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小說范文

時間:2023-04-08 20:12:3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哥哥小說,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哥哥小說

篇1

2、《疼你,是我最想做的事》,已完結;

3、《寵你一輩子》,已完結;

4、《一諾傾情:第一美人》,已完結;

5、《君子vs佳人四部曲》,已完結;

6、《天歌,三生情三世劫》,已完結;

7、《天歌,三生不負三世》,已完結;

8、《名門紳士,舊愛》,連載中;

篇2

最近我們單位體檢,有位同事被查出患有重癥,大家不勝唏噓,但是似乎也并沒有多少悲傷。而且那唏噓,盡管有為那位同事的成分,但更主要的還是為著自己,是啊,大家都是人到中年了,一年不如一年啊,不知何時就輪到自己了,要珍惜啊。如果是傳統派來寫小說,他會怎么寫?我想一定會以那位患有重癥的老師為主人公,以她的病情、她的家庭、她的情感為淚點,精心布局烘托。但是這真的是真實的生活嗎?患病的老師畢竟是少數,大多數所感受到的真實的生活,其實并非這重癥本身、這悲劇本身。我們會看到,我們會聽說,然后呢?我們會議論,我們會猜測,我們會震動,我們會同情,我們會慶幸,我們會忘卻。如此而已。這才是更為真實的生活。這就好像打麻將,自然會有大贏大輸――但打麻將卻歸根到底不是這樣的傳奇,而是一堆雜碎的記憶。所以現代派小說,不會尋找生活洶涌的波濤本身,它關注的是那些波濤打在周圍的東西上造成了怎樣的反應。或者說換言之,它所關注的,不是某個人在世界上的位置,它關注的是某個人眼里的世界究竟是怎樣的。

就拿《蜂蜜》來說吧,它寫得其實根本不是女主人公安莉的悲慘境遇。它將敘述的主體放在了悲劇過后,張北、小晨、安莉的反應。張北和小晨曾經為安莉的遭遇盡過心、出過力。但是時日既久,他們也就淡漠了,在接到安莉的電話邀約后,漫不經心,卻不過情面,最終還是接受了邀請。對于安莉和他們見面時可能宣泄的悲傷,也已經無所謂,甚至還有些排斥。而張北和小晨之間也存有微妙的差別。相對來說,在張北的心中,安莉的悲劇所占分量重一些,而小晨實際上已經將安莉當成了一個“普通人”――她不想因為安莉的悲劇而限制自己的表達和情緒??傊?,在他們的世界里,安莉的悲劇已經不是重點,而只是一劑調味料,他們的關注重心,全在自己身上。他們關注“兔子”,回憶當年的情形,是為了探秘“兔子”的真假――這樣的懸念、猜測無疑對他們意味著一種隱秘的趣味。

至于安莉,她的世界的核心則是防范與重建。她邀請好友來家,就是為了自我證明孩子找到了。同時,她又對好友抱著警惕,時刻提防著自己脆弱的心理防線不要被對方撕開。她活得依然很累,但是總有了盼頭。相對于安莉,張北和小晨似乎輕松些,但是細細品讀,其實他們之間的感情已生嫌隙,因為他們兩人的世界并不完全搭調。比如養蜜蜂這件事,對于小晨來說,就是愛人的一個愛好,那么她也愛屋及烏吧,她關注養蜂的細節:小晨和安莉說起養蜜蜂的事來了,“我已經看過那種塑料蜂箱了,黃色的,很好看”。而張北卻將養蜂當作某種情懷的寄寓――“埃及曾經出土的一罐蜂蜜都有三四千年了?!卑怖蛘f所以蜂蜜是放不壞的。張北馬上就聽到一個聲音在自己心里說,“所以我要養蜜蜂?!?/p>

