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燈籠的做法范文
時間:2023-03-21 03:39:3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紙燈籠的做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20xx中秋節手工燈籠花燈簡單易學的制作方法:方形的兔子燈籠制作方法手工材料:打孔鉗、彩色紙、毛根、繩子、剪刀、膠水、筆
把四張紙疊在一起,沿邊打兩排孔
兩張紙的一邊用毛根穿在一起
毛根的兩端擰一個圈
把紙兩兩都穿好
打開就是一個長方體了
把紙疊在一起剪四個小兔子
把兔子疊在一起用打孔鉗打眼睛和花紋
把兔子貼到四個面上
裝飾了兔子的燈籠
四張長方形疊在一起剪成須狀
把紙用粗筆桿上卷起來做燈籠穗(先不要涂膠水卷一圈,剩下的部分涂上膠水繼續卷)
做好的燈籠穗
用打孔鉗打孔
用繩子系到毛根圈上。
燈籠的上端也用繩子系好
燈籠完成了,漂亮吧
很有中秋節的氣氛啦
20xx中秋節手工燈籠花燈簡單易學的制作方法:手工燈籠的做法步驟1
步驟2
步驟3
步驟4
步驟5
步驟6
步驟7
20xx中秋節手工燈籠花燈簡單易學的制作方法:中秋節花燈一個空鋁罐、若干個酸奶杯子、尼龍繩、各種顏色的絲帶、包裝紙等,加上剪刀、膠水、透明膠紙、雙面膠等工具,夠了。根據這些材料,一個花燈的造型也在我腦子里初步形成。
鋁罐可以用來做花燈的主體,酸奶杯呢,我決定把它們吊掛在主體周圍,做成像風鈴一樣的造型。
開始制作花燈——
先在酸奶杯底部鉆一個孔;
剪一截金色絲帶,在絲帶上每間隔一段距離粘一塊雙面膠。
這項工作可以讓小蜜丁來完成,老實說,做花燈對個4歲孩子而言難度高了點,因此雖然說是親子作業但小蜜丁也做不上什么活,除了粘雙面膠,也只能鞍前馬后地給我遞一下剪刀膠水、拿這個拿那個、斟茶倒水而已。
絲帶上粘好雙面膠后,把它纏繞在酸奶杯上粘好;
用細鐵絲纏在鋁罐上,以透明膠紙固定;
然后將纏好絲帶的酸奶杯逐個挷在鐵絲上。小蜜丁確是一個好幫手,一直耐心地捧著罐子讓我挷酸奶杯。
挷了兩層酸奶杯,上下各5只。上層杯子的裝飾變換了一下,而下層杯子我又加了一圈紫色的絲帶,因為我覺得那款金色絲帶顏色太淡,不夠顯眼。
罐子底部也吊上一個酸奶杯,用透明膠紙粘牢。
底部那個杯子里挷上幾根尼龍繩,撕成細絲,做成絲穗。
花燈已基本做成,接下來就是整體裝飾了——
用絲帶扎個蝴蝶結粘在罐子頂上;將尼龍絲帶撕成細條用透明膠紙在罐身上粘一圈,讓其自然彎曲下垂;
將皺紋包裝紙剪成小塊,隨意粘在罐身上,用以遮擋罐子上的文字;最后用絲帶在罐子上下兩頭分別繞一圈,整個花燈就裝飾完成了!
看看整體效果吧——
這個花燈做起來其實很簡單,但工序還是比較繁瑣的。而且白天小蜜丁要上幼兒園,我都是等到晚上吃過晚飯后才和小蜜丁一起做,所以花了幾天時間才做完的。
明天幼兒園會把參賽的花燈評比出名次并頒發獎狀,真希望我家的花燈能得獎啊!
