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雪聯句范文

時間:2023-03-18 11:17: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詠雪聯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教學中,詞匯的積累、把句子說完整的訓練等等,對學生將來的語言表達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一方面,我們教學時不可忽視這些“細節”;另一方面,我們應針對小學各個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知識儲備和能力基礎,進行相應的字、詞、句、段、篇的訓練,從整個小學階段的高度把握訓練的尺度,使這一要求呈現螺旋上升的良性態勢。唯有如此,才能讓語文工具性的訓練具備序列化的特點。

當前小學語文課堂中,針對“學用字詞句”練習部分的教學存在以下問題。

【存在問題】

一、 編者意圖的“跳躍性空白”

“以學生為本,走綜合之路,貼近學生實際,創設生活化場景,提高學生學用能力”是“學用字詞句”練習編寫的中心原則和特點。但是一道道練習題之間的聯系由于文本平面性所固有的束縛、版面的限制以及編者思維的跳躍性,呈現出一種文本所特有的跳躍性空白。由于能力限制,這種空白對于一些執教者來說恰恰是備課過程中認識水平難以逾越的一道鴻溝,客觀上造成了教師因為對文本理解的不到位而割裂項目訓練之間的內在聯系的、單一化的、以完成練習題為目的的課堂教學。以至于整節課呈現出一種“做題—核對答案—再做題—再核對答案”的單向循環,課堂效率極低。

二、 教師課堂教學的理解性缺失

1.對學生現有知識經驗、生活經驗了解不深入,盲目設定教學目標

這種在日常閱讀教學中時常出現的問題,在看似簡單的綜合練習課上仍舊出現,并且執教者往往不自知,甚至因為學生的“不配合”而郁悶不已。比如,第三冊練習8“看圖寫話·踢足球”,學生對此題目感到困難絕不是因為他們不愛這項運動,也不是因為他們不樂于表達,而是在于他們缺乏對這項運動的深入了解(比如運動規則、專業術語之類)。

2.缺乏細致的教學環節的預設與教學生成的處理機智,課堂教學受眾單一

貌似平實的練習,實則環環相扣,“牽扯”眾多。如果教師課前缺乏細致全面的預設,或在課堂上缺乏教學生成的處理機智,一不小心,課堂教學就會陷入被動。最終的處理結果,要么是教者抓過一名優秀生迅速“解決問題”,使課堂成為“展示臺”“一言堂”;要么是教者“虛晃一槍”,以回家作業的形式“下放”權力給家長,讓該項練習的課堂教學流于形式。這最終將造成學生對該練習存在的漠視,極大地浪費了教材資源。

三、 學生認知局限造成的淺嘗輒止的缺憾

充滿兒童情趣的“學用字詞句”練習閃爍著“人文的關愛”,形成了學生“上手快,丟得更快”的尷尬。學生在輕易地成功面前迷失了自我,最終對于“學用字詞句”的學習往往只是蜻蜓點水般淺嘗輒止,既不深入也不持久,更遑論融會貫通,進而養成習慣了。

【教學策略】

一、“補白”,勾連項目,構建綜合學習板塊

針對教材的“跳躍性空白”,一方面我們應該內延相關概念,以期勾連各練習項目,達到引導學生領會其內在聯系的目的;另一方面我們還應該適度拓展,努力構建綜合學習的板塊,讓每次“學用字詞句”練習的效益最大化。

教師要仔細研讀課標、教參,廣泛查閱相關文獻資料,深入了解編者意圖,理解教材編纂的目的,適度“補白”,為教材的二度開發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和正確的教學理念。

比如,第二冊練習8“看圖涂色·填詞·說話”,如果僅僅就題做題,那么勢必割裂該項三個練習題之間的內在聯系,達不到1+1>2的預期目標。事實上,現行絕大多數教案都拘泥于教材表面所呈現出來的對于涂色、寫字的練習,使得課堂教學“一片繁榮”。隨后又花費大量時間在學生說話訓練上,卻又因為學生們各自根據圖意編故事而難以逐一輔導,造成課堂上只有個別優秀生展示,絕大多數學生無話可說的現象。實際上,這恰恰是對本題按照“字—詞—句—段”逐層遞進的訓練意圖視若無睹的體現。

新課標要求第一學段的學生“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顯而易見,對于剛剛開始學習規范表達的一年級學生,應該以漢字的使用、詞語的積累、完整句式的訓練為主,幫助他們初步樹立講述完整故事的意識,并且做到“見好就收”。因此,面對完整體現了“表象—字—詞—句—段”的語言形成過程的本篇教材,以下的教學設計,尤其是第三、第四層次的“補白”對于低年段學生不可或缺。

第一層次:涂色。激發興趣的同時,自然地引導出學生細致的前期觀察,解決對事物的認知問題,為后面深入的語言表達做準備。

第二層次:寫字。在學生學會運用文字表達確切意思的同時,繼續練習端端正正地寫字。

第三層次:擴詞。讓學生在“填上合適的詞”的練習中,積累能夠把句子說具體的短語,初步形成運用形容詞能夠使事物描述得更加具體、生動的意識,為進一步的學習奠定基礎。

第四層次:照樣子補充句子、組合句子。由詞到句,滲透使用形容詞以及把句子說完整的概念,培養學生的語感,并且解決后面講故事的素材問題。

第五層次:編故事。由句到段到篇,讓學生運用剛剛練習所得的詞句連綴成話,并且要言之有物。

層層推進、環環相扣的教學設計,很好地解決了學生語言表達的材料問題,使本節課清晰地呈現出“積累—簡單運用—綜合性運用”的層次感、梯度感,這足以引起我們對教材“留白”處的深思,以及如何“補白”的探究熱情。

二、對話,巧設訓練坡度,教學目標多元化

備課期間,教師認真與文本、編者及學生對話尤為重要。只有心中有教材、有編者、有學生,課堂教學才能立體起來,呈現出科學訓練所特有的坡度,也正因為有了這樣的多邊對話,學生的語言學習才會呈現出異彩紛呈的多元化局面。

1.充分了解學生現有的知識經驗及生活經驗,及時解決學生面臨的“無米之炊”的尷尬。

仍以第三冊練習8“看圖寫話·踢足球”為例,教師教學時立足于學生知識經驗、生活經驗的欠缺,以適量提供詞語及句式的方式彌補了學生關于足球運動的“知識盲點”和學生較少接觸正式的足球運動造成的“生活盲點”,以及由于該運動過快造成的學生難以觀察、描摹細致的“習作盲點”。教師適度地指導學生觀察、敘述的視角,有效地解決了學生描寫場面時敘述混亂無序的毛病。

教師提供關于足球運動的詞、句:

生龍活虎、汗流浹背

傳、帶、飛奔而來、抬腿、繃直腳背、飛起一腳、劃過一道優美的弧線

伸出雙手、向上躍起、奮不顧身

緊張、狂喜、歡呼雀躍、噓聲一片、一蹦三尺高

有的……有的……還有的……

一會兒……一會兒……

可以想見,在這樣的精心設計中,雖然每個學生最終的說話內容不盡相同,但是他們的語言能力都得到了穩步提高,而且基礎扎實,很難出現語言不通,或者無話可說的狀況。這種多元化的學習目標,才能夠真正達成編者編撰“學用字詞句”練習的目的,達到優化課堂教學效率的目標。

