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一本好書范文

時間:2023-03-31 00:20: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介紹一本好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介紹一本好書

篇1

向同學介紹一本好書

今天,我向同學介紹一本好書,書名是 《小幽默,大道理》。這本書會讓你在幽默中學到很多道理和知識,如:有一對兄弟,弟弟在中國,哥哥在美國,哥哥想邀請弟弟到美國來玩,可是弟弟不會說英語,他到了美國后,哥哥告訴他:“不管別人問你什么,只要回答也斯就行了。”

一天,弟弟一個人去看拳擊比賽,他坐在第一排,拳擊比賽打完后,拳擊選手問弟弟,要不要和他打一場,弟弟不知道他說的是什么,想起哥哥告訴他的話,就回答也斯。于是被拳擊選手痛打了一頓?;氐郊液?,哥哥問他:“你怎么被打成這樣?”弟弟就把事情經過告訴了哥哥。哥哥就又告訴弟弟:“不管別人你什么,你就回答諾?!?/p>

第二天,弟弟又去看拳擊比賽,拳擊選手看到他,問他,上次打得還過不過癮?弟弟就說諾,于是又被痛打了一頓。

從這個故事中,我明白了這些道理:如果你要到國外去,就必須要學會那國的語言,不要像故事中的弟弟一樣。

篇2

在《十萬個為什麼》里你可以知道——地球有多大年齡?心臟為什麼不停的跳動?植物為什麼也有自己的“語言”?

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一同走進《十萬個為什麼》,你看,這里有變化萬千的《地里奇觀》、廣闊神秘的《宇宙太空》、千姿百態的《植物天地》、先進神奇的《軍事交通》 、不斷發展的《現代科學》、充滿生趣的《動物世界》、奇特秀麗的《自然變化》以及和我們息息相關的《人體奧秘》。

經過我的介紹,你現在是否已被《十萬個為什麼》所吸引,想一睹為快嗎,就趕快來看吧?

篇3

向大家介紹一本好書(其實是我個人喜歡的),那就是精簡版的《重新裝機與系統修復》,這里面講了許多關于計算機修復的知識。

我讀的時候受益非淺,學會了如何讓電腦自己修復系統;在病毒進攻后如何進行預防維護;還學到了怎樣在BIOS里面選擇“CD-ROM”等。

在學校,我經常修好班級的電腦,也是在這本書里學到的。在家里,電腦顯示“YOUR WINDOWS  BAD……”,意思大概是(我的英語很糟糕)你的操作系統被打爛什么的,總之就是系統崩潰,這時,我便可以大顯身手啦!

我用在這本書上學到的知識,迅速重新裝 “WINDOWS  XP”,全過程只需要十分鐘時間,這可比去“天漠?!焙枚嗔耍≡僬f,去那一次要30元錢呵!而我呢?連電費、碟錢什么亂七八糟的都算上也就三、五元錢!

有了上面的描述,我相信你也有點興趣了吧!這本書上講的簡單無比,但是對這些不是很感興趣的人還是難學,因為這也是比較專業的書。要是誰家電腦有問題,買一本還是很值的,或者直接找我就行了!

篇4

小的時候,我就喜歡看畫書。別的小朋友見到有畫和字的紙就撕爛,而我卻小心的收起來,一張一張仔細地看,看完了,再收起來,再看。那時,媽媽就對爸爸說:“這孩子長大一定是個讀書的料。”

果然,不出父母所料。我現在真的十分喜愛讀書,見到一本好書,如見到成千上萬的寶珠。有時候我先讀原著,再看電視中的改編的故事。這樣就更加深了我對故事的印象,對讀書的喜愛和興趣。

正因為我喜歡讀書,書便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伙伴。有時為了能借到一本好書,我不惜一切代價,甚至愿意用自己心愛的郵票去換。

記得有一次,我聽說我的一個同學買了一本高爾基的三部曲自傳體小說—《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又聽說內容很精彩,我的心又不禁癢了起來,就去跟媽媽要錢買??蓩寢屨f價錢太貴了,不同意。我只好去向那個同學借??晌屹M勁了口舌,好說歹說,他也沒吐出一個“借”字,還說:“我的書是不隨便借人的,除非拿數碼寶貝郵票換。”我只好怏怏的回家了。

