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句子范文
時間:2023-03-30 07:38: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失眠的句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2、今夜失眠了!佛曰:無心是圣人。人有了欲念,便希望得到更多,便會徒增煩惱。所以,不如看破、放下,無心,也就自在了。可是,世間又有幾人能做到?我也不過是個凡人而已。
3、回憶是件很累的事情,就像失眠時怎么躺都不對。
4、一念之間,瞬間閃過的是回憶。一念之間,無法停止的是失眠。
5、有一種感覺總在失眠時,才承認是相思有一。
6、失眠已泛濫成災。最好把我憔悴死,這樣不心煩。
7、當一只貓悄然無聲地穿過我的夜時,失眠就開始與我糾纏不清了。
8、你若不是我的花,怎么會在我心中開的如此狂妄。
9、我也不喜歡熬夜,我只想喜歡的人告訴我,早點休息和晚安。
篇2
失眠,我現在不在乎了,因為我覺得想你已經成了每晚的必修課。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失眠句子適合發到空間或朋友圈里,供大家參考。
失眠傷感的語錄1、白天困,喝咖啡,晚上就失眠了,有沒有失眠假可以請。
2、好了,成功的昨天又失眠了,今天無論多困都不喝咖啡了,改喝奶了。
3、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
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接受的。
4、別為不屬于你的觀眾,演不擅長的人生。
5、我愛上讓我奮不顧身的一個人,我以為這就是我所追求的世界。
6、等你罵人的話到嘴邊,又咽回去,傷人的信息打完又刪掉,你就真的長大很多了。
7、最怕在我已經做好了獨自前行的準備時,遠方又寄來一抹握不住的溫柔。
8、連續失眠加早醒,我已經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突然睡著了。
9、你哭了,眼淚是你自己的。
你痛了,沒有人能體會到。
10、喝醉了就吹風,餓了就躺著,困了就閉眼,孤獨了就入眠,反正你只有一個人。
11、一念之間,瞬間閃過的是回憶。
一念之間,無法停止的是失眠。
12、你若不是我的花,怎么會在我心中開的如此狂妄。
13、失眠,是因為你的魂靈在別人的夢里熱烈地游走著。
14、如果可以,讓我見你一面,我會看著你失眠。
15、沙迷失了我的眼睛,可你還在風中。
16、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不可能給你煩惱。
17、開始的時候,你怎樣任性,他都可以包容,可到后來,你連脾氣都不敢有了。
18、又一次喝了咖啡后失眠了,以前可不這樣的哦。
19、又下雨了,聽著雨聲覺得舒服又踏實,卻輾轉反側睡不著,有暖氣。
20、后來我才知道新鮮感有多重要,過期的酸奶再好喝也要丟掉。
21、這個世界既不是有錢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權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
22、我就是突然想伸手去抱抱你,可是連你影子我都見不著,突然就心生煩躁。
23、今年失眠獨一份,以后再也不晚上喝咖啡了,白天再也不多睡了。
24、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
25、我和你之間最大的誤會就是,我以為你也喜歡我。
26、人往往經歷過不幸福,才知道什么是幸福;
就像遇見過錯的人,才會知道誰是對的人。
27、已經連續好幾天都沒有睡好覺了,困,但卻不能入睡,這種滋味,你是否也有體會。
28、失眠已泛濫成災。
最好把我憔悴死,這樣不心煩。
29、空虛的夜晚,迷茫的明天,我如何能安然入眠。
30、我喝酒不為別的,只是為失眠,因為喝醉好睡覺。
31、失眠的夜晚那些綿羊長成了你的模樣。
32、這兩天壓力大,睡不著,熬夜,又快大姨媽,皮膚很不好,更難過了。
33、你的抑郁癥是矯情,你的拖延癥是懶,你的強迫癥是閑得蛋疼,你的失眠是根本不困。
34、我是溫柔的,除了蒼涼。
我是溫柔的,除了憂傷。
35、煩躁的我,腦袋一片空白,音樂的旋律或許能給我安慰。
36、說了晚安去睡的人,往往半小時以后還在嘚瑟。
37、其實,她并不是真正的快樂。
其實,她常常失眠,常常一個人看天空。
38、你所知道的不要全說,你所看到的不要全信。
39、成長,帶走的不只是時光,還帶走了當初那些不害怕失去的勇氣。
40、我想我可能是想試試喝了幾杯咖啡后還想不想睡覺,會不會失眠而已。
適合失眠時的短句1.當一只貓悄然無聲地穿過我的夜時,失眠就開始與我糾纏不清了。
