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種果樹范文

時間:2023-04-08 08:05:2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猴子種果樹,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猴子種果樹(續)

猴子很不理解,為什么他什么水果都沒有吃到。他折騰了好幾年,卻什么樹也沒有種成。猴子正望著櫻桃樹苗抓耳撓腮時,一只美麗的百靈鳥從樹枝上飛下來,對猴子說:“猴哥,猴哥,我可以告訴你為什么你沒有吃到水果。因為你沒有耐心,沒有主見,急于求成,所以什么樹也沒有種成,什么水果也沒有吃到?!?/p>

猴子聽了百靈鳥的話,覺得百靈鳥講得很有道理,于是立刻又種下了梨樹。他這次改掉了上次的毛病,耐心地等待著樹成活。誰對他說時間太長,他都搖搖頭說:“沒關系,我可以等下去?!庇谑沁^了五年,梨樹結果了。猴子摘了一大筐梨子。梨子黃澄澄的,大大的,看起來很誘人。猴子吃到了又香又甜的梨子,很高興。他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心里比吃到了蜜還甜。他一邊吃梨子一邊想:“百靈鳥說的話是對的,要有耐心,有主見,不要急于求成才能辦好事。我要記住了?!?/p>

接下來幾年,猴子又接著種下了杏樹、桃樹,并且成功地吃到了好吃的杏子、桃子。猴子在心里牢牢記住了百靈鳥說的話,以后他做什么事都不急于求成,變得很有耐心,有自己的主見了,而且每一次辦事都很成功。他也從心里深深地感激百靈鳥,讓他明白了許多道理。

篇2

數字化對于能源行業的人員來說,并不陌生。尤其是在核電企業,很多員工都認為,自己所在的核電廠都已經實現了數字化操作。因為在核電的操作室里,確實是電腦軟件在檢測反應堆運行的狀態,分析其中的數據。

但是,我這里提到的核電數字化概念,并不是指單純一個數字化軟件。我們可以把其定義為數字化核電解決方案。

這個解決方案的核心構建內容為核電資產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過提供高穩定性和可靠性的信息化系統,力求保證核電安全生產運營的萬無一失;通過信息化系統的靈活性與前瞻性,幫助核電企業實現業務的快速發展和擴張。

核電市場并不是僅僅局限于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而是全球性的市場。比如在日本福島發生了核事故,卻對全球的核電行業都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福島事故后,各國都在采取措施改善本國的核電設施,包括法國、英國、美國,都出臺了很多新安全規定,需要去做核電站的安全升級和延壽。在這個安全升級和延壽的過程中,也就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核電數字化解決方案的應用。

安全升級后的新需求

在各國對核電站安全升級的浪潮中,各大電力公司都花費不菲。據我了解,法國電力計劃投入約100億歐元用于旗下核電站設備的安全改造,英國政府則準備投入150億歐元,用于核電站的升級和退役工作。對于數字化解決方案的引進,則成為未來核電企業的必然選擇。

舉例來說,英國目前面臨多個核電站需要退役的問題。退役其實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程,尤其需要掌握該核電站的完整信息,從最初的設計到建造,再到后期的運行和維護的情況。缺乏完整的信息,就難以設計出合適的退役方案。

英國NDA機構目前負責英國核電站的退役事宜,管理英國內所有需要退役的核電機組,他們的管理基金就達到了約750億英鎊。

但他們現在碰到的最大問題是,如何獲取核電站退役所需的信息和文檔資料。據他們稱,他們目前所收集的紙質資料,排起來大概有25公里長。

如果僅看紙質資料,就很難獲取完整、有效的信息。所以,他們首要的任務就是要把如此龐大的紙質文檔變成數字化的信息,之后,再跟資產管理需求相對應,最終找到退役的合理方案。

實際上,核電數字化的應用可以借鑒石油、化工行業的經驗。但是與石化行業相比,核電擁有自己的獨特性。因為,核電行業在所有行業中,對安全性的要求是最高的。這就要求核電數字化的解決方案要比其它任何行業的都精確。

安全性的保障,前提之一就是需要一份準確、完整的信息。如果提供的信息不夠完整和準確,一旦遇到突況,決策層就沒辦法做出正確的決定。

而且核電信息的展示,要做的非常“友善”,也就是說,即使不是做專業設計的工作人員,也能夠從這個平臺中獲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之前,核電企業大多用平面的二維圖紙展示,那需要很多專業知識。如今,隨著技術的進步,可以實現3D數字化,建立具象的模型,便于核電站的工作人員直觀看到信息,實現預防性檢測,提高診斷事故的效率,這就大大提高了核電廠的安全性。

另一方面,核電廠跟其他普通電廠也不一樣。從設計、建造到運行維護,到最后完全退役,大約能經歷一個世紀的時間,牽涉的階段很長。這期間,如何保持各個階段信息的完整性、延續性,就顯得非常重要。

目前美國很多老核電廠中,還大量存在著第一代核電的工作人員。一些年齡高達六七十歲的老人,還在運行和維護電站。為什么呢?因為美國很多核電廠沒有實現信息數字化,一旦老員工退休,就很可能沒有人掌握如此連續性和可靠的信息了。

但是,這是一個不好的現象。我們應該通過數字化的解決方案,把人腦里的隱性知識,變成電腦里的顯性知識,這也是我們強調核電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原因??上驳氖?,美國核電企業正在意識到核電廠數字化的重要性。

“數字化的欠賬不好還”

相比于歐洲其他國家,美國核電廠對于數字化的應用,可謂是姍姍來遲。原因之一是,美國核電站都建得較早,超過半數的核電站都已服役超過30年,最年輕的一座于1996年投入生產。

可以說,美國所有核電站都沒能趕上數碼時代,而數字化補救的成本也十分高昂。美國最初對這種改造不以為然,因為官方質疑非人工操作模式的可靠性,不愿意投入資金去進行數字化升級,但時下隨著安全等級的提升,數字化改造成為必須面對的成本。

2011年,美國南卡羅來納州一座核電站開始實現數字化,但大規模的升級改造并未進行。事實上,在全球運行的核電機組中,從整個核電企業或核電站出發,實現完全的數字化應用,即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只占了極小的一部分。

法國、英國的一些核電站雖然也建設得較早,但重要的是,他們較早地意識到實現數字化的重要性,逐步開始進行數字化改造。

以法國電力為例,它是進行數字化改造項目較多的公司。它旗下58個機組,但到目前為止,也只是剛剛有4個機組完全實現了數字化管理,剩下的機組都是部分環節實現了數字化,大多環節處于數字化2D、甚至紙質的管理時代。但是法國電力的計劃是,將來這58個機組都是要實現數字化管理的。

但中國所面臨的境況則完全是不同的。因為,中國是全球在建核電機組最多的國家,很多電廠正在處于前期設計階段,而且對于安全性非常重視,也愿意投入資金。

可以說,當前的技術環境給中國的新建核電站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歷史契機。如果中國核電企業能夠借助這一趨勢,讓新建核電廠從設計的初端,就采用完全的數字化管理,那對于核電站后期的運行、維護以及退役,都是受益匪淺的。

這將在很大程度上幫助節約時間和資金上的成本。一旦這一窗口期過去,如果將來想要進行數字化改造,那會加大難度和花費更多的資金,甚至不利于電站的后續環節的發展。

目前,中國核電企業都是部分環節采用了數字化管理,如設計和運行維護環節,還沒有一座核電站是實現完全的數字化的。影響中國核電企業采用完全數字化管理的最大因素還在于企業的高層。

