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劇小紅帽范文
時間:2023-03-30 09:29: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童話劇小紅帽,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不同的角色蘊涵不同的節奏
《小紅帽》中,有小紅帽、大灰狼、外婆、獵人等角色,為了使整個童話劇更豐滿,適合更多的孩子共同演出,筆者在改編劇本的過程中增加了小兔、小猴等角色。每個角色都具有各自不同的個性特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具有典型性的臺詞和動作更適合幼兒表現出不同的角色形象,而在臺詞和動作中,處處都蘊藏著節奏。
人們在平時的交流過程中,本身就帶有語言節奏,童話劇的臺詞是表現人物特征的重要途徑,因此更需要帶有鮮明的節奏。比如小紅帽的性格是天真善良的,所以她的臺詞節奏應該以活潑輕快為主。大灰狼則是一個狡猾、兇惡的角色,所以緩慢有力的節奏比較適合這個形象。在幼兒熟悉了不同的角色特征后,幼兒會自然地運用不同的語氣、語速來講述不同人物的臺詞,當然臺詞中的節奏是比較自由的,不穩定的。
在童話劇的創編過程中,筆者還加入了一些兒歌或歌曲式的臺詞,這些臺詞節奏穩定,朗朗上口,能更好地表現人物形象,方便幼兒表演,增加童話劇演出的整體效果。如小紅帽的臺詞:
2/4 X X X X|X X X X|X XX X|X X X X|
糕點甜甜,營養多多,香香糯糯,送給外婆。
4/4X X X X X X|X X X X X XX|X X X X X X X|
森林里,果子多,小兔小猴來幫忙,摘下果子送外婆。
這些臺詞配上節奏進行朗誦,再配以簡單有趣的身體動作,不但能使幼兒很快地掌握臺詞,也是培養節奏感的好方法。
這是根據《粉刷匠》的旋律重新改編的大灰狼的臺詞,歌曲本身就有節奏,在掌握臺詞的過程中,幼兒自然就掌握了歌曲的節奏。
節奏在每個人的行為中形成不同的風格,有人說:“節奏之于個體,是人的性格,節奏之于藝術,是作品的風格。”只要有動作就有節奏,而肢體動作是幫助幼兒理解童話內容,表現童話劇內涵的重要途徑,同時,肢體動作又是幼兒感知節奏的重要媒介。比如大灰狼這個角色,張牙舞爪和沉重有力的腳步能形象地表現出大灰狼兇惡的性格特征,這樣的動作就要配合穩定、有力的節奏。而小白兔的特征是活潑跳躍的,蹦跳步和輕快的小跑步很適合表現小白兔的形象,在這兩種步子中,蘊含著輕快的節奏。幼兒在用不同的肢體動作表現這些不同的角色時,自然地就練習了各種節奏。
二、變換的情節需要變換的節奏
童話故事大多有情節,情節不僅意味著時間順序,并且常常表現不同的矛盾沖突,在童話劇中即是不同的情節。童話劇《小紅帽》有三個重要的情節,一個是在去往外婆家的路上,小紅帽在森林里和小動物們一起摘果子,這是一個非常歡快的情節;接著大灰狼出現,吃掉了外婆和小紅帽,是一個很緊張的情節;最后獵人將外婆和小紅帽救出來,并殺死了大灰狼,是童話劇的。音樂和文學都是時間的藝術,其表情達意、形象塑造甚至審美功能的實現,都是通過時間的推移而鋪陳開來的,兩者能相互影響,相互滲透,達到情感的共鳴。因此選擇合適的音樂能更好地表現文學作品的內涵,推動童話劇的劇情的發展、人物內心的變化,以及調動表演者和觀眾的情緒波動。《高人走和矮人走》是一段節奏輕快的音樂,非常適合表現第一個情節。小紅帽和小動物們以輕快的小跑步圍成大圈,和著音樂的節奏,一邊跑一邊摘著樹上的果子,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就在感受和練習這種節奏。為了烘托第二個情節的緊張氣氛,我們選擇了《波斯市場》這段節奏鮮明的音樂,音樂剛開始時非常的緊湊,和上一個情節形成鮮明的對比。緊接著節奏轉為沉著有力,引出大灰狼的出場。第三個情節中,眾人戰勝了大灰狼,心情轉為興奮,所以我們選擇了《甩蔥歌》,幼兒聽到這樣的音樂節奏,不由自主地就想跟著節奏起舞。
三、多彩的歌舞帶來多彩的節奏
為了讓童話劇更豐滿,劇中既有歌唱又有舞蹈。學習歌曲時,首先熟悉歌曲節奏,既能提高幼兒對歌曲速度的理解,也加強了樂感的理解及體驗。劇中有4/4拍同名歌曲《小紅帽》,歌詞表現了整個童話劇的主要內容。在幼兒充分熟悉童話劇內容的前提下,經常播放這首歌曲,漸漸的,幼兒就會跟著歌曲的節奏擺動起來。在學唱歌曲時,教師請幼兒用各種動作來給歌曲打節奏,并創造性地用肢體動作來表現歌曲的內容,不僅幫助幼兒理解了歌詞,也主動掌握了歌曲的節奏。
篇2
星期四,我們學校舉辦了首屆英語節。那天,我們學校的YOU AND ME 英語社團1歲了。
那天,我們的老師格外辛苦,既要給表演的同學化妝,又要管理同學們,老師們一定非常累。英語節開始了,第一個節目就是拉歌,我們三、四、五、六年級不分上下,比得不可開交,最后,我們都并列第一名。第二個節目是英語故事表演 ---《小紅帽》,這是我最喜歡的童話劇了,我聽得格外認真。演員們演得棒極了,每一個動作和情節都十分逼真,他們的英語對答如流,我可羨慕了,我想:我一定要好好學英語,長大了去和英國人交流。后來的節目越來越精彩,有福娃的故事、英語操、新世紀外語學校的小朋友也給我們帶來了童話劇表演。
這一天,我格外開心,不僅學到了一些課堂上學不到的英語知識,而且,我們學校的YOU AND ME 英語社團1歲了。
304班
篇3
當春天又一次來臨,當小樹又一次發芽,我們又迎來了六一兒童節,這是屬于我們的節日,也是我們大班小朋友在幼兒園里度過的最后一個兒童節。三年前,幼小的我們離開了爸爸媽媽的懷抱,走進了陽光藝術幼兒園,幼兒園老師象媽媽一樣給我們關愛,讓我們從一個個調皮小頑童成長為懂事、關巧的小大人。今天,在這個快樂的節日里,我要代表即將畢業的小朋友們表達我們最深情的謝意。謝謝園長和老師對我們的關愛,謝謝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對我們的哺育,謝謝弟弟妹妹和我們一起創造了歡樂。我們永遠不會忘記環境優美的陽光藝術幼兒園,永遠不會忘記在這里度過的美好時光。我們一定不會辜負大家對我們的期望,拙壯成長,將來成為祖國棟梁之才。
