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見羅敷范文

時間:2023-03-18 07:42:4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行者見羅敷,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洛芬待因; 嗎啡; 癌痛; 交替服用; 耐藥性

Using Morphine and Ibuprofen Codeine Alternatively to Reduce the Drug Tolerance of Morphine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Pain/TANG Shu-jie,ZHANG Jia-qi,LIU Yang,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06):029-031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using Morphine and Ibuprofen Codeine alternatively in reducing the drug tolerance of Morphine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pain.Method:215 cancer patients who handled supply card ofdrug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Group A and group B were given Morphine and Ibuprofen Codeine alternatively to release the strong pain,group C was given Morphine to release the strong pain.2 weeks,2 months and 6 months after drug use,the situation of the incremental of Morphine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among the three groups.Result:The situations of Morphine increment(because the Morphine tolerance) in group A and group B at different times were all better than those in group C,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Ibuprofen Codeine; Morphine; Cancer pain; Using alternatively; Drug tolerance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qihar Medical College,Qiqihar 161041,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06.009

疼痛定義為與實際或潛在的組織損傷或類似損傷相關聯的感覺和情緒體驗[1]。疼痛是癌癥患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藥物治療是控制癌痛的主要方法[2]。有學者傾向于將疼痛和脈搏、呼吸、體溫、血壓并列為人體的五大生命體征[3]。據統計全世界癌癥患者約有1400萬,每年新發生的癌癥患者約700萬,經有效的藥物治療后,85%的疼痛可以緩解[4]。中國大約每年有200萬癌癥新患者,其中半數以上存在癌性疼痛,且得不到有效的鎮痛治療[5]。2011年,我國衛生部發出在我國每所教學醫院建立“癌痛規范化治療示范病房”的條令,該條令強調藥師在癌痛管理中的職責,指出藥師負責提供專業的疼痛藥物指導,幫助患者有效的控制疼痛[6]。目前我國癌癥患者的第三階梯止痛主要是阿片類藥物,有緩釋制劑和常釋制劑兩種[7]。緩釋制劑的代表性藥物是鹽酸羥考酮緩釋片,鹽酸羥考酮緩釋片是目前國內廣泛應用于中重度癌痛治療的強效阿片類藥物[8]。即釋制劑的代表性藥物是嗎啡,常規的用藥方法為每12小時服用一次緩釋制劑,用藥劑量取決于患者的疼痛嚴重程度和既往鎮痛藥用藥史,在兩次服藥間隙服用即釋制劑緩解突破性疼痛[9]。根據WHO提出的癌痛治療三階梯方案的要求,嗎啡是治療重度癌痛的“金標準”用藥[10]。嗎啡連用3~5 d即產生耐藥性(即等量的藥物緩解疼痛的時間越來越短),1周以上可成癮,常見的不良反應有惡心、嘔吐、呼吸抑制、便秘、排尿困難、膽絞痛等[11]。產生耐藥性后需逐漸增加嗎啡的給藥劑量才能緩解疼痛,阿片類藥物長期耐藥后可引起整個內源性阿片系統的紊亂,以適應進入人體內的大量阿片類物質[12],同時也大大增加了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令患者痛苦不堪。本研究以癌性疼痛為出發點,對本院住院的癌癥患者和在本院辦理品供應卡的門診癌痛患者進行全程用藥跟蹤和用藥指導,在需長期口服阿片類強效鎮痛藥的癌痛患者中,每天根據疼痛程度用VAS(視覺模擬)評分法評分[13]。根據疼痛指數用洛芬待因和嗎啡交替服用,以減少嗎啡的耐藥性和降低長期服用嗎啡的不良反應,現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本院辦理品供應卡的215例癌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選患者均符合下列條件:(1)VAS評分在4~6分以上的中重度癌痛患者;(2)無阿片類藥物過敏史;(3)無布洛芬和可待因藥物過敏史;(4)近1個月內未服用過阿片類和洛芬待因;(5)無支氣管哮喘、消化道潰瘍、甲狀腺功能減退、皮質功能不全、前列腺肥大、排尿困難、嚴重肝功能不全及炎性腸梗等。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成三組,A組72例,其中男37例,女35例,平均年齡(61.2±4.2)歲;B組71例,其中男39例,女32例,

平均年齡(55.6±2.8)歲;C組72例,其中男40例,

女32例,平均年齡(57.9±2.9)歲。三組患者的年齡、病情、疼痛指數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組VAS評分為4~6分的患者給予洛芬待因緩釋片,1次/12 h,2片/次;若兩次給藥間隙出現漸強烈的疼痛,如評分為4~6分的患者則給予洛芬待因片2片,評分為7~10分的患者給予嗎啡片1~2片(視服藥療程確定)。B組VAS評分為7~10分的患者給予鹽酸羥考酮緩釋片,1次/12 h,

2片/次;如在兩次給藥間隙出現漸強烈的疼痛,評分為4~6分的患者給予洛芬待因片2片,評分為7~10分的患者給予嗎啡片1~2片(視服藥療程確定)。C組VAS評分為4~10分的患者給予鹽酸羥考酮緩釋片,1次/12 h,2片/次;在兩次給藥間隙給予嗎啡片1~2片緩解突破性疼痛。用藥2周、2個月、6個月記錄不同時間內(排除疼痛加重)由于嗎啡耐藥性需增量的情況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0統計學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 字2檢驗,以P

