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時記趣教案范文

時間:2023-04-06 21:04:4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幼時記趣教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幼時記趣教案

篇1

(安順學院 旅游學院,貴州 安順 561000)

摘 要:隨著現代城市旅游的發展,人們對歷史的懷舊心理和休閑的需要,歷史街區其價值越來越重要。西安的歷史街區承載著悠久的歷史和較高的文化品位,是皇城文化的重要構成。從文化功能視角分析西安歷史街區,進行旅游產品的設計,展示西安歷史街區悠久的歷史文化,升華人們對西安歷史街區的懷舊感和認同感,探索西安歷史街區的發展路徑。

關鍵詞 :歷史街區;文化功能;旅游產品

中圖分類號:F5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260X(2015)03-0074-03

歷史街區是能最好反映城市歷史景觀的地塊,是城市歷史文化的重要集聚地和載體,也成為古城保護的重要著眼點。它們營造出特有的場所感和認同感,構成城市魅力與活力的重要部分,史蒂文。蒂耶斯德爾在《城市歷史街區的復興》中提到“老城市展示了人的尺度、個性化、人性關懷、手工技藝、美輪美奐和多樣性這些在機器制造的、現代造型的城市中所匱乏的一切,后者只有單調重復及尺度巨大的特性”。[1]

隨著現代城市旅游的發展,人們對于歷史的懷舊心理和休閑的需要,歷史街區成為一種新型的旅游吸引物,其價值越來越重要。保護歷史文化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利用,也只有合理的利用,才能充分展示其固有價值,并使他們與現代化生活相結合,從而達到更好的保護的目的。本文以西安為例,通過對西安歷史街區的文化功能的分析,對其進行旅游產品設計,向民眾展示其悠久的歷史文化,探索和尋找未來西安歷史街區的發展路徑。

1 西安歷史街區的文化功能

從文化的結構來看,文化分為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擁有共同物質、制度、精神文化的群體,文化在里面扮演著凝聚這個群體的功能。精神文化具有教化、培育功能。文化的調節、控制功能主要體現在制度文化層面,人們在參與社會活動的過程中,為了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逐漸形成有關行為的規則和規范。文化在歷史街區的意義在于它給人的精神世界留存了豐富的回憶和信息,升華了人們對街區的認同感和懷舊感。

在六千多年的建城史和一千二百多年的建都史中,西安老城區逐漸形成了居住、商業、旅游等多種社會功能。西安的歷史街區集中記載和體現著城市的發展和變遷,更多的體現了作為歷史和文化傳承的功能。顧曉偉“保護歷史傳統不僅僅要保護原有的空間環境、文化環境、視覺環境,還應該保護原有的社會網絡結構等所謂的歷史文脈”。分析歷史街區的文化功能,對于提高歷史街區的保護意識、挖掘文化特質、發展以文化作為底蘊的旅游產業都有重要的意義。是進行旅游產品設計的前提。

1.1 民族宗教文化的延續

這點主要體現在以北院門為代表的回坊聚集區的穆斯林文化上。由于特定的歷史條件,西安以北院門為核心,形成了獨有的街區面貌和穆斯林文化特征。從唐玄宗天寶元年開始到清代,西安回坊有“七寺十三坊”的說法。目前西安世居回族居住的回坊就有13座清真寺,居住的回族有4萬余人。這些清真寺多有著悠久的歷史,是政府主持修建或者穆斯林由于宗教需要購置房地修建。

宗教是回民內部聯系的主要途徑,古寺的內外凝聚力,促進了伊斯蘭世界的宗教聯系?;孛耠x不開清真寺,清真寺是穆斯林的精神支柱,婚喪嫁娶、一日五拜、一周一次主麻都離不開清真寺。像北院門回坊風情街范圍內的大學習巷清真寺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時間,寺坊平時來做禮拜的信徒群眾有二百多人,主麻日來聚禮的更多一些,最多時有一千多人。西安的清真寺比較保守,對于非穆斯林嚴禁進禮拜大殿,像化覺巷清真大寺更是在禮拜大殿門口建了一排護欄,且有專人把守監督普通游客,與寧夏等作為景點的清真寺相比宗教氣氛更濃厚。西安歷史街區內的清真寺是回坊穆斯林群眾的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