因為要實現完全的數字化管理,不是僅提供一個軟件,搭建的系統需要滿足各個部門、環節的要求,比如設計院、建設運維人員。各個部門有自己的要求和想法,這就需要企業高層的支持和決策,來統一的協調。

推廣核電數字化,其實是個自上而下的過程。這個問題不僅在中國存在,在歐洲和美國等地方也都是這樣。

篇3

2015~2016年上學期我執教過一節《狐貍和烏鴉》,通過宋道曄老師的點評,我發現了自己關于“文本處理”的一個誤區:“雙重點”教學模式提倡的是學生的語言運用遠遠重于理解內容和分析文章,這是對學生說的,并不是要教師放棄剖析文本的內涵。因為教師一旦沒有“吃透”文章,就很容易把課上得扁平,帶給學生的則是語言思維含量不高,造成學生在一堂課中語言學習是低水平認知。在備《狐貍和烏鴉》一課時,我循著教參的思路走,一路把學生引到了“狐貍十分狡猾,就想著不勞而獲……”其實,狐貍的狡猾就像是小孩子的惡作劇,只是想耍個小聰明得到烏鴉嘴里的肉而已,并沒有多么惡劣。給學生建立一種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二元對立的觀念并不可取,學生需要從小學會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再一例是我們校長聽過的一節《小鷹學飛》,課后她給了我這樣的意見:小鷹三次學飛,一次比一次飛得高,無論是內容上還是寫作的結構上都是逐層遞進的關系,但你在課上沒有點明這種“遞進”,講述的層次也沒能很好地展開,學生記憶小鷹學飛過程的印象恐怕就沒有那么深刻,也影響了復述故事的效率。

怎樣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在日常教學中我經常有意識地暗示自己:能說一句話絕不說成兩句,不重復。除了這種心理暗示,我還設計了跟蹤量化表,在試講《猴子種果樹》一課時就用到了這張表,請聽課的老師格外幫我注意這點。在什么程度上讓學生通過不斷的復述語言來感知文本內涵?對于文本的處理,我則是通過在與師父的交流中,一步步知道給學生“點”到什么程度就足矣。點多了顯得難、學生不易接受,沒有必要;點少了則不能幫助學生建立文本的脈絡。

2015~2016年第二學期是我工作的第二年,進入到了執教研究課的階段。我選擇了文本較長的《猴子種果樹》一課作為執教研究課的題目,特意“為難”一下自己。長文本的故事帶來的最大挑戰正是我一直以來想要克服的難題:如何在40分鐘內,讓學生在反復聽、讀和復述的基礎上完整地把故事講下來,同時還要讓學生隨文穿插識字并留出充裕的時間讓學生練新學的字。另外,我對傾聽教學很有興趣,設計了相應的教學策略和多種類型的聽力游戲,很想在實際上課時檢驗一下這些設計是否有效。然而,在準備這節研究課的過程中,我設計的第一稿“理想化”“大容量”的教案經過兩次試講后的確發生了不小的變化。這些變化的背后實際上是如何在理念與實踐經驗之間找到完美的契合點,也就是自己需要反思的地方。

我試講了兩次《猴子種果樹》一課。第一次試講時,誦讀詞串之前先做了有規律的聽寫:一共四組詞語,每組四個。每組詞語只讀一遍,要求把一組詞語聽完、記清楚再默寫,不是聽一個詞語寫一個詞語。訓練的意圖在于鍛煉學生的短時記憶、有規律的記憶方法以及聽的專注力。這次試講,我發現聽寫詞串進行得比較困難,一共16個詞語,寫出詞語最多的學生也只寫了12個,以前沒接觸過這種訓練的學生顯得很吃力。有些學生的情緒甚至受到影響,最明顯的是,有一個學生因為聽記不下來,當場就哭了。另外,聽寫加上修改的時間總計達到12分鐘還要多,擠占了部分練寫生字的時間。

所以,第二次試講我就放棄了聽寫環節,直接引導學生誦讀詞串。每一組詞串都是同一類詞語,因此,我引導學生歸納、說出這組詞語都是“什么”。比如:梨五杏四、杏四桃三、桃三櫻二、櫻桃好吃樹難栽,引導學生說出這些詞語都叫“農諺”,順勢讓學生說一說這幾條農諺分別是什么意思,然后引出“農諺”就是……課后,聽課的老師指出:從量表來看,讀詞串部分用時達到11分鐘,然而卻沒點明讀詞串與記憶故事之間有什么聯系,學生不明白為什么要反復讀這些詞串。學生分段講故事時,能看出還是有學生對農諺的順序和表示“沒有耐心”的詞語混淆不清,或是記錯先后順序,或是復述第二、第三次對話時還用第一次對話中的語句。也就是說,學生講故事并不那么準確、流利。

第二次試講結束后,我還是有些擔心是否能夠在40分鐘內讓學生學會準確地把故事完整講下來。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想,關鍵要抓住故事里出現的“農諺”,在讀詞串的時候要提醒學生:記清楚這些農諺的先后順序,越往后數字越小,種果樹要花的時間越短。讓我稍有信心的是,聽課的老師反饋說,我的教學語言變得簡潔了許多,不再有重復或者較難理解的話語了,而且講故事的語言(包括范讀的語言)生動、具有感染力。

我希望能夠在研究課上完整地呈現自己對聽、說、讀、寫教學的想法,看看這些想法是否能夠經受住實踐的檢驗。所以,我也設計了第二課時:(學生)完整講故事――(教師)找出語言訓練點,(學生)練習仿說――看動畫片《小貓釣魚》(56秒),用《猴子種果樹》中重復出現的語言結構以及詞語來改寫動畫片中的片段。第一次試講時,我給學生介紹了用三個或多個對話回合展開故事的好處和方法,然后讓學生為《小貓釣魚》補寫。但在學生實際寫的過程中,我發現學生的語言本身就不行。一是沒有注意到《猴子種果樹》里的句子可以遷移到自己的片段里;二是沒有注意到作者在每個對話回合里用了不同的詞語表達“沒耐心”的意思,我們的學生在不同的對話中卻重復使用相同的詞語。我發現這兩點問題的根源在于我沒有點明故事原文用詞的豐富性,也沒有引導學生注意仿照原文。

所以,我第二次試講“寫話”這一課時的時候,沒有再講解“三個來回的對話使故事更有趣、豐富,讓小貓看來更沒耐心”,而是放到了學生兩次修改片段之后,讓學生對比、發現自己補寫后的故事跟原來的故事有什么不同,好在哪里。這次,我把習作指導的重點,放在“課內外遷移和運用不同的詞語表達同一意思,避免語言重復、乏味”上。從學生當堂練筆的反饋來看,大部分學生注意到了借用《猴子種果樹》里面三只小鳥分別與猴子對話時的句子和詞語來寫屢次沒有耐心釣魚的小貓。但為了能達到這樣的教學效果,我在巡視指導的過程中,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復說著類似的話:“同學們可以把《猴子種果樹》里的對話中的句子和詞語搬到《小貓釣魚》里?!钡诙n時上完,由于說話太多,我感到很累。聽課的老師也指出了這一點并且提了一個特別棒的建議,就是把《猴子種果樹》中反復出現了三次的同一語言結構排到同一頁課件上,就像引導學生全文復述故事時一樣,來引導學生仿照故事中的語言結構補寫《小貓釣魚》的片段。當時,我一下子豁然開朗。自己早先怎么就沒想到呢!

