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動物范文

時間:2023-04-05 02:56:4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認識動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認識動物

篇1

馬可以站著睡覺,但是如果它們感到很安全而且能夠找到足夠大的地方的話,它們還是愿意躺下來睡。不過,研究馬的專家們堅信,在一個馬群或者一個馬廄中絕對不會發生所有的馬同時躺下去睡覺的事情。他們說,總有一匹馬是站在那里放哨的。

如果這樣的話,這個可憐的家伙會窒息而死,這并不是什么好法子。為什么鴕鳥經常會把頭緊緊地貼在地面上?因為這樣它就可以聽到顫抖的聲音。然后,鴕鳥的長腿會幫助它們逃離敵人的追捕。鴕鳥的奔跑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80公里。但是,如果為了保護產下的鴕鳥蛋,它們就會裝死。它們平躺在鴕鳥蛋窩上,甚至還會把脖子縮進去。

猴子們之間互相捉虱子

如果猴子們相互在對方的皮毛上找來找去的話,那么這和找虱子無關,這種溫柔親切的皮毛護理方式是為了建立聯系。它們這樣做,是為了自己得到別人的好感、在“老板”那里阿諛奉承、結成聯盟、緩和氣氛等等。這種行為經??梢郧宄羝ば己推渌K物,當然也有可能是虱子。但是,絕對不能認為動物身上到處都是寄生蟲。

被斬成兩段的蚯蚓中的任何一段都能繼續活下去

蚯蚓的再生功能依靠位于它頭部的神經節,這也就意味著,只有前半段可以重新長出尾巴來。但是,前半段不能被截得過短。專家稱,至少需要40個節片蚯蚓才有再生的可能,而后半段已經沒有什么用處了。如果蚯蚓被斬斷的前半段只有它的“鼻子”,而神經節在后半段的話,那么按理說有再生可能性的是后半段,但絕不可能兩段都再生。只有一些構造相對簡單的蠕蟲,例如渦蟲,在被斬斷成兩節后,這兩節身體都可以重新再生成為新的蠕蟲。

血液帶有甜味的人更易被叮咬

蚊子根本嗅不到血液的味道。但是它們對溫度有驚人的敏銳力。就連0.05℃的變化,蚊子都能感覺到。因此,對于蚊子來說,在夏天的傍晚找到一個符合口味的溫血動物并不是問題。在一群人中,蚊子能夠找到能叮住的人也不是什么神奇的事情。另外,它們比較容易受呼出氣體中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及某種特定的帶香物質所吸引,也就是那些大汗淋漓和滿身香水味的人容易吸引蚊子的注意。而且,只有雌性蚊子才會叮人,因為它們需要從血液中攝取蛋白質來產卵,但是產卵之后,它們就不再叮人了。

篇2

寶釵的性格是多面的?;蛟S是由于出身商賈之家,她處世非?,F實理性,她很少做不切實際的夢,只為可能實現的理想做腳踏實地的努力。有人說她很虛偽,這絕對是誤會。沁芳亭邊她轉嫁嫌疑于林黛玉,是人在慌亂中的正常行為。她送燕窩給林黛玉不能說明她偽善,這是一種真正的惺惺相惜之情。她最可怕的不是說一套做一套,而是絕對的理性帶來的冷漠。金釧投井,三姐自刎,柳湘蓮出走,她表現出常人少有的冷靜,令人費解,因此我們常謂其“冷美人”。她少年老成,熟諳世故,在人際關系復雜、彼此勾心斗角的賈府素以“不關己事不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的原則與周圍人相處得水融。寶釵處處給足人面子,八面玲瓏,左右逢源,深得人心。她親切隨和,成熟穩重,能與別人談笑自如,故處處得人好感,連趙姨娘都贊她“很大方,會做人”。她行為豁達大度,樂觀向上。暮春時節填柳絮詞,探春的是“一任東西南北各分離”,黛玉的更是“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嘆今生誰舍誰收?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而她的卻是“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何等的大度,何等的氣魄!她在生活上不圖奢華與享受,穿著是“一色半新不舊的”,所住之地“如雪洞一般,一色玩器皆無,惟案上瓶中插著數枝梅花,擺著兩部書,僅此而已”。平時“罕言寡語,人謂藏愚,安分隨時,自云守拙”,這才是真正的大智若愚。她很孝順,“見哥哥不能安慰母心,便不以書字為念,只留心針織家計等事,好為母親分憂解勞”??梢哉f,寶釵是個極招人愛的好姑娘。

寶釵的婚姻是不幸的。父親早逝,哥哥無能,家境江河日下。由于哥哥犯事,她失去了入宮選秀的機會,而在她周圍可供選擇作為終身依靠的好男人實在太少了。賈府和薜家一樣也在走下坡路,肩負著賈府未來的寶玉卻懶于庶務。在他漸漸長大后,賈家幫他選擇了寶釵。寶釵的金鎖上鐫著“不離不棄,芳齡永繼”,注定她離不開寶玉。然而寶玉的通靈玉上亦有“莫失莫忘,仙壽恒昌”,注定寶玉將不失頑石本性,“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最后“懸崖撒手,斬斷塵緣”,“赤條條來去無牽掛”,“一任俺芒鞋破缽隨緣化”,寶釵只能像李紈一樣拼命攢錢供兒子讀書,等待子榮母貴的日子。人生不過像一個又一個畫著的圈子,周而復始地重復著。

寶釵的人生是不幸的。她對寶玉并非沒真情,但對他的“癡狂”大為不滿,常勸他留意仕途經濟之事,惹得寶玉不快,說她“好好的一個清白的女子,也學得沽名釣譽,入了國賊祿蠹之流”。她具有樂羊子妻的“停機之德”,她是“鐘情大士”。為寶玉過生日,她抽了一支帶牡丹花的簽,有詩云:“若教辟語應傾國,任是無情亦動人?!蹦档け臼腔ㄖ兄?艷冠群芳,然而寶釵只能像被韓令所棄的牡丹,“辜負秋華”,寂寞了卻“此身”,最終為嚴酷的社會埋沒,將最美好的青春年華付于無情的歲月,如同那“水中月、鏡中花”,只留下一個美麗的背影。

簡評

篇3

奚志農這一次“回”到北京一共只有10天時間,“我對城市本來就沒有興趣。我在城市里不得不接受媒體采訪,畢竟自然的聲音很小,野生動物也不會說話,我應該接觸得比較多,我不再說話就更沒有聲音,所以只能不斷去說,此外,每年我還有五六十場講座,隨時都能飽含激情地再說一遍?!?/p>

其實說“回”到北京并不確切,奚志農是云南大理人,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從事野生動物攝影,一年的大部分時間都會呆在野外,“2010年其實有一點不太正常,我在城市里呆的時間太多了?!?/p>

2002年,奚志農發起成立了野性中國工作室,要用影像的方式來傳播和推廣自然保護理念,“我們就是一個在中國現實情形之下,沒有什么外界支持,更沒什么政府支持的小小的民間機構。資金來自我的一部分稿費,還有一些我們做的書啊、布袋子的錢,然后我的臉再換一部分錢回來?!?/p>

野性中國的辦公室就在北京動物園里,于是這個城市里的動物園也成為奚志農的掛念,“我們這個星球大部分人認識野生動物是從動物園開始的,這一兩百年來,動物園為人類認識野生動物確實是做過很多努力和貢獻,北京動物園在動物福利和公眾教育方面有了很大提升,在你不可能消滅動物園的時候,我們要讓這個動物園做得更好?!?/p>