1.2 城市歷史發展的傳承

西安城區內主要的歷史街區基本上沿襲了從唐到近現代的歷史。北院門區域的街巷有很多曾是各種貿易的場所,街巷得名多與商貿產品有關。像大麥市街是源于清北橋梓口有大的糧莊,糧食交易多集中于此;西羊市在元朝時,這一代已形成羊只和羊肉交易為主的集市,因此街巷最早得名羊市;大、小皮院皆拓建于明洪武年間,因經營皮業得名;麥莧街清代起以街上出售煤炭、麥草的店鋪較多而得名。其他的街巷多與政權發展有關。在這些古色古香的街巷里,仍可以從這些有韻味的名字中,感受到一些歷史的氣息。很多時候,想象和閱歷,會讓你走在街巷中,產生在歷史中穿越的體驗。

1.3 特色飲食文化的聚集

僅在回坊,回族小吃就有100多個品種,而西安本地的特色小吃也很豐富。這些歷史街區無形中成為飲食的聚居地,體現出濃濃的生活氣息。在以回民街為代表的街巷里,有回族清真特色的如水盆羊肉、羊肉疙瘩等;西安本地特色的有各種面食、鍋盔、蕎面饸饹、涼皮、肉夾饃、攪團、麥飯、油糕、石子饃等;還有散布全國的中國傳統食品。除了各種作為主食和小吃的現做餐點外,各種干果和炒貨也及其豐富,如花生酥、綠豆糕等。

陜西省共有27家中華老字號企業,有1家分布在歷史街區內,老孫家在北院門有分店;還有6家臨近這些老街巷。陜菜雖未躋身于菜系,但八百里秦川黃土地的厚重與歷史的淵源仍在此地的飲食烙上濃郁的地域特色。南北咸宜的口味有著很廣的適應性,像涼皮、肉夾饃等小吃更是遍布全國。在西安的歷史街區北院門等地,與當地人一起吃著羊肉泡饃,是最生活化的西安體驗。

1.4 西安傳統文化的會聚

書院門、三學街每年都會有大批書畫名家會聚西安,在這里舉辦各種展覽陳列數十次。這里集聚了眾多愛好書法的人,很多人選擇去碑林看各式各樣的碑帖,然后在出來時沿街購買一些拓片和字帖帶走。也活躍著很多的民間書畫組織,如“碑林書畫會”、“關中書畫院”、“秦風苑畫廊”等。賣字畫的商家是在這條街上分布最多的,很多店主就在街邊研磨揮毫。這些賣字畫的店鋪名也是頗為雅致,例如“醉默軒”、“雅古尚品”、“賞釣閣”等。還有一些配套的筆墨紙硯、印章、書院門古玩藝術城等分布與此。

除了有形文化外,歷史街區還傳承者一些無形文化。在大昌吉巷里,一批演奏古樂的古樂愛好者成立了長安古樂社,演奏經過發掘整理的大約2000多年前的宮商曲調。南門護城河邊,經常有自發聚集的秦腔愛好者吹拉彈唱。書院門售賣的樂器塤,是秦地的古樂器,也是中國最原始的一種古樂器,最早出土于6000年前的西安半坡遺址。這些傳統文化是陜西歷史文化的沿襲和發揚,也是市井生活的重要構成。在歷史街區可以感受到最具文化氣息的西安。

2 西安歷史街區旅游產品設計

旅游產品是指旅游經營者憑借物質和精神上的產品以及勞動等手段,向旅游者提供的用于滿足其在旅游活動過程中綜合需要的服務的總和。?結合城市旅游的特性,城市旅游產品則是指在旅游者的旅游過程中該城市所提供的衣、食、住、行、游、購、娛產品的組合。

全球一體化時代,人們期望在世界各地所見不同。旅游地的獨特性和可識別性變得更加重要?!叭魏纬鞘卸即嬖谥鴼v史傳統,它是城市賴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是城市真正意義上的文化資本之一,這種‘城市文化資本’鼓舞、激勵著城市人生存的意志,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成為城市人的文化資本和心理文化的結構符號”。[3]除了獨特的風景資源外,代表城市的更多的是其文化特色,形象設計成功與否是文化內涵的挖掘與表達技巧。城市旅游形象包括原生形象(original image)和公共形象(common image)兩部分。原生形象代表城市的個性特征,來自城市的歷史、紀念碑(物)、宗教及其建筑、文化遺產和傳統、風味小吃、古建筑等;公共形象來自城市的住宿、公共交通、通信、購物、娛樂夜生活、國際標準的醫療服務設施、交流語言等,一個具有吸引力的城市應當同時具備這兩方面的魅力。

