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欺凌的可怕之處范文

時間:2024-04-18 15:52: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校園欺凌的可怕之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校園欺凌的可怕之處

篇1

校園暴力、欺凌的最可怕之處在于施暴者、欺凌者都是孩子,而受害者也是孩子。對于施暴者、欺凌者來說,其硅過早染指了不良惡習,日后的成長令人擔憂。而對受害者來說,這樣的經歷無疑是一場噩夢,很容易留下永久的、不可抹去的傷痕。

縱觀許多校園暴力事件,其產生原因比較復雜,受多方面的影響。有家庭原因,也有社會原因,也與教育工作者和學校管理有關。所以,校園暴力產生的原因是相當復雜的。那么,校園暴力、欺凌帶來的危害有哪些呢?

校園欺凌在很多人的心里都留下了很深的烙印。這種不良影響不僅會體現在受害者,也使施暴者的心靈成長和社會前途中添增了大量的阻力。對于施暴者而言,要承擔治療甚至賠償費用,受到老師的嚴肅批評教育,甚至無法繼續完成學業。他們的行為很難獲得社會的認可,主要是學校和家庭的認可。那些在學校打架、拉幫結伙干壞事的學生,很多最終都走上犯罪道路。

對于受害者而言,帶來肉體損傷甚至殘疾,容易造成性格懦弱、自卑、缺乏信心和勇氣,造成心靈的陰影和傷害;厭學甚至輟學。

校園暴力的傷害如此之大,我們應該如何預防校園暴力呢?

首先,不能“怕”字當頭。在遇到勒索、敲詐和毆打時不害怕,要敢于抗爭。但是要注意避免激發對方暴力升級,導致眼前吃虧。

其次,要及時報告。我沒有認識到勒索、敲詐經常是同校園暴力緊密聯系的,我們提倡的前提下與之抗爭,但不意味著逞一時之勇,反而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因此,要及時向學校、老師、家長報告,不能給對方一而再,再而三的欺凌機會。

第三,要搞好人際關系,強化自我保護意識。這也是防校園暴力的一條有效途徑。一個有廣泛、良好人際關系的學生,就不容易成為勒索、敲詐的對象。

篇2

關鍵詞:唐傳奇;易卜生戲劇;女大學生;就業

文學就像一個蜘蛛網,總是四角附著在人生上的。綴網勞蛛的是那些用一顆熱心冷眼審視著社會百態的勇者。古今中外莫不如此。透過他們剖心瀝血編織的千千網,會發現粘附于其上的蟲豸――人類的弊病、社會的痼疾、女性的悲劇。易卜生戲劇和唐傳奇中涉及婦女問題的創作即是如此。

現代戲劇之父易卜生在其戲劇創作的鼎盛時期(1869――1883),其最杰出的成就是創作現實主義的社會問題劇。這一時期他完成了六個劇本,其中直接涉及到婦女問題的有兩個――《玩偶之家》和《群鬼》。易卜生曾強調,人們欲了解他,必須先了解挪威。19世紀70、80年代的挪威,經濟發展迅速,由于歷史原因和地理條件限制而形成的停滯生活逐漸活躍起來,挪威資產階級政治、經濟發展中的弊病以及社會生活中的種種問題也日益顯露。

而唐傳奇興盛的中唐時代,中國處于封建社會的衰落時期。這樣一個男權社會,婦女是毫無地位可言的,至于掙扎于社會最低層的侍婢、媵妾、,她們更是戴著舊而粗劣的階級鐐銬。這在唐傳奇里俯拾即是:《霍小玉傳》《柳毅傳》《李娃傳》《鶯鶯傳》等等。

蔣防的《霍小玉傳》寫女霍小玉與才士李益的愛情悲劇。每讀此篇,我們往往執著于霍小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堅韌剛烈,而忽視了兩個人物一霍小玉之母和李益之妻?;粜∮裰竷舫直臼腔敉鯇欐?,霍王剛死即被“諸弟兄以其出自賤庶,不甚收錄,因分與資財,遣居于外?!笨上攵橇攘荣Y產怎夠沒有經濟來源的母女維持生計?如此只能讓其女自墮家,這對一位母親來說是怎樣的無奈之舉。無獨有偶,易卜生繼《玩偶之家》后關于婦女問題的又一部劇作《群鬼》中也有相似的情節:安格斯川為了金錢,竟然地誘騙他的繼女呂嘉納去。更可悲的是,呂嘉納在知道自己是私生女而且無望去她所向往的巴黎時,甚至做好了在無路可走之際,主動去“阿爾文公寓”的打算。這又驗證了魯迅那句話“不是墮落,就是回來?!?/p>

