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的開頭范文
時間:2023-04-06 06:16:4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好文章的開頭,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開頭是作文在閱卷老師面前的第一次亮相,它將決定你所寫的文章在閱卷老師心中所留下的第一印象。如果第一印象好,就意味著有了良好的開端,也就成功了一半。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我們該怎樣一提起筆就讓自己成功一半呢?
(一)“開門見山”式開頭
一般來說,文章的開頭應盡量做到“開門見山”,即要用簡單明了的語言引出文章的話題,使人一開始就能了解文章要說明的內容。
1. 對于敘事類的文章,可以在開頭把人物、時間、事件和環境交代清楚。如“A Trip to Huangshan(黃山之旅)”的開頭可以是:Last month, my family went to Huangshan by train. It took us ten hours to get there. What a long and tiring journey! We were tired but the beautiful scenery excited us.
2. 對于論述性的文章,可以在開頭處先闡明自己的觀點,接著展開進一步的論述。如“The Time and the Money(時間和金錢)” 的開頭可以是:Most people say that mone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ime. But I don’t think so. First, when money is used up, you can earn it back, but……
(二)回憶性開頭
在描述事件或游記類的文章中,采用回憶性的開頭往往更能吸引人的眼球。這種類型的開頭中通常含有描述自己心情或情緒的詞匯,如never forget (永遠無法忘記), remember (記得),unforgettable (難以忘懷的), exciting(令人激動的),surprising(令人驚訝的), sad (難過的)……如“A Trip to Huangshan(黃山之旅)”的開頭還以這樣寫:I will never forget my first trip to Huangshan. 或It was really an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 I had.
(三)疑問性開頭
在敘事類或論述性的文章中,都可采用疑問型開頭,這樣既可以吸引閱卷者的注意又容易抓住中心。如“Planting Trees(種樹)”的開頭可以是:Have you ever planted trees? Don’t you think planting trees is ……
再如“Traveling Abroad(出國之旅)”的開頭可以是:If you have an opportunity to travel abroad, why not consider Singapore?
(四)倒敘式開頭
在有的文章,特別是敘事類的文章中,可以采用倒敘的寫作手法,先寫出事件的結果,再陳述過程。如“Catching Thieves (捉賊)”的開頭可以這樣寫:I lay in bed in the hospital. I smiled at my friends even though my legs hurt. 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happened to me? Let me tell you. It’s a … story.
二、怎樣寫好文章的結尾
文章的結尾沒有固定的模式,同學們可以根據表達主題的需要靈活創造。一般情況下,記敘文和說明文經常采用自然結尾的方法;但夾敘夾議和發表觀點類的文章則往往有結束語,以使文章首尾呼應,結構完整。文章結尾的形式也因文章類別和開頭的風格而靈活多變。
(一)自然結尾,點明主題
隨著文章的結束,文章自然而然地結尾。如“Helping the Policeman(幫助警察)”的結尾可以是:The two children were praised by the police and they felt happy.
再如“The Tortoise and the Hare(龜兔賽跑)” 的結尾可以是:When the hare got to the tree, the tortoise had already been there。
(二)首尾呼應,升華主題
在文章的結尾可以用含義較深的話點明主題,深化主題,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如“I Love My Hometown(我愛家鄉)”的結尾可以是:I love my hometown, and I am proud of it.
(三)反問結尾,引起深思
這種方式的結尾雖然形式是問句,但意義卻是肯定的,而且具有一定的強調作用,可引起他人的深思。如 “Learning English can Give us a Lot of Pleasure (學英語能為我們帶來許多樂趣)” 的結尾可以是:If we learn English well, we can …Don’t you think learning English is great fun?
(四)表達祝愿,闡述愿望
篇2
人們常有這樣的體驗:有的電影一開頭就牢牢地吸引了人,讓人迫不及待地往下看,而有的電影剛開頭就乏味之極,讓人看了昏昏欲睡。自然,看完前者后人們會再三再四地贊嘆并悠然神往,看完后者后人們會再三再四地搖頭并大呼上當。
這可真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只因開頭不同,結果也就會大不相同。這足以說明,無論是何種形式的創作,重視開頭并確保開頭出彩乃是一種大聰明、大智慧。
寫作文也是如此。我們的教學實踐就曾再二再三地提醒過我們,對于初學寫作的同學,最頭疼的就常常正是這個如何開頭的問題,即,面對作文題總覺得無從下筆,他們雖然也知道好的開頭是作文成功的一半,可就是手足無措,開不好頭。
那么,究竟應該怎樣給作文開頭呢?讓我們看看古今中外寫作大師是怎樣論述怎樣操作的吧!
元代喬夢符說:“開頭要像鳳頭?!毙∏删馈?/p>
《文心雕龍 章句》中說:“好的開頭如蠶長抽絲,找準了線頭,便會長抽不斷,源源不絕,否則就會梗塞受阻?!?/p>
托爾斯泰名著《安娜卡列尼娜》的開頭第一句是:“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边@個哲理詩似的開頭,為整部作品定下了抑郁悲涼的調子。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第一句是:“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這就為全文的寫景抒情定下了“淡淡的哀愁”的基調。可見,出色的開頭在全文中具有特殊的功效。開頭定調是一種能力、一種技巧。它來源于寫作者對事物的深刻認識和對語言的高度概括能力。只要開頭引人入勝了,才能讓讀者愛不釋手,迫不及待地看下去。
顯然,忽略開頭意味著糊涂,輕視開頭意味著浮淺,從不鉆研開頭的技巧,無疑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不可原諒的重大失誤。
二
那么,怎樣才能做到開頭又快又好呢?
讓我們聯系我們的語文教材,細品幾個最常見的開頭技巧吧!