2.1 景區層次

以清真寺為依托發展穆斯林宗教風情游?;孛窠謪^有著11座各具風情的清真寺,這些平時供穆斯林參與宗教活動的場所,可以開辟為吸引游客的旅游資源。但要保持穆斯林的原有習慣,做禮拜的地方禁止游客入內,維持其神圣性。其余可開放的空間引導游客參觀。

2.2 主題街區層次

以穆斯林飲食文化為特色的回坊街區。分為清真飲食區和陜西地方特色飲食區。將西倉巷自發式的每周二、四的花鳥市場進行規劃,形成定制。像云南昆明的斗南花市就吸引了很多的游客前去游覽、交易,同時可以豐富回坊街區的旅游資源種類?;謴统刑扉T遺址。西安現在發展的比較好的大唐芙蓉園就是恢復歷史上極富盛名的曾經存在的園林,承天門作為天子曾經檢閱凱旋、百官朝賀的場所,如能恢復必定會吸引眾多的游客前來體驗。

2.3 文化小品層次

在對華盛頓西雅圖市先驅廣場周圍的歷史街區進行成功整治中,政府就制訂了一套“標志性建筑導則”用來規范那些強化這個地區特性的元素,例如街道小品、隔離樁、照明標準和鋪路方案,另有一系列“出入口導則”,側重六個重要的出入口的建設,來強化進入歷史街區的感覺。西安老城內的主要歷史街區雖然有保留較好的古建筑、石刻及現代人文景觀,但一些曾經在歷史上意義重大但現在已經消失的建筑等恢復起來難度較大,牽扯到恢復的拆遷及改建的費用、城市的整體規劃等諸多問題。所以可通過多種形式來展現不易恢復的一些有著深刻歷史文化內涵的景觀,以小型的旅游吸引物、文化景觀點來體現。

2.3.1 打造古街牌。不管是回坊內的諸多街巷,還是書院門、三學街的街名來歷,均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有趣的典故。在街口通過立牌的形式,介紹這些街巷的名稱來由?;謴鸵恍┕沤窒锏淖罹叽硇缘臉酥尽@缭诩t埠街恢復一段紅土墻,可供游人感知遙遠的歷史,并通過一些街巷導引圖,使得游客在尋找這些歷史遺跡時仿佛尋寶的游戲。

2.3.2 設立紀念碑和紀念館。這些歷史街區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許多歷史上的知名人物與這些街區結下不解之緣。例如香米園街曾為寇準故居,在香米園街可恢復寇準的花園,并陳設寇準生平的介紹。通過這些文化符號提升街區的魅力。

2.3.3 通過壁畫及浮雕等裝點。例如廣濟街,韓愈的“天街小雨潤如酥”即是吟誦此街??赏ㄟ^壁畫等形式再現這首詩的意境。灑金橋街可通過浮雕重現唐玄宗灑金錢讓官員拾取的典故。使得游客在歷史街區內漫步時,被這些元素吸引和提醒,會隨時感受到歷史的氣息。

2.3.4 修建雕塑。西安的大雁塔南廣場有很多陜西民俗的雕塑,例如陜西怪的碗盤難分開等,南廣場的秦腔雕塑不僅是游客很多本地人也喜歡在前合影留念。但目前還未見有以特色小吃為主題的街頭雕塑。例如鍋盔最初是用頭盔烙制、柿子餅是紀念闖王形成的習慣,這些典故都可通過雕塑的形式表現出來,成為街頭的風景線。

4 旅游商品層次

開發旅游商品的最重要的原則就是體現地方文脈原則。旅游商品的表現物、原材料以及包裝方面越具有地方文脈特征,就越能吸引游客的購買,并且使得游客在事后的反饋中,產生“睹物思游”的情感。

設計和售賣能充分體現秦人、秦風的陜西地方特點的旅游商品,這些商品有著較高的辨識度,代表著秦地的特色。例如可在面人館、皮影院、剪紙館提供面人、剪紙、皮影供游客挑選。在如特色小吃如柿子餅的包轉盒上內,可以靜美的卡片或書簽、臺歷的形式簡述其典故,增強其傳閱性。