最后祝愿全體小朋友六一快樂,祝愿陽光藝術幼兒園的明天更美好。
陽光藝術幼兒園全體大班小朋友,2014年6月1日。
男:謝謝大一班女孩為我們帶來熱情奔放的開場舞,接下來請我們大班家長代表上臺發言。
女:謝謝大班家長發至內心感言,接下來請畢業班代表上臺發言。
師:在幼兒園的生活是開心、快樂的,在這四年的學習生涯中我們的小朋友對在幼兒園發生的點點滴滴也是記憶由心的,他們永遠不會忘記為他們辛勤付出的老師,不會忘記相互幫助的同伴。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大二班女孩帶來舞蹈《踏浪》,蘋果班舞蹈《粉刷匠》請準備。
男:看了大二班女孩的舞蹈讓我感覺自己真的來到了海邊,金燦燦的沙灘,藍藍的海,白白的浪花。接下來請欣賞可愛的蘋果班小朋友為我們帶來的歌舞表演《粉刷匠》,中班三句半請準備。
女:真是一群可愛的小不點,謝謝你們為大家帶來的表演,接下來請欣賞中班小朋友為我們帶來的表演《三句半》,小二班舞蹈《Baby and Dear》 請準備。
男:學了小主持人后我們中班小朋友的口才越來越好了。接下來請欣賞小二班小朋友為我們帶來的舞蹈《Baby and Dear》,草莓班舞蹈《朋友你好!》請準備。
女:小二班的男孩女孩配合得可真好,拉手、轉圈真是可愛。接下來請欣賞草莓班小朋友為我們帶來的舞蹈《朋友你好!》樂器串燒請準備。
男:謝謝可愛的草莓班小朋友為我們帶來的舞蹈,接下來請欣賞樂器表演。小一班舞蹈《我真的很不錯》請準備。
女:薩克斯、古箏、電子琴、架子鼓,我現在發現我們的小朋友是真的多才多藝呀,接下來請欣賞小一班小朋友為我們帶來的舞蹈《我真的很不錯》,中班舞蹈《藍精靈》請準備。
男:小一班的男孩們,你們真的很不錯哦!接下來請欣賞中班小朋友為我們帶來的舞蹈《藍精靈》,蘋果班舞蹈《洗澡歌》請準備。
女:在那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藍精靈,而在我們幼兒園有你們這群小精靈,謝謝你們帶來的表演,接下來請欣賞蘋果班小朋友為我們帶來的舞蹈《洗澡歌》,大一班童話劇《小紅帽》請準備。
男:蘋果班的小朋友洗得可真是起勁呀,真是愛干凈的小寶寶。接下來請欣賞大一班小朋友為我們帶來的童話劇《小紅帽》,小一班舞蹈《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請準備。
女:可愛的小紅帽要記住不要輕易相信大灰狼的話哦,我們小朋友要記住千萬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話,接下來請欣賞小一班小朋友為我們帶來的舞蹈《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大一班盧老師請準備。
師:媽媽是我們永遠的依靠,永遠的港灣,她們永遠是最愛我們的人,她們把愛都給予了我們,媽媽我們永遠愛你們。接下來請我們大一班盧老師為我們獻歌一曲,大家用熱烈的掌聲歡迎。大二班舞蹈《酷炫組合》請準備。
女:謝謝盧老師為我們獻唱,大家覺得好聽嗎?接下來請欣賞大二班小朋友為我們帶來的舞蹈《酷炫組合》,小二班英語律動《Melody》請準備。
女:大二班的小朋友真是太帥了,接下來請欣賞小二班小朋友為我們帶來的英語律動《Melody》,大一班歌表演《猴子學樣》請準備。
男:謝謝小二班的小朋友為我們帶來的律動。接下來請欣賞大一班小朋友為我們帶來的歌表演《猴子學樣》,時裝表演請準備。
女:可愛的小猴子大家喜歡嗎?接下來請欣賞時裝表演。大班家長請準備。
師:謝謝我們的小模特們,你們的表現太棒了。接下來請大一班小朋友的家長為我們欣賞,我們用熱烈的掌握歡迎。大班畢業詩、畢業歌請準備。
篇4
小朋友只能在演兒童劇的時候才能踏入劇場,其它一概演出,1米2以下都是謝絕入內的。所以想帶孩子去看成人劇,然后一起探討人生、提高孩子的藝術素養,這不大可能。鑒于中國的電影沒有分級制度,我對于劇場的這一規定也挺欣賞。常在電影院見到5歲以下的小孩兒,先不說家長帶著孩子看非兒童電影這事兒合不合適(聽說有小朋友看完《泰》問爸爸,比中指這動作是啥意思,讓當爹的十分為難),單是5歲以下的小孩兒對著熒光屏至少120分鐘眼睛肯定受不了,影院里的音響比劇場要響十倍,對孩子的聽力損傷很大。再說,讓孩子在電影院吵吵鬧鬧亂丟爆米花亂爬座椅讓其他人看不好電影,除了達到報復社會的目的好像再沒別的功效了。
即使是兒童劇,特別小的孩子我也不建議帶著去劇場,一般演出都會標注適合幾歲到幾歲的兒童,差不多的情況都是3歲以上。這都是有道理的,特別小的孩子耳朵受不了劇場的音響,也沒有那么長的耐性。
上周末,我帶著三歲三個月的伊姐去湖南大劇院看了一場童話劇。這個童話劇是湖南本土的一個演出,講的是一個小怪獸跟巫婆戰斗的故事,一路還遇到白雪公主(伊姐就沖她去的)、桃樂絲里的稻草人、海的女兒,最后肯定是主角戰勝了巫婆,正義戰勝了邪惡,英雄救了所有的人。6歲以前孩子的認知水平也只能接受這種明確的善惡信仰,好讓他們堅信善的力量。
其實小孩兒看劇的時候,多半沒工夫跟你親近,比如伊姐,總是目不轉睛盯著舞臺,心系主角,不要說我了,連周圍的小朋友也不會打量一眼。這是個好品質,專注力一直是孩子與生俱來的,之后上學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大都是因為專注某事時老被大人打攪,專注力被破壞了。所以看到孩子沉浸劇情,別去打攪他們,默默陪著就好。倘若非要上邊演著,下面還忙不迭地和孩子講這個劇情說明了什么道理那就更沒勁了,還影響旁邊的人。
這場演出,對于一個成人觀眾來說,不論是劇情、表演還是舞臺設計,都實在是太一般了。但是,兒童觀眾會覺得太好看了。當后媽拿出蘋果給白雪公主,整個劇場都是天震地駭的:“不要吃!不要吃!有毒的!有毒啊!”小男孩兒拿玩具槍站在座位上指著巫婆大喊:“巫婆,你是大混蛋!”被當媽的一把拉下去。二百五主角最終不聽觀眾勸告被毒死,聽到滿場兒童啜泣的時候,我的眼淚也飆出來了,是笑的……再一轉頭,看見伊姐也眼圈泛紅,小手正抹著眼角的淚呢。
如果孩子沒有辦法和父母一起看成人劇,那么父母和孩子一起看場親子劇是個不錯的選擇。小時候看兒童劇,長大會更有興趣去看其它舞臺劇演出吧?