篇3

我能去哪兒?除了年輕、漂亮,我一無所有,至于這家公司、那家公司的門檻我已踏過,可我懂什么?沒讀過幾天書,誰也不要我,還好,我的一位同鄉給我介紹了她們這家小皮鞋廠的老老板,這老老板,有家有口,不過他老婆、孩子都在老家,他老家在北方的一座城市,老老板錢沒有很多,可三瓜兩棗的錢還是有的,他給我租了一間房子,每月給我的生活費是八千,我漸漸習慣了,一個星期,他來我這里一次尋歡作樂。

二奶的日子,不是人過的,不過,我不想再結婚啦,在這里呆上過兩年、三年的日子。過去,我是為別人活,現在得為自己活啦,人得看開一些,你沒錢,誰會理你,我也要生活啊,過去,我跟那醉鬼剛離婚時,有姐妹叫我到我們哪兒做小姐?什么叫?我當時不知道,后來,我知道了,我可不干,那是人作的嗎?這二奶雖不是什么好行當,可比強多了,唉!只要有錢掙,要名分干嗎?

其實,孩子也是麻煩的,我剛離婚時,我的姐姐給我說,不能要孩子,要孩子,你怎么生存呢?我聽了姐姐的話,離開了那座使我傷心、難過的城市,三年或是五年后,等我自己掙了一些錢,再回到那座城市,我要開一家餐館,不靠別人生活,我的孩子還需要我養活,沒有媽媽,他(她)們能總指望爺爺、奶奶養活嗎?

天,要黑了,老老板要來了,唉!我已習慣了的他那雙爪爪還有那臭烘烘的嘴巴。唉!下輩子,我要當男人,當男人多好!

燈光黃黃的,燈光能,明了我的心事嗎?那天,上街買菜,碰上一個傻里傻氣的毛頭小子。

是緣分或是啥的,我走回家來的路上,因為正在想心事,不小心,我和他迎面撞在了一起,籃子里剛買的雞蛋碎了一地,那小子,一臉的驚慌,不住地對我道歉:

“對、對不起,小妹,你的衣服被我弄臟啦,我賠錢給你!”

事后,小子告訴我他叫啥“斑鳩”啥的,他給了我五十元錢,看著他尷尬的模樣兒,我對他笑笑:

沒關系,不能全怪你,你的錢嗎?就算啦。

那“斑鳩”不管三七二十一,硬是把錢塞到了我口袋中。

第二天,我去一家發廊燙發,不巧給我燙發的燙發師就是斑鳩。

“斑鳩”的手藝很好,那電吹風吹出的微風一陣陣拂過我耳邊,他的手輕輕梳理著我的發梢,不知咋的,那手那么溫馨,是細雨、是陽光慵懶地滑過我的心……

自那之后,每星期,我都要到“斑鳩”那里去洗洗發,吹吹發,我喜歡那雙干凈的手悄悄拂過我的臉龐、發梢,是他的手或是他的眼?一天又一天,一星期又一星期,終于有一個周末的黃昏,“斑鳩”來到我的房間,我們兩人在房間里作好飯菜,美美地吃了一頓,那天,天氣很好,晚風中,夕陽緩緩照在房間的窗玻璃上,那黃黃的光像一個蛋黃承載著我的夢,什么也不要去想,我私下里知道那晚老老板不會來,中午,他給我來過電話,說晚上不來了。

夕陽是那個黃昏的故事情節。我記得那黃昏的夕陽慢慢跳動著落到城市遠方的山巒后。房間的氣氛急促起來,是我的呼吸聲或是“斑鳩”的呼吸聲,我也不知有些什么值得自己心慌啥地回避著站在窗戶前,凝望著夕陽落山的情景。什么時候,“斑鳩”已從身后顫栗地抱著我,那熱浪,我的心狂跳著,一片空白:

“不、不、不能、能……”

那瞬間,我說了什么,我什么也沒說,一雙抖抖索索但很有力的雙臂抱住了我,窗戶消逝了,山巒消逝了,那鐵一樣的東西貼上了我的身軀,我身體的啥地方濕了……

記憶里,房間里的床海浪一樣晃動起來,“斑鳩”三把兩把撕扯著我的衣衫,我女性的秘密堅挺地暴露在他迷亂的眼光里……

什么時候發生的,我只知道一陣亂棒雨點般落下,是老老板瘋狂嘶啞的聲音:

“你們給我狠狠地揍,打死這兩個畜生!”

