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企劃方案范文
時間:2023-03-23 12:36:0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設計企劃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在世界上,我國也是一個體育強國,尤其在一部分體育項目上,我國一直占領先地位,然而,仍然有很大一部分項目是和世界水平存在相對不小的差距,典型的比如田徑運動。雖然長久以來,我國的競技體育投入中,田徑項目占有較大的比重,但從目前的效果來看,成績始終差強人意。當然,這個局面的形成有著多方面、不同種類的原因,但其核心問題在于訓練方案和訓練手段上。一方面是大規模的投入,一方面則是田徑運動員訓練手段單一,方案簡單,這就是我國田徑競技運動的訓練現狀。對于運動員心理素質的訓練和身體爆發力的訓練等則更是相對落后。在訓練過程中缺乏先進理論有效的引導,整體水平相對很低,同時還會存在一些與運動項目培訓規律不符合的現象,總而言之,導致我國田徑項目無法前進的根源有以下幾點。
1.1科學的培訓理論欠缺,不能對培訓給以正確的引導
我國很多田徑項目的教員進行訓練時安排的訓練方案對運動員來說,是不符合運動員身體訓練規律的,在處理田徑運動中步頻和步長的訓練時,通常會根據訓練實際需求來改變訓練方案,從而無法形成固定模式,更無從談合適的指導。尤其突出的一個現象是教練往往不將運動員自身的身體以及技術現狀作為考量依據,相反卻根據那些具有領先技術的外國運動員訓練時得出的數據來對我國運動員進行訓練,完全忽視了體能、競技運動水平等必要因素。
1.2訓練沒有達到系統化要求
無論是田徑競技運動員還是其他項目的運動員,其培養都不能根據賽場上得出的成績來衡量運動員,也不能只關注短期效果,正確的方式是觀察訓練時運動員所表現出來的狀態,從本質上發現運動員的體質及其在體育方面的潛力,田徑運動員的培養不是關注暫時利益,是始于青少年時期,接受正規、系統、全面、科學的培訓,然而這也是我國目前正在努力的方向。
1.3缺乏體育綜合能力方面的培訓
在田徑訓練過程中,一旦只是重視運動員的技巧上,那么只不過僅可造就一批田徑工具而已,在倡導“和諧”的社會大環境下,運動員的訓練必須更加以人為本,教練在制定培訓方案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運動員文化教育及心理素質培養,根據教育部規定,對運動員進行文化課及心理素質教育的訓練是常規科目。與此同時,也不能忽略對各個運動項目的適應能力的培訓,目的在于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進行有效的調節,以保障全方位開發及提升運動員身體素質。當前僅僅局限在田徑能力方面這一做法毋庸置疑是錯誤的。就當前我國在田徑項目的培訓方式中可以看出,很大一部分都將對運動員進行的文化課及心理素質培訓忽視掉,單純考慮訓練體能方面,功利性十足,從而造成了運動員也只從心里把田徑運動看成是一種任務,甚至是一種謀生手段、一個職業而已,無法從內心認同這是終身事業。在這樣既缺乏科學理論指導、又缺乏正確的訓練訓練態度的條件下,必將不會提升我國田徑事業在世界上的水平。
2詳細討論田徑運動中訓練周期
2.1準備期
在準備期中,運動員的體能訓練(含耐力訓練、爆發力訓練、超重恢復訓練等等)是必備的,同時應該將田徑訓練中的不同任務和要求考慮在內,根據特殊情況設定不同訓練階段,例如,每個訓練階段可以設定為1~2個月,在這期間可以高度集中某一項訓練科目,對運動員進行專項的基礎的訓練,這種方式極具目的性,能夠得到較好的訓練效果。由于時間較長,準備期的特點主要是訓練節奏長、訓練周期大、訓練強度低、項目數量多等等。
2.2比賽期
比賽期,一般以半個月左右為限,這是一個比較短的實踐周期,通常它會以適應性訓練為主,目的在于調整身體基本狀況,使之適應比賽而進行賽前適應性訓練。這一時期運動員的主要訓練特點體現是訓練強度低,主要開展適應性和穩定性訓練,重點是田徑競技項目起步階段的讀秒反映訓練、比賽階段的起速保持和呼吸調整訓練、沖刺階段的加速訓練、臨近終點階段的凋整恢復訓練等,另外也不應忽視對運動員進行心理調整訓練以及抗壓能力訓練等等。
2.3恢復期
恢復期是一個短節奏的訓練期,在這期間運動員的訓練內容集中在調整、恢復上,它是保證運動員能夠恢復身體機能的重要階段,這個時期特點是訓練負擔較輕,通常來說都是一些基礎性訓練,難度小、時問短、科目小,但這是一個溝通各個訓練周期和環節的保障期間。
3田徑運動員訓練方案的制定
3.1訓練方案的制定要彰顯周期性理論
田徑競技運動訓練的周期主要就是上述的準備期、比賽期和恢復期,在制定訓練方案時必須要按照項目周期性理論來制定各個階段的訓練方案。按照田徑各項目比賽回合之間相隔的時間,田徑訓誡周期中的準備期、比賽期、恢復期再加以詳細的劃分為各不相同的小階段、小周期,再根據每個項目特點的不同分別制定各小階段、小周期的訓練內容的強度。如在各小階段、小周期的訓練中制定相應項目運動員所需輸出的力量值及技巧的訓練方略。
3.2按照技術難度來制定訓練計劃
篇2
【關鍵詞】配電自動化;配電網規劃;配電主站;配電終端;配電通信
一、引言
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下,未來的智能電網將是更加智能、靈活、健康、友好的電網。文章結合合工程應用實際,對某城市大型配電自動化實施方案進行研究,針對配電網特點以及配電設備、電力通信和企業相關應用系統的實際情況,設計配電自動化系統可行方案。結合實例展示其特點,包括先進的設計理念、全面涵蓋的專業內容、恰當的技術路線,體現工程實際需求和配電網生產運行檢修及調度監控需求等方面。這對配電自動化規劃、建設及后續運行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二、配電自動化規劃建設的主要要求
1.配電網基本條件
配電自動化規劃區域應滿足一些基本條件,才能更經濟和易于取得成功。包括:①配電網網架結構布局相對合理、成熟穩定,供電可靠性指標已經達到99.9%或更高;②規劃饋線自動化的區域,配電網線路滿足供電安全N-1準則要求;③相關配電設備運行工況良好;④擴建配電網滿足配電自動化技術體系要求;⑤配電網站房節點能夠為規劃建設配電自動化和通信終端等設備提供足夠安裝和檢修空間。
2.配電主站規劃建設主要原則
主站系統設計原則一般應包括:①建設規模具有一定前瞻性、與配電自動化規劃應用以及配電網規劃階段性發展目標相匹配;②主站支撐平臺宜一次性設計建設,首先實現基本數據采集與監控(SCADA)和饋線自動化(FA)功能;③操作系統最好采用安全性較高的UNIX/LiNUX。主站規模和功能匹配可參考表1。
3.配電自動化終端規劃建設主要原則
配電終端設計主要原則包括:①模塊化、可擴展、低功耗、高可靠性;②箱體結構適應現場安裝條件,滿足環境防潮防盜、抗高濕高溫電磁干擾要求;③機箱內部布局結構合理;④支持DL/T 634.5-101,DL/T 634.5-104等標準通信協議;⑤支持多種供電模式,電壓等級滿足操作電源、通信電源和自身供電需求,后備電源容量滿足相關規程規定;⑥具有就地人機聯系功能和必要的檢修操作防誤措施;⑦終端自診斷信息采集與上報。
4.配電通信規劃建設主要原則
配電網通信設計主要原則包括:①統一規劃、統一技術標準、統籌兼顧配用電需求;②骨干通信優先采用光纖傳輸網絡、具備支持虛擬局域網(VPN)能力,滿足配電網規劃和配電自動化規劃布局和需求;③適時共享上聯電網骨干通信資源;④應對控制指令使用基于非對稱密鑰的單向認證加密技術進行安全防護;⑤統一配電通信網管平臺。
5.配套輔助設施
輔助配套設施包括:電流互感器、電壓互感器、接地、通信設備外部配套、機房建設等。
三、配電自動化案例設計
1.案例特征
案例城市主要特征:100萬人口城市、面積06萬km2(其中主城區近85km2,包含其中的城市核心區7km2)。城區電網調度監控、生產運行維護主要靠人工和經驗,沒有相應的配電自動化手段,迫切需要建設。
2.設計水平年和規模規劃
(1)設計水平年:5A;遠景年:10A。
(2)設計規模和目標:①新建配電自動化主站系統、信息交互總線;②改造配電網環網柜箱體、柱上開關加裝電操機構、配套電流和電壓互感器等輔助設備,勾通分支箱外接電源;③新建配電自動化終端、配電通信系統,在主城區實現配電自動化遙測、遙信和遙控功能;④在此基礎上,核心區實現饋線自動化。工程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原則上實施和運行同步。實現建設配電調度指揮及配電網生產運行檢修管理統一技術支持體系的目標。
(3)工程覆蓋城市主城區域所有配電網支撐電源(變電站)及以下配電網。區域內開關站、環網柜、柱上開關、用戶分界隔離裝置全部實現遙測、遙信和遙控(以下簡稱三遙);電纜分支箱實現遙測和遙信(以下簡稱二遙)。信息交互滿足配電網信息集成化綜合管理、生產運行檢修管理、配電調控一體化管理機制等運行需要,包括交互營銷數據采集系統關于配電變壓器相關電氣信息的應用。
3.主站系統
(1)信息量規劃
第1階段,“十二五”初期配電自動化主站系統實時接入和處理信息量60萬點;第2階段,根據城市配電網“十二五”規劃,中期主站實時接入和處理信息量80萬點;第3階段“十二五”末期達到100萬點。
(2)規??刂?/p>
按第3階段需求一次性建成,系統選型和配置滿足3萬個配電自動化終端信息量的接入要求;主站系統支撐調控一體化模式和生產運行檢修指揮系統運行;具有多種通信方式的接入能力,包括光纖通信、無線專網、公網通信;具有對所轄區域無人值班變電站的后備監控能力。考慮運行需求,主站(包括信息交互)系統機房異地部署。配電網調控和生產運行檢修值班工作站采用遠方工作站子網形式部署。
