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夢的孩子范文
時間:2023-03-15 02:14: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追夢的孩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我似曾也迷離過。
也許,
你曾離它很近,
為什么
又要放棄。
不明白……
你不知道的,
你曾經有多么棒。
只因別人的譏笑
就要放棄?
相信,堅持
夢想離你不遠。
觸手可及,
只要你肯伸出手。
沒有放棄,
只有堅持……
致追夢的那個孩子,
篇2
【關鍵詞】教學情境; 生活舞臺 ;話語權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有人說,夢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我們的語文課堂應該給孩子們創造追夢的空間,更應該給他們創造夢的意境。童年是多夢的季節,孩子是情感的天使。他們的心中充盈著想象的激情,積蓄著創造的欲望,對學習和生活有著太多的想象和激情,這便是他們童年最初的人生。而我們今天的語文課堂似乎生來就是為了放飛童年多彩夢想而存在的,讓我們開動腦筋,發揮聰明才智,為孩童創造一片屬于他們自己的夢想天堂。
一、營造“夢”的教學情境
在上《音樂之都維也納》時,筆者曾經先給同學們展示了一些維也納城市風光畫面,直接刺激了學生的感官:“哇塞,這是什么宮殿?。空嫫?!”“維也納金色大廳!”一個男生驚呼。接著我便出示了金色大廳的一段課文,“讓我們把金色大廳的大、美和它的底蘊用朗讀體現出來吧!”接著我播放了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學生們興趣盎然,美滋滋地朗讀著,就像剛剛聽完了音樂會,激動的心情溢于言表。
是什么力量讓學生們這樣熱情高漲,如此投入呢?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情境!教師傾心營造的情境,是溝通學生心靈的橋梁,只有我們全身心投入的時候,才能促進學生的自主體驗,放飛想象,張揚個性,誘發和促使“夢”的發生。毋庸置疑,學生的閱讀體驗與文本存在必然的審美差異,當他們與文本之間產生某種撞擊,讀透文字背后的意思時,文本才會展示出無限豐富的內涵,學生才會得到情感的滿足。在語文課堂上,光有語言是不夠的,如果用配樂的形式來配課文的片段,能讓學生從多個感官去認識文字,能更多地體會出文字背后的意思。比如《讓我們蕩起雙槳》一課,本來就是歌詞,我便讓學生在充分理解文章的基礎上學唱歌曲,課堂上不僅有瑯瑯的讀書聲,更有優美的歌聲,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會不知不覺地受到感染,讀起來就能聲情并茂,使讀者、聽者都能和文中情景融為一體。
二、創造“夢”的生活舞臺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才能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尤其是在教學課本劇或敘事類文章時,如果能設定一些角色,讓學生參與其中,發掘學生潛能,學生的思維和能力都會得到很大的提高。五年級的《林沖棒打洪教頭》就是一個很好的課本劇。講到林沖棒打的兩個招式,洪教頭使出個“把火燒天”的招式。林沖把棒一橫,還了個“撥草尋蛇”的招式。老師讓學生上臺比畫一下,加深對兩個動作的理解,最重要的是指導學生寫人物要抓住人物的動作來寫。課堂氣氛頓時活躍了不少,加上老師的恰當點撥,學生能主動跳進老師設定的角色中去,發揮想象,訓練表達。我想這會讓他們終生難忘吧!
