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檢查制度范文

時間:2023-03-30 00:19:0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健康檢查制度,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健康檢查制度

篇1

第一條為加強衛生監督管理,保證預防性健康檢查的質量,依據國家現行有關衛生法律、法規的規定,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預防性健康檢查是指對食品、飲用水生產經營人員、直接從事化妝品生產的人員、公共場所直接為顧客服務的人員、有害作業人員、放射工作人員以及在校學生等按國家有關衛生法律、法規規定所進行的從業前、從業和就學期間的健康檢查。

第三條預防性健康檢查工作由省級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統一管理,各級衛生行政部門主管本轄區的預防性健康檢查工作。

第二章單位管理

第四條承擔預防性健康檢查工作的醫療衛生機構必須經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審查批準后,方可在指定范圍內開展預防性健康檢查工作。

第五條健良檢查單位應設置候診室、化驗室、檔案室及衛生間等,并配備相應儀器設備;要有健全的臨床檢查、實驗室檢驗、X光檢查和檔案管理等常規工作程序;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和各項醫護技術操作規范。

第六條健康檢查單位應根據健康檢查對象和內容確定相應的專業人員參加預防性健康檢查工作。主檢人員應由主治(管)醫(技)師以上或相應職稱的專業人員擔任。

第七條健康檢查單位不得隨意增減健康檢查項目和頻次。必須接受上級專業機構的業務指導和衛生監督機構質量控制、技術考核等全面監督管理。每年定期向衛生監督機構報告預防性健康檢查工作情況,按規定做好疫情、職業病報告和統計工作。

第八條預防性健康檢查工作人員必須遵紀守法、恪守醫德、秉公辦事、廉潔自律。

第九條各級政府行政部門每年要對本地區承擔預防性健康檢查單位的預防性健康檢查工作進行一次全面檢查。

第三章工作程序和內容

第十條各級衛生監督機構應制定預防性健康檢查工作計劃。

第十一條受檢單位應按規定向衛生監督機構提交受檢人員名單,并由受檢單位負責建立個人健康檔案。

第十二條承擔健康檢查的單位根據衛生監督機構確定的受檢人員名單,按規定的應檢項目安排健康檢查。具體健康檢查工作按國家有關技術規范進行。

第十三條健康檢查單位應將受檢人員的檢查、檢驗等原始記錄及健康檢查結果報送衛生監督機構。

第十四條衛生監督機構根據健康檢查結果,對預防性健康檢查合格者簽發健康合格證明。對不合格者提出處理意見并監督執行。原始材料同時交受檢單位或規定的存檔單位存檔。

第十五條衛生監督機構須按年度將管轄范圍內的預防性健康檢查情況統一匯總、分析并及時報送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和上級衛生監督機構。

第十六條預防性健康檢查的內容:

(一)對從事食品、飲用水生產經營人員、化妝品生產人員、公共場所直接為顧客服務人員,主要檢查病毒性肝炎、痢疾、傷寒、活動性肺結核和皮膚病等疾病。

(二)對有害作業人員和放射工作人員主要檢查職業禁忌癥、職業病及與職業有關的疾病。

(三)對在校學生主要檢查生長發育、健康狀況以及常見病、傳染病和地方病。

(四)有關衛生法律、法規對預防性健康檢查內容另有規定的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進行。

(五)根據實際情況,確需增減的預防性健康檢查的具體項目,須報請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批準后,方可進行。

第十七條預防性健康檢查的頻次依照相應的衛生法律、法規或規章的規定進行。

篇2

湖北省宣恩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湖北恩施 445500

[摘要] 目的 分析孕前優生健康檢查中病毒篩查的臨床診斷價值。方法 選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本中心進行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的200對夫婦(400例),觀察并分析相關檢測結果情況。結果 在400例受檢夫婦中,檢測出70例高風險疾病者,女性66例分別是小三陽者16例,大三陽者14例,風疹病毒IgG者7例,巨細胞病毒IgM者 5例,弓形體IgM者2例,梅毒者7例,血糖異常者8例;男性患者共檢測出4例,小三陽和病毒者各2例;檢測出低風險疾病女性患者共46例,其中陰道炎者15例,盆腔炎者12例,宮頸炎者9例,尿道炎者6例,子宮肌瘤者4例;男性患者共32例,肌酐水平下降者8例,谷丙轉氨酶升高者24例;在200例受檢女性中,體重肥胖者38例,超重者56例,正常體重者94例,低于正常體重者12例。結論 開展孕前優生健康檢查能夠幫助計劃懷孕夫婦及時發現風險因素,從而能夠避免和減少不良妊娠結局,提高新生兒身體健康水平。

[

關鍵詞 ] 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病毒篩查

[中圖分類號] R715.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09(a)-0008-02

優生健康檢查能夠及早發現夫妻雙方的身體疾病和潛在威脅,通過給予對癥醫療干預,能夠有效避免新生兒缺陷現象,從而實現優生目標[1]。本研究對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本中心進行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的200對(400例)夫婦的檢查結果資料予以回顧性分析,結果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本中心進行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的夫婦共400例,年齡22~35歲,平均年齡(29.48±2.29)歲;農村夫婦有308例(77.00%),城鎮夫婦有92例(23.00%);初中及以下文化學歷者有183(45.75%)例,高中學歷者129(32.25%)例,大專以上學歷者有88(22.00%)例,有遺傳性疾病者8(2.00%)例,有近親婚配史者有7(1.75%)例,有分娩過缺陷兒者16(4.00%)例,所有前來受檢的夫婦均符合國家相關生育政策且計劃懷孕,排除資料記錄不完善者。