回到家里,我打開了郵冊,看看這張舍不得,看看那張也舍不得,這些可都是我的寶貝??!可是我又好像聽見少年高爾基對我說:“快來聽我的故事吧!”換,還是不換?我掂量來掂量去,終于下定了決心,挑出了一張迪路獸的郵票。我看了看郵票說:“迪路獸呀迪路獸,如今只得讓你委屈一下了,有了機會一定把你給換回來。”我把這張郵票看了又看,摸了又摸,才朝那個同學家走去。

記得還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去新華書店看書,我一進門就抓起一本書,津津有味地看起來,看完了一本,再看一本,看不完也不離開。過了一個小時,兩個小時我就像一個木頭人一樣站在那里,聚精會神的讀著一本又一本書,好像什么也不存在。到了11點半,媽媽、爸爸等著急了,就對我說:“以后每個周末帶你來書店看書,快回家吧!”我聽了,心里自然高興,可又想再看一會書,最后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書店。

有一回,我再一次來到書店,我到處看了一下,發現了《西游記》和《三國演義》。爸爸慢條斯理地說:“這幾本書要不要?”我急忙說:“要,當然要。”爸爸便對營業員說聲:“買了”營業員便把書放進塑料袋里,給了我們。我的情緒頓時高漲起來,拉著爸爸的手說:“爸爸,我還要買書。”爸爸說:“我們買書不吝惜錢,只要你有時間看。”可惜的是,我們把臺子上的書都找遍了,就是找不到我要買的書。虧得我眼快,看見二樓也有兒童、少年的書,邊拉著爸爸、媽媽到了二樓。在二樓,我發現了《少兒百科全書》、《百問百答》、《宇宙之謎》、《三星作文》。起先,爸爸有些猶豫,經營業員一介紹,爸爸還是買了。爸爸又給我買了一套《十萬個為什么》。我這一次出來,真是滿載而歸。

回去的路上,我把所有買出來的書都自己抱著,而且很小心,生怕把書給摔到了地上,給摔破了。

到了家里,我感到全身都酸溜溜,麻木無力。但我還是很愉快,因為我又可以多知道一些以前不知道的事了。

篇5

我要向大家介紹一本書《八十天環游地球》。主人公??耍粋€像木頭一樣呆板,像鐘表一樣精確的人,為了維護自己的榮譽和尊嚴,完成了一件在別人看來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八十天環游地球。也許在我們現在的社會上,八十天環游地球并不是什么困難的事,可在19世紀,這就成為了人們奔走相告、轟動一時的新聞。??讼壬退钠腿巳f事通踏上了旅程。一路上,他們歷盡千難萬險,可謂是一波三折。他們不僅遇上了各種各樣的自然障礙,還被認為是英國國家銀行的大盜,被偵探費克斯一路追蹤、阻撓。但這一切全部都被鎮定自若的福克先生征服了。

書中的??讼壬鷦撛炝税耸飙h游地球的奇跡。他的沉著、勇敢、鎮定、氣魄深深地吸引了我。我認為只要我們有同??讼壬粯拥挠職?,就照樣可以創造奇跡。

我在閱讀這本書的同時,仿佛也和??讼壬黄饸v險,遇上一個又一個驚人的困難,卻一次又一次用自己的勇氣戰勝他。書中塑造了一個個鮮活的形象,有鎮定自若的??讼壬谢顫婇_朗的仆人萬事通,還有年輕漂亮的艾?達夫人。他們一起環游世界,成功地贏得了賭注兩萬英鎊。

篇6

一、指導思想: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強調"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強閱讀量”,結合我校的閱讀教學,為更好地貫徹新課程理念,我校將切實開展讀書活動,充分利用現有資源,讓學生,在書海中徜徉,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和良好閱讀的習慣。

二、活動對象:

全體學生

三、活動時間:

2014年3月1日----3月31日

四、活動內容及具體安排:

1、班級校園圖書角組建

每班圖書角藏書量達80--100本。凡是圖書角圖書過久,過舊都應及時更換翻新。動員每個同學把自己喜歡的書,帶到班級圖書角,由班級統一管理、形成班級良好的讀書氛圍。讓學生課余時間隨時隨地有書看。

走廊圖書角,要求負責樓層書架的班級派圖書管理員到圖書室領取圖書。書架全天開放方便學生課間中午閱讀。

一樓:左側--4.1班負責 右側--4.2班負責

二樓:左側--5.1班負責 右側--5.2班負責

三樓:左側--6.1班負責 右側--6.2班負責

四樓:6.3班負責

(3月11日檢查)

