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取名范文

時間:2023-03-31 21:45:0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詩經取名,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詩經取名

篇1

邦妮:多才伶俐,英敏巧智,中年隆昌。

保晶:保護,保衛的意思。天生聰穎,理智充足。

恩葆:保持,茂盛的含義。

倍蕾:天性聰穎,福祿雙收,名利有分,中年成功事隆。

舒立:出人頭地,事業發達。

家禮:有道德觀念,有禮貌,有德有智。

曉爍:鍛煉,精練。取名象征有經驗,有水平。

敏玲:指玉與玉相擊的聲音,其聲美妙動聽。取名用,象征美好動人。

絡瑤:識雅秀氣,老年吉昌。

玉璐:有一種美玉叫璐。取名象征貴重。

安茹:理智充足,多才溫和,秀氣文雅,有愛情煩惱。

若嫣:福祿雙收,晚年吉祥。

瑞好:好的前兆,吉祥。取名用,象征有好的兆頭,吉祥快要到來。

瑪莎:女性人名專用字,榮貴之字。

楚辭詩經取名女孩名字韶涵:多才有能。

瑾萱:瑾:美玉 萱:傳說中一種忘憂的草。

佑怡:怡:好心情。

婳祎:婳:形容女子嫻靜美好 祎:形容事物美好。

檀雅:檀:植物 雅:正規。

若翾:翾:飛翔。

熙雯:熙:光明 雯:成花紋的云彩。

詩茵:詩:寓意文雅、浪漫。

靜璇:聰明文靜。

婕珍:意思是聰明的女孩。

沐卉:卉:草的總稱 沐:如雨般濕潤。

琪涵:有美玉一般內涵的女孩。

佳琦:琦,是玉的意思,佳琦意思是猶如上好美玉一樣白璧無暇。

昭雪:昭:充滿活力,是一個陽光女孩。雪:愿她像雪一樣純潔、美麗。

紹瑩:義利分明,智勇雙全。

玥姍:多才,清雅伶俐,秀氣巧妙。

荷珊:指海里的珊瑚,形如數枝,色紅顏美,是海中一種珍貴品。取名象征珍貴美麗。

女孩詩經起名字大全集曼莉:清雅榮貴,動作柔和,美。取名用,女選用較多,象溫美,可愛。

政美:好看,漂亮,美麗,滿意,贊揚。女性取名用。表示美麗,堅定。如陳美。

海媚:可愛,美好,叫人喜愛,取名用,象征可愛,漂亮。

理萌:指植物生長剛剛開始發芽。取名用,象征事業興旺,僅剛剛開始。

夢露:向往美好,清雅榮貴。

妙瑩:妙不可言,與神秘文化有緣。

敏婷:多才溫和,靈活敏捷,敏銳,反應快。取名用,象征智慧。

妮娜:婀娜多姿,秀氣伶俐,女用為美。

海妮:清雅伶俐,多才秀氣。女性取名表示永遠年輕,貌美。

朝佩:智勇雙全,名利雙收,清雅榮貴。

藝萍:多才賢勇,清雅秀氣,中年吉祥。

璞玉:有一種玉叫璞。取名象征貴重如玉。

綺琪:秀氣多才,溫和賢淑。

琦莉:有一種美玉叫琦,取名象征貴重。

雨茜:代表美好,紅艷,清雅秀氣,智勇雙全,安福尊榮。

倩晴:有才能理智,清雅榮貴,名利雙全。

女孩溫柔文靜詩意名字梓萌:雅致而美好,乖巧秀麗。

君怡:格調高雅,心情愉悅,喜樂安寧。

泓嘉:內涵充盈,清凈如一潭清水,和樂美好,具氣質萬種而雍容端莊的吉祥富態感。

梓瀅:福瑞大氣,靈動優雅。音律曼妙,如水一般靈動。

子嵐:賢淑女子,清新、明亮;“未夜青嵐入,先秋白露團”。

若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屠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高貴脫俗、典雅清新。

海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遼闊寧靜,意蘊深遠。

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具高雅端莊、儀態賢淑的古韻。

華欣:繁華似錦,欣欣向榮。

冰欣:冰清玉潔;喻指雪中梅花超逸之態。

泓儀:豐盈泓水,儀態大方;安詳和順,舉止優雅。

意涵:動中不缺乏靜,靜中又時刻有動,如同水一樣。

語汐:溫文爾雅,輕柔之態。輕柔溫順,靜謐中亦具活力,高貴典雅,柔而不弱。

若穎:新穎獨到,極富個性;秀外慧中的寓意,聰明而又美麗,于內于外都是一種出眾脫俗。

篇2

在距北京75公里的延慶縣境內,是明代萬里長城的典型,保存比較完整。

2、故宮 。

明清兩代的皇宮,也是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3、天安門 。

原是皇城的正門,有五座城門、上有九楹金碧輝煌的重樓,下臨金水河

和五座漢白玉橋,面對廣闊的廣場。

4、頤和園 。

原為帝王的行宮花園,有宮殿、園林建筑3000余處。

5、天壇 。

中國現存最大的祭祀建筑群。

6、圓明園 。

以前是比頤和園更大的一個庭院,已成廢墟,現正逐漸修復。

7、明十三陵 。

位于北京市昌平縣,有明朝13個皇帝及其后妃的陵墓。

8、天津舊城。

天津舊城位于海河上獅子林橋的西面,主要為明清建筑。

9、水上公園。

天津水上公園是一所綜合公園,建于1951年。

10、山海關。

篇3

The Legend of Sleepy Hollow1)

《睡谷的傳說》

New York's Hudson River Valley was the backdrop2) for The Legend of Sleepy Hollow, one of the earliest examples of ghost stories in American literature. Washington Irving, a native New Yorker, relied on local landmarks and the lore3) about them handed down from Dutch settlers who arrived some 200 years before the story was published in 1820.

The real action in Legend begins in what is now called Patriots Park; a monument marks the site where in 1780 three men captured British spy Major John André4) beneath a tulip tree. The bad vibes5) from the event lingered, according to Irving, and it was not far from the "fearful tree" that the unlucky Ichabod Crane first saw "something huge, misshapen6), black, and towering". That something of course was the infamous Headless Horseman7) who chased Crane to the Old Dutch Church.

The church still stands, amidst the small graveyard where Irving's ghostly Horseman would tie his black horse to the headstones8). The writer himself is buried in the adjacent9) Sleepy Hollow Cemetery, which offers tours of the real sites behind the legend.

《睡谷的傳說》是美國文學中最早的鬼故事典范之一,其背景正是紐約的哈德遜河谷。這篇小說出版于1820年,此前約兩百年前,一些荷蘭人移居這里,流傳下了關于當地一些地標景觀的傳說。而華盛頓·歐文這個土生土長的紐約人正是根據這些景觀及其傳說創作了這個故事。

《睡谷的傳說》源自一個真實的事件,該事件就開始于如今的愛國者公園所在地,那里有一座紀念碑標示出了英國間諜約翰·安德烈少校于1780年在一棵郁金香樹下被三個人抓獲的地點。按照歐文的說法,少校被抓這起事件帶來的不祥氣氛一直揮之不去,而且就在那棵“恐怖之樹”不遠處,不幸的伊卡博德·克蘭第一次看到了那個“奇形怪狀、又高又大又黑的東西”。那個怪物自然就是將克蘭一路追趕到老荷蘭教堂的那個惡名昭著的無頭騎士了。

這座教堂如今依然佇立在那個小小的墓園中,而歐文筆下的無頭騎士的鬼魂就曾在這墓園的墓碑上拴過他的黑色戰馬。與之毗鄰的睡谷公墓為游客們提供故事背后真實景點的觀光服務,作家本人就長眠在那里。

Wuthering Heights 《呼嘯山莊》

Emily Bronte probably had two places in mind when she imagined Wuthering Heights, the haunted house in Yorkshire at the center of her only novel. The Heights' remote, windswept location could have been that of Top Withens, a ruined farmhouse that overlooks the moors10) south of her hometown of Haworth. The structure itself could have been based on Ponden Hall, a 19th-century manor11) house also near Haworth; the single-paned window on the second floor may well have been the one that Catherine Linton's ghost tried to climb through one wild, snowy night.

