焱的讀音范文

時間:2023-03-19 18:31:3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焱的讀音,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焱的讀音

篇1

[關鍵詞] 印度;路易•;直接電影;新浪潮

路易•是20世紀法國新浪潮的開山人物,他的作品以題材多樣、風格迥異為著稱,是法國電影中堅力量的代表。20世紀中期,當西方知識分子開始密切關注東方社會的發展和轉型,而路易•則將攝影機扛到印度,以影像的視角把握東方古國的社會變遷。1968年,的紀錄片《加爾各答》(Calcutta)獲得戛納金棕櫚獎提名。1969年,的《印度魅影》系列片(Phantom India)以一個西方人的視角客觀真實地再現了印度社會的方方面面,體現了紀錄片“直接電影”的藝術理念,成為紀錄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

以他者的視角記錄了印度社會的真實,紀錄片在英國電視臺和其他國家播放時曾引起人們廣泛的興趣,印度政府還曾向電視臺發出嚴重抗議,甚至采用外交手段驅逐BBC的印度員工。印度政府過激的手段表明的紀錄片真實地再現了印度社會,對印度的影像解讀對西方大眾的影響要比書籍更為直觀。

一、用視覺影像的方式向西方解說印度

20世紀中期,西方的目光開始轉向東方社會,路易•也將他的攝像機對準印度。西方大眾對印度文化的接受最早是從貿易開始的,對印度社會直觀的認知少之甚少。而當19世紀末期,電影技術的發明和興起讓視覺藝術逐漸成為大眾喜歡的文化樣式,的紀錄片以一種視覺的直觀樣式向西方解說印度,成為西方了解印度典型的視覺樣本。

紀錄片《加爾各答》和《印度魅影》的所有鏡頭都指向20世紀60年代的印度社會,加爾各答是印度最早殖民化的城市,也是一個傳統與現代交織的城市,鏡頭中的印度社會呈現出多元化的特色,建筑、服飾、舞蹈和產業都表現出這種特色。加爾各答有非常西化的賽馬會和高爾夫俱樂部,這里集中了大量的社會名媛精英,但同時加爾各答也是非常傳統的社會,婚嫁儀式、死亡儀式以及人們生活方式都遵從印度傳統的方式。用大量的鏡頭表現了印度傳統的生活方式,雖然鏡頭不是以故事的形式呈現,因為視覺藝術本身是對故事的弱化。的紀錄片在當時激怒了印度政府,是因為紀錄片表現了一個無比真實的印度社會,鏡頭中充斥著貧民、流浪者和賤民,火車站附近是擁擠的人群,建筑工地是婦女和小孩充當著廉價勞動力,甚至還有政府士兵槍擊游行學生的事件,這些都以影像的傳播方式給西方大眾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像是一種新的文化形態,它的傳播和接受比文本或者故事的傳播更具有普遍性。有關印度的紀錄片在技術層面改變了西方對印度的理解和經驗,它的視覺性超越了以往的文本性,“文化高度視覺化把可視性和視覺凸顯出來,這就從根本上摧毀了許多傳統文化的法則?!雹俚募o錄片從印度日常生活抓取了許多鏡頭,所有的影像語言都生動地反映了現代印度的社會生活。以影片的眼球吸引力和誘惑力向西方大眾打開了了解印度的窗口。

的紀錄片以一種新的技術方式將印度呈現在西方面前,這種對生活復制的藝術讓人們品味到來自印度古老文化的生活傳統。影像是一種大眾文化,它具有平面化和視覺化的特征,它不同于文本的傳播,文本是建構在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之上的,表現儀式形態環境和社會歷史環境。的紀錄片有別于傳統文本的新影像,他的鏡頭語言表達了外部世界的實在本身,幾乎是用一種“看的方式”(ways of seeing)記錄印度社會的,這種方式充分滿足了一個外來陌生者的好奇心,他看待印度社會陌生的眼光猶如鏡頭前印度大眾對攝像機好奇的眼光一樣,充滿著獵奇的色彩。抱著他者好奇的眼光打量著印度社會,并思考印度社會的內在價值和信仰。

影像的記錄方式在本質上屬于現代機械復制的藝術樣式。的紀錄片滿足了西方對印度的好奇心,相比于傳統文本對印度的宣傳,的紀錄片更具有即時性和現代性。這兩部紀錄片因其真實而帶上了印度特定的社會情境和語境,加上“看”本身就是一種社會交往行為,看的形式也是各式各樣的,其中包含了社會——文化的復雜內涵。因此,西方在接受這兩部紀錄片時,可以深入到印度社會深層次的文化內涵中,領略印度復雜的社會意義。

在《印度魅影》中說道:“我們像火星人,在沒有經過批準下,進入他們的星球”“我們對他們一無所知,他們對我們也是”,以影像的方式深入印度社會,為西方大眾解說印度,因為紀錄片的真實和直接而受到印度政府的抗議,但絲毫不影響它們作為西方解讀印度的文化范本。

二、“直接電影”的旁觀美學特征

篇2

一、印度法中的表演者權概念

權利就其目的而言,它是滿足人們利益的一種手段。① 表演者權是基于表演者的表演行為而產生的。在國際上,有關表演者權專項公約始于20 世紀60 年代,基于表演藝術特性、法學原理、印度立法實踐,表演者權可以定義為:表演者對自己的表演成果依法享有的、他人不得侵犯的、專有的權利。它區別于表演權,后者是著作權人依法享對其作品公開表演的權利,性質上屬于著作權。至于表演者權性質,學術界存在不同認識,有的學者將表演者權看作類似于著作權,有的學者認為表演者權是人身權,還有的學者則界定表演者權為勞動創造的財產性權利。②這些觀點有一定科學性,但都未體現表演者權性質,尤其是民間表演藝術表演者權特性,本質上,表演者權是一種獨立的新型的綜合性法律權利。

就印度法制而言,理解表演者權概念,需要厘清表演者及表演兩個上位概念的內涵及外延。表演者是國際上爭議的焦點問題之一,在理論上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前者包括單位及個人,后者僅指個人。由此國際立法不同,多數國家采納狹義說,而我國、德國、西班牙立法實踐沿用廣義說; ③ 有關表演者權的主要條約賦予成員的內國法確定權,不否定廣義說。④ 在印度,表演者權立法采用廣義說,表演者可以是演員、藝術家、雜技與魔術師、耍蛇人、演講人或表演其他人,也可以是匿名人或化名者等自然人及企業、國家、國際組織、政府等組織。① 在國際化背景下,印度法律賦予外國表演者權利,外國表演者包括主權國家、政府組織、自然人或組織。依據印度法律,外國人或組織取得印度表演者地位,至少要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國際協約有規定義務; 印度中央政府確認;遵守印度內國法; 符合對等原則。② 對于職務表演者權,印度采用約定優先原則,即如無約定,雇主是原始表演者權所有人,③ 但有償拍電影例外,這體現了保護印度優勢文化產業的法律價值取向。

至于表演,不是一般意義的表演而是法律上的特定展示。在印度法律語境中,表演是指由表演者現場進行的任何視覺上或聽覺上的演出。這里的表演必須同時具備如下要件:空間性上限于現場展示,而非機械表演; 公開性上能夠在視覺或聽覺方面進行鑒定,是普通正常自然人生理上視覺或聽覺能夠判斷的展示,而非借助其他方式判定; 表演是演出,而演出是一種能夠對觀眾產生沖擊效力的公開展示。從作品角度來看,印度法律保護符合法的合作作品、原創戲劇、音樂、電影片、公開表演及其任何實質部分實施或授權實施相應的行為。④

二、印度保護表演者權的法律體系

印度知識產權制度建設起步早,于1847 年有第一部《版權法》,但由于長期受英國殖民統治,印度的知識產權立法深受英國影響,一些英國殖民時的法律沿用至20 世紀70 年代,印度知識產權制度缺乏獨立性。自20 世紀中葉以來,為適應全球化進程,印度建立了極具特色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在法律方面被稱為印度法系,其中包括頗具印度特色的保護表演者權法律體系。印度表演者權法律體系的形成,經歷了一個逐步發展的歷程。早期有關立法具有明顯的沿襲英國法痕跡,而且注重通過判例法對情勢的變更加以調整,其成文法律多采用原則性規定。⑤ 如1914 年《印度版權法》是以1911 年的《英國版權法》為原型,保護藝術和戲劇作品錄音和影視作品,但未直接保護表演者權,只規定作者版權保護期為終生+ 25 年,1947年印度獨立后仍沿用該法。為了銜接國際表演者權制度,印度6 次對《版權法》進行修訂和增補。依據《伯爾尼保護文學和藝術作品公約》( 以下簡稱《伯爾尼公約》) 和《國際版權公約》,印度1957 年頒行新的《版權法》,它規定了作者收回權,建立了公共表演許可證制度及表演稅費管理制度,明確保護表演者權。該法實際拉開了印度法律保護表演者權序幕。此法的1984 年修訂本,賦予電視劇與電影相同地位,將表演者權保護延伸到電視活動。但是,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1984 年的修訂本仍非常不適應印度演出產業發展要求。特別是,印度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產業是電影業鏈,其管理機構是印度電影和電視電影制作商著作權管理協會、印度音樂作品表演權協會( IPRS) 、錄音的留聲表演協會( PPL) 。但過時的著作權立法,加之印度在GATT 烏拉圭回合談判中承諾影視貿易自由化,好萊塢運用美國301 條款,推翻了印度實行20年的配額政策,順利進入印度市場。好萊塢的進入,彰顯了印度的表演者權法律保護的缺失,迫使印度國內有關部門創造一個與《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 以下簡稱TRIPS) 相符的有利環境。⑥ 為此,印度于1987 年組建了一個工作組負責提交修訂版權法的建議報告。根據工作組的報告,印度制定了《1994 年版權( 修訂)法》,該法主要修訂如下內容: 表演權的保護范圍涵蓋所有視覺或藝術表演; 組建版權協會對表演者權進行集體管理; 版權保護期限擴展至作者死后60 年。1994 年修訂法,廢除了1914 年版權法,印度自此有了完全屬于印度的版權法。1999 年印度進一步修訂法律,實現了與TRIPs的完全接軌; 并在1999 年頒行《國際版權規則》以保護WTO 所有成員。⑦ 2009 年印度法律保護表演者權力度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兩個互聯網鄰接權條約( 即《版權條約( WCT) 》和《表演和錄音制品條約( WPPT) 》,以下簡稱WCT、WPPT) 標準一致,提高了表演者權地位,將授權性權利轉變為排他性權利。2012 年的印度《版權法》保護對象涵蓋了印度的每一位音樂家,包括民謠、古典以及一切為印度電影做貢獻的人。

經過長期的本土化,印度已經形成了相對完整的保護表演者權法律體系,該體系由三部分組成。一是立法部門頒行的版權法及其配套實施規則,如《版權規則》、《國際版權命令》、《關于實施表演者權( 進口貨物) 執行規則的通知》及《表演者權( 進口貨物) 執行規則》。二是其他部門制定的實施法規,如印度人力資源發展部頒行《版權法手冊》,喀拉拉邦政府頒行《喀拉拉邦表演者權政策》。三是內化國際條約,主動將國際公約納入內國法。印度積極加入相關國際公約,先后加入了《伯爾尼公約》、《國際版權公約》、WCT、WPPT、《保護表演者、音像制品制作者和廣播組織羅馬公約》( 以下簡稱《羅馬公約》) 、《保護錄音制品制作者防止未經許可復制其錄音制品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關于獲取遺傳資源和公正和公平分享其利用所產生惠益的名古屋議定書》、《避免對版權使用費雙重征稅的多邊公約》、《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TRIPS、《世界版權公約》及其6 項《議定書》、《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關于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產和非法轉移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關于發生武裝沖突時保護文化財產的公約》及其《議定書》、《發展中國家間全球貿易優惠制度》等。同時,根據這些國際規范,立足本國實際,印度積極轉化公約規范為國內法規。

印度法受英國法深刻影響,但在英國法的基礎上,結合其他國家法律和印度具體情況作出了適當修正,權利保護的觀念也通過法律移植在印度得以確立。① 印度保護表演者權法律體系,始終貫徹履行國際承諾的同時堅決維護國家利益原則。首要原則是利益平衡原則,認為表演者權是信息產權,由于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間這種矛盾,公共利益才以國家的姿態而采取一種實際利益( 不論是單個的還是共同的) 脫離的獨立形式。② 因此,保護表演者權法應合理平衡表演者與傳播者、表演者與使用者、私有領域與公共領域等各方利益,是協調創作者、傳播者和使用者權利的平衡法。③ 同時,民間藝術表演者依據惠益分享原則,公正地分享表演資源帶來的金錢與非金錢惠益。印度將表演者惠益分享原則內化為國內法,并建立了表演者權登記制度。此外,表演者對其公有領域表演、未超過保護期的表演,依據公有領域使用付費原則,有權要求使用者支付一定營利性或商業使用費用。特別在民間藝術表演領域,印度還參照歐盟《版權保護期指令》制定了相應規則。而印度于2012 年接受《視聽表演》,體現了印度運用法律保護表演者權,到達了又一高度。

