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查制度范文
時間:2023-03-26 12:46:0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巡查制度,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本單位的防火巡查、檢查工作由消防安全責任人負責,由消防安全管理人組織實施,消防工作的歸口管理部門具體實施。
2、本單位實行每日防火巡查與定期防火檢查相結合的檢查方法。即:專職(兼職)消防管理人員、崗位消防安全責任人每天工作時間至少每兩小時對本單位、本崗位的消防工作進行巡查,夜間值班人員每小時進行一次防火巡查;消防工作歸口管理部門負責人每周至少對本單位的消防安全情況進行一次全面檢查;消防安全管理人每月至少對本單位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并每月向消防安全責任人報告本單位的消防安全情況,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問題要及時報告。
3、每日防火巡查的內容:
用火、用電有無違章情況;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暢通,安全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是否完好;消防設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標志是否在位、完整;常閉式防火門是否處于關閉狀態、防火卷簾下是否堆放物品影響使用;消防安全重點部位的人員在崗情況;工作結束時,對本工作崗位進行檢查,并消除遺留火種、關閉電源。
其他消防安全情況。
防火巡查人員應當及時糾正違章行為,妥善處置火災危險,無法當場處置的,應當立即報告。發現初起火災應當立即報警并及時撲救。
防火巡查應當填寫巡查記錄,巡查人員及其主管人員應當在巡查記錄上簽名。
5、定期防火檢查的內容包括:
火災隱患的整改情況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實情況;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況;消防車通道、消防水源情況;滅火器材配置及有效情況;用火、用電有無違章情況;重點工種人員及其他員工消防知識的掌握情況;消防安全重點部位的管理情況;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和場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實情況以及其他重要物資的防火安全情況;消防(控制室)值班情況和設施運行、記錄情況;防火巡查情況;消防安全標志的設置情況和完好、有效情況;其他需要檢查的內容。
防火檢查應當填寫檢查記錄。檢查人員和被檢查部門負責人應當在檢查記錄上簽名。
6、消防工作的歸口管理職能部門要按照建筑消防設施檢查維修保養有關規定的要求,對建筑消防設施的完好有效情況進行檢查和維修保養。
7、消防工作的歸口管理職能部門對本單位安裝的自動消防設施,每周對自動消防設施進行全面檢查測試,并出具檢測報告,存檔備查。
篇2
第二條下列機構,列入國家統計局的巡查對象:
(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統計局。
(二)國家統計局各調查總隊。
(三)國務院有關部門。
第三條下列事項,列入巡查內容:
(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各調查總隊領導班子建設情況,以及調查總隊干部管理情況。
(二)國家統計法律、法規、規章的執行情況。
(三)國家統計制度的執行情況。
(四)統計數據質量和行業作風建設情況。
(五)中央級統計事業費的管理和使用情況。
(六)國家統計局部署的其他重大任務的完成情況。
第四條根據巡查對象的實際情況和工作需要,既可以進行綜合巡查,也可以進行專項巡查。
第五條國家統計局每年選擇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統計局、調查總隊和國務院有關部門進行巡查。
第六條巡查工作必須按計劃進行。巡查工作計劃應當列明下列內容:
(一)巡查對象。
(二)巡查時間。
(三)巡查工作任務。
(四)巡查組織形式和工作方法。
巡查工作計劃必須經國家統計局巡查工作領導小組批準。
第七條巡查組組長由國家統計局巡查工作領導小組指定。巡查組組成人員以巡查專員為主,并根據巡查工作任務從國家統計局及各調查總隊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統計局中選調業務骨干參加。
第八條按照下列程序和方式進行:
(一)下發巡查工作通知,要求巡查對象開展自查。
(二)巡查小組進行現場檢查
1.聽取自查情況匯報;
2.召開有關座談會;
3.進行必要的個別談話;
4.查閱有關資料;
5.深入基層進行檢查;
6.其他必要的檢查工作。
(三)巡查工作結束時,由巡查組與巡查對象領導班子交換意見,溝通有關情況。
(四)巡查組將巡查工作的情況、問題和建議,形成巡查報告,在巡查結束后一周內報國家統計局巡查工作領導小組。
(五)巡查組根據巡查情況,擬定《統計巡查意見書》,報經局領導審批后,在巡查結束兩周內向巡查對象進行反饋。巡查對象應在接到《統計巡查意見書》后兩個月內向國家統計局報告反饋意見落實情況。
(六)對巡查中發現的問題,應當責令改正,對違反法紀的,應當依照有關規定處理。
第九條巡查組在巡查工作中,應當認真聽取巡查對象對國家統計局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并及時向國家統計局巡查工作領導小組匯報,向有關單位反饋。有關單位要及時提出整改意見和措施,必要時向巡查對象反饋。
第十條巡查組執行巡查工作計劃范圍內的任務,不干涉巡查對象的正常工作。必要時,可以要求巡查對象有關領導和人員予以回避。
第十一條實行巡查工作責任制,巡查組對所完成的巡查工作和巡查報告負責。巡查人員必須堅持原則,公道正派,深入細致,如實反映巡查情況;嚴格遵守工作紀律,謹言慎行,廉潔奉公。
第十二條巡查對象和有關工作人員,有權對巡查組或巡查組成員違反本辦法的行為,向國家統計局舉報。國家統計局應當核實處理。
第十三條國家統計局設立巡查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巡查工作的組織協調。巡查的日常工作由紀檢監察局負責。
篇3
第二條 巡察整改監督工作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聚焦問題、注重實效的原則。
