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居民低保申請書范文
時間:2023-03-18 05:49:3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城鎮居民低保申請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個人申請的程序
(一)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1.個人申請書、寫明申請低保的原因;
2.戶口簿(原件、復印件)、家庭成員居民身份證(原件、復印件);
3.家庭收入狀況、下崗失業證明、身體狀況證明、學校證明等相關證明材料;
(二)遞交申請后,積極配合社區、街道入戶調查;
(三)審批合格后,簽訂領取低保金協議書,按時參加社區組織的公益性勞動,及時申報家庭收入,按照分類施保的要求定期提出續保申請。
二、社區居委會低保申請、審批工作流程
(一)受理個人申請
1.社區低保專管員填寫個人申請低保登記簿,注明提出申請的時間、申請人姓名、提供的證明材料;
2.審核申請人提供的相關證明材料是否齊備;
3.發給申請人填寫家庭收入申報表。
(二)入戶調查
1.整理申請人相關證明材料,進行入戶調查;
2.社區低保專管員、工作人員填寫入戶調查表。
(三)民主評議
社區低保工作評議小組成員,對入戶調查的結果進行評議,填寫低保對象民主評議表。
(四)張榜公示,將申請人的基本情況在社區范圍內公示(7日),擬保公示單。
(五)填表上報
1.根據評議及公示的結果,對于不符合條件的申請人,通知本人不予上報的原因;
2.對于符合條件的申請人,社區低保專管員根據其提供的相關證明材料,填寫“城居民生活保障審批表”,申請人填寫申請原因并簽名,附個人申請書、相關證明材料;
3.整理材料上報,社區低保專管員整理審批表、評議結果、公示結果等材料,上報街道辦事處。
(六)社區居委會在申請人材料齊備后,15個工作日內完成初審工作。
(七)組織低保對象參加公益性勞動,填寫低保對象公益勞動記錄簿。
(八)低保對象每月向社區居委會申報家庭收入,建立低保對象個人申報家庭收入登記表。
(九)人戶分離的城鎮居民家庭,戶籍所在地的社區居委會、街道辦事處委托現居住地的社區居委會、街道辦事處(鄉鎮)對申請人進行入戶調查、張榜公示,填寫人戶分離居住地證明。
三、街道辦事處低保審核、審批工作流程
(一)街道辦事處民政辦公室接到社區居委會上報的低保申請材料后,對上報的材料進行審核,查漏補缺,并把審核結果及時反饋到社區居委會。
(二)辦事處民政辦公室對經審核材料齊全的申請低保家庭,會同分管領導及社區居委會進行第二次入戶調查,準確核定其家庭收入狀況,確定其是否符合低保條件,經審核,符合低保條件的,根據其家庭現狀、收入狀況確定其類別和享受金額;對經審核不符合低保條件的,注明原因,退回至社區居委會并及時通知申請人。
篇2
一、指導思想
堅持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實行特困對象重點保障,促進保障的公開、公正、公平、及時。通過在全鎮范圍內組織開展城鄉低保年審,做到應保盡保、應退盡退,進退及時,建立健全城鄉低保對象動態管理機制。
二、組織領導
為加強對我鎮2014年城鄉低保年審工作的組織領導。各村(居)委會要成立相應的審核評議組,村(居)黨支部書記為第一責任人,村(居)委會主任、聯村負責人為直接責任人負責本轄區低保年審工作。
三、年審范圍、內容、時間
1、年審的范圍:2014年3月底在冊的城鄉低保對象及2014年新申請的城鄉低保對象。
2、年審的內容:主要審核全鎮已享受或新申請的城鄉低保對象現在家庭收入、家庭財產、家庭成員的情況,根據所核實的情況,重新確定保障對象及其保障標準。
3、時間要求:從4月1日至5月30日止,為村兩委集中審核階段;6月1日至6月10日,為鎮集中審核匯總階段。
四、年審重點
本年度城鄉低保年審,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均不得享受低保政策:
1、執行政策走樣,違規操作辦理。如農村戶口辦理城市低保;已轉為城市戶口領取養老金仍享受農村低保的;
2、夫妻雙方年齡均在50歲以下,有勞動能力,家人身體健康,但不主動尋找工作和就業的對象;
3、自有或經營機動車輛、工程機械的對象;
4、擁有兩套以上(含兩套)住房的對象;
5、擁有或租賃商業門面、店鋪,家庭成員屬私營企業主或從事服裝、家電、百貨、餐飲、娛樂及其他經營活動的個體工商戶,家庭月人均收入高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
