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感懷范文

時間:2023-03-26 17:44:0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清明感懷,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清明感懷

篇1

在我的記憶中,太外婆滿頭白發,臉上滿是皺紋,笑起來很慈祥。

每次過年,我們總是回到老家看太外婆,三十那天,我們一家人齊聚太外婆家,一起吃年夜飯,太外婆坐在那,飯也不吃,看著自己一個個兒女,招呼他們吃這個那個,好像別人吃,自己就已經飽了。飯桌上,她問著問那,看看自己兒女的生活如何。

每次到她家她總是把收藏已久的零食拿出來給我們吃,我總是推托不想吃,但是看著她期盼的眼神,只好開始吃。

臨走時,他把家里曬得大魚大肉拿出來,說:“我們家的肉太多了,這些留給你們吃吧!”我們搖搖頭,但經過她的再三勸阻,我們只好收下了。這時她又拿出我們沒吃完的零食,說:“帶回去吧,我不能吃,留給你們吃吧!”于是我們又收下了。

直到那一天來臨,一切歡聲笑語都消失的無影無蹤,。太外婆躺在床上,咧了咧嘴卻在無力說話,用盡了仿佛全身的力氣,捏了捏我的手,好像再說:“別哭哦。”我趴在床頭嚎啕大哭,希望能挽留住太外婆,但是以沒用了,太外婆永遠閉上了雙眼。

篇2

我只是傷感,不是悲痛,因為我覺得那樣對他是一種好。雖然我曾發誓,將來要好好孝敬他老人家,但那畢竟至善還要等四五年;而處在他那種境遇里——若是我,我肯定一天都活不下去的,但他卻能坦然地走過兩年,并且還常常幫助他人,笑容也是他臉上的???。但我也私下認為這是對他的一種解脫吧。

我不得不佩服他,他一直都很豪爽、樂觀、善良。雖然他一直都只有兩間房子,他的妻子早年就棄他而去,他的兒子不成器,他的女兒也沒怎么孝敬他,他也還沒有享過外孫的福,甚至他的弟媳還多次偷他東西,——但他依然每天精神飽滿地奔波于田間與工地,笑容仍是臉上的???。即便在他生命最后的那兩年,中風、風濕奪去了手腳的便利,走路都苦難,瘦的只剩下一層凸顯骨頭的黑皮的時候,他亦唱幫人喂牛、看雞、帶小孩之類的,有人偷他那僅存的一點米面時,他亦如無事般笑笑而已。在那段時間里,他每天睡到自然醒,起來就燒一壺開水,泡一杯茶,在屋檐下一坐便是半天,餓了編曲挑一點面吃,里面只要有鹽就行——什么豆油、味精、香油之類的可能根本沒見過吧。有時,一坐便到了黃昏看著太陽回家了他才起身回屋,似乎他和太陽是一起轉的。他家沒有用過電,當然就無從談起電視、電話、電腦之類的高級玩意了,我不知帶他是則呢嗎度過那六十多年的歲月,尤其是最后那兩年比囚禁還嚇人的時光,若是我肯定會瘋的,所以我真的敬佩他,也因此每當我遇到什么挫折、逆流時,我一想到他便會忘記萎靡與憂傷——因為那些根本沒有資格讓我去不振,去悲天傷地。

也許,他在我們這里以他的方式生活的很好,所以他才那么從容。如此說來,我的傷感倒有些膚淺,有些對不住他了,但我知道他不會怪我的——不僅是因為我是他最關心的人之一,更是因為他的人生態度,他對每個人都是那么寬容,那么有好。他會原諒我的年少輕狂的,他能理解我以自己的方式來懷念他的。

小時候,家里很拮據,常常是春季去親戚家節前買肥料種子之類的,秋收后買了糧食再還,僅剩的一點錢過不了春節。當時似乎還過的轉,但一旦有人生病之類的那又得大舉外債了那時,父母總是沒日沒夜地轉著,但還是沒有錢,但還是得轉啊。于是,一到農忙時,母親便將我送到他那里去玩過十天半個月。