2、讀書征文比賽,在4--6年級中開展一次好書伴我成長為主題的征文比賽。(結合大隊部開展的寒假讀書情況就以各個班級已經上交的“讀書征文“為準,)學校組織相關人員在3月14日進行評選)

3、讀后感評比

3---6年級,每班用稿紙上交5篇讀后感,學校根據讀后感書寫內容評出優秀作品。(3月21日評選)

4、古詩背誦評比

1--6年級每班推選4人在兩分鐘內看誰背誦的古詩多,多者優勝按年級評選1.2.3.名。(3月18日評選)

5、朗讀比賽

每班推選兩人,讀書內容自選課外讀物,3分鐘朗讀,從普通話、感情、熟練程度上按年級評出一等獎2人(3月25日評選)

6、介紹一本好書

在班會上開展推薦一本好書活動,人數不限,每班至少10人進行推薦,會后3--6年級各班上交5篇好書推薦稿,學校檢查進行評選優秀班級。(3月20日評選)

7、讀書小榜樣

各班根據學生在讀書活動中的具體表現每班評選兩名“讀書小榜樣“收集事跡成果,鼓勵其他學生向他們學習。(3月21日上報圖書室)

六、總結表彰活動保障

篇7

關鍵詞:激發興趣;方法指導;提高能力;養成習慣

中圖分類號:G633.3?搖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19-0243-02

蘇霍姆林斯基說:“課外閱讀,用形象的話來說,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進的風;沒有閱讀,就既沒有帆也沒有風?!贝髱煱颜n外閱讀比作學習之舟的風帆,可見課外閱讀之重要。而閱讀興趣是閱讀活動中最直接、最活躍的意向心理因素。它對于維系注意力,增強理解與記憶,激發聯想與創造思維,喚起情感體驗都有積極作用。那么,怎樣激發中學生的閱讀興趣呢?

一、課堂資源,為課外閱讀提供平臺

葉圣陶老先生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痹诮虒W名家名篇時,我都會向學生介紹與這篇課文有相關內容的課外書,讓學生去閱讀,并指導學生怎樣讀。比如,在學過了《皇帝的新裝》后,我問學生:安徒生是丹麥著名童話作家,你學過他的哪些作品?你還對他的哪些作品感興趣?說出你的理由。又如,學生學習了《故鄉》后,我讓學生課后列舉魯迅筆下具有鮮明個性的幾個人物,并推薦學生到《朝花夕拾》中去尋找答案。事實證明,只有在學生潛在的閱讀興趣被激發起來后,他們在閱讀中才會投入更大的熱情和智慧,才會在閱讀過程中自覺地、自主地去嘗試、體驗、思考與實踐,主動與文本的思維碰撞,主動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獲取知識,形成能力。

二、名言警句,調動課外閱讀的積極性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敝挥挟攲W生對讀書真正產生了興趣,學生才會熱愛讀書。怎樣讓學生愛讀書就成為了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在安排課外閱讀前,我先搜集印發一些有關讀書的名言警句發到學生手中,借此激發他們的閱讀欲望。如“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保ǜ郀柣耙槐竞脮笠凰掖瑤ьI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馳向無限廣闊的生活海洋。”(凱勒)“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保ㄉ勘葋啠爱斘覀兊谝槐樽x一本好書的時候,我們仿佛覺得找到了一個朋友;當我們再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保ǚ鼱柼皶q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保▌⑾颍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保ǘ鸥Γ傍B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保ɡ羁喽U)“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保ǎ瓕W生品味名言警句,就像是在和古今中外的名人交流思想,時時喚起學生對讀書的熱愛。同時,鼓勵學生選取自己最喜歡的名人名言作為座右銘,張貼于自己的房間,時時警策自己多讀書,讀好書。

三、推薦好書,提高課外閱讀的興趣

別林斯基說:“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閱讀的書,比不讀還要壞。我們必須學會這樣一種本領,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所需要的讀物。”初中生年紀小,閱歷淺,分辨能力不強,思想和行動還未脫稚氣,但是他們感到已長大成人。當前魚龍混雜的書籍大量涌現,對學生生理、心理、文化、精神等方面造成了巨大的沖擊,教師要適時向他們推薦一些好書,才不至于讓他們誤入歧途。向學生推薦好書的方法有許多種,教師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心理特征為學生推薦。教師薦書時最好把書的大致內容介紹給學生,還要說明推薦理由,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要向學生推薦《老末兒的翻身秘籍》可以這樣介紹:怎么有這么多苦惱?“我太胖!”“我太瘦!”“我學習是老末兒!”“我不夠淑女!”“我人氣超低!”難道,成長就是煩惱?有一天,小胖墩兒成為了窈窕淑女;“豆芽菜”變成了人人眼里的男子漢;倒數第一的老末兒專業戶翻身成了大家羨慕的尖子生?!独夏﹥旱姆砻丶房梢詾槟憬鉀Q這一切煩惱,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看看這本書。