在埃米莉·勃朗特構思她創作的唯一一部小說中的核心場景——那座位于約克郡的鬼屋“呼嘯山莊”時,她的心里也許想到了兩處地方。呼嘯山莊地處偏僻,受大風侵襲,這個地址可能取材自托普威森斯農莊,從這座破敗的農莊可以眺望她的家鄉霍沃思南邊的曠野。而呼嘯山莊的構造樣式則可能來源于也位于霍沃思附近的一座19世紀的莊園——龐頓莊園。龐頓莊園二樓那扇單層玻璃的窗戶或許正是小說中那個風雪交加的夜晚凱瑟琳·林頓的鬼魂試圖爬進去的那扇窗。

Dracula12) 《德拉庫拉》

The crumbling13) fortress14) sitting on a cliff above the Arges River was one of several used by Vlad Dracula, ruler of southern Romania in the 15th century and the man behind Bram Stoker's immortal (pardon the pun) vampire tale. The castle was in ruins when Dracula came to power. To restore it, the legend goes, he forced several hundred prisoners to ferry15) bricks and stones up the cliff along a human assembly line16).

The castle named Poenari is open to anyone able to climb the more than 1400 steps that lead to the summit. Once there, spectacular views of the Carpathian Mountains unfold from the battlements17)—the same ones that Dracula's wife jumped from in 1462 as she chose death over being captured by the Turkish army encamped18) below.

The castle Stoker described in his breakout19) 1897 novel was probably a composite20) of three. Of those, Poenari was the only one the real Dracula inhabited. He was imprisoned briefly in the second one, Bran Castle, also in Romania. And the third one is Slain's Castle in Scotland; Stoker stayed near Slain's for several years and reportedly was inspired by the grim21) Gothic building on the rocky east coast. It is in ruins now, while Bran is a museum.

在阿爾杰什河畔的一處峭壁上矗立著一座傾圮的古堡,那就是弗拉德·德拉庫拉曾經住過的其中一座城堡。德拉庫拉是15世紀羅馬尼亞南部地區的統治者,也是布拉姆·斯托克筆下不朽的(原諒我在此處使用了雙關語)吸血鬼故事中的人物原型。在德拉庫拉掌權之初,該城堡已是一片斷壁殘垣。據傳說,為了整修這座城堡,德拉庫拉強迫數百名囚犯排成一列將磚石運上這處山崖。

任何人只要能爬上那1400多級臺階登頂,這座名為波埃那利的城堡都會開門迎客。一旦到了這里,你從城垛上就能一覽喀爾巴阡山脈那壯麗的景色。1462年,德拉庫拉的妻子正是從這里的城垛縱身跳下,寧死也不愿落入兵臨城下的土耳其軍隊手中。

斯托克在這部創作于1897年、令他一舉成名的小說中描繪的城堡很可能糅合了三座城堡的特征。其中,歷史上真實的德拉庫拉居住過的只有波埃那利城堡。第二座是布蘭城堡,同樣位于羅馬尼亞,德拉庫拉曾在這里被關押過一小段時間。第三座是蘇格蘭的斯雷恩斯城堡,斯托克在該城堡附近待過幾年。這座城堡建在巖石遍地的東海岸,據說正是這座陰森恐怖的哥特式建筑激發了斯托克的創作靈感?,F在,這里已經成了一片廢墟,布蘭城堡則成了一座博物館。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巴斯克維爾的獵犬》

Richard Cabell was not a popular guy. Some said he was such a hellion22) that when he died in 1677, his neighbors built a sepulcher23) around his tomb in Holy Trinity's cemetery to make sure he couldn't get out; they even covered the actual grave with a heavy stone slab for good measure24).

Such precautions, however, did not prevent Cabell's hounds from surrounding the tomb at night, howling for their master to rise up and hunt with them across the moors of southern England. This legend grabbed the keen imagination of Conan Doyle when he visited Devon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and he based one of his best-loved Sherlock Homes mysteries on those ghostly hunters. In his story, giant paw prints found next to the cruelly mutilated25) body of Sir Charles Baskerville led Holmes on a ghost-hunt.

Much of the 13th-century cemetery burned in 1992. But Cabell's vault26) is undamaged; peek through the barred windows if you dare.

理查德·卡貝爾可不是個受歡迎的家伙。有人說他一貫惹是生非橫行鄉里,以至于當他在1677年過世后,他的鄰居們在他位于圣三一教堂墓園的墓地上又蓋了一層墓室,以確保他無法從里邊出來。此外,他們甚至還在他的墓穴外面又覆蓋上一塊厚重的石板。

不過,這樣的防護措施卻沒能阻止卡貝爾的那些獵犬每晚守在墓地四周,嚎叫著呼喚自己的主人起來和它們一起到英格蘭南部的荒原上狩獵。柯南·道爾在20世紀初造訪德文郡時,這個傳說激發了他敏銳的想象力。于是,他以這些幽靈般的獵犬為素材,寫下了這個《福爾摩斯探案集》中最受歡迎的故事之一。在這個故事中,福爾摩斯在查爾斯·巴斯克維爾爵士殘缺不全的尸體旁發現的巨大爪印引他開展了一場“捉鬼”行動。

1992年,這座建于13世紀的教堂墓園在一場大火中燒毀了一大半。但卡貝爾的墓穴卻安然無恙,你如果夠膽量,不妨透過窗戶上的柵欄朝里面瞧瞧吧。

1. The Legend of Sleepy Hollow:《睡谷的傳說》,美國文學之父華盛頓·歐文(1783~1859)的代表作之一,講述了從紐約來到“睡谷”的教師伊卡博德·克蘭想要追求當地最富有的農場主女兒卡特里娜,卻被卡特里娜的另一位追求者布羅姆扮成無頭騎士嚇得逃離“睡谷”的故事。(關于該小說的賞析可參見《新東方英語》2012年10月號)

