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曹操范文

時間:2023-03-21 23:32:1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短歌行曹操,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短歌行》有兩首,其一寫作時間大概在赤壁之戰之后。當時由于曹操在軍事上的失利,統一事業受到嚴重障礙。因此感到年華易老,壯志難酬,所以發出了‘人生幾何’和‘去日苦多’的慨嘆。但他念念不忘的仍是統一中國的事業。他引用《子衿》和《鹿鳴》的詩句表達對賢才的思慕。最后,以周公自比,抒發了延攬人才,使天下歸心的愿望。

第二首大概寫于曹操在統一北方的過程中,始終堅持“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策略。但他的政敵則攻擊他有不遜之志,企圖從治上孤立他。為了回答這種攻擊,他一再‘自明本志,說明自己沒有代漢的野心。在《讓縣自明本志令》和這首詩中,他大加贊揚周文王、齊桓公和晉文公,就是表示要象他們那樣以大事小,奉事周室。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1、何以解憂。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出自曹操的《短歌行》。

2、《短歌行二首》,是東漢末年政治家、文學家曹操以樂府古題創作的兩首詩。第一首詩通過宴會的歌唱,以沉穩頓挫的筆調抒寫詩人求賢如渴的思想感情和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第二首詩借禮贊周文王、齊桓公、晉文公堅守臣節的史事,申明自己只有扶佐漢室之志,決無代漢自立之心。

3、兩詩珠聯璧合,莊重典雅,內容深厚,感情充沛,其政治內容和意義完全熔鑄于濃郁的抒情意境中,全面展現了曹操的人格、學養、抱負和理想,充分顯示了其雄深雅健的詩品。

(來源:文章屋網 )

篇3

《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篇4

1.反復誦讀,體會作者情感。(重點)

2.自主討論,交流展示:品味詩歌語言,掌握詩歌中的表達技巧。(難點)

教學方法:

四讀教學法(初讀、意讀、品讀、美讀);自主討論、展示交流。

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1分鐘)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在歷史的大浪淘沙中,有多少英雄能經得起歷史的篩選而流芳百世呢?有一個人,在漢末大亂的歷史舞臺上,他是一個個性張揚的英雄;在中國文學史上,他是一個慷慨豪邁的大詩人。他曾叱咤風云,死后功過成敗至今爭議不休。他就是曹操。作為政治家的曹操,我們已經很熟悉了,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作為詩人的曹操。

二、依案自學(參考導學案)(5分鐘)

1.作者介紹。曹操(155-220)是建安(漢獻帝年號)文學的開創者和組織者,其詩直接繼承漢樂府民歌的現實主義傳統。他的作品具有“慷慨悲涼”的獨特風格。這種風格被稱為“建安風骨”或“魏晉風骨”。

2.了解背景。建安十三年冬天,曹操親率八十三萬大軍,列陣長江,欲一舉蕩平“孫劉聯盟”,統一天下。在赤壁大戰前夕,酒宴眾文武,飲至半夜,忽聞鴉聲,57歲的曹操有感此景而橫槊賦此《短歌行》。

3.解題。長短歌:樂府詩有“長歌”、“短歌”之分,是根據歌唱時音節的長短的不同而區別的。長歌慷慨激烈、熱烈奔放,而短歌的節奏短促、微吟低唱,適于抒發內心的憂愁和苦悶。

歌行:樂府的別稱,除此之外,還有歌、行、吟、引、曲、謠、辭。

4.自學檢測(教師抽出導學案中部分內容檢測學生自學情況)。

三、初讀課文(5分鐘)

1.自由朗讀:糾正字音并完成導學案25頁[正字音]相關練習(ppt):譬如朝露(pì);青青子衿(jīn);呦呦鹿鳴(yōu);何時可掇(duō);契闊談(qì)(yàn);繞樹三匝(zā);周公吐哺(bǔ)。

2.齊讀。

四、自主討論,交流展示(20分鐘)

請學生結合導學案及課文注釋:疏通詩歌大意,找出修辭手法,體會作者情感。

1.(ppt)示例: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陽光下鹿群呦呦歡鳴,悠然自得啃食在綠坡。一旦四方賢才光臨舍下,我將奏瑟吹笙宴請賓客。