2 結果

2.1 治療結果 A、B組不同時間由于嗎啡耐受需增量的情況優于C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2 不良反應 A、B組不同時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優于C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本院從2007年1月至今門診共為1716名癌痛患者提供品,每周30人次左右。大多數患者對于癌痛及阿片類止痛藥沒有足夠的認識,在中重度癌痛患者中使用嗎啡的人數占89.7%。一周時間內排除疼痛加重,由于嗎啡耐受需增量的占35.3%。2個月時間內排除疼痛加重,由于嗎啡耐受需增量的占71.4%。長期使用嗎啡毒副作用明顯,易產生耐受性,嚴重影響了癌痛患者的生存質量,直接導致藥物不良反應的大量發生和癌痛緩解不足。

洛芬待因片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三階梯療法屬于平衡陣痛[14]。由布洛芬0.2 g和磷酸可待因12.5 mg組成。布洛芬是抗炎鎮痛藥,它通過抑制環氧化酶對痛源的炎癥組織局部起鎮痛作用,作為非阿片類鎮痛藥是治療中度疼痛的基本藥物[15]。磷酸可待因是中樞鎮痛藥,屬于弱阿片類[16]。兩者通過不同的作用機理及最佳的配比組成,發揮鎮痛的協同作用,主要用于多種原因引起的中等程度疼痛的陣痛,如癌癥疼痛、手術后疼痛、牙痛等。其劑型有緩釋片劑和普通片劑。洛芬待因緩釋片雙層片中磷酸可待因為速釋層,能迅速鎮痛;布洛芬為緩釋層,起長效鎮痛作用[17]。服用后鎮痛起始時間為30 min,鎮痛持續時間約為12 h,最佳鎮痛時間約為4~7 h。洛芬待因偶有輕微不良反應,如惡心、乏力、多汗、便秘,停藥后可自行消失,偶有固定性藥物疹經抗過敏治療很快痊愈[18]。用洛芬待因與嗎啡交替服用的A、B組由于嗎啡耐受需增量的例數及百分率明顯低于C組,三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在中晚期癌痛患者中有50%~70%伴有疼痛,引起患者的抑郁、焦慮、失眠和心理障礙[19]。綜上所述用洛芬待因與嗎啡交替服用,能有效的減少嗎啡在癌痛患者中的耐藥性。在緩解疼痛的基礎上減少嗎啡的服用次數,以降低其耐藥性和不良反應,減少阿片類藥物給癌痛患者造成的二次損傷,提高癌痛患者的生活質量,評估癌痛患者的疼痛及止痛知識情況,探討藥師在癌痛患者用藥教育中的作用,為建立藥師從事癌痛管理的工作模式打下基礎[20]。

參考文獻

[1]龔奎玉,陳敬,湯效.鹽酸羥考酮緩釋片治療晚期腫瘤中重度疼痛的臨床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2013,23(3):1352-1353.

[2]郭永誼,呂維澤,劉增香,等.氨酚羥考酮片與鹽酸羥考酮緩釋片在晚期癌痛治療的藥物經濟學分析[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2,32(1):45-48.

[3]劉振宇.骨科術后疼痛處理綜述[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12):141-143.

[4]溫明鈴,姚梅芬,何朋飛,等.鎮痛藥物臨床應用分析[J].藥學學報,2015,31(2):179-181.

[5]武林鑫,孫莉.癌痛治療不足的現狀與原因[J].腫瘤防治研究,2014,41(4):421-424.

[6]李璧辰,張亮,周秋云.臨床藥師在癌痛管理中的工作模式探討[J].北方藥學,2015,12(3):162-163.

[7]劉希文.大力推行三階梯療法提高癌癥患者的生活質量[J].基礎醫學論壇,2014,18(26):3581-3582.

[8]夏欣欣,韓黎麗,鄧文英,等.鹽酸羥考酮緩釋片治療中重度癌痛臨床觀察[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4,28(1):91-92.

[9]李艷娜,董杰,韓磊.三階梯藥物治療癌痛的臨床療效及使用情況分析[J].中國醫刊,2014,49(6):97-99.

[10]陳虹,袁彩鈴.我院2010-2012年門診藥房品應用分析[J].中國藥房,2013,24(36):4347-4350.

[11]王慧,邱洪,劉思源,等.硫酸嗎啡緩釋片致嚴重不良反應1例[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3,13(3):286.

[12]文迪,馬春玲.CCK-8與內源性阿片系統在嗎啡依賴中的相互作用[J].中國藥理學通報,2010,26(11):1445-1449.

[13]李斌,肖平.癌痛規范化診治提高臨床腫瘤學教學的人文素質教育[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12):128-130.

[14]曹志剛,季先友,孫適,等.氨氛羥考酮片與洛芬待因片治療中、重度急診創傷疼痛的療效比較[J].中國傷殘醫學,2013,21(8):32-33.

[15]貢雪凡,李娟.門診腫瘤科癌癥患者非阿片類鎮痛藥處方分析[J].中國藥師,2015,18(9):1535-1538.

[16]孫吉,張順芝.我院2013年癌痛患者鎮痛藥物使用情況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2):143-145.

[17]石蓓佳,紀宇.洛芬待因緩釋片釋放度檢查的改進建議[J].中國藥品標準,2014,15(4):251-253.

[18]田慶均,孫洪波.洛芬待因片致固定性藥物疹[J].藥物流行病學雜志,2013,22(7):401.

[19]王嫻,熊盾,楊波,等.鹽酸羥考酮控釋片聯合加巴噴丁治療癌性神經性疼痛療效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31):117-119.