讀《霍小玉傳》會很自然的同情小玉被李益無情拋棄的不幸遭遇,但誰又會看到李益后娶之妻盧氏的凄慘婚姻呢?在唐朝,盧姓乃豪門望族,盧氏更是李益的表妹,嫁給李益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必然結果。先不論李益與霍小玉之間的糾葛,單看霍小玉死后,李益由于良心不安而承受著小玉詛咒后,他“自此心懷疑惡,猜忌萬端,夫妻之間,無聊生矣……爾后往往暴加捶楚,備諸毒虐,競訟于公庭而遣之。”盧氏又何其無辜!女性沒有婚姻自,只能是家族利益的犧牲品,婚姻并不是男女感情的事,而是家庭貪婪的工具?!度汗怼返闹魅斯侨绱恕0栁奶驗橐环旨耶a被迫嫁給風流成性、嗜酒如命的阿爾文,婚后即暴露了他拈花惹草、荒無度的骯臟面目,甚至于“索性把丑事鬧到自己家里來了?!卑栁奶砻骘L光的十九年婚姻生活就是這樣的一片苦海

對于這種只剩下痛苦與煎熬的婚姻,盧氏與阿爾文太太的反應可謂同中有異。物質上,離開原本所依傍的男人和家庭,她們自己沒有任何經濟來源;生活上,盧氏恐怕只能回到那個專制大家庭――再次被待價沽,阿爾文太太更是無所依從:精神上,盧氏謹奉三從四德,阿爾文太太在曼德牧師的引導下信奉著那個不斷給她帶來苦難的上帝。盧氏最終還不明白丈夫為什么對她拳腳相加乃至被遣;阿爾文太太婚后一年曾向曼德牧師求救,她也曾反抗過,在上帝的引導下她又回到了惡魔的懷抱。稍感寬慰的是,她除了忍受慘痛的婚姻生活外,還有事可做,“添置了產業,做了些改革工作”,甚至籌辦孤兒院。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我為了自己的孩子不能不忍受”,“要不是有事可做,那日子也沒法過?!边@也是盧氏不可能也做不了的事。

從女性的家庭觀、婚姻觀而言,盧氏與阿爾文太太的悲劇表現及其原因具有相似性。表面看來是遇人不淑、上帝安排,其實質是維持悲劇不斷上演的法律制度在作祟,還有稀奇百怪、陳舊腐朽的思想觀念在世人甚至更多的是在女性自己心里作怪。當然我們不能苛求以盧氏為代表的自幼即被灌輸三從四德觀念的古女人,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吸取教訓,規避悲劇的重演。而阿爾文太太終于意識到了這一點,她發出“我再也不能忍受,我要爭取自由”的吶喊。

同樣出自易卜生筆下,較《群鬼》更早兩年問世的《玩偶之家》,那個為全世界所熟知的女性一娜拉,真正邁出了爭取自由的第一步。那“砰的一響”一關大門的聲音也震醒了不同國家、不同時代,渴望自由、追求自主幸福的無數女性。

中國有句古話:“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薄爸矣诼毷兀瑥牟粚せ▎柫?,對妻子溫存體貼”的海爾茂危急關頭的言行無疑充分應證了這一點。海爾茂自始至終都把娜拉當做一只寵物,諸如“小鳥兒”“小松鼠”之類;一個“愛花錢”“愛吃甜”的孩子:一個沒有思想沒有經濟能力,完全依附他,只供消遣取樂的人形玩偶而已。小到個人興趣愛好,大到家庭經濟,他對娜拉的言行控制,真可謂是目力所及無所不至。娜拉為過圣誕節買回了許多物品,海爾茂的反應是“你又買東西了?什么!那一大堆東西都是剛買的?我的亂花錢的孩子又糟蹋錢了?”他對娜拉一面“小鳥兒”“小松鼠”的親昵叫著,一面像責備愛花錢的幾歲孩童那樣說教??梢?,在這個所謂的幸福美滿的家庭里,娜拉是沒有任何經濟支配權的,因為在海爾茂心里,娜拉實際上并沒有為這個家掙過一歐爾。與其說他是妻子,還不如說她是這個家庭的第四個孩子,會唱歌、亂花錢的孩子。