第三條 巡察整改監督工作在公司黨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統一領導下進行。巡查整改監督工作實行公司黨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巡察辦)統籌協調,紀檢監察部門監督問責,相關職能部門協同參與,被巡察單位整改落實的聯動工作機制。
第四條 巡察整改監督工作的主要任務
(一)監督檢查巡察反饋意見的整改落實和移交事項的辦理情況;
(二)發現和了解新的問題線索;
(三)其他需要監督的事項。
第五條 巡察整改監督工作采取回訪監督和日常監督兩種方式。
回訪監督由巡察組負責。按照“誰巡察、誰回訪”的要求,相關巡察組按照領導小組統一部署,對被巡察單位反饋意見的整改措施落實情況進行回訪監督。
日常監督由巡察辦負責。被巡察單位整改情況報告報送領導小組后,巡察辦負責對巡察整改情況,特別是對被巡察單位整改遺留問題、未辦結的巡察移交事項及巡察組回訪監督中新發現的問題和移交事項辦理情況,適時進行監督。
第六條 巡查整改監督采取的方式方法
(一)電話催辦、函詢;
(二)召開會議;
(三)個別談話、約談;
(四)調閱復制相關資料;
(五)問卷調查、民主測評;
(六)實地調研、暗訪;
(七)接受職工群眾舉報;
(八)經領導小組同意的其他方式方法。
第七條 巡查整改監督的基本程序
(一)建立日常監督臺賬。巡察辦對巡察組報送備案的巡查整改事項及巡察組回訪監督中新發現問題和移交事項進行梳理分類、登記編號,建立日常監督臺賬。
(二)立項報批。根據日常監督事項,制定監督方案,明確監督方式、步驟和要求等,報主管領導審批后執行。
(三)監督了解情況。按照“一般事項催報監督、重要事項專項監督、重大事項聯合監督”的要求,對一般性監督事項,可通過電話催辦、發函催辦等形式督促被巡察單位按期如實上報辦理情況和結果;針對職工群眾反映強烈、領導批示交辦的重要問題事項,可以采取專項監督的方式進行;對一些涉及公司全局性、系統性的復雜事項,巡察辦可以會同公司有關職能部門及紀檢監察部門聯合監督。
(四)對賬銷號。對督辦事項跟蹤了解,及時掌握動態,根據整改進度,認真對賬銷號。
(五)報告監督結果。監督工作結束后,按要求寫出監督報告,全面準確及時地將監督情況向領導小組報告。
(六)反饋監督意見。根據監督情況,經領導小組同意,向被巡察單位反饋監督中發現的問題,提出監督建議。對監督建議提出的要求進行跟蹤監督,直至事項辦結。
第八條 做好巡查整改監督資料整理歸檔工作。每次巡查整改監督工作結束后,及時收集整理巡查整改監督情況相關材料,立卷歸檔,交公司黨委辦公室存檔。
篇4
6月9日凌晨前后,河北滄州肅寧縣發生特大槍擊案,縣公安局政委薛永清、輔警袁帥在抓捕嫌犯時犧牲。據報道,槍擊案發生當晚,本不是薛永清值班,但薛永清接警后認為案情重大,于是親自帶隊抓捕。抓捕中,被嫌犯用雙管獵槍擊中頭部殉職,這讓我們再次看到了基層民警的勇敢和危險、責任與擔當。
薛永清從警25年,同事們對其評價是“隨和、專業、干練”。他曾經榮獲省、市優秀人民警察、省“新突擊手”和“全國經偵系統先進個人”稱號,系全省經偵專家,兩次榮立個人三等功。在他辦公室的臺歷上最后翻開的日期是6月8日,背面印著“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典故。而此前的6月1日,他剛剛過完48歲生日。而“袁帥系家里兩代單傳”,今年34歲。他犧牲時,女兒還不滿3歲。
意外來得猝不及防。而就在人們點起紅燭悼念犧牲民警時,不幸的消息再次傳來,薛永清的妻子劉文娟6月10日因過度悲傷跳樓身亡。夫妻情深,令人感佩。沒有誰能忍心去責怪她毅然決然的“一意孤行”,因為我們無法體會,在那一刻,她的悲慟有多深。
警察的故事,并不總會如此完整地呈現在我們面前,且以如此悲情的方式,但我們的安全卻與他們每時每刻相關。正因此,在新浪網一天內已有超過10萬網友留言,對薛永清夫婦的離世表示哀悼。公安部也派人赴肅寧哀悼逝者,慰問家屬。有這么多人關注此事,一定不只是為了紀念,更是為了向他們表達敬意,向他們的家屬傳遞力量。
的確,警察這一群體究竟有著怎樣的群像,其家屬承受著怎樣的壓力,或許一直以來處在輿論視線外。而兩位警察的犧牲以及警嫂的墜樓,則給了我們一個重新打量警察、關注警察生活的切口。
警察和家屬也是普通人,由于特殊的工作屬性,他們承受了比常人更多的苦與累、傷與痛。生活不規律,缺少睡眠,吃飯常過點,工作還常常帶有危險性??梢韵胂螅@些警察及其家人,他們的生活和精神是怎樣一種狀態。他們的工作,并不是口水電視劇中那樣的英偉瀟灑;他們的生活,并不如想象的那樣平和美好。
對于警察這個職業的危險性與特殊性,公安部有個數據:2014年全國民警因公犧牲393人,而從2010年至去年,全國公安民警(含公安現役官兵)因公傷亡22870人,其中因公犧牲2129人。這個悲傷的每個數字的背后都曾是一個鮮活的生命、一個溫暖的家庭,是數倍甚至數十倍悲傷痛苦的父母、妻子、兒女、兄弟姐妹和戰友。
他們的悲傷,我們是否能感同身受?正如薛永清的戰友寫的詩:“直到你犧牲的噩耗傳來,直到現在,我舍不得把那只曾與你握過的手放下來,因為那只手上有你――我的戰友身體的溫度。”
媒體評點:薛永清、袁帥倒下去了,這既是警察的不幸,也是和平時代社會的傷痛,但也是維護公共安全不得不付出的代價。而薛永清妻子的墜樓,是一個極端個案,但它也讓人們看到,警察個體與其背后家庭的悲苦和不易。我們對警嫂的縱身一躍,或許無法感同身受,但起碼可以從犧牲警察家人的悲聲與淚影中,讀懂警察們的疲憊與艱辛――也由此,多給那些忠于職守、敬畏法律、無懼犧牲的人們一份敬意吧。(《新京報》)
篇5
關鍵詞 農民工;職業培訓;滿意度;珠三角
中圖分類號 G7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219(2012)01-0062-05
職業培訓是提高農民工職業素養和技能水平的最主要途徑[1]。從人力資源開發的角度看,農民工職業培訓屬于人力資源開發中職業教育的范疇,關系到全社會勞動力人口整體綜合素質的提升;從政府、社會的角度看,農民工職業培訓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關系到和諧社會的建設;從組織和企業的角度看,引導和幫助農民工提高技能和素質水平,可以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從農民工個人角度看,職業培訓與開發可以幫助他們提升自身的職業能力,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勞動力市場。本文采用問卷調查法,由農民工自己報告參加職業培訓的滿意度。采用里克特5點式設計,每個題目對應5個選項。
一、被調查農民工的基本特征