(一)開門見山、直入主題
要求寫作者對準靶心,這個靶心就是題目或文章的中心。點題、解題均可。此法是文章切題,中心突出,最宜考場作文。如《海濱小城》“我的家鄉在廣東是海濱的一座小城。”簡明精煉印象鮮明、娓娓地敘述,親切地入題。又如《我的媽媽》“我有一位勤勞善良的媽媽”,閱卷老師看開頭便知文章主題是要表現媽媽的勤勞和善良,下文應圍繞“勤勞”、“善良”來寫。
(二)提出問題、吸引讀者
作文一開頭就提出一個令讀者感興趣的問題,吸引讀者讀下去,而問題答案正是要表達的中心思想。例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送挽聯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學生,各色各樣的人都有。那時我有點驚異了,為什么伯父受到那么多人的愛戴?”設下懸念,吸引人閱讀下去。又如《爸爸戒煙》的開頭,有著多年吸煙歷史的爸爸,這幾天忽然對著香煙毫無興趣了,這是為什么呢?這個設懸念的開頭一下子切中標題,又能引起讀者的注意。
(三)說明情況、介紹背景
這種開頭要交代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這“四要素”,使讀者了解故事的背景,有時還可以交代時代背景、人物出場背景等。如《飛奪瀘定橋》“一九五三年五月,北上抗日的向天險大渡河挺進,大渡河水流湍急,兩岸都是高山峻嶺,只有一座鐵索橋可以通過,這座鐵索橋就是要奪取的瀘定橋”。這樣開頭就交代清楚了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使讀者了解了故事的背景。再如《將相和》“戰國時期,秦國最強,常常進攻別的國家。”僅用一句話,就交代了時代背景。
(四)借用故事、引起下文
就是用一個故事或者用一個傳說引起下文,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例如《太陽》“有這么一個傳說,古時候,天下有十個太陽,曬得大地上寸草不生。人們熱得受不了,就找一個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個,只留下一個,地面上才不那么熱了。其實,太陽離我們有三萬萬里遠……”。作者借用一個古代的神話傳說,引出太陽有哪些特色和作用。這種開頭落尾就緊扣中心,使讀者對作者的寫作目的,現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從而激發閱讀興趣。
(五)描寫景物、引出人物
描寫自然景物,烘托環境氣氛,是為引出人物服務的。如《小英雄雨來》“晉察冀邊區的北部有一條小河,河里長著很多蘆葦。河邊上有個小村莊,蘆花開的時候,……因此這村就叫蘆花村。十二歲的雨來就是這村的?!碑斈阕x了這清新、優美、明朗如畫的開頭,若不急著往下看才怪呢!如《少年閏土》、《草原》、《窮人》等課文都屬于這一類型的好例文。寫作時,描寫景色和環境要真實、典型。
總之,作文開頭的方法很多,究竟采用何種方法才最出色最有效,要根據文章的主題、題材、風格等諸多因素來選用。
三
那么,究竟該如何解決好開頭難的問題呢?怎樣才能引導并幫助學生做到善于開頭,精于開頭呢?
筆者認為有兩個重要的途徑。
一是要通過廣泛的閱讀,細細揣摩并學習天下好文章的開頭方法,正如杜甫的名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焙玫拈_頭方法看多了,記多了,寫起來自然有的是榜樣,有的是參照物,再也不會因無法開頭而抓耳撓腮、叫苦不迭了。
二是要有的放矢,精心設計,堅持做好關于開頭的單項訓練,
方法一:只寫開頭。寫作前先出示作文題,反復強調開頭的重要性,然后要求學生寫出三至五個不同的開頭,并由學生自己為這些不同的開頭打分,讓學生在比較中辨析這些不同開頭的短長與優劣,老師批閱后再擇最優者細細點評。如此久而久之,自然會引導學生掌握文章開頭的方法。
方法二:先由老師提供若干不同的開關方法,再讓學生根據他的不同理解和不同需求做出選擇/。
如寫作《回憶》一文時,我就曾出示過如下幾個不同的開頭樣式。
(1)見過大海嗎?它藍得像天,它美的像夢,我的回憶就與大海有關。
(2)知道貝殼嗎?它明亮極了,它美麗極了,我的回憶就像這迷人的貝殼。
(3)有件事讓我難忘,提起它我總會熱淚汪汪。
(4)有過許多難忘的時刻,它們總是那么清晰,想起來總是歷歷在目。
(5)有人說,兒時的回憶都是甜的。我不信,因為我的回憶就是苦的。
(6)“請把我的歌,帶回你的家。請把你的微笑留下?!泵慨斘页疬@支歌??倳肫鹚矣泻门笥选痢?。
(7)我的回憶像珍珠,亮晶晶的。信不信?不信,我這就說給你聽。
(8)笑是什么?笑是陽光。這是我的真實體驗。這體驗,是美好的回味告訴我的。
再如寫讀后感時,我曾提示過一個重要的思路:請認真揣摩一下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他的意圖是什么?理解并認準了這一點,感悟也就基本上“準確”了。然后我出示了以下幾個不同的開頭:
(1)讀完《××》,掩卷深思,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句名言:……
(2)是在一個……的時刻,我讀完了小說《×××》,我的思緒也隨之飛了起來。
(3)“……,……。”這是××說過的一段話,對于這段話,我曾將信將疑過,但看完作品《××》后,我就不再懷疑,因為我找到了答案。
(4)長期以來,我一直在思考著一個間題:為什么……?讀完小說《××》后,我明白了……
(5)……對嗎?如果不對,為什么?我一直回答不好這個問題。
(6)與哲人對話是件極美好的事,可是,茫茫人海,何處有哲人?我的理解是,好作品也是哲人,品讀好作品必有美好的收獲。
(7)×××是種常見的社會現象。對此,公說公的理,婆說婆的理,究竟誰的理對,小說《××》作出了巧妙的回答。
(8)“好文章是燈,能點亮愚者的雙眼,”這話真的對嗎?
