自由去流動。這就化解了慣常遇到的管控疑難,支撐了多樣特性的創新。
現代特性的多重企業,都要注重初始時段的產品設計。只有這樣,才會調動起職員應有的積極性,同時限縮產品制備耗費掉的成本。企業依憑ERP架構下的新穎系統,對平日以內的財務流程,予以審慎的管理。這樣做,能協同化解多層級的需求疑難,促動資源利用特有的成效提升。
三、新穎范式的建構
(一)創設健全的總框架
現代時段的各類企業,財務管理依憑的本源思想,整合了剛柔特性的多重內涵。柔性及剛性架構內的管理范式,潛藏著多樣差異。然而,擬定的本源目的,都是促動財務成效的水準升高,實現預設的經營目標。如上的規制流程,與傳統范疇內的規制目的,有著契合的特性。為此,接納柔性特性的新穎管理,是有著深層級的價值的。
(二)確認最佳聲譽
長時段的企業進展,不能脫離創設出來的良好聲譽。若內部架構中的風氣不佳,就會限縮柔性管理表征著的實效性。最優情形下的企業風氣,能協同企業去創設最優的市場位置,并帶來凸顯出來的正面形象。如上的原因,密切關聯著柔性特性的這種模式。柔性管理預設的新模式,適宜新時段的財務進展。
(三)接納新穎思路
現代特性的企業機制,凸顯出平日管理這一范疇的真正成效。加強細節特性的文化建構,指引企業以內的職員,確認更高層級的職業信念。培育出民主特性的平日氛圍,培育高層級的文化素養。這樣做,能變更偏舊的認知理念,促動企業風氣的更替。財務管理應接納科學化特性的規制路徑,促動整體態勢的競爭提升。
非理性化范疇以內的財務管理,否認了建構在理性根基之上的舊有范式。傳統特性的規制范式,帶有嚴密特性的邏輯銜接。這種嚴密架構中的邏輯,阻礙到了市場拓展。只有明辨各個時段的企業利益,才會擬定本源的目標,指引企業去創設最優的業績。添加進來的人性要素,包含慣常被忽略掉的興趣、潛藏著的工作熱情。注重柔性特性的多樣要素,才能促動財務實效的升高。
(四)開放特性的人才框架
人才架構的創設及充實,是企業延展中的側重點。財務范疇之內的多樣人才,應當明辨多層級的專業認知。跟緊新時段的財務態勢,不斷創設新穎的規制流程。提升細節特性的規制實效,讓企業占到凸顯的優勢位置。
篇9
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比拼也越來越激烈,傳統企業管理已經不能適應當下很多的發展的要求,于是學習型企業管理也就出臺解救當下發展情況。接下來我們就針對這兩種企業管理進探討和分析。
一、傳統企業管理
傳統型企業管理是當下許多企業過去使用并且現在還在運行的一種企業管理方式。這種管理方式首先是根據企業員工的分工不同將其設置成三個不同的員工部門,也就是決策機構、職能機構和行政機構,并且還要將這些機構進行進一步的劃分。在這樣一種組織機構的運行模式下,高層管理者可以動用自己的職權來對低層管理者進行指導和控制,而低層管理者則顯得非常卑微,要行使何種職責都需要對高層管理請示或者是報告,并得到其同意的情況下,按照其意愿和要求來實施開展工作,這種所謂的管理制度是開展在以科層制組織形式上來實施管理工作的。傳統企業管理主要有幾個管理特點,首先就是能進行明確的分工、實現員工的各顯其能;其次就是能形成一個自上而下的有指揮系統和組織系統的運營模式;然后是能夠給每個組織構建規范的規章制度,來保證組織內的分工統一、井然有序;最后是能夠讓管理者在開展工作時,始終秉持公平公正的處理態度,嚴格的按照相關程序來開展各項工作。
二、學習型企業管理