2.教學預設力求全面,細化教學實施步驟,面向全體落實訓練

蘇教版教材中“學用字詞句”的練習尤其彰顯了立足于“生本”的特色。比如,第三冊練習1-3的“音序查字法”,第四冊練習1-4的“部首查字法”,以及第四冊練習8、第五冊練習6的“選擇正確讀音”,第五冊練習2的“選擇正確義項”,還有第六冊練習4的“學習查詞典”等。這一系列教給學生如何使用工具書的方法的練習,淺顯、實用,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里學會了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技能,并能為學生終身發展服務。

但是實際操作中,卻不乏把該項練習以回家作業的形式“布置”給家長的“聰明”教師。于是,學生們形形的不正確、不科學的查閱工具書的方法層出不窮,最后以家長埋怨、教師暴怒、學生迷糊結束。若問教師:為什么會把“權力下放”?答曰:這又不難,但是在課堂上,卻很難整齊劃一地教學,不如“化整為零”,還節省時間呢。

這樣的答案歸根結底是教師的惰性在作怪。如果我們動動腦筋,那么就不難把使用工具書的方法劃分為幾個清晰的步驟,進而利用課堂時間,由扶到放,給予學生充分的實際操作時間,有效引導學生學習正確的使用方法和思維模式,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當然,僅僅如此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要長期堅持,以布置預習作業的方式要求學生查字典、選讀音、選義項,從而引導學生熟練掌握使用工具書的方法。長此以往,學生就能形成良好的使用工具書的習慣,從長遠看也奠定了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

事實上,不僅是如何使用工具書,對于語法學習的引導更需要教師的“垂直”指導和堅持。比如,第四冊練習7、第六冊練習8的“學用標點符號”,第七冊練習1的“避免重復”等練習,課堂上的朗讀、討論和交流,可以有效地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明白,不同的標點符號表示不同的停頓與語氣,前后句子的主語應該避免重復,正確使用代詞可以有效精煉語句等。教師如果能夠堅持在課堂教學中不著痕跡地通過有重點地推敲一些標點符號來指導朗讀,指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一些關鍵性的代詞的含義,必能為學生以后正確使用標點符號、流暢行文奠定基礎。相對的,蜻蜓點水式的讀過,由優秀生代替全體學生完成教師眼中簡單至極的練習的做法,是肯定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的。

三、“留白”,創設情境實踐,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基于“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我們需要在課堂教學之外留下“空白”,創設情境給予學生大量的實踐語言的機會,最終達到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目的。

“學用字詞句”練習中有一批旨在拓寬學生視野,引導學生了解自然、了解祖國、了解生活,從而達到學語文、用語文的目的的題目。對于這樣一批訓練題,我們不能急于在課堂上結束任務,應該適度“留白”,給學生留下實踐和持續發展的空間。

比如,第三冊練習6的“小小氣象站”,在學完相應的符號含義之后,我們可以在黑板的一角長期開辟一個“小小氣象員”專欄,按學號每天更新,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知道氣象預報的含義及意義,懂得一些氣象專業術語,對一些地理名詞形成初步概念。

篇2

關鍵詞:西班牙語句子連詞;虛擬式;非虛擬式

中圖分類號:G648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13-0008-01

實例分析講解

1.使用虛擬式的情況

此次研究使用虛擬式的情況,所涉及的連詞主要包括:como; como si ; por si(acaso); a no ser que/ a menos que/ excepto que/ salvo que; en caso de que; a condición de que/ con la condición de que/ con tal de que; con que/ a poco que/ a nada que; a cambio de que; siempre que/ mientras

1.1 Como si (ni que) 譯為:仿佛好像Como si 無論主句動詞是什么時態,從句中表未完成時用虛擬式過去未完成時; 完成時用虛擬式過去完成時。請看以下虛擬式未完成時(Ega,Egb)和虛擬式完成時(Egc,Egd)的例子。

Eg a : La mujer trata a los jóvenes como si fuera sus propios hijos. 譯為:這女人對待這些年輕人像對待自己孩子一樣(此時的時值相當于陳述式現在時)

b. Cuando entraron, no nos saludaron , como si no nos conocieran. (此時的時值相當于陳述式過去未完成時)譯為:當他們進來時,沒有和我們打招呼,仿佛不認識我們。

Egc: Nos contó lo ocurrido en detalle como si lo hubiera visto con sus propios ojos. (時值相當于簡單過去時) 譯為:他給我們很細致的講述了所發生的一些仿佛他親眼看到了。

d: Por qué gritas tanto a los presentes como si ellos te hubieran ofendido.(時值相當于一般現在時) 譯為:你為什么沖在場的人大聲喊叫仿佛他們侮辱了你一樣。

1.2 como /si,譯為"如果"

Eg: Como/si llegues tarde, no te esperaré. 譯為:如果你到晚了,我就不等你了。

1.3. Por si / por si acaso 譯為:以防萬一

Eg: Lleva el paraguas por si llueve .

Lleva el paraguas por si lloviera.

這兩句都可譯為:你帶著傘以防萬一下雨。但有所不同的是llover這個詞的虛擬式時態。用Llueve虛擬式現在時說話人傾向于很有可能下雨,而lloviera虛擬式過去未完成時說話人則傾向于下雨的可能性很小。

1.4 A no ser que/ a menos que/ excepto que/ salvo que 譯為:除非

Eg: Iremos de excursión a menos que haga mal tiempo.

我們將要去遠足除非天氣不好。

1.5 En caso de que 譯為:倘若

Eg: Creo que llegaré pronto, pero en caso de que no sea así, no me esperes.

我認為我很快會到的,但是倘若不是這樣,你不要等我。

1.6 Con que/ a poco que/ a nada que 譯為:雖然,盡管

Eg: Con que estudies un poco, aprobarás.

雖然他學的不多,但是他能過。

1.7 A cambio de que 譯為:換取

Eg: Te ayudaré con el trabajo a cambio de que me invites a cenar.

我幫你工作(以換取)你請我吃飯。

1.8 A condición de que/ con la condición de que/ con tal de que 譯為:只要

Eg: Te dejaré conducir a condición de que te calles.

只要你閉上嘴我就讓你開車。

1.9 Siempre que/ mientras 譯為:只要

Eg: Siempre que tengas dinero, tendrás amigos.

只要你有錢,你就會有朋。主要注意的是,"siempre que" 除了當"只要"講時用虛擬式,"Siempre que"還可譯為"每次," 無需使用虛擬式。如: Siempre que vengo a verte, estás ocupado. 每次我來看你,你都在忙。

可以看得出來,除了como si 與虛擬式連用作為固定搭配外,其余的連詞與虛擬式連用所表達的含義都是未來時,還未發生的。

2.使用非虛擬式的情況

2.1 Con/ sólo con/ con sólo + infinitivo(動詞原形) 譯為:雖然

Eg: Con estudiar un poco, aprobarás el examen. 雖然學的不多,但你會通過考試的。

2.2 Que.....que (si......si no....)譯為:如果......否則(如果不)......

Eg: Que hace bueno, salimos, que no, nos quedamos en casa. 如果天氣不錯,我們就出門,如果不好,就留在家里。這句話也可以用si......si no來說,si hace bueno,salimos, si no,nos quedamos en casa.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拓展訓練;體育教學;應用實踐;效果

為了加快現代化教育的進程,體育教學也成為了現代化教育中的一個重點,它能夠更好的培養人才,引導他們向全面發展的方向前進。高職體育教學的發展也跟著時代的進程不斷地前進,為了讓高職的學生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讓他們能夠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高職院校就利用有多種教學模式的體育教學,來激發學生自身能力。