6、長期不在戶籍所在地居住致使管理機構無法取得聯系;或連續3個月不按時領取低保金的;
7、子女擇校付費上學,飼養名貴寵物,進行股票、基金、期貨、外匯、權證交易等高風險投資的;
8、拒絕接受救助業務工作人員入戶調查核實家庭財產和家庭收入的;或者因賭博、吸毒、等行為造成生活困難的;
9、領取養老保險金且家庭收入超過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
10、國家公職人員及村委會干部近親屬享受低保的對象?!敖H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五、主要措施
1、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各村委會要召開好年審工作動員會、社員座談會,及時把2014年度城鄉低保年審工作主要精神宣傳到位,做到家喻戶曉,讓廣大群眾參與和監督低保年審社會救助工作。
2、嚴把“四關”。在低保的年審過程中,要嚴把入戶調查關、民主評議關、審核關、公示關。
(1)入戶調查關:聯村負責人負責聯系村(居)城鄉低保年審工作,必須深入村社,深入群眾家庭,準確掌握重病、重殘、重度精神病患者等特困戶情況,對不知道如何申請低保的特困戶,安排村(居)委會干部代為提交申請,納入民主評議,所有入戶調查材料聯村負責人必須簽字。
(2)民主評議關:各村(居)民主評議會議必須由聯村負責人主持,由村(居)民代表進行評議。評議要堅持公平、公正,不拉幫結派、優親厚友,不違背政策評低保,嚴禁拼保戶、拆戶保。參會人員要在評議記錄上簽字。
(3)審核關:受理低保申請應為鎮人民政府,規范審核程序,鎮政府為主體,本轄區內的重病、重殘、重度精神病患者的調查率必須達100%。各村(居)委會要對各村民主評議的結果形成材料上報,鎮人民政府審批。
(4)公示關:各村(居)委會要將低保評議審核結果在村陣地張榜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天。
3、建立低保經辦人員近親屬享受低保備案制度。范圍包括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及分管領導、民政辦工作人員及村(居)委會干部。
4、強化監督、嚴肅紀律。各村(居)委會要高度重視年審工作,嚴格政策界限,嚴格操作規程。對騙取低保待遇的人員加大查處力度;對無理取鬧,強行索要低保待遇,干擾低保管理工作秩序的,要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處理;對、、優親厚友、吃拿卡要的要依紀依法從嚴追究責任。
篇3
最低生活保障是國家對共同生活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且符合當地最低生活家庭財產規定的家庭,給予一定現金救助的一種社會救助制度,應保盡保、動態管理。
認定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的基本條件有哪些?
戶籍狀況、家庭收入和家庭財產是認定低保對象的三個基本條件。
如何申請最低生活保障?
由共同生活家庭成員向戶籍所在地的鎮級人民政府提出書面申請;家庭成員申請有困難的,可以委托村委會代為向鎮級人民政府提出申請,受理主體一定是我們的鎮級人民政府。
申請最低生活保障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申請人應填寫《最低生活保障申請審批表》、《家庭經濟狀況核查授權書》、《申請最低生活保障誠信承諾書》和提供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的戶口本、身份證、婚姻狀況、疾病、殘疾證明、房產證、房屋租憑協議、土地承包經營證明、收入證明、失業人員應提供《就業失業登記證》等相關證明材料。
最低生活保障申請審批的流程
以家庭為單位,由戶主(或戶主委托村民委員會)向當地鎮級人民政府提出低保書面申請及其相關材料,鎮級人民政府在收到申請材料后,對申請材料進行初審,初審通過后鎮級人民政府要在村委會的協助下100%入戶作全面詳細的調查,核實申請人的家庭狀況,并組織召開村級民主評議會進行民主評議,并將評議結果張榜公示。公示無異議后鎮級人民政府召開會議進行審核后報縣民政局,縣民政局在收到報告及相關資料后,按不低于低保申報戶數30%的比例入戶抽查,對符合條件的予以批準,對不符合條件的對象書面說明理由。批準結果將在村、鎮、縣級相關媒體進行長期末端公示。
不符合納入最低保障的情形?