……

我在醫院里躺了一個月,我的腿被老老板的手下打成了骨折。老老板,在我出院那天,隨手給我扔下了1萬元錢,當時,我真想把那一扎扎錢扔在那一臉老年斑斑的臉上,可、錢啊錢!

……

我離開了老老板。臨離開這座城市那天,“斑鳩”來到火車站給我送行,我伏在“斑鳩”的肩上痛哭了很久……

篇4

2、《穿越之無限綜藝錄》,作者:女王不在家。

3、《無敵穿越綜藝的旅程》,作者:云霓。

4、《神奇的綜漫旅行》,作者:玲瓏秀。

5、《穿越之我的綜漫旅行》,作者:蝴蝶。

6、《穿越之綜漫妙偶天成》,作者:冬天的柳葉。

7、《穿越之綜漫后宮養成記》,作者:一濁。

8、《穿越之綜漫新紀元》,作者:親吻指尖。

9、《穿越之豪華綜漫后宮團》,作者:古幸鈴。

篇5

1、葉南弦沈蔓歌出自微瀾子墨的小說《情定一生無悔過》。

2、沈蔓歌葉南弦小說名叫《情定一生無悔過》,又名《一胎二寶,總裁追妻上癮》、《遇見花開遇見你》,由作者微瀾子墨所著。該小說講述的是沈蔓歌因為一場大火對葉南弦的愛消失跆盡了。五年后帶著萌娃華麗回來的她,發誓一定要為自己討回公道。

3、一場大火燒掉了沈蔓歌對葉南弦所有的愛。 五年后她華麗回歸,勢必為當年的自己討回一個公道。卻沒想到帶回來的小正太比她更有手段。 某寶站在葉南弦面前,很無辜的說:“叔叔幫我一個忙可以嗎?求你了?!?葉南弦覺得無法抵擋這孩子的懇求,蹲下身子打算幫忙,卻沒想到被噴了一臉。 某天,葉南弦對著小正太說:“臭小子,這是我的房間!” “可是我想跟媽咪睡,我們都睡了五年了?!?某男人淚奔…… 追個妻子回來而已,為什么兒子如此難搞?

(來源:文章屋網 )

篇6

3歲的兒子當當到鄉下奶奶家住了一段時間?;貋砗?,小家伙變了:動不動就瞪著眼睛使勁跺腳生氣。好好談,他不理不睬:威脅“動武”,他主動把屁股湊過來,嘴里還念叨著“打就打”,真打了幾下,他卻狠狠地擰了我一下。為了讓小家伙回到本來的樣子,我們沒少苦口婆心地教導,可效果不好。一天。事情出現了轉機――

那天中午,準備給小家伙剪指甲,可怎么勸說他都不合作。無奈之下,我脫口而出:“你是小當當嗎?”沒想到,他竟愣了一下。還不由自主地點了點頭。有戲;我心中暗想,緊接著故意皺著眉頭說:“不對,你不是小當當。我的小當當是很懂事的,知道媽媽忙,會幫著媽媽洗衣服;知道媽媽累。會搬小板凳給媽媽坐。絕不會動不動就生氣。一定是奶奶看小當當太乖。舍不得將他送回來,找了個假的送過來了?!眱鹤勇犃宋覍υ鹊乃馁澷p,神情明顯和緩,可似乎又怕我真的弄錯了,急切地說:“可我真是小當當?。 薄安粚?,你一定不是!小當當的腿不像你這樣有那么多傷疤。”(鄉下蚊子多,被蚊子咬的。)我一面認真地打量,一面搖著頭說,“而且小當當剪指甲時從來都很高興,總是主動將手伸出來……不行,我要打電話問問?!闭f完,我站起來,裝作去打電話,