我幾歲的那殘余的一點記憶幾乎只有在他那里的。那是他五十多歲,身強體壯,對我舅舅很嚴,而對我卻很好。聽我母親說,他曾經把我放在他的脖子上“騎馬”,我這個不知好歹的小家伙竟在他脖子拉了一耙屎!母親忙著罵我,他卻說笑著說童子屎殺毒。那是他蠻有名的,他會編織東西,會蓋房子,再由于他為人老實厚道,人們也常請他去做工。人家出了給他工錢外,還常給他送一些豬肉之類的,特別是在春節期間,那些肉夠他們吃一個月了。在那里是,他常給我吃肉圓子,說是對眼睛好,卻不怎么給舅舅吃,除非我吃剩下的才有舅舅的份額;我回家時,他總是把我放到脖子上,親自送我到家門,同時還帶上一包肉。那是我不喜歡吃肉,卻愛吃糖,玩玻璃彈,每次去他那里,他總是笑著變魔術般拿出似乎永遠都拿不完的東西,我曾懷疑他是否有個專門給我開的小店鋪。于是他那里就成了我小時候的天堂,雖然他那里沒有電視看,沒有風扇吹。

后來初中畢業,我家漸漸好了一點,有了自己的牛,于是我便在家放牛,在由于當時迷上了電視,就很少去他那里了,熱天就更不想去了,因為在家可以吹電扇。從上高中到去年上大學,我極少去他那里了,一年不過一兩次:高一二時是在大年初二和他的生日兩天,高三、補習兩年就幾乎沒有去了——除了給他送面和油,這是在他生命里的最后兩年,共去了四五次,但也只是把東西放下就走。又一次,我給他送面去,隨便用自己攢下來的資金給他買了一瓶奶和幾個肉包子,看到他吃的那個高興啊,我當時真有點想哭的沖動;后來知道他當時不舍得喝那個牛奶,便只喝了一口偶卻被一個頑皮的孩子偷去了,他也只笑罵一句“貪吃”而已。還有一次,我帶他去鄉上理發。那是他手腳風濕的厲害,走路困難,正常人只需十幾分鐘的陸我們走了3個多小時,我說背他,他不肯,說是不舒服,但我知道他是不想給我添麻煩。有時他走的實在不行了,我變扶著他在地埂上坐一下,看著他氣喘吁吁的樣子,我想要是自己有一輛車多好呀,那樣他就不用這么累了。他理了個自己最不喜歡的光頭,說是方便,但我知道他是不想多幾次麻煩我。之后,我帶他去吃了兩碗抄手——這是我這輩子請他吃過的唯一一頓飯,一頓4塊錢的飯!真恨自己怎么沒有早點掙到錢,那樣我至少可以請他去吃點好東西——當時我還幻想說等我將來工作了,把他請到家里去住,好好孝敬他老人家勒,誰知這竟會是最后一餐!

最后兩三次去他那里時,我放下面和油便走了,沒有坐一下,沒有喝一口水。他也沒有留我,可能他覺得不能帶給我快樂了吧——他總是為別人著想,母親有些年大年初二的時候要買菜沒空,他便笑著說什么時候去都是一樣的,不要耽誤了買菜的行情。我說要走了,他就笑著說“紅兒走好!”。最后一次從他那里走勢,他嘆了口氣,說“你來連口水都沒有喝,沒坐一下,便走了”看著他那滄桑的臉和疲憊的眼,我忙說“我不渴,不累,家中忙,你老保重,我先走了!”便慌忙逃去,似乎我怕著什么,在躲著什么——我是怕自己在等一會就會落淚么?

上學期十月份,母親打電話說心里慌得很要我小心保重些,當時我沒感覺什么,只道是家長們常有的嘮叨,后來好回家知道是因為他去了。母親說對不住他,沒有好好孝敬他,望著母親過早漸白的頭發,我想說的是我沒有好好孝敬他——母親把她的全部精力都放在我這個混蛋的身上,怎么會還有精力再去孝敬他呢?所以,孝敬他也是我的職責!可是我對于他的離去,不覺得怎么悲痛,只是傷感,對于一個爽快、正直、老實、樂觀的可愛的靈魂的離去而傷感。但我不悲痛,是因為我覺得這對于他來說是一種解脫呢,還是因為他的豪爽、樂觀已融入我的血液里呢?