學習型企業管理顧名思義就是在企業內部營造一種學習的氛圍來帶動員工的工作的積極性的一種充滿人性化的辦公運營模式。學習型企業管理最初是在上個世界末在那個充滿信息化、知識化的背景下產生的,這種運用方式有非常大的發展潛能,是一種符合時代要求的可持續發展企業管理模式。學習型企業管理模式有幾個顯著的特點。首先最重要、最顯著的就是它的團隊合作性,它主要是以學習為主要過程,去建造濃郁的學習氛圍,在加強對學習的積極性后,來形成一種較強的學習理念,最終達到通過學習來完成工作的輕松狀態;然后就是將這種學習型組織發展成以學習為動力,并通過學習來實現工作目標的推動性策略;其次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存在團結、互助的平等關系,并且在最終實現雙向互動的關系;最后對于管理的對象來看,學習型組織不僅能開發職員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最終能夠培養一個不是工作機器而是有激情與智能的勞動者。
三、學習型企業管理與傳統企業管理的特點比較
(一)傳統型企業管理優缺點分析
傳統企業管理的主要優勢是可以提高員工的勞動效率;在嚴格的規章制度下,讓工作會進行得更加有條不紊;對產生變化的事情,員工能很快的做出反應并能及時解決問題;在這種嚴格的模式下,在進行人才聘用時會更加嚴謹,以此來保證員工的優質性,這樣也能有效地避免人動的頻繁對工作正常運轉的影響。
傳統企業的劣勢體現在上下屬關系太過繁瑣,不僅增加了對上級與下級的溝通成本,還使其關系不夠穩固,這非常影響企業正常運轉;此管理方式不利于取得最優越的工作效益,在將一個企業分割成多個部門后,在后期開展工作時,在遇到需要多個部門同時處理時,就會顯得特別繁瑣,甚至有些部門習慣性的將自己部門利益放大化會造成與其他部門產生矛盾和分歧,這樣不僅不會增加子部門的管理成本,還還不利于企業的正常運轉,而且因為工作崗位的過多分割使得員工的工作范圍非常局限,不僅會讓員工產生枯燥乏味的感覺,還會打擊職工的工作熱情,還要相開發員工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簡直是難上加難。
(二)學習型企業管理優缺點分析
而學習型企業管理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是以學習型管理模式來代替傳統的組織性機構,這種模式用先進的技術傳達來代替上級與下級的上傳下達,不僅可以縮短員工的管理距離,還可以大大的提高其管理質量;逐步用有知識、有智慧的員工來取代以前的機械式操作人員,不僅充分挖掘員工的工作潛力,還能激發職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創造力;最后是能夠提高員工之間工作競爭。在學習型管理模式用扁平化組織機構適應了知識經濟時代的背景下,能夠消滅時間成本的同時還能有利于優秀人才在這種激烈競爭環境中脫穎而出。
學習型企業管理模式的劣勢最主要就是運動高科技的先進技術來對員工進行輔助管理,這無疑會管理成本增加負擔甚至會帶來風險,但這些是學習型企業管理模式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狀況。
四、完善我國企業管理模式的建議
篇10
關鍵詞:市場活動 宣傳 電影票 放映廳
一、院線制以來傳統影院的衰落與現代影院的興起
