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上的記憶范文

時間:2023-04-04 06:57:2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黑板上的記憶,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黑板上的記憶

篇1

小學,的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物,當然,還有教室里的黑板——

那天,陽光明媚,是個暖和的冬日。我的心情卻不那么明朗,因為又要出黑板報了。記得那會兒臨近期末,大家都抓緊復習,作業更是多得讓我喘不過氣。好不容易有了出操的機會,可以踏出沉重氣氛的教室,居然又要出黑板報,我能高興得起來嗎?

我硬著頭皮讓黑板報小組的成員集合,急急忙忙從書包里翻出昨晚花費一個多小時從電腦上搜集挑選再打印出來的資料,又草草率率和繪畫排版的同學商量了設計,在黑板上畫出了大概。我給大家分派好任務后,就風風火火的開工了。

我的任務是寫開頭語。我拿起資料,大略估了一下字的大小和內容的多少,然后一本正經地抄寫起來。我剛寫兩個字,粉筆就“啪”的一聲折了,大家看了我一眼,就繼續工作了。我重新拿了一支粉筆,一筆一劃的寫起來。不一會兒,粉筆“叭”一下又被我五馬分尸了。同學們齊刷刷的全部看向我,朝我投來調侃的眼光。我尷尬了好一會兒,說:“粉筆質量不太好,也算我倒霉。沒事,繼續寫吧!”我精心挑選了一只比較結實的粉筆,溫柔地寫起來。正當我寫的越來越起勁時,負責繪畫的同學一聲大叫:“雍晨軒!”我一驚。Oh!Mygad!這只粉筆也光榮犧牲,已經被摔得粉身碎骨。同學們“噗”地一聲全部哈哈大笑起來。我很勉強地笑了幾聲。

“??!”伴隨著我的一聲慘叫,粉筆頭大戰拉開了序幕。同學A的粉筆頭正中我的腦門兒,好像給我花了一個紅色的印堂痣,引得同學們捧腹大笑。趁他們不備,我“唰唰唰”扔了好多個粉筆頭,他們一個個被我打得“嗷嗷”直叫,到處是粉筆灰,有藍的,有紅的,有黃的。這下可把我樂開了花,正好給我報了仇嘛!誰知,同學A、B、C、D全部跑向講臺,每人手里抓了滿滿的一把粉筆頭,準備向我扔來。

突然,我看見了上課時用的黑板上被粉筆頭砸出了五顏六色的點點,像彩色的糖果,像繽紛的雨點,像?哦,對??!像我們五顏六色的友誼!我大喊一聲:“停戰!”不料,他們已經將粉筆頭扔了出來,我哪里反應地過來,千千萬萬的粉筆頭朝我飛來,我是一個也沒躲過去。瞬間,我像石化了般,變成了“灰人”。

我清了清嗓子,向同學們說明了我的創意,用粉筆頭砸出一棵愛心樹。大家在歡呼雀躍中拿著粉筆頭,像黑板砸去,砸出了我們的創意,砸出了我們的幼稚,砸出了我們的友誼,砸出了我們的黑板報!

篇2

記憶一:黑板上的名字

又到了自習課的時間,黑板又接任了自習課一成不變的任務——記不守紀律同學的名字。“我希望值日生不要記我們組任何人的名字,如果記上,全組都要罰寫的。”我忐忑不安祈禱著,心里畫著十字架。“吱吱吱,”值日生又寫下了一位同學的名字,我猛地抬頭一看,心情又平靜下來:“還好,不是我們組的同學!”

記憶二:老師的板書

雖然我已經上五年級了,但那“咯吱咯吱”的版書聲,仍在我耳邊回蕩,原封不動。

語文老師在學校頗負盛名,從她成為我們的代課老師和班主任以后。曾記得:她第一天開始給我們講課,在黑板上寫字,把所有的同學都驚呆了。她的字寫得真好,我更是看得連眼睛都不愿眨。這時,我恍然大悟:原來老師是因為有一手漂亮的好字而出名的。這我們并不懷疑,她的板書告訴了我們!

