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四字的成語范文
時間:2023-03-15 15:01:0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帶四字的成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2、四平八穩、挑三揀四、四腳朝天、五湖四海、文房四寶、顛三倒四。
3、低三下四、三從四德、朝三暮四、三妻四妾、名揚四海、四大皆空。
4、危機四伏、志在四方、丟三落四、四通八達、說三道四、四分五裂。
篇2
1、十拿九穩:十成的機率,占了九成。比喻很有把握,十分可靠。出 處:明·阮大鋮《燕子箋·購幸》:“此是十拿九穩,必中的計較。”
2、四平八穩:原形容身體各部位勻稱、結實。后常形容說話做事穩當。也形容做事只求不出差錯,缺乏積極創新精神。
3、穩扎穩打:穩穩當當,有把握地作戰。也比喻有把握、有步驟地工作。清·劉坤一《書牘》:“現在鄭軍既已到齊,仍須穩扎穩打,不可輕進求速?!?/p>
(來源:文章屋網 )
篇3
2、油頭光棍:指浮浪子弟。
3、舞棍弄棒:揮舞著棍棒。
4、持刀執棍:拿著刀槍棍棒準備打架
篇4
2、生死攸關:指生死存亡的關鍵。
3、貪生怕死:指對敵作戰畏縮不前。
4、生離死別:指很難再見的離別或永久不見的離別。
篇5
1、浮華一生:時光飛逝、往事如煙。
2、浮華落盡:在追求了一輩子的名利之后發現到頭來這些都是空的。
3、煙盡浮華:塵世間的華麗與一切美好都像飛煙一樣塵埃落定。
(來源:文章屋網 )
篇6
兄友弟恭。
釋義:哥哥對弟弟友愛,弟弟對哥哥恭敬。
出處:《史記·五帝本紀》:“舉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內平外成?!?/p>
孟子以仁、義、禮、智為四基德或母德,將它擴展為“五倫十教”,即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義婦順、朋友有信。
(來源:文章屋網 )
篇7
2、不肖子孫:不肖,不象、不賢;指品德差,沒出息,不能繼承先輩事業的子孫或晚輩。出自《莊子·天地》:“親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則世俗謂之不肖子?!?/p>
3、才德兼備:才,才能;德,品德;備,具備;才能和品德都具備。出自許月卿《先天集·人邑道中三首》:“天涵地育王公旦,德備才全范仲淹?!?/p>
4、才高行厚:厚,不可輕??;端謹,指才能高,品德端謹。出自王充《論衡·命祿》:“或時才高行厚,命惡,廢而不進;知寡德薄,命善興而超邁?!?/p>
篇8
現代企業的管理與中國諸子思想中的戰略謀劃理念有相通的地方,因此有效的企業管理可與諸子的戰略思想對接,即在企業管理過程中,可借鑒古代先賢的治國方略和思想。我們向西方學習現代管理,而國外卻向中國古代取經,學習先秦諸子的思想,并運用到企業的現代管理之中。由此可見,諸子學說對企業管理有現代價值。
企業管理是企業的經營之道,是企業的文化哲學。哲學大道無形,能夠在公司管理之上,也能夠融在公司管理之中。哲學可以讓公司高層管理者看到和想到常人看不到和想不到的東西。因為真正的企業家不同于常人,所以企業家必要有一定的哲學思想。在中國歷史上,文化哲學最輝煌的時期也就是春秋戰國時代,而這一時期產生的諸子百家學說,為后人留下了極其寶貴的財富。我們在國學的諸子名篇的教學中領悟管理藝術與人生之道,并將其滲透給學生,給學生以思想和智慧的啟迪,使他們走向職場前懂得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具備儒、道、法家管理方法,構筑仁、義、禮、智、信文化內涵,因此,高職諸子教學以現代企業管理為切入點,使高職學生有所受益并學以致用。
首先,在國學教育中要傳承先秦諸子以人為本核心思想價值觀。
以人為本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諸子百家思想對現代企業管理的借鑒價值。
從企業高層來講,以人為本,主要在中、高層管理者,不但是領導藝術,而且在行為規范,道德等方面都應是表率。領導要關心人,具有人性化管理,關心員工的工作和生活,能夠與員工進行很好的縱向溝通,讓員工感覺到自己被尊重、被重視,使管理具有人情味。企業經營發展的精彩,就源自于企業家的性格。正是由于企業家具有堅毅的性格,能夠從失敗走向成功,無論遇到何種壓力、挫折,都能取得事業的成功。關鍵就是他們具備企業文化價值觀和理念,能夠在團隊中達成共同愿景。