筆者在上三年級課文《三袋麥子》時,曾為學生搭建了一個表演的舞臺,讓學生分別扮演小豬、小牛和小猴。通過對角色語言動作的揣摩,小豬是“開心地喊道”,小牛是“看了又看”“心想”,小猴是“神秘地說”。三種動物不同的表現,不同的語言,看出三種動物的性格。學生在參與表演的時候,不是個別同學在表演,而是全部學生自由組合,個個踴躍報名,心里還暗暗較勁,在這樣輕松歡快的狀態下,每個人都有表演的欲望,然后通過比賽表演的方式,選出自己喜歡的演員。教師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更給學生提供了表現的機會,在每個小組里,舞臺上他都是主角。他們必須團隊合作,分工協作,發揮自己的創造力、想象力,調動原有知識儲備和語言,才能在這個表演比賽中獲得成功,得到大家的認同。這是學生主動想要做到的,而不是教師一味灌輸和一相情愿的付出。這樣更能在舞臺上看到學生精彩的表演,智慧的火花也會不斷閃現。
三、留出“夢”的話語權,放飛夢想
要給孩子更多的話語權,讓他們回歸自己生活的真實世界。課堂上,唯有引導學生讀透文字,激活想象,善于捕捉細節,勤于動筆,能與作者的心靈一起共鳴。學生對于寫作的熱情可能只是一時的,我們只有通過課堂設置小的情節,留給學生更多的發言權,讓學生有話可寫。在教完課文之后,先讓學生先說一說,激發寫作興趣后,再照樣子寫一寫,學生也不會覺得寫作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了。有位老師上《第一次抱母親》,最后一個環節是:“學習完這篇課文后,你對‘抱’有了怎樣的理解,再來寫一寫抱母親的動作?!?/p>
我看著 (外貌)的母親,回憶起(關心) 的事情,心里感到 ,輕輕地把母親(動作)。
這里,教師非常巧妙地結合文章內容,達到鞏固訓練的目的。這種練筆既有可操作性又能升華主題,是一次扎實的語文訓練。每節數學課幾乎都有思維訓練和練習,這樣,新知識的掌握能及時反饋,訓練也很扎實。我們語文是不是也可以在課堂上多一些動筆?通過動筆不但可以規范學生的書面語言,而且可以訓練思維,增強記憶。
一位作家曾說:“國語是川流不息的生命?!蔽蚁耄Z文課堂教學也應該放飛豐盈的詩情,充實睿智的感悟,激發豪邁的胸襟,應該給學生超凡脫俗的情感體驗。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既有思維縝密的科學性,也具有極強的藝術性,為了學生早日實現多彩的夢,我們必須不斷追求!
參考文獻
[1]夏立東.內隱學習:促進語文有效教學的必要途徑[J].江蘇教育研究,2008(4).
篇3
11歲的李文萱,是鄞州區東南小學502班的班長,她品學兼優,熱愛集體。小小的她,以良好的思想品質,優異的學習成績,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成為同學眼中的小明星,校園里的風景線。她夢想著,夢想著成為多才多藝的央視少兒電視主持人,為小朋友們帶來更多更精彩的節目。為此,她努力著……
一、勤學苦練,孜孜不倦的“小博士”
在學習上,她勤奮好學,不恥下問,尤其喜歡深入探索問題并努力實踐。她喜歡閱讀,從童話故事到歷史讀本,從自然科學到天文知識,她都讀得津津有味。“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廣泛的閱讀開闊了她的眼界,促進了她寫作水平的提高,她的作文多次在報刊上發表,其中《虎躍龍騰鬧元宵》在第十三屆中國青少年作家杯作品大賽中喜獲銀獎。
二、多才多藝,全面發展的“小明星”
從紅領巾廣播站播音員到學校各種活動的主持人,從國旗下講話到各級演講比賽的獲獎者,從悅耳動聽的歌聲到婀娜多姿的舞姿,她成了同學們最佩服、最感動的榜樣,她用自己的言行向同學們昭示,全面發展才能更好地迎接未來的挑戰。
她喜歡畫畫,在鄞州區迎國慶60周年網上刮畫比賽中,她的作品《媽媽的卷發》獲三等獎。課余時間,她勤練書法,在全鎮中小學生硬筆書法比賽中獲一等獎。
她還喜歡聲樂和舞蹈,是2010酷兒杯快樂陽光超級童聲卡拉OK寧波賽區銀獎獲得者,在第五屆中國青少年藝術節寧波賽區又喜獲一等獎。她還參加了全國少兒服飾節暨寧波市第八屆少兒服飾文化節系列活動之一??少兒模特大賽,最后東南小學模特隊僅以0。07分的微弱差距名列全市中小學組第二名,位居小學組第一。在剛結束的鄞州區六一舞蹈專場演出中,又喜獲一等獎。
但她最喜歡的還是演講和朗誦,在鄞州區喜迎國慶60周年“我愛我的祖國”中小學生演講比賽中,她雖然是參賽選手中年齡最小的,但卻以聲情并茂的表演脫穎而出,喜獲一等獎。她還在2008年鄞州區圖書館與東南小學聯辦的“童心飛揚愛國情,好書奠基我能行”美文美詩朗誦比賽中獲一等獎。今年3月鄞州區婦聯與下應街道聯辦了“誦讀中華經典、傳承華夏文明”古詩文誦讀比賽,她又一次獲得了一等獎。
三、團結友愛,充滿愛心的“小天使”
她性格開朗,熱情大方,有一顆天真的童心,小小心靈裝滿了追求真善美的理念。同學生病了,她總是設法補上落下的課程,輔導好作業。她主動要求和班上學習成績最差的同學同桌,給予幫助。她從不亂花一分零用錢,每次學校組織捐款,她總是帶頭用積攢的零用錢為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
四、積極進取,不斷成長的“小雛鷹”
“積極向上”是每個孩子健康成長的力量源泉,李文萱同學的身上就有著這樣一種強烈的力爭上游的追求。在“黨的教導牢記心間,人人爭當四好少年”浙江省少先隊主題教育系列活動啟動儀式上,她光榮地成為了小導游,陪同領導參觀、解說,精彩的講解使代表團的少工委領導贊不絕口。
她還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類活動。如唱歌比賽,名人故事賽,英語競賽,以及科技小制作,賀卡制作等,均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工作上,她是老師的小助手,為老師分擔工作;學習中,她熱心幫助同學,為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在不斷的磨練中,她離夢想更近了……
蜜蜂只有辛勤采蜜,才能釀出甜美的蜜糖,雄鷹只有勇敢地搏擊風雨,才能使自己的翅膀更加堅強有力。李文萱同學如同一只矯健的雛鷹展翅欲飛,相信憑借她的自信與自強,在今后的日子里一定會更加堅強、更加優秀!
