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宮高處入青云范文

時間:2023-03-27 23:54:5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驪宮高處入青云,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遙羨青云里,祥鸞正引雛。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驪宮高處入青云,仙樂風飄處處聞。

君因風送入青云,我被人驅向鴨群。

篇2

你明天就要啟程,要用自己那柔弱的身軀去幫越王為他的東山再起而去犧牲,要去越國的重新崛起做著最后的基奠。這,公平嗎?

你是一個浣紗的純潔少女,青春的萌動襯托著你那水蓮花般的容貌,婀娜的身姿,言談笑語只見流露出的盈盈秋波……你是上天的杰作,是世界的驕傲,是能夠讓魚兒沉醉的千古美人。

你是否想過有時美貌招致的不是甜蜜的幸福,幸福的糖果,而是忍辱負重,依依不舍的放棄自己那盼望已久的幸福?

你和范蠡天造地設的一對,你對他有意,他對你有情。那湖邊蕩漾著的青色湖水,那纏繞著的翠綠藤蔓都是你們愛情的見證。

可,越國被攻破。越王及大臣(包括范蠡)被捕,生死未卜。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p>

沒有了國家,那么那建立于國家之中的愛情又從何立足?只能漸漸擱淺,深藏在心底,時時刻刻叮嚀著自己不去遺忘。

你是天地的杰作,也只有你能夠去挽救自己國家的命運。于是,你只能放棄自己的幸福,忍辱負重嫁入吳國的深宮。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你的馬車已經準備好了,明天一早就要啟程,去踏上放棄自己的幸福旅程。今晚,花香彌漫著空氣,同時也麻醉著你。你真的沒有辦法了,只能完全麻醉著自己,忘記現實的痛苦。

麻醉吧,你盡情的麻醉吧!從明天開始,你就會嫁給一個自己不愛甚至沒有見過的人,去歸屬一個不屬于自己的國家。

清晨,露珠晶瑩著閃著光芒,那是你的淚珠。

你踏上了流淚的路程,你去實踐了復國的愿望。

那些鐵馬崢嶸,金戈鐵馬,明爭暗斗不配和你在一起。

西施詠

——王維

艷色天下重,西施寧久微?

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

賤日豈殊眾,貴來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羅衣。

君寵益嬌態,君憐無是非。

當時浣紗伴,莫得同車歸。

持謝鄰家子,效顰安可希

(貳)落雁昭君

昭君,你是漢朝的榮耀。

你在那盡滿黃沙的草原上奔馳。那皎潔的月光照射在了你的身上,那鑲了銀邊的身影透著極端的疲憊,又不乏俊秀。

你,要去做匈奴中的一族的族長呼韓邪單于的妻子,為的還是國家,但你比西施幸運。

滿天的星辰閃著無盡的光芒,你滿腹心事在那無盡星光下獨自徘徊,獨自感傷,獨自承受。你只能這樣,你要在這時放肆你的感傷吧!那美麗的,明亮的星星會吸收你的心事和心情的!

你仰望藍天,那群飛的大雁便紛紛不由自主的落下,乖巧巧的伏在你的身上,盡情的分享你的哀愁,接受你的。

你苦笑,暗自里一遍又一遍的告訴自己“遺忘過去,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那滄桑的句子建立在你的紅顏之上,讓人怎能相信?卻又不得不信。

你不阿,你堅強,你可以為國家做一切。

你是美麗的女孩,你是對自己的幸福很懵懂的新娘。

明妃曲

——王安石

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濕春風鬢腳垂.

低徊顧影無顏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

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

一去心知更不歸,可憐著盡漢宮衣.

寄聲欲問塞南事,只有年年鴻雁飛.

家人萬里傳消息,好在氈城莫相億.