篇2

《陌上?!肥菨h樂府中的一首樂府詩,屬《相和歌辭》。又名《艷歌羅敷行》、《日出東南隅行》。這首詩第一段,寫秦羅敷的美貌;第二段,寫使君覬覦羅敷的美色,向她提出無理要求;第三段,寫羅敷拒絕使君,并盛夸丈夫以壓倒對方。

這首詩以幽默詼諧的風格和喜劇性藝術手法,刻畫了一個既美麗堅貞,又聰明的采桑女子形象,洋溢著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的民間風情,同時也反映出漢代貴族官僚仗勢調戲民女的社會現實。全詩情節逼真、語言華麗、形象生動,雖經文人修飾加工,仍體現出濃烈的民間歌謠風味。

《陌上?!穬蓾h:佚名。

篇3

《陌上?!?重點課文)

《作家作品》

漢樂府本來是西漢設立的音樂官署。以后就把這個官署內收集的可以唱的詩稱為樂府詩。

《陌上?!肥且皇诐h樂府詩,無言敘事詩。

《主旨》

敘述使君調戲采桑女羅敷遭到嚴詞拒絕的故事,贊美了羅敷女的堅貞和智慧,諷刺使君的愚蠢,反映了上層統治階級的荒和無恥。

《課文串講》

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起因。描寫羅敷勞動情景,服飾容貌的美麗

第二部分:事件經過。描寫使君調戲羅敷,遭到嚴詞拒絕。

第三部分:結局。描寫羅敷夸夫。

《疑難詞句》

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坐:因為。

秦氏有好女。好:美女二十尚不足,十五頗有余。頗:略微

何用識夫君,白馬從驪駒。從:跟從。

《學習要點》

1,女主人公羅敷的形象特征。

形象美,心靈美,機智勇敢。

2,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

從正面描寫,側面描寫來表現主題。比如文中的環境描寫,從環境描寫來看,屬于正面描寫;但從表現羅敷的美麗來看,又屬于側面描寫。尤其“行者見羅敷,——”更是側面描寫,沒有描寫羅敷如何美麗,而是從旁人的反應襯托出羅敷的美麗。

《重點段落分析》

“東方千余騎,夫婿居上頭?!袛登?,皆言夫婿殊。”

1,夸夫表現羅敷對自己夫君的忠貞,對使君的嘲諷,蔑視。使使君相形見拙,無地自容。

2,劃分層次。

分為五層。前四句。描寫夫君地位顯赫。

“青絲系馬尾”四句,描寫夫君的財富。

“十五府小吏”四句,描寫夫君官職。

篇4

東安①一士人喜畫,作鼠一軸②,獻之邑令。令初不知愛,漫懸于壁,旦而過之,軸必墜地,屢懸屢墜。令怪之,黎明物色,軸在地,而貓蹲其旁;逮舉軸,則踉蹌逐之。以試群貓,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畫為逼真。

(選自曾敏行《獨醒雜志》)

【注釋】

①東安:縣名,在今湖南省境內。②作鼠一軸:畫了一幅裝裱好的鼠畫。

【啟發與借鑒】

側面描寫文中寫東安人士的畫技逸群,其鼠畫栩栩如生,形態逼真。文中卻沒一句話直接介紹或描繪畫面上的老鼠,事實上即使介紹或描繪了,也很可能是平庸之筆,因為難于寫得形神兼備。作者巧妙地避開難點,大寫其貓,說貓見了軸上的鼠畫踉蹌逐之,踉蹌兩字,極力描寫貓的急于追逐,而貓的急不可待又正說明鼠畫的逼真。把貓兒的錯覺寫得愈活,就愈能烘托出鼠畫的活龍活現。這就是側面描寫的妙用。樂府《陌上?!分姓f秦羅敷是個極美麗的女子,其中寫道: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作者也是用側面描寫的手法突出秦羅敷的美貌。

【譯文】

東安有一個讀書人喜歡做畫,作了一幅題材為老鼠的畫,獻給縣令。縣令開始不知道愛惜它,很隨意地把這幅畫掛在墻壁上,每天早晨走過掛畫的地方,那幅鼠畫總是落在地上,多次掛上去多次落下地??h令對這種情況感到很奇怪。一天黎明時候縣令起來察看,發現畫落在地上,而一只貓蹲在畫的旁邊;等到縣令把畫拿起來,貓就跟著跳起來追趕那幅鼠畫??h令就用這幅畫來試其它的貓,結果沒有一只不是這樣的,到這時候,縣令才知道這幅鼠畫是畫得很逼真。

【閱讀訓練】

1.解釋:

(1)漫(2)物色(3)逮(4)踉蹌

2.翻譯:

(1)旦而過之,軸必墜地,屢懸屢墜。

(2)以試群貓,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畫為逼真。

篇5

高明的小說家也是,有時為了使被描寫的對象更突出,更顯豁,往往不在主體上一味地下功夫,而是著眼于事物之間的聯系,抓住一些仿佛是非直接的東西,從別的側面烘托主體,加深讀者的印象。古人說:“沒色于濃淡之間,遣調在深淺之間,固佳矣?!保ㄗⅲ?/p>

古人在這兒講是的寫戲,但寫小說何嘗不是如此,看似著筆顯得又淡又隱,但其效果卻變得愈濃愈顯了。湖南當代作家彭見明有個獲獎短篇小說《那山那人那狗》,其主體當然是為了寫“那人”,也就是寫老鄉郵員純凈、厚重的靈魂和精神世界,但寫著寫著,作者刻意盤旋開去,把讀者引向鄉郵員常寄往山里人東家的小姑娘和跟隨他爬山涉水的“那狗”。這條狗,被賦予了人的靈性。它太了解老鄉郵員對山的那樣一種年深月久的癡情。鄉郵員老了,它懂得以老人的速度在前面慢慢走;它伴著老人過河,用自己的身驅吃力地抵擋著水流;上嶺時,它預先讓主人在它的頸上系一根皮帶,以便讓主人抓著皮帶的另一頭。這天,它又等著主人系好皮帶,也像往常一樣,等著和主人喃喃“聊天”。但大般這時由于郵包已轉移到一個年輕人身上,而被取消了和它的“聊天”,這讓它不禁惡意地看了陌生的年輕人一眼。誰知,年輕人竟馱著主人過了河,它也立即改變態度,溫存地用舌頭舔著年輕人的手背,同他親昵起來……通過狗,我們不僅在更深邃的層次上感受到鄉郵員老人的善良、至誠和盡職,而且使描寫的事物更顯得委婉多姿,意味深長,情感濃烈,而主體的形象也更為光彩和豐滿了。