電影院線制是由一些影院和一個電影發行主體組合形成,以這些影院為基礎,以資本和供片為條件,實現品牌、排片、經營、管理為一體的發行放映機制。中國實行院線制是在2002年6月1日,截至2011年底,經過將近10年的分化與重組,在全國各個省市,一共形成38條院線。根據影院下屬影院的經營業績和數量規模,可以把這些院線大致分為三個等級。以萬達為首的,還包括中影星美、上海聯合、北京新影聯和中影南方新干線等四家院線形成第一等級。這五家院線可以說是戰功赫赫,不僅連續多年排名全國票房五強,年票房高,觀影的人數也是數不勝數,下屬影院也多為質量優等影院。北京新影聯、廣州金逸珠江、浙江時代等院線形成第二等級。這些院線由于經營的不合理而落后,但同時也是潛力股,成績和規模都有上升的空間。武漢天河、湖南楚湘、海電影院線等形成第三等級。它們的票房收入不高,擁有的影院又較少。在這個竟爭殘酷的社會中,如果要整合影院,那么他們很有可能遭到淘汰。處在成長期的我國院線,沒有固定的院線格局,隨時都有組合和分化的變化。在一般的經營中,院線的主要工作包括:1.制定排映計劃,并及時向旗下影院影城下達計劃。很多情況下,院線一般下達這個月的影片排映計劃都是在上個月的25號。2.把旗下影院申報的每部影片的排片計劃包括排片表、場次、放映時間等核對清楚,并檢查影城有關影片放映方面的票據。3.影片的整體宣傳策劃及營銷推廣活動與影院合作進行。4.影片的發行版權費、拷貝費及票房考核基數與乙方影城共同協商承擔。5.以片方的幫助為條件,及時并充足地向乙方影城提供相關影片的宣傳物品,達到宣傳效果。6.影片的版權維護工作要協助影院來進行。7.當有政策扶持和優惠時,要協助影院爭取,并及時的提供電影市場信息和影院經營管理咨詢給影院。8.院線要在影片首映的前一天將影院確定排映的影片拷貝下來,并寄給影院。9.在院線條件允許的條件下,一些電影技術、電腦售票系統的服務、咨詢為影院進行提供。
加盟院線可以分為兩種形式。一是新建設影院,然后再找尋中意的院線來加盟。這種形式下,商家在加盟之前的選址、規劃、裝修設計、推廣等活動都可以向院線尋求專業的指導。商家可以選擇自己去購買影院設備,也可以選擇讓院線公司去購買。這種形式下的加盟院線,兩者是經營關系,影院與商家簽訂的合同是供片合同。二是院線公司自己建設影院,再加入自己的院線。這種形式下的加盟院線,兩者是資產關系。相比較而言是最理想的。資產關系方便院線的經營與管理一體化,并形成自己的品牌。這樣做成品牌在美國被證實是很成功的作法。這種模式方便管理,易于提升旗下影院的經營標準,規模達到一定優勢,運營成本可以得以降低,實現雙贏,利潤的最大化。但這種模式下的院線在中國很少有,除了萬達和金逸珠江擁有自己的影院外,大多數影院更愿意以第一種形式進行加盟加入院線。院線合同的期限一般為五年,期限滿后,影院可以再選擇別的院線重新進行加盟。在中國,由于這種局面不穩定,長期合作關系得不到保證,也就不利于院線品牌的形成,我們看到的也就是各家影院單打獨斗的場面。
二、影院市場活動
影院營銷的很重要一部分就是市場活動,他同時也是影院管理的必要環節??匆患矣霸航洜I的好不好,還是要體現在觀眾的上座率?,F在社會影院的競爭愈演愈烈,要想影院經營成功,好的片源、觀影環境的舒適度和相對較低的價位固然重要,影院在當地市場的良好形象更為重要,并且在適當的時候能有效地把影片信息向目標觀眾傳達。我們常見影院采取的經營活動主要有這幾種:
開張大典。很多影院在剛開張時,都會策劃一個較為隆重的慶典活動。這是觀眾的第一次接觸,第一印象很重要,因此這次活動讓觀眾們對這家影院的片源、舒適環境、價格、服務、氣氛的第一印象一旦形成,以后恐怕不會改變。
每年一次的周年慶典。由于周年慶年年都有,所以它是是僅次于開張大典的一項重要市場活動。
各類節日檔期活動。國內電影越來越趨向于整個消費市場,電影發行經營對"節日檔期意識"也越來越重視。電影檔期在是一種經營理念的同時也是一種生產資源,目前中國五大假期也就是五大檔期分別是:春節、五一、國慶、暑假和年終賀歲檔。這五大檔期無疑就成為了盈利的關鍵時刻,影院可以為促進銷售,適時適地組織各種觀看電影活動。
