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詩詞范文
時間:2023-03-26 23:48:2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唐宋詩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14-0072-02
在浩繁璀璨的古代文化遺產中,產生于封建社會鼎盛時期的唐詩宋詞,可謂是蔚然大觀的珍寶異品?,F行的全國通用的人教版初中、高中語文教材,僅是選取了一些名家或名篇而已,遠遠無法滿足好奇心與審美趣味日漸增強的中學生的閱讀與學習需要,也為從事中學語文教學的工作者提供了廣闊的探索與開發的機會。那么,如何開發和編組初、高中學生系統接觸并較全面地賞學唐宋詩詞的“校園文本”(即校本)。其中主要的主張大致有兩類:一類以清代學者孫洙為代表。他在《唐詩三百首?蘅塘退士原序》中明確提出“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的主張,強調的是多讀多記,功到自然成,他也因此按詩詞的外在體裁形式編輯了《唐詩三百首》。后人按此樣式又編輯了《宋詞三百首》(近人朱祖謀編)。二是以編輯現行的大學、中學教材的專家學者為代表。他們在編纂唐詩宋詞的指導思想多為精選名家名篇,旨在由名家名篇為引導,舉一發而代全貌,啟發學生了解與學習唐詩宋詞的興趣。這兩種主張各有其優勢,但對于今天求學的學生來說,又各有難以顧全之虞,再加上其他指導手段的疏忽,原本可以讓學生大有興趣的學習資源,如今卻讓相當多的學生對此敬而遠之。究其原因,也許有時展和學習價值觀變化的原因,或者學生自身的主觀原因,但不可否認的是,更有其文本編組理論及其學習方法指導方面上不夠完善的客觀原因。因此,探討開發符合現代學生實際的唐宋詩詞文本編組這一課題,很有必要也很有意義。
一 將浩繁的唐宋詩詞文本資源歸納成類是學習的必要
唐宋時期是我國古代詩詞創作成就最為璀璨的時期,也是一個英才輩出、燦若群星的時期。《全唐詩》所錄詩人即達2000多人,其中開宗立派、影響久遠的大家不下20人,而特色顯著、在文學史上有一定地位的詩人更有百人之多?,F存唐代詩歌近5萬首,且多種藝術風格爭奇斗艷,蔚為大觀?!敖颂乒玷跋壬C合歷代諸家所刻,又廣泛從宋元以來的典籍中鉤深抉隱,編成《全宋詞》(中華書局1965年版),收詞人1330人,詞作19900余首?!比绱撕品钡淖髌?,若采用漢代“古詩十九首”的全面閱讀方式是不可能的,也在現實生活中無此必要;那么隨意擷取,只由興涉獵,走馬看花,事實告訴我們也只能知鳳毛麟角,難窺全豹的。因此要精而全地閱讀了解唐宋詩詞的全貌非分類學習不可。
清代學者孫洙(號蘅塘退士)在這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編纂的《唐詩三百首》擇要選萃地以體裁對唐詩進行了分類編排,即按“五言古詩、五言樂府、七言古詩、七言樂府、五言律詩、七言律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等體裁分類對唐代詩歌進行了選擇編排,使初學者能循序漸進地大致領略唐詩的思想內容和藝術魅力,方便了對唐詩的閱讀學習。近人胡云翼編纂的《宋詞選》按照年代順序,并在偏重作品思想意義的前提下,兼顧藝術水準地收錄了75位有影響的詞家的383首詞作。但《唐詩三百首》意在引導學習者學會寫舊體詩,似與今天學詩不盡吻合,且數量不少,風格錯雜,也難以讓初學者短期便知全貌;而《宋詞選》過于推崇豪放派,忽視宋詞主流婉約派,且數量也大,故現今各類學?;静恢苯硬捎盟鼈冏鰧W本來進行唐宋詩詞的教學。
現今大學和中學教材多是以詩詞名家為經線貫穿唐宋詩詞作品發展來介紹學習的,使學生能迅速掌握唐宋詩詞的突出成就、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但若教授者不加以向廣度和深度引導,就會使學生不能全面掌握唐宋詩詞的整體成就,難免對唐宋詩詞產生片面之感。如對李白,大多數學生只知道他是浪漫主義詩人,有高漲的從政熱情和愛國情懷,卻很少有人知道他也寫過兒女情長的、有濃厚生活氣息的《長干行》,寫過反映江南水鄉女子嬌嬈的清新如洗的《越女詞》,寫過充滿現實主義情懷的《丁都護歌》;更少有學生知道李白詩歌的成就主要體現在“樂府詩行”上。而在格律詩創作上,王昌齡、杜甫等人與他難分伯仲。再如,對蘇軾,大多數學生也只知道他是豪放派詞家,有“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豁達與“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壯,卻很少注意到他也有“相對無言,唯有淚千行”的深情和“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的婉約。故這種以“名家名篇”作引導的系統學習唐宋詩詞的方法,一旦引導不好,就不能起到對唐宋詩詞作品全面系統認識的效果,有時甚至有“肢解”詩家詞家作品成就之憾。
因此,學習唐宋詩詞作品必須分類,且應有一個既省時而又適合高中學生全面認知的、合理分類的“校本”,這是高中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上不容遲緩的課題。
二 以題材分類為經,尋找全面了解唐宋詩詞作品成就的途徑
“詩言志,歌詠言?!碧扑卧娫~繼承了我國古代詩歌反映豐富的社會生活的傳統,作者面對所處的風云變化的時代,寫出了題材廣泛、思想深刻、風格多樣的浩瀚的詩詞佳作??陀^上也給今人閱讀學習唐詩以一個系統的學習啟示,即可以通過不同題材內容的代表作梳理出唐宋詩詞作品的概況,即依據題材劃分的類別,把握學習唐宋詩詞作品之經,進而較充分地熟識與學習唐宋詩詞的成就。
篇2
2、抓住關鍵詞,一句詩里邊不太可能每一個字都是關鍵詞,毫無疑問有核心所在,便是要會提煉那樣的字來。
3、依據古詩詞中字的意思,若是一句詩里邊某一個字的意思很與眾不同,詩人用的特別好,那樣的字通常就很好用在姓名里邊。
4、依據古詩詞的背景故事,詩人寫一首詩,或晉升、或貶官、或碰到大喜事、或遭遇凄涼。從中取出的姓名跟詩人的故事密切聯和在一塊,渾然一體。