2.愛情;
太認真就容易輸,不認真又難成功。這樣的度真的很難拿捏平衡。
3.失眠的人連做夢的權利都沒有。
4.黑夜的人見不了光,如同夜行人一樣。
5.我只是你煩躁時用來撒氣的玩偶,但我愿意,只因為我太愛太愛你了。
6.我想人生中最難過的事情,不是一直遇不見,而是遇見了,得到了,又被拿走。
7.世界上的好人數不清,但遇到你就已經足夠。
8.有時候人就是這么奇怪,受了天大的委屈都不會吭聲,但聽到安慰的話卻泣不成聲。
9.寂寞的夜因你失眠,我失去了做夢的心情,但并非從此就沒有夢。
10.最傷心的事情就是,看著你的離去,我卻無能為力。
11.因為你!每天晚上失眠。
我是該堅持還是妥協啊!好心煩啊。
12.我喜歡你,很久了,等你,也很久了,現在,我要離開,比很久很久還要久。
13.我所有的睡不著,都是因為你。
14.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已經失去的,也不是尚未得到的,而是此刻擁有的。
15.不要對別人輕易許諾,因為很多話,只有聽的人會記得。
16.我說不出來為什么愛你,但我知道,你就是我不愛別人的理由。
17.當看破一切的時候,才知道,原來失去比擁有更踏實。
18.別人都以為你快樂,只有你自己才知道,為什么總是連續整夜失眠。
19.據說,如果你失眠了,是因為你出現在另一個人的夢境里。
20.又一次失眠到天明。
唉又惹上神經衰弱了嗎?心靈太脆弱了吧。
21.分手了,每晚都會想起以前的情節,然后就失眠了。
22.我又神奇的失眠了,日子過得蠻快的哎。
23.失眠的原因太飽太餓或太想你。
24.我們的愛情到這剛剛好,剩不多也不少,還能忘掉。
25.—如今失眠成倉海,漫漫長夜難度過。
26.所有人都在呼喊它們,可憐的綿羊們都失眠了。
27.失眠的后果卻大同小異,都是睡不著覺,都是精神恍惚,都是精神萎頓。
28.從此苦難我一人全嘗,誰人看出我笑得牽強。
29.當你失去一切時,你就會發現什么是你唯一需要的。
30.真的不必把太多人請進生命里,太過熱情總是不被珍惜。
31.床上明月光,夜晚不熄燈;
要問干嘛呢?就是睡不著。
32.用有限的時間,睡無限的覺。
33.你是否有一個十分想念卻不敢聯系的人,放不下又不能打擾,深愛著卻不再糾纏。
34.我累到什么程度呢?頭暈惡心想吐連續加班加晚上失眠。
35.每到晚上睡不著,爬起來想你就像是安眠藥。
36.失眠已成習慣,寂寞已成必然。
37.我只是時常走丟在深夜,失眠作伴。
38.連續失眠兩天,很難受,我想好好睡一覺太難了。
39.失眠是什么,失眠是枕頭之上無盡的流浪,失眠上寂寞的夜中,無以寄托的一層憂傷。
篇3
2、維持關系很難,我有點煩。
3、用平靜的心去看待那些離席與變故的,然后,把他們統統交給時間去原諒。
4、你遺忘了我,我卻在想你中失眠。
5、你知道嗎?我半夜失眠,想你想到泣不成聲。
6、失眠了,拿起一本物理書,一會就睡著了。
7、我說不出來為什么愛你,但我知道,你就是我不愛別人的理由。
8、你當我是個風箏,要不把我放了,要不然收好帶回家,別用一條看不見的情思拴著我,讓我心傷。
9、失眠的后果卻大同小異,都是睡不著覺,都是精神恍惚,都是精神萎頓。
篇4
2、想你,是一種美麗的憂傷和甜蜜的惆悵。心里面,卻是一種用什么語言也無法表達的溫馨。
3、有—種傷很傷,很傷很傷,傷到右心室,之后便是窒息。
4、有些關系,斷了就斷了,好聚好散,各自安好。
5、因為你!每天晚上失眠。我是該堅持、還是妥協??!好心煩啊。
6、離開你,我才發現自己那么脆弱。夜晚失眠。忘不掉你的微笑,我熱淚盈眶。你的決定,殘忍么?你覺得呢?
7、堅定的信念讓猶豫退避三舍,它許你一世光陰,你應諾不負此生,踩著孤獨與寂寞,走在時光如水的隧道,連自己都被感動。
8、失眠,午夜唱情歌,心痛來找我!
9、你的眼淚從我的嘴角滑過,我知道,你要走了,走的很遠很遠,遠到我看不見。
篇5
2.我們應該只有在年幼的時候才會有這么奮不顧身的愛情吧而當我們漸漸長大就再也想不起那些因為思念而失眠的夜晚。
3.失眠的夜,是最純粹的安靜。
4.失眠是一種病嗎,如果是病的話,或許可以讓醫生治好。
5.有一種感覺總在失眠時,才承認是相思有一。
6.背向著都市的喧囂,如一只驚弓的鳥,夕陽墜落時分,奔命似的逃遁。
7.月亮是失眠的燈,憑窗眺望那段寂寞的往事。
8.每一天的清晨,都是新的孤獨開始,每一天的深夜,都重復著白天的痛苦…
9.那是一種亢奮的痛楚,為收獲和擁有,抑或無奈的感喟,無助的悵然而太難入夢。
10.永遠也不要高估自己在別人心中的地位,其實你什么都不是,多你一個也不多,少你一個也不少。
11.每天嘻嘻哈哈的笑著,只有自己才知道活得有多累。白天笑給別人看,晚上哭給自己聽。
12.回憶,真的能讓一個人變成神經病,前一秒,還是嘴角微揚,下一秒,卻濕潤了眼眶。
13.我好沒出息,總是假裝不在意你,卻總是偷偷留意你的消息。
14.黑夜的人見不光,如同夜行人一樣。
15.你自信于你的全部,不困就別睡;即使賴在床上,也不曾安樂。