市場競爭活動。市場競爭活動是指因競爭對手發起的市場活動而開展的臨時市場活動。為了不輸給競爭對手,使上座率下降,影院通常會根據對手的市場活動而進行相應的競爭性市場活動。
針對大學生進行校園活動。由于大學生對電影文化的興趣與需求相對他人而言更強烈一些,他們更愿意多去影院觀影,是觀影主要人群之一。影院就常在大學附近做一些市場活動,支持大學里的活動,和學校的電影協會保持合作關系。
走入社區。附近社區里的居民比較固定,是影院主要觀影人群,影院經常性的針對他們做一些市場活動,不僅可以吸引新觀眾還可以穩固老觀眾。
商家與商家之間互動。商家與影院互動的形式可以分為三種:第一,電影廣告播放。播放短暫廣告在電影放映之前,不僅可以宣傳企業的產品和品牌,達到贊助等目的,影城還可取得另一種經營效益,實現雙贏。第二,合作促銷。在電影放映的那段期間,與企業合作進行合作促銷,例如購買商家的產品就送影院的電影票,或者買影票送企業的產品等等各種合作促銷形式。第三,將推廣宣傳進行捆綁??梢栽陔娪胺庞城捌诘男麄魍茝V活動中,捆綁企業相關產品的宣傳,宣傳活動共同進行。
三、現代影院與傳統影院的宣傳
成本較低的宣傳方式就是影院內的宣傳,這也是影院經常采用的,它可以起到很好的宣傳效果,還可以把整個觀影氛圍立刻塑造起來,建立觀眾與影院之間的良好互動。
1、傳統的宣傳方式
海報。在影廳的休息室、衛生間、大廳和茶水間的墻上,都隨處可見宣傳的海報。海報上的內容也很豐富,一些近期的電影放映的節目預告,包括片名、片長、國別、聲音制式、畫幅格式、廳號、映出時間表、價格表等,供觀眾觀看,起到很好的宣傳效果。
DM宣傳報刊架。影院在大廳內放置一些報刊等紙質宣傳品的自取架,觀眾可以自行觀看影院的有關介紹和一些近期電影的節目預告單。影院每月的DM單是依據自己即將上映的影片而定制的。DM單上內容主要有:整張DM單的主題、影片簡介、影院的一些基本信息、聯系電方式、基本業務和免責條款等。
店內廣播宣傳。常可以在觀眾廳或休息廳內聽到影院的廣播播放,主要介紹影院信息和近期上映影片,廣播的成本不大,易操作,靈活性和隨機性都很好。
2、現代的宣傳方式
建立網站進行宣傳。這是最必要的宣傳工具,整個網站的內容豐富,它可以全方位的影院相關信息,讓廣大影迷觀眾隨時隨地査閱影城最新動態和即將上映的電影信息。
電子顯示屏宣傳。電子顯示屏通常設在觀眾廳,一些電影的節目預告和觀眾須知都顯示得很清楚,讓觀眾一目了然。(五)電影院都有小禮品售貨臺,在臺前放上影院名片,將各種信息寫在名片上,讓觀眾自行取閱?;蛘咧谱饕恍┚佬《Y物,上面標上影院信息,給購完物的觀眾作為紀念。
電影相關視頻播放。新穎的電視柱,不斷循環播放影片相關預告和花絮。影院經常用到的營銷形式還有圍繞著影片進行營銷。影院將收集到的將上映影片的重要信息,提成賣點,圍繞著該影片制作宣傳方案。重要的賣點包括:相關事件、一些特效、明星陣容、人物造型、投資規模、影片劇情、重大突破、和產品等等,但是也不僅限于這些。
四、現代影院的票價營銷
影院把電影票的票價分成了五種類型,分別是:標準票、團購票、優惠票、會員票、招待票等,不同的類別價格也不一樣。接下來介紹一些新起的各種票類:
1、團購票
在團購網上把想購買的電影票找到,再點擊購買,按電腦上的指示操作,一些網站需要先注冊會員,有的網站不需要。輸入買票的信息,譬如聯系方式,買多少張票,最后付費就成功購買了。購買成功后自己的會員中心就有相應的訂單詳情,訂單的編號都在里面,憑著號消費,有的直接將券號發到觀眾留下的號碼上。在不過期的前提下,到相應的影院,憑手機上的號碼換成影票就可以看電影了。
2、優惠票