而遠在奚志農的家鄉,云南的昆明動物園最近傳出要被搬遷的消息。這段時間,奚志農幾乎每天都要通過微博關于昆明動物園的消息,希望通過網絡和媒體的影響力,保住這座城市動物園。奚志農認為,每一次動物園搬遷不過又是一次圈地的預謀而已。

云南,中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上世紀90年代,普通公眾正是通過奚志農的作品認識了滇金絲猴,同時也認識了這位野生動物攝影師。而在去年的最后一天,野性中國發起了中國瀕危物種影像計劃,希望能組織中國一流的自然攝影師對中國的瀕危物種進行系統地拍攝,并建立影像庫?!坝跋裼媱潯绷谐隽艘粋€中國瀕危物種的參考名單,在里面,我們能看到很多熟悉的名字,狼、梅花鹿、螢火蟲……還有更多物種,從來沒留下過任何影像。

如果說攝影師都找不到野生動物,普通人離野生動物也就更遠了?!扒嗖罔F路是中國大地上唯一能看到野生動物的鐵路,不是經常,是始終,即便看不到藏羚羊,也可以看到藏野驢、藏原羚。很多人是去拉薩朝圣的,如果能讓這個朝圣之旅多一點溫情,多一點愛,我們的火車廣播能不能加一點服務,‘左前方有一群藏羚羊’,‘右前方有一群野牦?!?。司機本來就是要觀察路面情況的,只需要多這么一句嘴?!鞭芍巨r說,他非常愿意去做一個青藏鐵路的志愿者,為司機、列車員做一些培訓。

Q=《旅伴》

A=奚志農

Q:中國有多少自然攝影師?

A:用個指頭數都多,但愛好者很多,他們并不以這個為生存來源,有數碼之后,得益于技術進步,普通愛好者水平其實提升很快,中國自然攝影和世界的距離正在慢慢拉進。如果沒有數碼技術的發展,我們和國外的差距至少是半個世紀。

Q:中國的自然攝影師為什么那么少?

A:自然攝影在中國還不能稱其為一個行業,要靠這個來養活不太可能。況且現代人在自然世界生活的能力相對較差,你要花那么多時間到野外去等待,現實世界又那么多誘惑,很難耐得住寂寞。而且中國的動物有一個問題,在非洲、北美、南極、北極,我的照相機就在這兒,我的拍攝對象可以這么近,但在中國是不可能的。中國的野生動物是全世界最怕人的。所以,在中國拍攝野生動物也是最困難的。

Q:拍攝是否也會對野生動物造成干擾?

A:如果你是一個稱職的、真正意義上的野生動物攝影師,你會把對野生動物的影響降到最低。有句話說,最好的自然保護是排除人類的一切干擾,但是我們都不知道我們的土地上有什么東西,我們的老百姓都不知道藏羚羊與藏原羚的區別,我們知道遙遠的非洲的、南極的動物,卻不知道中國自己的動物,所以很需要野生動物攝影師把這一切美好的、危機的現狀帶到公眾面前。如果你是一個稱職的野生動物攝影師,我認為這不該成為一個問題。但是,隨著現在大家拍鳥、拍自然的攝影師也越來越多,我們的攝影愛好者群體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所以很多為了藝術去攝影的人可能就有問題,他們為了鳥飛起來放鞭炮、開槍、扔石頭、或者派人去趕,這樣的事情時有發生,這是藝術攝影,跟自然攝影是兩碼事。

Q:影像計劃會持續多久?它對野生動物保護能有多大促進,會不會只是拍“遺照”?

A:我們至少會持續5年、10年,如果還能找到資源的話,會一直持續下去。某種程度你都會覺得你做的工作是一個很痛苦的事情,你是在和時間賽跑,是在和它們消失的速度賽跑,但是你也希望你所拍攝的影像能為保護它們發揮作用,而不是留下遺照。在中國,過去都是政府主導,老百姓發自內心做的事情不多,從金絲猴、藏羚羊保護開始,是自下而上的,但還是不夠,野生動物離老百姓還是很遙遠,都不知道、不認識,還怎么談愛、怎么談保護,所以影像顯得尤為重要。

Q:最難拍攝的動物是什么?

A:最難拍的是食肉動物,它們在食物鏈的頂端,長期以來它們的棲息地被破壞,而很多食草動物又被人吃掉,食肉動物往往又是單獨活動,行動很詭秘。

Q:在影像計劃的名單里列出不少包括狼、梅花鹿在內普通人似乎很熟悉的動物,卻面臨滅絕的危險,你在微博中也提到過穿山甲,然而卻沒有關于它的任何野外研究。

A:很熟悉,但是誰看見過關于它們好的影像記錄。狼外婆的故事我們聽說過,對狼有恐懼,我們也從《動物世界》了解過美國黃石公園的狼是怎么恢復起來的,狼在北美是怎么捕獵的,但狼在中國怎么生活,誰又知道?

穿山甲很少有人研究,穿山甲的照片都比較難見到。我也非常希望去拍穿山甲,但是我們了解的穿山甲都在飯館里、藥店里。

Q:野生動物跟人類到底有多大關系?

A:貌似一個物種的消失對人類沒有什么影響,但人只是這個星球上一個組成部分,而且似乎是沒有制約、貪婪的組成部分,甚至能把這個星球都毀掉,所以當一個物種消失不管它,下一個物種消失不管它,最終人也會消失吧。

篇4

陽獅環球(Publicis Worldwide)現任首席運營官理查德-平德(Richard Pinder)目前已經正式離開這家效力五年的公司。業界認為,Jean-Yves Naouri最近被任命為陽獅環球執行董事長,也是Pinder離職的導火索。雖然Pinder從2009年5月起被委任開始全面執掌陽獅環球廣告(Publicis Worldwide),不過他的目標顯然是接替即將退休養老的陽獅集團老大――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Maurice Levy。

Keong Loh、Per Bruun加入Tribal DDB中國

Keong Loh和Per Bruun剛剛被Tribal DDB中國分別任命為數碼戰略師和運營總監,以加強其在上海的數碼業務。

在這些新建立的角色中,Keong致力于建設Tribal DDB戰略部門,旨在整合數碼產品與通信組合。Per將承擔營運任務,確保Tribal DDB高效地運營項目,這在實現商業成功上起著同等重要作用。

Keong在亞太地區從事廣告業已有22年多,有著豐富的生產工作經驗。作為綜合營銷策略和創作方向的專業人士,他為像智威湯遜廣告公司、141公司、李奧•貝納公司等公司的重要客戶工作過,包括花旗銀行、微軟、殼牌公司、豐田和Visa等。

P e r在瑞士和中國的數碼領域工作了1 5年。他為很多著名的商開發數碼項目,如沃爾沃、耐克、H&M時裝、紅牛、福特以及箭牌等。

曹青走出去

奧美集團近日正式在北美設立中國業務部,加強為有志于“走出去”的中國企業和政府機構提供美國和海外市場營銷傳播服務。

這一業務部設立在紐約的奧美全球總部,由前中國日報北美發行公司總經理曹青(Lyndon Cao)出任副總裁。曹青將直接向奧美全球首席執行長楊名皓(Mi les Young)匯報,同時與奧美公關北亞區總裁柯穎德(Scott Kronick)和位于華盛頓的奧美公關全球公共事務董事總經理Jamie Moeller緊密合作。

