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英語學習方法范文

時間:2023-03-13 21:33:0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李陽英語學習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李陽英語學習方法

篇1

關鍵詞:初中英語;自學能力;培養方法

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提出了以自主學習為主的教學理念,旨在培養學生自我學習能力與創新能力,進一步做好學生的自我評價與自我提高教學工作。初中英語教師為響應這一新課程改革要求,從課堂教學出發,依附全新的教學理念,為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傾注了心血。

一、打破傳統教學理念,增強學生英語自主學習意識

當前英語課堂教學多采用教師講授學生聽課的教學模式,教師僅注重教師的教育教學,很難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就導致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較被動。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意識,教師從課堂教學出發,轉變傳統教學理念,在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環節,主要是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為出發點,以學生的所想為教學,以學生的興趣切入點為教學支撐,在教學中充分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比如說,學習“pianist”時,教師采取提問的方法讓學生自行猜測詞義,并從中分析單詞記憶規律,加深學生英語學習記憶。這一過程的學習,學生參與了問題模式的學習、自主參與學習的過程,進一步增強了自身的英語自主學習意識。

二、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和諧課堂的構建,也營造了和諧輕松的課堂氛圍。初中英語教師和學生建立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在課堂教學角色轉變基礎上,轉變學生被迫學習意識,從英語學習中發現更多的興趣,才能更好地學習。教師在每堂課教學之前,可以用3分鐘的時間和學生談談話聊聊天,說一說最近生活不如意的事情或者有趣的事情,也可以采取幽默的溝通方式拉近師生的距離感,培養師生的和諧關系。

關于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教師可以做一個班級調查,從學生的興趣切入點出發,搜集學生感興趣的一些明星或者美食,在備課時適當添加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這個方法的教學,使得學生的英語學習不再枯燥,在課堂英語學習中更能從興趣出發感受到英語的魅力。教師也可以以教材內容為切入點,比如說在課堂教學中融入豐富多樣化的教學活動,采取小組討論、詩歌朗誦與情景對話模式的教學,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也可以從輔助教學出發,以學生感興趣的游戲為切入點,吸引學生英語學習的眼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英語課堂的學習。

三、豐富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創新能力

素質教育的推進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但教學中教師也要及時轉變教學觀念,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更加豐富的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方法時就要依托課堂教學,站在創新角度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備課時也要從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接受點出發,按照學生的思路逐步挖掘學生的知識點,從學生自身的優勢與掌握的知識點出發,逐步增強學生學習的求知欲。比如說,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情景教學模式,讓學生先提前準備好情景模式的一些詞匯,以便于下節課的課堂教學更好地投入課堂學習活動,從贊揚角度評析學生情境模式對話的分數。適當地給學生點鼓勵,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而使得學生的英語學習更富有創新力。同時,也要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結合啟發推進式的方法慢慢引導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從日常學習角度形成學生自己特有的創新思維。

四、加強課后交流,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自信心

學生課后自主學習難免會遇到各種問題,教師可以構建一個課后信息交流平臺,在固定的時間及時解答學生課后自主學習遇到的問題,進一步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在英語課堂學習環節,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學法進行指導,分析學生英語自學能力范圍,不僅要做好課文預習與詞匯預習工作,也要針對學生不同的興趣點,增強學生的英語認知能力,并做好學生課后的自主學習。雖說學生的學習一半靠教師,一半靠自己,但學生的學習效果與環境也有直接的關系。學生英語自主學習過程要有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后學習環境,幾個學生可以一塊組織自主學習,相邀一個地點一起學習,還可以邀請學生輔導,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信心,更能帶給學生更好的學習效果。

總之,初中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教師要及時轉變傳統教學觀念,豐富教學方法,構建和諧的教學環境,以學生的興趣點為切入點備好教材,在課堂教學中體現更高的教學價值。教師還要拉近和學生的和諧融洽關系,把學生當成心靈朋友進行課前、課上、課后交流,引導學生積極自主地學習與創新學習。學生也要以身作則,給自己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自主學習創新方法,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

參考文獻:

[1]林旋.初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探究[J].英語教師,2015,2(2):79-80,83.

篇2

關鍵詞:初中英語;反思性;培養;方法

一、初中英語反思性學習能力現狀

(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許多學生的自覺性很差,對于關于學習的事情抱著得過且過的態度,不會把過多的精力放在學習上面,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更別提進行反思性學習了。具有自覺性,端正自己對于英語學習的態度是進行反思性學習的重要因素。

(二)還有一類學生是知道自己在學習上的缺點,也知道自己在英語學習上面的短板是什么,也具備反思的意識,認識到反思的重要性,但是就是沒有行動,這就是在學習行為上的懶惰了,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即使意識到了自己在英語學習上犯的錯誤,但是也只是當時在腦子里記一下,而不會整理在一起,不愿進行歸納總結,這樣最終的結果就是再往后的英語學習中這種錯誤會重復的出現,導致自己白白丟失不該丟掉的得分。

二、反思性學習的基本模型

(一)在這一階段初中生則需要對這些日子所指定的計劃以及所踐行的內容做一個完整的總結,檢查自己的學習內容是否達到了預期,進行知識和方法的重構,在最后總結經驗,提煉方法,優化提升等等。接下來若是沒有什么問題則可以進行下一個階段的學習,接著重新制定新的學習計劃,開始新的學習過程,如此反復循環下去。