1.2方法

根據知情自愿與嚴格保密等原則,進行優生健康檢查。夫婦雙方首先簽訂檢查知情同意書,并填寫基本資料和信息,包含孕育史、病史、用藥史、飲食習慣、心理狀況等,主要包含常規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以及風險評估、咨詢指導等多項檢查項目。各項優生健康檢查項目內容、流程和標準以及實驗室檢查方法均嚴格依據國家制定的相關操作標準和規范進行,并且體檢醫生、實驗室工作人員都需經過統一培訓。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弓形體試劑由北京貝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乙肝兩對半和梅毒螺旋體試劑由廈門英科新創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谷丙轉氨酶試劑由廈門英科新創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葡萄糖試劑由上海科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肌酐試劑由濰坊三維生物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提供。

1.3觀察指標

觀察高風險疾病檢測情況(小三陽、大三陽、風疹病毒IgG、巨細胞病毒IgM、弓形體IgM、梅毒);低風險疾病檢測情況(陰道炎、盆腔炎、宮頸炎、尿道炎、子宮肌瘤、肌酐水平下降、谷丙轉氨酶升高);受檢女性體重情況(肥胖、超重、正常、低于正常)。

1.4評定標準

體重指數≥30.0為肥胖,≥25.0為超重,介于18~24.9之間為正常范圍,等于18為低于正常體重水平[2]。

1.5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

2結果

2.1高風險疾病檢測情況

檢測出高風險疾病女性者共有66(33.00%)例,其中小三陽者有16(8.00%)例,大三陽者有14(7.00%)例,風疹病毒IgG者有7(3.50%)例,巨細胞病毒IgM者 5(2.50%)例,弓形體IgM者有2(1.00%)例,梅毒者有7(3.50%)例,血糖異常者8(4.00%)例;男性患者有4(2.00%)例,其中小三陽者2(1.00%)例,梅毒者2(1.00%)例。

2.2低風險疾病檢測情況

檢測出具有低風險疾病女性患者共46(23.00%)例,分別為陰道炎者15(7.50%)例,盆腔炎者12(6.00%)例,宮頸炎者9(4.5%)例,尿道炎者6(3.00%)例,子宮肌瘤者4(2.00%)例,具有低風險疾病的男性患者共32(16.00%)例,分別為肌酐水平下降者8(4.00%)例,谷丙轉氨酶升高者24(12.00%)例。

2.3受檢女性體重情況

在200例受檢女性中,體重肥胖者有38(19.00%)例 ,超重者有56(28.00%)例,正常體重者有 94(47.00%)例,低于正常體重者有12(6.00%)例。

3討論

本研究中,觀察到女性高風險疾病檢測率明顯高于男性,尤其以大、小三陽疾病者居多,這類疾病的女性在懷孕早期階段會明顯加重孕期反應,在懷孕晚期妊高癥發生率較高,且在分娩時由于肝功能受到損害,影響凝血功能,將直接引發產后出血,且新生兒畸形率較高。提示該疾病篩查出后患者應保持充分的臥床休息時間,并給予補充藥物和微量元素,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再懷孕。結果顯示風疹病毒IgG者和巨細胞病毒IgM者分別有7例、5例,前者容易通過胎盤傳染至胎兒,導致新生兒出現先天性心臟病、腦膜炎、貧血和耳聾等不良后果,而后者則可會侵襲胎兒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等重要器官,導致死亡或流產,且成活后的新生兒容易出現智力障礙、喪失聽力等后遺癥,提示患者均應在進行治療后再考慮懷孕。檢測出弓形體IgM者有2例,而該疾病容易導致產婦流產,建議計劃懷孕患者不宜養貓、狗,不吃生肉或半生肉。此外,結果顯示檢測出男、女梅毒患者共9例,此類疾病易引發早產或死胎,且可能分娩出先天梅毒患兒,對此患者應選用青霉素及時、徹底治療,該結論與陳海英等人的研究觀點相符[3]。

同時,本研究結果顯示檢測出低風險疾病女性患者46例,這類疾病較為常見,不影響懷孕,但在懷孕期間容易引發胎膜早破、羊膜炎和早產等并發癥,因此患者需引起高度重視,積極接受對癥治療,消除危險因素。谷丙轉氨酶升高男性者多達24例,分析與其過量飲酒相關,提示丈夫在計劃懷孕時應注意改變不良生活、飲食習慣,禁止吸煙、喝酒[4-14]。本研究結果得出受檢女性體重肥胖者38例 ,超重者56例,而孕婦體重過重或肥胖將對妊娠結局產生重大影響,巨大兒發生率和剖宮產發生率明顯升高,且可能延長產程,給產婦帶來生命危險,提示需加強對患者的保健指導,要求保持科學的飲食習慣,合理攝入營養,不暴飲暴食,并積極開始適量運動,維持健康的體重指數。另一方面,還要定期監測血糖異?;颊叩难侵?,從飲食、藥物治療等方面入手,良好控制其血糖水平,避免出現巨大兒、胎兒畸形等不良結局。

綜上所述,通過孕前優生健康檢查能夠發現身體異常的待孕夫婦,且并通過健康指導能夠提高其防治意識和健康水平,有利于降低新生兒缺陷風險,提高國家人口素質。

[

參考文獻]

[1] 陳杰.500例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的護理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4,3(8):206-207.