奧美與在美國經營的中國企業合作由來已久,其客戶包括多家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和復星國際這樣積極開拓美國和國際市場的領先中國企業集團。

伏虎正式加入達彼思

來自靈獅的前中國區副總經理伏虎(Tiger Fu)已經加盟達彼思,接替梁桂泉負責通用汽車別克組的相關客戶服務事宜。

伏虎1992年進入廣東白馬廣告公司,1993年~1995年創立南洋天龍廣告公司,1996年進入上海靈獅廣告公司,2000年離開靈獅,創立創贏中國網,2001年加入智威湯遜廣告公司,任全國業務發展總監,2002年重新加盟靈獅,任全國業務發展總監,2003年成為靈獅中國的副總經理和北京靈獅總經理。而后大約在2009年左右離開靈獅,處于半休息狀態。

潘巖當總管

加入麒靈廣告不久的潘巖(Tiffana Pun)日前已經轉戰博達大橋(DraftFCB),擔任大中華區策劃策略副總裁。她直接向博達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周佩蓮(Pully Chau)述職。

潘巖在大中華區市場擁有18年的營銷及傳播行業職業經驗,其中包括耐克,以及在實力媒體和AdXplorer(高級副總裁)、盛世長城(策劃總監),服務過的客戶包括匯豐銀行、強生、上海大眾以及星巴克。

周佩蓮女士表示:“潘巖擁有非常強大和多元化的互動策劃、品牌戰略策劃以及媒介策劃背景。她是各領域策劃方面的頂尖人才,能夠真正做到融匯貫通?!?/p>

何文曄執掌博睿傳播中國區

陽獅銳奇集團大中華區主席李亦非日前宣布,任命博睿傳播現任總經理何文曄為博睿傳播中國區首席執行官。何文曄將向陽獅銳奇集團大中華區主席李亦非女士匯報。

何文曄于2001年加入實力媒體,2007年加入博睿傳播,2 0 1 0年8月被提升為全國電視購買總經理。他在整體成本策略、全國媒體談判和購買方面擁有豐富經驗并曾成功參與眾多大客戶比稿。曾經服務的客戶包括LVMH、上海通用、可口可樂、瑪氏箭牌、歐萊雅和麥當勞等。

葉慈平晉升

現任安捷達上海董事總經理葉慈平即日起晉升為偉門中國董事總經理。為加強全球客戶服務并拓展本地業務,偉門目前正在對中國大陸所有辦事處進行整合和統一管理。葉慈平(Clement Yip)將擴大職責范圍,主管偉門和安捷達在中國大陸的所有辦事處。

偉門全球客戶包括高露潔、福特、陸虎、微軟和諾基亞等,當地客戶則有迪斯尼、雅詩蘭黛、強生、蓋普、輝瑞、星巴克和箭牌等。

根據新的組織架構,各辦事處將根據其特點獨立運營。現任管理團隊直屬葉慈平領導。葉將坐鎮上海,接受亞太區首席營運官Steve Hsia和總裁Stephane Faggianelli的直接領導。

唐巖任網易網站部總編

2 0 1 1年4月1 8日,網易門戶正式宣布任命唐巖為網站部總編輯,現任網易門戶總裁李甬將不再兼任網易總編輯一職。經過此次人事調整,唐巖將負責主持網站部各項工作,并向李甬匯報。

公開資料顯示,新接任的網易門戶總編輯唐巖于2003年加入網易,在被任命總編輯之前曾擔任網站部副總編輯。

袁斌、王湘君上馬

奇藝正式任命袁斌為奇藝技術產品副總裁,任命王湘君為營銷副總裁,主管銷售部和市場部工作,二人均屬奇藝第一批創業團隊員工。

此前,龔宇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鑒于奇藝創業公司的特性,并沒有設置副總裁以上級別的管理人員,只有總監,他希望經過創業初期的鍛煉,部分總監能夠快速成長起來,變成優秀的管理者。

2011年4月22日是奇藝一周年慶典,奇藝選擇在這個時候宣布任命袁斌、王湘君成為奇藝首批副總裁,或許體現了公司對于創業團隊的重視。

沙皮羅離開MySpace

MySpace公司旗下音樂分公司的首席技術官德米特•沙皮羅(Dmitry Shapiro)已經辭職。據悉,沙皮羅加盟MySpace音樂分公司的時間不足一年,他離職后創立了一家新公司。

沙皮羅之前曾創立并領導了美國視頻共享網站Veoh,他在Facebook發帖表示,他在MySpace的工作經歷是一段“值得回味、令人沮喪、大開眼界和令人鼓舞的經歷”。

在此之前,M y S p a c e音樂分公司總裁科特尼•霍爾特(Courtney Holt)于2月份辭職。除了高管離職之外,MySpace去年也發生了很多變化,包括管理層震動、裁員、流量銳減以及被母公司新聞集團出售等。

拉里•佩奇上任三把火

谷歌聯合創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于2011年4月4日正式取代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成為新一任谷歌CEO,他將負責谷歌的產品和技術戰略及日常運營。這也意味著持續了長達十年的谷歌“三駕馬車”體系退出歷史舞臺。

拉里•佩奇出任谷歌CEO后,開始對管理層進行重組,并提升六名業務主管為高級副總裁。據《洛杉磯時報》報道,拉里•佩奇簡化了谷歌管理構架,賦予每個部門更多的自,這些部門由一位高管負責領導,他們可以獨立提出自己的產品計劃。

根據最新的任命,其工程業務副總裁安迪•魯賓(Andy Rubin)將出任移動業務高級副總裁、桑德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出任Chrome業務高級副總裁、薩拉爾•卡曼加(Salar Kamangar)為YouTube和視頻業務高級副總裁、艾倫•尤斯塔斯(Alan Eustace)為搜索業務高級副總裁、蘇珊•沃西基(Susan Wojcicki)為廣告業務高級副總裁、維克•岡多特拉(Vic Gundotra)為社交業務高級副總裁。上述六位新任高級副總裁將直接向佩奇匯報工作。

分析師認為,谷歌希望通過賦予各個部門主管更大的自,可以激發公司的內部創新。谷歌近來因缺乏活力而屢遭詬病。

Tuoc Luong棄雅虎投盛大

盛大網絡近日宣布,任命Tuoc Luong為盛大在線聯席CEO和盛大美國創新院院長。在加入盛大前,Tuoc Luong從2007年11月開始擔任雅虎全球高級副總裁,分管雅虎搜索部門。

Tuoc Luong擁有超過20年的軟件工程和產品設計專業經驗。此前曾經在微軟、Oracle和Ask Jeeves等公司擁有豐富的管理經驗,他在Ask Jeeves擔任CTO時開發了基于用戶問答,面向結果的自然語言搜索引擎,他還曾創辦過一家名為Lookspark的互聯網公司。

段冬加盟58同城

國內分類信息網站58同城CEO姚勁波近日向員工發內部郵件,公布了原紅孩子副總段冬已于近日加盟該公司的人事任命,段冬將出任5 8同城副總裁一職,主管人力資源等工作。 2011年3月27日,紅孩子CEO徐沛欣曾表示,副總裁段冬因個人職業發展的考慮將要離開紅孩子。 段冬2009年加入紅孩子擔任副總裁,負責紅孩子公司人力資源和網站方面的工作。在此之前擔任新浪資深人力資源總監。