現在,我最想做的就是學好知識技能,快點找個好的工作,早點孝敬母親——也是他最掛念的人。他一直說我母親辛苦,他不讓母親讀書時他對不住母親,他要我好好讀書將來好好孝敬母親。母親則說他善良、好心,在母親剛生下我是,家徒四壁,連吃的都不夠更別說什么補品了——奶奶把雞蛋拿去賣高價,只有他每隔十幾天便拿來五六十個雞蛋說是給母親補一下身子,可惜大多都進了我這個光吃不長的混蛋口中,識得母親落得后遺癥!

雖然我繼承了他的豪爽與樂觀的性格,但有時還是要憎恨自己都21的人了,卻還要榨取父母的血汗——臉自己生活費都不能自理!但我不能憎恨自己,母親不希望這樣,他也不希望我這樣的。

他,就是我獨一無二的外公——在天堂的外公!

天堂里的外公一你定過得很好,因為你的豪爽、正直、樂觀、熱心、勤勞。聽說天堂里有許多靈藥,我想你的風濕肯定早就好了,你的頭發也不會再白了。在哪里,你一定是笑的最多,笑得最燦爛的。

天堂里的外公,我知道你會原諒外孫我這遲到的懷念的,因為對人總是那么好。我想你在天堂可以作天使,因為你的善良與熱心。

夜深如墨,飄渺星光驟破黑暗。透過窗子,悵望夜空,那星光的閃爍一定是你的微笑吧——那淡淡的微笑雖然不明媚,但足以指引我前進的方向!

篇3

原文:

《清明感懷二首 其二》朝代:明    作者:管訥

客里逢春百感生,況聽風雨過清明。

楊花總是離人恨,桃葉都非舊妾情。

篇4

1、清明節就要到了,我又開始傷感了,我又開始想念你們了,你們曾是我就親近的人,現在我們卻天各一方,你們還好嗎!我相信因果,我相信輪回,所以我相信你們一定現在很好很好,只是我還是忘不了,只是我還是放不下,所以我又開始想念你們了,所以我又開始傷感了!

2、又臨“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的清明祭祖掃墓了,想起已故多年的雙親卻不能回去心里說不出的傷感悲切……

3、天人永隔,或許并非最遠的距離,逝去的人在心里住著。微笑著回憶過往,想念不再傷感。思念的季節,清明已至!

4、又快清明了,這幾天陰沉的天氣。白天心情在飄然,夜深靜了,在臺燈微弱燈光的牽引下,思緒又飛到了你的身邊。想為離去的你寫點東西,指尖敲擊鍵盤,文字徐徐而出,思緒也隨之潺潺而流,回憶著,感慨著,終于寫完了。但通讀才發現留下的依然是傷感的文字……

5、又是一年清明到,今年還是第一次回老家,家鄉已經越來越陌生了,看看小時候的熟悉風景,傷感,沒有父母的家鄉還是我的家鄉嗎?看那些白發蒼蒼的阿奶阿爺,傷心,為什么我的父母不活到這個年紀昵?

6、清明將至,春分已過。細雨蒙蒙的天氣無端讓人傷感,感懷過去。走過校園,很多花兒都已經開放,樹木也開始萌芽,生命的美好總是讓人駐足。心忽然開始寧靜下來,花開花謝,云卷云舒。

