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補牢的道理范文
時間:2023-04-07 07:29:1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亡羊補牢的道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亡羊補牢告訴我們,人不怕做錯事情,就怕做錯了不及時改正,時間長了,最后可能連補救的機會都沒有了。亡羊補牢,意思是羊丟失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
2、亡羊補牢故事內容:從前有個人,養了幾只羊。一天早上,他去放羊,發現少了一只。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里狼從窟窿鉆進去,把羊叼走了。鄰居對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薄把蛞呀泚G了,還修羊圈干什么呢?”他回答。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發現羊又少了一只。原來狼又從窟窿鉆進去,把羊叼走了。他十分后悔沒有聽鄰居的話,心想,現在修還不晚。他趕快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姓名:________
班級:________
成績:________
小朋友,帶上你一段時間的學習成果,一起來做個自我檢測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礎題
(共20題;共124分)
1.
(10分)查字典填空。
①“第”用部首查字法,應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畫。用音序查字法應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節________,組詞________。
②“瘦”用部首查字法,應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畫。用音序查字法應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節________,組詞________。
2.
(6分)按拼音寫漢字
hú
lì
pú
táo
chuí
xià
kǒu
shuǐ
fèi
jìn
chéng
shú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
(6分)寫出不同的漢字,注意書寫美觀。
dài
bù
shì
sǒnɡ
sāo
miè
________捕
恐________
發________
________然
________動
________師
4.
(2分)根據文章的寫法特點,正確選擇(雙選)。
①《草原》寫法特點:________
②《白楊》寫法特點:________
A.情景交融
B.借物抒懷
C.托物言志
D.寓情于景
5.
(8分)比一比,再組詞。
晴________
進________
航________
蝙________
清________
近________
船________
編________
6.
(9分)在括號里填上動物的名稱
________假________威
________吞________咽
________?________爭斗
________飛蛋打
________目寸光
九________一毛
7.
(4分)照樣子寫句子。
例:那里河道特別多,橫的、豎的,像蜘蛛網一樣。
①那蘆葦一根根直立著,像________。
②草地上片片羊群,像________。
③________像________。
8.
(2分)寫出近義詞。
勸告—________????趕快—________
9.
(5分)照例子,寫句子。
馬跑得越快,離楚國不是越遠了嗎?
10.
(8分)把下列詞語填寫完整。
與眾不________??源源不________??心靈手________
依依不________
絡繹不________??垂頭喪________??大喜過________
筋疲力________
11.
(10分)同音字組詞
pí
________勞
________膚
wáng
死________
________國
láo
________房
________動
jīn
皮________
________色
________天
________兩
12.
(5分)變換句子說法,使意思不變。
①羊已經丟了,還修養圈干什么呢?
②馬跑得越快,離楚國不就越遠了嗎?
13.
(10分)組詞語
催________
軀________
熬________
墾________
域________
摧________
驅________
傲________
懇________
城________
14.
(3分)查字典。
“掩”按部首查字法應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畫,組詞________。
15.
(4分)多音字組詞。
圈:[juàn]________
[quān]________
鉆:[zuān]________
[zuàn]________
16.
(6分)一字組兩詞。
勸:________、________
丟:________、________
告:________、________
17.
(14分)按課文內容填空。
①“亡羊補牢”的“亡”的意思是________,“牢”的意思是________。
②《亡羊補牢》講了一個人的羊圈破了個窟窿,狼叼走了一只羊,養羊人________。第二天,狼又叼走一只羊,養羊人________了,趕快________。從此,他的羊再也沒________。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人做錯了事,只要肯________,認真改正,就________。
③楚國在南邊,他硬要往________走。他的________越好,________的本領越大,________帶得越多,________得越遠,就越________楚國。
18.
(4分)選擇合適的讀音對號入座。
①juàn
②quān
羊圈________
圓圈________
①zuān
②zuàn
鉆進________
電鉆________
19.
(3分)用“只要……就”、“如果……就……”、“從此”造句。
只要……就:________
如果……就……:________
從此:________
20.
(5分)用鋼筆描紅。
勸告
窟窿
結實
二、閱讀題
(共5題;共29分)
21.
(5分)《亡羊補牢》講了一個什么故事?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22.
(5分)題解“寓言二則”寓言有什么特點?“則”是什么意思?
23.