小編嘮叨:
第十屆中國藝術節今年在山東舉辦,全省各地市將陸續推出許多演出,家長可挑選適合孩子的演出帶孩子去欣賞。濟南市兒童藝術劇院今年即將推出的親子劇有:《小紅帽》《白雪公主》《小小石敢當》《假話國歷險記》《丑小鴨》《農夫與仙鶴》《加油,不完美小孩》《我的麥哲倫海峽》等。
陪孩子看演出tips:
1、不建議帶3歲以下的孩子去看演出,一是耳朵受不了,二是孩子坐不了那么長時間。
2、事先用孩子能明白的例子與言語教導他必要的禮節。若孩子看戲時吵鬧,要告訴孩子表演者需要被尊重,其他觀眾也有權利不受干擾。
3、有的孩子看兒童劇的時候會沉浸在劇情里,別去打攪他們。
4、不要事先解說劇情,也不必在演出時不斷和孩子說道理,這樣容易減少孩子的欣賞興趣。
5、別嘲笑孩子看戲時的“當真”,請接納他們的感受和情緒。
6、陪伴孩子看完整個演出,然后和他一起討論,一起回憶,一起興奮,這是陪孩子看兒童劇的重要環節。孩子有什么感動、體會想分享,請專注傾聽。有什么疑問,也認真解答,或引導孩子思考。這個過程可以訓練孩子的表達能力和思考能力。
帶孩子看兒童劇的意義:
為孩子帶來歡樂、感動和思考;
篇5
一個故事的開頭,如果是“從前……”,那應該是虛構的童話或神話;而一個陳述句的開始,如果是“在我年輕的時候……”毫無疑問,這是一個令人憂傷的寫實故事。趙薇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主題:從青年變中年――天底下還有比這更悲哀的事情嗎?
而這樣一個悲哀的主題由趙薇來講述,更是一件頗有意味的事情。她的“小燕子”就是掠過我們青春期最亮麗的那抹剪影,說她是一代人的青春icon也毫不為過,現在由已為人妻人母的她來緬懷我們那終將逝去已經逝去并且漸行漸遠的青春,實在是非常恰當。從“小燕子”的趙薇成長為“趙導”的趙薇,這種基于年齡而發生的角色嬗變,成功嗎?或者直白點說,趙薇作為導演的執導處女作,驚艷嗎?合格嗎?爛嗎?
作品 不好不壞
我想我可以很欣慰地說:一切如你所料,就那樣。不太好,也沒有很差,是一部平庸之作。影片以畢業為分界線,前半部分的大學生活就像一部制作更精良的大學生DV大賽參賽作品,情節也無非是“師兄借迎新之機泡師妹”、“在宿舍用電爐吃小火鍋”、“校禮堂的文藝演出”、“校食堂的惡作劇”、“各種表白與拒絕”、“初嘗愛滋味”等等大家熟悉的校園生活橋段的堆積,能引發懷舊情緒與情感共鳴嗎?能,但是有限。因為這簡直是一切校園青春片的通用材料,至于貫穿其中的“她愛他,他不愛她,她堅持愛他,他終于愛她”的所謂校園愛情,更是通用佐料。影片的后半部分又像一部節奏凌亂情節跳躍敘事急促的城市生活MTV,迅速給出每個人的結局,迫不及待地交代前因后果,見縫插針地借人物之口傳達自己的思考和感慨。
這真是一部平庸之作:有重現,無共鳴;有真實,無深度;有沉溺,無反思。我們欣慰地發現,從“小燕子”到“趙導”的趙薇,就像從“大學生”到“小白領”的我們,無法避免的平庸,我們與我們的青春偶像,最終誰都沒逃過時間的作弄。這是趙導的處女作,也是我們青春最后的挽歌――并沒有很動聽。
你好 中年
為什么中年如此可怕?因為只有現實與責任,沒有愛情與夢想。而且,比起青春的短暫和終將逝去,中年生活漫長得似乎無邊無際。救贖這種平庸的唯二法寶就是“愛情”與“夢想”,杜拉斯說:“愛之于我,不是肌膚之親、一蔬一飯,他是一種不死的欲望,是疲憊生活里的英雄夢想?!痹谶@里,愛情被提升至夢想的高度,是逃離“疲憊生活”的理想之光,而《致青春》中的愛情缺乏這樣的高度,所以最終只能僅僅淪為青春的記憶。同樣青春懷舊題材的《老男孩》之所以具有更為強大的情感沖擊力和共鳴,是因為它講述的,直接就是夢想。
就像網絡上那句廣為流傳的:“好看的人才有青春,不好看的人只有大學?!睂@些“只有大學”的人來說,中年不是噩夢,恰恰是揚眉吐氣的最好時光。所以你看,時間終究是公平的,你有青春,人家有中年。如果青春終將逝去,不妨對兇猛而來的中年淡定地說一句:你好。而對于那些惡毒嘲笑之的小朋友們,一言以“斃”之:你還年輕么?沒關系,很快就老了。
《孩子應該知道的秘密》(6冊)
[瑞典] 佩妮拉?斯達菲爾特著
山東文藝出版社 2013年6月版
《我們為啥長毛發》、《我們一起聊大便》、《死亡是怎么回事》、《愛是怎么回事》、《生命是怎么回事》、《小孩子的權利》――一直以來,如何讓孩子們接近并進入這些主題,無論對父母還是老師,甚或孩子們自己,這似乎都是一個挑戰。瑞典作家佩妮拉一直將自己的興趣放在兒童對于禁忌話題的思考和反應,而這些話題往往是父母和老師們羞于談論而竭力掩飾或避開的。佩妮拉的這些作品,是與兒童長期接觸交流后受到啟發而創作的。熟悉孩子心理的佩妮拉舉重若輕,她用輕松幽默的方式,引領兒童進入這些話題,如生、死、愛、毛發、大便、兒童的權利。
一句話推薦:讓我們與孩子們一起學習了解自己的身體,了解愛,了解生命。
快訊
魔術劇《奇幻魔法學?!?/p>
時間:2013年05月31日 -2013年06月01日
地點:上海商城劇院
票價:60 120 180 260 320 480 元
美國魔術大師阿尼?克羅德納為中國兒童觀眾帶來的《奇幻魔法學校》改編自《哈利波特》系列暢銷小說中的部分故事和部分情節,劇本模仿了小說中的霍格沃茨魔法學校背景,小說中提到過的一些魔術技巧經魔術師改編后以自己的表現方式搬上了舞臺。
童話芭蕾舞劇
《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
時間:2013年06月01日 - 2013年06月02日
地點:上海城市劇院
票價:60 80 120 180 220 280 380 元
童話芭蕾舞劇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由烏克蘭少兒芭蕾舞團演出,他們是歐亞最優秀的少兒芭蕾舞團,這也是烏克蘭少兒芭蕾舞團第四次來華演出,其在中國已演出的 “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灰姑娘”兩個童話芭蕾舞劇,為少兒節目中的精品。
木偶童話劇《小紅帽》
時間:2013年06月01日 - 2013年06月22日
地點:上海木偶劇團演展中心
票價:90 100 元
從前,有個人見人愛的小姑娘,喜歡戴著奶奶送給她的一頂紅色天鵝絨的帽子,有一天,媽媽讓她給生病的奶奶送點蛋糕和水果,并囑咐她在森林里不要走小路。
小紅帽在森林中遇見了狼,在狼的誘騙下走到了森林的深處去采野花,差點被狼吃掉。最終,一個獵人把小紅帽和奶奶從狼肚里救了出來。
書籍
《大紅狗克里弗》
第一輯(10冊)
[美]諾爾曼?伯德韋 著明天出版社2013年5月版