[2] 余豪情,楊文靜,堯麗.帶8587例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結果回顧性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3,11(33):120-122.

[3] 張立.濱海新區漢沽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結果分析[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12,12(6):120-121.

[4] 馮玉華.育齡婦女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結果的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3,21(5):381-382.

[5] 陳海英,郭娟鋒,曹偉藝.上海遠郊奉賢地區孕前優生健康檢查情況分析[J].上海醫藥,2012,12(12):158-160.

[6] 周愛武,胡愛榮.21例重癥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的臨床特征分析及護理要點[J].現代實用醫學,2010,22(9):1062-1063.

[7] 戴寶貞,蘇亞菲,郝小金.0~3歲兒童出生缺陷狀況調查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4,21(5):683-686.

[8] 王媛媛,馬旭.出生缺陷干預從產前優生服務到孕前保健的模式轉變[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4,21(5):573-575.

[9] 袁彥玲,葉漢風.云南省農村育齡夫婦不良妊娠結局與危險因素暴露關系研究[J].中國計劃生育學,2014,21(3):223-225.

[10] 姚楠,王芳,許俠.淺析美國的孕前保健特點及對我國的啟示[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4,21(4):367.

[11] 袁亞楠,趙悅淑,張展,等.河南省鄭州市各級醫院出生缺陷兒監測情況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3,20(2):177-180.

[12] Graham J. BakerChristianity and Eugenics: The Place of Religion in the British Eugenics Education Society and the American Eugenics Society, c.1907-1940[J].Soc Hist Med,2014, 27(2):281-302.

[13] S Wilkinson.Eugenics talk” and the language of bioethics[J].J Med Ethics,2013,34(6): 467-471.

篇3

【關鍵詞】脂質代謝異常;頸動脈內中膜厚度;相關性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4-0274-02

近年來,頸動脈粥樣硬化能夠準確的反映全身動脈,尤其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一個早期表現,而IMT增厚是動脈粥樣硬化的亞臨床表現。本次研究旨在研究分析脂質代謝異常與頸動脈內中膜厚度(IMT)的相關性,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1月期間,在我院體檢中心進行健康檢查的體檢者480例,男性264例,占55%,女性患者216例,占45%;年齡21~67歲,平均年齡42.6±12.2歲。對于入選的體檢者,均要了解病史、體檢結果、實驗室生化指標檢測結果等,排除體檢中檢查出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等可能會誘發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疾病,在滿足上述條件的基礎上進行頸動脈超聲檢查。

1.2方法

1.2.1血脂檢測

本次入選的體檢者均在空腹12h的情況下,于清晨抽取靜脈血,進行實驗室生化指標檢測,檢測包括TC、TG、LDL-C、HDL-C等指標。檢測儀器選用日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7180),觀察記錄檢測結果,并計算每位體檢者的LDL-C/HDL-C比值。

1.2.2頸動脈IMT的檢測

檢測儀器選用PHILIPS IU 22彩色多普勒超聲儀,探頭選用12MHZ高頻,對所有體檢者進行頸動脈IMT檢測,包括雙側的頸動脈分叉近端1cm處血管壁IMT。IMT為左右兩側頸動脈IMT的平均數。

1.3療效評定

依據我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中的血脂水平分層標準[1]:合適范圍為LDL-C1mm。

1.4統計學方法。

2.結果

采用多元逐步回歸法分析本次研究入選的480例體檢者的實驗室生化指標和頸動脈IMT,其中頸動脈IMT為固定量。由表1可見,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TC、LDL-C、LDL-C/HDL-C比值與IMT有關,均為獨立危險因素;當LDL-C處于

表1 480例患者的實驗室生化指標與頸動脈內中膜厚度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

3.討論

我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中提出: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中,最為重要的是脂質代謝異常,并且與高水平LDL-C獨立相關,一定要把控制LDL-C水平作為降脂和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首要目標[2]。HDL-C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其作用機理為通過調節外周組織過剩的膽固醇,將膽固醇運至肝臟并分解進入在循環,同時HDL-C能夠有效的抑制LDL的氧化,增加NO的合成,刺激內皮細胞合成PGI2[3],從而達到抗炎、抗血栓、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增生的效果。

據張鳳平論述的《脂質代謝異常與頸動脈內中膜厚度關系及干預療效》[4]的研究顯示,冠狀動脈性心臟病患者的血脂濃度與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中LDL-C/HDL-C比值要比LDL-C或者HDL-C的單一指標要高。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當LDL-C處于

參考資料:

[1]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制訂聯合委員會.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J].2007,35(5):390-409.