5、用有寓意的字,通常大家起名字肯定是要選擇有寓意的字,依據唐宋詩詞起名字也并不例外。
篇3
關鍵詞:唐詩宋詞廣告方式廣告作用
中圖分類號:G1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2)06—052—03
首先,從廣義上對“廣告”作一個界定,凡是由者通過一定媒介傳播信息給接受者的過程和現象都稱之為廣告。所以“任何一種廣告活動,都必須具有廣告主、廣告信息、廣告對象、廣告媒體等四種基本要素?!备鶕V告活動的諸要素可以判斷,唐詩宋詞中充滿了豐厚的廣告方式和廣告活動。
唐詩宋詞是中國古代詩詞創作的高峰,是中國古代文學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文化產生重大的影響。“唐詩篇什繁富,名家輩出,流傳至今的作品有55000多首?!薄八卧~名家輩出,流派眾多。”由于唐詩宋詞的巨大魅力,多年來人們不斷地去吟誦、傳唱和研究,以推動中國詩詞文化的發展。在中國詩詞文化的研究中高峰迭起,成果如山。詩詞是一個時代文化的產物,同時又是這個時代文化的反映。唐詩宋詞意蘊豐厚,內容深廣,可謂博大精深。從媒介信息傳播的角度解讀詩詞,發現唐詩宋詞在創作中彼此影響,互為促進,具有豐富的集體無意識的廣告文化思維。
一、唐詩宋詞中的廣告方式
1.物鳴達意。從最早的《詩經》開始就普遍運用這種廣告方式,如《小雅·甫田》中:“琴瑟擊鼓,以御田祖。”唐代詩人杜甫的《登高》中有“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币浴霸硣[哀”的“物鳴達志”的廣告方式傳達詩人晚年的種種悲苦。駱賓王的《詠蟬》“西路蟬聲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以秋蟬高唱觸耳驚心,引起客思,寫出詩人在獄中對家鄉深深眷戀之情。
北宋詩人柳永《玉蝴蝶》一詞通過描繪清幽的秋景,表達對朋友的思念之情。詞中有“斷鴻聲里,立盡斜陽?!痹~人用斷鴻的哀鳴,來襯托自己的孤獨與惆悵,形象生動,最具表達力。
詩詞中“物鳴達意”的“物鳴”主要包括:動物的鳴叫、器物的響聲等。“物鳴達意”在詩中普遍運用,是中國最早的音響廣告?!拔秫Q”是中國音響廣告中的天籟之音。這種音響廣告是借大自然中動物的鳴叫和物體擊打發出的聲音作為媒介,是自然與生活有機結合的廣告形式。人們聽到這種廣告會感到親切熟悉,自然順耳,深入人心,容易記憶。因此這種廣告具有天然性、便捷性和傳播性,也具有特殊的廣告效果和象征意義。
2.旗幟傳信。從最早的《詩經》開始就有這種廣告方式的運用,如《大雅·江漢》中:“既出我車,既設我旗?!惫糯鞄脧V告的內容、形式和功能豐富多樣,主要服務于政治、軍事、招聘、生活等。在唐宋國力強盛、文化繁榮,所以唐宋商業廣告興盛。由于古代詩酒同源,所以商業廣告中酒旗廣告豐富。對酒旗的最早記載在《韓非子·外儲》中提到:宋國人開了一家酒店,酒很美,對客人特別有禮貌,度量也很公平,而且有“為酒甚美,縣(懸)幟甚高者”?!皫谩本褪蔷破欤蔷其伒臉酥?,也稱“幌子”,這是春秋戰國時坐賈出現以后流行的一種廣告形式。在古代詩詞中傳播商業信息以酒旗廣告形式最為盛行。唐代文化發達,酒樓、酒店、酒鋪繁華,有詩酒聯姻的文化現象。因此酒旗廣告在唐代非常盛行,在唐詩中有大量記錄。酒旗由素色到彩色,由單一到多樣。
寫“酒旗”的顏色和造型:如韋應物的《酒肆行》:“豪家沽酒長安陌,一旦起樓高百尺。碧疏玲瓏含春風,銀題彩幟邀上客?!笨梢娺@家豪華的酒樓的酒旗上面的顏色是彩色的。如皮日休的《酒中十詠之酒旗》:“青幟闊數尺,懸于往來道。多為風所揚,時見酒名號?!笨梢娫摼破焓乔嗌摹⒂袛党叽笮?,上面還寫有所賣酒的品種。白居易的《杭州春望》“望海樓明照曙霞,護江堤白踏晴沙。濤聲夜入伍員廟,柳色春藏蘇小家。紅袖織綾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誰開湖寺西南路,草綠裙腰一道斜。”白居易的《楊柳枝詞八首》(之四):“紅板江橋青酒旗,館娃宮暖日斜時??蓱z雨歇東風定,萬樹千條各自垂?!蓖ǔ5木破於际乔嗌?,所以在這里便用“青旗”。寫“酒旗”傳播的內容和作用:如杜牧的《入茶山下題水口草市絕句》云:“倚溪侵嶺多高樹,夸酒書旗有小樓。驚起鴛鴦豈無恨,一雙飛去卻回頭?!?/p>
通過這些酒旗廣告看到,從古代統治階級開始,一旦國家形成,人們需要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認同。這種認同需要一種標志來確認,這種標志就需要一種穩定的圖案化的符號來代替。經過長期的文化整合與發展,這種符號就是旗幟。旗幟具有標識和引領作用,能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和權利。隨著社會的發展,文化的需要呈現大眾化趨向,旗幟廣告開始從政治走向生活,從統治階級走向普通百姓。也由于旗幟廣告制作成本低,于是旗幟廣告從單一性走向多樣化、生活化、大眾化,全方位為人們的生活和需要服務。
3.鴻雁傳情。這種廣告方式從最早的《詩經》開始就有了運用,如《小雅·鴻雁》中“鴻雁,肅肅其羽。之子于征,劬勞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鰥寡?!敝祆洌骸按笤圾櫍≡谎?。肅肅,羽聲也?!薄袄隙鵁o妻日鰥,老而無夫日寡?!睂μ圃娝卧~來說此方式的運用更為普遍。唐代詩人李白的《宣州謝胱樓餞別校書叔云》中“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作者借“秋雁”來傳達自己離鄉在外與友人離別的思念和人生不如意的悲苦情緒。唐代詩人杜甫也有鴻雁傳情的詩,如《月夜憶舍弟》“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鳖愃七€有《天末懷李白》“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碧拼娙硕拍恋摹毒湃正R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須插滿頭歸?!倍际沁@種廣告方式的運用。