兒子認真地想了一會兒,突然,他徑直來到我身邊,毫不猶豫地將手伸過來,說:“媽媽,剪指甲吧。”我暗自歡喜,故作驚訝地說:“咦,是小當當回來了々”他似乎很滿意,高興地說:“媽媽,我很聽話的。對吧,等一下你剪的時候輕一點?!蔽疫B連點頭。整個下午,小家伙的表現都非常棒。

通過這件事,我意識到,教育孩子應該靈活應變,換個說法也許就能事半功倍。接下來的日子,我有意識地運用了這種溝通策略。一次坐車出遠門,先生幫兒子系安全帶時說:“這個必須系好,”可兒子馬上反抗,身體不斷地扭動。我靈機一動:“等會路邊有好看的風景,沒有系好安全帶的人,看風景不安全的?!边@么一說,兒子立刻乖乖地坐下來,問我:“媽媽,你看這樣安全了嗎?”

其實,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種方法不奏效,就應該學會換一種方法。孩子不改變,往往都是我們自己的原因。

篇7

小說中a國就是虛構的國家,這樣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代入沖突,暗示此故事純屬虛構,避免雷同。而且這樣方便作者,不用想名字。

因為小說是虛構的,可以虛構很多事情出來,所以不能用現實的名字。因為當虛構的事情和現實的名字放在一起的時候,可以出現很多的為題。而很多小說又需要這樣的虛構,所以用其他的名字代替可以避免政治上的問題,法律上的問題。我們國家雖然是言論自由,但是有些東西還是不能說的。

(來源:文章屋網 )

篇8

[關鍵詞]女性主義;李碧華;藝術風格

李碧華是中國香港文壇著名的女作家,特別是在言情小說方面有很深的造詣。她雖然行跡神秘,但是卻從事過許多的職業,例如記者,而這也為她日后的文學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能夠看清人世,并且輕松地駕馭對情感的描寫。一般來說,對于兩性情感的描寫一直是吸引讀者和受眾的主要方式,同時也是小說創作以及文學創作中的重要主題之一。李碧華的作品之所以如此受大眾的喜愛和歡迎,也是因為其主要路線和內容多為言情小說。本文通過分析李碧華的作品,比如《生死橋》《胭脂扣》等,都能夠看出她一直在描寫情感,讓其作品富有神韻和內涵,這主要源自于李碧華是以女性主義視角來創造性地探討女性,從而描述命運與愛情,使其三者相結合,構成奇妙的關系供其去探索。