[2]張志明.健康體檢篩查脂質代謝異常與頸動脈內中膜厚度的相關性分析[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1,32(5):655-656.

篇4

摘 要 由于社會的大變革所引起當今大學生的生理、心理、社會適應方面受到極大的挑戰,大學生的健康狀況越來越受到社會及有關學者的關注,健康狀況不僅對大學生現階段的學習、生活,而且對其以后的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綜合目前國內的研究狀況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問卷調查、數理統計和邏輯分析等方法,針對山西大學商務學院的學生對《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認知及態度現狀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 學生體質健康標準 現狀調查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選取山西大學商務學院2011級到2103級本科生為研究對象,重點調查他們對《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認知情況及態度。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2.專家訪談法

3.問卷調查法

4.數理統計法

5.邏輯分析法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大學生對《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認知狀況

1.大學生對《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目的的認知情況

通過數據分析顯示,78.2%的大學生認為《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目的是“評定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促進健康”,59.2%的大學生認為是“促進學生加強體育鍛煉,提高健康水平”,說明大學生對《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目的的認識較為準確。但也有部分大學生認為是“檢查學生的平時體育鍛煉效果”24.5%和“考察學生體育成績”14.4%,可見對《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目的的宣傳還需要加強,另外,男女大學生對《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的主要目的認知基本相同。

2.大學生參加《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的目的

通過數據分析顯示,90.6%寫的大學生參加《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是為了“了解自己的體質健康水平”,9.4%的大學生是為了拿到畢業證,說明《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的實施極大地提高了大學生對自己健康水平的關注程度。另外,將《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合格作為學生獲得畢業證的必要條件之一,有助于促進學生參加體育鍛煉,也有助于大學生從根本上改變參加《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的目的。此外,男、女大學生在參加《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目的的選擇上也很一致。

(二)大學生對《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態度調查

1.大學生對測試反映自身實際健康水平的認識

態度認識指個人對于特定對象的肯定或否定的內在反應傾向,是個性傾向性的表現,與其認識、情感有著直接的聯系 。大學生對于體育鍛煉的態度直接影響著對體質健康測試的態度。通過數據分析顯示,有34.1%的大學生認為不能測出自己的實際健康水平。在這些持否定態度的人群中,男、女大學生分別占31.2%和37.1%,但沒有顯著性差異。他們認為測試過程中有其他因素影響到了數據的準確性。這說明測試數據的可靠性、準確性還有待提高。如今,人們越來越重視個人健康,尤其是當今的大學生對于強健體魄的需要,要求《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要能真正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為了較準確地對學生進行測試并減輕教師負擔,《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沒有過多選用可用于鍛煉的項目和內容,而是提出通過體育課中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來提高學生鍛煉的積極性,但同時由于部分學校對體育課教學內容缺乏明確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態度認知。

2.大學生對影響體育健身知識學習態度的認識

通過數據分析顯示,有82.1%的大學生認為通過《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有必要學習體育健身的知識,僅有17.8%的大學生認為沒有必要,測試對大學生學習體育健身知識的態度影響比較大。另外,在該項選擇上,不存在性別差異??梢姡秶覍W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對大學生學習體育健身知識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3.大學生對測試影響生活習慣的認識

通過數據分析顯示:有71.1%的大學生認為,參加《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會改變自己的不良生活習慣,還有28.9%的大學生認為不會改變,且男、女大學生的態度沒有顯著性差異。說明《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實施對大部分大學生改變自己的不良生活習慣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但還需進一步加強宣傳,以不斷擴大影響人群的范圍。

三、結論

大學生對《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目的的認識情況整體上較好。多數大學生認識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是為了了解自己的體質健康水平,還有很大一部分大學生認為測試并不能反映自己的實際體質健康水平?!秶覍W生體質健康標準》對大學生的體育鍛煉行為和生活習慣的改變已經發揮了良好的促進作用,但是還有超過四分之一的大學生對此反映平淡。

四、建議

篇5

引言:

艾滋病有臨床遞增發生特點,疾病防治工作的不斷研究中,艾滋病抗病毒(ARV)治療價值突出,在改善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質量方面具有積極意義[1]。但是,ARV治療要求患者長期性服藥,而藥物不良反應成為最常見性問題,為了提高艾滋病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必須做好患者用藥治療期間的監督、觀察工作,降低藥物毒副作用對患者治療造成的影響,保證患者生活質量[2]。本文就我院ARV藥物不良反應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護理干預措施。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實驗對象選自2013年5月到2016年8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800例艾滋病患者,均經實驗室確診且符合實驗入選標準,患者自愿參與ARV治療。發生藥物不良反應患者510例;男性患者468例,女性患者42例;年g在18-85歲之間,年齡均值(35.20±3.30)歲;初中及以下學歷患者203例,高中及以上患者307例;已婚患者162例,未婚患者348例。

1.2 藥物治療方法。遵循國家免費艾滋病抗病毒藥物治療給藥,常規3個藥物組合,即2種核苷類+1種非核苷類/蛋白酶。

1.3 觀察指標。記錄艾滋病患者具體不良反應類型占有率、開始時間、持續時間、肝功能損害程度。

2.結果

2.1 藥物不良反應情況。510例艾滋病患者具體藥物不良反應情況結果數據見表1,結合表中數據分析,頭暈以及皮疹、肝功能損傷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高,腎功能損傷持續時間最長。