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

明妃初嫁與胡兒,氈車百輛皆胡姬;

含說無語處,傳與琵琶心自知。

黃金植拔春風手,彈著飛鴻勸胡酒;

漢宮侍女暗垂淚,沙上行人卻回首。

漢恩自淺胡自深,人生樂在相知心;

可憐青家已蕪沒,尚有哀弦留至今。

(叁)閉月貂蟬

你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擁有著傾國傾城之貌。你見國日益衰敗,于是於月下焚香誓為國家興亡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從此以後,貂蟬周旋于此二人之間,送呂布於秋波,報董卓于嫵媚。

你在三國那樣一個充滿了殺戮,殘忍,血腥的那一個時代,這是歷史的遺憾,英雄們的過錯。

你不該擁有自己的絕世美貌,不應該能歌善舞,你的命運從你擁有那驚人的美貌開始,便改變了軌跡。

附:

一枝別樣的花朵在三國時期悠悠綻放,那凄離悲切的歌聲是你的哀愁,輕靈婀娜的身姿是你的心緒。一曲終了,而你的曼妙身軀卻在云朵浮現:一生結了,而你的曠世紅顏卻在花里綻放。

三國的歷史早已結束,而你的故事卻為何遙遙相傳?紅顏易老,而你的容顏卻為何不老?

貂蟬賦

滿雪瑩

呂布小兒董老賊,知其二人情生瑕。

司徒略微施手段,貂蟬便許兩人家。

美人為計凝眉愁,思前想后無心休。

一心思報王公恩,無意為國雪恨仇。

高貴典雅應為貂,歌聲婉約當屬蟬。

貂蟬之貌使月閉,不知王公情何堪?

董卓身邊裝嬌媚,呂布面前雙淚流。

挑撥離間堪稱首,心之堅韌可比?。

萬綠叢中一點紅,女中豪杰大丈夫。

魚死網破鳳儀亭,泣不成聲言己?。

董卓試問下嫁否?貂蟬假意欲自刎。

以為美人真心待,哪知義子下手狠。

奉先為女不聽勸,公臺無奈不再言。

白門樓前似無謂,只怨不納陳宮諫。

嬌兒從此無依靠,依欄回首面似笑。

心神縝密無人愛,可憐佳人多俊俏。

偶遇戰亂誤入蜀,心驚膽顫躲無處。

一代武圣關云長,小女之心有歸屬。

鶯歌思享關公眸,欲奪云長目。

終到金玉姻緣時,不知自己將入墓。

刀影不慎落倩影,身首異處可悲嘆。

無雙美女此下場,只因當時影落單。

七夕佳節情人聚,不知貂蟬魂何居。

我怨蒼天多無情,寧可隨風伴蟬去!

(肆)羞花玉環

你的事跡我不想多說。你是那樣的出眾,又是那樣的讓人忘我。你比花還要美麗,與西施,昭君,貂蟬并駕齊驅。其各有千秋,美不勝收。

可,命運弄人。你是皇帝的寵妃,集后宮三千寵愛為一身,可你又為何讓那心在不經意間悄碎?

對于你,我沒有語言可以表達,只有一滴晶瑩的淚在心中徜徉著……惋惜而又遺憾。

長恨歌

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云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游夜專夜。

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驪宮高處入青云,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謾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余里。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蕭索,云??M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地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發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

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

樓閣玲瓏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云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篇3

關鍵詞:白居易 長恨歌 內容及評價

《長恨歌》是白居易詩作中膾炙人口的名篇。在這首長篇敘事詩里,作者以精煉的語言,優美的形象,敘事、寫景、抒情相結合的手法,敘述了唐玄宗、楊貴妃在安史之亂中的愛情悲劇。

一、詩歌內容簡析

從“漢皇重色思傾國”到“盡日君王看不足”,主要描寫了李隆基與楊玉環的相識、享樂及玉環的貌美、得寵。

(一)兩人相識

作品中兩人是這樣相識的,“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即楊玉環到了該出嫁的年齡,然后通過選秀,被李隆基看中。實則兩人是這樣認識的嗎?楊貴妃本是蜀州司戶楊玄琰的女兒,小名玉環,自幼由叔叔養大。開元二十三年,被封為唐玄宗之子壽王李瑁的妃子,被唐玄宗看上后,先出家為道,號太真,至天寶四年納宮中,冊封為貴妃,受到玄宗的極度寵愛。李商隱的《龍池》詩:“龍池賜酒敞云屏,羯鼓聲高眾樂停。夜半宴歸宮漏永,薛王沉醉壽王醒”。 最后兩句寫夜半后,宴罷歸來,宮中的銅壺滴漏聲綿綿不絕,心中無事的薛王痛飲后早已睡去,而壽王卻徹夜難眠,一個“醒”字非常警策,可見其當時的痛苦情狀。所以作者所寫與史實是不符的,完全是出于政治的避諱。