還有山里人的小姑娘。以往,由于路途遙遠,老人跑郵常常打住在一個小姑娘家里。老人跟小姑娘開玩笑說讓她將來做自己的兒媳,不料小姑娘有一次竟問:你兒子的性情像你嗎?看來,小姑娘未來的愛人簡直要以老鄉郵員的秉性作為規格和依據了。這一細節,是由于從另一個側面和另一個角度來寫主人公鄉郵員,而且寫來細膩入微,傳神有味,扣人心弦,因而很好地完成了對主體的襯托、豐富和補充。

藝術中的非直接描寫當然不是始于當代,中國古典作品早就將這一藝術掌握在手并將其放大了。

譬如漢樂府民歌《陌上?!罚?/p>

……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綃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未歸相怨怒,但坐視羅敷。

寫羅敷之美,不從她本身的姿色實寫,而是從旁觀者眼中進行虛摹和間接描寫,你看行者見了羅敷,不由得放下擔子,用“捋髭須”的動作來表示衷心贊許;少年見了羅敷,既艷羨不已,但又用脫帽搔頭發的動作來掩飾自己的神態,可謂傳神寫照,惟妙惟肖……

再看清人劉鶚的小說《老殘游記》,在第二回中,從老殘游覽中的所聞所見來寫白妞說書的絕技,堪與《陌上桑》媲美。

注:先說老殘所聞。老殘游“鐵公祠”后,見墻上有“說鼓書”的招貼,隨即又聽到兩個挑擔子的說:“明兒白妞說書,我們可以不必做生意,來聽書罷?!备钊苏駣^的是街坊茶房的追捧:“他十二三歲時就學會了說書的本事…什么西皮、二簧、梆子腔等,一聽就會……。仗著他的喉嚨,要多高有多高;他的中氣,要多長有多長。他又把男方的什么昆腔、小曲等等,都拿來裝在這大鼓書的調兒里面。不到二三年工夫,創出這個調兒,竟至無論南北高下的人,聽了他唱書,無不神魂顛倒?!边@種“先聲奪人”的藝術效果,讓我們未見其人,未觀其藝之時,白妞的唱書已在我們心中聲態并作、技藝畢現且神韻飛動了。

次說老殘所見。老殘因耐不住心之所動,第二天就到“明湖居”想看個究竟。然而“看了半天,無處落腳,只好袖子里送去看座兒二百個錢,才弄了一張短板凳,在人縫里坐下。”可是看了半天,除了臺上擺了張半桌,桌上放了一個板鼓,鼓上放了兩個鐵片,并無一人在臺上。這是為何?原來說書時間是在正午過后,只是人們為了爭看說書,飯也不吃,早早地趕來了,因而說書前的好幾個小時就沒有了空位。老殘的這一“見”,雖未見其人,但已見其“神”。

這種欲見而又未見的境界還在繼續折磨人。好容易等到午后出“戲”,一曲過后,簾子里走出一姑娘來了,接著,臺上響起了婉轉清脆的歌聲,觀眾想這技藝高妙的少女定是白妞無疑了。但她不是白妞,而是黑妞。且聽一個觀眾道來:“這人叫黑妞,是白妞的妹子。她的調子兒都是白妞叫的,若比白妞,還不曉得差多遠呢!她的好處人說得出,白妞的好處人說不出。她的好處人學得到,白妞的好處人學不到…?!?/p>

“說不出”,“學不到”,雖然很有點玄乎其玄,但比起直接地去寫白妞的技藝,前者令讀者很有一種美的期待和美的懸念,而直接去寫白妞的技藝,可能有呆滯甚至有濫捧之嫌,絕無這種間接描寫來得輕靈和給人以美的想象。

篇6

關鍵詞:側面烘托;古典文學;摹聲寫人;藝術效果

中圖分類號:G63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1)06-0-01

烘托本是中國山水畫的傳統手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輪廓外面涂抹,使物象明顯突出。用在詩文中則指從側面著意描寫,作為陪襯,使所要表現的事物鮮明突出。如杜甫《秋興八首(其一)》:“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笔茁搹拇筇幝涔P,寫深秋的蕭殺凄涼景象,頷聯寫天上地下,江間關塞,到處驚風駭浪,動蕩不安,蕭條陰晦,這種景象使詩人翻騰起伏的憂思和胸中的郁郁不平形象地表現出來。這些景物描寫是從側面著意,用筆墨于景物,實則形象地烘托出詩人的思想情感的,是烘托手法。

側面烘托的藝術效果由此可窺其一斑,以下從摹聲、寫人兩方面作具體的分析。

一、音樂描摹中的側面烘托

曲終后環境氣氛的烘托 。 白居易《琵琶行》中“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变秩玖水敃r凄清的氣氛又側面烘托出琵琶女彈奏的高超技藝,給人造成余音繞梁的感覺,留下了可涵詠沉思回味的空間,極好地突出了琵琶女的演奏效果。歐陽修《秋聲賦》作者與童子問答,童子曰:“星月皎潔,明河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這是一種變相的烘托――此環境烘托不因隔人問答而減其效,相反還誘人反顧前景前聲.金庸也善用此類烘托?!缎Π两返谄呋?,劉正風,曲洋臨終荒山月夜合奏琴簫:“突然間,錚的一聲急響,琴聲立止,簫聲也即住了。霎時間四下里一片寂靜,唯見明月當空,樹影在地?!彼^“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之意境。笫13回,任盈盈奏曲畢,“……終于萬籟俱寂。簫聲停頓良久,眾人才如夢初醒”。人們沉浸于其中,不知身在何處,本欲何為,正烘托出奏者技藝之超妙。