三、印度表演者權的權能

( 一) 印度表演者精神權權能

依據法理,表演者將自己的內在精神化為表演形象,所以表演者應當像作者一樣享有一定的精神權利。④ 表演者的精神權利沿襲了作者的精神權利的規定,但基于鄰接權,各國法律通常只承認表演者具有表明表演者身份的權利和保護表演形象不受歪曲的權利,而不承認表演者的追悔權和收回。⑤ 國際上,表演者的精神權利沿襲版權中作者的精神權利的架構,主要包括表明身份權和保護表演完整權。就國際公約而言,《羅馬公約》沒有規定表演者精神權利,直到WPPT 才明文規定了表演者身份權,《視聽表演》將保護范圍擴大到視聽錄制品錄制上。① 印度法律在2009 年前沒有明確保護表演者身份權,2009 年之后,印度法律也未沿用獨立專項設計表演者的國際通行做法,而是通過規定適用作者特殊權利方式,確立表演者的身份權及保護表演完整權。隨著印度演藝產業發展,國際表演者權立法逐步豐富,印度2012 年修正法新增專條完善表演者表明身份權及保護表演完整權,而且規定表演者身份權可由人代為行使,使權利保護期限與委托權行使期限一致。②表演者表明身份權是表演者對其表演享有表明或者不表明身份權的權利。其中,表明身份權的最重要方式是署名。署名權的首先意義在于表明作者身份,而表明作者身份的方式不能拘泥于在作品上署名的定義,而應將署名權理解為作者表明其與作品存在的創作關系的權利。這種創作關系的表達是否正確、準確、適當,是署名權所保護的范圍。用署名淡化理論來判斷行為是否構成侵權,該理論是以作者和作品之間的基準關聯關系為參照,認為任何違背作者意圖的,淡化、破壞、改變基準關聯關系和錯誤建立其他關聯關系的行為,都是署名淡化行為,即侵犯作者署名權的行為。③ 依據現行印度法律,表演者對其表演享有表明身份權的權利。為防止署名淡化,印度法律在制度設計上更科學合理。依據規定,表演者的表明身份權適用于表演者權全部或部分轉讓之后; 對于任何商業利用該表演,都必保護表明表演者身份權。同時也規定了表演者表明身份權例外,即按照表演的使用方式可以遺漏表演者身份,④ 而且這種例外是因為過失形成而不是故意為之。

對于表演者保護表演完整權,現行法律規定相對完整。表演者保護表演完整權是指保護表演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是維護體現在表演成果中表演者的精神、人格和情感。⑤ 表演完整權是表演者人格的外化和延伸,因而保護作品完整權是一項人權,保護作者的表達自治。⑥ 印度法律將表演者保護表演完整權的保護期限延伸到在表演者權全部或部分轉讓后。同時設計兜底規定 其他變更行為,周延該項權利的效力。此外,考量表演的特殊性,法律又規定了表演者聲譽權除外的情形: 如因為編輯、適應有效期錄制品、任何純粹技術修改,刪除部分表演⑦??v觀印度的表演完整權制度,其非常重要之點,是突出他人變更行為對表演者聲譽的影響,采用嚴格責任制保護表演者聲譽,即只要侵權行為有損于表演者聲譽,表演者就可以采取限制措施或主張賠償損失。這體現了保護表演完整權的精神權本質。

( 二) 印度表演者經濟權權能

印度表演者經濟權內容變遷體現了印度文化產業發展的進程,而且基本與國際立法一致,印度特色明顯。為了適應數字技術和因特網環境下的新形勢,2012 年印度版權法使印度著作權法與國際準則接軌,賦予填詞人、錄音歌手、音樂總監、音樂導演、電影作家、對白作家等創作藝術家不可轉讓的權利; 賦予表演者經濟權的專有權性質,總體上將表演者原來禁止性財產權改為積極作為權。在現行印度法律體系中,表演者經濟權的權能體現在三大方面。

首先,表演者復制權與公眾傳播權。它們是科技發展的結果,也是表演者追求控制表演的最主要權利,是表演者的重要經濟權利。從表演者復制權來看,由于復制技術快速發展,表演的產銷同時性,國際表演者權立法均規定了表演者權的復制權,印度法也不例外,1983 年參照《伯爾尼公約》引入了復制權。⑧ 在印度,他人復制保護期內的表演,須事先取得表演者同意。同時禁止特定條件下產生的表演錄音或錄像: 未經許可制作的表演、不同于表演者同意的目的、制作目的不同于非侵權制作目標; 違法通過電子或者其他媒介復制存有表演的任何形式的材料。此外,為應對網絡環境,對藝術作品、電影作品和錄音制品,復制權新增存儲權權能,即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在任何媒介上存儲作品的權利,使因合理使用而存儲行為合法。① 從表演者公眾傳播權來看,公眾傳播權是為提升表演者權而設立的,包括廣播權與播放權兩項權能。印度現行法通過擴充公眾傳播外延而拓展了表演者公眾傳播權。依據印度法,只要公眾適時地看見、聽見或者其他方式欣賞表演,以任何方式同時向多個家庭或居所傳播表演,都構成向公眾傳播。廣播權是表演者同意他人對該表演或者其實質部分進行廣播的權利。廣播權得以實施的前提是,廣播節目產生合法或不是同一廣播組織先前合法制作。而播放權是表演者同意他人對其合法的表演或者其實質部分,通過廣播以外方式向公眾傳播。②

其次,表演者轉讓權與許可權。這是表演者擴大自己表演傳播面,增強其表演最大經濟效益的最主要方式,也是表演進入社會的最直接途徑。在印度法中,表演者轉讓權行使采用意思自治原則,且限于商業媒介或其他方式應用。印度對本國表演與外來表演采取差別保護,即對印度表演的轉讓是自由的,轉讓人是現有或未來表演的現實或可能表演者,轉讓標的是全部或部分表演,轉讓方式是概括或限制轉讓,而且權利受讓人的合法人成為受讓人; 對于外來表演的轉讓,表演者權轉讓僅限于實際存在的表演。而且,表演者權轉讓發生效力須具備其他要件: 簽署內容明確的書面轉讓協議; 如無協議,受讓人自轉讓之日起一至五年內行使受讓權。此外,著作權委員會對表演者權轉讓爭議有撤銷權與命令權,即不可歸責于轉讓人原因,受讓人未充分行使受讓的權利,著作權委員會根據投訴進行必要自主查詢之后,除非確信讓與人與表演者混同、轉讓條件嚴苛情形,自轉讓發生之日起五年期間后可以撤銷該轉讓; 如表演者權轉讓爭議的,著作權委員根會據投訴視情形,自主下達追索應付版稅等合適命令。③ 與表演者轉讓權相對應的是表演者許可權,印度法律對兩者規定有許多相似之處,而兩者不同主要體現在: 表演者或其人簽署的書面許可,對現有表演或未來表演中的任何利益,授予他人; 對于未來表演許可,僅在表演實際存在的情況下,許可才能生效,如無約定,受讓人法定人可繼承許可利益。④最后,表演者收益權。表演者收益權是表演者經濟權的最直接體現,最常見的是表演者報酬權( 版稅權) 與轉售受益權。印度法律對表演者權的轉售受益權做了特色規定: 權利的適應對象是戲劇作品或音樂作品的原稿再轉售; 適應主體是原始著作權所有人及其法定繼承人而非其他權利繼受者; 適應價值是超額提成,即轉售價超過10000 盧比的,對超額部分提取不高于轉售價格10%的受益,或者由版權局決定最終提成份額; 本權利期限至原始表演者權保護期限屆滿;本權利爭議具有非訴訟性,即對本權利的爭議,版權局的裁決是終局裁定。⑤ 至于報酬權( 版稅權) ,印度法在繼有國際共性規定外,也具其特殊內容。⑥ 一是權利受益由影視制片人壟斷轉向表演者等分享。在2012 年前,印度采取雙重版權制度,表演者除取得現場表演報酬或轉讓費外,無權分享其他收益,現行法律將電影制片人獨占著作權分別與藝人共享,并將原出租權改為商業性出租權,這可能保障表演者獲得版稅的權利。二是基于表演者人身權等不可轉讓的權利獲益權。法律規定音樂表演者,不得轉讓或者放棄公平分享受讓人利用其表演所獲收益的權利,即使依照表演者權集體管理協會規定方式轉讓制作電影或者錄音制品。三是改變藝術組織對許可使用領域的壟斷權。此前,集體管理組織存在文化柏林墻,藝術組織不合理地向表演者轉付許可使用報酬,卻向廣播界索取高達營業收入20% 的表演使用費。而現行法強調集體管理組織管理的集體性,管理機構成員有同等數量的權利人,將原來被動提交報告改為定期復核制度,有效地防止集體管理組織損害表演者利益的行為。

四、印度表演者權的司法救濟

印度對表演者權的法律保護不遜色于美國,如對于表演者權案件,印度法院有特殊初審權。2003 年成立知識產權申訴委員會,設有申訴庭受理申訴案件,每個申訴庭由一位法官和一位技術官員組成。警察局是印度表演者權保護執法的重要力量。根據印度法律,在侵權案件調查中副調查官以上的警官可以無需搜查證直接對侵權人住所實施突擊搜查,并且沒收侵權產品及用于侵權的工具。到2011 年3 月,印度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為保護傳統知識設立專門機構的國家,建立了特色的司法救濟體系,包括民事救濟和刑事救濟兩種。

民事救濟是印度保護表演者權最有成效的手段。在印度,權利所有人和排他許可的被許可人,在覺得自己的原始表演者權或者繼受表演者權受到侵害時候都可提起民事訴訟侵權之訴,而不要求表演者權注冊登記。

民事救濟具體方式主要有申請搜查令、申請臨時性禁令、損害賠償、返還利潤等。申請搜查令,即原告在發現侵權自己時,可以向法院申請搜查令,執法人員到被告的住所突擊搜查被告的所有的文件和證據,避免對方在得知訴訟后毀掉證據,是一種獨特的類似證據保全的措施。申請臨時性禁令是原告在訴訟中判決前為保全自身利益免遭不可挽回的損失而向法院申請扣押、封存、凍結等臨時保護措施,是一種類似訴訟保全的措施。印度1908 年《民事訴訟法典》及1963年《特別救濟法》都規定了申請禁令具體程序。返還利潤是一種嚴格責任,即在一定情況下,即使侵權人不知道,或無充分理由應知道自己從事的活動構成侵權,被侵權人仍可以向法院申請,責令侵權人返還所得利潤或令其支付法定賠償額。此外,損害賠償存在過錯責任或無過錯責任賠償制度,但是一種補償責任①。

印度法律還設計了其他具有印度特色的民事救濟措施。② 一是對侵犯版權的民事救濟適用。依據法律,除另有規定外,任何侵權的表演,表演者享有所有補救方式,包括請求侵權解釋或其他方式的所有救濟。二是共有權中獨立權利的保護。在共有表演者權中,多個表演者擁有若干分屬于自己的表演者權利,任何表演者可以單獨進行救濟。而且,表演即使全部或部分被轉讓后,表演者仍因表演者身份,有權對損害名譽或聲譽的行為主張賠償損害,表演者法定代表人可以行使除身份權外的表演者權。三是善意侵權免責。依據印度法律,善意的表演復制品侵權者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免責。其成立的條件是: 適用范圍僅限于復制品中的表演; 侵權者主觀上是善意,即不知道或者不應該知道該復制品是侵權產品或者有合理理由相信該復制品不侵權; 侵權方式是自己占有或經銷復制品; 舉證責任倒置侵權當事人有證據證明自己主管善意。

篇3

一、過度投資概念

企業價值的創造體現在企業以其自身所需的生產要素創造一定的經濟利益,以提高企業價值。而企業的投資決策在財務決策中占據著核心地位,也就是說,企業價值的增值或是再創主要是通過企業的投資活動是實現的。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投資受到內外部因素的雙重影響,企業的投資效率也受到不同程度的 影響。由此,國外學者對“最優投資”開展了相關的研究,進而引入了非效率投資、過度投資、投資不足的相關問題。

