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端推廣方案范文
時間:2023-03-21 15:45:2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客戶端推廣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DCEMAP;無線營業廳;GPRS
中圖分類號:TP393.0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07)12-0281-02
針對移動無線營業廳系統,采用了基于DCEMAP的全面解決方案,該方案能為遼寧移動BOSS系統提供了安全、方便、快捷的GPRS無線接入解決方案。對GPRS網絡現階段存在高延遲,低連接速率,訪問速度慢等特點有效改善用戶訪問體驗,降低安全風險性。
1 DCEMAP核心技術
DCEMAP直接讓在應用服務器上的應用程序與客戶端設備溝通,既提高性能,又簡化加密安全與效能之間的矛盾。DCEMAP解決方案通過設置專門應用部署服務器群組,將關鍵性的應用軟件集中安裝并進行,所有應用軟件的客戶端將100%在這些服務器上執行,即Application Serving(簡稱A/S結構),從而使得用戶無論在何地,無論使用何設備,都能通過各種網絡連接方式高效訪問總部的各種程序和數據。
多個用戶透過不同的客戶端設備,同時訪問和執行服務器上的同一個應用軟件。產品在網絡操作系統之上構筑了一層集中計算模式的平臺,改變應用程序客戶端的安裝、和管理模式,實現了“以應用為核心,貫穿所有的節點,對系統的管理和控制由面簡化到點”。DCEMAP這種基于服務器的計算的模式之所以成為可能,是因為使用了獨立計算體系結構(ICA)技術和MultiWin技術。ICA 協議是基于服務器計算的一項事實上的標準,它把應用處理從客戶端設備轉移到了服務器之上。MultiWin是微軟用以創建Terminal Server(終端服務器)的一項技術,它能讓多個用戶同時訪問在一個服務器上運行的應用程序。ICA作為OSI表示層,分成多個虛擬通道,每個通道只負責一種功能的數據傳輸,且可以單獨開啟或關閉,數據在送往虛擬通道前均被壓縮,在通道中傳輸可選擇多種加密方式保證數據安全。
DCEMAP應用過程及技術實現主要有以下步驟。
(1)DCEMAP的組件Webinterface為用戶提供統一接入平臺,用戶開啟IE瀏覽器訪問DCEMAP的Web Port站點,輸入用戶名和密碼,由Web服務器通過XML服務向DCEMAP服務器傳遞身份驗證信息。身份驗證后,DCEMAP服務器也通過XML服務向Web服務器返回的應用設置,并在客戶端IE瀏覽器上顯示出該用戶授權范圍內的應用程序圖標。
(2)用戶點擊應用程序圖標時,即通過ICA協議向DCEMAP服務器發出會話請求,DCEMAP監聽ICA端口1494收到請求,驗證用戶請求的信息,建立ICA虛擬通道,在服務器端應用MultiWin技術為此會話分配獨立內存空間,在此內存空間里啟動該用戶的請求的應用程序。
(3)應用程序運行后的位圖變化由ICA利用底層圖形技術采集和編碼,在送往ICA虛擬專用通道前需經過優化的行程長度壓縮(RLE)技術進行數據壓縮。
(4)客戶端接受到ICA通道傳輸的數據后由ICA客戶端解密、解壓后重組位圖還原為應用圖形,其應用屏幕的更新采用服務器推送方式;同時客戶端的鍵盤鼠標操作信息由ICA客戶端收集同樣經壓縮、加密通過ICA虛擬通道傳輸到服務器段還原為對應用程序的操作。
2 DCEMAP解決方案
為保證系統的業務連續性,在不破壞現有信息系統的前提下,利用現有的網絡設施和資源,僅通過增加DCEMAP應用部署服務器層來改變無線營業廳系統的、管理和訪問的模式,即能達到安全、快捷、簡單地應用無線營業廳系統。
在公司內部域中建立DCEMAP服務器群,自帶智能負載均衡功能,并和移動BOSS營業WEB服務器同處于一個網段中,部署并移動營業系統的客戶端;為合作伙伴以及大客戶建立AD用戶,加入域指定全局組和OU中,設置OU組策略,并授權訪問DCEMAP的移動營業系統。
合作伙伴以及大客戶經理的計算機不需要高的硬件和軟件配置,只需要安裝IE瀏覽器,再下載安裝基于瀏覽器IE的DCEMAP插件(可通過推送方式實現)即可。手機接入時,只要手機支持IE瀏覽器,無需對現有應用做任何改造開發,利用移動現有的網絡設施和資源,僅通過增加DCEMAP應用部署服務器層來改變營業系統的、管理和訪問的模式,即能達到安全、快捷、簡單地應用營業系統。
DCEMAP服務器部署在移動內網中,BOSS系統客戶端,后端與BOSS系統通訊。合作伙伴或大客戶經理使用無線網卡撥入GPRS網絡,通過對指定SIM卡的認證,獲得內網地址。通過內網直接訪問DCEMAP服務器,使用移動AD帳戶登陸DCEMAP服務器,從而應用BOSS系統。
由于DCEMAP客戶端向服務器的傳輸的只是鍵盤鼠標的信息,而服務器向客戶端傳輸的是位圖的變化,并經過壓縮加密。所以,用戶使用無線營業廳系統時,只需10~20Kbps,只有在打印和上下載數據文件的情況下才會占用更多的網絡連接資源。經測試現有GPRS網絡可滿足用戶使用要求。由于DCEMAP客戶端沒有運行應用程序,因此客戶端無需很高的配置,客戶端成本很低。而且,由于客戶端只是遠端呈現,不會在IE上留下Cookie信息,也可以限制用戶進行拷貝等操作,保證了信息的安全。
3 DCEMAP接入平臺的優勢
(1)使用DCEMAP產品確實有助于提高應用的效率,由于只在DCEMAP服務器跟客戶端之間傳送畫面及鼠標、鍵盤信息,所以傳送數據只與畫面變化及鼠標、鍵盤信息多少有關,尤其是一些操作,在BOSS客戶端跟BOSS服務器間需要傳送的大量的數據,但顯示畫面卻沒多少改變時,該產品優勢尤為明顯,生成大容量報表操作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2)要使用DCEMAP接入平臺訪問BOSS服務器,只需在DCEMAP服務器上安裝基于B/S的瀏覽器或基于C/S的BOSS客戶端程序即可,而用戶只需跟DCEMAP服務器連接,就可以用IE瀏覽器登錄訪問。接近B/S模式,方便用戶使用。同時對原有應用系統無須二次開發和改造。
(3)DCEMAP平臺具有斷線恢復功能:如果連接過程中出現斷線的情況,只要不關閉DCEMAP,待客戶端重新連接服務器后,可繼續處理;同時也可設置空閑超時斷開,超時自動關閉等安全措施。
(4)維護較方便,如有問題可遠程檢查DCEMAP服務器即可。
(5)安全性高,在DCEMAP和客戶端通信中只傳輸圖像變化的部分,并沒有傳輸實際的數據,并且傳輸過程中采用了多種加密方式;如使用專用隧道、登入DCEMAP需要認證用戶和密碼,其所的程序還需有管理員授權才能看見和啟用。
篇2
2010年,軟通動力成為泰山保險核心業務系統提供商,在泰山保險的大力支持下、在雙方項目組的緊密協作下,核心業務系統順利通過了保監會的驗收及成功支持了公司的開業運行。在系統推廣過程中,發現合作渠道的終端機器硬件配置、操作系統及瀏覽器的版本等很多不一致,導致給系統安裝配置、用戶使用帶來諸多不便,有的因為瀏覽器版本問題,出現系統使用整體性能不佳的情況,影響了一線出單效率及客戶滿意度。出現這種狀況之后,泰山保險高層領導非常重視,要求必須拿出方案給予解決。泰山保險信息技術部與軟通動力項目組想辦法、找方案,但焦點是如何消除客戶端差異帶來的問題。在泰山保險信息技術部和軟通動力項目的共同鉆研下,提議用云計算及虛擬化技術搭建“云”平臺來解決這個問題,經試驗果然很有效,即核心系統客戶端部署在泰山保險形成“云”端,各終端用戶直接連到“云”端使用業務系統,經使用發現出單效率大大提升,基本上在三分鐘以內可以完成標準件的出單處理??蛻舳伺渲脝栴}得到解決,方案成功推廣使用后,得到了泰山保險領導的高度肯定,同時也得到了終端用戶的大力贊許。