從古至今,人們總是根據季節交替和節令變化來認識天象與自然。秋天就是回歸、團聚、思念的季節,自然界中一切生命在深秋都有這種共識和感應,其中鴻雁就是傳達秋意的先知和使者,它是秋天到來的標志和象征。于是古代文人把這種廣告方式用于詩歌,既認識了自然,也傳達了情感,傳遞了信息。因此,“鴻雁傳情”從古代開始就被人們廣泛的認知和使用,形成共同的“鴻雁傳情”的廣告文化思維。
4.明月托思。在古代詩詞中有無數詩人有大量“明月托思”的廣告情結。如唐代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中描寫春天夜晚江上花林的朦朧月色,這個夜晚充滿思念和鄉愁。一切的美景和愁緒都是由月亮生發,整首詩都是圍繞月色來表現,詩中“月”字出現15次。正如詩中所說“江畔何人初見月,見月和年初照人?!?、“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薄ⅰ安恢嗽聨兹藲w,落葉搖情滿江樹?!闭自娋褪遣捎谩懊髟峦兴肌钡膹V告方式來傳播作者的思念,體現“月”是故鄉魂的思想。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中有“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有“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薄鹅o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边€有《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p>
北宋詞人蘇軾有不少詞也是這種廣告方式的充分運用,如《水調歌頭·中秋》“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边@是對兄弟的思念和對人生的感懷。還有《江城子·記夢》“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是對離別十年的妻子的懷念。
“明月托思”的廣告方式在詩歌中的運用從春秋戰國開始有所呈現,在唐詩宋詞中的運用最為普遍和輝煌。因為從漢代開始文化發達,尤其是唐宋文人倍出,才子佳人眾多。詩詞創造成為那個社會的主流需求,文人情感訴求多元化。按照季節的輪回,明月并不是夜夜都有,時時都圓。圓圓的明月高懸,是需要一個漫長的等待過程。所以盼到月圓時人們并會倍加珍惜。也由于人在社會中變化無常,分離不斷,飽含相思。人間的等待離別與天道自然變化規律一脈相承,如蘇軾的《水調歌頭·中秋》“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何時才能相見,好不容易等到月圓時,卻不見親人影。于是觸景生情,借月托思。人們的這種文化共識并在詩詞中得到充分運用。
5.江水話光陰。在古代詩詞中,凡是寫“江水”都是借用江水來傳達對光陰流逝的嘆息,這種悲嘆總是和人生的不如意緊密相連。這是對生命的獨特理解和傳播,因為生命是時空的構建。如唐代詩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中有“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痹娭幸砸粋€“但”通過“長江送流水”形象生動的傳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悲嘆。體現出“江水話光陰”這種廣告方式有力的傳播效果。李白《將進酒》有“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唐代詩人杜甫的《登高》中有“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倍际沁@種廣告方式的運用。
北宋詞人柳永的詞《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苯琛伴L江水”,以“惟”字起頭,對光陰流逝之感嘆。蘇軾有不少詞也是這種廣告方式的充分運用,如《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蓖ㄟ^唐詩宋詞所表現的內容可以看出,古代詩人充滿著的愛國主義精神,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也很有道德自律感和政治參與意識。但是他們的政治追求與愛國熱情總是與當朝者產生矛盾沖突,在政治上基本沒有話語權,大多數詩人在中晚年被零落、排擠、貶斥。于是他們寄情山水,歸隱田居。呈現出早期受儒家教育積極人世和晚期受道家教育悲觀出世的雙重人格特征。于是晚年抑郁不得志,雖然排擠朝外,但愛國之心猶存,可是人已老,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感嘆光陰如水,一去不復返。詩人只要寫到江水一定是借江水來向世人訴說時光歲月的短暫與寶貴,這是對生命的吶喊和對時光的呼喚。也旨在警示后人珍惜生命。
6.借秋抒懷。唐代詩人杜甫的《登高》中有“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其詩《秋興八首》中有“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蓖蹩兊摹兑巴贰皷|皋薄暮春,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睂懮揭扒锞埃陂e逸中表現出苦悶和彷徨。駱賓王的《詠蟬》“西路蟬聲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币彩菍懺谇锾?,因為“西陸”指秋天,在《隋書·天文志》中說:“日循黃道東行……行西陸謂之秋?!北憩F詩人在獄中對家鄉深深眷戀之情。這些詩都是“借秋懷鄉”廣告方式的廣泛運用。
詩人曹丕的《燕歌行》也是這種廣告方式的體現,如詩所言“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斷腸,慊慊思歸念故鄉,君何淹留寄他方?”