過度投資起源于Lang和Lizenberger提出的“過度投資假說”,并界定了“過度投資”公司,即指由于公司擁有較大的自由現金流,以使其依然能夠接受投資凈現值小于零的投資機會,表現為托賓Q

近年來,基于上市公司過度投資的普遍現象,國內學者進行了相關的研究。他們認為,企業為增強其市場競爭力,盲目擴大企業規模,將資金投放到對于企業的實際情況來說并不理想的新項目上,甚至是涉足與企業主營業務無關且企業并不熟知的領域,從而進行過度投資;由于現代企業制度的兩權分離形成的委托沖突,管理層優先考慮個人利益,從而選擇利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項目,放棄對于企業來說最優的投資機會,即使是投資凈現值為負的項目。

綜上所述,過度投資是指接受對公司價值而言并非最優的投資機會,超出或偏離了自身的能力和成長機會,尤其是凈現值小于零的項目,從而導致企業資金配置效率低下的一種投資決策行為。但是要排除一點,在制定投資決策時企業可能會以犧牲短期收益為代價,而投資于凈現值為負的項目,但是該項目能夠為企業帶來長遠的利益,這種情況不屬于過度投資。

二、過度投資動因

(一)經營者偏離所有者目標

在我國資本市場的結構下,企業在制定相關財務決策時,尤其是投資決策,股東、管理層和債權人都會從自身利益的角度看待問題,三方間的利益沖突是造成企業非效率投資的根源。

第一,股東―管理層沖突。現代企業制度的兩權分離,股東和管理層之間的利益存在沖突,股東更傾向于股東權益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而管理層可能更多的追求其自身的發展或是個人收益最大化,股東、管理層間的沖突油然而生。而管理層作為企業經營活動的直接負責人,會傾向于投資有利于自身發展的項目,盡管這個項目的投資凈現值為負或是與企業價值最大化、股東權益最大化的經營目標相悖,管理層也會利用其信息完全的優勢,提供股東有利于項目決策的相關信息,促使企業投資于非企業價值最大化的項目,造成企業過度投資。

第二,股東―債權人沖突。很多專家學者研究債務融資對投資行為的影響但并未達成統一的結論。一般來說,在企業負債較多的情況下,股東和管理層將會統一戰線,與債權人形成對立面,股東有強烈的動機將企業的資產投放于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項目,若成功則會分取大部分的投資收益,若失敗大部分的投資損失將會由債權人承擔。企業過度投資,往往選擇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項目,這樣會侵害債權人利益。但是,當項目的投資凈現值不足以償還企業債務時,股東無法分享投資收益,盡管項目投資凈現值大于零且成功的可能性很大,股東也會放棄投資,此時是投資不足的表現。債權人在企業治理中會發揮一定的積極作用,企業按期償還債權人本息,同時債權人的監控使得管理層面臨控制權轉移的風險,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管理層的過度投資行為,而短期債務更能夠地降低成本。由于企業的舉債程度、投資收益等因素的作用,會引發企業的非效率投資,導致股東和債權人之間的利益沖突,可能會造成投資過度,也可能是投資不足,但是由于債權人在公司治理中的積極作用,能夠抑制企業過度投資。

第三,控股股東―中小股東沖突?;谖欣碚摚髽I委托問題主要是指股東與管理層之間的利益沖突,但當企業股權集中到達一定程度后,問題將會轉移到控股股東和中小股東之間的利益沖突,大股東往往會為獲取私人控制權收益而犧牲中小股東利益,控股股東可以通過低效率投資、過度多元化等方式謀取收益。相關專家研究表明,基于現階段的資本市場情況,公司很難保護中小股東的權益,往往被大股東所控制,這樣就會導致股東間沖突,大股東往往會選擇對自己有利的公司決策。

(二)信息不對稱

信息不對稱理論是由美國經濟學家邁克爾?斯彭斯、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和喬治?阿克爾洛夫提出來的,該理論認為,由于參與市場經濟中的各方對于信息的接收量是不一樣的,而且由于信息傳遞的不及時、信息傳遞過程中傳遞者有意隱瞞部分信息造成的信息丟失等客觀的因素,各經濟主體或是利益相關者對信息的掌握程度也是有變化的,那么對于信息獲取較多的一方就會得到更多的利益,但是也正因為這種不對稱性導致了經濟主體不能夠獲得最全面的信息而影響其做出正確的判斷,這說明中國的資本市場目前的發展是不夠健全的,相關的機制還有待進一步的完善。

在企業的管理過程中,兩權分離的制度增強了所有者和經營者之間的信息獲取不對稱性,為企業管理層實行過度投資以增加個人收益提供契機,從而促使企業過度投資的現象越發普遍。經營者會對企業經營活動、市場的投資環境和相關的有效信息、動態等等投入更多的關注,因為他們的目的是通過投資來獲取利益,然而所有者則很少直接參與企業的經營活動,對一些有效信息的獲取能力不強,在不太了解實情的情況下,所有者接收的都是經營者反饋的信息,而這些信息基本都是對管理層所期望投資的項目比較“有利”的信息,如具有經濟潛力、有廣闊的發展空間等,管理層往往會不顧及企業的整體利益而有意向所有者隱瞞一些至關重要的信息,不及時說明投資項目可能會給企業帶來的負面影響,盲目投資于一些凈現值為負的項目,擴大企業規模以提高個人薪酬,謀取私利。

(三)公司治理結構不規范

公司治理的核心是通過建立有效的管理機制,以適應企業所處的動態環境,實現企業管理的科學、有效,促進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的實現,確保企業利益相關者的合法權益。

公司治理貫穿于企業所有的經營活動,而投資決策占據著企業財務決策中的核心地位,公司治理在投資決策過程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體現在對公司投資行為的監督上。所以,企業治理結構的不規范是導致過度投資的重要原因之一。公司治理有外部治理和內部治理之分,針對于中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獨有的特征―股權集中度較高,公司治理目標主要是解決各股東、管理層之間的利益關系。外部治理主要是通過市場機制、外部競爭的市場體系、法律機制來實現公司治理,維護利益相關者的合法權益。內部治理是指通過制度安排的形式在所有者(主要是股東)與管理層之間構建監督、制衡機制,合理地配置所有者與管理層之間的權利與義務,實現股東、債權人和管理者之間的相互制衡,防范和約束企業過度投資。但是,股權結構不同,約束效率是不一樣的。如果公司被某大股東所控制,往往會選擇有利于自己的決策,而忽視所有股東的利益需求。在這樣的情形下,一個公司的治理機制是否有效也深受影響。

(四)管理者特質及認知偏差

委托、信息不對稱等理論都隱含了一個前提條件,即在假設企業管理層為理性經紀人的情況下,管理層行使其權利制定相關決策。但是在實踐中,管理者往往不是完全理性人,還會受到其主觀心理因素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管理者過度自信、從眾心理等等。

篇4

印度擅長寓言譬喻,《莊子》是中國寓言早熟的奇葩,二者之間存在許多相似之處,尊足、輪、珠和客塵煩惱常常出現在印度的寓言譬喻中,《莊子》中也同樣出現了這些物象;印度直接促成了動物寓言的發展,《莊子》中也具有豐富的動物寓言;印度文學和《莊子》都以鏡和水來比喻心性;“夢”是印度的常用譬喻意象,《莊子》則揭開了中國夢文學的歷史;未親歷過海洋的莊子卻與印度人一樣常將“?!奔{入自己的寓言譬喻中。不容置疑《莊子》與印度的寓言譬喻存在非常多的相似之處,《莊子》是否真受印度的影響,有待歷史性的證明。

關鍵詞: 《莊子》;印度;寓言;譬喻;夢文學

中圖分類號: B2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7387(2013)02-0117-06

司馬遷說《莊子》一書,“大抵率寓言也”,《莊子·寓言》篇開宗明義稱“寓言十九”??梢?,寓言在《莊子》中所占比重之大。不但比重大,它還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為它是莊子思想的主要載體。莊子創作的這些寓言思想深刻獨特,想象瑰麗豐富,描寫細膩傳神,代表了中國古代寓言的最高成就,也是全世界的古代寓言故事中的扛鼎之作。戰國時期,寓言較春秋時期有很大的發展,諸子百家皆運用寓言。但是,“以《莊子》為代表的道家學派的散文所運用的寓言,已經把寓言從說理的附庸地位中解放出來而成為相對獨立的一種文學樣式,它既不同于《墨子》、《孟子》散文中寓言只是一個信手拈來的比喻,也不同于《荀子》、《韓非子》散文中寓言缺少形象的塑造??梢哉f,《莊子》寓言的出現,在整個戰國時展期的寓言中,它是一朵早熟的奇葩。”[1]為什么會形成這種這樣一種一枝獨秀的文學現象,是否是受到印度民族擅長譬喻的影響?雖然《老子》中也常用譬喻,但它是比喻推理,就是用比喻象征的手法或通過聯想表達難以言傳的思想,最后達到“舍象取義”的結果。盡管《老子》第七十四章中用替代木匠伐木的人難免會傷到自己的手的現象比喻司殺者必定沒有好結果的比喻推理已經接近于《莊子》的寓言了,但是“從比喻推理到寓言說理或故事說理,從思想史的傳承上看似乎只是一步之隔,但其真正的實現和完成卻是足足跨越了春秋和戰國兩個時代?!盵2]所以,很可能莊子的思想有外來思想即印度思想的介入,使莊子完成了這次飛躍。

印度具有和中國同樣豐富的文化、富有創造性的想象、睿智和幽默,林語堂先生認為印度在宗教和想象文學方面是中國的老師。印度是寓言的故鄉,寓言的形式和技巧可以在印度追溯到其極為遙遠的源頭。寓言在上古印度佛教和非佛教文學中都非常豐富。如佛陀繼承印度民族擅長譬喻的傳統,所以佛經的中寓言更是數不勝數,《法華經·方便品第二》中佛對舍利弗說:“我以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演說諸法?!薄斗ㄈA經》中“火宅四車之喻”、“長者窮子之喻”、“藥草之喻”、“化城之喻”、“衣珠之喻”、“髻中明珠之喻”、“醫師救子之喻”的法華七喻是非常優秀的寓言。

一、尊足、輪、珠與客塵煩惱

《莊子》何以成為中國戰國時期寓言早熟的奇葩,僅僅《莊子》一書中就有大約200篇寓言,這不能不讓我們懷疑是受到印度寓言的影響。數量如此巨大的寓言,我們不可能一一去講解,這里只選取三則我認為受佛學影響非常明顯且非常有意思的寓言。第一則在《德充符》中:

魯有兀者叔山無趾,踵見仲尼。仲尼曰:“子不謹,前既犯患若是矣。雖今來,何及矣!”無趾曰:“吾惟不知務而輕用吾身,吾是以亡足。今吾來也,猶有尊足者存,吾是以務全之也。夫天無不覆,地無不載,吾以夫子為天地,安知夫子之猶若是也!”孔子曰:“丘則陋矣。夫子胡不入乎?請講以所聞!”無趾出。孔子曰:“弟子勉之!夫無趾,兀者也,猶務學以復補前行之惡,而況全徳之人乎!”