一、以愛情命運為主題

李碧華小說主題是對女性純天然情感的一種描寫,在她的小說創作中,女性是絕對的主角,她所描寫的女性形象也都是愛得癡狂和強烈的,在她們的愛情世界中,她們從來不會去計較功利,也不留退路。然而,在傳統的中國社會體制中,男性才是掌握話語權的中心,這就導致女性在隨后的幾千年文學創作中被忽視與掩蓋,在男權文化視野下,這些勇敢而又堅強的女性形象不僅沒有人稱頌,還會被人們認為是或妖女。而李碧華小說創作的主題是為這些女性,讓大眾在其小說中體會到作者對她們真實的歌頌。李碧華的言情小說蘊含著深厚的情感,她的作品不僅僅重視主人公自身命運的關聯,還更加注重將哲學、社會、歷史、美學的內涵和意蘊與人物的情感相結合,從而提高了小說自身的哲學意味,加強了小說的可讀性,同時也彰顯出小說對人性的分析與思考。李碧華的言情小說在寫情的同時,通過隱喻、對比以及暗示等方式來構建起濃重的不可知論和宿命論,促使其言情小說具有詭異的氛圍,充滿對未來人生的預示、對人性命運的暗示,但是隨著故事情節的進一步發展、對主人公性格的深刻揭示,這些隱喻與暗示都會逐漸明了與清晰,一步一步去驗證預言,更加緊密地將故事情節連接起來[1]。除了設置懸念吸引讀者之外,李碧華還將自己對女性的情感描寫不斷推向一個又一個,從而促使其小說中的女性情感世界充實起來,展現這些女性豐滿的愛恨情仇,同時讓人們對其愛情故事更加銘心刻骨。在小說創作中,李碧華一直堅持以女性主義視角來進行愛情主題創作。她的小說里,大量描寫了女恨情仇的相互交織,同時對社會傳統的價值觀念以及思維方式進行大膽的顛覆,盡管無法完全的顛覆,李碧華也嘗試與其斗爭,這樣的抗爭與顛覆在其小說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就李碧華對女主人公情感世界的語言描寫來講,她的言情小說無疑是成功的,她通過獨特的女性主義視角向讀者們展現了女主人公情感與命運的全新面貌。然而,李碧華在寫作結構與風格上,又不會由于單純的情感造成小說的庸俗,她的小說向來都是文風輕快、結構緊湊的,并且通過豐富的對白來體現感情,將人物的愛恨情仇表現在情感的波動上,以此來思考主人公的命運。與此同時,李碧華小說的主要內容源自于對我國傳統文化或民間流傳的市井故事的深化與改造,因此,她能夠顛覆人們的價值觀以及傳統認知,進而激發讀者對小說中女主人公情感世界的進一步探究與思考。李碧華對女性世界情愛與命運的描寫,大部分運用了民間故事與神話傳說中的女性,從而促使她的言情小說描寫高于現實的虛幻,同時也導致小說中的女性命運無法脫離宿命論的影響。說到宿命論,必然會與悲劇的故事情節聯系到一起,宿命的束縛造成李碧華小說中的癡情女性無法獲得一個完美的結局,而這也造就了李碧華愛情命運主題中無法缺少的組成部分[2]。

二、李碧華小說中的宿命論理念

在李碧華的小說中經常通過對比、暗示、隱喻等手法來營造具有濃厚氛圍的預言,將其安排得像是命中注定一樣,并且這些語言也會在最后得到一一的實現。也許她是想借助這樣的方式設定故事情節,也有可能是為了更好地展現對命運無助的感嘆。李碧華往往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宿命論觀點:

(一)由“必然”造成的宿命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將宿命說成是一種無法逆行的客觀規律,同時也是外在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小說《生死橋》中,李碧華將這種觀念展現得淋漓盡致。還是孩童的志高、懷玉和丹丹在北平的廟宇中遇到了一位能夠洞察先機的老太監。老太監有著豐富的閱歷,并且給他們每人都算了一卦,并說出了他們每一個人未來的命運,但是對于還未長大的孩童來說,自然是無法了解其中的深意的,并且誰也沒有重視這番言論。而隨著三個孩子逐漸長大成人,老太監的話也開始一一地實現,為了愛恨、名利的三個人,在歷史前進的洪流中苦苦地掙扎著。最終三人無論如何斗爭、如何努力都無法回到當時的純真與懵懂,只能落到一個一無所有的下場。

(二)由“偶然”造成的“必然”

宿命作為一種客觀的存在,往往是具備一定組合性的質變偶然結果的。在不經意間發生的事情,也會導致命運發生不一樣的變遷。在《青蛇》這部小說中,青蛇本是西湖中一條潛心修煉、心無旁騖、有道行的小蛇,與白蛇更是姐妹情深。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兩條好奇心十分重的蛇偷吃了“七情六欲丸”,幻化為人形,進入了人間,進而導致了一系列命運轉折點的發生。由此可見,一次“偶然”的好奇心,導致小說劇情發生了重大轉折,由“偶然”引出了最終的“必然”,同時也展現了這場情愛的短暫———這是命運的無常,也是宿命之不可違。在李碧華的描寫下,男女之間的情愛常常會在特定的社會背景下產生,而又在時代的束縛下無法進行個體抗爭,只能最終掉入悲劇的宿命漩渦之中。在李碧華的小說中,既蘊含著濃厚的東方情感色彩,也具備著西方存在主義對現代文明的反思與批判的宿命論理念,然而更多的是對悲劇的一種期許與無奈之情,在現實面前能夠更加深刻地展現出人生命運的無常與脆弱[3]。