1.不按規定程序申報或證明材料不全、弄虛作假的;
2.拒絕有關部門工作人員入戶調查、核實家庭財產和收入的;
3.申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成員中有勞動能力且拒絕勞動的;
4.家庭實際生活水平和財產狀況明顯高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如新購貴重首飾、奢侈性消費的;
5.家庭水、電、燃氣、通訊等費用單項支出超過最低生活保障標準20%的。
6.家庭存款、有價證劵、債券總值人均高于所在地上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7.擁有機動車輛、船舶、工程機械以及大型農機具的;
8.擁有兩套(含)以上住房,且人均建筑面積超過當地人均住房面積及擁有別墅的;
9.擁有租憑門面、店鋪的;
10.有注冊企業、公司的;
11.在銀行有貸款購買車與房;
12.家庭成員中有擇校付費上學、自費出國留學的;
13.法定贍養人、撫養人、扶養人有能力但不盡贍養撫養、扶養義務的;
14.因賭博、吸毒、等行為造成生活困難的;
15.審核和復核期進行股票、基金、期貨、外匯、權證交易買入行為的。
如何來認定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
堅持以戶籍為單位,同時考慮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主要包括配偶、父母、未成年子女、已成年但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在校接受本科及其以下學歷教育的成年子女、具有法定贍養、扶養、撫養義務關系并長期共同居住的人員、現役軍(警)官和士官、因特殊原因未辦理戶口登記,但有出生證明和村(居)民委員會證明的新生兒。 其中在部隊服役的義務兵、低收入家庭中已喪失勞動能力且單獨立戶的成年重度殘疾人、連續三年以上(含三年)脫離家庭獨立生活的宗教教職人員、在監獄服刑的人員不計入共同生活家庭成員。
家庭收入包括哪些內容?
1.工資性收入(指任職或者受雇而取得工資、薪金、獎金以及津貼與補貼)
2.家庭經營純收入(指從事生產、經營及有償服務活動所得)
3.財產性收入指動產與不動產兩方面收入(動產是儲蓄存款利息與儲存性保險投資以及股息和紅利收入、集體財產收入分紅)(不動產是指轉租承包土地經營權與房屋出租所得收入)
4.轉移性收入(指土地補賞、退耕還林、拆遷征地補賞等收入)
哪些收入不計入家庭收入?
1.各級政府給予的獎勵金,見義勇為獎勵金和撫恤金
2.優撫對象享受的撫恤金和生活補助、護理費,建國前入黨的農村老黨員的生活補助,烈士褒揚金;
3.義務兵家庭按照規定享受的優待金和高原條件兵的一次性獎勵金;城鎮退役士兵自謀職業一次性補助金和自主就業退役士兵一次性經濟補助金;
4.獎學金、助學金及由政府和社會給予困難學生的救助金;
5.職工的護理費及死亡職工遺屬享受的一次性撫恤金、喪葬費;
6.計劃生育獎勵金、獨生子女費、殘疾人定期生活補助、廉租住房補貼、高齡老人生活補貼和孤殘兒童基本生活費。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和新型農村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十三五”期間暫不計入家庭收入);
7.醫療保險報銷的醫療費,醫療救助金,臨時性的社會救助款物;
8.政府發放的物價補貼、節日補助、一次性生活補貼。
贍養、撫養、扶養費如何計算?