“大紅狗克里弗”是一套成長教育類的經典圖畫書,暢銷全球50年,全球銷量突破1億3千萬冊,入選美國教育協會推薦的“100種最佳童書”及“100本最受美國孩子喜愛的書”。本系列通過大紅狗克里弗的成長故事,向孩子們傳達協作、自信、分享、友愛、助人等最簡單又最有意義的道理和價值觀……
《男孩女孩涂鴉書》系列(5冊)
[德]創意涂鴉小組 著
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13年2月版
照葫蘆畫瓢式的繪畫比較容易,但要想自己發揮想象力、有創意地構圖繪畫就很有挑戰性了。這套創意獨特的涂鴉書,由歐洲的幼教專家和藝術家團隊創作而成。在這套創意涂鴉書中,想象力是第一位的:一幅圖畫場景、一句引導的話,就可激勵孩子發揮想象力編織自己的故事,同時發揮創造力接著畫出完整的畫面。書中還有設計精巧的趣味謎題與涂鴉完美結合!
電影
《瘋狂原始人》
導演:科克?德?米科 克
里斯?桑德斯
語言:英語 片長:98分鐘
版本:3D
原始人克魯德一家六口在老爸Grug(尼古拉斯?凱奇 配音)的庇護下生活。世界末日突然降臨,山洞被毀,一家人被迫流離失所。危機中,他們遇到了游牧部落族人GUY(瑞恩?雷諾茲 配音),憑借他超凡的創造力和革新思想,幫助克魯德一家一次一次躲過重重困難。
《葫蘆兄弟》
出品:上影集團、上海文廣新聞傳
媒集團、美影廠
片長:80分鐘
20年前的經典動畫片《葫蘆兄弟》讓七個神通廣大的葫蘆娃成為我們童年記憶的一部分,現在全新的80分鐘影院版《葫蘆兄弟》又將走進咱們娃的童年!電影版《葫蘆兄弟》實現了一種藝術樣式的嫁接,它把原來總是十分鐘一集,最后留有懸念,但其實是有頭有尾、有懸念、有起承轉合的完整故事,成功地濃縮在一部電影里。
讀者推薦
《自然科學童話繪本》(5冊)
[瑞士] 安娜?克羅薩著
篇6
童話故事重口化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片魔法森林里,生活著一群我們熟知的經典人物,或我們自以為熟知的人物,有一天,他們發現自己被困在一個地方,在這里,所有的幸福結局都不見了,這地方就是我們的世界。這是《格林》。魔法或許已被遺忘,但它就在人們的身旁,童話角色或許已不記得自己曾經是誰,但他們還活著。決定命運的戰爭已經開始,要贏得勝利,我們必須像個真正的斗士那樣去戰斗。這是《童話鎮》。這些我們熟悉的童話故事已經面目全非,充滿了懸疑魔幻暗黑和穿越,那個已經被無數人熟悉到每一個毛孔的童話王國,似乎正在向陰暗的冷酷仙境轉變。盡管有人說《格林》不過還原了格林童話的原始版本,但有誰會深究這個呢?《童話鎮》和《格林》獲得高收視,這與美劇市場整體變得重口味不無關系,而這些改編正是吸引觀眾的地方。每年,艾美獎決定了未來美劇的制作方向。艾美獎影響力屢遭滑鐵盧,預示著電視影響力在美國本土的下滑,誠然,電視消遣已經越來越難以hold住美國人的注意力,分眾細劃的市場趨勢便難以避免,鎖定高端觀眾,再用重口味的感官刺激吸引其眼球,便成為普遍的制作策略。由此美劇重口味趨勢便不難理解了。
當然,《格林》和《童話鎮》與《行尸走肉》《整容室》《斯巴達克斯血與沙》比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了,往昔在B級片里才得見的血腥情節,如今已成為電視熒屏上的周播的日常戲。2013年開始,《行尸走肉》還將推出更加陰森恐怖的黑白版,并且,重口味的風氣已經逐漸蔓延,主打青春牌的CW電視網就先后在《邪惡力量》《緋聞女孩》和《吸血鬼日記》中不斷炮制關于靈異、恐怖、奢華甚至性的話題,不斷把各種禁忌收入到劇集中,以此來吸引年輕觀眾的眼球,連向來以打造合家歡影視劇見長的ABC此番也做足了情調轉而口味重型化。此外,美劇節奏也愈發加快,看似冗長的肥皂劇時代,離我們越來越遠了。近兩年是童話年,不光好萊塢推出了好幾部童話電影,美劇也同時開播了《童話鎮》和《格林》。就美劇而言,happy ending本就是稀缺現象,所以這兩部劇集與其說在講童話故事,不如說是拿出了我們熟悉的童話故事人物,把他們現實化并置于魔幻的平臺上,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童話劇改編的進步。
揭開童話真面目
應該沒有人會說自己不喜歡童話吧,那么暗黑了的童話王國你還喜歡嗎?答案從《格林》和《童話鎮》的收視來看似乎是值得肯定的。如果我們去追究童話的“本源”――這似乎根本是個不可能的事情。中國觀眾所熟悉的西方童話,主要是源自《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等幾個翻譯、引進的經典文本,但這“經典”本身,就是個不斷演化的過程。以《小紅帽》為例,廣為流傳的版本就有一百多個,大家最熟悉的,自然是《格林童話》里的小女孩。可那是經過800余年的流傳、演變后,經由格林兄弟的搜集、整理、加工,才呈現了這副模樣。觀眾所熟悉的影視中的“童話王國”,是被迪斯尼或好萊塢經過精心包裝后奉上的皆大歡喜的“合家歡”。譬如白雪公主,故事原型來自于《格林童話》,直到1937年,迪士尼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動畫長片《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善良戰勝邪惡、舉家同樂的基調,奠定了迪士尼童話王國的基石,隨著一部又一部經典童話被迪士尼打造出來,于是,觀眾已經在腦海里早就被深刻印上了迪士尼式的“童話王國”的模樣。
“合家歡”久了,觀眾勢必會膩,這是歷來顛撲不破的經驗。于是,隨著新世紀的腳步,“黑暗童話”的時代逐漸來臨。1998年,兩個日本女作家出版過一本名叫《令人戰栗的格林童話》,書中用似是而非的精神分析學方法重新拆解了一遍《格林童話》,兩位作者以還原格林童話初版“原貌”的名義,把《白雪公主》《灰姑娘》《青蛙王子》《睡美人》等經典故事都重寫了一遍,于是這些童話故事被“還原”成了血腥、殘忍的重口味故事。奇怪的是,這樣的“還原”被大眾接受了,然后被翻譯成若干種文字,迅速傳播。好萊塢迎頭趕上這股風潮。2011年電影《血紅帽》《白雪公主之魔鏡魔鏡》和《白雪公主與獵人》里,在劇集《童話鎮》《格林》里,迪士尼所奠定的氣質也被悉數改變。要說將“童話王國”成功篡改成暗黑王國的,還得算《童話鎮》,劇中把經典的童話人物穿插著放在一起,挨個“冷酷”了一遍,成功打造了一個因邪惡詛咒而產生的陰云密布的“緬因鎮”。劇中,一個現實世界的女人得知自己是白雪公主和白馬王子的女兒,而白雪公主和王子這對被邪惡女巫詛咒了的可憐夫妻,在緬因鎮的他們已經不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拔覀冞M入童話,與我們熟悉的人大玩一把,我們要把人物形象帶到現實世界。這部劇集會平衡現實世界與童話世界。” 該劇制片人之一愛德華?基齊斯說。