(3)技術要求
系統軟硬件按照標準化、實用化要求設計,體現可靠、可擴展、安全、先進原則,充分發揮平臺的作用。具體技術要求如下。
1)按照IEC 61970/IEC 61968 標準與相關系統互聯互通、信息共享。
2)網絡關鍵節點采用UNIX/LiNUX操作系統。系統軟件支撐平臺采用分層分布式系統結構,充分利用成熟的網絡管理技術、數據庫中間件、面向服務的體系架構(SOA),遵循公共信息模型(CIM)和組件接口規范(CIS),在基本SCADA應用的基礎上,滿足配電自動化總體建設目標。
3)充分考慮未來業務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新增需求,計算機軟硬件平臺、數據庫滿足集中采集、分層應用管理模式以及可擴展性和互操作性的要求。
4)系統部署在信息安全Ⅰ區獨立運行,與其他業務應用系統通過信息交互總線(IEB)進行互聯,實現Ⅲ區WEB功能,IEB和WEB部署符合電力二次系統安全防護總體方案要求。完善權限管理機制,保證數據、信息安全;杜絕可能來自公網通信路徑竄入的非法信息,構建網絡安全防護體系。
(4)體系結構
按照基礎平臺、支撐平臺、應用功能分層構筑主站軟件體系。模塊化設計如圖1所示。
(5)功能
按照七大模塊設計,包括系統支撐平臺、SCADA應用、FA應用、安全部署與WEB、配電網監控與運行維護應用、配電網擴展應用、配電網仿真與多態應用。
4.信息交互
(1)信息交互架構
IEB作為企業信息集成的公共交互平臺,為配電自動化、企業其他業務應用系統之間信息共享提供服務。IEB實現Ⅰ區和Ⅲ區各系統之間對動態數據、圖模數據及臺賬等信息的交互應用,實現企業各類資源信息共享的目標。總體架構及系統邊界關系分別如圖2和圖3所示。
(2)信息交互和信息集成
IEB具備易用、可維護、可擴展、安全等基本特征。而信息集成要求數據“源端維護、全局共享”。
IEB對各應用系統采用松耦合集成應用方式,在總線上注冊的應用和服務做到數據共享、消息互通。主要技術規范包括:采用IEC61970/IEC 61968公共信息模型,將電網資源數據進行一體化設計和統一建模;實時/準實時數據的信息交互,采用/訂閱的方式;跨越Ⅰ/Ⅲ安全隔離區的信息交互,采用/訂閱的異步應答方式;消息體使用UTF-8編碼進行交互;消息體封裝使用資源描述框架(RDF)格式等。
5.配電自動化終端
一期基本規模:主城區公網開關站25座、環網柜250座、柱上開關200臺、柱上分界開關20臺、電纜分支箱100臺、主城區線路150條。其中,核心區域配電線路35條。配電變壓器信息采集根據營銷部署的數據終端通過IEB實現覆蓋。
實際設計考慮輔助配套設施以及對配電網N-1運行方式研究等。部署雙電壓互感器、組合式電流互感器-電壓互感器、保護和測量電流互感器獨立部署等。
6.配電通信系統
(1)規劃設計目標
以智能配用電需求為導向,建設高速、雙向、規范、具有良好擴展能力的配用電通信系統。
(2)通信技術選擇和設計
配電通信網選擇以光纖通信以太無源光網絡(EPON)技術為主,變電站上聯以太網交換機或利用同步數字體系/多業務傳送平臺(SDH/MSTP)資源,根據需要適度利用和共享部分電力骨干通信網光纜資源。滿足主城區配電自動化“三遙”功能對通信提出的高要求。極個別光纜敷設困難的配電終端采用中壓電力線通信。配變采集終端通信保留營銷體系部署的通用分組無線電業務(GPRS)方式。
(3)EPON組網設計
組網設計采用接入層、匯聚層、核心層3層網絡結構。接入層主要是EPON通信接入設備光節點(ONU)、光配線網絡(ODN)和光線路終端(OLT)之間通信;匯聚層主要設備為EPON的OLT及4個區域供電單位匯聚以太網交換機或站端SDH/MSTP之間通信;核心層主要設備為匯聚以太網交換機與核心路由器組網或局端SDH/MSTP之間通信。
(4)配電通信組網拓撲
EPON的拓撲結構采用ONU雙向手拉手保護拓撲、雙向環形保護拓撲、雙光芯同光纜環網保護拓撲、單向無保護放射形拓撲等多種方案。變電站OLT采用星形拓撲、環形拓撲和“星形+環形”拓撲結構。
(5)光纜設計
配電通信充分利用主網光纖通信網絡資源,在相關變電站之間完善光纜形成雙路徑環網。架空和部分下地或全架空段采用24芯全介質自承式光纜;全程下地部分采用24芯普通非金屬阻燃光纜。光芯路徑設計考慮施工工藝的限制和今后擴展預留,單條線路光纜總熔接次數不超過10次/芯。
四、初步成果
按照上述規劃設計,該大型案例已經付諸試點建設。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①統一規劃設計符合實際需求的配電自動化且一次性建成投運含600余個配電自動化終端規模;②建成IEB并為能量管理系統(EMS)等多業務系統建立了必要的信息集成條件;③運行1000km配電通信光纜,100km2部署FA并投運,自動模式下FA動作全過程時間最快僅為30S。系統應用為調度和生產運行維護中心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支撐,達到了設計目標,現已通過相關機構和專家驗收,應用良好。3個月基本運行統計結果如表2所示。
五、結語
總之,城市實施配電自動化需考慮如下原則:①規劃設計階段需明確適應自身條件的定位建設目標,并與主配電網遠期規劃相結合;②明確調度和生產運行檢修應用主體需求內容并與規劃目標條件相匹配,需求為先;③權衡主站和終端功能配置以及FA,從小到大建設,建議利用企業統一部署的用電信息采集終端采集配電變壓器(含公共變壓器)運行信息;④以EPON技術并利用電力骨干通信網或獨立組建配電通信系統,公網通信可作為配電網特別是配電變壓器通信的輔助手段;⑤遵循IEC61970/IEC 61968標準、采用統一的設備編碼體系標準,按電力二次系統安全防護要求部署主站和信息交互總線,消除信息孤島;⑥配套完善調度、配電網運行檢修管理機制,與配電自動化各專業運行維護機制及工程建設同步發展。
參考文獻
[1]雷淮玉.淺析城市配網規劃建設及發展[J].北京電力高等??茖W校學報,2012,29(2).
篇3
關鍵詞:汽車碰撞安全性;仿真理論;優化設計
中圖分類號:U46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 (2010)21-0020-02
1汽車碰撞仿真的基本理論
1.1有限元理論
汽車的碰撞問題是典型的非線性、大變形和大位移問題,要對非彈性物體和結構求解。所以目前一般是采用顯式算法的有限元方式建立汽車碰撞的有限元模型,其基本方程建立過程描述如下:
對于單元體,結合邊界條件,應用散度定理,可以得出以下積分方程式:
(1)
在(1)式中若設所研究的物體占據的空間域為Ω,將其用有限單元離散化并引入虛位移場后可寫成:
[M]{a}={Fext}-{Fint} (2)
此處[M]為質量矩陣。{a}為結點加速度向量,{Fext}和{Fint}分別為結點的外力向量和內力向量,包括外載力、接觸力和內應力??梢圆捎弥行牟罘址ㄇ蠼庀到y的加速度,如果中心差分法中考慮的是集中質量分布,則[M]為對角質量矩陣,并用罰函數法計算接觸力,則式(2)成了一組互不相關的方程,免去了建立與求解聯立方程組的工作,得到所謂的顯式求解法。顯式求解法簡易、快速,在汽車碰撞和安全氣囊仿真分析中得到廣泛應用。然而在顯式積分方法的迭代過程中,必須保證其運算是條件穩定的,其時間步長由Courant穩定性條件確定,這一條件要求時間步長足夠小,以使應力波傳遞在一個時間步長中不跨越有限元模型中的最小單元。實踐證明,顯式積分方法所允許的時間步長恰好與精確描述材料本構關系所要求的時間步長是同階的。而中心差分法是一種常用的顯式積分方法。
在碰撞數值模擬中,另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動態接觸問題的處理,Zhong提出了接觸點搜尋的級域算法和防御節點法,前者主要解決動態接觸點的快速搜尋問題,后者在顯式求解中引入了拉格朗日乘子法快速計算接觸力,同時又避免了使用罰函數法帶來的對計算穩定性的不利影響。從仿真理論角度看,它們可用統一的模型來表達,即求解如下的接觸碰撞問題:
(3)
Ω代表仿真模型中所有零部件所占的空間;σ為應力矩陣;δe為虛應變向量;S為零部件受外載荷的面積;q為作用在S上的外載向量;δu為虛位移;C為零部件自身相互接觸面積;f為作用在C上的接觸力;δu為與f對應的兩接觸點的相對虛位移;ρ為零部件的質量密度;a為加速度向量;Fi為內部點載荷;δi對應于Fi的虛位移。將方程(3)用顯式有限元方法離散后可獲得代數方程組:MA =Q+F-Σ。式中:M為質量矩陣;A為系統加速度向量;Q為系統外力向量;F為汽車內部的接觸碰撞力向量;Σ為系統的內力向量。
1.2多剛體理論
多剛體動力學仿真軟件在車輛碰撞分析和沖擊生物力學研究領域得到了廣泛使用,主要用于研究碰撞過程中人體和車輛各個部分的動態響應。而最具代表的商業軟件是以荷蘭國家科學研究院研究開發的MADYMO軟件,該軟件具有完整的較高的生物特性多剛體假人模型庫,具有建模簡便,運算速度快等優點。目前乘員約束系統仿真中主要是用多剛體技術模擬汽車駕駛員和乘客,安全氣囊和安全帶一般用有限元技術模擬。用多剛體技術建立的模型是一組彼此之間用不同類型的鉸鏈連接起來的多個剛體,一般形成一個開環的樹狀結構,通過定義鉸鏈的自由度、約束力、約束剛度和剛體的慣性得到多體系統的剛體動力學模型。模型中的剛體形狀可以是平面、柱面、橢球或超橢球,它們形成了多剛體模型在碰撞環境中的接觸表面。在MADYMO中,單個剛體要給出下列初始要素:質量,質心在體坐標系中的坐標,慣性矩和它的方向、形狀的構成,一個物體可由多個橢球、平面或有限元曲面等構成,形狀的定位以及加載和卸載特性等。具體的模型建立過程這里不再贅述。
2汽車碰撞安全性仿真優化設計
2.1碰撞安全性問題優化流程