(1)有裁決、判決、協議的,按照裁決、判決、協議計算;
(2)贍養、撫養、扶養費義務人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當地低收入家庭收入標準的,視為無能力承擔贍養、撫養、扶養費義務;
(3)協議對贍養費負擔的約定明顯不合理或沒有裁決、判決、協議且義務人家庭人均月收入高于當地低收入家庭收入標準的,每個成年子女家庭每月應承擔的贍養費按下列公式核定:
贍養費=(贍養義務人家庭月總收入-當地低收入家庭收入標準×贍養義務人共同生活家庭成員數)×30%
撫養、扶養費參照以上公式計算。
(4)實際得到的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高于上述規定的,按照實際得到的數額計算。
現行農村低保保障標準:共分三個檔。一檔:333元/人/月;二擋:260元/人/月;三檔:170元/人/月。
什么叫分類施保
分類施保是對城鎮低保家庭中的特殊困難人員,在已核定補助金額的基礎上,根據其困難程度適當增加補助金額,以更好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
分類施保有哪些?
哺乳期婦女
在校大中專生 、在校高中生
盲人、低視力(矯正視力低于 0.3)、智力殘疾、精神殘疾、
一級肢體殘疾重病人員
父母一方死亡未成年人、父母一方離異未成年人
聽力、言語、肢體三級以上
十四周歲以下兒童、70 歲以上老人
落實好“漸退幫扶”政策
對建檔立卡貧困戶中收入來源不固定,對接受扶貧開發項目取得收入尚不穩定,但已不符合低保條件的,可按原政策繼續享受12個月的農村低保,其中,殘疾人家庭還可在此基礎上適度延長救助時限。(在原則上漸退幫扶政策只享受一年)
二、特困供養人員救助
哪些人能享受特困人員供養
凡持有當地戶籍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且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老年人、殘疾人以及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應依法按規定程序將其全部納入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范圍,實現應保盡保、應養盡養、動態管理。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無勞動能力
(1)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
(2)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
(3)殘疾等級為1、2級的智力、精神殘疾人,殘疾等級為一級的肢體殘疾人;
無生活來源。
個人或家庭可支配收入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且財產符合特困人員財產狀況規定的,應當認定為無生活來源。
法定義務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無履行義務能力:
(1)具備特困人員條件的;
(2)60周歲以上或者重度殘疾的最低生活保障對象, 且財產符合特困人員財產狀況規定的;
(3)無民事行為能力、被宣告失蹤、或者在監獄服刑的人員,且財產符合特困人員財產狀況規定的。
申請特困供養人員救助供養需提供哪些資料?
本人身份證、勞動能力、生活來源、財產狀況、贍養撫養扶養情況書面聲明,承諾信息真實、完整承諾書,有殘疾的應當提供第二代殘疾證。
什么情況下可以終止供養?
死亡、被宣告失蹤、監獄服刑、收入財產不再符合相關規定的、法定義務人具有履行能力義務的。
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包括哪些內容?
1. 提供基本生活條件。包括供給糧油、副食品、生活用燃料、服裝、被褥等日常生活用品和零用錢。
2.對生活不能自理的給予照料。包括日常生活、住院期間的必要照料等基本服務。
3.提供疾病治療。全額資助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繳費部分。醫療費用按照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等醫療保障制度規定支付后仍有不足的,由救助供養經費予以支持。
4.辦理喪葬事宜。特困人員死亡后的喪葬事宜,集中供養的由供養服務機構辦理,分散供養的由鄉鎮人民政府委托村民委員會或者其親屬辦理??h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應當按照不高于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對象一年的救助供養標準一次性支付喪葬等補助費。
三、醫療救助
救助對象主要包括:
重點對象(指特困供養人員、孤兒、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在冊貧困戶、特定對象(見義勇為負傷人員中無加害人或責任人以及加害人或責任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醫療費用的;艾滋病機會感染患者),因病致貧對象和縣級政府規定的特殊困難人員
醫療救助資助參合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對重點救助對象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個人繳費部分進行補貼。特困供養人員給予全額資助,最低生活保障對象按籌資辦法給予定額資助。
住院醫療救助都包括哪些內容?
住院醫療救助包括基本醫療住院救助、重特大疾病住院救助和全費用定額醫療救助。
基本醫療救助住院救助適用范圍與標準?