叔山無趾去見孔子,孔子見其無趾形體不全,所以譏其不謹慎而有失趾之患。叔山無趾說,雖然他形體上亡足,但是有“尊足”存,而且務全它。尊足,歷來解釋為“性也”,這并沒有不妥。莊子采用形體亡趾但“尊足”存有這樣的寓言,我認為這跟釋迦牟尼佛有關系。兩足尊,又作無上兩足尊、二足尊,是佛的尊號,佛弟子常頂禮佛足以表示對佛的敬仰,頂禮是印度最上的敬禮,即兩膝、兩肘及頭著地,以頭頂敬禮,承接所禮者雙足,例如在法會中佛弟子?!罢把龇鹱阕稹薄?/p>

印度發明車輪大概和中國同樣早,或許更早。季羨林先生認為,印度的重商文化,“車輪可以滿世界轉動”,才使“輪”(cakra)和“轉”(vartin)合起來,產生“大皇帝”(轉輪王)的概念。印度佛教就用這“輪”(cakra)的象征符號來形容佛法的傳播,因此有“”和“轉輪王”等概念。佛經中把佛法比作“輪”的形容詞也非常之多,比如有“妙”、“大”、“正”、“無上”、“妙梵輪”、“光輪”、“智風輪”、“無礙”、“無上清凈梵輪”等。請佛住世講法常被說成“轉”。再有,鳩摩羅什翻譯的《佛說首楞嚴三昧經》把佛的蓮花座形容為“大轉座”,他翻譯的《佛說華手經》有“又以七寶珠輪上佛請轉”、“又以眾寶珠輪上佛請轉”、“又以香輪上佛請轉”,真可謂是“輪”上加“輪”。這些概念傳到中國,影響了《莊子》,于是便有了“輪扁斫輪”的寓言,這也是“輪”上加“輪”。《天道》篇:

桓公讀書于堂上,輪扁斫輪于堂下,釋椎鑿而上,問桓公曰:“敢問公之所讀者何言邪?”桓公:“圣人之言也?!痹唬骸笆ト嗽诤??”公曰:“已死矣。”曰:“然則君之所讀者,圣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讀書,輪人安得議乎?有說則可,無說則死。”輪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觀之。斫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應之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于其間。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輪。古之人與其不可傳也死矣。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輪扁以做輪為喻,告訴齊桓公書與義的關系,并讓齊桓公信服。一個做輪子的匠人能給齊桓公講大道理,甚為不可思議。輪扁是轉輪王,斫輪之事喻“法”,輪扁斫輪就是轉輪王轉,也是“輪”上加“輪”。

《天地》中有黃帝索“珠”的寓言:

黃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侖之丘而南望,還歸,遺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離朱索之而不得,使喫詬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黃帝曰:“異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

玄珠,喻道也。莊子以珠喻道似受佛學影響,釋迦牟尼也常以此為喻,著名的有法華七喻之一的“髻中明珠”之喻。這個寓言的內容為:轉輪圣王討伐小國,論功行賞之時,對有功者隨意賜予田宅、珍寶、象馬車乘、奴婢等,只有髻中明珠沒有隨意相賜,后來才將它賜給有大功的人。這里的轉輪圣王喻如來;轉輪王所賜除明珠外諸物喻如來在四眾中說的方便法,如禪定、解脫、無漏根力、有余涅槃等等方便教法;髻中明珠則喻《法華經》,佛說此經無量劫中難得一聞,能得見、受持、讀誦甚為稀有,末后將明珠賜給大功者喻機緣成熟,將《法華經》的無上秘密之藏,賜予眾生,令得入究竟一佛乘。

煩惱能擾亂身心,障礙菩提,因為這種能染污心性的無明是外來的,所以在佛經中常用客塵與之連用。也單稱客塵,蓋煩惱非心性本有之物,乃由外緣而起,故稱為客;又以煩惱能污染心性,猶如塵埃之污染萬物,故稱為塵?!陡3分杏幸欢卧?,用后來禪宗的話來說的話,就相當于“如胸中正鬧也”的意思,也就是煩惱魔在作怪,擾亂身心:

南榮趎贏糧,七日七夜至老子之所。老子曰:“子自楚之所來乎?”南榮趎曰:“唯?!崩献釉唬骸白雍闻c人偕來之眾也?”南榮趎懼然顧其后。老子曰:“子不知吾所謂乎?”南榮趎俯而慚,仰而嘆曰:“今者吾忘吾答,因失吾問?!崩献釉唬骸昂沃^也?”南榮趎曰:“不知乎?人謂我朱愚。知乎?反愁我軀。不仁則害人,仁則反愁我身;不義則傷彼,義則反愁我已。安逃此而可?此三言者,趎之所患也,愿因楚而問之?!崩献釉唬骸跋蛭嵋娙裘冀拗g,吾因以得汝矣,今汝又言而信之。若規規然若喪父母,揭竿而求諸海也。汝亡人哉,惘惘乎!汝欲反汝情性而無由入,可憐哉!”

南榮趎獨來謁見老子,但老子說他是與眾人一起來的,南榮趎驚懼的顧看他的后方并無一人,老子說他不知道這話中的意思,也就是南榮趎心中有萬千煩惱,也就是清凈心沾染甚多客塵煩惱,如同眾人一般。果不其然,之后南榮趎對老子說的三言皆是因煩惱而起,證實了老子第一眼就看準了他的心中有萬千煩惱,“向吾見若眉睫之間,吾因以得汝矣,今汝又言而信之”。

二、動物寓言

印度人因寓言而著稱,非常擅長譬喻,他們直接促進動物寓言題裁的發展。非佛教文學中最優秀的寓言集當屬《五卷書》,它大概編成于公元1世紀,由古代勞動人民創作的故事、寓言、童話編寫而成,它是古代印度勞動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除前面的《楔子》外, 共5卷: 《絕交篇》、《結交篇》、《鴉梟篇》、《得而復失篇》和《輕舉妄動篇》。《五卷書》對全世界產生了重大影響,《伊索寓言》可能都受其影響?!段寰頃愤€是動物寓言集,《莊子》中也頗多動物寓言?!肚f子》中的動物寓言有《逍遙游》中的鯤鵬、蜩與鷽鳩、斥鷃、貍狌;《養生主》中的澤雉;《人間世》中的螳螂擋車;《德充符》中的豚子食于死母;《駢拇》中的鳧鶴脛短長;《天運》猨狙衣周公服;《秋水》篇中的夔蛇蚿風、坎井之蛙、鹓鶵與鴟;《山木》篇中騰猿;《徐無鬼》篇中的吳王射狙;《則陽》篇中的蝸角上的戰爭;《外物》篇中的涸轍之鮒。印度民族如此擅長譬喻,創造如此大量的杰出寓言,對世界的寓言產生了直接的影響。我認為莊子很可能也受其影響,古印度的寓言想象豐富,睿智幽默,莊子的寓言也一樣,想象奇特,恢詭譎怪。還有一個相同之處,印度民族非常富于幻想,在他們的幻想世界里,一切鳥獸蟲魚都有思想、有感情、有性格,能說會道,那些黃牛、獅子、老虎、豺狼、猴子、烏鴉、貓頭鷹、老鼠、烏龜、鴿子、鱷魚等等,與人無異,這樣的寓言表面上是鳥獸蟲魚的故事,但實際上是人們社會活動的反映,受此影響是《莊子》中有如此多的動物寓言的原因之一。

有一個奇怪的現象,猴子在中國并不多見,但是《莊子》中卻出現了大量的猨狙?!肚f子》中出現大量有關猨狙的寓言,這可能也和印度寓言譬喻有關。因為印度不但是世界上猴子最多的國家,所以猴子成為文學形象理所當然,而且有一個最突出的猴王神話,那就是印度史詩《羅摩衍那》中羅摩的隨從哈奴曼。哈奴曼受到狂熱的崇拜,印度人民廣泛流行猴子崇拜可能跟這有關。猿猴自然也會成為譬喻的對象,如佛經中的“躁動不安,如猿猴”(《楞伽經》),《六度集經》中有“鱉魚與獼猴”的故事。

三、以鏡和水喻心性

我認為《莊子》中還有一種譬喻深受佛學的影響,那就是以鏡、水喻心性。這種譬喻在佛經中舉不勝舉。例如,《四十二章經》第十三章:“沙門問佛:‘以何因緣,得知宿命、會其至道?’佛言:‘凈心守志,可會至道。譬如磨鏡,垢去明存,當得宿命。’”《四十二章經》第十六章:“佛言:‘人懷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以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舍;垢盡,道可見矣?!薄秷A覺經》中的“譬如磨鏡,垢盡明現”和“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于中顯現,如鏡中像”。水中月、鏡中花這些都是佛經用語,是以水、鏡喻心性。

《德充符》中有一句話:“人莫鑒于流水而鑒于止水,唯止能止眾止?!睂τ谶@句話,林希逸這樣解釋,流水和止水都是喻心,其對“唯止能止眾止”的解釋更是精妙,“眾人以欲止之心就其求止焉,惟斯人則能之,故曰惟止能止眾止。此一句蓋言未能安其心之人而求教于彼,彼乃能教之而使之安?!盵3]其實我們只看字面意思也能理解,“唯止能止眾止”,猶如《四十二章經》第十三章佛說的一樣,澄凈的水是清凈的,能夠成相,這就是止水能止眾止,眾止可以理解成眾人的影相,當用手去攪拌澄水后,水不再靜止,即使眾人共相照臨,也沒有一個能夠照見影子?!兜鲁浞愤€說“鑒明則塵垢不止,止則不明也”,這也就是“垢盡明現”。《德充符》中還有“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為法也,內保之而外不蕩也”,這跟止水是一個意思?!兜鲁浞罚骸爸寥酥眯娜翮R,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薄犊桃狻菲姓f:“水之性,不雜則清,莫動則平;郁閉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薄渡侥尽菲姓f:“吾守形而忘身,觀于濁水而迷于清淵?!?/p>

說到《德充符》的“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很自然的讓我們將它與《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聯系起來,這樣的語句還有“其為物,無不將也,無不迎也”。說到這個,必須得了解一下“般若經”。般若經的經典有玄奘所譯的《大般若經》,《金剛經》和《心經》則是般若經的濃縮本,在各類小本般若經中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金剛經》和《心經》都有“對外掃相”和“對內破執”兩個思想?!督饎偨洝返膶ν鈷呦嗨枷爰畜w現在“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句偈上,對內破執則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一點睛之筆?!缎慕洝穭t是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來對外破五蘊之身,以“心無罣礙”來對內破心執?!肚f子》也存在“對外掃相”和“對內破執”這兩方面?!肚f子》的對外掃相主要表現在《德充符》中塑造的一系列的形體不全或極度丑陋的人物形象的寓言上。魯國的兀者王駘,從之游者與仲尼相若,孔子亦自愧不如;兀者申徒嘉譏諷鄭子產;與孔子論辯的魯國兀者叔山無趾;衛國惡駭天下的哀駘它,“丈夫與之處者,思而不能去。婦人見之,請于父曰‘與為人妻,寧為夫子妾’者,數十而未止也”,并令魯哀公愿“傳國焉”;“其豆肩肩”的闉跂支離無脤等。雖然他們形體不全或者相貌丑陋,但是他們都是有德之人,莊子通過這樣的寓言來對外掃相,這在申徒嘉和鄭子產的對話中表現的很明顯。申徒嘉和和鄭子產同師于伯昏無人,鄭子產對申徒嘉說:“如果我先出去,那你就先停止;如果你先出去,那么我停止?!币馑际青嵶赢a以自己執政的地位不愿與兀者申徒嘉為伍。申徒嘉反駁說,以前笑我足不全的人很多,我也會對此勃然發怒,但當我來到伯昏無人先生這里時,就再沒有發過怒了,正是先生和我一起游學十九年了卻不知道我是兀者的行為感化了我吧。“吾與夫子游十九年矣,而未嘗知吾兀者也”就是典型的對外掃相。叔山無趾亡足但有尊足者存,還有《大宗師》中子祀、子輿、子犁和子來相與友說的“孰能以無為首”和子桑戶、孟子反和子琴張相與友說的“孰能相與于無相與,相為與無相焉”,這也是對外掃相。魯哀公問孔子何為才全時,孔子回答說“使日夜無郤而與物為春,是接而生時于心者也”,《徐無鬼》中有“君若勿失已矣,修胸中之誠,以應天地之情而勿攖”,這與“無所住而生其心”義無不同。

四、夢文學與“?!?/p>

先秦諸子著作中除了《莊子》大量出現“夢”字外,其他諸子很少甚至沒有言及“夢”。比《莊子》早的,《老子》中沒有“夢”;《論語》中只有“子曰:‘甚矣吾哀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墨子》倒是出現了五個“夢”字,但其中兩個是云夢澤的“夢”,所以實際上只能算三個,分別是“武王踐功,夢見三神”(《非攻中第十八》)、“夢臥而以為然也”(《經上第四十》)、“臥夢平淡” (《經上第四十》)。和莊子同時的孟子沒有言及“夢”。比莊子稍晚一點的荀子只有“心臥則夢,偷則自行,使之則謀,故心未嘗不動也,然而有所謂靜,不以夢劇亂知,謂之靜”(《解蔽篇第二十一》)。比莊子晚的韓非子言及的“夢”雖然比上述的多,但還是遠遠不及莊子,只有《內儲說上七術第三十》:“觀聽不恭則誠不聞,聽有門戶則臣壅塞,其說在侏儒之夢見龜……衛靈公之時,彌子瑕有寵,專于衛國。侏儒有見公者曰:‘臣之夢賤矣?!唬骸螇??’對曰:‘夢見灶為見公也?!唬骸崧勔娙酥髡邏粢娙?,奚為見寡人而夢見灶?’對曰:‘夫日兼燭天下,一物不能當也。人君兼燭一國人,一人不能擁也。故將見人主者夢見日。夫灶一人煬焉則后人無從見矣,今或者一人有煬君者乎?則臣雖夢見灶不亦可乎?’”《右經》:“欲發天下之大事,未嘗不獨寢,恐夢言而使人知其謀也……昭侯必獨,臥惟恐夢言泄于妻妾?!薄峨y四第三十九》與《內儲說上七術第三十》內容一樣,只多一句“或曰侏儒善假於夢以見主道矣”。