20xx中秋節手工燈籠花燈簡單易學的制作方法:手工紙燈籠的做法紅燈籠是節日期間用的,做一個 紅燈籠,祝兒童節快樂。
如圖用刀切割卡紙。
如圖折疊。
篇2
20xx中秋手工燈籠制作方法圖解教程:手工紙燈籠的做法紅燈籠是節日期間用的,做一個 紅燈籠,祝兒童節快樂。
如圖用刀切割卡紙。
如圖折疊。
篇3
下了凱里市駛來的出租車,我沿著石橋村的主街道好奇地往前走。當時已是傍晚,街道兩邊二三層居多的木頭房子門口,都掛著紙燈籠電燈,細看的話,還可以看到燈籠紙殼的紋理,有些紙帶著草葉的光暈。
這條街道名為紙街,造紙人家的合作社、造紙公司都在這里,但來到石橋村的第一天,我最先感受到的,卻是當地的蓋房習俗。
再往前走,街道那頭圍坐了很多村民,每四個板凳中間都有一口小鐵鍋,鐵鍋里的菜紅紅的,放了很多辣椒,里邊還有豆芽、白菜和肉。在近乎熱烈的氣氛之下,一位苗族婦女又是端碗又是盛飯十分忙碌,她穿著棕色的夾克,頭發梳成一個馬尾,五官像苗族其他女子一樣,柔和圓潤。她叫潘仁美,今年45歲。旁邊兩間木房中間立著木樁的空地,再過幾十天后便是潘仁美推倒老房后重建的新家。
按照村中習俗,蓋房的人家,會負責木匠、村里幫手的伙食,而如果有人家蓋房,村里人不管和這戶人是不是親戚,都會來幫忙。潘仁美說這幾天她三四點鐘就要起來準備伙食。20多天前,她就開始釀造苗家招待客人最好的糯米酒了。
木頭房和磚房不一樣,年代久遠的話,長期有老鼠啃咬木料會有安全隱患,木房住到二三百年以上,就算很長了。起初我覺得這樣“除舊迎新”的辦法,可能會像一些農村將老宅替換為整齊劃一的新村的做法一樣。但第二天親臨潘仁美新家小工地的熱烈氣氛,把我的疑惑全部打消了。
下午我往潘仁美的新家走,看到遠處幾個坐在板凳上曬太陽聊天的老頭,有幾個站了起來,他們一塊像拔河一樣拽著一根繩子,繩子那頭則在高高的新房立柱上――這樣做是為了固定那根柱子。
老人在下邊,年輕人則直接爬到新房的立柱橫梁的框架之間,后來我問其中一個戴著貝雷帽的小伙子大勝,蓋房的時候一定要年輕人爬高處么?大勝回答說,年輕人不愿意父輩的人上房,那樣心里也會不舒服。
在人群中我還看到一位身穿黑色苗族服裝的老人一步步走到新房下邊,她的黑底衣服繡著艷麗的花朵,盤起的發髻上的銀飾能看出一定的年頭。她是潘仁美的嫂子,她穿的衣服,是苗族已婚婦女的盛裝,通常只會在大型活動中穿戴。
不一會兒,這位老人身旁聚集了一大片人。新房最后一根大梁已經安裝完畢―苗族的木方整體不用一根釘子,完全依靠古老的技術。房子工地的一層有個燃著香的桌子,桌子旁邊有個竹籠,竹籠里有只大公雞,據說這是為了祭拜木匠的祖師爺魯班。如果不拜魯班,房子就會造得不平。
雖然一座木房并不能流傳太久,但古老的造房技術卻生生不息,即使是新房,依然帶著古代的風韻。
這時一位年輕人站在大梁上,年輕人拎著一個塑料袋。下邊的人有些躁動。年輕人往塑料袋里一抓,再一揮手,一把糖就飛了出去,下邊一片沸騰。糖果四散隱沒之后,天上又飄起了五毛一塊的人民幣,人群進入了近乎狂熱的狀態,歡笑聲伴著先前放完的炮竹的輕微的火藥味,四散飄遠。撒糖撒錢,也是當地人完成房屋框架時的習俗。
屋子的整體框架完成后,當天的晚宴是豪華而熱烈的。每個露天的小桌都會有好幾個菜,光肉菜就有辣子雞、肉蛋卷、梅菜扣肉(還有切好的肉隨時放在鍋里煮)。每個小桌還配有啤酒、雪碧和糯米釀的米酒。苗家的米酒完全不是我想象的甜甜的味道。酒沾到舌頭有米香,順進喉嚨平滑柔軟,流進胃里卻后勁十足。
潘仁美的新房大約花去10多萬元,木料就會花去6萬元左右,買木料的時候順便請來了縣里的木匠(雖然石橋村本地也有木匠)。今年45歲的潘仁美10年前就開始攢錢。她前年曾經在廣東打工,為司機老鄉準備伙食,但覺得老在外邊不好,去年回到了石橋村,繼續做著磨豆腐的生意,一天做一二十斤豆腐,每斤賣3塊錢。今后新房后續工作的開銷,她的1986年出生、在北京打工的兒子將會分擔不少。這里將會是她兒子的新房,當然,在蓋房之前,她也和木匠打過招呼,留出一間房磨豆腐。
篇4
關鍵詞:孔明燈;隱患;公共安全
中圖分類號:C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0)12-0039-02