北宋詞人柳永的詞《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對瀟瀟暮雨灑江天,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蹦纤卧~人辛棄疾詞《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倍际恰敖枨锸銘选保瑐鬟_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古代由于政治的黑暗和頻繁的戰亂,使得大多詩人背井離鄉,愁苦纏身。有很多文人被排擠冷落,中晚年半官半隱。他們常年難與家人團聚,成為離家在外的游子。秋天是思念和回歸的季節,每逢秋天觸景生情,他們就更加思念親人和祖國。為了解除內心的憂愁和苦悶,詩詞自然成為詩人的精神安慰。古代多少文人借秋抒懷,在中國文化長河中形成綿延不絕的充滿秋思神韻的文化意識和文化創造。
7.登高忘憂。唐代詩人杜甫的《登高》“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痹娙硕拍恋摹毒湃正R山登高》“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倍季褪恰暗歉咄鼞n”廣告方式的典型運用。
從唐詩宋詞中可看出,古代詩人的悲苦主要是離愁別緒、政治失意等,所以唐詩宋詞充滿感懷傷世的悲情意識。命運和社會對詩人的捉弄和不公,如何對付?解讀唐詩宋詞發現,一是登高忘憂,二是借酒消愁。這些詩詞中呈現出來的是,詩人在登高過程中,人登得越高,心情就越低沉,情緒就越煩亂。想到現實的不如意,心理落差越來越大,于是“登高忘憂”的最終結果是登高忘憂憂更優。
8.借酒消愁。在中國古代文化中“詩”、“酒”、“愁”結緣,密不可分?!敖杈葡睢边@種廣告方式在古代詩詞中隨處可見。唐代詩人李白的《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中有“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逼湓姟对孪陋氉谩贰盎ㄩg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币踩绱恕_€有《將進酒》更是此廣告方式的充分運用。杜甫的詩也采用這種廣告方式,如《羌村三首》“苦辭酒味薄,黍地無人耕。兵革既未息,兒童盡東征?!倍拍恋摹毒湃正R山登高》“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币彩沁@種廣告方式的運用。
三國時期詩人曹操的《短歌行》是對“借酒消愁”廣告方式的有力詮釋,如詩所言“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斠钥?,憂思難忘。何以解憂?惟有杜康?!痹娙讼虢y一天下。但人生苦短,賢才難求,因而悲嘆,只有借酒消愁。
中國是詩的殿堂酒的國度,在古代詩酒結緣。古代多少文人遨游于詩酒的海洋,幾千年來在詩人的生活中與詩酒結伴而行。飲酒作詩是詩人生活中的重要組成和生活方式,在詩人的筆下詩酒創造了文化奇跡。因為在古代多少詩人滿腔愛國之情得不到實現這是一個普遍現象,面對人生的遭遇和失望,痛苦不斷,如何解決?詩酒可以做到。所以詩人在生活中以酒相伴,在詩歌中借酒消愁。酒可以麻醉和淡化痛苦,但“借酒消愁”的最終結果也是借酒消愁愁更愁。
二、唐詩宋詞中的廣告作用
1.為詩人傳情達意,排憂解難。這些廣告方式在詩詞中廣泛運用,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一是幾千年來中國集體無意識的文化整合與創造。根據瑞士心理學家榮格“集體無意識”理論,“一切偉大的藝術并不是個人意識的產物,而恰恰是集體意識的造化。”人們使用這種廣告方式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集體無意識的文化思維習慣。二是古代文人,尤其是詩人,文化底蘊豐厚,兼修儒釋道等諸家思想,形成多重人格魅力。他們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使命感,而且有很強的政治參與意識、有很強的道德自律感。所以他們早期發奮努力,博學多才,積極人世。但是中晚年詩人大多總是與當朝產生矛盾,于是被排擠、貶職、流放、關押。這也體現了當朝官員的政治思維和詩人文化思維的沖突。中晚年詩人生活悲苦,命運坎坷,但為了生存,他們消極避世,歸隱田居、半官半隱,種田為生,寄情山水。因此,在詩人的內心世界充滿著思念、孤苦、憂愁、憤怒,也充滿著激情、愛心、同情、善良??梢哉f詩人的內心世界充滿博大的人文情懷。這些廣告方式在詩詞中的普遍運用能夠從心靈深處撫慰一個詩人的心靈創傷,起到傳情達意的廣告效果。
從詩詞中大量的廣告可以看出,作者面對他們所生活的時代,從愛情、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角度和層面大膽勇敢地向世人傳播他們的思想和情感,創造出了豐富的廣告文化。這些廣告在那個時代和之后的社會中深入人心,傳播久遠,具有引領作用。古代詩人也是廣告人,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他們在詩歌中通過這些廣告方式傳達他們對生命、生存、生活的感悟,傳播他們對時代和人類的真情和大愛。因此,值得今天的廣告人深思。
2.是傳播和解讀文化的橋梁。唐詩宋詞中的“物鳴”、“旗幟”、“鴻雁”、“明月”、“江水”、“秋”、“酒”、等既是意象,也是媒介。這些媒介跨越時空隧道,本身就負載豐富的信息,“媒介即信息”。而且這些媒介意蘊深遠,內涵豐富,充滿著生命力、靈性和律動感。因此這些媒介最具傳播力和傳播功能,有溝通和橋梁的作用,能夠有力有效地把詩人的思想情感和當下的時代文化廣泛的傳遞出去。自然深受詩人的青睞和喜歡,從此形成共同的文化審美和文化運用。在共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共識下,唐詩宋詞的這些廣告方式的產生和運用對后人解讀、鑒賞和創造詩詞提供了借鑒和幫助。還有“自《詩經》以來中國古典詩歌就有貼近現實生活的一脈流傳,如漢樂府、建安詩歌、中唐寫實派等?!币虼艘彩沟弥袊奶圃娝卧~傳播廣泛,光焰萬丈,源遠流長,深入人心。
3.強化中國文化元素,提升廣告文化內涵。唐詩宋詞中這些廣告方式在商業中也得到普遍充分地運用,使中國廣告氣勢高遠、意境朦朧、意蘊深邃、形象生動,形成詩情畫意、天人合一、剛健有為、以人為本、貴和尚中的最具中國文化元素的廣告文化特征。另外,這些廣告方式能在商業廣告中得到充分運用,也得益于唐詩術詞強大的文化功能,主要有:陶冶情操、凈化心靈、教育思想、凝聚人心、人格塑造等。由于中國廣告文化鮮明的個性和特色,近年來中國廣告在國際廣告中占有重要地位,發揮重要作用。唐詩宋詞中這些廣告方式的運用強化了中國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對中國文化的傳播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也在廣告事業中推動了中國文化的發展。
唐詩宋詞這些廣告的產生和運用是生活的源泉、是集體的力量、是詩人的貢獻。唐詩宋詞是中國廣告文化的寶庫,挖掘詩詞廣告這是中國廣告創造和發展的源泉和動力。通過唐詩宋詞中呈現的豐富的廣告文化可以感受到中國古代唐宋張揚與內斂的文化魅力,同時也感受到中國文化強大的生命力。
[注:文中唐詩宋詞來源于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鑒賞辭典編纂中心編《唐詩三百首鑒賞辭典》(2009年6月)和《宋詞三百首鑒賞辭典》(2010年2月)]
篇4
這個說法,本身就像一個段子。確實,借助電視這個開放的平臺和手機這個普及的媒體,小品和段子現在已經成為人們精神生活中一道道特別爽口、開胃、舒心的快餐。以我坐井之觀,在將來,人們可能不再籠統地說推動歷史的是“手”,而會說是“拇指”,因為操縱電視搖控器和手機按鍵的都是它嘛!
三鹿奶粉引爆食品質量問題之后,媒體上又是評論不斷。
用百度搜索一下,可以搜尋到更多相關的評論??墒牵瑢@些連篇累牘的時評、雜文,我實在提不起多大閱讀的興趣??贪宓臉祟}、俗氣的說法,總是給人老生常談、隔靴搔癢的感覺,讓人審美疲勞。相反,不得不承認,部分在手機上傳播的合時宜的段子,卻給我傳遞了一些振聾發聵的信息。
段子之一:“伊利”、“蒙?!甭摵掀饋碛柍狻叭埂闭f:你加就加吧,怎么加那么多呢?“蒙?!闭f:是啊,我們都是往奶里加三聚氰胺,你是往三聚氰胺里加奶!“三鹿”說:冤枉啊、冤枉啊,我們是按配方加的,沒想到奶農加了,送奶的也加了,所以就加多了嘛!