倒是《周易》、《左傳》和《詩經》較多出現夢?!吨芤住分械亩际钦級粑淖帧嫡认壬慕y計,《左傳》中有二十七條記夢的條文。《詩經》中對夢的記載和寫夢的片段的作品也比較多,其中主要有《小雅·斯干》和《無羊》,還有一些愛情詩如《周南·關雎》、《秦風·蒹葭》也有記一些相思、相戀的夢幻。“上述作品對于夢的記述大多是上天之命、鬼神之意、祈禱之愿的一種體現,文學價值與美學價值不高,不足以稱為夢文學。只有到了《莊子》,才開創了風格奇異、文學色彩濃厚的夢文學——寫夢的寓言,從而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國夢文學的開山鼻祖。于是,中國夢文學的歷史從此揭開了第一頁。”[4]這段話揭示了正式將夢納入文學范疇還是從莊子開始的。

《莊子》全書共有28個“夢”字,分別出現在《齊物論》、《人間世》、《大宗師》、《天運》、《刻意》、《至樂》、《田子方》、《外物》和《列御寇》中,而且莊子筆下的“夢”主要不再是生理現象與之后的占夢,而是跳出了生理層面,作為夢幻的寓言,也將它視為非覺悟的表象。這的確是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

在莊子之前、同時和之后的諸子都沒能像莊子那樣大量言及“夢”,莊子的“夢”也不再是占夢之夢,而是成為夢文學,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呢?《莊子》一書中大量出現這樣的“夢”是否是受印度常以“夢”作譬喻的影響呢?印度早期哲學大著《奧義書》中“夢”非常常見,如“他在夢中游樂,看到善行和惡行,有按原路返回原來的出發點,進入覺醒。”佛家認為人生如夢,所以夢的譬喻在佛經中更是常見?!督饎偨洝罚骸耙磺杏袨榉ǎ鐗艋门萦?,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法華經》:“……常有是好夢。又夢作國王……”《圓覺經》:“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于醒,了無所得?!薄毒S摩詰經》:“是身如夢,為虛妄見?!薄独阗そ洝罚骸笆篱g恒如夢,遠離于斷常?!边@些例子只是其中微乎其微的一小部分,還不如百千萬那由他分之一。研究印度神話夢幻經驗及表達方式的奧弗拉赫蒂指出印度神話最引人注目的經驗之一是使我們疑惑自己是真實的也是不真實的這種確定性的事件的經驗。在印度人的思維中,人類經驗的基本狀況是幻覺狀況,當我們在醒覺的時候會抵制和排斥這種幻覺,但在睡眠時就會放開幻覺之夢的運作,夢見事物從一種樣式轉變為另一種樣式,《莊子》中的夢中飲酒醒時哭泣、夢中哭泣醒時田獵和莊周夢蝶,正是幻覺之夢的運作,“丘也與女皆夢也,予謂女夢亦夢也”就是認為人類經驗的基本狀態是幻覺狀態。

與此相類似的還有《莊子》書中大量出現“?!弊?,這可能也是來自印度的影響?!肚f子》中一共有49個“海”字(包括“冥”和“洋”),數量比“夢”多一倍,出現在《逍遙游》、《齊物論》、《應帝王》、《天地》、《天道》、《刻意》、《秋水》、《至樂》、《山木》、《知北游》、《庚桑楚》、《徐無鬼》、《外物》、《讓王》、《說劍》、《天下》。先秦諸子幾乎沒有提到除表示“天下”意思的“四?!薄ⅰ昂取敝獾暮?,孔子只一次提及,“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相比之下,莊子說到的“?!苯^大部分并不是表示“天下”意義的“四?!迸c“海內”。莊子一生并未到過海邊,更不必說能像海邊魯國的孔子一樣“乘桴浮于?!绷?。為什么莊子在沒見過“?!辈⑶耶敃r諸子也很少提及“?!钡那闆r下會對“?!庇腥绱松詈竦母星椴⒋罅渴褂谩昂!蹦??“顧頡剛先生……還根據《山木》中‘涉于江而浮于?!f,參照《逍遙游》開篇的海闊天空之想象,推測作者‘一定是親歷海洋生活的人?!盵5]也許莊子并沒有親歷過海洋生活,但是他一定接觸過從海上而來的人。當時莊子已經接觸到印度哲學,特別是佛學,這可以是一個比較可靠的答案。《奧義書》和佛經大量出現“?!备庞《鹊臅r代背景有關,古印度的商業往來頻繁,對外貿易十分活躍,并且古印度的造船業十分發達,所以古印度民族對海的認識比較深刻?!陡枵邐W義書》中說:“它們出自大海,又返回大海。確實,這就是大海。”《法華經》中說“其心安如海,我聞疑網斷”、“佛以此喻,方便開示,種種言辭,演說一法,于佛智慧,如海一滴”和“如渡得船,如病得醫,如暗得燈,如貧得寶,如民得王,如賈客得海,如炬除暗”?!端氖陆洝分蟹鹫f“人有眾過,而不自悔,頓息其心。罪來赴身,如水歸海,漸成深廣”和“夫為道者,猶木在水,尋流而行。不觸兩岸,不為人取,不為鬼神所遮,不為洄流所住,亦不腐?。晃岜4四?,決定入海”?!毒S摩詰經》中有“集眾法寶,如海導師”、“度老病死大醫王,當禮法海德無邊”、“住佛威儀,心大如?!薄ⅰ岸舜蠛1拘匀绻省?、“如是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秷A覺經》中有“以輪回心,生輪回見,入于如來寂滅海,終不能至”、“欲泛如來大圓覺海,先當發愿,勤斷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薩境界”、“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此名如來隨順覺性”、“若于所求別生愛憎,則不能入清凈覺海”、“譬如大海,不讓小流”?!独阗そ洝分姓f“心海不起,轉識波浪”。

除了上述的寓言譬喻外,《莊子》中還有非常多的與印度相似的寓言譬喻。釋德清認為《養生主》中庖丁解牛的譬喻唯佛經有之,世典絕無僅有。佛經中還常常用眼睛有疾病不能明見事物譬喻眾生的迷惑,如《圓覺經》曰:“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見空華,幻翳若除,不可說言此翳已滅,何時更起一切諸翳。何以故?翳華二法,非相待故。亦如空華滅于空時,不可說言虛空何時更起空華。何以故?空本無華,非起滅故。生死涅槃同于起滅,妙覺圓照離于華翳?!薄肚f子》中亦常常有此譬喻。《徐無鬼》黃帝將見大隗一章中小童曰:“夫為天下者,亦若此而已矣,又奚事焉!予少而自游于六合之內,予適有瞀病,有長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車而游于襄城之野。’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復游于六合之外。夫為天下亦若此而已予,又奚事焉!”

還有,我們都知道印度的口傳文學對重要的事件總會重復敘述,這可能是口傳需要記憶的需要才出現這種形式,除此之外很難再找到更合理的解釋。“《莊子》中有許多話語都是不止一次出現在各篇之中,包括假托古人之口的某些重言;還有許多寓言好像似曾相識,講了又講,角色常變而主旨不變,有如‘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盵6]莊子可能也借用這種重復的形式表現其重要性。

【參考文獻】

[1][4]蔣振華:《〈莊子〉寓言的文化闡釋》,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94-195頁。

篇5

一、對《黔之驢》和《狼》的作品分析

柳宗元和蒲松林這兩位杰出的藝術大師,用生花妙筆,為我們展示了兩幅看似不同的生活畫面,但細心分析,我們會發現其實二者有許多相似之處。

1.情節的相似?!肚H》講的是一只老虎經過精心策劃吃掉了一頭“龐然大物,以為神”的驢子的故事,而《狼》說的是一位屠夫怎樣機智勇敢地殺死兩條狡詐的狼的故事,看起來似乎相差甚遠,其實差別不大。在這兩篇作品中,無論是《黔之驢》中的老虎,還是《狼》中的屠夫,他們開始都無一例外地對對手產生了畏懼的心理,但結果老虎和屠夫都取得了勝利,只是過程略有點不同:老虎是通過不斷地試探,最終“斷其喉,盡其肉”;而屠夫則有一個由守轉攻的過程,他能因地制宜,“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并抓住有利的時機奮起反攻,一舉擊斃了兩狼。套用一句中國的俗話:“正義必將戰勝邪惡?!眱善髌范挤现袊说膫鹘y欣賞習慣。

2.主題的相同。對這兩篇課文,我們當然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但大多數人都可以接受這樣一個觀點:面對貌似強大的對手,只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就定能取得勝利。老虎看到“龐然大物也,以為神”的驢子,盡管也有過畏懼,“蔽林間”,但它只是躲起來,還偷偷地觀察對手,并沒有一跑了之;屠夫看到兩只狼“綴行甚遠”,也曾“屠懼,投以骨”、“屠大窘”,但他后來丟掉了幻想,“弛擔持刀”,勇敢地同狼搏斗。正因為如此,他們才獲得了最后的勝利。今天的青少年,由于生活條件優越,身上正缺乏這種與惡勢力斗爭的勇氣,學習這兩篇文章,對他們來說應該有很強的教育意義。

3.形象的相近。無論是《黔之驢》還是《狼》,盡管篇幅短小,但都塑造了極為成功的形象,尤其是《黔之驢》中的老虎形象似乎更為成功,可以說是對老虎做了細膩的解讀,讓我們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原來老虎也可以這么可愛。而《狼》中的屠夫形象也極具生活氣息,非屠夫不能如此。一為獸,一為人,并非同類,但二者身上的共同點頗多,簡言之,都具有機智、勇敢、膽大、心細的特點。他們遇到了貌似強大的敵人,沒有簡單地選擇逃跑,而是選擇可靠的據點(麥場和樹林),耐心觀察,尋找有利的戰機,一旦時機成熟,就穩、準、狠地撲向敵人,一招斃敵。

4.成功的心理描寫。兩篇課文,都有極其細膩的心理描寫?!肚H》中,“以為神”、“然,莫相知”、“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覺無異能者”、“終不敢搏”、“虎因喜”等極其細致地寫出了老虎的心理變化過程。而《狼》中,“屠懼”、“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等也同樣寫出了屠夫的各種心情。此外,兩篇課文還善于通過動作描寫來揭示對象的內心世界?!肚H》中,“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遠遁”、“稍近,益狎,蕩倚沖冒”等無不如此,尤其是“蔽林間窺之”很耐人尋味?!独恰分?,“投以骨”、“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也細致地寫出了屠夫由妥協、退讓到奮起反抗并最終斃敵、除惡務盡的心理。

5.精練的語言。古人都十分講究“煉字”,這兩位大家當然也不例外?!肚H》中,除“蔽林間窺之”外,“稍出近之”、“稍近,益狎,蕩倚沖冒”、“因跳踉大,斷其喉,盡其肉,乃去”等描寫,無不精彩?!独恰分?,“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等都耐人尋味。

二、成因探究

1.思想感情。兩位作者,一在唐朝,一在清朝,前后相差近千年,為何思想感情卻極其相似呢?這就需要我們引導學生去探究。我們查閱資料后不難發現,這既和他們所處的環境有關,又和他們各自的性格、個人經歷有關。他們同生活在封建社會中,都比較關心人民疾苦,都敢于針砭時弊。從個人經歷來說,柳宗元早年考中進士,但仕途并不順利,由于參加“永貞革新”的失敗,一貶再貶,最終客死他鄉。蒲松齡早有才名,卻屢試不第,最后只能以做塾師為生。相似的命運造就了他們相近的思想感情。

2.表達形式。柳蒲二人為何都選擇了寓言這種形式呢?這是由時代造成的。柳宗元寫這些寓言故事,一個原因就是對現實不滿,對現實政治人物不滿,但是在當時那種政治環境當中,柳宗元的這種不滿是不敢也不便直接說出來的,那怎么辦?只好通過寓言小故事的形式含蓄地表達出來。蒲松齡生活在清代,清代“文字獄”盛行,他也只好以談狐說鬼寓言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思想。

三、現實意義

1.作品的教育意義。這兩篇課文,除上文提到的外,給我們的啟迪還很多。比如,做事要有耐心、細心,人不能自作聰明,不能太貪婪,要有真才實學,等等。教學中要鼓勵學生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見解,比如屠夫和狼、老虎和驢子本可以和平相處,共建和諧社會。關鍵是要引導學生細細研讀文本,并與時代結合起來。

篇6

【摘要】 目的引進癥狀嚴重程度每日記錄量表(DRSP),為PMS診斷和療效評價提供客觀衡量工具。方法在PMS流行病學調查基礎上,引進癥狀嚴重程度每日記錄量表(DRSP),采用Chronbach's α系數檢測、分半法和重測法對量表穩定性和一致性進行檢驗;采用證實性因子分析對效度標準穩定性進行檢驗;采用效標關聯法對效度進行估計。結果與結論引進修訂的中文版DRSP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為PMS診斷和療效評價的客觀衡量工具。

【關鍵詞】 癥狀嚴重程度每日記錄量表(DRSP);信度 ;效度

[Abstract]ObjectiveTo introduce the scale of Daily Record of Severity of Problems, provid the criterion of quantization evaluation for the diagnosis and curative effection of PMS.Methods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EPDML, we have introduced the scale of Daily Record of Severity of Problems,and checking up the stability and consistent of the scale by Chronbach's α coefficient ,test-retest and Split-Half means; checking up the stability of the criterion of validity by factor analysis; evaluating the validity by criterion-related means. Results and ConclusionThe introduced and revised of DRSP has a high reliability and a good validity, which offers an effective evaluate instrument for the diagnosis and curative effection of PMS.