孔明燈,又名許愿燈,這種相傳由三國時諸葛亮發明的紙燈籠,如今已經演變為一項民俗活動,并流傳到國外??酌鳠舸蠖嘤描F絲和紙質燈罩制成,用固體酒精作為燃料。燃料點燃后產生上升熱氣,紙罩緩緩鼓脹,隨后孔明燈慢慢升空。據說現在越來越先進的孔明燈,有的飛行高度可達數百米,最遠能飛出幾十公里,等燃料燃盡后,便會自己落下來,但這期間卻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2006年8月26日晚,一個類似孔明燈的燈籠,讓在西歐各著名建筑中排第二位的英國溫徹斯特大教堂差點化為灰燼。2008年12月16日晚,一個“不明飛行物”突然降落在鶴壁市淇河邊的樹林內,導致整片樹林燃燒起來。經過調查發現,該物體就是孔明燈。2009年2月1日19時45分,鄭州市綠城廣場南側一棟正建的高樓,8層到22層突然發生火災。撲火過程中,兩名保安被燒傷。經查,是綠城廣場燃放的孔明燈被風吹到樓上,明火引燃了該樓的安全網發生的大火。經有關部門統計,本市今年有孔明燈引起的火災已經大大超出了煙花爆竹,且比以往同時間增加了80%,成為一種新的安全隱患。為此,市消防隊不得不在2月9日,通過短信平臺向市民發了200萬條禁放孔明燈的短信。但是,相關的燃放、銷售孔明燈的處罰條例還沒出臺,如何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還需要一些時日。
1 孔明燈安全隱患的具體表現
在傳統的春節、元宵節、清明節、七夕情人節、農歷鬼節、中秋節等等節日期間,也是孔明燈在天空中與星月爭輝的最活躍的時期。與傳統的煙花爆竹相比,其對公共安全的危害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大方面:
1.1 火災隱患
孔明燈屬于明火,外焰溫度高達300℃,一般的紙張可燃溫度是130℃,普通的木材在250℃到300℃之間。因此,孔明燈帶來的火災安全隱患非常大,它在向遠方的親人朋友傳遞祝福的同時,也廣泛的播下了火種,給群眾的人身安全以及財產安全造成極大威脅。由于孔明燈很容易隨風飄走,燃料燃盡落下的地點也不能確定,這就給消防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同時,有關群眾也不能做到及時防備。
另外,由于其飛行高度比較高,很容易被高空樹枝掛住,很容易引起大樹起火,進而引發一系列惡果;如果在人口及建筑密集度很高的城市內,則很容易引起高層建筑物起火,甚至超出消防車進行有效消滅火種的“勢力范圍”,造成火勢蔓延,跟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極大損失。前文中提到的鄭州市綠城廣場孔明燈著火事件就是如此,值得我們深思?!把胍暣髽侵稹卑讣m然已經查明是違規燃放煙花禮炮所至,但類似的悲劇在孔明燈的身上屢屢發生,不斷刺激著我們的神經。
1.2 航空隱患
孔明燈還有一個重要的隱患就是影響航空安全。在機場周圍燃放“孔明燈”,對軍、民航飛行安全將構成嚴重威脅,輕者造成飛機返航,航班延誤,重者將是嚴重飛行事故,機毀人亡,甚至是空難。即使沒有造成嚴重后果,也破壞了機場的凈空環境,干擾了空中的飛行秋序,增加了航空管制的負擔,攏亂了正常的起降程序,容易造成飛機因避讓“孔明燈”而導致空中危險接近。中國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站負責人認為,孔明燈放飛的高度可達1000米,這與飛機經過市區上空的高度大致相當。萬一孔明燈被飛機發動機吸進去,就會導致發動機損害,飛機喪失動力,后果不堪設想。
事實上,市面上所出售的孔明燈燃料往往很足,可以持續燃燒幾個小時,當我們在地面上看到逐漸消失變成一個個小亮點的孔明燈時,殊不知悄悄在廣闊的天空埋下了一顆顆定時炸彈??酌鳠?究竟是通向天堂的階梯,還是連接地獄的通道?這一切恐怕得看它的造化了。
2 孔明燈究竟該不該禁?――當法律遭遇尷尬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許多人精神壓力巨大,在傳統節日燃放孔明燈、放飛夢想,既是時尚休閑也是一種精神消遣。既然法律沒有明文禁止放飛孔明燈,執法部門憑什么禁止人們開展此類活動?