有一次,老師給我們上課,不知不覺就偏離了話題,講起了“四大洲,五大洋。”當我們聽得津津有味的時候,老師也講得慷慨激昂,在黑板上寫下了“四大州,五大洋。”這六個字,同學們一看,急忙說:“老師,您“四大洲,”“的”洲寫錯了!老師一看,急中生智說道:“同學們,知道我這節課要干什么嗎?我就是要讓你們找錯字。”聽老師這一說,我們這堂課的氣氛又活躍起來了——

記憶三:不同的解題方法

這一節,上數學課,數學老師在黑板上寫了一道題目:“劉大爺用15。7米長的籬笆靠墻圍一個半圓形的養雞場。這個養雞場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經過同學們的一番討論,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先算出周長,再算出半徑,最后算出面積除以二。我急了,我有另一種解題方法,我趕緊舉起了手:“”還可以用半圓的那個籬笆的長除以圓周率算出半徑,再算出面積,最后除以二。這引發了同學們一場激烈的討論,有的說對,有的說不對,至今還沒有結論。

篇3

六年級期中考試前,凌厲的寒風如刀般徹骨入髓,有“北風卷地白草折”的感覺,冷風滲入頭腦,把我從半醒半睡的狀態下激醒。我們一邊打哆嗦一邊等著早課的來臨。

不一會兒,教室的門緩緩地打開了,語文高老師出現在了我們的視野里,“高老師怎么了?”“咦?”

不斷有同學臉上都浮現出驚疑的表情,老師和平時不一樣了,臉上經常洋溢著的紅光被慘淡的白色取代,腳步虛浮,好像隨時都會摔倒似地,還帶了一個銀色的保溫杯,毋庸置疑,高老師病得很重。她坐在講臺前,頂著沙啞的喉嚨說:“今天,我們上……咳,第二十課,翻開書……”那一個個的漢字就像是被用力推出來的一樣,雖然很輕,但是卻能聽見。心疼夾雜著一股涼意直襲我們的心頭。老師開始在黑板上寫字了,老師慢慢站起來,左手撐著桌子,右手開始在黑板上無力地跳躍、滑動,一個個如老嫗般缺少氣力的字漸漸浮現在黑板上,她一向清秀的字蕩然無存了,老師為了讓我們能看清楚,寫得更用力了一點,左手在桌子上不停地顫抖。此時,我心底貌似有什么東西涌上了,我從來沒有這樣的感覺,有點……像母愛的感覺……

下課了,老師用模糊的口音對我們說:“祝大家……考個好成績,同學們再見……”之后老師就踱步出了教室。

教室里依舊是鴉雀無聲,看著那一黑板歪斜卻可分辨的字,我們無語凝咽,老師走了,卻留下了這一黑板的字,遲遲地,沒人起身像平常一樣去擦黑板,都靜靜地坐著,它們象征的不是別的,而是那沉甸甸的教師之愛??!這一黑板的字,雖然能擦掉,但這黑板上的記憶,會永遠存在我們的心中,永世難以抹去!

篇4

物理學是研究物質世界最基本的結構、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運動規律及所使用的實驗手段和思維方法的自然科學.其教學通常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物理教學更加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內容和形式相結合;過程和結論相結合.初中物理教學實踐中要注意對學生的物理思維邏輯性與縝密性的培養.因此,板書在中學物理的多媒體教學中更有利于發揮其簡明清晰、直觀形象、緊貼講解的優勢,彌補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諸如:過于注重形式;重點不夠突出;喧賓奪主;講解與演示脫節等不足.充分挖掘板書的各種功能,將板書與多媒體更有機地結合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據多年教學的實踐經驗,將板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功能作用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1 提高記憶功能

多媒體教學手段最大的優點是將文字、圖片、動畫、視頻、音頻等資源整合在一起, 將課堂教學中用語言、板書難以表達的重點、難點內容直觀、形象地表達出來. 但由于課件的演示速度較快,畫面停留時間較短,學生對課件內容的記憶只停留在瞬時記憶或短時記憶.優秀的板書設計能科學地展示知識點的發生.