2. backdrop [?b?kdr?p] n. 背景

3. lore [l??(r)] n. 全部傳說

4. John André: 約翰·安德烈(1750~1780),英國的一名軍官,在美國獨立戰爭時被當成間諜處死。

5. vibe [va?b] n. [常作復數] (一地的)氣氛

6. misshapen [m?s??e?p?n] adj. (尤指肢體)畸形的;奇形怪狀的

7. Headless Horseman: 無頭騎士?!八取碑數亓鱾髦粋€無頭騎士的故事。該騎士原先是一名為英國效力的雇傭兵,在美國獨立戰爭中被炮彈打飛了腦袋,后被葬于當地一個教堂的墓地中。據說他的鬼魂常常騎著一匹黑馬四處游蕩。

8. headstone [?hedst??n] n. 墓碑

9. adjacent [??d?e?snt] adj. 鄰近的

10. moor [m??(r)] n. 荒原

11. manor [?m?n?(r)] n. 莊園主宅第

12. Dracula:《德拉庫拉》,愛爾蘭小說家布拉姆·斯托克(1847~1912)于1897年出版的哥特式驚悚小說,講述了一個名叫德拉庫拉的邪惡吸血鬼的故事,是一部十分經典的吸血鬼小說。

13. crumble [?kr?mbl] v. 瓦解,崩裂

14. fortress [?f??tr?s] n. 要塞;堡壘

15. ferry [?feri] vt. 運送

16. assembly line: (工廠產品的)裝配線

17. battlements [?b?tlm?nts] n. 城垛

18. encamp [?n?k?mp] vt. (使)扎營

19. breakout [?bre?ka?t] adj. 一炮打響的,非常走紅的

20. composite [?k?mp?z?t] n. 合成物

21. grim [ɡr?m] adj. 可怕的,恐怖的

22. hellion [?heli?n] n. 惹是生非的人;惡少

23. sepulcher [?seplk?(r)] n. (尤指在巖石中鑿出的或用石頭、磚塊等砌成的)墳墓

24. for good measure: 另外,作為外加的東西

篇4

四川十大旅游景點排名

1. 色達

色達有“金馬”之稱,風光秀麗,著名景點有五明佛學院、降魔塔、泥拉湖、鄧曲登佛塔等。還有各種特色美食,如羊肚菌、糌粑等。

2. 貢嘎山

貢嘎山又叫岷雅貢嘎,被稱為“蜀山之王”,是四川省最高的山峰,海拔7556米,著名景點有跑馬山、塔公寺、貢嘎寺、燕子溝等。

3. 稻城亞丁

稻城亞丁是國內最佳十大旅游勝地之一,被譽為“最后一片凈土”,稻城亞丁主要景點有興伊錯湖、蒙自大峽谷、杜鵑溫泉山莊、牛郎神山,舍身崖等。

4. 木雅金塔

木雅金塔又名木雅尊勝塔,是一座壇城式佛教寺廟建筑,據說建造時共用了一百多公斤的黃金,可想而知是多么的氣派。

5. 峨眉山

峨眉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著名景點有萬佛頂、報國寺、伏虎寺、峨眉十景等,每年不少游客來此參拜。是四川十大景點排行榜前十名之一。

6. 青城山

青城山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是五大仙山之一,著名景點有天師洞、老君閣、上清宮、建福宮、圓明宮、祖師殿、全真道觀等。

7. 九寨溝

九寨溝是中國第一個以保護自然風景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護區,著名景點有翠湖、疊瀑、彩林、雪峰、藏情、藍冰等,深秋游玩最佳。

8. 瀘沽湖

瀘沽湖位于四川鹽源縣和云南寧蒗縣交界處,是中國第三大深水湖泊,又稱古名勒得海,這里環境優美,景色秀麗,是一處游玩的好地方。

9. 若爾蓋草原

若爾蓋草原素有“川西北高原的綠洲”之稱,著名景點有鐵布梅花鹿自然保護區、巴西會議遺址、黃河九曲第一彎、花湖等。

10.紅石灘

篇5

關鍵詞:核心景區;植物資源;保護利用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re scenic spot quarrying plant resources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the scenic spot, an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protective Suggestions.

Keywords: core area; Plant resources; Protection of

中圖分類號:J211.2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安徽省馬鞍山市采石風景區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游區。采石風景區共包括四部分:采石磯景區、青山景區、濮塘景區、橫山景區,總面積64.85 km2。采石磯景區是其核心部分,含“三山(翠螺山、小九華山、荷包山)一鎮(采石鎮)”,總面積11.7平方公里。

1采石磯基本概況

1.1自然條件

采石磯古稱“牛渚磯”,位于馬鞍山市西南約5 km的長江東岸,是一座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于一體的風景名勝區。風景區地處亞熱帶北部,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5.8℃,年平均日照時數約2109.9h,年平均降水量為1060 mm。風景區土壤類型以酸性黃褐色土、石英砂巖、粉砂巖、沖積土發育而成的黃棕壤和下蜀系黃土為主。

1.2植被概況

風景區內植物種類較多,生長茂盛,在植物區系劃分上屬天目山植物區系向北延伸過渡地帶。景區內共有維管束植物114科527種,其中蕨類植物8科14種,種子植物106科513種,森林覆蓋率高達90 %以上。主要植被類型有:針葉林、針闊混交林、闊葉林(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落葉與常綠闊葉混交林)、灌叢、竹林、人工林等,其中闊葉林面積最大,分布最廣。群落類型多樣,群落的層次結構明顯,可分為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及層間植物層等四個層次,群落外貌上多呈團狀或卵形起伏;季相變化較為明顯,春、夏季為綠色,秋季多呈彩色,冬季呈現灰色,部分呈灰、綠鑲嵌色彩。

2植物景觀分析

風景區屬于北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雨熱同季、四季分明、季風明顯、無霜期長。形成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春暖早、秋寒遲,林木生長期長的小氣候特點,對植物引種、栽培和森林更新十分有利。

風景區地貌以低山丘陵為主,最高海拔157 m,大部分地方海拔在100 m以下,坡度15°-- 40°,地勢較為平緩。土壤主要有黃棕壤和下蜀系黃土,黃棕壤分布于山體上部,下蜀系黃土分布于山麓及平地,土層厚度從30―200 cm不等,土壤呈微酸性,有機質含量中等,適宜大部分植物生長。

景區內森林茂密、樹木參天,森林覆蓋率達90 %以上。該區森林資源的主要特點是:森林以闊葉林為主,面積占有林地的90 %以上,且分布廣泛,物種較為豐富(如圖) 。

1.針葉林2.針闊混交林3.常綠闊葉林 4.落葉闊葉林

圖. 翠螺山植被特征

景區植物資源存在的主要問題:森林類型單一,主要是闊葉林和少量的人工林;群落類型不豐富,常綠闊葉林、針葉林面積小,樹種較為單一,層次、年齡結構不甚合理;林下灌木雜亂無章,觀賞價值較高的灌木稀少;草本植物種類偏少,分布不均;土壤腐殖質不豐富。因此現有森林林相單一,觀賞性差,缺乏明顯的層次感和季相變化,影響森林景觀的美學質量和森林旅游效益。

3植物資源保護利用

3.1基本原則

3.1.1以生態效益和景觀效果為主,注重實效的原則。盡量與自然狀態下的地帶性植被區劃相一致。

3.1.2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原則。充分利用本地的鄉土樹種,使其形成群落的多樣性與物種的多樣性。

3.1.3多樹種、多層次、多色彩和多功能原則。從不同的立地環境出發并結合風景游賞需求去營造森林景觀的多樣性。

3.1.4新造與改造并舉,多種造林方式結合的原則。

3.2具體建議

3.2.1翠螺山

翠螺山為風景區最主要景點,山頂的三臺閣是俯瞰長江和馬鞍山市的最佳地。植被保存完好,森林類型多樣,尚有古樹名木生長,植被類型有:針闊混交林、闊葉林、灌叢、竹林及人工林,其中闊葉林面積最大、群落類型最多,群落層次明顯、結構較為復雜,已初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但季相變化不夠明顯。