歷史街區內的各個街巷的名字都蘊藏著久遠的歷史和故事,可以針對此制作地名典故的旅游商品。印章能為游客的旅行足跡打上個性化的烙印。鐘樓郵局臨近北院門等歷史街區,可推出“漢”、“唐”等特色印章供游客免費蓋做紀念;或者以“長樂未央”等瓦當的圖形和文字制作特色印章,增強游人的體驗性。書院門的店鋪可推出一些個性化的特色印章,例如自己店鋪的的名字“醉墨軒”等,或讓游人自己選取一些文字或唐詩之類篆刻。在印章種類上可推出不同材質和價位,例如橡皮印章價格就非常低廉,以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5 結語

歷史街區,是一座城市的根,承載著城市居民的情感記憶,體現著歷史名城的文化品位。西安的這些歷史街區,是這座古城數千年來發展的脈絡,是城市文明最好的見證,而傳承這種文明是每一個人的使命和責任。作為歷史文化的集中體現著,對于其文化功能的研究,可使得大眾提升對其的重要性認識,且為進行旅游產品設計提供挖掘文脈的基礎。在此基礎上進行旅游商品的設計,是對西安歷史街區發展路徑的探索。

參考文獻:

(1)Steven Tiesdell,Tim heath。城市歷史街區的復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12.

篇2

被告:牡丹江市郊區財政局。 法定代表人:欒經祥,局長。

根據國家計委計燃字〔1987〕第221號文件和水電部水電電規字〔1987〕第19號文件對牡丹江第二發電廠三期擴建工程計劃任務書和初步設計的正式批復,該擴建工程需占牡丹江有機化工廠原有全部廠址。牡丹江有機化工廠顧全大局,同意全部搬遷。為此,1986年8月22日,牡丹江市人民政府在牡丹江有機化工廠召開了市長辦公會,確定了牡丹江有機化工廠的新廠址。1987年4月7日,牡丹江第二發電廠與牡丹江有機化工廠簽訂了《牡丹江第二發電廠三期擴建工程全部動遷牡丹江有機化工廠賠償協議》(以下簡稱賠償協議),其中規定,動遷損失賠償費由牡丹江第二發電廠付給牡丹江有機化工廠1100萬元包干使用。1988年4月5日,黑龍江省土地管理局、勞動局、公安廳、糧食局、財政廳聯合下發黑土建〔1988〕第24號《關于牡丹江第二發電廠三期擴建工程征撥用土地的批復》,確定牡丹江第二發電廠三期擴建工程征撥用地1827.69畝,其中1570.03畝用于牡丹江第二發電廠三期擴建工程用地,257.66畝用于牡丹江有機化工廠整體搬遷建設用地。1988年4月8日,牡丹江市土地管理局下發牡土建字〔1988〕10號《關于牡丹江有機化工廠整體搬遷建設征用土地的批復》,同意牡丹江有機化工廠征用北安鄉裕民村土地257.66畝,作為整體搬遷的建設用地。同日下發牡土建〔1988〕11號《關于牡丹江第二發電廠三期擴建工程征撥用土地的批復》,同意牡丹江第二發電廠征撥土地1570.03畝。牡丹江市郊區財政局依據牡丹江市土地管理局牡土建字〔1988〕10號文件和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人民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以下稱一部四行)(88)財農稅字第8號《關于銀行扣繳耕地占用稅拖欠稅款的聯合通知》的規定,于1992年11月30日作出(112965)號耕地占用稅扣繳通知書,從牡丹江有機化工廠的銀行存款中扣繳人民幣25萬元稅款。

為此,牡丹江有機化工廠多次找牡丹江市人民政府和市財政局協調解決,但最終未獲結果。且牡丹江市財政局未作復議裁決。牡丹江有機化工廠遂于1993年3月16日向牡丹江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牡丹江有機化工廠訴稱:牡丹江市郊區財政局在沒有通知原告的情況下,便從該廠的銀行存款中扣繳25萬元耕地占用稅款是錯誤的。況且該廠不是此項稅款的承擔者,請求法院撤銷牡丹江市郊區財政局的財稅字第(112965)號耕地占用稅扣繳通知書,退還扣繳的25萬元稅款,并承擔利息損失。

牡丹江市郊區財政局答辯稱:牡丹江有機化工廠占用耕地建廠房,按照《耕地占用稅暫行條例》的規定,是耕地占用稅的納稅義務人,應履行納稅義務。經多次催繳,仍不履行納稅義務,故通知其開戶銀行扣繳稅款是正確的。請求法院判決駁回訴訟請求。