如果放飛孔明燈危害到公共安全,就構成了危害公共安全違法行為。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三十八條:舉辦文化、體育等活動,違反有關規定,有發生安全事故危險的,責令停止活動,立即疏散。對組織者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但由于事先無法發放通知預期改正,事后即使發生火災,查找證據也相當困難,很難追究肇事者的責任。
在航空管理安全方面,我國法律有著詳細規定。比如按照《通用航空飛行管理條例》的規定,單位與個人在升放氣球等升空物體時,必須提前兩天向當地飛行管制部門提出申請,升放高度不得高于150米。違者可處以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造成嚴重后果的,對責任人還要追究刑事責任??酌鳠舻淖畲笊崭叨瓤蛇_1000米,遠遠超過了申報限制高度。但問題是,人們放飛孔明燈只是一種即興娛樂行為,要求放燈的人提前兩天申請,根本難以操作。
據調查,多數市民認為,面對孔明燈燃放帶來的安全隱患,應當由相關部門出臺規定,引導市民安全放飛孔明燈,一禁了之的做法不可取。在現實生活中出現執法空白,關鍵是缺乏執法依據,這時不能采取傳統的命令方式強迫其服從,政府應牽頭協調相應的執法部門出面,進行溫和式的勸導或建議,使雙方的行為趨向一致,從而達到管理的目的,以最低的執法成本換取最高的效率,這才是公共部門所應考慮的。
3 關于加強對孔明燈的管理的一些建議
既然放飛孔明燈危害多多,法律又不能一禁了之,那我們應該如何去做呢?僅僅依靠城管以及消防部門的監督管理是不夠的。例如溫州市行政執法局曾多次組織力量對燃放孔明燈進行取締,沒收了一千多盞孔明燈,但風聲一過,廣場上又“人如流、燈如舊”,這樣只會加大了政府的執法成本,而且收效甚微。對此,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來進一步加強對孔明燈的管理:
(1)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對市民進行勸導,盡量不要隨便放飛手里的“火種”,節日祝福并非只有孔明燈,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例如放飛各種漂亮的彩色氣球、買鮮花、寄賀卡等等其它途徑。即使真的要放,建議在遠離建筑物的空曠地區,放燈時控制燃料量,降低飛行高度,用線加以控制,避免孔明燈飛到障礙物上。
(2)城管及消防部門要加大執法力度,明確職責分工。理順相互間的權限,防止相互推諉的現象;加強對孔明燈銷售源頭的治理,進化銷售渠道。由于某些地方實施了有關禁放孔明燈的條例,孔明燈的批發價格已經從最初的6.5元降至4.5元左右,有些唯利是圖的小販還是會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兜售的,這就需要執法人員的嚴格監督。
(3)加快對孔明燈的法制化管理。作為傳統煙花爆竹的后繼產品,目前我國沒有一部法律專門針對孔明燈的,這就留下了執法空白,出了問題很難得出一致的定論。雖然近年來在湖南省長沙市、河南省鄭州市、浙江省溫州市、甘肅省蘭州市及北京市等地方紛紛對孔明燈實行了“禁放令”,但是如何持續長久的執行這一規定還需要時間的考驗。
另外,說句題外話,城市里的高空建筑也應該進行反思了。越來越高的樓層給消防帶來了很大的難度,一旦發生火災,救援就無法及時到位,勢必造成重大的生命財產損失??酌鳠艨赡軙安蛔R趣”的落到某高層,如果沒有被人們及時發現,火勢一旦蔓延,曾經的小火苗不斷地吞噬著建筑材料長成一條巨大的“火龍”,這將吞噬掉多少人民的血和淚啊!正應了消防部門的一句口號:寧可千日無火,不可一日不防。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生肖文化;剪紙;屬相
一、前言