(二)學生應該根據現階段英語學習的主要內容來制定學習計劃,包括英語方面的學習目標以及為了實現此目標而進行的努力、方法和策略,并預估最終的成果,給自己構思一個宏偉的藍圖。比如說這一階段的計劃主要是積累詞匯量,并且能夠更加熟練的應用,那么學生們也應該根據這個目標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一天記住若干個單詞,并用該單詞造句,熟練的了解掌握并應用。這是英語反思性學習的第一步,好的_始便是成功的一半,有了目標才有了學習的動力。

(三)一旦在檢查結果中發現了自己出現了很大的失誤,則需要找出自身所存在的問題,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并立即確定對策,進行補救。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適當的調整學習策略,并在學習過程中積極地調整自身的學習行為以及學習態度。等到感覺一切順利的時候則可以進入下一個階段的學習了。在這個反思性學習的過程中一共包括三個主要內容,那就是反思心向,反思習慣以及反思策略,其中反思心向是反思性學習能夠成功實施的最主要的前提,這需要將反思付諸于具體的學習工程中,提前認知到學習的重要性,具有較強的提問欲望,善于自我評價,自我懷疑,對問題能夠更加深入的進行探討。而反思習慣則是在進行反思性學習能力的過程中形成的習慣,包括自我計劃,自我監控,自我評估,自我改進,這樣的反思習慣是提高反思性學習能力的重要保障。反思策略則是在進行反思性學習能力過程中根據自己在其中所存在的問題,知識上存在的缺陷,來進行的針對性策略,比如說寫錯題集,寫反思性日志等方法進行自我反思,擁有自我解決問題,調整學習方法的技能。這三個方面是反思性學習能夠成功進行的重要條件,只有將這三個條件要運用到以上四個步驟之中,只有這樣反思性學習才能夠成功地完成。

(四)制定好了學習計劃之后,在反思性學習之中最難的一部分也就開始了,在實際的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你要克服自身的各種毛病,比如說懶惰,拖延癥,明日復明日的壞習慣等等,還需要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找到更加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并在實施的過程中不斷地改進,不斷地完善,發現不足并及時改正,調整相應的學習策略。一個人二十一天就能養成一個習慣,學習也是如此,把反思性學習變成自己的一個習慣,這樣就能夠更好地堅持下去。

篇3

一、培養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英語的主動性

興趣是一種學習的動力,對學生的自學能力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學習英語的興趣越濃,學習的積極性就越高,參與性就越強,學習的效果就越好。教師要把興趣培養成為一種學生學習英語的心理需要,使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使學生樂于學,勤于學,逐漸養成主動學習英語的習慣。

1. 明確學習目的,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開始接觸英語時都會感到很新奇,渴望了解它,學習它,因而對學習英語有一種強烈的興趣。教師應該抓住這個機會,趁熱打鐵,向學生廣泛宣傳英語的重要性;其次,要向學生介紹世界日新月異的變化和我國改革開放走向世界的形勢,使學生明確到學會英語大有用武之地,進而使他們明白:學好英語是時代的需要,掌握英語是現代青年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

2. 改革教學方法,鞏固學習興趣

興趣要經過不斷地激發才能鞏固和持續,這是每一個英語教師在教學改革中都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教學改革不僅呼喚教師的迫切感,也呼喚學生的積極性,既要改進教師的教法,也要指導學生的學法。

首先,教師應該創設好的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眾所周知,和諧的氛圍,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和藹的語氣,親切的笑容,鼓勵的話語,會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愛和期待,他們就會用加倍的愛和尊敬來回報老師。在英語課上,教師應多用“Thank you ! You are wonderful / smart !”等話語來贊揚和鼓勵學生。良好的學習氣氛有利于激發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從而產生學好英語的強烈動機。

其次,教師應該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來鞏固學生的學習興趣?!敖虩o定法”,能夠適合學生學習的方法就是好方法;使學生想學、愛學的就是好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時時注意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只有在積極參與的前提下,才能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才能使學習的興趣得到鞏固和發展。

3. 幫助克服困難,延續學習興趣

學生初接觸英語時有一種新奇感,主動希望了解它,但隨著年級的增高,學習內容增加,知識難度提高了,學習上的困難也就隨之增多。這時,教師的鼓勵、誘導和幫助就顯得非常重要。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上的各種困難,特別是幫助學生過好“單詞關”,使他們的學習興趣得以延續,并逐步發展成學習上的自信心。

一個學生明確了學習英語的目的,有了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加上較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就一定能學好英語,一定能形成主動學習英語的能力。

二、更新教學觀念,歸還學生學習的主動權

學習應是學生的一種主動行為,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學習上的主動權,這在英語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在教學中應做到:

1. 教單詞,學生先行

單詞好比是房屋建筑的磚塊,沒有它就建不起高樓大廈。沒有單詞就學不好語法和課文,就不能進行會話、閱讀和寫作。要想學好英語,首先必須學好單詞。在單詞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的自學能力的培養,做到教單詞前學生先行。

就單詞的朗讀來說,學生學過音標之后,可以要求學生課前先預習單詞,要求他們自己學會讀音,自己查閱詞的用法。在課堂上,不要求學生逐一朗讀單詞,遇到讀音有錯或不準確的再個別領讀幾次。這種方法重要的是把學習單詞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也為學好英語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 教課文,先點再面

篇4

【關鍵詞】 高中英語 自主學習 能力培養 方法步驟

一、結合課文材料設置多重問題,調動學生探究的興趣

《高中英語課程標準》要求高中英語教學鼓勵學生通過積極嘗試、自我探究、自我發現及主動實踐等學習的方式,形成具有高中生特點的英語學習的過程與方法。按照這個要求和導向,在我們的英語教學課上,教師要轉化教學方式,設置各類和課文有關的典型題目,讓學生自主學習,獨立自考,獲得學習的樂趣。