對于汽車碰撞安全分析的有限元仿真模型,計算時間通常來說都相當長。而且由于碰撞數值分析的本質,碰撞的優化設計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碰撞分析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已經被研究人員所重視。不穩定性阻礙了優化程序與分析過程的集成。同時由于計算消耗,不可能實現完全集成優化過程。根據傳統的優化理論以及模型的方法,結合優化設計的概念,本文提出汽車碰撞安全性問題的優化流程,如圖1所示:
對該流程圖的具體說明如下:(1)首先要判斷優化問題的仿真模型是否是簡單物理模型,是則采用常規的優化方法來解決。如果不是簡單模型,例如涉及到一些非線性問題或耗時較長的仿真模型,則進入到我們的優化流程中來;(2)按照優化理論來定義設計變量、約束條件和目標函數;(3)優化問題定義后,即可根據模型的方法來進行對設計變量的篩選工作,以減少優化的時間和去除對結果影響不大的變量。這可以通過構造初步的模型來完成;(4)在篩選變量的基礎上再次構造模型,由于該模型將代替耗時較長的仿真模型來完成優化問題的計算,因此必須要對該模型的精確性進行檢驗;(5)當合適的模型構造好以后,進行基于模型的數值優化,并用仿真計算對模型的優化解進行檢驗。如果達到收斂條件,則優化結束,否則修改設計變量,實驗設計點或者模型,并返回到第(4)步,重新構造模型。通常,判斷是否終止優化的依據為優化解與仿真解的數值之差是否已經達到充分小;(6)優化結束后,還可以基于模型對設計方案的可靠性進行分析??偟恼f來,上述的步驟構成了比較完整的碰撞安全性問題的優化流程,但是也不一定要將上述所有的流程進行完畢才能完成一個優化設計。例如,當一個優化問題的設計變量比較少,或者根據工程經驗可以確定哪些設計變量對設計問題的結果有較大影響時,可以跳過初步的模型篩選設計變量這一過程,而有時候,也不一定非對模型的可靠性進行數值評價。
2.2仿真優化設計的特點
為使汽車能承受更高的碰撞速度和對乘員進行更好的保護,必須進行優化設計。優化問題的求解需要一種優化算法。對于有約束優化問題,連續二次規劃(SQP)方法是應用最為廣泛的算法,被認為是當前解決結構優化問題最理想的方法。大多數優化算法其共同點都是基于一階導數。解析或數值方法可用來計算梯度,從而建立局部的近似。在碰撞分析這樣的非線性動態分析中,響應函數的導數絕大多數是非常不連續的,這主要是由于摩擦和接觸的存在而導致的。響應以及靈敏度會變得高度非線性,以至于梯度無法反映總體情況?;谏鲜鲈?研究人員借助于全局近似方法對設計響應進行平順。目前主要應用模型方法:有響應面法Kriging法等。模型的方法即是先構造一個計算量小,但計算結果與碰撞仿真分析相近的數學模型來“”仿真分析模型,然后用這個數學模型來對相關問題進行優化設計。
3結語
文章對汽車碰撞安全性仿真理論和優化設計的方法進行了分類介紹。對于一個實際的優化問題來說,單單掌握這些方法中的某一種往往無法完成優化任務,需要綜合應用。將上述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解決汽車碰撞的安全性優化設計問題,是后續的研究內容。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休閑濕地郊野濕地城市濕地原生態濕地生態社會旅游城市綠肺
Abstract: China beach with a unique wetland resources and the the Yellow River lake landscape advantages is responsible for creating the important node of the regional tourism function. Under the "natural, harmonious, ecological" principle it is to realiz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ecology, society and tourism.
Keywords: leisure wetland country city wetland wetland ecological wetland ecological social tourism city green lung
中圖分類號:S791.24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區域環境概述
華灘位于東營市墾利縣城北側,濱臨黃河,處在黃河大橋與黃河口文化公園之間。其中一期位于華灘東南側,緊鄰黃河大壩堤頂路,于231省道和榮烏高速之間,是東營市一條重要城市軸線廊道的北端頭,亦是東營市唯一的濱黃河城市空間。
華灘公園總面積約13000畝,其中一期面積約為2640畝.濕地1560畝 ,灘涂1080畝。
華灘現狀濕地機理狀態保存較好,又因地處黃河入??诙钍茳S河流域文化影響,底蘊豐厚。
2設計原則
作為濕地公園,維護生態,彰顯文化,展示產業,創造生活,成了當下必須做的事情。生態上,維護和持續原生態,保護河灘濕地自然環境,努力實現可持續發展,引入豐富的濕地動植物,奠定基地整體的綠色理念。文化上,秉著傳承和發展的思路,把黃河文化和現代藝術表現手法相結合,體現華夏文明。產業上,因著現在國家文化產業發展政策的推動,除了現有的的葵花種植,吸引旅游,還要運用高科技生態種植手法,引進各種農業生產,與旅游休閑一體發展。而在當今社會和政策下,最凸顯特色和吸引經濟的,是休閑生活。用和諧的生活方式去吸引人群,形成更多經濟互動,發展地方經濟。這些都是本項目要遵循原則。
3設計構思
在廣闊的黃河灘地上,打造以花海與濕地為生態基底,兼具中華文化和現代設計感的生態文化公園。提煉黃河文化元素,除了花海大地景觀特色公園以外,還要設計功能齊全的大眾游樂園區和濕地叢林為景觀基底的多元商務運動休閑區。
4設計布局
構建華灘整體景觀體系,依據未來周邊項目和城市對接關系,將一期用地分為四大功能板塊:城市濕地,休閑濕地,郊野養身濕地,原生態濕地。
根據功能板塊能級,場地自身條件及區位交通要素,確定主次入口廣場,分析人流向,依次定位項目區域。如圖
由宏觀到微觀,在定義出整體構架以后,再對節點進行詳盡的具體設計,并在沿襲整體風格的基礎上彰顯片區特性。
總體設計中通過多主題,多亮點的結構功能劃分,以特色景觀節點串起整體游線,形成“華灘項鏈”型景觀結構,并通過四大主題來滿足人們不同需求的場所,實現華灘生態文化公園的生態價值,社會價值和旅游價值。打造一個自然生態的天然氧吧.具體景觀節點布置如下:
4.1休閑濕地
休閑濕地位于濕地西側,分為兩大主題片區:
①魚樂園區,它位于公園主入口西側,設有快餐店、小吃店、飲品店、食堂、茶館、酒吧、烤魚店(現釣現烤)、碼頭等公共服務場所,為游客提供用餐、喝茶、觀景展覽、燒烤、娛樂、休閑等特色服務。
該區處在濕地和湖泊的周邊,設計主要采取規則式布局為主,在濕地以及棧橋附近采用自然式布局。做到規則式與自然式相結合,給游客提供舒適的游覽環境。
使用紅色亞克力景墻貫穿整個區域,使其統一整體,為游客提供了鮮明的游覽導向路線,景墻高低錯落,間或有鏤空的設計,在空間上給游客展示了不同的空間穿插變化,形成了對景、借景、阻景、透景等不同景觀效果。并有木棧橋和濕地的結合,營造出生態自然的游覽環境??拷吹膮^域設置了休息平臺及休息座椅,以及供游客垂釣的場所。同時,餐飲區域提供游客自助烤魚特色服務。木棧橋的端頭設有碼頭,內含售賣廳和休息廳,為游客提供坐船游覽和休息的服務。在植物造景上,項目濱水區以低矮濕生植物為主,視覺上營造開闊大氣的遠眺景觀,臨近堤頂路區域采用喬,灌,草多層次種植的綠化手段,展現不同空間層次。
②家庭活動區,它位于公園西側。設計了多處微地形,局部私密空間和開放空間的相結合,既保證家庭活動的私密性,又能提供家庭活動的共同參與。
該區由下沉休閑廣場、帳篷露營、房車露營三部分組成。下沉廣場部分,提供游客休息場所,設有親水平臺和觀景平臺,結合平靜的湖面,提供游客休息、遐想、靜思的空間和視野。帳篷露營場所,利用微地形形成相對私密的露營空間,在臨近湖區設計釣魚臺,為家庭活動提供垂釣的樂趣。房車露營場所,設有篝火廣場,為游客提供夜間篝火晚會服務。另外,在靠近湖的區域設計了沙礫灘,提供兒童親近淺水灘的戲水服務。在植物造景上,靠近湖區主要以低矮的濕生植物為主,形成開闊的觀湖視野,其他區域以喬、灌、草、多層次復式綠化為主,由于土質的酸堿性質,大喬木種植量相對要少。
4.2郊野濕地
郊野濕地以五覺體驗為主題,通過郊野休閑的特色項目體驗,強調人與自然互動的野趣體驗,形成多節點的特色活動空間。
①聽覺公園節點,它位于中心園區東北側200米外,場地以觀景木橋和塑膠活動場地為主。濱水景觀橋形體自由變幻,銜接各景觀道路,引導游人登橋觀景。并有設水上活動場地,動靜結合,增加人和景觀的互動。塑膠活動場地采用明亮色彩鋪設,是專門為兒童提供的活動場地。有波形活動場和聽覺裝置區,并設有兒童活動設施,滿足活動需求,寓教于樂。
②休閑餐飲節點,它位于聽覺公園區東北側200米外,分子結構狀的自然肌理,水,濕地,草坪,組合成自然生態的休閑氛圍,木質的餐廳或立于場地,或靜與水面,或半掩草叢,為游人帶來閑適的餐飲環境。場地南側設有碼頭,也為人流疏散起到緩沖作用。
③野餐露營節點,它位于休閑餐飲區東北側300米外,沿水邊的木橋過去,就是迎水的開放草地,映乘著后面的背景林,劃分出本區域開闊的景觀特色。小組團的燒烤區散布在草地邊上,半地下設計,在不破壞整個草地大感覺的同時豐富了景觀。區域中間的道路用白色碎礫石鋪設,自然,簡潔。
④木棧道區,它位于野餐露營區東北側400米外,場地是碼頭和木棧道的結合,通行于水面,面對大水面,最大程度的享受親水的自然感受。
