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新發現范文

時間:2023-03-25 07:48:5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生活中的新發現,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生活中的新發現

篇1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我們在體驗生活的時候,常常會有一些新的發現,這更讓我們體會到了生活的無窮的樂趣,下面就是我在生活中的新發現。

暑假里,奶奶去市場帶回來了一盆不僅外表好看,而且又十分有趣的的含羞草。你瞧,它身披一件翠綠色的外套。仔細一看,羽毛狀的大葉子里面,均勻地散布著一片片細嫩、嬌小的葉片,活像一個害羞的小妹妹,真可愛呀!我用手輕輕地碰了它一下,發現它居然慢慢地合攏了它那綠色的葉子,便不由自主、驚訝地喊道:“奶奶,奶奶,快來看哪,你買的含羞草真神奇呀!居然自己會動的!”奶奶走過來,笑著對我說道:“呵呵,它是‘害羞’了呀,你不要經常碰它,它會‘生氣’的。”我聽了,似懂非懂地點點了頭,說:“哦。”

為了搞明白含羞草為什么會自己合攏葉子,便跑到客廳,疑惑地問正在看報的爸爸,“爸爸,為什么含羞草會自己合攏葉子的呢?”“哦,是因為含羞草的葉柄下有一個鼓囊囊的包,叫“葉枕”,里面含有充足的水份,它有敏銳的感覺。當你用手觸摸它的葉子時,葉枕中的水馬上會流向兩邊,葉枕癟了,葉子就垂了下來。含羞草不只是被手摸的時侯才垂下葉子的,遇到雨天或者強風的時侯,它的葉子也會垂下;而當風雨過后,水份慢慢恢復時,葉子也就恢復原形了。”“哦,原來如此。”我邊說邊點了點頭。

你說,小小的含羞草,居然會隱藏著這么大的奧妙,是不是很有意思啊!

四年級:粉豆豆17

篇2

觀察是創新的入門階段。要創新就是要有新發現,觀察是發現問題的一條重要途徑。培養觀察能力應做到以下幾方面:1.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端正觀察態度。無論觀察什么都要認真、仔細、一絲不茍,粗枝大葉不行,否則會喪失新發現的良機。2.在教學中應教給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使學生掌握觀察程序,學生全面系統且有主次地觀察,提高觀察效率。3.注重課堂實驗的觀察。初中化學課堂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較多,讓學生注重課堂實驗的觀察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重要渠道。4.開闊視野,擴大觀察范圍。僅觀察課堂實驗是不夠的,要積極引導學生觀察工農業生產中、日常生活中的化學現象,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5.寫好觀察記錄。寫觀察記錄一定要實事求是,準確地記錄實驗條件、過程和現象。

二、注重實驗能力的培養是創新之本

化學家的發明成果大多都出自實驗室,實驗是驗證、探索、發現新東西最重要最可靠的手段。平時觀察到的新東西要通過實驗來驗證,平時發現的奇異化學現象要研討、要探索,就要動手做實驗。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就必須使學生具有較強的實驗能力。

在初中階段,首先要注重驗證性實驗。初中化學教材中大多是驗證性實驗,我們可以通過這些驗證性實驗培養學生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實驗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礎上安排一些探索性實驗,借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注重生產生活實際,開發創新之源

生產生活實際是創新之源,化學與社會、生產生活有著廣泛的聯系,積極引導學生走出課堂,參觀廠礦,考察實際生活,探索分析實際生產、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學現象,對于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勇于探索的精神極佳。在教學實踐中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課外實驗活動。

篇3

本文就初中化學教學在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談點自己的看法。

一、注重觀察能力的培養,打開創新之門

觀察是創新的入門階段。要創新就要有新發現,觀察是發現問題的一條重要途徑。要創新就要給學生造就一雙“慧眼”,學會觀察,掌握觀察的方法,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培養觀察能力應做到以下幾方面:第一,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品質,端正觀察態度。無論觀察什么都要認真、仔細、一絲不茍,粗枝大葉不行,粗枝大葉往往會喪失新發現的良機。第二,在教學中應教給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使學生掌握觀察程序,學生全面系統且有主次地觀察,提高觀察效率。第三,注重課堂實驗的觀察。初中化學課堂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較多,讓學生注重課堂實驗的觀察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重要渠道。第四,開闊視野,擴大觀察范圍。僅觀察課堂實驗是不夠的,要積極引導學生觀察工農業生產中、日常生活中的化學現象,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第五,寫好觀察記錄。寫觀察記錄一定要實事求是,準確地記錄實驗條件、過程和現象,尤其要注重實驗現象的記錄,準確地描述實際生產和日常生活中的化學現象,為后面的分析研討提供第一手的可靠資料。只有具備較強的觀察能力,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才可能隨時捕捉到“奇異現象”,進行認真分析研討,就可能有新發現、新突破,創出新成果。