十二生肖又為十二屬相,古時稱十二獸、十二神、十二禽等。十二生肖紀年最早始于十二獸紀辰,《蒙韃備錄校注》記“又按明陸《深春風堂隨筆》云:方言以十二生肖配十二辰,為人命所屬,莫知所起”。[1]而關于十二生肖所屬“屬相”的記載則最早見于南北朝時之文獻,如《庾開府集箋注》記載,“昔在武川鎮生汝兄弟,大者屬鼠,次者屬兔,汝身屬蛇,當時已有此語”。至宋元之時,關于生肖屬相的記載逐漸增多,至明時學賢即開始討論十二生肖之源起,李詡、楊慎等認為,子鼠丑牛十二屬之說朱子謂不知所始。對于生肖起源,學者各抒己見,雖未有共識,但大多認為十二生肖主要源于圖騰崇拜、動物崇拜和天文星象。十二生肖與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民俗文化關聯密切。“生肖文化不只是一種單純的傳統紀時、紀月、紀年的歷法,更主要的在于由此衍生、發展出許多同人生密切相關的民俗文化事象”[2]。經由民俗事象,又可逐漸衍化出諸多民俗活動及藝術。作為民俗文化闡釋符號的十二生肖是民間剪紙藝術的重要題材,而剪紙則是對當地民俗生活、民俗文化的一種表達,其可生動、傳神地展現傳播生肖文化,二者互為載體,互動發展。挖掘、開發生動多彩的生肖文化,而后用剪紙這一帶有強烈生活和藝術感受的表現方式,同時用其虛實切換、粗細結合的線條將十二生肖動物傳神地展現出來,二者的結合可謂珠聯璧合。通過考量生肖文化與剪紙藝術的互動關系,本文將深入探討生肖文化在剪紙藝術中的呈現方式及對外傳播途徑。
二、生肖文化在剪紙藝術中的呈現
(一)十二生肖是剪紙藝術的重要主題
關于剪紙與人物、生肖的結合最早可見于南北朝時期宗懔的《荊楚歲時記》,其中有記:“正月七日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羹;剪彩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鬢;又造華勝以相遺……”[3]此處的華勝,最初時又叫人勝,即剪、鏤出的小人兒,剪出的華勝可謂最早的剪紙。正月初七為人日節,為祈求生命繁衍、興旺昌盛,則多用紙張剪出連串的小人貼在窗格之處或頭鬢之上,以示祈愿。而后隨著人日節的興盛及生肖文化的發展,在河南、河北、山西等地逐漸發展出人日節時剪作“老鼠嫁女”“老鼠娶親”“老鼠燈”等圖案,以作節日慶賀之禮。人日節衍生附會出老鼠嫁女及老鼠娶親等傳說及其他民俗,主要出于對老鼠極強繁殖能力的崇拜,期望各家各戶均能子孫滿堂、人丁興旺。最初之時,將鼠作為子神,作為十二生肖之首,必定是對其繁衍能力的崇拜。以十二生肖為主題進行剪紙創作的地區當屬山東高密。高密位于膠東半島東部,東依青島,西靠濰坊,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剪紙、泥塑與撲灰年畫并稱“高密三絕”,它們將高密的傳統文化與豐厚民俗延傳至今。高密的剪紙歷史非常久遠,雖具體起源時間暫不可考,但其自明朝洪武年間開始興盛至清朝時期達到輝煌鼎盛的發展歷史至今還為當地人所津津樂道。剪紙藝術在高密可謂深入人心,各戶人家雖不是人人都能剪出一種動物,但各家主婦還都是有自己拿手的一兩個剪紙樣式的。高密剪紙因其風格粗獷而細膩,樣式喜人而多變,以十二生肖為題材、突出而鮮明的剪紙特色在膠東一帶獨成派系。其動物剪紙風格獨特,即便有人物的融入,也多是人懷抱動物或托舉、騎坐動物等主題。為尋找生肖文化和剪紙藝術的相關資料,筆者在2016年6月到7月間多次拜訪了高密剪紙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范祚信老先生。范老出生于1944年,生活在高密市井溝鎮河南村,主要以務農為生,其祖先早年由山西遷居山東。老先生的母親就是一位剪紙巧手,在兒時他對剪紙非常著迷,常常纏著母親要求學習剪紙,等稍大些的時候,在掌握了基本技能之后,他就琢磨著如何自己創作新的花樣。翻看老先生所有的剪紙作品,發現主要主題都是人和動物,十二生肖一應俱全。關于為何以十二生肖為剪紙主題,老先生認為一來是因為本村自古以農耕為主,農家生活不免天天與馬牛羊豬狗相關聯,見得多了體會多了自然也就有了想法;二來可能是本村村民的先祖特別重視生肖,所以在剪紙作品中生肖較多;第三個原因可能是有幾個剪紙能手都愛剪動物,結果帶動了大家剪紙動物的熱情。展現生肖文化的剪紙樣式多種多樣。以范老的作品為例,其作品中不僅有形態各異、活潑靈動的十二生肖動物,還有諸多半人半獸的剪紙樣式,具體包括鼠頭人身、虎頭人身、半龍半人等內容,此類造型可謂古代半人半獸形象的圖騰崇拜的體現,中西古代文明中均多有記載。如中國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媧,埃及人首蛇身的守護女神瓦吉特,波斯人首鳥身的祭司,以及雅典的人頭馬、埃及的獅身人面等均是古代信仰崇拜的主體。老先生的每一幅生肖剪紙都是一個生肖故事,一幕生活展現,因其將生肖動物與人結合在了一起,而非孤立的動物體現。老先生1991年已有《中國民間十二生肖剪紙》作品集出版,他現在的愿望是將近十幾年剪出的生肖作品集成冊子,讓更多的人了解農村的民俗生活,了解生肖剪紙藝術。