為突出翠螺山觀光攬勝功能,宜采用大規模造景與小規模造景相結合的改造手法。翠螺山西岸沿長江坡面,充分考慮植物的季相、層次、觀賞特性,利用植物的形態、色彩等特點組合構成鑲嵌排列的景觀斑塊,形成多樹種、多類型的竹海、色葉、觀花、觀果植物景觀,發揮森林的生態、景觀、旅游功能,體現“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的良好自然生態特色。翠螺山前山配置大量的常綠樹種,如石楠、枇杷、女貞、杜英、香桂、青岡櫟、苦櫧、石櫟等,力求從宏觀上恢復采石磯地帶性常綠闊葉林景觀。同時圍繞散布于其中的主要景點,針對景點文化內涵,營造植物特色,如李白衣冠冢景點周圍綠化以松、柏、竹等植物為主,表現詩人李白不畏權貴、豪放飄逸的品格。對立地條件差的林分,繼續抓好封山育林,加強撫育管理,促進自然演替。

3.2.2小九華山

小九華山位于翠螺山北側,因有小九華廟而被譽為江南佛教名山。前山植被保存完好,森林類型多樣,森林覆蓋率達85 %以上,群落類型有:麻櫟林、黃檀林、刺槐林、樸樹林、灌叢,其中麻櫟林面積最大;后山均為灌叢。群落層次明顯,結構較復雜,有一定的季相變化,但特色不明顯。該區規劃采用小規模造景手段,小九華廟周圍綠化以銀杏、松樹、側柏、香樟、垂柳、桃花、海棠、檉柳、桂花、石榴、丁香、合歡、無患子、瑞香、木槿、忍冬、萱草、吉祥草等與佛教有關的植物為主,突出小九華宗教文化的主題,同時,保持小九華山蔥郁的森林景觀。

3.2.3荷包山

荷包山是核心景區三山中最小的一座山,植被保存完好,森林類型單一,森林覆蓋率達90 %以上,主要植被類型為針葉林、針闊混交林、闊葉林,群落類型有:火炬松林、麻櫟林等,結構單調,季相變化不明顯。因目前此處尚無旅游景點,因此以撫育為主,采用間伐、補植和林分清理等手段,增加常綠針葉類樹種并逐漸代替火炬松,形成常綠針葉與常綠闊葉混交林。

3.2.4鎖溪河及主要游道

“清清鎖溪繞翠螺”,鎖溪河環繞翠螺山而流淌,是核心景區的景觀河。2004年啟動實施了鎖溪河綜合整治工程,對鎖溪河進行了徹底整治,兩岸綠化以垂柳、桃花、木芙蓉等花灌木為主,形成了“桃紅柳綠,芙蓉臨水”的景觀,景觀價值較高。目前應加大養護力度,做好病蟲害防治,適當豐富親水植物品種,維持現有景觀效果。景區內游道不僅是景點之間聯系紐帶,也是游覽的組成部分,形成流動的風景。因此其兩側營造風景林帶時應力求成蔭、成景、成境、成趣,植物以花灌木和草花為主,達到豐富色彩、增加變化的效果。

4結論

采石風景區景觀資源豐富,應注重保護利用,以增加綠色、豐富物種多樣性為主線,以林分保護為導向,適當調整,充實提高,形成特色。實行封山育林,嚴格保護,維持森林原貌,人工促進天然更新,實行撫育間伐,改造林分現狀,適度調整林分密度和郁閉度。根據自然景觀和森林生態要求,對景區內的植被群落進行科學改造,增加觀賞樹種和珍稀樹種的比重,使之形成多樹種、多層次、林相豐富且季節變化明顯的森林植被群落,以提高采石風景區森林景觀價值,適應旅游發展需要。

參考文獻

[1]黃穗,周勁松,陳紅鋒.深圳鄉土植物調查及園林應用分析[A].中國園林,2007(9).

[2]蘇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4.

[3]郭勇.昆明金殿國家森林公園雙乳山景區森林景觀改造[J].林業調查規劃,2002,27(2):64-67.

作者簡介:

篇6

關鍵詞: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景觀大道夜景照明

中圖分類號:P901文獻標識碼: A

1. 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概述:

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位于北京城中軸線的北端,內部建筑有2008年奧運會賽事的主要場館: 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體育館、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國家會議中心以及改造一新的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等。這里是2008年奧運會重要的比賽場所以及各類展示的中心區域,也是北京中軸線向北延長的工程,現在則是集體育賽事、會展中心、科教文化、休閑購物等多種功能在內的綜合性市民公共活動中心。

中心區內沿北京城中軸線從南至北為60米寬的中軸景觀大道,大道西側為樹陣區,東側自南向北依次為: 國家體育場區域、下沉花園、北部休閑花園。再向東為奧運水系及湖兩邊景觀道路,南端與四環路銜接處為綠化區。在靠近國家體育場及會議中心區域都設有大型的城市廣場。國家體育場前的慶典廣場設有大型數控旱噴泉,奧運水系中央設有大型數控噴泉,下沉花園設有瀑布、旱噴泉、人工造霧等多種水景設施。在中心區的地下設有地下軌道交通、地下公交站、城市道路通過本區的下穿隧道、地下環型機動車隧道、大型地下車庫、地下商業以及連接各地下建筑并與地面貫通的下沉廣場。

2. 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夜景照明載體

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是集體育賽事、會展中心、科教文化、休閑購物等多種功能在內的綜合性市民公共活動中心,標志性建筑物多,夜間活動較多,人流量大,是首都北京的名片之一,也是城市照明的重點。在照明設計中應該注意塑造視覺中心,明確功能分區,合理處置各種因素。

其照明載體十分豐富,可以將其夜景照明載體分為以下幾個大類:建筑物照明、構筑物照明、古建筑照明、道路照明以及景觀綠化照明。

3.照明現狀分析

3.1建筑物照明

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的主要建筑物有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體育館、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國家會議中心,此外還有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科技館新館、新奧購物中心。中心區的建筑因性質、功能等原因,體量較大、形態各異,因而標志性較強,這些原因導致不同建筑的夜景照明具有極強的個體差異與特色。

3.1.1 國家體育場(鳥巢)

國家體育場處于中心區最南端,與水立方分列中央軸線的東西兩側。鳥巢的外形結構由不規則的鋼結構構件編織而成,維護結構為鋼結構上覆蓋雙層膜結構,呈雙曲線馬鞍形,建筑和結構渾然一體,獨特而美觀。其夜景照明(圖3―1)也充分體現了鋼結構的力量感與膜結構的通透感,采用中國傳統元素“中國紅”作為照明主色調,選擇偏橘紅的光色,營造一種內透光的效果,給人帶來較強的溫暖感,視覺感受柔和,沒有眩光,鋼結構照度均勻。通體照亮的鳥巢,內部結構清晰可見,塑造了鋼框架的剪影效果,可以使人們聯想到中國的窗花。膜結構的柔與鋼結構的剛,傳達出柔中帶剛、剛中有柔、剛柔并濟的中國傳統思想。

圖3―1

3.1.2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水立方是以“水”為主題的建筑,四個立面與頂面均是由形狀模擬水分子結構的兩層膜結構所構成,兩層膜結構間形成空腔。采用空腔內透光照明方式,即在固定外層膜結構的鋼結構內側安裝燈具向外側投射的照明方式。采用動態LED 照明,可以隨心所欲變幻多種顏色,顏色鮮艷而柔和,從不同角度觀看水立方夜景,膜結構上照度均勻,沒有形成任何光斑。此外,根據不同活動主題的要求,還可以在膜結構上形成動畫,使夜景的表現更加豐富多彩。

3.1.3國家體育館與數字北京大廈

圖3―2

國家體育館當天的夜景照明相對簡單,在入口區域使用藍色LED線狀光進行輪廓照明,“國奧集團”與“國家體育館”字體使用白色光點亮,采用光構圖的手法利用燈光塑造奧運五環,形成入口部分的視覺中心。但是由于僅僅照亮入口區域,建筑的其他部分沒有照明處理,調研的當晚也沒有內透光,所以立面處理不夠豐富,感覺不到建筑應有的體量感與恢宏感,夜景略顯平淡。