作者運用了引用的修辭手法,引用《詩經》中的典故,表達出作者想象到自己盛情宴請賢才時的歡樂、喜悅之情,體現出詩歌語言的含蓄之美。

2.小組討論:本詩共32句,小組成員每人翻譯4句,并找出其中的修辭手法及作者情感,然后組內交流討論。

3.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意讀課文。(小組朗誦)

4.參照示例,交流展示:

參考答案:詩歌大意略。1―8句:作者用比喻和借代的修辭手法,把人生比作清晨的露珠,表達作者因人生短暫,功業未成的憂愁;以杜康代酒表現出作者的這種憂愁連最好的酒都無法消除,可見憂之深切,作者渴望建功立業的心之急切。9―16句:作者使用引用的修辭手法,引用《詩經》中的典故,表達了作者對賢才的深切渴望之情,以及想象到自己盛情宴請賢才時的歡樂、喜悅之情。17―24句:作者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賢士比作天上的明月,想要卻無法摘取,表達了作者求賢不得的苦悶和憂思。25―32句:作者運用比喻和引用的修辭手法,將人才比作正在尋找棲身之所的烏鴉,表達出作者希望自己能夠成為賢才的棲身之所;引用了《管子》的典故表現出自己對人才的渴求是無止境的,引用“周公吐哺”的典故,實際上曹操是以周公自比,表達他欲像周公一樣一統天下,群賢臣服的壯志豪情。

5.教師總結:《短歌行》寫于宴會之中,按理來說參加宴會應該是愉悅的,但縱觀全文作者多次寫“憂”,憂時光短暫,憂人才不來,憂功業未成。但作者的情感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他想到如能宴請賢才是何等樂事;想到當他一統天下,群賢臣服時,那情景又是何等壯觀!所以我們可以發現作者的情感是隨著作者的想法改變而不斷變化的。(ppt)

五、品讀課文,體會作者情感(5分鐘)

1.女生讀。

2.男生讀。

六、課文美讀(8分鐘)

1.名家朗誦(多媒體)。

2.自由朗讀。

3.美讀課文(指名朗讀)。

七、課堂總結(1分鐘)

蘇軾說曹操“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曹操自己也說人生“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古人尚且如此珍惜時光,憂愁無法實現理想抱負,何況今人?希望同學們能夠珍惜每一堂課,學好知識,為實現自己的理想打下堅實的基礎。

篇5

2、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一一《赤壁賦》蘇軾

3、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一一《短歌行》曹操

4、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一一《臨江仙·憶古橋橋上飲》陳與義

5、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一一《與朱元思書》吳均

篇6

詩,文學領域中一朵永不凋零的花,一顆華彩四射的瑰寶。她有著耐人尋味又綺麗獨特的風格——詩的灑脫,詩的含蓄,詩的飄逸,詩的沉郁,詩的豪放,詩的婉約……詩是文學的精華,是生活的縮影。

詩言志。因詩本身重在反映詩人的品格、志向,則詩的品位更取決于詩所言志的價值。無論是曹操的《短歌行》,還是陸游的《書憤》,或是反映曹操為實現統一中國的政治理想而廣泛招攬人才的心情,或表達作者重新立誓報國的情感。無怪乎朱自清先生譽“詩言志”為我們詩壇“開山的綱領”。

詩緣情而綺靡,詩常寄深情于詩境,正所謂“詩以情為主,情哀則景哀,情樂則景樂”。無論是杜甫的《登高》還是龔自珍的《已亥雜詩》,前者傾訴了詩人長年漂泊,老病孤獨的復雜感情,后者表明了詩人開風氣之先的樂觀思想。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可見,“詩的本職應在抒情”。

讀詩,常人皆愛之。而讀詩重在悟詩,惟有用心去品味,用情去感受,才能真正悟出超凡脫俗的詩韻!