[Key words]Daily Record of Severity of Problems(DRSP);reliability;validity

經前期綜合征(premenstrualsyndrome,PMS)是指在月經周期的黃體期有規律、反復發作的一組癥狀集合,主要包括軀體和心理癥狀。國外研究表明大約75%的婦女患PMS,國內為41.9%[1]。但是目前,國內尚缺乏統一的PMS診斷及療效評價標準,對該病證的客觀化測量工具也是缺乏的,因此本課題在PMS流行病學調查的基礎上,引進了美國婦產科學會(ACOG)推薦的PMS診斷標準和癥狀嚴重程度每日記錄量表(Daily Record of Severity of Problems,DRSP),經過翻譯,修訂,并對量表進行信度檢驗和效度估計,為PMS診斷和療效評價提供客觀衡量工具,為中、西醫構筑一個共同認可的交流工具,對于推動中醫藥的現代化發展和東西方醫學的相互交流具有重要的意義。DRSP是由Endicott 和 Harrison 研制的用于PMS診斷和療效評價的等級量表,該量表包括14個條目,包含24個癥狀,量綱為6級。國外對該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2]認為,DRSP具有良好穩定性和有效性,現在已經為國際醫學界在診斷和療效評價PMS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筆者引進并修訂了該量表,并通過大樣本的流行病學調查,完成其國內應用的信度檢驗和效度估計,為PMS診斷和療效評價提供臨床依據。

1對象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從北京、廣州、濟南、青島、太原、福州各地的學生、工人、知識分子中篩選出符合ACOG診斷標準的PMS患者947例,年齡18~45歲,平均28歲,選取資料收集完整受試者694例,應用DRSP,分別在連續兩個月經周期的5~9天、經前5天填寫數據,對所收集數據進行信效度檢驗。其中月經5~9天為跟蹤調查的卵泡期數據,經前5天為跟蹤調查的經前期癥狀數據。

1.2統計方法重測信度及分半信度選用斯皮爾曼相關系數法,內部一致性選用Chronbach'α系數法,結構效度分析選用證實性因子分析。

2結果

2.1DRSP結構分析DRSP量表用于PMS診斷及療效評價,通過探索性因子分析可推斷該量表的內在結構組成。對患者第1、2月經周期“經前5天均分”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結果顯示:DRSP量表分為3個維度,即情緒變化、癥狀體征、精神狀態及影響程度。

2.2DRSP信度檢驗

2.2.1DRSP各表Chronbach'α系數Chronbach's α系數表示量表的內在一致性,是最常用的信度系數。其應用條件是:量表中所有條目應該是平行、共性的,即所有條目必須測量同一現象,并以相同程度解釋該現象的變異[3]。本研究在DRSP量表結構分析基礎上,對DRSP量表內部結構以及所有條目進行內部一致性檢驗,結果顯示:情緒變化維度的α系數均在0.85以上;癥狀體征維度除了第一月經周期經前期的α系數為0.769外,其他的均在0.8以上;精神狀態及影響程度維度及所有條目的α系數均在0.913~0.954之間。

2.2.2DRSP分半信度本文采用SPSS 13.0中的Scale命令分析折半信度,將該量表所有條目分為對等的兩半,研究其內部一致性。結果顯示:除Correlation Between Forms 系數在0.829~0.888之間;Spearman-BrownEqual Length、Coefficient Unequal Length、Guttman Split-Half Coefficient 系數均在0.9以上。

2.2.3DRSP重測信度重測信度(retest reliability)為常用信度評估方法,反映量表穩定性。本文對PMS患者連續兩個月經周期“卵泡期(月經5-9天)均分”、“經前期(經前5天)的均分”進行同期相關性研究,結果顯示:卵泡期各條目重測相關系數值在0.441~0.593之間,經前期的在0.555~0.723之間。

2.3DRSP效度估計效度又稱準確度,用于反映測量結果與“真值”的接近程度。本文主要進行的是結構效度、效標關聯效度檢驗。

2.3.1DRSP結構效度DRSP結構效度是在應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確定DRSP量表結構的基礎上,對第一、二月經周期卵泡期均分、經前期均分進行證實性因子分析,其分析結果和模型擬合程度評價見表1。表1中文版DRSP結構效度考評

2.3.2中文版DRSP效標關聯效度分析效標關聯效度又稱標準效度(criteria validity),以相對準確的測量指標作為“金標準”考察測量指標是否與其一致。本研究以DRSP英文版作為效標,通過對54例英語專業的PMS患者連續兩個月經周期(第一個月經周期為中文版,第二個月經周期為英文版)的信息采集,分析所填寫的中英文版本DRSP的相關性。結果顯示:由于存在著月經周期不同而帶來的癥狀上的波動的影響,因此部分指標的相關系數較差,特別是經后8天和經后9天,該階段處于無癥狀時期,且條目指標變化受社會事件影響較大,因此,該時期的相關性較差;而經前5天總分、經后5-9天總分、經前1天打分、經前2天打分的相關系數較好。經前總分、經后總分均達到0.7以上,提示以DRSP英文版為效標,DRSP中文版具有較好的效標關聯效度。

轉貼于

3討論

由探索性因子分析可知,DRSP結構主要分為三大部分,一部分反映PMS患者的情緒異常變化,一部分反映PMS患者軀體癥狀以及體征,一部分反映其能力下降,興趣減低以及對工作生活人際的影響。該結構的設置,基本上與PMS的癥狀特征相似,符合PMS的診斷標準,因此該結構分布是比較合理的。采用Chronbach's α系數考察內部一致性,此系數越大,內部一致性越高,同質性越好。一般認為α系數大于0.8表示內部一致性極好,α在0.6~0.8表示較好,而低于0.6表示內部一致性較差[4]。通過對兩個月經周期卵泡期、經前期的3個維度內部一致性進行分析,各維度Chronbach'α系數絕大多數大于0.8,整個量表的Chronbach'α系數均大于0.9,表明此表具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分半信度結果顯示該量表在兩個月經周期卵泡期、經前期的分半信度均達到了0.9以上,“Spearman-BrownEqual Length”值均在0.9以上,充分說明了該量表具有較強內部一致性。重測信度結果分析:重測信度用重測相關系數表示。從斯皮爾曼相關系數可以看出,其經前期總分重測信度達到0.723,卵泡期為0.699,說明該量表測量經前期癥狀比卵泡期具有較好穩定性??偡值闹販y信度比較理想,基本符合量表穩定性要求。而卵泡期各條目重測信度略差,其原因分析:由于PMS臨床特點為經前出現癥狀,經后減輕或消失,因此卵泡期各條目分值絕大多數為零或較低,但此階段一些對受試者有刺激的社會事件,可能會引起條目分值波動,導致卵泡期各條目重測穩定性并不太理想。由于社會事件所引起的癥狀條目波動多限于幾個易受外界環境影響的癥狀,如情緒維度的條目,而其他癥狀體征條目相對穩定,導致卵泡期、經前期量表各條目重測信度較低。因此該量表仍需進一步完善:如該量表各條目穩定性較差,原因主要包括兩方面:(1)量表的條目在翻譯成中文版時存在文化背景差異,受試者存在理解上的不一致,如何將該量表的條目內容更貼近生活、更容易理解、意義更直接是我們今后的工作中應該注意的;(2)由于PMS癥狀在不同月經周期會有所波動,受生活事件影響較大,現有試驗條件下,不可避免存在一些波動而導致不穩定,因此今后對該量表修訂要在嚴格控制試驗條件的情況下進行。結構效度結果分析:結構效度是評價變量之間相關關系是否與理論預測一致的一個指標。理論假設提示可能存在潛在結構間的關系是正的、負的或零相關,如果結果與預測相符,就認為存在結構效度。根據對DRSP條目在經前期收集資料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結果可知,該量表的1、2、3、4條目均為反映情緒變化,稱為“情緒變化維度”, 7、8、9、11條目主要為癥狀和體征,稱為“癥狀體征”維度; 5、6、10、12、13、14條目主要反映精神狀態及影響程度,稱為“影響程度”維度。以上述3個維度作為該量表內在結構,對該量表進行證實性因子分析,分析其擬合優度。從以上指標分析結構效度的擬合程度??ǚ街?χ2):自由度相同下,χ2值越小表示模型與數據相斥的機會較低,因此理想的結構方程應該是不顯著的χ2值,χ2值很小說明擬合很好;χ2值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很不穩定,在很大樣本時不宜用χ2檢驗作為拒絕一個模型的理由,應參考其他一些評價指標。擬合優度指數GFI(Goodness of Fit Index)和調整自由度的擬合優度指數AGFI:這兩個指數的值在0~1之間,越接近于1,則該模型越好,一般大于0.9時,則認為模型擬合觀測數據;以上結構模型的評價GFI除了第二月經周期卵泡期為0.874以外,其他各階段均大于0.9,模型擬合良好。殘差均方根RMR(Root Mean Square Residua1):RMR反映了S矩陣與C矩陣殘差的大小,其值越小,則該模型越好;以上模型RMR均在0.03~0.05之間,該指標比較理想。標準化殘差均方根(standardized root mean square residual, SRMR):與RMR基本一致,以上模型SRMR均在0.03~0.05之間,該指標也比較理想。近似誤差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 RMSEA):該指標對模型的評價參考值如下[5]:小于0.05代表接近擬合,0.05~0.08代表相當擬合,0.08~0.1代表一般擬合,大于0.1代表不擬合;以上模型該指標均在0.08~0.1之間,說明該指標所體現的擬合程度一般。比較擬合指數 (Comparative Fit Index, CFI):CFI是通過與獨立模型相比較來評價擬合程度,即使是對小樣本估計模型擬合時也能做得很好。賦范擬合指數(normed fit index,NFI):NFI反映了設定模型比獨立模型在擬合上的改善“增量”,其抽樣分布平均值與樣本規模N正相關,因此在小樣本時低估模型擬合度。非范擬合指數(non-normed fit index,NNFI):NNFI處理了模型自由度對擬合指數的影響,它的問題是其估計值變化很大,有時能超出0~1范圍,而有時在小樣本時又太小。CFI、NFI、NNFI愈接近于1愈好,一般在0.9及以上表示模型擬合較好[6]。以上模型CFI、NFI、NNFI指標均大于0.9,模型較為理想。通過信效度檢驗分析說明,引進修訂的中文版DRSP具有良好的重測信度和內部一致性,具有良好的結構效度,與英文版DRSP具有良好的效標關聯效度,可以作為PMS的診斷和療效評價的客觀衡量工具。

參考文獻

1喬明琦,張珍玉.經前期綜合征癥候分布規律的流行病學調查研究.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1997,3(3):3.

2Endicott J, Nee J, Harrison W. Daily Record of Severity of Problems: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rch Womens Ment Health,2006, 9: 41-49.

3許軍,郭榕,劉永生,等.自評健康評定量表修訂版的反應度研究.中國衛生統計,2003,5 (20):272-275.

4馬文軍,潘波.問卷的信度和效度以及如何用SAS軟件分析.中國衛生統計,2000,17(6):364.