圖3―2是從網絡上搜索到的一張國家體育館的夜景圖,在這張照片中,照明的主要方式是內透光照明,通過室內的燈光透過玻璃照射出來形成建筑的夜景,內透光照明主要適用于玻璃面積比較大的建筑表面,其優點是整個建筑立面照明的均衡感和整體感較強,缺點是缺乏變化。為增加變化,在建筑的入口雨棚部分做了一些點狀光與小面積的投光照明,使得整體效果更加豐富。

數字北京大廈位于國家體育館的西南側,面向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的東立面為其主立面,東立面整體為玻璃幕墻,縱向間隔出32條寬窄不一的豎條,并在局部有彎折,其夜景照明屬于廣義輪廓照明,利用線性光源勾勒32條豎條來表現印制電路板,充分表現了建筑的設計創意,突出現代建筑的數字氣息和科技奧運的內涵。

3.1.4國家會議中心

圖3―3

調研當天國家會議中心沒有開燈,夜間無景觀照明。從網絡搜索夜景圖(圖3―3)可以看出,由于會議中心建筑立面玻璃幕墻面積比較大,主要采用內透光照明,另外結合小面積的泛光照明?;⌒蔚奈蓓斒菚h中心視覺匯聚的焦點,所以采用泛光照明照亮弧形屋頂的外邊緣,由于體量較大,通透的建筑主體與弧形的頂部輪廓線結合,塑造了一片相當壯觀雄偉的建筑夜景。但是為了形成較好的內透光照明效果,室內燈具幾乎都要開啟,耗能較大。

3.1.5 新奧購物中心與下沉庭院

新奧購物中心屬于商業建筑,為了不破壞奧體中心的整體氛圍,做成下沉式的,調研當天僅購物中心與下沉2號院有有比較完整的夜景照明。

照明載體包括店鋪店頭照明、建筑立面照明、道路照明、植物照明。店頭的照明方式主要采用店鋪名稱自發光,特色燈具照明以及光構圖的方式

道路照明主要采用特色景觀燈的方式,這種景觀燈在地面上形成明顯的光斑,增加了道路的趣味性,兼顧功能性與景觀性。為了渲染商業的熱烈氣氛,植物照明主要采用在樹枝上纏繞點狀光帶的方式,[1]這種做法要分場合分季節使用,比較適合秋冬樹葉凋落的觀枝干類植物。

下沉花園中有一處休憩使用的四合院建筑,[2]以中國傳統材料瓦,作為主要表達手段,采用以小見大的方式結合樹木、水景,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室外休憩場所。此處的夜景照明非常精彩,建筑雖小卻層次豐富。使用單一的暖白光色,瓦墻下采用泛光照明的方式,用小功率的投光燈將墻面洗亮,墻體照亮后,前景植物形成生動的剪影效果,與似透非透的瓦墻和造型明確的漏窗交相輝映。屋面下結合梁隱蔽設置向上的投光燈,提供間接照明。

3.2 構筑物照明

夜景照明除了借助街道沿線的建筑物之外,還可以借助街邊的構筑物,如噴泉、雕塑、信號塔、電視塔等,通過對其進行適當的景觀照明處理,能夠對街道空間的夜景起到一定的豐富作用。中心區的構筑物體量都比較大,有多功能信號演播塔(玲瓏塔)、奧運火炬雕塑以及一些小型雕塑和燈光小品等。

3.2.1 多功能信號演播塔(玲瓏塔)

玲瓏塔位于鳥巢的西北角,中軸線以東,剛好和北面的下沉庭院形成對位關系,塔高150米左右。采用動態照明的方式,或是多種色彩依次變換,或是多種顏色同時變換,玻璃幕墻的反射性展現了非常豐富的視覺變換,充分體現了“玲瓏”二字。南面的鳥巢與水立方在體量上、尺度上非常巨大,而玲瓏塔高聳的外形起到一定的視覺平衡作用(圖3―4)。

圖3―4

3.2.2 奧運火炬雕塑

圖3―5

玲瓏塔西側是2008年奧運會的獎牌墻,采用光韻律與光對比(亮度對比)的做法利用投光燈將墻體局部洗亮(圖3―5),自然而然形成韻律感與層次的變化。跟隨獎牌墻的引導來到火炬廣場,火炬雕塑采用泛光照明洗亮,能夠充分展現雕塑的細節與形態(圖3―6),上部的燈具安裝的比較隱蔽,地面的投光燈則形成了一種眾星捧月的效果。

圖3―6

火炬廣場其他燈具的細節處理也十分到位,沒有采用景觀燈具照亮廣場,而是利用欄桿,裝設十分隱蔽的投光燈照亮臺階,正好也可以給廣場提供功能性照明(圖3―7)。

圖3―7

3.2.3燈光小品與其他雕塑

鳥巢的前面設置了一個比較大的燈光小品(圖3―8),使用動態照明塑造流水瀑布的場景,色彩豐富,氣氛熱烈,十分適合新年的節日氣氛。

圖3―8

中心區的其他雕塑大多沒有進行夜景照明,影響了景觀的完整性與豐富性,有些可利用環境光看清雕塑輪廓。中心區還有一些其它構筑物,包括引導牌,廣告牌以及特色燈光小品,或是起到引導作用,或是起到裝飾作用,都是街道夜景的重要組成部分。

3.3古建筑照明

[1]古建筑作為建筑的一種特殊形態,承載著歷史與文化的諸多信息,這些都使古建筑的景觀照明成為重要的夜間景觀,加之仿古建筑的不斷出現,從塑造夜景觀的角度出發,除了充分展現建筑美,還要準確傳達出建筑的文化內涵。

中心區的古建筑有北頂娘娘廟(真古建,沒有進行夜景照明)和下沉7號院的牌樓與亭子(仿古建筑)。牌樓與亭子都是采用泛光照明的方式,讓燈具遠距離投光照亮建筑物,由于古建筑的立面細部非常豐富,使用泛光可以較好地表現出景觀效果。中式古建的表現重點是屋頂部分,所以一定要重點強調優美的屋面曲線,此外要注意燈具的隱藏,避免破壞白天的景觀效果。

3.4道路照明

中軸景觀大道采用特別設計的景觀燈柱(圖3―9),29座景觀燈柱4座分布在鳥巢、水立方之間――中軸線西側的慶典廣場上,其它都安置在中軸線東側。南北向長度約2.6km。[3]其外形像一棵銀杏樹,有五個“枝葉”,造型很漂亮,使功能性與景觀性有效結合在一起。調研當天景觀燈并沒有全部開啟,每個葉片只亮了一盞燈,亮度稍顯不足,中軸景觀大道的夜景效果大打折扣。由于燈柱高度比較高,并沒有達到完全沒有眩光的效果。

圖3―9

3.5 景觀綠化照明

中心區景觀綠化的照明載體有小型的步行道、植物以及水體。調研當天水體沒有開啟夜間照明。

3.5.1小型步行道照明

小型步行道的照明細節到位,非常豐富。有的采用正常的景觀燈的方式;有的結合草坪燈的方式照亮臺階;有的在坡道的側墻上安裝隱蔽的小投光燈,在地面打出漂亮的光斑;有的則是利用環境光,形成豐富的光影變化。