用聽者反應烘托奏者技巧的高超。韓愈《聽穎師彈琴》:“嗟余有兩耳,未省聽絲篁。自聞穎師彈,起坐在一旁。推手遂止之,濕衣淚滂滂.穎乎爾誠能,無以冰炭置我腸?!边@八句寫自己聽琴的感受和反應,從側面烘托琴聲的優美動聽。“嗟余”二句是自謙之辭,申明自己不懂音樂,未能深諳其中的奧妙。盡管如此,還是被穎師的琴聲所深深感動,先是起坐不安,繼而淚雨滂沱,浸濕了衣襟,猶自撲撲簌簌滴個不止。這種感情上的強烈刺激,實在叫人無法承受,于是推手制止,不忍卒聽。末二句進一步烘托穎師琴技的高超。冰炭原不可同爐,但穎師的琴聲一會兒把人引進歡樂的天堂,一會兒又把人擲入悲苦的地獄,就好比同時把冰炭投入聽者的胸中,使人經受不了這種感情上的劇烈波動。詩人受琴音之感起身世之嘆,烘托出了性靈上的共鳴。所奏曲子使不懂音律者心馳神醉,無異對牛彈琴而牛流淚,高僧說法使頑石點頭.豈真能耶?豈真不能耶? 劉鶚《老殘游記》王小玉說書的結尾王小玉啟朱唇發皓齒,“聲音初不甚大,只覺入耳有說不出來的妙境;五臟六腑里象慰斗慰過,無一處不伏貼,三萬六千個毛孔象吃了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庇寐牨婑雎牁仿暤纳硇母惺軐憳仿曋烂顒尤?。劉鶚寫鬧聲稍定,一少年人評以“三月不知肉味’,這都是讓聽眾插話加以側面烘托。李賀《李憑箜篌引》:“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及蘇軾《前赤壁賦》:“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等皆屬此類,不一而足。

二、人物刻畫中的側面烘托

篇7

對比和反襯

這兩種手法雖然都同時出現正反兩個方面,但區別還是比較明顯的。反襯只突出一個方面(正),另一個方面(反)只是作為陪襯。如王籍的《入若耶溪》:“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痹娭斜M管同時出現“噪”“鳴”和“靜”“幽”,但作者主要表現的是“林靜”和“山幽”,寫“蟬噪”和“鳥鳴”的目的只是為了陪襯,因為蟬和鳥的聲音聽得越清楚,山林就越幽靜。對比則不同,正反兩個方面都是作者所要表達的。如梅堯臣的《陶者》:“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比娋渚鋵Ρ?,作者既要表達陶者的勞而不獲,又要表達剝削者的不勞而獲;既有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又有對剝削者的憎惡。兩相對照,鮮明而強烈。

烘托和渲染

兩種手法經?;煊茫鋵嵍卟⒉皇且换厥?。烘托是一種側面描寫,即為了突出主要方面,作者從次要方面下筆,加以修飾和陪襯。烘托又稱烘云托月,為了突出月亮的美,而從云寫起;或為了表現紅花的美,反復地刻畫綠葉。所以烘托的“托”略帶“襯托”的意思。如《陌上?!罚骸靶姓咭娏_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梢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弊髡邔π姓?、少年、耕者、鋤者種種描寫,就是從側面來烘托羅敷的美。渲染則是為了營造某種氣氛或創設一種意境,而對景物或聲音進行描寫。如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弊髡唛_頭寫寒蟬凄慘悲切的叫聲,目的是為下文的離別渲染一種凄涼、傷感的氣氛。

伏筆和鋪墊

這兩種手法也經?;鞛橐徽?。伏筆是為下文行文所作的準備,有時和照應結合起來使用。有些詩歌開頭的寫景或敘事就是為下文抒情或議論埋下的伏筆。如杜牧的《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花》?!痹姼栝_頭寫停泊的地方靠近酒家,就是為下文聽商女唱《花》埋下的伏筆。鋪墊則是為了突出主要描述對象,先作層層鋪寫,如同英語語法中的原級(good)比較級(better)和最高級(best)一樣。作者先描述其他事物作為原級,然后與主要描述對象進行比較,來突出主要描述對象的“更”或“最”字 。 如張可久《中呂?紅繡鞋?天臺瀑布寺》:“絕頂峰攢雪劍。懸崖水掛冰簾,倚樹哀猿弄云間。血華啼杜宇,陰洞吼飛廉。比人心山未險?!睘榱吮憩F人心的險惡,作者先從雪峰、冰瀑、哀猿、啼鵑、吼風五個方面來寫天臺山的險,把天臺山寫得險惡無比。然而和人心相比,天臺山還根本不算險,人心該有多么險惡就可想而知了。寫天臺山的險就是為寫人心險惡而作的鋪墊。

象征和托物言志

這兩種手法都是以物寫人,都是通過賦予意象某種人格化特征,來寄托作者的某種情感。但二者又不是一回事。象征是以物喻人,和借喻很相似,盡管只出現了喻體,但實際上是“指桑罵槐”。如曾鞏的《詠柳》:“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弊髡呓枭形醋凕S就借助風勢在空中狂舞的柳條,象征那些根基未穩,因倚仗權貴而一時得勢便猖狂不已的小人,表達對他們的極端鄙視和厭惡。托物言志(廣義的托物言志應該包括象征,這里所說的是狹義的托物言志)是作者通過對物象描寫和刻畫(托物)來表達自己的某種志向(言志)。如李忱的《瀑布聯句》:“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弊髡咭圆回潙傧獫径鴽_奔大海的瀑布表達自己“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之高翔” 的豪情壯懷。