(9)許多人說,《×××》寫的好。我可卻偏要說:未必。為什么?請聽我的理由。
篇3
采寫:本報記者呂海波
干凈的文面
文面就像一個人的臉面,干干凈凈、端端正正,會給人一個初步的好印象。如果是一份字跡模糊難辨、書寫亂糟糟的文面,可能一下子就把你的文章打進了“冷宮”。同學們該如何寫出一份賞心悅目的答卷呢?仝老師給出了如下建議:
首先,用藍色、藍黑色的水性筆(或油筆)書寫。當然,顏色不可太淺,筆畫也不可太粗??季砩系淖趾透寮埗际呛谏模虼擞眠@樣顏色的字比較鮮明;
其次,丟棄改錯字用的修正液、透明膠之類的文具??季砩喜辉试S使用這些文具,它們有做記號的嫌疑;而且使用過后,也影響卷面的美觀。同學們寫錯字后,可以用一根或兩根斜線劃掉即可。
第三,要書寫工整清楚。如果你寫一手好字,固然可賀;如果你的字寫得一般,那么只要寫得工整、清楚就可以。切忌在作文中,把標點一頓到底;或者把一個錯字涂成一個“團團”,把一連的幾個別字涂成一“塊塊”。涂抹的區域就像人臉上的斑點一樣,影響卷面的美觀。
醒目的標題
題目即文章的眼睛,眼睛美麗、有神,才能引人駐足欣賞,引起人進一步閱讀文章的情趣。一般地說,好文章的標題應具備簡明、概括、新穎的特點,言簡意賅,點明文章的主旨或概括主要內容等。切忌題目太長、語言生硬、文法不通。仝老師給同學們介紹了幾種使文章題目新穎、引人的方法:
1、巧用標點,如《你還會浮躁嗎?》《吃在中國?在吃中國!》等;
2、一反常理,如《哥哥也要坐船頭》《100分,我恨你》;
3、詞語的超常搭配,如《美麗的謊言》《懲罰“微笑”》;
4、巧用色彩,突顯形象,如《穿紅褂的小姑娘》《我心靈的綠洲》;
5、巧用修辭,充分調動讀者的生活感受,如《我沖出了“保險箱”》《沐浴在粽子的清香中》等
仝老師說,同學們只要留心,肯動腦筋、下工夫,或借鑒,或創新,給自己的文章擬出一個新穎別致、一目傳神、讓人眼前一亮的標題,是不難做到的。
亮麗的開頭
常言說:“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仝老師說,好的文章應該有個好的開頭,既展示了作者的才情,又激發了讀者的興趣,還可以自然點明主旨、領起下文。如,江蘇2007年中考滿分作文《你還會浮躁嗎?》,開頭寫道:江南細雨夜,手捧一壺香茶,聽窗外雨聲滴滴答答;閱手中萬卷詩集,品古今文人墨客,各領。一切都悠悠然地安靜下來。你還會浮躁嗎?小作者細膩的描寫,渲染了一種悠然、寧靜的氛圍,既展示了文采,又自然點題,更喚起讀者對雨夜的品讀,這一美好生活時刻的體驗,產生閱讀的情趣,可謂精彩!
清晰的結構
“文無定法”,在平時的作文學習訓練中,同學們嘗試過多種文章構思方式———鏡頭組接式,小標題式,小排段式,問答式,聯想式,記者采訪式,班會辯論式等。仝老師說,臨近中考,同學們要做的是梳理平時自己的習作,選出自己最擅長的兩三種形式,重點訓練,力爭事半功倍,更上一層樓。
值得注意的是:考場作文的結構,宜簡明不宜繁雜,有曲折不可??隆H綣?羌切鷂幕蟶⑽模?幸惶跬懷齙南咚魘欠淺1匾?摹H紓?賭慊夠岣≡曷穡俊罰?∽髡哂昧巳?魴∨哦危骸澳慊夠岣≡曷穡吭諛譴笞勻壞幕潮е??!??薄澳慊夠岣≡曷穡吭諛且只蚯逋褚只蠔纜醯氖?世鎩!??薄澳慊夠岣≡曷穡吭諛搶?返哪曷擲鎩!??卑選澳慊夠岣≡曷穡俊弊魑?慷蔚牧炱鵓洌?饗咄懷觶??於琳卟講澆?胛惱碌拿爛釙榫持校?晌焦顧記邐?⒕?傘T偃紓?007年山東滿分作文《跟美麗捉迷藏》開頭寫道:“路過青春,步入花季,總是感覺身邊暗淡乏味,心緒低落,鮮少因為發現美麗而感動、欣喜。美,是否在與我玩著捉迷藏的游戲,正在靜靜地等待我去把她找尋?”正文使用了小標題式的結構:(一)美,在轉身處;(二)美,在凝眸處;(三)美,在你身邊。緊扣話題,以“尋覓”為線索,通過攝取生活的幾個特定的鏡頭,用剪貼的形式結構成文,可謂獨特,令人耳目一新。
自然的結尾
仝老師說,好文章除了有好的開頭,還應該有個好的結尾。結尾貴在自然、有力,又余味無窮;既深化主旨(或點明主旨),又照應開頭,使文章結構完整。切忌生拉硬扯,隨意拔高。如《你還會浮躁嗎?》,結尾寫道:為什么不在雨夜中捧一壺清茶?那里,你體會到的不止是純凈。如此結尾既照應了開頭第一段,也令人回味。“不止是純凈”還有什么呢?由讀者自己去想好了。茶之妙處,在于“可以清心也”。當品茶之時,讀詩、讀史,讀自然萬籟,浮躁自會歸于平靜。余音裊裊,不絕如縷,文章之美,更在于此。
再如,《跟美麗捉迷藏》的結尾寫道:“我要高聲呼喚———美,我找到你了?!弊匀弧⒑喢?、形象、有力,既呼應了開頭的“尋找”,使結構完整,又讓讀者感受到了小作者的興奮之情,并且和他一起激動,可謂精彩,值得借鑒。
鮮明的主題
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態度觀點,要一目了然。切忌“猶抱琵琶半遮面”,讓人讀完全文覺得云里霧里,不知所言。仝老師介紹了幾種突出文章主題的方法:
1、讓標題點明主題。如江蘇去年滿分作文《吃在中國?在吃中國!》,標題很有震撼力,言語中透出智慧———前后僅是調換一個字,就鮮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觀點。文章正文的例子也非常典型:吃果子貍吃出“非典”———吃掉生命;某些地區吃得浪費驚人———吃掉美德;放學路上看見買青蛙的———吃掉生態平衡。小作者敏銳的眼光、深邃的思想、憂慮的情懷了然突出。
2、在開頭點明主題。如山東2007年滿分作文《美就在身邊》,題目就是主旨;開頭一段“一滴露水就可以反映出太陽的光輝;一粒細沙包含著一個多彩的世界;佛語: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身邊的美無處不在?!鼻逍隆灻赖恼Z言信手拈來,不僅營造了一種詩意,讓人拍案叫絕,而且“身邊的美無處不在”又一次點明主旨,加深了印象。
3、結尾點明或深化主題。如《美就在身邊》這篇文章,結尾寫道:“一粒沙里看到一個世界,一朵花中看到一座天堂,美就在身邊,將無限放在手心,永恒在一剎那間收藏!”寥寥數語,可見小作者的概括能力和扎實的語文功底。
精彩的語言
記敘的語言,具體形象;議論的語言,嚴謹周密;說明的語言,平實準確;描寫的語言,或佳辭麗句,清新優美;或娓娓動聽,含蓄雋永;或剛健有力,痛快淋漓……美麗的語言給人以享受,美好的思想需要美麗的語言來表現。仝老師向同學們介紹了幾種扮靚語言的方法:
引用名言。恰當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古詩文名句,展示自己的積累,擴大文章容量,增強文章的辭采。如:選擇永恒,需要“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需要“金戈鐵馬”的慷慨志向;選擇永恒,“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探索,需要“要留清白在人間”的高潔。這樣的句子富有詩意。
篇4
我們寫文章,通常分三步走:構思準備,寫作實踐,修改提升。這道理大家都明白,但人們卻總容易忽視最后一道工序。感此,有必要再說說這個陳舊而又沉重的話題。
修改作文是培養自信心的有效途徑。中學生對自己的作品總愛妄自菲薄,認為這也不如意,那也不稱心。長此以往,對自己的作文就失去了自信力,改作文就成了老師天經地義的事。殊不知,閱讀量的積累,知識面的拓寬,語文素養的提高,使我們的中學生尤其是高中生具備了一定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中學生已經有了自己的審美標準,是可以對自己寫出的文章做出修改的。如果有能力而不用,有資源而不發掘,實在是有悖素質教育的宗旨,是中學生對自己的否定。缺少自我剖析的勇氣和膽識,這不利于中學生的健康成長。當然我們傳統的學生寫老師改的教育模式既束縛了老師,有束縛了學生。學生失去了自信心,失去了創新的機會,導致作文教學的尷尬,成了作文教學的“怪圈”,學生作文水平總是提不高。放開雛鷹的翅膀,讓學生真正認識自己,給學生自我解剖、自我實驗的基地,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作文教學才會有廣闊的天空。
修改作文有助于深化認知水平,提高寫作能力。文章是我們認識的外化,要清楚、全面、深刻地認識客觀事物,就必須有一個循環往復的認識再認識的過程。認識事物如此,寫文章亦如此。改文章就是對大腦所反映事物的反復研究、認識,對表現形式的不斷揣摩、選擇,使文章逐漸接近思想內容和表現形式的統一。修改文章是深化認識的重要過程,是符合我們的認知規律的。在修改文章的過程中,我們會不斷認識自己,提高自己,超越自己。同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學會合作,學會交流,學會欣賞,于人于己好處多多,何樂而不為呢?
“梅花香自苦寒來”,好文章當是改中出。古今中外,廣為流傳的好文章大多是經過再三斟酌,千錘百煉而成?!凹t杏枝頭春意鬧”,一“鬧”字卓絕千古,震爍詩壇;“云破月來花弄影”,一“弄”字熠熠生輝,讓詞人受用無窮;“春風又綠江南岸”,一“綠”字嘔心瀝血,讓詩人永葆青春。這些佳字妙句,自是修改的神功之處。曹雪芹披閱十載,五易其稿,增刪多次,讓《紅樓夢》紅遍世界,光耀千秋;列夫托爾斯泰寫《戰爭與和平》僅開頭就改了五次。如此文豪大家尚有知“改”之明,吾輩又豈能小覷“改”呢?
修改文章是對自己的負責,也是對他人的負責;粗制濫造是對他人的褻瀆,也是對自己的貶低。在修改文章的過程中,能改出自己的人格,增強自己的社會責任感。改文章不僅有助于提高能力,還有助于我們做人。愿同學們多多修改自己的文章,亮出自己,讓我們的作文亮起來。
篇5
每每布置作文,總有一些學生覺得無話可說,無事可寫;即便是給課余時間寫,不交作文的也還是大有人在。因此,許多老師都在思考:怎樣才能讓學生寫出文章?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杜甫有句詩說得極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边@其中的“神”不就是從“讀”中來的嗎?所以我想,鼓勵學生多讀不失為培養學生寫作的一種方法。
一、多讀可以豐富學生的思想,提高學生認識問題的能力
好的作品往往是一個創造者思想、心靈、情操、人格的寫照,換句話說,一個人思想水平、道德情操的高低決定了他作品的優劣。所謂“文如其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一個作家首先是一位思想家、哲學家。學生寫出好文章也需要具備健康、進步、豐富的思想,具備一定的認識問題的能力,具備高尚、美好、純潔的道德情感。如何培養呢?渠道之一就是多讀書、讀好書。文學作品具有教育、認識和審美作用,并且它特定的表現形式也容易讓學生接受。讀《豐碑》一文,我們會對軍需處長舍己救人的精神油然而生敬意;讀《媽媽的禮物》一文,我們會感受到一位母親對女兒的良苦用心;讀《蠶婦》一詩,能讓我們認識到封建社會制度對人們的殘害;看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這樣煉成的》可鼓舞人們面對困難、克服、戰勝困難。《卓婭和舒拉的故事》曾激勵無數蘇聯的愛國青年奮不顧身走上衛國的戰場;高爾基的《母親》被列寧稱為“一部非常及時的書”……
這些都足以說明文學作品對人的影響力。學生熟悉這些優秀的文學作品都會豐富思想、陶冶情操、提高識辨能力。如果把學生的大腦比成倉庫,那么倉庫充實了,需要表達時自然脫口而出,行注筆端。試想一個思想貧乏的人,怎么會寫出內容豐富、認識深刻的好文章?因此我提倡多讀書、讀好書。高爾基說:“愛書吧,它能使你愉快。它教給你尊敬人,也尊敬自己。它鼓舞你的思想感情去愛人類,愛和平?!弊x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我想能寫出好文章的人都是愛讀書的人。因為讀書可以豐富學生的思想,提高學生的識辨能力。