3.5.2 植物照明

中心區有夜景照明的植物包括大道西側的樹陣區,下沉花園中的植物以及綠地,由于現在是冬季,植物的葉子凋落留下枝干的形態。水立方前的前景樹與新奧購物中心的樹木采用同樣的處理方式,在枝干上纏繞黃色的點狀光帶塑造熱烈歡快的的節日氣氛。樹陣區的樹木采用上照的方式――燈從下往上照射,這種方式可以產生戲劇化的效果,將整個樹木照亮,充分體現枝干的美感。還有一些是利用環境光使植物形成剪影的效果。綠地照明主要采用草坪燈的方式,有傘形的草坪燈,有的草坪燈沒有開啟,照明效果不甚理想。

4. 現存問題及建議

通過上面對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夜景照明的現狀分析,提煉和總結其夜景照明的優點及現存的一些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改進建議。

優點:

1.規劃結構清晰,中軸景觀大道享有統領地位,其兩側的建筑根據重要程度做夜景照明,有主有次,重點突出。亮度有分級,并不是全盤照亮。

2.建筑物的照明能夠充分體現建筑創意,中國傳統元素的應用比較充分,包括中國紅、鼓、四合院、紙傘等等。

3. LED等新型照明燈具廣泛應用,燈具美觀、安裝隱蔽,燈光與建筑空間、室外場所結合較好,充分體現了“綠色奧運、人文奧運、科技奧運”的精神。

4.照明方式多種多樣,眩光較少,亮度合理,細節處理到位,夜景照明效果舒適、祥和、賞心悅目。

缺點:

1.在宏觀規劃上,雖然結構清晰、重點突出,但夜景照明不夠連貫,南端很精彩,越往北走夜景照明越少,有點虎頭蛇尾之感,建議北段的觀景塔和樹木綠地等也進行適當的夜景照明的處理。

2.調研當天是12月31日,屬于元旦節日期間,鳥巢水立方等標志性建筑夜景照明比較完整,但很多建筑物與景觀燈柱的照明沒有打開,影響了整個區域的照明完整性。建議中心區的夜景照明分場景控制,可以分為平日場景、節日場景、重大節日場景,這樣既利于節能,又能保證完整的夜景觀效果。

3.中心區域有許多正在施工的場地,影響了夜間的照明效果,應該加強管理,將施工的影響降到最低。

5.結束語

總得來說,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的夜景照明效果非常不錯,如果能夠分場景控制,加強其宏觀的完整性,效果將更加理想。作為北京的城市夜景名片,希望奧體中心區的開發和利用能夠為城市發展提供持續而優質的動力。

參考文獻:

[1] 李農. 景觀照明設計與實例詳解[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

篇7

北京的代表性戲曲名稱是京劇。

京劇,曾稱平劇,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位列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 。徽劇是京劇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 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京劇形成后在清朝宮廷內開始快速發展,直至民國得到空前的繁榮。

(來源:文章屋網 )

篇8

1、金馬碧雞坊:位于昆明市中心三市街與金碧路匯處。東坊臨金馬山,名為金馬坊,西坊靠碧雞山,名為碧雞坊,是昆明的象征。金馬碧雞坊始建于明朝宣德年間,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歷史。金馬碧雞坊的獨特之處,在于某個特定的時候會出現“金碧交輝”的奇景;

2、昆明老街:昆明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唯一保留下來的一片原汁原味的老街區,它是昆明市面積最大、保存清代和民國時期特色民居建筑和商鋪建筑最多的片區,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和情感價值。

特產:

1、鮮花餅:以云南特有的食用玫瑰花入料的酥餅,是以“花味、云南味”為特色的云南經典點心代表。鮮花餅在云南當地烘焙品牌大都均有銷售,其中以嘉華餅屋最富盛名;

篇9

伊春市帶嶺林業實驗局帶嶺局由于多年開采,木材資源面已近枯竭,我們必須認清形勢,結合區情和本區域的特點,充分利用國家目前對林業的相關政策,抓住發展機遇,制定出符合本區域經濟發展特點的規劃和藍圖,出臺相關政策推動林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加快傳統經濟向生態可持續經濟轉型的發展步伐。要保護現有的林業資源,并以現有林業資源為依托,加快發展替代產業,加速建設以風電為主的綠色能源基地,以山特產品為主的綠色食品加工和養殖基地,以黑木耳為主的林下食用菌綠色產品種植基地,調整林區的產業結構,加大內引外聯的力度,把帶嶺局真正打造成環??沙掷m發展的生態型林業企業。

關健詞:生態林區建設 可持續 綠色產業 林業經濟

黨的十報告中提出來的五位一體的社會主義總體布局中,把生態文明建設列為其中的重要一環,生態文明關系到人民的福祉和祖國的未來。同志在正定縣就提出了建立合理的平衡發展的經濟結構,強調發展多種經營是改變經濟結構單一,使農民盡快富起來,實現小康社會戰略目標的重要途徑,在他主持下制定的《正定縣經濟、技術、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中,明確了林木權屬,堅持誰種誰有,合造共有,維護林權不受侵犯,林果承包合同堅持15年以上不變等項措施,大大地促進了正定縣的生態文明建設和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同志在正定的論述對于帶嶺林業實驗局的發展具有同樣的指導意義,如何發揮帶嶺林業實驗局的生態優勢,遏制日益減少的木材資源,尋找替代產業,使其走上林業可持續發展良性循環的正確軌道,這是關系到帶嶺林業實驗局未來的生存和發展的大事。因此,摸清家底,充分掌握帶嶺林業實驗局的現有情況,制定出符合帶嶺區生態經濟環境特點的發展戰略,是我們目前十分緊迫的任務。

一、伊春市帶嶺林業實驗局(以下簡稱帶嶺局)基本情況

伊春市帶嶺林區位于小興安嶺南麓,哈佳鐵路中段,地理坐標為東經128º37'46"129º17'50",北緯46º50'8"-47º21'32",年均氣溫0°C左右,年極端最低溫-43.9°C,夏季最高溫38°C,年降水量676mm,無霜期120天,為北溫帶濕潤氣候區。林業總經營面積96742公頃,有林地面積90879公頃,森林覆被率高達94.3%,主要樹種有紅松、云杉、冷杉、落葉松、樟子松、白樺、水曲柳、椴木、榆木、黃菠蘿等等。目前年采伐量10.5萬立方米。轄區內有涼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我國最大的稀有樹種紅松種群就在其中;另有碧水省級中華秋沙鴨自然保護區。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有黑熊、馬鹿、猞猁、水獺、飛龍、鴛鴦等240余種。尤其以我國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秋沙鴨的棲息地最具代表性,它標志帶嶺有最好的適合野生動物、植物生長的自然環境。中華秋沙鴨已被國際保護組織列為瀕危物種,幾年來,帶嶺省級秋沙鴨保護區開展的人工繁殖計劃已經獲得成功,為秋沙鴨物種的保護提供了科學依據。野生草藥400余種,果類及山野菜30余種,這些野生資源開發利用潛力巨大。每立方米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50000個每立方厘米,是北京、上海的1000倍。良好的生態環境,曾被聯合國評為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地區之一。伊春市帶嶺區于1937年開發,1946年建局,1952年定為原林業部直屬實驗局,1964年下放地方,政企合一至今。現既是國家大型二級企業、黑龍江省森林工業總局的直屬實驗局;也是伊春市人民政府的一個縣級行政區,轄一個街道辦事處,9個經營林場,8個行政村,總人口37500人。結止目前,帶嶺局已向國家累計提供木商品材1000多萬立方米。平均每公頃林業用地為國家生產商品材100立方米,為支援國家建設和滿足人民生活需要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然而經過多年的開發,帶嶺林業局可以開采的活立木蓄積不斷減少,成過熟林蓄積減少了60%。保持水土、涵養水源、保護生物多樣性等功能顯著的混交林、成熟林蓄積量明顯減小,森林平均每公頃蓄積量由開發初期的130立方米下降到70立方米,可持續發展的問題面臨嚴峻的挑戰。隨著國家天然林保護工程實施的不斷深入,以及黑龍江省經濟建設工程的實施,為帶嶺局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我們要保護好帶嶺局仍具有的地理生態環境,抓住機遇,尋找帶嶺局發展的新經濟增長點,走出一條適合帶嶺區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經濟之路。