段子之二:在追查“三鹿事件”責任時,“三鹿”說是奶農的責任,奶農說是奶牛的責任,奶牛支吾了半天,說出了一個字:草。草很委屈,含淚道:怪也得怪我媽生了我,終于揪出罪魁禍首……
段子之三:關于“三鹿事件”的最新報道:目前,“三鹿”把責任推給奶農,奶農把責任推給奶牛。據悉,責任牛已攜二奶和三秘化裝成犀牛潛逃。另據最新消息,水牛和蝸牛已經分別通過某電視臺發表聲明,表示對此事負責。
段子之四:我們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學掃盲:從大米里我們認識了石蠟;從火腿里我們認識了敵敵畏;從咸鴨蛋、辣椒醬里我們認識了蘇丹紅;從火鍋里我們認識了福爾馬林;從銀耳、蜜棗里我們認識了硫磺;從木耳中認識了硫酸銅;今天“三鹿”又讓同胞知道了三聚氰胺的化學作用……
段子之五:“三鹿”最新廣告詞:喝“三鹿”牌奶粉,當殘奧會冠軍;天天喝“三鹿”,絕對省尿布;“三鹿”奶粉,三聚化工集團榮譽出品;牛喝“三鹿”結牛黃,狗喝“三鹿”長狗寶。
僅僅一起奶粉事件,便激發了人們如此之大的創作熱情,催生了如此之多的精彩段子。這些段子,哪一個不是一針見血?哪個不是入木三分?可以說,現在流行的好段子大多嬉笑怒罵,它的針砭作用一點不比那些洋洋灑灑、激濁揚清的文字?。荒切┯幸娴亩巫哟蠖嘀毖詿o忌,它的生命力遠遠超過那些花里胡哨、曲里拐彎的扯淡!比之傳統的文學樣式,它真正的短小精悍、言簡意賅,而且以網絡、手機為載體,傳播速度快、輻射面廣,所以,影響力也比雜文、時評等其他批評文體大得多了。在此之外,段子最大的一個特點,官民共建、官民共享,它沒有署名,創作者一般也沒有太多顧忌。
篇5
作為平時的愛好,我也蠻喜歡詞的,并不僅僅是宋詞,其他朝代的詞人所作之詞也毫不遜色,還別有一番風味呢!
先說宋詞,都說其分為兩派,即豪放派和婉約派,前者以蘇軾為代表,后者應以李清照為代表。
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中“千騎卷平岡”“親射虎,看孫郎”顯現了太守躊躇滿志,豪情滿懷。“會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則表達了自己為國效命的堅強決心和愛國思想,并委婉地表達了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再說《水調歌頭》開篇便向青天發出一連串的疑問“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一結句表達了作者無限深情而又無可奈何的期盼與祝愿。
說說李清照,《醉花陰》通過對相思之情的描寫,表達了對丈夫的深厚感情;《蝶戀花》流露了她對失陷了的北方大地的無限眷戀;《聲聲慢》則表達了作者在孤獨生活中的深深哀愁。
篇6
關鍵詞:唐宋小說;中醫;詞語;釋義
在閱讀中醫古籍以外的唐宋小說時,常常會遇到一些醫用詞語,由于對中醫有較大的興趣,筆者特別關注此類詞語,但在索解的過程中,發現大型詞典和專書整理中誤釋、漏釋此類詞語的情況并不罕見,今例示五條,望專家是正。
[下部] 《朝野僉載》卷一:“國子司業、知制誥崔融病百余日,腹中蟲蝕極痛,不可忍。有一物如守宮從下部出,須臾而卒。”
按:腹中之蟲從下部出,“下部”指甚明。從字面看,“下部”是指人體的下半身;但作為古代醫用術語,它多數時候用以特指、肛道,如晉葛洪《肘后備急方》卷一“救卒死尸蹶方”:“又方,炙鼻人中七壯,又炙陰囊下去下部一寸百壯?!庇志矶爸蝹畷r氣溫病方”:“若病人齒無色,舌上白,或喜睡眠,憒憒不知痛癢處,或下痢,急治下部。不曉此者,但攻其上,不以下為意。下部生蟲,蟲食其肛,肛爛見五臟,便死。”《本草綱目》中尤為多見,如《草部.莨菪》引唐代甄權云:“炒焦研末,治下部脫肛,止冷痢。主蛀牙痛,咬之蟲出?!庇忠拼显枴侗匦Х健罚骸袄漯崃∠隆]馆凶訛槟?,臘豬脂和丸,綿裹棗許,導下部。因痢出,更納新者。不過三度瘥?!薄恫瞬?蔥》引陳氏經驗方:“小兒卒死,無故者,取蔥白納入下部,及兩鼻孔中,氣通或嚏即活?!庇帧逗芬拼惒仄髟唬骸拔粲谢拣珩闭?,夢人教每日食大蒜三顆。初服遂至瞑眩吐逆,下部如火。后有人教取數片,合皮截卻兩頭吞之,名曰內灸,果獲大效也。”《蟲部.人虱》引《千金方》:“有人嚙虱在腹中,生長為,能斃人。用敗篦敗梳,各以一半燒末,一半煮湯調服,即從下部出也。”《漢語大詞典》“下部”無此義?!栋儆鹘?倒灌喻》:“昔有一人,患下部病。醫言:‘當須倒灌乃可瘥耳?!慵嗑?,欲以灌之。醫未至頃,便取服之。腹脹欲死,不能自勝。”《漢語大詞典》據此例為“下部”立“人體的下半部”義,不確。此病須倒灌,即非從口中灌藥,而是從中灌之,“下部”也當指肛道。蓉生《百喻經譯注》云:“下部:這里指?!盵1]P125所釋極當。
[水道] 《酉陽雜俎》前集卷十六:“香貍,取其水道連囊,以酒燒干之,其氣如真麝。”
按:此“水道”指尿道,《漢語大詞典》“水道”下有四義,而失載此義。又如《開元占經》卷一百一十七引《異苑》:“石虎時牛水道在腹下。”《太平御覽》卷八六七引唐陳藏器《本草拾遺》:“皋盧茗作飲,止渴,除疫,不睡,利水道,明目。生南海諸山中,南人極重之。”《本草綱目.草部.紫草》引《神農本草經》:“補中益氣,利九竅,通水道?!庇帧恫瞬?葫》引愛竹翁《談藪》:“或問其說,琳曰:‘小兒何緣有淋?只是水道不利,三物皆能通利故也?!庇帧度瞬?人尿》引吳球《諸證辨疑》:“但取十二歲以下童子,絕其烹炮咸酸,多與米飲,以助水道?!?/p>
[東流水] 《太平廣記》卷三百七十五“劉凱”引《通幽記》:“將合葬,既至啟發,其尸儼然如生,稍稍而活……速命東流水為湯,既至,沐浴易衣,飲以糜粥?!?/p>
按:“東流水”是朝東流動的水,在此有特殊的功用,《本草綱目.水部.流水》引唐陳藏器《本草拾遺》曰:“千里水、東流水二水,皆堪蕩滌邪穢,煎煮湯藥,禁咒神鬼。潢行潦,尚可薦之王公,況其靈長者哉?本經云,東流水為云母石所畏,煉云母用之,與諸水不同,即其效也?!北疚乃蓝鴱突钫邔iT以“東流水”沐浴煮粥,正取其蕩滌邪穢、禁咒神鬼之用。由于對“東流水”的作用不明了,有時出現誤解古書的情況,如《抱樸子內篇.仙藥》:“(云母)雖水餌之,皆當先以茅屋水,若東流水、露水,漬之百日,淘汰去其土石,乃可用耳?!薄侗阕觾绕g》譯為:“雖然制成水劑飲用,都應當先用茅草房的屋檐雨水,如果是向東流走的水和露水,要沉淀一百天,淘汰去其中的泥土砂石,才能夠飲用?!盵2]P281此譯文有兩處錯誤:其一,“若”當釋為“或”,不是“如果”義;其二,“漬”是“浸泡”義,漬的對象不是東流水和露水,應是云母,而淘汰土石的對象是云母水劑。實際上,浸泡消解云母,制作云母水劑時,茅屋水、東流水、露水三物皆可,上引陳藏器說已經點明“東流水”可以煉制云母,《本草綱目.金石部.云母》又引陶弘景云:“煉之用礬則柔爛,亦是相畏也。百草上露乃勝東流水,亦有用五月茅屋溜水者?!闭f得就更明白了。