二、多讀書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最近在學完第九冊第一單元寫景狀物的記敘文后布置了仿寫作文:學生自擬題目,寫自己熟悉的景物。結果有一位學生寫了《游團山》,還有一名學生寫了《嫩江游記》,我把兩篇作文作為范文在班級大加褒獎。事后常想這兩篇文章之所以成功除了語言嫻熟、優美、結構成文清晰流暢外,不也與他們獨有的生活經歷分不開嗎?而這卻是大多數學生望塵莫及的。世界廣大,生活多姿,個人經歷、書本知識顯然是有限的;尤其是學生大多數是過著“二點一線”的生活,那么怎樣才能寫出新鮮活潑,豐富多彩的好文章呢?我還是那句話:多讀書、讀好書。創作以生活為基礎的,作品真實地反映、再現生活。每一位作家都有廣博的見聞和豐富的生活經歷。學生通過讀優秀作品去體驗自己無法體驗的生活,去感受自己無法看到的景觀,去學習書本上讀不到的知識……這樣,書讀多了,生活素材豐富了,視野開闊了,想象力自然就會得到提高。許多學生作文中引用古詩文,名言警句,講述寓言故事,描寫神話傳說不都是從書中“讀”來的嗎?還有《窮人》、《甜甜的荔枝》這樣的課文,課后都有續寫結尾的練習題,這除了考察學生認識問題的能力外,本身就是對學生經歷見聞的考察,也可以說是對學生想象能力的考察。蘇聯著名文學家高爾基之所以能寫出許多優秀的作品,很大程度上也因為他從前讀的書多。我想博覽群書,一定會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想象力,也一定會有助于學生寫出優秀的文章。
三、多讀可以從優秀作品中求語言、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是文章的基本材料,文學是語言藝術,語言是思想的外衣。“好書使人手不釋卷,是因為里面的好思想、人物使人喜愛。但如果不是語言把這些東西形容出來,讀者也就不會因為它廢寢忘食了?!笨梢娯S富的生活和深刻的思想是必須用準確、鮮明、生動的語言表現的。難怪古人在詩歌創作上強調“煉字”,以致到了“吟安一個字,拈斷數頸須”的程度。學生要寫出好文章也應占有相當的詞匯,刻苦的去追求它,嚴格的選擇它。能夠準確而生動地把內容傳達出來,這是對文章語言的基本要求。積累詞匯的方法多種多樣,途徑不一而足。而作為學生最易行的是從書本上學習占有詞匯,因為優秀的作家都是語言大師。學生多讀書,讀好書,除課文之外再選擇優秀作家的優秀篇章,學習吸收已有的文化,以豐富完善自己。也許你讀書不是在有意識地學習某種詞語,但影響或許就在無意識之中。譬如小學生喜歡讀卡通小說,學生的作文中總會或多或少看出這種小說的語言風格。所以無意識地讀書同樣可以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語言熏陶。何況有意識的去積累呢?列夫托爾斯泰說:“身邊要永遠帶著鉛筆和筆記本,讀書和談話時碰到的一切優美的地方和語言都把它記下來?!边@樣從閱讀中有意或無意去學習積累好的語言,久而久之,何愁詞匯不豐富,語言不生動,表達能力不提高?郭沫若的“胸藏萬匯憑吞吐”就不是很難的事了。
四、多讀可以從優秀作品中求構思,提高布局謀篇,結構成文的能力
篇6
一、讓學生身臨其境,受到大自然美景的熏陶與感染,產生寫作的欲望
一定要讓學生置身于美景之中,身臨其境時,驚嘆于大自然的神奇,受到大自然美景的熏陶下如醉如癡,產生無限的遐想,久久不肯離去?;匚吨畷r,有拿起筆記錄下這優美風光的強烈愿望,并急于讓沒領略過這種風光的人欣賞。在這種欲望的驅動下,寫出來的文章字里行間流露出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之情,才是真情的流露,真實感人,這才不至于抓耳撓腮、閉門造車,無話可寫,無話可寫。
二、尋找身邊的觀察點
我們教師領學生去參觀,不一定要鄭重其事,大張旗鼓,其實,我們身邊就有很多美景可作為寫作素材。我們學校的自然景觀一般,但只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你會發現校園的美無處不在,學生筆下的校園如詩如畫。提到觀察,其實學生并不知道怎樣觀察,只是泛泛地看,觀察之前,老師一定要做觀察指導。
三、如何指導學生把看到的寫成文章
要把寫景作文寫好,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要按一定順序去觀察描寫,例如時間順序、方位順序或二者結合順序。第二,描寫景物時要寫出特點,將景物的形、聲、色、味等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特征寫出來。第三,要點面結合。寫局部景物要精雕細刻,力求惟妙惟肖。第四,描寫景物要情景交融,寫景目的在于抒情,如果不能做到情景結合,那就是為寫景而寫景了。第五,描寫景物還要講究文采。要努力運用一定的寫作技巧,爭取寫出語言優美動聽、意境生動形象的好文章。
四、如何設計好文章的結構,使文章思路清晰,情真意切
1. 標題新穎別致。標題是文章的題眼,好的標題能收到引人入勝、先聲奪人的效果,對表現文章主題、增強文章魅力,提升文章品味,能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而一個平淡乏味的標題,則令人興味索然,難以給人一個好的第一印象。注意,擬題要準確、精練、生動、別致。準確,是指內容詳實,有分寸;精練,言簡意賅;生動,指語言具有形象性;別致,是指表現出不落俗套。
2. 結構巧妙清晰。結構就是文章內容的組合構建,使文章思路的外觀。文章的內容要通過組織安排才能表達,文章的主題也要通過結構來加以凸現,完整的結構清楚的開頭、發展和結尾,這樣才能使文章條理分明。同時文章要首尾呼應,前后一致。
3. 感情真摯動人?!案腥诵恼?,莫先乎情。”作文要脫穎而出,就必須做到感情真摯,“感情真摯的標準就是既要文字感人肺腑,要想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通過細致入微的觀察描寫,恰當的選擇材料,運用各種抒情方法,讓讀者既清楚而又真切地感受到你的這種情感。
五、怎樣才能把文章語言生動
1. 寫好比喻句的方法。
(1)充分展開聯想:聯想是比喻的基礎,幾乎每個比喻句都是通過聯想來實現的。比如當我們看到天上的白云時,就會很自然地聯想到棉花或者白色的花朵,看到董仍的臉龐會很自然地聯想到美麗的花朵。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聯想,我們可以多加訓練,讓自己的聯想更廣,這樣造出的比喻句會更生動、傳神。
(2)抓住事物的特點,在觀察事物時,能夠快速抓住事物的特點,從特點入手,尋找本體和喻體之間的相似點,會產生很好的特點。