二、創造發展環境

1.根據帶嶺的實際情況,要以生態建設的觀念指導全局,尋找有利于帶嶺局發展的突破口,從輿論入手,打破傳統的思維格局,更新觀念,調整思路,兩個文明一起抓,在重視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又要注重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既要體現政治、經濟、文化內容,又要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因地制宜以“發展低碳產業、建設生態城市”為發展目標,實施森林生態恢復保育、再造秀美山川。

2.幾十年的發展實踐證明,沒有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要走森業可持續發展的模式是不可能的,人們已經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森林對于社會的巨大的生態效用價值,我們不能無限制對森林進行索取,必須遵循自然的發展規律,保證我們賴以生存的這塊土壤休養生息,沒有條件可以創造條件,也要使其森林生態效用實實在在地轉化為生產力;只有青山在才能供我們永續利用,所以不管面臨什么樣的困難,絕對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必須堅守生態優先定為林區發展的嚴格底線。

3.要以人為本處理好發展與民生的關系。建設生態帶嶺不但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還要實現人與人的和諧。生態建設必須從廣大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要處理好發展與民生的關系。讓廣大群眾從思想上認識到生態建設與自己的生存息息相關。認識到林業的可持續發展關系到我們未來的生產生活,也關系到國家以至人類的安危。生態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要結合國家的棚戶改造工程這一契機,做好帶嶺局的棚戶區改造工作,積極爭取資金,把林場的住戶都遷下來,既能改善林場職工群眾生產生活環境,又能減少山上居民對森林的侵蝕,也能讓出更多的土地使其大地原林化,更好保護好帶嶺局的周圍環境。在保護好森林的同時,還要努力提高林業職工的收入,大力提倡和扶持職工自營經濟,作為職工群眾提高收入水平的補充。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因此把改善民生作為建設生態帶嶺的重要任務,使生態帶嶺建設的成果更多體現在民生上。要加快民生保障方面的制度建設,把改善民生作為考核政績的重要因素,真正把改善民生這一為民之舉落到實處;要進一步關注低收入群體的生活,做好扶貧解困工作,努力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重點做好下崗就業人員再就業和零就業家庭以及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保持社會的穩定和健康發展。通過實實在在的利民之舉,努力使群眾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讓群眾真正感覺到溫暖,得到實惠,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4.認真搞好天然林保護工程,加強對森林資源的管護,不斷完善植樹造林和森林撫育工作,確保森林資源有效的生養生息,強化火源管理,加大森林案件的查辦力度,把資源納入法制化軌道。進一步強化林權管理,積極探索造林管護、撫育于一體的生產經營管理體制,有序開發合理利用林下資源,不斷提高森林質量和覆蓋率。按照國家建設生態建設規劃做好城鎮綠化工作,不斷提高城鎮綠化效果和品位,完善至朝陽村的影視城道路建設,完善永翠河漂流及至大青山和石帽頂子上的風電旅游配套設施和道路建設以及道路兩側的綠化工作。

5.建立健全生態、低碳教育機制,并當作各級組織的一項政治任務來完成,讓低碳、生態文明深深扎根在人民的腦海之中。運用廣播、電視、報刊等各種新聞謀體廣泛宣傳生態文明的重要意義。把生態文明變成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生態文化。

6.積極倡導低碳生態消費模式,反對鋪張浪費,深入開展“厲行節約”為主題的生態教育活動,推進綠色消費,大力倡導綠色文明,自覺樹立以“綠色、自然、和諧、健康“為宗旨的生態消費理念。讓勤儉節約、生態消費成為人們一種自然的生活方式。7.以生態優先,低碳、循環經濟、節能消耗的理念指導企業生產經營,樹立長期長遠的發展觀念。進一步完善行政考核體系,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各級組織政績考核的范疇,以低碳、生態觀作為我們工作的出發點和政績觀。

三、抓住政策優勢,拓寬發展渠道

1.抓住和利用好政策優勢,積極拓寬開發渠道。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個體私營企業、民間資本,均可投資建項目。同時要利用好國務院在東北振興規劃中明確提出的繼續實施天然林保工程,以及國家關于國有林區事業化管理的相關政策的出臺,爭取林區發展的優惠政策,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林區發展整體規劃,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為林區生態建設和經濟發展注入活力,利用好難得的振興帶嶺局經濟發展的歷史機遇。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政策,在促進資源合理利用上,明確強調要加強小興安嶺的生態環境保護,這必將對推動林區資源的深度開發和利用產生深遠的影響。小興安嶺已被國家納入資源枯竭地區,所以在經濟、社會、環境、資源開發等領域國家會有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持。我們必面充分利用好這一政策,實現林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2.開發林木產品精深加工業礦產資源開發業如花崗巖礦等,以及林業綠色食品產業、藍梅果、北五味飲料開發和北藥種植、特色養殖業的深加工等產供銷一條龍產業鏈。

3.發揮環境優勢。帶嶺區有涼水國家級自然區和碧水中華秋沙鴨省級自然保護區這樣的地理優勢,還有北列林場朝陽影視城,永翠河漂流,大森林沐浴等,可以搞好旅游開發,環境優勢明顯,具有純天然、無污染、原生態的特點,是最叫響綠色品牌的地方。在本區發展綠色有機產業有著其它地區不可比擬的環境條件。

4.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一是全力推進風電力項目建設步伐,發揮地域優勢,生產清潔能源。我們還可以利用林區海拔高度適中、風源穩定這一有利條件和地或優勢,大力發展風力發電產業。目前由龍源公司開發的大青山風電工程,裝機容量1.5萬千瓦,效益相當可觀,每天以30萬度向東北電網輸送綠色能源,年利潤在2000萬元以上。除了在建的石帽頂子山風電開發項目外,還有“東山”以及“北列鹿鳴溝”風電可開發區域。所以帶嶺的風電發展前景是十分可觀的。支持以風電為主的產業集團來帶嶺進行風電開發,為他們提供一切可行的條件,把帶嶺打造成一個名副其實的風電產業基地。二是建設綠色食品和野生漿果生產基地,做強優勢產業。帶嶺區除總蓄積約320萬立方米的森林資源外,還有已經初具規模的林下經濟產品。如黑木耳、北五味籽、林下養雞、蘑菇、山野菜、樺樹汁液、藍梅果以及其它山特產品等。帶嶺局科研所研制開發的樺樹汁飲料、藍梅果飲料、五味籽飲料,還有帶嶺局的職工自營經濟活動中發展起來的山野菜加工業,都是一些很有潛力的可持續深入開發的發展項目,這些綠色品牌,為我們打造野生漿果基地提供了可靠技術保障。真正把林區的綠色食品優勢轉變成經濟強勢。三是大力發展林下特色經濟種植業、建設野生經濟植物采集經營和人工栽培基地。加強以寒月和環山林場為主的黑木耳種植區和藍梅采集區、以北列林場為主的養殖野豬和肉雞生產區、以明月林場為主的平貝種植區、以秀水和大青川林場為主的五味籽種植區等的基地化建設。四是建設生態休閑旅游基地。以涼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碧水中華秋沙鴨省級自然保護區為品牌,擴大帶嶺區的知名度,帶動全區生態休閑旅游業的發展。全區的旅游總體戰略布局為:以帶嶺星級賓館為中心,以涼水原始林森林和碧水中華秋沙鴨保護區和大青山、石帽頂子山風電為主要看點,配合永翠河漂流,形成青山、碧水、休閑、度假旅游功能區。