現在有一些職業學院體育教學就已經走在了前面,引入了拓展訓練。拓展訓練這個項目不僅僅是一個體育的教學方式,它還能夠調動學生的思考能力。拓展訓練的設計都是具有趣味性的,通過大家的合作來完成,例如其中的穿越火線、三米跳等活動項目既有對自身的能力訓練,還有對社交能力和合作信任等方面進行訓練,通過拓展訓練這種非常富有刺激性的教學方式,能夠引起學生的強烈的欲望。不但能夠激發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還能夠讓學生的體質真正得到改善。

一、拓展訓練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

(一)滿足現代教育發展的需要

現代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的要求已經變化,和傳統的教育相比較,現代教育更注重以人為本,并且教育的發展方向更人性化和個性化,教育要求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體育發展中拓展訓練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活動,它具有一定的挑戰性,通過實際的模擬,讓學生能夠親身經歷,引導學生自己經歷磨難并克服困難,培養自己的思維能力、激發自己的潛能,學會團結合作等。在拓展訓練的活動中,教師的角色就是一個導演,學生就是演員。在這個過程中,就不再是傳統體育教學的模式,老師在上面示范動作,學生就依照葫蘆畫瓢。拓展訓練更加注重的是:學生自身的學習和體驗,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才能夠真正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夠讓他們表現出自身的特點。

(二)高職體育教學改革需要拓展訓練的融入

在原來的體育教學的定義中,體育教學內容主要以體育基本的知識和身體訓練為主,針對于心靈上的教育根本沒有進行深入的教學,不能全面均衡的培養學生。隨著素質教育不斷地推行,現在對學生的培養要求變得越來越高,在這種前提下,現在高職院校中就對現在的體育教學改革進行不斷的深入研究和拓展。拓展訓練就能夠很好的將原來傳統的體育教學方式和有趣的體育活動鏈接起來,不但能夠從身體訓練上提高學生的素質,而且還能夠從心里上提高學生的素質,因此拓展訓練必須要融入高職體育教學的改革中。

二、拓展訓練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方式

在高職體育教學素質拓展訓練中,訓練的不僅僅只是身體方面,更多的是心理素質方面的訓練。在身體素質方面的訓練主要就是訓練學生的耐力、爆發力和協調能力等,在心理素質方面就不僅僅是涉及到個人,相應的還有自身的團隊。

(一)身體素質訓練

1.耐力訓練

耐力訓練是鍛煉一個人意志最好的方法。體育教學中的拓展訓練和傳統的體育教學中的耐力訓練相比更加的有趣。傳統的耐力訓練就是讓學生進行長跑訓練,通過這樣的方式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心肺功能還能夠讓腿部肌肉得到良好的訓練,利用這樣的方法來訓練學生的耐力。在拓展訓練中:耐力訓練不只是結合了傳統的耐力訓練方式而且還結合了學生自身的特色,比如耐力訓練可以通過接龍比賽的方式進行,將學生分成幾個組,在組與組之間進行一個接力比賽,比賽的時長要有一個科學的度,PK的形式讓耐力訓練更加的有意思。在學生都能夠適應以后,在進行別的方式,可以在長跑的過程中加入一些新的元素,比如中間添加手臂的動作。

2.協調性訓練

協調性的訓練是一個非?;A的訓練,因為在各項體育運動中,都必須要具有一定的協調性。協調性的訓練可以采用比較常用的一些方式,例如跳繩,可以花式跳繩、也可以進行多人跳,或者是通過穿越火線的方式來訓練協調性。用這兩種方式都能夠讓學生發揮充分的想象能力,而且還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使課堂的學習氣氛變得活躍;不但如此在穿越火線中還需要團隊的配合,這樣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配合能力。

(二)心里素質訓練

在拓展訓練中,針對于心里素質訓練不僅僅是訓練個人自身的心里素質,還可以訓練團隊的團結力和整個團隊人員的心里素質。心里素質訓練能夠讓個人提高自身的信心,能夠從容的面對以前自己有可能不敢應對的挑戰,從交流和信任、心里素質等多方面促進學生和團隊的關系,激發團隊的力量。心里素質訓練在高職的體育教學中用得最多的是場地訓練,其中在場地上進行的一個項目非常能夠考驗心里素質,那就是三米跳。要跳的同學要面背著要接住她的同學向后倒,這就在訓練自身的心里素質和是否信任團隊,團隊的力量。

在高職體育拓展訓練教學將心里素質訓練融合到每一節課中,例如同舟共濟的游戲就能很好的培養學生的協調性和團結協作能力,所有的同學都踩著連接的報紙,大家要齊心協力才能夠真正的能夠將“報紙”舟運行起來,還可以采用其他的活動培養學生的的能力。

三、總結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舉例說明了拓展訓練不但非常具有挑戰能力,而且還非常的有趣,在高職教學中應用后能夠從耐力、協調能力、團結能力等方面提高學生的素質,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博.拓展訓練在高職高專體育教學中的合理應用[J].才智,2014,03:128

[2]劉曉明.拓展訓練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分析[J].華章,2013,13:241

[3]張叢林.探析拓展訓練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作用[J].學園,2013,19:65-66

篇4

【關鍵詞】游戲訓練;戲劇表演教學;戲劇表演能力

中圖分類號:J8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5)01-0020-01

藝術來源于生活,戲劇由實際生活改編而成,展現著生活中的各種細節和故事。單一的“灌輸式”教學模式無法使學生深刻理解戲劇中的內涵,同時也會影響學生的戲劇表演學習熱情,而游戲教學法在戲劇表演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在充分激發學生戲劇表演學習興趣的基礎上,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戲劇表演的技巧。

一、游戲訓練在戲劇表演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游戲訓練在戲劇表演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戲劇表演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戲劇表演綜合素質,對學生的戲劇表演學習具有積極的影響。

(一)激發學生的戲劇表演學習興趣。游戲訓練在戲劇表演教學中的應用,通過精彩而有趣的游戲設計,能夠有效豐富戲劇表演教學的內容,激發學生的戲劇表演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戲劇表演學習的過程當中,使戲劇表演教學產生“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提升學生的戲劇表演綜合素質。游戲訓練在戲劇表演教學中的應用,能夠使沒有戲劇表演學習基礎的學生也愛上戲劇表演學習,通過游戲快速突破戲劇表演的心理障礙。同時,游戲訓練在戲劇表演教學中的應用,也能夠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一定的觀察能力和創造能力,提升學生的戲劇表演綜合素質。

二、游戲訓練在戲劇表演教學中應用的策略

游戲訓練在戲劇表演教學中的應用,可以通過靈活設計游戲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合理借助游戲活動,提升學生表演能力等方式來開展。

(一)靈活設計游戲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靈活的游戲情境設計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戲劇表演學習熱情,使學生快速進入到游戲情境當中,感受戲劇表演的豐富魅力和樂趣,對戲劇表演中的人物產生濃厚的情感[1]。

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京劇”這一項內容時,教師可以首先借助多媒體等信息技術軟件,為學生展示不同的臉譜,組織學生進行臉譜的搶答游戲活動。這種游戲活動能夠快速調動學生的“京劇”藝術學習熱情,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同時,這種游戲教學方式也能夠有效檢驗學生對“京劇”的掌握程度,為教學活動的深入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使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知識掌握能力,靈活開展“京劇”教學。此外,教師可以借助游戲訓練方法,為學生播放一小段京劇視頻,組織學生自由選擇“凈”、“旦”等角色進行表演。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化妝等服務,增加課堂教學的樂趣,展現學生的學習質量。

(二)合理借助游戲活動,提升學生表演能力。戲劇和游戲在英語中都可以用“play”來表達,足可以看出,戲劇和游戲具有一定的共通性[2]。很多學生由于沒有一定的戲劇表演學習基礎,所以對戲劇表演的認知程度較低。教師可以借助游戲訓練方法,指導學生進行戲劇表演學習。