云計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種基于互聯網的計算方式,通過這種方式,共享的軟硬件資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提供給計算機和其他設備。云其實是網絡、互聯網的一種比喻說法。云計算的核心思想,是將大量用網絡連接的計算資源統一管理和調度,構成一個計算資源池向用戶按需服務。提供資源的網絡被稱為“云”。云計算包括三個層次的服務: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平臺即服務(PaaS)和軟件即服務(SaaS)。從安全架構可分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泰山保險基于云計算的核心業務系統平臺屬于SaaS類型的私有云,它是一種通過網絡提供軟件服務的模式,同時提供傳輸鏈路安全和云端安全保證系統的安全使用和運行。當然,在建立泰山保險基于云計算的核心業務系統平臺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一些棘手的問題,如改善用戶使用體驗感,簡化用戶登錄,像操作本機一樣登錄和使用系統;解決如何調用本地POS機刷卡收費、調用本地打印機打印保單、發票等,在軟通動力泰山保險項目組的共同努力下,這些技術問題均得到了解決,最終系統成功上線運行并全面進行了推廣。
軟通動力和泰山保險攜手建立的基于云計算的核心業務系統平臺,在中國保險業尚屬首創,是云計算技術在保險行業應用的成功落地,該應用不僅能避免因客戶端不同帶來的問題,還能降低對客戶端機器的要求,減少保險公司的維護問題,充分發揮資源集中的優勢,實現分布式計算提升系統處理的能力,從而大大提升用戶使用感受,提高工作效率及客戶服務水平,為保險公司的業務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是值得推廣的一種應用模式。
鏈接:
泰山保險
泰山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泰山保險”)是經中國保監會批準組建,于2010年12月29日獲準開業、首家注冊地在山東的全國性保險法人機構,由中國重汽集團、山東高速集團等16家省管國有企業發起設立,注冊資本20.3億元。公司主要經營財產損失保險,責任保險、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短期健康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及上述險種的再保險業務,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的保險資金運用業務以及經保監會批準的其他業務。
篇3
關鍵詞:開放式采編;虛擬化桌面
中圖分類號:TP3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2)22-5374-03
1項目背景
重慶日報報業集團的采編系統于2000年建立,隨著近幾年集團不斷發展壯大,采編用戶日漸增加,目前各報采編計算機已近700臺。但經過我們調查發現,目前采編人員同時在網上工作人數最高峰不超過150人。一方面是大量計算機閑置,另一方面又是各報每年不斷新購電腦的需求,這是當前集團IT發展的一大矛盾。另外,當前互聯網發展日新月異,編輯記者上網查資料非常普遍,但是作為出報平臺的采編網,其資料的敏感性和出報的安全性決定了必須將采編網與互聯網隔離。編輯記者不得不在內網機和外網機之間來回切換,即費錢又費時,還不好管理。為解決這些矛盾,我們提出引進虛擬桌面技術建立一種全新的開放式采編系統來取代原有模式,并嘗試使用瘦客戶機。
2項目構成
重報集團的開放式采編、統一通信平臺項目由虛擬化桌面(VMware view)、惠普公司的瘦客戶機和西門子公司的統一通信系統(OpenScape USC)三部分構成。其中虛擬化桌面系統是最為核心的一部分,先期投入24臺瘦客戶機試運行,全部安裝虛擬桌面系統。
2.1技術特性
簡單的來說,桌面虛擬化是指支持企業級實現桌面系統的遠程動態訪問與數據中心統一托管的技術。通過桌面虛擬化我們可以通過任何設備,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訪問在網絡上的屬于我們個人的桌面系統。
實現桌面虛擬化能給報業集團帶來莫大的益處:
2.1.1對于IT系統來說,桌面虛擬化可以實現更靈活的訪問和使用
桌面虛擬化技術實質上是將用戶使用與系統管理進行了有效的分離。這樣帶來的直接好處,就是用戶對桌面的訪問就不需要被限制在具體設備、具體地點和具體時間了。我們可以通過任何一種滿足接入要求的設備,就可以訪問我們的桌面。這樣,員工就可以不必在公司,而可以回家通過家里的設備,訪問公司的桌面,繼續工作,同時能夠保證數據安全(因為只有圖像傳輸到家里的設備上)。出差同樣可以不必帶電腦,而只要找到一個能上網的設備就可以使用自己的桌面。甚至可以通過手機訪問自己的桌面。
2.1.2虛擬桌面擁有更廣泛與簡化的終端設備支持
作為云計算的一種方式,由于所有的計算都放在服務器上,終端設備的要求將大大降低,不需要傳統的臺式機,筆記本;而且智能手機,上網本,接近報廢的PC等設備甚至于電視,都成為可用設備,這恰恰是云計算的靈魂所在。在虛擬桌面的推動下,未來的企業IT可能會更像一個電視網絡,變得更加靈活,易用。由于客戶端的性能壓力大大降低,更簡化的客戶端可以得到廣泛使用,終端設備的可選擇性更廣泛,可以滿足不同的應用需求。
2.1.3終端設備采購、維護成本大大降低
這種IT架構的簡化,帶來的直接好處就是終端設備的采購成本降低。以瘦客戶端為例,一個瘦客戶端的采購成本為3000左右,而pc目前價格在4000左右,則每臺客戶端能夠節省1000元,更重要的是,瘦客戶端的報廢周期一般6-8年,比PC長一倍,使總體擁有成本(TCO)大幅減少。另外,現有的PC系統也可以大大延長使用周期;間接降低了電子垃圾的產生數量。
2.1.4虛擬桌面可以集中管理、統一配置,使用安全
由于計算發生在數據中心,所有桌面的管理和配置都在數據中心進行,管理員可以在數據中心進行對所有桌面和應用進行統一配置和管理。例如系統升級、應用安裝,等等。避免了傳統由于終端分布造成的管理困難和成本高昂。由于傳遞的只是最終運行圖像,所有的數據和計算都發生在數據中心,則機密數據和信息不需要通過網絡傳遞,增加了安全性,另外這些數據也可以通過配置不允許下載到客戶端,保證用戶不會帶走、傳播機密信息。
2.1.5虛擬桌面可以降低耗電、節能減排
傳統PC一般在200W以上,而瘦客戶端在25w左右,耗電量接近十分之一,而服務器的計算壓力會帶來一定程度的耗電量的上升,但是與客戶端的大數量相比,可以忽略。所以一年的電費也會降低90%左右。而耗電的減少,也意味著碳排放的減少,適應了低碳時代的要求。
需要強調的是,桌面虛擬化的優勢,是典型具有規模效應的,終端數量越多,上述的收益和優勢越突出。
2.1.6 OpenScape統一通信的特點