成過程,具有概括性、持久性, 能使記憶性知識在學生的大腦中能形成完整的系統.板書的停留時間遠比課件演示的時間長, 也利于教師和學生歸納總結.若在多媒體教學的同時,配合板書,會使學生瞬時記憶和長時記憶結合,大大提高學習記憶效果.

根據中學生的認知特點,有的學生屬于讀記憶型即通過讀加強記憶;有的學生屬于寫記憶型即通過寫加強記憶.我們就應該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進行課堂設計.合理科學的板書設計利于提高學生記憶效果.物理概念、規律、定律、公式、示范例題必須用板書呈現.可以通過多媒體獲得大量感性知識,升華為理性知識后讓學生參與到板書的生成過程中,邊讀、邊思、邊寫,教師也可將重難點的關鍵詞設計成問題,在一問一答一寫之間完成對知識的掌握.通過多種記憶相結合,實現教學有效性.

2 加強榜樣示范功能

板書是課堂教學內容的邏輯主線,是學生記學習筆記的主要依據.特別是對于初中學生新學物理這一門課,加之按照教師的講解簡明扼要地做筆記的能力較差,這就要求首先發揮教師的表率示范作用.初二的第一學期在新授課教學中教師必須深入鉆研新課標、教材及中考說明,板書設計要做到提綱挈領,書寫時要盡可能規范.板書從形式上要排列有序,布局合理、板面整潔、造型美觀、色彩對比度強.從內容上要準確無誤、簡練實用、條理清晰、概括性強.教師在關鍵之處萬不可“偷工減料”,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必須照章辦事,讓學生學有“示范”寫有“榜樣”.例如,復合單位(m/s和km/h、kg/m3和g/cm3等)的換算對于歷屆學生都是重難點,講練數次仍有錯誤出現.筆者總結了三個步驟:第一,公布換算原則:數字不變,單位往目標換算;第二,例題強化:例題一教師可通過板書演示推導換算過程(師生共同邊說邊寫),例題二可讓學生說推導換算過程教師書寫(注意教師書寫速度適當滯后一點);第三,多媒體展示典型題,優選一道選擇題讓學生在四個選項的對誤比較中加深對正確換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其次要充分發揮學生的榜樣作用.初二第二學期可先選擇部分學生代表作為突破點,將他們的預習板書設計展覽或在課堂上利用實物投影直接使用,發揮他們的表率作用,帶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熱情.為達到對全體的調動作用,筆者在初三新課教學實踐中讓學生均寫預習筆記,將內容條理化,各小組綜合后確定本組板書,全班9個小組的板書由全班學研組評定確定最優板書,推薦一名同學書寫,或將9個小組的板書利用實物投影的方式由全班同學評比既公平又利于學生比較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和方法.看到學生板書布局合理、提綱挈領、層次清楚、端莊大方.這樣其他學生就會受到激勵和鼓舞,更能激發本小組學生愛屋及烏,在全班產生美的共鳴,學好物理.

3 強化視覺直觀功能

據有關資料表明,人在獲得的全部信息中,其中聽覺占11%,而視覺占83%,其它(觸覺、嗅覺)只占6%.所以板書可以擴大學生的感知量,在學生聽課過程中不能單靠聽覺,還要充分發揮視覺,及時鞏固感知效果.在板書設計中就必須考慮如何調動多種器官特別是視覺去了解一節課的知識內容和邏輯系統.

篇5

一、用簡筆畫串聯單詞教學

在英語教學中,單詞記憶一向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尤其是一些難以通過實物或體態語言完整地表達出來的單詞。利用簡筆畫能較好地解決這一難題,它既可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積極性,又可加深記憶。

如在小學英語PEP四年級上冊Unit 3 My friend Part B Let's learn的教學中,有這樣五個單詞:music(音樂)、science(科學)、sports(運動)、painting(畫畫)、computer game(電腦游戲)。對此,筆者采用了簡筆畫情景教學法,把五個單詞串起來進行教學。