林照榮擔重任

凱旋(Ketchum)近日宣布任命林照榮(StanleyLam)執掌大中華區媒體監測及效益評估部(DBMS),并擔任總經理。

林照榮將與整個凱旋環球調研網絡緊密合作,讓DBMS的專利產品如Media ROI及e-alerts與凱旋其他環球公關效益評估與衡量分析工具統合連成一體。

凱旋DBMS部門為大中華區以至亞太區客戶提供各種公關效益評估及衡量守則,服務包括傳統剪報、網上與社交媒體監測、Media ROI網上測量及分析工具等。

翁建仁執掌宏

篇5

人有作為雜食性動物的重要特征,一個純肉食或純素食者會令身體有缺乏癥出現。

純肉食者的飲食會導致壞血病,而純素食者的飲食則會導致一定數量的營養素缺乏,包括維生素B12 。特別是維生素B12,作為純素食者一定要經常補充。一些人會選擇戒吃一些或所有的肉類為,一般會出于宗教,道德,生態保護,或健康的原因等等。

人類的飲食反映在地區文化,亦引致了食物科學的發展。一般而言,人能根據被儲存脂肪生存二到八個星期不等,但沒有水則通常過不了兩個星期?,F今,糧食不足依然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每年均有300000人因饑餓而面對死亡的威脅, 兒童營養不良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然而全球糧食分配是不平均的,而且肥胖疾病在一些國家的人口之中達到非常高的比例。

農業技術大大增加了人類的糧食來源,這導致了人口快速增加和城市的發展;增加了的人口密度,傳染病的傳播更快速。在不同的時間、地區,和不同民族,飲食文化廣泛的變化了。

(來源:文章屋網 )

篇6

馬塞爾范歐斯汀 荷蘭攝影師

榮獲2012年Discovery頻道舉辦的動物星球主題作品組圖片展冠軍。

其作品為納米比亞共和國(非洲西南部)納米布沙漠中的抖樹……

我不知道抖樹為什么要放在動物星球主題作品中,也許都是生物吧。

大師是這樣做的

金錢不是萬能的,但在攝影師面前這條真理不適用,每一個設備都是真金白銀“燒”出來的!

馬塞爾范歐斯汀經常使用的設備

配備鏡頭:尼康AF-S 17-35mm f/2.8D IF-ED鏡頭

尼康24-70mm f/2.8G ED鏡頭

尼康VR 70-200mm f/2.8G IF-ED鏡頭

尼康VR 200-400mm f/4GIF-ED鏡頭

尼康600mm f/4GED VR鏡頭

騰龍90mm f/2.8微距鏡頭

其他裝備:捷信GT3530LSV碳纖維三腳架

辛格銳ND偏光鏡

大神&奇趣愛好者成功其實都可達成

有些攝影師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具有無與倫比的天賦,而有些只是攝影愛好者的人之所以成功舉辦了個人展受到世界的關注,則來源于對生活的熱愛和長期的堅持。

35年捕捉研究偽裝藝術

奇趣愛好者:亞特沃爾夫

走過的地方:非洲沙漠、南美洲雨林、美國山脈、加拿大積雪平原。

這些照片是由攝影師亞特沃爾夫花費35年拍攝的,該照片集名為《動物偽裝藝術》。無論它們是掠食者還是被掠食者,這些狡猾的動物都是自然界的偽裝大師,能夠愚弄多數目光銳利的“過路者”,看上去它們好像并不存在。

可想而知,當攝影師去捕捉偽裝者的影像時,將是多難的一件事。沃爾夫穿過每一個大洲,他說:“發現并拍攝隱藏起來的動物令人非常愉悅,雖然是一個艱辛的過程,但目前我仍在不斷地完善這個照片集。”有可能這個照片集會成為他終生都在收集和探索的一項事業。

堅持日系小文藝小細膩

奇趣愛好者:巖合光昭

堅持的風格:野生動物或者與動物相關的攝影師總是給人以大氣磅礴的感覺,但這位老先生卻堅持日本很多年輕攝影師的細膩文藝清新風。算是動物攝影師中的另類!

巖合昭光先生19歲便涉足野生動物攝影,當問及為什么選擇野生動物攝影師這一職業時,巖合昭光先生提起了他的父親。巖合昭光的父親是一名動物攝影師,主要對動物園里的一些動物進行拍攝,其照片用于活躍社會氣氛。受到父親的影響,巖合昭光先生也開始拿起相機拍攝動物,他選擇了與父親完全不同的方式——拍攝野生動物。

世界知名動物攝影師

我們在此不會詳細介紹每位攝影師的信息,因為后面將一一列舉世界偉大的動物攝影師們的作品和事跡!

這些都是國際知名的野生動物攝影師,他們的偉大之處,是利用多年的時間去觀察和拍攝各種動物,然后將保護動物的觀念通過圖片傳播到更多地方。

然而,也有一些攝影師獨辟蹊徑,用自己不同的視角和發現成就了輝煌!

最值得尊敬的攝影師

每一位成功的攝影師,都有其獨特的地方,從意念到方法,都在努力發揮自己的長處,不模仿別人,不去趕熱鬧,專注于人生、社會和歷史,有的甚至對攝影技術和拍攝方法進行新的嘗試,成為獨樹一幟的榜樣。

現代新聞攝影之父

亨利· 卡蒂埃· 布列松,法國人,20世紀最偉大的攝影家之一,世界著名的人文攝影家,決定性瞬間理論的創立者與實踐者及現代新聞攝影的創立人。他個性鮮明的攝影作品曾登上全世界最著名的雜志和報紙。他的作品極具自然親和力,讓拍攝新聞照片成了一種藝術。

“決定性瞬間”是通過抓拍手段,在極短暫的幾分之一秒,將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事物加以概括,并用強有力的視覺構圖表達出來,成為新聞攝影最有效的手段。攝影作品承擔著重要的社會責任,每個攝影師都應深具尊嚴感。布列松以自己的職業尊嚴感,借給了世人一雙慧眼,讓人們在自己身邊發現了以前不曾發現的美。

相機是素描本,是直覺與自發性反應的工具,攝影者必須感覺得到自己涉入取景器中獲取事物。在攝影中,最小的事物都可以成為偉大的主題!