篇7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經常被人們引用,意思是只有酒才能解除我心頭的憂慮,和李白“舉杯澆愁”意思一樣,但是會“愁更愁”。

出自曹操的古詩作品《短歌行》第四句,其古詩全文如下: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斠钥?,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篇8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一本《三國志》,道出了三個國家的盛衰。從“挾天子以令諸侯”直到魏國統一天下,從壟中對到七擒孟獲,從赤壁之戰到白衣渡江,有淚,有笑,有喜,有憂……三國的歷史,是永遠講不完的?!皩飘敻?,人生幾何?”是的,我想說的就是曹操。

從政治、軍事角度來看,曹操無疑是一代梟雄,甚至冠以軍事家、政治家的頭銜也不為過。從軍事上論,曹操的智慧在赤壁之戰得以充分廣泛體現。他想出的計謀雖然幾近詭異,但是絕對不落于諸葛亮之后,所以往往能夠出奇制勝。孫策、劉備、袁紹都曾數次被他打敗,他所憑借的,就是他的超凡的軍事才能。但是,后人談到他時,幾乎都是眾口一詞的否定,極少有人能夠仔細分析一下他的才干,原因很簡單,因為他站錯了政治立場。千年的演義已經使一個觀念深入人心??劉備、諸葛亮就是正面人物,而曹操始終都是一個大反派。這一觀念給人們造成了一種錯誤的印象??曹操就是“奸詐”的化身。實際上,從《三國志》中,我們可以清晰地讀出曹操的政治頭腦,他一貫奉行的是 “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策略,這個策略,無論是從現在看,還是從當時看,都是極為高明的。在董卓逼迫獻帝遷都后,獻帝本人一直過著連乞丐都不如的生活。作為勢力還不算大的一個官員,曹操很好地把握住了這個時機,他在獻帝最需要的時候出現了,并把他“恭迎”回了“許都”,無論是“以令不臣”還是“以令諸侯”,曹操的杰出才能都是無人能敵的,可是這一點亮光卻在黑暗中消沉了。

拋開曹操的政治立場,從文學角度上看,曹操也是一個當之無愧的大文學家。曹操一生的作品流傳下來的并不多,大部分都是樂府詩中短歌,例如《蒿里行》、《觀滄?!贰ⅰ抖谈栊小?、《苦寒行》、《碣石篇》、《龜雖壽》等。曹操的詩根據寫作時間的不同大概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寫董卓時期的艱苦歲月,第二類是寫他統一天下的壯志雄心,第三類是赤壁之戰后他對歲月無情的感嘆。我本人更喜歡第二類,“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表現了曹操雖至晚年,卻仍不棄雄心壯志。“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又表達了他立誓統一天下的決心……

這我從《三國志》中讀到的曹操,“志”畢竟不是“演義”,他可能讀起來并不動人,但卻很真實是。從它那里,我看到的是一個好觀察、勤思考的曹操。但是,曹操畢竟是亂世英雄,因此他的一生如同三國的歷史,永遠有說不完的話題!

篇9

對于你的記憶,伶仃的可憐,所以只好浮想連篇,請你不要介意。

懷念,懷念兒時的我們,直到現在才知道什么叫“長大”,知道那時的無知與無邪。

與你追逐的時候,時常繞著幾棵松樹,那時的樹兒正同我們一般高,更叫人歡喜的是,那時的我正在背曹操的《短歌行》,其中一句和我們的行為很像,所以直至五年后今天的我依然記憶猶新。“繞樹三匝,何枝可依?”不懂何意的我,就這樣記住了這就話,直至今日,才明白,繞樹三匝后,又有何枝可以依靠?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古話確實說的對,雖然現在幾乎每天還可以見到你,可我知道,我們中間的大山是誰也無法逾越的……

篇10

東北天寒,雖是秋季,溫度卻早已到了零度以下。帶足了冬衣,背著相機、鏡頭,興沖沖奔赴長白山下。無奈人算不如天算,到東北的第二天就開始下雪,封山,天池是去不了了。望天鵝和五女峰倒是人煙稀少,基本享受了“包山”的待遇——偌大的景區,只有我們一行四人,想怎么玩就怎么玩。遺憾的是,山上的紅葉早早地落光了,我們拿著相機、背著好幾個鏡頭,苦無用武之地,對著灰突突的山巒隨便咔嚓了幾張,怏怏地下山,覓食去了。