2011年至2012年的暗黑大潮,一直延續到2013年,原來恐怖形象的正在變得越來越“親和”――想想《吸血鬼日記》里的吸血鬼達蒙和斯特芬是怎樣讓少女們尖叫的?就連以殘暴著稱的吸血鬼祖先以利亞也因為古典優雅而備受喜愛。反觀傳統童話,如果再看一遍同樣的橋段,只會被嫌棄老掉牙。如今到底有多少每天拿著iPad的年輕觀眾孩會對狼外婆的故事提起興趣來呢?幸福的童年都少不了童話的影子,每一句“很久很久以前”之后,人們期待的都是“王子和公主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的結局,而暗黑童話講的是現實和童話的差別。包括2011年的《小紅帽》和2012年的《魔鏡魔鏡》,已經不適合兒童觀看,轉而成為成年人觀看的童話改編電視劇/電影?!都~約時報》報道曾經對電影《白雪公主和獵人》評價說:“它們都是時下的銀幕風向標,摒棄了上世紀迪士尼將驚悚民間故事改編成溫馨的卡通音樂劇的創作手法?!庇性u論家聲稱:“童話故事永遠都不可能同黑暗起源完全分開。以當代標準來看,格林兄弟的原版故事中充滿性與暴力。”這么看來,經典童話故事翻拍看似在顛覆原著,但事實上,它們又回歸到了故事的本來面目。當大人們給孩子們讀故事哄他們入睡后,打開電視看《格林》,或獨自去欣賞《白雪公主與狩獵人》時,他們正在感受比“格林兄弟”還要古老的童話故事。
顛覆是童話的延續
《童話鎮》中,被白雪公主無意中剝奪了愛人的巫后,發誓要破壞白雪公主和白馬王子的幸福,于是她施了一個暗黑毒咒,把所有童話故事里的人物都困在了緬因州的一個小鎮上。生活在這里的童話人物不會記得自己的童話人生,他們不會記得自己是誰,愛過誰,恨過誰,當然,他們也不會變老。在他們的記憶里,他們就一直生活在這個鎮上,一直這么按部就班的生活著,他們有一個嚴厲心懷叵測的女鎮長,鎮上還有個古怪的富翁,一個從來沒有走過的大鐘,他們也從未想過走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然后有一天,一個十歲的小男孩兒――女鎮長的養子,他每天都拿著一本童話書,書里的一切都是小鎮里每個人物的過往歷史。他有天走出了童話鎮,找到了自己的親生母親――白雪公主和王子的女兒艾瑪,他把她帶來小鎮,因為他知道,艾瑪是唯一能破除魔咒的人。從這開始,童話和現實生活終于有了交集。劇中有兩個時空,一個是童話人物生存的童話時空,另一個是被詛咒后時間停滯的現實時空,也就是童話鎮,兩個時空中的人物一一對應,但現實衍生人物已經忘記了自己的童話人物身份?!昂懿恍遥@就意味著白馬王子和白雪公主在書寫我們所熟知的那段愛情故事之前,要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不管什么時候,一部電視劇里,總會有一段愛情故事,二者缺一不可?!敝破嘶嫠拐f。“在童話世界里,我們知道這兩個人結合在一起。如今,在童話鎮上,王子有自己的妻子,他和白雪公主不可能在一起。這就是咒語的可惡之處,它剝奪了你生活里所有的摯愛?!?/p>
《童話鎮》故事的基礎設定其實并不新鮮,一切都源于這樣的問題:格林兄弟時代的白雪公主來到現代世界會怎么樣?王子和公主“從此幸福快樂地生活在一起”之后是什么樣?這些這正是好萊塢偏愛的商業模式:套路耳熟能詳,感情愛憎分明,講一個觀眾熟悉的故事最能穩賺不賠。然而《童話鎮》志不在此?;袈寰S茨說,“童話里充滿了魔法、英雄主義、恐懼和快樂,但也留下了所有這些未解答的問題。千百年來這些童話衍生了千百個版本,而我們想通過探索這些問題,講一個我們自己的版本。”長年以來,“家庭電視劇”在美國已經逐漸演變成了一個微妙的概念,許多時候“適宜兒童觀看”對成年人來說意味著幼稚乏味,而《童話鎮》卻成功打破了這一界限。
暗黑《童話鎮》的背后
早在2004年,《童話鎮》的制作人霍羅威茨和基齊斯就有了最初的故事構想,但兩人隨后加入了《迷失》劇組,所以一直等到《迷失》播出全部結束,二人真正開始了《童話鎮》的創作。2011年2月,當這部劇集被ABC正式預訂后,兩人請來了《迷失》的重量級制片達蒙?林德沃夫擔任首播顧問,霍羅威茨和基齊斯說,林道夫是制片方面的教父,《童話鎮》流淌著他的DNA。“最開始我們把劇本賣給ABC時,他們說先做個試播吧……我們立刻失望地倒入沙發。然后開始哭泣。” 基齊斯說。由于ABC電視臺對迪斯尼的從屬關系,《童話鎮》方便地從迪斯尼獲得了寬泛的改編權?!八麄兘o了我們執照?!被R斯說,“我有可能錯了,不過我認為這是第一次白雪公主在屏幕上佩上寶劍,以及懷孕生子。我們殺死了一個小矮人。我們還讓灰姑娘答應把自己生的第一個孩子送人。這些改編都非常大膽。白雪公主與王子相遇的方式是她偷了他的東西。我們對刻畫絕望中等待拯救的少女沒有興趣。我們希望講述頑強的女人不懼怕使用權力的故事,因為這和當下的狀況更有關聯?!钡恰锻掓偂烽_播后收視高的嚇人,它的成績大概是ABC除王牌喜劇《摩登家庭》外收視表現最好的劇集了,甚至刷新了電視網在這個時段近3年來的收視紀錄。 《童話鎮》的編劇團隊也大多是《迷失》的原班人馬,很多人拿兩部劇做比較?;R斯說:“不是一個如何打破詛咒的英雄故事,而是一趟研究角色心理的旅程。與贖罪有關,而與希望有關。關乎父親,而關乎母親?!?/p>
《童話鎮》第二季陷入一個套路:抽絲剝繭地解開謎團,謎團卻一團套著一團永遠也解不完。好在童話人物夠多,一個個帶到現實中來,但是要逐一解救將會是非常遙遠的事。你可以看得出編劇是在下一盤很大的棋,把那么多童話故事中的人物要放在一起,這樣錯綜復雜似乎也只有《迷失》的編劇能編織出來。再有解套絕對是個大工程,觀眾頗有當年《迷失》播出時,一點點蛛絲馬跡都被研究得底朝天的感覺了。
為什么《童話鎮》如此受歡迎?該劇的女主角飾演艾瑪的詹妮弗?莫里森說:“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這部電視劇真的代表著對各種現實角色的一種詛咒,而且你希望可以找到一個出路,將大家集合起來找到一個出路。電視劇情節跟現實有一種驅動關系,這些都是社會底層最普遍的事情?!薄锻掓偂芬园敵蔀橐粋€視角,帶著我們扒開童話的外套進入陰暗的內核。《童話鎮》受歡迎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其所散發的人文氣質,劇中的童話人物大多來自家喻戶曉童話故事,這些伴隨著一代代電視觀眾長大的童話人物給人帶來的親切感和安全感使劇集具有了天然的親和力。