篇7

[關鍵詞] 河南方言;j、q、x;發音規律;舌尖齒音;舌面前音

[中圖分類號] H19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1-0037(2014)01-78-2

1 前言

河南省有一億多人,是中國人口最多的省份,因此河南話是中國使用人數最多的方言之一。

河南話屬于北方方言,與普通話比較接近。有研究指出:河南話與普通話的發音主要是聲調不同,而且有規律可循,即普通話的一(平)、二(上)、三(去)、四(入)聲讀做二(上)、四(入)、一(平)、三(去)聲,就是河南話,見表1。

但是據我研究,普通話與河南話的差距不僅僅在音調上,河南話在很多字的聲母發音上還與普通話不同。特別是一些以j、q、x為聲母的漢字讀音會由舌面音變為舌尖音,而這些讀音是用漢語拼音無法標出的。象詞語“積極”兩個字漢語拼音同為“ji”,但兩者聲母發音不同,“積”為舌尖音,“極”為舌面音。“漆器”,漢語拼音同為“qi”,但兩者聲母發音不同,“漆”為舌尖音,“器”為舌面音?!版覒颉保瑵h語拼音同為“xi”,但兩者聲母發音不同,“嬉”為舌尖音,“戲”為舌面音。

我們從幾個示例中可以看看發音的差別:

例一、《校園初秋》

初秋七月蘭蕉鮮,清新菊香瀉校園。

積極進取勤學習,齊心協力且向前。

此詩中有共有21個字的聲母為j、q、x,其中只有“菊、香、校、極、勤、協”六個字的聲母發音同普通話,為舌面音;而“秋、七、蕉、鮮、清、新、瀉、積、進、取、習、齊、心、且、前”15個字在河南話中讀作舌尖音。

例二、《熙戲犀》

西溪犀,喜嬉戲。席熙夕夕攜犀徙,席熙細細習洗犀。犀吸溪,戲襲熙。席熙嘻嘻希息戲。惜犀嘶嘶喜襲熙。

這篇文章是中國現代語言和現代音樂學先驅趙元任先生所作,全篇古文漢字聲母都是“x”,但用河南話讀,則有兩個讀音。其中“溪”、“喜”、“戲”、“吸”、“?!弊x作舌面音“xi”;而“西”、“犀”、“嬉”、“席”、“熙”、“夕”、“徙”、“細”、“習”、“洗”、“襲”、“息”等在河南話中則是讀為舌尖音。

例三、《唧唧雞》

唧唧雞,雞唧唧,幾雞擠擠集機脊。機極疾,雞饑極,雞冀己技擊及鯽。機既濟薊畿,雞計疾機激幾鯽。機疾極,鯽極悸,急急擠集磯級際。繼即鯽跡極寂寂,繼即幾雞既饑即唧唧。

這篇文章同樣是國學大師趙元任先生所作,全篇古文漢字拼音都是“ji”,用普通話讀是一個音,但用河南話讀,則有兩個讀音。其中“雞、幾、機、極、饑、冀、己、技、擊、及、薊、畿、計、激、悸、急、磯、級”的聲母讀音同普通話,為舌面音;而“唧、擠、集、脊、疾、鯽、既、濟、擠、際、繼、即、跡、寂”的聲母在河南話中則是讀為舌尖音。

從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在河南話中聲母為“j、q、x”的讀作舌尖音的字有很多。那么,這些字究竟有多少?這些字的發音特點是什么?既然漢語拼音無法標出其發音,能否用國際音標來準確標記?這種發音方法有沒有可取之處?本文將嘗試進行研究和探討。

2 對以“j、q、x”為聲母的漢字的統計分析

經過統計,以j、q、x為聲母的常用漢字共有881個,其中在河南話中讀舌尖音的有267個,約占30.3%。

2.1 對以“j”為聲母的漢字的統計分析

經過統計,以“j”為聲母的常用漢字共有331個,其中在河南話中讀舌尖音的有85個,約占25.7%。見表2:

2.2 對以“q”為聲母的漢字的統計分析

經過統計,以“q”為聲母的常用漢字共有233個。其中,在河南話中讀舌尖音的有54個,約占23.2%。見表3:

2.3 對以“x”為聲母的漢字的統計分析

經過統計,以“x”為聲母的常用漢字共有318個。其中,在河南話中讀舌尖音的有128個,約占40.3%。見表4:

3 對以“j、q、x”為聲母的漢字在河南話中的發聲方式研究

在漢語拼音中,舌尖音有d、t、n、l、z、c、s。在河南話中,如何將“j、q、x”為聲母的漢字發為舌尖音呢?與d、t、n、l、z、c、s有什么不同呢?

3.1 發音部位研究

經過總結,“積”、“七”、“西”等一部分以j、q、x為聲母的漢字在河南話中的發音方法類似于舌尖前音z、c、s,發生時舌尖都會發出強烈的震動。不過二者發聲方法還是存在明顯的區別的。z、c、s的發聲方法是舌尖和上齒背形成阻礙,舌尖抵住下齒背。而j、q、x在河南中發聲方法是上齒和下齒稍抵舌尖,舌尖與上齒和下齒間未完全咬住,而是有一道縫隙。其中j、q的發聲和舌面音的發聲方法有所區別,方法是將舌面前部和上齒根部形成阻礙而不是與硬腭中部形成阻礙,因此將j、q的發音定義為舌尖齒舌面前音;而x的發聲不用到舌面,因此將x的發聲定義為舌尖齒音。

3.2 發音方法研究

河南方言中j、q發音過程,起始時,上齒與下齒咬住舌尖,使上齒、下齒、舌尖三個發聲部分完全閉合,阻住氣流,然后逐漸放開,上齒、下齒分別與舌尖形成一條細縫,氣流從縫隙中流出。舌面前與上齒根由完全閉合到逐漸松開,因此,j、q的發聲類似于普通話中的塞擦音。x的發音則是上下齒與舌尖的靠近,舌面前與上齒根逐漸靠近,因此類似于普通話中的塞音。

總之,河南方言中j、q、x的發聲蘊含兩個關鍵點:一是區別普通話中j、q、x的發聲,即是舌面前部與哪個部位形成阻礙;二是區別普通話中,z、c、s的發聲方法,即是在發聲過程中舌與齒的關系。

4 發音音標標注研究

經研究,在河南方言中,j的舌尖音讀音是普通話中z和j的“合體”,q的舌尖音讀音是普通話中c和q的合體,x的舌尖音讀音是普通話中s和x的合體。那些以“j、q、x”為聲母卻在河南話中讀作舌尖音的漢字無法用漢語拼音準確標記。那么,能否以國際音標來標記讀音呢?

同英語發音比較,河南話中“x”讀舌尖音時可以找到對應的發音,用國際音標讀為[θ]。如河南話中漢字“習”的發音和英文單詞“see”的發音一模一樣,用國際音標讀為[θi:];“心”的發音和英文單詞“thin”的相似,用國際音標標記為[θin:],只是聲調是二聲(上聲)。但是同英語發音比較,河南話中“j、q”讀舌尖音時找不到對應的發音。但可以用國際音標標出,j為[ts?]、q為[ts?']。

通過這種方法的歸納和總結,能得出河南方言中輔音聲母j、q、x的國際音標方案注音方法,即:j[ts?]、q[ts?']、x[θ],表5如下:

5 研究創新點及意義

本文對以j、q、x為聲母但在河南話中讀作舌尖音的漢字進行了較為全面的研究,從生理結構上對其發聲部位、發聲方法進行了分析。本文在國內首次詳細統計了以j、q、x為聲母但在河南話中讀作舌尖音的漢字;創造性的重新定義了j、q、x兩種發聲方法,即舌尖齒舌面前音與舌尖齒音;并標注了其國際音標。

本研究準確標記了河南方言中發音最具有特色的發音,對于保護河南方言、保護民族文化有很深遠的意義。方言傳承者一個國家、一個地域的歷史和文化,是文化多樣性的體現,應當將方言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

6 展望和建議

本研究發現,那些以“j、q、x”為聲母的漢字讀作舌尖音時很具美感、很動聽,使得漢語的表述更加清楚,減少了歧義。因此建議在普通話中采用這種發音,豐富完善漢語拼音的發音體系。

建議推行普通話教育中應適量加入地域性的方言教育,這樣既能使大量非物質文化后世有傳,又能使語文的教育豐富多彩。

篇8

【關鍵詞】 乙型肝炎病毒; 臨床表型; 基因型

近些年來,專家們根據乙型肝炎病毒(HBV)S基因序列差異≥4.0%或者全基因組序列差異≥8.0,把HBV分成了8個基因型,這幾年又有新的基因型I被發現。有數據說明,HBV基因型和病毒的復制、致病性、臨床表現等都有很大的關系,它的特點就是按照特定的地域分布。這次研究采用的方法是先擴增PCR,然后對其進行測序,了解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怎樣分布并探討它在實際應用中的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搜集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的300例患者的HBV-DNA陽性血清。肝細胞癌30例,肝硬化44例,慢性乙肝感染者120例,沒有癥狀的病毒攜帶者106例。受調查患者中,年齡19~69歲,平均36.5歲,男224例,女76例。診斷標準符合2000年修訂的《病毒性肝炎治療方案》。

1.2 研究方法

1.2.1 HBV基因型的鑒定 (1)核酸的提取:取血清50 μL,加入50 μL裂解液,100 ℃保溫10 min,13 000 r/min離心5 min,上清即為HBV-DNA。(2)DNA的擴增:采用套式P進化樹的構建并分析基因型。DNA的擴增:采用套式PCR法對病毒S基因進行擴增。外側引物:5′-CCTCCTGCTGGTGGCTCCAGT-TC-3′(nt 22~77),5′-GGCGGCAAACCCCAAAAGACCC-3′(nt 1004~1025);內 側 引 物:5′-CTAG GACCCCT-GCTCGTGTTACA-3′(nt 181~203),5′-ATTACATATC-CCATGAAGTTAAG-3′(nt 870~892)。擴增條件:94 ℃ 5 min,94 ℃ 30 s,55 ℃ 30 s,72 ℃ 60 s共35個循環,72 ℃ 5 min。PCR產物經瓊脂糖凝膠電泳鑒定后,送上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進行測序。(3)基因型鑒定:應用Mega軟件中NJ法進行系統進化樹的構建并分析基因型。

1.2.2 HBV-DNA HBeAg的測定 根據說明書進行。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0.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字2檢驗,以P

2 結果

2.1 HBV基因型的分散情況 300份血清中180份為B型,占總數的60%;120份為C型,占總數的40%。

2.2 HBV基因型和年齡及性別的關系 在女性HBV感染者里面,B型的比例是65.5%,C型的比例是34.5%;在男性感染者里面,B型的比例是59.0%,C型的比例是41%。在這些男女受訪患者中,HBV的基因型分散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C型患者的年齡(35.2±11.4)歲明顯大于B型患者的(29.5±9.8)歲,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 HBV基因型在不同類型的感染者中的分布情況 在不同類型的感染者中,HBV基因型的分散情況的不同有統計學意義(P

2.4 HBV基因型與HBeAg的相關性 C基因型HBeAg陽性率71.7%(86/120)明顯高于B基因型HBeAg陽性率55.6%(100/180),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5 HBV的基因型和HBV-DNA含量之間的關系 B基因型血清的HBV-DNA含量(5.62±0.92)log值明顯低于C基因型患者的(5.98±0.76)log值,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HBV基因型分布有一定的地域性,北美、歐洲還有非洲的一些國家都有A基因型的分布,主要在亞洲地區分布的基因型是B、C,分布最廣的基因型是D,它主要流行于北美、中東、印度和地中海地區。非洲撒哈拉地區分布最廣的是E基因,歐洲和中北美的一些地區還分布著G基因;墨西哥和中美的一些國家還發現了H基因型。我國南方以B基因型為主,北方以C基因型為主,由南向北C基因型逐漸增多,而B基因型逐漸減少。此次調查筆者用S基因直接測序法分析300名乙肝病毒感染者的HBV基因型,調查結果表明,太原地區B型HBV感染者的比例為(60.2%)剩下的為C型基因感染者。在這次調查研究過程中,未發現其他基因型的基因。

在分析不同類型的HBV感染者基因型之后發現,ASC和CHB患者C基因型的比例明顯低于HCC和HLC的患者(P

此次研究表明,B基因型HBeAg陽性率明顯比C基因型低(P

所以,HBV基因型的分布狀況與臨床醫學病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C基因型患者的病毒水平較頑固,HBeAg血癥持續的時間比較長,不易發生與HBeAb的轉換,且平均年齡明顯高于B基因型,這就導致了C基因型患者更容易轉化發展成肝癌和肝硬化。

參考文獻

[1]金麗,曾玲,鄭智勇.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腎炎伴大量蛋白栓3例報道并文獻復習[J].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2012,28(12):1394-1396.

[2]周淑新.WONCA研究論文摘要匯編-初級保健醫生治療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結果[J].中國全科醫學,2012,14(15):1734.

[3]孟忠吉,張永紅,李東,等.乙型肝炎病毒對樹突狀細胞表型成熟和功能活化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肝病雜志,2011,21(5):284-286.