篇8

關鍵詞完形壓強創新思維創新能力

完形壓強是格式塔心理學關于學習理論的四個組成部分之一,它是德國心理學派代表人物苛勒提出的一種學習理論。它是指這樣一種情況;當人在觀看一個不規則、不完滿的形狀時,會產生一種內在的緊張力促使人的大腦緊張地活動,以填補“缺陷”,使之成為完滿的形狀,從而達到內心的平衡。

在教學過程中,為填補“缺陷”(完形)而導致積極思維,必然使學生從較低級的思維水平提高到高級的思維水平,從不完美的形到完美的形。把完形原理引入語文教學,對于發展學生的想象能力、活躍創新思維有很大的作用。

那么,語文教學中怎么運用“完形壓強”原理呢?

一、抓住教材中的“缺陷”(即藝術空白)讓學生去填補

1.“缺陷”表現在用省略號的地方

坡詩云:“龍眠獨識殷勤處,畫出陽關意外聲”,閱讀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探求、發現這“意外聲”。省略號作為一種表達手段,具有大信息的負載能力,我們應善于從研究語言符號的使用與使用環境之間的關系來領會。如在《變色龍》中,寫奧楚蔑洛夫聽說瘋狗的主人是將軍時,說:“席加洛夫將軍?哦!……葉爾德林,幫我把大衣脫下來……真要命,天這么熱……”教師可指導學生把省略的內容補充出來。通過討論,學生們明白,這些省略號的“意外聲”其實正是見風使舵、阿諛奉承的奧楚蔑洛夫掩蓋他對初判的惴惴不安和出爾反爾的狼狽相,為他若無其事的否定原判作掩護。這樣,“變色龍”的性格特征便凸現出來了。

2.“缺陷”表現在含蓄的結尾

為了引起讀者的想象,結尾處往往采取含蓄暗示的寫法,這樣的結束語言帶有一定的模糊性,讓人回味無窮。例如李樂薇《我的空中樓閣》結尾,“無須掛畫,門外有幅巨畫——名叫自然?!苯處熆梢蕴釂柕姆绞絾l學生:這里的“自然”具有怎樣的深刻含義?學生通過思考便會懂得這里的“自然”既指門外巨畫,同時也寄寓了作者的情懷——熱愛自然、回歸自然。又如莫泊桑《項鏈》的結尾,小說在瑪蒂爾德路遇故友,發現贗品的情況下戛然而止,讓主人公在備受生活艱辛之后又經受一次精神上的打擊,對她的虛容心給以雙重的懲罰。這樣的結尾言有盡而意無窮,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這時教師可以啟發學生:這時的瑪蒂爾德表情、神態怎樣?揣摩一下她復雜的內心活動。假如項鏈沒有丟掉,或者丟了以后立即得知項鏈是假的,瑪蒂爾德的結局將是怎樣?用口頭或書面語言補寫《項鏈》的結尾。這便充分給了學生發揮創造性才能的機會,定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3.“缺陷”表現在側面描寫的地方

中國的詩畫同源,那“源”是指:畫畫要在畫面上留下空白,虛設空景,閱讀教學中的填補“缺陷”(空白)與中國古代畫論中的“虛實相生”理論可謂殊途同歸。清代繪畫理論家笪重光說過:“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這些“空白”的設置,帶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確定性??勺寣W生用想象與聯想去填補,從而最適宜去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如在《陌上?!芬晃闹校憩F羅敷的美便采用了這樣的側面描寫。“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綃頭,犁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行文沒有一字一句在直接描寫羅敷美貌,但這種美的感受卻又無處不在,它讓人遐想給人愉悅,在讀者的眼中,羅敷的美不再是單一的,定型的,而是多元的,發散的。文章在使君提出無理要求后,羅敷夸耀自己丈夫儀表堂堂,事業有成來結尾也饒有風趣。這段語言的潛臺詞便是:“我有這么好的一個丈夫,你算什么!”教師可啟發學生設計使君聽后的狼狽場景,羅敷聰明的反抗比直接斥責使君來得更精彩、更耐人尋味。

司空圖說“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傊?,這個藝術空白不是沒有話說,而是有話含蓄不直露?!蔽覀儜朴趶拿钣玫奶摼爸腥ネ诰蜇S富的潛臺詞,去探索作品的真諦。做到歌德所說的“一只眼睛看到紙面上的話,另一只眼睛看到紙的背面”。

二、板書設計上充分考慮學生的完形心理

篇9

關鍵詞:初中語文;活用教材;寫作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5)01-0111-01

教師在作文教學中給出一些學生易學易用可借鑒的捷徑或模式,寫作教學定能事半功倍。在學生的詞匯量與生活積累已達到一定程度的前提下,教師完全可以讓學生自己解決寫什么的問題,而將教學重點放在如何寫的問題上。我認為提高課堂作文教學有效性的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從現成的教材中學寫作。下面將我平時教學中積累與借鑒的一些方法介紹如下。

1.從課文中學擬題

擬題,永遠是作文教學的第一步,標題也是文章的眼睛,而中學語文課本中所收篇目,標題可謂異彩分呈?;蛑北贾黝},氣勢逼人,如《人民百萬大軍橫渡長江》《艱難國運與雄健的國民》《我的信念》;或托物言志,巧用修辭《海燕》《丑小鴨》《大自然的語言》;或意境深遠,含情脈脈,如《爸爸的花兒落了》《孤獨之旅》;或言簡意賅,高度概括,如《楊修之死》《香菱學詩》《唐睢不辱使命》……