16.有心者有所累,無心者無所謂。你總是在一個人的時候想太多,然后莫名其妙不開心。
17.你不找我是你不想找我,我不找你是咬著牙留點自尊。
18.我找不到能夠催眠的方式,于是只能選擇欣賞夜間的寂寥。
19.你看到的灑脫,都是我心碎之后的無可奈何,時間沒有讓我忘了你,而是讓我習慣了想你,不能遺忘的人終究難忘。
20.失眠像阿拉伯人小瓶子里逃出來的一股黑煙,沉沉地籠罩在我頭頂上。
21.我一直在千方百計的制造疼痛好讓自己時刻回復清醒常態,我一直在悄悄的失眠深夜里揉著仍然青腫的膝蓋淡定情緒,日復一日又一日。
22.有一種感覺總在失眠時,家遮擋苦雨風霜,朋友送來艷陽里一瓣心香。
23.你說無論我變成什么樣子,你都不會離開我,于是我摘下了面具,看到了落荒而逃的你。
24.我曾誠心的努力過,但是結局我不想說。愿你過得好,祝我也順心,不談虧欠,謝謝曾遇見。
25.給你講個故事,這故事很長,我長話短說,我想你了。
26.有時候,來不及告別,顧不上回想,瞬間便成了過往。
27.你知不知道你的突然下線、換來的是我一夜的失眠。
28.失眠的夜晚太漫長,終于等到了天明,又是新的一天。
篇6
2、明天一切即將是一個新的開始,我的幸福就在前方。
3、生命的結束并不意味著一切都結束了,在死之后卻仍然會煥發一片新的生機。結束即是新的開始。
4、每天都是新的希望。人生起起落落無法預料,有一點要牢記:生命中或許有許多失望,但一定不能絕望。
5、每天都是新的起點。努力請從今日始,不要想著明天再彌補。歲月的長河中,我們所做的每件事情,都如同隨手灑下的種子,在時光的滋潤下,那些種子慢慢的生根、發芽、抽枝、開花,最終結出屬于自己的果實。
6、每天都是新的超越。一個人無論他的過去是不堪回首,還是風光無限,都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成為歷史,生命亦非只有一處燦爛輝煌,包容過去,融通未來,創造人生新的春天,你的人生將更加明媚和迷人。
7、每天,每天,每天的.每天經過紅綠燈的時候我都自信微笑的張望,得意自己比車子先行。其實我是在努力在找一個起點,找一個新的開始。
8、莫泊桑說:“人生活在希望之中,一個希望破滅了或實現了,就會有新的希望產生?!毙麓壕褪切碌钠笈?,新的希望,新的征程,新的收獲。新學期,新起點,新面貌,讓我們憧憬更美好的明天,讓我們再一次踏上征程!
9、努力請從今日始,不僅是成功之道,而且是不同領域的人有所作為的重要條件。
篇7
關鍵詞:語言 文字 漢字 文字款式 語言現代化
一、文字款式
文字款式是調動各種文字輔助要素用文字記錄口語的綜合方式。在用文字記錄口語的時候,人們創造和積累了豐富的文字輔助要素。除了字的字體、字號變化及標點符號、詞式書寫等以外,還有下面要重點討論的文字順序和距離這些影響款式的要素。這些書寫問題也跟詞和詞式書寫有密切關系,是文字現代化的重要內容。
文字順序是文字中各種單位先后出現的時間安排。文字順序包括字表格的順序、字內部的筆順、字外部的字序、字組的行序等。文字距離是文字中各種單位周圍保留的空白空間。文字距離包括字距、詞距、行距、段落的距離、標題的距離、篇章的距離等。
行距和標題的距離是排版中最重要的距離,需要精心調整。目前WORD排版中的1倍行距太小,顯得很擁擠,1.5倍行距又太大,浪費空間。最好在“多倍行距”中設置成1.3倍行距。標題距離要比行距大,特別是總標題前后要有幾行大小的空白。還要根據標題級別高低和字號大小,做有層次的對應的空白大小的距離調整。目前WORD排版中自動設置的1~3級別標題,其中2~3級標題的距離似乎太大。
通過文字款式的設計和調整,不僅可以區分信息的主要和次要關系,有效利用書寫平面空間,還可以美化視覺空間,使我們能夠賞心悅目地獲得語言信息。
二、字表格的順序
文字款式是建立在字的基礎上的。在集合一種文字的所有字的表格中有一個字的排列順序問題。字表格的順序,是指文字中的字從靜態的角度聚集在一起的時候采用的排列順序。
對于字的數量比較少的音素文字和音節文字,可以用一種習慣規定的方式排列字在表格中的順序。例如,英語26個字母的順序是: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但是,對于漢字這樣有幾千個常用字的文字來說,必須想辦法進行合理地排列。如果人為地規定順序,就不方便記憶。漢字排列順序的傳統方式,是根據漢字形體結構的特點,從部首偏旁和筆畫數量兩個方面,分層次找共同特點和不同特點的關系,確定每個字的位置。后來,出現漢語拼音以后,一般按照漢語拼音中字的順序排列。但是,拼音畢竟不是漢字本身,往往要與傳統方法配合使用。例如《現代漢語通用字表》就有幾種排列方式。
在詞典中作為記錄詞的字組的排列順序根據文字性質不同采取不同方法。在英語詞典中,如果記錄詞的字(字母)的順序位置相同,就根據字在表格中的順序依次排列。