[4]徐東平.乙型肝炎病毒耐藥的檢測方法與臨床意義[J].醫學雜志,2010,35(6):611-613.

[5]黃健,孫朝輝,鄒軍榮,等.HBV轉染肝癌細胞系基因表達譜改變的研究[J].重慶醫學,2011,40(11):1052-1054.

[6]汪莉萍,韓方正,吳光輝.HBV基因型與HBeAg的表達關系及臨床意義[J].臨床肝膽病雜志,2011,27(5):505-507.

[7]吳淋玲,楊麗莎,蔣冬香,等.廣西桂北地區慢性HBV感染不同免疫狀態與HBV基因型關系研究[J].重慶醫學,2011,40(13):1249-1251.

[8]王其亮,李旭.HBV基因型分布與慢性乙肝臨床關系的研究[J].安徽醫藥,2010,14(7):781-783

[9]吳林玲,楊麗莎.HBV感染免疫狀態與HBV基因型關系研究思路[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0,10(19):3729-3731.

篇9

【關鍵詞】 銀黃注射液;,,流感病毒鼠肺適應株;,,小鼠;,,MDCK細胞

摘要:目的觀察銀黃注射液體內外抗流感病毒作用。方法用流感病毒鼠肺適應株(FM1)鼻腔滴入感染 BALB/C小鼠復制動物模型,記錄小鼠存活時間,測定肺指數;用FM1感染的 MDCK細胞為實驗系統,觀察細胞病變程度,從而了解銀黃注射液抗 FM1的藥效。結果體外實驗表明,先用藥后感染病毒,銀黃注射液0.11 mg?ml1以上可抑制 FM1對 MDCK細胞的病理損傷,先感染 FM1后用藥,0.22 mg?ml1以上可抑制 FM1對 MDCK細胞的病理損傷;動物實驗表明,銀黃注射液肌注,小劑量僅使肺指數值降低(P<0.05),大中劑量明顯降低肺指數(P<0.01)及延長存活天數(P<0.05),靜脈滴注小劑量僅使肺指數值降低(P<0.05),大中劑量明顯降低肺指數、延長存活天數(P<0. 01)。結論 體外實驗,銀黃注射液阻斷 MDCK細胞感染 FM1作用強于對已感染該病毒的 MDCK細胞的保護作用;對FM1感染小鼠的保護作用,靜脈滴注比肌注效果好,作用與病毒唑相當。

關鍵詞:銀黃注射液; 流感病毒鼠肺適應株; 小鼠; MDCK細胞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Anti-flu virus Effect of Yinhuang Injection in vivo and in vitro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nti-flu virus effects of Yinhuang injection in vitro and in vivo.MethodsBALB/C mite nasal cavity and MDCK cells infected by FM1 were used as experimental models to record the survival time of mice,measure the pulmonary index and observ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MDCK cells, so to evaluate the anti-flu virusl effects of Yinhuang injection.ResultsIn vitro: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MDCK cells which were given drugs firstly and infected by FM1 secondly decreased on dose of 0.11 mg/ml Yinhuang injection,but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MDCK cells which were infected by FM1 firstly and given drugs secondly decreased on dose of 0.22 mg/ml Yinhuang injection; In vivo: the lung index decreased on small dose of Yinhuang injection by intramuscularly and intravenously (P<0.05),the lung index decreased and the survive time of mice extended obviosly on intravenous inject dose of 44,66mg/kg/d Yinhuang(P<0. 01). ConclusionIn vitro, the effect of preventing FM1 infection is superior to the effect of protecting cells which have been infected by FM1. In vivo, the effect of Yinhuang by injecting intravenously is superior to that by intramuscularly, the effect of Yinhuang on a high dose is equal to that of Binduzuo.

Key words:Yinhuang injection; Flu virus; mice; MDCK cells

以金銀花和黃芩提取物組成的銀黃針、片、顆粒、膠囊及口服液等都已問世,并已收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藥成方制劑》第19冊,由肌注增至靜脈滴注[1]。銀劑、口服液、注射液的文獻多為制劑、工藝研究,銀劑、口服液等藥效研究報道甚少,未見銀黃注射液藥效實驗研究報道。由我院藥物研究所生產的銀黃注射液,從生產工藝到質量標準,相繼進行了一系列相關的實驗研究,并在原質量標準基礎上,增加薄層鑒別及 HPLC測定黃芩苷和綠原酸含量[2,3],此次實驗旨在了解本品體內外對 FM1的作用,為本品用于流感提供實驗依據。

1 材料與儀器

1.1 藥物銀黃注射液,50 ml/瓶,每毫升含綠原酸12.5 mg和黃芩苷20 mg,由瀘州醫學院藥物研究所提供,批號:980511;病毒唑(陽性對照藥),0.1 g/ml,由焦作市康力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 批號: 980513。

1.2 細胞與病毒 流感病毒鼠肺適應株(FM1)購自衛生部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狗腎傳代細胞株 (MDCK)購自中科院上海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1.3 動物BALB/C小鼠,12~15 g幼齡鼠,由華西醫學中心實驗動物管理中心提供,Ⅱ級合格動物,合格證號:(1996)川實動質管第122號。

1.4 儀器 RPMI1640培養液,谷氨酰胺,Hepes,胰酶,(美國Gibco公司),胎牛血清(美國Hyclone公司),細胞培養板(美國Corning),CO2孵箱(美國 ShelLab公司)。

2 方法[4]

2.1 體內抗FM1作用 實驗小鼠感染 FM1 (100TCID50)后的 LD50=0.03 ml/只,鼻腔感染10 LD50 FM1后,第2天采用靜脈滴注及肌注不同濃度的銀黃注射液,1次/d,連續注射藥物6 d,共觀察2周,記錄小鼠的生存天數及測定肺指數。實驗設病毒對照組和溶劑對照組(0.85%生理鹽水)。

2.2 體外抗 FM1作用 ①藥物對 FM1增殖的抑制作用:在96孔培養板的MDCK單層細胞內,每孔感染FM1 100TCID50,2 h后傾去病毒液,分別加入不同濃度的銀黃注射液,培養96 h后觀察細胞病變。②藥物對 FM1感染細胞的阻斷作用:每孔先上不同濃度的銀黃注射液,2 h后傾去藥液,每孔加入 FM 1100TCID50,培養96 h后觀察細胞病變。

2.3 統計方法 資料應用 SPSS11.0 統計軟件包單因素方差分析 SNK法統計,所有數據用±s表示。

3 結果

3.1 體內抗 FM1作用 見表1。

表1 銀黃液對感染 FM1 (10LD50)小鼠的保護作用(略)

與病毒對照組比較, **P<0.01, *P<0.05;n=10

由表1可見, 肌注和靜注銀黃液,小劑量僅使肺指數值降低(P<0.05),大中劑量明顯降低肺指數(P<0.01),肌注銀黃液,大中劑量延長存活天數 (P<0.05),靜注銀黃液及病毒唑則顯著延長存活天數 (P<0.01)。

3.2 體外抗 FM1作用從表2~3可見,先上銀黃注射液作用 MDCK細胞,0.11 mg/ml可抑制 FM1的病理損傷;先上 FM1感染 MDCK細胞,再上藥液,0.22 mg/ml以上才能抑制細胞病理損傷,病毒唑0.25 mg/ml以上能抑制細胞病理損傷。

4 討論

流感病毒是流感的病原體,流感是高傳染性的季節性流行疾病,每年有10%~20%的全球人口感染流感病毒。由于病毒的變異性強,使治療成為難題,疫苗的研制和生產相對滯后,對于易感人群的保護率不高,因此,新的流感大流行隨時都有可能爆發。在這種情況下,尋找具有預防和治療作用的抗流感藥物就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目前上市西藥主要有M2離子通道阻斷劑金剛烷胺,但其副作用常見,如精神錯亂、失眠等,易產生耐藥性,使其使用受到限制;神經氨酸酶抑制劑扎那米韋劑型服用受限,易出現暫時性喘鳴,或使有高敏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肺功能降低,且因證據不足以下結論及研究對象數量有限,還無法作為治療流感的常規用藥[5]。

表2 銀黃注射液作用于 MDCK細胞2 h后再感染 FM1100TCID50(略)

--無細胞病變;+25%細胞病變;++50%細胞病變; +++75%細胞病變;++++100%細胞病變

我國中草藥資源豐富,從古至今用中醫藥治療流感療效顯著,中醫藥防治流感有著廣闊的前景。有實驗研究表明黃芩提取物中的黃酮類化合物能抑制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病毒增殖, 以金銀花為君藥的銀翹散有體內外抗流感病毒作用[6],但尚未見銀黃注射液抗 FM1的實驗研究報道,故而本實驗選取 FM1滴鼻感染 BALB/C小鼠及 FM1感染的 MDCK細胞為實驗系統,觀察銀黃注射液抗 FM1的藥效,結果表明, 體外銀黃注射液阻斷 MDCK細胞感染 FM1作用強于對已感染該病毒的 MDCK細胞的保護作用;對 FM1感染小鼠的保護作用,靜脈滴注比肌注效果好,作用與病毒唑相當。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典委員會.衛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制劑,第19冊[S].北京:中國藥品標準雜志社,1998:197.

[2] 邱華榮,胡幫華,劉仲義.銀黃注射液質量標準的改進[J].中成藥,1999,21(11):570.

[3] 稅丕先,田 吉.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銀黃注射液中綠原酸的含量[J].中國藥業,2004,14(8):56.

[4] Huang J .X. Medical Viral-base And Experimental Technology(醫學病毒學基礎及實驗技術) [M].Beijin: Science Publishing Company,1990.

篇10

印度,作為距離中國最近,卻最為當代中國感到陌生的古老文明。一直處于一種微妙的地位。一方面,印度一波斯體系長久以來對東亞、東南亞和西亞進行著文化輻射,甚至中國傳統文化之中不少核心內容追根溯源也來自印度:另一方面,正如《觸摸印度的千手千眼――一個中國美學家的印度文化之旅》一書中序言所指出的:

“一個十分尷尬的現實是。由于缺乏直接交流,中印兩國長期以來其實都在通過西方的視角觀察對方。誤會、曲解、偏見隨處可見,盡管……兩國領土相連,國情相似……中國人眼中的印度和印度人的形象,其實是從大量的西方著作和傳媒中窺伺而來的:印度人眼中的中國和中國人的形象同樣如此。”

而這樣的觀點,相對于當下浩如煙塵的,對印度或吹捧、或貶低之詞,則更為令人信服,也更令人產生“應該好好讀一讀書里面的內容”這一類想法。而這,正是這篇游記不同于其他同類書籍的地方。

在書中,學者邱紫華通過對印度眾多文化遺存的考察,分別介紹了各自的宗教特點、文化背景以及藝術造型上的特點。盡管其中不少內容并非罕論,但不少細節卻十分耐人尋味,尤其是作者有感而發的感慨和想法頗能令人閱讀之后感同身受。本書隨著作者的足跡,系統介紹了德里、古都阿格拉、齋潛爾、瓦拉納西、卡朱拉侯、阿旃陀、埃洛拉等地的建筑、雕像、園林及歷史遺址,對印度文化藝術做出了深入、全面和學術的介紹與評價,同時也對印度當下的社會、政治、人民的生活現狀加以了具體的介紹。

試讀:

古城安貝爾是興起于公元11世紀的卡查瓦哈王國的首都。卡查瓦哈家族是印度西北的拉吉普特族的一支,卡查瓦哈王國在安貝爾興起后逐漸向周邊擴張,成為賈拉斯坦地區一個強盛的小王國。公元16世紀時,從北方來的、信奉伊斯蘭教的莫臥兒帝國進逼印度,安貝爾城是進入德里的重要通道。因此,莫臥臥兒軍隊最先威懾的就是卡查瓦哈王國和它周邊的小王國。

面對強大的、難以對抗的莫臥兒帝國,是對抗還是臣服?是以卵擊石,拼個魚死網破,還是俯首稱臣,當兒皇帝?在兩難的選擇中??ú橥吖踹x擇了當兒皇帝――“好死不如賴活著”嘛!

從那時候開始,歷任的卡查瓦哈王國的國王們似乎深刻地領悟了他們祖先的智慧。歷代的國王只要面對強敵。都采取了俯首稱臣、以柔克剛的策略而生存下來了!對付莫臥兒國王是這樣:18世紀對付英國殖民統治者時也時這樣:20世紀印度獨立后又是這樣。為了保持安定團結的局面,尼赫魯政府對待印度全境的五百多個獨立的小藩王國也只好采取“贖買”的政策。所以卡查瓦哈小王國再次逃過滅頂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