7、清明,內心深處的思念。 每到春節,清明都是如此的傷感,尋覓母親的留下的蹤跡,身臨境地感受母親的音容,我回到老家。 慎終追遠,敦親睦族。

8、清明節馬上就要到了,第一次在異鄉過。這么傷感的日子,除了難過和沮喪不知道怎么形容今天的心情。只能故鄉的時間再一次感受清明傷感…

篇5

每當提及節日,我的心中免不了會有些激動。節日的背后,該有著怎樣美麗而神奇的傳說,有著怎樣豐厚深邃的文化底蘊,有著怎樣美好甜蜜的向往與期盼。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伴隨著一聲聲爆竹的炸響,又迎來了一個新春。春節是歡樂祥和的象征,每一個春節都向我們呈現出一個嶄新的面容;每一個春節過去,就會迎來一個全新的開始……春節到來了,便是我們人生的又一個新陳代謝,又一次除舊布新。生命在成長,世界在變遷,年的遠去又重來,就像接力似的又開始了下一段賽程。所以,在春節時節,人們的臉上總是掛著笑容,不管錢多錢少,不管順境逆境,感受春節,感悟那份“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的激情!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是一個感情豐富的節日,人們懷著傷感懷著思念為故者上墳,虔誠地祈愿逝者在天國能夠過得快樂,也祈盼他們在天有靈,給活著的人以精神的庇蔭。感受清明,緬懷那些駐留天國的靈魂!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端午節,只為屈原的那縱身一躍,只為那位圣賢的瞬間壯舉,便有了這個壯烈的節日,“波濤卷不去,忠魂得永生。”因為不忍見大好河山斷送在奸佞之手,卻又無力回天,何不一死了之,換個眼不見為凈?“堪笑楚王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感受端午,感悟滿腔憂國憂民的熱血無處濺灑的悲愴!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rdquo;,大人說七夕便是年青情侶約會的時間,并且告訴我們,在七夕那天夜晚,靜靜地站在葡萄架下,便可以聽到牛郎織女的竊竊私語,你要真聽到了,便能成就一生的美好婚姻。真的趣,感受七夕,感悟人世間愛情的甜蜜。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月圓人團圓,深深勾起客游異地他鄉的人們對故土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在一個漫漫長夜,坡長嘆一聲,“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唉,故國啊,親人啊,感受中秋,感悟那思念故國,牽掛親人的情思。

篇6

1、《清明》:唐,杜牧,朗誦:夢桐;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主持詞:年年清明,今又清明。歲時百問上說啊:每年的4月4號至6號之間,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所以稱這個節氣為清明。對阡陌縱橫的農業中國來說,清明是刀耕火種的一個節氣。對忠孝仁義的道德中國來說,清明是認祖歸宗的一種祭掃。對詩詞歌賦的文化中國來說,清明又是才子佳人的一次邂逅。這是一個春和景明,草木明媚的時節,也是人們遠足踏青,看杏花春雨的好時節,今天我們在江南,在美麗的溧陽天目湖邊,舉辦2013清明詩會,讓我們再一次以詩歌的名義清明,以清明的名義詩歌。

2、《西江月題溧陽三塔寺》:宋,張孝祥,朗誦:丁建華;

問訊湖邊春*,重來又是三年。

東風吹我過湖船,楊柳絲絲拂面。

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

寒光亭下水連天,飛起沙鷗一片。

3、《寒食》:唐,韓翃,朗誦:丁建華;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

主持詞: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春光明媚,萬象復蘇,生機盎然的春天,不僅是大自然歲時代序的征候,也是詩人吟詠不衰的主題,春風、春雨、春情、春思,仿佛特別能夠觸動詩人的心弦,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從詩經、楚辭到漢代的樂府,從唐詩、宋詞、元曲到自由體新詩,其中無不活躍著春天的名字。

4、《春姑娘》:艾青,朗誦:丁曦;

春姑娘來了,

你們誰知道,她是怎樣來的?

我知道!我知道!

她是南方來的,前幾天到這里,

這個好消息,是燕子告訴我的。

你們誰看見過,她長的什么樣子?

我知道!我知道!

她是一個小姑娘,長得比我還漂亮,

兩只眼睛水汪汪,一條辮子這么長!

她赤著兩只腳,褲管挽在膝蓋上;

在她的手臂上,掛著一個大柳筐。

在她的大柳筐里,裝滿了許多東西

紅的花,綠的草,還有金色的種子。

她把花掛在樹上,又把草鋪在地上;

把種子撒在田里,讓它們長出了綠秧。

風搖綠了樹的枝條,水漂白了鴨的羽毛,

盼望了整整一個冬天,你看,春天已經來到。

讓我們換上春裝,象小鳥換上新的羽毛,

飛過樹林、飛上山崗。

到處有春天的歡笑。

看到第一只蝴蝶飛,它牽引著我的雙腳。

我高興的捕捉住它,又愛憐的把它放掉。

來到去年葉落的枝頭,等待它吐出新的綠苞。

再去喚醒沉睡的溪流,聽它唱歌,各它一起奔。

走累了,我就躺在田野上,

頭頂有明媚的太陽照耀。

是誰瘙癢了我的面頰。

主持詞:春風拂拂,春水漫漫。纏綿于湖光山色之中,一如流連于光景,清明的故事,在江南,在天目湖,總是與一片湖光如水乳般相融在一起的,三月三的清明,清潔而明凈,百草吐綠,碧柳如玉,探春、尋春、賞春、游春,這是感懷生命的一場儀式。