篇4
每個孩子來到世界上,因其獨特的遺傳因素、成長環境和經歷形成了自己的性格特點和行為模式,這些共同決定了每個孩子都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個體。要幫助孩子發展,就必須要幫助孩子正確地認識自己。
1.要善于發現孩子。教育的重要使命是發現,要發現孩子,發現他們的個性和差異。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勢智力領域,有自己的學習類型和方法,教育不是培養一群適應學校的孩子,而是要辦一所所適合每個孩子的學校。學校教育要為學生創造展現各種智能的情境,給每個孩子提供多樣化的選擇。要引導孩子通過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憑借自己的聰慧、才智、自信而成為最好的自己,也就是在自己遺傳因素確定的發展空間里面努力發展到一個較高的程度。
2.幫助孩子認識自我。對孩子而言,教師是自己的重要他人,幫助孩子認識自我,并且以獨特的角度幫助他加深認識,對孩子的自由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教師要幫助孩子認識自己個體生命存在的意義。作為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每一個人的珍貴在于你就是你,而不是別人的復制品。這種獨特性構成了世界的豐富性;要幫助孩子認識到自己擔負的責任。作為社會存在的一員,孩子既是父母家庭希望的延續,又承載著學校的期待,更擔當著造福社會的重任。自己為責任而來,為責任而存在。生命不僅屬于自己,更屬于家庭、社會,要幫助孩子了解自我。作為一個有智慧的教師,要善于發現孩子的優勢,讓孩子知道你看到了并且欣賞他的長處,激起其生活的信心。
3.幫助孩子做好自我。自我意識是一個人成長與幸福的立足點。幸福是自我體驗,有了自我,孩子的生命存在才有價值。教師要幫助孩子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優勢并正視自己的不足;要幫助孩子接納自己,無論自己是優秀還是在橫向比較中處于劣勢;要幫助孩子愛護自己。每一個人都是傳奇,都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堅守自己的個性,發揮自己的特長,拓寬自己的優勢,彌補自己的不足。
二、 幫助孩子獲得認同感
作為成長中的孩子,最迫切的就是希望獲得認同感。獲得認同感就是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在獲得尊重中激發生活的熱情和信心。教師要幫助學生獲得認同感。
1.接納孩子。在生命成長過程中,他人的接納和與他人的和諧相處對孩子具有重要的意義。一個不被自己所在群體接納的人,在情緒上往往是消極的,在狀態上往往是缺乏活力的,在行為上往往是主動性不強或者是叛逆的。由于在身心方面還不夠成熟,還不能完全區分和正確對待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教師對孩子的接納,對孩子心理和人格形成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教師對孩子的接納應該是無私的,無關孩子的健康、智商、家庭、相貌、習慣……尤其是對先天畸形、行為不良、惡習很多、進步遲緩的孩子而言,教師的接納就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孩子的生長發育有快有慢,同一年齡段的孩子認知水平存在差異,教師的眼中只有生命,沒有功利,教師要接納孩子與眾不同的美。
2.信任孩子。“皮格瑪利翁效應”(又稱羅森塔爾效應或期望效應)啟示我們:關愛、贊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種能量,它能改變人的行為,當一個人獲得另一個人的信任、贊美時,他便感覺獲得了社會支持,從而增強了自我價值,變得自信、自尊,獲得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并盡力達到對方的期待,以避免對方失望,從而維持這種社會支持的連續性。信任能讓孩子獲得自信。學校要把孩子當成學校的主人,教師要把孩子當成校園生活的主體,不要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問題,要放棄對孩子的成見,不以自己的要求來對待孩子,相信孩子在生命成長的過程中能夠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盡到自己應盡的義務。