要想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獨立獲得知識,首先要結合高中課文材料布置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提前進行預習,在預習中發現疑點和難點以及自己的薄弱地方,這樣學生會有的放矢,在聽課時不至于因為聽不懂而分散注意力。為了提高自主學習的效率,教師要明確學生的預習任務,比如:找出該單元的中心話題及知識要點,包括語法項目、詞匯及句型并掌握;找出本單元的難點和疑點,指的是本單元出現的而自己無法解決或理解的知識點及句子。

二、引導學生主動設疑,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研究表明,高中學生思維活躍,獨立思考能力強,想象力豐富,所以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樂于提出一些大膽的設想和猜測,也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和新的方法。因此,我們要抓住高中階段學生這一寶貴特點,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挖掘每個人的內在潛力,發展同學們自主學習的習慣。具體做法是:采用Answer—Question的訓練模式,在課文中找出一個重點句子,指導學生就該句話所含的各種信息進行提問,例如高中課本Moduel 4的Unit 4有一句話,

After half an hour of waiting for their flight to arrive ,I saw several young people enter the waiting area looking round curiously.我們就可以啟發學生積極思考,有的學生提出,What did the writer see the young people do? How long did they wait for the flight to arrive ? 經過進一步理解后,學生提出了有一定深度的問題,How did the several young people arrive there and where did the writer wait for the young people ?If the young people got to the airport at 12 o’clock, when would the writer arrive there?這樣經過層層思考,步步設疑,隨著創設問題的難度加深,學生的智力水平不斷攀升,自主學習能力大大增強,以后無論遇到什么狀況都會問幾個為什么,養成了勤思考、好追問的學習習慣,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必然穩步提高。

三、采用多種手段,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語言水平的提高離不開必要的語言環境。因為英語語言具有社會性的特點,所以要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要結合社會實踐,廣泛開展英語第二課堂,采取多種多樣的方式,如英語演講比賽、英語戲劇表演、英語書法興趣小組、英語詩歌歌曲晚會等等,調動學生興趣,擴大英語學習的氛圍,如引導學生自編自演英語短劇,用英語表演小幽默,組織英語之聲校園廣播,辦英語校園板報,通過英語誦讀和英語聽說在各種英語場景中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對英語的情感和運用英語表達自己的習慣,而且通過這種情境交融的方式把英語的直觀性、趣味性和實踐性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學生再也不感覺到語言課的枯燥,變厭學為樂學、好學、善學,真正達到了自主學習的目的,學習效果也大大增強。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酒店管理;教學方法;應用型人才;人才培養

一、問題的提出

高職教育是以能力(包括專業技能、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及杜會基本適應能力等綜合能力)培養為中心的教育,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畢業生要有較強的現場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術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目前,高職教育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存在著知識老化、方法陳舊落后、理論和實踐相脫節的現象。在課堂上,往往機械地恪守大綱,忠于教材,照本宣科。一堂課下來,老師從頭講到尾,即所謂“滿堂灌”式(或叫“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比較枯燥、乏味,不容易激發學士的學習興趣,缺少參與意識,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

二、高職教育酒店管理專業教學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一)應用型教學是促進學生專業思想轉化為行為的必要手段。

應用型教學使學生從單純的理論知識的學習,進入到多姿多彩的實務學習中來,可以極大的增加他們對行業實際情況和行業實際工作內容的了解,開闊視野,豐富知識,活躍思想。并且通過教育,能培育學生形成合乎行業規范的道德水平、公私關系、是非標準、勞動態度、紀律觀念,以適合旅游行業客觀現實的思想指導學生,以嚴格的管理、正確的督促,促進學生思想與行為之間的良性轉化。

(二)應用型教學是促進學生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必要手段。

應用型教學 是旅游管理專業學生了解實際工作的有關情況,并錘煉他們的工作能力,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和接待應變能力的重要教學方式。實務教學對于使學生把所學的知識轉化為實際工作能力,對于培養旅游業真正需要的專業高級人才,無疑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三、高職教育酒店管理專業教學方法改革途徑

由于高職教育教學任務的多方面性,教學對象的差異性,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從辨證的觀點來說,每一種方法都有優點和不足之處,所以,教學方法不僅要由單一向多樣化發展,而且要把多種教學方法優選結合,這樣才有活力,才能取得良好教學效果,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一)注意多元化教學方法的運用。

任何一種方法都只能有效地解決一些問題,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那種包羅萬象的、適用一切的教學方法是不存在的。因此,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應堅持多元化原則,根據理論學科和應用學科的不同,教學內容的不同,選擇適合本學科性質和特點的方法,常用的教學方法有以下幾種。

1.問答式教學法。

高職教育理論教學以“必需、夠用”為原則,不講究學科性和系統性。

在學生對于教材上的某些專業知識和專業基礎知識能夠理解的基礎上,在教學中就不一定非要老師 “一講到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教學時,教師給出提綱,讓學生自己歸納總結,然后通過老師提問,學生解答的方式,了解學生的理解程度。老師在設計問題時要注意富于啟發性和思考性,這樣有利于獲取真實的反饋信息。

2.討論式教學法。

一些課程的某些內容可采用討論課的方式進行。但以這種方式上課之前,要先做充分的準備。首先,老師要把討論課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告知學生,然后學生通過預習和查閱資料做準備。上課時,圍繞本堂課的教學內容和要達到的教學目標進行討論,最后,老師根據討論結果進行總結、概括。這樣,使學生不僅明確教學目標,而且了解實現目標的途徑和方法,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創新精神。