2.2 肝功能損害。110例肝功能異?;颊咧?,1-2級損傷患者98例(89%),3級損傷患者10例(9.1%),4級損傷患者2例(1.9%)。

2.3 藥物更換率。510例藥物不良反應患者,發生藥物方案更換患者88例,占17.2%。

3.討論

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療期間藥物不良反應問題明顯,影響患者治療依從性,所以患者治療期間要做好患者反應監測,并采取心理護理以及藥物治療宣教,確?;颊咧委熞缽男砸约爸委熜Ч?。

3.1 心理護理

首次就診的艾滋病患者安排??谱o理人員一對一指導和護理,在與患者交談中了解其心理意愿,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抗病毒治療機制、可能存在的風險,緩解患者心理負擔,并鼓勵患者長期服藥,說明長期服藥價值[3]。

3.2 藥物治療宣教

首先,藥物知識宣教

對患者進行首次給藥時,講解藥物作用機制、相關毒副反應,并告知患者部分藥物不良反應會隨著時間的延長而減輕,緩解患者治療恐懼感。另外,叮囑患者服藥近期內盡量不食用海鮮,避免海鮮過敏、藥物過敏混淆情況[4]。

其次,服藥后隨訪

艾滋病患者一般在初服藥期間不良反應明顯,后期會不斷減輕,但是一旦患者有肝腎功能損害等并發癥問題,會直接影響患者服藥依從性。所以,護理人員要對不良反應患者做好安撫工作,增加隨訪次數,對于不良反應加重患者叮囑停藥并及時就診,避免不良反應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量。

結語:

綜上所述,應重視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療期間的毒副反應問題,和患者之間進行有效的心理護理以及藥物知識宣教等工作,并做好不良反應對癥處理,緩解患者治療期間的恐懼、擔憂意識,提高艾滋病患者治療的依從性,確保長期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范春紅,柏春琴,王慧群等.護理干預對艾滋病患者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9):1046-1047.

[2]張毅.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艾滋病病毒感染應用抗病毒治療的護理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3,8(15):194-195.

篇6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管理條例》,切實保障實行計劃生育的育齡夫妻享受國家規定的基本項目的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有效促進育齡婦女的生殖健康,不斷引導和激勵廣大育齡群眾自覺實行計劃生育,現就切實加強已婚育齡婦女生殖健康檢查工作通知如下:

一、進一步提高認識,切實增強抓好生殖健康檢查工作的責任感

各街鎮鄉和縣直各部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嚴格按照國家《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管理條例》中關于已婚育齡婦女生殖健康檢查工作的要求,切實抓好生殖健康檢查工作。堅持實行已婚育齡婦女生殖健康檢查制度,加強對生殖健康檢查工作的管理,提高生殖健康檢查質量,及時出具準確、真實、有效的檢查手續,提高工作責任心,堅決杜絕假檢、替檢、出具假手續等現象,確保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工作的規范有效。

二、進一步完善制度,嚴格堅持生殖健康檢查制度

按照戶籍地和現居住地把已婚育齡婦女分為戶籍地在本縣的15-49周歲的已婚育齡婦女和流動到本縣經商、打工等已婚育齡婦女,每年分兩次和四次生殖健康檢查(普查)。

1、每年進行兩次生殖健康檢查的范圍為:

(1)落實男扎措施的;

(2)生育兩個子女且落實安環措施的;

(3)年齡在45周歲以上生育一個子女且安環的;

(4)機關事業單位在職的已婚育齡婦女。

檢查時間為:每年3月、9月。

2、每年進行四次生殖健康檢查的范圍為:

除上述每年兩次檢查范圍外的所有已婚育齡婦女。

檢查時間為:每年3月、6月、9月、12月。

三、切實加強領導,認真落實生殖健康檢查的各項措施

領導重視是關鍵,力量到位是保障。各街鎮鄉和縣直部門要高度重視,把已婚育齡婦女的生殖健康檢查(普查)工作納入黨委政府和部門的重要議事日程來抓。各街鎮鄉要集中干部力量,實行領導帶隊、工作人員劃片包干的原則,村社干部實行聯系人負責制,做好監督跟蹤,逐戶逐人落實到位檢查,確保有效參檢率。為此,要切實抓好以下幾個環節的工作。

1、摸清家底、登記造冊。

各街鎮鄉要重新建立好生殖健康登記卡,全面清理節育措施的落實情況,對育齡婦女進行分類登記造冊(分兩次檢查的和四次檢查的),通過登記造冊為孕前管理項目建設打下基礎。

2、嚴格合同管理。

各街鎮鄉已婚育齡婦女合同簽訂率務必要求達到100%,特別是外出務工的已婚育齡婦女要進行全面簽訂,對未參加生殖健康檢查和未按時寄回有效孕檢證明材料的按合同規定處理。

3、做好準備、搞好服務。

各街鎮鄉要落實好檢查的設施設備,讓育齡群眾感到滿意,對于春節期間要外出務工的已婚育齡婦女可以提前進行生殖健康檢查,隨到隨查,做到優質服務。

4、嚴格獎懲。

各街鎮鄉要制定好村規民約等措施,因地制宜,約束參檢對象參檢,對參檢對象故意不參加檢查的,嚴格按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篇7

一、為什么要開展職業健康檢查?