在漢語詞典中,雖然采用漢語拼音排列,但是一般仍然先排列字再排列詞,不能使詞有標準一致的順序。所以《現代漢語詞典》不是典型的詞典。舊版本還沒有區分單字記錄的詞和不能單獨作詞用的語素。2005年版本已經在單字條目中通過標注詞性和不標注詞性區別了成詞語素和不成詞語素,但還沒有把成詞語素和多音詞在一個層次排列。
三、平面性的筆序和部件順序
由于文字是在平面上展開的,除了具有語言不可避免的時間上的線條性以外,線條在字內部的延伸過程中還有一個平面性問題。下面先說字內部的平面性結構順序。
筆序是字內部的平面性結構順序,就是一般說的筆畫順序。它與閱讀順序無關,閱讀的時候不需要按照筆畫順序進行,因為字的內部不反映線條性的語言單位或者語音單位。
英語文字的字(字母)只有1~3筆,筆序簡單。漢字的字的筆畫多到30多筆,例如“爨”有30筆,一個“鼻+囊”的字有36筆。在漢字書寫中,習慣上第一層從上到下,第二層從左到右,再加上先中間后兩邊,先里頭后封口,先橫后豎,先橫后撇等特殊規則。當然,這些規則是建立在楷書基礎上的,行書可以適當打破。
在漢字中,由于字的數量龐大,字內部的筆畫最少的雖然只有1筆,但是多數有很多筆畫,必須按照部件建立中層的平面結構單位,所以還存在部件之間這樣的平面結構順序,就是部件順序。例如,“逞”的部件順序是“口——王——之”。
漢字部件順序的基本規則是先從左到右,再從上到下,例如“韶”的部件順序是“(立+日)+(刀+口)”。半包圍結構如果是下包圍,就先寫里面再包圍,例如“這”的部件順序是“文+之”,“兇”是“ㄨ+ㄩ”。如果是上包圍,就先包圍再寫里面,例如,“同”的部件順序是“冂+(一+口)”,“厘”是“廠+里”,“句”是“勹+口”。全包圍結構,在半包圍結構基礎上再封口,就是先寫上框架,再寫里面,最后寫下面的口子,例如“國”的包圍部件“囗”就是“冂+一”,分兩次寫,跟“口”不同。
四、線條性的字序、字距和詞距
字序是字外部的線條性組合順序,是指字在記錄口語的動態使用過程中在書寫時間線條上先后出現的順序,就是從一個字到另一個字的書寫和閱讀順序。字序中會有字距和詞距的問題。有的沒有詞距,例如現代漢字文本。有的詞距和字距重合,例如古代漢字文本。
字的順序可以分成上下方向的豎寫和左右方向的橫寫。豎寫一般從上到下。橫寫又可以分成兩種:現代一般采用從左邊到右邊的順序,古代一般采用從右邊到左邊的順序。日本一家由來自中國大陸的人開辦的商店在降價廣告上寫“本日大賣出”,按照詞式書寫本來的意思是“本日大賣出”。一個中國臺灣顧客仍然按照舊的順序習慣從右邊到左邊閱讀,把它錯誤地讀成了“出賣大日本”。當然,用標準的普通話應該說:“今天大賣出”。
字序的改變對字的內部結構會產生一定影響。漢字中的象形字,有一些開始是“橫躺著”的,例如“車”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有的畫成兩個車輪前后水平放置的樣子,由于受到古代漢字豎寫順序的制約,變成了站立的樣子。有一些是有上下結構和左右結構兩種寫法的異體字,例如“群、裙、峰”等字。這些字在整理規范的過程中,由于受到現代漢字橫寫順序的影響,選擇左右結構作為正體。隨著字序的變化,一些音素字的形體也會發生方向變化。古代希臘字母和拉丁字母開始是從右到左書寫的字序,后來由于變成從左到右,字本身的樣子也倒轉過來。例如拉丁字母“k”和“F”,豎的筆畫原來是在右邊。
字是文字中最小又自由的平面性結構單位。字組是字和字線條性組合起來記錄口語單位多于1個字的文字單位。由于拉丁文字數量非常少,字內部的筆畫也很少,所以沒有部件的平面結構問題。再加上漢字書寫缺少詞距,只有字距,這樣人們很容易錯誤地把英語中被詞距隔離的詞(用1到多個字記錄)和漢語中被字距隔離的字(記錄1個詞或者語素或者音節或者音征)等同起來,于是認為一個英語詞的書寫單位是一個線條性結構的一個“字”,跟漢語平面性結構的字等同,進一步錯誤地認為漢字是平面型文字,英語文字是線條型文字。其實,所有文字的字內部都是平面性結構,字的外部都是線條性結構。
蒙古語文字沒有字距,只有詞距。它在從豎排改橫排書寫的時候,詞內部表示音素的字還是不能變成橫排,而是要保持豎排。它書寫詞的字組因為沒有字距,具有一定平面結構性質,好像一個字。蒙古語的音素字在書寫中雖然沒有字距,但是都是線條性排列的,而不像朝鮮語文字表示音素的部件,是平面性排列,所以蒙古文字可以叫做沒有字距但是實行詞式書寫的音素。朝鮮語文字是音素化的音節文字,就是用1個字記錄一個音節,字內部的部件分別按照上下左右多方位順序對應音素。雖然蒙古語文字的字是在一個方向展開平面,朝鮮語文字是在幾個方向展開平面,但它們都是構成1個不能再分割的平面。這如同“林”和“麻”在線條性自由的基礎上都是最小自由平面,不能再分解。然而“be”雖然也是平面,但不是最小自由平面,因為還可以分解成“b”和“e”兩個平面。因此朝鮮語文字不是一般的音素文字,而是具有音素文字性質的音節文字。
五、版面順序中的行序