虛擬桌面一旦推廣將改變現在報業集團的工作模式,由過去一人一機一座位的固定位置辦公變換到一個巨大的開放式辦公環境。任何人可以在任何位置使用虛擬桌面進行工作。顯而易見,虛擬桌面推廣以后會為集團節省大量的辦公空間和電腦。不過,由于工作人員不再有固定的工作臺,辦公電話就成為一個問題。為此我們引進了西門子公司的OpenScape統一通信系統。
OpenScape UCS是西門子新一代通信平臺,是完全基于SIP標準的實時IP系統,具有運營商級可靠性、全方位的存活性和可伸縮性。西門子OpenScape UCS解決方案在滿足客戶對系統容量、支持增值業務、移動辦公、異地辦公和統一通信等需求方面具有顯著優點,遠遠優于單一的傳統的TDM和IP PBX的解決方案。
其主要特點是:單一統一集成的方案,語音和協同應用基于統一軟件平臺,眾多的UC應用通過統一的客戶端即可完成。OpenScape UCS架構經過成本優化,系統容量可以靈活用于小到每個節點300名用戶,大到100,000名用戶,甚至通過組網的方式在每個網絡上實際可以容納無限用戶。OpenScape UCS運行于可靠性高、容錯能力強且符合業內標準的服務器上,能夠自動管理硬件錯誤,而不會造成服務降級??商峁o中斷服務。OpenScape UCS確保在通信不中斷的情況下進行軟件升級和打補丁,以及靜態和動態負載均衡。通過集中編號計劃可以更好地管理運營。無論企業用戶在公司,在家里,在出差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能夠接入到通信平臺,享用到企業提供的豐富的通信功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將辦公場所擴展到任意地方。OpenScape UCS解決方案不僅提供了傳統的語音通信服務,同時通過基于狀態的統一通信的應用將語音信箱,電子信箱傳真等各種不同的媒體流進行整合,用戶可以象處理電子郵件一樣來處理語音和傳真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還可以為企業用戶提供各種團隊寫作通信方式,通過電話會議,視頻會議,在線即時消息來實現團隊最有效的合作,共同完成團隊目標,同時大大降低了差旅費用。
我們將西門子的統一通信客戶端安裝到虛擬桌面中,每一個登錄虛擬桌面的用戶都會綁定一個電話號碼,不論用戶在哪里登錄,電話都能跟隨,這樣就解決了人員座位不固定帶來的固話通訊的問題。統一通訊系統還能提供傳真服務,使每個用戶不但擁有隨身固話,還擁用一臺隨身傳真,十分方便。
2.2技術方案
我們用兩年的時間考察了業界主流虛擬化公司產品,最終選擇了VMware View作為我們的虛擬化桌面軟件。VMware View使用虛擬化切斷了桌面和關聯的操作系統、應用程序和硬件之間的聯系。通過將桌面操作系統、應用程序和用戶數據封裝到相互隔離的層次,該方案允許IT人員獨立地更改、更新和部署每個組件,從而獲得更高的業務靈活性并縮短響應時間。最終獲得的訪問模型將更加靈活,能夠提高安全性、降低運營成本和簡化桌面管理。
重報集團虛擬化項目拓樸如圖1。
圖1
從圖1中可以看到,我們部署了兩套虛擬桌面。一套在內網,作為采編桌面。外網用戶可以通過防火墻上映射的端口登錄采編桌面,然后可以像內網本地用戶一樣上采編網工作。外網桌面可以讓內網用戶在不影響內網工作的情況下上互聯網查資料。內外網的桌面之間可以互相拷貝文字資料,但不能拷貝圖像、文件等對象。瘦客戶機中,我們在桌面建立了兩個快捷方式,一個鏈接內網桌面,一個鏈接外網桌面。用戶可以同時使用兩個虛擬桌面,并在兩個桌面間拷貝文字。同時,我們為每臺瘦客戶機配備了兩臺液晶顯示器,用戶可以用一臺顯示器顯示內網桌面,另一臺顯示外網桌面。這樣一來編輯記者就不用使用兩臺電腦或雙網機來兼顧上網和工作了;而且安全方面也可以得到保障。這也是建立開放式采編平臺的初衷之一。
為了安裝View,我們必須先安裝一個虛擬平臺。這個平臺由軟件和硬件兩部分組成,軟件是VMware Vsphere 5。硬件是惠普DL580服務器,配置如下:
表1
這樣一臺服務器大概可以支撐20至30個View客戶端同時在線。采編虛擬桌面組的虛擬機配置為1VCPU、1.5G內、10G系統盤、Windows XP SP3操作系統,安裝Office 2003、Adobe Flash Player10、方正采編、飛騰組版、UC客戶端等軟件。外網虛擬桌面的配置和內網差不多,只不過沒有安裝任何采編和UC軟件,安裝了一些諸如IE8、QQ等上網必備軟件。另外,整個系統的數據存儲是以HP EVA4400為基礎的SAN存儲系統。
整個虛擬桌面系統包含以下服務器:
表2
其中,Vcenter服務器和各安全連接服務器都配備了兩張網卡,可以同時聯通內網和外網;并按VMware技術手冊進行了安全加固。
報業集團的統一通信系統基于現有IP數據網絡,采用數據中心模式部署。具體配置情況如下:配置一臺IBM X3550M3服務器,部署一套OpenScape統一通信系統。在一臺服務器上集成了OpenScape Voice軟交換平臺、OpenScape UC應用系統、MediaServer語音信號媒體服務器和DLS集中部署服務系統,提供100個SIP電話用戶許可、100個UC桌面客戶端許可和100個UC移動客戶端許可。配套配置了一套UC應用系統組件,包括及時消息應用系統、Web協同會議應用系統和智能手機移動客戶端應用系統。未來可根據集團業務進行擴容,OpenScape Voice軟交換平臺最多可支持10萬門用戶,支持集團未來所有下屬機構整合入統一通信平臺。同時配置一臺M3632中繼網關,提供2路E1數字中繼,連接電信運營商。
3使用效果
可通過C/S客戶端方式從傳統PC訪問虛擬桌面,允許非管理員權限用戶安裝使用虛擬桌面客戶端。用戶可通過虛擬桌面訪問集團業務系統,可通過虛擬桌面進行日常辦公操作,辦公人員可正常使用U盤或者移動硬盤進行文件的復制、剪切、粘貼等操作,日常辦公軟件office、采編、飛騰、Adobe Flash Player10都能正常使用。同時兼容性也達到要求,網絡打印機、USB打印機、語音雙向都能正常使用。
通過瘦客戶機上虛擬桌面使用專用軟件和辦公系統,與普通PC相比,用戶操作界面及習慣均不改變,用戶使用體驗好,操作較為容易。還能根據連接客戶端的分辨率,動態調整虛擬桌面分辨率。
4結論
篇4
【關鍵詞】 GPRS 水管網 遠程抄表
一、緒論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家居要求的條件不斷提高,對各種高檔的甚至普通的住宅小區,都提出了智能化小區的概念[1]。隨著中國持續不退的房地產熱,國內不少企業也看準了遠程抄表行業的發展勢頭,積極組織人員研制各種遠程抄表系統,但由于該行業比較年輕,規范不全,目前遠程抄表行業發展的特點是技術較成熟、發展較迅速、問題較多、行業仍有待規范。
本系統針對遠程抄表系統對數據傳輸的要求,提出了一種基于GPRS無線通信技術的遠程抄表方案,該方案的意義主要體現:(1)該方案的提出改變了目前人工抄表上門難,水損大以及遇到緊急情況無法及時處理等問題,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2)本系統充分利用GPRS無線網絡傳輸的特點,實現了水表信息的遠程采集和數據管理,規范化了供水企業員工業務工作流程;(3)系統建立了供水管網實時運行監控框架,對水管網的水表數據進行實時監控處理,為管網故障診斷提供了技術支持。
二、系統架構
系統主要由遠傳水表(帶GPRS傳輸通道),通信服務器、數據服務器和監控客戶端以及Internet組成,其中,通信服務器上主要部署了通信服務軟件、數據服務器上主要部署了數據庫平臺軟件,監控客戶端上主要部署了數據請求服務軟件和水管網監測客戶端軟件。