⑤垂釣臺節點,它直接接木棧道區于東北側,以鋼木景觀亭為開端展現了一個連續的可走可留的景觀步道,鋼木的景廊貫穿場地,結合景墻、木椅和扶手等,與變化中引導游人感受不同景觀。四個釣魚臺布于不同方位,滿足專門的需求。
4.3原生態濕地
原生態濕地通過生態保育、生態普查檢測、野生動植物飼養、自然景觀生態維護與維系等系列手段,達到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與發展。
本區域位于場地的最東北方向,只設置了基本的觀景平臺,盡量減少有人工痕跡的構筑,感受該區域以水路為主。區域設計以保護還原最自然生態的環境為目的,增加依水為生的禽類養殖,打造野趣生態的自然環境。
4.4城市濕地
城市濕地位于公園正中,以核形景觀湖為主,打造郊野運動休閑場所,設立游藝項目嘉年華,水上樂園等主題項目與活動。目前該片區是游客進入華灘區域的主要入口,區域內主要包括游客服務中心、電瓶車換乘等候站、休閑餐飲與戶外茶座、紀念品商店等服務設施:作為整體華灘片區的主要形象入口,本節點以現代大氣的設計手法勾勒出華灘公園自然生態并富有趣味性的設計風格。
5結語
篇5
近年來我國經濟持續發展的同時,電力行業也發展得越來越快,城市配電網供電質量及經濟運行指標等面臨著更高要求。配電網作為發輸配電的最后階段,其可靠性和供電質量非常重要。由于配電網規模龐大、結構復雜、網架結構具有差異性,部分線路在負荷高峰期長期處于過載運行狀態,因而配網的供電能力及質量不高。此外,由于缺少自動化技術的支持,電力企業無法實時掌握配網運行信息,配電網故障的處理及供電恢復速度較慢,這不僅影響到配電網的經濟運行,而且也降低了供電的可靠性。這就需要借助配網自動化技術,利用現代技術手段來對配電網智能化進行綜合監控管理,使配電網處于經濟高效、安全可靠的運行狀態。由此可見,配網自動化方案的應用對于電力企業和社會來說都有著重要意義,下面主要介紹了某市的配網自動化方案及社會效益,以此進一步提高配網自動化的應用范圍。
1 配電自動化方案及實施
1.1 基本思路
某市在配電網自動化建設過程中,始終以智能電網總體發展為目標,充分運用現代的管理理念和先進的數字系統控制技術、通信技術、傳感器技術及計算機技術,通過技術手段來實現配電網電力流、信息流及業務流的雙向運作及高度整合。2010年,該市根據堅強智能電網配電環節的總體框架及技術發展規劃,以配電網堅強網架建設為基礎,以智能電網科研項目為重點攻關方向,基本實現配電網結構的初步優化。在2011~2015年間,在完善智能電網配電環節技術構架體系的基礎上,全面推進配電自動化及配調一體化技術支持系統建設。
1.2 配電自動化的功能
配電自動化系統應具有以下四項基本功能:(1)配電網設備的監控、實時數據采集及傳輸功能;(2)配電變壓器低壓側補償電容器的自動投切;(3)故障判斷、隔離及網絡重構功能;(4)實時數據分析、處理及報表生成功能。
該市配網自動化建設方案中,饋線自動化的實現方式為:(1)配電網分段開關應具有密封性及免維護性,控制電源必須安全可靠;(2)根據配網實際情況選擇人工、自動或遠方自動轉移負荷及恢復供電的模式;(3)可靠性要求較高的架空配電網,可以使用電流型FTU來檢測故障電流及信號,并通過掌握遠程控制方式隔離故障并恢復送電;(4)對于樹狀放射式接線的架空線路且通信手段不完善的區域,使用電壓型故障自動隔離方式來自動隔離故障;(5)對于通信網絡可靠、配電網結構簡單的區域,使用分布式智能模式的FTU終端來實現。
1.3 配電自動化建設方案
該市建設配電自動化系統始終以“總體規劃、充分結合現狀、優化設計、分步實施”為原則,以“可靠高效、經濟實用”為宗旨,以實現配電網遠程監控、快速處理故障、提高供電可靠性為目標。
1.3.1 體系結構。該市配電自動化系統建設參照IEC 61968標準,配電自動化系統采用分層集結的策略,建成配電主站、配電子站及遠方終端的三級體系結構,如圖1所示,配電自動化具備與調度自動化系統、管理信息等系統通訊接口,以實現信息交換與共享。
第1層為配電主站,配備基于交換式以太網的高檔配電自動化后臺系統及大型數據庫,主要用于管理該市范圍內的中壓配電網。第2層為配電子站,以變電站為中心,用于集結在區域內分散的配電終端設備及電量采集器的信息。第3層為遠方終端,主要由TTU、DTU、FTU、RTU及電量集抄器等構成。將饋線終端單元(FTU)安裝在柱上開關上以實現實時監控;將監測單元(TTU)安裝在配電變壓器處,可以監測配電變壓器,也能實現分散用戶抄表集中器、電能核算及低壓側無功電壓綜合控制;將遠動終端單元(RTU)安裝在開閉站、配電室內,電量集抄器安裝在變壓器附近,這樣能夠為用電科學管理提供分散用戶的電量數據來作為參考。電力企業要加快營銷系統數據庫的開發速度,其可以減少大量中斷設備的安裝,減少電網建設成本。
1.3.2 通信方式。在配電自動化選擇通信方式時,必須選擇先進性、實用性、可擴展性及可行性的方式。應充分利用現有的網絡通信條件,確保符合實際需求的傳輸速率。新建電網在選擇通信方式時,必須綜合比較技術經濟性、一次投資及維護使用等。該市區配電網主要以光纖通信為主,部分線路使用光纖復合架空相線等,該技術發展成熟后可逐步推廣。
2 配網自動化的社會效益
配網自動化的實現,不僅為供電企業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還為供電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貢獻,配網自動化所帶來的社會效益具體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2.1 供電可靠性得到大幅度提升
配網自動化利用監控、監測等手段來提高系統的應急速度,縮短停電時間,同時,配網自動化能夠通過故障定位、判斷及處理來及時發現并解決故障,從而最大化地縮小故障的影響范圍及故障所造成的損失。調查數據分析,廣州各區在應用配網自動化方案后,停電面積平均減少1/4以上。
2.2 極大地改善了電能質量
配電自動化系統具有實時管理和控制功能,監控、檢測功能,狀態估計、負荷預測、電壓及無功優化調度等功能,從而掌握電網的運行狀態,以便通過網絡分析選擇最佳運行方式來提高電壓質量,向用戶提供優質
電能。
2.3 減少功率損耗
配網自動化系統可以利用軟件在線實時分析網絡運行方式,選擇網損最小、最安全穩定的供電方式來進行最優無功控制以提高功率因數、降低網損,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是巨大的。
2.4 保障電網安全性,提高資源利用率
配網自動化具有網絡重構及網絡分析功能,能夠預防重大電力事故的發生,因此,系統提高負荷估計、管理及監控功能,能夠與電力市場信息相結合,實施較精確的供電計劃、分時計價,實現電能的最優配置,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電能的利用率,配網自動化還能夠通過評估以往的事故處理方法來確定方案以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
2.5 有利于優化配電網的投資
電力企業通過負荷管理及準確的實際操作數據,建立合理的電網規劃來減少電網投資。需要加強優化服務質量,提高故障投訴處理速度,停電等信息及時向用戶提供??傊渚W自動化的實現,能夠創造出可觀的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
篇6
[關鍵詞]學生公寓;電氣設計;問題;優化
中圖分類號:TU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24-0173-01
隨著社會時代和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學生公寓的結構形式也越來越多,目前,我國常見的學生公寓類型包括:單元式公寓、通廊式公寓以及高層式公寓等。而作為公寓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電氣系統,在設計安裝上大部分仍沿用傳統模式,導致其在使用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和缺陷[1]。文章簡要分析我國學生公寓在電氣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并研究和探討如何加強和優化學生公寓的電氣設計,以便于更好的提高電氣系統的性能和質量,促進學生公寓的舒適性和安全性。
一、學生公寓電氣設計中的存在問題
目前,我國大部分學生公寓的電氣設計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和不足,具體表現在:
1、缺乏合理的照明控制模式
我國許多學校的學生公寓在公用衛生間以及走廊部分的照明方式是采用普通開關進行控制的,但由于這些地方的供電采用24小時不間斷式,導致有些電燈晚上仍是照明狀態,造成電能的嚴重浪費,也對電燈的使用壽命造成極大的影響。
2、導致安全隱患的存在
目前,我國許多學校在學生公寓的用電方面實行統一控制、限時用電模式,即在晚間時段對公寓內的私用開關、插座等進行統一斷電。這就導致有些學生從陽臺燈、電風扇插座等公用線路上私自接拉電線,以滿足用電的需求。但大部分的學生并不具備足夠的專業電氣知識和技能,在私拉、私接電線時容易出現觸電、短路等危險,給學生的人身安全造成極大的安全隱患。
3、缺乏精準的電能計量
目前,大部分學生公寓在電能計量上采用的是整棟公寓統一計算,而沒有在每個住宿房間內單獨設置電表,每個學生承擔的電費是一致的,且一般在學期開始時繳納。這就使得學生在用電時缺乏約束和限制,且沒有經濟上的負擔和壓力,導致用電量及負荷普遍偏高,不僅造成電能的巨大浪費,也給學校財政造成極大的經濟負擔。