二、注重實驗能力的培養是創新之本,實驗是創新之本

化學家的發明成果大多都出自實驗室,實驗是驗證、探索、發現新東話最重要最可靠的手段。平時觀察到的新東西,要通過實驗來驗證,平時發現的奇異化學現象,要研討要探索,就要動手做實驗。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就必須使學生具有較強的實驗能力。在初中階段,首先要注重驗證性實驗。初中化學教材中大多是驗證性實驗,我們可以通過這些驗證性實驗培養學生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實驗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礎上安排一些探索性實驗,借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教材上探索性實驗不多,在教學中也可將一些驗證性實驗改成探索性實驗。做探索性實驗的關鍵問題是實驗設計。在教學中要加強實驗設計能力的培養,要放開手腳,讓學生獨立設計實驗。對于難度大、探索性較強的實驗,教師可進行必要的指導或與學生共同設計。對于學生設計的實驗方案,如果有新思想、新方法、新舉措,應認真審查,只要沒有意外情況(不安全因素等)都可以讓學生進行試驗,鼓勵學生樹立自信心,勇于探索,勇于實踐。通過學生自己動腦設計、自己動手操作、自己分析總結實驗結論,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另一方面開發了學生的智力,培養了創新精神。

三、注重生產生活實際,開發創新之源

實際生產生活是創新之源,化學與社會、生產生活有著廣泛的聯系,積極引導學生走出課堂,參觀廠礦,考察實際生活,探索分析實際生產、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學現象,對于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勇于探索的精神效果極佳。在教學實踐中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 課外實驗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可以使學生增加知識,擴大視野,開發智力,豐富課外生活,激發學生研討化學問題的濃厚興趣??刹捎萌缦滦问竭M行課外化學實驗活動:一是組織實驗興趣小組,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自愿組織起來,研究實驗教學中的問題,撰寫小論文,編輯實驗資料等。二是開展化學游戲,寓實驗于娛樂之中,如定期舉辦化學晚會,開展化學游藝活動等,通過科學性與趣味性、知識性與娛樂性的完美統一的系列活動促進學生實驗技巧的提高和創新精神的培養。

四、注重思維能力培養,突出創新之核心

思維是創新的核心。平時在書本發現的新問題,在實驗中發現的特殊現象,在社會生活中觀察到的新東西,都要經過大腦加工、思維分析,去偽存真,找出本質性的東西,才可能有所創新。要創新就必須使學生具備較強的思維能力,尤其是創造性思維能力。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首先,激發學生創造性地學習,其方法有:1、激發興趣、好奇心,鼓勵學生質疑,進行探索,揭示矛盾;2、重視研討學法,教會學生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3、培養解決問題和判斷、推理的能力;4、培養學生有目的的多方面地思考問題,善于找出問題的本質;5、引導學生求異思維,鼓勵學生不盲目地迷信書本和前人,敢于設想,善于設想,發表創見。其次,培養學生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和辨別領悟能力,能迅速深刻地抓住事物或現象的本質。再次,課堂教學要精講精練,多采用討論形式的學習方法,選題可多選一些綜合性的習題、一題多解的習題,引導學生多方位探求解題方法,開拓學生創造性思路,誘發求異創新。

篇4

新教學大綱對小學生語文寫話提出的要求是:“對于寫話有興趣,樂于把自己想說的寫下來?!备鶕@一要求,我在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早期的嚴格的寫話訓練,有效地促進學生寫話能力的提高。下面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談幾點體會:

一、興趣培養

小學生具有愛玩、喜動、好奇和憑興趣做事的心理特征。教師應把學生這些特征與作文教學有機結合,并以此為題材,使學生能在生活中學習作文,讓學生在玩中說話,在樂中寫話。如:教學《春天的手》一課,我設計了達樣一個環節,春天的手還撫摸過哪里?那里發生了什么變化?你們都有些什么新發現?學生們各抒已見,就在他們說得興奮時,我煞住話題,用同情的口吻說:“真遺撼,許多想說的小朋友沒有辦法在這里說??墒抢蠋熣嫦胫来蠹业囊娐劊趺崔k呢?”許多學生都想到了用寫的辦法記下來,讓老師慢慢看。于是,我肯定了學生的想法。我對學生提出了每天都寫寫當天的發現的要求,并教給他們日記格式,發給每人一個本子,在本子封面上寫下“每天都有新發現”。這樣,學生的寫話興趣得到了很大提高。

二、閱讀積累

心理學研究表明低年級學生只對動感強的事物或事情過程中動感強的點敏感,注重的過程也是以無意注意為主。所以,在語言表達和積累方面,首先要增強學生的語言感受力。如反復讀文后,提出學生覺得哪一段或哪些句子寫得美,美在哪里,引發學生討論、思考;然后教師作出一些必要的提示和總結,讓學生再品讀。久而久之,學生便有了一定的語言審美能力。其次,我在指導課外閱讀時,首先加大閱讀量,以注上拼音的課外讀物為主,以《好兒童》、《小學生周報》等報刊為輔。每天我帶領學生認真閱讀,圈畫出好伺佳句,背誦富有童趣或富有哲理的小詩歌,表演童話小品等,變單一的、毫無目的看書為豐富多彩的語言積累進程。這些活動,既擴充了他們課外閱讀量,也為寫話訓練儲存了資源。