篇4

【關鍵詞】 剖宮產術;產后出血;b-lynch子宮縫線術

產后出血是分娩期嚴重并發癥,是孕產婦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至今仍居首位。其中剖宮產是產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之一。而子宮收縮乏力是產后出血主要原因中最常見的,所以能夠迅速有效的制止剖宮產術中子宮收縮乏力性出血,對減低孕產婦死亡率相當重要??墒窃趽尵群鬅o法控制出血影響孕產婦安危的情況下實施子宮切除術,不但會使患者喪失生育功能,還會影響其今后生活質量,b-lynch子宮縫線術作為一種簡便、快速、有效的處理剖宮產產后出血的新技術,能夠保全子宮且無并發癥發生,已逐漸被絕大多數的婦產科醫生所采用。近幾年來,我院應用b-lynch子宮縫線術在治療剖宮產產后出血中,獲得了滿意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自2006年3月-2011年3月在我院產科患者中行剖宮產術中出現子宮收縮乏力性出血患者22例,剖宮產指征為產程延長或停滯、剖宮產史、雙胎妊娠、巨大兒、羊水過多、重度子癇前期、前置胎盤。麻醉方法全部施行腰硬聯合麻醉,術式均行子宮下段橫切口剖宮產術式,均無子宮、附件合并癥,出生新生兒體重在2650-4600克之間,臨床表現為胎盤娩出后即發生大出血,子宮收縮差,繼而呈“軟袋”狀改變。胎兒娩出后均給予宮體肌注縮宮素10單位,同時靜脈滴注10單位宮縮劑,迅速給予按摩子宮,于出血部位給予1-0可吸收線“8”字縫合,子宮局部熱敷,直腸置入米索前列醇片400μg,觀察15-20min后仍無效,即實行b-lynch子宮縫線術。

1.2 手術方法 術者首先將子宮托出腹腔,雙手加壓按摩觀察出血控制情況。如出血有所減少,說明施術成功的可能性大,擇行b-lynch子宮縫線術。具體操作方法:施術者站在患者身體左側,用大圓針1-0號可吸收縫合線從子宮切口右側3cm的下緣2-3cm處進針,穿過宮腔從切口上緣2-3cm處出針,在子宮體表面拉緊縫線再從宮底繞到子宮后壁與前壁出針處相對應處進針到宮腔內出針,再自右側與左側同水平相應部位向子宮后壁穿出,縫線緊貼子宮體表面繞過宮底到子宮前壁下段子宮切口上2-3cm處進針,穿過宮腔在切口的下段與右側的進針處同一水平出針,拉緊縫線則見子宮腔內后壁下段有一段橫行縫線,而子宮體表面兩側有一縱行縫線,在其表面有一段橫行的兩線端打結,之后縫合子宮切口。觀察10-15min,確認子宮收縮變硬,陰道流血漸止,色澤轉為紅潤,生命體征平穩,方可關腹。

1.3 療效評定標準[1] 有效,子宮逐漸收縮,出血逐漸減少或停止,陰道流血量≤50ml/h生命體征平穩,尿量正常。無效:子宮不收縮或收縮不良,繼續出血不能控制,陰道流血量>50ml/h,生命體征惡化,尿量<30ml/h或無尿,需切除子宮。

2 結 果

經b-lynch子宮縫線術治療,22例剖宮產術中子宮收縮乏力的產后出血患者出血均逐漸減少停止,被有效制止,產后出血量為680-1600ml。8例患者給予輸血治療(占36.36%),輸血量400-1200ml。術后患者無一例因再出血或血液循環不良而再次手術。術后常規給予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并肌內注射宮縮劑。術后觀察惡露排出無異常,手術切口均達甲級愈合,平均住院6.5天。術后隨訪:產后42天來院復查子宮均復舊良好,余未發現異常。術后3-12個月均無遠期并發癥發生。

3 討 論

產后出血居產婦死亡原因首位,其發病率占分娩總數的2%-3%[2]。子宮收縮乏力是產后出血最常見的原因,以往處理子宮收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方法:應用宮縮劑、按摩子宮、宮腔紗條填塞法、結扎盆腔血管、子宮動脈或髂內動脈栓塞等。經積極搶救無效、危及產婦生命時則施行子宮切除術來挽救產婦生命,直接影響了婦女的身心健康。b-lynch縫合術,是一種新的有效控制產后出血的縫合術,應用b-lynch子宮縫線術治療剖宮產術中子宮收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效果顯著,避免了子宮切除,其機

理為縱向擠壓子宮平滑肌使子宮壁的弓狀血管被機械性有效擠壓,使血流明顯減少;進一步刺激子宮收縮壓迫血竇,使血竇關閉而持續止血。尤適用于剖宮產術中經一般處理無效的子宮收縮乏力性產后出血,可避免子宮切除,保留患者生育能力,是一種處理產后出血的新方法。

b-lynch子宮縫線術與其它止血方法比較,具有止血迅速可靠、損傷小、恢復快、且操作簡單、手術時間短、副反應小及保全子宮等優點。我們采用b-lynch子宮縫線術做了如下改進,原術式使用2根2號鉻制腸線改為1根1號可吸收線,有韌性,縫線質地好,結扎打結更方便可靠;確保止血效果更持久、更可靠,因此療效更好。

注意事項應用b-lynch子宮縫線術應注意:①在有巨大兒、多胎、產程異常、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等產后大出血高危因素的患者,如發現術中有出血傾向,表現為胎盤娩出后子宮收縮乏力,應用縮宮素的同時,即行b-lynch子宮縫線術,前置胎盤因胎盤剝離面出血難以有效止血,可先在前后壁胎盤剝離面作“8”字縫合止血,而后行b-lynch子宮縫線術。②此術式適用于子宮收縮乏力性產后出血,在按摩子宮、藥物治療等無效后應用越早,止血效果越好,術前用手擠壓住子宮觀察出血能否被控制,這一步驟是決定施行本手術能否成功的關鍵。③注意用力的方向必須垂直于子宮壁的平面,不要斜向拉拽,以免縫線損傷子宮,造成縫線處出血。關鍵在于拉緊縫線使子宮能被扎緊,縫合后打結要牢靠,以免縫線松脫??p合結束后必須觀察子宮色澤、陰道流血量、生命體征等,以確定出血是否被控制。

通過臨床應用,我們認為b-lynch子宮縫線術是治療剖宮產產后子宮收縮乏力性出血一種簡單有效的止血技術,具有止血迅速可靠、可以保全患者子宮等優點,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子宮壓迫縫合術;產后出血;止血效果