3.現場教學法。

專業課的某些內容可以直接在實習基地或實訓室進行教學,可邊講邊做。這種教學方法的好處是直觀性強,可把所學知識馬上付諸于實踐。這樣使學生容易理解、容易掌握,而且印象深刻。

4.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指利用以真實的事件為基礎所撰寫的案例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該教學方法是把理論融入一個個生動的具體案例中,既講理論,又講實踐,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可增強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與記憶,還可使學生形成科學的思維模式。案例教學法可通過典型案例,將學生帶入特定事件使學生在獨立思考或集體協作的狀態下,進一步提高其識別、分析和解決某一具體問題的能力,進而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知識學習與駕馭能力、溝通能力、職業能力和協作精神,非常適宜塑造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

(二)采用先進的教學手段

1.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

隨著現代化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多媒體教學手段以其形象的畫面、清晰的文字、甜美的音樂、親切的語言,創設出新穎獨特的教學情景,它能全方位吸引學生的感官,讓他們集中精力,積極思維,它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使學生在歡快、愉悅、充滿活力的情趣中獲取數學知識。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是教學活動的指導者、組織者、監督者、咨詢者,學生是主動的學習者、探索者,媒體將成為學生手中的認知工具,教學過程中將利用教學資源創設教學情境,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啟發式或協商討論式教學,使學生在雙向互動的教學環境中掌握理論知識和技能。

2.注意教學技巧的應用。

在教學過程中,除了采用適宜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外,為了確保教學質量的提高,還應注意一些教學技巧問題。

首先,注意啟發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盡量不要平鋪直敘,要多設計一些“懸念”,多提問,巧提問,多設巧設疑問,注意啟發學生,這樣才能活躍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其次,及時反饋信息。教學效果如何,需要及時反饋,這樣才能了解在教和學方面有什么問題。反饋信息包括兩個環節:一是收集信息,二是分析原因。

高職人才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實用型、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職教育方法改革的中心應該轉向培養學生的能力。教師不宜以講為專務,而應致力于“導”。啟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掌握學習方法,也就是把教育目的,由使學生“學會”變為“會學”,有了這種能力,就能游刃有余。使“傳授知識與發展能力”成為高職教育自覺遵守的一條教學原則,這樣可使高職教育獲得好的效果。教學方法一直是教師和學生的雙向活動,注意調動教、學雙方的積極性,才能得到教學相長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楊春,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性教學的若干思考[J] 湖南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09)。

[2]王曉洋 我國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性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中國電力教育2009(04)。

[3]旅游管理3M教學方法的創新與 實踐[J] 旅游學刊 2003(07)。

篇6

一、建立學生學習日記

新學期已經過去一半了,班里大部分的學生都已經適應了高中的新生活,在學習和人際關系上都比較順利地完成了從初中到高中的過渡。作為有一定的教齡的高一班主任兼英語老師,我的經驗告訴我,高一新生一定會遇到非常多的學習和生活上的不適應和苦惱。因此,在第一個星期我就連續召開了幾次主題班會,介紹本校的學習生活特點和特色,教育學生如何盡快地與周圍的人特別是同學建立良好的關系,如何盡快地適應高中的學習生活。盡管做了這么多的鋪墊,還是有很多學生沒有進入高中生的角色。為了更好地了解個別學生存在的特殊問題,以便對其作針對性的指導,我鼓勵學生通過各種方式來和教師進行溝通,其中學習日記是學生最喜歡的方式。他們把生活和學習中的困惑寫在日記上,我細細閱讀,并采用書面點評或者當面指導的方式,慢慢地幫助他們打開心扉。

二、 推廣聽說讀英語學習策略

在學生的學習日記中,張莉莉同學的學習日記清晰地記錄了她在英語學習中從最初的茫然苦惱到現在的積極樂觀的轉變。記得在第一天的英語早讀課上,我來到教室巡查,驚訝地發現班上的讀書聲寥寥無幾。我心里有點納悶:昨晚我已經指導英語科代表如何帶領并鼓勵大家早讀了呀!于是我課后向他了解情況,他說:“老師,我已經叫同學們一起讀書了,可是他們都不讀?!蓖砩袭斘曳_張莉莉同學的學習日記時得到了答案。她這樣記錄了她的早讀:

2012年9月2日 晴

今天終于可以翻開香噴噴的課本了,呵,一個假期過去了,高中的新生活來了!可是,我看著英語課本卻不敢開口讀書。同桌讀得真好聽,跟美國電影里的發音一樣純正??墒俏?,唉,小聲一點讀吧,不然被人笑話的……

讀到這里,我立刻想到張莉莉同學來自比較偏遠的一所初中。原來如此!部分學生不敢開口朗讀,是因為害怕發音不好而被笑話。如何能解決這個問題呢?我想到了李陽的瘋狂英語,能不能在學生中推廣聽說讀英語學習策略,讓學生敢于開口讀書,最后促進英語學習呢?于是我制定了一個計劃,讓學生克服不敢開口讀書的恐懼。計劃如下:1.向學生介紹聽說讀英語學習策略。2.運用教室里的多媒體設備,播放瘋狂英語的一些錄音材料。3.給有條件的學生拷貝一些語音材料到他們的MP3或MP4里,讓他們課余時間好好聽練。4.鼓勵有心理顧忌學生到校園里晨讀。5.在教室書架上添加一系列的英語學習資料,如《瘋狂英語》《英語廣角》,供學生閱讀。計劃在我的指導下開始了。一個星期之后,我看到了張莉莉同學的日記:

2012年9月9日 晴

明天是教師節了,祝我的老師們節日快樂!