行序是行和行的先后順序,是指從一行字到下一行字的書寫和閱讀順序。行序可以分成上下行序和左右行序?,F代文字一般采用上下行序,而且從上到下排列行。古代文字曾經主要采用左右行距,一般從右到左排列。當這種行序在現代文字中為了活躍版面使用的時候,受到現代文字的影響,可能出現從左到右的左右行序。
字序和行序,字距和行距結合起來就形成版面的順序。從版面中字和行的距離來看,一般來說應該保持字距小于行距。如果還有詞距的話,應該保持詞距小于行距大于字距。如果處理不好,就會引起誤會和不統一。例如,我們發現銀行、郵局等用的憑證上的文字有的沒有這種距離區分意識,把漢字按照方格等距離均勻排列,沒有行距和字距的區別。特別是當排列成傳統的豎行,又分上下兩個欄目的時候,由于沒有行與行之間的明確距離,就更加不知道怎么讀了。這種不良習慣主要受對聯要求對齊的影響。例如,當姓名是兩個字的時候一定要在中間空一個字,硬性跟3個字的姓名占有一樣長的空間,如“劉強”。這樣做是毫無道理的,純粹為了跟多數姓名的長短保持一致,但是又沒有使超過3個字的姓名也做到保持3個字長度。標題如果是兩個字,也習慣性地要求在中間空格,甚至空格更多。例如“序言”在作標題的時候因為一行字太少,經常被生硬地隔離成“序言”。表格中這種習慣最明顯,不管詞語多少要求兩頭對齊。好在漢字還沒有實行詞式書寫,否則這種特殊空格不僅破壞書寫規律,而且會跟詞距發生矛盾。
六、版面順序的類型和發展趨勢
版面的順序可以分成5種:
A.[——,——,—,……]字序從左到右橫排,行序從上到下。例如英語、壯語等用的拉丁文字,俄語、東干語等用的斯拉夫文字,印度語、藏語等用的印度文字,漢語等用的漢字。
B.[——,——,—,……]字序從右到左橫排,行序從上到下。例如阿拉伯語、維吾爾語等用的阿拉伯文字,拉丁文字(古代)。
C.[—,—,—,……]字序的上一行從左到右,下一行從右到左,交替進行,形成像牛耕地一樣的隨機順序橫排,行序從上到下。例如古代希臘語等用的文字。
D.[,,|,|]字序從上到下豎排,行序從右到左。例如漢語(古代,保留舊習慣的臺灣、香港等地區的現代)等用的文字。
E.[|,|,,]字序從上到下豎排,行序從左到右。例如蒙古語(內蒙古)、漢語(現代偶爾采用)等用的文字。
總結上面版面順序規律,可以發現:無論字距還是行距,都沒有從下到上的。但是在左右關系上就有3種不同,包括起點是左邊,起點是右邊和左右兩邊交替做起點。古代無論字序還是行序多從右邊到左邊,但是現代多從左邊到右邊。
從拉丁文字、斯拉夫文字、阿拉伯文字、印度文字和漢字5大現代文字家族的情況來看,版面行序的主流已經統一到A和B兩種共同的行序:從上到下。特別是隨著電腦文字信息處理的國際化影響,在電視屏幕上已經非常一致,只有在漢字中為了固定顯示電視劇名稱的時候在左右位置會出現左右關系的行序或者豎行。但是,字序仍然有分歧,雖然牛耕地方式的隨機字序沒有了,但是有左邊起點和右邊起點兩個分支。拉丁文字家族、斯拉夫文字家族、印度文字家族和漢字家族一般采用左邊起點的字序,所以電視臺的臺標一般出現在屏幕的左上角,字幕的動態字序是從左邊到右邊逐漸顯示的順序。只有阿拉伯文字家族的文字一般采用右邊起點的字序,所以電視臺的臺標一般出現在屏幕的右上角,字幕的動態字序是從右邊到左邊逐漸顯示的順序。很明顯,拉丁字母代表和影響的版面順序具有的國際性強。
不屬于這些文字家族的蒙古文難以適應橫排的書寫格式,必要的時候也只好采取特殊的將就措施。例如在人民幣上,為了保持詞的視覺形態位置不變化,只好處理成每個豎行寫一個詞,詞又占有長短非常不一致的高度。在跟橫排文本對照排版的時候,為了實現橫排有整齊一致的高度,又只好把詞打翻90度排列,使詞的頂部在左邊。這樣如果把文本逆時針旋轉90度看,那么就像古代漢語“字序從上到下豎排,行序從右到左”的版面順序了。
文字的版面順序現在多數采用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國際性方式是為了逐漸適應右手書寫文字的習慣,使右手和書寫工具不會擋住視線,方便回顧最新寫的字,而且在毛筆書寫的時候可以等待字跡變干而不被手擦掉。
古代文字的版面順序一般都有一個變化發展過程。例如,希臘文字最初是字從右到左,行從上到下書寫。但是,后來調整了兩次,才進入現代通用方式。希臘人先把它改成了“牛耕地”的方式:一行從右到左,一行從左到右,交替變化。到公元前5~4世紀,才最終確定現行書寫方式。
在漢字早期的甲骨文時期,每個字占有的面積并不相同,筆畫多的字就大,筆畫少的字就小。特殊情況下合起來寫,例如把“十二月”3個字合起來當做一個字寫,有點像造新字,順序也不固定。到了周朝和秦朝使用竹簡,才比較穩定地采用字從上到下,行從右到左的順序。但是這個傳統順序在漢字中堅持了很久,直到19世紀50年代,中國的漢字從西方引進系統的新式標點符號以后,才改成字從左到右,行從上到下的現代通用順序。但是傳統的從上到下的字序在對聯張貼場合完全保留,在其他排版場合為了活躍版面偶爾使用,不過這時的行序有的變通使用從左到右的順序。臺灣等地區還保留古代漢語版面順序。其實最好盡量淘汰傳統順序習慣,因為在新舊版面順序混合使用或者混合理解的時候容易產生誤會,例如在日本商店出現的沒有詞距的“本日大賣出”,如果從右到左讀就出問題了。