(二)生肖文化融民間故事、生活習俗與剪紙藝術于一體
真正的生肖剪紙藝術并非僅是呈現一種姿態可愛、招祥納瑞的動物形象,而是將與生肖相關的各種故事及生活習俗融入其中。由于生肖文化亦是民眾對生活現象和規律的總結,通過剪紙藝術講述生肖故事,展示生肖文化內涵,即用一種藝術敘事呈現另一種藝術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以鼠為主題的剪紙則更為豐富多彩,因為很多地方目前仍保留著每年正月初七過“人日節”的習俗,根據傳說正月初七不但是人的節日,也是老鼠娶親的節日,“老鼠娶親”這類剪紙在各地極為流行,許多民間剪紙藝人都進行過各式創作。許多地方的剪紙一般僅用于裝飾窗戶、房間等,但在膠東一帶其使用范圍非常廣泛,以婚嫁為例,訂婚、請親、納彩、拜堂等處處都要用到圖案各異的剪紙。如若男女雙方相互相中之后,男方需去女方家送彩禮,也就是形式上的訂婚,在當時稱為“定親”,定親之時男方需將提前準備好的上百個兩斤多重的大饅頭及其他各種雞魚豬肉裝滿大筐小箢送往女方家,且每一個筐每一個箢中都需放上事先剪好的剪紙,剪紙樣式多以喜字打底,字上襯托新郎、新娘的生肖屬相。除婚嫁外,生肖剪紙也被廣泛應用于賀壽等場合儀式中。由于老虎被稱作林中之王,也多與長者和威嚴相關聯,因此當地生肖虎的剪紙多以壽字打底,威猛之虎立于壽字之上。祝壽之日,壽虎剪紙多被貼在桃子形狀的面餑餑上,當地人將其稱為壽桃,壽桃之上再加猛虎之壽,寓意老人愈加虎虎生威,長命百歲。此外由于老虎威武異常,還被看作是豐收的象征,所以北方很多剪紙作品亦將老虎與收成結合起來。再者,老虎也多與孩童相關聯,較為常見的成語就有“虎頭虎腦”“虎虎生威”等,因此在膠東剪紙中,多有孩童將猛虎高高舉起的作品,以預示孩童的威猛之勢強于老虎。范老先生的老虎剪紙也多是威猛之中透著可愛。生肖剪紙具有欣賞價值和實用價值,其欣賞價值擔當了文化傳播的重任,而實用價值則承載了民俗功能。過去遇到干旱,需要祈雨之時,膠東百姓除了去當地龍王廟求雨外,鑒于龍與雨的密切關聯,還會請村里或鄉里的巧手們裁剪一些龍的剪紙,將其放進水井、池塘等處,以此祈雨,據當地百姓說,老一輩兒人說在水塘之處放置龍形剪紙,效果非常靈驗。特別是在婚姻方面,常常有“白馬怕青?!薄昂谪i反猴”“龍虎兩相斗”等迷信忌諱。以豬猴相克為例,為破解夫妻不和或生活不美滿,有些人家就將有一只長鼻子豬上騎著一只小猴樣式的剪紙貼在家中,意味著猴子騎在豬身上,黑豬反不了猴,且寓意豬猴是象猴,一起到白頭。①剪紙中積聚了此類民俗信息,反映了民俗文化主體,即普通民眾的真實生活。近些年來,我們用剪紙藝術不斷呈現十二生肖文化,同時又將生肖剪紙作品印刷在郵票、明信片等物象上在海外發行,這種做法不但傳播了生肖文化,而且傳承、發展了傳統手工剪紙藝術,二者互為載體,既體現了它們的使用價值,又展現了欣賞價值,同時對中國傳統文化“走出去”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三、生肖文化與剪紙藝術的對外傳播
中國傳統文化“走出去”,也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其有利于在互動交流中實現文化的發展[4]。據筆者調查,走向海外的中國剪紙圖案十二生肖占較大比重,相較于京劇臉譜、花草樹木等內容,反映農耕生活、與命理運勢密切相關的生肖剪紙更受外國人歡迎,這與西方亦有與命相運勢相關的十二星座文化不無關聯,不同文化的相通與共性更易于其交流與傳播。如何真正地讓我們的生肖文化、剪紙藝術“走出去”,與西方文化對接互動,克服文化交流中的負遷移,值得我們進一步探究。
(一)生肖剪紙郵票海外遍地開花