「審判

牡丹江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認為,根據“一部四行”(88)財農稅字第8號《關于銀行扣繳耕地占用稅拖欠稅款的聯合通知》第二條規定,征收機關在納稅人拖欠稅款,經屢催無效的情況下,可以開具扣繳稅款通知書,通知其開戶銀行扣繳稅款。被告不能提供確定原告負有承擔該項稅款的證據,也未能提供其多次催繳的證據,其所作的財稅字(112965)號耕地占用稅扣繳通知書,證據不足。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二項第一目、第五十三條,參照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人民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88)財農稅字第8號《關于銀行扣繳耕地占用稅拖欠稅款的聯合通知》的規定,該院于1993年9月7日作出判決:

撤銷被告牡丹江市郊區財政局1992年11月30日作出的財稅字第(112965)號扣繳原告牡丹江有機化工廠人民幣25萬元的耕地占用稅的扣繳通知書。本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3日內,被告將此款退還給原告,并承擔利息損失。

一審宣判后,牡丹江市郊區財政局不服判決,向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稱:1988年4月8日,牡丹江市土地局以牡土建(88)第10號文件,確定了牡丹江有機化工廠征用北安鄉裕民村257.66畝土地,用于該廠整體搬遷的建設用地。因此,牡丹江有機化工廠是事實上的占地單位,原判決認定事實有誤,適用法律不當,請求撤銷原審判決,維持牡丹江市郊區財政局扣繳耕地占用稅通知書。

被上訴人牡丹江有機化工廠答辯稱:根據黑龍江省土地局、勞動局、公安廳、糧食局、財政廳黑土建〔1988〕第24號文件,征撥用地人是牡丹江第二發電廠,牡丹江有機化工廠是被動遷人。牡丹江第二發電廠新征土地與牡丹江有機化工廠原廠址屬于互換,由此可見,牡丹江有機化工廠既不是征地人,也不是納稅人,此筆耕地占用稅款應由牡丹江第二發電廠繳納。因此,1992年11月30日牡丹江市郊區財政局在沒有通知的情況下,強行扣劃牡丹江有機化工廠的專項資金25萬元,致使牡丹江有機化工廠蒙受了不可彌補的經濟損失。對此牡丹江市郊區財政局應承擔經濟損失。據此,原審判決撤銷牡丹江市郊區財政局扣繳牡丹江有機化工廠25萬元耕地占用稅的扣繳通知書,是正確的。

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占用原北安鄉裕民村257.66畝耕地建廠房的是牡丹江有機化工廠,該廠是事實上的占地單位,是耕地占用稅的納稅義務人,根據《耕地占用稅暫行條例》第三條規定,應依法繳納耕地占用稅。在訴訟中,上訴人牡丹江市郊區財政局向人民法院舉證,1988年6、7、12月份,1989年春季,1991年4月30日,該局曾派稅務人員數次到被上訴人牡丹江有機化工廠催繳所拖欠的耕地占用稅款,對此,被上訴人除否認1991年的一次催繳外,其余幾次均予以承認。此外,被上訴人在二審答辯狀中稱:“1988年末,當上訴人對被上訴人處征稅時被上訴人就申明自己不是納稅人。”據此,認定牡丹江市郊區財政局屢次催促牡丹江有機化工廠繳納拖欠耕地占用稅款,事實是清楚的,證據是充分的。牡丹江有機化工廠拒不繳納耕地占用稅,已構成拖欠稅款的行為。牡丹江市郊區財政局依法作出的耕地占用稅扣繳通知書,證據充分,應予以維持。其上訴理由成立,應予支持。原審判決認定事實證據不足,適用法律不當,應予改判。根據《耕地占用稅暫行條例》第三條和《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五條、第五十四條第一項、第六十一條第三項規定,參照“一部四行”(88)財農稅字第8號《關于銀行扣繳耕地占用稅拖欠稅款的聯合通知》第二條規定,該院于1993年12月22日作出判決:

一、撤銷牡丹江市中級人民法院〔1993〕行初字第1號行政判決;

二、維持上訴人牡丹江市郊區財政局1992年11月30日作出的財稅字第(112965)號扣繳被上訴人牡丹江有機化工廠人民幣25萬元的耕地占用稅扣繳通知書。

「評析

篇3

【關鍵詞】高中語文 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

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教育者研究的重要課題。語文學科的廣大教師更應就如何激發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進行反復的探索和努力。高中階段的教育教學擔負著文化基礎和社會實踐的教學任務,對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有著更為特殊的現實意義,此舉關系到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而且涉及到學生的身心的發展。因此,培養高中學生的語文興趣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在高中學生中,有部分學生對文化基礎知識的學習積極性不高。那么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呢?我認為應做好以下幾方面:

1 轉變觀念,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關系

我們知道,傳統教學的最大弊端就是老師講,學生聽;老師灌,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它極大地束縛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而素質教育的精髓之一就是讓學生生動、主動的學習,不過,作為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之一――語文課堂教學,近年來受到許多的批評與指責,主要原因就在于未充分轉變觀念,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其實,課堂作為教書育人的主陣地,我們能否用新的觀念,正確的思想去認識和占領這個陣地,是我們課堂成功與失敗的關鍵,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而且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不能只從學生掌握知識的多少來衡量質量,而要從素質教育和能力全方面來衡量。其中尤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全身心地、自覺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幾年的教學實踐讓我深深懂得:教師愛生如子的深情和期望,對所教學科的熱愛和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追求,是贏得學生親近和交往的前提,也是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以積極的狀態投入學習的保證。首先,師生的情感關系,會影響教師對學生的態度和期望,在教學活動的各個方面自覺或不自覺地表現出來,使學生獲得不同的感受,良好的師生關系,自然會使教學效果錦上添花。同時,師生的情感關系,也會影響學生對教師的期望、要求等。當教師與學生情感交融,教師的期望、要求就易為學生接受,內化為自己的需要和努力的目標;而師生情感冷漠、隔閡,即使教師有合理、適宜的期望,也會被學生拒絕,無法成為其前進的動力。可見,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與學生多溝通,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關系,這樣,才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2 營造開放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興趣

營造開放的學習環境,使學生感到教學形式生動、活潑、妙趣橫生,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學習。同時,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要求,相信學生的能力,尊重學生的人格,多一些寬容和激勵,讓學生在學習中讀書、討論、做筆記。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在學習中享受學習的快樂。教師精選那些和課文內容、意境、作者、情感相和諧的樂曲,在教學開始營造氣氛,在教學過程中烘托氣氛,還可采取配樂朗讀等形式,把課堂氣氛推向。利用圖畫、音樂創設情境,既能體現學科之間的融合,對學生進行美的熏陶,又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荷塘月色》的學習中,創設氛圍,讓大家探討文章寫了哪些景物時,有的是分段概括,有的是列舉小標題,有的是圖文結合。接著我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幅月色圖進行欣賞揣摩,學生興趣十分高漲。有的聲情并茂的朗誦,有的推敲用詞,有的比較品味,從而讓學生在自己的主動參與下,欣賞作者所描繪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領悟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揣摩語言,體會語言的抒情性,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3 進行師生換位,煥發興趣

同教同學在我國傳統的教學模式,甚至現在還普遍存在的教學方式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灌"知識,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其實質還是"應試教育""淘汰教育",與現行教育相悖而行。新課程改革,不僅對課程做出重大變革,對教育者受教育者都提出了要求,要求教育者要在更大程度上調動受教育者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要求受教育者不能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主動的學習,達到師生互動。為了做到以上這些,每周拿出兩至三節課的時間,讓學生來講課,主要針對閱讀課文。首先要求學生備課,寫出教案,這樣為了把課講好,學生會不惜余力去吃透課文。不但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還使學生體會到了教師的辛苦,更進一步培養了其他方面的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思維能力等。通過學生自己講課,讓學生做到心到、口到,對整篇課文的結構、寫作特點、思想內容,都有一個詳細的了解,并且聽課的學生也會不自覺地站在講課人的立場去評價講得好與壞,而不是教師講課時,那中被動接受知識的過程。

4 駕馭課堂進程,注意課堂調控

4.1 優化教學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教者如何抓住中心,在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內完成新課的教學,是把握這一環節的關鍵。所以,新課的講解就是要求教師通過簡煉的語句,準確無誤地抓住關鍵部位,運用生動有趣的語言突破難點,講清重點,使學生產生頓悟,不給學生的思維帶來模糊的成分。我首先讓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學生自己獨立嘗試探索新知,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并提出問題,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教師適當點撥,或引導學生再探究,尋找到結論,發展智能。學生們在老師的啟發下,積極思考、討論和發表意見,使他們獲得的不僅是書本知識,同時在態度、情感、價值觀方面也受到了熏陶,