漢字家族和受到漢字影響的阿拉伯文字家族的文字都有字從上到下,行從右到左書寫的傳統,例如古代漢字,受到漢字書寫影響的早期朝鮮文字、維吾爾文字、蒙古文字。后來漢字一次性直接從拉丁字母家族借用改進了版面順序,然而其他文字一般不完全改進,雖然采用了從上到下的通用行序,但是還保持自己從右到左的字序。在字序改革上,四川涼山一帶的彝語文字受到漢字書寫改革的影響比較大,原來字序也從右到左,后來經過改革,也采用了從左到右的書寫順序。
七、電子字幕版面順序和頓距
隨著電視、電腦的普及,電子字幕這種新型版面形成新的特色。如果是純粹的字幕,那么這個版面跟黑板一樣,是一個連續地寫和擦的過程,是書面語和口語互相印證的過程,一般無法像書本一樣可以回頭閱讀。但是如果是一個影像屏幕中的字幕,跟黑板又不同。黑板一般全部用來寫文字,黑板的文字顯示的是口語中的重要信息。而電子影像屏幕版面的主體是用來顯示影像的,只有在邊緣,一般在屏幕下邊留一行來顯示文字,形成單行顯示,顯示對話等重要口語信息。如果是雙語言,例如英語和漢語,或者雙文字,例如漢字和拼音對照會用兩行來顯示。如果兩種文字的字序不一樣,在動態字序顯示過程中,會出現從左和右兩個不同角度開始顯示的現象,例如在英語和阿拉伯語對照的字幕中。有時會在空余的邊上顯示在一定時間內比較固定的欄目、電影、電視片名稱。這個名稱如果是漢字還有可能采用豎行排版。出現字幕的時候往往是有足夠時間準備,需要反復使用,需要彌補口語聽覺不足的內容,例如歌唱、影視對話等。純粹的語言節目,例如新聞、娛樂節目出現字幕的情況比較少。
單行字幕顯示可以從起點的邊緣位置顯示,也可以居中顯示。一般省略標點符號,但是英語保留標點符號的多。在用英語和漢語同步翻譯的韓語電視片字幕中,我們發現英語全部保留標點符號,但是在漢語中只有問號、省略號當出現在行的末尾的時候才寫出來,句號、逗號等標點符號都省略了。多數人為了減少麻煩,只出現文字,不提供標點符號。
在這種沒有標點符號的單行顯示中,為了彌補標點符號的損失,會產生一種新的書寫距離,叫作頓距。頓距就是在連續話語中,根據語法結構層次,在一定音節數量長度的話語位置出現的停頓,在書面語中產生的視覺距離。它是比字距和詞距都大的距離。在實行詞式書寫的英語中,字距最小,詞距等于一個字(半角距離),頓距大約等于4個字。在實行字式書寫的漢語中,因為不需要詞距,就用等于英語的詞距(半角距離)的距離或者等于一個漢字的字的距離(全角距離)表示頓距。下面看一組漢語的例子:
(1)我帶著我女兒 我太太
(2)你要是怕死 你走 我去
(3)沒辦法 哎 你們日本人(下一行出現:不是……)
(4)大媽(下一行出現:恩)
(5)快走吧/老大 你一個人危險
(6)快走吧 老大 你一個人危險
每行到底寫多少字受到書寫空間和口語速度的限制。例(1)(2)是根據正常口語速度和書寫空間布置的正常句子,分別用半角頓距和全角頓距。例(3)用一行空間沒有把最后一個比較長的句子寫完整。例(4)因為口語對話中有比較長的停頓,所以即使第一行有空間剩余也另外寫一行。例(5)用“/”隔離對話中兩個人說的話。例(6)用普通頓距隔離對話中兩個人說的話。為了提供規范的書面語樣品,提高國民語言素質,我們應該提倡使用標點符號的系統書寫方式。例如:
“快走吧!//老大,你一個人危險!”
在世界各地電視臺字幕中,無論漢字、印度文字、阿拉伯文字,都有在不同類型的文字中夾雜拉丁文字書寫的英語單詞和阿拉伯數字的現象。但是,同樣性質的語言單位的拉丁文字的轉寫,又存在習慣差異。在漢語拼音中姓名分成姓氏和名字兩個詞寫,名字內部的幾個音節連接在一起寫,但是在韓語中音節之間習慣加“-”連接。朝鮮語文字實行詞式書寫,但是中國吉林的“延邊衛視”這個電視臺名稱中用朝鮮語對照的文字,因為受到給漢字注音的習慣影響,一個音節一個音節地對應拼寫成4個單位了。其實應該按照詞拼寫成2個單位。
參考文獻:
[1]戴慶廈等.中國各民族文字與電腦信息處理[M].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91.
[2]彭澤潤,李葆嘉主編.語言理論(第5版)[M].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9.
[3]王均主編.當代中國的文字改革[M].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5.
[4][俄羅斯]伊斯特林.文字的產生和發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
篇8
1、再難看的女人也能嫁人,再美的女人也會成為剩女;再窮的男人都可以找到老婆,再富的男人也可能離婚!
2、男人哭了,是因為他真的愛了;女人哭了,是因為她真的不愛了!一個男人肯為一個女人哭,說明他是多么的愛她;一個女人因為一個男人哭,說明她是多么地恨他!