四、方法指導,提高閱讀能力

許多杰出的哲學家、科學家、藝術家、文學家在讀書時,無不講究讀書的方法和技巧。魯迅先生說:“我們自動的讀書,即嗜好的讀書,請教別人是大抵無用,只好先行泛覽,然后決擇而入于自己所愛的較專的一門或幾門;但專讀書也有弊病,所以必須和現實社會接觸,使所讀的書活起來?!闭莆照_的讀書方法對中學生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作為教師,可在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予以指導。

一是指導學生選擇書籍。讀一本好書,就像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而“壞書有如毒藥,足以傷害心神”。二是指導學生泛讀和精讀相結合。泛讀利于開闊視野,但易導致膚淺;深讀則利于拓展思維的深度,但眼界易受限制。泛讀和精讀相結合,相得益彰,受益匪淺。三是指導學生學會動筆。只要讀書,隨時“劃一劃、摘一摘、寫一寫”,要幫助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四是指導學生學會思考。法國思想家盧梭說:“讀書不要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這樣的讀書使我獲益不少”。“看書不能信仰而無思考,要大膽地提出問題,勤于摘錄資料,分析資料,找出其中的相互關系,是做學問的一種方法。”讀書如果沒有思考,不加辨別,只會使自己成為“流動的圖書館”。

五、堅持不懈,培養良好閱讀習慣

查爾斯·里德有一句名言:“播下一種思想,你將收獲一個動作;播下一個動作,你將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獲一種命運?!边@就說明良好的習慣與人生有莫大的關系,因此培養學生的讀書習慣十分重要。課外閱讀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教師要經常滲透讀書的作用,鼓勵學生合理安排時間,堅持不懈,把讀書當成每天的必修課;做好學生挑書的參謀,讓學生讀有益的書籍;合理安排活動,讓學生有展示讀書成果的機會,堅持不懈地努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另外,課外閱讀是與課內教學密不可分的,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培養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對于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孫會.重視開展課外閱讀[J].新語文學習(教師版),2011,(3).

篇8

一、興趣,讀書之動力

我常想,如果老師都不能安靜地在書桌前讀書,又如何要求學生每天堅持讀書、做讀書筆記呢?假如老師能與學生一起讀書,那么學生定能“不令則行”。所以,為了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讓每一個學生都想讀書、愛讀書,我決定以身作則,從自身做起,堅持以書為伴。我將自己喜愛看的書推薦給大家,將自已欣賞的作家介紹給大家,并在課堂之余,見縫插針與同學們聊聊這些作家的生平事事,此舉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當我夜晚在燈下讀完林海音的《城南舊事》,第二天結合課文中正要學的《童年。冬陽。駱駝隊》加以敘述分析,同學們聽得是那樣認真投入。

二、方法,讀書之關鍵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簡單的讀書方法是搞好讀書活動的關鍵。上學期,在語文課本的第一單元,主題就是“徜徉書?!薄T搯卧恼n文不僅僅告訴學生讀書的重要性,還告訴學生讀書的許多方法。我特意結合此單元,專門在班級里上了一節閱讀指導課,從網上搜集了一些名人讀書的故事介紹給學生聽,再引導學生品讀魯迅的讀書名言,從而讓學生懂得了讀書要有選擇,要廣泛,要善于擠時間,更要善于思索、質疑等道理。在書上記錄下自己閱讀時的見解、感受。或愛、或憎、或疑、或思。

三、時間,讀書之保證

讀書是要花時間的,時間是較珍貴的,但為讀書而花時間是值得的。為了將讀書活動開展下去,我首先保證給足學生閱讀的時間。我把每周二下午的第三節課定為閱讀課,雷打不動。要求學生每天中午只要作業完成后,就可以閱讀書籍,每人每天必帶一本好書。想看就看,能看則看。除此以外,每周還利用綜合實踐課時間進行閱讀交流,及時將讀書后的心得體會與同學分享。