4.2 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欲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讓他們享受到成功的歡樂。課堂教學過程中,多方面為學生創造條件,提供盡可能多的嘗試成功的機會,充分尋找他們的閃光點,給予鼓勵。教師還應充分尊重學生,給學生以安全感和成就感。學生答題正確時,要加以鼓勵;出現錯誤時,應給予指導;思維受阻時,應善于啟發誘導。促使學生獲得成功,使之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和成功。對于那些討厭語文學科、學習有些掉隊、存在著不同程度自卑心理的學生,更需要鼓勵,課堂上可以把一些簡單的問題留給他們,讓他們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產生學習的積極性。但這種鼓勵最好是不定期的、看似偶然的。在某些活動中,可以采用以小組為單位參加的形式,由其他組員帶動他們。使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和力量。

4.3 課尾延趣。課堂教學臨近尾聲,教師要注意誘導性,意在言外,給學生留下充分思索余地,以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知識的興趣。比如 《幼時記趣》的教學,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童年有興趣的事情記下來,課尾在班上交流,看誰寫的生動。通過這些交流活動,使學生對所學課文產生濃厚興趣。

5 課堂內外聯系,促進學習興趣延續

課堂上教師不僅要利用興奮中心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要善于在疲勞波谷期設計精彩的提問,或舉一些生動有趣的例子,加快節奏,形成教學小,讓學生興奮起來,度過疲勞低谷,從而彌補生理心理的缺陷。教師的教學語言也應有節奏感,做到快慢適度,疏密相間,抑揚頓挫,起伏跌宕。教師還要善于借助教學內容的節奏來調節整堂課的節奏。教學內容的節奏指上課內容的詳略、多寡、取舍、安排等。該講多少信息,含量和速度都應考慮學生的承受能力,必須富有一種和諧的音樂美感。在教學的重點處應講得多一點,詳一點,速度稍慢一點,方法更靈活些,形成教學的。課外作業的設計既要同學生所學的知識緊密聯系,又要有利于學生情感、意志、個性的發展,同時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具有差異性、層次性的課后作業,使他們在興趣盎然之中完成學習任務,在實事求是的糾謬匡正中調動學習興趣,真正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語文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不可分割的一個部分,它不僅能鞏固和擴大課堂教學的成果,而且能使學生在廣泛的課外閱讀和體驗生活的過程中,在日常的聽說讀寫活動中運用知識,訓練技能。這不僅有助于學生能力的提高,也能使學生及時體會到自己的進步,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激發起再學習的興趣來。

6 放眼未來,不求考試一時的得失

現代的社會是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社會,"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葉圣陶老先生也說過"教是為了不教",素質教育的目的也是教學生"會做人、會學習、會工作"但是,教學過程中如何作到這一點,確實令很多教育工作者頭痛的問題。而這個問題的歸根結底也在于現行的應試教育體制,由于高考定終身,分數即一切的觀念,整個社會都只重視每次的考試結果,至于教師怎么教,學生怎么學,很少有人問津,只要是分數高,就是你書教好、你就是好學生,因而,也就導致了補課再補課、考試再考試,也就有了"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學生的命根"的流行話語,最后只能導致老師厭教、學生厭學,語文沒人想學的尷尬的境地。

因而,真要讓語文走出這樣的尷尬境地,還要樹立語文學習是"放眼未來,不求考試一時的得失"的觀念,因為語文教育的人學教育決定了學生在學會"會做人、會學習、會工作"的時候,短期內成績會受到一定的影響,譬如:深挖課文主體、充分利用教材培養三觀和各種技能、熱愛環境、關心社會、養成良好習慣,作好"讀書札記、課前五分鐘、日記、游記"的時候,很多內容是很實用但又不一定短期內的考試會考試的,因而,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考試成績,也必然會招來各方面的非議。假如沒有自己的長遠計劃,沒有教育學生樹立長遠學習的觀念,只是考慮考試一時的得失,那么在教學過程中就會因一時的挫折而放棄自己的做法,最終使語文教育永遠走不出沼澤地,深陷原先的尷尬境地。

總之,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有利于學生自身的語文學習和語文教育事業的發展,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說得好:"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與光明的教育環境的主要途徑。"雖然激發語文學習興趣并非朝夕之間便可達到的,但只要我們能正視學生的實際,從語文教育的特點出發,積極探索教學捷徑,努力發掘有利因素,重視培養、激發學生對語文課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 楊鑫.淺談高中語文創新教育.科教文匯.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