3、每個人一生中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留給外人,把自己最差的一面留給親人,換句話說就是對外人太客氣,而對最親密的人太苛刻。
(來源:文章屋網 )
篇9
在笑靨中布滿一份波瀾不驚的平靜,卻潛伏著席卷一切的跳躍的浮躁??吹玫胶C娴钠届o,卻忘記它曾翻涌的咆哮。就像一幅被塵埃覆蓋的千古之卷,歲月的風吹皺它的眼角,也順便帶走了曾經風行一時的味道。
有誰曾正眼瞅一下那些被城市遺忘的角落,有誰曾放下嘲笑去聆聽歷史的哭泣,有誰曾透過血泊探索人性的掙扎…它們需要被仰望著,它們需要被現代人的手嬌寵著。即使它們僅是一章不上乘的歷史遺稿,即使僅是一把生銹的鐵劍… 那些被塵封那些被歷史的筆遺漏的,它們都需要被釋放,它們都需要凸透的放大鏡一點一點被挖掘,它們需要有人因它的存在而驚嘆于它的偉大與神秘,它們需要有人因它的存在而開始譜寫新的瑰章。它們是龐大的,它們是渺小的,它們是抽象的。它們可感而不可觸,它們抽象的讓人模糊卻又具體的絲絲可數。
它們的命運被攥在時間的手里,吹一吹,是吹過千年的風;滴一滴,是滴過萬年的雨。時間會讓它們風化,卻讓它們滄桑的歷史開出了花。即使時間的車輪碾過,卻依舊生根花芽。刀光劍影隱埋了,豪情廝殺消退了,長吟悲哭停歇了…卻依然有唐代張藉的“可憐萬里關山道,年年戰骨多秋草。”卻依然有杜甫的“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备粝铝送醪g的“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笔堑?,白云走了,天還在;日子走了,詩還在。
在現代急促的發展里,那些親歷的蒼桑,那些腐朽的氣息,那些惡燭的血液,漂浮著,漂浮著…釋放遺忘的歷史,挖掘遺忘的歷史,探尋遺忘的歷史,就像追尋一程一程被遺忘的記憶,哪怕是觸手不及,哪怕是兩個世界。而其間的尋覓若不穿越時間的面具,是不能發覺它別致的意義的,否則明解的僅是膚淺的表面,必須由表及里透過物質的本質再步步探尋。
篇10
【關鍵詞】語態 主動 被動 主題 一致性 轉換
【中圖分類號】H315.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9682(2009)09-0055-02
【Abstract】Voice conversion is a common issue for Chinese-English inter-translation, and its importance is self-evident. This paper is designated to probe this issue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aragraph in which the sentence to be translated locates. Thematic consistency is the most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conversion of voice, and it is of no practical use to explore the issue of voice conversion with no consideration of the paragraph in which the sentence discussed locates.
【Key words】Voice Positive voice Passive voice Thematic Consistency Conversion
翻譯中,主動語態與被動語態的轉換,是一個被翻譯工作者長期討論的問題,有關這方面的論述已成體系,其技巧與方法已相當詳盡。但縱觀這些論述,多數情況下都是在句子層面上闡述兩種語態在翻譯中的轉換,而對于段落層面上的探討,卻鮮有提及。本文就筆者多年的翻譯教學及實踐經驗,就段落層面兩種語態的轉換做一個簡單的闡述。之所以要提出這樣一個話題,是因為筆者認為,拋開段落上的考慮,單純論述英漢互譯時句子語態的轉換是沒有實際意義的,并且本人發現,一些教材或論文在論述這個問題時,會陷入“為了轉換而轉換”這樣一個泥潭。
一、對句子翻譯時語態轉換的困惑
在論述這個問題之前,首先需要說明的是,本人并不否認業已存在的翻譯時關于語態轉換的規律與技巧,只是對某些論述提出一種思路。
首先請看一個例句:
On their domestic stations events in the Middle East were dismissed briefly.
譯:在他們國內電臺的廣播中,中東事件只是輕描淡寫地報道了一下。
這是我們常用的《英漢翻譯教程》(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中論述被動語態譯法的一個例子。很顯然,在翻譯時,作者將句子的語態由被動變為了主動。之所以要這樣處理,作者給出的解釋是:原文中的主語在譯文中仍做主語。這個解釋讓讀者很困惑,既然譯文與原文句式完全沒變,為何語態要轉換呢?譯為“在他們國內電臺的廣播中,中東事件只是被輕描淡寫地報道了一下”又有何不可呢?
同樣是這本書里的一句話:
By the end of the war 800 people had been saved by the organization, but a cost of over 200 Belgian and French lives.
譯:大戰終了時,這個組織拯救了八百人。但那是以二百多比利時人和法國人的生命為代價的。
同樣,作者為了展示語態轉換這個技巧,翻譯時將被動語態變成了主動語態。其實,給人的感覺也是,為了轉換而轉換。直接譯成被動語態也不無不可。
“大戰終了時,有八百人被這個組織所拯救,但其代價是付出了二百多比利時人和法國人的生命?!?/p>
從上面的兩個例子來看,除了一些特殊的句式,要論述翻譯時單純的句子語態轉換似乎有一定的難度,處理不好會給人一種牽強附會的感覺。那么,對于一個普通的句子,如何考慮翻譯時語態的轉換問題呢?或者說普通句子的語態轉換是否可以有一定的規則呢?
二、從段落層面上考慮句子語態的轉換:主題一致性
既然在翻譯一個普通的句子時,選擇采用主動還是被動語態變得比較困難。我們不如將這個句子回歸到其所在的段落,加以分析,可能會有一個新的思路。因為我們都知道,一般而言,我們在寫作的時候,一個獨立的段落往往只有一個主題,所以這要求我們在翻譯后的譯文也只能有一個主題。如果一個段落里出現幾個不同的主題,這就需要將原句的語態進行轉換,使主題前后一致。
試看下面一句話:
銷路取決于產品是否受消費者歡迎。更要考慮到兩類截然不同的消費者:一類是那些使用日常生活用品的人,另一類是那些把產品用于再生產的人。
上面這段話,從漢語的角度上來講,講了一個問題――消費者。但如果直接翻譯成英語,卻似乎不妥。因為第二句“更要考慮到兩類截然不同的消費者”是一個無主句,按翻譯規則,有兩種譯法,一是添加主語“我”或“我們”,使其變成一個句法上完整的句子。
e.g. We have to consider two distinct classes of consumers.