四、成果,讀書之收獲。

篇9

【關鍵詞】低年級;兒童;課外閱讀;指導課

課外閱讀可以引發學生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建立閱讀生活,提高閱讀能力。讀好書,好讀書,多讀書,能夠實實在在地促進學生語文素養乃至個人修養的整體提升。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提出第一、第二、第三學段的課外閱讀總量分別不少于5萬、40萬、100萬字。江蘇省太倉市教育局2012年《關于加強義務教育段語文課外閱讀的指導意見》則提出:“各校要設立課外閱讀指導(欣賞)課,將課外閱讀指導課納入語文課程教學體系?!薄案餍R訌娬n外閱讀課課型的研究(如整本書的欣賞評價課、高效閱讀指導課等),形成閱讀課的基本課型和操作模式。”可見,課外閱讀課型的研究,是語文教師當前教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

小學的課外閱讀指導課由于年級的不同、內容的不同、閱讀方法的不同,課的目標、內容和結構也會不同。本文根據筆者視野的低年級課外閱讀指導課的實踐和探究,談談對低年級兒童課外閱讀指導課的幾點思考。

一、低年級兒童課外閱讀課的教學目標:讓孩子喜愛閱讀

我們眼下的課堂教學,每一節課都有不止一個的教學目標,例如知識目標、過程和方法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再具體一些說,如教會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通過表演,讓學生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使他們有所收獲;在閱讀中懂得某個道理; 在閱讀中體會,在體會中閱讀;激發閱讀圖書的興趣;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能力;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等等。

筆者覺得這么多的教學目標,對于低年級兒童課外閱讀指導課,首要的、最重要的目標只有一個:激發閱讀圖書的興趣。因為有了濃厚的閱讀興趣,學生就會自己千方百計地找圖書閱讀,就會終身不渝地閱讀,就會樂此不疲地探究,就會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就會在大量的閱讀實踐中養成自己良好的閱讀習慣,就會懂得好書中的人生真諦,就會受到書的啟發,展開想象、思考,忍不住表達的欲望,就會提高語文的綜合能力……也就是說,相比閱讀興趣的激發這個重要的目標來說,其他目標都是下位的目標,是相對次要的目標。倘若,課外閱讀指導課目標繁多,教學任務復雜,學生課上得累,心中升起的不是濃郁的、強烈的閱讀欲望,那么就算知曉了閱讀的方法、習慣的要求,明白了某本書中講述的道理等等,收獲能夠廣闊到哪里去呢?

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修訂版)也強化了對于課外閱讀的指導,強調在閱讀問題上“尊重天性,培養興趣,提高能力”。筆者竊以為“尊重天性,培養興趣”可以在課外閱讀指導課上得到更好的體現,而“提高能力”可以在其他語文課和大量的閱讀過程中更好地落實。因此,課外閱讀指導課,尤其是低年級的課外閱讀指導課,我們應該始終牢記“培養閱讀興趣”這個重要的目標。語文教師應該通過一堂課外閱讀指導課引領孩子一生閱讀好書,而不是代替孩子閱讀一本好書。

誠然,“讀書備詞典”“不動筆墨不讀書”等閱讀的好方法、好習慣,對于兒童提高課外閱讀的興趣和效果,有著較大的促進作用,可以在課堂上涉及,但是不應成為主要目標,不應該占據課堂過多的時空。

二、低年級兒童課外閱讀課的教學內容:讓孩子觸摸好書的精華

低年級兒童的課外閱讀書,內容相對簡短,如果是繪本,一般可以介紹整本書或者刪減版。如果是文字偏多的書,也可以挑選重要章節介紹。帶著“讓孩子喜愛書”這個教學目標,把好書展示給兒童,讓他們觸摸書的精華,讓書的魅力震撼學生,是課外閱讀指導課的主要教學內容。這些內容包括相關常識、書的主體內容、感悟的指點等。相關的常識有:書名、作者、書的樣子、書的類屬、人們的評價等。書的主體內容包括書的故事、插圖、書的特色等。感悟的指點是指書中那些特別精彩、特別震撼人、特別能啟迪人等關鍵之處,師生停下來進行閱讀交流,指導學生感悟,感受書的美妙之處等。