對外傳播主要指一個國家或文化體系針對另一個國家或文化體系所開展的信息交流活動,而且具有受眾國際化、目的明確化、傳播方式多樣化等特征[5]。若要推動生肖文化的對外傳播,發行帶有生肖圖案的郵票是最為重要的途徑之一,因為“生肖郵票已被公認是世界上連續發行時間最長,題材內容最統一的主題”[6]。此外,在文化傳播的過程中,物質載體與文化價值內容同樣重要,海外國家生肖郵票的發行,不僅使異文化者認識了具有濃厚中國特色的生肖郵票,而且生肖中蘊含的文化精神也得到了一定展現。自1950年日本發行第一枚生肖虎郵票伊始,隨著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到目前為止,全世界已有100多個國家發行了生肖郵票。大量生肖郵票的海外發行是中國傳統文化對外傳播、中國文化域外呈現的重要渠道。以1996年鼠年與2016年猴年為例,1996年亞洲、非洲、歐洲的眾多國家發行了生肖剪紙郵票,其中越南以中國民間故事為主線,設計了鼠新郎、鼠新娘、老鼠娶親樂隊三種形式的郵票,不僅讓越南人了解了中國的生肖,而且使中國的民間故事亦得以傳承。當年,岡比亞發行了丙子鼠剪紙,加納發行了四只老鼠轎抬新娘、老鼠娶親的郵票,而帕勞則發行了10只老鼠娶親的生肖郵票。此外,鼠年的剪紙燈籠,單純的剪紙老鼠的郵票在各國的發行更是數不勝數。2016年,英國根西島、加蓬、美國、列支敦士登特別發行了剪紙風格的生肖“猴”郵票,這一年郵票的設計大多邀請華人設計師操刀,由此將更多的中國文化、中國元素融入其中,不但向海外傳播了生肖文化,而且極大推廣了剪紙藝術。因此,將剪紙藝術與生肖文化結合在一起的生肖剪紙郵票的發行,傳播了剪紙藝術,承載了生肖文化走出中國、走向世界的重任。相較于泥塑、雕刻等藝術形式,剪紙作品因具有取材便捷、視覺呈現效果明顯、鑒賞價值高、易于推廣等特征,在國際傳播中擁有獨特優勢。
(二)生肖文化、剪紙技藝綻放對外漢語課堂
對外漢語教學是專門針對學習中國語言文化的學習者開設的課程。由于外國學習者對中國語言和文化擁有同樣的興趣,在對外漢語教學中,不僅要教授給學生可用于日常交流及其工作交際需要的漢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讓他們了解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通過文化的交流學習來進一步提高其漢語言能力,以深入了解中國文化、中國社會,取得最好的學習效果。以生肖文化為例,許多外國人看到十二生肖時因不能真正了解其文化的意義和精髓,僅將其看作是十二種形態各異的動物,某些動物反而會讓其感到恐懼,如龍、虎、鼠等。因此生肖文化的對外傳播不能僅僅以展覽的形式展示之,而是希望外國人能真正了解其背后蘊含的文化思想和價值理念。以生肖龍為例,我們認為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神圣之物,而外國人大多將其看作是非常驚悚、讓人懼怕的怪物,是罪惡的象征,文化的不同造成了諸多認知上的隔閡和差異。如何消除生肖文化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偏誤,克服給漢語習得帶來障礙的負遷移現象,值得我們做進一步的深入思考。此外,孤立地介紹十二生肖文化給異文化人群,有時會略顯枯燥和單一,搭載某種藝術形式的生肖文化傳播想必更具意義。若將生肖文化和剪紙藝術巧妙地糅合在一起,應用到對外漢語課堂教學中去,不但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效率,亦可使其充分理解、深刻體會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內涵。因此,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在給外國學生講解生肖文化時需首先介紹一下生肖在中國文化中的意義,以生肖“龍”為例,教師在講解時可由龍的傳說、故事,龍圖騰在中國先人生活中的意義入手,向學生作“龍”的相關介紹;而后向學生展示有關“龍”的各式剪紙,讓學生了解到龍在中國文化中是威嚴、崇高、可敬之物,而非罪惡、恐懼之代表。此時,當學生的文化負遷移逐漸消除,對龍文化的興趣逐漸產生時,則應積極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參與“龍”的剪紙,調動起其學習生肖文化的積極性,豐富課題生活。同時,中國剪紙藝術所體現的美的期許、寄托,中國傳統的審美理念亦可通過這種生肖文化的教授得以呈現。總之,將生肖文化、剪紙藝術應用到對外漢語教學中,不但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同時由于將民俗文化滲透到文化類教材中去,極大地增強了此類教材的趣味性、多元性和文化厚重性。