5、《清明》:鄭愁予,朗誦:張騰岳;

我醉著,靜的夜,流於我體內

容我掩耳之際,那奧秘在我體內回響

有花香,沁出我的肌膚

這是至美的一剎,我接受膜拜

接受千家飛幡的祭典

星辰成串地下垂,激起厝間的溢酒

霧凝看,冷若祈禱的眸子

許多許多眸子,在我的發上流瞬

我要回歸,梳理滿身滿身的植物

我已回歸,我本是仰臥的青山一列

6、《錯誤》:鄭愁予,朗誦:張騰岳;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7、《春光好》:五代,和凝,朗誦:方雅;

頻葉軟,杏花明,畫船輕。

雙浴鴛鴦出綠汀,棹歌聲。

春水無風無浪,春天半雨半晴。

紅粉相隨南浦晚,幾含情。

紅粉相隨南浦晚,幾含情。

8、《惠崇春江晚景》: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主持詞:春天適合放飛,放飛的不僅是玩童相牽的紙鴛,更有那渴望飛翔的心情,相比于廣袤的北方,江南的春天總是提早到來,燕子呢喃,花紅柳綠,春天的身影,站在靚麗的陽光里,蕩漾在湖水中,鋪展在滿眼綠色的原野上,也活躍在脫去外套后輕捷的身影里,更蓄滿在人們滿含憧憬與渴望的目光中,都說江南精致,都說江南柔情,深入江南,我們常常府產生出幻覺,江南的春天,仿佛江南雨灑出來的,雨水中,草兒綠了,雨水中,花兒開了,雨水中自然蘇醒了,雨水中希望萌芽了,

9、《清明拂曉》:藍藍,朗誦:王仁君;

雞叫。爾后

門吱呀地開了。

扁擔勾碰在鐵桶上

--叮當一聲。

其余的還在沉睡--

柳樹。泛著堿花的墻頭。

黑幽幽的木格窗口。

什麼時候來的呢?她們--

草葉上閃閃發亮的露珠

一只甲蟲爬上高高的蒿頂。

在它鮮紅的翅膀下

是灰霧蒙蒙的大地

未醒來的愛情那憂愁的愁的夢。

從遠處地平線低低吹來

含著咸味的晨風。

10、《江南》:徐遲;

火車在雨下飛奔,

車窗上都是水珠,

模糊了窗外景色。

火車車窗是最好的畫框,

如果里面是春雨江南,

那就是世界上最好的畫。

清明之后,谷雨之前,

江南田野上的油菜花,

一直伸展到天邊。

只有小橋、河流切斷它,

只有麥田和紫云英變換它,

油菜花伸展到下一站,下一站。

透過最好的畫框,

江南旋轉著身子,

讓我們從后影看到前身

11、《春水船》:俞平伯,朗誦:季小軍;

太陽當頂,向午的時分,

春光尋遍了海濱。

微風吹來,

聒碎零亂,又清又脆的一陣,

呀!原來是鳥──小鳥的歌聲。

我獨自閑步 沿著河邊,

看絲絲縷縷層層疊疊浪紋如織。

反蕩著陽光閃爍,

辨不出高低和遠近,

只覺得一片黃金般的顏色。

對岸的店鋪人家,來往的帆檣,

和那看不盡的樹林房舍,──

擺列著一線──

都浸在暖洋洋的空氣里面。

我只管朝前走,

想在心頭,看在眼里,

細嘗那春天的好滋味。

對面來個纖人,

拉著個單桅的船 徐徐移去。

雙櫓插在舷唇,

皴面開紋,活活水流不住。

船頭曬著破網,

漁人坐在板上,

把刀劈竹拍拍的響。

船口立個小孩,又憨又蠢,

不知為甚么,

笑迷迷癡看那黃波浪。

破舊的船,

襤褸的他倆,

但這種「浮家泛宅的生涯,

偏是新鮮、干凈、自由,

和可愛的春光一樣。

12、《游子吟》:唐,孟郊,朗誦:梁波羅;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13、《破陣子》:宋,晏殊;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