都說:“食、色,性也?!奔热簧荒軘z,那就只剩下擇食而飼了。好在東北物產豐富,一路吃下來,大快朵頤,推杯換盞,好不自在,早把攝影之事拋到了九霄云外。事后算起來,最為難忘的當是在靖宇縣的滿族家庭吃肉的那段經歷。

曹操在《短歌行》中早有古訓:“何以解憂?唯有吃肉?!蔽覀儢|北一行四人組,三男一女,除去女孩不算,剩下的三位男士,均是不折不扣的肉食動物。就拿其中一位朋友大熊為例,身高一米九一,體重二百斤開外,跟武松似的一條好漢。武松在景陽岡連飲十八碗烈酒被傳為佳話,其實他一口氣吃了二三斤牛肉,也算是食量駭人。大熊亦是無肉不歡,去米飯管飽的排骨米飯用餐,他能一口氣吃六碗米飯!呃,好像有點走題,跟吃肉沒什么關系……反正就是這個意思,這幾個爺們兒,個個都是屬狼的——見了肉眼睛都綠了。

離靖宇縣不遠,在山下的林區,有一個小村鎮叫“西南岔”。同去東北的朋友小咸,他的二舅正住在此處。我們抱著去林區拍照的想法來到這里。計劃是這樣的:頭天先去附近的山上看看,明天一大早起床,去林區拍拍日出、拍拍運木材的火車什么的。后來的結果是這樣的:我們在這里喝了三場酒,吃了三頓肉,基本上什么也沒拍,然后就坐大巴回靖宇縣了。

早就聽說滿族人能吃肉。早幾年愛喝普洱,稍微研究了一下,普洱成為一時之尚,是從滿清入關開始。滿清馬上得天下,是游牧民族,以肉食為主,入關之后,皇室飲食更是極盡奢華,山珍海味吃多了,難免消化不良,所以有消食、解油膩功效的普洱茶便流行起來。貢品普洱除了皇宮自用之外,還賞賜給皇親國戚文臣武將,當時能擁有普洱茶成了滿清顯貴的一種標志。

最能體現這個特點的,是滿族人還有一個“吃肉節”。在歷史上,滿族人把二月初一叫吃肉節,對老北京的滿族人來說,是一個極盛大的節日?!赌峭┤沼洝分杏涊d: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二月初一日,某刻進內,坤寧宮吃肉,辰初禮成,西苑門論班,外務部值日。”

莊嚴的皇宮這天要在這里設屠宰場。宮內把一個長方形的大木案子擺在正殿的西側,上面包著鐵皮。案子后有兩個深坑,坑里置半人高灶臺兩個,上面安放兩個大鐵鍋,里面可裝整只肥豬。案子兩旁有兩個大木案子專供給豬刮毛、割肉時用。生豬宰殺后除豬頭上留著一小撮豬毛被紅繩系好之外,其余全部退光,下鍋煮好,然后由司俎官引著,由雜役抬到神桿前的灶臺上。祭祀后的無鹽白肉分賜給大家,切成薄片后再蘸佐料吃,這是保持狩獵民族的古規,叫作有福同享。

再說我們到了西南岔,已近中午,饑腸轆轆之時,就見二舅擺了一桌農家盛宴,白肉血腸、扒豬臉、小雞燉蘑菇……滿桌的肉食讓我們垂涎欲滴,也顧不上客套,三下五除二,吃了個肚滿腸肥,喝了個五迷三道。下午頂不住酒勁兒,瞇了一覺,五點多剛起來,二舅又擺上了:紅燒肉、豬頭肉、各種下貨……中午的飯似乎還在嗓子眼沒消化,面對一桌肉食,實在難以舉箸,可是二舅太過熱情,三勸兩勸,又吃上喝上了。一場酒喝到近午夜時分才散去,各自帶著酒意睡去。第二天一早,七點多,我們剛起床,就見二舅早早地坐在桌前等候著,桌上又是一大盤一大盤的肉食……我們眼前一黑,差點暈倒。這時只見二舅又從床底下拖出一箱啤酒來:“來,整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