(5分)仔細讀詩文《小兒垂釣》,說說小孩釣魚時發生了什么事?
24.
(8分)詞語接龍
①打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悲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6分)寫出下列各詞的近義詞。
勸告________
街坊________
趕快________
盤纏________
后悔________
發現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基礎題
(共20題;共12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二、閱讀題
(共5題;共29分)
21-1、
22-1、
23-1、
篇3
45歲的老洪平時沒啥毛病,近兩年來,隱約感到肩部疼痛。起初,懷疑是肩周炎,經檢查后排除了炎癥的可能,只是因為長時間伏案,造成輕微的肩椎盤突出。根據醫生提議,老洪有針對性地對肩周疼痛部位進行了恢復性訓練,誰知疼痛仍然沒有緩解,還有加重趨向。老洪不明白問題出在哪里,為此寢食難安,懷疑是得了某種疑難雜癥。
我了解到,老洪年輕時應酬較多,又不愛鍛煉,自從得了肩椎突出之后,又是做理療,又是每天錘打、拉伸肩、頸等肌肉,由于急于求成,運動量比較大,病痛部位不但沒有復原,反而造成新損傷。
我跟老洪解釋:肩椎突出的病理形成,來自于身體肌肉的自然萎縮或變形對相關部位的神經壓迫所致。通過鍛煉,可以恢復受損肌肉的部分功能,從而減輕病痛。但這種“亡羊補牢”式健身,最大的誤區是把握不準時機。人體處于生病狀態時,高強度的訓練,尤其是針對病痛部位的劇烈運動,會降低肌體免疫力,讓身體變得更糟糕。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多休息,讓身體得到基本或完全康復后,再進行健身訓練,同時,訓練的量也應根據身體狀況逐步增加或遞減,以感覺舒適為宜。
人體任何部位出現不適,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某種不良習氣的日積月累。早在癥狀出現前,身體已經受損,所以最佳的治病時機,應該是在出現癥狀之前。同樣的道理,最佳的防病時機,應該是在健康的身體上“未雨綢繆”,而不是在產生不適之后去“亡羊補牢”。和改變不良習氣一樣,這種“亡羊補牢”是一個漫長的糾錯過程。出現病變的肌體,猶如一架受損的機器,相對更脆弱。這時候強行鍛煉,好比“霸王硬上弓”,只會讓受損的機器“雪上加霜”,更容易出問題。
弄清癥結之后,我給老洪重新開出處方:放下手頭工作與訓練,安心靜養一到兩個月。等病痛減輕之后,再遵照醫囑循序漸進,恢復有針對性的健身方式。前不久老洪給我打來感謝電話,說按照我的辦法,老毛病終于得到控制。我進一步提醒他:這只是第一回合的小勝,和肩椎病的較量才剛剛開始,這是一場“持久戰”,切忌掉以輕心;除訓練肩頸部外,還要配合全身其他部位的運動。更重要的,是要和過去不正確的工作、生活方式徹底“拜拜”,才是最終的治本之策。
篇4
寓言故事是按照本相也許假造的故事向人們講述一個道理,給人以啟迪。并且大部門寓言,是為了講述一個道理而假造的,并沒有的確的按照。
在收編成語故事的工夫,有工夫人們也會把寓言收編出來,并且歷史自身就帶有很多值得人們思慮的道理,學會有關于馬的成語故事。以是,很多成語都能帶給人一些道理。
說白了,成語固有符合寓言故事的分類首要是在講述故事的宗旨上有不同,成語故事的宗旨是補充成語沒有完全表達的形式,使成語更容易剖釋,寓言故事的宗旨就是講述道理,兩者不抵觸,成語故事視頻下載。只是分類不同。很多成語故事自身就是一個寓言故事,但不能以是就說成語故事就是寓言故事。
比方一個班,有人嗜好音樂,有人嗜好行動,寓言故事和成語故事有什么區別。有人即嗜好音樂又嗜好行動,那么嗜好音樂的人就是成語故事,嗜好行動的人就是寓言。
所謂寓言即有所托付的話;用假托的故事或天然物的擬人手法來闡發某個道理或指導的文學作品,常帶有取笑或勸戒的本質。
所謂成語是言語中經過恒久應用、鍛煉而變成的穩定短語。它是比詞大而語法功效又相當于詞的言語單位。成語大多由四字組成,你看有關于馬的成語故事。它經常用精練的言語展現出富厚的形式。
特征:我不知道小學生必讀成語故事。①機關的絕對定型性。②意義的全體性。③時間和空間的慣用性。④變成的歷史性。事實上
有關于馬的成語故事,寓言故事和成語故事有什么區別
。寓言故事和成語故事有什么區別。⑤形式和形式的民族性。