在戲劇表演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把握游戲訓練的“趣味性”原則,恰當選擇游戲,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游戲活動當中,并在游戲參與的過程中,使學生獲得更多的情感體驗[3]。比如在指導學生對“小品表演”這一項內容學習完成之后,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自行設計和編創游戲的方式,將學生所學習的戲劇表演知識和實踐活動相結合。在學生設計和表演完成之后,由教師和學生共同評選出最富有內涵和趣味的小品,以及小品表演中最有表現能力的學生,給予鼓勵和嘉獎,增加游戲訓練的趣味性和競技性。這種方式能夠使學生感受到小組合作的樂趣,在合作中感受自編自創小品的趣味,使學生獲得更多的情感體驗,提升學生的戲劇表演實踐能力。

三、結語

游戲訓練在戲劇表演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激發學生的戲劇表演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并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戲劇表演學習的過程當中,快速突破學生在戲劇表演中的心理障礙,并使學生形成一定的觀察能力和創造能力,提升學生的戲劇表演綜合素質,不斷提升戲劇表演教學的價值和效果,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淺析山藝戲劇影視學院表演教學中的教學特色――從戲曲、說唱元素到戲劇表演[J].戲劇叢刊,2013,(10):123-124.

[2]王彥波.聚焦教學本源特色深化教學方法改革――關于戲劇表演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的思考[J].藝術學院學報,2010,(07):156-157.

[3]張騰.傳統?發展?創新――反思教學工作評價背景下的軍藝戲劇表演教學[J].藝術學院學報,2011,(10):167-168.

篇5

[關鍵詞]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糖尿病合并腦梗塞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10(a)-0095-02

糖尿病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代謝性疾病,往往容易出現諸多并發癥,尤其是腦梗塞,不僅損害腦組織,在一定程度上還增加了病死率[1]。當前臨床上在治療糖尿病合并腦梗塞時,主要為對癥治療,包括穩定斑塊、降糖、營養神經、降脂以及改善循環等,但是療效較差。因此,該文探討了糖尿病合并腦梗塞治療中運用雙聯抗血小板聚集療法的臨床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該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間收治的82例糖尿病合并腦梗塞患者為研究對象,糖尿病病程2~15年,平均(8.2±4.5)年,年齡42~79歲,平均年齡為(62.2±10.9)歲,其中45例為男性、37例為女性,按照數字隨機法分組,每組41例。入選標準:①有糖尿病病史;②符合腦梗塞診斷標準,且經顱內MRI或者CT檢查確診;③年齡48 h者;②合并肝腎功能不全、惡性腫瘤、昏迷者;③藥物禁忌證者。兩組的病程、性別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入院后,主要接受常規治療,包括清除自由基、營養神經、改善腦循環、穩定斑塊、降脂、降糖以及營養支持等,對于合并水腫的患者,再運用甘露醇治療,并且在此基礎上,再運用阿司匹林聯合治療,即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國藥準字H43021814,規格50 mg),100 mg/次,3次/d,15 d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2個療程,共30 d。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再運用氯吡格雷聯合治療,即硫酸氫氯吡格雷片(注冊證號H20100750,規格75 mg)口服,75 mg/次,1次/d,1個療程為15 d,連續治療30 d,共2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于治療前后運用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IHSS)分別評價兩組的神經功能缺損情況,得分越低,說明神經功能損傷越小。同時,觀察兩組的血小板參數,包括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分布寬(PDW)、平均血小板體積(MPV)以及血小板(PLT)。

1.4 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NIHSS評分情況將治療效果分為四個等級:①基本痊愈。病殘程度為0級,且NIHSS評分較治療前下降90%~100%;②顯效。病殘程度為1~3級,且與治療前相比,NIHSS評分下降46%~89%;③有效。NIHSS評分較治療前下降18%~45%;④無效。與治療前相比,NIHSS評分下降

1.5 統計方法

運用SPSS16.0統計軟件分析該次研究數據,其中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運用χ2檢驗組間治療有效率對比,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運用t對組間NIHSS、PLT、MPV等比較,P

2 結果

2.1 兩組NIHSS評分治療前后比較

兩組NIHSS評分治療前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相比較對照組而言,觀察組的NIHSS評分明顯下降,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較高,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 兩組血小板參數比較

兩組的P-LCR、PDW、MPV以及PLT等血小板參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通常情況下,糖尿病合并腦梗塞患者往往容易出現彌漫性血管病變,再加上高血糖容易增加乳酸生成,增高血黏度,使腦水腫加重,從而升高致死率和致殘率,所以在控制血糖的基礎上,抗血小板治療極其重要[3]。阿司匹林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抗血小板聚集藥物,在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和預防中得到廣泛運用,其作用機制主要為通過對TXA2生成進行抑制,對血小板生成環氧酶進行抑制,避免體內形成前列腺素,從而發揮抗血小板聚集功效[4]。氯吡格雷作為新型的一種抗血小板聚集藥物,其作用機制包括幾點:①通過選擇性結合ADP受體,對血小板聚集進行抑制,從而避免形成血栓;②通過將ADP誘發的血小板活化擴增阻斷,對其他激動劑誘發的血小板聚集進行抑制;③使血小板膜糖蛋白的表達降低,使血液流變功能得到改善,對使腦部缺氧、缺血狀態得到改善[5];④使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面積縮小,使血清C反應蛋白濃度降低;⑤使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組成成分發生改變,增加斑塊的穩定性[6]。同時,阿司匹林還可以對前列腺素進行抑制,減輕機體炎癥反應,發揮抗炎效果,對組胺、緩激肽釋放進行抑制,減輕機體疼痛感,并且與氯吡格雷聯合運用,能夠減輕神經功能缺損,改善臨床癥狀,從而達到治療目的[7]。

綜上所述,在糖尿病合并腦梗塞的臨床治療中,運用雙聯抗血小板聚集療法,不僅可以使治療效果提高,還能對血小板聚集進行抑制,改善患者神經功能,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胡新平,陳雄. 糖尿病并急性腦梗死雙聯抗血小板治療的臨床觀察[J].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1,18(19):31-32.

[2] 劉喜燦,王潤青,呂娟. 急性腦梗死合并糖尿病雙抗血小板治療的臨床觀察[J].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1,22(12):44-45.

[3] 劉建軍,劉海超. 奧扎格雷聯合阿司匹林雙抗血小板治療糖尿病并急性腦梗死臨床觀察[J].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18(8):28-30.

[4] 姚建平,蔣文蔚,鄭淑鶯. 中藥聯合依達拉奉治療糖尿病并急性腦梗死臨床觀察[J]. 中國中醫急癥,2015,20(14):731-732.

[5] 王蓉. 奧扎格雷聯合阿司匹林雙抗血小板治療糖尿病并急性腦梗死臨床分析[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16(11):95-96.

[6] FM Sacks,LP Svetkey,WM Vollmer,et al.Effects on blood pressure of reduced dietary sodium and the 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 (DASH) diet. DASH-Sodium Collaborative Research Group[J].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1, 344(11):3-10.