2. 寫好擬人句的方法。
(1)把人類的世界駕馭動植物或其他事物之上就是讓動植物、事物說人的話,做人的動作、具有人的心理狀態、符合人的心理習慣。
(2)用你的大腦代替事物思考。當你看到一本躺在桌子上的書,你會想這事屬會有什么想法呢,他匯報。
3. 寫好排比句的方法。排比句能夠增強語句的氣勢,造成強烈的效果。
篇7
一、培養學生的合作和動手能力
我們應該跟老師、同學一起學習討論。老師應該教給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引導學生敢疑、善思、能說、會悟、勤積累、勤動筆,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些文章我們還可以讓學生補寫開頭和結尾。上課時要專心聽講,勤記筆記,課本要反復閱讀,直到把問題看的透徹了、明白了。課后認真完成作業,自覺復習,溫故而知新。
二、倡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注意課外積累,提高閱讀能力。知識就像海洋,課本里的知識只是海面上的一個浪花,是遠遠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的,所以適當的課外閱讀是很有必要的。課外積累是寫作的基礎,要學會對文章的細讀,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誦。如果腹內空空,是寫不出好文章的?!皶墙璨荒茏x也”,一個人的力量是小的,群體的力量是巨大的,讓每位學生找一本書,則班級就可以成立圖書角。為同學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我也會把一些富有時代氣息的雜志借給同學們看,讓他們做好筆記,讓他們關注熱點、關注焦點、關注生活。
三、教會學生感悟生活,從日常生活中汲取知識
除此之外,注意觀察生活、感悟生活,有感而發的寫隨筆,都是幫助我們寫好作文的有效途徑。寫好的作文要反復修改,也可以請教老師、同學的意見,精益求精。語文成績的進步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掌握寫作技巧。初中作文我們會發現很多都是半命題作文,這時我們更應該發揮自己的想象,使作文的立意更高。在寫作方面,除了多看書看報外,還可適當記點周記之類,鍛煉文筆,久而久之,就會越寫越順。一些喜歡聽歌的同學常常會記些喜歡的歌詞,在寫作時用一用,還真不愧為一種好辦法,最起碼在語言上就占了不少優勢。當然,也可以背一些優美的句子,使它們轉化成自己的東西,常記常用,寫作水平自然會有所提高。
四、授之以漁,而非授之以魚
篇8
關鍵詞:網絡作文;寫作素材;內在動力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教科書要重視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讓學生“拓展運用語言文字交流的途徑,學會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交流,如使用計算機進行編輯、版面設計、制作個人網頁和演示文稿”。信息技術運用已成為新課程標準下的語文教學內容。同時信息技術也為語文教學提供了一片天地。高中語文界素有“得作文者,得語文天下”的不爭之語,高中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如何引導學生知于作文、善于作文、樂于作文,是語文教師的使命。本人通過學生非常感興趣的信息技術主要是網絡進行作文教學,下面是本人進行網絡作文教學的做法和心得。
一、通過網絡閱讀積累學生的“寫作素材”,激發學生寫作的內在動力
當今大多數中學生怕寫作,寫作只是應付老師,對付考試,口是心非,假話、空話、大話連篇,缺乏真情實感和真知灼見。通過與學生談心了解到了真實情況是:學生生活單調,主要是家與學校兩點一線,對當下的社會生活了解甚少;大部分學生課余時間是上網打游戲,很少能夠靜下心來品讀一本書。無事可寫,無情可發,無話可說,所以學生的作文只能是課本上的素材,沒有自己的生活,沒有自己的思想。
對于學生的寫作,教師不能只是停留在寫作技巧的指導,訓練到最后學生厭倦了寫作。反反復復的作文訓練,學生的寫作水平沒有提高反而下降,因為這訓練的是當下,為了追求分數,作文上也是急功近利,老師學生恨不得通過幾篇應試作文就把寫作水平提高一個臺階,上升一個檔次。當下的高中作文教學的目的就是高考,就是為了考場上多得一些分數,寫作一心想的是閱卷老師的喜好,如何附和往年的高考優秀作文。作文教學的模式只是教師出題,學生寫作,教師講評、指導修改,周而復始,作文變成枯燥的機械訓練,學生怕寫作,老師怕批作文的惡性循環。
在指導學生進行網絡閱讀的同時,我指導學生建立高中作文素材庫,下設幾個分類文件夾,并將搜集到的資料及時進行歸類整理;引導學生通過辯論會、談天說地、精彩瞬間或佳作賞析等形式將自己所看到和搜集到的知識互相交流;引導學生進行資源共享,讓大家把搜集到的資料共享。這樣,學生作文時就再也不會“無米下炊”了。我還指導學生積累高考優秀范文,從高考優秀范文的思路以及寫作方法中得到啟示。
學生作文提高的瓶頸在拓寬學生的視野――作文的源頭活水生活。對于學生上網,我們不能“堵”之,那就“疏”之,因勢利導,引導學生利用網絡進行閱讀,通過網絡觀察社會、了解社會、認識社會,文章來源于生活,學生有了生活也就有了寫作的源泉。同時網絡閱讀以其容量大、內容豐富,可以滿足不同學生不同的閱讀需求,使學生在閱讀內容的選擇上有一定的自主性,有利于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因而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潛移默化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網絡學生增長了知識、擴大了視野、發展了認知、提升了思維,這是一個認知結構重組的過程,這更是學生寫作的內在動力。認知有了發展,思想境界有了提升,認識水平有了提高,才有可能寫出言之有物、思想有深度、情感有感染力的好文章。