三、模仿寫話

“模仿”在學生初始的寫作階段是經常使用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低年級語文教科書中所選課文富有鮮明的時代氣息,蘊涵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貼近兒童的生活。另外,教材中的語言敘述方式也很巧妙,我便讓孩子模仿串編,這樣不但學會了寫的技巧,還能培養寫的能力。如學習《我長大了一歲》,孩子們仿照書中句式編出了一首首兒歌。如:“小草,小草。看見我不要低頭,再也不惹你們了,我長大了一歲。”“爸爸,媽媽,不要操心,再也不惹你們生氣了,我長大了一歲?!睂W生把自己在生活中觀察到的,巧妙地利用書中的句式表達出來,學生在仿照中掌握了寫的方法。另外,低年級的仿寫應該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在學習課文時教會學生發現常見的文路構思,并有意識地依照這種思路來行文。

四、資源利用

我除了憑借教材寫話,還充分利用生活中蘊藏著的豐富的教學資源進行寫話訓練。如每年都有很多節日,學生們很樂于把在節日中的見聞和感受寫下來,交流給小伙伴們。學生天生活潑好動,參加活動是每個學生最開心的事了。每天學習我都要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角色表演、畫面比賽、自理活動等?;顒哟罱藢W生鍛煉和展示自我的舞臺,學生興趣濃厚,參與積極性高,活動之后,再把活動的經過寫下來。能在寫的過程中不斷回味活動的樂趣,也就覺得寫也很有意義,為寫提供了依據。一次,班里有一名學習不起眼的同學,他用自己的巧手制作了一張精致的賀卡,我便在班上展示了他的作品,大家都向他投去羨慕的目光,我立即提醒他:你把自己怎么制作的過程寫下來,把這個方法教給大家好嗎?他自信地拿起了筆,專心地寫著,最后,這次寫作成了他最好的“大作”。

五、創意表達

怎樣才算創意表達?我認為“寫自己所想”本身就是一種創意,對低年級學生寫話的要求不宜太高,只要將自已與別人不同的、有新奇的、有新意的或新發現、新感受、新想法寫下來就是創意表達。學生往往會在剛開始時局限于寫作對象的變化,教師可以讓學生從“變”字入手。

首先,變文章的開頭、結尾。其次,變文章的立意。像同是寫媽媽的愛,有的同學寫媽媽冒雨送自己到醫院看病,而有的同學寫媽媽關心自己的學習……課文《媽媽的愛》就把媽媽的愛寫成清涼的風、滴滴的淚、責備的目光等,這立意就有所不同。這種“另辟蹊徑”的寫法就屬其中的一種。所以,我在授課時就引導學生發現課文立意的多重角度,寫話前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表現同一種事物。如:我在班中組織了一次吹泡泡比賽,指導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觀察,吹泡泡時的表情、動作,泡泡的大小、色彩,圍觀者的神態,自己的感受及想法等,并鼓勵學生用日記、詩歌、故事等不同形式來體現這一游戲。

六、評價激勵

對學生寫話的評價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現有的寫話水平,更重要的是為了激發學生寫話的熱情,提高學生寫話的興趣,以求不斷提高寫話的水平。因此,除了在寫話本上寫出熱情洋溢的鼓勵話語外,我還動手編發了《快樂園》的班報班刊,讓他們從小就體驗著當小作家的驚喜和樂趣。具體做法是:平時孩子們寫完話,我總是要拿出一定的時間,讓孩子大聲朗讀他們的“杰作”,這在孩子心中是一件特別值得高興的事。通過師生間、同學間的交流、互評,孩子們知道哪些是該吸取的優點,哪些是該避免的缺點,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每月底,我就把寫話中涌現出的好的習作挑選并打印出來,讓班上學生一人一張,成為《快樂園》班報。一學期結束,我會從《快樂園》班報中挑選出有特色的小作及學生日記本中的好文章,編輯成《快樂園》班刊。

篇5

1 生活情境

下地鋤草的鄉村兒童,在田頭林蔭下休息時常做一種游戲(橫截面如圖1所示):在地上用鋤草的鐵鏟挖個小坑(坑口的大小以鏟面能完全蓋住為宜),找根細小圓滑的木棒橫放在小坑口(橫截面如圖2所示);再把鐵鏟平放在小坑上蓋住坑口,并用濕潤的細沙土掩埋鐵鏟, 堆起個小土包,并夯實之(鏟柄不能埋上,應露出);小心抽走細木棒,使得坑內與外界之間可通過木棒留下的小孔進行氣息交換;在靠近小孔處,順著小孔方向放一節節節草,上下輕輕拍動鏟柄,節節草就會慢慢地被小土包“吃進去”。

2 問題

土包子為什么會“吃草”呢?它果真像牛羊那樣具有生命氣息嗎?你能揭示其中的奧秘嗎?請發表你自己或小組的看法。

3 形成初步的解釋

經過一番討論后,同學們能形成一種帶有疑惑性的解釋,也由此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

3.1鐵鏟翹起時,坑內壓強減小,外界空氣由小孔進入坑內,形成氣流,把節節草吸了進去。

3.2上面的解釋似乎又不妥,原因是:當鐵鏟復位時,坑內壓強變大,空氣又必然從小孔流出,會把節節草再吹出來。

3.3可能還與節節草的某種結構有關,不然,這里為什么要選擇節節草呢?