職業健康檢查是指醫療衛生機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進行的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的健康檢查。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目的在于掌握勞動者的健康狀況,發現職業禁忌;在崗期間的職業健康檢查目的在于及時發現勞動者的健康損害;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是為了解勞動者離開工作崗位時的健康狀況,以便分清健康損害的責任。

二、職業健康檢查如何進行?費用由誰承擔?

醫療衛生機構開展職業健康檢查應當與用人單位簽訂委托協議書,由用人單位統一組織勞動者進行職業健康檢查;也可以由勞動者持單位介紹信進行職業健康檢查。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

三、承擔職業健康檢查的醫療衛生機構應具備哪些條件?

(一)持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涉及放射檢查項目的還應當持有《放射診療許可證》;

(二)具有相應的職業健康檢查場所、候檢場所和檢驗室,建筑總面積不少于400平方米,每個獨立的檢查室使用面積不少于6平方米;

(三)具有與批準開展的職業健康檢查類別和項目相適應的執業醫師、護士等醫療衛生技術人員;

(四)至少具有1名取得職業病診斷資格的執業醫師;

(五)具有與批準開展的職業健康檢查類別和項目相適應的儀器、設備;

(六)建立職業健康檢查質量管理制度。

四、職業健康檢查的主要工作要求是什么?

(一)職業健康檢查機構應在批準的職業健康檢查類別和項目范圍內依法開展職業健康檢查工作,并出具職業健康檢查報告;

(二)職業健康檢查機構應當依據相關技術規范,結合用人單位提交的資料,明確用人單位應當檢查的項目和周期;

(三)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管部門、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的規定,組織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并將檢查結果書面告知勞動者;

(四)職業健康檢查機構及相關工作人員應當尊重、關心、愛護勞動者,保護勞動者的知情權及個人隱私;

(五)職業健康檢查機構發現疑似職業病的,應當及時書面告知勞動者本人和用人單位,同時向所在地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報告;發現職業禁忌的應及時告知用人單位和勞動者。

五、職業健康檢查分幾類?職業健康檢查項目和周期的依據是什么?

職業健康檢查按照作業人員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分為接觸粉塵類、接觸化學因素類、接觸物理因素類、接觸生物因素類、接觸放射因素類及特殊作業等六類。

職業健康檢查的項目、周期按照《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GBZ188)執行,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檢查按照《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GBZ235)等規定執行。

六、職業健康檢查機構對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如何處理?

職業健康檢查機構應當在職業健康檢查結束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將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包括勞動者個人職業健康檢查報告和用人單位職業健康檢查總結報告,書面告知用人單位,由用人單位將勞動者個人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及職業健康檢查機構的建議等書面形式如實告知勞動者。

七、如何對職業健康檢查機構進行監督管理?

按照屬地化管理原則,制定年度監督檢查計劃,做好職業健康檢查機構的監督檢查工作;設區的市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每年應當至少組織一次對本轄區內職業健康檢查機構的監督檢查;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抽查。

篇8

第一條為加強衛生監督管理,保證預防性健康檢查的質量,依據國家現行有關衛生法律、法規的規定,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預防性健康檢查是指對食品、飲用水生產經營人員、直接從事化妝品生產的人員、公共場所直接為顧客服務的人員、有害作業人員、放射工作人員以及在校學生等按國家有關衛生法律、法規規定所進行的從業前、從業和就學期間的健康檢查。

第三條預防性健康檢查工作由省級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統一管理,各級衛生行政部門主管本轄區的預防性健康檢查工作。

第二章單位管理

第四條承擔預防性健康檢查工作的醫療衛生機構必須經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審查批準后,方可在指定范圍內開展預防性健康檢查工作。

第五條健良檢查單位應設置候診室、化驗室、檔案室及衛生間等,并配備相應儀器設備;要有健全的臨床檢查、實驗室檢驗、X光檢查和檔案管理等常規工作程序;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和各項醫護技術操作規范。

第六條健康檢查單位應根據健康檢查對象和內容確定相應的專業人員參加預防性健康檢查工作。主檢人員應由主治(管)醫(技)師以上或相應職稱的專業人員擔任。

第七條健康檢查單位不得隨意增減健康檢查項目和頻次。必須接受上級專業機構的業務指導和衛生監督機構質量控制、技術考核等全面監督管理。每年定期向衛生監督機構報告預防性健康檢查工作情況,按規定做好疫情、職業病報告和統計工作。