調查地點是珠三角地區,包括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等5個城市,共發放調查問卷900份,回收問卷713份,有效問卷626份,問卷的有效回收率為69.6%。調查遵循隨機抽樣原則,樣本量較大,具有廣泛的代表性。
被調查農民工的性別比例較為均衡,其中男性占樣本總數的52.4%,女性占47.6%。樣本的年齡分布以20~40歲居多,占全部樣本的87.8%。也就是說,調查樣本中有近九成農民工為青壯年。從婚姻狀況看,被調查者以已婚人員居多,占樣本總數的56.8%。本研究樣本的受教育程度偏高,被調查者中以高中/中專/技校人員居多,占樣本總數的43.2%;其次為初中,占樣本總數的35.5%。與全國及廣東省相關調查相比,本研究報告的農民工收入水平偏高[2]。被調查者的月收入以1500~2000元居多,占樣本總數的39.9%;其次為2000~2500元,占樣本總數的33.8%;再次為1000~1500元,占樣本總數的17.2%;月收入低于1000元或高于2500元的較少,分別為3.1%和6%??赡艿脑蛴腥阂皇墙陙碇槿浅鞘衅毡檎{高了最低工資標準,最低工資標準大多數在700元以上;二是珠三角地區近年來發生的“民工荒”現象促使企業普遍提高農民工工資水平;三是被調查農民工加班現象極其普遍,其所報告的月收入中,很大一部分為超時加班工資。就從事的行業而言,被調查者以從事制造業、運輸業和服務業的居多,其中,制造業最多,占樣本總數的36.6%;其次為運輸業,占樣本總數的22.4%;再次為服務業,占樣本總數的21.2%。被調查農民工所從事的行業基本上與珠三角地區的主導產業相匹配,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調查顯示,有超過九成的被調查農民工在10~500人的中小型企業工作,在大中型企業工作的較少。近6成被調查農民工的打工時間超過3年。
二、農民工職業培訓滿意度現狀
農民工職業培訓滿意度,是指農民工在參與培訓時,個體需求或愿望實現的一種心理感受。如果需求或愿望獲得滿足,個體感到愉快,即表示培訓滿意度高;反之,如果需求或愿望未得到滿足,個體感到不愉快,即表示培訓滿意度低。農民工職業培訓滿意度主要從培訓設計維度進行考察,具體包括培訓內容滿意度、培訓方法滿意度、培訓周期滿意度、培訓時間滿意度、培訓環境滿意度、培訓整體滿意度等。
(一)培訓內容滿意度
關于培訓內容是否符合農民工的工作和生活需要,60%的被調查者報告“比較符合”或“完全符合”,24.4%的被調查者報告“完全不符合”或“距離自己工作、生活的需要有些差距”,15.6%的被調查者報告“一般”符合。農民工對于培訓內容實用程度的感受也不盡相同,62%的被調查者反映培訓內容“比較實用”或“很實用”,23.8%的被調查者報告培訓內容“很不實用”或“不太實用”,14.2%的被調查者報告“一般”實用。從調查數據看,超過6成的被調查農民工對他們所接受的培訓內容較為滿意。
其中,培訓內容需要度的平均值為3.44,標準差為1.015,表明農民工對培訓內容的需要程度基本滿意,但不同被調查者的態度亦有所差異;培訓內容實用度的平均值為3.60,標準差為1.131,表明農民工對培訓內容的實用程度較為滿意,但不同被訪者的態度有所差異,見表1。
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表明,不同的培訓內容在培訓內容需要度上存在顯著差異(F=12.141,P=0.05)。Scheffe事后檢驗表明:比較文化素養培訓、安全培訓和能力培訓,農民工認為所參加的技術培訓更加符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需要,因此對技術培訓的需求更為強烈,見表2。
注:*表示顯著性水平在0.05以下,采用Scheffe檢驗
(二)培訓方法滿意度
關于培訓方法,33.5%的被調查農民工認為培訓“方法很單一”或“方法比較單一”,21.3%的被調查農民工認為“還可以”,45.2%的被調查者認為培訓“方法比較豐富”或“方法很豐富”。從調查數據來看,農民工對他們接受培訓的培訓方法基本滿意,但被調查者的態度差異較大。關于培訓者的授課水平,11.1%的被調查農民工認為“很不好”或“不太好”,49.1%的被調查農民工認為“一般”,39.8%的被調查農民工認為“比較好”或“很好”。對培訓者授課滿意度的平均值為3.31,標準差為0.806,見表1。可見,農民工對培訓者的授課水平基本滿意,且被調查者的態度差異不大。
(三)培訓周期滿意度
被調查者最近參加的培訓以16~30天的周期最為普遍,其次為8~15天的周期。在被調查農民工之中,8.7%的人認為培訓周期“太短”,15.6%的人認為培訓周期“有點短”,24.4%的人認為培訓周期“太長”,21.8%的人認為培訓周期“有點長”,29.5%的被調查農民工認為培訓周期“剛好”。培訓周期滿意度的平均值為3.39,標準差為1.357,見表1。
(四)培訓時間滿意度
關于培訓的時間段,被調查者選擇在工作日下班后參加的比例最高,其次為工作日。32.5%的被調查農民工認為“上課時間段很不好”或“不太好”,20.9%的人認為“還可以”,46.6%的人認為“上課時間段比較好”或“很好”。
單因素方差分析的結果表明,被調查者對培訓時間段的滿意度存在顯著差異(F=6.026,P=0.05)。Scheffe事后檢驗發現,工作日全天與工作日下班后在培訓時間段滿意度上存在顯著差異,表明被調查農民工更喜歡在工作日全天參加培訓,見表3。
注:*表示顯著性水平在0.05以下,采用Scheffe檢驗
(五)培訓環境與設施滿意度
關于培訓地點或場所,31.1%的被調查農民工認為“不理想”或“不太理想”,23.6%的人認為“還可以”,45.3%的人認為“比較理想”或“很理想”。關于培訓的教學設備或設施,29.7%的被調查農民工認為“設備或設施很差”或“比較差”,28.7%的人認為“一般”,41.6%的人認為“設備或設施比較好”或“很好”。培訓地點或場所滿意度的平均值為3.23,標準差為1.099;培訓設備或設施滿意度的平均值為3.23,標準差為1.094,見表1。數據顯示,被調查農民工對培訓場所或設施基本滿意,但他們的態度有所差異。
(六)培訓整體滿意度
對被調查農民工參加培訓整體感受的調查數據顯示:46.4%的人“比較喜歡”或“非常喜歡”所參加的培訓,認為培訓“比較符合”或“非常符合”自己的期望;24.9%的人“很不喜歡”或“不太喜歡”所參加的培訓,認為培訓“不符合”或“不太符合”自己的期望;28.7%的人認為“一般”。在綜合培訓內容、師資、授課方式、組織安排等各項因素方面,40.2%的人對所參加的培訓“比較滿意”或“非常滿意”,15.8%的人對所參加的培訓“不滿意”或“不太滿意”,44%的人對所參加的培訓感覺“一般”。關于“如果有機會,您會推薦朋友或同事參加培訓?”其中15.8%的人報告“不可能”或“不太可能”,29.8%的人報告“不一定”,54.4%的人報告“有點可能”或“一定會”。培訓整體印象的平均值為3.26,標準差為1.105;培訓整體感覺的平均值為3.24,標準差為0.807;培訓推介度的平均值為3.49,標準差為0.995,見表1。