三、系統功能
系統軟件主要由通信服務軟件、數據請求服務軟件和水管網監測客戶端軟件組成。其中通信服務軟件主要實現與遠程水表之間的數據通信功能;數據請求服務軟件完成數據存儲功能;水管網監測客戶端軟件主要實現了水管網相關數據的查詢統計等功能。(1)通信服務軟件模塊。通信服務軟件主要用來和遠傳水表進行通信,同時響應數據請求服務軟件的數據請求,通信服務軟件具有面向公網的固定IP和端口,水表和通信服務器之間通過TCP協議進行通信[2]。(2)數據請求服務軟件模塊。數據請求服務軟件主要是向通信服務軟件請求數據,同時將數據解析,存儲到數據庫中。為了減輕服務器的負荷,數據請求服務軟件向通信服務軟件請求數據后,再由數據請求服務軟件將數據解析后提交給數據庫進行存儲,在通信服務軟件部分不作數據存儲。通信服務軟件和數據請求服務軟件通過在公網Internet利用UDP協議進行通信。(3)客戶端監控軟件模塊??蛻舳吮O控軟件主要是訪問數據庫服務器中的數據,并對數據進行查詢、統計和維護。
四、系統關鍵技術
(1)GPRS通信技術。服務器端安裝GPRS通訊模塊,通過GPRS網絡與設備端建立通訊;首先服務器端處于等待狀態;設備端主動發起連接;服務器端一旦檢測到連接,即發送讀地址命令;服務器讀取設備端的IP和端口地址[3];根據地址讀數,檢測到設備位置,讀取設備發送的計量數據,包括當前累計流量,結算日累計流量,時間等。(2)數據存儲轉換技術。本系統在運行時會產生大量的數據,因此對于數據存儲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為了保證數據存儲的有效性、一致性和完整性,將會采用觸發器、存儲過程和自定義函數等數據庫技術。
五、結論與展望
本系統采用了計算機通信技術、數據庫和Delphi軟件,充分利用GPRS無線網絡傳輸的特點和優勢,實現了水表數據的遠程讀取。提高了水管網監測系統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抄表人員的工作強度。
盡管設計基本滿足系統的要求,但還存在諸多需要改進的不足之處。軟件的功能還需要針對客戶的需求進一步完善。例如在管網故障診斷功能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完善,這也正是軟件可進一步研究的一個技術點。GPRS無線通信技術在今后的數據傳輸發展中已經成為一種趨勢[4]。本系統主要采用GPRS傳輸數據,施工簡單,可靠性好,遭到破壞時影響范圍小,查錯方便。而且系統運行成本比較低,操作起來方便,更加規范化,在無線遠程監測場合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具有推廣的價值。
參 考 文 獻
[1] 郭亮. 智能小區遠程抄表系統的低功耗設計,2010
[2] 陳治國,黎文安,牛玉新. 基于TCP/IP協議的遠程抄表系統的研究,2004
篇5
關鍵詞 數字員工系統;架構方案設計;功能設計
中圖分類號 TP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6)160-0085-02
1 概述
智慧油田是在傳統油田基礎上結合現代計算機技術建立起來的新的油田管理模式,隨著智慧油田理念的逐步推廣,石化企業也逐步完成了向數字化管理的過渡,基本上各大石化企業陸續完成了各自的“智慧油田”管理系統和業務平臺[1],其中智慧油田數字員工系統是該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合理的系統設計能有效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本文將通過對智慧油田數字員工系統進行需求分析,分析當前在數字員工系統中的軟件硬件構架問題并展開研究了一種新的四層架構模型,并給出了該架構模型的總體設計。
2 常用架構模式特點分析
2.1 C/S架構
C/S架構是是傳統的客戶端/服務端體系結構,其特征是通過將業務分配到客戶端和服務端來設計系統整體結構,用戶程序布置在客戶端,服務器則負責提供數據相關操作(如數據的管理、共享、維護等)。C/S構架在現有軟件系統中得到廣泛應用。
2.2 B/S架構
B/S架構及瀏覽器/服務端體系結構,該架構下無需特別開發專門的客戶端軟件,瀏覽器負責實現用戶的請求和結果顯示,服務端則實現對數據的存儲和業務邏輯處理等工作,B/S架構中服務端數據存儲和業務邏輯是典型的表示―業務邏輯―數據訪問―三層結構[2]。
2.3 MVC模式
MVC(Model-View-Controller)即模型―視圖―控制器模式,其工作流程為基于用戶請求來制定業務運行模式,這一模式下業務邏輯和數據存儲分開,便于實現對業務邏輯的維護[3]。這一架構下模型層主要完成對業務邏輯的處理以及對數據的管理操作,視圖層主要功能是展示結果,而控制層則主要完成對用戶請求的監聽和轉發。上述3個部分實現的是彼此間的互聯。
2.4 MVP模式
MVP(Model-View-Presenter)即模型―視圖―展示器模式,該模式和MVC類似,但結構上無法實現3個部分之間的互聯,但在MVP模式下視圖層和模型層之間并不互聯,而是通過展示器來實現二者之間的通信。
以上幾類常用架構在軟件系統設計時都得到了廣泛應用,各有利弊,本文將在上述常用架構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結合數字員工系統的功能需求來對架構盡心更進一步的優化。
3 系統架構方案設計
3.1 功能需求分析
智慧油田數字員工系統的主要功能非常多樣化,但主要可包括為3個大方面:智慧生產、教育培訓和移動辦公,為實現上述3類功能,要求系統能兼容和支持多種類型的客戶端設備(如手機客戶端、PC客戶端、IOS移動客戶端等),為實現上述基本需求,可總結出系統構架方面應滿足如下功能:1)數據和界面、業務邏輯分離;2)動態擴展性,即要求系統在硬件擴展或邏輯模塊擴展是能夠予以支持,并且不會影響現有模塊的正常運行;3)容錯性及要求在部分出錯(如某個服務器故障)時不會影響系統的整體運行;4)良好的負荷均衡能力 該功能要求能夠及時合理的處理訪問請求,保障系統穩定運行;5)高效的數據解析能力 由于智慧油田系統需要處理的數據屬于海量級,因此系統構架應采取分布式處理方式,能夠協調數據的存儲和分析,并具備從海量數據中挖掘價值信息的基本能力。
3.2 架構設計
在常用的架構中,C/S架構需要在多個設備上安裝客戶端軟件,其主要對象為軟件客戶端,對于智慧油田數字員工系統而言,應當把功能邏輯放到服務端[4],客戶端主要是監聽和轉發以及結果展示,因此C/S架構無法很好滿足要求。對于B/S架構而言,其主要對象是瀏覽器端,由于表示層需要與功能層進行高頻率交互,對于單點故障問題以及系統中數據流量的分配等只能由功能層來實現,對模塊間的耦合性要求高,因此也不適應數字員工系統需要。
為滿足智慧油田數字員工系統的需要,筆者認為應當設計更能滿足需要的架構方案。從功能整合的角度看,應具備良好的擴展性以適應不同類型的支持對象(如Web、PC、外部系統等)需求,但這類需求都可以歸為系統邏輯服務的表層對象,這樣對表示層對象的擴展將獨立于客戶端和外部系統應用,從而可簡化系統接口。在系統控制層方面,其主要任務是單點問題監測和負荷均衡處理,接收來自表示層的參數,并由控制層選擇合適的處理方式,從而實現對硬件部署以及并行計算時的控制。