日長(chng)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里逢迎。

篇7

1、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菜巍惩醢彩?/p>

2、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3、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游子吟》

4、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蔡啤扯鸥?/p>

5、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漢樂府民歌《悲歌》

6、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歸》

7、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铎稀断嘁姎g》

8、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拙右住杜眯小?/p>

9、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黃庭堅《寄黃幾復》

10、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唐〕王灣

11、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龂げ苤病顿洶遵R王彪》

12、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蔡啤忱畎?/p>

13、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对娊洝ご笱拧ひ帧?/p>

14、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李煜《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15、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蔡啤迟R知章

16、嚶嚶鳴矣,求其友聲?!对娊洝ば⊙拧しツ尽?/p>

17、門外若無南北路,人間應免別離愁?!拍痢顿泟e》

18、若為化作身千億,散向峰頭望故鄉?!蔡啤沉谠?/p>

19、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f應物《寄李儋元錫》

20、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钋逭铡镀兴_蠻·風柔日薄春猶早》

21、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蹙S《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22、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K軾《水調歌頭》

23、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李白

24、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拍痢顿泟e》

25、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唐〕崔顥

26、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唐〕李白

27、胡馬依北風,越鳥朝南枝?!獫h·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28、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杜甫《贈衛八處士》

29、友如作畫須求淡,山似論文不喜平?!陶铡杜c友人尋山》

30、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蹙S《雜詩三首》

31、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蔡啤乘沃畣?/p>

32、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蹙S《送元二使安西》

33、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蔡啤掣哌m

34、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獫h樂府《悲歌》

35、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獜埦琵g《送韋城李少府》

36、望闕云遮眼,思鄉雨滴心?!蔡啤嘲拙右?/p>

37、結交在相知,骨肉何必親?!獫h樂府民歌《箜篌謠》

38、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R知章《回鄉偶書二首》

39、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在風景依稀似去年。——趙瑕《江樓感懷》

40、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w瑕《江樓感懷》

41、悲莫悲兮生別離?!毒鸥琛ど偎久?/p>

42、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蔡啤迟R知章

43、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醪端投派俑问裰荨?/p>

44、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蔡啤硠⒃?/p>

4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46、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采薇》

47、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对娊洝ばl風·木瓜》

48、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李煜《清平樂·別來春半》

49、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唐〕杜甫

50、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o·九歌《少司命》

51、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蔡啤惩蹙S

5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畎住鹅o夜思》

53、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苍绸R致遠

54、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钋逭铡镀兴_蠻》

55、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蔡啤忱畎?/p>

56、少年樂新知,衰暮思故友?!n愈《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57、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沃畣枴抖蓾h江》

58、共看明月慶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蔡啤嘲拙右?/p>

59、不應有恨,何時長向別時圓?!K軾《水調歌頭》

60、以文常會友,唯德自成鄰?!嬖仭肚迕餮缢緞讋⒗芍袆e業》

61、人生結交在終結,莫為升沉中路分?!R蘭進明《行路難五首》

62、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司空圖《漫書五首》

63、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蔡啤惩踅?/p>

64、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

65、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鸥Α锻讲綒w行》

篇8

1.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2.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3.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頻洲。(溫庭筠《夢江南》)

4.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5.沒有比別離更痛苦的東西了,愛卻在遙感與思念中日益深刻,日見清晰。

6.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

7.嵐霧今朝重,江山此地深。灘聲秋更急,峽氣曉多陰。望闕云遮眼,思鄉雨滴心。將何慰幽獨?賴此北窗琴

8.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獜埦琵g

9.春蠶到死思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

10.渡漢江宋之問嶺外音書斷,經冬復立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11.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無端更渡桑干水,卻望并州是故鄉。(劉皂《旅次朔方》)

12.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13.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在風景依稀似去年------唐.趙瑕《《江樓感懷》》