二、通過網絡作文改變寫作方式和修改方式
網絡作文由以往的紙與筆的“對話”轉變為“人機”對話,傳統寫作程序,學生必須要按開頭―主體―結尾寫作,特別是考場作文,一定是意在筆先,也就是先構思好文章的結構思路才能落筆,萬事開頭難,作文的開頭也難,甚至有的學生無從下手,開頭進行不下去了,作文也只能是胡編亂造了。網絡寫作,學生可以打破寫作步驟,隨意下筆,從自己感受最深刻、最容易入手的地方動筆,最后根據文章格式的需要整理、完善文章結構。
寫文章的能力很重要,修改文章的能力同樣很重要。陀斯妥耶夫斯基說:“作家最大的本領是善于刪改。誰善于和有能力刪除自己的東西,他就前程遠大?!彼宰魑慕虒W必須幫助學生養成修改文章的習慣,提高修改文章的能力。葉圣陶明確地指出:“‘改’與‘作’關系密切,‘改’的優先權應該屬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學要著重在培養學生自己改的能力?!彼J為“學生養成了自己改的能力,這是終身受用的”。
但是傳統的作文教學,學生寫作修改落實不到位,這也是傳統作文寫作以紙為媒介的約束,作文修改以犧牲紙面和增加抄寫負擔為代價,這使得學生不愿意對作文進行深入的和長期的修改,從而嚴重影響了作文質量和寫作水平的提高。網絡條件下作文,計算機對文檔的處理功能十分強大,操作十分便捷。作文隨時潤色,頁面十分規范、整潔、清晰,修改方便省力。
篇9
關鍵詞:小學語文 寫作技巧 運用與實踐
新課程改革,使小學語文教學充滿了新的活力。這自然是件好事。但同時,我們也應當看到,由于大家對新課程尚處于探索階段,到底怎樣去進行小學語文教學,尤其是作文的教學,眾說紛紜,使人有種無所適從的感覺。
我認為,寫作技巧在小學語文中的應用,為提高學生素質、發展學生個性提供了嶄新的天地。小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和加強是學生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也是小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基礎。我在平常的作文教學實踐中,不僅極大地改變了過去單一、枯燥的作文教學模式,還改善了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信息交流的方式,提高了學生在學習時間和空間上的自主性,滿足了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結合本人近幾年的作文教學實踐,談談作文寫作技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一、激發學習興趣,深化理解
小學生對新事物有種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梢岳眠@一點使他們的注意力在最短的時間內集中到要學習的內容上來,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睂W生一旦對學習發生興趣,就會由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甚至達到樂此不疲的地步。寫作時可以采取情景再現的方式,讓學生身臨其境,自然興趣盎然。在情趣的驅使下,適時提出對寫作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從中感悟,增強記憶力,拓展想象空間。
二、加強自身朗讀水平,重視學生作文基本功練習
朗讀教學是語文教師不可回避的內容,由于諸多原因造成的教師表現方式和方法的局限性,難以達到語文教育資源的信息傳遞效果。只有加強老師的朗讀教學,提高教師的朗讀水平,才能恰到好處再現語言、節奏、格調乃至文章的情趣、意味,能給學生提供語言、節奏、語氣和語調等各方面的示范。
同時,重視練習學生作文的基本功。1.說。在寫作文前,讓學生先說出自己寫的作文內容,然后再寫。2.寫。讓學生抄寫要求背誦的課文,做到一舉多得,寫字工整,寫字正確,三是可以訓練寫作的分段,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四是詞類的積累。3.積。積累詞匯和佳句。4.改。形成自改、互改的習慣。大家讀自己的文章,易于找到錯別字,病句,以及文章的不連貫,互改可以觸發學生的靈感,拓展視野,提高作文的寫作能力。
三、注重寫作技巧傳授
1.審題。(1)審清題目要求的體裁。(2)審清題目中的關鍵詞,即抓住“題眼”。(3)審題方法:a:分析法審題,題目中包含幾個詞語,理解每一個詞語的意思,搞清幾個詞語之間的關系,掌握題目中的關鍵句;b:比較法審題;c:補充法審題。
2.選材注重一個“新”字。
3.開頭。做到:要統領全文,開頭要引人入勝、簡潔。常見方法:自然式、直接式、抒情式、寫景式、引用式、特寫式、設問式、設疑式。
4.結尾。做到:收束全篇,完成主體,簡潔有力,自然新穎,留有余味,令人深思。常見方法:自然式、點睛式、抒情式、寫景式、引用式、鼓動式、照應式。
平時,布置學生對不同類文章的開頭、結尾段落進行摘抄、揣摩,弄清不同體裁的開頭、結尾的規律。
5.過渡。用在:(1)從一層意思轉入另一層意思的轉折處;(2)由總到分或由分到總的銜接接觸;(3)由敘入議或由議到敘的變換處;(4)倒敘、插敘、分敘的起止點。常見方法:自然過渡;用表示關聯、轉折的語句過渡;運用承上啟下的過渡句。
6.照應。常見法:開頭與標題照應;開頭與結尾照應;上下文照應。
四、作文的技巧指導
1.習作先審題,材料在自己過去積累的習作材料中去找,這樣可以節約時間,減少錯別字,文字流暢,卷面整潔。
2.給習作擬題目時,做到耳目一新,且簡單明了,推測別人擬的題目,盡量不與別人相同。
3.立意新穎,寫出個性,教師平時要容忍學生各種想法,敢于提出自己的見解,表現自己的個性,挖掘題目的內涵,提煉出正確深刻的觀點,放飛想象,用靈活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想法。