源泉:①歷史故事。②寓言故事。你知道成語故事。③神話或其他傳說。④古典文學作品。
篇5
1、首先,高三學生應該給自己一個合適的定位和評價,自己的學習成績能達到什么樣的程度,有沒有提高和進步的空間,這是需要去思考的。盲目的追求不切合實際的目標,只會讓自己覺得學習無望。
2、其次,要明白平時的考試只是一種訓練和發現自己的缺點弱點的過程。平時考得不好,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要知道這比在高考時才發現問題要好的多吧,高考的分數才是最終的目標。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就是這個道理。
3、再次,學習成績只是體現一個人的學習能力而已,每個人都有自己存在的價值,不能以學習成績和高考成績來斷定一個人的能力,并且高考并不是惟一的出路,要掌握知識和本領,并不一定要從大學里才能學到。
4、最后,家長應該明白,不能把自己的期望和愿望強加給孩子,有經歷過高考的人都知道,學習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是腦力活也是體力活,不是努力就一定能考上好大學的。
(來源:文章屋網 )
篇6
當四年前我們懷著略帶害怕又渴望知識的心跨進小學殿堂時,老師您陽光般的笑容給了我們安慰。您將我們那顆害怕的心帶進了豐富多彩的校園,帶進了神奇有趣的知識殿堂。面對說話還有些奶聲奶氣的我們,您不厭其煩地一次次糾正我們的發音;面對拿筆姿勢錯誤的我們,您一次又一次地耐心矯正我們的拿筆姿勢;面對有“多動癥”的我們,您一遍又一遍地講述“一心不可二用,否則會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道理。
當我們懷著疑惑的心皺著眉頭面對一道道難題時,您耐心細致地給我們講解解題思路。您不顧本來就疼痛著的喉嚨,還是一遍一遍地給我們講解,直到我們完全明白為止。
當我們不小心犯了錯,慚愧不已的時候,您意味深長地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讓我們明白了,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難免犯錯,能做到知錯就改,亡羊補牢就為時不晚。
當我們懷著失落的心面對失敗時,您天使般的笑容給了我們無盡的寬慰、勇氣和希望,給我們再一次的征戰注入無窮的力量。讓我們明白了,失敗了不要沮喪,要積極尋找自身的不足之處,勇于改正,加倍努力,那么成功的彼岸就會很快呈現在我們的面前。
當我們面對一點點的成功而沾沾自喜時,您語重心長的提醒讓我們明白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強中自有強中手;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篇7
我今天看了由著名漫畫家華君武花的一幅名叫《假文盲》的漫畫。
這幅漫畫畫的是車站旁的母子上車處。這個上車處被護欄隔開,護欄邊立著塊牌子,上面毅然寫著幾個大字“母子上車處”。照道理說,這兒應該只有母子上車,不應該有別人。但是你看看,這個上車處卻站著幾個不要臉的大男人。而有一對母子要來站隊上車,卻被幾個男人擠在了外面,她只好站在“母子上車處”的旁邊。你可能要問,這幾個大男人怎么站在“母子上車處”呢?原來,他們假裝自己是文盲,假裝自己看不懂“母子上車處”幾個大字,所以,他們便理直氣壯地站在了“母子上車處”。
各位讀者,別以為這種不要臉的“文盲”只會出現在漫畫和書上。其實,他們無處不在。記得有一次,我們這個路段的人行道修理,施工人員在路上涂上了一層厚厚的水泥。施工人員怕涂上的水泥被破壞,便在道路的兩端放上寫著“施工中,請繞行。”的警告牌。有的人為了方便,就不管那么多,徑直從水泥地上踩過。還有一些小孩,好象天生就和水泥過不去,一路過這里,就在未干的水泥地上踩一踩。由于他們這些人的“努力奮斗”,讓這塊水泥地還是留下了這些有紀念意義的“簽名留念”。
俗話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我想,這些“文盲”應該就是這句話的忠實追隨者吧。正因為他們有這樣的想法,所以才會做出那樣的事。各位讀者,不要說我不相信你們,你們真的當過“文盲”嗎?如果當過,那就要快點改正。“亡羊補牢,為時不晚。”但如果再不改正,那到時候就后悔晚矣!