三、李碧華小說中詭異奇特的敘述特征

李碧華言情小說的追求方向是獨辟蹊徑的文風,所以她的小說具有豐富的想象力,處處都能感受到詭譎張揚的文字書寫。這也讓李碧華的小說具有深厚的內涵,并且脫離人們的常用思維方式,在具備較強傳奇性的同時,具有一定的荒誕性與詭異性。例如,小說《霸王別姬》中,李碧華用寥寥數語就將程蝶衣與段小樓從幼年到老年整整半個世紀的時間跨度帶過,也沒有詳細地贅述漫長歲月中細節的變遷,反而更加注重對主人公人生變化的描寫和闡述。作者在創作中,并沒有過度追求時間方面的細碎分秒,而是強調短暫一瞬間的宏大。李碧華任由時間流逝,不做多余的描寫,正因對時空轉換的良好處理,進一步增添了其小說中的虛幻性和神秘感。再比如小說《胭脂扣》中的女鬼如花,能夠用十年的陽壽來換取十日的還陽,在陰陽兩界隨意轉換,李碧華在小說中將現代香港作為故事背景,模糊、穿插和混亂地描寫了如花的時間記憶,讓讀者大概知道她所生活的香港階段,而無從得知具體的時間,但卻真實地蘊含著其情感,正是這二者之間的對比,在一定程度上營造了作品的傳奇色彩。除此之外,轉換頻繁的小說空間,也是李碧華作品在敘述層面上的一個傳奇性體現。在《生死橋》中,涉及到眾多變換的場景,而這些場景大大推進了故事情節的深入以及人物命運的變遷,同時也將時間與地點定在了不同時期的杭州、上海與北平,小說在北平開始,也在這里結束。在轉換空間的同時推進時間的發展,不同地點與不同時間的輪回,促使人物命運更加緊密連接,從而有效地提高了小說的傳奇性與戲劇性。

四、結語

李碧華的小說作品具備自己獨特的想象、獨特的視角、獨特的風格,她從歷史的煙云中挖掘出具有寓言色彩或是傳說性質的故事,再通過自己的創作,來表達對現實社會價值體系以及秩序的背叛與漠視。李碧華是中國香港文學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她獨特的女性主義視角以及獨特的藝術風格,為我國當代文學貢獻了別具一格的審美方向。也許她的作品無法讓每一個讀者接受,但是她獨立特行的創作讓人無法不發出感嘆。

[參考文獻]

[1]趙妍.從女性形象塑造分析李碧華小說的藝術風格[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6,(4):125-129.

[2]張曉陽.女性目光下的女性和感情———淺談李碧華小說的女性形象塑造和愛情命運主題[J].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3):242-244.

篇9

作者:夜十三。

作品類型:都市異能。

內容簡介:講述了主角是一名軍人,曾經帶領“藍劍”特種大隊,出現在世界各地,以他們的方式譜寫了一段傳奇。他不明白什么是國家利益,只知道人只要活著那就是幸福??僧斔浪ㄒ粣壑呐藷o意中知道一些秘密被殺后,他決定了走上復仇之路的故事。

(來源:文章屋網 )

篇10

1、《冰與火之歌》(A Song of Ice and Fire)是由美國作家喬治·R·R·馬丁所著的嚴肅奇幻小說系列。該書系列首卷于1996年初由矮腳雞圖書公司在美國出版,全書計劃共七卷,截至2014年共完成出版了五卷,被譯為三十多種文字。

2、《冰與火之歌》主要描述了在一片虛構的中世紀世界里所發生的一系列宮廷斗爭、疆場廝殺、游歷冒險和魔法抗衡的故事。在內容及風格上,《冰與火之歌》是現實生活的一面鏡子,人性真實的寫照。寫作手法上馬丁運用了POV(Point-of-View,即“視點人物寫作手法”),以輪流交換人物第三人稱視點的敘事方式進行描寫,從而推動故事的進展。

(來源:文章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