4 實施探究

星期天,讓同學自愿結合成2~5人的學習小組,設法創造條件,去探究“土包子吃草”的奧秘。要求各學習小組把他們的探究方法、對問題的解釋以及新發現在班上與其他小組交流、討論,并準備回答其他小組的質疑,也要隨時向他人提出疑問。

5 交流、解釋

教學實踐證明,經過學習小組的探究和相互間的進一步交流、討論,大家對“土包子為什么會吃草?”能作出一個圓滿的解釋:

5.1桿狀的節節草表面有毛茸茸的小刺,小毛刺沿生長方向。沿節節草的生長方向即順刺方向,摩擦阻力較小,容易滑動;反之,摩擦阻力較大,難滑動。對節節草的這一特征,有的小組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節節草讓其他同學觀察,并用手、甚至用嘴唇讓他們驗證。

5.2把節節草順刺的方向放在小坑入口處,當鐵鏟翹起時,坑內壓強減小,外界空氣經小孔進入坑內,形成氣流,該方向節節草對地摩擦阻力較小,氣流就帶動節節草而被吸進坑內。當鐵鏟復位時,空氣從小孔外流,由于此方向節節草對地摩擦阻力較大,節節草便不會被外出的氣流帶出來。

6 新發現

同學在探究中除了能給出上面的解釋外,而且還有新的發現和創造。

6.1把節節草逆刺方向放進小孔,會形成土包子“吐草”現象。

6.2 和節節草有相似特征的,如車前草、麥芒、魚刺等也可做上述游戲。

6.3可用薄木板、薄鐵片或乒乓球拍等代替“鐵鏟”做實驗。

6.4用諸如熱水袋、可樂瓶等做氣囊代替小坑和鐵鏟,在瓶口處接一適宜的塑料軟管也可做此游戲。

篇6

一、數學日記的內容

所謂“數學日記”就是學生以日記的形式記述學生在數學學習和應用過程中的感受與體會。寫下對內容的理解和在學習活動中的真情實感,評價教師教學和自己學習的得失,向教師請教自己在數學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數學在生活中的用處等。在日記中可以寫一些:

1、數學體會。學生在學數學、上數學課后或做數學作業時的想法、體會、啟發等,寫下來與老師交流。

2、疑惑難題。學生在學習數學、做數學題時碰到疑難問題不能解決時,可以把這些疑惑不解的問題寫在日記中,與老師共同分析解決。

3、意見建議。學生對數學老師的上課、布置作業、批改作業、課外輔導、考試評價等方面有什么意見和建議可以寫在日記上;對數學老師另有看法,或者有什么心里話要對老師說,也可以寫在日記上。

4、創新發現。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有什么新發現、新想法、新主張、新創意等等。

有內容可寫了也需注意寫流水賬,應付公事,有什么就寫什么,不拘格式,如同聊天,字數不限,篇數不限。

二、數學日記的種類

1、課堂日記:寫心得體會,學生在學數學、上數學課后或做數學作業時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體會、有什么啟發、有什么發現等,都可以在日記中寫上通常會記錄下學生在上課時對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聽講情況、合作情況、思維情況、創新情況、應用情況。

2、思維日記:要記錄學生上課、作業、解決問題時的思維過程。

3、合作日記:主要記錄學生在數學學習中與同學互相幫助、互相促進、互相學習、合作交流的情況。

4、生活日記:主要用來記錄孩子們在生活中遇到的感興趣、并有親身體驗的有關數學的情景,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5、情感日記:主要記錄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發展變化的情況。

6、考試日記:主要記錄學生在數學考試前的應試情況,考試中的做題情況和考試后的經驗總結情況。

三、教師如何對待學生的數學日記

1、品讀與研究。教師仔細品嘗這回味無窮的“麥拉雞翅”,品讀著學生的數學日記,對學生寫出的內容要深刻研究,看看哪些需要老師解答或個別輔導,哪些需要老師在今后的教學中應改進的,哪些需要老師在全班進行輔導或表揚鼓勵的等。

2、整理與歸類??戳藢W生的數學日記后,要對學生所寫的內容進行大致整理和歸類。看看學生提出了哪些方面的問題、意見和建議,有哪些想法是有創新的,有參考價值的。

3、批語及時。數學老師不但要認真指導學生寫好數學日記,還要認真對待學生寫來的每則數學日記,逐個點評。 數學老師對學生在日記中提出的問題要做到有問必答,可以面對面的回答,也可以在學生日記后面寫批語,以示老師對學生在日記中寫的心得體會、意見建議等加以肯定或否定。

4、指導與鼓勵。老師看了學生的數學日記后,對寫得好的要加以表揚鼓勵,對寫得不夠好的要加以指導,對寫得有創意的要加以總結提高。

作為一位班主任,一位數學老師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數學日記如同一道營養大餐讓我可愛的學生們在學習與各項活動中大放異彩。