上世紀最著名的時尚攝影師

理查德· 阿維頓,美國人。世界十大優秀攝影師之一、美國人像攝影大師。將時裝攝影升華成藝術,以人像攝影展現名人和市井小民的神韻,從高級藝術到商業影像,再由前衛時尚到波普藝術。贏得“上世紀最著名的時尚攝影家”的美譽。

阿維頓的拍攝對象都是擺拍的,被置于畫面的最前方,背景是白色或深深淺淺的灰。他從來不使用自然光源,也不喜歡影子,他想方設法避免閃光燈打亮時在背景板上留下陰影。不試圖掩飾人物的生理缺陷,皺紋、眼袋、疤痕在畫面上很顯眼。就是這種不太有誘惑力的真實面貌,比完美更引起了觀者的興趣。他為時裝照片注入情緒和動感,拍攝模特在戶外活動、展現笑靨的片刻,一改時裝照中的模特僵硬呆板的形象,掀起攝影界的革命。

攝影是一種生活方式。我不會有退休的那一天。

永遠充滿活力的攝影師

霜田一良,日本人。著名的風光攝影師,領導本國100多家攝影會員單位。足跡遍布世界各地,照片經常刊登在國際雜志上。

霜田一良用相機拍攝了大千世界的瑰麗景色,用鏡頭記錄了山水的雄壯偉岸。當大自然給予霜田一良快樂、幸運和生命的同時,也讓他經歷了種種刻骨銘心的磨煉?;鹧嫔?0℃高溫下的暴曬,可可西里-40℃寒冬的煎熬,帕米爾雪山海拔5300米高原的考驗,這是一種追求,更是一種精神。

攝影是一種生活方式

麥可· 山下,亞裔美國人。是當代世界最著名攝影大師之一,服務于美國《國家地理雜志》長達32年。麥可· 山下的拍攝地點遍及世界各大洲,而亞洲始終是他最愛的地方。麥可· 山下曾贏得包括美國國家新聞攝影協會 (NPPA)、亞美新聞記者協會(AAJA) 最佳照片獎、《國家地理雜志》最佳故事獎和最佳攝影獎等許多國際大獎,拍攝了一批世界攝影界里程碑式的作品。

從2000年開始,他循著馬可· 波羅的腳步,歷時三載,跨越十國,拍攝1萬多卷膠卷。出版了《馬可· 波羅現代東游記》。之后又選擇了另一位中國探險家鄭和的西行路線,為《國家地理雜志》制作《偉大傳奇再現鄭和下西洋》專題。在他的作品中深入的故事性和極具震撼的表現力,是一位在行走中的攝影師帶給人們的震撼。

時尚圈里的“一燈大師”

陳漫,中國人。新銳時尚攝影師,攝影作品曾多次刊登于知名時尚雜志。中國優秀的時尚攝影師之一,豐富且具有顯著身體形象的照片,讓人們在她的視覺王國中旅行,嘆為觀止,是國內眾多知名藝人的御用攝影師。

陳漫的攝影作品,是諸多奢侈品牌、時尚雜志、歌手唱片、電子產品的最后一道包裝,也是打出的第一張王牌。她的鏡頭閱人無數,演員、歌手、模特、甚至普通人,無論是誰,總能捕捉到他最獨特的一面,讓人驚艷。對于陳漫來說,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特點。陳漫的作品既有過去的東西,也有未來的元素,既主流也非主流,既時尚又有點另類。力量和沖擊力在于她對人們的欲望的理解和用出色的形象讓視覺再現的能力。作為80后的代表,她的作品抓住了新一代中國青年的個性和態度。

成為攝影大師的7個關鍵詞

每一個學習攝影的人都希望成為攝影大師,除了了解你的裝備,掌握熟練的攝影技巧,耐力、膽量、愛心、創意等這些大師身上的寶貴精神,你學到了哪些?

交流

一幅打動人心的攝影作品,不只是色彩的渲染,內容中所傳遞出的情感故事,將作品賦予靈魂。拍攝人像時,除了需要在拍攝技巧和用光技術上下功夫,還要去了解他,盡量同被攝者建立起良好的關系,發現他身上獨有的氣質。在拍攝前同被攝者進行交談,使其放松、自然。不論照相機的機械性能如何,把焦點對準人物的臉部,抓住人物的神情,刻畫人物的心理特征,使其神韻躍然于畫面之上。

無聲的傳遞

加德帕斯·費利克斯·圖爾納松,19世紀所有攝影家中經歷最豐富而最具有才華的法國攝影師。一生中拍攝過許多著名的學者、藝術家、演奏家、科學家、政治家和其他人物。拍攝時,他從不允許有道具或背景干擾,不論哪種情況,都要認真地引導被攝者,抓住被攝者的面部表情,從而拍了許多傳神之作。讀者通過照片上的人物神情,可以與被攝者進行無聲的交流。

友愛

當你面前是一個饑餓的孩子,如果懷著一顆冷漠的心,必然拍不出他心中的渴求。面對一只無助的小狗,你若只是記錄,就算手中拿著再高級的相機,也拍不出狗狗的內心世界。用一顆有愛的心去感受和關懷,必然會產生共鳴,拍攝出震撼人心的作品。

意志

盡管有很多人熱衷于風光攝影,大家其實也明白把這個愛好變成自己的事業是一件多么困難的事情。一幅成功作品的誕生,往往需要攝影師擁有足夠的耐心。最美的景色往往是在糟糕天氣持續很長時間、攝影師們感到毫無希望紛紛離開以后才出現的。正所謂希望在絕望中誕生,轉機的出現需要耐心地等待。大自然不以人的意志發生變化,攝影師必須做好等待之后沒有結果的心理準備。但要相信,只要付出時間、努力足夠多,就會收獲最美的景色。

這真的是一項體力活,你需要有非凡的韌性。獨自一人進入荒無人煙的地方,尤其是還要隨身帶著很多沉重而且昂貴的設備,這對于人的體能和意志力都是極大的考驗。

這組照片選自美國攝影師Traer Scott拍攝的流浪狗系列。他鏡頭下的流浪狗形象讓人心生憐憫,盡管這些狗的處境不佳,卻讓各地喜歡狗狗的人產生極大的興趣。作品中表現了狗狗動人心弦的情感、尊嚴,以及憨態和怪脾氣。通過這些攝影作品,攝影師引發了人們救助動物的意識。

創意

多重曝光是創意攝影運用較多的一個小技巧。在同一幅底片上拍攝多張相片,可以利用一次正常的焦點和一次出焦,令相片添加藝術色彩,或令一個人擁有分身術在相片中出現多次,增加照片的迷幻色彩。

攝影是一個藝術創作過程,將你對生活的感知通過鏡頭獨特的視角表達出來。天馬行空,讓一切無所不能。觀察事物,并親自做一些記錄。攝影不應該只遵守刻板的規則。新穎的想法、新奇的角度,比筆直的水平線、傳統構圖還要出色。

視野

世界瞬息萬變,各個領域都在不斷創新前行。電子、科技,先進的工具會為你的創作提供便利、提升品質。電影、音樂不斷地進行藝術創新,會為你帶來新的創作靈感。走出去、接受新鮮的事物,在不斷充實自己的過程中去創作。找到一個屬于自己的圈子,不要吝惜交流,在交流中取長補短,不斷進步。

全面

優秀的攝影師不僅會擺弄鏡頭,更是生活中的多面手。以野生動物攝影師為例,涉足這一領域,除了必須熟練掌握攝影技術之外,你還需要具備生物學家、鳥類學家或動物學家所擁有的特殊專業知識。在一年當中,你必須知道,什么地方和什么時候能找到你所選定的生態拍攝最佳地點和時間,以及它們飲水和覓食習慣。這一切將有助于你抓住那動人的一刻。無論你要奔赴哪里,都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以應對各種突發狀況。

讓照片充滿故事

在20年的攝影生涯中,攝影師約爾薩托尼逐漸將工作重心轉移到野生動物保護上,將野生動物帶進攝影棚,用專業的燈光給他們拍照,用動物們清澈的眼神喚醒人們的保護意識。攝影師要有講故事的能力,這樣的照片才能具有長久的生命力。

風格

篇7

丁立梅

春風是什么時候吹起來的?說不清。某天早晨,出門,迎面風來,少了冰涼,多了暖意。那風,似溫柔的手掌。帶了體溫,撫在臉上,軟軟的。撫得人的心,很癢。恨不得生出藤蔓,向著遠方,蔓延開去。長葉,開花。