考慮到智慧油田數字員工系統中終端設備的多樣性特性,以及對這一特性的處理已交由表示層控制,為減少構架設計中的耦合性,考慮設計功能邏輯層。該層在設計時參考了MVC和MVP模式,其主要功能是不與表示層交互,而是與控制層交互,接受控制層請求并處理功能邏輯。
在數據存儲與處理方面,結合數據和界面、業務邏輯分離的基本要求,在架構中專門設置數據層,在該層中再分別設立用于數據存儲和管理的兩個子層,其中數據存儲子層處理特定數據庫,不受功能邏輯層中的操作影響,而數據管理層則主要提供功能邏輯層訪問以及操作數據的接口。
綜上所述,本文所設計的模型屬于四層架構方案,即表示層(WEB、客戶端、外部系統接口)控制層邏輯功能層數據層(存儲/管理)。其最大特點是將不同類型的客戶端都歸入表示層,簡化了表示層和控制層之間的接口,并且集中了功能轉發和負載控制等置于控制層,降低了層間的邏輯依賴性,并可提高系統的穩定性。
4 系統架構模型設計
4.1 各層功能設計
在前文中四層架構設計的基礎上,本節中將分別設計各層的功能。1)表示層功能,該層主要完成操作界面和移動端應用以及外部服務,在獲取用戶操作數據參數后,將其傳遞給控制層,并接收和展示控制層返回的數據;2)控制層功能,該層主要是承上啟下的作用,是表示層和邏輯功能層之間的橋梁,同時承擔著負載均衡分配、監控流量、處理單點問題等,是四層架構中最重要的層級;3)邏輯功能層 該層完成業務邏輯的封裝,接收并處理控制層的指令,完成和控制層的數據交互,接受控制層的調度操作;4)數據層,完成和業務邏輯相關的數據的存儲和管理,并具備數據分析功能。
4.2 層間隔離設計
本文設計的四層架構中各層間的功能相對獨立,為保證系統穩定運行,還應設計層間的隔離措施,各層間的隔離方案分別為:1)表示層―控制層的隔離方案,PC瀏覽器端采用Smarty模板隔離,移動客戶端采用HTTP協議、報文采用JSON數據格式與控制層交互;2)控制層―功能邏輯層隔離方案,控制層中利用配置文件來隔離功能邏輯層中各功能模塊;3)功能邏輯層―數據層隔離方案,功能邏輯層和數據層之間的交互通過在數據層中封裝的DBMS接口實現,避免功能邏輯對數據庫的數據操作從而實現隔離。
4.3 架構模型映射策略
本文中設計的四層架構模型的終點站在于控制層,因此在設計映射方案時利用系統初始化加載策略,利用配置文件,實現和各類服務器功能號、服務器IP與MAC地址綁定等映射操作,在系統初始化時只需一次加載配置文件即可完成必要的映射操作,之后的操作都可以從內存中讀取請求。
5 結論
本文從系統架構和架構中各層的功能以及層間隔離等角度設計了智慧油田數字員工系統,可充分考慮智慧油田系統中數字員工系統操作的特殊性,在實現功能優化的同時提高系統的穩定性。
參考文獻
[1]周潔,朱文妹,蔣楠,等.智慧油田現狀及發展研究[J].信息系統工程,2012(10):100-102.
[2]陳炳豐,黃金,張良浩,等.基于BS架構的科研管理系統對科研管理的影響研究[J].科技成果管理與研究,2012(9):11-13.
篇6
“到2005年,預計公司海外銷售額將首次超過國內,因此華為IT的海外應用對我們來說具有特殊的戰略意義。目前,海外測試的結果表明系統的應用性能提升了50%,方便了我們在海外業務的拓展、增加了海外用戶的滿意度和接入便利性?!比A為技術(總部)IT應用開發部總監付依林用這句話為華為IT的海外銷售做了總結。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專門從事通信網絡技術與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與銷售,致力于為電信運營商提供固定網、移動網、數據通信網和增值業務領域的網絡解決方案,是中國電信市場的主要供應商之一,并成功進入全球電信市場。2003年,華為的銷售額為317億元,目前有員工22000多人。華為在全球建立了8個地區總部和50個分支機構,銷售及服務網絡遍及全球。
作為中國最成功的民營企業之一,華為的目標是成為全球性的強勢企業。因此華為在管理方面應用了很多如PDM、OA、人力資源管理、集成供應鏈管理、合同管理、客戶信息管理、技術支持等大型軟件系統,并專門成立了一個管理工程部來保證這些系統在華為的良好運行。
挑戰:全球化的IT管理難題
隨著華為海外規模的擴大與業務的急劇擴張,需要將這些系統很好地應用在海外機構中,透過這些系統將總部的方案與信息及時地傳遞到相關海外機構,同時將用戶的需求反饋給總公司。華為在全球網絡租賃與信息安全方面投入了巨大的資金,但還是遇到了很多國際化的問題,比如有的國家由于基礎建設不好,導致帶寬不夠,比如擔心傳輸過程中的技術保密問題,很多技術工作仍然需要國內工程師到海外的現場去解決等。
付依林說:“我們常常做一個國際旅行只是為了解決一個小問題,同時將這些應用系統部署在海外的機構也是一個很大的難題。而且華為的員工實在是太多了,我們管理工程部的工程師每天都疲于奔命?!?/p>
IT工程師在旅途上支出的時間和大量的差旅費不但降低了華為的運轉效率,而且影響了華為商業拓展的步伐。在采用思杰方案之前,2004 年華為僅網絡擴容費用就花費4320萬元,僅按20%費用減緩的話,節支的費用就超過了方案本身的費用。
思杰解決方案實現應用部署
華為將Citrix Access Suite安裝在一個服務器群組上,并將華為的各種應用系統集中安裝在思杰系統的平臺上。目前,華為3000名授權的海外員工在全球55個地區都可以通過集中在華為總部的Citrix Presentation Servers接入各種應用,包括Lotus Notes R6.5.3、IBM SAP HR、Oracle 11iERP。
提升遠程接入并降低費用
由于服務器與客戶端之間傳輸的僅僅是思杰服務器計算后的圖像,并通過了SSL加密,不僅使傳輸的數據量大大減少,而且極大地提高了安全性。海外機構可以放心地透過互聯網或者在低帶寬情況下進行遠程應用,據華為測試可以提高80%~300%的訪問效率。
通過思杰的解決方案,華為管理工程部實現了海外IT應用的夢想――將各種應用和數據存儲都集中在總部的應用中心,方便統一管理。所有的軟件升級和數據管理的工作都在服務器上完成,因此可以快速地完成軟件的部署和調整,使全球任何一個機構可以很輕松地接入華為的中心服務器,使用最新的應用程序并獲得最新信息。
采用思杰系統平臺,華為的IT技術人力資源得以更好地分配。由于快速應用部署取代了傳統的在每個客戶端安裝的方式,而且客戶端僅采用瀏覽器即可進行系統的訪問和應用,不僅簡化了員工個人桌面的程序管理,也將日常的技術熱線人員解放出來,投入到更高的技術層面工作中去。一方面員工的系統應用更加簡單、穩定,另一方面技術人員可以不必再將精力放在解決低級的IT問題中來。
思杰的方案不僅幫助華為解決了遠程接入和日常維護的問題,也大大降低了華為整個IT投入的預算。因為思杰的方案不但可以降低客戶端處理的開銷,而且降低了應用軟件對網絡帶寬的占用和消耗,使得客戶端的設備增強了擴展性并延長了使用壽命。網絡費用幾乎能夠降低20%,如果運用于華為2萬多的員工,僅客戶端設備費用即可節省2000萬元左右。
應用思杰方案最大的效益在于將華為的變革精髓帶到了全球,并將客戶的需求及時反饋回華為總部,讓客戶獲得最好的服務,從而提高了華為在全球的企業競爭力。
主要效益
借助遠程接入推動全球拓展;
應用程序的性能提升50%;
節省600萬美元的費用;
優化IT 管理;
所部署的應用程序
Lotus Notes R6.5.3 ;
Oracle 11i ERP;
集成供應鏈 - QuickWin Application Group ;
華為基于網絡的應用程序 (EPMS、 CRMS、SSE等 ) ;