例如在《愛心樹》的閱讀指導課上,老師將繪本故事的刪節版一頁一頁展示給孩子們,在圖文并茂的故事面前,孩子們被深深地吸引了。故事講述了一棵大樹喜歡一個男孩子,給了男孩爬樹、捉迷藏、蕩秋千、睡在樹蔭下的快樂;給了男孩蘋果以及由此換來的錢;給了孩子可以造房子的樹枝和造船用的樹干,直到只剩下一截樹樁。大樹一直很快樂,只有在孩子不在,在不能幫助男孩的時候,她才感到憂傷和抱歉。老師在讀到大樹很快樂的時候,不時地停下來問問孩子們:“大樹為何快樂?你讀到這里是什么感受?”。讀完后,老師問:“書中的男孩,后來長大,成了老人,大樹為何還一直稱他為孩子?”“這是一棵怎樣的樹?”“你身邊有這樣的樹嗎?”“這個男孩子一共來到大樹邊幾次,每次來都是為了什么?”等。老師提出的問題,有的問題孩子們能夠回答;有的問題孩子們回答得不好;有些問題,部分孩子回答不出來。但是孩子們都被書深深感動,有的孩子眼睛濕潤了,有的孩子在偷偷地擦眼淚。課后,他們撫摸著書,愛惜地認真地閱讀著。

在另一堂介紹童詩集的課堂上,老師從展示一首小詩《明天去遠足》開始,讓同學們在指名朗讀、想象中感受童詩的美好和親切,進而介紹一本詩集,讓孩子們自由朗讀其中的幾首童詩《快樂佛》、《發呆》、《孔雀先生》。老師的問題很簡潔:你知道要去遠足的消息后,會是怎樣的心情?《快樂佛》中的快樂佛快樂嗎?《發呆》中寫的發呆是怎樣的?有趣嗎?你喜歡《孔雀先生》中的哪幾句?孔雀先生眼睛在看什么?短短的課,簡簡單單的方式,讓孩子們忍俊不禁,喜不自勝,使他們萌生了對童詩的喜歡和對童詩集的親近愿望。

在介紹童話故事集《沒有彩虹的怪獸村》的課上,老師通過語言渲染,激發孩子們一探沒有彩虹的怪獸村秘密的閱讀興趣。然后孩子們興致勃勃地閱讀起老師準備的童話故事《小烏鴉的故事》,他們的注意力被牢牢地吸引住了。在介紹作者的時候,老師介紹了花婆婆名字的來歷,播放了花婆婆講的故事《鱷魚和長頸鹿的故事》,使孩子們深深地愛上了這本童話故事書。

三、低年級兒童課外閱讀課的特征:美麗的、智慧的、立體的、延伸的

低年級兒童課外閱讀指導課內容的本質特征,產生了課外閱讀指導課的影響力,它是讓學生產生不同感受的根本原因。研究和把握低年級兒童課外閱讀指導課的內容特征,有助于提高它的課堂效能。

低年級兒童課外閱讀指導課應是美麗的。提出這個要求的依據是好書是美的。一本公開出版受到公認的好書,就是因為人們被書的美吸引。所以,上這類專門的閱讀指導課,應該盡量捕捉書的美麗,展示出來。好書的美主要有文字內涵美、文字形式美、插圖美、書的外觀美等。教師在閱讀中,領略了書的美,將它們擇要展示出來,和孩子們一起探究和欣賞,就能讓孩子們在課堂上一起過一種美好的語文生活。這個要求看似很高,其實不高,只要老師去閱讀,去體會,將自己感受到的美,展示出來,吸引孩子們也來思考和感受,就達到要求。老師找得是不是全面、合理,孩子們思考、感受得準不準,不很重要,重要的是他們被引領過來了,他們關注到了,感受到了美。因為閱讀是一個個性化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過程,閱讀中孩子的認識深度和層次是孩子們自主的天空,我們不應也不需要強求,開卷了,喜愛了,就是成功。對孩子們是這樣的要求,對教師也不應提過高的要求。