這種家庭經濟收入一元化狀況,是導致娜拉偽造簽名借債的直接原因。作為家庭唯一支柱的丈夫倒下,而身為附庸閑物的妻子沒有任何經濟能力去救治丈夫。這也造成家庭中一方壓過另一方,面對危機不能共同擔當的狀況。一幕悲劇由此上演,家庭的悲劇卻是作為女性娜拉們的喜劇,雖然這個喜劇來的不那么令人愉快。

顯然,李朝威《柳毅傳》里龍君小女的婚姻境況就理想多了。

《柳毅傳》主要描寫儒生柳毅英勇解救遠嫁異地被逼牧羊的洞庭龍女,并與之幾經周折,終奉歡好的愛情喜劇。

我想柳毅與洞庭龍女之所以能夠有情人終成眷屬,除了李朝威或者說中國大眾的理想情節;柳毅的豪俠剛烈、重情重義:還有某些不可忽視的因素。如果說洞庭龍女不再是龍君小女,也沒有財勢熏天的洞庭龍君做父親;沒有勇猛暴烈、視其如己女的錢塘龍君為叔父,而是和娜拉一樣,除了丈夫別無所依,即便柳毅再怎么豪俠重情,一介書生又如何插足他人婚姻?如何解救龍女于水火之中呢?她還有著娜拉無可比擬的優勢。為了答謝他的救命之恩,“龍君因出碧玉箱,貯以照夜璣。皆起進毅。毅辭謝而受。”又說:“宴罷辭別,滿宮凄然,贈遺珍寶,怪不可述……毅因適廣陵寶肆,鬻其所得,百未發一,財以盈兆?!倍嘶楹螅扒傲薪z竹,后羅珠翠,物玩之盛,殊倍人間?!?。而娜拉,面對丈夫積勞成疾,不去南方療養就有生命危險的境 況,自己卻只能想出偽造簽名背夫舉債之計,何其艱難。

伍爾夫曾在她的女性文學論著《一件自己的屋子》里向世人發出驚世駭俗的疑問――“為什么男人喝酒,女人喝水?為什么這一性那么富足那一性那么貧乏?”這種貧乏是女子的不幸,更是社會的悲劇。它到了易卜生那里,便釀成了家庭的崩潰。

當柯洛克斯泰以偽造簽名事件威脅娜拉之時,娜拉為了保護海爾茂的聲譽和地位,已經做好了投水自殺的準備。然而,這個可憐的女人要面對比死亡更讓她難以接受的事情――丈夫的轉變。危機發生前,甜膩地稱她“好寶貝”“親寶貝”“小寶貝”的那個丈夫,在僅僅看到那封來自柯洛克斯泰的信,甚至還沒看完,就顯露出他窮兇極惡的丑陋面目。剛剛還聲稱“我常常盼望著有樁危險事情威脅著你,好讓我拼著命,犧牲一切去救你”,現在只剩下對娜拉的謾罵和指責:“沒想到是個偽君子,是個撒謊的人――比這還壞――是個犯罪的人……你把我一生幸福都葬送了。我的前途也讓你斷送了……我這場大禍都是一個下賤女人惹出來的!”他甚至不介意娜拉去死,只是覺得她的死對自己沒有一點好處,甚至會讓他惹禍上身。但是當事情有了轉機,確認自己沒事了,他又換成另一副嘴臉,再次聲稱:“你放心一切事情都有我……我可以保護你,像保護一只從鷹爪子底下救出的小鴿子一樣?!焙柮冀K都沒有變,娜拉卻已經看清她所謂的丈夫只是將她當做自己的私有財產,可以哄她開心也可貶之于塵的男人;她所謂幸福、有無限美好藍圖的家庭只是一個空洞的“玩偶之家”。娜拉此時才算真正的成長起來,在那八年的婚姻生活里,她除了偽造簽名那一“壯舉”,其言行就是一個不諧世事的孩子。試想如果沒有這次風波,那么她還將如千千萬萬個婦女一樣,沉浸在幸福的泡沫里。