四、寫數學日記的好處

1、有利于學生與數學老師的溝通,加深學生與數學老師的感情,能減輕學生學數學的心理壓力。學生在數學日記上把自己要對數學老師說的心里話都寫上了,老師看了,通過個別談話或在學生數學日記上寫批語,能使學生與數學老師互通信息,交流感情,能使老師了解學生學數學的心理狀況和實際問題,從而使老師上數學課能對癥下藥、因材施教。同時,解除了不少學生學數學的心理障礙。指導學生寫數學日記真可謂是數學老師聯系學生的橋梁。這對不當班主任的數學老師來說尤其重要。

2、有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的學生把平時學數學、上數學課、做數學作業時發現的問題寫在日記上,與老師探究,求得問題的解決。有的學生把自己學數學后的心得體會及新發現、新方法在日記上寫下來,仔細研究,使其得到了升華。同時,也使學生平時就養成了善于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習慣。

3、有利于學生跨學科學習,寫作能力也得到提高。通過學生寫數學日記,數學老師滲透了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減輕了學生學數學的心理壓力,使學生輕松愉快地學數學。有的學生為了在日記中使自己所寫的內容表達更清楚明白,就千方百計、攪盡腦汁用恰當的詞匯來表白。這樣,就自然而然地促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同時,學生感到寫數學日記有東西好寫,不知不覺地愛上了寫數學日記。從而,激發起學生的寫作興趣,慢慢地,寫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形成了良性循環。

4、興趣高漲愛上數學

數學日記作為數學作業的另一種形式,很容易的被學生接受認可。形式單一的訓練作業,沒有把師生雙方的主觀能動性充分激發出來。因為可怕的不僅僅是學生不喜歡數學作業,更可怕的是導致學生對數學的厭惡,逐漸失去對學習數學的興趣。所以鼓勵學生撰寫數學日記,使他們的課外作業更富有個性色彩和人情味,并通過數學日記這個橋梁,溝通老師與學生的聯系,通過數學日記發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

5、再現生活體驗生活

數學日記就是生活日記,是一座架起生活與數學的橋梁。在教學新課時我們常常會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將學生引入課堂教學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教學生寫數學日記首先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數學,理解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和體驗生活,激發用“數學眼光”看社會的興趣。

6、敞開心扉交親密朋友

學生能把自己在學習數學歷程中的親身經歷和體驗通過數學日記寫下來,學生的數學日記里有歡喜、有困惑、有笑聲、也有憂愁,無語的宣泄出來、記錄下來;讓數學日記成為學生敞開心扉的場所,也為師生之間互相了解和交流架起一座固定的橋梁。

篇7

所謂“數學日記”就是學生以日記的形式記述學生在數學學習和應用過程中的感受與體會。寫下對內容的理解和在學習活動中的真情實感,評價教師教學和自己學習的得失,向教師請教自己在數學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數學在生活中的用處等。那么在日記中該怎樣寫呢?可以寫一些:

1.數學體會。學生在學數學、上數學課后或做數學作業時的想法、體會、啟發等,寫下來與老師交流。

2.疑惑難題。學生在學習數學、做數學題時碰到疑難問題不能解決時,可以把這些疑惑不解的問題寫在日記中,與老師共同分析解決。

3.意見建議。學生對數學老師的上課、布置作業、批改作業、課外輔導、考試評價等方面有什么意見和建議可以寫在日記上;對數學老師另有看法,或者有什么心里話要對老師說,也可以寫在日記上。

4.創新發現。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有什么新發現、新想法、新主張、新創意等等。

需要注意不要寫成流水賬,應付公事,有什么就寫什么,不拘格式,如同聊天,字數不限,篇數不限。

教師的任務是:

1.品讀與研究。教師仔細品嘗這回味無窮的“麥拉雞翅”,品讀著學生的數學日記,對學生寫出的內容要深刻研究,看看哪些需要老師解答或個別輔導,哪些需要老師在今后的教學中應改進的,哪些需要老師在全班進行輔導或表揚鼓勵的等。

2.整理 與歸類??戳藢W生的數學日記后,要對學生所寫的內容進行大致整理和歸類??纯磳W生提出了哪些方面的問題、意見和建議,有哪些想法是有創新的,有參考價值的。

3.批語及時。對學生在日記中提出的問題,可以面對面的回答,也可以在學生日記后面寫批語,以示老師對學生在日記中寫的心得體會、意見建議等加以肯定或否定。

4.指導與鼓勵。老師看了學生的數學日記后,對寫得好的要加以表揚鼓勵,對寫得不夠好的要加以指導,對寫得有創意的要加以總結提高。

作為一位班主任,一位數學老師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數學日記如同一道營養大餐讓我可愛的學生們在學習與各項活動中大放異彩。

(1)興趣高漲,愛上數學

數學日記作為數學作業的另一種形式,很容易的被學生接受認可。形式單一的訓練作業,沒有把師生雙方的主觀能動性充分激發出來。因為可怕的不僅僅是學生不喜歡數學作業,更可怕的是導致學生對數學的厭惡,逐漸失去對學習數學的興趣。所以鼓勵學生撰寫數學日記,使他們的課外作業更富有個性色彩和人情味,并通過數學日記這個橋梁,溝通老師與學生的聯系,通過數學日記發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