今天我也跟著李芬去操場邊的草坪上晨讀了,那里人好多呀。一開始,心里好緊張,還是不敢大聲讀書,生怕旁邊的人聽到。李芬對我說:“大聲讀吧,我也讀不好,慢慢來嘛。反正旁邊的人也不認識咱們。”聽了她的話,我也放開來讀了。老師說,李陽就是敢于丟臉,大聲讀書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的。我也要努力!

看了她的日記,我心里很高興。不少學生都開始采用聽說讀英語學習策略了,至少他們敢開口讀書了。同時,英語科代表也很興奮地向我匯報:早晚讀我們班的讀書聲變大了。

三、培養有利于學生長遠發展的心理應對能力

學生完成從“啞巴英語”到開口說英語的轉變后,要真正鞏固他們的學習習慣和成就,必須培養他們良好的心理應對能力。為此,我在推廣聽說讀英語學習策略一段時間后,在時機成熟的情況下,舉行了一些能刺激學生敢于獨自在他人前開口讀書,展現自我的活動,如英文朗誦比賽、英文歌曲比賽、英語小品等。這些活動也被學生記錄在學習日記中。李芬同學的日記這樣寫:

2012年9月28日 晴

今晚就要進行朗誦比賽了,我好緊張。雖然這個星期每天晨讀的時候都在練,不過還是沒有把握。不過老師說了,敢于開口讀書就是一種勝利。我今晚一定要正常發揮……

篇7

大家都知道,李陽老師的瘋狂英語獨創的英語學習方法,多年來影響了數以億計的英語學習者,確實能幫助許多同學提高英語。但是,也有部分同學學習了李陽老師的學習方法,一段時間下來,英語成績仍不理想,于是棄之而求他法。這也說明,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自身的能力和性格差異在語言學習過程中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因此,在當今基礎教育新課程(新課標)改革形勢下,我們英語教師進行"教法"與"學法"研究,就顯得特別重要。那么,我們英語教師應該如何進行"教法"與"學法"的研究呢?我從事英語教學工作多年,現將自己的觀點總結如下:

一、教師應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

1、英語教師本人應該加強各方面教育理論的學習,特別是學習有關英語教與學的心理知識,提高教學理論水平。

2、在加強自我學習的基礎上,英語教師應積極參加再教育學習,接受再培訓,不斷提高專業水平,進行知識更新,甚至是教育理念的更新,不能再只是傳授知識,而更應該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方法。

3、教師可以到校外觀摩學習名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親身體驗、靈活使用教學資源和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教學技能。

4、在教學工作中,教師應多開展教研教改活動,經常進行聽課、講課、評課工作,與同事們進行交流,從而促進自己的教學工作,提高教學教研水平。

二、教師進行“教法”研究,更要進行“學法”研究

高中英語教學,主要是通過“聽、說、讀、寫、譯”的訓練,全面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譯”的能力,達到能用英語流利地進行語言交流的目的。為了實現這一教學目標,英語教師不但要從“聽、說、讀、寫、譯”諸方面認真進行教法研究,還應該注重“五種能力”并重培養過程中的學法研究。

1、努力創設“聽”的語言環境

在我國,漢語是唯一的官方語言,英語是一門外語,我國沒有講英語的語言環境。學生在“漢語環境”中學習英語,困難重重,障礙多多。因此,教師就要采取措施減少障礙,課堂上盡量少講、不講漢語,給學生營造濃厚的"英語環境",努力給學生創造“聽”的機會。課外,教師應該指導學生每天收聽英文廣播,收看英語電視教學,堅持聽錄音磁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實踐證明,只有定期的用英語不斷地刺激學習者的聽覺,才能使學習者形成“穩定的語感”。.

2、強化"說"的訓練功能

為了使學生達到準確、規范、自如、流利的口語表達,教師必須了解、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態,對學生的不同心態,應采取適當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課堂積極大膽開口"說"."聽"懂是不夠的,"看"懂是騙人的,只有脫口而出才是真功夫。因此,教師應該鼓勵學生每天堅持用英語進行日常交流,和志趣相投的同學、朋友組成"英語學習興趣小組",互相督促,互相支持,養成多講多練的好習慣。如果條件允許,教師可以請來外籍教師傳授口語課,開設英語角,開展夏令營活動,使學生在真聲英語環境中多接觸英語本族語,從而提高英語口語水平。

3、培養"讀"的準確能力

"讀"的準確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所掌握的詞匯量和對英美文化背景知識的了解。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傳授給學生學習詞匯的方法,幫助學生積累詞匯量,提高對詞匯量和短語的辨別、識記和應用能力,同時,給學生介紹一些英美文化知識,從而克服、解決詞匯量不足,背景知識不明等閱讀障礙。實踐證明,精讀課對全方位培養學生"五種能力"極為重要,每位教師和同學都要重視精讀課。

4、培養"寫作"能力

"寫"是語言的發展,是對"聽、說、讀"的鞏固和提高。英文寫作最能使人感到英語學習上的不足,最能提高人對語言的敏感性和吸收能力。好的作文是學生寫出來的,不是老師改出來的,多寫才能出好文章。寫作在開始時,往往是苦事,不堅持就會放棄,因而需要毅力。寫作應輔以大量閱讀,寫作中出現的錯誤,能通過閱讀自我糾正。

5、學會“譯”的準確無誤

"譯"是語言的再創造,是一種語言向另一種語言的轉化,發生在"聽、說、讀、寫"各環節之中,能夠準確無誤地"譯",既是學習英語的基本要求,也是對英語能力的要求,因此,我們應該熟練掌握英語與漢語的使用習慣差別及變化規律,這是做好"譯"的十分重要的因素。