“童話故事是我們處理現實世界的一種方式,盡管黑暗,但它們仍帶給我們一絲陽光?!被R斯說,“想想看,1937年,正是大蕭條余波未消之時,白雪公主的電影拍出來了,這多有意思。為什么現在拍《童話鎮》?看看我們處于怎樣的一個時代吧?!薄锻掓偂反蟾啪褪沁@樣一個希望用童話故事的開頭,講述一個殘酷現實的故事的劇集,故事從美麗的白雪公主和英俊的王子開始,講述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殘酷童話故事。而你會堅持看到最終結局嗎?
《童話鎮》里被改寫了的童話人物
白雪公主
經典形象:美麗的善良公主
變身形象:平民范兒的白雪公主被逼無奈,成了強悍的會拿劍的女戰士。在施了咒語的緬因鎮她是一名文藝范兒的女教師。
白馬王子
經典形象:勇敢追求真愛的英俊王子
變身形象:孿生哥哥在皇宮戰死后,他麻雀變鳳凰成了王子。在緬因鎮他因受到詛咒昏迷,醒來一切皆忘記。
巫后
經典形象:狠毒嫉妒心報復心集于一身的后母
變身形象:受了情商于是開始瘋狂施咒報復。在緬因鎮她是鎮長,邪惡但有泯滅不了的母愛。
小紅帽
經典形象:伶俐善良的小姑娘
變身形象:能和狼互相變身,在緬因鎮上她是餐廳的服務生,店老板是她外婆,隨時都監視著她的一切行動,關鍵時刻還會操著武器戰斗。
灰姑娘
經典形象:溫婉勤勞一枚好姑娘
變身形象:灰姑娘強烈的想擺脫繼母家的生活,為了參加舞會她和侏儒怪做了交易,但她沒有信守諾言。在緬因鎮她成了餐廳女傭,并未婚先孕。
阿拉丁
經典形象:聰明好運的窮孩子
變身形象:阿拉丁居然愛上了巫后,為了她情愿變成了魔鏡。作為緬因鎮的官方報紙的記者,他依然是巫后鎮長的小跟班。
神仙教母
經典形象:慈愛善良但不能違抗魔法旨意的仙女教母
變身形象:神仙教母一揮魔杖準備讓灰姑娘辛德瑞拉美夢成真的時候,侏儒怪把神仙教母給殺了――使她成為了這部ABC魔幻劇集中第一位翹辮子的迪士尼經典角色。
瘋帽子
經典形象:在《愛麗絲夢游仙境》里,瘋帽子把做帽子當作信仰,他勇敢無畏,不遺余力地保護著愛麗絲。
變身形象:因為掉進巫后設計的陷阱,他利用帽子魔法離開女兒帶著巫后去了仙境救出了巫后的母親,但他永遠留在了仙境。于是永遠在不停地做帽子,回去女兒身邊,終于變成了瘋帽子。
鐵鉤船長
篇7
一、 課程性質——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
《標準(2011年版)》首次將英語課程的性質界定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明確告訴全體英語教師,語言教學不僅是為了培養學生交流、溝通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語言教學過程中,關注對學生的意志品格、正確的價值觀、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一個人如果具有較強的語言交際能力、較高的綜合人文素養,他會更快地適應社會變化,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的英語課程符合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需求,有利于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二、 課程理念——注重語言學習的整體性、漸進性和持續性
《標準(2011年版)》在面向全體學生、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的基礎上,更注重了語言學習的整體性、漸進性和持續性。這一課程理念不僅體現在按學生發展設計的課程總目標、分級目標和分級標準的描述中,也體現在課程內容的設置和課程容量的調整中。語言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學生的學習必然經歷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漸進深入過程。在學習方式上,重視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和應用性特點,強調教師要創設有意義的語境,為學生學習、實踐和運用英語創造條件;此外,進一步完善了形成性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體系,以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
三、 課程內容——調整課程容量,體現語言學習規律
《標準(2011年版)》充分考慮到小學英語師資現狀,明確小學階段的主要教學內容,單列出小學階段應該學習的語音項目、語法項目、功能項目和話題項目,減少了小學階段需要學習的話題范圍,調整了部分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目標要求。
在語言知識的要求上更好地體現對小學階段英語課程的指導性,如將原二級目標中對“語音”的要求從“知道字母名稱的讀音”改為“正確讀出26個英文字母”,從強調語音知識轉為語音能力。二級目標的“詞匯”要求在原700個詞匯的基礎上,提出了總量為600~700個的彈性要求,并確定了小學階段的423個基本詞匯,要求學生能初步運用基本詞匯表達二級規定的相應話題。刪除了二級“話題”要求中的有關植物、玩具、時間等內容,文字調整為“理解和運用有關下列話題的語言表達形式:個人情況、家庭與朋友、身體與健康、學校與日常生活、文體活動、節假日、飲食、服裝、季節與天氣、顏色、動物等”。進一步明確了小學階段對語法的要求:“理解以下語法項目的表意功能并能在特定語境中運用:1. 名詞的單復數形式;2. 主要人稱代詞和形容詞性物主代詞;3. 一般現在時,現在進行時,一般過去時,一般將來時等時態;4. 表示時間、地點和位置的常用介詞;5. 簡單句的基本形式?!币郧暗囊鬀]有明確小學還是初中,使得一些小學教師不清楚語法到底需要教哪些內容,因而增加了教學的難度、教材的難度和考試的難度。
在語言技能(聽、說、讀、寫)的要求上進行調整,有的適當降低難度,有的要求略有提高。如,減少了一級和二級語言技能中學唱英語歌曲和歌謠的數量,從原來的一級和二級分別學唱15~20首和30~40首英文歌曲和歌謠減為10~15首和15~30首。將一級“玩演”要求“能表演英文歌曲及簡單的童話劇,如《小紅帽》等”改為“能做簡單的角色表演”。將二級目標描述中“說”的要求中的“語調達意”改為“語調基本達意”。在二級“說”的要求中新增加了“能就日常生活話題做簡短敘述”,從把握語言學習的漸進性出發,在一級“寫”的要求中,增加了“能模仿范例寫詞句”的要求,將二級目標中“說”的要求“能在教師的幫助下講述簡單的小故事”改為“能在教師的幫助和圖片的提示下描述或講述簡單的小故事”;在二級“寫”的要求中將“能正確地使用大小寫字母和常用的標點符號”提前,凸顯字母書寫的基礎要求,將二級 “寫”的要求“能根據要求為圖片、實物等寫出簡短的標題或描述”修改為“能根據圖片、詞語或例句的提示,寫出簡短的語句”,在二級“讀”的要求中增加了“能看懂賀卡等所表達的簡短信息”等語言運用的要求。