二、優化學生公寓的電氣設計
針對當前我國學生公寓電氣設計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不足,學校在進行電氣系統的設計安裝時可以通過采用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來優化和提高電氣設計的水平,從而更好的提高學生公寓的用電質量。具體措施如下:
1、加強學生公寓電負荷的容量設計優化
隨著社會時代和人們生活方式的不斷改變,人們對電能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學生也不例外。在學校公寓中不僅需要電燈照明,其手機、電腦、電風扇、電視機等電器設備都需要用電,這就使得學生公寓的用電需求大大增加。因此,必須要在進行電氣系統設計時充分考慮到當前學生生活中的實際用電需求,適當增加插座數量,增大電負荷容量,從而避免學生公寓出現“用電危機”。
2、照明系統的設計優化
學校在進行學生公寓的照明設計時,需要遵循“實用、安全、舒適、經濟”的基礎原則,同時,還要提高設計的節能性和環保性。在滿足學生用電需求的基礎上,還要將節約用電、舒適用電、安全用電統一起來,加強在細節方面的設計優化,包括燈口位置、燈具型號、光源選擇、照度設計、插座數量、安設位置等,以便為學生創造一個更好的照明環境。
3、弱電系統的設計優化
弱電系統是學生公寓電氣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公寓中的多種電器設備均需要用到弱電系統。因此,加強對弱電系統的優化設計是十分必要的。目前,主要包括包括對電話通訊系統、有線電視系統、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優化設計。例如完善計算機網絡用電系統,安裝電視監控系統,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增加背景音樂系統的安裝。另外,高層式的學生公寓還需要安設火災自動報警及聯動控制系統,從而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加現代、舒適的生活居住環境。
4、用電管理模式的智能化設計
學生公寓在進行用電管理時,要打破過去的統一式、人工式管理,根據學生用電的實際需求對其用電容量和費用收取實行更加智能化、現代化的管理設計。具體方法包括兩種,即:①IC卡管理??梢栽诟鞴⒎块g安裝單獨的IC卡電度表,學生在用電前,需要預習刷卡繳費方可用電。這種方法能夠有效解決限電對學生造成的不便,避免私自接拉電線的發生,并有效減輕了學習的電費負擔。②安設一體化智能集中電能計量管理系統。將負荷控制、電能計量、用電資料、收費管理以及雙重保護等進行綜合性、一體化的智能化管理,不僅大大減輕了收費和抄表的工作量,也有效限制和約束了學生用電,達到了節約電能的效果,降低了學校的用電費用。
5、防雷接地的設計優化
學生公寓在建筑防雷分類中屬于第三類,其防雷保護措施通常是安裝屋面避雷帶。但隨著學生公寓智能化、科技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弱電系統的數量不斷增加,這就導致單獨安裝避雷帶已經無法充分的滿足學生公寓的防雷需求。因此,在進行防雷接地系統的設計時,需要更多的考慮對弱電系統的防雷保護,包括對總電源、機房電源、樓層電源的分級電壓浪涌保護以及弱電機房的接地保護等,從而更好的確保學生公寓的用電安全。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學生公寓在進行電氣設計時應該更加的與時俱進,向著高效、高質、節能、經濟、智能的方向發展,以便更好的滿足學生的用電需求,節省學校的電費支出,從而達到雙贏的目的,為學生營造一個更加舒適、穩定、安全的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 張灼標.高校學生公寓電氣設計的探索與實踐[J].智能建筑電氣技術,2008(04):97-99.
[2] 符尊明.淺談現代學生公寓的電氣設計[J].科協論壇(下半月),2008(08):27-28.
[3] 黃學錦.高校學生公寓電氣設計之淺見[J].中國城市經濟,2011(14):318-319.
篇7
關鍵詞:負荷等級;供電要求;負荷估算;備用電源;節能設計;防雷、接地與安全保護;消防電氣
1 概述
2012年7月12日作者接到公司安排的江門市奕聰花園三期工程的電氣設計,作為設計人員第一反應就是要根據建筑方案確定好電氣設備房,初期方案至關重要,如果方案不合理,會使線路長、敷設復雜,導致建設成本增加,或者施工圖設計過程中發現方案需要修改的話,這樣會因為電氣方案的不當致使工程的返工率高且浪費大家的時間,所以方案設計起著一個把關的作用,不容忽視。作者以此工程設計方案為例,提出設計要點和體會,供專家及同行指點或參考。
2 工程概況
(1)江門市奕聰花園三期南側為江海區金甌路,東側比鄰港澳碼頭,本項目有:5-1座,32層;5-2座,32層;6-1座,32層;6-2座,32層3m2;7-1座,32層;7-2座,32層;8座,32層;地下室,負一層,建筑面積18101.2m2。
(2)奕聰花園三期總平面如圖1所示。
圖1 奕聰花園三期總平面示意圖
3 供配電系統
3.1 負荷等級
根據《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2005)及《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 16-2008),確定本項目的各設備用電負荷等級:
(1)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電梯、消防送、排煙風機、應急照明、疏散指示標志等消防用電為一級負荷;(2)樓梯、走道的照明、客梯、生活水泵的用電屬一級負荷;(3)其它用電負荷等級為三級。
3.2 供電要求
供給一級負荷的兩路供配電線路,其中一路中斷供電時,另一路線路應能繼續供電。為保證一級負荷供電要求,須增設柴油發電機作為備用電源。
發電機均采用自啟動方式,應保證在雙電源切換屏的市電母排側斷電后立即起動,并應在15S內供電,雙電源切換屏的市電母排恢復供電時自動退出工作并延時停機。發電機與市電不應并網運行,在專用低壓配電室雙電源切換屏內,市電與發電機供電開關之間具有電氣和機械聯鎖。
經對一級負荷的初步估算,確定發電機的容量為450kVA,發電機房的大小定為60m2,考慮到設備吊裝、運輸方便,故發電機房凈高要求為4m。該機房設于6-2座地下層。
3.3 負荷、變壓器容量的估算
配電房是供電的命脈,如果設計小了就不夠用,大了就浪費能源。為了要解決這2個問題,通常都采用2種計算方法,經過綜合比較,最后確定變壓器容量。
方法一:負荷計算采用需要系數法。
本工程住宅按60W/m2,商業按120W/m2,地下停車庫按15W/m2,負荷計算采用需要系數法,初步得到供電負荷計算表,如表1所示。
方法二:南方電網變壓器容量計算公式法
(1)報裝容量的最低標準,應按以下原則核定:
保障性用房:3kW/套;
普通住宅,建筑面積≤80m2:4kW/套;
普通住宅,80m2
普通住宅,121m2
普通住宅,建筑面積>150m2:60W/m2;
(2)變壓器容量計算公式:
上述公式中的系數取值:a.功率因數取0.8;b.同時需要系數:
100戶及以下取0.6;100戶至400戶取0.5;400戶及以上取0.4;c.配變經濟運行系數取0.7;d.區域系數能效系數取0.9;e.江門市區(蓬江區、江海區和新會區)取1.05。
(3)根據報裝容量的最低標
準、變壓器容量計算公式和本三期各戶面積實際情況,列出以下負荷統計表見表2。
通過方法一和方法二這2種計算方法比對,本三期工程的變壓器選用4臺800kVA,能滿足用電使用要求。
3.4 供電電源及方式
(1)電源采用一路10kV電源進線以電纜穿SC管埋地引入本建筑地下-1層的變配電室。經變壓器降壓后以380/220V電源采用放射式或樹干式的供電方式供給各層及設備。
(2)一路發電機電源作為備
用電源,在低壓母線段設機械電氣聯鎖互換裝置。
(3)10kV電源進線電纜統一采用YJV22-10kV。
3.5 變壓器容量、變配電室大小及線路敷設走向
(1)由方法一和方法二計算的供電負荷表初步確定選用4臺800kVA,10/0.4kV的干式變壓器,變配電室的大?。海ㄩL)16.5m×(寬)12m=60m2,考慮到設備吊裝、運輸方便,故變配電室的凈高也要求為4.5m。變配電室獨立設于室外。
無功補償采用低壓電容器集中補償;變壓器接線組別D/Yn-11。
(2)進出變配電房線路接線方便、接近用電負荷中心(供電半徑不大于250米)以減少線路長壓降損耗大的原則以及與建筑方案設計商議最終確定將變配電房獨立設于6-1座的左上方。將備用電源發電機房設于地下室,位于6-2座下方。用電設備房定位后,根據線路簡單、盡可能減小線路的原則就繪制了相應的三期低壓供電線路走向總平面圖,如圖2所示。
圖2 奕聰花園三期供電線路走向總平面示意圖
4 結束語
以上為作者對該住宅小區的供配電方案設計的一個簡略介紹,對變配電房的設計,既要考慮用電的實用性又要考慮經濟性,變壓器容量不可設計過大,以免造成浪費。
參考文獻
[1]GB50054-2011.低壓配電系統設計規范[S].
[2]GB50052-2009.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S].
[3]JGJ16-2008.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S].