(三)海外展覽、文化藝術節呈現中國民間技藝
報紙、廣播、電視三大傳統媒體在生肖和剪紙的對外傳播中所起的作用并不十分明顯,而海外展覽、文化藝術節中所呈現的生肖內容和剪紙藝術卻引起了外國人的廣泛興趣。以美國俄亥俄州為例,每年5月,俄亥俄州首府哥倫布市都要舉行規模宏大的“亞洲節”,每到節慶之日,中、日、韓、馬來西亞等諸多亞洲國家的文化藝術展演就齊聚一堂,不僅讓身處異域的亞洲人盡情回味了家鄉文化藝術,而且深深感染了當地的美國人。2014年亞洲節時,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幾名河南籍留學生就進行了剪紙技藝的展示,同時對中國剪紙的歷史、發展做了詳細闡述,引起眾多人圍觀欣賞。除此之外,美國的社區公共圖書館對民眾免費開放,也歡迎不同背景文化的民眾進行優秀作品展覽。這種展覽為中國生肖、剪紙藝術的傳播提供了良好機遇,讓外國人不僅驚嘆于中國手工藝術的偉大,而且深刻感受到了中國人熱愛生活、期許幸福安康、友愛和善的品質。若此時將生肖內容融入剪紙,不但可增加剪紙藝術的花樣,活潑可愛的生肖還能吸引更多人群了解、關注中國文化,尤其能引起孩童的興趣。我們的民間文化因其民族性及與異文化的差異性,在最初時對異文化者會產生較大的沖擊和吸引,但最初的印象和沖擊消失之后,又會因其獨特性和歷史性,較難被異文化者所理解和接受,所以在文化“走出去”時需要做到原文化與異文化的適度結合。也就是說,“傳播者在選擇傳播內容和方式時要有所取舍、提升與創新,注重對世界文化共性的展示和文化差異的改造,注重用現代元素展示傳統文化主題”[6]。筆者在俄亥俄州立大學訪學期間,在哥倫布市上靈頓區圖書館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剪紙作品的展覽。所展示的作品均為我從國內帶去的生肖剪紙,之所以展示生肖主要源于美國人對星座的認可和了解,十二生肖與十二星座在某些方面的匹配使他們能更加理解我們的生肖文化。展覽期間,我一方面盡可能地將與各個動物有關的生肖故事及生肖的文化意義講解給外國友人聽,同時指出生肖和星座的異同;另一方面也以筆者拙劣的技藝剪出一些簡單的花草及星座圖案剪紙,但當外國友人看到他們熟知的星座圖案竟能通過一把剪刀在一張紙上被如此奇妙地呈現出來,無不感到震驚。但由于筆者僅會簡單剪紙,對復雜圖案無能為力,不能現場展示,不失為一種遺憾。希望以后我們的留學生在做類似展覽時能現場展示更高的剪紙技藝,也希望中國的剪紙藝人能走出國門,將其精湛的剪紙技術呈現給外國友人。
四、結語
生肖文化與剪紙藝術可謂互為載體的民間文化傳承方式。生肖文化將生活習俗、民間故事融為一體成為剪紙藝術的重要主題,而剪紙藝術又通過其獨特的視覺呈現效果、極高的鑒賞價值等特征將生肖文化用多樣化的藝術展現方式予以呈現。讓中國豐富的生肖文化和精湛的剪紙技藝走出國門,開展對外傳播,更有利于其在多文化交流中實現進一步發展。通過海外生肖剪紙郵票的發行,對外漢語課堂中生肖文化和剪紙藝術的融入,海外展覽和文化藝術節中生肖剪紙作品的大力推廣展出等多種文化對外傳播方式的運用,將極大地促進生肖文化和剪紙藝術的傳播。隨著時代變遷,習俗更易,生肖剪紙的樣式內容亦在不斷發生變化。如何通過剪紙藝術將生肖文化更加廣泛深入地傳承下去,如何借助泥塑及由此為基礎衍生出的動漫、影視產品將生肖文化傳播出去,值得我們進一步的思考。
參考文獻:
[1]孟珙.蒙韃備錄校注[M].清光緒二十七年刻箋經室叢書本.
[2]曲彥斌.生肖文化考(上)[J].文化學刊,2012(4).
[3]宗懔.荊楚歲時記[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15.
[4]趙躍.本土化與全球化的交融:中國傳統文化走出去問題探析[J].理論學刊,2014(2).
[5]郭可.當代對外傳播:全球傳播叢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9.
[6]李楠.民間生肖文化傳播的當代意義[J].現代傳播,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