根據上述數據對農民工職業培訓滿意度的整體情況進行評估,以各因子的解釋能力為權重系數進行加權平均,得出培訓滿意度的整體情況得分為M=3.31。被調查農民工對參加培訓的滿意度指標均值介于3.24~3.60之間,表明被調查農民工對所參加的培訓基本滿意。其中均值最大的是培訓內容的實用程度(M=3.60),表明被調查者對于培訓內容的實用度最為滿意,而培訓組織安排的均值較小,表明被調查者普遍對培訓組織安排方面,如培訓時間段(M=3.22)、培訓地點(M=3.23)、培訓設施(M=3.23)較不滿意。但由于所參加的培訓各有不同,被調查農民工的態度有所差異。
三、主要結論
描述性統計分析和方差分析的結果顯示,珠三角地區城市農民工對其所參加的職業培訓較為滿意,好于本地區前些年的統計及內陸其他地區的情況,這體現在農民工參加培訓的次數增多、對培訓的滿意度增強(M=3.31)[3]。其原因可能有三:一是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農民工職業培訓,并制定了相應的培訓政策,如“陽光工程”、“綠色證書工程”等;二是珠三角地區長期以來的“民工荒”,尤其是技術工人的短缺,促使企業加大了培訓力度;三是農民工自身在打工過程中,逐步體會到技能的重要性,主觀上參加職業培訓的愿望增強。
但是,調查發現,當前農民工職業培訓系統仍存在一些結構性問題,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民工職業培訓的開展。結合問卷調查以及對部分農民工的訪談,珠三角地區城市農民工職業培訓的主要問題體現在以下四方面。
(一)培訓內容和培訓方法較為單調,不能滿足農民工的培訓需求
為了更好地在城市務工經商,農民工存在著接受教育與培訓的普遍需求,且這些教育與培訓需求的內容也日趨多樣化。但是,被調查農民工反映大多數培訓內容不實用,不能滿足他們的就業需求。同時,當前無論是政府組織的培訓,還是企業、社會培訓機構提供的培訓,培訓方法普遍較為單一,仍以課堂講授為主,缺少靈活性和針對性[4]。
(二)培訓周期過短,培訓時間安排不合理
從調查反饋的信息來看,當前農民工參與的職業培訓主要以3個月內的短期培訓為主,3個月以上的職業培訓比例極低。如此短的培訓周期顯然難以達到提高技能的預期目標,使得培訓效果不理想。從培訓時間上看,被調查農民工選擇在工作日晚上下班后參加培訓的比例最高。但是,被調查農民工在工作中普遍存在超時加班現象,晚上培訓時間很難保證,而且一天高強度的工作下來,身心疲憊,勞頓困乏,也會影響培訓效果。
(三)培訓環境和設施簡陋,制約農民工職業培訓的效果
調查顯示,由于培訓經費嚴重不足,農民工職業培訓的設施、設備、教室、實踐基地很不完善,導致一些必要的培訓課程無法正常開展,一些科學的培訓方法無法正常采用,極大制約了農民工職業培訓的效果。
(四)培訓教材匱乏,考試與認證機制不健全
根據調查,農民工職業培訓很少配備相應教材,尤其是國家統編教材的比例極低(占4.8%)。即使教師配備了講義、課件或自編教材,也基本沒有考慮到農民工的需求,教材的針對性、實用性不強。而且,農民工職業培訓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職業技能評價機制。職業技能鑒定工作跟不上,使得農民工學無所用,培訓與就業相脫節。
四、政策建議
農民工職業培訓是一個范圍極廣、極其復雜的概念,其涵蓋的內容包括培訓內容的安排、環境設施的建設、師資結構的組成、培訓方法的選擇、培訓效果的評價,等等。針對調查中呈現的問題,建議從以下幾方面完善農民工職業培訓系統。
(一)豐富農民工職業培訓內容
農民工職業培訓的內容應該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引導性培訓,即主要開展基本權益保護、法律知識、城市生活常識、尋找就業崗位等方面的培訓;二是職業技能培訓,即根據國家職業標準,對不同行業和崗位的從業人員進行基本技能和操作規程的培訓;三是創業培訓,主要面向第三產業,結合城市社區服務業的發展和社區就業崗位的開發來進行[5]。在具體培訓中,必須針對農民工個體差異性和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階段不同確定相應的培訓內容,形成相對完整的體系,使其適應不同階段的培訓需求。
(二)創新農民工職業培訓方法
農民工職業培訓方法的創新包括培訓方法的創新和師資隊伍的更新。在培訓方法上,要結合農民工的學習特點與知識背景的不同,采取靈活多樣的培訓手段,因材施教。在師資方面,要培養一批專業、技術對口的教師、專業人員從事農民工職業技術培訓,也可以引導大學生加入到農民工職業培訓隊伍,優化和更新師資力量。
(三)加強農民工職業培訓教材建設
科學、規范、實用、針對性強的培訓教材是提高農民工培訓效果的重要工具。當前農民工培訓教材要符合農民工的特點,編寫應注重以國家職業標準為依據,結合就業崗位的技能要求,力求簡明扼要、通俗易懂。
(四)完善農民工職業培訓評估體系
評估工作是農民工職業培訓非常關鍵的一環。農民工職業培訓評估包括對農民工的職業技能認定和對培訓機構培訓績效的考核評估兩個方面[6]。尤其是農民工職業技能認證體系,要納入到國家職業資格鑒定體系之中,認證工作要做到指標明確、機構完善、制度具體。
參考文獻
[1]王德文,蔡日方,張國慶. 農村遷移勞動力就業與工資決定:教育和培訓的重要性[J].經濟學(季刊),2008(4):1131-1148.
[2]Clarke N. Job/Work Environment Factors Influencing Training Transfer Within a Human Service Agency: Some Indicative Support for Baldwin and Ford’s Transfer Climate Construc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2002, 6(3):146-162.
[3]廣東省調研組.廣東省萬名農民工和千家企業抽樣調查情況報告[M]//中國農民工調研報告.中國言實出版社,2006.450.
[4]丁煌,徐延輝,李金星. 農民工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的綜合效果評估[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0):48-56.
[5]黃乾.農民工培訓需求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財貿研究,2008(4): 23-30.
[6]徐金海,蔣乃華. “新型農民培訓工程”實施績效分析[J].農業經濟問題,2009(2):54-59.