[4]GB50016-200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S].
篇8
關鍵詞:架空 傳輸 勘察 設計
中圖分類號:TM7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9(b)-0041-02
隨著我國上海開始建設試運營5G相關通信技術,這將迎來新一輪大規模的通信建設浪潮,光纜設計施工是充分保障各項設備正常運營的基礎,而在3種敷設方式中,尤其是以架空方式最廣泛應用。因為架空線路具有成本較低、便于施工、可多次敷設光纜、維修比較容易等諸多優點,在郊縣、農村等被普遍應用。架空線路設計比較靈活,能夠滿足運用商近幾年的光纜敷設需求,因此在很多地方,架空方式已經開始逐漸替代直埋敷設方式。架空設計方案的選擇就顯得尤其重要,該文通過闡述架空線路的設計方案,根據其特點,提出如何優化,更快、更好地為運營商服務。
1 架空傳輸線路在通信線路中的地位
光纜建設是通信傳輸重要的環節之一,采用最優化合理的設計方案以及高標準的施工規范是保障通信信號傳輸質量的關鍵。根據基站間路由的地理環境選擇敷設方式,長距離的匯聚機房中間都有之前建設的桿路資源,這樣利舊的話可以節約很大一部分成本。架空、管道、直埋這3種敷設方式,在野外便于維護、故障率低。
架空線路在過去的5年內,新增和利舊總量增加了近3倍,遠遠超越了管道敷設方式和直埋敷設方式。架空光纜不僅能夠在平原得到充分應用,在丘陵地區、山林以及需要跨越河流的地方都可以滿足敷設需求。架空成本也是最低的,平均每公里造價只有直埋方式的一半,盡管管道管孔的數量較多,但是綜合造價都高于架空方式。在城域骨干網、匯聚網絡以及現有接入網都是除城區外,首選架空方式。
2 架空傳輸線路的設計方案及優化
2.1 架空傳輸線路的設計方案
(1)架空光纜的設計方案應該滿足以下規范和標準:①中華人民共和國通信行業標準YD 5102-2010《通信線路工程設計規范》;②中華人民共和國通信行業標準YD 5121-2010《通信線路工程驗收規范》;③中華人民共和國通信行業標準YD 5148-2007《架空光(電)纜通信桿路工程設計規范》;④工業和信息化部通信發展司編制的《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信息工程部分)(2011版)。
(2)架空線路的設計方案應該充分理解設計目的:對于可以利舊移動原有資源的站點利舊原有資源。對于無移動原有資源的首選自建,對于建設困難的站點考慮共享聯通、電信、廣電資源接入,新建桿路時必須考慮桿路建設可行性。建站需要考慮成環,盡量不要以單鏈的形式存在,對于要求以單鏈形式建設的需要說明原因并向分公司反饋。新建站按省公司要求新建桿路如果附近有村莊需要經過村莊建設,為以后該村莊用戶的發展奠定基礎。需要過高速、鐵路、省道應選則涵洞穿越,勘察完成后需要與各地分公司核對勘察結果,確認勘察方案。
2.2 架空傳輸線路的設計方案優化
架空線路的設計方案優化主要是從光纜本身進行優化。光纜未分層使用,導致骨干層光纜接頭多、衰耗大、故障率高,接入層光纜的頻繁割接也對骨干層業務通信存在較大影響。接入層光纜分支多、光交箱少、光纜調度不靈活,難以滿足業務的快速接入和網絡向扁平化發展的需求。對本地網光纜進行優化,提高網絡的安全性和光網絡可持續發展,滿足該分公司3G、寬帶、大客戶專線等業務的發展需求顯得尤為重要。
(1)對直達纖芯進行改造。對10G環的環路纖芯進行梳理,對跳纖多的線路進行改造,盡可能將可直熔的纖芯進行直熔。光纜不在同一個ODB箱進行成端的,不具備直熔條件的跳通12條纖芯,使10G環的鏈路至少具備12芯的直達纖芯,以便于控制纖芯的衰耗和日常維護搶修。
(2)進行纖芯整治,保證系統有2~3 dbm的光功率富余。由于工程開通時,沒有經過嚴格的測試(如,用可調光衰減器測試系統產生誤碼的最小靈敏度等),造成有的中繼段產生誤碼或接收光功率長期工作在臨界狀態。如發生此類故障,故障處理難度非常大,故障歷時也很長。需要對光纜的全程衰耗進行分析,對系統的接收光功率進行測試,對不滿足衰耗要求的中繼段進行纖芯衰耗整治優化,嚴格控制10G環的光纜衰耗,保證系統有2~3 dbm的光功率富余。同時,傳輸網管每周輪詢設備的接收光功率,發現有異?;蚺c原接收光功率有較大差異的情況時,及時進行分析和處理。
(3)充分優化光纜,逐步完成10G環的備用路由。由于10G環路由跨度大,且大多為架空方式,搶修路途遠,存在同時兩處開環的風險。隨著本地網建設的不斷推進,可靈活利用一些接入層、干線等備用纖芯,跳通10G環的備用路由。未具備備用路由的中繼段,應在以后的工程建設中逐步考慮解決。
3 結語
架空傳輸線路設計的優化涉及整個通信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架空傳輸線路設計的優化將圍繞成本造價和智能化方向展開,它已成為廣大設計人員的工作目標,高新技術的引入和推廣應用正是我們孜孜以求的。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通信業需求的不斷增加,三大運營商都增加了架空線路的建設,用來滿足日益增長的業務需求。
參考文獻
篇9
關鍵詞 石油化工 爆炸危險源 電氣防爆 選型
烏魯木齊石化公司化纖廠三胺裝置的主要爆炸危險源有天然氣泄漏、氨泄漏、三胺粉塵等,它們遇明火易發生爆炸,因此,正確執行電氣防爆安全的法規標準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提高防范意識,在電器設備的選用、安裝、維護中,提高電氣設備的防爆性能是防爆安全的重要保證。目前,三胺裝置爆炸危險場所的電氣設備的防爆安全性能已經越來越得到職工的重視。
一、提出的問題
三胺裝置屬于石油化工裝置,三胺裝置在902、903、837區的檢修電源控制箱是北方防爆生產的一種鑄鋁插式檢修電源控制箱,由于三胺現場酸性腐蝕比較嚴重,接線盒缺少緊固螺釘;防爆密封螺絲已經銹死,無法打開進行維護箱內機構;電纜引入裝置的密封圈無壓緊裝置或密封圈已丟失;現場用電氣設備不滿足IP54的基本(環境適應性)要求,設備進水現象嚴重;現場防爆電氣產品的接線盒防水性能不好,進水嚴重;電器設備維修后達不到原來的防爆要求,如密封圈丟失,防爆面不涂防銹油,緊固螺釘不全等;接線盒不裝壓緊密封圈、平墊和壓緊螺母,直接用電線管旋入,達不到隔爆要求,達不到IP54的外殼防護等級;照明燈具與接線盒之間的接管沒有采用原裝配件,致使連接結構不滿足電纜引入要求;有的動力開關箱的插頭部位由于腐蝕生銹,插頭已經不能插入;有些防爆密封腳墊已老化,起不到密封作用,但由于螺絲已卸不下來,無法更換,防爆性能嚴重下降,
這些因素的存在不僅會破壞設備的電氣性能和機械性能,更嚴重的是破壞設備的防爆安全性能,縮短設備的防爆安全壽命,使得設備的防爆安全性能下降。所以,這種檢修箱使用過程中故障率特別高,危險性特別大。在設備檢修期間,每次都跨區從其他的檢修電源控制箱接臨時電源,這樣一來電源跨區線就比較長,給裝置的檢維修工作中帶來很多的不便。而其檢修電源控制箱空間狹小,接線端子磨損比較嚴重,電氣人員在接臨時電的過程別不方便,增加了事故發生的幾率。三胺裝置現場電器設備的選用、安裝、維護以及防爆電氣設備的正確應用是防爆安全的重要保證。因此,必須對檢修電源控制箱、照明電源控制箱等設備進行技術改造。
二、解決方法及措施
三胺裝置檢修電源控制箱、照明電源控制箱等設備進行技術改造應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三胺裝置爆炸性危險物質介紹。三胺裝置主要爆炸危險源有天然氣泄漏、氨泄漏、三胺粉塵等,天然氣主要成分是甲烷(CH4),還含有少量乙烷、丁烷、戊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氫等。甲烷CH4至丁烷C4H10以氣體狀態存在,戊C5H12烷以上為液體。具有無色、無味、無毒之特性,因此,天然氣屬于I類爆炸性危險物質。氨泄漏屬于II類爆炸性危險物質,三胺粉塵屬于III類爆炸性危險物質。
2.三胺裝置防爆電器設備的防爆方法。三胺裝置主要爆炸危險源有天然氣泄漏、氨泄漏、三胺粉塵等,當天然氣泄漏、氨泄漏、三胺粉塵等遇到空氣(氧氣)和點火源(電火花、熾熱表面)就容易發生爆炸事故。電氣設備的電火花和溫度是產生爆炸的主要點燃源。因此需要,(1)避免形成爆炸性環境;(2)排除、消除可能的點火源;(3)限制其中一個或幾個要素,都可以達到防爆要求。三胺裝置防爆電氣產品的主要功能是在具有易燃易爆的危險場所使用中,既能完善地實現其電氣功能,又能確保場所的防爆安全,防爆電器在在選用、安裝、使用及維護上須嚴格把好技術關,既要安全可靠,又要經濟適用。因此,爆炸危險場所的電氣設備的防爆安全性能已經越來越得到重視。
3.三胺裝置防爆電氣設備改造選型原則。(1)安全可靠性原則:設備的類、級、組別應與使用的爆炸性環境相適應。(2)經濟性原則:設備選型不必高選。對于同等級別的產品應考慮價格、壽命、可靠性、運行費用、耗能、備件的可獲得性等因素。(3)環境適應性原則:在同等條件下,應選結構簡單、重量輕的產品;必要時還應考慮系統運行要求,如連續的自動化系統應優先選用本質安全型產品。(4)對于隔爆型和本質安全型防爆電器,必須根據最大試驗安全間隙和最小點燃電流比等因素決定的爆炸性混合物分級,選擇相應的防爆電器。(5)必須根據爆炸性混合物允許最高面溫度的級別,選擇適用于溫度組別的防爆電器。(6)要綜合考慮防爆電器的工作方式、冷卻方式和保護裝置等,以注意防爆電器的溫升限度,選擇合適的防爆電器。(7)要考慮防爆電器的面板及緊固件要耐胺氣腐蝕,方便維修。