低年級兒童課外閱讀指導課應是智慧的。這個觀點的依據也是因為好書,好書一定是智慧的。說好書是美麗的,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因為好書內涵上的智慧。智慧的課外閱讀指導課,首先,在內容上,老師應該發現書的智慧之處,選擇書中有趣的、感人的、睿智的內容展示給孩子們。其次,在引導學生讀懂的過程中要善于選擇能夠引起讀者共鳴、感悟、深思的地方,引導孩子們體會、思考、交流、甚至思辨,從而感受好書的精彩。例如,在《愛心樹》的閱讀指導課上,老師的提問:“大樹為何快樂?你讀到這里是什么感受?”“書中的男孩,后來長大,成了老人,大樹為何還一直稱他為孩子?”等。這些問題,是書傳達愛和奉獻精神的過程和方式,這種過程和方式是智慧的,深深地打動了數以千萬計的讀者。教師提出這樣的問題,是智慧的,使孩子們停在感情的節點上,深受震撼。第三,課外閱讀指導課的教師評價應該是智慧的。課外閱讀的評價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著眼于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采取多種評價方式。1.重結果,更重過程。成果的表現形式是多樣的,讀同一本書,不同的人收獲的多少深淺也很難一樣,我們要特別關注那些閱讀水平低的孩子,要注重他們閱讀過程中的態度、情感、方法、習慣等,有點滴的進步就是成果,就應該給予鼓勵。2.教師評價、自我評價及學生互相評價相結合。如開展“好書推介會”,每個學生推介一本好書以后,讓學生先自我評價一下推介是否成功,然后讓大家選出推介最成功的人,最后教師做總體評價,引導大家評選班級“小小讀書迷”、“故事大王”、“小小博士”、“小小作家”等。這種評價有利于學生養成積極參與、認真傾聽、正確認識自己、敢于大膽質疑的習慣,也有利于學生保持積極向上的學習情緒,促進學生以更大的熱情投身于閱讀中去,為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奠定基礎。

低年級兒童課外閱讀指導課應該是立體的?!傲Ⅲw的”意思是這類課,應該是與孩子們的生活鏈接的,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是生活之外的一個象牙塔。課外閱讀指導課就像帶領兒童出去旅游,看著風景,指指點點,談笑風生。在旅游景區,是什么風景都可以欣賞的,同樣,課外閱讀指導課,應該有豐富的風景。立體的要義之一是,這類課,應該讓學生了解相關書的各方面情況:書的樣子、文字、圖畫、書的特色、書的作者、書帶給讀者的思考、人們的評價等。立體的要義之二是這類課,要讓孩子們聯系生活,調動多種感官,感受書,走近書,走進書:用眼睛看,用手觸摸,用身體感受,用心體會,用大腦思考,用創新的思維去解讀??傊亲寣W生像在生活中得到一樣好東西那樣,盡情體會、品味、享受,感受到好書的魅力。立體的課外閱讀指導課,孩子會得到更直觀、更親切、更豐富的感受,從而更愛閱讀。

篇10

數字化的全媒體時代,書籍從靜態的紙質印刷品轉變為動態的互動電子媒介,從有形的“實體”轉變為無形的“虛體”,書籍的傳播載體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擺脫了紙張材料及印刷工藝等的束縛,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閱讀體驗。傳統的紙質書籍裝幀設計也需要應對電子出版物的沖擊在原有基礎上有所發展,調整新形勢下的設計原則和觀念。

(一)形態多樣性書籍“形態”是指書籍的造型、結構與內在“神態”,是書籍外在美與內在美的結合??v觀中國2000多年的書籍裝幀設計發展史,形態的表現眾多。古代的書籍形態包括簡牘裝、卷軸裝、經折裝、旋風裝、蝴蝶裝、包背裝、線裝等,現代的書籍形態包括平裝、精裝等。相較于形態單一的虛體電子書,設計師在進行紙質書籍設計時可以根據內容充分發揮其形態多樣化的優勢。比如《百家姓》、《唐詩三百首》等涉及古典文化題材的書籍可考慮采用經折裝、線裝等裝幀形態。以《書與法》這樣的書法作品集設計為例,在形態上,采用了仿古線裝本進行裝訂,黑色裝訂線條構成“書與法”三個漢字書名,既顯示出與古代線裝書的區別,又增加了靈動的韻味。(見圖1)又如裝幀設計家周晨的《陽澄筆記》,該書裝幀淡雅別致、形態新穎,書脊采用了在傳統線裝基礎上改良的網狀裝訂形式。這個創意來自于陽澄湖的漁線,既有蘇州的元素,又體現出陽澄湖的特色。(見圖2)