另外一種譯法就是將原文中的主動句變為被動句,將消費者做主語。
e.g. Two distinct classes of consumers have to be considered.
那么,我們應該考慮選用哪種方法來翻譯呢?如果采用第一種譯法,顯然將“我們”變成了被描述的對象,與整個段落的描述有所脫節了,而第二種方法就使得整個譯文段落的描述更加緊湊,更加連貫。細細考究,要進行語態上的轉換,才能使整個文章主題一致。所以,整段可以做如下翻譯:
Sales depend upon consumer acceptance of the product. Two distinct classes of consumers have to be considered: those who use the product in daily living and those who use the product in further manufacture.
下面請看一則廣告:
Some people wear trendy clothes to attract attention. Others drive flashy cars. A glass of Cutty Sark won’t turn any heads. But if you insist on creating a stir, you can always ask the bartender for one of them.
上面是一則關于酒的廣告,文中多以人為描述的對象,通過對人的描述才襯托酒的優點。但中間有一句,“A glass of Cutty Sark won’t turn any heads”,其描述的主題卻與整個篇章不同,所以在翻譯時,為了使整個文章整體性更強,最好將此句句式進行調整,試譯如下:
為了引人注目,有些人衣著時髦,有些人開車新潮。你可別小瞧了這不起眼的卡沙迪克酒,若真想大出風頭,快到酒吧,叫上一杯吧!
下面再看一則求職信中的一段話:
I have a special interest in English and books and have always wanted to become an editor. Your present vacancy seems to offer the opportunity I have been waiting for.
這段文字只有兩句話,翻譯起來也許并不困難,先看一個常見版本的譯文:
本人對英文和圖書有特別的興趣,素來盼望做編輯工作。貴公司目前的空缺為我提供了盼望已久的機會。
大多數人都會按這種方式來譯,當然也沒有太大問題。但仔細分析,從英文的角度來看,本段文字雖只有短短兩句話,卻擁有兩個不同的主語,而作者想表達的主題只有一個,那就是求職者對招聘職位的意圖,故在翻譯第二句的時候,可以將語態調整。
現試譯如下:
本人對英文和圖書有特別的興趣,素來盼望做編輯工作。故一直希望能有機會獲得貴公司目前空缺的職位。
從上面的例子不難看出,在篇章層面上,在翻譯時語態的轉換,除了一些常用的語態轉換技巧外,還應該考慮整段文章描述對象的一致性,將描述對象的統一性作為翻譯篇章時語態轉換的一個標準,不失為一個好的切入點。
以上所列舉的情況,只是對段落中個別與主題不一致的句子的語態進行轉化。然而,筆者在翻譯實踐中,有時候也會出現整段文字都需要進行語態轉換的情況。
試看下面一個例子:
All disputes arising from the performance of this Agreement should be settled through friendly negotiation. Should no settlement be reached, the case shall then be submitted to the China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Arbitration Commission for arbitration, and the rules of this Commission shall be applied.
整個這段文字是關于仲裁解決條款的規定,全部都運用了被動語態。但我們在翻譯成中文時,如果按原文語態或部分轉換原文語態,卻很難操作,下面我試著將這段文字全部用主動語態來處理:
雙方應首先通過友好協商來解決因履行本協議而發生的一切爭議,若協商無法解決爭議,則應提交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并依照該委員會的規則進行仲裁。
之所以會將此類文字的語態完全轉變,是由此類文字的特點決定的。像法律類、商務類等文字都屬于正式文體,在英文里基本上都使用被動語態。但這些文字又都屬于規范性文字,也就是說其內容往往是要求人們該做什么,該怎么做。而就中文而言,行為的主體只能是人。也就是說,這段文章的主題應該是也只能是:人。那么,這類英文中的被動語態句,在翻譯成中文時,往往都要轉換成人做主語的主動句。反之亦然。
這一個例子的譯法提醒我們,在翻譯語態需要轉換的句子時,除了要注意段落主題的一致性,它還應該有一個前提:確定段落的主題。只有確定了段落的主題,才能確定句子翻譯時語態是否該變,該如何變的問題。這是探討翻譯時語態轉換的前提。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在闡述句子翻譯時的語態轉換,如果將一個句子隔離于它所在的段落來討論這個問題,實際上沒有多大意義,因為我們從事的翻譯實踐活動幾乎不會只局限于對句子的翻譯。并且,一個孤立的句子,除了一些特殊句式,考慮其翻譯成主動語態還是被動語態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只有將它放在整個段落,甚至整個文章中來考慮,句子語態的轉換翻譯問題才被賦予了生命。一個普通句式的句子是翻譯成主動語態還是被動語態,關鍵在于:首先是明確段落的主題,之后是注意這個句子要與整個段落前后主題一致。只有做到這一點,探討語態在翻譯時是否應該轉換才顯得水到渠成,才有了可依據的憑證。
參考文獻
1 張培基.英漢翻譯教程.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2 呂瑞昌.漢英翻譯教程.陜西:陜西人民出版社,2005
3 姜荷梅.翻譯教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4 鄒 力.商務英語翻譯教程.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