4.三胺裝置防爆電氣設備安裝基本要求。(1)電氣設備的配電。進入爆炸危險場所的電源應采用3相5線制,即零線和地線分開;如果是3相4線制,則應在安全場所首先轉化為3相5線制;保護地線的接地電阻應滿足有關標準要求。(2)電氣設備的接地。處于爆炸危險場所的電氣設備外殼應與接地系統可靠連接;電氣設備的內接地端子應與電纜中專門配置的地線相連;如果設備是安裝在接地的金屬構架上,或者設備采用接地良好的導管布線方式安裝,則可視作已有外接地;不能用輸送可燃氣體或液體的管道作為接地線。(3)隔爆型電氣設備的安裝要求。隔爆面應涂防銹油,不允許涂油漆或膠;隔爆型電氣設備電纜引入裝置的橡膠密封圈的內徑應與引入電纜外徑相適應,并用原配壓緊螺母或壓盤充分壓緊,不能直接用鋼管或撓線管壓緊密封圈;冗余電纜引入口應用符合標準規定的盲墊進行堵封;隔爆面緊固件應設彈簧墊圈,并充分擰緊;用于外部導線或電纜接線的接線盒的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應滿足標準規定要求。
5.三胺裝置照明配電箱、動力配電箱等設備的改造所需硬件選用方案。由于三胺裝置是易燃易爆場所,因此所選用的照明配電箱、動力配電箱等設備應該是防爆產品。三胺裝置現場所用照明配電箱、動力配電箱等設備要考慮防爆要求,一要滿足危險場所劃分的危險區域來選用相應的電氣防爆類型;二要根據危險環境可能存在的易燃易爆氣體/蒸氣/粉塵的種類來選擇防爆電氣設備的級別和溫度組別;三是考慮其他環境條件對防爆性能的影響(例如:危險化學品作業場所中普遍存在既有易燃易爆的危險,還同時受到化學腐蝕,或高溫、高濕,或沙塵、雨水,或振動的影響);四是保證化纖廠三胺裝置現場危險場所安裝使用維護的特殊性,例如:帶電設備的種類和結構繁多。而且安裝位置多變,操作、檢修人員素質不同;五是選用具有防爆合格證、生產許可證以及國家相應認證的產品。
6.具體改進措施。為確保改造后能長期使用,選用國內知名品牌的由浙江創正防爆電器有限公司生產的全塑防爆配電箱予以更換。2012年9月,化纖廠電修車間三胺班組織相關人員,用了20天時間進行了技術改造施工。2012年9月30日圓滿完成技術改造任務。
項目改造的主要內容:(1)更新所有的照明配電箱。包括:
CZ0591-T6/16K50XSWAC380/220V16/50AExdIICT4;
CZ0591-T10/16K80XSWAC380/220VExdIICT4;
CZ0591-T12/16K80XSWAC380/220VExdIICT4;
CZ0591-T12/20K80XSWAC380/220VExdIICT4由浙江創正防爆電器有限公司生產。
(2)更新所有的動力配電箱
(CZ0592L-T5/40K100XXAC380/220VExdIICT4380V100/40A)等設備,更換后防護等級要求為IP65,防爆標志:ExdellCT4,全塑防爆配電箱,總空開分別為100A、80A、50A,3組三相四線帶漏電32A,2組220V帶漏電32A電源。全塑防爆配電箱采用聚碳酸酯材料,一次注塑成型,密封性好,抗老化,防腐蝕。由浙江創正防爆電器有限公司生產。
(3)對三胺裝置現場電纜引入電器設備的密封不合格點;用膠泥封堵。提高防爆、防水性能。
三、經技術改造后達到的效果
使裝置照明配電箱、動力配電箱等設備防爆性能合格、運行可靠,故障率降低。在三胺裝置每個區都安裝合適的照明配電箱、動力配電箱等設備,達到工作的省工省時,使現場的照明配電箱、動力配電箱等設備可以滿足正常的檢維修需要,增強了現場作業的安全性,滿足生產工藝的要求,確保三胺裝置安全、平穩、高效地生產。
參考文獻
[1]GB3836.1-2000,爆炸性氣體環境用電氣設備.
[2]GB3836.2一GB3836.7,爆炸性氣體環境用電氣設備.
篇10
【關I詞】海外投資;多級海外投資架構;優化設計; 走出去
【中圖分類號】F275
隨著中國政府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并穩步開展國際產能合作,中國企業海外投資規模迅速擴大,我國已進入海外投資的快速增長期。2015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實現歷史性突破,投資流量首次位列全球第2位。[1]
與此同時,中國企業在境外設立的投資企業數量也迅速上升。截止2015年底,我國2.02萬家境內投資者在國(境)設立了對外直接投資企業3.08萬家,分布在188個國家(地區)。
在日益復雜的國際稅務、法律環境下,中國企業為搭建海外投資架構而設立的境外企業越來越龐大,從而給境內投資企業正在執行境外投資項目的前景埋下了一定的隱患。應該說,大多數中國企業還沒有做好優化海外投資架構的準備,或者說還沒有意識到優化海外控股公司(以下簡稱“中間層公司”)的搭建問題。
一、設立中間層公司的主要優勢
由于跨境投資的難度大、風險相對較高,為規避相關風險、實現稅務效益最大化,搭建多層海外投資架構已成為境內投資企業實施境外投資的“慣例”。一般而言,設立中間層公司在投資項目的實施過程中會有以下幾方面的好處:
(一)合理降低有效稅負
由于跨境投資交易涉及的國際稅收環節較多,大多數跨國企業會進行全球稅務籌劃。通過對全球業務的合理安排,對各國稅務政策以及雙邊多邊稅收協定的合理運用,合理降低投資交易帶來的全球有效稅負。
搭建的海外中間層公司設立地一般選在既與投資人所在國有稅收優惠協定,又與投資目的國有稅收優惠協定的國家(地區)。相較于直接投資而言,通過搭建投資中間層公司,能夠享受到實際并有效利用各海外投資國現存和未來可能的各種稅收優惠政策,起到“節稅”的作用。
此外,根據我國《企業所得稅法》,中國納稅居民企業可以就“直接稅負”和“潛在稅負”進行抵免。對持有外國企業20%以上的股份,且在“三層外國企業”以內所繳納的境外稅負可以抵免中國境內的企業所得稅。
(二)法律及經營風險隔離
設立中間層公司后,即起到了隔離投資目的公司(以下簡稱“目標公司”)與投資人風險的功能。倘若目標公司發生重大經營風險,投資人因該交易而受到法律、財產、聲譽等方面的波及和影響有限。
(三)引入投資人的便利性
投資期間內,如需引入新的投資人,可以在中間層公司引入,不需要涉及變更投資人的股權架構,從而增加了成交機會和靈活性。由于中間層公司的業務比較單一,設立中間層公司方便吸引只對特定項目有興趣的投資人,并方便通過向投資人轉讓或者增發中間層公司的股份使其完成投資。在未來退出投資時,可以通過轉讓中間層公司的股份實現退出,不會影響目標公司的股權架構、融資架構,退出難度小,容易獲得其他股東及融資方的許可。
(四)增加了融資的便利性
設立中間層公司往往有利于項目后續融資。以香港為例,香港聯交所只接受在香港、開曼群島、英屬維爾津群島、百慕大群島、澤西島等有限的幾個地區設立的公司在聯交所掛牌上市。因此,選擇上述地區作為中間層公司的設立地為將來上市籌集資金創造了便利條件。此外,在項目運營后,若人民幣匯率繼續下行,香港中間層公司還可以以發行美元債券方式融資,有助于提前回籠資金和股息,從而降低外匯風險。
二、選擇中間層公司設立地的主要考量因素
誠如以上所述,一般在大型非金融類境外投資項目中,境內投資企業往往會在境外設立中間層公司,搭建多級海外投資架構,然后通過中間層公司間接對目標公司進行投資。甚至可以這樣講,設立一個能夠保護中國企業規避風險的、合適的、法律形式的商業實體,是海外投資獲得成功的重要基石和有力保障。[2]
在搭建中間層公司時,合理選擇中間層公司設立地點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以下是境內投資企業在選擇中間層公司設立地時應當考量的主要因素:
(一)有效稅負最低
這里所指的有效稅負最低主要指:1.取得股息紅利免稅或稅負較低;2.分配股息免稅或稅負較低;3.撤資靈活且免稅或稅負較低;4.資本利得免稅或稅負較低;5.股權交易環節稅負較低;6.支付融資利息免稅或稅負較低。
(二)成熟的稅收及投資保護協議網絡
中間層公司設立地應與目標公司所在國家存續有現行有效的稅收保護協定,從而使得中間層公司既能避免雙重征稅,又能享受一定的稅收優惠,從而有助于降低目標公司向中國直接分配股息的有效稅負。同時,中間層公司設立地與目標公司所在國應有現行有效的雙邊投資保護協定或雙方均已成為投資爭議有關國際公約的成員國。例如:雙方均加入了《解決國家和他國國民之間投資爭議公約》(又稱“華盛頓公約”)。這樣,在發生投資爭議時,投資人既可主張適用雙邊投資保護協定,也可向世界銀行旗下的投資爭端解決國際中心(InternationalCentreforSettleme ntofInvestmentDisputes,ICSID)提請仲裁。
(三)法律環境良好
中間層公司設立地應該具備完善且國際化的法律體系,特別是與外國投資準入、投資保護、爭議解決等方面相關的法律法規應明確且體系完善。
(四)地理位置、社會文化環境和商業環境
除了考慮中間層公司的交易功能外,還需要衡量中間層公司設立地區與投資人所在國的位置便利性,雙方社會文化環境的差異性,以及該地區的商業環境。選擇與境內投資企業在地理位置、文化環境、商業環境最適合的地區設立中間層公司,將有助于境內投資企業開展更多的當地業務,也為未來進一步優化企業全球化與運營效能提供了空間。
三、設立數量龐大的中間層公司所帶來的弊端