4.材料求新,安排巧妙。在寫時,盡量不寫與別人雷同的材料,盡量寫自己的,別人沒有寫的。文章開頭多用比喻、類比、排比等修辭方法,引述名言,講寓言故事切入話題。寫好中間段和首句末句。結尾要有力。
篇10
如何寫好文章的開頭,因文體的差異,也是一個較為復雜的問題。但是無論哪種文體,都應該本著兩個原則:一是開頭要有獨特的創意,以新穎別致的形式抓住讀者,二是符合文章內容和形式的需要,使開頭和主體內容成為有機的整體。堅持這兩個原則,在動筆時充分調動自己的創造能力,就能為文章開一個好頭。下面我們就幾種常見的開頭方式分別討論:
1.開門見山,單刀直入
這是使用頻率最高的一種開頭方法。開篇直戳正題,沒有含蓄委婉的影射,也不拐彎抹角地迂回,或者交代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或者交作動機;或者就某人某事描寫敘述……總之,凡是在開頭直接談及文章主要內容的都屬于這種形式。它使用的文體范圍較廣,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和各種文學體裁均可以使用。這種開頭看上去似乎平淡無奇,可是細加品味起來,優點突出:平穩、干凈、利落,不易離題,好像一個誠實穩重的人,做事樸素務實、直來直去。例如朱自清的《背影》,開頭是這樣的:"我與父親不相見已十余年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既回應了題目,又在敘述中融入了父子深情。又如,《故宮博物院》這樣開頭:"在北京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這就是紫禁城?,F在人們叫它故宮,也叫故宮博物院……"作為說明文,開頭介紹說明對象的座落位置、名稱、建筑規模和歷史,顯得與準確平實的說明文文體特征相符。由于平淡是這種開頭的缺點,就顯得缺少引人入勝的技巧。所以較多適用于一般的實用文;而色彩濃郁的文學作品較少使用。
2.寫人法
這種開頭言簡意賅,直接點出文章的主人公,能使寫作者在下文的寫作中主次分明。例如,涂元季的《人民科學家的精神風采》一文的開頭:"作為一名嚴肅的科學家,錢學森對社會上的一些不正之風,采取堅決抵制的態度。"常言說:"聽其言,觀其行,知其人。"也就是說想了解一個人,就要留心觀察他做事過程中的音容笑貌、舉止動作,找出他的與眾不同之處,也就抓住了他的特點,作者在文章的開頭寫出了文章的主要人物錢學森。作者抓住了錢老的特點,寥寥數語,卻恰如其分地使錢學森的高大形象躍然紙上。作文《寬容》這樣開頭:"一位理發師正在給總理刮臉,由于咳嗽了一聲,理發師不小心將他的臉刮破了,這時理發師緊張不已,以為會大發雷霆。想不到,卻很抱歉地說:'這不關你的事,要是在咳嗽之前給你打個招呼,你就不會刮破我的臉了。'這樣一句暖人的安慰,我們可以從身上看到可貴的品質――容。"這樣由名人生活中的小故事來開頭的方法,增添了文章的可讀性。
3.名言警句法
開頭引用警句、名言、詩句或俗語、諺語等,可以達到吸引讀者,幫助突出中心的作用。這種開頭法也是一般學生容易掌握和便于使用的方法。名言警句式開頭運用得自如,往往能增強開端的氣勢,使人感到突兀、崢嶸、高遠。當然,引用時要盡量準確,避免出現知識性錯誤。例如,《青睞光亮,唯取明鏡》的開頭:"古有唐太宗'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梢?,鏡雖方寸之物,卻功效無比。"文章開篇引用唐太宗名言,增強了開端的氣勢,給人以高遠之感?!对谕浥c銘記的兩岸》的開頭:"生命是一條奔流不息的河,我們都是那個過河的人。在生命之河的左岸是忘記,在生命之河的右岸是銘記。我們乘坐著各自獨有的船在左岸與右岸穿梭,才知道――忘記該忘記的,銘記該銘記的。"作者引用席慕蓉的名言、詩句,起到開啟、統領全篇的作用,既切題,又增強了文章的文化味和哲理性,發人深省。
4.妙用修辭格
4.1 排比。如《千年的呼喚》的開頭:"它曾是千年前的儒學大師發自肺腑的呼喚,它也曾在勾心斗角爾虞我詐中變的不值一文,它曾是無數飽學之士終生恪守的行為規范……它就是――誠信。"
該考生很善于運用排比造勢。排比使句式整齊,讀來瑯瑯上口,鏗鏘有力;排比使內容凝練,對比強烈,褒貶鮮明。片言只語中已顯示出小作者的文化修養及遣詞造句的能力。
4.2 比喻。"人生就是一張答卷,它上面有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和問答題"。(《人生也是一張答卷》湖北一考生)將人生比喻成一張答卷,寥寥數語開篇點題,形象令人深思。又如《生命的本質》的開頭:"人的生命就像一枝花。如果說花的本色是白色,那么生命的本質就應該是誠信。"這篇佳作構思靈巧,將人的生命比喻成一枝花,快速切入正題,可謂簡潔明了。文章緊承開頭一句,分別以"花之芽""花之放""花之謝"為小標題,有力地證明了人的一生中無論哪個階段,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誠信。比喻手法的運用,使全文清新活潑,新穎別致。
5.博覽名篇,學以致用
歷史上許多文學家也曾借鑒前人的寫作,成為一代風范。如姜夔《揚州慢》中"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即化用杜牧"春風十里揚州路"的詩句。再如宋代詞人秦觀的"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就是從那個暴君隋煬帝楊廣的"寒鴉千萬點,流水繞孤村"的詩中化來的。搞藝術離不開一個借鑒模仿的過程,但不能生吞活剝,生搬硬套,正如畫家齊白石所說:"學我者生,似我者死。"為了提高學生對寫作的興趣,教師可以在學習一些名家名作時,多找一些他們的傳記來讀給學生聽,讓學生從他們的生活和創作經歷中發現寫作并不難;也可以找嘗到了寫作樂趣的同學談談他們的寫作經驗,從他們成功的經驗中吸取營養,取眾之長,補己之短。我們應積極提倡模仿和借鑒范文,結合名篇賞析,讓學生充分掌握寫作技巧,逐步形成自己的語言特色,即文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