3.尊重孩子。學校教育的意義在于讓置身于校園的兒童體驗到生命的自由、成長的幸福。孩子來到學校,不僅僅是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發現校園生活的意義,發現學習的意義,發現自身存在的意義,而這些意義的獲得是建立在孩子通過自身的方式體驗的基礎上。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自己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處理問題的方式,由于個體不同,學習和生活的方式也不盡相同,教師應從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設身處地地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改進教育方式。尊重孩子還有一個重要的體現就是學校和教師要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孩子。教育本身是沒有功利性的,它為孩子而存在,其不是為了滿足一種被社會承認的標準。急功近利是教育的天敵。尊重孩子,學校就要擯棄“面子工程”,要因材施教,為每一個孩子創造適合他自己的教育情境。
三、 幫助孩子發展自己
學校教育的價值不是教育孩子,而是給予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真正需要的、想要的幫助,這才是最好的教育。要幫助孩子通過自己的方式發展自己。
1.允許孩子犯錯。“犯錯誤”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自然實在。不犯錯誤的孩子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杜絕孩子犯錯誤,是超越現實和違背孩子成長規律的。如果真的能實現學生不犯“錯誤”的愿望,一群嚴守紀律、循規蹈矩的孩子在校園內出現,其結果不僅不使人驚喜,相反,會因為失去了他們的真實和真實的教育而令人感到可怕。孩子身上的問題行為往往是他們自我探索的沖動——他們尋找機會發展自己初萌的自我。法國哲學家伏爾泰曾說:“我不贊成你說的,但是我支持你表達你的觀點的權利?!边@句話顯示出對“錯誤”保持一種異乎尋常的寬容。一所學校是否成熟,一種教育能否成功,關鍵不在于盡一切可能杜絕學生“犯錯誤”,而在于能夠及時發現“犯錯”之處,并有效利用其作為教育的機會。只靠近乎軍事化的嚴格管理,杜絕學生“犯錯誤”,其實是學校教育缺乏自信的表現。學校不僅要對學生犯錯持開放和寬容的心態,更要允許學生“嘗試錯誤”?!皣L試錯誤”實質上是一種探究學習活動,特別是在面對新的知識、新的實踐,既沒有既定的答案可找,也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循,需要新的摸索時,學校要創設讓學生有犯錯可能的教學情境,并有意識地將社會環境模擬于學校中,通過不斷嘗試、試驗、探究,發現錯誤、積累經驗,從中尋找避免犯錯誤的方法,從而讓孩子在“犯錯誤”中成長。
2.給予孩子自由。托爾斯泰說:“教育唯一的規范就是自由?!泵绹蛐W生征集最聰明的一句話,其中有一句話是這樣的:我的手很小,請不要往上放太多的東西。面對成長中的孩子,我們的教育給了他們太多的“幫助”。當我們因為某些知識“有用”而要求學生“一定要學好”時,我們有沒有考慮過,這是否是他們的內心所需?當學生專注于某些領域而被我們斥為“不務正業”時,我們有沒有考慮過,這是否是他們內心所愛?我們太重視教育的作用,“沒有教不好的孩子”的理念讓無數的教師經常自責,不斷給自己打氣,給學生加壓。可事實上教育沒有那么大的力量,我們做不到讓每一個孩子都沿著我們指定的軌跡行走。我們經常發現孩子在過重的壓力下厭惡學習,輕視生命。我們沒有權力干預學生的自由生長和人生的自主選擇。我們不要試圖教育他,而應努力幫助他。小草有小草的快樂,大樹有大樹的快樂,我們不能逼迫一棵小草長成大樹。我們的教育理想是讓不同的人在教育過程中變得更加不同。