[魚椹] 《太平廣記》卷四百一十三“毒菌”引《北夢瑣言》:“人有為野菌所毒而笑者,煎魚椹汁服之,即愈?!薄短綇V記選》注:“煎魚椹汁:不詳,似魚椹為一種中草藥的別名。又疑‘椹’為‘湛’字之誤。湛汁,即澄清其汁?!盵3]P1282
按:此注為臆測,未得其實?!棒~椹”當作“魚枕”,枕與椹音近而誤。魚枕,又寫作“魚”,是魚的腦骨?!稜栄?釋魚》:“魚枕謂之丁?!惫弊ⅲ骸罢碓隰~頭骨中,形似篆書丁字,可作印?!泵鲝堊粤摇墩滞?魚部》:“,魚腦骨曰枕……俗作。”“魚”有去毒的功效,《本草綱目.鱗部.魚》引唐代陳藏器《本草拾遺》就說魚“能銷毒”。故本文中被野菌所毒的人,要煎魚枕汁飲之以解毒。
[染著] 《稽神錄》卷三“鄭守澄”:“婢忽病,遂卒死。既而守澄亦病卒。而吊客數人轉相染著,皆卒?!?/p>
按:“染著”與通常義不同,在此是“傳染”義,辭書不載。又如葛洪等《肘后備急方》卷二“治瘴氣疫癘溫毒諸方”:“斷瘟病令不相染著,斷發,仍使長七寸,盜著病人臥席下。”隋巢元方《諸病源候總論》卷八“傷寒今不相染易候”:“傷寒之病,但人有自觸冒寒毒之氣生病者,此則不染著他人。”“染著”即“染著”。《太平廣記》卷二百二十“漁人妻”引《稽神錄》:“瓜村有漁人妻得勞疾,轉相染著,死者數人?!薄痘皲洝肪砣叭局弊鳌皞魅尽保馑枷嗤?。宋成無己《注解傷寒論》卷七“辨陰陽易差后勞復病脈證并治法”:“男子病新差未平復,而婦人與之交,得病,名曰陽易;婦人病新差未平復,男子與之交,得病,名曰陰易。以陰陽相感動,其余毒相染著,如換易也。”“染著”有“傳染”義是同義連用。“染”單用者,如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卷二“小豆”引《雜五行書》:“正月七日、七月七日,男吞赤小豆七顆,女吞十四枚,竟年無病,令疫病不相染。”“著”單用者,如同上卷六“養羊”:“羊膿鼻口頰生瘡如干癬者,名曰可運,迭相染易,著者多死,或能絕群?!比毡踞寛A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其道場不在屋舍內,于露庭中作法,晴明即日炙,下雨即霖身,八十一人中多有著病者也。”
參考文獻:
[1] 南朝齊求那毗地譯,蓉生譯注.百喻經譯注[M].浙江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
篇7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錚。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碎地聲?!?楊萬里的《稚子弄冰》一詩,是寫寒冷的冬季,一頑皮孩童用彩線穿住一塊冰,提起當鑼來敲,起初聲音清亮,孩子越敲越得意,稍不留意冰塊被敲落,碎了一地。讓人仿佛回到了童年的冬天,玩冰常玩得熱火朝天。
南宋詩人楊萬里寫童趣詩較多,將兒童的生活淋漓盡致地再現,像一幅幅豐潤有趣的畫面?!盎h落疏疏一徑深,枝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這是《宿新市徐公店》一詩。詩中描繪了暮春的鄉村,籬笆稀疏,小路幽深,花兒謝了,新葉初生,孩子們嬉戲著追逐黃色的蝴蝶,但偏偏飛入金黃的油菜花叢中,撲朔迷離,蝴蝶尋不到了,孩子們嘆氣逗趣,神態可愛。
古代孩子的樂趣并不比現代的孩子少,采蓮蓬、放風箏、釣魚、捕蝴蝶、捉知了等。清?袁枚:“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毙r我最愛讀此詩,因這首詩像我童年的錄像,午后是安靜的,蟬鳴格外響亮,我常赤著腳丫,輕輕走近粗壯的老柳樹,屏神靜氣,踮起腳尖兒,用手悄悄捂知了,知了撲扇著翅膀在我手中掙扎……
劉克莊的《鳥石山》詩里的兒童很調皮:“兒童逃學頻來此,一一重尋盡有蹤。因漉戲魚群下水,緣敲響石斗登峰?!毙r,天真無邪的孩子都做過“壞事”,白居易有趣地描繪偷蓮的孩子:“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被顫娭蓺獾男⊥?,趁大人不注意,一溜煙兒跑去河里偷采蓮,卻不知隱藏蹤跡,孩子可真有趣。
唐代韋莊筆下的很可愛,小女孩不到兩歲吧,剛能聽懂大人的話語,就像鸚鵡學舌一樣學著說話,口齒尚不清楚,她會跟著別人喊父親的名字,玩小車上癮以至不肯睡覺。小女孩都愛漂亮,小衣服上因少繡一朵金花,夜里不停地哭鬧。記錄小孩的成長很耐人尋味?!耙娙顺踅庹Z嘔啞,不肯歸眠戀小車。一夜嬌啼緣底事,為嫌衣少縷金華?!?/p>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崩畎椎摹堕L干行》,寫男孩騎著竹馬,圍繞井欄旋轉奔跑,小姑娘則玩著剛從門前折回的青梅花枝,天真爛漫?!扒嗝分耨R”和“兩小無猜”,是最真摯、最純凈的美好情感縮影。
篇8
關鍵詞:文學欣賞;多媒體;詩詞鑒賞;思維能力
眾所周知,文學欣賞其實是一個再創作的過程,教師對內容的機械講解不等于學生的欣賞,學生們連續學習幾十首詩詞,內容太多,我們按傳統的教學方式,我認為教師難以充分展示詩詞作品的有關資料,對實際情況進行講解沒有針對性、不形象、不直觀,只靠教師個人的語言描繪很難使學生真正地理解,這樣不但費時而且效率很低,預定的學習目標難以實現,恰當地運用信息技術是十分有必要的。所以我嘗試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盡量在多媒體環境實現唐詩宋詞的學習鑒賞。
一、信息技術為學生學會鑒賞詩詞提供了自主性、個性化的學習原則
在教學中,要實現人機互動,老師要帶領學生運用計算機學習,再加上網上有很多豐富的資源,通過收集資料主動地獲得知識,使網絡上的語文資源和語文教材完美的結合。當然,我們一定要把教材了解透徹,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努力給學生一個好的語言環境。我們可以采用一些高效率的學習方式,像采用多媒體,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語用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個性和認知水平。所以,我們應當在多媒體教學中,使每個學生通過多媒體對語文的詩詞更好地進行學習。
例如,學完《桂枝香?金陵懷古》一詞,讓學生通過網絡自己選擇其他的懷古詩詞進行自學,擴大了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課堂教學容量,語文學習空間變得更廣闊了,使課內外學習相結合。