筆者先讓學生暢談雙休日最喜歡干什么或與同學一起分享最想做些什么。學生興致勃勃,有一半左右的學生說喜歡玩電腦游戲,于是筆者快速地在黑板上畫出了一臺電腦(如圖1),再在電腦屏幕上寫上“泡泡糖”三個字。學生馬上意會這是他們喜歡玩的電腦游戲,這樣就順理成章可以進行詞組computer game的教學了。接著筆者告訴學生“沉迷電腦游戲對身體不好,娛樂要適當,平時要多做運動”, 由此畫出小朋友慢跑的場景(如圖2),引出單詞sports。當學生談到他們喜歡聽音樂時,筆者迅速在黑板上畫出跳動的音符(如圖3),并引出句子“My friend likes music”。當學生說到喜歡“畫畫”時,則在黑板上展現卡通人畫畫的場景(如圖4),引出單詞painting。當學生都暢所欲言之后,筆者告訴學生“我喜歡科學世界”,由此引出science的教學,并畫出實驗儀器的簡筆畫(如圖5)。最后,再讓學生看著黑板上的簡筆畫向同學介紹各自的愛好。

這樣,在邊畫邊教學中,學生都用羨慕的眼光牢牢看著筆者,思維也緊緊跟著筆者。這一幅幅形象的簡筆畫,活躍了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中加深對單詞的理解和記憶。

二、用簡筆畫連通句型教學

簡筆畫還能給句型教學帶來很大的方便。在英語句型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式往往單一、枯燥,一般都是把句子寫在黑板上,反復讓學生機械模仿、記憶。這樣的教學肯定達不到好的效果。恰當運用簡筆畫,可以使抽象的句子變得形象、具體、生動、有趣,學生喜歡學而且易接受。這有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語言交際能力。

如在PEP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6 The story of the rain的教學中,主要的句型是:Where does the ____ come from? It comes from the ____.首先,筆者在黑板上畫了小雨點,問“What’s this?”學生快速答出:“It’s rain.”接著,筆者繼續提問:“Where does the rain come from ?” 緊接著畫云,引導學生回答“It comes from the clouds.”在畫云的過程中,筆者有意識地強調了cloud 和clouds的區別。學生只要看著圖就能進行句型練習。通過類似的方法,筆者又引出了vapour,sun, stream等,并畫上箭頭。這樣,一個水循環的圖片(如圖6)就呈現在黑板上了。這圖片不但使學生很好地理解了rain,cloud,vapour,sun,strea的關系,還給學生的操練帶來了很大的方便,讓學生看著箭頭符號就能說出各個詞之間的關系。

運用簡筆畫進行句型教學形象、直觀,不用告訴中文也能讓學生猜出意思并輔助學生造句,可以起到“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三、用簡筆畫貫穿課文教學

簡筆畫可以是一幅畫,也可以是連環畫。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借用簡筆畫把課文的主題和主要情節連續地表達出來,這樣學生學習課文就像在看連環畫一樣,于不知不覺中掌握所學內容。如在PEP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 2的教學中,以time為主題,筆者把一天復雜的生活精簡為較有特征的七個時間,早晚時間段以太陽和月亮來區分,并將太陽和月亮的鐘表形象進行擬人化,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馬上聯想到這時間段該做什么,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筆者先畫了7個卡通鐘面,畫出具體時間,并進行“What time is it ?”和“It’s ... o’clock.”的問答訓練。接著,筆者讓學生盡情地說每個時段該做什么。最后,整理學生的回答,呈現出如圖7所示一天的生活。這樣,學生就可以邊看圖邊運用“This is my day. It’s ... o’clock. It’s time to ... I like my day.”等句型表達自己一天的生活,進行精彩的語篇輸出。

篇6

每個人在歡呼雀躍的同時,心底多了一分平靜。

身邊的同學也許出去盡情玩上一天,也許像我一樣在家,哼著“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長大”的調子。

因為,這短短的一天24小時假期,是最后一個,我們有權享受的兒童節了。

如那六·一的,畢業的日子,也不遠了吧?