另外,在二級情感態度、基本策略和文化意識的目標描述上也進行了調整和修改。這樣調整一方面為了適當控制難度,另一方面為了更科學地體現語言學習漸進性的規律,有利于目標的逐步達成。
四、 課程實施——加強對小學英語的明確要求和指導
《標準(2011年版)》針對《標準(實驗稿)》在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文化意識等方面的二級目標描述比較籠統,對教學和評價指導力度不夠,缺乏操作性強的建議和案例等問題,進行具體的補充和修訂。在“教學建議”別強調小學英語教學要培養學生對英語的感知能力和良好的語言學習習慣。在“評價建議”中提出“小學的評價應以激勵學生學習為主”,采用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具有多樣性和可選擇性的評價形式;評價應以形成性為主,重點評價學生平時參與各種教學活動的表現;小學高年級的終結性評價要合理采用口試、聽力和筆試相結合的方式,重點考查學生的英語能力。同時,還提供了大量操作性很強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實例、評價方法與案例、技能教學參考建議等等。對于一線教師而言,課程標準不僅是理念的引領,也是方法的指導,這些實例有助于教師從課堂教學實踐的角度,理解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內涵,研究如何在教學中落實課程標準的理念和要求。
篇8
關鍵詞: 多媒體 小學英語 信息化教學
多媒體,直觀形象,聲情并茂,能有效補充傳統的教學媒體靜態、單一的不足,花靜態為動態,變呆板為生動,創設情境,激感,引導明理,指導行為,若適當運用,有利于優化課堂教學,以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目的。本文就是從這個角度出發,重點闡述如何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情境創設,使小學英語教學更加動感,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聽做、說唱、視聽、玩演、讀寫能力。
以景激趣,“聽做”更有趣
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語言習得過程中,“聽”不僅是獲得語言知識的基本途徑之一,也是保證語言規范化和加強語言實踐的主要手段。韓國作者鄭贊容在他的《千萬別學英語》中寫到:如果不想成為啞巴,首先要“打通”耳朵。針對小學生與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單純枯燥的聽做會令孩子感到厭煩。如果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為孩子們提供身臨其境的英語教學情境,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at zhe zoo一課中,我在教學動物單詞時,利用CAI設計a beautiful forest,從樹木的縫隙慢慢伸出a long trunk,一顆大樹后有a tiger’s tail在晃動,草叢里若隱若現著a lion’s mane,花叢中有a kangaroo’s head在左右擺動,讓學生從動物局部來猜動物,如果猜對了,所猜動物就會跑出來說:“You’re clever, I’m a……”的情景,然后要求學生用鼠標點擊相關的單詞放在它的旁邊。這時,學生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爭先恐后地舉手猜,在這種動感的氛圍中,學生們很自然的就能聽辨、認知并能說出動物單詞了。利用多媒體技術以景激趣,不但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的學習興趣,而且使學生們的參與感更強烈,提高了“聽做”能力。
創境激情,“說唱”更輕松
牛頓說:“愉快的生活是由愉快的思想造成的?!闭Z言的學習過程是一個有序的過程,表現為信息的輸入(input)和輸出(output),即必須以一定量的信息輸入為前提,“說”這種表達性的言語活動必須以“聽”這種吸收性言語活動為基礎。如果一種語言只聽不說,那也只能是一種啞巴語言。為了解除孩子們與生俱來的對陌生的恐懼和本能的自我保護感,使孩子的語言“活”起來,利用多媒體創設更加自然的情境是最佳途徑之一,在教學My family時,我用flash把文中人物制成卡通畫:漂亮的大南瓜房子里,grandfather(grandpa)在看報紙,grandmother(grandma)在做針線,father和mother正在看電視,Jenny和Danny正在玩積木,這時Jenny的朋友Li Lei來了???,她正在為他介紹家人呢!This is my……卡通人物旁立刻閃出單詞并帶讀三遍。介紹結束后,孩子們都有想介紹自己的family給同學們的強烈愿望,于是教師把孩子們帶來的family photo用幻燈在屏幕上顯示,并由他們來向大家介紹。為了使所學語言得以鞏固,再利用由EEC教材輔助教學磁帶刻錄的光盤教唱《This is My family》,這種利用多媒體創設“說唱”教學情境,并在優美的音樂烘托環境下,孩子們放松了,身心處在最佳狀態,每個孩子都動起來了,他們想說、敢說、樂說,品嘗到成功的喜悅,輕輕松松地就把所學內容牢牢記住,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引動激動,“視聽”更生動