(二)貴妃貌美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采用夸張、對比的寫作手法,集中描寫了貴妃之貌美。無論是白居易的描述,還是其他文人的描述,貴妃的貌美都是比較抽象的。李白的《清平調詞三首》,第一首從空間角度寫,以牡丹花比楊貴妃的美艷;第二首從時間角度寫,表現楊貴妃的受寵幸;第三首總承一、二兩首,把牡丹和楊貴妃與君王糅合,融為一體。但整體看,貴妃貌美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豐艷”之美,宋代人在《楊太真外傳》書中介紹,玉環與玄宗翻書,翻到《趙飛燕外傳》,說漢成帝給趙飛燕造了避風臺,玄宗說:“爾則任吹多少”;二是貴妃的皮膚特別白皙,作品中“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即是描寫語句。五代王仁裕撰《開元天寶遺事》記載:“貴妃每有汗出,細膩而多香,或試之于巾帕之上,其色如桃紅也”。

(三)貴妃受寵

首先是自己受寵,“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其實,貴妃與皇帝也是常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磕磕絆絆的時候。史書記載貴妃與玄宗有兩次比較大的感情矛盾。第一次是天寶五載,貴妃因“妒悍不遜”,被玄宗趕回了娘家,后因高力士建議,玄宗接回,貴妃“伏地謝罪”,二人合好,從此“后宮莫得進矣”;第二次是天寶九年,因貴妃“復忤旨”,后來貴妃送給玄宗“一縷青絲”,從此玄宗對貴妃“寵待欲深”。其次是兄弟姐妹沾光?!版⒚玫苄纸粤型?,可憐光彩生門戶”,楊玉環兄弟姊妹全都因她得以分封,家庭顯赫,讓人羨慕。楊玉環冊封為貴妃后,玄宗又追封其父為太尉、齊國公,其叔為光祿卿,堂兄弟楊官鴻臚卿,楊為侍御史,楊釗賜名國忠,封魏國公,丞相;大姐封韓國夫人,三姐封虢國夫人,八姐封秦國夫人。

(四)奢靡享樂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游夜專夜”,“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驪宮高處入青云,仙樂風飄處處聞”等句,反復渲染玄宗得貴妃以后,如何行樂,如何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即玄宗的迷色誤國。事實上,玄宗與貴妃在華清池沐浴之場景確實是比較奢華的,溫泉沐浴是有等級差別的,第一級別是御湯―九龍湯、蓮花湯,皇帝專用,第二級別是貴妃湯―海棠湯,楊貴妃專用,第三級別是太子湯,第四級別是公共溫泉。雖然,玄宗與貴妃過著歌舞升平的奢華生活,但二人在藝術創作方面卻是志同道合之人。據唐人著錄的《開天傳信記》記載,天寶年間,玄宗上朝聽政捂肚子,高力士問其原因,皇帝說昨晚夢見一曲子,沒來得及記下,笛子放在肚子處,剛才是一邊聽政,一邊按笛眼,把這首曲子記下來。玄宗還選樂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園。聲有誤者,帝必覺而正之,號“皇帝梨園子弟”。貴妃則在舞蹈方面造詣極高,她將《霓裳羽衣曲》變為了舞曲,進行領舞。根據唐?李?!端纱颁洝返挠涊d,當李白將《清平調詞三首》獻給皇帝的時候,貴妃則“持玻璃七寶盞,酌西涼州蒲桃酒,笑領歌,意甚厚”;而玄宗則“調玉笛以倚曲,每曲遍將換,則遲其聲以媚之”。