Investigation on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for Vocational Training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Based on Data Analysis in 5 Citie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HE Jian-hua1,2
(1.Management Institute of Zhuhai Branch Campus,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Zhuhai Guangdong 519087;
2.Business College,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51, China)
篇6
【關鍵詞】高職護生 循證護理 認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12C-0053-02
循證護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伴隨著循證醫學的發展而出現的一種全新的護理理念和護理模式,它是一種解決臨床護理問題的科學方法,應用于護理工作中可以達到提供最高質量及最具成本效益的護理,亦即短時間內做出最佳的治療或護理決策。循證護理是最佳證據、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以及患者的價值三者的有機結合,它的出現使臨床護理實踐產生巨大的轉變,目前循證護理已成為護理專業發展的必要成分及衛生保健系統和21世紀護理實踐的標準。高職護生是護理實踐隊伍中的主體,培養他們的循證護理意識對其在以后的護理實踐中運用科學思維方法為病人提供最佳護理非常重要。為了解高職護生對循證護理的認知情況,本文以廣西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為例,采用自行設計的循證護理知識態度行為調查問卷,對2014級高職護生276名學生循證護理知識態度行為情況進行調查,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一、對象與方法
(一)對象。以廣西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大專三年制2014級17個護理班的學生為主體,采取整群抽樣的方法,隨機抽取5個班級作為研究對象,共計276名學生。其中男生6名,女生270名,年齡19-21歲(19.8±1.3歲)。各班級間學生知識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二)方法。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以整群抽樣的方法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內容包括護生一般資料、循證護理知識、態度以及相關促進行為的情況。具體來說,一般資料包括護生年齡、性別、民族等。知識態度行為方面的內容包括對循證護理知識的了解和掌握情況,對循證護理的認知情感和態度以及如何主動獲取循證護理實踐證據的行為。知識與態度題以百分數計,行為題采Liker五點計分法測量,分為總是5分,經常4分,有時候3分,不常2分,無1分,最后計分方式采用總平均分,分數越高表示護生對循證護理知識了解越全面、態度越積極、行為越有利于將循證護理的方法應用于臨床護理實踐中。通過得分情況分析影響護生學習循證護理的相關因素。
(三)質量控制。調查問卷在廣泛查閱資料的基礎上自行設計,由專家指導,經預調查后修改完善而確定,問卷重復測量信度為0.871,由專家評定內容效度,項目具有代表性。調查為不記名填寫,現場發放并回收,當天對調查表進行審核,發現邏輯錯誤或者漏項及時修正。建立數據庫時對每個變量設置有效值,保證數據的準確性。本次共發放問卷276份,回收276份,有效率100%。
(四)統計學方法。數據核實錄入后采用SPSS16.0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統計描述性分析。
二、結果
(一)護生對循證護理知識的知曉情況及對循證護理的態度
調查顯示,80.1%的護生對循證護理一無所知,從未聽說過。在55名聽說過循證護理的護生中有28名(65.1%)完全不理解循證護理內含和意義。但較多的護生對循證護理表示很有興趣,希望能進一步學習和了解,占88.4%。
(二)護生對循證護理的行為表現
護生對循證護理的行為表現總平均分偏低為7.6±3.2分,說明護生對在臨床中應用循證護理思維解決問題的意識低。見表1。
(三)影響護生了解循證護理的主要因素
影響護生了解循證護理的主要因素見表2。
三、討論
(一)護生對循證護理的認知和態度行為。隨著現代醫學的不斷發展,循證護理已逐步成為當今臨床護理實踐中一種更科學的護理模式。循證護理的基本素質包括循證護理知識、態度及行為,它是循證護理的核心素質,綜合能力的體現也是培養循證思維的基礎。雖然循證護理早已運用于臨床護理實踐中,但對于高職護生,此方面的內容還很欠缺,本次調查顯示,有80.1%的護生對循證護理一無所知,從未聽說過,說明學校護理教育尚未引入循證護理,學生學習自主性不高,仍只局限于課本的知識與應用,沒有跟上時代的腳步,更別說更新觀念了。循證態度是指循證護理認知情感,對循證護理的正確認識和積極的態度是進行循證實踐的始動劑,只有認知到循證護理的積極作用,學習和實踐循證護理才會成為一種自覺行為。雖然護生對循證護理知識不理解,但學生的態度很積極,88.4%的護生愿意進一步學習和了解循證護理,求知欲強烈。本次調查循證護理行為的得分很低,總平均分7.6±3.2分,護生對促進循證護理的行為能動性低,分析其影響因素可歸納為護生對循證知識不了解,課堂上被動接受知識,課程繁重課余時間少(82.6%),無人教授相關知識與技巧(94.6%),缺乏外語、統計學、文獻檢索、科研設計等相關方面的知識(91.6%)。這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一是普遍存在認為高職護理教育培養出來的應該是應用型專業人才,所以在高職護理教育方面并沒有開設循證護理相關課程內容。二是認為高職護生知識水平較低,好學心不強,加上課程多課業繁重,課外也沒有學習相關循證護理的內容。
(二)促進護生掌握循證護理知識的策略。循證護理的三要素為證據、護士的臨床經驗以及患者的意愿,其核心是最佳證據,而最佳證據是通過準確而全面的檢索臨床研究結果獲得,這就要求護士必須具備豐富的循證護理知識、科研設計、外語、文獻檢索、統計學基礎等知識。但我國現行的護理教育只有到研究生階段才接觸科研設計、文獻檢索等方面的知識,高職教育中尚未開設循證護理教育的相關課程,對循證護理教育的相關知識很多教師了解少,多以灌輸式、填鴨式教學方式為主,嚴重限制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使大部分學生缺乏批判性思維能力,所以護生對于循證護理的相關知識一竅不通。幾年來,高等護理人才需求量大增,高職護理教育也得到很大發展,護理教育改革在不斷深化,臨床對護理人員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高職護生不應只會操作常規護理,更應該懂得如何分析并解決臨床護理問題。所以,在可控范圍內,應盡可能提高護理人員的第一學歷和最終學歷,這需要護生終身學習。而要根本改變這一狀況,應首先從學校教育入手,培養學生理解和應用循證護理的能力。綜合各影響因素,學校方面應進行循證護理理論的普及和推廣,在高職護理教育中增設循證護理基礎知識和方法等理論方面的教學內容,增加文獻檢索、醫學統計和科研設計等課程,培養護生基于研究的護理實踐能力,提高護生應用信息的能力,注重護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使護生畢業后就具備一定的循證護理實踐能力,以適應當今臨床護理崗位工作能力的需要。
【參考文獻】
[1]Fineout-Overholt E,Melnyk B M,Schultz A.Transforming health care from the inside out:Advancing evidence-based practice in the 21st century.Journal of Professional Nursing,2005(6)