產婦在產后發生出血的誘因有很多,具體表現為軟產道裂傷、凝血功能發生障礙、胎盤因素、子宮收縮乏力等,倘若沒有及時對產婦實行有效的止血,將會造成產婦的死亡[1]。針對產后出血問題,通常采取的臨床治療方式為子宮壓迫縫合術,這是一種極為有效的止血有段。此外,伴隨著醫療技術的快速發展,臨床手術技術的不斷進步,子宮壓迫縫合術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筆者將對我院2009年7月~2013年7月所接收的產后出血患者40例進行治療,治療效果明顯,現今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40例產后出血患者,全部患者均依據有關診斷標準確診為產后出血。年齡19~45歲,平均28.7歲,孕周37~40w,平均37.6w。陰道產21例,剖宮產19例;其中22例為子宮收縮異常,18例為胎盤因素。將全部患者隨機平均分為兩組,即對照組20例,觀察組2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孕周等臨床資料的對比上,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采取常規治療方式予以治療。產后對產婦的估算出血量進行觀察,一旦出血量高達300ml,那么加以警戒,且對出血的原因進行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療。在娩出胎盤之后陰道流血量過多,在這種情況下應當注意可能是宮縮乏力或者是殘留了胎盤組織,可以選用宮腔紗條填塞法、對子宮進行按摩以及運用縮宮素等方式予以治療;在殘留組織、胎盤滯留時,應當對胎盤組織進行有效的清理。在將胎兒娩出之后,產婦陰道發生持續性出血,血液無法凝固,這種情況可能是患者的凝血功能發生異常,必須及時、快速的為患者輸入新鮮的血液,且對凝血因子予以補充[2]。出血量較多,進而致使患者發生休克癥狀時,應當根據實際病情及時進行抗休克治療。

1.2.2觀察組 采取子宮壓迫縫合術予以治療。對患者實行對因治療之后,做好各項術前準備工作,同時排除手術有關禁忌證,然后實行子宮壓迫縫合術予以治療。在對患者進行手術時,依據實際病情選取合適的術式,一般較為多見的術式主要有Cho縫合術、Blynch縫合術以及Hayman縫合術等等[3]。完成手術之后,對患者的出血量進行密切的觀察。在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之后,對患者的止血效果、并發癥等情況進行密切的觀察。

1.3療效判定 對止血效果進行判斷的標準為:顯效:與治療前相比,陰道出血癥狀得到有效的控制,出血量明顯降低,相當于正常的惡露量;有效:與治療前相比,陰道出血癥狀得到控制,出血量稍稍降低,但是沒有完全止血,且出血量高于正常的惡露量,需要通過藥物治療方能達到有效止血的目的;無效:陰道出血狀況沒有得到有效的緩解,且出血量明顯高于正常的惡露量,嚴重的甚至發生休克。

1.4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 (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當P

2 結果

通過治療之后,對兩組患者的止血情況進行比較,存在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產婦死亡的一個主要因素就是產后出血,在臨床上,針對產后出血的保守治療方式為運用宮縮劑或者是對子宮進行有效的按摩,在這兩種方式無效時,可以采取宮腔內填塞紗布、子宮動脈結扎以及子宮切除等方式予以治療[4]。上述治療方式在操作上較為復雜,對臨床醫生的技能與醫療設備都有極高的要求,在一定情況下還將導致患者喪失生育功能。子宮壓迫縫合術用于產后出血的治療,對患者而言無疑是一個福音,該治療方式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對患者的傷害不大、不會影響到患者生育功能,同時操作便捷,對醫生與設備的要求較低等優點,所以,子宮壓迫縫合術自出來以來,獲得了廣大醫院的歡迎。在本次研究中,對觀察組的20例產后出血患者實行子宮壓迫縫合術予以治療,獲得了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18例患者成功止血,占總數的90%,同時術后子宮、月經均恢復到正常狀態,這表明對產后出血采取子宮壓迫縫合術進行治療,具備積極的治療意義。在治療過程中沒有出現任何并發癥,且手術過程中沒有出現死亡病例,這表明該方式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綜上,采取子宮壓迫縫合術治療產后出血,止血效果顯著,且并發癥少,對患者的恢復和預后極為有利,值得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劉艷,蔣小亞,吳婉林,等.子宮壓迫縫合術在產后出血治療中的臨床應用研究[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2,28(2):155-157.

[2]王焱,董武.子宮壓迫縫合術在產后出血治療中的臨床應用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3,8(18):99-100.

篇6

【關鍵詞】 低溫等離子刀;聲門型喉癌;臨床效果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9.033

近年來, 隨著臨床醫療技術的提高, 低溫等離子刀手術在喉部良惡性疾病治療中得到肯定, 但關于其報道少之甚少?;诖耍?本院收集50例聲門型喉癌患者的臨床資料開展分析, 結果頗佳, 現將分析結果整理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3月~2013年8月在本院診斷的50例聲門型喉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經電子喉鏡以及病理組織學確診。入選患者年齡54~80歲, 平均年齡(62.5±6.1)歲;疾病部位:左側患病23例, 右側致病24例, 雙側患病3例。全組患者均有程度不一的聲音嘶啞, 少數咽部有異物感。術前所有患者均給予喉部CT檢查以及頸部多普勒彩超掃描, 明確患者的病變區域和轉移情況。

1. 2 方法 50例患者均采取低溫等離子手術全配套系統, 其包含整套的Stroze系統支撐喉鏡以及Oiympus多功能手術顯微鏡系統等, 具體步驟:①由手術醫師采用14號口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方法, 將插管寬度控制在5.0~6.5 mm, 后置入支撐喉鏡充分顯露聲門, 經顯微鏡協助下確定病變區域。②經腫瘤外端處2.0~3.0 mm的部位利用低溫等離子刀將腫瘤取出;后經冷凍檢測分析外切緣病變組織顯示為陰性, 可完成手術;③待檢測結果為陽性, 可將持續切除腫瘤病變組織直到檢測結果為陰性;若實施支撐喉鏡協助下低溫等離子刀不能將病變組織有效切除患者, 可實施喉部分切除術式。術后每6個月囑咐患者復診1次;其次為7~12個月內, 每間隔2個月復診1次;在13~18個月間, 復診時間為每3個月1次;術后19~36個月, 每6個月復診1次;保存復查的結果, 期間對患者隨訪時間3年, 長期隨訪可達5年以上。

2 結果

47例患者術后聲音嘶啞較顯著, 待聲帶有所恢復后, 發音逐漸正常, 經1年后聲音嘶啞消失或出現輕度嘶啞情況;3例患者術后發生喉粘連, 均體現在聲音嘶啞嚴重, 但無呼吸阻礙;后經支撐喉鏡協助下實施聲帶粘連松解手術, 術后嘶啞顯著緩解。手術后2例患者進餐時出現輕度嗆咳現象, 未經對應處理自然恢復。術后1個月, 45例患者聲帶腫瘤切口處全部愈合, 且聲帶表面呈現光滑, 無瘢痕;5例患者聲帶切除部位發現有肉芽樣組織存在;其中3例肉芽組織生長較粗糙, 疑似病變組織再次復發, 經臨床活組織檢測確診2例為鱗狀細胞癌, 經術前分期可分T3, ζ涫凳怪焙聿糠智諧術式, 隨訪3年均正常;其余3例肉芽組織經6個月后逐漸縮減, 直至消退。隨訪9個月, 2例T1b期患者復發, 對其實施喉全切除手術, 效果不佳, 后又復發導致死亡。隨訪14個月后, 2例T1a患者復發, 實施支撐喉鏡下低溫等離子刀切除術操作, 經隨訪未出現復發現象。隨訪5年, 存活48例(96.0%)。

3 討論

等離子體手術系統打破了既往的電外科器械的弊端, 該系統能夠在40~70℃的溫度下對病變軟組織實現切除、止血以及消融等效果[1]。同時低溫等離子刀其相對于傳統手術刀具有以下優勢[2-4]:①能對消融區域周圍的小血管予以有效的凝固和止血功效;②低溫切除組織的精確度可高達100 μm, 故其在臨床中的價值毋庸置疑。而本研究中對聲門型喉癌手術患者實施低溫等離子刀治療, 可有效制止術中出血, 且操作視野廣闊, 未發生碳化;術后并未出現呼吸阻塞、吞咽障礙和遲發性出血等疾??;且5年生存率為96.0%。究其原因在于低溫等離子刀的前緣具有較大的區域, 故有空間實施彎曲以及多角度切除病變組織;但其亦有弊端在于其刀頭部分直徑較大, 在喉腔內操作時有一定的限制, 難以掌握適度范圍, 且對手術的操作技巧亦有較高的要求[5-7]。