篇6

[關鍵詞] 聚凝胺試驗; 微柱凝膠試驗; 不規則抗體; 交叉配合試驗

[中圖分類號] R446.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1-7562(2011)01-0093-03

doi:10.3969/j.issn.1671-7562.2011.01.省略

傳統的鹽水介質法只能檢出相對分子質量大的IgM類抗體,對相對分子質量小的不規則抗體(主要是IgG類抗體)往往造成漏檢。手工聚凝胺試驗對Kell系統外的大多數血型系統均適用,且操作簡便、快速、經濟[1],作為臨床輸血配合試驗正在被國內許多基層醫院所采用。微柱凝膠試驗靈敏度高,結果直觀,能定量自動化操作,最大限度減少人為誤差[2-4]。為確保臨床輸血安全,有效防止急、慢性溶血性輸血反應的發生,我院根據《臨床輸血技術規范》,對有妊娠史、輸血史和短期內需大量輸血的患者進行不規則抗體篩選,再根據篩選結果選擇微柱凝膠試驗或聚凝胺試驗進行交叉配血,收到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標本來源

受血者系本院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住院和門診輸血患者共1 367例,其中男743例,女624例,年齡1 d~89歲。供血者血液全部來自江蘇省血液中心。

1.2 試劑

紅細胞血型抗體篩選細胞(瑞士達亞美公司產品),聚凝胺試劑盒(臺灣Baso公司產品),單克隆抗A、B標準血清(長春博德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抗-D試劑(上海血液生物醫藥有限責任公司),微柱凝膠卡及配套離心機、孵育箱(瑞士達亞美公司產品)。

1.3 方法

對有妊娠史、輸血史和短期內需大量輸血的患者均進行不規則抗體篩選,不規則抗體陰性患者采用聚凝胺試驗進行交叉配血,陽性患者采用微柱凝膠試驗進行交叉配血。

1.3.1 不規則抗體篩查 采用微柱凝膠試驗進行不規則抗體篩查,即將3種濃度為0.8%的普細胞懸液各50 μl加入微柱凝膠卡反應室,再各加入血清 25 μl,37 ℃孵育15 min,離心10 min。觀察凝集情況,紅細胞全部沉積在反應室底部判為陰性,懸浮于凝膠表面或散在分布于凝膠中則為陽性。

1.3.2 交叉配合試驗 (1) 微柱凝膠試驗:首先在微柱凝膠卡上注明受血者、供血者姓名及主、次側,然后制備受血者、供血者0.8%~1.0%紅細胞懸液。主側加入50 μl供者細胞及25 μl受者血清,次側加入50 μl受者細胞及25 μl供者血清,37 ℃孵育15 min,離心10 min。結果判斷同上。(2) 聚凝胺試驗:首先在試管上注明受血者、供血者姓名及主、次側,主側加入受血者血清2滴及供血者3%紅細胞懸液1滴,次側加入供血者血清2滴及受血者3%紅細胞懸液1滴,然后主、次側管各加低離子溶液0.6 ml,混勻,室溫靜置1 min后加入聚凝胺溶液2滴,混勻,室溫靜置15 s,離心15 s,傾去上清液,輕輕搖動試管,若觀察到紅細胞凝集,則加入2滴復懸液,輕輕混勻。觀察結果,紅細胞仍有凝集者判為陽性,紅細胞均勻懸浮于溶液中則判為陰性。

2 結 果

1 367例患者中不規則抗體陽性者12例,采用微柱凝膠試驗、聚凝胺試驗同時做交叉配血試驗。聚凝胺法交叉配血試驗不相合7例,相合5例,相合率為41.7%;微柱凝膠法交叉配血試驗不相合9例,相合3例,相合率為25%。由此可見,微柱凝膠法交叉配血試驗不相合率高于聚凝胺法,即微柱凝膠法敏感性高于聚凝胺法。因此,不規則抗體陽性患者采用微柱凝膠法進行交叉配血提高了輸血安全性。12例陽性標本的具體交叉配血結果見表1。

表1 12例抗體篩選陽性標本兩種配血方法進行交叉配血的結果

3 討 論

不規則抗體是指抗A、抗B以外的血型抗體[5-6],多為IgG類抗體,主要是經輸血或妊娠等免疫刺激而產生,在鹽水介質中IgG類抗體不能引起紅細胞凝集,只能使相應紅細胞致敏。IgG類不規則抗體可引起受血者溶血性輸血反應和新生兒溶血?。?],對患者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甚至威脅生命。本研究對1 367例患者進行了不規則抗體篩查,陽性12例,陽性患者采用聚凝胺法交叉配血,相合率為41.7%(5/12),微柱凝膠法交叉配血相合率25%(3/12),交叉配合試驗聚凝胺法相合率高于微柱凝膠法。對于微柱凝膠法交叉配血不相合的樣本,再與其它獻血者進行交叉配血,直至找到相合的供者。

聚凝胺試驗對結果的觀察是從凝集到無凝集的過程,對試管振搖的力度和解聚的時間需要嚴格掌握,弱凝集的標本由于用力振搖或放置時間稍長凝集也會消失。因此,聚凝胺法雖能檢出IgG類不完全抗體,但其本質仍是介質法,且操作難以標準化、影響因素多、缺乏完善的質控體系,易造成假陰性結果,敏感性低于微柱凝膠試驗[8]。微柱凝膠試驗在操作程序上更加標準化,加樣量精確到微升,孵育時間、離心速度和時間都進行了標準化設置,克服了許多人為因素造成的誤差,因而大大提高了實驗結果的可重復性,且具有靈敏度高、特異性強等優點[9]。因此,使用微柱凝膠法交叉配血能夠減少輸血反應的發生,保證臨床輸血安全。

在實際工作中建議選用微柱凝膠試驗進行受血者不規則抗體篩選,不規則抗體陰性患者采用聚凝胺法進行交叉配合試驗,陽性患者采用微柱凝膠法進行交叉配合試驗。根據患者情況選擇不同方法交叉配血既能更加快速、高效地為臨床提供安全的血液制品,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同時能夠確?;颊叩妮斞踩?/p>

[參考文獻]

[1] 田兆嵩,劉赴平.輸血前檢驗應重視的幾個問題[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01,24(3):139-140.

[2] 潘紀春,歐陽錫林,陳民才.微柱凝膠與聚凝胺交叉配血試驗比較[J].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5,26(7):606.

[3] 焦艷紅,孫秀鳳.凝聚胺法與微柱凝膠法在交叉配血中的聯合應用[J].哈爾濱醫藥,2006,26(3):45.

[4] 王雪明,虞秀蘭,劉冬梅,等.微柱凝膠試驗交叉配血在臨床輸血中的應用[J].臨床檢驗雜志,2005,23(4):318-320.

[5] 馬曙軒,劉景漢,李錫金,等.微柱凝膠間接抗球蛋白法篩選和鑒定不規則抗體[J].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2003,11(2):194-196.

[6] 黃麗雅,孫愛農,陳勇高,等.中山地區萬例患者不規則抗體微柱凝膠篩查的研究[J].檢驗醫學與臨床,2009,6(16):1319-1321.

[7] 朱雪萍,張瑞宣,孫朝琪.63例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臨床預后分析[J].東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04,23(4):262-263.

篇7

2.陽光透過淡薄的云層,照耀著白茫茫的大地,反射出銀色的光芒,耀得人眼睛發花。

3.寒風起,思念意;立冬至,長相憶;遙相寄,祝福你;變天氣,多注意;冷添衣,顧身體;愿朋友,甜如蜜,書美麗。立冬快樂。

4.這個立冬的季節,我的祝福浸潤每一個時光,耕耘出一方思念的熱土,我把牽掛的情懷播種,用關懷澆灌,盛開出兩朵美麗的花。一朵霜花綻放好運的笑臉,一朵雪花迎來如意的腳步,此刻我把這兩朵美麗的花送給你,愿好運隨著你,如意伴著你。

5.白雪紛紛何所似?撒鹽空中差可擬?!x安《詠雪聯句》

6.又到立冬,飄零的落葉旋轉隨風,冰雪將大地封凍,愿你依然快樂輕松,帶著好運攜手成功,在我的祝福聲里感受溫暖向前沖,把身體保重,圓幸福美夢。

7.立冬啦,祝你:好運像雪花紛紛而落,煩惱像落葉深深埋藏,幸福像冰塊堅不可摧,壓力如蛇娃已然冬眠,情誼如松柏長青不萎,日子像炭火暖暖融融!