[2]Klassen P G,Karshm er J F,Lile J L.Research based practice:Apply the standard in nursing education[J].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2002(3)
[3]汪惠才,徐佩茹,胡娟,等.R床護士循證護理知識、態度、技能的調查分析[J].護理雜志,2013(16)
[4]劉曉華,成守珍,張晉昕,等.護理人員循證護理知識、態度、行為、技能調查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08(10)
[5]劉潔,蔣燕,王強.臨床護理人員對循證護理知識態度及行為的現狀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
【基金項目】2015年度廣西教育教學“十二五”規劃課題“循證護理教育對高職護生護理科學觀影響的干預研究”(桂教科學[2015]11號)
篇7
一、已確定的不動產登記資料依法查詢制度
繼《物權法》之后,國家有關部門陸續出臺了《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不動產登記操作規范(試行)》(以下簡稱《規范》),到此,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利用制度應該說基本確立。
《物權法》第十八條規定:權利人、利害關系人可以申請查詢、復制不動產登記資料,登記機構應當提供?!恫粍赢a登記暫行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權利人、利害關系人可以依法查詢、復制不動產資料,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提供;有關國家機關可以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查詢、復制與調查處理事項有關的不動產登記資料。亦即,《條例》在《物權法》基礎上明確了不動產登記資料的依法查詢制度,明確了可查詢不動產登記資料的三類主體:權利人、利害關系人和有關國家機關?!都殑t》和《規范》進一步對各類查詢主體的查詢內容、查詢程序、申請材料、辦事時限等進行細化規定。
二、不動產登記資料依法查詢制度,還有哪些事項待明確
1.要開宗明示不動產登記資料依法查詢制度制定的宗旨
從《物權法》和《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征求意見稿)》開始,就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問題,就有過激烈的爭論:強調登記的公示性的,主張相對開放的查詢;強調保護公民信息和財產隱私的,主張相對保守的查詢。就《條例》及有關部門制定的釋義來看,宗旨是既要滿足權利人、利害關系人以及有關國家機關在不動產登記和相關公務的查詢需要,又要滿足保護公民信息安全需要。宗旨明確后,具體條文就要根據宗旨來制定,不要出現讓人有多種理解的條款和條文字眼。
2.查詢主體需進一步明確
《國土資源部關于印發〈不動產登記操作規范(試行)》的通知(國土資規〔2016〕6號)規定:“各地要全面落實不動產登記依法查詢制度,除權利人、利害關系人和有關國家機關可以依法查詢登記資料外,不得隨意查詢?!?/p>
(1)權利人:是指不動產登記簿上記載的權利人還是包含隱性權利人?登記簿上只有“夫”的名字,“妻”是否可查?
(2)利害關系人:“因不動產交易、繼承、訴訟等涉及的利害關系人”,此中的“繼承、訴訟”是否專指不動產繼承、不動產訴訟?“等”是否應加前綴“不動產物權”,表示“等”的類別?“利害關系人”何所指?大家知道,利害關系人作為一個法律術語,不同的法律有不同的規定或解釋。在民法領域,利害關系人通常指近親屬和債權債務人,有時候還可能是其他親屬、朋友或居民委員會(或村民委員會);行政訴訟法上的利害關系人,通常指權益受到具體行政行為侵害的直接當事人,且其合法權益與行政行為之間要有因果關系;而對 《物權法》來說,《物權法》全文提及“利害關系人”共3處(條款),分別是第十八條、第十九條和第三十三條。第十八條規定:權利人、利害關系人可以申請查詢、復制不動產登記資料,登記機構應當提供;第十九條規定:權利人、利害關系人認為不動產登記記載的事項錯誤的,可以申請更正登記;第三十三l規定:因物權的歸屬、內容發生爭議的,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確認權利。從后兩條來看,利害關系人均直接指向不動產物權本身,而不是與權利人之間非物權的其他利害關系。在同一部法律中,除特別說明外,同一概念內涵一致,這是一個常識。因此,既然不動產登記有關規定是根據《物權法》制定的,在即將出臺的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辦法中,我們應該明示,有關利害關系人,均指能夠提供證明、與特定不動產有物權利害關系的人。
(3)有關國家機關:《規范》說到“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國家安全機關以及其他因執行公務的國家機關”。按照一般理解,“國家機關”指的是從事國家管理和行使國家權利的機關,包括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和軍事機關。顯然,事業單位和國企不在其列。那么,作為我們本行的具體不動產登記單位以及鐵路總公司等,是否可以因公務需要查詢非本單位不動產登記資料呢?
(4)《規范》第20.1條查詢主體兜底條款“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這一點歧義很大。如,律師認為,律師根據《律師法》進行的查詢就符合該條款規定?!堵蓭煼ā返谌鍡l第二款:律師自行調查取證的,憑律師執業證書和律師事務所證明,可以向有關單位和個人調查與承辦法律事務有關的情況。也就是說,其不作為權利人、不作為利害關系人、不作為國家機關,而以《規范》20.1條第4款規定的第四類申請人身份,可以查詢其認為相關的不動產登記資料。
3.查詢內容需進一步明確
《規范》第20.1條第1款:權利人、利害關系人可以查詢其全部的不動產登記資料。從《規范》第19.1.1條“登記資料的范圍”看:不動產登記資料包括不動產登記結果和不動產登記原始資料,后者又包括登記申請人提交材料和登記機構審核材料以及登記過程中產生的其他材料。按這一理解,登記機構在登記過程記錄的各環節受理人、審核意見等材料也在“登記資料”范圍之列,是否有必要提供給申請查詢人,值得再酌。
篇8
一、建全組織,明確責任,將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全面納入市場巡查制考評。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各個工商所要認真學習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和國家局《工商行政管理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規范》及《進一步加強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意見》,深刻認識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強化食品安全的責任意識,切實履行好我們的職能,首先我們各級都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組織,分局成立了以康局長為總指揮,我為副總指揮,消??啤⑹袌隹坪透魉L為成員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消???,由消保科負責日常食品安全工作的調度,各所按照分局的組織模式也都要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將食品安全整治機構從組織上先運轉起來。其次是要明確責任,在健全組織機構的基礎上,各所要劃分責任區,明確責任區的負責人和責任人。分局要與所主要領導、所主要領導與責任區的責任人要層層簽訂責任狀,誰的責任區出現問題就追究誰的責任。第三是要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市場巡查制考評內容,消??埔诮趦戎贫ㄊ称钒踩熑巫芳m辦法,今后我們就是要按照規定考核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該扣多少分就扣多少分,該誰的責任就追糾誰的責任,決不護短,檢查通報要分別上報市局消保處和分局領導班子。