春風來了。

春風暖。

一切的生命,都被春風撫得微醺。人家院墻上,安睡了一冬的枝枝條條,開始醒過來,身上爬滿米粒般的綠。是薔薇。那些綠,見風長,春風再一吹,全都飽滿起來。用不了多久,就是滿墻的綠意婆娑。

路邊樹上的鳥,多。啁啾出一派的明媚。自從嚴禁打鳥,城里來了不少鳥,麻雀自不必說,成群結隊的。我還看見一只野鸚鵡,站在綠絨絨的枝頭,朝著春風,昂著它小小的腦袋,一會兒變換一種腔調。唱歌。自鳴得意得不行。

賣花的出來了,拖著一拖車的“春天”。紅的,白的,紫的,晃花人的眼。是瓜葉菊,是杜鵑,是三葉草。路人圍過去,挑挑揀揀。很快,一人手里一盆“春天”,歡歡喜喜。

也見一個男人,彎了腰,認認真真地在挑花。挑了一盆紅的。再挑一盆紫的,放到他的車簍里。剛性里,多了許多溫柔,惹人喜歡。想他,該是個重義的好人吧,對家人好,對朋友好,對這個世界好。

橋頭,那些挑夫――我曾在寒風中看到他們。瑟縮著身子,臉上掛著愁苦,等著顧客前來。他們身旁放一副擔子,還有鐵鍬等工具,專門幫人家挑黃沙,挑水泥,或者,清理垃圾。這會兒,他們都敞著懷,歇在橋頭,一任春風往懷里鉆。臉上笑瞇瞇的。他們身后,一排柳,翠綠。

看到柳,我想起那句著名的詩句: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把春風比喻成剪刀,極形象。但我以為,太犀利了,明晃晃的一把剪刀,“咔嚓”一下,什么就斷了。與春風的溫柔與體貼。離得太遠。

還是喜歡那句。春風又綠江南岸。這里面,用了一個“綠”字,仿佛帶了顏色的手掌,撫到哪里,哪里就綠了。《詩經》中有《采綠》篇章:“終朝采綠,不盈一掬”,說的是盼夫不歸的女子,在春風里,心不在焉地采著一種叫綠的植物。采了半天,還握不到一把。我感興趣的是,那種植物,它居然叫綠。春風一吹,花就開了,花色深綠。這種植物的汁液,可作染料。我想,若是春風也作染料,它的主打色。應該是綠吧。

篇8

八年前,莫文蔚大大咧咧地歌頌《愛情真偉大》:“做你的沙發,讓你亂爬!”這句歌詞讓當時一千純潔的小女孩臉紅心跳同時迷惑不解:干嗎要做沙發呢?可以亂爬的家具還有很多,比如床。如今她們已經戀愛、結婚或都生子,這條真理在八年后才昭示出它的真實含義――沒錯,男人就是一種“沙發動物”。要讓他們矢志不渝,你得讓自己具有沙發般的智慧。

沙發:做夢的空間

據說有這樣一個調查結果,如果男人手里的錢只夠買三樣家具的話,絕大多數的男人選擇排序如下――沙發、床和抽水馬桶。

幾乎每個男人都會有或多或少的戀母情結,如果你同意我這句話,就很容易理解沙發對男人為何如此重要的原因。它是一個寬容、松軟、充滿呵護與關懷的溫柔窩,是母親的懷抱,是蝸牛的殼。

社會賦予男人更多擔當的責任,要求他們是鐵打的硬漢。愈是槍林彈雨辛苦打拼,內心便愈是尋求溫柔穩定的安慰釋放。于是,一旦有機會卸下這沉重的包袱,他便暴露出那軟體動物般的柔弱無比,不堪一擊。

于是,他回到家,大懶懶地摔在沙發上,攤張手腳,渾身的筋骨開始漸漸放松下來。沙發寬大的靠背與軟塌形成一種包容的姿態,用《達?芬奇密碼》中流行的象征符號來解釋,這形狀頗有蜷縮在母親子宮內的感覺,仿佛讓他感覺回到幼童時代,可以無憂無慮地躲在里面看書、看碟、發呆或者沉沉睡去。男人的身材越來越適合沙發的曲線,身心的所有負擔也由沙發來扛,連看電視也只選不用動腦筋的搞笑節目,懶惰原來這么美這么舒服。

他亦像躲在殼里的蝸牛,是這個小世界的主宰。他在沙發上吃、喝、睡,在沙發上亂丟衣服鞋襪。用報紙遮住臉打呼嚕沒關系,舉著遙控器隨便換電視頻道也沒關系,臉沒洗腳沒洗就睡著還是沒關系――沙發不會對他皺眉頭,不會惡聲惡氣命令他去洗漱,更不會驅逐他。他是沙發的寵兒,亦是沙發的主人。沒有老板的呵斥客戶的白眼。他倒也有了些頂天立地唯我獨尊的味道,仿佛很多年前那個頑皮不羈的小男孩。

沙發在男人眼里,永遠是個放松的符號,也是個毫不設防的掩體。一旦離開沙發這個掩體,工作與生活的壓力便一下子把他拉回到瑣碎的現實中來。他仍舊是那個謹小慎微、滿腹牢騷,或者冷酷或者圓滑的男人。

所以,別埋怨他的不解風情,也別為他懶洋洋的語調生氣。請給他一些做夢的空間與時間。

男人一如沙發,看著比較憨厚樸實的,相處起來多半比較舒服,看著正氣凜然一塵不染的,卻時常不盡如人意。

彈性女人的沙發哲學

也許你會問,一樣松軟溫暖,為什么他最戀的不是床?OK,聰明的女人,你觸及到了問題的核心――因為沙發有“彈性”,宜動也宜靜!

他可以不用換鞋就蹺著二郎腿躺進沙發。但他會擔心在床單上留下鞋?。凰梢钥辞虻脚d奮時站起來大喊大叫,但很少想到在床上又蹦又跳;沙發像個有遮掩的窩,而床則坦蕩寬闊一覽無余;他和他的哥們兒可以大手大腳斜倚甚至半躺在沙發上聊天,但換到床上就有嚴重“斷背”之嫌;沙發比較“隨意”。而床比較“正式”,何況,沙發是家中第一道讓他卸下盔甲的地方――他很懶,很自由,很像小孩,就是這個原因。

要讓男人像迷戀沙發一樣迷戀上你,當然就要學學沙發的智慧啦!

“沙發”女人修煉秘籍

第一招:柔軟外殼

男人往往像個孩子一樣,下意識地尋求安慰與溫暖。幼年時母親給予他,成年后愛人給予他。但當生活的風霜磨礪了柔軟的心,女人容易變得苛責嘮叨,施加壓力甚至傷害他的自尊。男人無處逃竄,于是選擇沙發,并把自己陷進去,尋求人與物的纏綿繾綣。能給他一張溫暖的笑臉和柔軟的擁抱,會讓男人覺得如沐春風。

第二招:彈性空間

他是你可以依靠的堅強后盾,但他有時也是脆弱的頑皮的懶洋洋的孩子。當他無拘無束地在沙發上躺得東倒西歪。把報紙堆得到處都是,甚至大大咧咧地摳腳趾挖鼻孔的時候――請裝作沒看見吧。偶爾給他一些獨處的時間,讓他有偷偷犯錯的,讓他感覺能完全做自己的主人。你的心是有彈性的寬容空間,會讓他更為依戀。

第三招:忠誠的心

如果說男人是沙發上的軟體動物,那么家就是男人安全舒適的殼。沙發的忠誠值得信賴,它是男人的第二個親密愛人,沙發永遠不會走,所以用忠誠待他,讓你的心成為他的港灣。

第四招:萬有引力

在你發現男人離自己越來越遠時,務必要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給男人向你靠近的引力了嗎?你是不是正用嘮叨和挑剔,把男人趕得無處遁逃?要知道,男人若是真的變成了沙發動物,恐怕想再把他從“殼”里拉出來,就不那么容易啦!