第八條預防性健康檢查工作人員必須遵紀守法、恪守醫德、秉公辦事、廉潔自律。

第九條各級政府行政部門每年要對本地區承擔預防性健康檢查單位的預防性健康檢查工作進行一次全面檢查。

第三章工作程序和內容

第十條各級衛生監督機構應制定預防性健康檢查工作計劃。

第十一條受檢單位應按規定向衛生監督機構提交受檢人員名單,并由受檢單位負責建立個人健康檔案。

第十二條承擔健康檢查的單位根據衛生監督機構確定的受檢人員名單,按規定的應檢項目安排健康檢查。具體健康檢查工作按國家有關技術規范進行。

第十三條健康檢查單位應將受檢人員的檢查、檢驗等原始記錄及健康檢查結果報送衛生監督機構。

第十四條衛生監督機構根據健康檢查結果,對預防性健康檢查合格者簽發健康合格證明。對不合格者提出處理意見并監督執行。原始材料同時交受檢單位或規定的存檔單位存檔。

第十五條衛生監督機構須按年度將管轄范圍內的預防性健康檢查情況統一匯總、分析并及時報送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和上級衛生監督機構。

第十六條預防性健康檢查的內容:

(一)對從事食品、飲用水生產經營人員、化妝品生產人員、公共場所直接為顧客服務人員,主要檢查病毒性肝炎、痢疾、傷寒、活動性肺結核和皮膚病等疾病。

(二)對有害作業人員和放射工作人員主要檢查職業禁忌癥、職業病及與職業有關的疾病。

(三)對在校學生主要檢查生長發育、健康狀況以及常見病、傳染病和地方病。

(四)有關衛生法律、法規對預防性健康檢查內容另有規定的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進行。

(五)根據實際情況,確需增減的預防性健康檢查的具體項目,須報請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批準后,方可進行。

第十七條預防性健康檢查的頻次依照相應的衛生法律、法規或規章的規定進行。

篇9

根據國家《食品安全法》、《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性病防治管理辦法》、《預防性健康檢查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我縣實際,經我局研究決定,就進一步規范我縣預防性健康檢查工作規定如下:

一、預防性健康檢查的對象

凡我縣食品(餐飲業)、飲用水生產經營人員、公共場所直接為顧客服務的人員、有害作業人員、放射工作人員以及在校學生等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從業前、從業和就學期間的健康檢查。

二、健康檢查單位的劃定

1、我縣地區的旅館住宿業、桑拿、足浴、游泳場館的從業人員由縣皮膚病性病防治院負責健康檢查,其余的公共場所、職業病、放射、食品(餐飲業)與飲用水從業人員由縣疾控中心負責健康檢查??h城(含敖江、江南)以外的鄉鎮上述各類從業人員可在轄區衛生院體檢,但食品、飲用水及公共場所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從業人員按規定必須檢查痢疾、傷寒、甲肝、戊肝等消化道傳染病,目前未開展此類檢驗項目的單位,可將采集的糞便、血液標本隨同加蓋單位公章的體檢表送縣CDC檢測(技術要求由縣CDC另行通知)。

三、統一檢查項目和收費標準

1、根據衛生部的規定,使用統一的預防性健康檢查用表,按規定項目進行檢查。食品及公共場所人員的體檢收費按上級規定統一為每人50元;其余的職業病、放射及在校學生體檢項目及收費按現行有關規定執行,不得擅自增減體檢項目及收費。

2、須送縣CDC委托檢測甲肝、戊肝及糞便培養檢查的,衛生院從收費50元中上交縣CDC20元(只委托糞便培養的,縣CDC不另收費)。

四、預防性健康檢查的工作要求

1、承擔預防性檢查工作的醫療衛生機構必須經我局審查批準后,方可在指定范圍內開展預防性健康檢查工作。健康檢查單位應設置相關科室及儀器,健全工作制度流程和檔案管理,指定相關的專業人員參加體檢工作,按照規定項目體檢并簽署意見,加蓋單位公章。對不按規定體檢或弄虛作假的單位,一經查實取消其體檢單位資格。

2、縣疾控中心、縣皮防院、各鄉鎮衛生院應從方便群眾出發,提供便捷、優質的體檢服務,公開體檢項目及收費標準,明確體檢完成時限。

篇10

三硝基甲苯(TNT),為白色或淡黃色針狀結晶,俗稱黃色炸藥,無臭、有吸濕性;熔點80.35~81.1℃、達沸點240℃時爆炸;難溶于水,易溶于氯仿、苯、甲苯、丙酮,突然受熱也能引起爆炸。三硝基甲苯作為炸藥廣泛用于采礦爆破、隧道開鑿、建筑拆毀、染料制造,以及軍事工業的彈體裝藥等,在其粉碎、過篩、配料、包裝等生產過程中,可產生粉塵及蒸氣,在工業生產中主要經呼吸道和皮膚進入人體。

三硝基甲苯對人體的危害

在生產條件下,急性中毒很少,以慢性中毒多見。短時間大量接觸可導致急性中毒,輕者有頭暈、頭痛、惡心、嘔吐、食欲不振、上腹部痛、面色蒼白,口唇、鼻尖、耳廓、指(趾)端紫紺,尿急、尿頻和排尿痛等表現。重度中毒除上述癥狀加重外,病人意識不清、呼吸淺而急促、大小便失禁,瞳孔散大、對光反應消失,角膜及腱反射消失,嚴重者可因呼吸麻痹死亡。小劑量長期接觸可致慢性中毒,全身癥狀表現為面色蒼白、口唇和耳廓呈青紫色的“三硝基甲苯面容”,眼部主要表現為晶狀體混濁,可發展成中毒性白內障,這是該毒物接觸者最常見、最早和特異性表現。消化系統除表現食欲差、惡心、嘔吐、厭油、腹痛和便秘等外,主要表現為肝腫大、肝區痛,多無黃疸,肝功能試驗可異常。血液系統損害表現為低色素性貧血等。個別嚴重者可發展至再生障礙性貧血。