篇8
我因為集合的時候遲到耽誤了同學們正常的訓練時間,擾亂了戰友們正常的學習生活,我感到非常后悔,之前的我會犯這種錯誤,完全是因為不認真,不明確自己的學習任務,思想認識還未到位,一時的錯誤,它令我懊悔不已!但是這個處罰給我敲響了警鐘,我幡然醒悟,理解到無規矩不成方圓,犯了錯誤就要受到處罰,所以處罰下達以后,我沒有怨天尤人,而是潛心從自己身上找錯誤,查不足,經過一段時間深刻的反醒,我對自己犯的錯誤感到后悔莫及。
我沒有一點悲傷的接受了 《XX》的處罰-----反省一天,這一天我明確了自己錯誤,在靜靜的思考后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的行為是不對的!
思想上,我重新檢討自己,堅持從認識上,從觀念上轉變,要求上進,關心集體,關心他人,多和優秀同學接觸,交流。
紀律上,現在我一定要比以前要有了很大改變,現在的我對自己的言行,始終保持嚴格的約束,不但能遵守校規校紀,更加懂得了身為一名學生哪些事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
學習上,我可以不避困難,自始至終為掌握更多知識,使自己的素質全面得到提升。
我會以這次違紀事件作為一面鏡子時時檢點自己,批評和教育自己,自覺接受監督。我要知羞而警醒,知羞而奮進,亡羊補牢、化羞恥為動力,努力學習。我也要通過這次事件,提高我的思想認識,強化責任措施。
但我深深明的到: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做錯事的時候,重要的是自己犯了錯誤后如何改過自身,所以此后,我一定嚴格要求自己。
檢討人:
篇9
每天在為人們散發新鮮的空氣,在默默無私地為人們奉獻。他的身上總是滿身泥土,是他調皮玩骯臟的嗎?不是,是人類的機動車噴出的煙塵,他為了給人們新鮮的空氣,讓人們有健康的身體,所以,他不得不把煙和塵土吸到他自己龐大的身軀上,他就是——我的“朋友”老樹爺爺。
龐大的身軀,身穿著綠色的衣服,他的衣服是由一片片密密麻麻的葉子組成的。在綠色葉子組成的衣服下經常有人們在乘涼,有好多鳥在他的身上安家樂業,有的甚至還在他的身上大便,他也毫不在意,毫無怨言。但是鳥也不是毫無是處,鳥還幫他捉蟲子,使他更長壽。他的臉上長滿了胡子,我猜他大概是九十多歲了吧!這就是樹的外貌。
樹的為人很好,?θ嗣欠趕碌拇砦螅?硬輝鴯鄭?皇竅裎按蟮哪蓋滓謊?硭?包容人類??偸菍θ藗兎赶碌腻e誤,盡他自己的能力去挽救,他偶爾也會給人們講講道理,可是卻沒有一個人在意他說的話。有一次我經過一條路,突然聽見一些聲音,一看,哎,嚇了我一跳!原來是我旁邊的樹在說話。它說:“人們啊,你們別一錯再錯了,宇宙中只有一個星球適合人類居住——地球,現在已經被你們弄得遍體鱗傷了,你們還忍心再傷害它嗎?地球是人類生命的搖籃,現在只有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那就是——地球,你們清醒一下吧!人們啊,別再執迷不悟了,讓我們一起從現在開始保護環境吧。亡羊補牢,為時未晚?!?/p>
篇10
一、活動內容的選擇需謹慎
內容要符合幼兒的興趣需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是對于幼兒園的孩子來說尤為重要,因此教師在選擇成語故事的時候尤其需要考慮是否符合幼兒的興趣愛好,是否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是否能理解這個故事。經過這么長時間的摸索,我發現幼兒對于有關動作類成語和動物類成語比較感興趣,而歷史類成語故事相對要弱一些。
2、符合幼兒年齡特征。不同年齡幼兒的故事愛好傾向也不同。幼兒對故事的愛好存在顯著的年齡差異。小班幼兒語言發展較弱。在選擇成語故事時,應該考慮成語故事不宜過長,而且要生動有趣,以此來吸引幼兒,培養幼兒對成語的興趣。所以應為幼兒選擇篇幅短小的動物成語故事或是動作類可以表演的成語,如:東躲、捧腹大笑、搖頭晃腦等。