從管理方式來講,中國傳統文化中,首推的就是以人為本的思想,這些優秀的思想,很值得企業管理人員學習,打造現代的以人為本的管理方式。管理人員必須研究管理藝術,對員工對下屬真誠關愛,以對親人、朋友的情懷指導與幫助,不能粗暴行事,也不能簡單化,也不能完全高高在上地發號施令,建立新型的上下級關系,儒家就非常重視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管理藝術的真諦并非塑造人性,改造人性,而是順應人性,這同樣是一門科學。
從企業文化來講,在企業的管理工作中,以人為本的核心就是要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企業文化必須有效地提升員工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使他們視野開闊和境界高遠,無論遇到什么問題,都能愉快地接受工作挑戰,具有主人翁的姿態和迎難而上的精神,能夠主動克服困難,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問題,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使員工在工作中找到不斷進步與提升、成熟與快樂的感覺,只有這樣建構人際關系,才能創造出好的效益,才能體現出人格的真、善、美。
因此,在企業管理中提倡以人為本思想。對于即將走向企業的高職學生來說,在學校就應樹立這樣的思想和觀念,適應企業文化,為自己學習管理奠定一定的基礎。
其次,在國學教育中要傳承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管理藝術。
有人認為:管理企業要道家法家儒家并用,先以法家思想奠定企業的行為及法度基礎。而后以儒家思想管理企業,最后達到道家無為而治的境界。這種說法也不無道理,也就是說在企業內確立并實行了行之有效的制度后,企業會得到進一步發展。以此,企業家需要以仁義管理企業。此時除依法管理外,就要運用儒家思想。當企業步入穩定發展時期時,企業家可以運用道家思想。道家推崇無為而治,這種方法不僅僅可以運用到管理員工身上,也可以運用到管理企業上。道家的哲學內涵是以柔克剛,以退為進,具有強大的韌性。因此,當企業已經處于穩定發展期,企業家要從大處著眼,更多的是籌劃企業的未來道路。管理思想:少私寡欲對物要減法,對德要加法。企業家應該保持一顆平凡心,堅持樸實;減少私念,降低欲望??梢詺w納為:
一、體悟法家的管理藝術,以法制規范培養學生的遵紀守法觀念
常言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一個企業只有實行制度化和科學化的管理,才能統一員工的行動。人人明確各自的責任,有一定的規章制度和具體的分配方案。所以,在企業管理中,以情管人與以法管人必須互補,企業需要引入現代管理制度中的法治。
中國古代法家是提倡以法治國系統學說,闡述其與現代企業管理的關系可以看出,法家提出的道是管理的本觀,治強是管理的目標觀,法 是管理的行為觀,勢是管理的組織觀,術是管理的控制觀等等。這些管理方法運用到企業管理中,行之有效地進行管理,一定能達到有效管理,也就是說企業管理需要一定的制度化和規范化。
二、體悟儒家的管理藝術,以禮儀規范培養學生的積極工作態度
眾所周知,儒家與道家恰好相反,提倡積極入世的人生哲學,這對培養人們的進取精神是大有益處的。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鼓勵人們積極努力,樹立堅定的目標,具有鍥而不舍的精神,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儒家提倡詩、書、禮、樂等級和規范,在當時是維護有序制度的。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員工有必要服從上級指揮,并接受管理和監督。如果不遵紀守法,不按制度運作,就是缺乏道德修養的表現,則必將不被企業所接納。
儒家的經典中庸,這是做人做事之道,做人要做得得體,做事要遵循規律。員工要正確認識自己,并要如實地評估自己的實力,制訂自己職業發展規劃,逐步實現自身的理想。企業必須遵循和順應市場發展規律,量力而為,以求穩步發展,一步一個臺階地前行。
三、體悟道家管理藝術,以道德規范培養學生的寬容自律胸懷
道家的出世精神:胸襟開闊,不為名利,永遠保持樂觀的心態,這在生活中成為一種智慧。福為禍所伏,禍為福所倚。老子的辯證法,得到黑格爾的稱贊,在現代生活中,也是有一定哲理的。
道家的無為思想給人們的啟示:領導者不要事事干預過問,統得過死。領導者要無為首先要在企業里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機制。領導者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要做到為而不爭。領導者要舉賢用能,大膽放權,通過下屬有為體現自己的無為。加深與下級的情感交流,下級可為。領導者應有功不居,下級可為。