從“漁陽鼙鼓動地來”至“夜雨聞鈴腸斷聲”,敘述安史之亂爆發后,玄宗出逃,馬嵬縊妃事件,玄宗與貴妃在馬嵬驛生離死別的場面?!傲姴话l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到馬嵬驛時,禁軍將士不滿情緒高漲,將領陳玄禮代表將士請誅楊貴妃,玄宗無法,只好賜楊貴妃死?!包S埃散漫風蕭索”,“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通過環境的描寫,寫出了玄宗在西南行軍的路上及在蜀地時痛苦的心情。

自“天旋地轉回龍馭”至“魂魄不曾來入夢”,書寫李隆基對楊貴妃的思念。

詩人抓住了人物精神世界里揪心的“恨”,描述了楊貴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傷,“群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還都路上的追懷憶舊,回宮以后“芙蓉如面柳如眉”的睹物思人及“西宮南苑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少”的觸景生情,一年四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種種感觸。纏綿悱惻的相思之情,使人覺得回腸蕩氣。另外,從“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語句中,一方面說明玄宗對貴妃的思念至極、度日如年,一方面也側面反映出玄宗晚年孤獨的生活。

自“臨邛道士鴻都客”至結尾,詩人采用的是浪漫主義的手法,忽而上天,忽而入地,“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后來,在海上虛無縹緲的仙山上找到了楊貴妃。“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以行動寫人,寫出了貴妃內心的焦急與迫切;“云鬢半偏新睡覺”,“風吹仙袂飄飄舉”,“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描寫見情,描寫楊貴妃的外在形態,展示其內心情感;最后當道士即將離開的時候,貴妃“唯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最后感覺還不能表達自己對玄宗的思念,又將“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的重重誓詞:“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一同寄去,敘事見情,把楊貴妃不念舊情,感恩報德,忠于愛情,矢志不渝的心情刻畫得淋漓盡致。詩歌的末尾,用“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結筆,點明題旨,回應開頭,而且做到“清音有余”,給讀者以聯想、回味的余地。

二、對李隆基、楊貴妃的歷史評價

(一)李隆基

縱觀歷史,由于李隆基晚年的荒、迷色,導致唐朝由盛轉衰,但對一個人物的評價要一分為二。首先,李隆基是一個有為的皇帝。他開創了“開元盛世”的繁榮局面,還克己復禮,重用賢相,虛心納諫,崇尚節儉,“焚珠翠之玩,戒其奢也;禁女樂而出宮嬪,明其教也”。其次,李隆基的時代是一個富裕時代。杜甫《憶昔》:“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最后,李隆基時代還是一個向上的時代?!杜f唐書q玄宗本紀》記載,“于時垂髫之倪,皆知禮讓”。但到了天寶時期,尤其是晚年,除任相失誤,拒絕納諫外,自己也變得驕奢逸起來。元稹《上陽白發人》:“天寶年間花鳥使,撩花狎鳥含春思。滿懷墨敕求嬪御,走上高樓半酣醉。”加之唐代節度使制度,軍事重心外重內輕,使得唐朝由盛轉衰。

(二)楊貴妃

楊貴妃不是唐朝由盛轉衰的關鍵,她對政事不關心,也不干政,否定“紅顏禍水”說。她是一個悲劇人物。她自己沒有選擇幸福的權利,只不過是皇家王權的禮物和玩弄品,天生麗質不是自己的錯,然而卻是釀成悲劇的開端。本來與壽王李瑁是郎才女貌的一對,但卻被玄宗看上,再到后來的馬嵬縊死,都是自己無法改變的,真所謂“紅顏薄命”。正如晚唐詩人羅隱《帝幸蜀》詩評價:“馬嵬煙柳正依依,又見鑾輿幸蜀歸。泉下阿蠻應有語,這回休更怨楊妃。”

總之,在這首長篇敘事詩里,作者以精煉的語言,優美的形象,敘事、寫景、抒情相結合,敘事有致,張弛自如;抒情深摯,纏綿細膩;語言優美明麗,自然流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