在本組研究中, 對T1、T2期的聲門型喉癌實施支撐鏡下等離子刀切除, 均能將腫瘤病變組織剔除, 在手術中需注意以下注意事項: ①操作時, 充分外露術腔, 采用大小適宜的支撐喉鏡, 盡最大可能將聲帶處的腫瘤區域顯露出。待放入支撐喉鏡后, 一旦發現腫瘤外緣被組織或室帶而遮蓋, 可選用纖維鉗將其外展, 保證腫瘤病變組織和周圍組織清晰可見, 繼而提高手術的成功率[8-10]。②手術切緣送檢需及時。腫瘤病變組織取除后, 需在其第一切緣的外側切除1條黏膜和其下組織, 后實施切緣冷凍操作。若標本檢測結果為陰性即提示腫瘤切除徹底;若檢測結果顯示陽性, 則說明腫瘤組織仍存留, 應將切除范圍擴大, 直到所有的病變組織全部切除[11-13]。③因等離子刀的溫度較低, 且精確度較高, 在切除喉癌時可降低對周圍組織的損害程度。經治療后的隨訪工作仍不可懈怠, 需加大術后的復診力度, 及時判定愈合過程中的肉芽是否是腫瘤增生組織, 及時取其活檢, 給予對應的治療措施[14-16]。

綜上所述, 低溫等離子刀在40℃即可具備精確的切除療效, 同時還有局部吸引以及止血的作用;在術中可維持手術視野廣闊, 解剖層面有序化, 且無碳化和無煙霧不會阻礙視野, 亦不會傷及到周圍組織;術后恢復進程縮短, 不易造成并發癥。但在本組聲門型喉癌手術治療中, 仍有少數復發患者, 這可能與手術師的熟練程度相關。因而低溫等離子刀應用在聲門型喉癌手術中效果可觀, 但需手術醫師不斷積累手術經驗, 提高手術治愈率。

參考文獻

[1] 譚樂.低溫等離子刀射頻消融治療早期聲門型喉癌的效果觀察.中國當代醫藥, 2013, 10(26):33, 36.

[2] 吳桂卿.早期聲門型喉癌采用低溫等離子刀射頻消融治療的臨床療效探討.實用醫技雜志, 2016, 15(11):1236-1237.

[3] 陳軍, 李華超.低溫等離子消融術對早期聲門型喉癌的療效分析.實用癌癥雜志, 2014, 5(12):1641-1643.

[4] 龔曉華, 胡林.低溫等離子刀射頻消融術治療早期聲門型喉癌的療效觀察.世界臨床醫學, 2016, 10(11):28.

[5] 董玉科, 李玉杰, 于敏.早期聲門型喉癌應用低溫等離子刀射頻消融治療的臨床效果.中外醫療, 2015(10):85-86.

[6] 毛承剛, 萬俐佳, 周小淳, 等. 低溫等離子刀在聲門型喉癌手g中的應用. 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 2011, 11(6):385.

[7] 胡焱, 傅江濤, 陳劍波, 等. 支撐喉鏡下低溫等離子射頻在早期聲門型喉癌術中的應用. 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6, 26(9):847-849.

[8] 包偉晶, 朱忠壽, 寧佳羽, 等. 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治療早期聲門型喉癌的臨床研究. 中國臨床研究, 2016, 29(1):46-48.

[9] 馬兵良. 低溫等離子刀射頻消融術治療早期聲門型喉鱗狀上皮細胞癌的臨床療效觀察. 浙江大學, 2015.

[10] 侯彬, 黃維平. 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治療早期聲門型喉癌的療效觀察. 中國實用醫藥, 2015, 10(11):138-139.

[11] 汪曉鋒, 高興強. 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術治療早期聲門型喉癌的療效觀察. 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2016, 23(9):495-497.

[12] 呂泉清, 朱旭. 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術治療早期聲門型喉癌的療效觀察. 中國醫藥指南, 2016, 14(7):211.

[13] 劉敏, 牛廣憲. 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術治療早期聲門型喉癌療效分析. 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 2015(4):422-423.

[14] 許偉民, 許戈, 李艷妮, 等. 低溫等離子消融術治療早期聲門型喉癌17例臨床觀察. 湖北科技學報(醫學版), 2013, 27(3): 244-245.

[15] 趙建輝, 莫云芳. 低溫等離子消融術治療早期聲門型喉癌52例臨床研究. 中外醫療, 2014(16):78-79.

篇7

【關鍵詞】子宮肌瘤;肌瘤剝除;垂體后葉素;縮宮素

【中圖分類號】R73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0093―02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在3 0 ~ 50歲婦女中多發,發病率20% ~ 30% ,近年來隨著超聲的廣泛應用和人們對健康意識的提高,檢出率有增加趨勢[1]。隨著女性對性生活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和對女性生殖器官的重視,越來越多子宮肌瘤患者希望保留子宮,維持完整的生理功能 [2] ,子宮肌瘤剝除術能夠滿足人們的這一要求,雖然肌瘤剝除術后有復發和再次手術可能,還是有越來越多的患者選擇子宮肌瘤剝除術。子宮肌瘤剝除術途徑分為傳統的開腹肌瘤剝除術和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剝除術。兩中手術途徑各有優缺點:開腹手術適用范圍廣,對肌瘤多發,尤其是肌壁間肌瘤和壓向子宮內膜等腹腔鏡下不易探及的肌瘤仍適用,缺點是腹壁創傷較大。腹腔鏡手術具有微創、損傷性小、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等優點,缺點是不如開腹手術那樣有“手感”,對于不外凸的肌瘤難以發現。無論哪一種手術途徑,都面臨著剝除肌瘤術中如何減少出血量的問題。既往用縮宮素術中止血, 但在臨床工 作中發現應用垂體后葉素術中止血效果更好。本文回顧分析我院80例開腹子宮肌瘤剝除術的臨床資料,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0年2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婦科住院的子宮肌瘤患者80例,年齡22 ~ 46歲,平均38歲,均要求保留子宮,無高血壓、冠心病、哮喘、慢性心功能不全等疾病,子宮肌瘤數目多少不等,肌瘤最大直徑≤12cm。因肌瘤較大、肌瘤位置深或肌瘤數目多等原因均選擇開腹子宮肌瘤剝除術。患者及家屬均被告知應用垂體后葉素和縮宮素的特點與風險。依據擲硬幣法選擇用藥分成 2 組:應用垂體后葉素組43例,應用縮宮素組37例,兩組患者在年齡、肌瘤大小、肌瘤數目等方面差別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均病理證實子宮平滑肌瘤。

1.2 方法

1.2.1 處理方法:治療組:將垂體后葉素 12 U + 0.9% 氯化鈉5ml稀釋液以5毫升注射器針頭刺入肌瘤周圍,回抽無血后再注入,宮體迅速收縮表面變蒼白, 根據肌瘤位置及大小用電刀于肌瘤表面正中切開子宮肌層長約肌瘤直徑的2/3,且深達子宮肌瘤,小巾鉗鉗夾 肌瘤,固定 并稍牽 拉,凝切 肌瘤包膜,完整剝除肌瘤,于同一切口內探查,盡量剝除臨近肌瘤,減少子宮表面創傷,0/1 微喬線間斷8字縫合瘤腔基底后再連續或扣鎖縫合子宮漿肌層,徹底止血,生理鹽水沖洗腹腔至干凈后子宮表面涂抹防粘連制劑。對照組用縮宮素2 0 U + 0. 9% 氯化鈉5ml稀釋液注射肌瘤周邊,其余步驟同治療組。