基本醫療住院救助,主要適用于重點救助對象、低收入和特定救助對象。其住院醫療費用經基本醫療保險支付后,醫療救助政策范圍內個人自負部分不超過當地大病保險起付線的,特困供養人員給予全額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對象按照不低于70%的比例救助,年度累計封頂線不低于1.5萬元;低收入救助對象、特定救助對象按不低于50%的比例救助,年度累計封頂線不低于1.2萬。
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適用范圍和標準?
重特大疾病住院救助適用與所有救助對象。救助對象單次住院醫療費用經基本醫療保險支付后,醫療救助政策范圍內個人自負部分超過當地大病保險起付線的,經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報銷后,特困供養人員給予全額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對象按不低于70%的比例給予救助,年度累計救助封頂線不低于3萬元;低收入救助對象、特定救助對象按不低于50%的比例給予救助,年度累計救助封頂線不低于2萬元;因病致貧對象按照不低于30%的比例救助,年度累計救助封頂線不低于1.5萬元。救助對象住院醫療費用經基本醫療保險支付后,醫療救助政策范圍內個人自負部分年度累計超過當地大病保險起付線的,經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支付后,按照以上標準扣除當年基本醫療住院救助和全費用定額醫療救助以救助金額后給予救助。
什么是醫療救助“一站式”救助
經民政部門認定救助的重點救助對象,到定點醫院治療實施“一站式”救助,其所有醫療費用,可先由定點醫療機構墊付,救助對象支付自負部分即可出院。
醫療門診救助標準?
1.特困供養人員門診治療費用,策范圍內個人自付部分給予全額救助。
2.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因患慢病需要長期服藥的,醫療救助政策范圍內個人自付費用按50%比例給予救助,每人每年不超過1000元;重特大疾?。ㄖ攸c救助惡腫瘤門診放化療、尿毒癥透析、器官移植術后抗排異治療、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治療、重精神病人藥物維持治療、血友病門診使用止血藥物等)需長期門診治療的,政策范圍內個人自付費用按50%比例給予救助,每人每年不超過5000元。
3.對城鄉特困群眾患重特大疾病,無錢無條件住院治療申請大病醫療救助的,可根據家庭貧困狀況,參照慢病門診和臨時救助標準酌情救助。
四、臨時救助
什么是臨時救助?
臨時救助是國家對遭遇特發事件、意外傷害、重大疾病或者其它特殊原因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會救助制度暫時無法覆蓋,獲救助之后基本生活保障暫時仍有嚴重困難的家庭或個人給予的應急性、過渡性救助。
臨時救助的對象有哪些?
1.因火災、交通事故、溺水、人生傷害等以外事件造成家庭財產重大損失或者主要經濟來源中斷,導致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困難的家庭
2.因家庭成員突發重大疾病造成醫療費用支出過大,暫時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困難的家庭
3、因基本生活必需品漲價、家庭成員身患疾病維持基本醫療、就受非義務階段教育的原因導致生活必需支出費用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困難的家庭
哪些情景不予臨時救助?
1、申請人拒絕配合經濟狀況調查的、隱瞞家庭真實收入、財產、支出、弄虛作假的。
五、貧困殘疾人對象的補貼條件和標準(殘疾人兩項補貼)
1.補貼對象。具有安康市戶籍并持有第二代《中華人民共合國殘疾人證》中生活困難的貧困殘疾人,且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可確定為補貼對象:
(1)已納入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殘疾人;
(2)屬于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一、二、三級殘疾人。
2.補貼標準。18周歲以下(不含18周歲)生活困難的殘疾人(以下統稱“殘疾兒童”),生活補貼按每人每月100元的標準發放(已享受殘疾人生活補貼的殘疾兒童補貼標準由每人每月50元提高至100元);18周歲以上(含18周歲)的成年殘疾人生活補貼按每人每月60元的標準發放。
(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
1.補貼對象。具有安康市戶籍并持有第二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殘疾等級為一級、二級的視力、肢體、智力、精神和多重殘疾人。
2.補貼標準。一級殘疾人護理補貼按每人每月120元的標準發放;二級殘疾人護理補貼按每人每月80元的標準發放
六、孤兒救助認定依據和提交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