挑選你的沙發男人

其實男人一如沙發??粗┖駱銓嵉模嗵幤饋矶喟氡容^舒服,看著正氣凜然一塵不染的,卻時常不盡如人意。

那規矩方正不帶褶皺的沙發,看上去嚴肅認真。坐上去仍是堅硬筆挺,好比自以為有身份的人與人握手時從不用力。像有溫度的假肢。和這樣的男人在一起,要時刻繃緊弦。或許這沙發看上去氣派華麗,但坐的滋味只有你自己心里清楚。要面子或里子,全在一念間。

而那看上去軟塌塌傻乎乎碩大樸實的沙發,坐下去便像整個人被溫柔摟住,又把你托舉得恰到好處。這類男人或許其貌不揚,但卻是顧家實在的好丈夫。也有外形時尚名家設計擺著氣派坐著舒適的,但那得花大價錢,正如言情小說中才會出現的英俊多金癡情男,若是沒十足的修為和好運.便只能在書里滿足對此種沙發的向往。

當然還有一種沙發,便是看上去方正氣派,實際彈簧松弛。一坐。便整個人陷了進去,坐越久便越腰酸背痛。遇上這樣的男人。任他花好稻好人五人六。骨子里的窩囊仍是不爭的事實??上В硕喟胄枰^幾回這樣的沙發,才能辨別好壞,煉就金剛之身。

讓我把沙發帶走吧!

曾經有這樣一組國外的漫畫:男人坐在沙發上看足球賽、吃東西、看報紙、打電話。女人拿著巨大的掃帚在家舞動著最后將掃除的目標對準了男人。可憐的男人在被掃出家門之前唯一的請求是:讓我把沙發帶走吧!

這就是男人。

貌似堅強,但有著骨子里的依賴性。

男人戀上沙發,不是沒有原因。在外奔波的人總承受著各種壓力,若身邊的親密愛人不能給他溫柔,他勢必被逼近迫成為離不開少發的動物。沙發是他最安全的港灣,于是男人醉了,也上癮了?;丶倚枰幸粡埳嘲l可以坐,在情感上也需要一種沙發式的關愛。

篇9

他們每一個人的事跡都閃耀著感人的光輝、印證著偉大的精神。這十位貴州人,有基層干部、有鄉村醫生、有大巴司機、有學生、有商販也有農民,他們用實際行動書寫了貴州人敢于奉獻、勇于擔當、艱苦奮斗、誠實守信的精神。

傳遞感動:

民眾推選“平凡英雄”

2012年11月初,“感動貴州”人物評選活動開始評選。經過一個多月的推薦、投票、評選,12月16日,十位感動貴州人物最終選出,為這場在整個貴州傳遞愛和善的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在活動過程中,省內媒體用了數百個版面,濃墨重彩地報道各候選人的感動事跡,讓更多人了解這些凡人善舉。正是由于廣泛的宣傳報道,“感動貴州”人物評選活動取得了良好社會效果,上千位市民,通過來電、來信,推選他們身邊的感動人物,講述他們被感動的過程。

貴州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明辦主任楊興舉說,這次活動是塑造美好心靈,弘揚社會大愛,唱響正氣歌的實際行動。“感動貴州”人物評選活動真實記錄了貴州前行的鏗鏘足音,記錄了社會公眾的心路歷程,形成了具有時代特色的“精神品牌”。

記錄善行:

社會崇尚凡人善舉

回顧2012年,感動貴州的并不只是這十大人物。9月10日,由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主辦的“貴人善行——頌最美精神,做最美貴州人”主題活動正式啟動。活動開展以來,全省九個市州發掘了大量感人事例,“草藥警察”、“支教姐妹花”、“買菜哥”等身邊好人逐漸被人們所熟知。

10月29日,第三屆貴州省道德模范評選表彰頒獎晚會——《道德之光·貴州驕傲》舉行,58名全省道德模范和37名提名獎獲得者接受表彰。

12月28日,“誠信友愛貴州人”年度頒獎典禮在貴陽舉行。一年時間,673.7萬人次關注,參與人群覆蓋全國18個省、市、區。網絡微博征集活動讓貴州人的誠信友愛薪火相傳、輻射全國。

篇10

這座獨一無二的博物館創建于2010年,幾百平米的面積卻有千余件展品,都由世界各地的失戀者捐贈。論規模與價值,它與最普通的博物館都不能相提并論,里面的展品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婚紗、T恤、手機、斧頭、義肢……但是,每一件展品都見證了一段無法重來的愛情故事,背負著人類最沉重而脆弱的感情。所以,博物館一經創辦就深受觀眾喜愛,2011年該博物館被授予“歐洲最有創意博物館獎”,2012年它被列為薩格勒布市第三個值得參觀的地方。

昔日戀人的創意

制片人歐琳卡·維什蒂查和畫家德拉仁·格魯比西奇曾經是戀人,但最終沒能繼續走下去。兩個人在決定分手的時候,做了一次朋友般的長談。對于共同物品的處理,兩個人有共同的想法:不管愛情以什么方式結束,都應該有一個地方收藏美好的回憶。這份珍貴的愛情回憶是人生的組成部分。如果有個地方能保存情感記憶,能把這些情感故事講述給別人,讓愛前行,該有多好啊!于是,建立失戀博物館的想法開始萌生。

把愛情信物收藏起來放在博物館里,讓捐贈者寫出自己的故事,通過展覽向人們講述,在講述中,傷痛也許會慢慢愈合,因為分享經歷是走出傷情的一種方式。兩個人理順思路后,把創意寫了出來:“向我們捐贈愛情的遺物,將愛的回憶珍藏在這里??吹侥切┖湍阌兄嗨平洑v的人都走出來了,你也會學著接受、放下,然后繼續前行?!?/p>

2006年,在一次藝術設計沙龍中,他們的創意被選中。第一次展覽是在改裝后的集裝箱里進行的,雖然簡陋,但獲得了公眾的巨大興趣和關注。就這樣,失戀博物館開始了它的世界巡展之路。英國、法國、土耳其、新加坡、菲律賓、南非、中國臺北……目前,失戀博物館已應邀在17個國家的27個城市舉辦過展覽,觀眾人數超過50萬。2010年,失戀博物館在薩格勒布上城獲得了固定展地。

緬懷,讓失戀變得美好

“愛情”與“故事”是這座博物館獨具特色的地方,也是最吸引觀眾的地方。歐琳卡說 她“對每一件捐贈品都滿懷敬意,因為它們的故事都是唯一的,帶著無法重來的愛。每個看過捐贈品的人都有不同的感受和體會。有些信物,每次看到都會非常感動,因為對主人那種深深的失落感同身受”。來失戀博物館參觀的,無論是白發蒼蒼的老者,還是年輕的情侶,都常常沉浸在展品的故事中,引起回憶。