教育家贊可夫說過:“教學方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心理需要,這種教學就會變得高度有效?!辈扇「鞣N教學措施不僅活躍課堂,創造良好的氣氛,而且激活學生的思維,激勵其學習動機。小學英語教學,以它獨特的學科特點,再以多媒體技術,使師生的教學得到促進,課堂教學過程得到優化,利用多媒體技術獨具的聲、光、電的特點,孩子們置身于自然的情景和言語交際的環境之中。通過視聽去感知、體驗、參與教學,逐步提高正確、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如:我在教學 Department store一課時,把課文用powerpoint制成學生們熟悉的go shopping現場:一個大型的department store,一排排的架子上擺著琳瑯滿目的goods,每排旁都站著一位salesgirl,Jenny和Danny走了進來,一位salesgirl迎上前:May I help you? Yes, I want to buy a dress. Where are the dresses? I’ll show you. This way, please. Here they are!(對話重點句型在屏幕上顯示)。通過多媒體把課文中的靜態變為動態,人物配有表情、動作和語言,使視聽更生動、形象、清晰,學生的通過反復視聽,理解了語言要表達的感情,躍躍欲試,爭先恐后要進行模仿表演。
導訓激活,玩演更精彩
“模擬是人類相互作用,關系或社過程的簡單模式,在此中扮演者參與了角色”(Davison and Gordon,1987.9.55)心理學研究表明,讓人識別一種東西所用的方法不同,所需的時間也不一樣,如:語言描述需2.5秒,線條圖畫需1.5秒里的照片需1.2秒,彩色照片0.9秒,而直接觀看物體的原狀則需0.4秒。這幾組數據清楚地表明,人的感官越接近實物的原狀,接收信號所花的時間就越少,信息傳播的速度也就越快,也就是說表象信號更易于接受。通過多媒體“視聽”動畫片《小紅帽》后,學生們在教師的幫助下,將其改編成童話劇《A girl in red hat and a big gray wolf》,并用flash制成動畫播放,利用多媒體能暫停、重復、重現、消音的特點,讓學生先跟讀,再配音。然后分角色表演。這是心理學的感觀原理的理論通過多媒體應用于動感英語教學的一種實踐。兒童有與生俱來的探究的需要,獲得新的體驗的需要,獲得認可與被人欣賞的需要。由于多媒體的幫助,孩子們踴躍參與,表演精彩,惟妙惟肖,“玩演”活動不但調動了孩子們的各個器官,發展多元化智能,而且孩子的運用英語語方的能力被激活,審美情趣被提升,知識面被拓寬,合作能力也由此變得愈來愈強。
啟思激悟,讀寫更鮮活
美國教育家杜威指出:最有效的學習方法是自己的活動,包括腦的活動和手的活動,只要可能,就讓學生通過做而學。新課程強調:學生學習不僅要用自己的腦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巴說,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身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這不僅是理解知識的需要,更是激發學生生命活力,促進學生成長的需要。小學生的特點是興趣高,但持久性差,他們很容易對一件事情感到厭倦。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讀寫”教學可以變無趣為有趣,增強情景直觀化、趣味化,從多方面調動學生感官,讓學生多渠道地獲取信息, 促進對文字的理解。如:教學四個季節的樹的變化。新授前,先讓學生們觀看一段錄像:一只小鳥嘴里銜著的種子緩緩落在地上,在陽光雨露的滋潤下生根、發芽、開花,很快就長成了一棵大樹;在烈日炙烤下樹冠如蓋;無情的秋風把綠葉吹黃了、吹落了;嚴寒的冬天,雪花悄無聲音地落在光禿的樹枝上……。看完錄像,教師要求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讀”的練習,(屏幕顯示)1、How’s the weather in spring? What happens to trees in spring? 2、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ummer? How are the tree’s leaves? 3、How’s the weather in fall? What happens to trees? What colour are the leaves? 4、What about in winter?學生們與生俱有好勝心理、競爭意識被激活,紛紛捧書閱讀,尋找答案,都想成為第一個成功者。“讀”是一個認知、思考的過程,而“寫”是一種表達,它與“讀”構成一種反向運動。新授結束后,教師要求學生們根據錄像中樹木的四季變化,分四人組討論:Four seasons of a year.根據討論結果,進行“寫”的練習(屏幕上出示相關提示詞)。運用多媒體技術的“讀寫”為英語教學注入新鮮血液,使英語“讀寫”教學充滿活力,把“快樂學英語”的理念融入英語教學中,讓孩子們不知不覺地置身于英語環境中,感覺到學習英語的樂趣,有利于培養孩子們的合作精神和創造能力。
捷克著名教育理論家和實踐家夸美紐斯在其《大教學論》中指出:教學論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尋求并找出一種教學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根據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的特點,使教學變得容易、愉快、省時、牢固、富有成效。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實現這種教學無疑是最佳方法之一。它可以創設有聲有色、有動有靜、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把圖形、影像、動畫、聲音、文字等信息進行合成、鏈接,把枯燥無味的教學形式以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體現在教學活動中,使學生在動中學、動中練、動中習得語言技能,把英語學習當成一種愉悅的體驗和感受,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參考文獻:
[1]《小學英語新課程教學法》 安風歧、梁承鋒, 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4.5
[2]《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 曹青, 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