(二)藝術收藏性紙質書籍設計是將文字、圖形、色彩、整體的版式安排、書體的裝幀結構綜合在一起,通過印刷的方式呈現出來的綜合化的藝術。正如胡愈之先生所說:“一本好書,應當是一件完整的藝術品。一本好書,一定是思想內容、文字插圖、標點行格、排版樣式、封面裝幀都是配合得很勻稱、很恰當的,書的內容和形式要能求得一致,表達出一本書的獨特風格,這樣才真正算得一本好書?!弊x者在閱讀紙質書籍時,可以獲得前所未有的身心靈藝術享受,這也是人們完成電子閱讀后仍然愿意購買紙質版本書籍加以收藏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設計師應將紙質書籍設計所具有的藝術收藏性這一優勢進一步發揚光大,充分地使用設計語言來提升該書內容的同時,使它成為一件藝術品。例如呂敬人先生為中國青年出版社設計《梅蘭芳全傳》,除了編選相關珍貴圖片資料,使一本純文稿的書變成一本圖文并茂的書籍外,還別出心裁地設計了一個“切口”:將書端在手中,向下輕輕捻開時是梅蘭芳的生活照,向上捻開時是他的舞臺照,仿佛是梅蘭芳一生的寫照。讀者輕輕一翻間,就仿佛翻過了梅蘭芳的一生,“切口”生出的形式美感,也同樣濃縮了內容的精華。這樣的設計無疑增強了書籍本身的藝術收藏價值。

(三)文化整合性書籍是人類知識的載體,是時代文化的產物。當全媒體時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給紙媒帶來巨大沖擊之時,紙質書籍需要更為全面、深入的設計,傾向于書籍內涵和社會的需要,這就要求了設計師要立足于“文化”的發展與整合角度,去契合作者的書稿內容而設計,使每一本書籍擁有自身獨特的意蘊,達到“形神兼備”的境界,而不單單只是為了出版設計封面與版式。以呂敬人先生設計的《懷珠雅集》為例,一共5本,介紹的都是過去收藏家和文人的藏書票。他認為單做這樣一本書沒有太多的閱讀價值,于是就將一些關于藏書、買書、看書的只言片語編在每一頁上。既讓年輕人對藏書票有所了解,又使藏書的功能體現在閱讀之中,讓讀者充分享受到讀書的樂趣。如此設計拓展了書的內涵,提高了書的閱讀價值。呂先生的觀念反映出現今文化意蘊在書籍裝幀設計中的重要性。

(四)感官體驗性日本著名書籍設計家杉浦康平提出了關于書籍設計的“五感”理論:“書的表達需要五感,即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眳尉慈讼壬衷诖嘶A上作了更進一步的剖析,指出書籍設計要掌握信息傳達的整體演化,掌握信息的單純性,掌握信息的感官傳達。從當前電子書籍的設計狀況來看,其視覺和聽覺體驗已較為豐富,而紙質書籍在觸覺、嗅覺、味覺的感官體驗上更具優勢。觸覺,是讀者的肌膚對于一本書的感覺。觸覺主要受材質和工藝的影響。紙張的輕盈或厚重、柔軟或堅硬、平滑或粗糙會給人們不同的觸覺感受和情感體驗。紙質書籍的模切、凹凸印刷等工藝亦有同樣效果。嗅覺是相對抽象的信息表達手段。熟悉的氣味往往能喚起人們的記憶,影響人們的情緒和行為活動。愛書之人通常都很喜歡新書的紙張混合著油墨的書香氣味。現今的工藝也可將香料滲入油墨,使印刷出來的書籍帶有特殊的香味。味覺不僅是一種感官刺激,還包含了書籍的“品味”。日本著名的百貨品牌無印良品曾經設計過一本香料書(SpiceTaste-LeafBook),它采用可食用的材料制作,每一頁“紙”就是一頁特定含量的香料,使用的時候,通過翻閱可以找到需要的香料,然后撕下所需分量扔進鍋中烹飪即可。實際做書的時候設計師可以考慮加強觸覺、嗅覺、味覺在紙質書籍中復合式的感官體驗效果。

(五)情感互動性書籍是一個帶有情感的事物,它不僅僅是文字的傳達,在閱讀過程中能得到許多享受。書籍設計師的目的不僅僅是去美化裝潢,而是讓讀者喜歡,引導其有興趣地去閱讀。成功的書籍設計可以在讀者和作者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使之相互理解、產生情感共鳴。朱贏椿創作和設計的《蟻囈》獲2008年“世界最美圖書”特別獎,這是一本封面沒有標題及任何文字的圖書,而取代文字的是幾只零星分布的螞蟻。書中的大量留白為讀者提供了豐富的想象和創作空間,期望通過與讀者的互動產生交流和共鳴。整本書的簡約設計似乎是向讀者發出一個參與其中的邀請,形成了情感的互動。這樣的成功范例為紙質書籍的裝幀設計指明了方向:從書和讀者的情感互動出發,閱讀的樂趣不是被動接受,而是主動參與。

二、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