黑板上的計時牌,從60天開始,一天一天,印跡被擦了又擦,描了又描。

不由得回憶懵懵懂懂的一年級,拘束謹慎的二年級,開朗貪玩的三年級,膽大瘋狂的四年級,成熟穩重的五年級,那些嘻嘻哈哈,玩玩鬧鬧的童年日子中,也曾無數次抱怨,抱怨學校的辛苦,抱怨同學的不是。

現在憶起來,真傻啊。

我為何沒能感到六年竟是如此短暫,為何……

黑板上的計時牌,一天一天,印跡被擦了又擦,描了又描。

有時我怨恨那塊牌子,那樣冷酷無情地匆匆流過,多少歡笑淚水,它只是棄之不顧,有時恍若一夜之間,那十位數字便又少了,驚訝之余,留下無盡的黯然和落寞。

回憶身邊的每一位老師,有的喜歡過,有的厭倦過,甚至怨恨過,但當我一一歷數出來,就發現那些記憶都被沖刷得美好,干凈。

距離畢業還有24天。

它就像我手上的一捧沙,上課時,悄悄溜走一絲,下課了,偷偷滑掉一縷,當你回首去追逐,也只留下心底冰封的記憶。

我們,不過是一天一天,邁向離別的痛楚罷了。

為什么想這些呢,只是徒留悲傷而已。我笑自己。

靜靜地看那四棵老樹,看枝芽萌動,看繁花正艷,看芙蓉滿天。

當落紅紛紛的時候,離別的日子,也要到了吧?

然后,我會在滿天的茸茸花雨中,許一個愿望。

但愿童年的記憶,我永永遠遠都忘不掉。

終會有一天,童年的大門會在身后緩緩關上。

篇7

1.棍式線條畫繪制快速簡捷,方便經濟

棍式線條畫簡潔、快速、生動而逼真,又不需要高深復雜的技巧,易掌握。因為它能在非常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用簡單的數筆就可以凸顯出所畫事物的基本特征,直奔主題,重要的是不會占用課堂上過多的時間。從客觀的角度來說,畫棍式線條畫的道具很經濟,只需一節粉筆,一塊黑板或者是一張白紙與一支筆即可。

2.棍式線條畫教學生動形象

棍式線條畫保留了事物的主要特點,用棍式線條畫賦予目標意義,象征性較強,簡潔幽默,提高了學生的參與興致。教師可利用簡筆畫的直觀性以及學生所產生的直覺效應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抓住所學重點,更好地理解語言難點、啟發思維、加深印象、強化記憶,在傳授單詞及語法時取得顯著的效果。換而言之,棍式線條畫是協助口頭講解的得力助手。

3.棍式線條畫操作靈活可調控

教師在課堂上用簡筆畫時,可以邊講邊畫,也可以邊畫邊修改,這種視聽并進,可以增進師生間的互動。另外,老師可以按步驟教學或引導學生練習,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氛圍,也提高了學生參與課堂的幾率??傊?,棍式線條畫給教師提供了多種發展空間。

二、棍式線條畫在英語課堂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棍式線條畫在英語課堂上起著重要的作用。即便是在多媒體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即便是身為成年人的大學生,棍式線條畫教學仍然有著無可取代的地位。因為棍式線條畫幾乎是可以用于一切場合、一切課堂以及一切的教學環節。

1.棍式線條畫可以作為某些事物或是實物的替代品

棍式線條畫可以讓學生的視覺與聽覺相結合,激發他們的內在思維,能迅速地將所學的單詞與已有的母語知識概念相聯系起來,使其更加容易理解。這種方法比起純粹的死背單詞與記母語解釋的學習方法更快且更便于長久記憶。若能在黑板上勾勒出簡單的圖畫,配以關鍵詞,可以加快信息的傳遞與接受,使學生能有效地記憶老師所授的內容。

2.棍式線條畫在外語教學的另一個作用是作為一個話題的焦點

在課堂的討論中,教師可以適當地引入主題鮮明的簡圖,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形成他們的視覺興奮點,從而激發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并能增加他們的參與熱情,使他們在輕松活躍的學習氛圍中,培養觀察力及分析歸納能力。