微軟 Explorer ;
網絡環境
Citrix Presentation Server安裝于44臺內存為4GB的HP GL380服務器,主頻為2.8GHz的雙CPU;
操作系統是支持中文及其他多種語言的英文版Windows 2000 Server ;
網絡:華為企業交換機 ;
客戶端:客戶設備主要包括臺式機(聯想、方正、DELL等)、便攜機(DELL、HP、IBM等)。
篇7
資源集中化給管理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這不但適合大企業管理業務數據,同樣適用于一些特殊行業,如網吧。以服務器+無盤客戶端組成的網吧的工作效率和使用成本都會優于傳統單機模式的網吧。因而,近年來無盤網吧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多。
鄭州億龍網吧就是一家采用無盤方案的網吧。良好的經營讓它的規模不斷擴大,不久前再次擴充了100臺客戶機。在信維國際旗下商鄭州一方工程師的幫助下,該網吧采用了華碩KCMA-D8服務器主板和2顆AMD皓龍4130的套裝,組建了一個“云+端”的系統。
項目負責人崔營三介紹,作為無盤網吧,所有的客戶機均沒有硬盤,客戶機系統裝在服務器上,客戶機啟動時通過網絡連接服務器加載讀取系統啟動,一臺服務器承擔了幾十臺客戶機的計算任務。作為整臺服務器靈魂的載體,服務器主板的選擇將直接影響整臺服務器的性能穩定。華碩KCMA-D8是一款基于AMD Opteron 平臺的高效能雙路服務器主板,該主板常用來搭配AMD Opteron 4100系列處理器,在服務器平臺搭建成本、功耗控制等方面表現出色,尤其適合注重密度和成本的大型數據中心、網吧、云計算平臺以及SMB客戶采用。
為保證多臺客戶機讀寫的穩定性,該方案中,采用了一個500GB SATAII硬盤系統盤、兩個1TB企業級硬盤作為讀盤、3個300GB SAS硬盤作為回寫盤。但是,當服務器所帶客戶機較多的時候,會出現多臺客戶機同時或間歇性連接服務器讀盤,服務器存儲負荷的增大會導致客戶機啟動慢,操作系統出現較卡等現象。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崔英山介紹,此次方案中,采用了華碩專用 PIKE6480陣列卡組建了RAID陣列來解決這一問題。3塊回寫盤組成的RAID陣列I/O性能已經可以滿足使用所需。
“此次網吧增添了較多設備,因而費用預算較為緊張,通過采用服務器+無盤客戶端的方式,費用沒有超支,同時效果非常好,不管是網吧的客人還是網管們都體驗到了這種模式的優點?!本W吧業主張先生在接受電話采訪時介紹,在網吧擴容時,恰逢信維國際推廣華碩服務器主板和AMD CPU的套裝,兩者組合的性價比很高,為網吧節省了預算,同時管理和應用水平同樣得到了提升。“目前服務器運行非常的穩定。”張先生對方案的可靠性也非常滿意。
篇8
關鍵詞: Android; Web Service; 智能家居; 嵌入式網關; 視頻監控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8228(2017)03-44-04
Abstract: For the smart home system controlled by PC has disadvantages in price, mobility and operation, a new design and implantation scheme of smart home system based Web Service is proposed. The embedded Web Service server and ONVIF video monitoring server are built by transplanting gSOAP, the client end is realized by using KSOAP2 development kit. Users can control and monitor the remote smart home devices via Android phone and tablet. The system has advantage of simple, low cost, portable and practical, and it is worth to be promoted.
Key words: Android; Web Service; smart home; embedded gateway; video monitor
0 引言
智能家居(smart home)系統通過將家居設備進行組網,將計算機技術和自動化技術進行整合,實現居家環境監測、視頻監控、家電控制,以及危險預警系統等諸多服務,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現在正在慢慢走進人們的生活[1]。目前,大多數的智能家居系統采用PC機進行控制,這種控制系統造價高,不能移動,不方便操作。采用手機或者平板電腦遠程連接家庭網絡,可以方便快捷的實施監控[2-5]。但是,目前采用這種手機或平板控制的智能家居系統比較少,而且大部分的功能比較單一,界面設計簡單,無法提供良好的用戶體驗。
本文提出了一種采用Web Service技術的智能家居系統實現方案。用戶可以通過運行Android系統的智能手機或者平板,連接家庭網關,對家用電器進行遠程控制,對居家環境進行遠程視頻監控。
1 系統硬件平臺
智能家居網絡總體框架如圖1所示。家庭中各個網傳感節點和Zigbee協調器組成星型通信網絡。各個傳感器節點和家居設備以Zigbee方式和協調器通信,協調器通過串口連接網關。本系統的網關采用基于ARM1176JZF-S內核,主頻533MHz的高性能嵌入式芯片S3C6410。網關上組建嵌入式Web服務器和視頻服務器,提供Web Service服務。運行在手機或平板上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統客戶端通過調用Web Service服務實現以下功能。
⑴ 通過獲取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光照度傳感器、紅外傳感器的數據,實現對居室環境數據進行持續的采集。
⑵ 對智能家電、智能窗簾和智能燈具等設備的控制。
⑶ 調用攝像機實現遠程視頻監控。
2 軟件框架
2.1 程序架構
本系統采用目前流行的Web Service技術,實現安卓客戶端和網關服務器之間的通信。Web Service是一種跨平臺的分布式Web應用程序。Web Service服務由服務器提供,客戶端可以在網絡上的任何一個位置調用此服務。Web Service三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SOAP、WSDL(Web Services Description Language)和UDDI(Universal Description Discovery and Integration) [6]。SOAP是一個基于XML的輕量型分布式計算協議,定義了調用Web Service服務的標準方法;WSDL用于描述訪問具體的接口的方式;UDDI用來管理、分發和查詢Web Service。
軟件框架如圖2所示??蛻舳撕头掌髦g通過HTTP協議進行SOAP消息的傳遞。網關服務器運行Linux操作系統,提供基于SOCKET的HTTP協議通信協議。然后再移植開源Web Service工具gSOAP來提供Web Service服務所需要的XML解析器和SOAP處理器。