1.2. 2 觀察指標:術中出血量均由負壓引流量和應用紗布數量估計出血量記錄,手術時間從肌瘤剝除開始到完全縫合子宮,檢查無活動出血為止。術中心電監護密切觀察血壓及心率、血氧等變化。術后注意體溫變化、陰道出血情況及并發癥。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 SS 1 0. 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分析數據,以 P < 0. 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治療組術中出血量明顯比對照組少,手術時間比對照組明顯縮短,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 P = 0. 000 ) ,見表1。兩組術中術后均無明顯的并發癥,術后3d體溫正常,術后7d 拆線出院。2個月后復查腹部切口、子宮彩超兩組病例無特殊。

3 討論

子宮肌瘤剝除術許多時候遠較子宮切除術操作難度大、出血多、手術時間長。術中出血是子宮肌瘤剝除術中的常見問題,以往傳統應用縮宮素止血效果欠佳,常需結合止血帶子宮動脈捆扎法以減少術中出血。隨著微創技術的普及,腔鏡下肌瘤剝除得到推廣,對于肌瘤數目較少、肌瘤大小中等和肌瘤較表淺者更傾向于腹腔鏡下施術,應用止血帶捆扎子宮動脈受到限制。且腹腔鏡下縫合操作相對不便,手術時間較長,單純應用縮宮素止血效果不佳,必定不能滿足臨床需求,如何減少腹腔鏡下肌瘤剝除術中出血量是婦科醫生需要解決的問題。通過我們臨床觀察,發現開腹子宮肌瘤剝除術中應用垂體后葉素止血效果明顯優于縮宮素,這也為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剝除術如何減少術中出血提供了參考??s宮素特異性受體不僅存在于子宮肌細胞, 也存在羊膜和蛻膜上, 故對妊娠子宮收縮作用效果好,而對非妊娠子宮不敏感, 這可能與非妊娠子宮縮宮素受體表達較少有關[ 3 ] 。目前有許多文獻[4~6] 報告垂體后葉素在子宮肌瘤剝除術中的止血作用明顯, 垂體后葉素除含有縮宮素外還含有加壓素成分,子宮血管平滑肌細胞及子宮肌膜上均含有大量加壓素受體, 因此子宮體局部注射垂體后葉素后不僅可引起子宮平滑肌收縮還可引起子宮血管平滑肌的收縮,此受體在生育期、妊娠期和絕經期婦女的子宮均表達, 故對非妊娠子宮比縮宮素的止血效果更好。應用垂體后葉素時尚需注意,因垂體后葉素對血管平滑肌有劇 烈收縮作用, 可使小動脈及毛細血管收縮 , 對循環有影響 ,可能引起血壓升高等變化,故術前術中應注意掌握好用藥指征和禁忌證, 對有冠狀動脈疾病、高血壓、心臟病和肺心病等患者禁用。垂體后葉素半衰期10~20 min, 人體應用最大劑量2 0 U。我院應用垂體后葉素12U在子宮局部注射,經臨床觀察,安全,有效,無1 例發生心腦血管意外, 術中出血少,手術野清楚, 降低了縫合難度, 縮短了手術時間,促進手術順利進行,適用于開腹子宮肌瘤剝除,同樣也適用于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剝除術,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樂 杰, 主編. 婦產科 學. 第 7版. 北京: 人 民衛生 出版社, 2008. 269.

[2] 潘志堅. 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 60 例臨床 分析 [ J ]. 微創醫學,2007, 2 ( 2) : 157 - 158.

[3] 秦成路, 廖 蒔, 許可可, 等. 垂體后葉素在腹腔 鏡肌瘤剔除術中的應用. 中國婦幼保健, 2009, 24 ( 8) : 1139 - 1140.

[4] 李 麗, 馬樹強, 周曉梅. 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中垂體后葉素及 縮宮素止血 作用 的對 比研 究. 腹 腔鏡外 科, 2008, 13 ( 6 ): 455 -456.

篇8

(小丹)

很早很早以前,大象、兔子、鸚鵡是三個非常要好的朋友。

鸚鵡能飛,有一次飛上了天,從玉皇大帝的御花園里銜來一顆果樹種子。這種果樹萬年生長,一年四季結果。

兔子很聰明,他知道這種子的貴重,就首先把種子種在地里,天天替它施肥;大象想吃果子,就天天用長鼻子從河里汲水來澆它。

在大家的精心照料下,果樹長得很快,不久就結果了。

鸚鵡從樹梢飛過,見果子熟了,他就天天飛到樹上啄果子吃。大象呢,他憑著個子大,經常用它的長鼻子卷著樹枝吃果子。這中間最吃虧的是兔子,他爬不上樹,只能看著香氣撲鼻的果子,干著急。

樹,長得更高了,連長鼻子大象也吃不到果子了,鸚鵡只顧自己吃,不理他的兩個朋友。于是他們發生了爭吵。大象和兔子非常生氣,他們找來猴子替他們評理。猴子說:“你們三個且不要爭。你們先告訴我,這樹是哪來的?是怎樣生長的?”

于是,鸚鵡說:“這樹是我從天上銜來的種子生長出來的,沒有我哪來的樹呢?”兔子說:“雖然鸚鵡銜來了種子,可是我想到把它種在地里,并且每天施肥,它才由種子變成樹的。而我卻一個果子都沒嘗到。你說這公平嗎?”大象說:“雖然有人銜來種子,有人播種、施肥,但是天旱了這么久,是我每天用鼻子由河里運水來澆它,它才長得這么高。憑這一點,我為什么不該吃這果子呢?”

猴子聽明白了,說:“照這樣看來,你們都出過力,都該吃到這果子。你們與其這樣爭吵,不如想個能吃果子的法子。只有這樣,才不至于傷害你們之間的友誼。”

篇9

高效的語文課堂,言和意應該是和諧相生的,要讓學生理解寓意,感受文本所蘊含的思想情感,還是得立足于語言這個載體,讓學生在語言的積累與訓練中學會理解與運用。寓言教學,“理”是中心,“言”為根本,在教學中,我們不妨采用講述、續編、創寫的策略,讓寓言教學凸顯“故事”本色,回歸到語言的運用與實踐上,達到言意共生的境界。

一、講述故事,在積累內化中巧妙悟理

嚴文井曾說:“寓言是一個怪物,當它朝你走過來的時候,分明是一個故事,生動活潑,而當它轉身要離開的時候,卻突然變成了一個哲理,嚴肅認真?!边@一特點決定了故事的生動性,同時也決定了寓言的教化功能。這種教化之所以能夠在人類的文學史、文化史上擁有持久的生命力,并非因為那些深刻的教訓,更多的得益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試想,如果略去所有的故事,僅僅把《伊索寓言》中所有的寓意摘錄下來作為教育材料,這部作品還能流傳至今嗎?如果說寓意是寓言的骨架的話,那么,生動的故事就是寓言的血肉,使寓言豐滿而又充滿生機。因此,在教學中我們不妨抓住這一文體特點,還故事教學以本色――講述。以講故事為重要目標,又以講故事為策略,引導學生在講故事中閱讀理解課文,展開言語實踐,在言語實踐中悟得言語表達的形式,習得語言,讓寓言故事的語文教學價值得以完整體現,實現從“我教課文”到“學生學語文”的美麗轉身。