三、教師進行教法、學法研究的注意事項

1、教師在教學中研究每單元、每課時的教學方法時,同時要研究與之相應的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而且必須嚴謹、科學、認真、細致,然后才能展開教學。教學方法要有利于學習方法的改進,好的學習方法能促進教學方法的提高,兩者相輔相成,共同發展。

2、教師的教法研究和學法研究以及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應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從備課、上課到作業布置、測試,都要盡量處理好教學內容,使學生容易接受,優化知識。

3、教師進行教法學法研究應該注意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不但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研、教學水平,更要讓學生在獲得學法的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最佳學習方法。

篇8

關鍵字 英語課堂,教學策略

一 創設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

高職院校的生源,一部分來自中專職高的學生,一部分來自高中畢業不能被本科學校錄取的學生,學生的理論知識不強,對課本知識的領悟力較差,即所謂的生源差,他們擅長的是在生活中學習并善于動手實踐。這部分學生的英語基礎比較差,就導致了他們的自卑心理,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把握學生的特點和心理,善于設計活動,在活動中讓學生一點點學習并積累知識,教師設計教學活動時,把握學生特點和心理活動是一方面,但是更重要的是要結合教學內容、教學特點、教學環境以及學生所學專業的特征,這樣才能保證教學活動在合情合理的前提下豐富多彩。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是作為教學主導而不是教學主體存在的,這一點教師必須搞清楚弄明白,因此,課堂上絕不能出現一言堂的狀況,教師的角色類似于導演,要引導學生完成教育大綱中要求完成的任務?;诟呗殞W生英語基礎薄弱的特點,教師個階段教學要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由量變到質變;基于高職學生自信心不強的特征,教師在學生完成活動的質量不高時,要多多體諒,切不可批評自責,反而應鼓勵和贊揚,學生體會到了成就感和尊嚴,參與合作協調的能力才會提高,學習潛能才能被激發,教學活動才能得以順利完成。

二 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和策略,增強其學習能力

英語學習和做其他任何事情一樣,都需要講究策略。很多外語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困難重重,就是因為沒有掌握恰當的學習方法,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外語教育學家對外語學習的策略進行了深刻的研究和探索,最終得出的可靠結論是:如果外語學習者的學習策略有效,那么外語學習方式將得到大面積大范圍的改進,學習質量和效果將得到飛速提高,學習報復也會大幅度減輕。另外,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習策略的話,基礎薄弱或者智力發育遲緩的孩子學習能力會大大增強,學習障礙也會減少很多。陶行知先生說過:“真正的教育必須培養出能思考會創造的人。要讓學生學會,更要讓他們會學,讓他們學會自己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000年以來,我在給每一屆新生上第一節課時,都要積極的、熱情的推薦李陽學習英語的方法和毅力讓他們看到平凡人學好英語的范例和榜樣,讓學生們感受到李陽學外語的新穎性,樂趣性,可行性和實用性,鼓勵他們把這一方法用在自己的英語學習中去,同時,在以后的教學課堂中,不斷的提醒他們注重英語學習方法,告誡他們不要死記硬背、囫圇吞棗,比如:聽力和閱讀方法和技巧;告知學生泛讀的閱讀方法不同于精讀,泛讀應該廣泛大量快速,重點應該放在針對問題快速地捕捉信息上,主要方法和技巧如下:(1)快速閱讀,知其大意;(2)根據上下文猜測詞義;(3)根據構詞法猜測詞義 ;(4)注意深層意思的理解;(5)把理解題目作為提綱來讀,長此下來,就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的效率,這正所謂授人與魚不如授人與漁,教會學生學會學習,發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現代教育的必然趨勢

三 開展競賽,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競賽形式多種多樣,比如小組競賽、男女生競賽、自由組合競賽、男女挑戰競賽等,學生都有進取心和榮譽感,教師利用學生這一心理,把競賽機制用到教學過程中可謂行之有效。學生都不愛學單詞,教師可讓學生比賽誰讀的快、記得好、寫的準;在教學生會話時,可以看誰對話流利、發音準確。課堂上適當的競賽,會使學生樂于參與,勇于爭先,學生學習自覺性增強了,與此同時,學習效率也提高了,正所謂一舉兩得,如果教師才用積分法進行獎勵,那么學生學習效果更佳,學生學習興趣更濃厚。

四 課外活動是學生充分運用英語進行交際, 激發創造思維火花的重要途徑。

教師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好課外活動。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和綜合素質適當的開展有益于學生能力進步的課外活動,使學生逐步體會英語學習的快樂和喜悅,通過課外活動鞏固課堂教學的知識并應用起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就某一題材進行英語辯論、鼓勵學生制作英語報紙和賀卡、還可以激勵他們制作自己的英語主頁等等,這樣學生的能力和興趣都達到了提高了, 學生也從枯燥的課堂教學中解脫出來,體驗了一次新鮮刺激的英語課外活動。學生漸漸就學會了用英語進行交際和創造。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英語教學中至關重要。其實,英語教學本身就和創新能力培養息息相關。首先, 英語本身作為一門語言, 它是不斷發展、不斷創新的。英語這門語言自產生至今必然發生很多巨大變化,這發展變化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在其發展過程中, 其內涵不斷被豐富,慢慢的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之中,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英語詞匯、語法結構、語音都發生過翻天覆地的變化。目前人們已幾乎無法聽懂中世紀地道的倫敦英語了, 而且英語還在不斷的發展變化著, 所以要想在英語學習中學以致用,就必須與時俱進;其次, 通過學習英語,我們可以接觸到國外先進的思想和科技。用英語與世界各國的人們進行交流的過程中, 我們可以從中學得他們的創新思想和手段,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文化的進步都要靠吸取精華摒棄糟粕,學習外語乃至外國的先進思想可以使中西方優秀文化相融合,達到上述目的。我們只有具備創新思維的能力才能更好的進行國際化的交流與學習。過去,我們的教學模式很陳舊, 教學過程中長期忽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而導致學生只會死記硬背, 造成學生讀死書的局面, 學生學到的只是所謂的啞巴英語、書面英語,而在英語運用上卻力不從心。為了適應新時期的教育事業的要求, 英語教師應該將創新教育理論與英語教學緊密的結合起來, 積極探索在英語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篇9