道家也有不足的一面,如固步自封,因循守舊,因為裹足不前。所以,企業管理還需要有所創新,循序漸進有所發展。但是不能為了創新而創新,萬事萬物都有個度,對創新的追求不應該過頭,要按著客觀規律辦事,不能瞎折騰,損耗企業的內力,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建立企業文化底蘊。同時要與人交流與合作,企業要走向世界。
四、體悟墨家思想理論,以兼愛天下培養學生追求 共贏目標
墨家學派作為先秦的顯學,曾起過非常重大的作用和影響。墨子的學說為社會的穩定做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兼愛作為其他主張的基礎,使墨子的思想觀點都具有其獨創性。墨子以平等為基礎的兼愛,在當時封建社會森嚴的等級制度下是沒有立足之地的。兼相愛、交相利的思想是想提倡廢除一切階級或階層差別。
墨家的兼相愛,交相利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和精神境界值得人們回想,或多或少的對調和社會矛盾,緩解沖突具有其積極意義。墨子在《修身》闡述了君子立身處世要注意修養,言行合一,才能成為天下百姓的表率。堅決摒棄依靠投機取巧,弄虛作假而建立功名的行為。指出君子之道,即貧則見廉,富則見義,生則見愛,死則見哀,從內心深處生發善念善行,并貫穿到自己的實際行動中,不改變對于善行的永恒追求。
兼相愛,交相利是墨家的思想理論,企業要樹立正確的觀念。兼相愛不同于儒家的仁愛,是一種沒有階級之分的愛,是建立平等關系的基礎,是有積極進步意義的。交相利就要把握一定的規則,在和諧共處的前提下,使合作伙伴實現共贏。所以說 而交相利正是體現了我國建設和經濟生活中的共同富裕、共贏。企業像一個家庭,要發展必須要建立良好的工作環境,營造團結的氛圍,大家能夠互相尊重、互相關心并互相幫助,每個人都融入團隊,才能發揮團隊合作精神,才能共創企業效益。還有一句古語,將欲取之,必先予之,有舍才有得,舍小利才能取大利。企業只有把責、權、利分配清楚而且落實到位,不患寡而患不均,企業與員工才能利益共享、實現雙贏。
有人說:先秦諸子的管理思想各有特色,要建立現代化中國式管理,必須采擇各家的精華,融匯貫通。唯有建立系統并能運作的現代化中國式管理,我們的企業才能在 21 世紀自由市場中生存與發展。在高職國學教育中,把諸子的這些思想與現代企業管理相融合,使學生深受其影響,對培養現代企業管理藝術大有作用。
再次,在國學教育中要傳承儒家的仁、義、禮、智、信文化內涵。
中國人民大學的哲學博士李海彬說:企業文化的塑造,需要企業家學會使用儒家的仁義理智信的思想。
仁指的是一個企業的企業文化、發展戰略,是一個公司的靈魂。目前,由于生活壓力的加大,很多員工會產生浮躁心理,造成員工出現頻繁跳槽的現象。企業具備了自己獨特的企業文化,是公司精神和價值觀的體現,會逐步影響到每一位員工。
義指的是企業的責任以及一個公司的管理團隊的穩定性。一個公司要講究義,體現在公司員工的身上,如是否團結一心,企業家是否真正為員工的利益考慮,這將直接影響整個企業的發展。所以義可以看作是團隊的凝聚力,團隊精神。許多企業家創業成功,主要是來自于他打造了一支有凝聚力的團隊,比方馬云創業時的團隊依然與他一起奮斗,這就是他能不斷進取的源泉。
禮指的是企業的治理結構。有一個獨立的風險管理機構能夠及時反饋和處理公司的董事及高管人員是否違反股東的意見、信息披露是否公正及時等,以禮治企是很值得提倡的。
智指的是企業家的投資理念和投資風格。企業的投資理念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前途。當企業選定的一種經營模式一旦形成,企業就有了固定的理念和風格。所有員工就要有適應這種企業文化的觀念,構筑自己的企業文化內涵。能洞察人的善惡與賢愚,能分別人的是非與正誤,這就是智的表現。
信意味著誠信和信任。做企業只有講誠信才能贏得人心,贏得市場,才能獲得長足發展。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意思是做人而不講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處世。這就提醒人們在作出承諾前,必須考慮承諾的正義性、合理性以及后果。微軟列出對員工期望的核心價值觀,誠信被列為首位??梢院敛豢鋸埖卣f,誠信是大多數企業對員工最基本的要求。企業只雇傭那些最值得信賴的人,這是衡量一個員工的最起碼的標準,強調誠信是現代企業立足的根本,具有使企業存亡的作用。
篇9
一、電子成長記錄袋評價
相比傳統的成長記錄袋,電子記錄袋以數字化方式呈現多元的資料,資料的類型可以是文字、聲音、圖片,也可以是視頻。這些資料可以清晰全面地記錄學生成長的歷程,反映學生真實的進步,展示學生的學習過程。