(2)再現生活 體驗生活

數學日記就是生活日記,是一座架起生活與數學的橋梁。在教學新課時我們常常會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將學生引入課堂教學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教學生寫數學日記首先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數學,理解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和體驗生活,激發用“數學眼光”看社會的興趣。

(3)發現問題 及時反思

心理學家羅杰斯說過:“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尊重和信任的師生關系。”通過學生的數學日記,溝通教師與學生的交流,真正建立一種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可以從學生寫的數學日記中了解到學生理解問題的方式,看到學生的解題思路、推理過程、數學方法的掌握情況以及還存在的問題,這不但有利于教師及時掌握各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加以幫助,更有利于提高教師自己對學生數學學習的把握能力以及教學調控能力。

(4)敞開心扉 親密朋友

學生能把自己在學習數學歷程中的親身經歷和體驗通過數學日記寫下來,學生的數學日記里有歡喜、有困惑、有笑聲、也有憂愁,無語的宣泄出來、記錄下來;讓數學日記成為學生敞開心扉的場所,也為師生之間互相了解和交流架起一座固定的橋梁。

(5)蘊育知識 拓寬視野

篇8

所謂“數學反思”就是學生以日記的形式記述學生在數學學習和應用過程中的感受與體會。寫下對內容的理解和在學習活動中的真情實感,評價教師教學和自己學習的得失,向教師請教自己在數學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數學在生活中的用處等。那么在反思中該反思些什么呢?針對每天的數學教學內容加以思考,有什么想法就以日記的形式記下來。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思考

1. 數學體會。學生在學數學、上數學課后或做數學作業時的想法、體會、啟發等,寫下來與老師交流。

2. 疑惑難題。學生在學習數學、做數學題時碰到疑難問題不能解決時,可以把這些疑惑不解的問題寫在日記中,與老師共同分析解決。

3. 意見建議。學生對數學老師的上課、布置作業、批改作業、課外輔導、考試評價等方面有什么意見和建議可以寫在日記上;對數學老師另有看法,或者有什么心里話要對老師說,也可以寫在日記上。

4. 創新發現。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有什么新發現、新想法、新主張、新創意等等。

有內容可寫了也需注意寫流水賬,應付公事,有什么就寫什么,不拘格式,如同聊天,字數不限,篇數不限。

學生辛辛苦苦寫出的東西凝結了學生的智慧,作為老師應加以重視。

第一、認真品讀。仔細品嘗這回味無窮的“麥拉雞翅”,品讀著學生的數學日記,對學生寫出的內容要深刻研究,看看哪些需要老師解答或個別輔導,哪些需要老師在今后的教學中應改進的,哪些需要老師在全班進行輔導或表揚鼓勵的等。

第二、整理歸類??戳藢W生的數學日記后,要對學生所寫的內容進行大致整理和歸類??纯磳W生提出了哪些方面的問題、意見和建議,有哪些想法是有創新的,有參考價值的。

第三、批語及時。對學生在日記中提出的問題,可以面對面的回答,也可以在學生日記后面寫批語,以示老師對學生在日記中寫的心得體會、意見建議等加以肯定或否定。

第四、指導鼓勵。老師看了學生的數學日記后,對寫得好的要加以表揚鼓勵,對寫得不夠好的要加以指導,對寫得有創意的要加以總結提高。

作為一位數學老師,通過一段時間的堅持實施,數學反思如同一道營養大餐讓我可愛的學生們在學習與各項活動中大放異彩。班上出現了可喜的變化。

(1) 興趣高漲 愛上數學

數學反思作為數學作業的另一種形式,很容易的被學生接受認可。形式單一的訓練作業,沒有把師生雙方的主觀能動性充分激發出來。因為可怕的不僅僅是學生不喜歡數學作業,更可怕的是導致學生對數學的厭惡,逐漸失去對學習數學的興趣。所以鼓勵學生撰寫數學日記,使他們的課外作業更富有個性色彩和人情味,并通過數學日記這個橋梁,溝通老師與學生的聯系,通過數學日記發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

(2) 再現生活 體驗生活

數學反思就是生活日記,是一座架起生活與數學的橋梁。在教學新課時我們常常會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將學生引入課堂教學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教學生寫數學日記首先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數學,理解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和體驗生活,激發用“數學眼光”看社會的興趣。

(3) 發現問題 及時反思

心理學家羅杰斯說過:“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尊重和信任的師生關系。”通過學生的數學日記,溝通教師與學生的交流,真正建立一種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可以從學生寫的數學日記中了解到學生理解問題的方式,看到學生的解題思路、推理過程、數學方法的掌握情況以及還存在的問題,這不但有利于教師及時掌握各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加以幫助,更有利于提高教師自己對學生數學學習的把握能力以及教學調控能力。

4. 敞開心扉 親密朋友

學生能把自己在學習數學歷程中的親身經歷和體驗通過反思的形式寫下來,學生的數學反思里有歡喜、有困惑、有笑聲、也有憂愁,無語的宣泄出來、記錄下來;讓數學反思成為學生敞開心扉的場所,也為師生之間互相了解和交流架起一座固定的橋梁。