薛法根老師執教《揠苗助長》一課時,牢牢抓住了“故事”這一特點展開教學。故事是適宜講述的,學故事就得先學會講故事。課堂上,薛老師不惜時間,按照“故事新手”“故事能手”“故事高手”“故事大王”這樣的層次不斷提升要求,清清楚楚指導學生如何講好故事,扎扎實實讓學生練習講故事,學生興致盎然,講得繪聲繪色。事實上,要把故事講好,必須真正讀懂故事,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學生自然而然理解了農夫的急于求成,好心辦壞事,也懂得了違背事物發展規律必然導致事與愿違、適得其反的道理。講述和體悟如水融,學生在對故事的積累內化中,巧妙悟理,言意皆得。

講故事,讓學生擁有了屬于自己的課堂,擁有了進行言語實踐的時間和空間,不僅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了中國古代寓言借事說理、寓意含蓄的特點,更懂得了中國傳統文化中講故事的智慧,因此,課堂上有了這樣精彩的對話――

師:真正像這樣傻的農夫,在現實的生活中有嗎?

生:沒有。

師:但是像農夫這樣揠苗助長的其他人、其它事有嗎?

生:我想讓豬籠草長快些,給它多灌了一點營養液,它死了。

生:媽媽為了讓我比其他同學成績好一些,給我報了好幾個輔導班。(其余略)

師:面對這樣的情況,聰明的小朋友會――

生:把“揠苗助長”的故事講給父母聽。

師:對,我們以后遇到這樣的人要講故事給他們聽,但是含義要說嗎?

生:不要說,讓他們自己去體會。

蘇格拉底說:“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逼鋵?,故事就是點燃智慧的火焰。寓言,產生于民間口耳相傳的故事,講述故事,讓學生在積累、內化、表達中巧妙悟理,他們的語文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鍛煉,也讓寓言教學煥發出生命的活力,生動、扎實而又富有情趣。

二、續編故事,在想象思辨中發展思維

閱讀是一種意義建構,閱讀參與者全情投入,會身不由己地參與到互動中,在不知不覺中超越預期的目標,從而獲得意想不到的洞察力。寓言中他人的故事,對兒童來說已不僅僅是他人的故事,因為他們在自己的認知結構中建構了自己的意義。

如童話體的寓言故事《猴子種果樹》一文,教學臨近尾聲,總有教師愛這么問:猴子種果樹為什么沒有成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如此這般地叩問猴子失敗的原因,確實很難得到學生的共鳴,因為停留在紙上的故事終究是他人的故事,觸動不了兒童的心弦。

薛法根老師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活動:教師做猴媽媽,所有小朋友做小猴子。猴媽媽在和小猴子的聊天中拋出許多問題:孩子啊,你辛苦了這么多年,怎么一棵果樹都沒有種成功啊?這些鳥兒朋友的話到底有沒有道理?既然鳥兒朋友的話都有道理,為什么你還是一事無成???如果以后你再種果樹,你會怎么種?如果再有鳥兒朋友來勸你,你怎么辦?一個又一個情景追問,促使學生以小猴子的視角進行反思,由此,小猴子的認知與學生的認知產生了勾連,使學生的思想受到了沖擊。對待他人的勸告應該抱著怎樣的態度?在學生設身處地的反思中,寶貴的人生哲理慢慢滋養著他們的心靈。尤其精彩的是,薛老師把這種步步深入、設身處地的叩問融入“續編故事”這個教學活動中,巧妙而又不露痕跡。

薛老師:“我們一起來續編故事?!?/p>

出示:正當猴子(傷心)的時候,一只( )對猴子說:“( )?!焙镒右幌耄骸埃?)?!庇谑牵?)。”

再給學生三分鐘時間,自己編一個故事。孩子們心中的故事猶如打開閘門的洪水,傾瀉而出。如:正當猴子傷心的時候,一只老虎對猴子說:“猴弟,猴弟,你怎么總是聽別人的話呢?你這樣是種不成任何樹的,你要堅持,要有耐心!”猴子一想:“對呀,我就種蘋果樹!”于是猴子就種蘋果樹了。過了一年又一年,猴子的蘋果樹豐收了,他把蘋果和伙伴們一起分享。

多棒的孩子啊,不僅有讀懂文章的智慧,言語中更閃爍著人性的光輝。

看大家說得差不多了,薛老師給孩子們講老師編的故事:“正當猴子傷心的時候,一只狐貍對猴子說:‘猴哥猴哥,俗話說‘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這些鳥的話都是害你的。猴子一想……”猴子會怎么想呢?薛老師再次開啟孩子的思維之門:鳥兒們是在害猴子嗎?狐貍這樣說有道理嗎?每一個故事的結局都是不同的,每一個人對故事都有自己的理解,通過思辨,薛老師在孩子們的心田播撒下了辯證思維的種子。

續編故事,開啟了無窮的想象;辯證思考,讓孩子的認知從一元走向多元。所有的這些訓練,都在有意識地延伸寓言的情感,拓展寓言的內涵,遷移寓言的表達方法,這是立足語言的理解,著力于語言的內化與運用,在實踐中學習語言的過程。續編故事,讓學生在學習中透視語言,發現不同,讀到自己,豐富自己,文本與孩子在原本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的信息單位產生緊密的關聯,并且不斷地完善,讓孩子獲得了成長的感覺,使教學擁有了生長性。

三、創寫故事,在實踐表達中讀寫共生

寓言教學不是教會人相信,而是教會人思考:故事中的那些人或物為什么會那樣做呢?這樣的反躬自省,必然會促使學生將閱讀的視角從關注故事主角轉向關注自身,反思“我”或者“我們”是否會做同樣的事?這樣一思考,學生的心智就開竅了,就有了真正意義上的成長。這是寓言故事的教學價值之一,還有言語的價值。寓言故事就是借助故事說道理的,一般讀者不太關注故事本身的真假,而只會關注其中的道理。然而,語文教學是要教會學生“用故事講道理”的言語本領的,因而要細細琢磨的恰恰是故事本身,關注故事的敘述方式,而最為關鍵的是隱藏其中的言語“秘密”,會不會講故事,關鍵就全在這隱藏著的言語形式里面。

教材上常常會出現諸如“聯系生活經驗談談體會”的習題要求,如蘇教版第9冊第8課練習:“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自相矛盾’‘濫竽充數’‘畫龍點睛’的意思?!苯陶咭渤3栔T如“在現實生活中你見到過這樣的情形嗎?你會怎么做呢?”一類的問題。對高年級學生來說,在發現、借鑒文本“隱藏著的言語形式”后,他們完全有能力“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通過創寫故事來表達自己對寓言故事的深刻理解。

我國古代經典寓言故事,不僅生動有趣,而且短小精悍,結構精巧,表達簡練。如《自相矛盾》一文,全文僅124字,按事情發展順序敘述,首先是概述故事的起因:“古時候,有個楚國人賣矛又賣盾?!币粋€人“賣矛又賣盾”,呈現了“自相矛盾”發生的可能性。接著描述楚人賣矛又賣盾的經過――他拿起自己的盾夸口說:“我的盾堅固得很,隨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庇峙e起自己的矛夸口說:“我的矛銳利得很,隨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奔氉x文本便會發現這寥寥數語的表達之妙?!半S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隨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言下之意,此人的矛“無堅不摧”,堪稱“天下第一矛”;此人的盾“堅不可摧”,可謂“天下第一盾”。顯然,這是言過其實的“夸口”。然后,把這兩句話聯系起來,細細揣摩,楚人“夸口”時的語言極為夸張地突現了他說話前后互相抵觸這一特點,像這樣,自己的言語行為前后相互抵觸,就叫“自相矛盾”。最后是故事的結果――有個圍觀的人問他:“用你的矛來戳你的盾,會怎么樣呢?”那個楚國人張口結舌,回答不出來了。為什么張口結舌?啞口無言之際,心里有著怎樣的想法?故事沒有寫出來,留給聽故事的人自己去體會。

教學中,我們不妨引導孩子學習課文的寫法,創作“新版《自相矛盾》”。以下是教學片斷:

師:這個故事選自《韓非子》,從2300多年前一直流傳到今天,使很多人受到了教育。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自相矛盾的現象?