3.棍式線條畫還常常被用來作為講解過程或是練習過程中提供的輔助闡釋

教師通常會選些帶有簡圖的聽力材料,緩解學生的緊張心理與內心的焦慮不安。而練習中的圖畫還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語言上的不足,逐漸幫學生樹立了自信心。此外,棍式線條畫是英語教學的一種有效載體。英語的主題多樣,涉及面廣,大量的單詞、詞組、固定句型等都能表現在簡筆畫中,使學生在感受與鑒賞美術的同時,不但有效內化了所學的英語知識,而且也提高了自身的審美水平。

三、棍式線條畫在英語課堂上的應用

1.導入與棍式線條畫相結合,使教學內容一目了然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巧妙地把棍式線條畫教學帶入新課,這不僅僅意味著把學生成功地帶領到一個全新的英語世界與高雅的藝術殿堂,更是簡筆畫教學成功的關鍵。

曾經在講授大學英語第四冊第一單元“拿破侖對俄國發動侵略戰爭”這一章節時,為了使學生對入侵的路線圖了解得更加清楚,在課堂上使用了大量的棍式線條畫,學生一目了然、興趣盎然,同時記憶深刻。

2.新課與棍式線條畫相結合,使教學內容通俗易懂

講授新課時,若是一直在講述內容,會令學生覺得枯燥無味。如果老師邊說邊在黑板上畫,就會喚醒學生的好奇心,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就會就被調動起來,有效地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效率,而且又可以大大開發大腦的潛力,學生不會感到疲勞,反而會感到頭腦清晰、思路敏捷。

3.操作與棍式線條畫相結合,使教學效果顯而易見

在教學某些單詞時,如果教師直接告訴學生中文意思,然后讓學生進行記憶,學生會感到索然無味,且記憶不牢。然而,如果教師先在黑板上畫圖與單詞詞義相對應的棍式線條畫,則既有助于學生有效記憶,又拓寬了溝通教學雙方課堂交際的渠道。

篇8

小學英語中,學生接觸最多的是詞匯。詞匯教學有兩大任務:一是使學生學到一定數量的單詞和習語;二是使學生掌握學習詞匯的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詞匯的能力。在詞匯教學中,簡筆畫大有用武之地。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心理學上說:凡是生動、具體、形象的事物,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及他們的注意。有吸引力的東西使識記可能性幾乎增加了一倍多,這是教學潛力之所在。簡筆畫就具備了這一特點。一些帶有感彩的形容詞如sad、angry、happy等,如果教師一味“輸入”式教學,學生根本記不住,反而越來越迷糊甚至張冠李戴。我在教學時,畫了這樣三張畫:運用簡筆畫,把各種神態綜合在一起,給人以生動形象、風趣詼諧之感,使學生置身于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且通過對比化抽象為具體,使形象更逼真,記憶更深刻。老師教得“活”,學生學起來也就興致盎然,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簡筆畫是通過簡單的筆劃、線條勾勒出事物的輪廓和大概特征來表現該事物,它簡單實用,可免去帶大量實物教具的麻煩。英語中許多單詞,用語言來解釋較為繁瑣,而簡筆畫卻能清楚地表現詞義。

一、名詞

我們可以畫出所示物體,給予小學生直觀的展示。如用猜圖的方式,將事物的一半展示在黑板上,讓學生進行猜詞,這樣會激發學生們的興趣,提高學習效果。舉例如下:教授house、light、tree三個單詞。

第一步:把全班分成三組。

第二步:在黑板上出示 house、light、tree三個單詞的簡筆畫的上半部分,三個小組進行猜單詞比賽。這時課堂氣氛就會比較活躍,給予學生們的印象比較深刻,同時能激起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這樣課堂效率就會隨之提高。

第三步:教師揭示結果,教授單詞,小組進行評比。這樣在形象直觀的簡筆畫的展示和小組比賽的興奮刺激下,給予孩子們一個輕松活潑的氣氛,學生們的思維也直接從物體跳躍到英語,沒有受到母語的干擾,讓他們簡單輕松地將這三個單詞記住了。