14.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

15.此情無處可消除,才下眉頭,又上心頭

16.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游子吟》》

17.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18.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垅兩依依。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19.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南唐.李煜《《清平樂》》

20.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

21.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李煜<<相見歡>>

22.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

23.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24.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25.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26.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鳳棲梧》

27.多情自古空余恨,好夢由來最易醒。------清;史清《溪佚題》

28.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29.延客已曛黑,張燈啟重門。

30.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31.次北固山下【元】王灣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32.泊船瓜洲(北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33.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3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35.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36.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37.云渺渺,水茫茫。征人歸路許多長。相思本是無憑語,莫向花箋費淚行!——晏幾道的《鷓鴣天》

38.門外若無南北路,人間應免別離愁。

39.陰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

40.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41.次北固山下【元】王灣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42.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在風景依稀似去年。唐.趙瑕《《江樓感懷》》

43.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44.等待一萬年不長。中秋思念親人的詩句中秋思念親人的詩句。——狄金森

45.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46.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唐·魚玄機)

47.淚咽卻無聲,只向從前毀薄情。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別語忒分明。午夜鶼鶼夢早醒。卿字早醒儂自夢,更更。泣不盡風檐夜雨鈴?!赌相l子》

48.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49.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50.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51.客中寒食【唐】李中旅次經寒食,思鄉淚濕巾。音書天外斷,桃李雨中春。欲飲都無緒,唯吟似有因。輸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52.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53.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宋.蘇軾《《水調歌頭》》

54.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55.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56.玉骨那愁瘴霧,冰肌自有仙風。海內進遣探芳叢,倒掛綠毛么鳳。素面常嫌粉(氵宛),洗妝不褪唇紅。高情憶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

57.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58.此情無處可消除,才下眉頭,又上心頭

59.路近城南己怕行,沈家園里最傷情。

60.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队駱谴骸?/p>

61.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62.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63.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64.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65.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唐.高適

66.取第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67.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歸》》

68.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69.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70.相愛幾時窮,無物似茶濃

71.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圓人不圓。

72.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73.徒思赤筆書,詎有丹砂井。心悲常欲絕,發亂不能整。青簟日何長,閑門晝方靜。頹思茅檐下,彌傷好風景。 ——《林園即事寄舍弟》

74.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唐.韋應物《《寄李儋元錫》》

75.長相思,在長安。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畎椎摹堕L相思·其一》

76.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77.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畎椎摹肚镲L詞》

78.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唐.李商隱<<無題>>

篇9

物價漲、薪水不漲,壓力愈來愈大嗎?4月6日,“國際枕頭大戰日”再次登場。雖然當天臺北天空飄雨,但數百位來自全臺各地的民眾匯集民權東路同聲吆喝,高舉枕頭蓄勢待發,一起紓壓。

客家桐花祭 云林四月雪

4月6日,作為全臺最早開花的桐花林,云林古坑客家桐花祭正式登場。盡管當日天空飄著細雨,仍吸引大批民眾前來感受桐花繽紛飄落之美,體驗客家桐玩桐趣,享受白色“四月雪”的浪漫情境。

慈濟宮白礁 百藝陣較勁

4月20日,一年一度的農歷三月十一上白礁謁祖祭典在臺南慈濟宮登場。今年上白礁有百余件廟宇神轎及陣頭參加。在廟內恭拜保生大帝后,由集合宮的蜈蚣陣領軍,所有神轎及藝陣由慈濟宮出發繞行學甲。

大鵬灣帆賽 百帆同競技

4月13日,2013大鵬灣國際帆船賽系列活動在屏東西南海岸舉行。今年帆賽系列活動持續至5月19日。當日來自全臺各地帆賽好手操作各型帆船、風浪板齊聚大鵬灣競技。

歡樂兒童節 臺南大不同

4月4日,適逢島內兒童節,臺南多所小學以不同方式慶祝,讓小朋友從小做義工體驗助人樂趣。今年,竹橋小學學生到空巢老人家中打掃,松林小學學生則是清洗廁所,錦湖小學以捐贈幫助貧困同學。