3.讓孩子體驗成功。心理學家威廉姆·杰爾士說過這樣一句話:“人性中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別人的贊賞。”作為成長中的兒童,有著強烈的身份認同感,他們更希望得到家長、老師和同學的理解、肯定和贊賞,需要通過他人的引導和自身參與獲得最強烈的、成功的內心體驗。這不僅僅有利于孩子正確地認識自己,也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樹立和強化。作為學校和教師,要在生活中注意引導孩子體驗成功,要使孩子知道,成功不是難事,只要愿意努力并堅持下去,每個人都可以有屬于自己的成功;成功未必會驚天動地,當我們為一件事付出了努力并最終有所收獲,這就是一種成功;我們每天都在享受成功,一次練習、一個回答、一場辯論……成功的因子無時無刻不在跳躍。
四、 幫助孩子擁有夢想
教育是浪漫的、面向未來的激情事業,最根本的是要促進孩子的道德精神成長。蘇霍姆林斯基說:“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訣’在于,當一個人還在少年時代的時候,就應該在宏偉的社會生活背景上給他展示整個世界、個人生活的前景。”夢想是一個人對于未來的設計,是一個人人生價值的自我提升,是一個人對于自我潛能的喚醒,是自我超越現實的精神境界,是成功的源動力和發動機。幫助孩子擁有夢想,是學校教育的職責所在。
1.要幫助孩子樹立夢想。孩子成長與發展是需要夢想的,正確的教育與引導是孩子樹立夢想的催化劑。在學校教育中,教師是幫助孩子樹立正確夢想的人。在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教育價值觀中,教師是一個“傳道、授業、解惑”的人物,謙恭做人、低調做事,強調一統?,F行的升學考試、選拔制度以及用人制度,更強化了人們對于知識與現實的重視,這使得學生在一把尺子的衡量下,漸漸失去自我、喪失了追求。隨著孩子從幼兒園、小學一直到初高中階段,其想象力呈遞減趨勢,已成為不爭的事實。這其實不是孩子智力出現了什么問題,而是教育在孩子一生發展最關鍵的時期,用統一的生命價值觀一步步取代了孩子的夢想與個性。一個孩子沒有夢想,那是個體的問題;當更多的孩子沒有夢想,那不僅是一個教育問題,更是一個嚴重的民族問題。
2.激發孩子夢想。有夢想,才有思想,才有奮斗的行為。激發孩子的夢想,就是給孩子創造了終身發展的機會。教師擁有激發孩子夢想的專屬權。當初如果沒有沈元老師的激發,中國的數學天空就少了一顆星星。沈元老師向學生介紹中國古代的數學成就,他指出:祖沖之對圓周率的研究成果早于西歐1000年,南宋秦九韶對“聯合一次方程式”的解法也比意大利數學家歐拉的解法早500多年,并說“我們不能停步,希望你們將來能創造出更大的奇跡,比如有個‘哥德巴赫猜想’,是數論中至今未解的難題,人們把它比作皇冠上的明珠,你們要把它摘下來!”此番話激發了年輕的陳景潤攀登數學高峰的夢想,并為之奮斗了一生。在今天這個價值多元的時代,對于金錢以及物質生活的功利主義追求深深地熏染著孩子們的心靈。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學校要成為一塊圣潔的、流淌著夢想的凈土。在這里,每一個老師都在播撒著精神與夢想的種子,引領孩子向著自己的夢想奮進。
篇5
追夢的少年一直都在飄流,或許不曾見過海洋。我認識巷巷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純屬巧合。但正是因為這樣,我認識了改變了我許多的一個可愛的孩子。
追夢的少年會用孤傲筑成一道圍墻,卻抵不外心里最溫柔的月光。她有著她美好的夢想,雖然她從來沒對我說過,她有多大的抱負,但是站在她身邊的我明白,她喜歡畫畫,可以說畫畫成為了她生命重要的,寶貴的一部分。她是一個喜歡動漫的孩子,所以她有大部分的時間都是拿著紙筆,趴在桌上畫著她喜歡的漫畫,這個單純天真的孩子也有著一份美好的畫風。這讓我看了她畫的畫,腦海中也只有兩個字,驚艷。