8.天冷了,他不會給你擁抱,你只能自已添外套。

9.風沙吹過,凍雨飄落,冬天的旋律誰載了我的相思?看這一盞盞燈,我獨自烤著火,潔白的落幕在發稍,是癡情卷生的愁素。

10.立冬到了,天氣漸涼,加強鍛煉,身體健康。今晚到明天:晴到少云,東北風到級,氣溫到度,濕度到%。汕頭氣象臺日晚發。

11.品一杯香茶:思念朋友;聽一首老歌:回憶朋友;發一條:聯絡朋友;道一聲問候:最近好嗎?傳一份關懷:天冷保重;送一個祝福;立冬快樂!

12.今日立冬。一年又一年,一個節氣又一節氣。但其實又不是簡單的重復,因為今時今日再不會有。唯有珍惜每個一天!

13.天冷了,我卻凍的像個小丑,沒人給暖手。

14.不要忘記冬天的理想,那是你在春天的愿望。

15.遠處巍峨的群山,在陽光照映下,披上了金黃色的外衣,顯得格外美麗。

16.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醢彩睹坊ā?/p>

17.又是寒冷立冬時,冒著凜冽寒風吹,頂著鵝毛大雪飛,忍著超常低溫凍,拎著冷靜頭腦奔,沖著時間比賽跑,趕著手機結冰前,接著友情信息念。朋友,又立冬了,穿厚點可別凍著!

18.眨眼立冬降臨,忍不住發條提醒你:天冷多注意,添衣保暖防病襲;保持好心情,莫要煩躁壞情緒;有空時多聯系,溫馨帶去溫暖!祝身康體健,快樂如意,好運繼續!

篇8

關鍵詞 全血直接擴增; 線性指數聚合酶鏈式反應; 焦磷酸測序; 基因多態性; 酒精代謝

1 引 言

隨著基因組學及后基因組學的發展,人們意識到基因多態性在闡明疾病的發生和發展、毒物的易感性與耐受性、疾病臨床表現的多樣性以及對藥物治療的反應上都起著重要作用,而單核苷酸多態性是目前最受關注的一類多態性。

焦磷酸測序技術是通過核苷酸和單鏈模板結合后釋放焦磷酸引發酶級聯反應,促使熒光素發光并進行檢測的一種核酸測序技術[1~3],用于基因多態性檢測<sup>[4]</sup>、微生物分型<sup>[5]</sup>、基因甲基化檢測<sup>[6]</sup>等領域,尤其是在大規模DNA測序中<sup>[7]</sup>的應用,使測序技術發生了革命性變化。但是目前焦測序的單鏈模板制備主要采用固相微球法<sup>[8]</sup>,該方法操作步驟繁瑣且效率較低; 使用生物素標記引物、鏈親和素包被微球增加了檢測的成本; 同時,單鏈制備過程中容易引起樣品的交叉污染,以上不足極大地妨礙了焦測序技術的臨床應用<sup>[9]</sup>。

為了解決單鏈模板制備問題,可以采取不對稱PCR直接產生單鏈產物<sup>[10]</sup>,但常規不對稱PCR方法擴增單鏈的效率低,無法得到廣泛使用。線性指數PCR(Linear-after-the exponential-polymerase chain Rreaction, LATE-PCR)<sup>[11]</sup>在不對稱PCR的基礎上,通過優化引物濃度和Tm值,可獲得接近對稱PCR的擴增效率,產生大量單鏈DNA產物,能夠滿足基于單鏈核酸序列的雜交、實時熒光PCR等反應的需要<sup>[12]</sup>。但是LATE-PCR引物設計要求嚴格,且隨著PCR的進行,非限制性引物與擴增產物產生競爭,若擴增片段較長則得到的單鏈DNA產率會降低。改進的LATE-PCR方法(Improved LATE-PCR, imLATE-PCR)<sup>[13]</sup>彌補了LATE-PCR的不足,增加非限制性引物長度,減少限制性引物長度,使兩者的Tm差值更大,引物的設計相較于LATE-PCR更為寬泛,產生擴增片段長度也更長,擴大了不對稱PCR的實際使用范圍。

為了提高基因檢測速度,降低樣本污染的可能性,本研究將全血直接擴增和imLATE-PCR技術相結合,建立了基于普通rTaq聚合酶和“高pH緩沖液(HpH Buffer)”的全血imLATE-PCR擴增方法。本方法具有以下優點:(1)檢測速度快,操作簡便。采用全血直接作為擴增單鏈DNA測序的模板,省去了DNA提取和單鏈模板制備兩個繁瑣的步驟,極大提高了檢測速度,簡化了操作過程,縮短了檢測時間; (2)成本低,經濟環保。無需制備DNA單鏈可以避免使用生物素修飾引物和磁性微球,無需DNA提取可以省去大量有機試劑和實驗耗材,降低了成本; (3)污染少。避免了DNA提取和模板制備過程中反復打開管蓋進行加液、移液等操作,減少了平行測多份樣品時交叉污染的可能性; (4)靈敏度高。實驗表明, 0.1 μL全血即采用指尖取血即可得到較好的測序結果,應用于臨床檢測方便、快速<sup>[14]</sup>。采用本方法對酒精代謝相關基因ADH1B、ADH1C進行了基因多態性焦測序檢測,用于臨床快速評估人體酒精代謝能力,對于預防與飲酒行為相關的多種疾病,以及常規體檢監測有重要意義。

2 實驗部分

2.1 儀器與試劑

EDC-10基因擴增儀(東勝創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小型焦測序儀(日本Hitachi公司)。

三磷酸腺苷硫酸化酶(ATP-sulfurylase)和Klenow聚合酶為實驗室自表達; rTaq DNA聚合酶、500 bp DNA Ladder marker(日本Takara公司);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QuantiLum重組熒光素酶(美國Promega公司); 腺苷三磷酸雙磷酶-Ⅶ(Apyrase-Ⅶ)、腺苷-5′-磷酸硫酸(Adenosine 5′-phosphosulfate, APS)、牛血清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 BSA)(美國Sigma公司); Sepharose Beads(美國GE Healthcare公司); α-硫化三磷酸腺苷 (dATPαS)、三磷酸脫氧胞苷酸(dCTP)、三磷酸脫氧鳥苷酸(dGTP)、三磷酸脫氧胸腺苷酸(dTTP)(美國Amersham Pharmacia公司); 其它試劑均為分析純; 實驗用水均為滅菌二次蒸餾水。

所有引物由上海Invitrogen公司合成,具體引物名稱及序列見表1。

2.2 實驗方法

2.2.1 imLATE-PCR引物設計 本研究選取與酒精代謝相關的乙醇脫氫酶(ADH)基因中中國人較常見位點進行擴增。擴增引物使用Primer 5.0軟件進行設計,引物設計原則:TmE-TmL≥5 ℃; TmA-TmE≤13 ℃<sup>[13]</sup>(TmE為過量引物Tm值,TmL為限制性引物Tm值,TmA為擴增產物Tm值)。Tm值計算采用OligoAnalyzer 3.1軟件(地址:http:///analyzer/Applications/OligoAnalyzer/)。本實驗中所用到的PCR擴增引物見表1。