璞園再連霸 十季總冠軍

4月7日,臺灣超級籃球聯賽在新北市新莊體育館落幕,臺中璞園隊以77比63輕取臺北達欣隊,以四勝兩負成績摘下第10季臺灣超級籃球聯賽(SBL)總冠軍,順利衛冕。璞園隊也成為繼裕隆納智捷隊、臺灣啤酒隊后,史上第3支完成連霸壯舉的球隊。

清明崇孝塔 環保不燒香

4月5日,臺南市政府呼吁民眾慎終追遠不忘環保,崇孝塔更實施塔內不燒香措施?!凹堝X集中燒”政策已在臺南執行多年,今年還推出功德代金攤位,讓民眾捐贈功德金,取得功德狀代替紙錢,也獲得不少民眾響應。

創意宋江陣 臺戲曲連霸

4月7日,全臺大專院校創意宋江陣大賽,經過激烈角逐后冠軍隊伍出爐,臺灣戲曲學院蟬聯王者寶座。臺南大學民俗技藝隊則以熒光龍的創新手法獲得第二名的佳績,第三名由龍華科大獲得。

紅葉再奪冠 續寫新傳奇

4月12日,臺東紅葉少棒隊在全臺少棒聯賽硬式組決賽中過關斬將奪得冠軍。1968年第一代紅葉少棒擊退來訪的世界冠軍日本和歌山隊,以石為球、以棍為棒的紅葉精神至今令人感懷,45年后的紅葉少棒奪冠也再度續寫新的傳奇。

篇10

重陽節被定為“老人節”,旨在倡導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社會風氣。關于重陽節的習俗及由來有哪些你知道嗎?共同閱讀重陽節的習俗及由來,請您閱讀!

重陽節習俗唐朝詩人王維一首七絕《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除了把自身思鄉懷親之情傾訴,還把當時重陽節的習俗道明。

登高

重陽節登高的習俗,曾有無數人賦詩吟誦。杜甫、白居易、李白等大家都曾借重陽習俗感懷時事,念起故人。九月,秋高氣爽,這個時候登高望遠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賞菊、喝酒

金秋九月,正是盛放的季節,因此,農歷九月又稱“菊月”。在此期間,常常舉辦各種賞菊大會,吸引著全城的人爭相前往,觥籌交錯之際,賦詩抒懷。素來有養生的成分,用制成的酒,也因此成為重陽節的特飲,含“祛災祈福”的寓意。

吃重陽糕

重陽糕又稱花糕。講究的重陽糕要做成九層,像一座寶塔,頂頭還要做兩只小羊,以表“重陽”之意。古人常在這天,將重陽糕搭在兒女的額頭上,口中默念子女百事俱高的祝福語。

插茱萸

插茱萸在唐朝的時候就已經很普遍。茱萸本身是一種植物,茱萸味道濃郁,可驅蟲、逐風邪,將其制酒可養身祛病。古人認為九月九是逢兇之日,這一天將茱萸帶在身上可辟邪。

重陽節的由來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中國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游賞秋、登高遠眺、觀賞、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酒等活動。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后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

《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曰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自魏晉重陽氣氛日漸濃郁,倍受歷代文人墨客吟詠,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后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年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重陽敬老的意義每到重陽節來臨之際,子女回家陪爹媽“嘮嘮”、幫父母“買買”;相關部門組織開展多樣化活動,給老年群體送溫暖、送歡樂;志愿者給需要幫助的老人們提供力所能及的關懷……現代文明社會的一幕幕溫馨風景,總讓人受到由衷的感染和鼓舞。尊老、愛老、孝老終究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而須要持之以恒的行動,因而重陽節的儀式感固然可以有也應該有,但其意義顯然更在于常態性盡孝的“友情提醒”。

農歷九月,不僅金秋景色迷人,而且適逢收獲時節,被大家普遍視為一年中的最美月份。收獲之際當思回饋、感恩,九月重陽提倡敬老,這樣的“應景”可謂既恰如其分又用心良苦,凸顯出知恩圖報的樸素品德?!白佑B而親不待”,古人的這一感嘆不少人都感同身受,更提醒大家盡孝當趁早,真正將敬老孝心內化于心、外化于形,注重平時的盡力而為和一貫表現,而不能止于某個節日或者偶爾想到時才行動,以免留下難以彌補的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