二、信息技術為教師的詩詞鑒賞知識開闊了視野
《唐詩宋詞》的綜合性極強,涉及語文知識的各個方面。有了詩詞教學內容上的多元性、多樣性,才有了教學方法的靈活性,我們要借助各種媒介為教學提供豐富的信息,將單純的課本知識向課外生活拓展,使詩詞教學的空間拓寬,將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習有機整合。
這樣,語文教師可以通過豐富的網上資源,平時不斷儲備自己的詩詞鑒賞知識,教學時才能積少成多,不但能擴大課堂教學容量,而且能把知識性、趣味性融于其中,使師生之間的交互性和教學的趣味性得以加強。教學時借助各種媒介,使教師與學生之間能夠輕松地教與學,將寓教于樂變為一種可能,進一步成為教學的現實,激發學生對古詩詞學習的興趣。
三、信息技術優化了詩詞教學過程,提高了教學效率
1.創設和諧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感覺詩詞內容有趣,學習積極性就會明顯提高,他們就能樂于接受,此所謂“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鄙显娫~鑒賞課時,我們積極運用信息技術能使詩詞教學過程呈現出聲情并茂、情景交融、生動活潑的美麗景象,不但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感性材料,并且能夠對學習中的疑點難點,通過多媒體中的畫面,啟發學生對表象進行分析、概括、綜合,使其思維向縱深發展,使課堂有了新的活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講《春江花月夜》一詩時,教學中,教師借助多媒體讓學生首先感受潮來時拍打岸邊的聲音,再讓學生感受月夜潮水洶涌的壯麗之美。通過創設的視聽情境,調動學生視聽的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求知欲望,取代了枯燥乏味的講解,營造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良好氛圍,使師生有了身臨其境之感,自然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實現創作者與欣賞者的情感交流,拓展訓練學生豐富的形象思維能力
詩詞鑒賞需要較大的想象空間,所以對古詩詞的感悟,它的核心是通過對形象的感知,引發學生產生一定的聯想和想象,內容的深層意蘊得以理解,把握了字里行間的點點情絲,就能使讀者與作者在思想感情上進行交流、達成共鳴。所以我們要努力促進學生從抽象思維到形象思維的發展。
例如,學習北宋的柳永所作《望海潮》一課時,我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在課件中制作了優美的圖片進行觀賞,一是美麗的江南勝地杭州,再配上優美的音樂,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二是展現洶涌澎湃的錢塘江大潮,這樣比較直觀的畫面不但能幫助學生理解語言,而且培養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培養了他們的形象思維方式,使他們達到如臨其境、產生聯想,提高想象力的效果,有了形象感,進一步體會到了柳永富有詩意的語言所產生的魅力,使他們理解了文學形象所蘊涵的思想內涵,受到美的熏陶。
在教學中結合教材內容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憑借想象的因素,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對發展創造力,培養想象力,有著重要的意義。我認為詩詞中想象的對象可以是現實生活中存在的,也可以是現實生活中尚未有過的,還有有待創造的事物的新形象,所以想象要具有創新的特征與內涵。就像愛因斯坦所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币驗橹R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涵蓋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也是知識進步的源泉。
總之,信息技術在語文詩詞教學中的應用,為我們師生教學拓展了更廣闊的空間。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以更新的思考精神以及更具有創造性的教學活動,去精心搜集與整理并選擇適合的教材內容,符合學生特點的信息媒體,選擇適當的教學時機,靈活地運用信息手段,我們的語文詩詞教學才能夠求得最好的教學效果,學生也能充分發揮自身的潛能,取得最好的學習效果。但是,由于各種電教媒體有差異,像表現、接觸面、受控性、重視力和參與性等方面。這樣就需要我們與語文教學具體實踐相結合、與電教媒體相結合,合理選擇,通過它們自身的特點和合理的時間去運用,從而使現代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不斷增強。所以在以后的詩詞教學中,我們要通過不斷的探索和挖掘潛力使信息技術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鐘啟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解讀.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作者簡介:
篇9
【關鍵詞】信息技術 唐詩宋詞 詩詞鑒賞 教學容量 教學效率
《唐詩宋詞》是山西省新課程改革教材高二年級上學期的選修課本。主要教學內容是唐詩宋詞的文學欣賞。眾所周知,文學欣賞是一個再創作的過程,學生的欣賞絕不等于教師對內容的機械講解,而且這冊書包括四個單元,幾十首詩詞,容量大,如果按傳統教學方式,難以充分展現詩詞作品的相關資料,更難以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講解,僅靠教師個人的主觀分析也很難使學生真正理解,這樣不僅費時而且效率較低,更難以實現預定的學習目標,所以學習過程中的信息技術運用顯得格外重要。因此筆者努力嘗試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盡力實現唐詩宋詞在多媒體環境下的學習鑒賞。