由此可知,簡筆畫可以應用到類似于這種單詞的大部分詞匯教學中,如動作、表情、水果、動物等詞匯。

二、介詞

一些介詞如in、on、under等,用簡筆畫就可以將它們抽象的意義具體而清晰地表達出來。如果用形象生動的動物簡筆畫來將表示,更會使小學生們的精力很集中,情緒很活躍,簡筆畫的知識也將在孩子們的大腦中更加清晰地呈現

三、近義詞和反義詞

在教學過程中對意義相同相近或相反的單詞進行講解時會比較困難,而如果使用形象生動的簡筆畫,指出異同,那么學生就會看得清、學得快、印得深。

篇9

在一年級識字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掌握學習生字的方法呢下面就以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第一冊《雪地里的小畫家》一文中的生字教學為例,談談自己的幾點做法。

一、教會學生在預習中讀準字音

預習是專為學習新知識作準備的。為提高小學一年級學生的識字效率,在上新課前,我要求學生預習生字。首先,我讓學生借助拼音初讀課文,在初讀的過程中學生基本上讀準了字音;其次,我讓學生看田字格中有幾個生字,并要求他們從文中一個一個地找出來拼讀。這樣,通過預習,學生獲得了學習生字的主動權,也為課堂上學習生字做好了心理準備。

二、教會學生聯系上下文,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字義

《雪地里的小畫家》一文中有“畫”這個生字,我在教學中讓學生聯系上下文,體會“畫竹葉……”的“畫”與“一幅畫”的“畫”的不同意思。學生通過反復朗讀、體會,知道前者指“動作”,后者指“圖畫”。再讓學生說說誰會畫什么“畫”字還可以組成哪些詞這樣教學,遵循了“在語言環境中識字”的原則,學生理解到了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意義是不同的。

三、教會學生同時運用眼、耳、腦記住字形

聽課是重要的學習途徑,又是很難掌握的學習技巧。讓學生同時運用眼、耳、腦去積極地捕捉知識。眼,要注意看老師寫在黑板上的字及筆順。耳,要善于發現老師指出的重點,如老師說“雪”字上面是“雨字頭”,“雨字頭”第三筆是橫鉤,不要寫成橫折或橫折鉤;“牙”,共4筆,第二筆是豎折,不要把它寫成兩筆等。腦,要牢記字的讀音、字義、字形。簡單的字,如“畫”“葉”可以運用已有知識,自己分析字形;“幾、用、筆”可與熟字“兒、同、毛”比較字形,加深記憶。

四、教給學生運用“自我再現法”復習鞏固生字

記憶的東西在保持中會發生遺忘。因此,復習鞏固生字很重要。我教給學生學會自我再現生字,實踐證明對鞏固生字十分有益。

(一)自我口述法

將課堂上學的生字的讀音、筆畫、筆順、組詞等,不看生字口頭復述出來。說出來之后,再看書或與黑板上的范字對照,及時糾正復述中的錯誤;也可以說給同位聽,說完后讓同位指出正誤。此法可用于課堂鞏固練習或放在課間休息時進行。

(二)自我筆錄法

把自己回憶起來的生字按筆順寫下來,然后再和黑板上的或書上的字相對照,及時糾正錯誤記憶。我通常讓學生在課堂鞏固練習時采用此法。

(三)自我默憶法

篇10

關鍵詞:高中地理 板圖 板畫 興趣

有人說:“地圖是地理學科的百貨架”、“地圖就是個框、什么都能往里裝”,的確不錯!地圖是地理知識一種形象、直觀、綜合的表達?,F代高考總是“有圖析圖,無圖考圖”,因此地圖是學好地理的重頭戲。板圖教學是把課本上的圖文和課外的相關知識集中整合后,把地理事物、原理和規律在黑板上通過圖畫形式逐漸展示給學生的一個過程,是集講、畫同步,虛、實并舉,視、聽結合的一種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即使在多媒體輔助教學條件下,板圖板畫教學在地理教學中仍會“錦上添花”。