娜拉又是不凡的,她能挑戰悖于情理的法律,無視虛偽的社會道德去救病得快要死的丈夫,就一定有膽識走出這個框限了她八年的“玩偶之家”她發出振聾發聵的吶喊――“現在我只信,首先我是一個人,跟你一樣的一個人――至少我要學做一個人……我一定要弄清楚,究竟是社會正確,還是我正確?!蹦壤运闳粵Q然的出走彰顯了女性覺醒的力量,而更多的女性卻還不具備自我救贖的條件和力量,她們只能以另一種悲劇的形式傾訴自己的不甘與不幸。

蔣防筆下,霍小玉即是如此。

霍小玉本是霍王小女,因父逝而母身份卑賤被驅逐,最終淪為家。這般境遇,如此身份,于世情,她和李娃一樣本是通透徹觀,看盡世態炎涼的。所以她才會“極歡之際,不覺悲至”,對李益有那樣一番表白:“妾本家,自知非匹。今以色愛,托其仁賢,但慮一旦色衰,思移情替,使女蘿無托,秋扇見捐”。李益的反應與海爾茂的轉變有“異曲同工”之處,李益信誓旦旦地說“分身碎骨,誓不相舍”,又主動提出“請以素縑,著之盟約”,可謂山盟海誓、言之鑿鑿。豈知家中太夫人已為他定下婚約,李益當然是“逡巡不敢辭讓” ,而霍小玉還在苦苦探尋他的音訊。當怯于再次會面的李益被一豪士強行帶到她面前時,小玉“含怒凝視,不復有言”,繼而“斜視生良久”,發出千百年來被拋棄、受侮辱的中國女性對男子,也是對男權社會的斥責和詛咒:“我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負心若此!韶顏稚齒,飲恨而終;慈母在堂,不能供養;綺羅弦管,從此永休。征痛黃泉,皆君所致。李君李君,今當永訣!我死之后,必為厲鬼,使君妻妾,終日不安!”

霍小玉最終“長慟號哭數聲而絕”。不同于19世紀挪威正在覺醒的女性代表娜拉以決然出走來表達對家庭社會的憤怒并追求自我新生,封建社會受欺凌女性代表的霍小玉,不可能意識到造成她愛情悲劇人生慘劇的社會原因,更沒有能力與整個黑暗殘酷的社會制度和社會觀念相抗衡。她堅貞美好的愛情寄托是絕不容于那個社會的,而她似乎也除此別無所愿,所以她只有死路一條,只不過她的死博得了世人的同情和憐憫而已。更多的人把她當做小說中美麗悲凄的女主角來品評,很少有人把她當做一個活生生的人看,意識到比她更悲慘的女性實在是不勝枚舉。即使推及至今,誰又敢說這樣受侮辱、被欺凌的女子不存在呢?

娜拉還可以“回到從前的老家去”,找點事情做,而霍小玉除了自怨自艾,繼續從事的行當,別無選擇。這也是娜拉出走,而霍小玉走向死路的一個因素。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社會歷史環境的不同及對自我認識的迥異。19世紀的挪威,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女性也可以做些編織、繡花以外的事情以維持生計?!锻媾贾摇分械牧值ぬ褪堑湫偷睦樱ㄟ^娜拉的引薦,可以在銀行謀求一職,而且之前林丹太太還“開了個小鋪子,辦了個小學校”。這于霍小玉所處的中唐時代是不可想象的。

再者,通過偽造簽名借債危機,娜拉已然看清這個“玩偶之家”的真面目,而且她已經“從夢里醒過來”,堅信自己是跟海爾茂一樣的一個人;小玉難以避免的有一種下層女子,特別是最為世人所不恥的家女的卑賤感,她從一開始就是以一種依附的姿態與李益生活在一起。當遭遇背叛時,她無力抗爭,只能以死相咒。她認為她的不幸是李益甚至更多的是李益之妻造成的,所以才會有“我死之后,必為厲鬼,使君妻妾,終日不安”的詛咒。

易卜生戲劇的特色之一就是在劇中提出重大的社會問題并讓其主人公們就此進行激烈的爭論。我們通常認為易卜生在劇中提出問題,但并不指明解決問題的途徑。易卜生也說過:“我的工作是提出問題,我對這些問題沒有答案?!薄锻媾贾摇匪坪跬耆线@一特點,易卜生告訴我們娜拉終于出走,但沒有告訴我們出走后的娜拉如何生存,是墮落,是回來,還是另一條未知的路。