并且電子成長記錄袋的存儲容量較大,易于保存、查閱、攜帶和管理,易于操作、交流、展示,無論是學生、教師、家長還是同伴,只要通過簡單培訓后就能嫻熟使用,學生在家里通過網絡就可以管理自己的成長記錄袋,教師、家長還有同伴都能隨時隨地通過因特網訪問某一學生的成長記錄,觀察學生成長的點滴發展軌跡,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家?;ヂ摗2粌H能有效地培養學生形成反思習慣、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而且使學生的評價主體與評價客體的雙重身份得以充分體現,也是對新課標要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目標的響應。
應用電子成長記錄袋進行教學評價,首先,確保學生自己擁有他們的記錄袋。為了確實使用成長記錄袋反映出學生作品的發展歷程,也為了培養學生自我評價的能力,必須確保記錄袋是他們所有作品的集合,而不僅僅是教師最終評分的作品的臨時容器。學生在不同程度上參與評價、自主收集作品樣本、參與學習目標的確定,激發學生主動利用信息技術學習、交流與評價。
第二,選擇評價電子成長記錄袋作品樣本的標準。由于不同學生成長記錄袋中的作品各不相同,所以,制定評價標準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標準要盡量具有相互獨立性,否則學生會很難評價他們的努力和進步了。
第三,召開電子成長記錄袋會談。會談可能需要很多時間,而且電子成長記錄袋還需要計算機環境的支持。定期舉行成長記錄袋座談,讓學生自己評價自己的作品,也可以學生之間互評,提高學生自我評價的能力,增加學習的機會。
第四,調動家長參與電子成長記錄袋的評價過程。教師要確保學生家長在學年初理解電子成長記錄袋評價過程的性質是什么,這也是教師新學年的一項班級教育計劃。在這個計劃內最實用的是鼓勵學生家長定期回顧他們孩子的作品樣本和孩子對自己作品的自我評價。家長越是積極地回顧學生的作品樣本,就越給孩子傳遞一種成長記錄袋確實值得做的信息。
可能還有一種情況,即參與電子成長記錄袋評價過程的多數學生或許根本就不理解它的教育意義,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那些需要教師評價的低年級學生身上。任何一種教育評價都應該做相應的調整,以適合本評估的學生。因此,針對這種情況,聰明的教師可以用展示型的成長記錄袋向學生和家長展示學生的成就。以備學生以后的成長記錄作參考,也是學生成長歷程的見證。
二、使用電子成長記錄袋評價的關鍵問題
對使用電子成長記錄袋評價的教師新手來說,一個關鍵性的選擇就是確定把什么樣的作品樣本放入檔案袋。在確定檔案袋的內容時,并不是越多越好。教師不能為了豐富多樣性而收集各種各樣的作品樣本,重要的是,收集的作品樣本能為教師提供有效的參考信息,以便教師確定學生是否掌握了教師所傳授的知識或能力。與其收集那些大量的但不能反映學生知識與能力掌握情況的作品樣本,還不如收集那些具有參考價值的少數幾種類型的作品樣本。
那么如何確定每個學生電子成長記錄袋的質量呢?是否有一個可參考的評分標準呢甲這里教你一種比較簡便直接的方法用來評價你在教學中使用的電子成長記錄袋。非常簡單,你只要問學生的記錄袋是否已經充分地吸納了那些你認為學生應該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就是一個好的評價;如果是否定的,那就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修改電子成長記錄袋;如果回答不確定,那就需要認真地思考整個問題了。有質量的評價可以為制定出好的教學決策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如果記錄袋評價不能很清晰地提供參考意見,那你就需要適當地調整你的評價方案。轉貼于
三、關于電子成長記錄袋評價的思考
篇10
【用法分析】:鴟鴉嗜鼠作賓語、定語;比喻愛好各不相同。
【成語來源】:《莊子·齊物論》:“民食芻豢,麋鹿食薦, 且甘帶,鴟鴉嗜鼠,四者孰知正味?!?/p>
【褒貶解析】: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使用程度】:一般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成語拼音】:chī yā shì shǔ
【成語聲母】:CYSS
【近似成語】:
鼠嚙蟲穿:鼠咬蟲蛀。
鼠目麞頭:見“鼠目麞頭”。
鼠目寸光:老鼠的眼睛只能看到一寸遠的地方。形容目光短淺;沒有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