(5) 蘊育知識 拓寬視野

引導學生通過課外閱讀,擴大學生的數學知識面,深化數學知識,從而達到開拓數學興趣的目的;再引導學生將學到的、看到的以小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從而擴大學生視野,讓“數學反思”成為蘊育知識的搖籃。

篇9

關鍵詞: 創新精神;觀察能力的培養;實驗能力培養

G623.8

化學科在中學階段諸門學科中最凸現的特點是,它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瘜W實驗是使學生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使之認識物質及變化規律、培養科學態度的重要環節。中學化學教學大綱要求,中學化學教師在教學中“逐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實驗能力和自學能力等,重視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的教育并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精神是在創造革新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刻苦的、勤奮的、自覺的、堅韌的、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是每位炎黃子孫必備的精神。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和能力的提高是關乎民族興衰、國家強盛發展的大課題。如何在中學化學教育教學中開展創造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是化學教育“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的重大課題。而創新能力的發展必須在化學教育教學中抓好創新精神的培養。而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則是擺在每個化學教育教學工作者面前的一項復雜而艱巨的任務。這與化學教師在這方面認識的科學性和實踐的正確性、合理性相關甚大。也是關乎教育教學改革成敗的重大問題。

一、注重實驗能力的培養是創新之本

實驗是創新之本。化學家的發明成果大多都出自實驗室,實驗是驗證、探索、發現新東西最重要最可靠的手段。平時觀察到的新東西,要通過實驗來驗證,平時發現的奇異化學現象,要研討要探索,就要動手做實驗。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就必須使學生具有較強的實驗能力。

在高中階段,首先要注重驗證性實驗。高中化學教材中大多是驗證性實驗,我們可以通過這些驗證性實驗培養學生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實驗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礎上安排一些探索性實驗,借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教材上探索性實驗不多,在教學中也可將一些驗證性實驗改成探索性實驗。做探索性實驗的關鍵問題是實驗設計。在教學中要加強實驗設計能力的培養,要放開手腳,讓學生獨立設計實驗。對于難度大、探索性較強的實驗,教師可進行必要的指導或與學生共同設計。對于學生設計的實驗方案,如果有新思想、新方法、新舉措,應認真審查,只要沒有意外情況(不安全因素等)都可以讓學生進行試驗,鼓勵學生樹立自信心,勇于探索,勇于實踐。通過學生自己動腦設計、自己動手操作、自己分析總結實驗結論,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另一方面開發了學生的智力,培養了創新精神。

二、注重生產生活實際,開發創新之源

實際生產生活是創新之源,化學與社會、生產生活有著廣泛的聯系,積極引導學生走出課堂,參觀廠礦,考察實際生活,探索分析實際生產、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學現象,對于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勇于探索的精神效果極佳。

在教學實踐中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課外實驗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可以使學生增加知識,擴大視野,開發智力,豐富課外生活,激發學生研討化學問題的濃厚興趣。可用如下形式進行課外化學實驗活動:一是組織實驗興趣小組,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自愿組織起來,研究實驗教學中的問題,撰寫小論文,編輯實驗資料等。二是開展化學游戲,寓實驗于娛樂之中。應定期舉辦化學晚會,開展化學游藝活動,通過科學性與趣味性、知識性與娛樂性的完美統一來適合初三學生的特點,以提高實驗技巧,培養創新精神。

三、注重觀察能力的培養,打開創新之門

觀察是創新的入門階段。要創新就是要有新發現,觀察是發現問題的一條重要途徑。要創新就要給學生造就一雙“慧眼”,學會觀察,掌握觀察的方法,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培養觀察能力應做到以下幾方面:

第一,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品行,端正觀察態度。無論觀察什么都要認真、仔細、一絲不茍,粗枝大葉不行,粗枝大葉往往會喪失新發現的良機。

第二,在教學中應教給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使學生掌握觀察程序,學生全面系統且有主次地觀察,提高觀察效率。

第三,注重課堂實驗的觀察。高中化學課堂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較多,讓學生注重課堂實驗的觀察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重要渠道。

第四,開闊視野,擴大觀察范圍。僅觀察課堂實驗是很不夠的,要積極引導學生觀察工農業生產中、日常生活中的化學現象,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第五,寫好觀察記錄。寫觀察記錄一定要實事求是,準確地記錄實驗條件、過程和現象,尤其要注重實驗現象的記錄,準確地描述實際生產和日常生活中的化學現象,為后面的分析研討提供第一手的可靠資料。

只有具備較強的觀察能力,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才可能隨時捕捉到“奇異現象”,進行認真分析研討,就可能有新發現、新突破,創出新成果。