學生票(不包含成人高校和研究生的全日制學生),老人、軍人、殘疾人士,憑著本人相關的證件可以半價優惠。兒童身高在1.3米以下的,需在父母的帶領下可以免費觀看,如果僅兒童一人,需半價購買影票。抵值券:影院促銷時而印制的有價票券稱為抵值券,觀眾在購買電影票的時候憑抵值券可以按照票面金額抵值。售票員按照標準票價再減去抵值部分的金額,以剩下的價格出售影票。但是最低價格不能低于院線規定的最低票價,也就是一般不低于標準票價的5折。
3、會員票
辦了會員卡的觀眾,持會員卡買票即享受會員的優惠政策,售票員在售票過程中給予會員折扣。
4、招待票
公關與合作的需要,影院會提供給影院所在的物業公司、當地的政府機構、新聞媒體等單位一些招待票。招待票的票價是按照院線的最低價格出售的,但是設定有效期限,過期不能使用。這一項的費用視為市場開拓費用,所有費用由影院承擔。
五、現代影院賣品的營銷
影院的賣品一般包括食物、飲料和電影后的產品。進行賣品營銷不僅是推銷賣品、宣傳賣品、廣告和公關,它還包含影院經營者為讓觀眾覺得物有所值,即有計劃、有組織的服務推廣活動為實現賣品經營目標。按照營銷結合的方式,它可以分為三類:目標顧客群體促銷、結合影片信息促銷、結合節日傳統促銷。按照賣品的產品組合,它可以分為兩類:單純促銷和套餐促銷。一種極其有效的電影營銷手段就是將賣品和電影票相互結合起來組成電影套票。
六、影院放映廳的區別
傳統影院的放映廳是單廳的而現代影院的放映廳多是多廳式的,多廳與單廳有什么樣的區別呢,下面來分析一下:
第一,多廳影院可以降低了相應的成本。影院的租賃費、設備費、水電費和人員的工資等都是一筆固定的投入資金,影院銀幕在增多的同時,平均算下來每個銀幕的成本都將大幅度降低。加上影院現代多采用中心放映的模式,即把全部銀幕的放映室集中在一塊,一到兩個放映員也能讓數十個銀幕同時放映。這樣子的成本也較低。
第二,多廳化更方便影院的排片。影院放映廳各有不同,主要分為小、中、大和VIP這幾類,當然每個廳的座位數量和放映設備也就都不相同。在計劃排片的時候,電影院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例如可以把那些票房預期好的影片放在相應座位數多一些的放映廳。一些觀眾熱愛的電影,影院可以相應多設幾場,增加放映廳或場次,相反不那么受歡迎的影片,也可減少放映廳和場次。各個放映廳的放映設備不相同,各種類型的電影需要的放映設備也不一樣,影院都可以做隨機調整。傳統膠片電影、數字電影和3D電影在多廳影院都可實現放映。多廳化利用座位資源為影院的放映模式提供了無限可能。
第三,多廳化讓更多的觀眾有了更多選擇。它不僅放映上映不久的熱門電影,相對冷門一些的藝術電影也可放映。同一時間放映多部電影,觀眾的選擇多元化。影院只需要4個廳就可以保證每30分鐘放映一場熱門影片。等待時間不長。熱門的電影一天可以放映多場,觀眾在一天中的任何時段去影院購票都有機會觀看到自己想看的電影。以往的單廳影院完全不能提供這么便利的條件。一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國的單廳影院的格局才有所改善。
參考文獻:
[1]張宏森.中國電影可持續發展的思考[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11,(10).
[2]張宏森.中國電影文化的歷史際遇與挑戰[J].電影藝術,2009,(01).
[3]盧光發.基于消費者體驗營銷的顧客忠誠度詮釋及其提升策略[J].商業時代,2010,(28).
[4]吳超.論影視傳播中文化貼近性的打造[J].現代視聽,2010,(04).
[5]任健,何清.本土品牌:從星巴克讀懂文化營銷[J]. 銷售與市場(管理版).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