一個鑰匙狀的開瓶器講述了一位女性持續10年的愛情:“你說愛我,每天送給我小禮物,它就是其中之一,它是一把開啟我心房的鑰匙。但是你卻又把頭轉開,不愿和我生活。直到你病死,你都不明白我愛你有多深?!?/p>

一件藍色的雪紡上衣似乎并沒有什么特別,但旁邊的文字讓人不禁傷感、惋惜:“1995年在一起,1999年結婚,2007年分開,愛爾蘭。那一天,我的丈夫帶我出去吃午飯,我穿著這件上衣。餐廳非常溫馨,圍坐著一家家享受慵懶午餐的人。我剛高興地點完菜,我的丈夫就平靜地告訴我,6個星期后,他將會離去。一切來得太突然,我靜靜地坐著,只有止不住的淚珠不斷流下來,滴落在這件雪紡上衣上……”

一段斯洛文尼亞老太太講述愛情的視頻令人唏噓不已。這段珍藏了60多年的愛情,通過視頻給大家講述出來。那是1942年,德國法西斯占領了她的家鄉馬里博爾。一次,她在偷偷為被監禁的人送食品時,收到一個士兵遞出的紙條,上面有他家的地址。之后一直擔心他的下落,她給這個地址去了一封信。1943年春天,她收到了這個士兵從奧地利戰俘營寫來的信。從此她不斷給他寫信,給他鼓勵。1945年8月,那個士兵突然來找她。在一棵栗子樹下,士兵問她愿不愿意跟他回老家貝爾格萊德,因為他不可自拔地愛上了她。然而她拒絕了,失望的士兵臨別時送她一枚拿破侖金幣。為了忘卻她,回到家鄉后他很快就結了婚。

60多年后,老太太回憶說:“雖然我們只相處了幾個小時,但我一直不能把他忘懷。結婚時我把他送的金幣打成了一枚戒指,從此天天戴在手上?!北M管各自有了家庭,他們依然像朋友一樣通信,交流各自的境況,直到2005年。

博物館里有一輛紅色摩托車,是一個男子花了幾年時間修好,打算帶著心上人開始浪漫之旅的愛情工具。但是車修好時,伊人已變,心灰意冷的男子把車捐到了博物館,讓觀眾分擔了他的哀愁:“你的愛已走遠,還有誰配享受我的浪漫與深情,這輛紅色摩托車也載不動許多愁。罷了,陌生人,送給你們看看吧,愿你們能分擔我的哀愁,而我,從今后,再也不會用摩托車帶任何女子,她是我心底一粒一觸就痛的朱砂痣。”

除了深情的故事,還有不少冷幽默:一瓶沐浴露旁的說明文字讓人忍俊不禁:“我們之間結束了,我媽現在用這個清洗窗戶,效果特別好!”一只長柄的斧子讓人心生疑惑,原來捐贈者曾用它將共同的家具劈成碎片:“越劈,我的沮喪就越少;就這樣,這把斧子就被提升為療傷工具了。”

不同故事里的不同文化

人的經歷不同,展品里所含藏的故事自然也各有差異。有意思的是隨著展品的不斷增多,參觀者會發現,實際上,每一件展品都有時代與地域的烙印,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們在經歷愛情后,他們的表達方式也各不相同。

半個多世紀前的愛情見證物,雖然簡陋,卻依然不妨礙它深情的流露。一位來自亞美尼亞埃里溫70歲高齡的老人,送給博物館的是一張老明信片。普通的明信片見證了刻骨銘心的愛情:她和鄰居男孩相愛,按照風俗,男孩帶著父母上門來提親,然而女方的父母卻回絕了。男孩在當天夜里開著車沖下了懸崖……

進入21世紀,新科技革命迅猛發展,電子科技在愛情信物上也留下了痕跡。在科技較發達的新加坡,很多捐贈者提供的愛情信物是MP3播放器、相機等數碼產品。

菲律賓的馬尼拉是最具“混搭”的城市,這里既有東方與西方文化的混搭,也有貧富的混搭。大部分處在貧民區的馬尼拉人,往往向國外尋求機會,經濟驅動下的移民潮曾席卷這里。出自這里的展品大多普通、廉價,如報紙、電影海報及沙漏,可是,普通展品里的故事同樣有著深刻的時代背景,移民潮曾使無數情侶分手、家庭破裂。

克羅地亞和波黑等前南斯拉夫國家捐贈的展品則帶有戰爭留下的痛苦烙印。20世紀90年代,在克羅地亞獨立戰爭中負傷的一名老兵住進戰地醫院,那時他剛剛失去了自己的一條腿,心情低落。一位美麗溫柔的社會服務人員日夜照顧他、開導他,兩人迅速墜入愛河。然而世事多變,最終二人又以分手告終。老兵將他膝關節以下的假肢捐贈給博物館,在說明中寫道:“1992年春,克羅地亞薩格勒布。在這里的一家醫院,我遇到了年輕漂亮的她,那時的她很有抱負,是國防部的社會服務人員,她幫助我找到了一些做假肢的材料,遺憾的是,我們的愛沒有這假肢長久,它的材料確實很堅固!”

當然,即使表達愛的方式、處理失戀的方式會受到地域、文化、時代、習俗的影響,但愛與痛這些人類共有的情感體驗畢竟是相通的,追求愛情與幸福是人類文化永恒的主題,這些最終會幫助人們跨越文化與地域的界限與差異。

在人生的旅途中,愛情也許是人與人之間最好的禮物。痛也好,喜也罷,它都改變了人生的質量,在人生中留下了印記,人生因它而豐富、燦爛、寶貴。既然如此,不如把它收藏起來,和更多的人分享,讓心靈的負擔釋放。

2015年2月,失戀博物館將在上海舉辦展覽,我們期待在看到它的同時,增加故事的延續,讓失戀博物館也講述中國的愛情故事。

相關鏈接:

北京鼓樓東大街的“恐龍的愛情銀行”

在北京鼓樓東大街北京國際創意設計園里有一家“恐龍的愛情銀行”,顧客可在此儲存曾經的愛情信物。該行于2009年開辦,推出了多項業務,可按顧客要求編制愛情小說、歌曲和影片,聆聽愛情傾訴,教授浪漫技巧等。不過最熱門的業務是托管愛情信物。

在這個工作室的陳列架上擺滿了戀人們的舊愛信物,許多都是些日常物品。一個杯墊旁有主人傷感的留言:“她走了,帶走了她所有的東西。這杯墊忘拿走了,這是我們在一起生活3年的唯一見證。現在我要結婚了,覺得放在家里不合適,所以存在‘恐龍’的愛情銀行。想她時可以過來看看?!边€有一位顧客把離婚證放在此,并簽了30年的托管協議,“想把曾經的感情封存起來,去尋找新的幸?!薄?/p>

吉林省長春市的“愛情博物館”

位于長春市桂林路與牡丹街交匯處有一家咖啡館,推開店門,未加任何裝飾的青灰色水泥墻、幾套純木質的桌椅映入眼簾。店門迎面的墻上零散地懸掛著一些物品,旁邊釘著一些小字條,寫著不同的人留給昔日戀人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