對這些頗具特色的標題,在導入新課釋題之時,我著重從內容、范圍、文體、語法、修辭等方面啟發學生品味,抓住文章的"眉眼"讓學生明白繪人重繪眼,寫文先抓題的道理。學生既掌握了命題技巧,又深味了文章內涵,同時我也補充以最新的詩詞擬題法,懸念擬題法,修辭擬題法等新穎的擬題技巧,就這樣點面結合,在自命題作文課上學生根據平時的訓練,隨性而作,擬出了很多頗具吸引力的好題目。例如《一碗牛肉面》《項羽新說》《春天就在冬天的身后》《輕叩記憶的門》等許多奪人眼球的好題目。

2.從課文中學立意

意旨猶如作文中的太陽,太陽一出,光芒四射,整篇文章頓時生輝。反之,則使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如墮五里霧中。作文構思立意方法很多,但萬變不離其宗,都可以從課文中找到可供借鑒的佳作。例如莫頓?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余映潮先生曾就此寫過文章《一課三學:的作文技法》使我很受啟發,此文記敘在前,抒情議論在后;記敘生動細膩,抒情議論生動簡明;記敘著眼于表現人或事,抒情、議論借文中故事的意義表明自己對人生的感受,從而在立意上以小見大,化實為虛。這種"人生經歷+人生感受"的兩段式結構是寫作的基本結構,敘議結合,結尾畫龍點睛,深化主旨,學生易學易用。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也用四次背影的描寫,極其自然的體現了在亂世之中彌足珍貴的父子之情。對這些構思精,立意深的課文,在教學時則不必面面俱到,選其最精當的一點與學生共同揣摩、研討,引導學生悟出"怎樣寫"的規律,讓學生在生活中找準相似點,選好依據的文例,快速運思成文。學生經過"借瓶裝酒"到"借神骨以創新篇"的歷練,很快會有新的發揮與突破。

3.細筆描摩

也叫工筆描畫。就是用細膩的手法精細地描繪景物,或刻畫人物,使描畫的對象毫發畢現,逼真的出現在讀者面前。如《濟南的冬天》中老舍對小山的描寫,就采用了工筆的描繪方式,從山上、山尖、山坡一直到山腰,一步步細看,一筆筆細描。既寫了小山銀色的白,"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 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又描寫了小山的態"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寫的那么秀美動人,在色和態的描寫中寫出了靜中的動。小山更有世上最動人的容色,艷艷夕陽的斜照下,"它像少女一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樣",把夕陽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擬成害羞的少女,情態可掬,在傍晚雪光的渲染中畫出了形中的情。真是一筆一景,一景一態。這一段工筆的細膩描繪,將雪的光、色、態的外在美與雪的情韻,雪的內在美融為有機的整體,創造出"氣韻生動"的藝術境界。讓學生有幸一覽老舍這位文學巨擘的藝術風范。這也印證了一句俗語"于細微處見精神"。

4.巧用映襯

映襯是指為了描寫某事物,往往特意利用其他事物作陪襯,虛實相生,烘云托月。即使寫作的主體形象花墨不多,也會因為周遭的烘托,顯得特別光彩照人。如《愛蓮說》中,作者周敦頤要贊頌的是蓮,卻巧妙地運用了以賓襯主的手法。文題是"愛蓮",開篇卻不提"蓮"字,而是從花的總類 "草木之花"寫起,若即若離,本來是"獨愛蓮",起句偏說可愛的花甚多??梢娮髡哌\用映襯手法的筆功,作者沒有孤立靜止的描寫,而是在對比描寫中顯出蓮的高貴不凡。通過"菊"和"牡丹"二花的映襯,凸顯完美高大、卓然超群的"蓮"的形象,使人魂動神移,心之所向。蓮的高潔與牡丹的庸俗一一展現出來。菊與蓮雖然都不滿現實,但菊采取逃避隱居的態度,而蓮敢于直面生活,在污濁的環境中保持其高潔的品行與節操。一正一反,自然而然地把蓮的美好形象樹立在讀者面前。其精妙的寫作技巧,令人嘆為閱止。

更有甚者,有些連主體形象都不描繪,全憑讀者依據語境的審美情趣去體驗其妙處,如《陌上桑》寫羅敷之美: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文中沒有一詞一句寫"美"字,連相貌、服飾、體態、舉止也只字不提,全憑"行者、少年、耕者、鋤者"見了羅敷被吸引,被征服的種種情態來表現,這就為讀者留下了廣闊的聯想余地。讀者完全可以根據此時情境,作出最妙的審美體驗。

5.學習語言

課文多為名家名作,可謂字字珠璣。先說句式,例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就……"和"或許……或許……或許……",《星星變奏曲》中"如果……如果……誰不愿意……誰不愿意……"都給學生們創造了仿寫的空間。再說詞語,可以說每篇文章都有各自獨特的美文美詞。例如《老王》中"開門看見老王直僵僵地鑲嵌在門框里",這"鑲嵌"二字用得精妙,不說站,不說立,不用佇,也不能用靠,只有這二字能把老王病如膏肓、骨瘦如柴、身體僵直的形態刻畫出來。再如社戲中"回望戲臺在燈火光中,卻又如初來未到的時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樓閣,滿被紅霞罩了。"其中"回望""漂渺""罩"這些詞語都值得細細品味。

參考文獻:

篇10

描寫就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狀態具體地描繪出來。定義簡單,魅力卻不可小覷。古詩人們在創作中將各種描法巧妙運用,使詩歌搖曳生姿,韻味無窮,留下眾多的名篇佳作。

一、側面描寫

對描寫對象進行正面直接的描寫是正面描寫。因其直接,往往不夠含蓄,難以留給讀者更多的想象余地。于是詩人們便常通過描寫對象周圍的事物,來使對象更鮮明突出,這就是側面描寫,又叫間接描寫。清人劉熙載在《藝概·詩概》中說:“山之精神寫不出,以煙霞寫之;春之精神寫不出,以草樹寫之?!闭f的就是這個道理。側面描寫效果極佳的作品早已有之。如漢樂府詩《陌上?!窞楸憩F采桑女秦羅敷,有正面刻畫羅敷的裝束和人物對話顯現她的外貌美和機智勇敢剛毅不屈的性格美,而此詩讓人稱道、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它的側面描寫。詩中這樣描繪:“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庇昧_敷周圍的人見到她時的神態、動作來烘托、渲染,把羅敷的美寫到了極點。又如《琵琶行》中,白樂天在描摹了琵琶曲的美妙旋律正面展現了琵琶女高超的琴技后,在琵琶曲結束時又添了句“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連“東船西舫”這物之聽眾,都受到感染,沉浸在琵琶女營造的“余音繞梁”的境界中而“悄無言”,何況人呢。短短兩句,側面烘托,將琵琶女琴藝的高超展現到極致。

二、襯托(正襯、反襯)

俗話說:“牡丹雖好,還需綠葉扶持?!睘榱耸贡幻枋龅膶ο蟾咛厣?,詩歌中常常用另類事物放在一起陪襯(正襯)或對照(反襯),以此表現特殊的意境或獨特的情感,這就是襯托手法。如“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絕句》杜甫)此詩前兩句以“江碧”襯“鳥白”,碧白相映生輝;以“山青”襯“花紅”,青紅互為競麗。構成了一幅令人目迷神馳的風景畫。而如此之美的春景,作者卻無心欣賞,想著“何日是歸年?”這樣以樂景寫哀情,更能襯出詩人歸心之殷切,鄉思之深厚,別具韻致。

三、動靜結合

客觀事物有動有靜,藝術創作中離不開動態描寫和靜態描寫,或以靜襯動,或以動襯靜,或一動一靜,兩者相互映襯,構成某種情趣。如“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以“蟬噪”襯托“林靜”,用“鳥鳴”顯現“山幽”,動中寫靜,充滿生氣,使獨具匠心的文學構思與充滿哲理的人生思辨統貫一體。

四、虛實相生

虛實相生是常見于詩歌、繪畫、書法中的創造和開拓意境的藝術手法。所謂“實”即據實描摹,是眼前之景,當下之境;所謂“虛”是指虛擬想象,是想見之景,虛設之境。虛境可以是鬼怪世界、仙府夢境,可以是往昔、未來之境。虛境和實境既可以相輔相成,渲染烘托,也可以相反相成,強化主題。如“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題都城南莊》崔護),“去年今日”“我”看到的是“人面桃花相映紅”,是虛景,十全十美;“今年今日”“我”看到的實景是空余“桃花依舊笑春風”。兩相比較,桃花依舊,人面難尋;物是人非,錯過了時日,美好事物再也追不回來,悵惘頓生。短短四句,以虛襯實,把讀者帶入無限凄美的意境中,令人悵惘不已。又如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二三句“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不直接寫自己如何思念家中親人,而是通過一幅想象的畫面,即冬至夜深時分,家人還圍坐在燈前,談論著自己這個遠行之人,從對方下筆,把自己深摯的思鄉之情抒發得婉曲含蓄。

五、細節描寫

細節描寫就是對細小的環節或情節進行描寫?;驅懭宋锏囊痪湓挕⒁粋€動作、一顰一笑,或寫平常生活、場景中的一瞬。細節是文學作品中最有情趣、最耐人尋味、最能引起人們想象的片刻。對渲染氣氛,烘托人物,抒感,增強情節發展的真實性,強化作品的主題都有重要的作用。如“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聞樂天授江州司馬》),因彈劾不法官吏已被貶的“垂死病中”的元稹聞聽好友白居易因得罪權貴也被貶,竟然“驚坐起”。這一細節的刻畫,維妙維肖地摹寫出作者當時陡然一驚的神態,表達了作者對朋友命運的深切關懷,道盡了友情的真諦,情深意濃。白居易讀后也深受感動,給元稹的信中說:“此句他人尚不可聞,況仆心哉!至今每吟,猶惻惻耳?!?/p>

六、白描

白描即用最樸素、最簡練的筆墨,不事雕琢,不加烘托,抓住描寫對象的特征,粗線條地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態面貌。避免用秾麗的形容詞、繁復的修飾語。正如魯迅先生在《作文秘訣》中所說:“白描沒有秘訣……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而已?!泵窀琛洞汤沾ā贰疤焐n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就是對草原景象的白貓,顯得簡潔有風骨,寫出了草原的壯美,點染出牧民的生活。聶夷中《田家》“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乍看去,內容之平淡、語言之明白、字句之簡單,幾乎沒什么奧妙可言,但它以最少的文字寥寥數語就勾勒了父子辛勤耕耘勞作、官家筑倉虎視以待的畫面,寫出了田家的悲慘命運,表現封建統治者殘酷剝削、壓榨農民的深刻主題。顯得十分耐讀,體現了白描手法的精妙。

七、其它

通過五官感知如聽覺、視覺、嗅覺等,視角變化如遠近、高低、上下、內外等,色彩對照如明暗、紅綠、冷暖等來對客觀事物作描摹,在古典詩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