生:我媽媽讓我多吃點,說胖胖的才可愛,她自己晚上不吃飯,說瘦了才好看。

師:媽媽一不小心自相矛盾了,其實無關胖瘦,營養均衡,身體健康最重要。

生:柯震東拍攝禁毒宣傳片,告訴大家吸毒不好,自己又偷偷吸毒。

師:對,這樣的藝人,失去了做人的底線,也就失去了公眾的信任。我們可以模仿《自相矛盾》的寫法,把生活中的這些現象寫下來。課文的寫法中最值得我們借鑒的是什么?

生:重點寫好人物自相矛盾的語言或動作。

十分鐘后,學生完成練筆,進行交流,賞評。

生讀習作:

“媽媽最近體形越來越豐滿,所以,她鄭重宣布:減肥!

為了幫助老媽實現減肥計劃,我自告奮勇:‘老媽,我們每天晚飯后出去散步30分鐘,ok?’‘沒問題,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老媽興奮地做了幾下擺臂動作,貌似躍躍欲試。

吃過晚飯,我興致勃勃地邀請老媽:‘媽,散步嘍!’老媽懶洋洋地窩在沙發里津津有味地看著電視。她揮揮手:‘不去了,飯后坐一坐,活到九十九?!?/p>

咦,晚飯前老媽怎么說來著?”

師:哪里讓我們發現了媽媽的自相矛盾?

生:語言――“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和“飯后坐一坐,活到九十九?!?/p>

生:還有動作――“擺臂,躍躍欲試”和“窩在沙發里”。

師:前后一對比,矛盾的焦點就出來了。建議你今晚把這個故事讀給媽媽聽,明天告訴我們媽媽的反應。

孩子快樂地接受了這個建議,有意思的是,當晚,我接到了孩子媽媽的短信:潘老師,我今晚去黃山湖公園跑步了。當然,如果現實生活中沒有這樣的體會,那么,編寫一個童話類的寓言故事,也是很有意思的。

縱觀上述教學過程,由寓言故事的閱讀,語言文字的體會,到達文章的中心――寓意,這一過程猶如順流而下,自然天成,既是語言文字工具性的體現,也符合學生心理的認知規律。然后,由“理”出發,逆流而上,回溯故事,體會作者如何得出這個“結論”,或聯系生活實際反思自己或身邊人的言行,或表達自己對這個“理”的看法和理解,如此由“理”溯“言”,讓道理和寓意都回歸到生活實踐和語言實踐中。創寫故事,是學生把閱讀產生的“意”,結合自己的理解產生新的“意”,并通過自己的言語表達而出的過程,以“言”寓“理”,使理解和表達同生共長。孩子創寫的故事,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給人啟迪,發人深思,這是寓言學習價值的真正體現。在這一過程中,閱讀、理解、表達相輔相成,讀寫共生,語文學習的價值更得到了真正的體現。

篇10

美味豬油蛋炒飯

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國的一些島嶼上,生長著一種俗稱米樹的西谷椰子樹,樹干挺拔,高達20來米。樹干中含有大量的淀粉,用刀刮出浸入水中,待淀粉干燥后,經過加工可制成大米似的顆粒,吃起來比普通米飯還要香,這種米俗稱“西谷米”。

美國有一種“蛋樹”,在庭園和房前屋后均可栽種。樹上結白色果,像雞蛋一樣,味道略同甜瓜。我國西雙版納有一種“蛋黃樹”,果子不但樣子像雞蛋,瓤的味道更像雞蛋黃。

在東南亞和西雙版納、海南島一帶,有很多“豬油樹”,樹上結的油瓜像西瓜那么大,一個瓜里有六到八個瓜子,一個瓜子可榨50 g多油,用火烤一烤很像豬油的味道,傣族老鄉叫它“豬油果”,一戶種一棵“豬油樹”一年就可收一二百個“豬油果”,這樣全年都不用發愁沒油吃了。

方便的面條湯

在南非馬達加斯加的山區生長一種“面條樹”,樹干粗壯,葉子狹長有齒邊,四、五月開花,六、七月結果。果實長的很奇特,果實呈長條狀,最長的有2 m多,當地居民叫它“須果”。當“須果”成熟時,人們把果實割下來曬干,然后進行貯藏,宛如干面條,吃的時候放鍋中煮軟,加上佐料,就成味道鮮美的“面條湯”了。

可口的清涼飲料

在布隆迪共和國的沙漠上,生長著一種高大的清涼飲料樹,在挺拔的樹干上,生長著厚厚的闊葉。它沒有向四周擴散的枝丫,樹枝只向兩側伸展,遠處望去像一把大扇子。樹干中含有豐富的汁液,味甘醇,能止干渴,在沙漠中行走的人,受到熱沙灸烤,干渴難忍時,用刀在清涼飲料樹上劃一條口子,便會流出清涼、香甜可口的汁液。

在巴西有一種“瓶樹”,兩頭細,中間有個大肚子,又叫紡綞樹。大肚子里藏著很多水,天旱了,人們在它肚子上劃一刀,就可以喝到水。

一切都變甜食品

在西非熱帶地區有一種山欖科小喬木,四季開花結果,朱紅色的果中含“變味蛋白質”,可以支配人們的味覺。這種果實,人們叫它“神秘果”。吃了這種果子以后,再吃苦、澀、酸味東西,都會感到甘甜如蜜。當地人吃酸面包前,先嚼這種甜味果,再吃面包就成甜的了,再喝啤酒也成甜的了。一句話,一切都變成了甜食品。原來這種果實中的主要成分是“糖朊”,食后能關閉舌部主管酸、澀、苦味的味蕾,開放主管甜味的味蕾。

樹上長“面包”

在非洲熱帶草原地區,生長一種波巴布樹,直徑很粗,有時超過12 m,要20個人手拉手才能圍一周,而樹高僅10 m左右,當地人稱它為“大胖子樹”。果肉中含淀粉質,可溶于水中作清涼飲料,摻到牛奶、麥片粥或其他食物中,可作酸味調劑,味鮮美。有些地方還把種子發酵或曬干作為貯備食品。猴子(特別是狒狒)很喜歡吃它的果子,所以當地人又稱它為“猴面包樹”。

熱帶植物釋迦果樹,又稱“面包樹”。它的果實生長在樹枝、樹干和樹根上,成熟的果實有足球大,最重的達20 kg,摘下后切開烤一烤,味道同面包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