四、政策支持,創造商機

因地制宜,制定綠色經濟發展規劃,完善有利于促進帶嶺區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如對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的生產可以采取減稅,或土地利用上的優惠措施,加快生態產品的生產和轉化,多渠道吸引資金共同投資經濟建設,建立完善的商業投資服務體系,提高政策化服務水平,構筑各項有利于林區建設和發展的投資平臺,進一步完善政府職能,做好相應的服務工作,規劃好新的經濟增長點中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含量,徹底改變林區經濟結構單一的被動局面。

參考文獻:

[1]王愛文.伊春創新發展現代林區綠色產業[J].中國林業產業,2011(3)

[2]黑龍江省科學顧問委員會農業生態專家調研組.伊春國有林區林權改革試點調研報告[J].林業經濟,2007(9)

[3]金靜.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對伊春的意義[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1(7)

[4]張曉陶,薛惠鋒.資源枯竭型林區產業轉型的困境與對策———以伊春市為例[J].生態經濟,2011

[5]潘忠,張立杰等.黑龍江省伊春林區科技與林業發展的調研報告[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07(12)

[6]劉靜波,張堡宸.東北國有林區發展改革的思考[J].吉林林業科技,2013(3)

[7]張占貞,王兆君.林業產業集群生態系統結構及平衡條件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2(1)

[8]N.Li,A.Toppinen.Corporateresponsibilityandsustainablecompetitiveadvantageinforest-basedindustry:Complementaryorconflictinggoals[J].ForestPolicyandEconomics,2011(13)

[9]ToddA.Hagadone,RoberyK.Grala.Businessclustersinmississippi’sforestindustry[J].ForestPolicyandEconomics,2012(20)

篇10

一、昆明市區域經濟差異的時空結構分析

(一)昆明市區域經濟差異的時間序列

1、昆明市區域經濟絕對差異變化過程

標準差和絕對極差的變動非常相似,在變動的節律性、旋回性方面根據其變動速率或波動幅度可分為三個階段:1995―2003年,絕對極差持續增長,2003―2004負增長,2004―2008持續增長。昆明市絕對差異總趨勢表現為擴大,絕對極差由1995年的12847擴大到2008年的45107;標準差由1995年的4105擴大到2008年的14787。

2、昆明市區域經濟相對差異變化過程

昆明市區域經濟相對差異近10多年來不斷擴大,近期有所收斂。相對極差由1995年的11.2擴大到2003年的14.5,再收斂到2008年的9.14;變異系數由1995年的0.77擴大到2002年的0.868,再收斂到2008年的0.685;加權變異系數由1995年的0.22擴大到2004年的0.24,再收斂到2008年的0.2;基尼系數由1995年的0.4196擴大到2002年的0.4869,再收斂到2008年的0.3875。

雖然2002―2004年前后昆明市區域經濟差異開始收斂,但14年來昆明市經濟差異都處在不合理狀態,基尼系數都在0.3以上,1995―2005年基尼系數在0.4以上,表明區域差異嚴重不合理,2006年以后基尼系數降到0.3―0.4之間,但區域差異仍然較大。

(二)昆明市經濟差異的空間結構分析

縱觀近12年來昆明市縣域人均GDP的地域結構,昆明市最富裕的地區和經濟增長中心是五華、盤龍、官渡、西山四區和安寧市,土地面積僅占全市的16.1%,2008年人口占全市的53.2%,1995年國內生產總值占全市的42.8%,2008年國內生產總值占全市的80.8%,2008年人均GDP為昆明市人均GDP的235%、130%、224%、128%、166%。而長期位居昆明市低收入地區的東川、富民、尋甸、祿勸、嵩明和石林,土地面積占全市的64%,2008年人口占全市的31.9%,國內生產總值占全市的10.4%。特別地處昆明市北部的尋甸、祿勸,土地面積占全市的36.5%,2008年人口占全市的15.3%,國內生產總值占全市的3.4%,同年人均GDP僅為昆明市人均GDP的27%、26%。

二、結論與對策

10多年來,昆明市區域經濟差異的總體水平在擴大之中,雖然近期有所收斂,但區域差異仍然較大,處在不合理狀態,嚴重影響昆明市整體經濟實力的提高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從空間結構來說,昆明市最富裕的地區和經濟增長中心是五華、盤龍、官渡、西山四區和安寧市,面積僅占全市的16.1%;而長期位居昆明市低收入地區的東川、富民、尋甸、祿勸、嵩明和石林,面積占全市的64%;且2008年最富裕地區五華人均GDP是最貧困地區祿勸的9.14倍。面對仍然十分嚴峻的昆明市區域經濟差異現狀,昆明市必須采取有效途徑調控區域經濟差異。

(一)正確對待地區差距,力爭協調發展

首先,不同地區因其所處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經濟基礎、基礎設施及發展階段的不同,經濟發展水平肯定存在差異。其次,追求效益與追求公平、均衡既矛盾又統一。美國經濟學家威廉姆遜的倒“U”字型理論表明,當區域經濟差異較小時,傾斜發展有利于整體速度的提高,但當區域差異擴大到一定程度時,又會反過來影響整體經濟的發展。目前昆明市區域差異較大,處于不合理水平,應采取有效措施縮小區域差異,力爭區域協調發展。

(二)強力推進工業強市戰略,突出產業特色,發揮比較優勢,走各具特色的新型工業化路子

提倡一縣一業,發展特色產業,五華區煙草及配套、盤龍區汽車配套、官渡區光電子信息、西山區磷化工、安寧市黑色冶金、呈貢縣生物及醫藥、晉寧縣機械制造、東川區有色冶金、富民縣鈦化工、祿勸縣能源、嵩明縣飲料、石林縣旅游商品、宜良縣電力工業、尋甸縣煤磷等精細化工。

(三)加快經濟欠發達地區科技普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舒爾茨曾指出“經濟社會落后地區,知識是最稀缺的資源”,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決定性因素是科技水平。昆明市科技發展的重點,一是以重點產業為載體,加快科技發展,以煙草、光電子信息、生物技術、光機電、化工、環保技術為重點,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二是大力提升科技進步對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示范作用。建設嵩明馬鈴薯基地和西山區團結鄉水果、花卉、蔬菜、糧作基地,在宜良縣開展啤酒大麥新品種展示,在祿勸、宜良、尋甸等地開展優質魔芋高產栽培技術示范,在祿勸、尋甸、石林等縣進行蠶桑產業化建設。

(四)加強交通網絡建設,促進協調發展

孤立的城市很難起到增長極的作用,要發揮城市乃至城鎮對周圍地區的帶動作用,最好是將這些孤立的城市和城鎮通過交通線連接起來,加強他們之間的經濟聯系,從而形成合力。要解除昆明不發達的路網結構對新昆明的建設制約,今后應在“鄉鄉通油路”的基礎上,努力實現“村村通油路”,實現行政村通達率達100%,并且建設快速、大容量市郊列車系統,連接中心城市、郊區、次級城市及衛星城鎮,引導形成網絡型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