但是,我們忽略了林丹太太這個角色。劇中林丹太太是作為娜拉故友的形象出現的,丈夫死后,一無所有,還要照養重病的母親和兩個弟弟。在親人需要她維持生計的三年間,她開過小鋪子,辦過小學校,就像她所說:“反正有什么做什么,想盡方法湊合過日子?!倍壤瓰榱诉€巨額債務,不但生活上竭盡節省,而且“弄到了好些抄寫的工作”,“每天晚上躲在屋子里一直抄到后半夜,”我想象不出這樣的娜拉有什么墮落的理由。魯迅所言“不是墮落,就是回來”應該是指民國動蕩不安的年代里,中國式娜拉們的抉擇和可能的悲劇下場。最終,林丹太太與舊情人柯洛克斯泰在海爾茂家里偶遇并走到一起。林丹太太這樣對柯洛克斯泰說:“我一定得工作,不然活著沒意思。我現在回想我一生從來沒閑過。工作是我一生唯一最大的快樂?,F在我一個人過日子,空空洞洞,孤孤單單,一點樂趣都沒有。一個人為自己工作沒有樂趣。尼爾,給我一個人,給我一件事,讓我的工作有個目的?!绷值ぬ墓ぷ髂康恼摬粌H揭示出女性更道出絕大部分人的觀念,具有普遍性意義。

易卜生通過林丹太太艱辛的生活以及她之后的選擇,為即將或已經出走的娜拉們展現了一條發人深思的道路。

《群鬼》中的安格斯川是個卑劣、唯利是圖的家伙,但是他有句話值得我們這些涉世未深的女大學生謹記――“外頭迷魂陣太多,不容易抵擋?!辈饺氪髮W,意味著一腳已經踏入紛繁擾 攘的社會,我們或早或晚都要面對各種選擇,是就業還是考研、出國亦或嫁人。就婚姻而言,在當今這個普遍開放、相對民主的社會,諸如盧氏、龍君小女式的包辦婚姻已不多見,但娜拉的出走,霍小玉的悲劇,給我們當代女大學生的啟示是深刻的。難道娜拉和海爾茂的婚姻就不是自主的嗎?難道霍小玉和李益就不是自由戀愛嗎?她們何以一個離家出走,一個以死相抗?如果說娜拉的出走是覺醒的開始,霍小玉的死便是無奈之舉了。

歸根結底,就是一個字――窮。正如伍爾夫所言:“女人歷來是窮的,不僅是三百年來,而是有史以來就窮?!濒斞敢舱f:“所以為娜拉計,錢――高雅的說吧,就是經濟,是最要緊的了。自由固不是錢所能買到的,但能為錢而賣掉?!?/p>

在霍小玉、李娃的時代,女人沒有正當職業可以維持生計,至于原因,不必贅言。幸運的是,我們當代女大學生可以和男生競爭上崗,我們有更為廣闊的就業空間;不幸的是,在當代這個所謂民主開放,講究公平競爭的社會,很多用人單位更愿意招收男性。這是個很可笑的鏈條――女大學生工作后要結婚、生育、哺乳、養育幼兒,男性及社會輿論也要求女性將精力更多的傾注于家庭;用人單位卻因為女性經期、孕期、產褥期、哺乳期等“四期”增加成本而拒絕女性!

社會競爭是殘酷的,更何況是不平等的競爭。當代女大學生面臨的是比男子更為嚴峻的就業壓力和生存境遇。社會的變革、觀念的顛覆不在一朝一夕,而就業、生存卻是迫在眉睫的事。

身處在這個“迷魂陣太多”、公平太少的社會,我們該何去何從?

生活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伍爾夫曾預言:“我想再過一百年女人不再是被保護的人了,她們自然會很合理地參加一度拒絕她們做的種種活動和苦工……等做女人這件事不是一個被保護的職業以后,什么事都會發生出來?!?/p>

社會現實也要求女大學生克服傳統觀念和心理障礙,女性不同于男性,但這不應該成為我們脆弱的理由。像盧氏、阿爾文太太那樣痛苦悲哀的活著,經歷娜拉玩偶似的婚姻生活,恐怕都是我們所深惡痛絕的。這樣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事情就是憑借自己的力量驕傲、自主地活著,就業無疑是其必要的物質基礎和經濟保障。那么怎樣就業或者說如何更具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