四、注重思維能力培養,突出創新之核心

思維是創新的核心。平時在書本發現的新問題,在實驗中發現的特殊現象,在社會生活中觀察到的新東西,都要經過大腦加工、思維分析、去偽存真,找出本質性的東西,才可能有所創新。要創新就必須使學生具備較強的思維能力,尤其是創造性思維能力。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首先是激發學生創造性地學習,其方法有:①激發興趣、好奇心,鼓勵學生質疑,進行探索,揭示矛盾;②重視研討學法,教會學生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③培養解決問題和判斷、推理的能力;④培養學生有目的的多方面地思考問題,善于找出問題的本質;⑤引導學生求異思維,鼓勵學生不盲目地迷信書本和前人,敢于設想,善于設想,發表創見。

第二,培養學生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和辨別領悟能力,能迅速地深刻地抓住事物或現象的本質。

第三,課堂教學要精講精練,多采用討論形式的學習方法,選題可多選一些綜合性的習題、一題多解的習題,引導學生多方位探求解題方法,開拓學生創造性思路,誘發求異創新。

第四,積極開展課外活動,發展學生的愛好、興趣、特殊才能和特長。

第五,考試時注重學生能力的考查,考查的內容有,思維的敏捷性、流暢性、新穎性、創見性、深刻性、分析和綜合能力、鑒別及評價判斷能力等。

五、總結

總之,經過多年教學實踐后,本人進行一系列的探索和理性的思考,深深地體會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是當前和今后化學教學中的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是時代的需要,是化學教育教學的新課題,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因此,教師要更新觀念、當好主導,把握新的機遇,迎接好新的挑戰,讓創新教育結出累累碩果,讓學生的創新精神建設好祖國的明天!

參考文獻:

[1]化學新課程“過程與方法”目標的理解與設計[J]. 何彩霞. 化學教育. 2010(01)

[2]對“蘇教版”高中化學新教材中“拓展視野”欄目的教學建議[J]. 江錫鈞,沈理明. 化學教育. 2010(01)

[3]《有機化學基礎》教后的點滴體會[J]. 王當當. 科教文匯(中旬刊). 2009(09)

篇10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影子”指的是太陽光下的子和水中的倒影。在燈光下也會產生影子。生活中有靜止不動的影子,有會動的影子;有單色的影子,有彩色的影子;有的影子會隨著物體的變化而變化,有的影子你不動它動?!坝白印钡拇嬖诮o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情趣。

2、能力目標: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使學生學會捕捉和表現生活中美好的景象。培養學生注意觀察生活進而能運用幾種比較簡單的方法表現出生動、活潑、有趣的畫面來。使學生的觀察能力、記憶能力、表現能力進一步得到提高。

3、情感目標:讓學生體會到繪畫活動的愉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從而更好的熱愛生活,樹立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觀察、記憶影子的變化,感受影子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美感。 難點:如何運用各種方法來表現影子。

教學活動:

一、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看看黑板上的是什么呀?

生:影子。

嗯,影子是生活中一種有趣的現象,老師給大家看的是單色的影子,小朋友們,你們在什么地方還見過什么不同的影子嗎?

生:水中倒影。

好,今天就跟著老師一起來學習《畫影子》,重點來學習畫彩色的水中倒影。

二、講授新課

(1)出示小鹿的倒影圖片

唉!這張美麗的倒影又是什么動物呢?(小鹿)你們猜對了,水中倒影的輪廓幫我們猜出了謎底。為什么hi猜到小鹿呢?而不是其他的動物呢?你有什么新發現嗎?

總結:小鹿和水中的倒影上下對稱

(2)出示水中小鴨子的圖片,

我們再來看看這只小鴨子的和水中的倒影有什么不同?

生:小鴨子清楚,倒影模糊,還有水波紋。

(3)第一幅:看看這張圖片中的內容,說說你的感受。(沒有影子的風景圖片)第二幅:這張圖片有了倒影,你的感受還一樣嗎?很多時候在畫面上有了影子之后會顯得更生動、更充實,畫面會顯得更好看。板書影子的特點:上下對稱(出示錯誤的倒影讓小朋友認識的更加清楚)水中的倒影比較朦朧、還有水波紋。

4)同學們,請你說一說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彩色的倒影,讓你覺得特別好看、特別有趣。

生:橋、房子、樹……

(5)欣賞大師和小朋友的畫

老師對影子也非常感興趣,下面請同學們來欣賞一下老師找的影子吧。(出示圖片)梵高《星月夜》

a、你們看大師筆下的影子多生動有趣

b、點點星光和山爍的光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中多漂亮,小朋友的畫,你最喜歡哪一張呀?為什么?

三、教師示范:

好,今天老師就來教大家畫一張美麗的水中倒影。

1、先畫水面和岸上的分界線,可以彎曲,生動些。

2、畫好岸上的風景后,水中的倒影注意要與岸上的風景上下對稱。借畫“月亮”讓學生發現畫倒影的方向。

3、涂色注意兩種方法,用水彩筆和油畫棒。

示范過程中,邀請小朋友上講臺作畫嘗試。

四、作業要求

影子非常的有趣,有的時候它會使我們的大自然變得更加的美麗。我相信同學們都想親自畫一畫有趣的影子了,那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作業的要求:請你回憶在生活中見到的水中的倒影,來創作一幅美麗的風景畫。

五、展示作業、講評

組織學生展評,請學生介紹自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