二、確立重點,全面開展食品安全整治工作
按照國家工商總局、省工商局、市工商局對流通環節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精神,結合我們轄區的實際,全年要開展好升級達標、一次專項治理、三項專項執法檢查,把握二個重點:
(一)全面開展基層工商所食品安全監管等級達標活動
依據國家工商總局《工商行政管理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規范》以及市局《2006年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要點》的要求,按照市局制定的《工商所食品安全監管等級達標活動實施辦法》及相關配套文件,著力做好等級達標的指導、培訓和驗收工作。并將等級達標結果納入年度工作目標考評之中,力爭在三年時間內分局工商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全面達標。按照市局要求,分局首先要制定工商所食品安全監管等級達標工作計劃,堅持突出重點,全面推動的原則,認真將等級達標工作與監管執法、隊伍建設緊密結合起來,促進工商所食品安全監管職能到位。其次要制定食品安全管理考核及獎懲辦法等相關規范性文件,并根據考核和檢查結果,對上級檢查和自查中出現的失職失察問題,及時進行責任追究,促進監管執法工作的全面到位。
(二)有針對性的開展專項執法檢查
1、開展食品經營主體資格專項清理規范工作。1至6月,組織開展一次食品經營主體資格專項清理。目前市工商局有關清理規范工作的具體方式、方法和步驟已經布置完畢,按照市局的要求,這次治理工作重點要解決食品經營主體資格不規范、不合法的問題。各所要結合企業年檢和個體工商戶驗照工作對本轄區所有從事食品經營的主體進行檢查清理。對證照齊全有效的,按戶登記并實行“一戶一卡”,對手續不全要限期補齊手續,對無證無照生產經營的,要會同有關部門依法取締。
2、開展重點區域專項執法檢查
1—6月,分局要結合日常市場監管所掌握的情況,會同各所以食品經營主體資格、食品質量、食品經營行為等方面情況為重點內容,形成轄區重點區域經營者(狀況)名錄,確立重點整治的區域和存在的突出問題,以“六查六看”為基本內容,采取強有力的措施,堅決取締無照經營,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行為,對構成犯罪的要堅決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3、開展經營者自律制度建設專項執法檢查,7—11月,分局要組織各所深入轄區食品經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特別是商場、超市、集貿市場、批發市場等經營場所逐戶走訪檢查經營者七項自律制度的建立和落實情況,并進行完整記錄,作為經濟戶口管理和使用分類監管的依據,堅持邊檢查、邊規范、邊糾正,對自律制度未建立或落實不到位的,要責令限期改正,并加大檢查頻次,對限期內不能改正的要依法處理并列入重點監管名錄,加以從嚴監管。版權所有
4、開展重要節日市場食品安全專項執法檢查。五一、十一、中秋、元旦、春節等重要節期日,要組織人力開展節日市場食品安全檢查,對消費量大,容易出問題的食品進行重點檢查,堅決打擊經銷有毒有害和不合格食品行為,查處節日推銷或銷售過期、偽劣食品,用假冒偽劣和不合格食品做贈品的違法行為。嚴厲打擊擾亂節日市場秩序和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
(三)在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中我們要特別把握住兩個重點。
一個是兒童,另一個是廣大農民。所以我們下一步工作的重點應當放在校園周邊和廣大農村,要特別認真地檢查校園周邊的食品經營單位,特別是小食品,絕不讓不合格、有毒、變質等小食品再危害兒童,保證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同時我們還要加強對農村食品市場的監管,通過前段時間我們對全區食品經營單位進行抽查,我們覺得農村消費環境不容樂觀,農村消費者的消費觀念落后,維權意識淡薄,最容易受到假冒偽劣商品的侵害和不法經營者的坑騙,有跡項表明:城市里的不合格食品,越來越多地流向農村,所以我們必須把維護農民利益放在重要位置,加強對農村食品消費市場的整治力度。
為確保整治工作的順利開展,我們將采取互查互訪、分局暗訪、明查暗訪等多種形式對各所的食品安全監管情況進行監督,以確保五個到位即:強化日常監管、嚴格規范其主場監管行為、確保各所食品經營者經濟戶口管理和使用分類監管到位;市場監管責任區責任人和市場巡查到位;食品質量監管和監督經營者建立與落實自律制度到位;查辦食品違法案件和取締無照經營到位;受理處理消費者投訴申訴和預警應急處置到位。
三、以為企業和消費者服務為出發點,建立健全企業行業自律和消費警示制度,切實維護消費者的合法利益。
抓好食品安全工作的重點是食品經營單位不經銷假冒偽劣及不合格產品,其次是廣大消費者自覺抵制不合格食品,因此幫助企業建立自律制度,使他們不銷售不合格產品和讓消費者掌握消費知識,自覺揭發銷售不合格商品的違法行為。現在分局本著為企業服務的原則幫助企業建立了《索證索票制度》、《不合格商品下架制度》、《不合格商品退市制度》等制度,以《索證索票制度》相對應的還為企業制作了購銷臺賬,去年已全部免費發到經營者手中,所以今年就是要監督企業自覺的按照這些制度去做,并做好監督檢查。同時,我們還將組織一批食品經營單位面向社會,向廣大消費者承諾不經銷假冒偽劣和三無食品,保證消費者的食品安全。為了使廣大經營者能夠掌握食品安全知識,今年我們還要分期分批的對所有食品經營單位的業主進行食品安全知識的培訓,目前各所就要利用年檢的有利時間摸清食品經營單位的底數和數量,為今后的培訓做好鋪墊,打好基礎。
為了幫助消費者及時了解食品經營的動態,方便廣大消費者申(投)訴,我們在大型商場、超市和集貿市場管理所建立食品安全公示版,公布申(投)訴舉報電話的基礎上還要增加一些便民措施,年前我們已經著手在各村、屯、社區、街道和大型商場建立一會二站,這一會二站就是要在村、屯、社區、街道建立消費者投訴站,在大型商場建立12315聯絡站,在街道建立消費者協會分會,這些便民措施將極大方便消費者,希望各所要及時向消費者公布食品安全信息,認真接待好消費者的申(投)訴。同時,各所還要制定一套食品安全應急方案,及時處理可能出現的食品安全隱患。
四、全面落實食品經營單位信用分類監管
篇9
【關鍵詞】個體化訓練;孤獨癥;治療
Observation of Individualized Training treatment of 4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individualized training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Methods: The research object was 4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in our hospital, using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then observe the treatment effect.Results: In 40 children, there are 36 children with varying degrees of progress, 35 children with varying degrees of improvement social skills..Conclusion: Individualized training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efficacy, clinical reference is worthy.