2.2 服掌鞫順絳蟶杓
服務器端程序設計步驟:首先生成C/C++頭文件;然后使用SOAP編譯器編譯后生成RPC服務框架和序列化的數據類型代碼;最后將這些代碼鏈接到服務應用程序中,就成為可供客戶端調用的Web Service。gSOAP編譯器同時會生成一個WSDL文檔用于描述這些服務。
在本設計中,客戶端的請求分為POST和GET兩種方法。GET方法用來處理靜態網頁,進而為描述接口的WSDL文件提供支持。POST方法用來實現SOAP消息的傳輸,將接收到的HTTP數據包保存在內存緩沖區,然后再進行進一步的處理。網關服務器對SOAP消息的處理過程如圖3所示。服務器在接受到客戶端的HTTP請求以后,調用相關模塊解析SOAP消息,然后根據解析結果提供相應的服務。最后將執行結果封裝成SOAP響應信息返回給客戶端。
2.3 視頻服務器程序設計
采用建立在Web Service的SOAP通信框架基礎之上的ONVIF通信標準,進行視頻服務器設計。ONVIF通過定義網絡視頻設備之間信息交換的通用標準,以實現不同廠家的視頻產品之間的互通性。ONVIF也是使用WSDL定義服務,使用XML語言描述數據,采用SOAP通信協議傳輸信息。ONVIF標準包括設備發現和設備管理兩大功能模塊,前者通過基于IP組播技術實現,后者通過傳遞SOAP消息進行通信。SOAP通信框架按照以下步驟生成[7]。
⑴ 登錄ONVIF網下載WSDL文件,該文件描述了與媒體服務相關的Web服務消息格式、操作、數據類型、協議綁定和服務地址。
⑵ 從網上下載gSOAP 2.8.21工具,解壓后得到的wsdl2h和soapcpp2文件。
⑶ 使用wsdl2h工具將WSDL文件轉換成C/C++風格的頭文件。
⑷ 使用soapcpp2工具將上一步產生的頭文件生成服務器端提供SOAP服務的框架(Skeleton)代碼。
3 安卓客戶端程序設計
3.1 客戶端與服務器之間的通信
在Android客戶端平臺上,調用服務器端的Web Service必須使用開發包KSOAP2,以實現SOAP協議的處理。KSOAP2是一個用于資源受限制的Java環境如Applets或J2ME應用程序的第三方類庫。
安卓客戶端通過調用服務器端的Web Service服務,通過對遠程數據庫的查詢、控制和管理操作,從而實現對家居設備進行控制和監視。本設計采用的KSOAP2軟件工具可以封裝用戶請求,以SOAP格式來調用Web Service,然后將返回的SOAP格式的數據信息解析為SOAP Objecet對象。KSOAP2調用Web Service步驟如下。
⑴ 下載Ksoap2-Android工具,并導入工程。
⑵ 指定Web Service的命名空間和調用Web Service方法的名稱。
⑶ 借助Soap Object對象傳遞參數。
⑷ 生成調用Web Service方法的SOAP請求信息,并指定SOAP的版本。
⑸ 調用Web Service,根據返回的數據,解析出結果。
3.2 客戶端設計
客戶端連接服務器的第一步是登錄,進行身份驗證,其流程如圖4所示。首先輸入服務器的用戶名和密碼。如果服務器驗證通過,就可以建立客戶端與服務器之間的交互通道,在主界面中接收服務器響應數據幀,同時更新所有家居設備的狀態信息。用戶登錄成功后,可以執行如下相應的動作。
⑴ 如果要控制設備或者查詢設備狀態信息,則通過Get方法發送控制幀或者查詢幀。
⑵ 如果要執行視頻監控則通過POST方法發送視頻控制命令。
⑶ 如果用戶需要更改密碼,就要輸入舊、新兩種密碼,如果密碼匹配,則服務器返回響應碼“201”,表示密碼更改成功;否則可以向服務器發送控制或者查詢請求,服務器收到后,先返回一個響應,然后執行相應的動作。
3.3 視頻監控客戶端設計
3.3.1 設備發現和管理
設備發現的主要目的就是獲取ONVIF設備的服務功能和服務地址,為后面的視頻數據接收和播放提供基礎。ONVIF協議的設備發現模塊可以讓客戶端發現服務器的RPC的入口,本設計采用WS-Discovery發現協議實現該功能。WS-Discovery [8]協議采用SOAP和UDP組播協議,客戶端使用239.255.255.250:3702地址發送組播消息自動搜索ONVIF設備。服務器端的ONVIF設備收到組播消息后進行響應,客戶端根據收到響應數據包來獲取相應的設備信息,統計搜索到的設備個數。
3.3.2 流媒體數據接收及分片打包
網關服務器攝像頭自帶視頻采集、視頻壓縮編碼功能,輸H.264格式編碼的標準數據流??蛻舳送ㄟ^RTSP會話接收服務器端的流媒體數據,一次完整的會話過程如下。
⑴ 連接服務器,同時發送一個RTSP DESCRIBE命令。服務器返回一個描述媒體類型、流數量等信息SDP。
⑵ 分析收到的SDP,為會話中的流發送一個SETUP命令建立RTSP??蛻舳送ㄟ^此命令將自己的端口號告訴服務器。
⑶ 流媒體連接過程建立成功以后,客戶端發送PLAY命令和TERADOWN來開始和結束視頻的播放,還可以發送快進、快進和暫停命令。在播放過程中,服務器使用UDP發送流媒體RTP包給客戶端。
本系統需要多個ONVIF IPC設備通信,為了提高數據傳輸速率和數據處理的效率,課題組采用Select網絡模型完成標準的RTSP會話過程。
3.3.3 流媒體解碼及顯示
為了能顯示視頻,客戶端需要首先移植FFMPGE。使用FFMPGE對接收到的RTSP流媒體文件進行解碼,再將解碼后的信息轉換成為YUNV420P格式,然后再轉換為RGB24格式。最后再轉換成可在安卓設備上播放的ARGB_8888格式。轉換完畢之后,就可以將每一幀顯示在屏幕上。
4 結論
本文結合嵌入式系統和安卓平臺優勢, 采用目前流行的Web Service技術,設計和實現了智能家居系統的服務器端和安卓客戶端程序。服務器端通過移植gSOAP和ONVIF協議來組建嵌入式Web服務器,提供Web Service服務。安卓客戶端程序給予KSOAP2開發包進行設計,實現了服務器端的Web Service服務的調用。系統主要采用JAVA語言進行開發,具有結構簡單,開發難度低的優點。系統操作簡單、成本低、使用方便,可以實現家居設備的遠程控制和居家環境的遠程視頻監視,給人們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和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Lin H T. Implementing smart homes with open sourcesolu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mart Home,2013.7.
[2] 周恩,李文軍,鄭永軍等.Android平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統設計[J].中國計量學院學報,2013.24(3):261-265
[3] Z陽靜,鄒念育,雷冬鳴等.基于Android和WIFI通信的智能家居系統設計[J].大連工業大學學報,2016.1:67-71
[4] 黃成云,盧選民,李戈.基于Android的智能家居控制軟件設計與實現[J].計算機與現代化,2014.11:102-105
[5] Kumar S. Ubiquitous Smart Home System Using AndroidApplication[J]. Computer Science,2014.6(1).