追夢的少年徜徉于樂河,健忘了當時的挫折。現實卻也總是殘酷的,畫畫在怎么好也只是徒勞,這也只能被大人們稱為藝術,而真正的知識只屬于數語外。偏偏巷巷正是一個看了書就犯困的孩子,她的成績跟她的畫比起來,簡直就是反比例!我也知道學習不好意味著什么,即使你有出眾的才氣,也終究敵不過流言的蜚語。她卻一度的習以為常。我也曾安慰的說道:“畫的這么好,繼續努力的話,以后就去知音漫客,那里肯定是你們漫畫家的天堂。”那時的巷巷給了我一個大大的笑臉。我知道,她一直都在努力,我知道她一直都在進取。
篇6
齊凌宇
夢想,對于每一個人都十分遙遠,也十分靠近,而追逐夢想,確實是一件不容易的是。
---題記
我喜歡經常望著遙遠的星空、宇宙,在這時我會想 我的夢在哪顆星球。
世界再大,天空再遼闊,有夢就不怕寂寞;只要有夢想就有追求,在追求中成就自己的夢想。
有十個女孩子,她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放飛夢想,去追逐夢想。她們就是09年‘快樂女生’前十強。這群‘追夢女孩’憑借自己的實力、還有對夢想的追求努力闖如了前十強。她們就快要成功了、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了;夢想馬上就要實現了。雖然我只是一名小小的觀看者,但在這里我不得不發出感嘆,她們真的很勇敢,她們的付出得到了因有的回報,在我看來她們已經成功了。我替她們感到高興 。
篇7
夢想就像一顆種子,一旦在在人的心中種下就會生根發芽。話雖如此,但事實證明并不是每顆種子都會:生根、發芽、長葉、開花、結果。因為一顆種子從生跟到結果的過程中,必然會有許多因為主觀或客觀因素所造成的挫折,阻擋前行的道路。追夢的路程亦是如此,所以我們只有堅持,夢想才能開花結果。
在四川有一位女青年叫廖智廖智從小喜歡隨著音樂翩翩起舞,雖然沒有成為一名舞蹈演員,但舞蹈老師的工作也讓她感到無比快樂。突如其來的汶川大地震,奪去了她的家人、她未滿周歲的孩子以及她輕靈舞動的雙腿,假肢帶來的劇痛,一度使她放棄重新起舞甚至重新站立行走的夢想,假肢也被她扔在角落。直到一次獨自在家的她需要上廁所,不得不爬著找到假肢,忍痛一步一步挪到衛生間,卻狠狠地摔在地上,在痛哭之后,廖智發現穿戴假肢也并不是無法想象的事情。
廖智開始嘗試,十天學會穿假肢站立行走,一個月后重新開始跳舞,“一旦發現你不再恐懼害怕,困難也不是那么難以戰勝。”接下來的時間,她做了很多健全時不曾嘗試的事情,游泳、攀巖、登山,對夢想的堅持,給了她一次重生。
廖智的事例,告訴我有了夢想就要堅持,敢于嘗試。相信你的誠心一定能打動上蒼,即使是“奇跡”也會發生在你的身上。
在追夢征途中的人們啊!不要害怕你達不到夢想的高度,不要害怕你會倒在追求夢想的征途上。只要你堅持到底便能夢想成真。即使追夢的征途上充滿荊棘,但在征途中也會獲得一些副產品。譬如希冀、快樂、陶醉。
篇8
從前談起夢想,那似乎是個不能人人談的起的奢侈品,總覺得是個十分高大上的東西。直到近幾年,“夢想”成了一個爛大街的東西,人人都可以有,人人都可以談。我問老媽,你有什么夢想嗎?老媽怔怔地,沉默了片刻說她的夢想就是希望我能夢想成真。得到回答,我總覺得不太滿意,一個人怎么能如此“卑微”到把自己的夢想寄托于他人身上呢?細細想來,大抵中國的父母都是這樣夢想的接種人吧?或者把自己未完成的夢想接種到孩子身上,又或者把孩子的夢想接種到自己的夢想來,老媽似乎就是后者。
我曾經看過一個紀錄片,片中一對中年夫妻將自己曾經的北大夢寄托在了即將高考的兒子身上,夫妻倆生活并不寬裕而且丈夫還常年患病,但愣是把大筆的錢花在兒子的教育上。片中二人說的最多的,便是希望兒子能考上北大。拋開其他,單單看這個孩子和他的父母的夢想,我覺得有些可悲,孩子自己的夢想呢?似乎并沒有被關注。在這個孩子出生的那一刻,他就被接種了父母的夢想,他漸漸地把父母的夢想變成了自己的夢想。就我個人看來,似乎不太公平。
我希望老媽能有自己的夢想,但是一個從來只為生計奔波而從沒考慮過自己的女人,對于她來說夢想似乎是個奢侈品,她自己從未想過。忽然覺得自己很自私,因為我,老媽都沒有品嘗過夢想的味道,但我現在能做的也只有好好追夢而已,這也是老媽最想看到的,大抵那個考北大的孩子也是這樣追夢的吧!