板圖板畫教學能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增強記憶。板圖課容量大,老師用各色粉筆和簡潔的筆法靈活地邊講邊畫,取其神似而不計細節,凝形、聲、色于一體來傳遞信息,繪制出來的圖形鮮明、美觀、活靈活現,可使學生親眼看到原理的形成和現象的發生過程,這樣不但把“靜”圖變成動圖,還可把死的“啞”圖變成會說話的“活”圖,是對地理原理和規律、現象的升華,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們不知覺地進入情景,獲得豐富多彩的信息儲存,而且有些感性知識學生一目了然,印象深刻,有助于記憶。如在復習《中國地形》時,我在黑板上先勾勒出一幅雄雞報曉的中國輪廓圖,再繪出各政區,告訴同學們:“山脈構成了中國地形的骨架。|西走向的山脈有哪些呢”?我用紅筆繪出三道東西走向的山脈:天山――陰山、昆侖山――秦嶺、南嶺;在繪制時注意昆侖山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的省界山,南嶺是多個省的界山,天山則是南疆和北疆的分界線,要讓同學們對中國的山脈有個大概的空間定位觀念,然后追問:“誰能在黑板上畫出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同學們開始合作分析、討論,而后躍躍欲試,爭先恐后地上前板演,畫錯的會有人主動幫著改正,我乘勝前進:“每個小組舉薦出一高手到黑板上邊畫邊解釋一下我國四大高原的地形特點---”,這樣不同色澤的山脈、高原、盆地、丘陵、平原等都清晰地羅列在了黑板上,由于親自動手,同學們短時間內就掌握了主要的中國地形地貌及其特點了。45分鐘下來,本節課的所有教學內容都呈現在黑板這精彩的世界里。同學們不但掌握了基礎知識,而且穿插復習了必修一第四章的主干內容。板圖教學極大地活躍了課堂學習氣氛,超額完成了教學任務,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板圖板畫形象逼真,在教學中能夠輕松地突破重點、粉碎難點。地理教學中離開了地圖,就會缺乏情景渲染,即使教師巧舌如簧,有些地理現象用嘴巴也是解釋不清楚的,學生往往只能形成一種機械記憶,仍然不會遷移活用地理原理或者解釋不了現象本質。而板圖、板畫緊扣教材,圍繞目標,突出重點,切中要害,能更形象地展示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及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揭示地理空間現象的原理和規律。如必修一第一章第三節《太陽的視運動軌跡》,這是一部分很抽象的比較難理解的內容,為了達到教學目標,我把每一步都細化,我先在黑板上畫出地平圈,再畫出天頂,叫學生弄明白在地面上的東西南北方向,然后邊畫邊講:在北半球夏半年的時間里,全球人都會看見太陽從東北方向升起,西北方向落山,而正午北半球人看見太陽位于正南方,南半球則看見太陽位于正北方。

同學們一開始聽不明白,不理解太陽的運動為什么是這樣的,我就在黑板上邊講邊畫,同學們通過析圖、結合現實終于恍然大悟,然后我引導學生想象并畫出在北半球的冬半年里太陽的視運動軌跡是怎樣的,同學們通過南北半球的對比得出結論:在北半球的冬半年里太陽從東南方升起,在西南方落下;在春秋分會發現太陽從正東升,正西落。

這個軌跡圖形象地將地理要素分層凸現在第一平面上,展現出太陽東升西落的動態變化過程,且師生、生生互動頗多,我寓疑于圖,以圖啟智,提供聲像并茂、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盡量鍛煉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觀察、想象、對比、分析、判斷推理能力以及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加深對抽象知識的理解。學生們聚精會神地聽著、記著、在筆記本上畫著,有的甚至指手畫腳置疑板圖,我就在板圖上再耐心講解直到他們心服口服。隨后趁熱打鐵,深層置疑,力求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那么在北半球物影的日變化是如何的?”學生的思維逐漸被打開了,他們興奮地用手比劃著,我看準時機就讓4個同學到黑板上分別畫出在不同季節南北半球的人所看到的物影的日變化、年變化,其它同學幫助改正板圖上的錯誤, 同學們忙得不亦樂乎,不斷有人穿梭于黑板與座位之間來回改動前人的板圖,最后經過師生共同探討達成共鳴,準確的板圖才屹立于黑板之上。這節課板圖把抽象的內容直觀化、形象化,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輕而易舉地拿下了重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