大班幼兒求知欲強,對故事理解能力也相對要強一些,這時我們可以選擇有一定的教育意義,能讓幼兒明白一些道理的成語故事,如:狐假虎威、亡羊補牢、磨杵成針、黔驢技窮等。
二、活動目標適合幼兒
我在制定成語故事看圖講述的目標時,更注重以下兩點:1、培養幼兒的傾聽能力。傾聽是幼兒感知個理解語言的行為表現,只有懂得傾聽,樂于傾聽和善于傾聽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語言的內容、形式,才能掌握與人交流的技巧。在此基礎上,再根據幼兒的發展特點,制定下一步目標。2、鼓勵幼兒大膽講述。看圖講述是具有一定靈活性的語言活動,有很大的想象空間,在看圖講述中,幼兒可以積累一定的詞匯,欣賞優美的句子。在《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中,為提高我班幼兒看圖講述能力,我制定以下3個目標:1、通過觀察圖片排序,學習故事“螳螂捕蟬黃雀在后”。2、傾聽同伴講述,并嘗試用自己已有詞匯,補充、豐富故事內容。3、初步了解成語寓意“不要只顧眼前的好處,而不顧身后隱藏的危險”,培養幼兒對成語的興趣。
三、活動準備要激起興趣
色彩鮮艷的物體能激起幼兒的視覺,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因此我在選擇圖片時往往選擇一些色彩鮮艷、畫面形象清晰、情節有趣的單幅圖片或多幅情節簡單的圖片供幼兒閱讀講述。每次活動中,孩子們都會被圖片所吸引,激起了講述的欲望,甚至百看不厭。例:在《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活動中,我準備了4幅畫:第一幅是蟬在樹上,第二幅是螳螂在蟬的身后,第三幅是黃雀在螳螂的身后,第四幅是一個“?”,前三幅畫的意思很明顯,就是故事內容,而第四幅畫的出現則引起了幼兒濃厚的興趣,不禁提出疑問:這個“?”是什么意思?成語故事需要包含兩部分:故事內容+成語道理,我班幼兒在成語故事中往往只講述故事內容,而忘記還有成語道理,以此在最后的“?”就是提醒幼兒不要忘了加上成語的道理,這樣才是一個完整的成語故事。
四、活動過程要引導幼兒多觀察、多表達
在成語教學活動中,大多數教師采用教師講,幼兒聽的方式,有的會在結尾處提出開放性問題讓幼兒創編,如:《黔驢技窮》中,為讓幼兒知道學習多種本領的重要性,教師會提問:“如果你是驢,遇到這只老虎你會怎么辦?”幼兒雖然能有機會講述,但機會很少,只有個別幼兒能參與,而整個活動幼兒都是在復述故事內容,這對于大班幼兒來說相對簡單,對于理解畫面內容,會對畫面的內容用恰當的擴句和縮句來合理表述的能力并沒有的提高作用。
而通過觀察圖片,幼兒進行表述,能更好的激發幼兒的興趣,同時幼兒會發現每個人對于圖片的想象都是不一樣的,雖然最后的道理相同,但故事情節卻可以有不同的版本,這樣幼兒的自信心增強了,在以后的生活中也就更加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了。
五、活動延伸不能忘
對于大班幼兒,不僅要啟發他們想象圖片上反映的情節,還要以圖片為線索,想象出畫面外的情節。不過,同樣的圖片內容,有的幼兒講述起來形象、生動,有的卻呆板、枯燥,這與詞匯的豐富程度和表達能力是有很大關系的。因此教師平時要重視幼兒的詞匯學習和積累,重視幼兒表達能力的培養,要創造多種看、聽、講的機會和場合讓幼兒學習、積累,應用詞匯、訓練表達能力。
在活動結束后可以將圖片、圖書放在閱讀區,供幼兒隨時翻閱講述;為幼兒創設表演區,提供與成語故事內容相匹配的手偶或其他道具,讓幼兒在演一演中增加興趣,不斷鍛煉;在美工區為幼兒提供畫紙、畫筆等用具,讓幼兒在畫一畫中再次感受成語故事,也為幼兒講述活動提供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