2.2.2 全血imLATE-PCR擴增 取抗凝外周全血樣本1μL(本研究中血樣均來源于總院受試者,受試者已簽署知情同意書并獲得倫理委員會同意。除特別說明,抗凝血所用抗凝劑均為EDTA二鉀。)直接用于ADH1B、ADH1C位點的目的片段擴增。PCR 反應體系包括用于全血PCR 反應的HpH Buffer(100 mmol/L Tris-HCl,50 mmol/L KCl,pH 9.3~9.5)5.35 μL,2 mmol/L Mg2+,dNTPs 100 μmol/L,過量引物(PE)1 μmol/L,限制性引物(PL)0.1 μmol/L,Taq 酶2.5 U,適當PCR添加劑(10% BSA和5% 吐溫20),全血模板1 μL,加水補充至50 μL。ADH1B位點PCR反應條件:3個循環(94 ℃, 3 min; 55 ℃, 3 min); 65個循環(90 ℃, 10 s; 53 ℃, 20 s; 72 ℃, 20 s)。ADH1C位點PCR反應條件: 94 ℃預變性3 min; 65個循環(90 ℃,10 s; 55 ℃, 20 s; 72 ℃, 20 s)。

2.2.3 單鏈擴增產物處理以及焦磷酸測序 imLATE-PCR擴增產物除了大量單鏈DNA可用做測序模板,還含有過量的dNTPs、延伸產生的PPi、部分未完全延伸的產物等,這些成分都會對后續的焦測序反應造成影響。因此,擴增產物需經過處理后方可進行焦測序反應。本研究使用自制的焦測序反應液<sup>[15]</sup>對產物進行處理,主要成分為0.1 mol/L Tris-HAc(pH 7.7),2 mmol/L EDTA,10 mmol/L Mg(Ac)2, 0.1% BSA,1 mmol/L DTT,80 μmol/L APS,0.4 mmol/L D-蟲螢光素,60 U/mL ATP-sulfurylase,1.6 U/mL Apyrase-Ⅶ,18 U/mL Klenow聚合酶,適量熒光素酶。反應液中的APS可以和延伸產生的PPi作用生成ATP,過量的dNTPs和少量的ATP可以在Aprase-Ⅶ作用下發生降解,從而減少對焦測序反應的影響<sup>[10]</sup>。具體步驟為:取3 μL imLATE-PCR擴增產物,加入自制焦測序反應液,置于小型焦磷酸測序儀中,室溫反應5 min; 加入10 pmol測序引物,常溫下退火5 min,再循環加入dATPαS, dCTP, dTTP 和dGTP 進行焦測序反應。測序引物如下: ADH1B: 5′-ATGGTGGCTGTAGGAATCTGTC-3′, ADH1C: 5′-TTTCGTTTGAAGTCATCGGTC-3′。

3 結果與討論

3.1 PCR擴增體系對全血imLATE-PCR的影響

以全血代替DNA作為模板,其中的免疫球蛋白G、血紅蛋白和乳鐵蛋白等成分會抑制PCR反應,且常用血液抗凝劑EDTA或肝素也會抑制PCR反應。所以,采用全血代替DNA作為PCR反應模板時,需要調整PCR反應體系。本實驗室之前報道的“HpH Buffer”體系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全血成分對PCR擴增的影響,主要由于高pH值的緩沖體系可以使蛋白質表面帶負電,抑制其與帶負電的基因組DNA相互作用,從而降低對PCR反應的抑制作用<sup>[16]</sup>。

3.2 全血imLATE-PCR擴增血液模板量考察

考察了上述方法在進行全血imLATE-PCR擴增時,0.05, 0.10, 0.50, 1.00和2.00 μL 5個模板加入量對擴增和測序結果的影響。結果表明,50 μL擴增體系中加入0.10~2.00 μL的EDTA抗凝全血作為模板進行擴增,擴增產物經處理后進行焦測序,均可得到良好的焦測序結果(圖2),擴增產物的檢測平均單堿基信號值分別為0.629、0.794、0.879、0.883,均可進行準確的SNP分型。由此證明,本方法僅需0.10 μL全血樣本就可對乙醇脫氫酶的兩個SNP位點進行焦測序檢測并分型,大大減少了對病人的創傷。

3.3 乙醇脫氫酶ADH1B、ADH1C基因SNP位點檢測

對收集到的24例臨床血樣的乙醇脫氫酶基因ADH1B、ADH1C的多態性檢測結果(圖3)顯示,本方法測序結果較好,測序信號強度高,可以進行準確的SNP分型。24例樣本的基因型測序結果如表2所示,其中ADH1C位點AA純合型本實驗中未檢測到,而NCBI數據庫也顯示了亞洲人群中AA型基因頻率接近于0。為了驗證測序結果的準確性,從24例樣本中抽取10例進行Sanger測序(圖4),結果與本實驗的測序結果完全一致,證明了本方法的準確性。ADH1B位點的AA型和ADH1C位點的GG型的患者酒精代謝能力較強,可加快乙醇向乙醛轉化的速度,易產生面紅、惡心等反應,使飲酒者對乙醇耐受性降低,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產生酗酒或酒精依賴<sup>[17]</sup>; ADH1B位點的GG純合型和ADH1C位點的

AA型患者的乙醇代謝能力較弱,易產生酒精依賴和酒精濫用,臨床應建議減少酒精的攝入<sup>[18]</sup>。

考察了臨床上常用的3種血液抗凝劑EDTA二鉀、檸檬酸鈉和肝素鈉對全血imLATE-PCR擴增的影響。結果表明,3種抗凝劑對擴增無明顯影響,均能夠得到準確的測序結果。

3.4 本方法與傳統焦測序檢測方法的比較

表3是本實驗方法和傳統焦磷酸測序檢測方法<sup>[20,21]</sup>在耗時和成本方面的比較。本方法以全血作為模板省去了DNA提取過程,從收到樣本到得到PCR擴增產物可在2 h內完成,同時降低了樣品間交叉污染的可能性; 另外,高靈敏的焦磷酸測序在保證檢測準確性的前提下僅使用0.10 μL全血或3.00 μL PCR產物,與傳統焦磷酸測序方法相比,成本下降了約40%。

a基因組DNA提取使用QIAamp DNA 血液提取試劑盒。b傳統PCR方法和全血imLATE-PCR方法均使用rTaq DNA 聚合酶。c傳統基于PCR的焦測序方法單鏈DNA制備使用鏈親和素瓊脂糖球珠。d傳統基于PCR的焦測序方法采用PyroMark Gold Q24 焦測序試劑。

a QIAamp DNA Blood Mini Kit (QIAGEN) was used for gDNA extraction. b rTaq DNA polymerase (TaKaRa) was used for conventional PCR and whole blood-imLATE-PCR. c Streptavidin Sepharose beads (GE Healthcare) were used for ssDNA preparation in conventional PCR-based pyrosequencing. d PyroMark Gold Q24 Reagents (QIAGEN) were used for conventional PCR-based pyrosequencing.