篇9
就這么一輩子(節選)
演唱江美琪
花剛剛開過
玫瑰有成為玫瑰的理由
人就只有這么一輩子
怎能不到秋天就凋落
云剛剛飄過
陰天怎能是退卻的借口
人就只有這么一輩子
只要過了河不能回頭
我知道人間路曲折不好走
也知道人間事滄桑不好受
但是花開一季 人生一世
累又算什么 苦又算什么
蘇格拉底說:“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快樂的豬,一種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樂的豬。”
人一輩子注定離不開“痛苦”。其實,也正是因為“痛苦”,才知道什么是“快樂”。這些,人知道,豬,不會明了。
苦 瓜(節選)
演唱陳奕迅
共你干杯再舉箸
突然間相看莞爾
盤中透著那味兒
大概今生有些事
是提早都不可以明白其妙處
就像你當日痛心
她回絕一番美意
怎發現你從情劫
亦能學懂開解與寬恕
蘇格拉底說:“如果把世上每一個人的痛苦放在一起,再讓你去選擇,你可能還是愿意選擇自己原來的那一份。”
就如同陳奕迅唱的這首《苦瓜》,“真想不到當初我們也討厭吃苦瓜,今天竟吃得出那睿智愈來愈記掛”。那些曾經的苦澀,今日重新品嘗,竟有絲絲甜味。
如 煙(節選)
演唱五月天
我坐在床前望著窗外回憶滿天
生命是華麗錯覺
時間是賊偷走一切
七歲的那一年抓住那只蟬
以為能抓住夏天
十七歲的那年吻過他的臉
就以為和他能永遠
有沒有那么一種永遠
永遠不改變
蘇格拉底說:“我與世界相遇,我自與世界相蝕,我自不辱使命,使我與眾生相聚?!?/p>
生命本來就是一次相遇,7歲的時候是一只蟬,17歲時是喜愛的臉……
追夢的孩子(節選)
演唱段林希
背影形色匆忙追逐夢的微光
喜歡華燈初上 因為有歌可以唱
酒吧的小路旁老吉他彈得惆悵
琴聲悠揚它陪我一起流浪
聽我唱歌的人也有你們的夢想
有時也會彷徨躲不開孤獨的傷
也許想過放棄
想到就快不能呼吸
原來我還是這樣的倔強
追夢的孩子跌跌撞撞地尋找
篇10
劉謙帶來的網絡商機
劉謙的魔術表演在全國掀起了一陣“魔術熱”,這可樂壞了當時中國計量學院大三學生小施。因為他不僅是一個魔術愛好者,而且還開辦了一個魔術網站,在展示推廣魔術表演藝術的同時,出售魔術道具和教學錄像。這段時間,他的網站日點擊率猛增,營業額自然也和點擊率一樣一路狂升。問起網站的盈利,小施開心地伸出一只手:“一個月可以達到五位數。”
“想到賣魔術道具其實純屬偶然?!毙∈└嬖V記者,大一時的圣誕節班級活動,其中一個環節就是同學們要互相贈送禮物,“既然我的魔術這么受同學們歡迎,為什么不把它作為禮物送出去呢?”
義烏一家魔術廠家的老板找到了他,問他有沒有興趣幫他管理公司的魔術網站,小施一口答應。做網站管理員的日子,小施沒有拿過一分錢工資,但卻積累了網站管理的經驗,認識了大量的客戶和喜歡魔術的朋友。
2007年底,小施和一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創辦了一個魔術網站,主要出售魔術道具和教學錄像。為了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要,小施賣的產品很齊全,既有價格昂貴的專業魔術道具,也有幾元錢的小玩意兒。
網站開辦一年多來,每天的點擊量都有幾千,一直比較穩定。不過,劉謙亮相春晚后,的確給小施帶來了不小的商機。他說,那段時間網站的日點擊率突然猛增,每天都能上萬。營業額和點擊量成正比,至少也增長5倍。
追夢男孩杜夢杰
“樓蘭踏沙”大學畢業后去到新疆吐魯番支教,即將離開吐魯番時,心中卻割舍不下孩子們的心愿:“老師,我們會好好學習,將來可以出去看大海?!薄皹翘m踏沙”將孩子們的夢想放在了追夢網上,得到了94人的支持。其中支持她的人以年輕人為主,不乏學生和白領。這個項目中,支付金額最多為2500元,而支付了2500元的8個人,除了可以得到孩子們的合影、新疆的土特產,還能參與到活動中,一起帶沙漠的孩子尋找大海。
上海的高中女生周立立和楊蕾希望完成一部二三十分鐘的名為《追夢人》的紀實短片,記錄普通人堅持夢想和追求的故事。周立立將這個夢想變成項目放在網上。3個月的時間,她們在追夢網上得到了16個人的支持,獲得了1425元的籌款。目前,兩個女生關于無伴奏人聲樂隊和業余賽車手的第一、第二部分已經拍攝完畢,第三部分正在策劃中。
杜夢杰,南京郵電大學畢業,“追夢網”的創始人。這個瘦瘦、有著自信眼神的男生說,自己的夢想,也曾在別人的幫助下實現。