眾所周知“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所以,作為英語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英語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引導他們掌握學習方法,培養其聽說讀寫基本技能,起始年級英語成績分化的原因之一是學生學習方法與新的教學內容不相適應。起始年級的學生一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學習習慣不良的問題,學生往往是死記單詞,課前不知道預習新課,聽課時不知道怎么做筆記,還是滿足于草草做完作業便了事,頭腦中沒有“學會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的意識,沒有學習效率的觀念,加之學習方法單一,越學越困難,帳越帶越多以致最終喪失信心……因此,教師首先要指導學生學會聽課、學會做筆記,為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基礎。課前要求學生預習新課,并注意指導預習方法,安排一定的具體任務,讓學生養成預習的好習慣。

聽課是學習的中心環節。教師要注重課堂教學的策略,要適當變化教學方式,促使學生對新的事物比較感興趣,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圖片等并結合新聞報道、生活實際等開展課堂教學,這樣,可以吸引學生學習興趣并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筆記是聽課的輔助手段。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苯處煈嵝褜W生適當地做好課堂筆記,并及時對學生提出筆記的要求并進行指導,指導學生將聽到的內容加以思考整理,提綱挈領地記,更好地領會教師的方法和策略,要求學生課后全面系統地整理筆記,將自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感受作筆錄、圈注,以提高悟性;要求學生將作業中的疑問、反思、心得進行記錄,將作業和考試中的錯題進行收集,以便于總結與提高。同時,教師要堅持檢查與督促,使學生養成做筆記的習慣。

在學生處于一個全新的學習環境時,師生間都很陌生,老師應與學生多接觸,進行面談或以日記的形式加強相互間的了解,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及時了解教學信息反饋,適當調整教學計劃與教法。同時,還要幫助學生認識到,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習英語就要多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要靠自己經常反復實踐才能獲得良好的聽說讀寫技能,例如,每天課前三分鐘安排學生用英語做值日匯報,課堂上多設計英語小組對話或問題討論活動??傊?,老師要讓逐步他們明白學英語要有正確的學習方法,要作好學習的基本環節:預習質疑聽課解疑練習鞏固,一步都不能少。幫助和引導他們形成一套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科學的方法,從而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二、把握教材,適當整合,精心設計教法

我們都知道英語課本每冊有七個模塊所選話題豐富多采,有世界風土人情,有工業,農業,科技,新聞,歷史,地理,健康飲食等等,既貼近學生生活,又增長了他們科學知識和自然、人文地理知識等。

所以我們老師應根據各模塊的特點,勤于思考,用心設計,盡力使各課的教學方法各異,以增強學生的新鮮感,調動他們學英語的積極性,如每模塊的第一環節的話題,大多比較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如 friendship , music ,transport等,可以讓學生先談他們各自的觀點與看法,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最后老師來小結重要用語。

三、注意學生能力培養

1、大家都知道,英語課本每模塊有重點課文,我們要養成閱讀課整體教學的習慣,閱讀材料是語言的載體,集語音、詞匯、語法與文化內容于一體??刹捎藐P鍵詞、提綱、問答題、圖表、聽錄音等多種方法。在學閱讀材料之前,進行限時閱讀,老師設置一些問題,要求學生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培養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準確把握課文大意的能力,這樣可以訓練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閱讀理解能力的訓練是培養自學能力、“授人以漁”的重要環節。但起始年級的學生詞匯量很有限,加之基礎參差不齊,閱讀方法欠佳,因此,教師除注意規范自身的課堂教學用語的準確、規范,課堂表述干凈利落,課堂用語越簡單越好。在引入新的知識點時,就應注重閱讀的要求和訓練。要讓學生仔細閱讀課本,通讀內容,了解概要,準確理解。在閱讀過程中如果產生疑問,教師要指導學生帶著問題再仔細閱讀有關內容,通過對基礎知識的理解使疑問得以解決。要讓學生逐步明確解決英語閱讀問題的技巧,了解出題人的設問方式:如細節查找,判斷推理,猜測詞義,概括大意或標題等,加強練習和指導,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2、 平時要注意學生基礎知識積累,讓他們多記單詞短語,熟記重點課文和作文范文,作好知識大量輸入工作。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要讓學生能學以致用。而英語寫作一直是考查的重點和師生頭痛的難題,也是檢查學生知識輸出的重要手段,我們又該怎么辦呢?我首先關注基礎,讓學生了解五種簡單句的基本結構:S+v,S+v+P,S+v+P,S+v+O+oc,S+v+INO+DO,特別是基本結構主謂結構,培養學生的主謂意識,從最簡單的句型練起,堅持天天三到五個句子翻譯。堅持從詞匯到句型再到篇章的循序漸進的過程,要反復練習,從不松懈,學生在寫作和英語學習都會越來越輕松的。

四、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和心理疏導

篇10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英語教學;興趣激發;潛能;評價

新課程英語教學改革下,重新認識學生,培養學生的語言素質,抓住學生的心理特征,用適合學生的方式對學生的英語進行語言引導、語言培養、使其具備良好的語言基礎,最后達到靈活運用語言和表達語言的效果,為在開放的社會環境下獲得更高層次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礎。