作業人員職業健康監護

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

檢查對象是擬錄用的從事接觸生產性三硝基甲苯的人員和轉崗擬接觸人員。主要目的是發現包括慢性肝病、白內障等職業禁忌證。

檢查內容一是癥狀詢問,重點詢問消化系統、眼科疾病史及相關癥狀,如食欲不振、乏力、腹脹、肝區疼痛和視力改變等,以及患病史、家族史、個人史、不適癥狀等。二是內科常規檢查,進行血壓、肺部、心臟、腹部檢查,以及神經系統檢查。重點檢查肝臟有無腫大,檢查眼睛包括視力及色覺檢查、眼睛外眼部檢查,角膜、鞏膜、前房、虹膜、瞳孔、晶狀體、玻璃體、眼底檢查。三是實驗室和其他檢查,必檢項目有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能、心電圖,選檢項目為肝脾B超。

在崗期間職業健康檢查

檢查對象是所有職業性接觸三硝基甲苯的人員。檢查周期為肝功能每半年檢查1次,健康檢查每年1次。目的是早期發現職業?。殬I性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和職業性三硝基甲苯致白內障)和職業禁忌證(同上崗前)。檢查內容、癥狀詢問、體檢同上崗前。內科常規檢點檢查肝臟,眼科是常規檢查及眼晶狀體、玻璃體、眼底檢查。實驗室和其他檢查中的必檢項目有血常規、心電圖、肝功能、肝脾B超。

離崗時職業健康檢查

檢查對象包括職業接觸三硝基甲苯的辭職人員、退休人員、內部轉崗人員。檢查目的是早期發現職業病(職業性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和職業性三硝基甲苯致白內障)。檢查內容同在崗期間。檢查時間一般是脫離崗位前,如最后一次在崗期間的健康檢查在離崗前90天內,可視為離崗體檢。

健康監護檔案管理

健康監護檔案是健康監護全過程的客觀記錄資料,是系統觀察勞動者健康狀況變化、評價個體和群體健康損害的依據。包括勞動者健康檢查個人檔案和單位職業健康監護管理檔案,均應妥善保管。

健康監護檔案內容

個人健康監護檔案包括勞動者職業史、既往史和職業病危害接觸史;相應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及處理情況;職業病診療等健康資料。單位職業健康監護管理檔案包括職業健康檢查委托書、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報告和職業健康監護評價報告、職業病報告卡、職業病患者和職業禁忌證者處理安置記錄,以及在職業健康監護中提供的其他資料。

檔案管理要求

健康監護檔案要保存在用人單位,制定檔案管理制度,設專人管理。健康監護檔案涉及的有關文件或原始記錄,要分類歸檔存放并做好登記工作。健康監護檔案具有重要的法律參考價值,管理人員要及時、如實、認真填寫,不得隨意編造和涂改。健康監護檔案應永久保存,其中按年度更新的檔案,管理人員應妥善保管,不得隨意借閱、無故銷毀、遺棄或丟失。當管理人員變動時,要認真做好交接工作。健康監護檔案涉及職工個人隱私或單位商業秘密,應注意做好保密工作。用人單位分立、合并、破產時要妥善移交保管。檔案室要有相應防火、防盜、防霉措施。

職業健康監護職責建議

企業安技處(科)職責

依據企業勞資處(科)通知,分析招錄崗位職業病危害因素,與職業健康檢查機構簽訂職業健康檢查委托書,并一起確定檢查項目,提供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報告、職業病危害因素接觸人員名單;協商職業健康檢查人員、項目、時間,組織體檢人員進行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應告知體檢者下列注意事項:體檢前一天要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和情緒激動,保證充足睡眠,不要吃對肝、腎功能有損害的藥物,以免影響體檢結果,體檢前8 h應禁食、禁水。體檢者要如實回答體檢醫生詢問,如實填寫職業史和職業病危害接觸史。體檢前要洗澡,不得穿工作服進行體檢,以防污染。尿液采集應留取新鮮尿液,晨尿最好,避免經血、白帶、糞便、、陰道分泌物污染,此外還要避免、煙灰等污染。靜脈抽血后,應按壓針頭穿刺點5~10 min,防止形成血腫。

領取、審閱檢查報告,對報告中的疑問提出質詢,組織工人進行職業健康檢查時,協助體檢機構維持檢查秩序,處理健康監護工作中的突發問題;執行報告中提出的建議,通知體檢異常人員并組織復查、職業病診斷、工傷鑒定等;向勞資部門提出職業禁忌人員和職業病確診人員安置建議;制定本單位職業健康監護管理制度,妥善保管職業健康監護檔案。

勞資處(科)職責

在崗位招聘面試過程中,注意觀察應聘人員正常交談、肢體活動、反應能力等基本健康狀況;根據安技科提出的職業禁忌人員和職業病確診人員安置建議,妥善安置上述人員;處理因職業健康問題發生的勞動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