一般而言,對于大型非金融境外投資項目,外部專業稅務和法律顧問會建議境內投資企業對于一個投資項目設立一個獨立的中間層公司,以便于隔離不同項目之間的風險,也方便利用中間層公司進行投融資。
但是,隨著境內投資企業不斷參與境外投資,在境外設立的中間層公司的數量不斷增加,也就必然會暴露出諸多弊端:
(一)中間層公司治理成本高
1.設立及維持成本高
目前,新設并運營一家中間層公司,一般會涉及到以下十余種費用:公司執照申請費、經營執照延期費、稅務居民身份申請費、年度審計費、稅務申報費、律師及合規咨詢費、房租及日常辦公費、固定資產購置費、員工聘用費、社保及財產險保費等。
以筆者親身經歷的案例為例,如果選擇在阿聯酋迪拜國際金融中心自貿區設立中間層公司,年運行維護成本約為20萬美元左右。由于投資項目跨度往往要持續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維持公司運營的成本是相當可觀的。
2.消耗境內投資企業有限的人力資源
設立并維持一家中間層公司運營,需要我國投資企業對中間層公司配備董事、業務人員、管理人員、財務人員等員工。如果中間層公司的數量不斷增加,境內投資企業有限的人力和業務資源將被無謂地消耗掉。
此外,在投資過程中,融資銀行、其他潛在投資人也會要求境內投資企業提供投資架構上各級公司的公司治理規范及投資決策相關文件。境內投資企業有限的業務和人力資源疲于編制各類規章文件,管理效率低,耗費大量人力資源。
(二)難以達到公司經營實質要求
2015年10月5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以下簡稱“OECD”)了《稅基侵饋及利潤轉移》(以下簡稱“BEPS”)15項行動計劃最終報告,該報告在20國財長會議上獲批通過并得以背書。該報告的第3項行動計劃就是要強化“受控外國公司”規則和第6項行動計劃要妨止“濫用稅收協定”。這些規定都客觀上要求中間層公司一定要具備經營實質,否則會可能會被認定為“受控外國公司”或“濫用稅收協定”,從而達不到海外投資架構在稅務方面的設計初衷。
對于經營實質的要求,雖然各個地區的要求不盡相同,但是一般來講,需具備幾個基本的要素:1.在當地有辦公場所;2.在當地開展一定的商業活動;3.重大決策在當地做出;4.重要公司文件、賬簿和記錄應留存在當地;5.聘用專職人員從事公司日常管理工作。如果中間層公司的數量較多,境內投資企業很難保證所有中間層公司的經營實質,一旦某個中間層公司被認定為“僵尸”企業或“空殼”公司,則該項目的海外投資架構籌劃好處將蕩然無存。
此外,根據《關于境外注冊中資控股企業依據實際管理機構標準認定為居民企業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9]82號文)和《特別納稅調整實施辦法》(國稅發[2009]2號文),我國稅務機關也在持續監控境內投資企業在境外設立的中間層公司的經營實質。如果中間層公司被認定為“中國居民企業”或“受控外國企業”,則中間層公司的利潤即使不作分配也須在中國納稅,不能再通過利潤滯留境外或延遲納稅,以其為核心的海外投資架構也將失去價值。[3]
(三)國資委管理企業面臨壓縮管理層級、減少法人戶數的要求
如果境內投資企業是中央企業,還需要關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國資委”)的《關于中央企業開展壓縮管理層級減少法人戶數工作的通知》(國資委改革(2016)135號文)。該通知已明確要求中央企業優化組織結構,提高管理效率,解決中央企業法人戶數多、法人條長、管理層級多、機構臃腫、管理效率低等問題。
目前,很多中央企業確實存在層級過多、決策效率低的F狀。以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電建”)為例,在其發展歷程中,隨著其投資體制改革和商業模式創新,投融資類工程承包、電力投資和房地產項目“一項目一公司”成為行業慣例。中標或投資一個項目,業主或部分地方政府要求在當地注冊成立法人企業,甚至同一項目因跨地市也要求設立兩家以上法人企業。2016年,中國電建盤點出下屬178戶法人基本上屬于此類情況,約占其法人戶數的21.3%。[4]
此類情況對于中央企業在境外設立的中間層公司同樣適用。如果境內投資企業不控制其海外中間層公司的數量,適必會帶來管理松散、決策鏈條長、規模小等一系列弊端,不利于提升中央企業整體效率效益、優化配置資源。
四、海外投資架構優化設計方案
在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大趨勢下,在海外投資架構的設計過程中,如何節約資源、提高效率,是擺在境內投資企業的重要課題,不可“因嗑廢食”,也不可“帶病運轉”。本文針對海外投資架構的設計,提出3條設計標準,以規避設立數量龐大的中間層公司所帶來的上述弊端。
(一)根據境內投資企業的業務市場,選擇現行有效的稅收優惠協定最廣泛的國家(地區)設立中間層公司
在海外投資交易實踐中,針對不同的目標市場,選擇不同的最優中間層公司設立地。境內投資企業在針對某一投資項目在某國家(地區)設立中間層公司時要兼顧與該地區簽訂“稅收優惠協定”的國家(地區)與境內投資企業業務市場的重合度。盡量選擇能夠覆蓋境內投資企業最多業務市場區域的國家(地區)。
以阿聯酋為例,截止2017年2月,阿聯酋與91個國家(地區)簽訂了稅收協定,其中70個稅務協定已生效。[5]
(二)選擇對經營實質要求較低的地區設立中間層公司
如前文所述,中間層公司的經營實質對于投資架構設計的有效性至關重要。但是,不同的設立地對于經營實質的要求差別很大。以中間層公司常用的設立地:毛里求斯和香港為例。
1.毛里求斯對于公司的經營實質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至少聘有兩名毛里求斯居民董事,并應具備相資質和水準以獨立發表觀點及進行商業判斷;
(2)主要銀行賬戶在毛里求斯開立;
(3)進行會計記錄并將其始終留存于毛里求斯登記注冊的辦公場所;
(4)公司注冊地應為毛里求斯,且聘用公司秘書;
(5)在毛里求斯安排召開董事會議;
(6)公司財務報表需每年在毛里求斯進行審計;
(7)聘用毛里求斯居民擔任行政或技術方面的全職員工。
以上經營實質性要求更多地停留在形式上,要求比較低,境內投資企業可以優先選擇。
2.而在香港設立中間層公司,則對于經營實質的要求更為嚴格,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管理人員在香港召開的董事會上商議并審批所有重大商業決策,管理層應親自出席董事會會議(即不得通過電話和/或視頻會議系統);
(2)所有重大決策應在香港召開的董事會會議上作出,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在香港境外履行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職責范圍內的活動;
(3)董事必須具備履行職能所需的專業知識。董事會必須提供決策所需的所有信息,董事會應切實地考慮審議事項,不得“例行公事地”通過決定;
(4)董事或經理應具有代表公司達成具有約束力決定的職權,并應具備相關的領導力或管理資格;
(5)股東大會和董事會會議應在香港興行,并且會議真實和權威,并留存書面記錄;
(6)應在香港開設銀行賬戶并用于維持日常運營成本,所有業務相關的現金收入或支出均應通過該銀行賬戶在香港進行管理;
(7)發票和采購訂單應以公司名義出具;
(8)由香港董事會指定的代表簽訂并執行合同;
(9)相關往來信件、通知及協議應寄入香港境內,并最好由香港人員作為收件人;
(10)重要公司文件、賬簿和記錄應留存在香港;
(11)在香港設有辦公地點,配有足夠的物資及人員進行相關業務;
(12)公司應至少在香港留有一名兼職人員從事日常管理工作。
從以上可以看出,一旦境內投資企業選擇香港設立中間層公司,就必須謹慎滿足香港中間層公司經營實質的相關要求。
(三)充分挖掘現有中間層公司的效能,通過發行不同類別的股票替代新設數量龐大的中間層公司
在稅務最優和當地法律允許的前提下,現有中間層公司可以發行不同類別的股票。通過不同類別的股票對應不同項目,來實現項目與項目之間的風險隔離。以圖3為例說明:
圖3中,在投資和獲得股息階段,各類別股票彼此間在財務和法律上完全隔離,可以清晰地區分不同類別股票所對應的不同投資項目的權益。在撤Y或引入其他戰略投資人時,可以由境內投資企業通過剝離或轉讓不同類別的股票來實現,對目標公司層面的股權交易文件、融資文件等影響非常小,操作方便。
五、結論
基于目前的國際法律和稅務環境,本文針對境內投資企業在設計其海外投資架構應遵循3條設計標準,以優化其海外投資架構。同時,我們也應當看到,國際法律和稅務環境仍在不斷變化中,境內投資企業只有緊跟政策環境導向,不斷調整自身的策略,才能夠在瞬息萬變的國際環境中設計出最有利于境內投資企業自身業務發展的海外投資架構。
主要參考文獻:
[1]商務部,國家統計局,國家外匯管理局.2015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R],2015.
[2]劉五豐.海外投資稅務架構設計思路解析[J].中國經貿導刊,2015.
[3]陳弓.海外投資的稅務構架設計及征管雙方的挑戰與應對[J].跨境稅收,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