目前,初中英語教學從課改前簡單的ABC等字母單一學習開始演變為短語、句子、會話的多元教學。對于一些剛接觸英語或簡單接觸過英語學習的學生來說,學起來一時是難以適應的。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我們要針對新教材及學生自身的特點,重視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引導學生主動地接近英語,了解英語,掌握和運用英語。

一、重視英語啟蒙教學,培養學習英語興趣

當前的英語教學方式仍停留在應試教育上,如果英語教學只是一味地注重知識傳授,而忽視學習方法的培養,那將會使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缺乏廣闊的視野和創新的精神,很難有學習英語的意識和運用英語實踐的能力。因此,我們在英語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啟蒙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英語意識,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學生學好外語要靠他們發自內心的學習要求和興趣,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力求生動活潑、深入淺出,教學手段多樣化、形象化,教學材料新鮮有趣。目前所用外研版的教材多為學生熟悉的、有趣的、可參與性強的題材,這為趣味教學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在課堂教學中我盡量使用實物、圖片、情景、表情、動作等直觀手段,增加教學的直觀性,并經常讓顯示上臺演繹課文內容,讓學生在實踐中習得,在實踐中應用、鞏固和提高。

二、充分運用英語課堂教學,激發學習英語潛能

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多方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索、自覺實踐,努力營造英語教學互動的教學氛圍。

新課標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為此,教師要改變以往教學中“滿堂灌”、“一言堂”、而要勇敢地“讓位”,勇敢地把課堂還給學生,勇敢地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思維去探索,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交流。我想:只有這樣,老師才能算是真正地“讓位”,才能算是讓學生從真正意義上進行自主學習。也只有老師這樣真正地“讓位”,孩子們的學習,才會是那么的投入、那么的主動、那么的積極!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提問時,教師要耐心傾聽,仔細分析,認真釋疑,并及時鼓勵,注重培養每位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從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快樂,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獲,哪怕是一天學到一個單詞,記上一個短語,能用英語說上一句話,從而讓他們在學習中獲得滿足感、成就感。同時,對善于好學好問的學生要給予鼓勵和表揚,以促進學生對英語的理解、表達和運用。

教師責任不僅是指導學生學會英語,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會學英語。俗話說:“教無定法”,同樣道理,所謂“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也因人而異。著名的“瘋狂英語”的創始人李陽提出“留心聽,大膽講,死勁背,大量閱讀”,也就是要經常、反復、系統的進行聽說讀寫來獲得技能,這是最基本的學習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總結出一套符合自己特點的比較科學的學習方法,同時,教師要不斷研究,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以此影響學生的學習方法。

三、積極營造情境氛圍,掌握學習英語技巧

在引導學生參與英語學習活動的過程中,應多設置日常生活情境,讓學生感受到整個學習過程中都滲透著濃濃的英語情境氛圍。例如,利用錄音機、多媒體等手段播放英文歌曲和英文影片,將英語語言通過音樂和動作情境表現出來,為學生創造一種英語特有的學習氛圍,從而逐漸消除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厭惡感。其次,要幫助學生培養聽、說、寫等多方面的能力。讓學生多聽一些英語聽力方面的材料,嘗試用英語進行會話交流,同時鼓勵學生用英語去寫日記等,通過這一系列的英語學習技巧訓練,讓他們能夠快速的掌握英語學習方法,使他們主動地走近英語知識的殿堂,感受到學習英語的快樂。

四、探求英語教學新模式,拓寬學習英語渠道

在英語教學中,我們要認真研究英語新教材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不斷探索教學新模式,拓寬學生學習英語渠道。

(1)創新課堂設計。對不同的課型結構,進行專門的課堂設計,突出課程的教學特點與教學目標,有的放矢的進行教學。

(2)創新課程訓練。依據課程的特點和學生自身的特點,編寫專門的英語學習輔導材料,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后訓練,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3)創新教學活動。組織學生參與英語學習興趣小組、舉辦英語演講比賽等活動,讓學生人人參與,有所收獲。

五、豐富英語學習實踐活動,提高學習英語能力

“實踐出真知”,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首先,要針對學生好奇好動的心理特征,組織學生開展集靈活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的學習活動。其次,要組織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開展社會實踐,放手讓學生實踐,讓學生共同思考,共同研究,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英語學習的提高。

六、樹立正確的評價觀

評價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特別是正確的評價觀需要把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要充分尊重學生人格。新課程標準對教師來說也是一個嶄新的課題,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完成,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不能只責怪學生。教師不再是學習中知識與能力的權威,是學生的“學長”,教學活動中,教師的任務在于確定任務,以充滿激情的活力感染學生,挖掘學生的潛能,幫助他們如何學,有效的引導學生觀察、體驗、思考、合作、感受成功,與學生共同討論,與學生共同評價。對學生的學習行為、熱情、存在問題、學習效果,教師都要做出有效的評價,予以認可、鼓勵、給予希望,激勵奮進,為學生的發展服務。英語課程標準提倡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以形成性評價為主,形成性評價注重對學生學習成長的記錄,真實反映學生的學習發展過程,讓學生放開對考試結果過分擔憂的包袱,重視過程,享受過程。要真正像蘇霍姆林斯基所說:“讓每個學生在學校抬頭走路”。

總之,新課標下初中英語教學水平的提高需要老師進行方法的創新,內容的有機整合,交流與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使學生能在老師指導下,自覺學習,有效學習。

參考文獻:

[1]王數.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探索.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