[6] 龔瑞琴,畢利.基于Web Service的Android技術應用研究[J].電子技術應用,2014.40(1):134-136
篇9
1.1系統總體結構
系統主要由田間作業平臺、上位機監控系統兩大部分組成。田間作業平臺主要包括移動平臺、ARM控制器、溫濕度傳感器、速度傳感器、超聲波傳感器、電磁閥執行器、GPS定位模塊、GPRS無線傳輸模塊等。上位機監控系統主要包括終端服務器及監控軟件。
1.2移動噴灑平臺設計
本設計選定了ARM公司的STM32F103作為主要的控制器,其具有片內資源多,處理速度快等優點。同一作物長勢的好壞可以很大程度上從作物的生長高度來反應。因此,本系統選擇了低廉、穩定的超聲波傳感器在行進條件下測量地面作物的高度作為長勢信息的輸入量。生長高度信息配合上作業平臺的移動速度,在控制器的綜合分析處理下,計算得出當前點應噴灑的液體總量??刂破鲗姙⒘窟@一計算結果轉換成電平信號通過I/O口輸出到執行單元,即電磁閥,以實現智能化的變量噴灑功能。GPS定位模塊的引入可以給測量及執行數據提供位置信息,準確記錄田間作物長勢及噴水情況的分布信息;且為后續自動行駛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GPRS無線傳輸模塊選取了SIM900A,該模塊內嵌了TCP/IP協議,可以實現數據透傳,將田間作業信息實時傳輸到遠程終端上位機,方便管理者實時查看、保存數據,并可在控制室進行協調、指揮。
1.3上位機監控系統設計
監控中心的任務一是接收GPRS發來的數據并保存在數據庫中,二是建立友好的人際交互界面,三是將數據進行網絡,以便可以從其他終端進行數據訪問。因此,上位機監控系統分為三個模塊:數據收發模塊、人機交互界面模塊和web網絡模塊。本設計中的監控端程序使用了2012(C#)來編寫。C#是專門為.NET應用而開發的一種語言,其很好地繼承了C與C++的Winsock與數據庫操作功能,可以將本設計中上位機監控系統的各部分程序融合到一個程序中。本設計使用了中國移動公司的GPRS網絡,其為數據傳輸提供了物理層和IP層的連接,傳輸層有TCP和UDP協議兩種方式。為了保證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本設計采用TCP協議的連接。服務器首先創建一個用于偵聽的套接字,調用Listen()函數使它處于偵聽狀態??蛻舳嗽趧摻ㄌ捉幼滞戤吅?,調用Connect()函數,請求與服務器套接字連接;服務器套接字在收到客戶端的連接請求后,調用Accept()函數,創建一個用于連接的套接字。應用該套接字和客戶端上的連接套接字,用戶就能實現在服務器和客戶端之間進行數據傳輸,即可通過個人計算機或移動終端訪問服務器,完成對田間作業實時數據的查詢、信息管理、發送控制指令等操作,實現移動式智能化液體變量噴灑系統的遠程測控。人機界面為監控中心管理員提供一個友好的監視與控制的界面,是監控中心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其要實現的主要功能為:對數據庫的顯示、查詢以及對移動測量平臺的遠程控制等。網絡程序為文件,Internet網上的任一用戶通過瀏覽器打開時,會自動調用最新更新的數據源,以保證用戶查詢到最新數據。
2.結論
篇10
關鍵詞:云計算 虛擬桌面 RDP顯示協議 網絡安全
中圖分類號:TP31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5)07-0000-00
1引言
由微軟公司首先推出遠程顯示協議RDP,便提供了客戶和服務器之間的數據連接,其廣泛的使用性一方面證明了該協議對信息處理的高效率,另一方面使其安全性也受到了極大的挑戰。RDP是面向連結的傳輸層協議,它本身采用類似ISO協議的機構層次,主要分為五層:RDP層 、Secure層、MCS層、ISO層、TCP層。
RDP其安全性由Secure層提供,該層使用RSA-RC4密碼套件。在RDP使用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三種形式的攻擊:用戶口令猜想、鍵盤記錄脆弱性攻擊和中間人攻擊。
對此我們提出了使用ECC橢圓曲線密碼系統對RDP協議進行改進,由于Secure層位于RDP層和MCS層之間,如果對將Secure層進行變動的話,將意味著要重寫客戶端的RDP層和終端服務器的RDP層,這種方式的改動工作量大,因此我們提出了對SSL安全套接層協議的研究,使其嵌套在TCP層的上面。
2 準備工作
本節中,我們將詳細的分析現有的ECC橢圓曲線密碼系統,對SSL協議中的算法的替換,及最終實現與RDP協議的嵌套工作。
2.1基于ECC橢圓密碼系統擴展的SSL握手協議
ECC橢圓曲線密碼系統的安全性是基于求解橢圓曲線上離散對數難題。其中若給出基點和公鑰,盡管暴力攻擊能夠計算的倍點,直到找到Q,但是在實際的橢圓密碼系統中,可能是非常大的,使用這種暴力攻擊方式計算是不可行的。在擴展后的SSL握手協議,實現了客戶端和服務器身份信息的雙向認證,攻擊者在客戶端和服務器通信時,如果公鑰信息被篡改,則驗證簽名時將不會成立。圖1將詳細描述了基于ECC橢圓密碼系統的SSL握手協議握手過程。
改進后的SSL協議對通信雙方進行了身份認證。用ECDH密鑰交換算法代替了原來的DH算法,ECDSA簽名算法代替了 RSA簽名算法。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RC4算法不能提供足夠的安全,也將RC4對稱加密算法更換為AES算法。在改進后的密鑰交換過程中,密鑰交換算法ECDH和簽名算法ECDSA以及摘要算法SHA-1組合使用,實現通信雙方的身份認證和共享密鑰的協商。
2.2擴展后的SSL握手協議與RDP協議的集成
在綜合考慮實現的方便性、安全性和性能等方面需求之后,我們采用SSL協議與RDP協議的集成的修改方案,在TCP層上面加上了SSL協議層。改進后的方案仍然保持RDP對稱的結構層次。RDP的客戶端結構層次與RDP服務器端的結構層次相同并且一一對應。TCP層建立通信連接后,在客戶端和服務器端都添加一個SSL處理模塊。
雖然里面的Secure層和SSL層有些重復,但實際的實現要容易得多。我們可以在Secure層采用低加密工作方式,以減少計算量。增加SSL層后最大的開銷是SSL握手 ,但這也是保證在Internet環境中安全使用終端服務所必要的代價。保留RDP原有的協議層次結構,減少原代碼的改動以利于實現和應用推廣,提高安全性,達到不影響或少影響其性能。
3 結語
將ECC加密算法替換SSL協議中的RSA簽名算法,并將擴展后的SSL協議與原始RDP協議進行集成,使在原有的單向身份認證的基礎上,增加了雙方身份的驗證等操作。與原有的RDP協議相比,本改進方案將會消耗更多計算資源,但這都是為提升安全性所必要的犧牲,相信在硬件設備的性能快速提高的情形下,這不會構成問題。目前對其安全性的研究只有在PC機上進行了實驗,相信使其能在計算能力相對較低的移動設備上實現運用,將會極大的帶動VDI虛擬桌面技術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美],史蒂文斯(W.R.Stevens)《TCP.IP詳解,2000-09-01,機械工業出版社.
[2]諸葛建偉,《網絡攻防技術與實踐》2011-06-01電子工業出版社.
[3]王春?!禫Mware虛擬化與云計算應用案例詳解》,2013-10-01,中國鐵道出版社.
[4][美],Venkata Joysula, Malcolm Orr《云計算與數據中心自動化》,2012-07-01,人民郵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