一、信息技術開拓了教師詩詞鑒賞知識的視野
《唐詩宋詞》是綜合性極強的學習內容,涉及到語文知識的方方面面。正因為詩詞教學內容上的多樣性、多元性,教學方法必須靈活,所以,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我們就可以借助各種媒介為教學提供的豐富的信息,把單純的課本知識向課外生活拓展,拓寬詩詞教學的空間。
這樣,語文教師通過豐富的網上資源,儲備自己的詩詞鑒賞知識,教學時就能厚積薄發,縱橫捭闔,既擴大了課堂教學容量,又把知識性、趣味性寓于一體,增強了師生之間交互性和教學的趣味性。教學時借助各種媒介,這樣教師與學生之間能輕松地教學,使寓教于樂變為一種可能,進一步成為教學現實,激發了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
二、信息技術為學生學會鑒賞詩詞,能夠自主學習、自主鑒賞提供了幫助,充分體現了自主性、個性化的學習原則
在課堂上,老師引導學生發揮計算機學習工具的優勢,人機互動,借助豐富的網上資源,收集資料主動獲取知識,將網絡上的語文資源充實到語文教材中,給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平等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平等參與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喜悅,得到身心智力的發展,充分體現了我們課堂的動態性和開放性。這樣我們可以說,多媒體化教學使每個學生都掌握了一把打開詩詞知識寶庫的鑰匙。
如《桂枝香·金陵懷古》一詞,學完后,由學生從網上自選其它的懷古詩詞去自學,為學生學習古詩詞擴大了課堂教學容量,提供了廣闊的語文學習空間,體現了課內外的有機結合。
三、信息技術可以優化詩詞教學過程,切實提高教學效率
1.創設和諧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習古詩詞的興趣
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產生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地探索。學生對所學詩詞內容感興趣,學生積極性就會明顯提高,學生們才能樂于接受,此所謂“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痹谠娫~鑒賞課上,我們積極運用信息技術能使詩詞教學過程呈現出情景交融、形聲并茂、生動活潑的美景,不僅為學生提供認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學習中的疑難之處,再現情境,啟發學生對表象進行分析、綜合、概括,使其思維向深層發展,給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把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
如《春江花月夜》一詩,教師在教學中,可借助多媒體讓學生感受潮來時浪涌岸灘的聲音,讓學生感受月夜潮水浩浩蕩蕩的壯麗之美。通過創設視聽情境,調動了學生的視聽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代替枯燥乏味的口授,營造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良好氛圍,使師生仿佛身臨其境,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2.實現創作者與欣賞者的情感交流,拓展訓練學生豐富的形象思維能力
由于詩詞鑒賞需要具有極大的想象空間,所以對古詩詞的感悟,其核心就是通過對形象的感知,引發學生產生聯想和想象,理解內容的深層意蘊,從而把握字里行間的點點情絲,使讀者與作者在思想感情上相互交流、形成共鳴。所以我們必須努力促進學生從抽象思維到形象思維的發展。
如教授北宋柳永的《望海潮》一課,筆者針對我校學生實際情況,制作優美的課件圖片進行觀賞,一是鳥語花香的江南勝地杭州的美景,配以優美的音樂,使學生賞心悅目。二是展現洶涌澎湃的錢塘大潮,這樣形象直觀的畫面既能幫助學生理解語言,又培養了想象力,激活了學生的形象思維,使學生觸景生情、浮想聯翩,產生語言的形象感,更進一步體會到柳永富有詩意的語言所產生的魅力,使學生最終真正理解文學形象所蘊含的思想內涵和藝術境界。
一首詩詞就是一幅美麗的畫,在老師的提示下,在多媒體音樂的伴奏下,調動他們熟悉的知識、場景、生活體驗,把它們和詩詞聯系起來,進行再創造。如教學《雨霖鈴》時,我就啟發學生聯想自己送朋友時的心情、場景來理解詞人送別時的心態、動作,這樣,學生就可以打破時空限制,把自己和詞人聯系在一起,相同的心情讓學生很容易就產生了共鳴。
筆者認為,詩詞中想象的對象可以是現實生活中已存的,但個人尚未感知過的事物的新形象,也可以是現實生活中尚未有過,還有待創造的事物的新形象,所以想象具有創新的特征和內涵。在課堂教學中,恰當運用多媒體,結合教材內容,憑借想象因素,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翱翔于想象的王國,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發展創造力,意義無疑是深遠的。正因為如此,愛因斯坦才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
篇10
唐詩宋詞中多少過往的經典與浪漫,織就了我濃濃的古典情懷……
每讀唐詩宋詞,仿佛自己擎一把雨傘,漫步于濕潤的江南,想起那哀怨凄婉的故事,想起那古樸的碎石路,其中必然有一條通向蘇堤、通向沈園、通向傷心橋。唐詩宋詞,向我的心靈訴說著昔時的風情漫漫,竹影依依,九曲回廊,荷花飄香。展現了那芳草萋萋、重重疊疊,斑駁著“錯”與“莫”的斷井頹垣。
每讀唐詩宋詞,仿佛自己提攜著玉龍,馳騁于塞北的沙場,想起那為國捐軀的悲壯,想起那血染的黃沙道,其中必然有一條延至樓蘭、延至祁連、延至無定河。唐詩宋詞,向我的心靈訴說著昔時的烽火連綿,鼓角爭鳴,萬里河山,刀光劍影。展現了那曾經硝煙彌漫、驚天泣地,埋藏著五千貂錦的舊都古城。
翻開唐詩宋詞,就像進入了一個色彩斑斕而真真切切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