大二時,杜夢杰接觸到雷勵中國(RaleighChina),一個由英國查爾斯王子發起的教育型國際公益機構。在那里,他學會了籌款。2009年夏天,杜夢杰報名參加了雷勵中國的甘肅遠征,僅用了3天時間,籌足了3100元,成為當時的籌款冠軍。
2010年初,杜夢杰正在讀大三。“但是當時比較迷茫,不知道自己未來的方向在哪里”,于是他萌生了環游世界的想法:“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外面的國家,看看那里的人們是怎么生活的,他們是如何看待我生活的土地和這片土地上的人民?!钡貌坏礁改钢С值亩艍艚埽窒氲搅司W絡上陌生人的支持。
在2011年2~4月,杜夢杰在網絡上先后了3篇休學旅行的籌款文章。文中他寫道:“我們的思想只會受限于我們自己的想象力,我們的路程只會受限于我們自己的腳步。”文章很快引起了網友的關注,最終成功籌集到60656.6元資金。隨后,他休學一年踏上了旅程,先后在印度、尼泊爾、巴林、迪拜和阿富汗游歷和實習,歷時8個月。
游歷中,他遇到在世界各地探險的年輕人,但是,卻很少碰到來自中國的同齡人。“難道大家都不喜歡冒險?不喜歡追夢?”杜夢杰有些疑惑。
后來,杜夢杰在阿富汗的旅途中,收到了南京一位女生給他的電子郵件,女生說:“看到你的文章我很震撼,我希望能支持你。因為我也想環游世界,我也想一個人去旅行,我也想去支教。但我是個女生,我爸媽不放心我,朋友也不支持我。所以我希望我的錢能夠支持你的夢想,因為你能夠走得更遠,走得更久,我能看到你的圖片和文字?!边@位南京女生,把自己假期在麥當勞打工掙的1000元錢,匯給了杜夢杰。
這番話給了杜夢杰很大的觸動。“也許和這位南京女孩一樣,很多我的同齡年輕人,也是因為種種原因,夢想被扼殺阻撓了”。他想,自己通過很多陌生人的幫助實現了自己的夢想,自己也能夠以此為經驗幫助其他人實現夢想。
找到了未來發展方向的杜夢杰,提前4個月回國。經過3個月的設計開發,“追夢網”于去年9月在上海誕生。
現在,在這個以橙色為主色的網站上,靜靜躺著許多夢想:有的已經完成,有的還待完成。
根據追夢網的運營規則,用戶填寫項目信息后,團隊會對項目進行核定,一旦通過,項目就“上線”了。當然,不是所有的夢想都被“追夢網”立項,網站上線以來共有500多個項目上報,最后只有54個項目成功通過挑選上線?!澳闳绻皇呛唵蔚叵肴タ匆粓鲅莩獣瑏砘I門票錢的話,我不會幫你放到網上去”,杜夢杰希望立項的都是“能改善別人生活”的項目。
“首先這件事你要去做,并且這件事對你有幫助,對社會也有意義?!币虼耍瑝粝胝咝枰獮樯暇€的項目提出幾種“預售選項”和“回報方案”,而網站定義的“回報”并不是高額的金錢,而是追夢者在實現夢想過程中產生的一些實物,可能是一張CD,也可能是一張明信片或照片。
比方說,一位80后景觀建筑師在瀘沽湖畔建樹屋的夢想,夢想者需要達到籌資6000元的目標才算成功。作為回報,捐出38元和58元的支持者可得到紀念卡和不等的免費入住天數,捐出98元的支持者可得到紀念卡、免費入住,還能享受免費的瀘沽湖劃船接送,而捐出198元和518元的支持者則除了能得到以上提及的回報,還會得到特制的追夢版會員卡。
網上創業需發揮差異化優勢
入行門檻低、啟動資金少等特點使得網上創業成為大學生自主創業的首選。
記者在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主辦的互聯網大講堂全國公益巡講活動上獲悉,舉辦方調查顯示,大學生群體中對創業感興趣的占81%以上,其中近30%的大學生表示希望通過互聯網直接創業。然而,大部分大學生網上創業都處于虧損狀態,專家提醒,網上創業選項目需注重差異化。
一項對中小網站運營狀況的調查數據顯示,在為數眾多的中小網站中,年收入不足萬元的占比高達2/3,且近半數的個人站長年齡集中在19~25歲之間。盡管中小網站的生存狀況普遍并不樂觀,但隨著互聯網新技術、新應用的層出不窮,大學生們的互聯網創業熱情依舊高漲。
站臺網運營負責人李森認為,大學生創業的熱情和激情是值得鼓勵的,但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在創業資金、人脈、技術等方面都存在諸多不足,也是導致大部分創業成功率不高的幾個關鍵因素。李森引用調查數據顯示,在相同的經營領域,個人創業的成功率低于20%,而加盟創業的則高達80%。
李森稱,社會資源比較少的大學生可選擇成熟的連鎖加盟品牌作為最初的創業項目,餐飲美食、旅游、娛樂、購物等行業都容易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