[Key words]:Individualized training; Autism; Treatment
孤獨癥(ASD)指的是:腦神經功能失常的一種較為嚴重的精神發育障礙性疾病,常在嬰幼兒時期起病,又稱為自閉癥。我院對收治的孤獨癥患兒給予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取得了理想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兩組研究對象均來源于在2011年2月~2014年2月期間,于我院住院的孤獨癥患兒,共40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2例,患兒年齡在2.46~6.5歲之間,患兒平均年齡(3.64±1.3)歲,患兒的癥狀出現于2周歲之前,每名患兒均由精神科專家依據DSM-IV TR孤獨癥譜系障礙診斷標準確診。
1.2 方法
根據患兒的臨床表現,由專業的訓練師為患兒制定訓練治療計劃,由另一名專業老師根據計劃內容訓練患兒,訓練時間為3-6個月,每天訓練6個小時。社會技能訓練的內容有:和同齡人交往和做游戲,主動的提問、提需求等;語言訓練的內容有:言語的模仿、語言的理解、社交用語、講故事等;行為矯正訓練的內容有:對重復語言、模仿語言及刻板行為采取消退法或替代法進行處理,用陽性強化法處理需要增強的行為;共濟訓練的內容有:獨木橋、獨腳椅、滑板等器具訓練;精細活動的訓練內容有:穿珠、扣紐扣、畫畫、剪紙等;依據每個患兒的不同情況,選用特定的部分訓練患兒,依據ABC(孤獨癥行為量表)量表的減分率和訓練后患兒癥狀改善的程度作為反應療效的標準。
2 結果
在40名患兒中,有36名患兒有不同程度的進步,在社交能力上,有35名患兒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4例無社交能力的患兒,有21名已學會簡單的社交活動;在語言能力上,23名無語言表達能力的患兒,已經可以簡單表達和說話;有34名患兒行為有所改善,改善情況見表1;
治療前的ABC評分為72―135,平均91.05±36.27。經過2―6個月后的ABC評分為58.23±20.06,比治療前下降了32.82±16.21.
表1 40例孤獨癥患兒癥狀變化的情況
癥狀 例數(%) 癥狀改善的例數(%)
社
會
技
能 不向他人尋求安慰 40(100) 35(87)
無團隊精神 40(100) 32(80)
無對眼凝視 40(100) 30(75)
缺乏情緒反應 32(80) 30(93)
語
言
問
題 對別人要求無反應 35(87) 32(91)
無語言能力 23(57) 21(91)
自發的怪叫、哭鬧 32(80) 29(90)
不會與人交談 25(62) 23(92)
錯用代詞 22(55) 15(68)
行
為
問
題 生活不能自理 40(100) 37(92)
對所有物品沒有興趣 40(100) 37(92)
攻擊 35(87) 33(94)
刻板、重復行為 40(100) 37(92)
過分依賴某種物品 2(5) 2(100)
3 討論
針對孤獨癥患兒的治療,國內外通用的治療方案均以綜合訓練為主,國內馬磊等認為,正確的診斷孤獨癥患兒的具體臨床問題是早期有效治療孤獨癥患兒的關鍵,所以,針對不同患兒的不同情況,應用個體化的訓練方案促進孤獨癥患兒心理、身體的健康發育十分重要。對于孤獨癥患兒的康復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針對訓練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及時的調整訓練方案,是訓練方案的效果發揮最大。在此次研究中,我們根據患兒的具體情況,制定社會技能訓練、語言訓練、行為矯正訓練等訓練方式,做到了有的放矢的進行訓練;在訓練過程中,我們隊訓練內容合理的進行安排,進行個體化的訓練模式,讓訓練內容由復雜到簡單,訓練內容與游戲相結合,讓患兒體會到快樂,使其快樂的接受我們的訓練。患有孤獨癥的患兒,預后普遍較差,給現代家庭帶來了很多困擾,孤獨癥的早發現、早治療、長期治療可以大大改善患兒的預后情況。經過長期的個體化治療之后,孤獨癥患兒的癥狀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療后的ABC評分為58.23±20.06,比治療前下降了32.82±16.21,效果較為明顯,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參考文獻
[1] 陳勁梅,張紀水,李雪榮等.個體化訓練對30例兒童孤獨癥治療的觀察[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3,17(2):130-132.
[2] 馬磊.結構化教育結合地板時光在孤獨癥兒童治療中的療效分析[D].安徽醫科大學,2012.
篇10
為了不斷夯實我市各項基礎工作,更加卓有成效地推進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根據市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的安排,我就我市目前該項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即查詢點的建設問題講幾點意見。
一、各地、各部門要確?!皟晒_”查詢點建設的數量。經統計,全市目前上報的免費查詢點共531個,其中,城區77個,縣市(含夷陵區)431個。縣市431個中建到鄉鎮一級的查詢點219個。從數字上看,我市的布點數量還是可以的,但不平衡的問題比較突出。如枝江市布點較好,鄉鎮查詢點達52個,而有的縣市每鎮僅為1個。市直有的部門也還存在著所設查詢點未建設到位的問題。因此各地各部門要嚴格按照省市要求,在便于人民群眾出入、在人民群眾活動相對集中的場所,選擇好、建設好查詢點。
二、各地、各部門要確?!皟晒_”查詢點的建設質量。今天的會議上,我們對市直的免費查詢點授了牌,并制發了統一的查詢指南。請市直各單位和各縣市區嚴格按照使用寬帶網線、專用微機的要求,標準化建設查詢點,查詢點標牌要上墻懸掛、要確保醒目。各查詢點必須切實做到有查詢指南、有專人接待講解、有桌椅茶水、有文具用品、有監督電話、有意見簿(或意見箱)。查詢點是否達到建設標準,人民群眾是否滿意,市“兩公開”辦要進行重點考核。八月份,市“兩公開”辦將抽出力量,對各查詢點尤其是城區市直單位查詢點的建設標準進行檢查驗收,并將考核情況如實上報。
三、各地、各部門要在“兩公開”查詢點建設上整合資源,注重實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整合電子政務資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分布在行政事業單位的網絡資源,多快好省地建設一批查詢點。要研究如何向農村有效延伸,充分利用農村文化中心戶、科技示范戶和農村中小學校遠程教育資源等,建設一批農民身邊的免費查詢點。通過整合資源,確保查詢點在建設過程中實現方便、節約、實用。
四、各地、各部門要強化查詢點的服務,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民群眾的滿意程度。各查詢點要明確一名管理人員,負責查詢點的設施管理,指導群眾掌握查詢方法,做好查詢點的清潔衛生。各地各單位還要嚴明管理人員工作紀律,嚴禁用查詢微機從事與工作無關的活動,要把資源、方便全部提供給查詢財政與編制政務信息的各界群眾,確保人民群眾真正滿意。
五、各地、各部門要切實做好人民群眾網上訴求的答復與處理工作。我市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網在試運行期間,就已吸引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熱切關注,日均點擊量達400多人次。隨著越來越多的公眾關注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監督依法行政,我們會收集到有利于我們改進工作的意見、批評和建議。財政、編制部門和所涉及到的各部門、各單位要嚴格按照《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網上答復與處理制度》的要求,誠懇對待各類意見,把這些意見視為改進工作的逆耳忠言、金玉良言,認真、及時進行答復和處理,充分發揮政務公開在服務中心、服務全局、服務經濟、服務基層、促進社會發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關文章
精品范文
10巡查整改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