4 結 論

乙醇脫氫酶基因多態性導致乙醇在不同個體中的代謝速率不同。研究表明,急性酒精中毒、酒精性肝病、胰腺炎、心腦血管疾病、肝癌以及結直腸癌等一些癌癥都與乙醇脫氫酶基因多態性有關<sup>[17,18]</sup>。乙醇對許多腫瘤是一種促癌劑,已有報道表明乙醇代謝酶基因多態性與腫瘤發生密切相關<sup>[19]</sup>。所以檢測酒精代謝相關基因的多態性,評估人體酒精代謝能力,可用于預防與飲酒相關疾病,對人類健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本研究改進了LATE-PCR方法,采用“HpH Buffer”以全血為模板直接擴增,建立了全血imLATE-PCR方法,該方法具有檢測速度快、靈敏度高、污染少、成本較低等優點,為臨床上檢測基因多態性和疾病早期預警提供了新手段。

References

1 Ronaghi M, Uhlen M, Nyren P. Science, 1998, 281(5375): 363-365

2 CHEN Zhi-Yao, ZHOU Guo-Hua.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 2008, 8(8): 1573-1576

陳之遙, 周國華. 現代生物醫學進展, 2008, 8(8): 1573-1576

3 YE Hui, LIU Yun-Long, ZOU Bing-Jie, WU Hai-Ping, ZHOU Guo-Hua. Chinese J. Anal. Chem., 2013, 41(9): 744-748

葉 卉, 劉云龍, 鄒秉杰, 武海萍, 周國華. 分析化學, 2013, 41(9): 744-748

4 Chen Z Y, Fu X Y, Zhang X D, Liu X Q, Zou B J, Wu H P, Song Q X, Li J H, Kajiyama T, Kambara H, Zhou G H.Chem. Commun., 2012, 48(18): 2445-2447

5 Yang H Y, Huang H, Wu H P, Zou B J, Zhou G H, Kajiyama T, Kambara H. Anal. Methods, 2011, 3(11): 2517-2523

6 Brakensiek K, Wingen L U, Langer F, Kreipe H, Lehmann U. Clin. Chem., 2007, 53(1): 17-23

7 Schuster S C. Nat. Methods, 2008, 5(1): 16-18

8 Diggle M A, Clarke S C. Mol. Biotechnol., 2003, 24(2): 221-224

9 Royo J L, Hidalgo M, Ruiz A. Nat. Protoc., 2007, 2(7): 1734-1739

10 YANG Hui-Yong, XI Tao, LIANG Chao, CHEN Zhi-Yao, XU Ding-Bang, ZHOU Guo-Hua. Chinese J. Anal. Chem., 2009, 37(4): 489-494

楊會勇, 奚 濤, 梁 超, 陳之遙, 徐定邦, 周國華. 分析化學, 2009, 37(4): 489-494

11 Salk J J, Sanchez J A, Pierce K E, Rice J E, Soares K C, Wangh L J. Anal. Biochem., 2006, 353(1): 124-132

12 Liu Y L, Wu H P, Ye H, Chen Z Y, Song Q X, Zou B J, Rui G J, Zhou G H. Anal. Methods, 2014, 6(5): 1384-1390

13 Song Q X, Yang H Y, Zou B J, Kajiyama T, Kambara H, Zhou G H. Analyst, 2013, 38(17):4991-4997

14 LIU Yun-Long, CHEN Zhi-Yao, WU Hai-Ping, ZHOU Guo-Hua. Chinese J. Anal. Chem., 2012, 40(7): 1037-1042

劉云龍, 陳之遙, 武海萍, 周國華. 分析化學, 2012, 40(7): 1037-1042

15 Wu H P, Wu W J, Chen Z Y, Wang W P, Zhou G H, Kajiyama T, Kambara H. Anal. Chem., 2011, 83(9): 3600-3605

16 Bu Y, Huang H, Zhou G H. Anal. Biochem., 2008, 375(2): 370-372

17 ZENG Fang-Fang, LIU Sheng-Yuan, WANG Bin-You. Chin. J. Dis. Control Prev., 2008, 12(2): 164-167

曾芳芳, 劉盛元, 王濱有. 疾病控制雜志, 2008, 12(2): 164-167

18 Yamauchi M, Maezawa Y, Mizuhara Y, Ohata M, Hirakawa J, Nakajima H, Toda G. Hepatology, 1995, 22(4): 1136-1142

19 ZHANG Zhu-Mei, BIAN Jian-Chao. Chin. J. Med. Genet., 2001, 18(1): 62-65

張竹梅, 邊建超. 中華醫學遺傳學雜志, 2001, 18(1): 62-65

20 Royo J L, Hidalgo M, Ruiz A. Nat. Protoc., 2007, 2(7): 1734-1739

21 Royo J L, Galan J J. Methods Mol. Biol., 2009, 578: 123-133

Genotyping of Alcohol Dehydrogenase Gene by Pyrosequencing

Coupled with Improved Linear-after-the-Exponenti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Using Human

Whole Blood as Starting Material

XIANG Zheng1, LIU Yun-Long2, XING Xiao-Qing1, CHU Ya-Nan2, SONG Qin-Xin*1,2, ZHOU Guo-Hua1,2

1(Key Laboratory of Drug Quality Control and Pharmacovigilance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9, China)

2(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Jinling Hospital, Nanji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Nanjing 210002, China)

Abstract Pyrosequenc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genetic polymorphism detection methods currently, but the complicated pretreatment procedure limits its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test. To simplify the whole process of pyrosequencing, on the basis of the linear-after-the-exponential-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LATE-PCR), we improved the primer design method of LATE-PCR, increased the length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excess primer, applied direct amplification technology with whole blood, and established a whole blood-imLATE-PCR method based on common rTaq polymerase and “HpH Buffer” (High pH buffer). The amplification system was optimized, and the influences of blood anticoagulant and the amount of whole blood template were investigated. The single stranded template for the pyrosequencing was obtained by PCR amplification using a single tube in one-step process, and the alcohol dehydrogenase gene polymorphisms of 24 clinical blood samples were then detected successfully. The results could be used to guide clinical individualized medication. The genotypes of ADH1B locus of 24 samples were 6 cases of AA homozygote, 14 cases of AG heterozygote, and 4 cases of GG homozygote. The genotypes of ADH1C were 20 cases of GG homozygote, 4 cases of AG heterozygote, and no cases of AA homozygote.

篇9

我期盼這場雪已經好久,等待著它來滋潤萬物。說實話,我對雪也是挑剔的,《詠雪聯句》中說:“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我想這可能是江南的雪,顯得細膩。南國的雪愛跟雨水湊熱鬧,落地即化,不能在人間長駐。“燕山雪花大如席”或許描寫的有些夸張,卻是北方那大學飛紛的真實寫照。

這場雪來的干凈利落,毫無保留的把它積攢的能量釋放出來。這場雪是地地道道的北方雪。如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帶有一種豪放粗曠。雪來之時,天地如同一張白紙,不知怎地,也許太陽不想參與這白色的盛宴,直到上午10點多,太陽都沒有出現,被封殺在白茫茫里。

曾聽一些長輩說過,冬至后,一九開始,諺語說“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雖然此時已不是一九二九,卻同樣寒冷??墒窃诖笱╋w紛中,我并沒有感覺到無法出手的冷意,取而代之的是興奮。在雪中,我們奔跑與歡笑,在我們的歡聲笑語中,雪漸漸大了,雪花直直地快速墜落,鋪在地上,越來越密,越來越厚,像織成了一張大網?;氐浇淌?,平時最愛聽的生物課也無心眷戀,只是一直久久地注視窗外,希望不要停,越來越大,我不知道為什么這樣想,或許是想讓潔白的雪來豐富我的生活。

放學后,走在回家的路上,在微弱的燈光下,雪層反射出刺眼的白光,一閃一閃,接連不停,這時,我才能真正了解雪的晶瑩剔透,看著透明的雪,我甚至不忍去踩它們。

不管如何如何,我總覺得這次雪與其它時候不一樣,我也無法將全部都注入到這張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